九年级上册说课标构成物质的奥秘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整章教案 物质构成的奥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整章教案 物质构成的奥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整章教案物质构成的奥秘课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并能从微观角度解释一些现象;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2)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并能读懂一些常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了解离子的概念,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初步了解氯化钠等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3)掌握元素的概念;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具体形象生动的例子和多媒体课件展示,认识到分子、原子这些微观粒子是真实存在的。

(2)根据科学实验结论说明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的结构及构成原子的粒子的性质特点,通过抽象的思维想象了解原子的大小;通过画原子结构简图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根据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过程中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得失情况分析了解离子的形成;通过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对比,说明离子可分为阴离子和阳离子。

(3)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也不会改变,理解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

(4)通过对一些常见元素名称的造字特点认识元素的分类,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排结构;通过对不同元素的性质与其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研讨,归纳总结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2)阅读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有:分子和原子、原子的结构、元素三个课题。

它们包括分子、原子概念、原子结构模型、核外电子排布观念、离子及离子的形成、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元素符号、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等内容。

九年级化学新教材单元备课物质构成的奥秘

九年级化学新教材单元备课物质构成的奥秘

毫无疑问,彻底“扔掉”老教材, 加大科学探究的力度,进一步探索适应 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方法,将会成为新学 年的主流。希望:曾经是“应试教育” 指挥棒的中考,也能创新成为实施“素 质教育”的指挥棒,成为引领和推进课 改的指挥棒。
第一:适当将集中的难点进行分散。例如:将元素符号的记 忆,化学式的读法和常见的化学式从初学化学的前几章就不断渗透 于教学过程中,结合物理上对原子的结构以及电性分析等使学生初 步学习从微观角度了解物质的构成,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是化 学的重要学习内容。 第二:采用分子,原子,离子的对比表形式构建三者之间相 互转化关系,从而理解符号的形成和区别,以及不同位置的数字的 化学含义。 第三:应用多媒体技术动态展示原子,离子,分子的构成, 化学变化本质,加深学生的印象,便于学生的理解记忆。 第四:结合化学用语竞赛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第五:在后面的教学中不断进行化学用语方面的复习运用, 以新带旧,熟能生巧。
活动与探究建议:① 查找常见食品的元素组成,并列表说明。
② 查阅资料,了解地壳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 ③ 收集有关人体新陈代谢必需的微量元素的资料。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作物生长必需的化学元素,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
物质组成的表示
标 准 :1. 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 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3. 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 成的简单计算。 4. 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 量。 活动与探究建议:根据某种氮肥包装袋或产品说明书标示 的含氮量推算它的纯度。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药品、食品标签上有关 成分的含量,国家饮用水标准。
本单元在化学课程及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思路
课题3
离子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说课标、说教材说课稿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说课标、说教材说课稿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说课标、说教材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主要流程分为三部分,一说课标,二说教材,三说建议。

第一部分:说课标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

“知识与技能”主题要求学生理解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和构成,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初步理解物质是有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构成,并能理解物质的三态变化以及物质的化学变化本质,理解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形成基本的化学概念理论体系。

“过程与方法”将协助学生用微粒的观点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实验等方式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学会探究,学会表达,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相关探索原子结构的科学史实,使学生保持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他们主动参与意识、珍惜资源意识,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合作、乐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品质。

2.《物质构成的奥秘》的内容标准化学物质的多样性: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理解物质的多样性。

微粒构成物质:理解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知道原子的构成,原子能够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能够转化,初步理解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化学元素: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的名称和符号;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指定的元素;形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观点。

第二部分:说教材1.教材的编写特点《物质构成的奥秘》安排在《我们周围的空气》后,《自然界的水》之前实行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氧气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分子、原子的性质和基本概念,对元素、原子等知识实行更深层次的学习。

使学生对原子的结构建立一个初步的轮廓,进而了解离子的形成,以及原子和离子的联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说课稿

第六
单元
溶液的形成过

第九

单元
酸和碱的概念
三 单
第十 单元
中和反应的实 质

第十一
盐的概念
单元
第十二 单元
纵向整合
复分解反应的 实质
化学元素与人体 健康
三、说建议
1.教学建议 2.评价建议 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1、教学建议
精心设计探究活动, 加强实验教学
注意贴近学生 生活,联系社会 实际
.
电子
.
离子
. .
相对原子质量
.
.
横向整. 合
.
.
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的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 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物质的物理变化和 化学变化
混合物和纯净物
化合物、单质和 氧化物
化学式与化合价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绪言
第一 单元
第二 单元
第四 单元
第五 单元
碳单质的微观结构
评语和
对学习内容的 兴趣
一般记1分, 较好记2分,
等级的形
讨论交流的主
优秀记3分

动性
参 的与积探极过究性活程动 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发表自己见解 的积极性
课堂提问的主 动性
小组合作效率
探究问题的意 识

解决问题的有 效性

成绩


3、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网络教材 及其他媒体信息
网络资源
学生之间的交流、
教师的集体智慧ຫໍສະໝຸດ 日常生活人的资源生产中的学 习素材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新)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说课稿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新)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说课稿
3.小组讨论与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与合作,让他们共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案例。通过小组讨论与合作,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升应用能力。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并进行自我评价。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和总结,评估自己的学习情况和理解程度。
3.在线学习平台: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之外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这些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三)互动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环节:
首先,学生将学习到物质构成的基本粒子有原子、分子和离子。这些基本粒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它们有着不同的结构和性质。学生需要了解原子的构成,包括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以及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形成的,它们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分子,它们在物质的形成和性质中起着重要作用。
2.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我会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五)作业布置
我的课后作业布置情况如下:
1.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这些练习题将涵盖本节课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
2.布置一些实际问题或案例,让学生进行探究和研究。通过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升应用能力。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需要具备一些前置知识,如对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基本了解,以及化学键的概念。如果学生对这些前置知识缺乏了解,将会对学习本节课产生困难。另外,学生可能存在学习障碍,如对分子结构和物质的基本性质的理解不够深入,以及对于一些化学概念和理论的掌握不够扎实。这些学习障碍可能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说课稿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说课稿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说课稿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概述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讲解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物质构成的基本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明确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并能够通过实例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

同时,本节课也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分子和原子在物质中的存在和运动。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明确分子和原子的概念,了解它们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和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感受分子和原子在物质中的存在和运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分子和原子的概念的讲解和区分。

•分子和原子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和关系的说明。

2. 教学难点•学生对分子和原子的概念进行准确理解和区分。

•学生通过实验感受分子和原子在物质中的存在和运动。

三、教学准备•教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具:实验器材(显微镜、玻璃棒、显微镜玻片等)、实验材料(盐、纸屑等)•备课资料:课堂展示PPT、实验操作步骤等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教师展示一张盖有透明玻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张图片是由什么构成的?背后有什么奥秘?通过一系列的导入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2.1 分子的概念•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由两个或多个原子以一定方式组合而成。

•分子在物质中有自由运动的能力。

2.2 原子的概念•原子是构成分子的基本粒子,是物质的最小不可分的单位。

•原子包含有电子、质子和中子,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的原子核结构。

3. 实验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分子和原子在物质中的存在和运动。

实验步骤如下:3.1 实验材料准备准备一小块盐和一些纸屑。

3.2 实验操作步骤1.取一小块盐放在显微镜玻片上。

人教课标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原子的构成说课稿word

人教课标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原子的构成说课稿word

原子的构成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处于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一,包括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在这节课之前,学生知道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本课题第一部分重点介绍原子的构成,同时介绍了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然后又形象的介绍了原子的大小,以及电子的运动情况。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相对原子质量,由于原子的真实质量太小,书写和使用都很不方便,于是引入了相对原子质量。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为了面向全体学生,做到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突出重点。

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②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②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对学生进行物质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②结合张青莲教授的卓越贡献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教学重、难点根据本课题的内容和地位,我确定本课题的重点是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是原子中各粒子的关系和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二、教法分析:鉴于本单元知识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没有涉及实验,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指导学生阅读、预习课本,组织学生讨论,分板块来解答知识点所提出的问题来进行教学。

三、学法指导: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学生通过开展预习、讨论、交流、总结等活动,逐步形成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科学学习方法。

四、教学程序:根据微观知识的特点和学生认识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我的教学过程主要通过阅读课本、学生互动、形象比喻等活动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牢固记忆。

具体教学分以下几个步骤:1、提出猜想,引入新课;2、自主探究、互动交流3、巩固练习,拓展思维;4、分享收获,情感升华(一)提出猜想,引入新课由化学变化的实质,提出以下猜想,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那么你能想象原子的结构吗?(学生回答后自然引入新课——原子的构成,学生可能会回答原子象皮球,珠子,铅球,西瓜,桃子等)(二)自主探究,互动交流一、原子的构成1、学生预习后讨论:(分小组完成任务,前三个小组各解答3个题目,后三个小组各解答2个题目)⑴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吗?(2)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3)原子核还能再分吗?如果能再分,它又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呢?这些粒子有区别吗?(4)质子、中子、电子带什么电?原子核带电吗?(5)整个原子显电性吗?为什么?(6)什么是核电荷数?(7)观察表4——1,质子、中子、和电子的质量都很小吗?谁的质量最小?(为下文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的等于质子加中子做铺垫)(8)观察表4——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9)你能想象电子在哪里运动吗?设计这样的几个个问题,引导学生开始探究原子的结构,初步教会学生怎样探讨,从哪些方面探讨。

物质构成的奥秘 解说

物质构成的奥秘  解说

正确的 人生观 正确的 价值观
能力与 价值体系
可持续发展 意识
科学的 态度 合作与交流 意识
STS意识
创新意识
13
四、教材处理
14
本主题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本主题是全书 (甚至是整个 中学阶段)的 一个重心,是 基础 物质 构成 的奥 秘 1.知识上承上 启下的作用 2.揭示化学学科 发展趋势
化学基 本概念
物质 结构 重点
化学 用语 运用
物质 构成 的奥 秘
想象中微 观世界的 建立 化学用语 记忆运用 难点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主要考点]
常 见 现 象 释的 微 观 解
原 离 元 元 关 子 子 素 素 于 周 标 的 期 签 构 表 问 成 题
化 化 学 合 式 算 价 的 与 有 化 关 学 计 式
33
教学策略
6、设计游戏,突破记忆难点
元素符号
对 比 记 忆
铁(Fe)——氟(F ) 铂(Pt )——磷(P ) 硅(Si )——硫(S )
铝(Al )——氯(Cl) 钙(Ca)——铜(Cu) 银(Ag)——汞(Hg)
教学策略
6、设计游戏,突破记忆难点
上网查找“化学游戏之化学式连连 看”,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其乐无穷。
五、教学策略
20
学情分析
学生在 物理课的学习中,已
经初步了解了一些关于分子和原子 的知识,引入本专题知识并不困难。 但学生缺乏粒子的观点和微观想象 力,涉及的一些化学微观概念比较 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
21
教学策略
1、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送 人 玫 瑰
手 有 余 香?
火车铁轨接缝处留有空隙 ? 衣物中放置的樟脑丸会逐渐变小?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江南学校李友峰课题1 原子1、原子的构成(1)原子结构的认识(2)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带正电,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数值上等于核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因此,对于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注意:①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②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

例如:氢原子核中无中子2、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⑴⑵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核内微粒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课题2 元素一、元素1、含义: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这类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因此: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就不同。

2、元素与原子的比较:3、元素的分类: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4、元素的分布:①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Si、Al、Fe②空气中前二位的元素:N、O二、元素符号1、书写原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表示的意义:①表示某种元素②表示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如:“O”表示氧元素,还表示一个氧原子。

3、原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前面加系数。

因此当元素符号前面有了系数后,这个符号就只能表示原子的个数。

例如:“2H”只表示2个氢原子。

4、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的含义;表示原子的个数。

例如:6N:6表示6个氮原子。

三、元素周期表1、发现者: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2、结构:7个周期16个族(7个横行18个纵行)4、对于原子: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课题3 离子一、核外电子的排布1、原子结构图:质子数②+:表示原子核的电性③弧线:表示电子层④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2、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①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②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③最外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2个电子)3、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金属元素:一般最外层电子数<4 容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一般最外层电子数≥4 容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易得失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为2)的结构叫相对稳定结构因此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和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说课稿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说课稿
2、乒乓球被踩瘪后,放在热水中又会重新鼓起来。
其原因是()
A.球内气体中微粒体积增大
B.球内气体中微粒间空隙增大
C.球内气体中微粒的质量增大
D.球内气体中微粒分解成更多微粒
3、某同学在课后做如下实验: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100mL水,向水中放几块冰糖,立即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水平线,过一会发现糖溶解了,液面比原来水平线降低,通过这实验请你推测微粒具有哪些性质?
实验探究,探索性质
【展示】多媒体展示改进后的实验方案—铁树开花。(铁树上悬挂的是湿润的酚酞试纸,贝壳里装的是浓氨 水。)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改进后的实验,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
【提问】为什么浓氨水没有直接与湿润的酚酞试纸接触,但是湿润的酚酞试纸却变红呢?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探求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
运用多媒体模拟构成浓氨水的微粒的运动,通过交流讨论,引导学生获得结论: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把 所学知识迁移运用解释一些相关的现象和问 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
内容
理论依据或意图
四、教学程序
知能训练,巩固知识
【投影展示】
1、打开食醋瓶盖时,闻到了刺激性气味,表明微粒在_____;物质的热胀冷缩,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_______;在上述这些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微粒本身_______(填“有”或“没有”)变化,所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变化。
突出教学重点宜采用“分组实验——交流讨论”的探究模式,把微观粒子的性质通过实验宏观化,使抽象知识形象具体化,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之时展开想象的翅膀、在交流讨论之中感悟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之间是有空隙的,达到引领学生步入微观世界进而认识微观世界的目的。
不容置疑,微观世界对于初中学生是极其抽象的。突破教学难点则以实验探究法为主线,辅之以分析比较法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让学生在客观事实面前转变1+1一定等于2的观念,建立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进而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达到突破教学难点之目的。

九年级化学说课稿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九年级化学说课稿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课题1分子和原子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学法、教法,说过程四个角度向大家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1、本课的地位、作用:《分子和原子》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子、原子概念,是在学习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及混合物、纯净物的基础上,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也是今后学习化学不可缺乏的理念基础。

对本课题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把前面的教学内容从微观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后面继续学习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结构等内容所必备的基本知识。

并且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目标确立为:●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说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会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了解分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特点;认识分子与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学习通过观察身边物质、实验现象等方法获取信息,从而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信息;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对有疑惑或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实验中注意观察与思考结合,对实验的结果和分析能用文字、图形及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认识科学研究的方法-假说与模型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教学重点和难点: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重、难点确立为:教学重点:分子的基本特征;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的变化;对自然、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表达、总结等能力。

教学难点: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的变化。

二、说学情1、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性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在小学科学和初中物理也学习了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及联系,以及物质的三态变化、热胀冷缩等相关知识,这为学习新知识做了知识的铺垫。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复习课:第三单元 构成物质的奥秘 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复习课:第三单元 构成物质的奥秘 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复习课:第三单元构成物质的奥秘说课稿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物质的构成和性质的奥秘,明白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并且能够描述常见元素的特征。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并且能够描述常见元素的特征。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引导他们从实验现象中归纳出元素的性质。

三、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教科书、黑板、白板笔、实验器材(如试管、酒精灯、镊子等)。

•材料准备:废电池、明矾、铁钉、石膏、碳酸氢钠等。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情境(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如:“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构成物质的奥秘。

”步骤二:开展实验(15分钟)1.实验一:废电池的实验–将一节废电池拆开,取出电池的内部物质。

–观察内部物质的外观、颜色、形状等特征。

–对比不同电池的内部物质特征,引导学生思考电池中究竟是有什么物质。

2.实验二:明矾溶解实验–取一小部分明矾,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

–观察明矾的溶解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明矾溶解后形成了什么物质。

步骤三:引出知识点(10分钟)1.引导学生总结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提问:“在实验一中,我们看到了电池中有什么物质?在实验二中,我们观察到明矾溶解后形成了什么物质?”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回答。

2.出示黑板上的知识点:“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的物质是由更小的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叫做原子。

”解释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物质的不同性质取决于原子的不同组合方式。

步骤四:讲解知识点(15分钟)1.讲解原子的基本概念: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具有化学元素的性质,由原子核和电子云组成。

2.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的物质有哪些共同特征?出示黑板上的知识点:“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构成,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的质量和电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 力;提倡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
二、评价建议
课堂表现 实验考试 活动表现
责任意识
自我评价
纸笔测验
小组评价
作业批改
过程与方法: 要有指导性 知识与技 能: 评价科学 明确
老师家长评价
评 价 方 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要以激励 为主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进而也对下册第十单元复分解反应的学习有所帮助。只有把
整册知识有机的贯穿在一起,才能使学生比较系统地认识到 化学的本质。
三、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联系社会 生活实际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构建和谐 实验探究 师生关系
对比归纳
发挥多媒体
的教学功能
创设学习情 加强实验教学 境
在探究教学中,应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这样既
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5 .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构 .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的表示
成 的 奥 秘
二、说教材
一、编写特点 物质组成: 元素观 物质构 成:微 粒观
激发兴趣 培养认知能力
实验与探究 遵循认识规律 图文并茂
形象直观 感悟微观世 界
编 写 特 点
填空 语言叙述
习题
栏目 正文
获取 知识 章首图与目录 的主 要渠 道 一目了然 地获取主 要信息
主课题
构 成 物 质 的 奥
调查研究 巩固知 识、培 养能力、 训练技 能 本单元小结
知识要点 和精华, 有利于学 生梳理知 识。
三、内容结构
中子 质子 原子核
原子结构 示意图 核外电子 排布
各类原子 得失电子的特点
教材的逻辑关系
由浅入深、 由现象到本质、 从宏观到微观、 从定性到定量、 从简单到复杂
应用所学知识认识解决社会生活问题 学习有关物质构成和变化的知识 从身边的化学物质和现象入手
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方法
二、单元编写体例
有助于 理解正 文的问 题
选择
正文边白
各栏目为 学生提供 思维发展、 合作交流 的空间
了解核外 电子排布 特点
初步认识 物质是由 原子分子 离子构成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形成主动 参与意识 养成良好 科学品质
认识物质的 组成、构成、 性质及用途
课 程 目 标
二、课程标准
认识化学元素 微粒构成物质 1 1.能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 .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陵城区义渡中学 马明昆
编写特点
内容结构 编写体例
知识体系与 教材整合
内容标准
说教材
说建议
课程资源的开 发与利用
课程目标
研 说 流 程
一、说课标
一、课程目标
学会观察分 析合作交流 能够学会探究 知道元素含 义,了解所 表示意义 学会表达 通过想象类 比分析归纳、 解决简单问 题 利用化学史 激发学习兴趣 建立科 学物质 观
成物质的微粒。 2 .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和 .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2 .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无机化合物。 2 3 .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物质组成 3.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
组成的简单计算。
阳离子
离子 阴离子
电子
原子核外电子 的排布
相对原子质量
涵义
原子的构成 分子可以分为 原子
原子的 结构
分子有一定 质量和体积
分子和原 子
物质由微观粒 子构成
分子有一定的 间隙
分子是运动的
构 成 物 质 的 奥 秘
分布
元素
元素符号
元素周期表
四、知识体系与教材整合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金属 碳 氢气 氧气 有机物 酒精 甲烷 水 氧化物 无机物 盐 酸、碱

金属
离子
氧气
单质
化合物
原子
分子
元素
纯净物
甲烷

知 识 体 系
氢气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四、知识体系与教材整合
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初步认识了物质是由微观
粒子构成的,这样就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打下
了基础。使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化学变化,对化学 变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为今后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做好铺垫。 同时,第四单元化学式及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以及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及计算都离不开本单元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知识,
自身特长 生活经验 已有知识 教学反思
食品包装袋 的成分表
教师 学生
教材
课程 资源 的开 发与 利用
家庭小实验
生活 现代 科技
查阅资料
多媒体教学
以上是我对本单元课标、教材、 及教学建议的一点拙见,不足之处,
请各位领导老师给予指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 4 .能从元素组成上认识氧化物。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质 4.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组成元素及其
含量。
物 的多样性 素。 4 .知道无机化合物可以分成氧化物、酸、碱、盐。 .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