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微山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物理试卷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物理试卷(试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为100 分钟)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为试卷Ⅰ和试卷Ⅱ两部分。
试卷Ⅰ为选择题部分,必须将答案涂在机读卡上,否则不得分。
试卷Ⅱ为非选择题部分,把解答过程写在答题纸上相应预留的位置。
2.学生只需上交机读卡和答题纸。
试卷Ⅰ(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关于对光的本性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的微粒说与惠更斯的波动说第一次揭示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B.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没有本质的区别C.爱因斯坦从理论上指出电磁波传播速度跟光速相同,他提出光是一种电磁波D.麦克斯韦的电磁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2.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设置单缝的目的是( )A.使得作为光源的双缝S1、S2都是由它形成的相干光源;B.控制光的强度;C.控制光的照射范围;D.使光先发生衍射.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幕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若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这时( )A.只有红光和绿光的双缝干涉条纹,其他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B.红光和绿光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其他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依然存在;C.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D .屏上无任何光亮.4. 下列关于动量和冲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动量改变,一定是速度的大小改变B.物体的动量改变,一定是速度的方向改变C.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其动量一定改变D.以上说法均不对。
5. 放射性探伤是利用了( )A.α射线的电离本领;B.β射线的贯穿本领;C.γ射线的贯穿本领;D.放射性元素的示踪本领.6.如图所示,红光和紫光以不同的角度,沿半径方向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它们的出射光线沿OP方向,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O是红光,穿过玻璃砖所需时间短B.AO是紫光,穿过玻璃砖所需时间短C.AO是红光,穿过玻璃砖所需时间长D.AO是紫光,穿过玻璃砖所需时间长7.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m甲:m乙=1:4,若它们在运动过程中的动能相等,则它们动量大小之比p甲:p乙是( )A.1:1 B.1:2 C.1:4 D.2:18.在光滑水平直路上停着一辆较长的木板车,车的左端站立一个大人,车的右端站立一个小孩.如果大人向右走,小孩(质量比大人小)向左走.他们的速度大小相等,则在他们走动过程中( )A.车可能向右运动B.车一定向左运动C.车可能保持静止D.无法确定9.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汤姆孙发现电子后猜想出原子内的正电荷集中在很小的核内B.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之一C.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时,由于质量亏损,质量数不守恒D.玻尔原子理论无法解释较复杂原子的光谱现象,说明玻尔提出的原子定态概念是错误的10.甲、乙两铁球质量分别是m1=1 kg,m2=2 kg,在光滑平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速度分别是v1=6 m/s、v2=2 m/s.甲追上乙发生正碰后两物体的速度有可能是( )A.v1′=7 m/s,v2′=1.5 m/sB. v1′=2 m/s,v2′=4 m/sC. v1′=3.5 m/s,v2′=3 m/sD. v1′=4 m/s,v2′=3 m/s11.已知金属钙的逸出功为2.7eV,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4的能量状态,则( )A.氢原子可能辐射3种频率的光子B.氢原子可能辐射5种频率的种子C.有3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D.有4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12.具有天然放射性的90号元素钍的同位素钍232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之后,变成稳定的82号元素铅208.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钍核比铅核多24个质子B.钍核比铅核多16个中子C.这一系列衰变过程中共释放出4个α粒子和6个β粒子D.这一系列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6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13.关于核能和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E=mC2可知物体所具有的能量和它的质量之间存在着简单的正比关系B.根据ΔE=ΔmC2,在核裂变过程中减少的质量转化成了能量C.太阳内部进行的热核反应属于重核的裂变D.当铀块的体积小于临界体积时就会发生链式反应,瞬时放出巨大能量14.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木块B与水平桌面间的接触是光滑的,子弹A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后留在其中,将弹簧压缩到最短.若将子弹、木块和弹簧合在一起作为系统,则此系统在从子弹开始射入到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的整个过程中()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B.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C.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15.如图所示,一个折射率为2的三棱镜,顶角是45°.有一束光以图示方向射到三棱镜上,入射角为i(0<i<90°)则下列有关这束光传播过程的判断正确的是( ) (不考虑两次反射)①两个界面都会发生反射现象;②两个界面都可能发生折射现象③在界面I 不可能发生全反射④在界面Ⅱ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A .只有①②B .只有②③C .只有①②③D .只有①③④二、多选题(共20分。
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物理试(扫描版)(附答案)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高二物理答案卷一:选择题答案(每题4分,选不全得2分)1—6: D B A A C C7—12 : BC BCD AD BD CD AD二:非选择题答案13: 每空2分,共4分1.554(1.552-1.558均可以) 1.11414:每空2分,共10分(1)乙;小;小。
(2)B ; C 。
15:共5分解析 设月球的质量为M′,由GM′M R 2=Mg (2分)和F =Mg (2分) 解得M′=FR 2GM(1分) 16:共6分17:共7分解析(1)稳定时,电容器看做断开状态,电路中的电流I=Er+R1+R2=101+3+6A=1 A,(1分)(2)S闭合,电路处于稳定状态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U=IR2=1×6 V=6 V,(1分)断开开关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10 V,所以ΔU=4 V,(1分)流过R1的总电量为ΔQ=ΔU·C=4×30×10-6 C=1.2×10-4 C.(1分)(3)当R2=R1+r=4 Ω时,R2消耗的电功率最大,(1分)P2=E2/4(R1+r)=6.25 W.(2分)答案(1)1 A (2)4 V 1.2×10-4 C (3)6.25 W18:共10分(1)释放后,沿斜面方向受到重力向下的分力和安培力,当达到最大速率v m时,加速度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安(2分)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此时(1分)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1分)根据安培力公式(1分)解得( 1分)(2)根据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达到最大速度后,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就等于重力做的功,电路中每秒钟产生的热量为(2分)金属杆每秒钟产生的热量为=5.76×10 -2 (2分)19:共10分解析 (1)由qBv 0=m v 20R 得v 0=qBa m(1分) (2)这些粒子中,从O 沿y 轴正方向射入磁场的粒子,从到C 耗时最长由t =s v 0得 t max =πa v 0=πm qB(2分) (3)这些粒子经过①区域偏转后方向都变成与+x 轴平行;接着匀速直线进入②区域,经过②区域偏转又都通过C 从C 点进入③区域,经过③区域偏转,离开③区域时,所有粒子都变成与-y 轴平行(即垂直进入电场)对于从x = 2a 进入电场的粒子,在x 轴负方向的分运动有: 2a =12×Eq m ×t 21(1分) 解得t 1= 4am Eq则该粒子运动到y 轴上的坐标为y 1=-a -v 0t 1=-a -Ba 4aq Em(2分) 对于从x =3a 进入电场的粒子,在x 轴负方向的分运动有: 3a =12×Eq m×t 22 (1分)解得t 2= 6am Eq则该粒子运动到y 轴上的坐标为y 2=-a -v 0t 2=-a -Ba 6aq Em(2分)这群粒子运动到y 轴上的区间为 -a -Ba6aq Em ≤y≤-a -Ba 4aq Em (1分)答案 (1)qBa m (2)πm qB(3)-a -Ba 6aq Em ≤y≤-a -Ba 4aq Em。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物理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物理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100分钟,共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1.关于点电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足够小的电荷就是点电荷B.一个电子,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视为点电荷C.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D.一个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不是看他尺寸的绝对值,而是看它的形状和尺寸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能否忽略不计2.电场中有一点P,下列说法是正确的()A.若放在P点电荷的电量减半,则P点的场强减半。
B.若P点没有检验电荷,则P点的场强为零。
C.P点的场强越大,则同一电荷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越大。
D.P点的场强方向为检验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
3.如图所示,在电场中任意取一条电场线,电场线上的a、b两点相距为d,则()A.a点的场强一定大于b点的场强B.a点的电势一定大于b点的电势C.a、b两点电势差一定等于Ed(E为a点场强)D.a、b两点电势差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由a点沿任意路径移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4.两个放在绝缘架上的相同金属球,相距L,球的半径r比L小得多,带电量大小分别为q和3q,相互斥力为3F。
现将这两个金属球相接触,然后分开,仍放回原处,则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将变为()A.F B.4F/3 C.4F D.以上三个答案都不对5. 以下对“静电场”一章中几个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A.公式C=Q/U指出,电容器的电容随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的增加而增加B.由E=U/d可知,同一个电容器两板电势差U越大时板内电场强度E越大C.在公式F=kq1q2/r2中,kq2/r2是q1所在位置的电场强度的大小D.公式W AB=qU AB中,电荷q沿不同路径从A点移动到B点,静电力做功不同6、处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电场中P点的带负电粒子,由静止释放后只受电场力作用,其加速、度一定变大的是()7.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 ,带电荷量为Q ,板间距离为d ,今在两板的中点d 21处放一电荷q ,则它所受电场力的大小为( ) A .22d Qq k B .24dQq k C .Cd Qq D .Cd Qq 28.一带电粒子射入固定在O 点的点电荷的电场中,粒子轨迹如图虚线abc 所示,图中实线 是同心圆弧,表示电场的等势面,不计重力,可以判断( ) A .粒子受到静电斥力的作用B .粒子速度a b v v >C .粒子动能kc ka E E =D .粒子电势能pc pbE E >9.如图所示,两个等量异号的点电荷在其连线的中垂线上有与连线中点O 等距离的两点a 、b ,在连线上有距中点O 等距离的两点c 、d ,则下列场强大小关系式正确的是( )A .Ea=EbB .Ea=E O = EbC .Ec=EdD .Ec>E O > Ed10.有一束正离子,以相同速度从同一位置垂直电场线进入带电平行板电容器的匀强电场中,所有离子运动轨迹一样,说明所有离子( )A .具有相同质量B .具有相同电荷量C .具有相同的比D .属于同一元素的同位素11.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极板A 接地,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B 与一个灵敏的静电计相接.将A 极板向左移动,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时,电容器所带的电量Q 、电容C 、两极间 的电压U ,电容器两极板间的场强E 的变化情况是( ) A 、Q 变小,C 不变,U 不变,E 变小B 、Q 变小,C 变小,U 不变,E 不变C 、Q 不变,C 变小,U 变大,E 不变D 、Q 不变,C 变小,U 变大,E 变小12.如图所示,带箭头的线表示某一电场的电场线。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本次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为120分.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 铅笔将对应的数字标号涂黑.3.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4.如有作图需要,可用2B 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画清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某电路中电场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下图所示,能发射电磁波的电场是(2. 一列平面简谐波,波速为20 m/s ,沿x 轴正方向传播,在某一时刻这列波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这列波的周期是0.2 sB .质点P 、Q 此时刻的运动方向都沿y 轴正方向C .质点P 、R 在任意时刻的位移都相同D .质点P 、S 在任意时刻的速度都相同3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A .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B .玻尔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原子能量的量子化C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D .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4光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B .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C .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D .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5.图中矩形线圈abcd 在匀强磁场中以ad 边为轴匀速转动,产生的电动势瞬时值为e = 5sin20t V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此交流电的频率为10/πHzB .当线圈平面与中性面重合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5VC .当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时,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为0D .线圈转动一周,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一次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小题,每小题 4 分,共16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6.质量为m 的小球A ,在光滑平面上以速度v 与质量为2m 的静止的小球B 发生正碰,碰后A 球的速率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那么碰后B 球的速率可能是下面的哪个:(A 、30vB 、320vC 、340v D 、350v 7.下列运动过程中,在任意相等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相等的是(A.匀速圆周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C.平抛运动D.匀减速直线运动8.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通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为各种单色光,取其中a 、b 、c 三种色光,如分别让这三种色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在光屏上产生干涉条纹,比较这三种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光的频率最小B .在水中a 光的传播速度最小C .a 光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最大D .若光束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若a 光能发生全反射,则b .c 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9.如图所示,N 为钨板,M 为金属网,它们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各电池的电动势E 和极性已在图中标出,钨的逸出功为4. 5 e V ,现分别用能量不同的光子照射钨板(各光子的能量也已在图上标出,那么下列图中电子不能到达金属网的是:(三、简答题:本题分2小题,共计27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0.(12分右图是用来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弹性球1用细线悬挂于O 点,O 点下方桌子的边沿有一竖直立柱.实验时,将球1拉到A 点,并使之静止,同时把球2放在立柱上.释放球1,当它摆到悬点正下方时与球2发生对心碰撞.碰后球1向左最远可摆到B 点,球2落到水平地面上的C 点.测出有关数据即可验证1、2两球碰撞时动量守恒.现已测出A 点离水平桌面的距离为a .B 点离水平桌面的距离为b ,C 点与桌子边沿间的水平距离为c .此外,还需要测量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测量的数据,该实验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1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下列措施中可以提高实验精度的是________.A .选细线做为摆线B .单摆摆动时保持摆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C .拴好摆球后,令其自然下垂时测量摆长D .计时起止时刻,选在最大摆角处(2 某同学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普通班,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高二(下)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普通班)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2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选错0分)1.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B.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分子的运动C.布朗微粒做无规则运动的原因是由于它受到液体分子有时吸引、有时排斥的结果D.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2.如图是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0℃和100℃)下的速率分布,由图可得信息正确的是()A.同一温度下,氧气分子速率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B.随着温度的升高,每一个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C.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中速率小的分子所占的比例高D.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变小3.铜的摩尔质量为μ(kg/mol),密度为ρ(kg/m3),若阿伏加徳罗常数为N A,则下列说法中哪个是错误的()A.1m3铜所含的原子数目是B.1kg铜所含的原子数目是ρN AC.一个铜原子的质量是kgD.一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是m34.分子间同时存在吸引力和排斥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体分子间的吸引力总是大于排斥力B.气体能充满任何容器是因为分子间的排斥力大于吸引力C.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D.分子间吸引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而排斥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5.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活塞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上端开口的直立圆筒形气缸中,活塞上堆放细沙,活塞处于静止状态.现在对气体缓慢加热,同时不断去走细沙,使活塞缓慢上升,直到细沙全部取走,则在此过程中()A.气体压强增大,内能可能不变B.气体温度可能不变,气体对外做功C.气体的体积增大,压强减少,对外不做功D.气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增加6.如图,在甲、乙两个固体薄片上涂上一层很薄的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针尖接触薄片,接触点周围的石蜡被熔化,甲片熔化了的石蜡呈椭圆形,乙片熔化了的石蜡呈圆形,则()A.甲片一定是晶体 B.乙片一定是非晶体C.甲片不一定是晶体 D.乙片不一定是非晶体7.根据热力学定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我们可以把火炉散失到周围环境中的能量全部收集到火炉中再次用来取暖B.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过程都可以自发地进行C.冰箱的制冷系统能将冰箱内的热量传给外界较高温度的空气,而不引起其他变化D.气体分子自发的扩散运动只能向着分子均匀分布的方向进行8.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如图所示,MN为一条直线,则气体从状态M到状态N的过程中()A.温度保持不变B.温度先升高,后又减小到初始温度C.整个过程中气体对外不做功,气体要吸热D.气体的密度在不断减小9.如图所示,活塞质量为m,缸套质量为M,通过弹簧吊在天花板上,气缸内封住一定质量的空气,缸套与活塞无摩擦,活塞截面积为S,大气压强为p0,则()A.气缸内空气的压强为p0﹣B.气缸内空气的压强为p0+C.内外空气对活塞的作用力为mgD.内外空气对缸套的作用力为Mg10.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压强P随体积V的变化过程如图所示(CA是双曲线的一段),在此过程中()A.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温度降低,内能减少B.气体从状态B到状态C,一定向外放出热量,内能不变C.气体从状态B到状态C,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内能增加D.气体从状态C到状态A,温度不变,放出热量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中水滴成球形,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B.单位时间气体分子对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碰撞次数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C.第二类永动机虽然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D.在绝热条件下压缩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12.如图所示,绝热隔板K把绝热的气缸分隔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K与气缸壁的接触是光滑的.两部分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同种气体a和b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势能可忽略.现通过电热丝对气体a加热一段时闻后,a、b各自达到新的平衡,则()A.a的体积增大了,压强变小了B.b的温度升高了C.加热后a的分子热运动比b的分子热运动更激烈D.a增加的内能大于b增加的内能二、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每空2分,共12分)13.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mL油酸酒精溶液中有油酸0.6mL,现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50滴上述溶液,量筒中的溶液体积增加了1mL,若把一滴这样的油酸酒精溶液滴入足够大盛水的浅盘中,由于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展开,稳定后形成的纯油膜的形状如图所示.若每一小方格的边长为25mm,试问:这种估测方法是将每个油酸分子视为模型,让油酸尽可能地在水面上散开,则形成的油酸可视为油膜,这层油膜的厚度可视为油酸分子的.上图中油酸膜的面积为m2;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体积是m3;根据上述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8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某理想气体在温度为0℃时,压强为2P0(P0为一个标准大气压),体积为0.5L,已知1mol理想气体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阿伏加德罗常数N A=6.0×1023mol﹣1.求:(1)标准状况下该气体的体积;(2)该气体的分子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1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变化到状态C,其状态变化过程的p﹣V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气体在状态A时的温度为27℃.则:(1)该气体在状态B、C时的温度分别为多少℃?(2)该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内能的变化量是多大?(3)该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传递的热量是多少?16.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U型管竖直放置,其中储有水银,水银柱的高度如图所示.将左管上端封闭,在右管的上端用一不计厚度的活塞封闭右端.现将活塞缓慢下推,当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20cm时停止推动活塞,已知在推动活塞的过程中不漏气,大气压强为76cmHg,环境温度不变.求活塞在右管内下移的距离.(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高二(下)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普通班)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2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选错0分)1.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B.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分子的运动C.布朗微粒做无规则运动的原因是由于它受到液体分子有时吸引、有时排斥的结果D.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考点】布朗运动.【分析】固体小颗粒做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对小颗粒的碰撞的作用力不平衡引起的,液体的温度越低,悬浮小颗粒的运动越缓慢,且液体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的热运动.固体小颗粒做布朗运动说明了液体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解答】解: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布朗运动说明了液体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AB错误.C、布朗微粒做无规则运动的原因是由于它受到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引起的.故C错误.D、液体的温度越高,液体分子运动越剧烈,则布朗运动也越剧烈,故D正确.故选:D.2.如图是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0℃和100℃)下的速率分布,由图可得信息正确的是()A.同一温度下,氧气分子速率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B.随着温度的升高,每一个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C.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中速率小的分子所占的比例高D.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变小【考点】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分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不同温度下相同速率的分子所占比例不同.【解答】解:A、同一温度下,中等速率大的氧气分子数所占的比例大,出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故A正确.B、温度升高使得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不一定每个分子的速率都增大,故B错误.C、温度升高使得速率较小的氧气分子所占的比例变小,故C错误.D、温度升高使得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故D错误.故选:A3.铜的摩尔质量为μ(kg/mol),密度为ρ(kg/m3),若阿伏加徳罗常数为N A,则下列说法中哪个是错误的()A.1m3铜所含的原子数目是B.1kg铜所含的原子数目是ρN AC.一个铜原子的质量是kgD.一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是m3【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一摩尔的任何物质所含有的该物质的单位微粒数叫阿伏伽德罗常数,N A值为6.02×1023.【解答】解:A、1m3铜的质量为ρ,故物质量为:n=,所含的原子数目是:N=n•N A=,故A正确;B、铜的摩尔质量为μ,1kg铜的物质量为:n=;故1kg铜所含的原子数目是:N=nN A=;故B错误;C、铜的摩尔质量为μ,故1个铜原子的质量是,故C正确;D、铜的摩尔体积为:V=;故1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是V0=,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4.分子间同时存在吸引力和排斥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体分子间的吸引力总是大于排斥力B.气体能充满任何容器是因为分子间的排斥力大于吸引力C.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D.分子间吸引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而排斥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考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析】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两者都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而斥力减小的快.【解答】解:A、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当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而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此时分子的距离将发生变化,故固体分子应处在一个相对平衡的位置,即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应该是相等的,故A错误;B、气体能充满任何容器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相互作用较小,故每个分子都是自由的,故可以充满任何容器,故B错误;C、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斥力减小的快,故C正确;D、由C的分析可知,D错误;故选C.5.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活塞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上端开口的直立圆筒形气缸中,活塞上堆放细沙,活塞处于静止状态.现在对气体缓慢加热,同时不断去走细沙,使活塞缓慢上升,直到细沙全部取走,则在此过程中()A.气体压强增大,内能可能不变B.气体温度可能不变,气体对外做功C.气体的体积增大,压强减少,对外不做功D.气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增加【考点】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结合受力分析,判断气缸内体积、压强、温度的变化,再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判断做功和吸热.【解答】解:A、因为逐渐取走细沙,直到细沙全部取走,根据活塞的受力平衡,所以可以判断气缸内的气体压强一定减小,故A错误.B、C、D:对气体缓慢加热,气缸内的气体一定吸收热量,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W+Q,Q 为正数,因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W为负数,所以:△U可能为零,温度可能不变.故B正确,C、D错误.故选B.6.如图,在甲、乙两个固体薄片上涂上一层很薄的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针尖接触薄片,接触点周围的石蜡被熔化,甲片熔化了的石蜡呈椭圆形,乙片熔化了的石蜡呈圆形,则()A.甲片一定是晶体 B.乙片一定是非晶体C.甲片不一定是晶体 D.乙片不一定是非晶体【考点】* 晶体和非晶体.【分析】单晶体是各向异性的,熔化在晶体表面的石蜡是椭圆形.非晶体和多晶体是各向同性,则熔化在表面的石蜡是圆形,这与水在蜡的表面呈圆形是同样的道理.【解答】解:单晶体是各向异性的,熔化在晶体表面的石蜡是椭圆形.非晶体和多晶体是各向同性,则熔化在表面的石蜡是圆形,这与水在蜡的表面呈圆形是同样的道理(表面张力).非晶体各向同性的每个方向导热相同,所以是圆形,单晶体各向异性的在不同方向上按导热不同,但是为平滑过渡,是由于晶粒在某方向上按照一定规律排布,所以是椭圆形,这里所说的方向例如沿着晶体几何轴线,或与集合轴线成一定夹角等等.故AD正确,BC错误;故选:AD.7.根据热力学定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我们可以把火炉散失到周围环境中的能量全部收集到火炉中再次用来取暖B.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过程都可以自发地进行C.冰箱的制冷系统能将冰箱内的热量传给外界较高温度的空气,而不引起其他变化D.气体分子自发的扩散运动只能向着分子均匀分布的方向进行【考点】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正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正确理解和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理解宏观自然过程的方向性,理解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具体含义.【解答】解:A、火炉通过能量耗散把品质高的内能传递到大气中去,变为品质低的大气内能,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这些能量不可能再全部收集到火炉中,故A错误;B、自然中的宏观过程既要满足能量守恒又要满足热力学第二定律,故B错误;C、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冰箱的制冷系统能将冰箱内的热量传给外界较高温度的空气,而不引起其他变化是不可能的,故C错误;D、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气体分子自发的扩散运动只能向着分子均匀分布的方向进行.故D正确.故选:D8.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如图所示,MN为一条直线,则气体从状态M到状态N的过程中()A.温度保持不变B.温度先升高,后又减小到初始温度C.整个过程中气体对外不做功,气体要吸热D.气体的密度在不断减小【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分析】根据气体状态方程=C和已知的变化量去判断其它的物理量.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那么气体的内能增加.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判断气体吸热还是放热.【解答】解:A、等温过程pV=常量,应是一条双曲线(上半支),明显不符图象.或者你在过程中任意找个点,例如(2,2),明显pV=4不等于初态和终态的pV=3.故A错误.B、pV=CT,C不变,pV越大,T越高.状态在(2,2)处温度最高.在M和N状态,pV乘积相等,所以温度先升高,后又减小到初始温度.故B正确.C、气体膨胀就会推动例如活塞对外界做功,整个过程中气体初末温度相等,所以整个过程内能变化为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W+Q,由于气体的内能增加,△U=0,由于气体膨胀对外做功,W<0,所以Q>0,即气体一定吸收热量.故C错误.D、气体的体积在不断增大,质量一定,所以气体的密度在不断减小.故D正确.故选BD.9.如图所示,活塞质量为m,缸套质量为M,通过弹簧吊在天花板上,气缸内封住一定质量的空气,缸套与活塞无摩擦,活塞截面积为S,大气压强为p0,则()A.气缸内空气的压强为p0﹣B.气缸内空气的压强为p0+C.内外空气对活塞的作用力为mgD.内外空气对缸套的作用力为Mg【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分析】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应用平衡条件可以求出封闭气体压强与绳子的拉力大小;然后分别以活塞和缸套为研究对象,结合共点力的平衡即可求出.【解答】解:A、以缸套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PS+Mg=P0S,解得:P=P0﹣,故A正确,B错误;C、以气缸与活塞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绳子拉力为:F=(M+m)g;以活塞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内外空气对活塞的作用力为等于绳子的拉力与活塞重力的差,即mg.故C正确;D、以缸套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内外空气对缸套的作用力等于缸套的重力,为Mg.故D正确.故选:ACD10.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压强P随体积V的变化过程如图所示(CA是双曲线的一段),在此过程中()A.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温度降低,内能减少B.气体从状态B到状态C,一定向外放出热量,内能不变C.气体从状态B到状态C,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内能增加D.气体从状态C到状态A,温度不变,放出热量【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分析】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等温变化中,体积与压强成反比,p﹣V图象是一条双曲线;根据图象判断气体状态参量如何变化,然后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答题【解答】解: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得pV=CT,即PV之积越大,温度越高,故图中AC温度相等,B点温度最低,A、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温度降低,理想气体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故内能减少,A正确;B、气体从状态B到状态C,温度升高,则内能增加,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一定吸热,故B错误C正确;D、气体从状态C到状态A,温度不变,内能不变,体积变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放出热量,故D正确;故选:ACD.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中水滴成球形,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B.单位时间气体分子对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碰撞次数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C.第二类永动机虽然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D.在绝热条件下压缩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考点】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液体表面存在张力.气体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持续撞击器壁产生的,与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和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第二类永动机虽然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气体的内能变化可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判断.【解答】解:A、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面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即存在表面张力,太空中水滴成球形,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故A正确.B、气体的压强与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碰撞次数以及分子对器壁的平均撞击力有关,若温度升高,分子对器壁的平均撞击力增大,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碰撞次数减少,气体的压强不一定减小.故B错误.C、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故C正确.D、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热传递和做功.在绝热条件下压缩气体,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交换,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知,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故D正确.故选:ACD12.如图所示,绝热隔板K把绝热的气缸分隔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K与气缸壁的接触是光滑的.两部分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同种气体a和b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势能可忽略.现通过电热丝对气体a加热一段时闻后,a、b各自达到新的平衡,则()A.a的体积增大了,压强变小了B.b的温度升高了C.加热后a的分子热运动比b的分子热运动更激烈D.a增加的内能大于b增加的内能【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分析】根据气体状态方程=C和已知的变化量去判断其它的物理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判断气体的内能变化.【解答】解:A、当a加热时,气体a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由于K与气缸壁的接触是光滑的,可以自由移动,所以a,b两部分的压强始终相同,都变大,故A错误.B、由于a气体膨胀,b气体被压缩,所以外界对b气体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得:b的温度升高了,故B正确.C、由于过程中a气体膨胀,b气体被压缩,所以a气体的温度较高,所以加热后a的分子热运动比b的分子热运动更激烈,故C正确.D、由于a气体膨胀,b气体被压缩,最终a气体体积大于b气体体积,所以a气体的最终温度较高,内能增加较多,故D正确.故选BCD.二、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每空2分,共12分)13.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mL油酸酒精溶液中有油酸0.6mL,现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50滴上述溶液,量筒中的溶液体积增加了1mL,若把一滴这样的油酸酒精溶液滴入足够大盛水的浅盘中,由于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展开,稳定后形成的纯油膜的形状如图所示.若每一小方格的边长为25mm,试问:这种估测方法是将每个油酸分子视为球体模型,让油酸尽可能地在水面上散开,则形成的油酸可视为单分子油膜,这层油膜的厚度可视为油酸分子的直径.上图中油酸膜的面积为 4.4×10﹣2m2;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体积是 1.2×10﹣11m3;根据上述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 2.7×10﹣10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考点】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分析】掌握该实验的原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该实验中以油酸分子呈球型分布在水面上,且一个挨一个,从而可以由体积与面积相除求出油膜的厚度,从而求出分子直径,不满足半格,则去除,超过半格,当作一格来处理,从而求得面积.【解答】解:①这种估测方法是将每个分子视为球体模型,让油酸尽可能地在水面上散开,则形成的油膜可视为单分子油膜,这层油膜的厚度可视为油分子的直径.油膜的面积可从方格纸上得到,所围成的方格中,面积超过一半按一半算,小于一半的舍去,图中共有70个方格,故油膜面积为:S=70×25mm×25m m=42500mm2=4.4×10﹣2m2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体积是:V=×10﹣6×m3=1.2×10﹣11m3油酸分子的直径:d===2.73×10﹣10m题要求保留2个有效数字,所以油酸分子的直径为:2.7×10﹣10m.故答案为:球体,单分子,直径,4.4×10﹣2,1.2×10﹣11,2.7×10﹣10.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8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某理想气体在温度为0℃时,压强为2P0(P0为一个标准大气压),体积为0.5L,已知1mol理想气体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阿伏加德罗常数N A=6.0×1023mol﹣1.求:(1)标准状况下该气体的体积;(2)该气体的分子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1)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以求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2)求出气体物质的量,然后求出气体分子数.【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气体的状态参量:p1=2P0,V1=0.5L,T1=273K,p2=P0,V2=?,T2=273K,气体发生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得:p1V1=p2V2,即:2P0×0.5L=P0×V2,解得:V2=1L;(2)气体分子数:n=N A=×6.0×1023≈3×1022个;答:(1)标准状况下该气体的体积是1L;(2)该气体的分子数是3×1022个.1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变化到状态C,其状态变化过程的p﹣V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气体在状态A时的温度为27℃.则:(1)该气体在状态B、C时的温度分别为多少℃?(2)该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内能的变化量是多大?(3)该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传递的热量是多少?【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分析】(1)A到B是等容变化,B到C是等压变化,分别应用理想气体定律进行求解.(2)气体的内能是所有分子的动能之和,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可以通过判断AC两个状态的温度来判断内能的变化.(3)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可以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来判断做功与吸放热问题.【解答】解:(1)状态A:t A=300K,P A=3×105Pa,V A=1×10﹣3m3状态B:t B=?P B=1×105Pa,V B=1×10﹣3m3状态C:t C=?P C=1×105Pa,V C=3×10﹣3m3A到B过程等容变化,由等容变化规律得:,代入数据得:t B=100K=﹣173℃B到C为等压变化,由等压变化规律得:,代入数据得:。
2014-2015学年度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测试题-2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测试卷【05】高 二 物 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物理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 .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并最早用实验测得元电荷e 的数值C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D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2、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MN 在平行金属导轨上以速度v 向右匀速滑动,MN 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 1;若磁感应强度增为2B ,其他条件不变,MN 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变为E 2.则通过电阻R 的电流方向及E 1与E 2之比E 1∶E 2分别为 ( )A .c →a,2∶1B .a →c,2∶1C .a →c,1∶2D .c →a,1∶23、如图所示,在0≤x ≤2L 的区域内存在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xOy 坐标系平面(纸面)向里.具有一定电阻的矩形线框abcd 位于xOy 坐标系平面内,线框的ab 边与y 轴重合,bc 边长为L .设线框从t =0时刻起在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x 轴正方向做匀加速运动,则线框中的感应电流i (取逆时针方向的电流为正)随时间t 变化的函数图象可能是选项中 ( )4、 如图所示,边长为L 的正方形金属框ABCD 在水平恒力F 作用下,穿过宽度为d 的有界匀强磁场.已知d <L ,AB 边始终与磁场边界平行.若线框AB 边进入磁场时,线框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线框AB 边穿过磁场的过程和CD 边穿过磁场的过程相比较 ( )A .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相反B .线框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 .水平恒力F 做的功不相等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D.线框中产生的电能相等5、如图甲所示,一个圆形线圈的匝数n=100,线圈面积S=200 cm2,线圈的电阻r=1 Ω,线圈外接一个阻值R=4 Ω的电阻,把线圈放入一方向垂直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B.电阻R两端的电压随时间均匀增大C.线圈电阻r消耗的功率为4×10-4 WD.前4 s内通过R的电荷量为4×10-4 C6、如图7所示,实验室一台手摇交流发电机,内阻r=1.0 Ω,外接R=9.0 Ω的电阻.闭合开关S,当发电机转子以某一转速匀速转动时,产生的电动势e=102sin 10πt (V),则()A.该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 HzB.该电动势的有效值为10 2 VC.外接电阻R所消耗的电功率为10 WD.电路中理想交流电流表的示数为1.0 A7、如图所示,圆环形导体线圈a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a的正上方固定一竖直螺线管b,二者轴线重合,螺线管与电源和滑动变阻器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滑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线圈a中将产生俯视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B.穿过线圈a的磁通量变小C.线圈a有缩小的趋势D.线圈a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 N将增大8、一正方形金属线框位于有界匀强磁场区域内,线框平面与磁场垂直,线框的右边紧贴着磁场边界,如图甲所示.t=0时刻对线框施加一水平向右的外力F,让线框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穿过磁场.外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已知线框质量m=1 kg、电阻R=1 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1 m/s2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2 2 TC.线框穿过磁场过程中,通过线框的电荷量为22 CD.线框穿过磁场的过程中,线框上产生的焦耳热为1.5 J9、将一个R=36 Ω的电阻接在一正弦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端,该电阻两端的u-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阻消耗的功率是72 WB.该交流发电机的转速是50 r/sC.图中交流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362sin 100πt (V)D.并联在该电阻两端的理想交流电压表的示数是36 2 V10、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是10∶1,原线圈输入交变电压u=141.4sin 50πt(V),O点是副线圈上、下匝数比为1∶4处抽出的线头,R1=2 Ω,R2=8 Ω,则 () A.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 AB.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 AC.开关S断开时,两电阻总的电功率为20 WD.开关S闭合时,两电阻总的电功率为10 W第Ⅱ卷二、填空题。
【推荐下载】2014年高中高二物理下册期末考试卷练习
[键入文字]
2014年高中高二物理下册期末考试卷练习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物理下册期末考试卷-23、高二物理下册期末考试卷-34、高二物理下册期末考试卷-4
2014年高中高二物理下册期末考试卷练习
【摘要】的编辑就为各位学生带来了2014年高中高二物理下册期末考试卷练习
一、选择题:
1、在两个倾角均为α的光滑斜面上,各放有一个相同的金属棒,分别通以电流I1和I2,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同,方向如图中(a)、(b)所示,两金属棒均处于平衡状态,则两种情况下的电流的比值I1:I2为
A. B. C. D.
2、如图甲所示,M是一个小型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1∶1,a、b端接有正弦交变电流,电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变压器右侧部分为一火警报警电路原理图,其中R2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制成的传感器,R1为一定值电阻,电压表和电流表可视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变压器副线圈的输出电压的表达式为u=202sin 100πt(V)
1。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分)(2015春•微山县校级期末)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指液体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震动、液体的对流等引起的B.分子间距增大,分子间引力增大,斥力减小C.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间存在间隙D.若分子力做正功,则分子势能减小2.(4分)(2015春•微山县校级期末)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不可能发生()A.压强不变,体积增大B.体积压强都增大C.体积压强都减小D.体积增大,压强减小3.(4分)(2015春•微山县校级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时地球可视为质点B.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来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不同C.上午第一节课8:00上课,8:00是时间间隔D.路程和位移是相同的物理量4.(4分)(2012秋•怀化期末)汽车在两车站间沿直线行驶时,从甲站出发,先以速度v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接着匀减速行驶后一半路程,抵达乙车站时速度恰好为零,则汽车在全程中运动的平均速度是()A.B.C. D.5.(4分)(2015春•微山县校级期末)一质点的x﹣t图象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该质点的v ﹣t的图象的是()A.B.C.D.6.(4分)(2015•延安模拟)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7.(4分)(2015春•微山县校级期末)某汽车以大小为4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从刹车开始经2s与5s内位移之比()A.1:1 B.3:1 C.4:3 D. 3:48.(4分)(2011•徐汇区模拟)一物体从高为x处做自由落体运动,经时间t到达地面,落地速度为v,那么当物体下落时间为时,物体的速度和距地面的高度分别是()A.,B.,C.,x D.,x9.(4分)(2015春•微山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小车M在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由此可判断()A.若地面光滑,则小车一定受三个力作用B.若地面粗糙,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作用C.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小车一定受四个力的作用D.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的作用10.(4分)(2015春•微山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它们的接触面间有无摩擦力的判断中错误的是()A.图(a)中木块A与木板接触,但木板A与木板没有相对运动趋势,因此木板对木块A没有静摩擦力B.图(b)中木块A与木块接触,A在重力作用下沿木板向下运动,因此木板对A有向上的滑动摩擦力C.图(c)中木块A与木板接触,A由于受重力作用,有沿木板向下滑的趋势,因此木板对木块A有静摩擦力D.图(d)中木块A与木板接触,A沿木板向下匀速滑动,与木板有相对运动,因此木板对A有沿着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11.(4分)(2015春•微山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一轻绳通过固定在墙边的小滑轮与均匀铁球相连,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铁球缓缓上升.不计一切摩擦,则在铁球上升的过程中()A.球对绳的拉力增大,球对墙的压力增大B.球对绳的拉力减小,球对墙的压力增大C.球对绳的拉力增大,球对墙的压力减小D.球对绳的拉力和墙的压力都减小12.(4分)(2015春•微山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在固定的斜面上叠放A、B两物体,若在B 物体上加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F≠0),两物体均静止,则B物体受力的个数为()A.一定是6个B.可能是4个C.可能是5个 D.可能是6个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6分)(2015春•微山县校级期末)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让重锤自由下落,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O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A、B、C、D…依次表示点O以后连续的各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s 打一个点.(1)打点计时器打下点G时重锤的速度可用表达式v G= 进行计算,式中各量的意义是(2)用上式计算出打下点G时重锤的速度为v G= m/s.14.(6分)(2015春•微山县校级期末)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B.用悬挂砝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2)某同学由实验测得某弹簧的弹力F与长度L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弹簧的原长L0=cm,劲度系数k= N/m.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15分)(2015春•微山县校级期末)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6s时间经过A、B两根电线杆.已知A、B间的距离为60m,车经过B时的速度为15m/s,求:(1)车经过A杆时的速度大小;(2)车的加速度大小;(3)车从出发运动到B杆所用的时间.16.(12分)(2015春•微山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4kg、m2=6kg的物体用轻质弹簧相连,用一水平力F作用在m1上,拉着它们一起沿水平地面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弹簧原来l0=20cm,劲度系数k=6N/cm,m1、m2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4,g=10m/s2.求:(1)F的大小.(2)m1、m2的距离.17.(13分)(2015春•微山县校级期末)竖直放置在大气压恒为p0的空气中的圆柱形容器内用质量为m的活塞密封一部分气体,活塞与容器壁间能无摩擦滑动,容器的横截面积为S.开始时气体的温度为T0,活塞与容器底的距离为h0.当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Q后,活塞缓慢上升d后再次平衡,求:(1)吸收热量后气体的温度是多少?(2)在此过程中的密闭气体的内能增加了多少?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分)(2015春•微山县校级期末)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指液体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震动、液体的对流等引起的B.分子间距增大,分子间引力增大,斥力减小C.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间存在间隙D.若分子力做正功,则分子势能减小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势能.专题:分子运动论专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分子动理论的主要内容: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这种运动属于扩散;②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③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解答:解:A、布朗运动是指液体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固体颗粒受到的力不平衡引起的.故A错误;B、分子间距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故B错误;C、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间存在间隙.故C正确;D、若分子力做正功,则分子势能减小.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的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综合性较强.2.(4分)(2015春•微山县校级期末)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不可能发生()A.压强不变,体积增大B.体积压强都增大C.体积压强都减小D.体积增大,压强减小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专题: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分析: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内能的变化,就由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总和的变化,即由温度变化所决定.根据气体状态方程和已知的变化量去判断其它的物理量.解答:解:A、根据气体状态方程可知,气体可以做等压变化,故A正确B、根据气体状态方程可知,当温度升高时体积和压强可以都增大,但要求其乘积保持不变即可,故B正确C、根据气体状态方程可知,当温度升高时,体积和压强不可能都减小,故C错误D、根据气体状态方程可知,当温度升高时,可以体积增大而压强减小,只要保持二者积不变即可,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察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难度不大3.(4分)(2015春•微山县校级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时地球可视为质点B.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来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不同C.上午第一节课8:00上课,8:00是时间间隔D.路程和位移是相同的物理量考点:时间与时刻;质点的认识.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路程是指物体经过的路径的长度,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解答:解:A、地球的体积相对地球语太阳之间的距离来说是很小的,可以忽略,所以此时的地球可以看成是质点,所以A正确.B、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来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不同,所以B正确.C、8:00指的是一个时间点,所以8:00是指时刻,所以C错误.D、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它们是不同的物理量,所以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是对基本概念的考查,是基本知识,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牢牢的掌握住,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4.(4分)(2012秋•怀化期末)汽车在两车站间沿直线行驶时,从甲站出发,先以速度v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接着匀减速行驶后一半路程,抵达乙车站时速度恰好为零,则汽车在全程中运动的平均速度是()A.B.C. D.考点:平均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可以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去求解,即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解答:解:设总位移为2x,前一半位移以速度v匀速行驶一半,故时间下半程初速度为v,末速度为0,2ax=故a=所以下半程的时间所以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均速度的求解方法,一般从定义式出发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5.(4分)(2015春•微山县校级期末)一质点的x﹣t图象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该质点的v ﹣t的图象的是()A.B.C.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本题应抓住:位移﹣时间图象表示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上的任意一点表示该时刻的位置,图象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解答:解:由于第一段时间内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为负常数,说明物体做负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负值,保持不变;第二段时间内图象的斜率为零即速度为零,第3段斜率为正常数,物体做正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正值,保持不变;第4段内斜率为零即速度为零,故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关键是理解位移﹣时间图象上点和斜率的物理意义;特别是斜率代表速度.6.(4分)(2015•延安模拟)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平均速度.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时间轴上方速度是正数,时间轴下方速度是负数;切线代表该位置的加速度,向右上方倾斜,加速度为正,向右下方倾斜加速度为负;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解答:解:A、C、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在v﹣t图象中,图形的面积代表位移的大小,根据图象可知道,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由于时间相同,所以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故A正确,C错误;B、由于乙车做变减速运动,平均速度不等于,故B错误;D、因为切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汽车甲和乙的加速度大小都是逐渐减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是为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7.(4分)(2015春•微山县校级期末)某汽车以大小为4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从刹车开始经2s与5s内位移之比()A.1:1 B.3:1 C.4:3 D. 3:4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汽车刹车过程做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加速度和初速度,由速度公式求出刹车的时间,根据已知时间与刹车时间的比较,分析汽车的运动状态,再选择公式求解已知时间内的位移,最后求出比值.解答:解: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为:,则刹车后2s内的位移为:m=60m.因为5s>4s,所以刹车后5s内的位移等于刹车后4s内的位移.则为:m=80m.则有:x1:x2=3:4.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对于汽车刹车这种匀减速直线运动,不能死套公式,要注意检验解题结果的合理性,往往要先求出汽车刹车的时间,然后再进行其他计算.8.(4分)(2011•徐汇区模拟)一物体从高为x处做自由落体运动,经时间t到达地面,落地速度为v,那么当物体下落时间为时,物体的速度和距地面的高度分别是()A.,B.,C.,x D.,x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根据位移公式和速度公式v=gt 可得出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移比、速度比.解答:解:根据v=gt,可知在和t末的速度比为1:3,所以末的速度为.根据公式,可知在和t内的位移比为1:9,所以内的位移为,此时距离地面的高度为.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和速度公式v=gt.9.(4分)(2015春•微山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小车M在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由此可判断()A.若地面光滑,则小车一定受三个力作用B.若地面粗糙,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作用C.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小车一定受四个力的作用D.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的作用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受力分析方法专题.分析:对小车进行受力分析,根据运动情况结合牛顿第二定律,从而即可判断.解答:解:A、若地面光滑,小车可能受重力、支持力、拉力F,当拉力F在竖直方向的分量等于重力时,支持力等于零,只受两个力,故A错误;B、若地面粗糙,车可能受重力、支持力、拉力F和摩擦力,当支持力等于零时摩擦力也等于零,所以小车可能受2个力,也可能受4个力,故B错误;CD、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小车受力平衡,所以小车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同学们受力分析的能力,能根据运动情况判断物体可能的受力情况,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0.(4分)(2015春•微山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它们的接触面间有无摩擦力的判断中错误的是()A.图(a)中木块A与木板接触,但木板A与木板没有相对运动趋势,因此木板对木块A没有静摩擦力B.图(b)中木块A与木块接触,A在重力作用下沿木板向下运动,因此木板对A有向上的滑动摩擦力C.图(c)中木块A与木板接触,A由于受重力作用,有沿木板向下滑的趋势,因此木板对木块A有静摩擦力D.图(d)中木块A与木板接触,A沿木板向下匀速滑动,与木板有相对运动,因此木板对A有沿着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关于摩擦力与弹力的关系,结合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分析可知,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解答:解:A、图(a)中木块A与木板接触,但木板A与木板没有相对运动趋势,因此木板对木块A没有静摩擦力,A正确;B、图(b)中木块A与木块接触,A在重力作用下沿木板向下运动,因为接触但没有发生弹性形变,因此木板对A没有滑动摩擦力,B错误;C、图(c)中木块A与木板接触,A由于受重力作用,有沿木板向下滑的趋势,因此木板对木块A有沿板显示的静摩擦力,C正确;D、图(d)中木块A与木板接触,A沿木板向下匀速滑动,与木板有相对运动,因此木板对A 有沿着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对弹力和摩擦力关系的理解能力,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分析可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11.(4分)(2015春•微山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一轻绳通过固定在墙边的小滑轮与均匀铁球相连,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铁球缓缓上升.不计一切摩擦,则在铁球上升的过程中()A.球对绳的拉力增大,球对墙的压力增大B.球对绳的拉力减小,球对墙的压力增大C.球对绳的拉力增大,球对墙的压力减小D.球对绳的拉力和墙的压力都减小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球受拉力、重力和支持力,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出支持力和拉力的表达式,再结合牛顿第三定律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对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水平方向:Fsinθ=N竖直方向:Fcosθ=G解得:N=mgtanθF=由于θ增加,故N增加,F增加;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球对绳的拉力和球对墙的压力均增大;故选:A点评:本题是力平衡问题中的动态分析问题,关键是受力分析后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出各个力的表达式进行分析,基础题目.12.(4分)(2015春•微山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在固定的斜面上叠放A、B两物体,若在B 物体上加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F≠0),两物体均静止,则B物体受力的个数为()A.一定是6个B.可能是4个C.可能是5个 D.可能是6个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受力分析方法专题.分析:先找出与B接触的物体,再按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进行分析.斜面对B可能有摩擦力,也可能没有摩擦力.解答:解:B与A、斜面接触,B受到重力和推力;A对B有压力和静摩擦力;斜面对B支持力,可能有摩擦力,也可能没有摩擦力,故B物体受到5个力或6个力.故CD正确,AB错误.故选:C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可以运用共点力平衡进行检验.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6分)(2015春•微山县校级期末)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让重锤自由下落,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O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A、B、C、D…依次表示点O以后连续的各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s 打一个点.(1)打点计时器打下点G时重锤的速度可用表达式v G= 进行计算,式中各量的意义是FH表示F、H两点间的距离,T表示周期(2)用上式计算出打下点G时重锤的速度为v G= 1.3 m/s.考点: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专题: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纸带实验中,可以用平均速度代替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解答:解:(1)纸带实验中,可以用平均速度代替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则:,其中FH表示F、H两点间的距离,T表示周期;(2)=m/s=1.30m/s故答案为:;FH表示F、H两点间的距离,T表示周期;1.3.点评:解答本题要知道在纸带实验中,可以用平均速度代替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4.(6分)(2015春•微山县校级期末)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B.用悬挂砝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2)某同学由实验测得某弹簧的弹力F与长度L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弹簧的原长L0=10cm,劲度系数k= 50N/m.考点: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专题:实验题;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分析:在《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弹簧的弹力与行变量的关系满足F=kx,其中k由弹簧本身决定;利用实验操作过程的注意事项分析即可;由F﹣L图象的意义,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图象与横坐标的截距为弹簧的原长.解答:解:(1)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否则弹簧会损坏,故A正确.B、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要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使钩码的重力等于弹簧的弹力,要待钩码平衡时再读读数.故B正确.C、弹簧的长度不等于弹簧的伸长量,伸长量等于弹簧的长度减去原长,故C错误.D、拉力与伸长量之比是劲度系数,由弹簧决定,同一弹簧的劲度系数是不变的,不同的弹簧的劲度系数不同,故D错误.(2)由F﹣L图象和胡克定律结合分析知,图象的斜率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当F=0时,即横坐标的截距为弹簧的原长,所以据图所知,横截距为10cm,即弹簧的原长为10cm;图象的斜率K=N/m=50N/m.故答案为:(1)AB;(2)10,50点评:本题关键明确实验原理,能够根据胡克定律列式求解;能利用F﹣L图象分析求解是关键,注意横坐标的截距为弹簧的原长,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15分)(2015春•微山县校级期末)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6s时间经过A、B两根电线杆.已知A、B间的距离为60m,车经过B时的速度为15m/s,求:(1)车经过A杆时的速度大小;(2)车的加速度大小;(3)车从出发运动到B杆所用的时间.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先根据==求出经过A点时速度,根据加速度的定义求得加速度,再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车从出发运动到B杆所用的时间.解答:解:(1)根据==求出经过A点时速度:v A=2﹣v B=2×﹣15=5m/s.(2)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得:a===m/s2(3)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t===9s答:(1)车经过A杆时的速度为5m/s;(2)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3)车从出发运动到B杆所用的时间为9s.点评:此题难度不大,关键是能熟练记得并理解匀变速运动的基本公式,此题的突破口是先求出加速度.此题属于中档题.16.(12分)(2015春•微山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4kg、m2=6kg的物体用轻质弹簧相连,用一水平力F作用在m1上,拉着它们一起沿水平地面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弹簧原来l0=20cm,劲度系数k=6N/cm,m1、m2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4,g=10m/s2.求:(1)F的大小.(2)m1、m2的距离.考点:牛顿第二定律.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1)系统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平衡条件可以求出拉力大小.(2)两物体间的距离等于弹簧的长度,由胡克定律可以求出弹簧的伸长量,然后求出两物体间的距离.解答:解:(1)m1、m2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 f1=μF N1=μm1g=0.4×4×10 N=16 N。
济宁市微山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分)(2015春•微山县校级期末)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指液体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震动、液体的对流等引起的B.分子间距增大,分子间引力增大,斥力减小C.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间存在间隙D.若分子力做正功,则分子势能减小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势能.专题:分子运动论专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分子动理论的主要内容: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这种运动属于扩散;②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③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解答:解:A、布朗运动是指液体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固体颗粒受到的力不平衡引起的.故A错误;B、分子间距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故B错误;C、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间存在间隙.故C正确;D、若分子力做正功,则分子势能减小.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的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综合性较强.2.(4分)(2015春•微山县校级期末)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不可能发生()A.压强不变,体积增大B.体积压强都增大C.体积压强都减小D.体积增大,压强减小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专题: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分析: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内能的变化,就由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总和的变化,即由温度变化所决定.根据气体状态方程和已知的变化量去判断其它的物理量.解答:解:A、根据气体状态方程可知,气体可以做等压变化,故A正确B、根据气体状态方程可知,当温度升高时体积和压强可以都增大,但要求其乘积保持不变即可,故B正确C、根据气体状态方程可知,当温度升高时,体积和压强不可能都减小,故C错误D、根据气体状态方程可知,当温度升高时,可以体积增大而压强减小,只要保持二者积不变即可,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察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难度不大3.(4分)(2015春•微山县校级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时地球可视为质点B.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来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不同C.上午第一节课8:00上课,8:00是时间间隔D.路程和位移是相同的物理量考点:时间与时刻;质点的认识.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路程是指物体经过的路径的长度,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解答:解:A、地球的体积相对地球语太阳之间的距离来说是很小的,可以忽略,所以此时的地球可以看成是质点,所以A正确.B、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来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不同,所以B正确.C、8:00指的是一个时间点,所以8:00是指时刻,所以C错误.D、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它们是不同的物理量,所以D 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是对基本概念的考查,是基本知识,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牢牢的掌握住,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4.(4分)(2012秋•怀化期末)汽车在两车站间沿直线行驶时,从甲站出发,先以速度v 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接着匀减速行驶后一半路程,抵达乙车站时速度恰好为零,则汽车在全程中运动的平均速度是()A.B.C.D.考点:平均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可以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去求解,即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解答:解:设总位移为2x,前一半位移以速度v匀速行驶一半,故时间下半程初速度为v,末速度为0,2ax=故a=所以下半程的时间所以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均速度的求解方法,一般从定义式出发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山东省济宁市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5分)(2015春•济宁期末)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闭合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一定产生感应电流B.线圈不闭合时,若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中没有感应电流,但有感应电动势C.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反D.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电磁反应现象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2.(5分)(2015春•济宁期末)如图甲所示,圆形线圈垂直放在匀强磁场里,规定磁场垂直纸面向外为正方向,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面关于线圈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1秒内感应电流增大,电流方向为逆时针B.第2秒内感应电流大小不变,电流方向为顺时针C.第3秒内感应电流减小,电流方向为逆时针D.第4秒内感应电流大小不变,电流方向为顺时针3.(5分)(2015春•济宁期末)如图所示,在条形磁铁中央位置的正上方水平放置一铜质圆环,现将圆环由静止释放,在圆环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圆环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B.圆环中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C.圆环的机械能守恒D.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大于磁铁受到的重力4.(5分)(2015春•济宁期末)如图所示,图线a是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所产生正弦交流电的e﹣t图象,当调整线圈转速后,所产生正弦交流电的e﹣t图象如图线b所示.以下关于这两个正弦交流电的说法正确的是()A.交流电a的有效值为5VB.a、b两种交流电的周期之比为2:3C.a、b两种交流电的周期之比为3:2D.t=0.3s时b图对应的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5.(5分)(2015春•济宁期末)如图所示,是一个理想变压器的电路连接图,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R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减小),R1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照强度增强时,电流表的示数增大B.光照强度增强时,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减小C.光照强度减弱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减小D.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之比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6.(5分)(2015春•济宁期末)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1、A2为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L为直流电阻不可忽略的自感线圈,E为电源,S为开关,R为保护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闭合开关S,A1先亮,A2后亮,最后A1更亮一些B.闭合开关S,A2先亮,A1后亮,最后A2更亮一些C.断开开关S,A2闪亮一下再熄灭D.断开开关S,A1、A2都要过一会儿再熄灭7.(5分)(2015春•济宁期末)如图所示是远距离输电的示意图,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电站的输出电压U1=250V,输出功率P1=100kW,输电线路的总电阻R=8Ω,若输电线路上损耗的功率为总功率的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输电线路上损耗的功率为5kWB.输电线路上的输电电流大小为20AC.升压变压器的匝数比为=D.若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为=,则用户获得的电压U A为220V8.(5分)(2015春•济宁期末)如图所示,两根光滑的金属导轨,平行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导轨间距为l,下端接有电阻R,导轨自身的电阻可忽略不计,斜面处在一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棒ab,在沿着斜面且与金属棒垂直的恒力F作用下沿导轨匀速上滑,在上升h高度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恒力F所做的功等于B.金属棒上滑的速度为C.整个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为﹣mghD.作用于金属棒上的各个力所做的功等于mgh与整个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之和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30分)【必做部分】9.(8分)(2015春•济宁期末)如图所示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如图是两个成功的演示实验,当灵敏电流计的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时,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将条形磁铁从同一高度插入到线圈中同一位置,快速插入和慢速插入时磁通量的变化量(选填“相同”或“不同”),电流表指针的最大偏转角度(选填“相同”或“不同”).(2)在图乙所示的实验中,当导体棒AB向靠近电流表的一侧(沿图乙中v的方向)移动时,电流表的指针将会偏转(选填“向左”、“向右”或“不”).(3)由以上演示实验可归纳出的共同结论是:.10.(9分)(2015春•济宁期末)如图所示,匝数为n=100匝的矩形线圈,其边长L1=25cm,L2=20cm,线圈总电阻r=1Ω,外电路电阻R=9Ω,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4T,线圈绕垂直于磁感线的O1O2轴以角速度ω=50rad/s匀速转动,图示位置线圈与磁感线垂直.求:(1)矩形线圈产生的最大电动势;(2)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感应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3)从图示位置转过90°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11.(13分)(2015春•济宁期末)如图所示,两光滑金属导轨,间距d=0.2m,在桌面上的部分是水平的,处在磁感应强度B=1T、方向竖直向下的有界匀强磁场中,电阻R=1Ω,桌面高H=0.8m,金属杆ab质量m=0.2kg、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r=1Ω,从导轨上距桌面h=0.45m高处由静止释放,落地点距桌面左边缘的水平距离s=0.8m,g=10m/s2.求:(1)金属杆刚进入磁场时,杆中的电流大小和方向;(2)金属杆刚要离开磁场时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2)整个过程中电路放出的热量.三、【选做部分】共三个选修模块,每个模块4小题,请考生从三个模块中任选一个模块在答题纸上作答,答题前,请务必在答题纸上将所选模块的标号用2B铅笔涂黑【选修3—3】12.(6分)(2015春•济宁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是由确定熔点的物体必定是晶体B.液体表面存在张力是由于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C.容器中气体压强是由于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频繁碰撞造成的D.蔗糖受潮后会粘在一起,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所以它是非晶体E.布朗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13.(6分)(2015春•济宁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B.在一定温度下当气体容纳某种液体分子的个数达到极值时,这种气体就成为饱和汽,此时液体就不再蒸发C.雨后叶子表面上额小水珠接近球形主要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大E.热现象的自发过程不一定沿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14.(6分)(2015春•济宁期末)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BA、AC、CB 三个变化过程,在A→C过程中(选填“外界对气体”或“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的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气体(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15.(12分)(2015春•济宁期末)如图所示,开口向上的气缸用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质量m=2kg,面积S=10cm2,活塞与气缸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外界大气压强p0=1.0×105Pa,此时活塞到气缸底部的距离L1=20cm,气缸壁和活塞都是导热的,外界大气温度保持不变,取g=10m/s,求:(1)此时被封闭气体的压强p1是多少?(2)若气缸足够高,现把气缸翻转使其开口向下,则活塞到气缸底部的距离L2是多少?【选修3—4】16.(2015春•济宁期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光纤通信是利用了全反射的原理B.水面上的油膜在阳光照射下会呈现彩色,这是由于光的衍射造成的C.障碍物的尺寸比光的波长大得多时,一定不会发生衍射现象D.人们眯起眼睛看灯丝时看到的彩色条纹是光的单缝衍射图样E.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可以产生磁场.17.(2015春•济宁期末)如图甲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P 是x1=2m处的介质质点,Q是x2=4m处的介质质点,此时x3=6m处的介质质点刚刚要开始振动.图乙是该简谐波传播方向上的某一质点的振动图象,由此可知.A.这列波的周期T=2sB.这列波的传播速度v=3m/sC.这列波的波源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D.图乙可能是图甲中质点P的振动图象E.2s内,质点Q运动的路程为20cm.18.(2015春•济宁期末)如图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已知相邻两条亮条纹之间的距离△x=λ.(1)以下哪些操作能够增大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A.将红色滤光片换为绿色滤光片 B.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C.增大单缝与双缝之间的距离 D.增大双缝与屏之间的距离(2)已知双缝间距d=0.2mm,双缝到屏的距离l=1m,相邻两条亮条纹之间的距离△x=1.440mm.则所测光的波长λ= nm.19.(2015春•济宁期末)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个半径R=2m,质量分布均匀的玻璃球,一细激光束在真空中沿直线BC传播,从玻璃球的C点经折射进入玻璃球,在玻璃球表面的D点又折射进入真空中,已知∠COD=120°,入射角i=60°,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求:(1)玻璃球对该激光的折射率(2)该激光在玻璃球中的传播时间.【选修3—5】20.(2015春•济宁期末)如图为氢原子能集图,现有一群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则这些原则.A.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由n=3跃迁到n=2时发出的光子波长最长C.由n=3跃迁到n=1时发出的光子频率最高D.发出的光子最小能量是0.66eVE.氢原子在n=3的能级时可吸收任意频率的光而发生电离.21.(2015春•济宁期末)关于原子结构的认识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生发现电子后猜想出原子内的正电荷集中在很小的核内B.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是卢瑟福猜想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C.对原子光谱的研究开辟了深入探索原子结构的道路D.波尔原子理论无法解释较复杂原子的光谱现象,说明波尔提出的原子概念是错误的E.查德威克通过实验证实了中子的存在22.(2008•宁夏)天然放射性元素P u经过次α衰变和次β衰变,最后变成铅的同位素.(填入铅的三种同位素Pb、Pb、Pb 中的一种)23.(2015•济宁二模)如图所示,光滑水平直轨道上有三个滑块A、B、C,质量分别为m A=m,m B=m C=2m,A、B用细绳连接,中间有一压缩的轻弹簧(弹簧与滑块不栓接).开始时A、B以共同速度v0运动,C静止.某时刻细绳突然断开,A、B被弹开,然后B又与C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最终三滑块速度恰好相同.求:(1)B与C碰撞前B的速度(2)B与C碰撞前后,机械能的损失为多少?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5分)(2015春•济宁期末)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闭合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一定产生感应电流B.线圈不闭合时,若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中没有感应电流,但有感应电动势C.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反D.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电磁反应现象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考点: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分析: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或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根据这个条件进行选择,并依据楞次定律,即可分析求解.解答:解:A、位于磁场中的闭合线圈,只有磁通量发生变化,才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故A错误.B、穿过闭合电路的磁感线的条数发生变化,磁通量一定发生变化,则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若不闭合则电路中就没有感应电流,但有感应电动势.故B正确.C、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同,或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反.故C错误.D、楞次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电磁反应现象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要注意明确磁通量发生变化可能是面积变化,也可以胆磁场发生变化,并掌握楞次定律的内容.2.(5分)(2015春•济宁期末)如图甲所示,圆形线圈垂直放在匀强磁场里,规定磁场垂直纸面向外为正方向,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面关于线圈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1秒内感应电流增大,电流方向为逆时针B.第2秒内感应电流大小不变,电流方向为顺时针C.第3秒内感应电流减小,电流方向为逆时针D.第4秒内感应电流大小不变,电流方向为顺时针考点:楞次定律.专题:电磁感应与电路结合.分析:在B﹣t图中同一条直线磁通量的变化率是相同的;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出感应电动势大小恒定;由楞次定律可得出电流的方向.解答:解:根据B﹣t图中同一条直线磁通量的变化率是相同的,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各段时间内的电流为定值,且大小相等.A、在第1s内,由楞次定律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感应电流是恒定的,故A错误;B、在第2s内,由楞次定律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感应电流是恒定的,故B错误;C、在第3s内,由楞次定律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感应电流是恒定的,故C错误;D、在第4s内,由楞次定律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感应电流是恒定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熟练掌握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以及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判定.3.(5分)(2015春•济宁期末)如图所示,在条形磁铁中央位置的正上方水平放置一铜质圆环,现将圆环由静止释放,在圆环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圆环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B.圆环中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C.圆环的机械能守恒D.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大于磁铁受到的重力考点:楞次定律.专题:电磁感应与电路结合.分析:圆环竖直向下运动时,通过圆环的磁通量始终为零,不产生感应电流.环没有安培力做功,只有重力做功,故环的机械能守恒.解答:解:AB、圆环竖直向下运动时,通过圆环的磁通量始终为零,不产生感应电流,故A 错误,B错误.C、由于没有感应电流,故没有安培力做功,只有重力做功,故环的机械能守恒,故C正确;D、根据平衡条件,磁铁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磁铁受到的重力,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以及掌握条形磁铁的磁感线分布,基础题.4.(5分)(2015春•济宁期末)如图所示,图线a是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所产生正弦交流电的e﹣t图象,当调整线圈转速后,所产生正弦交流电的e﹣t图象如图线b所示.以下关于这两个正弦交流电的说法正确的是()A.交流电a的有效值为5VB.a、b两种交流电的周期之比为2:3C.a、b两种交流电的周期之比为3:2D.t=0.3s时b图对应的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考点:正弦式电流的图象和三角函数表达式;交变电流.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由图读出电压最大值U m,周期T,根据最大值和有效值的关系可求得有效值;根据产生过程明确磁能量.解答:解:A、由图可知,a的最大值为5V;故A错误;BC、周期分别为T a=0.4S,T b=0.6s,则周期之比为:2:3;故B正确;C错误;D、t=0.3s时b图的感应电动势为零,则此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对交流电压图象的理解能力.对于电压与磁能量的关系,应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分析.5.(5分)(2015春•济宁期末)如图所示,是一个理想变压器的电路连接图,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R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减小),R1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照强度增强时,电流表的示数增大B.光照强度增强时,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减小C.光照强度减弱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减小D.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之比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考点: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由光照强度的变化可明确电阻的变化,则可以得出输出电流的变化,再由电流、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分析电流及电压的变化;由功率公式分析功率的变化.解答:解:AB、光照增强时,光敏电阻阻值减小,输出端电流增大;故电流表示数增大;输入电流也增大;故由P=UI可得,输入功率增大;故A正确,B错误;C、光照减弱时,电阻增大,则输出电流减小;电流表示数减小;而由于匝数不变;故电压表示数不变;故C错误;D、因电流之比等于匝数的反比,因此电流之比不会发生变化;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为变压器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动态分析的结合,要注意改变电阻能改变电流和功率,但不能改变电压.6.(5分)(2015春•济宁期末)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1、A2为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L为直流电阻不可忽略的自感线圈,E为电源,S为开关,R为保护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闭合开关S,A1先亮,A2后亮,最后A1更亮一些B.闭合开关S,A2先亮,A1后亮,最后A2更亮一些C.断开开关S,A2闪亮一下再熄灭D.断开开关S,A1、A2都要过一会儿再熄灭考点:自感现象和自感系数.分析:根据线圈在电流发生变化会产生自感电动势,电流增大时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增大,电流减小时自感电动势阻碍电减小,相当于电源;并结合欧姆定律分析.解答:解:A、由于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当开关接通瞬间,A2灯泡立刻发光,而A1灯泡由于线圈的自感现象,导致灯泡渐渐变亮,由于两灯泡并联,L的电阻不能忽略,所以稳定后A2比A1更亮一些,故A错误,B正确;C、当开关断开瞬间,两灯泡串联,由线圈产生瞬间电压提供电流,导致两灯泡同时熄灭,而且亮度相同,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点评:对于自感现象,是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应用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进行理解.体会线圈有阻碍电流的变化,注意的是灯泡会更亮的原因是电流变大的缘故.7.(5分)(2015春•济宁期末)如图所示是远距离输电的示意图,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电站的输出电压U1=250V,输出功率P1=100kW,输电线路的总电阻R=8Ω,若输电线路上损耗的功率为总功率的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输电线路上损耗的功率为5kWB.输电线路上的输电电流大小为20AC.升压变压器的匝数比为=D.若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为=,则用户获得的电压U A为220V考点:远距离输电.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明确发电机原理为电磁感应原理;根据电阻定律可求得导线电阻,则由损失的功率及功率公式可求得电流;由P=UI可求得升压变压器输出电压;由欧姆定律求出导线损耗的电压,由匝数之比等于电压之比可求得匝数之比.解答:解:A、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P=5%P1=0.05×100000=5Kw;故A正确;B、由P=I2R可得:I===25A;故B错误;C、由P1=U2I可得:U2==4000V;故升压变压器匝数之比为:==;故C正确;D、降压变压器输入端U3=U2﹣IR=4000﹣25×8=3800V;则U A==220V;故D正确;故选:ACD.点评:本题考查远距离输电的内容,要注意明确远距离输电中的变压器原理,同时注意从导线损耗功率入手,灵活选择功率公式求解电流,再由欧姆定律求得电压等,即可求解.8.(5分)(2015春•济宁期末)如图所示,两根光滑的金属导轨,平行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导轨间距为l,下端接有电阻R,导轨自身的电阻可忽略不计,斜面处在一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棒ab,在沿着斜面且与金属棒垂直的恒力F作用下沿导轨匀速上滑,在上升h高度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恒力F所做的功等于B.金属棒上滑的速度为C.整个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为﹣mghD.作用于金属棒上的各个力所做的功等于mgh与整个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之和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焦耳定律.专题:电磁感应与电路结合.分析:题中导体棒ab匀速上滑,合力为零,对导体棒正确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求棒上滑的速度,由动能定理列方程,弄清功能转化关系,注意克服安培力所做功等于回路电阻中产生的焦耳热.解答:解:A、恒力F所做的功为 W F=F•,故A正确.B、导体棒匀速上升过程中,作用于棒上各力的合力为零,则有:F=mgsinθ+,解得v=.故B正确.C、根据功能关系可得,整个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为 Q=W F﹣mgh=﹣mgh,故C正确.D、由于金属棒匀速运动,则合外力为零,合外力做功为零,即作用于金属棒上的各个力所做的功等于零,故D错误.故选:ABC.点评:对于电磁感应与功能结合问题,注意利用动能定理进行判断各个力做功之间关系,尤其注意的是克服安培力所做功等于整个回路中产生热量.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30分)【必做部分】9.(8分)(2015春•济宁期末)如图所示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如图是两个成功的演示实验,当灵敏电流计的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时,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将条形磁铁从同一高度插入到线圈中同一位置,快速插入和慢速插入时磁通量的变化量相同(选填“相同”或“不同”),电流表指针的最大偏转角度不同(选填“相同”或“不同”).(2)在图乙所示的实验中,当导体棒AB向靠近电流表的一侧(沿图乙中v的方向)移动时,电流表的指针将会向左偏转(选填“向左”、“向右”或“不”).(3)由以上演示实验可归纳出的共同结论是: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闭合电路磁通量发生变化.考点:研究电磁感应现象.专题:实验题.分析:当通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会产生感应电流,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确定电流表指针偏转角与电动势的关系,并依据右手定则来判定感应电流方向,最后实验的共同结论是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解答:解:(1)不论快速插入,还是慢速插入时磁通量的变化量相同,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不同,再由电流表的电流I=,知电流表指针的偏角与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成正比,则最大偏转角不同.(2)当灵敏电流计的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时,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根据右手定则可知,电流表的指针将会向左偏转.(3)以上演示实验可归纳出的共同结论是: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闭合电路磁通量发生变化.故答案为:(1)相同,不同;(2)向左;(3)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闭合电路磁通量发生变化.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以及知道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10.(9分)(2015春•济宁期末)如图所示,匝数为n=100匝的矩形线圈,其边长L1=25cm,L2=20cm,线圈总电阻r=1Ω,外电路电阻R=9Ω,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4T,线圈绕垂直于磁感线的O1O2轴以角速度ω=50rad/s匀速转动,图示位置线圈与磁感线垂直.求:(1)矩形线圈产生的最大电动势;(2)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感应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3)从图示位置转过90°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考点:交流的峰值、有效值以及它们的关系;交流发电机及其产生正弦式电流的原理.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1)根据E m=nBωS求解感应电动势的峰值;(2)根据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e=E m cosωt即可求解;(3)先求电动势的平均值;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得电流,由q=It可求得电量.解答:解:(1)感应电动势的峰值E m=NBSω=100×0.4×0.25×0.2×50=100v(2)由题意e=E m cosωt=100cos50t(v)(3)转过90度时,磁通量的变化量为BS;则平均电动势=n;电量q=t===0.2C;答:(1)感应电动势的峰值50V.(2)从此位置开始计时,它的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e=50cos50t(v).(3)从图示位置转过90°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0.2C.点评:要会写出交流电的表达式,在求流过电阻的电荷时要用到平均电动势,电量与转动的快慢无关;可以记住相应的结论.11.(13分)(2015春•济宁期末)如图所示,两光滑金属导轨,间距d=0.2m,在桌面上的部分是水平的,处在磁感应强度B=1T、方向竖直向下的有界匀强磁场中,电阻R=1Ω,桌面高H=0.8m,金属杆ab质量m=0.2kg、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r=1Ω,从导轨上距桌面h=0.45m高处由静止释放,落地点距桌面左边缘的水平距离s=0.8m,g=10m/s2.求:(1)金属杆刚进入磁场时,杆中的电流大小和方向;(2)金属杆刚要离开磁场时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2)整个过程中电路放出的热量.。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普通班,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高二(下)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普通班)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2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选错0分)1.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B.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分子的运动C.布朗微粒做无规则运动的原因是由于它受到液体分子有时吸引、有时排斥的结果D.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2.如图是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0℃和100℃)下的速率分布,由图可得信息正确的是()A.同一温度下,氧气分子速率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B.随着温度的升高,每一个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C.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中速率小的分子所占的比例高D.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变小3.铜的摩尔质量为μ(kg/mol),密度为ρ(kg/m3),若阿伏加徳罗常数为N A,则下列说法中哪个是错误的()A.1m3铜所含的原子数目是B.1kg铜所含的原子数目是ρN AC.一个铜原子的质量是kgD.一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是m34.分子间同时存在吸引力和排斥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体分子间的吸引力总是大于排斥力B.气体能充满任何容器是因为分子间的排斥力大于吸引力C.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D.分子间吸引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而排斥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5.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活塞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上端开口的直立圆筒形气缸中,活塞上堆放细沙,活塞处于静止状态.现在对气体缓慢加热,同时不断去走细沙,使活塞缓慢上升,直到细沙全部取走,则在此过程中()A.气体压强增大,内能可能不变B.气体温度可能不变,气体对外做功C.气体的体积增大,压强减少,对外不做功D.气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增加6.如图,在甲、乙两个固体薄片上涂上一层很薄的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针尖接触薄片,接触点周围的石蜡被熔化,甲片熔化了的石蜡呈椭圆形,乙片熔化了的石蜡呈圆形,则()A.甲片一定是晶体 B.乙片一定是非晶体C.甲片不一定是晶体 D.乙片不一定是非晶体7.根据热力学定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我们可以把火炉散失到周围环境中的能量全部收集到火炉中再次用来取暖B.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过程都可以自发地进行C.冰箱的制冷系统能将冰箱内的热量传给外界较高温度的空气,而不引起其他变化D.气体分子自发的扩散运动只能向着分子均匀分布的方向进行8.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如图所示,MN为一条直线,则气体从状态M到状态N的过程中()A.温度保持不变B.温度先升高,后又减小到初始温度C.整个过程中气体对外不做功,气体要吸热D.气体的密度在不断减小9.如图所示,活塞质量为m,缸套质量为M,通过弹簧吊在天花板上,气缸内封住一定质量的空气,缸套与活塞无摩擦,活塞截面积为S,大气压强为p0,则()A.气缸内空气的压强为p0﹣B.气缸内空气的压强为p0+C.内外空气对活塞的作用力为mgD.内外空气对缸套的作用力为Mg10.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压强P随体积V的变化过程如图所示(CA是双曲线的一段),在此过程中()A.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温度降低,内能减少B.气体从状态B到状态C,一定向外放出热量,内能不变C.气体从状态B到状态C,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内能增加D.气体从状态C到状态A,温度不变,放出热量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中水滴成球形,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B.单位时间气体分子对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碰撞次数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C.第二类永动机虽然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D.在绝热条件下压缩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12.如图所示,绝热隔板K把绝热的气缸分隔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K与气缸壁的接触是光滑的.两部分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同种气体a和b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势能可忽略.现通过电热丝对气体a加热一段时闻后,a、b各自达到新的平衡,则()A.a的体积增大了,压强变小了B.b的温度升高了C.加热后a的分子热运动比b的分子热运动更激烈D.a增加的内能大于b增加的内能二、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每空2分,共12分)13.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mL油酸酒精溶液中有油酸0.6mL,现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50滴上述溶液,量筒中的溶液体积增加了1mL,若把一滴这样的油酸酒精溶液滴入足够大盛水的浅盘中,由于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展开,稳定后形成的纯油膜的形状如图所示.若每一小方格的边长为25mm,试问:这种估测方法是将每个油酸分子视为模型,让油酸尽可能地在水面上散开,则形成的油酸可视为油膜,这层油膜的厚度可视为油酸分子的.上图中油酸膜的面积为m2;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体积是m3;根据上述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8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某理想气体在温度为0℃时,压强为2P0(P0为一个标准大气压),体积为0.5L,已知1mol理想气体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阿伏加德罗常数N A=6.0×1023mol﹣1.求:(1)标准状况下该气体的体积;(2)该气体的分子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1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变化到状态C,其状态变化过程的p﹣V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气体在状态A时的温度为27℃.则:(1)该气体在状态B、C时的温度分别为多少℃?(2)该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内能的变化量是多大?(3)该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传递的热量是多少?16.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U型管竖直放置,其中储有水银,水银柱的高度如图所示.将左管上端封闭,在右管的上端用一不计厚度的活塞封闭右端.现将活塞缓慢下推,当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20cm时停止推动活塞,已知在推动活塞的过程中不漏气,大气压强为76cmHg,环境温度不变.求活塞在右管内下移的距离.(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高二(下)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普通班)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2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选错0分)1.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B.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分子的运动C.布朗微粒做无规则运动的原因是由于它受到液体分子有时吸引、有时排斥的结果D.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考点】布朗运动.【分析】固体小颗粒做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对小颗粒的碰撞的作用力不平衡引起的,液体的温度越低,悬浮小颗粒的运动越缓慢,且液体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的热运动.固体小颗粒做布朗运动说明了液体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解答】解: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布朗运动说明了液体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AB错误.C、布朗微粒做无规则运动的原因是由于它受到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引起的.故C错误.D、液体的温度越高,液体分子运动越剧烈,则布朗运动也越剧烈,故D正确.故选:D.2.如图是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0℃和100℃)下的速率分布,由图可得信息正确的是()A.同一温度下,氧气分子速率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B.随着温度的升高,每一个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C.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中速率小的分子所占的比例高D.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变小【考点】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分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不同温度下相同速率的分子所占比例不同.【解答】解:A、同一温度下,中等速率大的氧气分子数所占的比例大,出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故A正确.B、温度升高使得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不一定每个分子的速率都增大,故B错误.C、温度升高使得速率较小的氧气分子所占的比例变小,故C错误.D、温度升高使得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故D错误.故选:A3.铜的摩尔质量为μ(kg/mol),密度为ρ(kg/m3),若阿伏加徳罗常数为N A,则下列说法中哪个是错误的()A.1m3铜所含的原子数目是B.1kg铜所含的原子数目是ρN AC.一个铜原子的质量是kgD.一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是m3【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一摩尔的任何物质所含有的该物质的单位微粒数叫阿伏伽德罗常数,N A值为6.02×1023.【解答】解:A、1m3铜的质量为ρ,故物质量为:n=,所含的原子数目是:N=n•N A=,故A正确;B、铜的摩尔质量为μ,1kg铜的物质量为:n=;故1kg铜所含的原子数目是:N=nN A=;故B错误;C、铜的摩尔质量为μ,故1个铜原子的质量是,故C正确;D、铜的摩尔体积为:V=;故1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是V0=,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4.分子间同时存在吸引力和排斥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体分子间的吸引力总是大于排斥力B.气体能充满任何容器是因为分子间的排斥力大于吸引力C.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D.分子间吸引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而排斥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考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析】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两者都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而斥力减小的快.【解答】解:A、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当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而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此时分子的距离将发生变化,故固体分子应处在一个相对平衡的位置,即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应该是相等的,故A错误;B、气体能充满任何容器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相互作用较小,故每个分子都是自由的,故可以充满任何容器,故B错误;C、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斥力减小的快,故C正确;D、由C的分析可知,D错误;故选C.5.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活塞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上端开口的直立圆筒形气缸中,活塞上堆放细沙,活塞处于静止状态.现在对气体缓慢加热,同时不断去走细沙,使活塞缓慢上升,直到细沙全部取走,则在此过程中()A.气体压强增大,内能可能不变B.气体温度可能不变,气体对外做功C.气体的体积增大,压强减少,对外不做功D.气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增加【考点】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结合受力分析,判断气缸内体积、压强、温度的变化,再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判断做功和吸热.【解答】解:A、因为逐渐取走细沙,直到细沙全部取走,根据活塞的受力平衡,所以可以判断气缸内的气体压强一定减小,故A错误.B、C、D:对气体缓慢加热,气缸内的气体一定吸收热量,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W+Q,Q 为正数,因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W为负数,所以:△U可能为零,温度可能不变.故B正确,C、D错误.故选B.6.如图,在甲、乙两个固体薄片上涂上一层很薄的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针尖接触薄片,接触点周围的石蜡被熔化,甲片熔化了的石蜡呈椭圆形,乙片熔化了的石蜡呈圆形,则()A.甲片一定是晶体 B.乙片一定是非晶体C.甲片不一定是晶体 D.乙片不一定是非晶体【考点】* 晶体和非晶体.【分析】单晶体是各向异性的,熔化在晶体表面的石蜡是椭圆形.非晶体和多晶体是各向同性,则熔化在表面的石蜡是圆形,这与水在蜡的表面呈圆形是同样的道理.【解答】解:单晶体是各向异性的,熔化在晶体表面的石蜡是椭圆形.非晶体和多晶体是各向同性,则熔化在表面的石蜡是圆形,这与水在蜡的表面呈圆形是同样的道理(表面张力).非晶体各向同性的每个方向导热相同,所以是圆形,单晶体各向异性的在不同方向上按导热不同,但是为平滑过渡,是由于晶粒在某方向上按照一定规律排布,所以是椭圆形,这里所说的方向例如沿着晶体几何轴线,或与集合轴线成一定夹角等等.故AD正确,BC错误;故选:AD.7.根据热力学定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我们可以把火炉散失到周围环境中的能量全部收集到火炉中再次用来取暖B.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过程都可以自发地进行C.冰箱的制冷系统能将冰箱内的热量传给外界较高温度的空气,而不引起其他变化D.气体分子自发的扩散运动只能向着分子均匀分布的方向进行【考点】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正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正确理解和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理解宏观自然过程的方向性,理解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具体含义.【解答】解:A、火炉通过能量耗散把品质高的内能传递到大气中去,变为品质低的大气内能,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这些能量不可能再全部收集到火炉中,故A错误;B、自然中的宏观过程既要满足能量守恒又要满足热力学第二定律,故B错误;C、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冰箱的制冷系统能将冰箱内的热量传给外界较高温度的空气,而不引起其他变化是不可能的,故C错误;D、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气体分子自发的扩散运动只能向着分子均匀分布的方向进行.故D正确.故选:D8.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如图所示,MN为一条直线,则气体从状态M到状态N的过程中()A.温度保持不变B.温度先升高,后又减小到初始温度C.整个过程中气体对外不做功,气体要吸热D.气体的密度在不断减小【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分析】根据气体状态方程=C和已知的变化量去判断其它的物理量.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那么气体的内能增加.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判断气体吸热还是放热.【解答】解:A、等温过程pV=常量,应是一条双曲线(上半支),明显不符图象.或者你在过程中任意找个点,例如(2,2),明显pV=4不等于初态和终态的pV=3.故A错误.B、pV=CT,C不变,pV越大,T越高.状态在(2,2)处温度最高.在M和N状态,pV乘积相等,所以温度先升高,后又减小到初始温度.故B正确.C、气体膨胀就会推动例如活塞对外界做功,整个过程中气体初末温度相等,所以整个过程内能变化为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W+Q,由于气体的内能增加,△U=0,由于气体膨胀对外做功,W<0,所以Q>0,即气体一定吸收热量.故C错误.D、气体的体积在不断增大,质量一定,所以气体的密度在不断减小.故D正确.故选BD.9.如图所示,活塞质量为m,缸套质量为M,通过弹簧吊在天花板上,气缸内封住一定质量的空气,缸套与活塞无摩擦,活塞截面积为S,大气压强为p0,则()A.气缸内空气的压强为p0﹣B.气缸内空气的压强为p0+C.内外空气对活塞的作用力为mgD.内外空气对缸套的作用力为Mg【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分析】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应用平衡条件可以求出封闭气体压强与绳子的拉力大小;然后分别以活塞和缸套为研究对象,结合共点力的平衡即可求出.【解答】解:A、以缸套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PS+Mg=P0S,解得:P=P0﹣,故A正确,B错误;C、以气缸与活塞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绳子拉力为:F=(M+m)g;以活塞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内外空气对活塞的作用力为等于绳子的拉力与活塞重力的差,即mg.故C正确;D、以缸套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内外空气对缸套的作用力等于缸套的重力,为Mg.故D正确.故选:ACD10.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压强P随体积V的变化过程如图所示(CA是双曲线的一段),在此过程中()A.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温度降低,内能减少B.气体从状态B到状态C,一定向外放出热量,内能不变C.气体从状态B到状态C,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内能增加D.气体从状态C到状态A,温度不变,放出热量【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分析】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等温变化中,体积与压强成反比,p﹣V图象是一条双曲线;根据图象判断气体状态参量如何变化,然后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答题【解答】解: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得pV=CT,即PV之积越大,温度越高,故图中AC温度相等,B点温度最低,A、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温度降低,理想气体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故内能减少,A正确;B、气体从状态B到状态C,温度升高,则内能增加,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一定吸热,故B错误C正确;D、气体从状态C到状态A,温度不变,内能不变,体积变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放出热量,故D正确;故选:ACD.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中水滴成球形,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B.单位时间气体分子对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碰撞次数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C.第二类永动机虽然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D.在绝热条件下压缩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考点】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液体表面存在张力.气体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持续撞击器壁产生的,与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和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第二类永动机虽然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气体的内能变化可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判断.【解答】解:A、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面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即存在表面张力,太空中水滴成球形,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故A正确.B、气体的压强与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碰撞次数以及分子对器壁的平均撞击力有关,若温度升高,分子对器壁的平均撞击力增大,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碰撞次数减少,气体的压强不一定减小.故B错误.C、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故C正确.D、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热传递和做功.在绝热条件下压缩气体,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交换,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知,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故D正确.故选:ACD12.如图所示,绝热隔板K把绝热的气缸分隔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K与气缸壁的接触是光滑的.两部分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同种气体a和b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势能可忽略.现通过电热丝对气体a加热一段时闻后,a、b各自达到新的平衡,则()A.a的体积增大了,压强变小了B.b的温度升高了C.加热后a的分子热运动比b的分子热运动更激烈D.a增加的内能大于b增加的内能【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分析】根据气体状态方程=C和已知的变化量去判断其它的物理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判断气体的内能变化.【解答】解:A、当a加热时,气体a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由于K与气缸壁的接触是光滑的,可以自由移动,所以a,b两部分的压强始终相同,都变大,故A错误.B、由于a气体膨胀,b气体被压缩,所以外界对b气体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得:b的温度升高了,故B正确.C、由于过程中a气体膨胀,b气体被压缩,所以a气体的温度较高,所以加热后a的分子热运动比b的分子热运动更激烈,故C正确.D、由于a气体膨胀,b气体被压缩,最终a气体体积大于b气体体积,所以a气体的最终温度较高,内能增加较多,故D正确.故选BCD.二、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每空2分,共12分)13.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mL油酸酒精溶液中有油酸0.6mL,现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50滴上述溶液,量筒中的溶液体积增加了1mL,若把一滴这样的油酸酒精溶液滴入足够大盛水的浅盘中,由于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展开,稳定后形成的纯油膜的形状如图所示.若每一小方格的边长为25mm,试问:这种估测方法是将每个油酸分子视为球体模型,让油酸尽可能地在水面上散开,则形成的油酸可视为单分子油膜,这层油膜的厚度可视为油酸分子的直径.上图中油酸膜的面积为 4.4×10﹣2m2;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体积是 1.2×10﹣11m3;根据上述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 2.7×10﹣10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考点】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分析】掌握该实验的原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该实验中以油酸分子呈球型分布在水面上,且一个挨一个,从而可以由体积与面积相除求出油膜的厚度,从而求出分子直径,不满足半格,则去除,超过半格,当作一格来处理,从而求得面积.【解答】解:①这种估测方法是将每个分子视为球体模型,让油酸尽可能地在水面上散开,则形成的油膜可视为单分子油膜,这层油膜的厚度可视为油分子的直径.油膜的面积可从方格纸上得到,所围成的方格中,面积超过一半按一半算,小于一半的舍去,图中共有70个方格,故油膜面积为:S=70×25mm×25mm=42500mm2=4.4×10﹣2m2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体积是:V=×10﹣6×m3=1.2×10﹣11m3油酸分子的直径:d===2.73×10﹣10m题要求保留2个有效数字,所以油酸分子的直径为:2.7×10﹣10m.故答案为:球体,单分子,直径,4.4×10﹣2,1.2×10﹣11,2.7×10﹣10.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8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某理想气体在温度为0℃时,压强为2P0(P0为一个标准大气压),体积为0.5L,已知1mol理想气体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阿伏加德罗常数N A=6.0×1023mol﹣1.求:(1)标准状况下该气体的体积;(2)该气体的分子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1)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以求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2)求出气体物质的量,然后求出气体分子数.【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气体的状态参量:p1=2P0,V1=0.5L,T1=273K,p2=P0,V2=?,T2=273K,气体发生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得:p1V1=p2V2,即:2P0×0.5L=P0×V2,解得:V2=1L;(2)气体分子数:n=N A=×6.0×1023≈3×1022个;答:(1)标准状况下该气体的体积是1L;(2)该气体的分子数是3×1022个.1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变化到状态C,其状态变化过程的p﹣V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气体在状态A时的温度为27℃.则:(1)该气体在状态B、C时的温度分别为多少℃?(2)该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内能的变化量是多大?(3)该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传递的热量是多少?【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分析】(1)A到B是等容变化,B到C是等压变化,分别应用理想气体定律进行求解.(2)气体的内能是所有分子的动能之和,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可以通过判断AC两个状态的温度来判断内能的变化.(3)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可以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来判断做功与吸放热问题.【解答】解:(1)状态A:t A=300K,P A=3×105Pa,V A=1×10﹣3m3状态B:t B=?P B=1×105Pa,V B=1×10﹣3m3状态C:t C=?P C=1×105Pa,V C=3×10﹣3m3A到B过程等容变化,由等容变化规律得:,代入数据得:t B=100K=﹣173℃B到C为等压变化,由等压变化规律得:,代入数据得:。
高二物理期末试题-济宁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下)期末试卷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5分)(2015春•济宁期末)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闭合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一定产生感应电流B.线圈不闭合时,若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中没有感应电流,但有感应电动势C.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反D.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电磁反应现象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考点: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分析: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或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根据这个条件进行选择,并依据楞次定律,即可分析求解.解答:解:A、位于磁场中的闭合线圈,只有磁通量发生变化,才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故A错误.B、穿过闭合电路的磁感线的条数发生变化,磁通量一定发生变化,则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若不闭合则电路中就没有感应电流,但有感应电动势.故B正确.C、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同,或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反.故C 错误.D、楞次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电磁反应现象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要注意明确磁通量发生变化可能是面积变化,也可以胆磁场发生变化,并掌握楞次定律的内容.2.(5分)(2015春•济宁期末)如图甲所示,圆形线圈垂直放在匀强磁场里,规定磁场垂直纸面向外为正方向,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面关于线圈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1秒内感应电流增大,电流方向为逆时针B.第2秒内感应电流大小不变,电流方向为顺时针C.第3秒内感应电流减小,电流方向为逆时针D.第4秒内感应电流大小不变,电流方向为顺时针考点:楞次定律.专题:电磁感应与电路结合.分析:在B﹣t图中同一条直线磁通量的变化率是相同的;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出感应电动势大小恒定;由楞次定律可得出电流的方向.解答:解:根据B﹣t图中同一条直线磁通量的变化率是相同的,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各段时间内的电流为定值,且大小相等.A、在第1s内,由楞次定律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感应电流是恒定的,故A 错误;B、在第2s内,由楞次定律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感应电流是恒定的,故B 错误;C、在第3s内,由楞次定律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感应电流是恒定的,故C 错误;D、在第4s内,由楞次定律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感应电流是恒定的,故D 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熟练掌握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以及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判定.3.(5分)(2015春•济宁期末)如图所示,在条形磁铁中央位置的正上方水平放置一铜质圆环,现将圆环由静止释放,在圆环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圆环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B.圆环中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C.圆环的机械能守恒D.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大于磁铁受到的重力考点:楞次定律.专题:电磁感应与电路结合.分析:圆环竖直向下运动时,通过圆环的磁通量始终为零,不产生感应电流.环没有安培力做功,只有重力做功,故环的机械能守恒.解答:解:AB、圆环竖直向下运动时,通过圆环的磁通量始终为零,不产生感应电流,故A错误,B错误.C、由于没有感应电流,故没有安培力做功,只有重力做功,故环的机械能守恒,故C正确;D、根据平衡条件,磁铁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磁铁受到的重力,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以及掌握条形磁铁的磁感线分布,基础题.4.(5分)(2015春•济宁期末)如图所示,图线a是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所产生正弦交流电的e﹣t图象,当调整线圈转速后,所产生正弦交流电的e﹣t图象如图线b所示.以下关于这两个正弦交流电的说法正确的是()A.交流电a的有效值为5VB.a、b两种交流电的周期之比为2:3C.a、b两种交流电的周期之比为3:2D.t=0.3s时b图对应的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考点:正弦式电流的图象和三角函数表达式;交变电流.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由图读出电压最大值U m,周期T,根据最大值和有效值的关系可求得有效值;根据产生过程明确磁能量.解答:解:A、由图可知,a的最大值为5V;故A错误;BC、周期分别为T a=0.4S,T b=0.6s,则周期之比为:2:3;故B正确;C错误;D、t=0.3s时b图的感应电动势为零,则此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对交流电压图象的理解能力.对于电压与磁能量的关系,应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分析.5.(5分)(2015春•济宁期末)如图所示,是一个理想变压器的电路连接图,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R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减小),R1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照强度增强时,电流表的示数增大B.光照强度增强时,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减小C.光照强度减弱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减小D.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之比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考点: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由光照强度的变化可明确电阻的变化,则可以得出输出电流的变化,再由电流、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分析电流及电压的变化;由功率公式分析功率的变化.解答:解:AB、光照增强时,光敏电阻阻值减小,输出端电流增大;故电流表示数增大;输入电流也增大;故由P=UI可得,输入功率增大;故A正确,B错误;C、光照减弱时,电阻增大,则输出电流减小;电流表示数减小;而由于匝数不变;故电压表示数不变;故C错误;D、因电流之比等于匝数的反比,因此电流之比不会发生变化;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为变压器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动态分析的结合,要注意改变电阻能改变电流和功率,但不能改变电压.6.(5分)(2015春•济宁期末)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1、A2为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L 为直流电阻不可忽略的自感线圈,E为电源,S为开关,R为保护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闭合开关S,A1先亮,A2后亮,最后A1更亮一些B.闭合开关S,A2先亮,A1后亮,最后A2更亮一些C.断开开关S,A2闪亮一下再熄灭D.断开开关S,A1、A2都要过一会儿再熄灭考点:自感现象和自感系数.分析:根据线圈在电流发生变化会产生自感电动势,电流增大时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增大,电流减小时自感电动势阻碍电减小,相当于电源;并结合欧姆定律分析.解答:解:A、由于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当开关接通瞬间,A2灯泡立刻发光,而A1灯泡由于线圈的自感现象,导致灯泡渐渐变亮,由于两灯泡并联,L的电阻不能忽略,所以稳定后A2比A1更亮一些,故A错误,B正确;C、当开关断开瞬间,两灯泡串联,由线圈产生瞬间电压提供电流,导致两灯泡同时熄灭,而且亮度相同,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点评:对于自感现象,是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应用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进行理解.体会线圈有阻碍电流的变化,注意的是灯泡会更亮的原因是电流变大的缘故.7.(5分)(2015春•济宁期末)如图所示是远距离输电的示意图,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电站的输出电压U1=250V,输出功率P1=100kW,输电线路的总电阻R=8Ω,若输电线路上损耗的功率为总功率的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输电线路上损耗的功率为5kWB.输电线路上的输电电流大小为20AC.升压变压器的匝数比为=D.若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为=,则用户获得的电压U A为220V考点:远距离输电.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明确发电机原理为电磁感应原理;根据电阻定律可求得导线电阻,则由损失的功率及功率公式可求得电流;由P=UI可求得升压变压器输出电压;由欧姆定律求出导线损耗的电压,由匝数之比等于电压之比可求得匝数之比.解答:解:A、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P=5%P1=0.05×100000=5Kw;故A正确;B、由P=I2R可得:I===25A;故B错误;C、由P1=U2I可得:U2==4000V;故升压变压器匝数之比为:==;故C 正确;D、降压变压器输入端U3=U2﹣IR=4000﹣25×8=3800V;则U A==220V;故D正确;故选:ACD.点评:本题考查远距离输电的内容,要注意明确远距离输电中的变压器原理,同时注意从导线损耗功率入手,灵活选择功率公式求解电流,再由欧姆定律求得电压等,即可求解.8.(5分)(2015春•济宁期末)如图所示,两根光滑的金属导轨,平行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导轨间距为l,下端接有电阻R,导轨自身的电阻可忽略不计,斜面处在一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棒ab,在沿着斜面且与金属棒垂直的恒力F作用下沿导轨匀速上滑,在上升h高度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恒力F所做的功等于B.金属棒上滑的速度为C.整个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为﹣mghD.作用于金属棒上的各个力所做的功等于mgh与整个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之和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焦耳定律.专题:电磁感应与电路结合.分析:题中导体棒ab匀速上滑,合力为零,对导体棒正确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求棒上滑的速度,由动能定理列方程,弄清功能转化关系,注意克服安培力所做功等于回路电阻中产生的焦耳热.解答:解:A、恒力F所做的功为W F=F•,故A正确.B、导体棒匀速上升过程中,作用于棒上各力的合力为零,则有:F=mgsinθ+,解得v=.故B正确.C、根据功能关系可得,整个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为Q=W F﹣mgh=﹣mgh,故C正确.D、由于金属棒匀速运动,则合外力为零,合外力做功为零,即作用于金属棒上的各个力所做的功等于零,故D错误.故选:ABC.点评:对于电磁感应与功能结合问题,注意利用动能定理进行判断各个力做功之间关系,尤其注意的是克服安培力所做功等于整个回路中产生热量.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30分)【必做部分】9.(8分)(2015春•济宁期末)如图所示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如图是两个成功的演示实验,当灵敏电流计的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时,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将条形磁铁从同一高度插入到线圈中同一位置,快速插入和慢速插入时磁通量的变化量相同(选填“相同”或“不同”),电流表指针的最大偏转角度不同(选填“相同”或“不同”).(2)在图乙所示的实验中,当导体棒AB向靠近电流表的一侧(沿图乙中v的方向)移动时,电流表的指针将会向左偏转(选填“向左”、“向右”或“不”).(3)由以上演示实验可归纳出的共同结论是: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闭合电路磁通量发生变化.考点:研究电磁感应现象.专题:实验题.分析:当通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会产生感应电流,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确定电流表指针偏转角与电动势的关系,并依据右手定则来判定感应电流方向,最后实验的共同结论是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解答:解:(1)不论快速插入,还是慢速插入时磁通量的变化量相同,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不同,再由电流表的电流I=,知电流表指针的偏角与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成正比,则最大偏转角不同.(2)当灵敏电流计的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时,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根据右手定则可知,电流表的指针将会向左偏转.(3)以上演示实验可归纳出的共同结论是: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闭合电路磁通量发生变化.故答案为:(1)相同,不同;(2)向左;(3)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闭合电路磁通量发生变化.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以及知道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10.(9分)(2015春•济宁期末)如图所示,匝数为n=100匝的矩形线圈,其边长L1=25cm,L2=20cm,线圈总电阻r=1Ω,外电路电阻R=9Ω,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4T,线圈绕垂直于磁感线的O1O2轴以角速度ω=50rad/s匀速转动,图示位置线圈与磁感线垂直.求:(1)矩形线圈产生的最大电动势;(2)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感应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3)从图示位置转过90°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考点:交流的峰值、有效值以及它们的关系;交流发电机及其产生正弦式电流的原理.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1)根据E m=nBωS求解感应电动势的峰值;(2)根据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e=E m cosωt即可求解;(3)先求电动势的平均值;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得电流,由q=It可求得电量.解答:解:(1)感应电动势的峰值E m=NBSω=100×0.4×0.25×0.2×50=100v(2)由题意e=E m cosωt=100cos50t(v)(3)转过90度时,磁通量的变化量为BS;则平均电动势=n;电量q=t===0.2C;答:(1)感应电动势的峰值50V.(2)从此位置开始计时,它的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e=50cos50t(v).(3)从图示位置转过90°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0.2C.点评:要会写出交流电的表达式,在求流过电阻的电荷时要用到平均电动势,电量与转动的快慢无关;可以记住相应的结论.11.(13分)(2015春•济宁期末)如图所示,两光滑金属导轨,间距d=0.2m,在桌面上的部分是水平的,处在磁感应强度B=1T、方向竖直向下的有界匀强磁场中,电阻R=1Ω,桌面高H=0.8m,金属杆ab质量m=0.2kg、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r=1Ω,从导轨上距桌面h=0.45m 高处由静止释放,落地点距桌面左边缘的水平距离s=0.8m,g=10m/s2.求:(1)金属杆刚进入磁场时,杆中的电流大小和方向;(2)金属杆刚要离开磁场时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2)整个过程中电路放出的热量.考点:安培力;焦耳定律.分析:(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金属杆进入磁场时的速度,然后由E=BLv求出感应电动势,由欧姆定律求出电流,再依据右手定则,即可判定感应电流方向.(2)金属杆离开磁场后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规律求出金属杆离开磁场时的速度,然后由安培力公式求出安培力.(3)由动能定理求出安培力做的功,从而求得放出的热量.解答:解:(1)由右手定则可知,金属杆进入磁场时,电流从a流向b.金属杆进入磁场前,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mv2,解得:v===3m/s金属棒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E=Bdv,解得:E=1×0.2×3=0.6V由欧姆定律可知,电流:I=,解得:I==0.3A;(2)金属棒离开磁场后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H=gt2,水平方向上:s=v′t,解得:v′==2m/s金属棒离开磁场时受到的安培力:F=BId=,代入数据,解得:F=0.04N,(3)从金属棒开始下滑到离开磁场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h+W=mv′2﹣0,解得,安培力做功:W=﹣0.5J;因此产生热量为Q=0.5J答:(1)金属杆刚进入磁场时,杆中的电流大小0.3A和方向由a流向b;(2)金属杆刚要离开磁场时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0.04N;(2)整个过程中电路放出的热量为0.5J.点评:本题考查了判断电势高低、求电流、求安培力、求功等问题,是电磁感应与力学、电学相结合的一道综合题,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平抛运动规律、动能定理即可正确解题.三、【选做部分】共三个选修模块,每个模块4小题,请考生从三个模块中任选一个模块在答题纸上作答,答题前,请务必在答题纸上将所选模块的标号用2B铅笔涂黑【选修3—3】12.(6分)(2015春•济宁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E.A.只要是由确定熔点的物体必定是晶体B.液体表面存在张力是由于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C.容器中气体压强是由于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频繁碰撞造成的D.蔗糖受潮后会粘在一起,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所以它是非晶体E.布朗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考点:* 晶体和非晶体.分析: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却没有固定的熔点;表面存在张力是由于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气体压强是由于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频繁碰撞造成的;没有确定的形状,但它仍是晶体,从而即可求解;解答:解:A、晶体均具有确定的熔点;但有固定熔点的固体不一定就是晶体;故A错误;B、液体表面存在张力是由于表面层由于蒸发等原因而使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故B错误;C、容器中气体压强是由于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频繁碰撞造成的;故C正确;D、潮后会粘在一起,是很多晶体结合在一起造成的;虽然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但它仍是晶体,故D错误;E、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E正确;故答案为:CE.点评:本题考查晶体与非晶体的不同,要注意掌握液体表面的张力的形成原理及气体压强产生原因;明确布朗运动的意义.13.(6分)(2015春•济宁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DE.A.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B.在一定温度下当气体容纳某种液体分子的个数达到极值时,这种气体就成为饱和汽,此时液体就不再蒸发C.雨后叶子表面上额小水珠接近球形主要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大E.热现象的自发过程不一定沿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考点:热力学第二定律;* 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和毛细现象.分析: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水珠呈球形是因为液体表面张力的结果;理想气体不计分子势能;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大;热力学第二定律有不同的表述: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解答:解:A、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减小;但斥力减小的快;故A 正确;B、在一定温度下当气体容纳某种液体分子的个数达到极值时,这种气体就成为饱和汽,此时液体蒸发和落下的分子数相互平衡;不是不再蒸发;故B错误;C、雨后叶子表面上额小水珠接近球形主要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故C正确;D、理想气体不计分子势能;故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大;故D正确;E、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可以表述为: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故E正确;故选:ACDE.点评:本题考查了选修内容,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对选修内容,要注意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14.(6分)(2015春•济宁期末)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BA、AC、CB三个变化过程,在A→C过程中外界对气体(选填“外界对气体”或“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气体放出(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专题: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分析:分析清楚图示图象,判断气体体积如何变化,然后判断气体做功情况;应用盖吕萨克定律判断气体的温度如何变化,然后判断气体内能如何变化;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判断气体吸热与放热情况.解答:解:由图示图象可知,在A→C过程气体压强p不变而体积V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由盖吕萨克定律:=C可知,V减小,T减小,气体温度降低,气体内能减小,△U<0,外界对气体做功:W>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W+Q,可知:Q=△U﹣W<0,则气体要放出热量;故答案为:外界对气体;减小;放出.点评:本题考查了判断气体做功与吸放热情况,由图示图象判断出气体状态参量如何变化,应用盖吕萨克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解题.15.(12分)(2015春•济宁期末)如图所示,开口向上的气缸用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质量m=2kg,面积S=10cm2,活塞与气缸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外界大气压强p0=1.0×105Pa,此时活塞到气缸底部的距离L1=20cm,气缸壁和活塞都是导热的,外界大气温度保持不变,取g=10m/s,求:(1)此时被封闭气体的压强p1是多少?(2)若气缸足够高,现把气缸翻转使其开口向下,则活塞到气缸底部的距离L2是多少?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专题: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分析:(1)由平衡条件可以求出封闭气体的压强.(2)由平衡条件求出封闭气体的压强,然后应用玻意耳定律求出活塞到气缸底部的距离.解答:解:(1)封闭气体的压强:p1=p0+=1.0×105+=1.2×105Pa;(2)气缸开口向下时,封闭气体的压强:p2=p0﹣=1.0×105﹣=8×104Pa,气体初状态的体积:V1=L1S=20S,万状态体积:V2=L2S,气体发生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得:p1V1=p2V2,即:1.2×105×20S=8×104×L2S,解得:L2=30cm;答:(1)此时被封闭气体的压强p1是1.2×105Pa;(2)若气缸足够高,现把气缸翻转使其开口向下,则活塞到气缸底部的距离L2是30cm.点评:本题考查了求气体压强、求活塞到气缸底部的距离,分析清楚气体状态变化过程,应用平衡条件、玻意耳定律可以解题.【选修3—4】16.(2015春•济宁期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DE.A.光纤通信是利用了全反射的原理B.水面上的油膜在阳光照射下会呈现彩色,这是由于光的衍射造成的C.障碍物的尺寸比光的波长大得多时,一定不会发生衍射现象D.人们眯起眼睛看灯丝时看到的彩色条纹是光的单缝衍射图样E.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可以产生磁场.考点:全反射.专题:全反射和临界角专题.分析:光纤通信利用光在纤维中发生全反射传递信息;薄膜干涉是光在膜的前后表面反射光发生叠加产生干涉;眯起眼睛看灯丝时,观察到彩色条纹,是光通过细缝产生衍射形成的;明确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解答:解:A、光纤通信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制成的;故A正确;B、水面上的油膜在阳光照射下会呈现彩色,这是由于油膜的上下表面对光的干涉形成的.故B错误;C、障碍物的尺寸比光的波长大得多时,也会发生衍射现象;只不过不明显;故C错误;D、人们眯起眼睛看灯丝时看到的彩色条纹是光的衍射图样.故D正确.E、据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可产生磁场;故E正确;故选:ADE.点评:本题考查了全反射、干涉、衍射、电磁波等基础知识点,难度不大,关键要熟悉教材,牢记并理解这些基础知识点.17.(2015春•济宁期末)如图甲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P是x1=2m处的介质质点,Q是x2=4m处的介质质点,此时x3=6m处的介质质点刚刚要开始振动.图乙是该简谐波传播方向上的某一质点的振动图象,由此可知ACDE.A.这列波的周期T=2sB.这列波的传播速度v=3m/sC.这列波的波源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D.图乙可能是图甲中质点P的振动图象E.2s内,质点Q运动的路程为20cm.考点:横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专题: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专题.分析:由甲读出波长λ,由图乙读出周期T,由v=求出波速.波源的起振方向与x3=6m 的质点t=0时刻的振动方向,由波的传播方向判断.根据图乙t=0时刻质点的位置和速度方向,在图甲中选择对应的质点解答:解:AB、由甲读出波长λ=4m,由图乙读出周期T=2s,波速v==2m/s,故A 正确,B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
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指液体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震动、液体的对流等引起的B.分子间距增大,分子间引力增大,斥力减小
C.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间存在间隙
D.若分子力做正功,则分子势能减小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不可能发生()
A.压强不变,体积增大 B.体积压强都增大
C.体积压强都减小 D.体积增大,压强减小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时地球可视为质点
B.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来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不同
C.上午第一节课8:00上课,8:00是时间间隔
D.路程和位移是相同的物理量
4、汽车在两车站间沿直线行驶时,从甲站出发,先以速度v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接着匀减速行驶后一半路程,抵达乙车站时速度恰好为零,则汽车在全程中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
A.v/3
B.v/2
C.2v/3
D.3v/2
5、一质点的x-t图象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该质点的速度v与时间t的图象是()
6、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
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
在这段时间内()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7、某汽车以大小为40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 2
,从刹车开始经2s 与5s 内位移之比:( )
A.1:1
B.3:1
C.4:3
D.3:4
8、一物体从高x 处做自由落体运动,经时间t 到达地面,落地速度为v ,那么当物体下落时间为
t
3时,物体的速度和距地面高度分别是( ) A.v 3,x 9 B.v 9,x 9
C.v 3,89x
D.v 9,3
3
x
9、如图所示,小车M 在恒力F 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由此可判断( ) A .若地面光滑,则小车一定受三个力作用
B .若地面粗糙,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 .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小车一定受四个力的作用
D .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的作用
10、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它们的接触面间有无摩擦力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A .图(a)中木块A 与木板接触,但木板A 与木板没有相对运动趋势,因此木板对木块A 没有静摩擦力
B .图(b)中木块A 与木块接触,A 在重力作用下沿木板向下运动,因此木板对A 有向上的滑动摩擦力
C .图(c)中木块A 与木板接触,A 由于受重力作用,有沿木板向下滑的趋势,因此木板对木块A 有静摩擦力
D .图(d)中木块A 与木板接触,A 沿木板向下匀速滑动,与木板有相对运动,因此木板对A 有沿着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
11、如图所示,一轻绳通过固定在墙边的小滑轮与均匀铁球相连,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铁球缓缓上升.不计一切摩擦,则在铁球上升的过程中( )
A.球对绳的拉力增大,球对墙的压力增大
B.球对绳的拉力减小,球对墙的压力增大
C.球对绳的拉力增大,球对墙的压力减小
D.球对绳的拉力和墙的压力都减小
12、如图所示,在固定的斜面上叠放A、B两物体,若在B物体上加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F≠0),两物体均静止,则B物体受力的个数为( )
A.一定是6个 B.可能是4个
C.可能是5个 D.可能是6个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6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让重锤自由下落,打出的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O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A、B、C、D…依次表示点O以后连续的各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s打一个点.
(1)打点计时器打下点G时重锤的速度可用表达式vG=__________进行计算,式中各量的意义是_______ ;
(2)上式计算出打下点G时重锤的速度为__________.
14、(6分)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B.用悬挂砝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
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
(2)某同学由实验测得某弹簧的弹力F与长度L的关系
如图所示,则弹簧的原长L0= cm,劲度系数k= N/m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5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途中用了6s时间经过A、B两根电线杆。
已知A、B间的距离为60m,车经过B时的速度为15m/s,求(1)车经过A杆时的速度大小;(2)车的加速度大小;(3)车从出发运动到B杆所用的时间。
16、(12分)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4 kg、m2=6 kg的物体用轻质弹簧相连,用一水平力F作用在m1上,拉着它们一起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弹簧原长L0=20 cm,劲度系数k=6 N/cm,m1、m2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4,g=10 m/s2.求:
(1)F的大小.
(2)m1、m2的距离.
17、(13分)竖直放置在大气压恒为p0的空气中的圆柱形容器内用质量为m的活塞密封一部分气体,活塞与容器壁间能无摩擦滑动,容器的横截面积为S。
开始时气体的温度为T0,活塞与容器底的距离为h0。
当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Q后,活塞缓慢上升d后再次平衡,求:(1)吸收热量后气体的温度是多少?
(2)在此过程中的密闭气体的内能增加了多少?
参考答案
11 12
一、 二、(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2分)
13、(1)FH
2T
FH 表示F 、H 两点间的距离,2T 表示0.04s (2)1.25m/s
14、(1)AB (2)10cm (3)50N/m 三、计算题 15、
答案:(1)5m/s ;(2)5/3m/s 2
(3)9s 16.解析:(1)m 1、m 2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 F f1=μF N1=μm 1g =0.4×4×10 N =16 N F f2=μF N2=μm 2g =0.4×6×10 N =24 N 由平衡条件得:F =F f1+F f2=40 N. (2)对m 2:弹簧弹力F N =F f2=24 N. 由F N =k (l -l 0)得: l =F N k +l 0=24
6
cm +20 cm =24 cm.
答案:(1)40 N (2)24 cm 17、
答案:(1)00
0T h d
h T +=
(2) mgd Sd p Q U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