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文人流徙与文化传播_以老舍为考察中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纵观老舍在抗战中的活动主要有几方面: 一:主持“文协”。 1938年3月27日,“中国历史上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年第 12期
空 前 的 ,也 是 抗 战 进 程 中 最 值 得 欢 欣 鼓 舞 的 盛 举 ” [9] — ——中 华 全 国 文 艺 界 抗 敌 协 会 在 汉 口 总 商 会 大 礼 堂成立。 老舍与邵力子、冯玉祥、郭沫若、茅盾等人 一起当选为理事,并在第一次理事会上,又被选为 常务理事兼总务部主任。 总务部主任对内总理会 务,对外代表“文协”总会,因此老舍成为了文协实 际上的总负责人。
在战争中,大炮有用,刺刀也有用,同样 的,在抗战中,写小说戏剧有用,写鼓词小曲也 有用。 我的笔须是炮,也须是刺刀。 我不管什么
93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年第 12 期
是大手笔,什么是小手笔;只要是有实际的功 用与效果的,我就肯去学习,去试作。 我以为, 在抗战中,我不仅应当是个作者,也应当是个 最关心战争的国民;我是个国民,我就该尽力 于抗敌;我不会放枪,好,让我用笔代替枪吧。 既愿以笔代枪,那就写什么都好;我不应因写 了鼓词与小曲而觉得有失身分。 [21]
刷困难等等,但在老舍及其同仁的坚持下,《抗战文 艺 》始 终 屹 立 不 倒— ——自1938年5月4日 “在 汉 口 创 刊,直到1946年5月4日在重庆终刊,共 出 版73期 ,贯 穿抗日战争始终, 并产生了重大影响”。 [18] 在培育 《抗战文艺》的同时,老舍也对其他文艺刊物倾注了 大 量 热 情 。1937年 12月 ,在 冯 玉 祥 支 持 下 《抗 战 画 刊 》 创 刊 ,赵 望 云 主 编 ,老 舍 是 特 约 撰 稿 人 之 一 。1938年1 月1日 ,冯 玉 祥 又 出 资 创 办 通 俗 文 艺 刊 物 《抗 到 底 》, 老舍与老向、何容担任主编 。 1938年3月15日 ,赵清 阁主编的《弹花》文艺月刊创刊,老舍是主要撰稿人 之一。 此外,诸如《自由中国》、《文艺月刊》、《抗战教 育》、《大公报》等报刊上也经常见到老舍的名字。 可 以 这 样 说 ,如 果 缺 少 了 老 舍 这 支 “ 巨 笔 ”, 那 么 蓬 蓬 勃勃发展的抗战文艺就会失色很多。
能够为抗战出力,老舍是喜不自禁的,他这样 表态:“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了,这是新的机械 化部队。 我这名小卒居然也被收容,也能随着出师 必捷的部队去wk.baidu.com战, 腰间至少也有几个手榴弹呀! 我没有特长,只希望把这几个手榴弹打碎些暴敌的 头颅。 你们发令吧,我已准备好出发。 生死有什么关 系呢,尽了一名小卒的职责就够了。 ”从诞生到谢 幕,老舍为文协的正常运转倾注了大量的热情:“从 组织作家战地访问团、筹建各地的文协分会、为保 障作家的稿费版税进行斗争,以至捐献劳军、主办 ‘通俗文艺讲习会’等等,每一项工作都渗透着老舍 的心血。 ”[10] 茅盾也认为:“如果没有老舍先生的任 劳任怨— ——抗战的文艺家的团 结 ,恐 伯是 不 能 那 样 顺利迅速地完成而且恐怕也不能艰难困苦地支撑 到今天了,这不是我个人的私言,而是文艺界同人 的公论。 ”[11] 虽然因为经费无着以及人手短缺等问 题,老舍也不是没有发过脾气:“在这由团结到表现 工作的过程中,并不事事都得心应手;有十分的热 心,也许只作出一份的事来;心与手之间往往横截 着许多难以克服的客观的困难,使应该达到工作上 的精力中途消散,而成绩与期望,越相去甚远了。 ” 但他的出发点还是为了能使会务能合理的进展,从 而对文艺工作有力的推动。 [12]
我怕城市会忽然的被敌人包围住,而我作 了俘虏。 死亡事小,假若我被他捉去而被逼着 作汉奸,怎么办呢? 这点恐惧,日夜在我心中盘 旋。 是的,我在济南,没有财产,没有银钱;敌人 进来,我也许受不了多大的损失。 但是,一个读 书人最珍贵的东西是他的一点气节。 我不能等 待敌人进来,把我的那点珍宝劫夺了去。 我必 须赶紧出走。 [1]
二、扶持文艺刊物。 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发表作 品和沟通消息的阵地和平台, 老舍经过与文协同仁 商议,决定出版文协会报《抗战文艺》。 《抗战文艺》于 1938年5月 4日 创 刊— — — 新 文 艺 的 生 日 变 成 了 民 族 革 命抵御侵略的生日, 初 [13] 为三日 刊 ,但 因 “不 能 适 应 抗战期间的文艺活动”[14]以及人手短缺等故 [15],从 第 一卷第五期开始改为周刊。 《抗战文艺》出版到17期 时,因武汉岌岌可危,故文协将其迁往重 庆 ,后 于10 月15日 在 重 庆 复 刊 。 同 时 武 汉 的 留 守 人 员 也 出 版 《抗 战 文 艺 》, 但 名 称 改 为 《 战 地 特 刊 》, 一 共 出 版 了 五期,[16]“特刊最大部分都是送到前方去的, 很受前 线 将 士 的 欢 迎 ”。 [17]1939年 3月 27日 ,是 文 协 一 周 年 纪 念日,抗战文艺于此时改成了半月刊,后来又变成 了月刊。 在《抗战文艺》的生命历程中,曾经面临着 各种各样的困难,诸如经费奇缺、人员匮乏以及印
老舍向文艺家们发出呼吁:“救国是我们的天 职,文艺是我们的本领,这二者必须并在一处,以救 国的工作产生救国的文章。 ”[22] 在这种观念的指引 下 ,从 1937年12月 28日 发 表 第 一 篇 通 俗 文 艺 作 品 《张 忠定计》(鼓词)开始,到1938年迁渝 为 止 ,短短 几 个 月的时间老舍就创作了十几部通俗文艺作品,如 《游 击 战 》(鼓 词 )、《新 刺 虎 》(京 剧 )、 《 西 洋 景 画 词 》 (洋片词),等等。
对 侵 略 者 的 愤 恨— ——使 他 妻 离 子 散 、 四 处 流 亡,更由于爱国热情的迸发,使得老舍决心投身到 抗战的洪流中去。

自踏上武汉的第一天起, 到日本战败投降,老 舍一直同侵略者进行着不见硝烟的战斗。 无论是在 济南,还是在武汉,或者是在重庆,乃至洛阳,西安, 兰州,青海,老舍一刻也不曾放下他那支摇动五岳 的巨笔;[7]而无论他是健康的还是身患贫血和疾疟 , 他 也 始 终 未 曾 忘 怀 “ 乾 坤 血 泪 共 千 秋 ”, 发 誓 要 “ 誓 血江山半壁仇”。 [8]
对气节和名誉的珍视,使得老舍不得不踏上流 亡的道路,但是要走的话也并非那么容易:
第一, 我不知道上哪里去好: 回老家北平 吧,道路不通;而且北平已陷入敌手,我曾函劝 诸友逃出来,我自己怎能去自投罗网呢? 到上海 去吧,沪上的友人又告诉我不要去,我只好“按 兵不动”。 第二,从泰安到徐州,火车时常遭受敌 机的轰炸,而我的幼女才不满三个月,大的孩子 也不过四岁,实在不便去冒险。 第三,我独自逃 亡吧,把家属留在济南,于心不忍;全家走吧,既 麻烦又危险。 这是最凄凉的日子。 [2]

正如前文所说,老舍在抗战期间一刻也不曾放 下他那支摇动五岳的巨笔,不过与抗战前主要描写 都市中的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不同, 在抗战爆发后, 为适应抗战的需要,老舍开始了 通俗 文 艺 作 品— —— 鼓词、小曲的创作。 之所以出现这种转变,主要原因 在于,老舍认为“五四”以来的新文艺运动虽然在扫 荡封建的思想上,在培植革命的精神上,的确是树 立了不少功绩,但只在个很小的圈子里旋绕,尚未 深入到人民大众中去。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一个 四五百户的村庄里找不到一本新文艺的作品,甚至 连鲁迅这个光耀的名字都不知道。 它“只作到了文 艺的革命,而没有完成革命文艺的任务”。 因 [19] 此在 抗战洪流到来之际, 要发动老百姓起来抵抗侵略 者,在运用新形式— ——活报、街 头 剧、朗 诵 诗 等 的 同 时 , 也 [20] 要 利 用 老 百 姓 喜 闻 乐 见 、耳 熟 能 详 的 旧 形 式,如京剧、大鼓词、韵文、河南坠子等等。在他看来:
三、笔耕不辍。 后文详叙,此处不赘。 四、前线劳军。 1938年初夏,中华全国慰劳总会 组织南北两慰劳团赴前线慰劳将士,函请文协派员 参加。 文协推举姚蓬子,陆晶清两人参加南路慰劳 团,老舍参加北路慰劳团。 北团于1939年7月28日从 重庆出发,途经成都、绵阳、剑阁、广元、汉中、宝鸡、 西安、潼关、洛阳、南阳、榆林、延安、平凉、兰州等地, 路途18500里,12月8日 返 渝。 老 舍 随 北 路 慰 劳团 劳 军慰民,察访战时国情,在延安曾与毛泽东会面。 部 分行程见闻写入了长诗《剑北篇》。
在采取旧形式的同时,老舍对它的内容完成了 置换。 原先的旧形式的内容多是宣扬忠孝节义、三 从四德, 甚至荒淫猥亵的。 一个例证是,1938年9月 中,文协曾派郁达夫和盛成两人率团分赴鄂南和鄂 东慰劳前线将士,回来后两人曾报告说前线将士精 神食粮严重匮乏,同时后方民众的读物,“依然到处 都是那些充满毒素的旧有的小唱本, 和七侠五义, 彭公案一类的说部,很明白,这些东西是无法提高 一般民众的抗战情绪的”。 老 [23] 舍显然同意这看法, 并把这些旧的内容置换成宣传抗日、 保家卫国,这 就是所谓的“旧瓶装新酒”。 以《女儿经》为例,传统 的 《女 儿 经 》宣 扬 的 是 “ 尊 三 从 , 行 四 德 ”, 要 求 女 子 “早早起,出闺门。 烧茶汤,敬双亲”。 女子应该贤良 淑 德 ,出 嫁 前 “父 母 骂 ,莫 作 声 ”,“哥 嫂 前 ,请 教 训 ”; 而出嫁后“夫君话,就顺应。 不是处,也要禁”。 就连 日 常 行 为 也 做 了 规 范 :说 笑 话 “莫 高 声 ”,走 路 时 “遇 着人,就转身”。 而老舍的《女儿经》则完全颠覆了上 述内容,因篇幅不长,故罗列于下:太平年,贵温贤, 在乱世,重健全。 身为女,心似男,知爱国,不苟安。 多作事,不偷闲,不搽粉,省下钱。 献政府,救国捐, 织毛袜,送营盘。 前线上,士兵寒,到医院,救伤残。 到乡下,去宣传,手不懒,口会言。 为国事,身当先, 甘吃苦,不畏难。 有胆量,把枪肩,女中杰,花木兰。 跳舞场,影戏园,全不去,志气坚。 不挑吃,不讲穿, 慢恋爱,快自全。 贪快乐,国难安,国不保,家也完。 莫胆小,莫心酸,胆要壮,心要宽。 新女子,手托天, 女豪杰,美名传。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年第 12 期
抗战时期的文人流徙与文化传播
—— —以老舍为考察中心
□ 陈建宁
摘 要:1937年抗战爆发,北平天津上海津沪等地的文人为了避免成为亡国奴,毅然踏上流亡的道路。 他
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如妻离子散、身染疾病、经费无着等,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发动民
众 抗 战 的 同 时 也 无 形 中 造 成 文 化 传 播 的 后 果 :广 大 民 众 的 知 识 架 构 得 到 了 “重 组 ”,文 化 素 质 得 到 了 提 高 ,知
识层次得到了提升。 老舍就是他们的优秀代表。
关键词:抗战;文人流徙;文化传播
中 图 分 类 号 :I206.6
文 献 标 识 码 :A
作者简介:陈建宁,福建社会科学院编辑。
92
在这种犹疑和矛盾中,老舍备受煎熬:“几次我 把一只小皮箱打点好,几次我又把它打开。 看一看 痴儿弱女,我实不忍独自逃走。 ”[3]不过最终老舍还 是 “提 起 了 小 箱 ,走 出 了 家 门 ”,[4]登 上 了 开 往 徐 州 的 列车。 几经辗转,老舍来到了武汉。 然而他对济南还 是未能忘怀。 那 里不 但 有 过 美 好 的回 忆— ——“每 一 角落,似乎都存着一些生命的痕迹;每一小小的变 迁,都引起一些感触;就是一风一雨也仿佛含着无 限的情意似的。 ”[5]还有他朝思暮想的儿女,很少写 旧体诗的他曾经赋诗一首, 表达自己对儿女的牵 挂:“弱女痴儿不解哀,牵衣问父去何来? 话因伤别 潸应泪,血若停流定是灰。 已见乡关沦水火,更堪江 海逐风雷;徘徊未忍道珍重,暮雁声低切切催。 ”[6]
文 章 编 号 :1671-8402(2009)12-0092-04

1937年7月 7日 ,卢 沟 桥 事 变 爆 发 ,28日 平 津 卫 戍 司令宋哲元将军命令29军撤出北 平,北 平 陷 落 。 31 日,日军又攻占了天津。 11月11日,经过三个月的激 战,上海也落入敌手。 与此同时,日军又发动了对山 东省会— ——泉城济南的攻势。 在此生活了七年之久 的老舍,面临着走与不走的困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