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和个人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文化和个人知识

刘晶

伟大的哈耶克说过一句很深刻的话,“有什么样的制度就有什么样的知识。”说白了吧,就好比现如今咱们国家的教育制度,考试分数决定一切,在这种制度下,你休想让孩子们学四书五经的知识,因为学了这些并不能体现在最终决定你前途的考试分数上,所以,考分制度就决定了孩子们只能是考什么学什么。长此以往,国学不复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哈氏的话其实可以套用在社会中的很多领域。大到国家政治,小到三口之家,但这和企业有什么关系呢?企业就是一种制度,而提到制度,很多人就会想到规章守则之类的“明文规定”。不错,那些是企业制度,但不是它的全部。因为写在纸上的东西未必有人遵守,不遵守也未必得到应有的惩罚,这样的制度不可能成为“治度”。举个例子吧,笔者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时候,曾给一家原先濒临倒闭、刚刚被香港某集团接手合资的老国企做管理建议咨询项目。这是一家玻璃瓶生产企业,为了简便,我们就叫它G公司。后来的一周时间,项目经理带着我深入到G公司的各个部门进行管理指标评估,得出了下面这几项结论:

1.港方进入以后,给G公司每个部门都制定了新的“国际化”的工作制度;

2.G公司的生产部门有两条日本制造的先进玻璃制瓶生产线,然而仅生产一环,其废品率就

达到了5%;

3.G公司的原料库部门进货登记很准确,但生产环节的废品回收再利用部分的登记则很不准

确,往往估算一个大概的数字就将资料报送给财务部门;

4.G公司的成品库部门成品出库登记很准确,但成品堆码放在厂区的各个角落,根本不可能

配合港方下一步计划的电脑化成品库管理方案;

5.G公司的财务部门根本无法准确核算生产成本。因为可再利用的生产废品无法得到可以上

帐的数字,所以在成本核算中没有剔除“回炉”的原料,以至帐目中成本虚高。

6.以上部门都声称执行了港方制定的新制度。

当我们把这些情况反映给港方委托人的时候,对方大惑不解。因为根据港方管理人员自己的管理评估,所有这些情况与我们评估的结果一样,而据考察,所有部门的确执行了新制度。执行了新制度却仍然出现第2-5项那样的情况,问题出在哪儿?

的确,新的制度被执行了,然而,执行的毕竟只是那白纸黑字的“明文规定”。造成废品率高、成品管理混乱、生产成本失控和人员冗繁的并不是“明文规定”,而是这些老国企员工积习下来的工作习惯。“明文”能够做到的是对可控的操作流程、生产指标进行“规定”,而对实际生产效果更为重要的、无法制定普遍性标准的,是处于分工协作状态中的每一个员工对于各自工作的“个人知识”的掌握。所谓“个人知识”,就是被社会分工的个人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积累起来的难以系统描述的细节知识,或者称之为“默会知识”。这些“个人知识”每个人之间都不同,按照我们中国人容易理解的说法,即便同为木匠,鲁班肯定比大多数木匠强很多,虽然可能在学习木匠知识的时候师傅教的都一样。“个人知识”的形成取决于个人的成长环境,一个长期在竞争环境下工作的人,其工作的效率必然好过那些在缺乏竞争环境下做同样工作的人,前者积累了更多的关于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个人知识”,因为他所处的环境迫使他不得不通过积累这样的“个人知识”来适应生存。

好了,让我停止对“个人知识”的罗嗦解释,重新看看G公司面临的尴尬。当初与有关部门商谈合资的时候,为保证原来的职工不失业,更换、解雇职工人数不得超过原企业职工总数的30%是一项“必须遵守的合同”——以此来换取当地政府的政策优惠。港方管理人员面临的是一批长期缺乏市场意识、竞争压力和危机感的员工。虽然执行了新的制度,但这些“老臣子”消极的执行态度和令人难以忍受的扯皮作风让港方的“新政”效果大打折扣,以至于G公司的首席技术主管(CIO)无奈的对我们诉苦说:“用两个月的时间教会他们用先进的日本生产线并不难,但改变他们漫不经心的工作态度也许两年也做不到!”生产部门的工人只关心成品数是否达到生产订单数量,却很少关心随意的操作习惯增加的废品量;原料库部门只要准确登记从原料出库到原料配料过程中的原料收发情况就会感觉任务完成,而没有去和财务部门配合制定一套符合会计原则的、关于可再利用废品的成本冲销的核算办法;成品库部门觉得自己的职责不过是确保成品出入库核

算准确,完全没有考虑到混乱的码放可能带来的管理时间成本的消耗;财务部门的会计们更热衷于如何把会计报表做平,面对单位成本几乎两倍于单位售价的损益情况,唯一的解释就是对原料库部门的抱怨……在所有这些G公司的员工头脑里,按照“明文”操作以应付对不执行“明文”的惩罚是核心的内容,至于如何改变旧有操作习惯让操作效果更好、如何协作更有效率这样的“问题”意识并不存在,员工们的“个人知识”积累起太多关于“更好应付差使”而不是“更有效率的工作”的“知识”。

最终,我们为G公司开出的管理建议书归纳起来只有两条。第一条是为了尽快治标,我们建议G公司迅速聘请一位首席运营主管(COO)并让他带领一个运营团队进驻G公司的各个部门,改变每个部门员工的原有工作习惯。第二条建议是关于如何治本的,我们建议G公司的管理层拿出更多的时间和耐心(这实际上意味着更大的资金投入),改变员工们的老国企风格,形成富于竞争且乐于协作的企业文化。

终于谈到企业文化了。企业文化是什么?为什么要建议老G建设企业文化?我们看到,老G 不乏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明文规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都做到位了,可是企业仍然是一副积重难返的样子,问题就出在企业制度的“硬件环境”达标了,“软环境”却没有任何改变。这“软环境”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企业文化,它同样是哈耶克所说的“制度”,只不过不是那种如法律般的“明文规定”,而是更接近于“习俗传统”。上文所举的G公司前身是濒临倒闭的老国企,一般人对这种企业的印象无外乎是人浮于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茶水报纸一天班等等,其实这就是企业文化,用不着太过学术的诠释。试想一个掌握当下技术的毕业生进入这样企业文化的企业,经年累月,他的个人知识必然是关于如何更好的“混日子”,而不是更快的学习新技术应用于日常工作。因为前者比后者能让他更好的融入周围的环境。慢慢的,他对于应付指标考核、推卸责任这样的事情处理的游刃有余,但如果突然有一天新的技术应用令他掌握的技术不足以应付时,做为个人的他面临的将是失业,而做为由众多个“他”组成的企业就会被商业法则淘汰。

没有给企业文化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不意味着这是一个很泛的说法。同样是那位毕业生,另一种可能是他进入与老G的风格完全不同的一家“好”企业,他可能会更快的熟悉工作,可能会更注重随时更新自己的技术知识,可能会更愿意把心思花在如何改进工作流程以提高效率。根据经典的人力资本理论,更短的时间更高的效率和“learning by doing”(干中学)的人力资本积累,等于提高了单位时间的劳动收益,如果将这个人的这种职业生涯进行贴现计算,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好”的企业文化中的这种个人行为实际上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提升了企业的赢利能力。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那种企业文化促使在其中的个人调整了“个人知识”积累的关注内容。顺便说一句,有人认为提升物质回报就能促使人们提高效率,从而达到与“好”的企业文化同样的激励效果。这完全是无稽之谈,看看我们的政府公务员连年加薪的幅度与相应的公共服务质量改善,就什么都不用说了。

做为文章的结尾,我很遗憾不能告诉大家老G最后的命运,因为我后来离开了那家会计师事务所。不过在我离开那年,听说老G在经营收入没有大幅提高的情况下,会计帐面亏损情况已经有所好转。看来,文化在某些时候也是可以度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