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历史(岳麓版专题史)一轮复习课件:第34讲 宋明理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要》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从哲学观、伦理观等角度分析了宋明理学的特点。 (2)史料二从宇宙论、伦理学和知识论的体系角度说明宋明理学的内容。 (3)史料三从儒学家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角度说明儒学的社会价值。 【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一,概括宋代理学的特点。 试答:
地位
都属于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内容
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 “理”是儒家伦理道德
本质
都以儒家伦理纲常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影响
有利于维护专制统治,压制人们的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 积极作用
2.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分歧之处
一、转换知识角度
1.(2019·高考全国卷Ⅱ·T26)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
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
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
()
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命题点:程朱理学的特 点
3.(2014·高考全国卷Ⅰ·T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
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命题点:程朱理学的内 容
解析:选 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中的关键点“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 家继承并坚持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还将人性高扬为宇宙的本体——天道(天理),认为 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 调“存天理,灭人欲”。A 项不是新认识;B、C 两项表述不符合理学家的思想主张。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史料二 新哲学的创立者必须建立一套包含宇宙论、伦理学和知识论的体系,以宇宙 论解释宇宙的诞生,以伦理学讨论整个人类问题以及确立人生行事的价值,以知识论 确定实然和应然知识的基础。这个新哲学叫作程朱理学。
——张君劢《新儒家思想史》 史料三 张载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呼号;文天祥、东林党人 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 与道德理想。
重点二 “理”“心”之辩——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比较
史料一 盖人心之本体即是明德。私欲障碍则本体丧失。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苟能 致知,皆能明德。……良知在人心,无问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
——王阳明《传习录》
史料二 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 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 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理学的特点及影响 (理学)是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内核,吸纳佛、道思辨哲学、宇宙生成、万物化 生等理论及精神修养方法,而最终形成的一种既有精巧的思辨形态,又有极为现实的 纲常伦理内容的哲学体系。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核心论点:宋明理学吸收了佛道思想,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实现了儒学的进 一步思辨化,标志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宋明理学对孔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继承:强调儒家伦理道德、性善,追求圣贤、气节、德操等。 2.发展 (1)高:把儒家伦理提高为天理。 (2)深:把道德良知深植于内心。 (3)广:把追求圣贤推广到民众。 (4)世俗化。 (5)程朱理学:格物致知(向外);陆王心学:本心良知(向内)。
[研真题·引领航向]
“___致__良_知______”
宋明理学对孔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宋明理学继承了孔孟思想的道德伦理、性善,追求圣贤、气节、德操等,同时又 把孔孟儒学向高深广的方向发展。高即把儒家伦理提高为天理;深是把道德良知深植 于内心;广是把追求圣贤推广到民众。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核心论点:宋明理学把孔孟儒学的道德观推向思辨化、世俗化。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史料解读】 (1)史料一说明王阳明的主要思想观点,强调要加强道德修养。 (2)史料二共四句话,前两句话为一层,阐明了“程朱”的主张;后两句话为一层,阐 明了王阳明的思想主张。阅读时注意分层概括。
【问题思考】 (1)据史料一,归纳王阳明的主要观点。 试答:
(2)史料二反映了两派思想家的观点有哪些不同?二者在本质上有何区别? 试答:
2.消极方面 (1)成为统治阶级禁锢人民思想,加强专制统治的工具,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2)其所宣扬的礼教和“安分”“守命”思想成为劳动人民沉重的精神枷锁。 (3)“存天理,灭人欲”思想,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 (4)等级观念、重男轻女、重礼轻法、轻视自然科学、轻视个体自由等观念,对中国社 会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形成标志 宋代儒学逐渐确立了一套以“理”或“_天__理___”为核心的观念体系——理学。
三、内容
派别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程朱 程颢、程 “理”是世界的本原;求“理”方法:__格_物__致_知______;维护封建伦
理学 颐、朱熹 理道德:“存天理,灭人欲”
陆王 心学
陆九渊 王守仁
“心即理也”,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求“理”方法: “__发_明__本_心______”,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解析:选 B。此诗的大意是,闲暇的时候事事都从容自在,睡觉醒来太阳已高高升起了。 静观万物,都能体会到悠然自得,人们对四季中的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一样的。我所 遵从的“道”,通着天地之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而我所思考的事,像风云变化那 样一刻不息。富贵贫贱都能保持本心,男儿能修养到这个程度就算是英雄了。因此, 人与万事万物的理都是一样的,故答案为 B。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思想 内容
侧重于外在的伦理规范对人的 约束力,更具客观性和思辨性
侧重于人心对外在伦理规范的 真诚接受和内化,更具主观性 和简易性
修养 方法
“格物致知”,即通过接触世 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各种知识 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 “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
“发明本心”,即认为良知就 是本心,就是“理”,求“理” 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教材补遗】 魏晋玄学 (1)概念:魏晋时期的一些士人面对严酷的社会现实,转而重视对《老子》《庄子》《易 经》“三玄”的研究。玄学是把儒家的政治伦理和道家哲学结合起来,形成的新道家 学说,是披着道家思想外衣来宣传儒家纲常名教的主观唯心主义。汉初,黄老思想所 讲的“无为”着重讲统治术,玄学的“无为”重点讲处世术。 (2)玄学出现及流行的历史条件: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不少名士卷入政治斗争,招 来杀身之祸;在现实政治的压力下,知识分子被迫明哲保身,倾向于“玄虚淡泊”; 东汉后期盛行的清议、清谈之风和先秦时期道家思想以及汉末魏初的名法思想为玄学 的产生准备了思想基础。
四、评价 对我国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影响深远。
五、影响 1.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__社__会_责__任_____和历史使命,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2.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延伸知识长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2014·高考全国卷Ⅰ·T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
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
()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命题点:程朱理学的背 景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解析:选 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题干材料阐述了唐高 祖因姓李,与老子同姓,规定道教第一、儒学第二、佛教第三;武则天为打击李氏势 力,明令佛教地位高于道教;后来唐武宗又“灭佛”。只有儒学的地位没有重大变动, 最为稳固,故答案选 C 项。
三、拓宽知识广度
辩证地评价宋明理学的影响
1.积极方面 (1)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 响。 (2)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家庭、国家的和谐意识。 (3)具有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 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 (4)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立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2)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史料二中所述理学在“宇宙论”“伦理学”和“知识论”上的 理论分别是什么。分析理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试答:
(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学的价值。 试答:
【提示】 (1)特点:吸收佛、道思想;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使儒学进一步哲学化、 思辨化。 (2)宇宙论:“理”是宇宙的本原;伦理学:“三纲五常”;知识论:格物致知、先知 后行。 影响:巩固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铸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压抑人性、扼杀自然 欲求。 (3)促进道德自觉和理想人格的建立,强化了中华民族气节和德操,增强了社会责任与 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图示解史】
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信息提取: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虽然在对“理”的阐发及求理方法上存在差异,但二者 都对儒学的新发展,有利于维护专制统治。
重点一 哲思明理——宋明理学的兴起 三教合一
【解读】 (1)图一为佛教和道教传播情况,佛、道传播冲击了儒家正统思想的地位, 儒学学习、吸收佛道思想。(2)图二为明朝画家丁云鹏(1547~1628 年)的想象画《三教 图》。画中的孔子、老子、红衣罗汉正同坐于树下探究玄理。这一情景正反映了当时封 建统治者推崇“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的理念。此画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儒、 道、释三教合一(或明朝时本土的儒道与外来的佛教和谐共处)的思想状况。
宋明理学的特点 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 性。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哲学理论体系。 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 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 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 道德为核心内容。 3.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特点。宋明理学的佛道化更 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 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提示】 (1)观点:要加强道德修养;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良知是人固有的善性; 致良知。 (2)不同:“程朱”认为“理”是万物本原,王阳明认为“心”是万物本原;“程朱” 主张探究外物,王阳明强调内心反省。 区别:程朱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阳明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认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1.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共性
程朱理学的内容及特点 史料一 宋代的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 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在消化吸收的同时,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 特色的儒学概念,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 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 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
第十二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科技与文艺
第34讲 宋明理学
历史
01
自学——必备知识
02
研读——热考重点
03
研析——命题动向
04
精练——高效作业
一、历史背景 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发展面临危机。 2.唐宋时期,“__三__教_合__一_____”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3.唐宋儒家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弘扬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吸收和 融合佛教、道教思想。
【轻巧识记】
宋明理学
【概念辨析】 正确理解“理学”和“理”的含义
(1)理学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 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它的出现标志着儒学的成熟。 (2)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天地万物遵循的普遍原则。其实质是封建的儒家伦理道德 规范,主要是三纲五常。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从哲学观、伦理观等角度分析了宋明理学的特点。 (2)史料二从宇宙论、伦理学和知识论的体系角度说明宋明理学的内容。 (3)史料三从儒学家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角度说明儒学的社会价值。 【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一,概括宋代理学的特点。 试答:
地位
都属于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内容
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 “理”是儒家伦理道德
本质
都以儒家伦理纲常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影响
有利于维护专制统治,压制人们的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 积极作用
2.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分歧之处
一、转换知识角度
1.(2019·高考全国卷Ⅱ·T26)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
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
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
()
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命题点:程朱理学的特 点
3.(2014·高考全国卷Ⅰ·T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
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命题点:程朱理学的内 容
解析:选 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中的关键点“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 家继承并坚持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还将人性高扬为宇宙的本体——天道(天理),认为 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 调“存天理,灭人欲”。A 项不是新认识;B、C 两项表述不符合理学家的思想主张。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史料二 新哲学的创立者必须建立一套包含宇宙论、伦理学和知识论的体系,以宇宙 论解释宇宙的诞生,以伦理学讨论整个人类问题以及确立人生行事的价值,以知识论 确定实然和应然知识的基础。这个新哲学叫作程朱理学。
——张君劢《新儒家思想史》 史料三 张载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呼号;文天祥、东林党人 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 与道德理想。
重点二 “理”“心”之辩——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比较
史料一 盖人心之本体即是明德。私欲障碍则本体丧失。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苟能 致知,皆能明德。……良知在人心,无问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
——王阳明《传习录》
史料二 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 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 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理学的特点及影响 (理学)是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内核,吸纳佛、道思辨哲学、宇宙生成、万物化 生等理论及精神修养方法,而最终形成的一种既有精巧的思辨形态,又有极为现实的 纲常伦理内容的哲学体系。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核心论点:宋明理学吸收了佛道思想,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实现了儒学的进 一步思辨化,标志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宋明理学对孔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继承:强调儒家伦理道德、性善,追求圣贤、气节、德操等。 2.发展 (1)高:把儒家伦理提高为天理。 (2)深:把道德良知深植于内心。 (3)广:把追求圣贤推广到民众。 (4)世俗化。 (5)程朱理学:格物致知(向外);陆王心学:本心良知(向内)。
[研真题·引领航向]
“___致__良_知______”
宋明理学对孔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宋明理学继承了孔孟思想的道德伦理、性善,追求圣贤、气节、德操等,同时又 把孔孟儒学向高深广的方向发展。高即把儒家伦理提高为天理;深是把道德良知深植 于内心;广是把追求圣贤推广到民众。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核心论点:宋明理学把孔孟儒学的道德观推向思辨化、世俗化。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史料解读】 (1)史料一说明王阳明的主要思想观点,强调要加强道德修养。 (2)史料二共四句话,前两句话为一层,阐明了“程朱”的主张;后两句话为一层,阐 明了王阳明的思想主张。阅读时注意分层概括。
【问题思考】 (1)据史料一,归纳王阳明的主要观点。 试答:
(2)史料二反映了两派思想家的观点有哪些不同?二者在本质上有何区别? 试答:
2.消极方面 (1)成为统治阶级禁锢人民思想,加强专制统治的工具,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2)其所宣扬的礼教和“安分”“守命”思想成为劳动人民沉重的精神枷锁。 (3)“存天理,灭人欲”思想,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 (4)等级观念、重男轻女、重礼轻法、轻视自然科学、轻视个体自由等观念,对中国社 会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形成标志 宋代儒学逐渐确立了一套以“理”或“_天__理___”为核心的观念体系——理学。
三、内容
派别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程朱 程颢、程 “理”是世界的本原;求“理”方法:__格_物__致_知______;维护封建伦
理学 颐、朱熹 理道德:“存天理,灭人欲”
陆王 心学
陆九渊 王守仁
“心即理也”,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求“理”方法: “__发_明__本_心______”,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解析:选 B。此诗的大意是,闲暇的时候事事都从容自在,睡觉醒来太阳已高高升起了。 静观万物,都能体会到悠然自得,人们对四季中的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一样的。我所 遵从的“道”,通着天地之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而我所思考的事,像风云变化那 样一刻不息。富贵贫贱都能保持本心,男儿能修养到这个程度就算是英雄了。因此, 人与万事万物的理都是一样的,故答案为 B。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思想 内容
侧重于外在的伦理规范对人的 约束力,更具客观性和思辨性
侧重于人心对外在伦理规范的 真诚接受和内化,更具主观性 和简易性
修养 方法
“格物致知”,即通过接触世 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各种知识 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 “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
“发明本心”,即认为良知就 是本心,就是“理”,求“理” 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教材补遗】 魏晋玄学 (1)概念:魏晋时期的一些士人面对严酷的社会现实,转而重视对《老子》《庄子》《易 经》“三玄”的研究。玄学是把儒家的政治伦理和道家哲学结合起来,形成的新道家 学说,是披着道家思想外衣来宣传儒家纲常名教的主观唯心主义。汉初,黄老思想所 讲的“无为”着重讲统治术,玄学的“无为”重点讲处世术。 (2)玄学出现及流行的历史条件: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不少名士卷入政治斗争,招 来杀身之祸;在现实政治的压力下,知识分子被迫明哲保身,倾向于“玄虚淡泊”; 东汉后期盛行的清议、清谈之风和先秦时期道家思想以及汉末魏初的名法思想为玄学 的产生准备了思想基础。
四、评价 对我国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影响深远。
五、影响 1.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__社__会_责__任_____和历史使命,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2.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延伸知识长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2014·高考全国卷Ⅰ·T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
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
()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命题点:程朱理学的背 景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解析:选 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题干材料阐述了唐高 祖因姓李,与老子同姓,规定道教第一、儒学第二、佛教第三;武则天为打击李氏势 力,明令佛教地位高于道教;后来唐武宗又“灭佛”。只有儒学的地位没有重大变动, 最为稳固,故答案选 C 项。
三、拓宽知识广度
辩证地评价宋明理学的影响
1.积极方面 (1)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 响。 (2)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家庭、国家的和谐意识。 (3)具有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 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 (4)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立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2)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史料二中所述理学在“宇宙论”“伦理学”和“知识论”上的 理论分别是什么。分析理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试答:
(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学的价值。 试答:
【提示】 (1)特点:吸收佛、道思想;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使儒学进一步哲学化、 思辨化。 (2)宇宙论:“理”是宇宙的本原;伦理学:“三纲五常”;知识论:格物致知、先知 后行。 影响:巩固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铸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压抑人性、扼杀自然 欲求。 (3)促进道德自觉和理想人格的建立,强化了中华民族气节和德操,增强了社会责任与 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图示解史】
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信息提取: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虽然在对“理”的阐发及求理方法上存在差异,但二者 都对儒学的新发展,有利于维护专制统治。
重点一 哲思明理——宋明理学的兴起 三教合一
【解读】 (1)图一为佛教和道教传播情况,佛、道传播冲击了儒家正统思想的地位, 儒学学习、吸收佛道思想。(2)图二为明朝画家丁云鹏(1547~1628 年)的想象画《三教 图》。画中的孔子、老子、红衣罗汉正同坐于树下探究玄理。这一情景正反映了当时封 建统治者推崇“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的理念。此画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儒、 道、释三教合一(或明朝时本土的儒道与外来的佛教和谐共处)的思想状况。
宋明理学的特点 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 性。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哲学理论体系。 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 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 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 道德为核心内容。 3.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特点。宋明理学的佛道化更 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 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提示】 (1)观点:要加强道德修养;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良知是人固有的善性; 致良知。 (2)不同:“程朱”认为“理”是万物本原,王阳明认为“心”是万物本原;“程朱” 主张探究外物,王阳明强调内心反省。 区别:程朱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阳明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认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1.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共性
程朱理学的内容及特点 史料一 宋代的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 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在消化吸收的同时,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 特色的儒学概念,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 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 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
第十二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科技与文艺
第34讲 宋明理学
历史
01
自学——必备知识
02
研读——热考重点
03
研析——命题动向
04
精练——高效作业
一、历史背景 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发展面临危机。 2.唐宋时期,“__三__教_合__一_____”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3.唐宋儒家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弘扬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吸收和 融合佛教、道教思想。
【轻巧识记】
宋明理学
【概念辨析】 正确理解“理学”和“理”的含义
(1)理学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 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它的出现标志着儒学的成熟。 (2)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天地万物遵循的普遍原则。其实质是封建的儒家伦理道德 规范,主要是三纲五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