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4课《宋明理学》全套课程教案 岳麓版必修3

合集下载

_第1单元 第4课 宋明理学 学案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_第1单元 第4课 宋明理学 学案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4课宋明理学导学案一、儒学的危机1.背景(1)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汉代儒学粗糙的天命思想已经无法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

(2)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吸引了众多信徒,儒学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危机,出现儒、道、佛的局面。

2.理学的兴起(1)三教之间在相互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到唐宋时期,三教调和之风尤其盛行,“”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2)为了重兴儒学,唐宋儒家学者把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与佛教、道教思想结合,发展了儒学体系。

二、程朱理学1.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颢、程颐,南宋的。

2.理学本质: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为“理”,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3.思想观点(1)理的本质:“理”是世界的,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

(2)理的表现: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3)穷理方法:“”,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体会各种知识、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

4.统治地位的确立(1)南宋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官方哲学。

(2)元朝将《》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3)明朝确立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三、陆王心学1.陆九渊(1)理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寻找,提出“”,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2)方法: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

2.王守仁(1)思想核心是“”,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2)认为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3)强调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四、宋明理学的影响1.消极:用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2.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一单元 第4课 宋明理学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一单元 第4课 宋明理学

第4课 宋明理学(教案)编者: 李颖秋教 学 过 程【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 进入新课 】前言: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教并立,刺激了中唐以后儒学的复兴。

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儒家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到明代掀起高潮,将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绵延700余年,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探究1:儒学的危机思考1:儒学危机因何出现?客观: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生的苦难造成人们对宗教的渴求,使佛教和道教兴盛发展;主观:儒学粗糙的天命思想以及赤裸裸的恐吓已经无法控制人心。

思考2:“三教合一”潮流出现的原因及表现。

原因:三教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

表现:到唐宋时期调和之风日盛,“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到宋代形成理学。

探究2:程朱理学问题1:理学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客观:儒学出现危机,需要振兴。

【 教学目标 】 ☆★ 知识与技能儒学危机;三教合一;理学兴起;理学概念、代表人物、主张、特点;心学产生原因、代表人物及主张;理学影响。

☆★ 过程与方法儒学的危机,主要讲解危机出现的原因;分析三教合一的原因及表现;程朱理学产生原因、概念、实质、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分析陆王心学产生原因及主张,共同归纳概括宋明理学的影响。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理学是中国古代第二次思想大融合,是儒学的第二次更新。

【 教学重点 】理学产生原因、思想主张及特点;心学主张;宋明理学的影响。

————————————————————【 教学难点 】理学产生原因及实质。

————————————————————【 教学方法 】探究式、启发式、归纳法和讨论法。

————————————————————【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及多媒体主观:儒家学者为重兴儒学而积极思考和探索,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丰富和更新,到宋朝形成理学。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第4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辨证思维能力并形成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设问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设问,不断的将问题引向深入充分运用课文中党家村的乡土资源材料及课后的解析与探究中的材料,提炼其观点,理解宋明理学的内容,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以生活来疋进历史,以身边浅显的生活经历来破解理学深奥复杂的理论,让学生来参与其中。

理学的影响则采取与学生相关的材料进行论述,引导学生感悟历史。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服务的远大理想。

理学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有极大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高二文科班,学生具备一泄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理解能力,学生学习的积极与主动性较强。

高二政治课已经开始学哲学部分。

经过前几节的学习,对儒学的发展有了相当的理解。

高二(文科)的大部分学生学习不够主动,还停留在单纯记笔记的阶段,没有具备真正深入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上课时不爱独立回答问题。

知识储备量不大,具备一左的归纳整理能力。

据此应从两方而进行调节。

一方而是心理的调节,用舒缓的、富于感召力的话语来鼓励学生的参与,对已经参与的学生要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另一方而是设汁合适的探究题,引导学生思维。

学生已经比较习惯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有组内成员的交流,也有不同组別之间的探讨,具有良性的竞争气氛。

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意识,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指导他们学会如何与其他不同意见的人进行交流。

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养成“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基本内容。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 岳麓版 必修3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 岳麓版 必修3

宋明理学【学习目标】1.熟悉理学产生的原因和主要理学家及其观点,记忆理学的代表性语录,准确解释理学一词及其由来。

2.阅读课文中的材料,提炼其观点,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3.分析宋明理学在压抑、扼杀知识分子自然欲求方面的影响,以及对中国人的个性、道德形成的作用。

【教材分析】一.重点难点与疑点1.教学重点:三教合一、程朱理学的内容、地位和陆王心学的内容和地位。

2.教学难点:理学和心学的异同;理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3.教学疑点:程朱与陆王对理的解释有什么不同,其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二.教材解读第一子目【三教合一】1.三教合一的背景:(1)魏晋南北朝以来社会动荡不安,儒学信仰出现危机感;(2)道教的修炼丹药长生不老,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来世的思想在社会迅速传播。

(3)随着政治稳定三教相互渗透,彼此调和逐渐趋向合一。

2.三教的主要内容:儒家强调人世,根本目标就是强国。

个人的精力应该奉献给国家。

道家强调自由,目标就是超脱尘世而获得更大的自由。

佛家强调解脱。

儒家思想在三教中多侧重于人世间的事。

而儒家思想是佛道二家的基础。

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第二子目【程朱理学】1.“程朱理学”说法的由来:理学的创始人是北宋的程颢、程颐等人,至南宋时,朱熹为集大成者,统称为“程朱理学”。

2.理学产生的条件:(1)宋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注意力于集中于如何防范文武重臣的篡夺之祸,消除地方潜在的割据势力对于民间文化发展未予以更多的干预。

(2)宋朝很少有人因为议论而获重罪,因此宋代的士大夫群体有很高的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3)因科举走入仕途的知识分子,对经典文本不断探讨、寻求终极的、总体的根本解释。

理学由此而生。

3.理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变化过程:1)“理”,是产生万物的本源,是离开事物而能独立存在的一种什么东西,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主宰,是天下万物永恒普遍原则。

岳麓版高中历史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教案重庆外国语学校王文君课程基本信息【课程标准】列举宋明儒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上课对象是鲁能巴蜀中学高一年级的理科生。

本课是高二历史的内容,所以学生可能对儒学的基本发展历程了解不够深入。

同时,宋明理学作为一堂哲学史课程,自身知识难度大,哲学概念多,内容相对枯燥,但学生在初中时已学习过儒学产生和发展的大致历程,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理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对于学习哲学史具有一定的优势。

【教学目标】通过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及其思想发展脉络的学习,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如〝二程〞、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正确认识宋明理学及其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通过结合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来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一定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状况的产物,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分析宋明理学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形成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意识。

通过了解中国古代儒学思想的发展,尤其是宋明理学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了解中国古代的优秀思想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宋明理学的内容。

【教学难点】对哲学基本概念的理解,比如〝理〞、〝心〞、〝格物致知〞、〝发明本心〞、〝致良知〞。

【教法学法】教法:讲述法、材料分析法、讲解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督促同学们整理预习导学案。

通过呼应危机应对部分横渠四句,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检验理学是否完成了张载的目标。

总结升华1.以古鉴今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的过程能够为我们今天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提供哪些借鉴?2.总结陈述引用钱穆的话做总结。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意识;对外来文化既要包容、吸取精华,又要坚持自身文化的主体性。

通过最后的总结陈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详案】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宋明理学»。

必修3第4课宋明理学教学教案说课稿(岳麓版)

必修3第4课宋明理学教学教案说课稿(岳麓版)
(2)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看待宋明理学的历史地位;
(3)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史料、论据进行论证,提高学生的论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尊重多元文化;
(3)培养学生热爱哲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3.可能习惯于机械记忆,缺乏分析、批判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对哲学思想的兴趣不足,可能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通过引入生动的案例或故事,将抽象的哲学概念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计课堂讨论环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3.宋明理学的影响及历史地位;
4.宋明理学与儒、道、佛三家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宋明理学的背景、成因及主要代表人物;
(2)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学说及其历史地位;
(3)分析宋明理学与儒、道、佛三家的关系;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评价宋明理学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宋明理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实际应用,每组提交一份讨论报告;
2.角色扮演:模拟宋明理学时期的学术辩论,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辩论练习;
3.案例分析:提供一些与宋明理学相关的历史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哲学思想;
4.课堂小测验: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检测学生对宋明理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小测验成绩来评估教学效果。具体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分析学生的作业和测验结果,了解他们对宋明理学的掌握程度;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设计额外的辅导和练习,以提高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必修3第4课宋明理学教学教案优秀教学案例(岳麓版)

必修3第4课宋明理学教学教案优秀教学案例(岳麓版)
2.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宋明理学的主要思想和特点。
3.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4.教师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我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在掌握宋明理学基本知识的同时,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设计了一系列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深入思考宋明理学的历史地位及其对现实生活的启示。通过这一系列教学活动,我希望让学生在掌握宋明理学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及其历史背景,掌握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代表人物。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关于宋明时期的纪录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个时代的历史氛围。
2.引导学生关注宋明时期的社会背景,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为学习宋明理学做好铺垫。
3.向学生介绍宋明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对宋明理学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
1.详细讲解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如“天理”说、“格物致知”说、“知行合一”说等。
2.分析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如朱熹、王阳明等,阐述他们的思想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宋明理学在伦理道德、政治制度等方面的作用。

历史:1.4《宋明理学》学案(岳麓版必修三)

历史:1.4《宋明理学》学案(岳麓版必修三)

第4课宋明理学程门立雪宋代的杨时考到进士后不愿做官,专心研究学问。

他起先在颍昌(地名)拜理学家程颢为师,学到了不少知识。

程颢死后,四十多岁的杨时和同学游酢一起到洛阳请教另一位有名的理学家程颐(程颢的弟弟)。

他们到程颐家时,程颐正在打瞌睡。

两人不敢惊动他,就侍立在门口。

程颐醒来后发现门外的雪已下了一尺多深,杨时和游酢还站在雪地里。

【课标点击】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知识梳理】清单一儒学的危机1.儒学的危机(1)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汉代儒学粗糙的①思想已经无法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2)②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信徒众多,儒学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危机,出现儒、道、佛三教并立的局面。

2.理学的兴起(1)三教在相互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到③时期,三教调和之风尤其盛行,④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2)为了重振儒学,唐宋儒学家把积极入世、⑤的儒学传统与⑥______、道教思想结合,发展了儒学体系。

清单二程朱理学1.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颢、程颐,南宋的①2.理学本质:把维护专制统治和②的观念抽象化为“理”,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3.思想观点(1)理的本质:“③”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天下万物都要遵循、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

(2)理的表现: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

在人身上就是“④”。

(3)穷理方法:“⑤”,即接触万事万物、体会各种知识、加深对“理”体验、最终贯通明“理”。

4.统治地位的确立(1)⑥以后逐渐成为官方哲学。

(2)元朝将《⑦》作为科举考试内容(3)明朝确立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清单三陆王心学1.陆九渊(1)理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寻找,提出“①”,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2)求理的方法:提出“②”以求理。

2. 王守仁(1)思想核心是“③”,认为良知是本心,就是理。

(2)认为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④、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案:第4课 宋明理学课案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案:第4课 宋明理学课案

第4课宋明理学课案【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重点难点】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

【自主学习】1、面对儒家思想受到道、佛两教的冲击,唐宋儒学大师的态度是A、放弃儒家思想B、坚持以儒家思想为本,吸收道、佛两教思想加以完善C、以佛学为主,吸收儒、道思想,形成一种新思想 D对儒、道、佛三教平等对待2、关于宋代理学内容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既阐述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和治理国家的思想B、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C、把握理的方法,就是凭空想象,无需接触世间万物D、理是先天而存在的3、朱熹说:“......天得之(理)而为天,地得之(理)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此话主要是A、从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人们的言行,压制人民的反抗B、阐述了君主专制的道理C、阐述了自然界的法则D、为了规范普通人之间的人际关系4、关于陆王心学的评述,正确的是A是对程朱理学的否定 B把握“理”和求“理”的方法与程朱理学是一样的,即格物致知C、是儒学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D、良知靠后天的学习才能得到5、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下列哪一叙述?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6、“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思想都是从哪种理论而来的A、儒家学说B、道家学说C、宋明理学D、佛教7、佛教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始终没取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A、儒家思想是整个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C、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一直能够适应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D、儒家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8、朱熹是继孔孟之后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

必修3第4课宋明理学教学教案教学设计(岳麓版)

必修3第4课宋明理学教学教案教学设计(岳麓版)

第 4课宋明理学1.授课目的知识与能力认识宋明理学流行的背景。

知道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见解。

培养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见解的能力,认识到理学是对儒学的新发展以及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经过对理学的议论,培养辩证思想能力。

过程与方法结合社会背景,认识到思想文化是一准时期社会存在的反响。

培养辩证地对待历史事物,学会对中国传统文化责备地继承。

感神态度与价值观思想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

感觉理学中积极有益的精神价值,提高自己修养。

2.授课重点 /难点重点: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见解。

难点:宋明理学的影响和议论。

3.授课用具幻灯片。

图片。

4.标签宋明理学导入新课师:复习提问,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从春秋战国到汉武帝时代儒学的发展变化,(显现课件:春秋至汉儒家思想地位变化表示图),要修业生结合图片和所学,归纳儒学地位的变化。

生: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发展了儒家思想,秦朝碰到焚书坑儒的打击,汉武帝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官方思想。

师:下面我们连续来关注儒学在汉代今后的发展,“第 2 课宋明理学”。

第一,我们来了解一下理学的见解。

一、理学的见解和代表人物(板书)教师显现图片及文字资料: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取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它把儒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北师大版《历史必修三》,第7 页师:依照资料,在掌握理学这个见解的时候要注意请两点:第一,理学本质上说就是儒学,它一方面以儒学为基础,一方面是对儒学的发展。

第二,理学是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师:请你们依照图片思虑,理学有哪些门派?其各自代表人物有哪些?生:宋明理学主要有两个门派,分别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有二程和朱熹。

陆王心学代表人物有陆九渊和王阳明。

师:很好。

但还要注意两点:第一,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是南宋的朱熹,心学的集大成者是明朝的王阳明。

1.见解:(板书。

注意两点)2.门派及代表人物(板书。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4课宋明理学 教学设计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4课宋明理学 教学设计

第4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辨证思维能力并形成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设问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设问,不断的将问题引向深入充分运用课文中党家村的乡土资源材料及课后的解析与探究中的材料,提炼其观点,理解宋明理学的内容,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以生活来走进历史,以身边浅显的生活经历来破解理学深奥复杂的理论,让学生来参与其中。

理学的影响则采取与学生相关的材料进行论述,引导学生感悟历史。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服务的远大理想。

理学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有极大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高二文科班,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理解能力,学生学习的积极与主动性较强。

高二政治课已经开始学哲学部分。

经过前几节的学习,对儒学的发展有了相当的理解。

高二(文科)的大部分学生学习不够主动,还停留在单纯记笔记的阶段,没有具备真正深入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上课时不爱独立回答问题。

知识储备量不大,具备一定的归纳整理能力。

据此应从两方面进行调节。

一方面是心理的调节,用舒缓的、富于感召力的话语来鼓励学生的参与,对已经参与的学生要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另一方面是设计合适的探究题,引导学生思维。

学生已经比较习惯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有组内成员的交流,也有不同组别之间的探讨,具有良性的竞争气氛。

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意识,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指导他们学会如何与其他不同意见的人进行交流。

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养成“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基本内容。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四课宋明理学教案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四课宋明理学教案

教师寄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高三历史复习学案第4课宋明理学【学习目标】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宏观把握】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课题解读】理学:亦称“道学”,是新兴的儒学思潮,既涵盖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还要把这些思考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逐渐确立的一套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被称为“理学”。

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元、明。

【主干知识梳理】一、分析程朱理学产生的背景。

1、政治因素:理学的兴起与宋代政治特点密切相关。

①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倡导尊儒读经,促使学术活跃。

②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政;言论不当,朝廷仅是贬官离京而已。

2、经济因素:宋代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大规模发展,为理学兴起奠定物质基础。

3、文化因素:理学的兴起与宋代文化发展密切相关。

①科技文化的进步显著: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技文化发展的结果。

②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探究成为时尚。

4、思想因素:理学的兴起与思想史自身发展进程密切相关。

①魏晋南北朝以来,传统儒学不适应时代要求;佛、道盛行,挑战儒学。

②唐宋时期,儒学在三教合一的思潮中吸收佛、道思想,逐步哲学化、系统化。

结论:①任何一种统治思想的存在,都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相适应;②时代和社会发生变化,统治思想也应该及时调整;③危机的出现恰恰是发展的新起点。

【重点突破】1、宋明理学的特点:①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

②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宋明理学家提出的各种各样的本体论、作为道德基础的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③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

儒学与理学的关系?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①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②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过程③封建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④具有浓郁人文主义精神A.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①②④2、【观点•争鸣】观点1:以往对宋明理学,常常批判多于肯定,对朱熹、王阳明全盘否定说:“宋明理学是封建后期的统治思想,为强化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服务。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教案-文档资料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教案-文档资料

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教案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认识宋明理学对中华文明的双重影响.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明理学的概念,列举代表人物与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结合教材,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儒学发展过程的认识。

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形成的背景,分组讨论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课时:1课时重点难点: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背景,理解代表人物主要思想。

难点: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异同的比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先秦与汉时儒家思想的基本发展情况。

提问:儒家思想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面临了怎样的挑战?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它的发展过程怎样?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相比,出现了哪些变化?你怎样看待这种变化?由此导入。

二、展示“八卦图”和杜牧的《江南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魏晋南北朝时道教和佛教的盛行,展示《三教图》引导学生分析唐宋时期的三教合一。

通过以上的资料让学生理解理学形成的背景,这有助于理解理学产生后的发展历程及其表现出的思想特征。

板书:一、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1、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2、唐宋时期“三教合一”潮流的出现三、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结合对理学形成背景的掌握,对“理学”的概念形成抽象的把握。

展示三段材料,引导学生从世界观、认识论和道德观三方面理解掌握程朱理学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主张。

阅读下列材料,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Ⅲ全套课程教案第4课《宋明理学》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Ⅲ全套课程教案第4课《宋明理学》

第4课宋明理学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儒学发展过程的认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要注重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

学情分析:学生在文化史的基础比较薄弱,本课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准确把握朱熹、王阳明的思想内涵,重点放在理学产生的背景和社会影响方面。

解释清楚基本概念:如“理”,“格物致知”,“心学”等。

对理学的评价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教学过程: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让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一段小字,认识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原因,了解当时佛、道兴盛的表现,加深对教材正文“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这一结论的理解。

】社会的动荡不安,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腐败,王朝更革代起,军阀割据,战争颇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观念也开始受到怀疑。

汉代经学简单的理论体系,已经不能应对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

于是,整个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西汉以来从未有过的自由氛围。

而道教的修炼丹药长生不老,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来世的思想在社会迅速传播。

正统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三教合一”潮流弥漫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随着政治稳定三教相互渗透,彼此调和逐渐趋向合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宋明理学
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儒学发展过程的认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要注重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在文化史的基础比较薄弱,本课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准确把握朱熹、王阳明的思想内涵,重点放在理学产生的背景和社会影响方面。

解释清楚基本概念:如“理”,“格物致知”,“心学”等。

对理学的评价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教学过程: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
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
【让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一段小字,认识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原因,了解当时佛、道兴盛的表现,加深对教材正文“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这一结论的理解。


社会的动荡不安,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腐败,王朝更革代起,军阀割据,战争颇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观念也开始受到怀疑。

汉代经学简单的理论体系,已经不能应对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

于是,整个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西汉以来从未有过的自由氛围。

而道教的修炼丹药长生不老,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来世的思想在社会迅速传播。

正统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三教合一”潮流弥漫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随着政治稳定三教相互渗透,彼此调和逐渐趋向合一。

在扩大社会影响和争夺各类信徒的过程中,儒学、佛教和道教互相吸纳对方的优点,三家互相渗透。

儒家强调人世,根本目标就是强国。

个人的精力应该奉献给国家。

道家强调自由,目标就是超脱尘世而获得更大的自由。

佛家强调解脱。

儒家思想在三教中多侧重于人世间的事。

而儒家思想是佛道二家的基础。

3、为重兴儒学,一些儒学志士的思考和探索
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自唐朝开始,一些心志高远的入学志士开始进行对儒学本身的探索,尤其是在国家的分裂、思想的混乱、现实的苦难等背景下,着重注意回答人们对世界、现实问题的疑惑。

儒学志士也注意吸收道教、佛教中的某些思想,以不断丰富、创新儒学体系。

学者们也极力强调自孔子以来儒家真理的传承系统,既所谓“道统”,以表示与佛、道相异且足以相抗衡的真理传统。

“理学”即将诞生。


【探究】理学的兴起是否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政治上:赵宋王朝鉴于唐朝的藩镇割据和农民起义引起的“三纲五常绝”的历史教训;宋代的“重文”国策,形成了学术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学者们积极关心国计民生,以创建新儒学作为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经济上:两宋社会经济比唐代有所发展,为适应这一变化,统治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把自然观、认识论、伦理观等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哲学体系,以便从思想上加深对农民的麻醉。

二、宋明理学
1、理学的含义:
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国的学说。

2、理学有哪些主要流派?
(1)程朱理学:
①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颢、程颐等人开创;南宋朱熹集大成.
②主要思想:
A、世界观:“理”
含义:是产生万物的本源,是离开事物而能独立存在的一种东西,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主宰,是天下万物永恒普遍原则。

与社会秩序和个人身心相贯通,体现在社会是儒家三纲五常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是人性,从而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

B、方法论:把握“理”的方法—“格物致知”(认识论)
要通过“格物致知”方法,即接触天下万事万物去体会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与最终贯通。

C、道德观:个人修养要以天理为准则,要“存天理,灭人欲”,极端强调妇女贞节观。

影响:维护了封建专制制度;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

③主要理论著作: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
④地位和影响:
A、程朱理学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南宋以后逐渐发燕尾服成官方哲学。

B、元朝曾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C、明成祖亲自主持编纂了以程朱理学为规范的《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等书,作为官定读本和朝廷科举考试的准绳,程朱理学发展到鼎盛阶段,确立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D、理学还流传到朝鲜、越南、日本,产生了很大影响。

(2)陆王心学
①陆九渊心学.(南宋理学大师)
A、背景:
在理学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理学家们也对于一些具体的问题产生了分歧。

他们不满意程朱理学对于“理”的探究方式的烦琐,相对而言,更受到佛教、道教强调个体修养作用这一思想的影响,提出了“心即理也”等观点。

B、内容:
a、世界观: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
认为天理、人理、物理只在人的心中,“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主张“心”和“理”是永久不变的,以此证明一切封建的道德教条都是人心所固有的,是永恒不变的。

b、方法论:求“理”的方法 -----“发明本心”
认为“理”就像太阳、月亮一样简单明了,不用学习也能体会,提出所谓“发明本心”以求理的方法。

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C、反对“格物致知”(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封建统治提供理论根据的,反对人民为改善受压迫的处境去同封建统治者进行斗争。


②阳明心学。

A、背景:随着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统治地位的确立,其本身也逐渐地成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特别是程朱理学与科举制度正式挂钩之后,许多知识分子更多地将程朱理学看作求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

而明中期以来,社会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起义也频繁发生,程朱理学不能够回应这些变化。

一些儒家学者认为,人心混乱是由于思想界的混乱导致。

在官学话的程朱理学之外,他们通过进一步发展陆九渊的“心学”来挽救理学和更新儒学,“阳明心学”由此产生。

B、内容:
a、思想核心:“致良知”良知即本心、即理,乃天生,不必外求
b、方法论: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C、影响:强调自我主动,鼓励人们奋发立志
【探究】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不同之处?【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1、共同点:
(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2)影响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

2、不同点:
(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

(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1、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儒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还致力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
2、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

课堂小结:
孔子贵仁,孟子贵义,儒家重伦理,讲信修睦,通仪礼。

程朱理学直承孔孟而又继续发展,使之从传统启蒙思想上升为中国传统哲学。

这种传统的中国哲学,是中国人对宇宙现象与人的生存原则的一种领悟和把握,并把这种领悟和把握的基本精神贯彻于实际践履之中。

孔孟儒学乃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和启蒙,至程朱理学才使中国哲学形成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哲学体系。

程朱理学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里程碑。

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和学业课业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