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utzfeldt-Jakob病
Creutzfeldt-Jakob病流行病学
Creutzfeldt-Jakob病流行病学*导读:自英国1986年确认第一例疯牛病以来,仅英国在1987-1999年间证实的疯牛病就达到17万头以上,而迄今为止有包括亚洲国家日本在内的24国家已经发现了疯牛病。
……克雅氏病潜伏期1.5~10 年,甚至长达40 年以上。
典型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发展的痴呆,肌痉挛,小脑共济失调,运动性失语,并迅速发展为半瘫、癫痫,甚至昏迷。
患者最终于一年内死于感染或中枢神经系统衰竭。
海绵状脑病的病理学特征是该病重要诊断依据之一。
自英国1986年确认第一例疯牛病以来,仅英国在1987-1999年间证实的疯牛病就达到17万头以上,而迄今为止有包括亚洲国家日本在内的24国家已经发现了疯牛病。
目前众多证据显示该病是由于牛吃了被TSE感染因子污染的肉骨粉饲料(MBM)引起的。
而感染的牛脑、脊髓和视网膜具有高度的感染性。
实验感染动物的远端回肠、背根神经节和骨髓也具有一定的感染性。
尽管BSE的爆发是由于污染TSE因子的饲料所引起,但并不能完全排除潜在的其他的感染途径,如母牛到小牛的垂直传播,粪便传播等。
1996年在英国和法国出现的独特的累及年轻人的新型变异型vCJD病人。
vCJD无论在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及病程等方面都明显不同于传统的CJD。
而且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研究方面都高度提示vCJD的出现和BSE高度相关。
值得一提的是vCJD的出现提示了动物源性的TSE因子极有可能突破种属屏障传播给人类,并且大量的资料也显示了疯牛病因子可以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在人体局部消化道的淋巴组织中增殖,并最终定位于中枢神经系统。
截至2005年初,全球vCJD病人已经超过180人,主要分部在英国和欧洲,在亚洲的日本、沙特和中国香港地区也出现vCJD病人。
最近的资料证明,vCJD可通过输血造成人群之间的传播并导致发病死亡,已经对人类的公共卫生形成了威胁。
人的新变异型克雅氏病
人的新变异型克雅氏病*导读:从1921年起医学界就发现人也可患有被称为“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即疯牛病的疾病,并用最初发现该病的两个人的名字Creutzfeldt和Jakob来命名,称之为“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disease,简称CJD)。
……从1921 年起医学界就发现人也可患有被称为“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的疾病,并用最初发现该病的两个人的名字Creutzfeldt 和J akob 来命名,称之为“克雅氏病”(Creutzfeldt·J akob disease ,简称CJD) 。
早期的CJD 患者年龄段在50~70 岁之间,发病者也罕见,全世界平均每100万人才有1 人罹病,而且认为该病的潜伏期可能在15 年左右。
然而2000 年10 月底英国一个年仅14 岁的花季少女佐微·杰费里斯死于了“新克雅氏病”,使人们对此产生了怀疑,更增加了人们的恐慌,因为现代医学对此病束手无策。
佐微家住英国中部城市威根,于1998 年患病(年仅12 岁) ,最初的症状被诊断为抑郁症,但病情迅速恶化,一天早晨她醒来后就完全不能动了,需要人24 小时昼夜护理,后经神经病学专家诊断,感染了可怕的疯牛病。
那么新变异型克雅氏病究竟是什么病? 1995 年以后,英国发现有人患有与传统CJD 有所不同的克雅氏病,10 名患者都处于以往未曾发现的年龄段,为十几岁至三十岁的年轻人,患者首先出现忧郁症的病状,继而不能行走,并呈现精神障碍等痴呆症状,最后死亡。
这10 例病人的临床表现、病程、易感年龄、脑电图、影像学改变,病理学特征都与传统的CJD 有差异,因此被称为“新变异型克雅氏病(简称vCJD) ”。
从1995 年至2000 年10 月英国已确定的vCJD 有80 余例,平均每年约发现15 例。
人类vCJD 的传播途径大多认为是由于食用了受疯牛病因子感染的食物,从而通过消化道感染,感染因子先进入肠道局部淋巴组织,并在其中增殖,再出现于脾脏、扁桃体中,最后位于中枢神经系统。
cjd诊断标准
cjd诊断标准
CJD(Creutzfeldt-Jakob病)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诊断通常依赖于一系列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医学影像学。
诊断CJD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临床症状和体征
- 快速进行性认知功能丧失、记忆力减退和智力下降。
- 运动协调障碍、肌张力障碍、肌阵挛或震颤等神经系统症状。
- 通常伴有精神病理学异常和视觉障碍。
2. 医学影像学检查
- 脑部CT扫描或MRI检查可能显示脑组织的变性和损害。
3. 脑脊液检测
- 脑脊液检测可能显示特定蛋白质(Prion蛋白)异常,即蛋白质的异常聚集。
4. 电生理检查
- 电生理检查可能显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其他异常。
5. 临床病史和家族史
- 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家族史,有时可以为CJD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CJD的确诊需要排除其他可引起相似症状的疾病,如其他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脑部感染或肿瘤等。
综合分析上述临床特征、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医生可以做出CJD的诊断。
需要强调的是,CJD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及早诊断和治疗对患者非常重要。
Creutzfeldt-Jakob病概述
临床表现
2. 变异型CJD特点 发病较早(平均30岁), 病程较长(>1年) 小脑必定受累, 出现共济失调 早期精神异常&行为改变突出, 痴呆发生较晚 弥漫性淀粉样斑 通常无肌阵挛&特征性EEG改变
辅助检查
1. CSF蛋白可增高(<100mg/dL) ❖ 正常脑蛋白14-3-3增高(大量脑神经元破坏所致)
辅助检查
MRI
T1WI
T2WI
FLAIR
Hale Waihona Puke DWI诊断&鉴别诊断
1. 诊断标准
①2年内发生的进行性痴呆 ②肌阵挛\视力障碍\小脑症状\无动性缄默等4
项中具有其中2项 ③EEG特征性周期性同步放电 很可能(probable)CJD: 具备以上3项 可能(possible)CJD: 仅具备①② 2项 确诊: 脑活检发现海绵状态& PrPSC 脑蛋白检测可代替EEG特异性改变
病因&发病机制
根据结构, 致病性朊蛋白分四种亚型: 1型&2型: 散发型CJD 3型: 医源型CJD 4型: 变异型(人类感染MCD)
PrP传播途径: 角膜或硬脑膜移植 经肠道外应用人生长激素&埋藏脑电极 手术室\病理室&制备脑源性生物制品人员易
感染
病理
大体
脑海绵状变
脑海绵状变, 皮质\基底节&脊髓萎缩变性 变异型CJD大脑&小脑海绵状变性轻微\较少见,
诊断&鉴别诊断
2. 鉴别诊断
与Alzheimer病鉴别
帕金森病
(皮质下受累明显)
橄榄脑桥小脑萎缩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脑囊虫病
(局灶性体征)
CJD介绍及病例
辅检
脑活检:
• 临床诊断确实困难时可 行脑活检,脑活检可发 现海绵状态和PrPSC。
CJD
• • • • • • • •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理表现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治疗和预后 CJD患者一例
诊断
① 在2年内发生的进行性痴呆 ② 肌阵挛、视力障碍、小脑症状、 无动性缄默四项中具有其中两 项 ③ 脑电图周期性同步放电的特征 性改变(可用脑蛋白检测代替) • 具备三项:很可能的CJD, • 具备前两项:可能CJD, • 脑活检发现海绵状态和PrPSC: 确诊
CJD
• • • • • • • •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理表现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治疗和预后 CJD患者一例
辅检
• • • • •
血、脑脊液 脑电图 影像学 14-3-3蛋白 脑活检
辅检
• 血、脑脊液检查: 正常orz。。
辅检
脑电图 • 早期:广泛非特异性慢波
• 中期:特异性周期性同步 放电PSD • 晚期:PSD消失
辅检
• 早期CJD患者可以在DWI上出 现皮层或/和基底节区的异常 高信号,皮层异常高信号被 称为“花边征”; • 晚期,DWI异常高信号可消 失
辅检
14-3-3蛋白测定: • CJD患者可出现脑脊液14-33蛋白阳性。 • 但脑脊液14-3-3蛋白阳性还 可见于急性脑梗死、病毒性 脑炎、CO中毒、副肿瘤综合 征等疾病。
nvCJD
相较散发性CJD: • 发病年龄:<45岁 • 病变部位:丘脑明显 • 镜下改变:“花瓣样”征 • 脑电图:无特征三相波
CJD
• • • • • • • •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理表现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治疗和预后 CJD患者一例
克雅病
4.3.4消化道出血
•
•
5.防护
• CJD致病因子朊蛋白有传染性,对环境的抵抗力强;对一般化学消毒 剂如乙醇、过氧化氢、甲醛、戊二醛等均不敏感;对煮沸、紫外线及 辐射等物理因子也有抵抗力,用 • 134℃~138℃高压蒸汽lh只能减少其传染性,但不能完全灭活。CJD 不仅通过接触病人体液、血液而感染,也有病毒透皮渗透致感染的可 能。因此防护上应做到如下几点: • •
5.3用物及排泄物的处理 • 凡与病人接触之污染物一律装袋焚化处理。使用过的一 次性注射器、输液器、敷料以及活检标本、材料及衣服被 褥等均应及时收集密闭,彻底焚毁。病人的排泄物、分泌 物也应慎重处理,应与接触过病人体液、血液的一次性物 品与器械一同焚烧。 • 5.4.医务人员防护 尽量使用一次性器械和用品,接触病人时戴双层手套。接触 病人血液、体液或做有创操作时,应戴手套、口罩、防护 性眼罩等。病人的血液、脑脊液、组织液有传染性,送检 标本应做特殊标记,彻底处理。
• 家属防护
治疗期间限制家属探视,减少接触机会。患者出院时应指导家属做 好自我防护,防止皮肤黏膜的直接接触。必要时行基因检测,以明确 是否有突变的朊蛋白基因,并为散发型、变异型、医源型和遗传型四大类。 CJD大部分为散发性,15%为家族遗传性,为医源性,潜 伏期可达5~20年。发病年龄在40~80岁之间,临床以迅 速进展的少数智能障碍、共济失调、肌阵挛、视力障碍、 锥体系及锥体外系受损体征为特征。 • 2传染途径 • CJD传染途径至今尚在研究之中,大部分学者认为CJD • 是患者食用患有疯牛病的病牛肉所导致,也可能在输入被 感染的供血者血制品后所致。国外有报道应用了人垂体提 取的生长激素肌肉注射,角膜移植,大脑深部电极检查后 发生CJD。而国人CJD危险因素与白内障手术,颅脑外伤 及开颅手术,遗传有关。
以责任病灶同侧偏瘫为首发表现的Creutzfeldt-Jakob 病(附 1 例报告)
以责任病灶同侧偏瘫为首发表现的Creutzfeldt-Jakob 病(附 1例报告)Creutzfeldt-Jakob病(CJD)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属于人类病毒性脑炎的一种。
本病最早由德国神经科医生Creutzfeldt和Jakob教授于1920年首次报道,故称Creutzfeldt-Jakob病。
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较低,但具有极大的致命性和传染性。
Creutzfeldt-Jakob病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痴呆、肢体动作缓慢、肌张力增高等神经系统症状,可伴有视觉、听觉和运动障碍等。
本文将介绍一例以责任病灶同侧偏瘫为首发表现的Creutzfeldt-Jakob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过程。
病史:一男性,64岁,主因反复右侧肢体抽搐伴面部抽搐6个月入院。
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不自主抽动,频数逐渐增多,伴有右面部不自主抽动,无明显诱因,每次持续数秒至数十秒不等,自行缓解,开始时每天发作1-2次,入院时每天发作4-5次,无意识丧失,伴右侧肢体触觉异常、感觉过敏及右侧肢体乏力1周。
既往体健,否认慢性病史及遗传病史,无明显外伤史。
入院查体:GCS 15分,查体神志清,右侧面部表情减弱,右眼睑下垂,对侧额部肌张力增高,右侧肢体肌力4级,右上肢及右腿肌张力增高,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诊断:患者拟诊断为右侧大脑皮层责任病灶同侧Creutzfeldt-Jakob病(CJD)。
治疗:患者及家属未选择开展手术治疗,遵循综合治疗原则,积极调整患者相关生活和休息状态。
随访: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访,由于患者病情恶化,脑功能明显下降,治疗效果不佳,最终于入院后3个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Creutzfeldt-Jakob病是一种罕见的脑变性疾病,但由于其高度致命性及传染性,对患者及家属造成极大的精神和身体压力。
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报道,能够引起医护人员及公众对Creutzfeldt-Jakob病的重视,及早发现和治疗该病,尽早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痛苦。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
分型
散发性 约占85% 遗传性 约占10%-15% 医源性 发生比率很小 近年来英国神经病理学家又提出变异
型CJD(vCJD)的分基底节、丘脑、小脑 及脊髓,其中大脑皮层最明显
星型胶质细胞增生 神经细胞脱失 肉眼和镜下无炎症反应的表现
治疗
CJD患者一经确诊首先应进行隔离,并对患 者使用过的生活用品和医疗用品进行销毁。
本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临床仅为对症处 理。
预后
CJD患者死亡率达100%,绝大多数在发 病1年内死亡,平均存活时间为6个月
病例分享
病史特点
1、患者,男性,70岁,既往有高血压病、房颤史。 2、因“突发反应迟钝、左下肢乏力10 天”2012.07.14入院。 3、入院查体:计算力差(100-7=?),记忆力 下降,左侧鼻唇沟浅,伸舌居中,构音欠清,左 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病理征阳性 4、头颅MRI(2012.07.12)
NSE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血清NSE是神经元和神经内分 泌细胞所特有的一种酸性蛋白 酶,升高可见于脑肿瘤、脑血 管病、脑外伤等等
CJD患者,脑脊液NSE可逐 渐升高,在肌阵挛期及脑 电图发现PSWC时达到高峰
到底多高的NSE 有意义
诊断
肯定诊断标准:
1998年WHO专家组
进行性痴呆,全部病程不满2年 下述症状中的2项以上,肌阵挛,小脑症状,视觉症状,锥体
图1神经毡多发空泡变性 图2胶质细胞增生 图3神经毡弥漫空泡.部分神经元变性
发病机制
健康人的细胞内存在正常的朊蛋白 (PrPc)
外来致病的朊蛋白或遗传性突变 导致PrPc变为其病理性同型蛋白 PrPsc
引起翻译后二级结构由可溶性的 α螺旋(PrPc)变为了不可溶性的β 折叠(PrPsc),导致神经细胞死亡
疯牛病
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刻 苦专研,今后在这个领域 做出重大贡献
•
•
和化学环境,支持脑血屏障,为神经组织提供 营养物质,并在大脑瘢痕修复中起重要作用)
•
•
•
摄入能诱导其增殖。 此外,细胞内的PrPSc可能还抑制tau调节的微 管蛋白的聚合,导致L-型钙通道(提高心肌收缩 功能)发生改变,进而使细胞骨架失去稳定性, 最终都可使神经细胞发生凋亡并形成空泡状结 构,进而使各种信号传导发生紊乱。 外在表现为自主运动失调、恐惧、生物钟紊乱 等症状。
疯牛病
又称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病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
海绵状脑病
• 疯牛病学名牛海绵状脑病, 是由朊病毒引起的一种可 传递性海绵状脑病。朊病 毒在感染动物脑内形成不 溶性的、抗蛋白酶的积聚 物而引起动物发病 .
发病机制
• 人等哺乳动物的身体中存在有正常的朊蛋白,称为PrPc蛋白,它和 PrPsc蛋白(变异朊蛋白)是同分异构体,PrPC是可溶的单体,以α 螺旋为主,易被蛋白水解酶K降解;PrPSc高度不溶,β折叠含量高, 极易形成抗蛋白酶K水解的多聚体 。
克罗伊茨费尔特至几个月的前驱症状,如疲劳感、纳差、 睡眠欠佳、情绪抑郁、表情淡漠,有时有幻觉、妄想等。逐渐记忆 缺损、视力模糊或减退。继之病情进行性恶化,表现为进行性,出 现小脑、锥体及锥体外症候,常见明显的肌阵挛,肢体强直、无力、 震颤和舞蹈样动作。构音障碍或失语,共济失调等。进一步恶化则 呈昏迷状,各种肌阵挛及僵直消失。绝大部分病人于起病后1年内 死亡,少数可存活2年或以上。
正常朊蛋白
• 主要在脑和脊髓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内表达 • 随着胚胎发育,其mRNA水平逐步升高 • 与细胞粘附、识别、和递呈配体以及跨膜信号传 递有关 • 是由大约25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
克雅病中国诊断指南2021
临床表现
• 中国人群中,克-雅病可见于成人各年龄段 (18~87 岁),中位年龄 60 岁左右,好发 于50~70 岁,尚无儿童发病的报道;
• 克-雅病无性别倾向,男女发病比例相近。
一、典型临床症状- 皮质受累症状
1)认知障碍: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早期常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判断力、注
意力下降等,随疾病进展多数患者在数月内进展为痴呆。快速进展性痴呆是最常见的特 征性症状。至疾病晚期,患者可表现为无动性缄默、去皮质强直等。
典型临床症状-锥体系症状
• 大多数患者会出现皮质脊髓束受累的征象, 包括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和痉挛等表现。
二、非典型临床症状
• 包括言语障碍、头晕、头痛、睡眠障碍(如嗜睡、失 眠)、肢体麻木或无力、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肌萎缩、 假性延髓麻痹、脑神经病变(如动眼神经、三叉神经、 前庭窝神经损害)、周围神经病变、肌张力障碍(如 舞蹈症、眼睑痉挛、手足徐动症)等。
✓ PRNP 第129 位密码子上的蛋氨酸-缬氨酸(M/V) 多态性及第 219 位密码子上谷氨酸-赖氨酸(E/K) 多态性不仅影响 gCJD 患者的疾病表型,也影响 sCJD 的疾病易患性及临床特征。
推荐意见
• 推荐对所有怀疑克-雅病诊断的患者,常规 行PRNP检测。
五、组织病理学
• 通过尸检或活检脑组织切片,应用免疫印 迹试验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 PrPSc是唯一的朊病毒特异性检测方法。
(五)其他生物标志物
• 研究发现,神经丝轻链蛋白、S100b、α-突 触核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等在诊 断和鉴别诊断中亦有重要价值,但需进一 步验证。
推荐意见
(1)推荐所有怀疑克-雅病诊断的患者,常 规行脑脊液14-3-3蛋白检测; (2)建议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行脑脊液和 (或)皮肤 RT-QuIC 检测; (3)血和脑脊液总 tau 蛋白、磷酸化 tau 蛋 白/总 tau蛋白比值有助于克-雅病的诊断及鉴 别诊断。
克雅病——精选推荐
克雅病《Neurology》杂志的Teaching NeuroImages栏⽬,⼀共发表了5篇关于克雅病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的病例,分别如下:2010年:半球起病的Creutzfeldt-Jakob病,MRI和EEG结果⼀致⼀名73岁的妇⼥出现了6周的渐进性混乱和视觉幻觉。
检查时,她注意⼒、注意⼒和记忆⼒中度受损;轻度左侧轻瘫;测量障碍,以及视觉和感觉忽视。
未观察到肌阵挛。
核磁共振成像显⽰沿右半球⽪质带扩散受限(图1)。
脑电图上周期性的锐波偏向右半球(图2A)。
脑脊液中检测到蛋⽩14–3-3。
⼤脑活检证实了Creutzfeldt-Jakob病(图2B)。
图1:MRI表现轴向扩散加权图像(A)显⽰在整个右半球的⽪质带中的扩散受限。
在表观扩散系数图上有相应的减少的信号。
在流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B)中不容易看到这些变化。
图2:脑电图和脑活检的发现脑电图(A)显⽰右半球背景衰减和1-Hz周期性尖波(Creutzfeldt-Jakob病[CJD]中的特征性发现)。
左半球背景相对保留。
脑活组织检查(B)显⽰弥漫性海绵状变化和聚结液泡(插图,⽩⾊箭头)。
免疫染⾊和蛋⽩质印迹(PrPSc)证实了朊病毒病,与CJD最为⼀致。
虽然CJD通常与弥漫性脑病理学相关,但它可以表现为单侧神经系统症状和⼀致的MRI和EEG 发现。
2013年:晚期creutzfeldt-jakob病的假肥⼤性⼤脑⽪质。
⼀位43岁⼥性,⼀个⽉前出现下肢灼烧感,视⼒模糊,步态紊乱。
她的母亲死于克雅⽒病(CJD)。
神经系统检查仅显⽰⼩脑共济失调。
脑电图显⽰周期性全⾯放电。
MRI(图1)显⽰尾状核和⾖状核的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信号。
分⼦分析证实了遗传性CJD(PRNP E200K突变)。
⼀个⽉后,她陷⼊昏迷。
10个⽉后,脑电图显⽰弥漫性背景变平,⽆周期性异常,MRI(图2)显⽰⼤脑⽪质弥漫性假肥⼤。
CJD介绍及病例
CJD介绍及病例CJD,即Creutzfeldt-Jakob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属于病毒性脑膜炎的一种。
该疾病主要影响大脑的神经细胞,引起神经退化和功能障碍。
CJD包括散发性CJD (sporadic CJD)、家族性CJD(familial CJD)和感染性CJD (iatrogenic CJD)等亚型,其中散发性CJD是最为常见的类型。
CJD的前期症状可能很轻微,包括记忆力下降、认知能力减退、运动协调失调、脑功能损害等。
随着疾病的进展,病患的症状会逐渐加重,包括出现抽搐、肌肉僵硬、痴呆、失控的肢体动作等。
CJD病程迅速,通常在症状开始后几个月到一两年内患者会死亡。
散发性CJD是最常见的类型,占CJD病例的大约85%。
这种类型的CJD通常是因为蛋白质PrP发生异常结构变化而引起的。
这种异常蛋白质会聚集在大脑中形成斑块,损伤神经细胞,导致神经退化。
然而,患者为何会出现异常的PrP蛋白结构变化,目前仍然不清楚。
家族性CJD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通常是遗传而来。
这种类型的CJD 发病年龄往往较早,病程较长。
感染性CJD是指通过医疗过程中暴露于CJD患者的脑组织(如手术、手术器械传播)、注射生长激素制剂(用于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曾被污染为CJD)或接触受感染草食动物(如疯牛病)的脑组织而感染此疾病。
以下是一个CJD病例的描述:患者是一名50岁的男性,最初出现记忆力下降和认知能力减退的症状。
一开始,他只是觉得偶尔会忘记一些事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记忆力下降得越来越明显。
他开始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忘记了许多重要的细节。
此外,他的智力也受到了影响,思维变得迟钝,经常迷失在日常任务中。
几个月后,患者的症状逐渐恶化。
他开始出现肌肉僵硬和抽搐的症状,走路也变得困难。
他的家人还注意到他的行为异常,包括焦虑、易怒和情绪不稳定。
患者很快变得无法自理,语言能力也丧失了。
以责任病灶同侧偏瘫为首发表现的Creutzfeldt-Jakob 病(附 1 例报告)
以责任病灶同侧偏瘫为首发表现的Creutzfeldt-Jakob 病(附 1例报告)Creutzfeldt-Jakob病(CJD)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它通常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和运动障碍。
CJD的特征性包括快速进展的痴呆、共济失调、肌肉僵硬和震颤。
CJD 属于变性蛋白质疾病(Prion Disease)的范畴,这是一类由异常的蛋白质(Prion蛋白)导致的疾病。
最近,我们遇到了一位以责任病灶同侧偏瘫为首发表现的CJD患者,本文将对该病例进行详细描述,并探讨这一特殊情况在CJD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
病例报告病例患者为一名65岁男性,主要症状是进行性右侧肢体无力和运动障碍。
患者既往健康良好,没有药物过敏史和家族遗传病史。
在就诊时,患者表现出右侧肢体明显无力,步态不稳。
神经系统检查显示右侧肢体肌力减弱,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Babinski征阳性。
头颅MRI检查显示右侧大脑皮质和皮质下区域有异常信号,提示可能为梗死性病变。
除了这一表现,患者没有出现其他典型的CJD症状,如痴呆、共济失调等。
面对患者的症状,我们首先考虑了中风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可能性,但是患者的病情进展迅速,血液和脑脊液检查结果也没有明显异常。
为了明确诊断,我们进行了脑脊液组织活检,结果显示大量神经元病理性变性和空泡状变性。
免疫组化检查显示Prion蛋白阳性,最终确诊为CJD。
讨论本案例的特殊之处在于以责任病灶同侧偏瘫为首发表现的CJD极为罕见。
一般来说,CJD的首发症状是认知障碍、共济失调、震颤等神经系统症状,而患者出现单侧肢体无力和肌肉僵硬的情况并不常见。
根据这一病例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结果,我们可以肯定地认为患者的症状与CJD有关,尽管表现形式与典型病例有所不同。
这一病例的意义在于提醒临床医生注意CJD可能呈现不同表现形式,尤其是在早期阶段。
对于那些表现为单侧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应该警惕CJD的可能性,及时进行深入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以便早日确诊和治疗。
克雅病 病情说明指导书
克雅病病情说明指导书一、克雅病概述克雅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是指由朊蛋白感染所致的一种的慢性或亚急性、进展性疾病,临床以精神障碍、痴呆、帕金森样表现、共济失调、肌阵挛、无动性缄默为主要表现。
本病主要累及皮质、基底核和脊髓,故又称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
该病预后不佳,绝大多数患者在发病1年内死亡。
英文名称: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其它名称: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亚急性海绵状脑病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遗传型克雅病具有遗传性,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病部位:颅脑常见症状:精神障碍、痴呆、静止性震颤、肌阵挛、无动性缄默主要病因:朊蛋白感染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血常规、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脑电图、头颅 CT 重要提醒:克雅病预后不佳,因此出现精神障碍、痴呆、帕金森样症状、共济失调等症状应尽快去医院就医,以免病情不断进展。
临床分类:根据不同的病因,临床中常将克雅病分为散发型、遗传型、医源型和新变异型四类。
1、散发型克雅病(sCJD)据国外报道,90%的克雅病为散发型,无明显原因。
2、遗传型克雅病(gCJD/fCJD)据国外报道,9%的克雅病为遗传型,为基因突变所致。
此病的基因突变位点有 T188K、E196K、E200K、E196A、G114V、V203I 等。
其中在中国以 T188K 最为常见,其临床表现与 sCJD 较为相似。
3、医源型克雅病(iCJD)据国外报道,不足1%的克雅病为 iCJD。
4、新变异型克雅病(vCJD/nvCJD)本型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有别于传统散发型 CJD 和遗传型 CJD。
二、克雅病的发病特点三、克雅病的病因病因总述:CJD 病因可分为外源性朊蛋白感染和内源性朊蛋白基因突变。
Creutzfeldt-Jakob(CJD)病
三、低血糖脑病
• 血糖不能低于60-80mg/dl • 25-30mg/dl 1-2h,脑中葡萄糖及少量的糖原 储存即可耗竭 • 血糖低于10 mg/dl,病人即陷入昏迷
四、肝性脑病(肝昏迷)
1、定义
在急性或慢性肝功能不全时,或门腔静脉分流 术以后,或广泛的门腔静脉侧支循环建立后, 使来自肠道的毒性代谢产物避过肝脏的解毒作 用而直接进入体循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功 能障碍。
• 在接受垂体激素后发生进行性小脑性综合征。 • 与已知的危险因子接触(例如硬脑膜移植)后 发生的散发性CJD。
5、新变异型CJD的诊断标准
• 进行性神经系统损害伴焦虑、抑郁退缩和其他 行为改变; • 在出现症状的数周或数月内发生进行性小脑综 合征; • 健忘或其他记忆损害,晚期出现痴呆; • 晚期出现肌阵挛或舞蹈; • 脑电图没有经典CJD所具有的特征。
• Alzheimer病; • 脑血管病 • 全身性疾病合并痴呆(如透析性脑病,脑外伤 后); • 脑肿瘤、脑脓肿; •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 老年性痴呆。
代谢性脑病(全身代谢病)
卫生部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龚涛
一、缺氧性脑病
二、高碳酸性(肺性)脑病
• PCO2超过75mmHg • 动脉氧分压降低到40mmHg
2、诊断
• 肝病史; • 逐渐发生的意识障碍、精神症状、扑翼样震颤 或其他不自主运动; • 血氨增高(正常80-110ug/dl); • 脑电图中出现三相型慢波。
五、尿毒性脑病(肾性脑病)
六、透析后脑病
1、平衡失调综合征
头疼、恶心、肌阵挛、易激惹、烦躁、嗜睡甚 至抽搐;70%的透析病人发生;最快在透析后 第3-4天即可发生,每次持续几小时,可迁延 1-2天。
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disease,CJD)
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disease,CJD)Heartbeats - Amy Diamond 来自内蒙古医学影像论坛00:00 03:55
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disease,CJD)又称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亚急性海绵状脑病,是一种罕见的致命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
常见临床表现:快速进展的痴呆,伴发肌阵挛和无动性缄默,程度各异的锥体系、锥体外系和小脑体征。
CJD 包括散发型CJD(sCJD)、遗传型(gCJD)、医源型CJD (iCJD)及新变异型 CJD(vCJD)。
根据临床表现 sCJD 又可分为:Heidenhain 变异型(典型痴呆型,伴有视力、肌阵挛、频发癫痫症状)、Brownell-Oppenheimer 共济失调型(小脑性共济失调,晚期进展至痴呆)、Stern 变异型(早老性痴呆症和睡眠障碍,丘脑广泛变性)。
典型sCJD 影像表现:(a) 轴位DWI 显示双侧基底节(白箭)及皮质(箭头)不对称性高信号,这是最常见的表现;(b) 轴位DWI 显示双侧皮质不对称性高信号,中央回未受累;(c) 轴位DWI 显示双侧丘脑及基底节高信号
(a) 轴位DWI 显示高信号局限于双侧丘脑枕(箭头)及丘脑背内侧核(白箭),构成双曲棍球棒征;(b) 另一位患者轴位DWI 显示双侧丘脑枕(箭头)及纹状体(白箭)对称性高信号
感谢关注内蒙古医学影像论坛,欢迎您推荐给身边的朋友,让更多的小伙伴加入我们❤。
Creutzfeldt-Jakob病(典型影像表现)
Creutzfeldt-Jakob病(典型影像表现)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 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e,CJD)又称皮质-纹状体-脊髓变形,是人类最常见的朊蛋白病,由病理性朊蛋白感染引起的一类CNS变性疾病,具有传染性、致死性,是成人快速进展性痴呆的原因之一。
CJD以散发型为主,10%~16%为遗传性,极少部分为医源性及疯牛病密切相关的变异型所致,表现为精神障碍、痴呆、帕金森样表现、共济失调、肌阵挛、肌肉萎缩等的慢性或亚急性、进展性疾病。
【DWI比常规MRI敏感,常可以在CJD早期特异性地表现为沿皮层走行的带状高信号(缎带征)】早期头颅MRI,尤其是DWI在CJD 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CJD 早期MRI的DWI相可见沿皮质条带样分布的异常高信号,在疾病早期可不对称,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3%和93.8%,比EEG 的PSWCs和CSF14-3-3蛋白更敏感。
Tschampa等对193例散发型CJD 的MRI进行序列研究提示,DWI能较好地反映疾病的病理改变,在疾病早期,DWI显示对称或不对称性皮质“缎带征”,基底节区(尾状核、壳核、丘脑枕)高信号对于该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疾病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中,MRI阳性率为42.8%~43.8%,主要表现为DWI尾状核、壳核及皮质高信号,其中分别有20%(5/25)、14.8%(4/27)早于CSF14-3-3蛋白阳性的出现。
Zhao 等对50例散发型CJD 患者的MRI回顾性分析发现,DWI阳性率为94%(47/50),其中90%(45/50)出现皮层高信号,50%(25/50)基底节高信号,16%(8/50)丘脑高信号。
其中46%(23/50)基底节区及皮层均出现异常信号。
随着病程进展,DWI的敏感性会明显增高。
同时,当临床以行走不稳、视力障碍、记忆力减退等不典型症状就诊的患者,DWI早期出现皮质“缎带样”或基底节区异常高信号,应高度警惕CJD 可能,并随访DWI的变化。
以责任病灶同侧偏瘫为首发表现的Creutzfeldt-Jakob 病(附 1 例报告)
以责任病灶同侧偏瘫为首发表现的Creutzfeldt-Jakob 病(附 1例报告)Creutzfeldt-Jakob病(CJD)是一种罕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常常出现快速进行性认知和神经功能损害。
CJD通常表现为认知障碍、肌阵挛、共济失调等症状,但以责任病灶同侧偏瘫为首发表现的CJD并不常见。
本文将介绍一例CJD患者的临床病例,为大家提供更多关于CJD病情特点的参考。
病例简介:一位70岁男性患者于入院时主要表现为局限性肢体活动障碍,患肢出现了进行性加重的无力和肌张力增高。
神经系统检查显示患者出现了责任病灶同侧偏瘫,但并未出现明显的认知障碍和其他典型的CJD症状。
MRI检查显示患者的脑部结构未见异常。
经过一系列的血液检查、脑脊液检查和神经影像学检查,排除了其他可能的神经系统疾病,最终确诊为CJD。
讨论:CJD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快速进行性的疾病,患者出现认知障碍、肌阵挛、共济失调等症状。
一些特殊的CJD病例也显示出了不同的临床表现。
以责任病灶同侧偏瘫为首发表现的CJD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类型,其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特点尚不完全清楚。
在本例患者中,责任病灶同侧偏瘫的出现可能与病理性脑损伤在特定脑区域的分布有关。
对于CJD患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由于其快速进行性和多样化的临床表现,CJD的诊断常常具有一定的困难性。
对于出现局限性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医生需要高度怀疑CJD的可能性,并进行相关的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治疗方面,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手段可以逆转CJD的进展。
对于CJD患者的治疗主要是提供支持性治疗,帮助减轻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未来,随着对CJD病理生理特点的深入研究,或许可以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以责任病灶同侧偏瘫为首发表现的CJD虽然罕见,但是医生和患者都需要对其有所了解。
及早的诊断和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并延长生存时间。
希望未来可以有更多的研究关注CJD的病理生理特点,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Creutzfeldt-Jakob病(CJD)是一种可传播的致命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以快速进行性痴呆、肌阵挛和特征性脑电图表现为特点,是常见的人类朊蛋白病,又称为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corticostriatospinal degeneration)。
本病呈全球性分布,人群发病率为1/100万。
5~15%的患者有家族史。
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
病因和发病机制 1、本病致病性朊蛋白根据结构不同分为四种亚型,1型和2型引起散发型CJD,3型为医源型CJD,4型为变异型。
2、病人的脑、肝、脾、肾、肺、淋巴结、角膜和脑脊液内存在CJD因子。
将病人脑组织接种至高等灵长类可引起亚急性海绵样脑病。
接受病人器官、角膜或硬膜移植,注射由病人脑垂体制备的生长激素,应用曾为病人使用过的深电极、针头或手术器械,都有传递疾病的可能。
CJD并非传染病,患者的配偶和医护人员的发病率并不增高。
但对病人的血液、脑脊液和组织应避免直接暴露。
3、CJD脑内存在抗蛋白酶的蛋白。
这些分子量在10,000~50,000的CJD蛋白与抗羊搔痒症(scrapie)因子的抗体发生反应。
而羊搔痒症是绵羊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慢病毒感染。
这些蛋白为非常规致病因子,对多数用于灭活病毒的措施具有抵抗力。
家族性CJD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组织也能通过接种至动物而致病。
病理改变大体见脑海绵状变,皮质、基底节和脊髓萎缩性变性;显微镜下大脑皮质和灰质的广泛神经元丧失和星形细胞增生。
神经细胞和星形细胞的胞浆内空泡形成而使脑组织呈海绵状疏松和变性。
电镜检查可见空泡内有很多断裂的膜结构。
无炎症反应及白质受累。
临床表现多数于50~60岁发病,但15~84岁均有发病。
女性略多。
CJD分为散发型、医源型、家族型和变异型四型,80%-90%为散发。
变异型发病较早(平均为30岁),病程较长(>1年),小脑受累出现共济失调,早期突出的精神异常和行为改变、弥漫性淀粉样斑等。
痴呆发生较晚,通常无肌阵挛和特征性EEG改变。
本病在临床上分为三期:1、初期病人在脑症状出现前几个星期发生疲劳、体重下降、睡眠和食欲不好的前驱症状。
可有记忆减退、头痛、眩晕和共济失调等。
2、中期神经症状常为行为异常、淡漠、记忆缺损或伴有小脑功能异常和视力模糊、幻觉、妄想等,持续数月后,恶化。
半年内即可发展为严重痴呆。
肌阵挛通常突出,可有肌萎缩、肢体无力、强直、震颤和舞蹈-指划动作,还可出现失语、构音障碍和共济失调。
3、晚期出现尿失禁、无动性缄默、昏迷或去皮质强直状态。
多因肺感染或褥疮而死亡。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一、实验室检查脑脊液蛋白可增高(<100mg/dl);由于大量脑神经元破坏导致一种正常脑蛋白14-3-3释放增加,免疫荧光检测CSF14-3-3蛋白阳性可作为临床疑诊CJD的依据。
血清S100蛋白随病情进展持续增高。
确诊需脑组织活检PrPsc免疫检测,家族型病例检测淋巴细胞DNA中PrPc突变型。
二、脑电图脑电图呈弥漫性减慢,重迭周期性脑电改变,特别是每0.5~2.5秒1次的三相波或交替性慢波爆发和脑电抑制。
三、CT、MRI检查晚期CJD患者可见皮质的快速萎缩和脑室增大。
MRI的T2像显示双侧尾状核、壳核对称性均质高信号,无增强效应,T1可完全正常,此征象对CJD的诊断很有意义。
诊断诊断标准:1、在2年内发生的进行性痴呆;2、肌阵挛、视力障碍、小脑症状、无动性缄默等四项中两项;3、脑电图特征性周期性同步放电。
具备以上三条诊断很可能是CJD;仅具备1、2条诊断可能CJD;病人脑组织活检发现海绵状态和PrPsc为确诊的CJD. 鉴别诊断 CJD需要与Alzheimer病鉴别;当皮质下受累明显时应与帕金森病、橄榄脑桥小脑萎缩、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等区别;显著局灶性体征提示颅内占位病变可能时需要与脑囊虫病等鉴别;还须注意与肌阵挛性癫痫、急性代谢性疾病导致精神改变和肌阵挛等鉴别。
治疗目前本病并无特异治疗。
病人呼吸、口鼻分泌物、尿便并无传染性。
器官不能移植给他人,接触过病人的手术器械等,应在132℃以上温度蒸汽高压消毒1小时9.0%患者在发病后1年内死亡,病程迁延数年者很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