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倾向与大七人格关系研究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调查分析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调查分析
一、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青少年网络成
瘾问题日益严重。
据统计,我国有超过70%的青少年每天都会花费
大量时间在网络上,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这种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家长和教育部门的担忧。
二、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表现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长时间沉迷
于网络游戏、社交平台和短视频等,忽略学习和生活;出现脾气暴躁、情绪不稳定等行为异常;身体素质下降,出现眼睛疲劳、颈椎
疼痛等健康问题;与家人和朋友的沟通减少,社交能力下降等。
三、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原因分析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家庭环境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溺爱和放任,导致孩子缺乏自控能力;学校
教育的问题,学校对网络成瘾问题的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干预措施;社会环境的影响,网络游戏和短视频等娱乐方式的普及,使得
青少年更容易沉迷其中。
四、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解决途径
针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家庭教育,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网络使用情况,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学校要加强网络成瘾问题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社会应该建立健全的网络监管机制,加强对网络游戏和短视频等内容的管理。
五、结语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才能让青少年远离网络成瘾,健康成长。
希望每个家庭都能重视这个问题,共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努力。
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评估与干预研究
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评估与干预研究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游戏在青少年中的普及程度逐渐增加。
然而,长时间沉浸于网络游戏中可能导致青少年成瘾,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评估与干预研究变得至关重要,以帮助其健康成长。
一、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评估1. 临床诊断工具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评估常常依赖于临床诊断工具,其中最为广泛使用的是“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问题严重程度自评量表”。
该量表通过评估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依赖程度、行为改变、情绪状态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客观评估其成瘾程度。
同时,医生可以结合临床经验,观察青少年的行为和身体状况,综合评估其是否出现了网络游戏成瘾问题。
2. 家庭问卷调查青少年的家庭环境对其网络游戏成瘾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家庭问卷调查,可以了解家庭成员对网络游戏的态度、家庭沟通情况、父母监护情况等信息,进一步评估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风险因素。
此外,了解家庭中对青少年游戏时间和规则的限制情况,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二、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干预1. 多学科合作干预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多学科专业人员的合作进行干预。
这包括儿科医生、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员。
他们可以共同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帮助青少年改变不良行为,并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解决其在干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挫折感。
2.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常用的干预方法,通过帮助青少年认识到自己的游戏依赖问题,以及游戏对其生活和学业的负面影响,改变其错误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在干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可以与青少年一起制定目标和规划行动,引导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提供心理支持,增强其自我控制能力和抵抗游戏诱惑的能力。
3. 家庭参与和支持家庭的支持和参与对青少年的网络游戏成瘾干预至关重要。
父母可以制定合理的家庭规则,限制青少年游戏时间,提供其他丰富多样的活动,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初中生网络游戏成瘾的成因与对策
初中生网络游戏成瘾的成因与对策摘要网络以飞快的速度迅猛发展,将越来越多的人网入其中。
网络正成为全世界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让我们缩短与世界的距离,让我们了解世界,但网络传播也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许多青少年学生上网痴迷,接受不良信息,导致一系列问题发生,个性、人格发展等都受到很大的影响。
由于青少年自身的半幼稚半成熟、既独立又依赖、既自觉又不能自控心理的心理特点,对网络的接纳几乎是全开放的,很容易上网成瘾。
在我国2650万上网者中,2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了85%以上,并且正在以每年翻一番的惊人速度增长,其中有部分青少年学生沉迷于网络,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个性发展不全面等结果。
一旦他们上网成瘾,必将影响他们的学习,正常的社会交往活动,严重的还会导致抑郁、焦虑、肩膀颈椎疼痛、头痛、视力下降等心理和生理疾病。
基于这些现状,本文主要从青少年学生上网成瘾现状进行归因分析,并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规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为帮助青少年建立良好的网络价值观,希望社会各个层面都来关心青少年学生上网问题。
关键词:教育方式网络影响网络教育对策探讨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ternet game addiction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AbstractWith the fast speed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he more and more people into the. The Internet is being a very important means of munication, let us to shorten the distance from the world, let us understand the world, but the network munication has brought many social problems, many of the young students are obsessed with the Internet, accept the bad information, leading to a series of problems, to have a large effect on personality,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Because of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emi naive young people their own semi mature, both independent and dependent, both conscious and can not control the psychological, to accept the network is almost fully open, easy to Internet addiction. In China's 26500000 Internet users, young people under the age of 25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85%, amazing speed and is to double the annual growth, some young students indulge in the network, leading to decline in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isnot prehensive results. Once they have Internet addiction, will affect their learning, the normal social interaction activities, can lead to severe depression, anxiety, cervical shoulder pain, headache and decreased visual acuity of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diseases. Based on these situation,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the young students internet addiction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ind th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from the family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and social norms. In order to help teenagers build good network value, hope that all levels of society to show concern for young students Internet problem.Keywords: discuss the education mode of network effect of network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s目录一、网络游戏成瘾的现状1(一)网络游戏成瘾的定义及症状11、网络游戏成瘾定义12、网络游戏成瘾症状1(二)初中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现状2二、初中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危害性21、危害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22、浪费大量金钱3三、初中生网络游戏成瘾的成瘾4(一)网络游戏的特性41、网络游戏的粘性设计42、网络游戏的虚拟性4(二)学校教育的缺失4(三)个体人格的偏差51、寻找平等感52、寻找成功感6(四)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6(五)社会管理者监督不力6四、防治网络游戏成瘾的对策7(一)培养良好的网络心理71、合理利用网络72、丰富课外活动7(二)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71、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82、引导孩子体验生活83、给予孩子宽容与关爱84、倾听孩子心声9(三)构建完善的家庭教育体系9(四)改善学校环境9(五)优化社会环境101、大力加强网络法制建设102、加强国家立法113、加强技术手段控制114、加强青少年网吧上网的监管力度13(六)改良网络游戏131、加强网络游戏行业管理132、设计和开发教育游戏或团体游戏软件133、加强对网络游戏开发商、代理商及运营场所的管理14结论15参考文献15致16一、网络游戏成瘾的现状(一)网络游戏成瘾的定义及症状1、网络游戏成瘾定义网络游戏成瘾是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类型,是指对网络游戏产生依赖的现象,一般是指不可抑制地、反复而长时间地玩网络游戏,并且沉迷其中,难以自拔,极度依赖网络游戏所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快感并可能造成个体明显的身体、心理、社会功能受损的一种上网行为。
网络游戏中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
网络游戏中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网络游戏成瘾是一种近年来引起人们关注的心理问题。
因为网络游戏具有一定的沉迷性,使得一些玩家容易陷入其中难以自拔。
那么,网络游戏中成瘾的心理机制是什么?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奖励机制网络游戏中多数存在奖励机制,玩家在完成某些任务或者达成一定目标时,会获得奖励,例如虚拟的装备、游戏币、声望等等。
奖励机制的存在会使人产生一定的满足感和快感,也就是说,完成任务后会获得一定的奖励,这种刺激和愉悦的感觉会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从而引起病态的心理体验和需求。
当玩家反复地通过完成游戏中的任务得到奖励的时候,他们会在获得奖励的时候感到更多的快感,这种刺激和愉悦感将使大脑释放更多的多巴胺,这样心理上就会形成成瘾循环。
二、自我认同感网络游戏中玩家可以自行选择并创建自己的游戏角色。
在游戏中,人们可以在虚拟的世界里通过装备、属性等来吸引其他玩家的注意,并彰显自己的实力和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交地位和自信心。
这种自我认同感会让玩家觉得自己变得更为强大和受人注目,从而让他们沉迷于游戏中并忽略现实生活中的事情。
三、逃避现实网络游戏中的虚拟世界能够让玩家自由地创造和探索,让人们能够暂时将自己隐藏在虚拟世界中,逃避现实生活的种种烦恼,从而产生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厌恶。
这种逃避现实的机制是网络游戏成瘾的另一个方面。
四、社交需求对于一些人来说,网络游戏成为与朋友们交流和交往的重要工具。
网络游戏中的人群多样性吸引了各个年龄层的玩家,让人们有机会结交新朋友和拓展社交圈,从而满足了他们的社交需求。
五、群体认同和团队合作网络游戏对于攻略、副本等,大多需要玩家之间的合作,这让玩家们与其他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团队合作和群体认同感。
当他们完成某项成就时,比如通关副本等,人们会对自己和团队感到很有成就感,从而开始寻求更高层次和更大的挑战,从而形成心理上的强耐受性。
综上,网络游戏中成瘾的心理机制是多样的,涉及到文化背景、人格、社会环境和个人情境等诸多因素。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青少年们越来越容易沉迷于网络世界。
他们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社交媒体、网络游戏和其他在线活动上,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学习、社交和健康。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对策,希望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并提供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成因分析1. 家庭环境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之一是家庭环境。
家庭中的沟通问题、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不当、家庭成员的网络使用行为等都可能影响到青少年的网络行为。
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溺爱、过分严格的管教、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等都可能导致孩子逃避现实生活而沉迷于网络。
2. 学校环境3.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也会对青少年的网络成瘾产生影响。
广告、娱乐节目等对网络的过度渲染,社会对网络使用的宽容态度等都可能让青少年误以为网络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从而陷入成瘾的漩涡。
二、对策研究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态度和行为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
加强家庭教育,让父母知道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使用网络,如何对孩子进行合理的监管,如何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学校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他们了解网络成瘾的危害,并提供适当的心理咨询服务。
学校也应该建立完善的网络使用管理制度,避免学生沉迷于网络而影响学业。
三、总结青少年网络成瘾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通过加强家庭教育、提升学校教育、引导社会风气等多方面的努力,我们有望帮助青少年远离网络成瘾,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行动中来。
【2000字】。
中学生上网成瘾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精选五篇)
中学生上网成瘾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精选五篇)第一篇:中学生上网成瘾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中学生上网成瘾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开题报告中学生上网成瘾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开题报告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中学生上网成瘾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课题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确定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为:GS【2013】GHB1257。
经学校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一个自我整合、多力塑造的重要阶段。
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好奇心强、情绪情感丰富强烈,渴望交流,但他们缺乏社会经验,自制力较差,容易受不良诱惑的侵蚀,缺乏对社会生活是非曲直美丑的辨别能力。
如果引导不力,容易导致青少年自我行为失控。
有的青少年沉迷于虚拟网络不能自拔,日益堕落,引发走上偷窃、抢劫等严重违法犯罪后果。
当前青少年网络成瘾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作为学生网络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预防中学生网络成瘾,最终让学生能在在网海中自由地遨游而避免成瘾,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问题,也是很多家长的迫切要求。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社会各界要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切实搞好“帮助未成年人戒除网瘾”活动,使广大青少年树立健康、文明上网理念,弘扬先进的网络文化,为青少年创建绿色网络空间,促进青少年的成长进步。
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会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目前,青少年上网成瘾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成立了专门的“网络协会”来关注青少年上网问题。
我国也成立了专门的“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来关爱上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在香港负责调查青少年上网问题的香港青少年协会督导主任莫汉辉表示,调查证明青少年上网有失衡现象,不但影响社交生活,更影响健康。
网络成瘾大学生的现实人格和网络人格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网络成瘾大学生的现实人格和网络人格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网络成瘾问题逐渐受到关注。
被认为是一种心理障碍的网络成瘾,对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
而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频率最高的群体之一,尤其容易受到网络成瘾的影响。
然而,大多数现有的网络成瘾研究都是以网络使用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忽视了网络成瘾个体的现实人格和网络人格之间的关系。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网络成瘾大学生的现实人格和网络人格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进一步预防和治疗网络成瘾提供理论指导。
二、研究问题本研究的核心问题为:“网络成瘾大学生的现实人格和网络人格之间有何关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网络成瘾大学生的现实人格特征是什么?2. 网络成瘾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特征是什么?3. 网络成瘾大学生的网络人格特征是什么?4. 现实人格和网络人格之间的关系如何?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三、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网络成瘾大学生的现实人格和网络人格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进一步预防和治疗网络成瘾提供理论指导。
具体而言,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探究网络成瘾大学生的现实人格和网络人格特征,为了解网络成瘾问题的本质和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体的心理基础。
3. 分析现实人格和网络人格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网络成瘾的成因和治疗方法提供新思路。
本研究对提高社会公众对网络成瘾问题的认识和关注,促进网络使用健康和个体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 通过文献综述和专家访谈,确定网络成瘾大学生的现实人格和网络人格测量工具,并采用层次抽样方法,从不同学科、年级、性别、地区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中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
2. 运用网络成瘾筛选工具,对样本进行初步筛选,筛选出网络成瘾倾向较高的群体作为研究对象。
3. 采用量化问卷,测量网络成瘾大学生的现实人格和网络人格特征,包括五大人格特征、幸福感、社交恐惧、社会支持等现实人格特征以及网络依赖、网络焦虑、网络自我效能、网络自我概念等网络人格特征。
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问题原因及其影响的调查报告
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问题原因及其影响的调查报告一、前言(问题的提出)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电脑越来越普及,电脑游戏也随之发展起来。
近年来,网络游戏犹如雨后春笋,迅速占领整个游戏市场。
但是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
具国家有效数据显示,目前中学生患“网络游戏成瘾症”的比例已经高达14.8%。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呢?这种沉迷于网络游戏会有什么危害?带着种种问题,我们选择了“关于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原因及其负面影响的调查”课题。
二、主要研究方法与过程(一)主要研究方法:调查法。
拟定的主要研究路线1、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的方式对“网络游戏”有初步了解。
2、制定调查问卷发放。
我们经过研究设计了如下一些问题,在同学们之间进行了调查研究。
中学生玩网络游戏的问卷调查(1)、你是否喜欢玩游戏呢?你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2)、你平时经常玩游戏吗?(3)、你为什么爱玩游戏?(4)、你认为玩游戏对你有什么好处吗?(5)、你认为游戏对你学习是否有害?(6)、你觉的你是否该不再玩游戏了?(7)、你最喜欢的中国大陆网络游戏名称有哪些?(8)、你知道的中国大陆文明网络游戏名单有什么?(9)、你最喜爱的游戏风格是什么?用笔标出你喜欢的游戏风格。
中国武侠风格地下城风格科幻、幻想风格可爱的卡通风格其它风格(10)你的主要上网地点是哪里?(网吧、家里、学校、其它地方)(11)你玩网络游戏的频率是每天都玩每周五次以上每周三次以上每周一次左右不确定,偶尔玩一下(12)你每次玩网络游戏的时长是1小时以下1~2个小时2~3个小时3~5个小时5~8个小时8个小时以上(13)你了解网络游戏的主要途径(多选)游戏网站游戏论坛游戏杂志游戏报纸电视其它方式(14)你每月用于购买网络游戏充值卡的花费是20元以内20~30元31~50元51~100元100元以上对社会人士调查问卷•您或您的孩子玩网络游戏吗?•您的孩子经常玩网络游戏吗?•您知不知道孩子为什么爱玩网络游戏吗?•您支持中学生玩网络游戏吗?•您的孩子玩网络游戏的时间是多长?o1小时以下o1~2个小时o2~3个小时o3~5个小时o5~8个小时o8个小时以上•如果您的孩子长时间玩网络游戏,您会对其进行管理吗?•您是如何看待孩子玩网络游戏的?•您觉得孩子玩网络游戏是好还是坏?•您的孩子在哪玩网络游戏?(家里,网吧,您的单位,其它地方?)•您的孩子为了玩网络游戏每月需要花多少钱?•不需要花费•20元以内•20~30元•31~50元•51~100元•100元以上(11)您的孩子玩网络游戏的频率是多少?•每天都玩•每周五次以上•每周三次以上•每周一次左右•不确定,偶尔玩一下3、找成年人进入网吧实际体验中学生在打网络游戏的种种行为。
网络游戏成瘾与人格心理学特点的关系
网络游戏成瘾与人格心理学特点的关系概述:网络游戏成瘾是指个体对网络游戏产生强烈的依赖和无法自控的行为,严重影响个体的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
人格心理学特点是指个体在心理构造和行为模式上的独特特征。
本文旨在探讨网络游戏成瘾与人格心理学特点之间的关系。
一、网络游戏成瘾与外向性格特点外向性格特点是指个体倾向于与他人互动、寻求刺激和冒险。
研究表明,外向性格特点与网络游戏成瘾之间存在一定关联。
外向个体更容易受到网络游戏中社交互动和刺激的吸引,他们更倾向于通过游戏来满足社交需求和追求刺激的欲望。
然而,过度追求社交互动和刺激可能导致对网络游戏的过度依赖,进而产生成瘾行为。
二、网络游戏成瘾与内向性格特点内向性格特点是指个体倾向于内向、内省和独处。
研究发现,内向性格特点与网络游戏成瘾之间也存在一定关联。
内向个体常常感到社交交往的压力和困难,而网络游戏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社交平台,使他们可以更自由地表达自己,获得社交满足感。
然而,过度沉迷于虚拟社交可能导致对现实社交的逃避,进而加剧成瘾行为。
三、网络游戏成瘾与自尊心理学特点自尊心理学特点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同和价值感。
研究表明,自尊水平较低的个体更容易陷入网络游戏成瘾。
网络游戏提供了一种逃避现实问题和增强自尊的途径,使低自尊个体能够在虚拟世界中获得一种被接纳和认可的感觉。
然而,过度依赖游戏来维持自尊可能导致对现实生活的忽视和社交功能的退化。
四、网络游戏成瘾与情绪调节心理学特点情绪调节心理学特点是指个体对情绪的感知、表达和调节能力。
研究发现,情绪调节能力较差的个体更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
网络游戏提供了一种逃避现实问题和情绪困扰的途径,使个体能够在游戏中获得一种情绪上的安慰和满足。
然而,过度依赖游戏来调节情绪可能导致对现实情境的回避和情绪调节能力的进一步下降。
结论:网络游戏成瘾与人格心理学特点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外向性格特点、内向性格特点、自尊心理学特点和情绪调节心理学特点都与网络游戏成瘾有关。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研究成果探讨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研究成果探讨(一)网络成瘾的界定“网瘾”的概念,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格登博格(Goldberg)提出,随后,匹兹堡大学的金伯利·扬博士(Dr. Kimberly Young)发展完善了他的这一概念。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简称 IA)“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 IAD)或“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 PIU),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按照金伯利·扬的观点,上网成瘾者主要有以下特征:(1)耐受性增强,即上瘾者要不断增加上网的时间才能获得和以往一样的满足;(2)出现戒断症状,如果一段时间(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不上网,就会变得焦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网,时刻担心自己错过什么;(3)上网频率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高,上网时间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长;(4)企图缩短上网时间的努力总是以失败而告终;(5)花费大量时间在与互联网有关的活动上,比如安装新软件、整理和编辑下载大量的文件等;(6)上网使其社交、学习、工作等社会功能受到严重影响;(7)虽然能意识到上网带来的严重问题,仍然继续花大量时间上网。
这7个标准如果符合4个即可判断其已构成“网络成瘾”。
而相比杨博士,Goldberg ( 1998 ) 提出了“网络成瘾障碍”(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的概念,认为任何一种被定义为成瘾的行为必须满足5个标准:(1)突显性(salience);(2)耐受性(tolerance);(3)戒断症状(withdrawal symptoms);(4)冲突性(conflict);(5)复发性(relapse),相比界定的门槛更高一些。
虽然金伯利·扬博士很早就对“网瘾”概念进行过界定,并且在网瘾调查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由于美国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因此并不能直接拿来作为我国青少年网瘾状况的研究依据。
人格对网络成瘾的影响
人格对网络成瘾的影响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人格对网络成瘾的影响面对同样的网络环境,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善用网络之利,而有些人却反受其害,最终因沉溺其中而导致成瘾呢?许多研究表明,人格差异是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人格特质不仅与网络成瘾显着相关,而且对网络成瘾也有较强的预测力,其中关于感觉寻求、外向性、神经质和精神质四种人格特质得到的研究结果最为一致。
但深入分析发现,当前研究对这些特质如何影响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的探讨却很不够。
本文结合心理学理论和相关文献尝试提出了四个理论(最佳唤醒理论、社交需求补偿理论、情绪宣泄理论和成就动机替代满足理论)来试图弥补此缺陷,并藉此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1?人格特质与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1.1?感觉寻求感觉寻求特质反映人对刺激的需要程度和寻求方式的差异,它包括四个子因子:刺激-冒险寻求、经验寻求、去抑制和单调耐受性。
一些研究发现,感觉寻求的去抑制因子对网络成瘾最有预测力。
Lin和Tsai 调查了753名台湾高中生,发现网络成瘾者在感觉寻求去抑制因子上的得分显着高于非网络成瘾者,进一步回归分析显示,去抑制因子的预测回归系数达到0.23。
来自美国的一项对大学生的调查研究也发现,感觉寻求的去抑制因子能显着预测网络色情成瘾。
为何去抑制因子最能预测网络成瘾?Lin等用Young的“ACE模型”来解释,即网络环境的匿名性(Anonymity)和对现实的逃避性(Escape)正好满足了部分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和想要逃离社会规则抑制的愿望。
还有研究发现感觉寻求的另一个子因子——刺激-冒险寻求也可预测网络成瘾。
Shi,Chen和Tian对979名中国大陆成年人的调查结果表明,刺激-冒险寻求能显着预测网络成瘾,预测的回归系数为0.23。
Shi等对此的解释是,网络为喜欢刺激-冒险寻求的高感觉寻求者提供了不同于现实的理想冒险环境。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影响调查报告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影响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引言:网络游戏作为一种受众广泛的娱乐活动,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备受关注。
本报告旨在深入探讨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并提供相关数据支持和建议。
一、网络游戏的普及与青少年群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游戏已成为青少年生活中常见的娱乐方式。
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超过80%的青少年玩过网络游戏,其中男性占到了绝大多数。
二、网络游戏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1. 心理因素影响网络游戏中的虚拟世界吸引力、成就感和社交互动等因素,会对青少年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及沟通技巧。
然而,如果沉迷于游戏中,可能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厌学和孤立等负面情绪。
2. 生理因素影响长时间持续玩网络游戏可能导致青少年的眼睛疲劳、颈椎不适和肥胖等健康问题。
青少年应适度控制游戏时间,保持合理的作息。
三、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学业的影响1. 分心与减少学习时间若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容易分心,影响到学习时间的合理安排。
长时间游戏会导致学业成绩下降。
2. 潜在教育价值一些网络游戏具备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策略思维和空间想象力的潜在教育价值。
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利用游戏提升学习能力。
四、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社交的影响1. 社交机会拓展网络游戏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社交空间,青少年可以结识来自不同地区的朋友,增加社交圈子和体验多样文化。
2. 社交障碍的潜在风险如果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可能导致青少年社交能力退化,与现实中的朋友和家人交流减少,甚至产生社交障碍。
五、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1. 心理饱和与压力释放网络游戏作为一种娱乐方式,可帮助青少年缓解学业压力和生活压力,提供情绪释放的机会。
2. 沉迷与健康风险沉迷于网络游戏可能导致青少年心理依赖,进而影响日常生活、学业和人际关系。
针对此类情况,家长和学校应加强监督和引导。
六、建议与总结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应加强家庭教育,明确游戏时间和限制,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共同制定合理的游戏规则。
解决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对策研究
别人的劝解与 引导 , 或是 自身的克制 力的作用 , 有些 网络游
1 青少 年 网络游 戏成 瘾概 述
在十多年中 , 网络游戏 以惊 人的速度 在中 国发 展 , 展 发 速度 超过了人们 的预期 , 为互联网上 和资本市场 的宠儿 。 成 由于网络游戏的高 回报率 和中 国巨大的市场潜力 ,中国网 络 游戏必然 成为 国际 国内游戏开 发运 营商 所追捧 的焦 点 。 但 在这繁荣景象 的背后 ,网络游戏 开发商不顾 社会责任对 利益 展开疯狂追求 ,网络 游戏玩家族 群迅速蔓 延扩大 和低 龄化导致隐藏着 的一些深 刻的经济 和社会 问题 ,随着 网络 游 戏 的 不 断发 展 而 日益 显 现 出 来 。 调 查 , 止 到 2 0 据 截 0 9年 7
现出越来越强烈 的成瘾倾 向,最 终导致失去 自制力而在游 戏 中 无 法 自拔 。
22 青 少 年 网络 游 戏 成瘾 存在 的 危 害 。
() 1网络游戏成瘾对青少年身体的危害 。2 0 年 1 月 9 08 1 日我国首部 《 网络成瘾诊 断标准》 公布 , 其中对网络成瘾 的一
个 客 观标 准 就 是 每 日上 网时 间 是否 超 过 6小 时 。事 实上 很 多 青 少 年 的 网络 游 戏 时 间 远 远 超 过 6小 时 。 因上 网时 间 过 长 ,
人群在 总体 网民中占 5 .%。0 以说 是 中国网民中规模 1 8 可 最大的一个年龄群体 。在 中国 , 南于“ 网络游 戏防止未成 年 人沉 迷系统的存在 , 可能这一数字还是被低估 的。因为容易 接受新生事物 ,以及 对新 生事物 的好奇感较 之其他人群 强 烈 , 以, 少年 网络 游戏 的用 户 的增 长速 度是最 快 的 , 所 青 同 时也是各家网络游戏运营商的用户主体 。然而 , 随着网络游 戏对青少年影响力 的加大 。很 多青 少年沉溺 于 网络游 戏世 界中而难 以 自拔 , 进而对现 实生活造成 干扰 , 甚至引 发各类 社会问题 。北京公安 部门统计 的数字显示 ,青少年犯罪 中 7 %的人 都是 网络 成瘾 患者 。青 少年 网络成瘾 问题 日趋 严 6 峻 , 8 %的青少 年因为网络成瘾而中断学业 。 有 0 而网络游戏 成瘾的人群 占网络成瘾人群中很大一部分 。网络游 戏成瘾 ,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报告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报告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游戏在青少年中越来越受欢迎。
然而,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本研究旨在探讨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网络游戏对青少年行为的影响1.1 游戏成瘾现象的出现网络游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某些青少年沉迷于游戏中,出现了游戏成瘾的现象。
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长时间沉浸于游戏中,影响学习、社交和其他日常活动等方面。
1.2 学习成绩下降长时间的游戏消耗了青少年学习的大量时间,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频繁玩游戏还可能使青少年形成拖延、怠惰的学习态度,进一步影响其学业成绩。
1.3 社交能力受损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青少年可能忽视了与现实生活中的家人、朋友进行交流和互动的机会。
这使得他们的社交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甚至出现孤独、内向等问题。
二、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2.1 心理健康问题增加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容易导致青少年产生焦虑、抑郁、孤独等心理问题。
游戏中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距可能加剧青少年的不满和挫折感,进而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2 情绪管理困难玩家在游戏中往往面对各种紧张、挑战的情境,这对青少年的情绪管理能力提出了要求。
过度沉迷于游戏的青少年可能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后,难以有效地调控情绪,进而出现情绪波动、易怒等问题。
2.3 自尊心受损某些网络游戏中,成绩和等级是评判一个玩家价值的重要标准。
在游戏中频繁失败或受挫的青少年可能会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从而导致自尊心受损。
三、对策与建议3.1 建立正确的网络游戏观念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游戏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游戏观念。
要引导他们认识到游戏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过度依赖,要平衡游戏与学习、社交等其他重要活动。
3.2 设立合理的游戏时间限制学校和家庭可以制定合理的游戏时间限制,对青少年进行管理和监督。
通过建立规范化的游戏时间表,限制他们玩游戏的时长,帮助他们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学习和其他重要活动的顺利进行。
教育调查报告-中学生上网成瘾调查与研究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教育调查报告题 目 和政一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与对策研究学生姓名陈莲芳学号2011011000187专业班级生物 1102 班教师姓名马彦男职称讲师系别化学与生命科学系日期2012-9-1...教务处印制和政一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与对策研究21 世纪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网络在为中学生搜索信息和与人交往 提供便利的同时,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也带来了许多不良的影响。
中学显然已 成为网瘾影响的重灾区,和政一中位于和政县城内比较繁华的地段,故一中学生 接触网络的机会远远高于其它远离县城的中学。
因此,就一中学生网络成瘾这一 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且分析了原因以及对策。
“网络成瘾综合症”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明显的心 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生理性受损的现象。
美国心理学家 Kimberly S.Young 认 为 IAD 与沉溺赌博、酗酒、吸毒等无异,对学生的损害是多方面的:学业成绩下 降,损害身体健康。
美国心理学会 1997 年正式认可“网络成瘾”研究,并专门 讨论 IAD 的诊断标准。
患上 IAD 的人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不能有效地 控制时间,经常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上网、从中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 使网络几乎成为现实社会的替代品,沉湎于网上的虚拟世界,“嗜网如命”,出 现一些人格障碍,导致个体心理生理受损。
一、中学生网络成瘾 1.强烈的依恋性 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和行为为上网这一活动所支配,上网也演变为其主要的心 理需要,上网时间和精力所占比例逐渐加大,进而导致了个体生物钟的紊乱。
当 无法上网时,会体验强烈的渴求,甚至产生烦躁和不安的情绪及相应的生理和行 为反应,上网后情况好转。
上网在其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注意和兴趣单一指向网 络,工作、学习动机减弱,生活质量下降。
2.情感淡漠 成瘾者对网友如胶似漆,相比之下对有血肉联系的亲人则显得更为冷漠。
关于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原因及其影响的调查研究
关于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原因及其影响的调查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游戏逐渐成为中学生娱乐的一种主要方式。
然而,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
本文将对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调查研究,以期揭示其中的内在机制,并提供一些建议以应对该问题。
一、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原因:1.逃避现实压力:中学生处于学业和人际关系的双重压力之下,网络游戏提供了一个逃避现实的空间,让他们暂时忘记繁重的学业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2.追求虚拟成就:网络游戏中的升级、装备获取等机制激发了中学生追求虚拟成就感的动力,他们通过游戏获取的荣誉和成就感成为现实中缺乏的积极反馈。
3.社交需求:在网络游戏中,中学生可以与其他玩家建立社交关系、组织团队合作,满足了他们对社交的渴望。
4.网络游戏设计的吸引力:网络游戏的设计往往具有极高的吸引力,通过奖励机制、任务设定等来激发玩家的积极性,导致中学生沉迷其中。
二、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影响:1.学业受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中学生容易忽视学习,影响学业成绩的提高,甚至可能导致学习退步。
2.健康问题:长时间面对电脑屏幕、缺乏运动,会导致中学生体质下降,容易出现近视、肥胖等健康问题。
3.社交障碍:长时间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中学生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疏离,缺乏社交技能和沟通能力。
4.心理问题:网络游戏的虚拟奖励容易使中学生产生满足感,影响他们对真实世界的需求感,造成心理不平衡、焦虑等问题。
三、应对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问题的建议:1.家庭教育的力量:家长应增强对中学生网络游戏的管理和监督,制定合理的上网时间限制,确保中学生有充足的学习和休息时间。
3.培养多元兴趣:中学生应鼓励培养多样化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更多的乐趣和满足感,减少对网络游戏的依赖。
4.添加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网络游戏开发商应该积极加强对中学生的监管,增加防沉迷系统,限制中学生长时间连续游戏。
总结起来,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原因复杂多样,既包括个体的内心需求,也与游戏设计的吸引力有关,对中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我校中学生网络成瘾的调查报告及对策
德育研究228学法教法研究课程教育研究我校中学生网络成瘾的调查报告及对策许方霞(莆田哲理中学 福建 莆田 351100)一、问题的提出1.米果是肥西县城内的一各中学生,2015年6月29日晚上9时许,米果与同学赵一(化名)相约一同去肥西某网吧上网。
由于是夜晚,没有可乘坐的班车,二人便动起了歪脑筋,决定偷搭“顺风车”。
黑夜里,二人便悄无声息地扒上了停在路边李明驾驶的重型货车中间的牵引杆上。
然而,货车司机李明并没有发现这一切,照常将车开走了,路途中,米果纵身牵引杆上跳下,不幸被李明所驾车辆碾压当场致死。
2.2016年8月3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 )在京发布第3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
[1]2015年6月1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在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发布了《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77亿,占整体网民的42.7%,占青少年总体的79.6%,60.1%的青少年网民信任互联网上的信息,整体对互联网信任度高,依赖性强,安全意思较弱。
偏重网络娱乐类应用是青少年网民最重要的特点。
青少年网民使用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视频和网络文学这四类应用的比例均高于网民总体水平,其中网络游戏高出7.9个百分点。
[2]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使用渐渐普及。
在享受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工作提供便捷的同时,我们也渐渐发现随之带来的负面因素。
青少年是一个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都相对薄弱的群体以及他们的好奇心及探索欲强的心理特征,恰好与网络的固有特性,使他们容易被色情信息、暴力游戏等不良网络内容所吸引。
一旦过度沉迷网络有网瘾,不仅影响了青少年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而且会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
人们对于网络游戏成瘾的认识调研报告
人们对于网络游戏成瘾的认识调研报告引言:网络游戏的普及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和乐趣。
然而,长时间沉浸于游戏中的玩家常常会出现成瘾状况,这种行为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对人们对于网络游戏成瘾认识的调研,探讨成瘾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网络游戏成瘾问题。
一、调研背景和目的针对网络游戏成瘾问题,我们开展了一项调研活动,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人们对于网络游戏成瘾的态度和认知程度;2. 探究网络游戏成瘾的主要原因;3. 分析应对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的有效措施。
二、调研方法和样本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研,在社交平台和线下对不同年龄段、职业和性别的人群进行了问卷调查。
共收集有效问卷500份。
三、调研结果1. 对于网络游戏成瘾的态度和认知程度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对于网络游戏成瘾存在认知,并且认为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约有60%的受访者认为网络游戏成瘾对个人发展和社交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
2. 网络游戏成瘾的主要原因在调研中,我们整理并分析了受访者对于网络游戏成瘾的主要原因。
调研结果表明,以下几个因素是导致网络游戏成瘾的主要原因:a) 没有足够的娱乐活动- 部分受访者表示,网络游戏成瘾是由于缺乏其他娱乐活动而产生的,他们渴望找到一种能够满足他们娱乐需求的方式;b) 社交压力- 一些受访者认为,网络游戏成瘾主要是由于社交压力过大而产生的,他们在游戏中找到了一种逃避现实生活的方式;c) 游戏设计- 受访者中有一部分人表示,游戏的设计吸引力较大,让人更容易沉迷其中。
3. 应对网络游戏成瘾的有效措施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种应对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的有效措施:a) 加强教育宣传- 家庭、学校和社会需要加强对于网络游戏成瘾的宣传,提高公众的认知水平,引导玩家健康游戏;b) 制定规范- 游戏开发商和相关机构应加强自律,制定更严格的规范,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并提供更多对成瘾玩家的帮助和支持措施;c)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个体需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参加体育锻炼、进行文化活动等,以充实自己的生活,减少游戏成瘾可能性。
关于网瘾的调查报告
网瘾的调查报告关于网瘾的调查报告网瘾是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有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和整理的关于网瘾的调查报告,希望大家喜欢!关于网瘾的调查报告(一)1.大部分中学生(包括上过网的和未上过网的)喜欢上网。
2.中学生上网的目的:⑴中学生上网,查阅自己爱好的信息或玩游戏者较多,其次是聊天、娱乐、收发邮件、下在音像资料或图片,再次是查阅资料、做网页、查阅有关知识的信息、浏览新闻等等;⑵大部分男生上网是为了玩游戏;一多半女生上网是为了聊天;3.比较热门的网站搜狐、新浪等;4.中学生上网的时间:大部分中学生上网是在节假日,还有一部分是在放学后和同学一起上网;5.中学生上网的途径大部分中学生在家里上网,其次是去网吧或在同学、朋友家上网;6.(非中学生)是否支持中学生上网:支持者居多,反对者较少,大部分支持者的前提是“要正确对待,有限制地上网”。
但很多中学生的家长反对或控制孩子上网。
其反对原因大多是“上网耽误学习”及“上网容易受不良信息影响”;7.网络对中学生的好处⑴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⑵因特网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中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快速的查阅相关信息,并能及时了解世界新闻信息、科技动态,不受时空限制,这给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中学生在网上与其他人交谈时,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的与其他人交流看法、心得,可以把平时不便于说的话说出来。
从某一方面来讲,教师、学生家长可以在网上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意见、建议,以及思想情况;⑷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学业。
在网上查阅信息非常方便,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甚至是合适的老师。
这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效率。
8.网络对中学生的坏处⑴容易上瘾。
许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室,不知不觉的出现了精神和身体上的病症,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⑵容易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许多网站(包括许多著名的大网站)的页面甚至主页上,都有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中学生很容易受它们的影响。
关于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的调查报告【内容导航】第1页:关于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的调查报告第2页:青少年上网调查报告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一直以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利用寒假的充实时间,我做了一次社会调查,经过社会上抽样调查及查阅相关资料可得结论: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岁-17岁的中学生群体成为“网瘾重灾区”。
自己实地自住地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而根据网络调查的结果,这一比例还要更高,达到%。
除了现有的数量庞大的青少年网瘾群体外,在非网瘾群体中,另有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
由此可见,青少年网瘾现象在我国已经不容忽视,需要引起社会各界多方面的关注。
调查显示,男性青少年网民上网成瘾的比例(%)约比女性青少年网民(%)高出7个百分点,在具有网瘾倾向的网民中男性青少年比例同样高于女性。
男性青少年缘何比女性青少年更易于沉溺网络?理论分析,男性青少年更富好奇心和冒险精神,而女性更为稳健保守。
因此,面对网络这一新事物时,男性往往更易于被网上的新鲜事物所吸引。
其次,男性青少年较为独立,女性依赖性相对较强。
在传统文化的规范下,男性往往是有泪不轻弹,与其他社会成员缺乏有效的沟通。
而女性则大可向他人宣泄负面情绪,所以当网络媒体出现时,在现实生活中比女性拥有更少宣泄渠道的男性便会倾向于利用网络媒体来宣泄负面情绪。
处于青少年成长期的男性往往思维较为活跃,自制能力较差,好动,往往被视为“顽皮”。
而女性则自控能力较好,好静,视为“乖顺”,她们往往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投入大部分的时间、精力,相对而言,花费在其他活动上的时间、精力较少。
中学生成为网瘾的“重灾区”,特别是初中生和职高学生网瘾现象严重。
报告显示,网瘾群体中13岁-17岁的青少年网民,尤其是中学生网民当中的网瘾比例是最高的。
初中生(23.2%)为最高,高中生(10.1%)中的网瘾比例则较低,可能是由于高中的课程明显要比初中繁重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4卷第1期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V ol. 34 No.1 2012年1月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Jan. 2012 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倾向与大七人格关系研究余祖伟1,孙配贞2(1.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091;2.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摘 要:通过对近1500名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倾向的问卷调查和大七人格测试,探讨网络游戏成瘾倾向和中学生大七人格特征的关系。
方法采用中国人人格形容词评定量表(简式)(QZPAS-SF)和线上游戏成瘾量表对广州市近1500名中学生进行测试。
结果发现中学生网游成瘾与大七人格存在显著相关:大七人格各因子中的严谨自制、淡泊诚信、热情豪爽、善良友好对网游成瘾倾向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精明干练对网游成瘾倾向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结论认为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者具有某些特殊的人格特质倾向,提示应加强网络游戏成瘾者的人格教育。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倾向;大七人格;相关研究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27(2012)01-0039-06引言网络游戏成瘾(Internet Game Addition)作为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类型,是指对网络游戏产生依赖的现象[1],一般是指不可抑制地、反复地、长时间玩网络游戏,并且沉迷于其中,难以自拔,极度的依赖网络游戏所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快感并可能造成个体明显的身体、心理、社会功能受损的一种上网行为。
2008年11月,我国首部《网络成瘾诊断标准》通过专家论证,玩游戏成瘾被正式纳入精神病诊断范畴,网络游戏成瘾已发展成为社会的公共精神卫生问题。
2009年3月发表的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表明,截至2008 年12 月31 日,中国青少年网民数达到1.67 亿,青少年网民玩网络游戏的比例均高于网民总体,使用率为67.4%。
[2] 鉴于中学生在青少年群体中所占比重较大,故极其有必要探讨影响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者的相关因素,以期为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干预和预防提供参考。
人格是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性。
人格的发展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良好人格的形成对个人毕生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因此,作为全面影响人发展的核心特质的人格,它与网络成瘾之间亦存在密切关系。
国外的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往往具有某些特殊的人格倾向,一些与抑郁相关的人格特征,如低自尊、缺乏成就动机、寻找外界认可、害怕被拒绝等可能是促成病态使用互联网的原因。
[3-5]国内对网络成瘾、网络游戏成瘾与人格的关系也做了一些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游戏成瘾与感觉寻求有关,网络游戏爱好者与非网络游戏爱好者在怀疑性、世故性和实验性三种人格特质上的差异显著,偏好不同类型网络游戏者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
[6-8]但目前关于人格与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研究存在两点不足。
第一,所采用的人格量表未本土化。
研究者测量人格的工具主要是采用青少年“大五”人格量表或其他一些修订的人格量表,如16PF、EPQ 等,这些量表虽然做了修订,但与中国人人格的适合性存有一定的偏差。
例如,王登峰、崔红等分析并验证了西方的“大五”人格模型不适合于中国人。
[9]他们发现中国人的人格结构由七个因收稿日期:2011-08-10基金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07B098)作者简介:余祖伟(1966-),男,广西防城港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学校心理学。
E-mail: yzweisd@;通讯作者简介:孙配贞(1983-),男,山东泰安人,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健康心理学、积极心理学。
E-mail: spzh007@40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素构成,即“大七”因素模型。
[10] 并编制了七个维度的完全本土化的综合性人格量表(QZPS)和人格形容词评定量表(QZPAS),从而对中国人的人格特点进行全面、有效地测量。
为了克服所采用的人格量表未本土化而致使其研究结果产生偏差这一缺陷,本研究率先采用王登峰等编制完全本土化的“大七人格量表”来探讨人格与网络游戏成瘾相关关系,以此获得更有效的结果。
第二,对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群体的研究较少。
目前以网络游戏成瘾作为一个独立的现象、以中学生做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较少,多数研究是以大学生做为研究对象。
鉴于中学生是构成青少年的主体,故本研究将探讨人格与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之间的关系。
为此,本研究采用大七人格量表(QZPAS)和“线上游戏成瘾量表”,对近1500多名广州市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状况进行了调查,试图探讨中学生人格特征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为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有效预防和干预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一、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在广州市选取了7所中学,从每个学校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级,共35个班级,参与者1580人,其中有效被试有1427人,男生696人,女生731人。
初一388、初二333、初三119、高一335、高二252,男生696人,女生731人。
调查时使用统一的指导语,由心理学专业人员分别进行集体施测,填写完毕后当场回收问卷。
(二)研究工具1. 网络游戏成瘾量表采用黄雅慧所编制的“线上游戏成瘾量表”。
[11] 该量表包括下列症状向度:强迫性玩线上游戏、线上游戏耐受性与戒断退瘾症状、时间管理问题、人际健康问题。
共有27题,使用四点量表。
反应方式为“极不符合”得1分,“不符合”得2分,符合”得3分,非常符合”得4分,将各项目间的得分加总即代表个人线上游戏的成瘾程度,总分越高,青少年成瘾的倾向就越高。
网络游戏成瘾量表的信度系数(alpha)为0.95。
2. 人格量表采用崔红等人建立的中国人人格形容词评定量表简表(QZPAS),该简表共包含60个项目,鉴别度指数均在0.47-0.73 之间、cronbach α系数除了第一因子为0.33 外,其他各因素均在0.51-0.65 之间;该量表采用六级评分,要求被试对每一个项目做1(完全不符合自己的情况)到6(完全符合自己的情况)的评定。
[10]在本研究中,七个因子的cronbach α系数在0.55-0.70之间。
二、结果(一)网络游戏成瘾与大七人格的相关网络游戏成瘾与大七人格各维度的相关见表1,网游成瘾总分与严谨自制、温顺随和、热情豪爽、善良友好、淡泊诚信呈显著负相关,与精明干练呈显著正相关。
游戏耐受性与严谨自制、温顺随和、淡泊诚信呈显著负相关,与精明干练呈显著正相关;人际健康与温顺随和、热情豪爽、淡泊诚信呈显著负相关,与精明干练呈显著正相关;强迫性与温顺随和、热情豪爽、善良友好、淡泊诚信呈显著负相关,与精明干练呈显著正相关;时间管理与温顺随和、善良友好、淡泊诚信呈显著负相关,与精明干练呈显著正相关。
(二)大七人格对网络游戏成瘾的分层回归运用分层回归的方法考察大七人格对网络游戏成瘾的预测作用。
首先强迫性别、年级等人表1 网络游戏成瘾与大七人格各维度的相关外向活跃严谨自制温顺随和热情豪爽精明干练善良友好淡泊诚信网游成瘾总分-0.04-0.07*-0.11**-0.06*0.16**-0.06*-0.10**游戏耐受性-0.01-0.10**-0.11**-0.040.17**-0.05-0.10**人际健康-0.06-0.04-0.09**-0.06*0.13**-0.05-0.08**强迫性-0.05-0.04-0.08**-0.07*0.12**-0.07**-0.06*时间管理-0.03-0.04-0.09**-0.050.13**-0.07*-0.13**注: *P<0.05,**P<0.01。
第1期 余祖伟等: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倾向与大七人格关系研究 41口学变量进入第一层回归方程;然后运用Stepwise方法将人格的七个维度送入第二层回归方程,以考察在控制了人口学变量的作用后,人格对其网络游戏成瘾的预测作用。
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严谨自制、热情豪爽、淡泊诚信、精明干练、善良友好能显著地预测网游成瘾状况。
网络游戏玩者越倾向于严谨自制、热情豪爽、淡泊诚信、善良友好,越不容易游戏成瘾,玩者越精明干练越容易游戏成瘾。
三、讨论以往的许多研究都证明了人格与网络成瘾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本研究的结果进一步表明,作为网络成瘾的一个特殊类型,网游游戏成瘾也与被试人格特质存在密切关系。
本研究表明,在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影响后,人格特质对对网络游戏成瘾仍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具体而言,大七人格中的严谨自制、热情豪爽、淡泊诚信、精明干练、善良友好能显著地预测网游成瘾状况。
(一) 网络游戏成瘾与外向活跃本研究得到外向活跃与网游成瘾和各维度呈不显著负相关,不具预测性。
这一结果与杨洋等研究大五人格与网络成瘾不一致[12]。
杨洋等发现外向性和宜人性对网络成瘾有显著的反向预测作用。
我们认为导致本研究结果与杨洋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两项研究中“外向活跃”具体涵义不同。
在杨洋的研究中,“外向活跃”所反映的是人际情景中表现出的活跃、主动、积极和易沟通、轻松、温和的特点,以及个人的乐观、合群倾向和积极心态[13];与外向活跃相反的特征是内向沉静。
内外向是比较稳定的人格特征,具有中国人的自我指向的特征。
外向活跃与积极的情感相关,外向活跃者在人际交往中表现活跃、积极,容易与人沟通,有较好的人际关系,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内向沉静者在人际交往中被动、拘束和不易接近,情绪消极和低落,很难在现实中获得社会支持积极肯定。
当遇到烦恼或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他们不知道求助于为他们提供支持者,为了缓解压力,或是发泄消极情绪,他们就容易通过沉迷于网络游戏,从而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
张国华等研究显示青少年的人际疏离与网络成瘾显著正相关,可以直接正向预测网络成瘾。
[14]而本研究中的“外向活跃”更多体现的是中国文化中对关系的形式化观点和宿命观。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是个人置身于一个由形式化的各种关系构成的网络中,只能依据社会角色规范行事。
在社会关系的网络中,自我意志的成份便越来越少,情绪或情感的因素也越来越不重要。
[15]中学生年龄小、处在发展中,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较为简单,人际关系单纯,差异性小。
另外,42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受佛家文化的影响,中国人认为各种关系都是“缘分”,是命注定的,是不能避及的。
因此,中国人外向活跃这种特质对网游成瘾不具预测性。
(二)网络游戏成瘾与温顺随和本研究得到温顺随和与网游成瘾和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但不具预测性。
温顺随和反映个体的情绪稳定性特点[13],与大五人格“神经质性”维度基本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