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及答案复习进程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学案练习及答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学案练习及答案
版本苏教版
课题《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所讲的科学知识及道理,激发探索科学知识的热情。
2、学习本文巧妙组材的写法与准确生动的语言。
学习重点
理解沙漠奇怪现象产生的原因,能比较分析人们对沙漠现象持不同说法的根源,懂得本文要说明的科学道理。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作者资料简介。
竺可桢(1890―1974),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之一。
主要著作有《物候学》、《竺可桢文集》、《竺可桢日记》等。
2、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并找出文中使用的成语。
略
3、本文题为“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为何先写一些可怕的景象?
先选一些可怕的现象,让读者触目惊心,也激起了读者探求真相的欲望,很好的引出了下文。
(过渡段)4、课文描述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作者又是怎样把这些现象说清楚的?
奇怪现象:魔鬼的海、鸣响的沙。
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把这些光怪陆离的现象说清楚。
5、在4段中,找出描述“魔鬼的海”、“海市蜃楼”现象的语句,读一读并结合课文概括这两种现象的成因。
魔鬼的海:沙漠地面近地温度上高下低。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阅读答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阅读答案
(一)什么导致了沙尘暴的活跃
1.气候变化、人类活动、荒漠化
2.不良气候背景、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草地资源退化和减少,水资源短缺。
3.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有那些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的地区才有可能发生沙尘暴,并强调了这一掠夺性行为的危害性。
4.A 5.略
(二)饮食不宜过烫
6、文章用四句诗开头,有什么作用?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概括了热饮热食的危害,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7、细读全文,说一说“热饮热食”对人体有哪些危害?这些结论是通过什么途径得出的?
危害有:
(1)容易发生癌变;(2)不利于饮食的消化吸收;(3)难以细品食物的美味。
途径:调查发现、病理研究
8、文中主要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任选一处说明它的作用。
①举例子②列数字
①举例子。
如:第三段中运用了举例子的方法,举我国一些地区人们喜欢饮用热奶茶、喝“功夫茶”、喝大碗热粥,使这些地区成为我国食管癌的高发区的例子,突出地说明热食热饮容易发生癌变的危害。
②列数字。
如:第四段中,运用数字进行说明,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热食热饮容易发生癌变的危害原因。
9、文章句子“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些地区食管癌,贲门癌、口腔癌又可能与热饮热食”中“可能”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不能删去(1分)。
因为“可能”一词说明癌症除了与热饮热食有关外,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果去掉“可能”就排除了其他因素,与原文不符(2分)。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
NO.1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预习案组别组号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2、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
3、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用圈点勾画法初读课文,提出并相互提出问题,相互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到课堂上。
【知识链接】本单元都是事理说明的文章。
1、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来划分,可以分为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两类2、常用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分类别、摹状貌、引用等3、常见说明顺序时间顺序:时间先后空间顺序:从外到内、从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四周到中央逻辑顺序: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特点到用途等4、注意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自主学习】1、读准字音竺可桢()()玄奘()戈壁( ) 戳穿( ) 万顷( ) 海市蜃楼( )2、解释词语单枪匹马:光怪陆离:可望而不可即:空中楼阁:3、古代到过沙漠的人对沙漠有什么感受?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4、课文描述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这些奇怪现象是怎样形成的?NO.1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探究案【学习目标】1、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2、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
3、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使用说明】教师依据新课标要求和学情,设计问题,师生共同分层次对这些问题逐一研讨。
其间,注重对课文内容的提炼,对行文思路的梳理,并适时进行情感体验教育。
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知识链接】常见说明方法答题思路:举例子:举了什么例子,具体真切形象的说明对象的什么。
作比较:把什么和什么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列数字:列举具体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打比方:把什么比喻为什么,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预习案班级:姓名:小组:评价:【学习目标】朗读课文,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用圈点勾画法初读课文,相互提出问题,相互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到课堂上。
【知识链接】本单元都是事理说明的文章。
1.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来划分,可以分为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两类。
2.常用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分类别、摹状貌、引用等。
常见说明方法答题思路:举例子:举了什么例子,具体真切形象的说明对象的什么。
作比较:把什么和什么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列数字:列举具体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打比方:把什么比喻为什么,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分类别:对什么进行分类说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3.说明顺序:时间顺序:时间先后空间顺序:从外到内、从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四周到中央逻辑顺序: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特点到用途等。
4.注意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5.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指导: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
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
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
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其他文体文章也如此。
概括文段的中心句: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
(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说明语言: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
二、整体感知:
1、说明文根据说明内容、方式可分为 说明文。说明文有三种说明顺序,即 。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就是运用的 一般的事理说明文,都采用这种顺序。 2、文中描述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有哪些?其原因是什么? 说明文和 、 、 顺序,
(第 1 页,共 3 页)
PS:双击获取文档,ctrl+A,ctrl+C,然后粘贴到word即可。 未能直接提供word版本,抱歉。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
使用说明:1、阅读教材,完成导学案的题目和深化提高; 2、认真完成,规范书写;不懂的地方用红笔标记,课上小组合作探讨时重点解决。 学习目标பைடு நூலகம்1、学习简单的事理说明文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说明方法。 2、了解文章介绍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学会从科学的角度例认识 一切怪异现象。 3、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相关链接: 竺可桢(1890—1974) ,字藕舫,绍兴东关镇(今属上虞)人。现代著名爱国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竺可桢 1910 年公费留美,入伊利斯诺大学研究院地理系专攻气象,获博士学位。1927 年,应蔡元培之聘 赴南京筹建气象研究所,任所长。先后开展高空探测、无线电气象广播、建立南京北极阁气象台,为我国 气象事业奠定了基础。1936 年任浙江大学校长,提倡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建国后,竺可桢亲自筹建中国 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先后主持综合考察、自然区划、编写大地图集等工作。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 科协副主席,中国地理学会、气象学会理事长,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所著有《物候学》 《台风中心 的若干新事实》 《中国气流之运行》等。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僧( . 戳穿( . 西域( . ) ) ) 玄奘( . 折射( . 蓄水( . ) ) ) 戈壁( . 吹拂( . 蔚蓝( . ) ) ) 骆驼( . 凹陷( . 岛屿( . ) ) )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建湖县实验初中教育集团李娟【导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简单的事理说明文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说明方法。
2.了解文章介绍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想,学会从科学的角度来认识一切怪异现象。
过程与方法:1.利用广阔的多种信息资源,最大限度的丰富学生对沙漠等自然现象的了解。
2.通过科普文章的阅读指导和相关信息的获取、甄别、处理,强化学生理性思维的方法和习惯的养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会作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2.树立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学习并运用本文准确的生动的语言。
【知识准备】一、预习内容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说明文的对象对象的特征说明方法说明方式(平实说明生动说明)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说明文的语言简介作者竺可桢(1890——1974),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
著有《物候学》《竺可桢文集》等。
二、疑难问题:【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给下面的字注音奘()戈()顷()戳()酷()蜃()凹()循()僧()桢()2.解释下列词语,再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它们在文章中应该怎么理解。
单枪匹马:光怪陆离:可望而不可即:空中楼阁:3.请你从古诗找出几句有关沙漠的诗句,写在下面。
二、合作探究:1.从语言风格和说明对象来看本文各属于哪类说明文?2.开头运用法显、玄奘的例子作用是什么?3.课文里提到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有哪些?请你朗读读本文后概括。
4.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通俗。
试从文中找几个句子分析这一特点。
三、拓展提高:1.从本文发表至今40多年来,人类对沙漠又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你从报纸杂志或网上,还了解到沙漠里有哪些奇怪现象,能不能尝试用科学道理对这些奇怪现象作一说明。
2.观察沙漠特有动植物图片,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发现。
3. 联系本文,阅读下面材料,说说你认为应该如何改造沙漠?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相当于10个广东省的幅员面积,五年新增面积相当于一个北京总面积,我国每年新增1400万人口,而耕地却在逐年减少……内蒙古阿拉善盟85%的土地已经沙化,并以每年150万亩的速度在扩展。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文中介绍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2.探寻这些奇怪现象产生的缘由,并学会从科学角度来作出正确的解释,作者释疑的巧妙构思。
3.体会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学生展示】一、基础知识1、阅读课文,把你不认识或读不准确的字和读音写在下面。
2、你向同学们推荐应注意哪个词的读音或写法,推荐的理由是什么?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本文描述并解释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
(从文中找出,从哪些词语上可以看出可怕的)2.思考:第4、5段是从科学的角度解说沙漠中“光怪陆离”现象的原因,具体原因是什么?3.那么文章的2、3两节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先明确具体内容,然后再看作用,思考一下:写作手法的运用。
)三、研读课文1.课文先说沙漠中的奇怪现象然后解释具体的原因,这种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 2.本文主要采用的说明书方法有____________ 。
3.课文主要解释了沙漠中两种可怕现象,下面是辞典上对这两种现象的解释,阅读后与原文比较一下(可读性上有何差异,可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词语的生动性等方面比较。
)蜃景:近地面的气温剧烈变化,会引起大气密度很大的差异,远方的景物,在光线传播时发生异常折射和全反射,从而造成蜃景。
鸣沙现象:①. 电荷说。
持这种解释的科学家认为,阳光照射下的石英沙粒会产生静电,带电的沙粒在外力作用,彼此摩擦发出的声音。
②. 共鸣说。
持这种解释的科学家认为,沙丘的构成状态就像一个天然的共鸣箱,沙粒滚动所发出来的声音在共鸣箱的作用下被放大。
③. 碰撞说。
持这种解释的科学家认为,声音是由于沙粒彼此碰撞而发出的。
④. 吐气说。
持这种解释的科学家认为,在夏日炎热阳光的烤灼下,沙层增温后,内部的空气因膨胀顺沙粒间隙向外排出,导致声响。
答:4.思考: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和括号中和词语,说说加点的词语用得好的理由。
(体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沙漠是这样的荒凉,空中看不见一只飞鸟,地上看不到(看不见)一只走兽(野兽)。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一、导学目标1.了解沙漠的环境及特点;2.了解沙漠中的奇怪现象;3.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二、概念解释1.沙漠沙漠是指地表覆盖着漫无边际的沙子、石头、半干旱和干旱植物,雨量极少或没有,且蒸发量大的地区。
沙漠面积广大,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2.奇怪现象奇怪现象是指人不能想象或者解释的神奇、奇异的现象。
三、课前准备1.预习教材中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2.了解沙漠的环境及特点;3.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四、课堂学习1.沙漠中的奇怪现象(1)沙丘呼沙丘呼是指因沙草风吹以及大气压变化引起的沙山发出的声音。
当沙丘受到风吹时,沙粒会发出类似于呼哧呼哧的声音,有时还会随风而变。
当山体底部或周围的岩石或沙滩受到振动时,也会产生沙丘呼声。
(2)沙漠花园沙漠花园是指一些砂漠中的石头堆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长出许多令人惊奇的绿色植物。
这些绿色植物既能够保持石头的良好状态,又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石头提供的阳光和水分。
(3)沙漠巨浪沙漠巨浪是指在沙漠中因风力的作用而形成的巨大飞沙堆。
这些沙堆会随着风力的变化而移动,并且能够随时腾空并向下移动。
沙漠巨浪被认为是沙漠中最致命的自然现象之一。
(4)冻结沙漠冻结沙漠是指夜间温度骤降,沙漠中的沙子因为冷却而结冰而形成。
这种奇怪现象会在白天升温时消失。
2.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1)实验法实验法是指通过严格的实验设计,来检验和验证某个理论或假设的方法。
使用实验法时,实验设计必须严谨、细致,并且需要注意控制变量。
(2)观察法观察法是指使用观察来收集和记录信息、数据的方法。
使用观察法时,需要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并且尽量避免主观偏差。
(3)比较法比较法是指通过比较两个或多个事物、现象、事件间的异同,来发现共性、规律等方法。
使用比较法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比较对象,并且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
龙集中学八年级语文导学案---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前
自
学
(一)文题研究
1、文题释义:这是个偏正短语,中心是“现象”,沙漠里与奇怪都是修饰语。
沙漠里说的是地点,:奇怪的意思是“奇怪qíɡuài(1.)希奇特异﹐不同一般。
(2).不寻常的人或事物。(3).觉得奇异﹐惊奇。”现象”在这个的意思是:”.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
2、作者简介:3、写作背景:(见课后注解)
②光怪陆离、海市蜃楼——极言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异乎寻常,美妙无比,罕见之至,告诉我们,不了解相关科学的人见到这样的奇异现象必然产生离奇甚至迷信的想法,也说明人类掌握科学,正确解释自然现象和改造自然的重要性。
③只要沙漠面部的沙子是细纱而干燥,含有大量的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和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摩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这一句用“只要”、“便”这对关联词语把原因和结果有效连接起来,向我们解释了沙子会发出声音(鸣沙)的原因,词语运用简洁而准确,且通俗易懂。
阅读说明文要抓住文章的说明对象及说明对象的特征。
【二】、说明文的分类
从内容上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区别:事物说明文重在介绍事物的特征,而事理说明文则重在揭示事物的本质。所以,属于哪一类说明文,取决于说明的内容侧重于特征,还是其本质。
【三】、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一般来讲,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龙集中学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备课人_______任教班级_______学期第_______课时
课题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学习课时
三课时
学习
目标
1、了解文章介绍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2、学会从科学的角度来认识一切怪异现象。
3、文章语言生动,可读性强的特点。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五河县教育局集智备课八年级语文(下)导学案(讨论稿)第11课《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课型:新授课主备人:李冰峰时间:2010年3月2日学习目标:1、了解文章介绍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重点)2、学习文章语言准确、生动、可读性强的特点。
(重点)3、探寻这些奇怪现象产生的缘由,学会从科学的角度来认识一切怪异现象。
(难点)4、用口语训练法深化科学知识,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难点)预习指导:这篇说明文比较简单,描述并解释了沙漠里的一些奇怪现象。
课前要以自学的形式认真阅读文本,把握文章思路,看看作者怎样运用设问的方式一步步引导读者探究这些奇怪现象的缘由。
学会用科学知识来解释这些怪异现象。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储备知识1.词语卡片(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玄奘()西域()戈壁()蔚蓝()戳穿()酷热()乔木()岛屿()蜃楼()竺可桢()(2)解释下列的词语吹拂空中楼阁戳穿可望而不可即欢天喜地光怪陆离单枪匹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玄奘岛欤蓄养B.弋壁蔚蓝干燥C.原故魔鬼倒映D.吹拂磨蹭抽搐2.题目解说:你能说出几句有关写沙漠的诗句吗?3.竺可桢是_______家、________家、_______家,我国近代___________事业的创始人之一。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五河县教育局集智备课八年级语文(下)导学案(讨论稿)第11课《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课型:新授课主备人:李冰峰时间:2010年3月2日学习目标:1、了解文章介绍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重点)2、学习文章语言准确、生动、可读性强的特点。
(重点)3、探寻这些奇怪现象产生的缘由,学会从科学的角度来认识一切怪异现象。
(难点)4、用口语训练法深化科学知识,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难点)预习指导:这篇说明文比较简单,描述并解释了沙漠里的一些奇怪现象。
课前要以自学的形式认真阅读文本,把握文章思路,看看作者怎样运用设问的方式一步步引导读者探究这些奇怪现象的缘由。
学会用科学知识来解释这些怪异现象。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储备知识1.词语卡片(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玄奘()西域()戈壁()蔚蓝()戳穿()酷热()乔木()岛屿()蜃楼()竺可桢()(2)解释下列的词语吹拂空中楼阁戳穿可望而不可即欢天喜地光怪陆离单枪匹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玄奘岛欤蓄养B.弋壁蔚蓝干燥C.原故魔鬼倒映D.吹拂磨蹭抽搐2.题目解说:你能说出几句有关写沙漠的诗句吗?3.竺可桢是_______家、________家、_______家,我国近代___________事业的创始人之一。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了解文中介绍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2.探寻这些奇怪现象产生的缘由,并学会从科学角度来作出正确的解释,作者释疑的巧妙构思。
3.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4.激发探索世间万物奥秘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学习重点:1、了解文章介绍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2、学习文章语言准确、生动、可读性强的特点。
学习难点:探寻这些奇怪现象产生的缘由,学会从科学的角度来认识一切怪异现象。
学法指导:本文寓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细细品读,既让人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又从中感受到语言的熏陶,趣味盎然,所以同学们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发展思维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并能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知识链接:一、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事物说明文);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事理说明文)的一种文体。
二、说明文的常识:1、说明对象:介绍事物、阐明事理2、说明特征: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本质东西3、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引用、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摹状貌等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5、说明语言:准确、简明(科学小品文:生动、形象)、周密6、说明文的结构: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 2.递进式(事理性说明文大多使用)三、说明文的分类:从对象上: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从语言上:生动性说明文、平实性说明文四、常见9种说明方法:1、举例子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只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作用:把比较复杂的事物说得具体明白。
2、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
《荒漠里的奇异现象》导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文中介绍的荒漠里的奇异现象2.探访这些奇异现象产生的缘故,并学会从科学角度来作出正确的解说,作者释疑的奇妙构想。
(要点)3.正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要点)4.激发研究人间万物神秘的兴趣,培育研究精神和创新精神【学法和教法指导】本文寓知识性、科学性、兴趣性于一体,细细品读,既让人感觉到科学的魅力,又从中感觉到语言的熏陶,兴趣盎然,因此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发展思想能力,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建力潜能,逐渐养成脚踏实地,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并能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知识链接】荒漠中奇异的旋风和不用火只用沙子烧饭的现象旋风形成的最主要原由,是当某个地方被太阳晒得很热时,这里的空气就会膨胀起来,一部分空气被挤得上涨,到高空后温度又渐渐降低,开始向周围流动,最后下沉到地面邻近。
这时,受热地域的空气减少了,气压也降低了,而周围的温度较低,空气密度较大,加上受热的这部分空气从空中落下来,因此空气增加,气压明显加大。
这样,空气就要从周围气压高的地方,向中心气压低的地方流来,跟水往低处流同样。
可是,因为空气是在地球上流动,而地球又是时辰不断地从西向东旋转,那么空气在流动过程中就要受地球转动的影响,渐渐向右偏去(本来的寒风偏转成东寒风,南风偏转成西南风,西风偏转成西寒风,东风偏转成东南风)。
于是从周围吹来的较冷空气,就环绕着受热的低气压区旋转起来,成为一个和钟表时针转动方向相反的空气涡旋,这就形成了旋风。
沙子的比热容很小 ,不需要汲取太多的热量就能达到很高的温度。
因此在荒漠能够用沙子烧饭。
【学习过程】一、导入二、预习检测作者简介:竺可桢( 1890—197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近代气象事业首创人之一。
著作有《物候学》《竺可桢文集》等。
1、给加点的字注音( 4 分)拆穿()玄奘()蜃楼(...酷热()湛蓝()万顷(...三、自学纲要1.本文描绘并解说了荒漠里的一些奇异现象。
江苏省丹阳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 苏教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基础部分】(学习程序:课外独自完成、学科组长评好分——课内小组交流3分钟——小展示、点评5分钟)1.课文写得很好,我认真读了()遍。
2.我会读下面的生字,我要提醒同学们读准下面的字词。
3.课文中的生字,我要提醒同学们注意把这几个字写正确。
4. 课文主要向我们列举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又分别是什么?【要点部分】(学习程序:小组交流8分钟——老师分配任务,小组重点探究4分钟——大展示,点评12分钟)1. 古代到过沙漠的人和现代的人对沙漠分别有什么感受?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2. 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沙漠中奇怪现象产生的原因,那开头为什么叙述法显和玄奘的故事?3. 课文主要向我们列举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作者怎样把这些光怪陆离的现象说清楚的?4.作者对沙漠里奇怪现象的成因进行剖析,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5. 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说说这篇课文运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中心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时间分钟【拓展部分】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高峰①沙漠是地球上最荒凉的区域之一。
为什么沙漠如此荒凉?按照我们一贯的理解是,沙漠地区缺乏生命所需的水,所以鲜有生命能在那些地区生存。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6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6学习目标:1.了解文中介绍的沙漠里的惊奇现象2.探寻这些惊奇现象产生的缘由,并学会从科学角度来作出正确的说明,作者释疑的巧妙构思。
3.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4.激发探究世间万物隐秘的爱好,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学习重点:1、了解文章介绍的沙漠里的惊奇现象。
2、学习文章语言准确、生动、可读性强的特点。
学习难点:探寻这些惊奇现象产生的缘由,学会从科学的角度来认识一切怪异现象。
学法指导:本文寓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细细品读,既让人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又从中感受到语言的熏陶,趣味盎然,因此同学们在进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进展思维能力、想像力和制造力,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并能初步把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知识链接:一、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要紧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事物说明文);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事理说明文)的一种文体。
二、说明文的常识:1、说明对象:介绍事物、阐明事理2、说明特点: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本质东西3、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引用、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摹状貌等4、说明顺序:时刻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5、说明语言:准确、简明(科学小品文:生动、形象)、周密6、说明文的结构: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2.递进式(事理性说明文大多使用)三、说明文的分类:从对象上: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从语言上:生动性说明文、平实性说明文四、常见9种说明方法:1、举例子说明事物的情形或事理有时只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明白得,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明白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作用:把比较复杂的事物说得具体明白。
2、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点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晰,能够依照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及答案十一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目标导学1.理解沙漠中奇观现象及产生的原因。
2.学习文章的写作思路,体会这种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写法的好处。
3.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所带有的一定的文艺色彩。
二、自主预学1. 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完成下列问题。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玄奘.()戈.壁()戳.穿()万顷.()海市蜃.楼()僧.侣()(2)解释下列词语。
单枪匹马:光怪陆离:可望而不可即:2. 二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和有关参考资料填空。
竺可桢(1890-1974),家、家和家,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著有。
3. 三读课文,回答问题,并提出你的疑问。
(1)课文里提到的沙漠里的可怕的、奇怪的现象有哪些?(2)读完课文后,产生的疑问。
三、互动探究(一)交流讨论“自主预学”中的内容。
(二)文本感知。
1.阅读第2、3两段,思考:沙漠到底是不是像法显和玄奘说的那样恐怖吗?为什么在他们看来沙漠是如此的恐怖呢?沙漠里的一些奇怪现象可以正确解释了吗?2.阅读第4段:从科学的角度解说沙漠中“光怪陆离”现象的原因。
思考:这一段中,作者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文章是怎样来解释这一现象的?3.朗读第5段后思考:作者如何从科学的角度说明沙漠中“鸣沙”现象的原因?4.作者解释了一些沙漠里奇怪现象的原因,你认为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5.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5):(三)合作探究:1.品味文章生动的语言(1)“两年前我和五六个同志曾经走到这鸣沙山顶上慢慢滚下来,果然听到了隆隆之声好像远处汽车在行走似的。
”这一句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2)文中说明“鸣沙”的成因,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 ()(3)若是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下面低而上层高,短距离内相差七至八摄氏度,像平直的海边地区有时所遇见的那样,那便可把地平线下寻常所见不到的岛屿、人物统统倒映在天空中,成为空中楼阁,又叫做海市蜃楼。
这句用了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清晰地说明了(4)“据一些专家的意见”能否省略?为什么?(5)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只写这两节就已把问题说清楚了,能否把前面的内容删去?2.感悟:沙漠对人类来说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和不尽的危机,试谈沙漠与我们经济、生活方面有什么关系?(四)课堂小结。
本文描述了沙漠里可怕现象,从科学角度作出了正确的解释,表明了的真理。
四、课堂练习(一)同步反馈训练。
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A.僧侣(shēn)玄奘(zàng)蓄养(xù)B.戈壁(gē)蔚蓝(wēi)戳穿(chuō)C.折光(zhé)岛屿(yǔ)凹形(āo)D.遵循(xún)骆驼(tuó)海市蜃楼(shē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玄奘岛欤蓄养 B.弋壁蔚蓝干燥C.原故魔鬼倒映 D.吹拂磨蹭抽搐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向沙漠进军》和《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作者都是竺可桢。
B.《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以时间为顺序从古而今写来的。
C.《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主要是驳斥东晋僧人《佛国记》的错误说法。
D.《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较多地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二)课内阅读。
在沙漠里边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
唐玄奘相信这是魔鬼在迷人,直到如今,住在沙漠中的人们,却也还有相信的。
群众把会发出声音的沙地称为“鸣沙”。
在现宁夏自治区中卫县靠黄河有一个地方叫鸣沙山,即在今日沙坡头地方,科学院和铁道部等机关在此设有一个治沙站,站的后面便是腾格里沙漠。
沙漠在此处已紧逼黄河河岸,沙高约一百米,沙坡面南座北,中呈凹形,有很多泉水涌出。
此沙向来是人们崇拜的对象,据说,每逢夏历端阳节,男男女女便在山上聚会,然后纷纷顺着山坡翻滚下来。
这时候沙子便发生轰隆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
两年前我和五、六个同志曾经走到鸣沙山顶上慢慢下来,果然听到隆隆之声,好像远处汽车中行走似的。
据说,只要沙漠面部的沙子是细沙而干燥,含有大部分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或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磨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
1.“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这句话的意思是,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2.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
请你举出生活中一个例子来证明这句话。
(要求现象和道理都说清楚)3.这段文字说明了沙漠里的什么怪异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条件有哪四个?4.这段文字是按什么顺序说明沙漠里的这个怪异现象?五、拓展阅读瀚海蜃景晴朗炎热的夏日,在敦煌的戈壁瀚海中常能看到神秘的蜃景。
尤其是在敦煌至阳关、玉门关公路的两侧。
车外热浪如风,车内热气如蒸;车疾驶如飞,人饥渴难忍。
人们多么的渴望在路边能出现一个清泉,多么希望在前边能出现一片绿州啊!就在人们白日作梦般希冀的时候,您经常的可以看到在前边的沙漠里会出现一群骆驼响着驼铃,载着一批风尘仆仆的旅人,向着沙漠中绿洲和清泉走去……您还经常的可以看到在清泉上方冒出的水汽若有若无地飘荡着,若接若离地游移着;淡淡地,白白的;一会儿成为一片游云,一会儿成为一潭清影;一会儿又不见踪影……当您的目光随着水气的升腾向上延伸时,您会更清楚地看到远处会有一大片水一样的东西出现!那是湖泊或海一样的水面,水中有岛屿和滩涂;水边还有牧羊的姑娘;姑娘的身边还有白云般的羊群,羊群飘荡在翠绿的草地上……在隐隐约约和不可触摸之间,远远的您还会看到小树树;透过绿色的树林,您还可以看到黄色的房屋,整齐的建筑;错落有致的城市和波涛澍湃的水面连成一片;若隐若现,十分壮观。
您就会觉得自己象是进入了太虚幻境!亦梦亦幻的景物飘浮游移;让人浮想联翩,激动不已!在恍惚中,您可以看到金色的勾勒,绿色的点缀;白色的扩散,红色的描绘;组成一幅梦一般的画面。
在恍惚中,您会看到它象魔术师般的在表演者:万花筒般的在幻动着;艺术家版的在创造着……当您拿着相机追到它跟前想探个究竟,准备拍几张的时候;可它却令人失望的消失了!就在您迟疑的当儿,它却又奇迹般的出现了!您走得越快它就离您越远,当您心中感到是乎是已走它预定的位置时,它忽又神秘地消失了;消失的连一丝一毫的影子和痕迹都没有!任您千呼万唤不出来,百度寻它不复见……这既不是白日做梦也不是幻觉,而是敦煌的奇景-海市蜃楼!在这样的季节里,您能看到海市蜃楼那可是您的缘分哦!1.《瀚海蜃景》和《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两篇文章在表达方式上有何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 找出两篇文章中写相同内容的语句,比较两者在语言上有何相似及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3.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六、课后作业1.完成导学案“拓展阅读”中的练习。
2.自主搜集有关海市蜃楼的材料,介绍被称为人间仙境的蓬莱阁发生和海市蜃楼现象。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答案二、1(1)zàng gē chuō qǐng shèn sēng(2)单枪匹马:比喻单独行动,没有别人帮助。
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形容看来可以实现而实际难以实现2、文学常识填空。
竺可桢(1890-1974),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
著有《物候学》。
3、(1)明确:可怕:鬼怪、热风、荒凉奇怪的现象:一是“魔鬼的海”和“海市蜃楼”,二是“鸣沙”。
三、(二)1、学生讨论后明确:其实沙漠里并不像法显他们说的那样恐怖,我们的科学院的工作人员好几次横穿沙漠,并没有什么鬼怪。
这说明在科学工作者面前,奇怪现象是可以正确解释的。
他们之所以感到如此恐怖,是因为他们当时的条件太差了。
他们是单枪匹马,一人独行,而现在的条件就优越得多,或是驼队,或是汽车飞机的支援。
2、文章描写了被称为“魔鬼的海”的沙漠现象:夏日中午,沙漠中的人“渴不可耐”之际,“忽然看见一个很大的湖,里面蓄着碧蓝的清水,看来并不很远”,但可望而不可即。
对这一现象,作者并未马上加以解释,而是叙说了法国数学家孟奇的故事,让他来回答。
孟奇运用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原理,科学地说明了“魔鬼的海”以及“海市蜃楼”的成因,深入浅出,富于趣味。
具体的解释(见书本)3、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段开头表明“鸣沙”现象从古以来一直被人们视为超自然的现象。
文章并未紧接着对这种现象作科学解释,而是叙说了具有“鸣沙”现象的宁夏鸣沙山的地形和位置,指出“这块沙地向来是人们崇拜的对象”,以“据说”和自己的耳闻目睹,突出鸣沙的隆隆巨响。
在此基础上,文章才“据一些专家的意见”加以科学解释。
这样也就让读者形成了一个普遍认识,那就是:一切怪异的现象,都是可以用科学的道理来说明的。
4、沙漠并不可怕“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不要迷信,要相信科学,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事物5、第一部分(1):描述沙漠里的一些奇怪可怕的现象。
第二部分(2—5):科学地解释沙漠里奇怪可怕现象。
(三)1、品味文章生动的语言(1)打比方 (2)打比方(3)作诠释、列数字、打比方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
(4)不能,省略就缺乏了语言的严密性及说明的准确性。
关于“鸣沙”现明,在1961年还未达成共识。
(5)不能。
法显、玄奘两个都是历史上知名人物,单枪匹马深入大戈壁,万里跋涉走过各处;行文有趣,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对象,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
2、感悟:沙漠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我们可以把沙漠变成绿洲,利用风力发电,变废为宝。
沙漠植物:克拉玛干沙漠地区有大面积的胡杨林,准噶尔盆地的梭梭林、沙拐枣、仙人掌、骆驼刺等。
沙漠宝藏:石油、食盐、碱、矿产。
响沙湾旅游区:滑沙、骑骆驼探奇、跳伞、打靶、沙浴、划船、听鸣沙、住蒙古包、品尝美酒、聆听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