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16_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16_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2.8cmB.乙图中的测量工具是机械停表C.丙图中,战斗机相对于加油机是静止的D.丁图中,汽车速度仪的示数是80Km/h2.音乐会上听交响乐时,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的声音,是因为它们有着不同的()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3.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D.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4.根据图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80℃的酒精是液态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C.﹣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D.铅的凝固点是﹣328℃5.天气“回潮”时,教室窗户的玻璃上会出现小水珠,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升华6.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A.屏幕上的“手影”B.茶杯在镜中的“倒影”C.钢笔“错位”D.水中筷子“弯折”7.照镜子时,你会在镜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镜里的像是实像B.镜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像的大小与人的大小相等D.人向镜靠近1m,像将远离镜面1m8.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A.电视遥控器B.医用“B超机”C.验钞机D.夜视仪9.光从水射入空气中,入射角为45°,其折射角()A.等于45°B.大于45°C.小于45°D.无法确定10.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和蜡烛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 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可以在光屏上得到()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11.小华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做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质量无关B.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质量有关C.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D.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12.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3: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B.天平左端下沉C.天平右端下沉 D.天平保持平衡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3.如图所示的是a、b、c三辆玩具小汽车运动时的s﹣t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运动速度最大的是车,a车运动6s通过的路程是m.14.音叉、钢琴与长笛分别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音调相同时,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频率、音色(选填“相同”或“不同”)15.在课外小实验中,同学们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同时发现易拉罐的底部外有白霜形成,该白霜的形成是(填物质变化名称)现象,在形成白霜的过程中会(填“吸收”或“放出”)热量.16.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有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像.17.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种现象叫做;适当的线照射可促进人体骨骼生长.18.在如图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其矫正做法是图.19.冰的密度为0.9×103kg/m3,若质量为1kg的冰熔化成水,其不变,变小.(均选填“质量”、“体积”或“密度”)20.一块钢板的密度为7.8×103kg/m3,其质量为15.6kg,则它的体积是m3;若将钢板截去,剩余部分的密度是kg/m3.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48分)21.作图(1)在图甲中作出物体AB的像A′B′.(2)在图乙中画出合适的透镜.22.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情形如图所示,其中秒表每格表示1s,该实验中,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全程= cm/s、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是:v上半程= cm/s;全程与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关系式:v全程v下半程;实验结果表明:小车在斜面上做运动,若斜面变陡,下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会变(选填“长”或“短”)23.如图是李强同学“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的情况,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加热.(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水温上升到该温度时的加热时间大约是min (2)根据李强同学的实验可知:图乙中的图正确反映了水的沸腾现象;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水的温度(选填“升高”或“不变”或“降低”);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3)李强同学发现撤掉酒精灯后,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24.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实验中,小明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5cm 刻度线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光学器具中,成像原理与图示的成像特点相同的是(2)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要在光屏上得到更大、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将蜡烛向移,光屏适当向移(选填“左”或“右”)(3)仍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80cm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立、的实像,且光屏放在cm刻度线处时,烛焰的像最清晰.25.下图是李强同学“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步骤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1)在量筒中倒入20ml水、金属块浸没水中后,量筒中页面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cm3.(2)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状况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将游码移到处并向(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3)如图丙所示,金属块的质量是g.(4)根据李强同学的实验可知:该金属块的密度是kg/m3;李强同学的测量步骤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偏(选填“大”或“小”).26.建筑工地需用沙石400m3,若用载重4t的卡车运送,需运多少车(ρ沙=2.6×103kg/m3)?27.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距离正前方峭壁440m处鸣笛后继续前进,经过2.5s听到从峭壁反射回来的汽笛声,求汽车的行驶速度?28.用盐水选种时,要求盐水的密度值为1.1×103kg/m3,现配置了0.5dm3的盐水,盐水的质量是0.6kg,计算说明:(1)这种盐水是否符合要求?(2)若不符合要求,应加盐还是水、加多少?2016-2017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2.8cmB.乙图中的测量工具是机械停表C.丙图中,战斗机相对于加油机是静止的D.丁图中,汽车速度仪的示数是80Km/h【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时间的测量;长度的测量;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乙图中的测量工具是机械停表;(3)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4)汽车速度仪的单位是km/h.【解答】解:A、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5.50cm对齐,右侧与8.3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8.30cm﹣5.50cm=2.80cm.故A错误;B、乙图中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机械停表,故B正确;C、加油机与战斗机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以战斗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静止的,故C正确;D、汽车速度仪的示数是80km/h,故D正确.故选A.2.音乐会上听交响乐时,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的声音,是因为它们有着不同的()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考点】音色.【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解答】解:音乐会上听交响乐时,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的声音,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音色,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3.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D.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考点】声与能量;声与信息.【分析】声可以传递能量,利用声波传递能量来清洗钟表等精密的机械,还可以清除人体内的结石;声还可以传递信息,医生利用听诊器来听病人的心肺就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解答】解:A、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利用的是回声测距,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超声波可以引起眼镜中的灰尘振动,达到清洗眼镜的目的,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医生利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选:B.4.根据图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80℃的酒精是液态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C.﹣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D.铅的凝固点是﹣328℃【考点】熔点和凝固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以及熔化吸热的特点.【解答】解:A、80℃的酒精应该是气态,因为由表中数据可知:酒精的沸点是78℃.故A 不正确.B、气温接近﹣50℃时.不能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因为在这时,水银已经凝固.故B不正确.C、﹣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水银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此时温度就是﹣39℃.故C正确.D、铅的凝固点是328℃.故D不正确.故选C5.天气“回潮”时,教室窗户的玻璃上会出现小水珠,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升华【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雾、雨、露都是液化形成的.【解答】解:阴雨天气空气中的水蒸气比较多,碰到温度比较低的玻璃,就会液化形成小水珠,也就是“回潮”现象.故选B.6.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A.屏幕上的“手影”B.茶杯在镜中的“倒影”C.钢笔“错位”D.水中筷子“弯折”【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解答】解:A、屏幕上的“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与“小孔成像”形成原因相同,故A正确;B、茶杯在镜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故B错误;C、钢笔“错位”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C错误;D、水中筷子“弯折”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D错误;故选A.7.照镜子时,你会在镜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镜里的像是实像B.镜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像的大小与人的大小相等D.人向镜靠近1m,像将远离镜面1m【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2)平面镜成像的光的反射现象.【解答】解: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错误;B、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C、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跟物体大小相等,故C正确;D、平面镜所成的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人向镜靠近1m,像将靠近镜1m,故D 错误.故选C.8.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A.电视遥控器B.医用“B超机”C.验钞机D.夜视仪【考点】紫外线.【分析】紫外线具有化学作用强、生理作用强、荧光效应强的特点,根据这样的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来判断此题.【解答】解:A、红外线方向性好,可以用作电视遥控器;B、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B超就说明这一点;C、紫外线有荧光效应,使荧光物质发出荧光,可以做成验钞机,检验钱的真伪;D、红外线热作用强,一切物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高温物质辐射红外线强,因此制成红外线夜视仪,可以用在军事上.故选C.9.光从水射入空气中,入射角为45°,其折射角()A.等于45°B.大于45°C.小于45°D.无法确定【考点】光的折射规律.【分析】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因为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若入射角为45°,则折射角一定大于45°.故选B.10.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和蜡烛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 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可以在光屏上得到()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首先根据图象得出凸透镜的焦距,根据物距大于2f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解:由图知,凸透镜的焦距为40cm﹣30cm=10cm,烛焰距凸透镜30cm,处于2f之外,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D.11.小华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做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质量无关B.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质量有关C.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D.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首先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体积和质量;其次是明确该图象所表示的是物质的密度;然后根据图象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得到结论.【解答】解:①∵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即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所以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质量和体积都无关.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②图象中横轴表示物质的体积,纵轴表示物质的质量,根据密度的定义式ρ=从图可知,过坐标原点的直线的斜率即表示物质的密度.由此可知,某一物质的质量越大,体积也大,所以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即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③从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体积相同,当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不同,所以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即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2.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3: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B.天平左端下沉C.天平右端下沉 D.天平保持平衡【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1)在体积相同时,物体质量与其密度成正比;(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解答】解:A、已知甲乙体积相等,甲、乙密度之比为3:1,由公式m=ρV知,质量之比为3:1,也就是甲的质量大于乙.故A不正确;B、C、D、由图知,左右两侧力臂相同,设一个乙球的质量为m,则左侧小球总质量为m左=7m,右侧小球总质量为m右=6m,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此时杠杆不能平衡,左端将下沉.故B正确,C、D不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3.如图所示的是a、b、c三辆玩具小汽车运动时的s﹣t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运动速度最大的是 a 车,a车运动6s通过的路程是12 m.【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根据相同的路程比时间,时间小的运动的快,然后根据图象得出8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解答】解:由图可以看出,abc都运动了60m的路程,a用时3s,而b用时4s,c用时6s,故相同的路程,a用时最短,所以速度最快,故a车速度最大;据图可知,a车4s运动了8m,所以速度是2m/s,故6s内a车通过的路程是s=vt=2m/s×6s=12m;故答案为:a;12;14.音叉、钢琴与长笛分别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音调相同时,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频率相同、音色不同(选填“相同”或“不同”)【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1)频率是1s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2)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发生体的结构、材料有关.【解答】解:由图可知,音叉、钢琴、长笛振动的快慢相同,因此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频率相同,则音调相同;它们的波形不同,所以发声体不同,故音色不同.故答案为:相同;不同.15.在课外小实验中,同学们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同时发现易拉罐的底部外有白霜形成,该白霜的形成是凝华(填物质变化名称)现象,在形成白霜的过程中会放出(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解答】解: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白霜,属于凝华现象,是放热的过程.故答案为:凝华;放出.16.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有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像.【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分析】(1)我们能看到鱼,是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进入人眼,人看到的不是真实的鱼,而是变浅了的鱼的虚像,是由于折射形成的;(2)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白云通过水面成像,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解答】解:(1)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看到变浅的鱼的虚像.(2)当光遇到水面时会发生反射,此时水面相当于一平面镜,白云就是通过水面成的虚像.故答案为:折射;反射.17.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可促进人体骨骼生长.【考点】光的色散;紫外线.【分析】(1)光的色散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七色光的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2)紫外线的作用有:①化学作用:消毒杀菌;②生理作用: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③荧光效应:使荧光物质发光,例如验钞机.【解答】解: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可促进人体骨骼生长.故答案为:光的色散;紫外.18.在如图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乙图,其矫正做法是丁图.【考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本题要抓住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解答】解: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折光能力减弱,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所以乙图表示远视眼的成像情况;远视眼的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使像刚好成在视网膜上,所以其矫正做法正确的是丁图.故答案为:乙;丁.19.冰的密度为0.9×103kg/m3,若质量为1kg的冰熔化成水,其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均选填“质量”、“体积”或“密度”)【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分析】质量是指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它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冰的密度为0.9×10 3kg/m3,水的密度为1.0×10 3kg/m3,根据公式ρ=可以判断出冰化水时,体积的变化.【解答】解:冰熔化成水后,虽状态改变了,质量不变;根据公式ρ=可知当物体的质量不变时,体积和物体的密度成反比,冰熔化成水后,密度变大,体积变小.故答案为:质量;体积.20.一块钢板的密度为7.8×103kg/m3,其质量为15.6kg,则它的体积是2×10﹣3m3;若将钢板截去,剩余部分的密度是7.8×103kg/m3.【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已知钢板的密度和质量,可利用公式ρ=公式变形计算体积,密度是物质的特性,由此来分析剩余部分的密度.【解答】解:因为ρ=7.8×103kg/m3,m=15.6kg,所以由ρ=可得:V===2×10﹣3m3,因为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不随质量和体积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将钢板截去,剩余部分的钢板质量变小,其密度不变,仍为7.8×103kg/m3.故答案为:2×10﹣3;7.8×103.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48分)21.作图(1)在图甲中作出物体AB的像A′B′.(2)在图乙中画出合适的透镜.【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AB中端点A、B的像点A′、B′,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2)根据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判断出光线折射的变化情况,再填入适当的透镜即可.【解答】解:(1)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2)图中平行光线经过透镜后会聚,所以应为凸透镜,如下图所示:22.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情形如图所示,其中秒表每格表示1s,该实验中,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全程= 12 cm/s、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是:v上半程= 10 cm/s;全程与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关系式:v全程<v下半程;实验结果表明:小车在斜面上做加速运动,若斜面变陡,下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会变短(选填“长”或“短”)【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2016_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16_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关于教室内涉及到的一些物理量,下列描述最接近实际的是()A.教室内的温度约为50℃B.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C.一张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300gD.老师眨眼一次所用的时间为10s2.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3.关于物质的密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公式ρ=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B.密度是物体的属性,物体不同,密度也不同C.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4.下列自然现象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A.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升华B.烧开水时冒“白汽”﹣汽化C.夏天,冰箱里拿出的棒冰周围的“雾气”﹣液化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熔化5.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B.物理书在北京和上海的质量是一样的C.1kg的棉花比1kg的铁块质量小D.将铁块压成铁饼,质量减小了6.有四个容量都为500毫升的瓶子,分别装满海水、纯水、酒精和汽油,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海水>ρ纯水>ρ酒精>ρ汽油)()A.海水 B.纯水 C.酒精 D.汽油7.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A.B.C.D.8.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为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现象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9.人坐在橡皮筏上随湍急的河水漂流,人相对河岸是的,相对是静止的.10.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信息)的特点.除夕之夜,燃放烟花爆竹时,不少汽车由于受到振动使它的报警声响起,此时汽车的报警声和鞭炮声对于已经入睡的人来说是(乐音/噪声).11.华蓥市举办了几届颇具影响的梨花节.其中有一次,台湾歌手周杰伦也来到了梨花节晚会的舞台上,现场观众能从不同的位置看见他,这是一种光的现象;当时他身穿紫色T 恤,蓝色牛仔裤,如果舞台只用红色灯光照向他时,观众看到他的裤子的颜色是色.12.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其矫正做法是图.13.“谚语”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其语言简练,含义深刻.有句谚语说:“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了,霜是由于气温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而形成的;雪后寒是由于雪导致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14.把一只充了气的气球放在阳光下晒,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内部的气体的体积,密度(变大、变小或不变).15.普通教室一般长约为8m,宽约为6m,空间高约是m,若空气的密度约为1.29 kg/m3,则一间普通教室中空气的质量为kg.16.如图所示是水的密度﹣温度图象,从图中你能得出什么信息?说出至少两条你发现的信息(1);(2).17.有A、B、C、三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400g、60g,体积分别为16cm3、50cm3、12cm3.在A、B、C三个金属球中,若只有一个是空心的,那么球是空心的,这种材料的密度为.18.优美的诗句描绘了光的现象,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其中“海上明月”是光的现象;“疑水浅”是光的现象.三、实验探究题(共31分)19.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量一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金属片的长度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20.如图所示,一束光沿AO方向从水中射向空气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2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22.小宇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请你回答:(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2)图乙中段表示水的沸腾过程.(3)图乙中不是根据本实验装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画出来的.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各组使用相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小华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该小组实验记录如下表(1)请你根据上表信息,求出凸透镜的焦距f= cm.在实验中,我们需要让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2)分析数据可知,在一定范围内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近,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3)小华所在的小组把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固定不动,在调节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的过程中,在光屏上观察到的是(4)若烛焰,凸透镜,光屏分别放在某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凸透镜位置不变,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时,为了在光屏上再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远离/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5)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24.小华同学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1)把天平放在,将游码移至处,然后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2)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醋的总质量m1;B.将待测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2;C.将烧杯中的一部醋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V;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代号).(3)由图可得杯子及杯内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g.液体的体积为cm3.(4)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液体的密度是g/cm3= kg/m3.四、综合题(共25分)25.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10min内前进6km,停车10min后又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0min,求:(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26.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是多少米?(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27.有一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kg,用此瓶装金属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8kg,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kg,求:(1)玻璃瓶的容积;(2)金属颗粒的质量;(3)金属颗粒的密度.2016-2017学年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关于教室内涉及到的一些物理量,下列描述最接近实际的是()A.教室内的温度约为50℃B.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C.一张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300gD.老师眨眼一次所用的时间为10s【考点】温度;质量的估测;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室温在大约20℃左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教室的门比人高些,大约2m,该选项说法正确;C、一份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8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老师眨眼一次所用的时间为1s,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2.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控制噪声有三种方法:防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禁鸣喇叭就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解答】解: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合题意.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有人耳处减弱,不合题意.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合题意.故选A.3.关于物质的密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公式ρ=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B.密度是物体的属性,物体不同,密度也不同C.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分析】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的公式为ρ=.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量,它反映了这种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质量、体积的变化一般不会引起密度的变化,【解答】解:A、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量,密度不随质量和体积而变化,故A错误,符合题意;B、密度是物质的属性,而不是物体的属性,物质不同,密度也不同,故B错误,符合题意;C、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所以密度就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不同种类的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故C正确;D、当温度变化时,质量不变,但体积变化,所以,密度会变化,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BD.4.下列自然现象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A.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升华B.烧开水时冒“白汽”﹣汽化C.夏天,冰箱里拿出的棒冰周围的“雾气”﹣液化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熔化【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分析】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解答】解:A、早晨的大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B、烧开水时冒“白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夏天,冰箱里拿出的棒冰周围的“雾气”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C正确;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是水遇冷发生的凝固现象.故D错误.故选C.5.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B.物理书在北京和上海的质量是一样的C.1kg的棉花比1kg的铁块质量小D.将铁块压成铁饼,质量减小了【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分析】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状态、位置、形状的改变而改变.【解答】解:A、水结成冰后,状态发生变化,质量不变,故A错误;B、物理课本在北京和上海只是位置不同,质量不变,故B正确;C、1kg的棉花和1kg的铁块的质量相等,故C错误;D、把铁块压成铁饼,形状发生变化,质量不变,故D错误.故选B.6.有四个容量都为500毫升的瓶子,分别装满海水、纯水、酒精和汽油,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海水>ρ纯水>ρ酒精>ρ汽油)()A.海水 B.纯水 C.酒精 D.汽油【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已知四个容积都为500mL的瓶子,直接由密度公式变形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由ρ=得:m=ρV又因V相同,分别装满海水、纯水、酒精和汽油(ρ海水>ρ纯水>ρ酒精>ρ汽油),所以海水的质量最多,故A正确;故选A.7.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A.B.C.D.【考点】匀速直线运动.【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和时间的图象就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由此可知A 和B都是错误的;由题干中的图可知:甲乙同时同向运动,相同的时间内,甲运动的路程长,甲的运动速度就大;我们可以在C和D的图象中,由甲先到达终点,找出相同的时间,看谁运动的路程长,从而得出正确图象.【解答】解:由题意可知:乙比甲运动的速度大.AB、两图的图象表示,随着时间的增长,运动的路程是不变的,表示甲乙是静止的,故AB 错误;C、在横轴上找一点,表示时间相等,做纵轴的平行线,可以发现甲的运动路程长,说明了甲运动快,故C错误;D、运用上面的方法,可以发现:在相同的时间内,乙的运动路程长,速度大,故D正确.故选D.8.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为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现象【考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分析】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可以对光线起会聚作用.【解答】解: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是指折射后的光线与原来比较,光线偏转向了主光轴,即为会聚.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9.人坐在橡皮筏上随湍急的河水漂流,人相对河岸是运动的,相对橡皮筏是静止的.【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人在橡皮筏上随湍急的河水漂流,人相对于河岸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河岸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而人和橡皮筏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橡皮筏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故答案为:运动;橡皮筏.10.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能量/信息)的特点.除夕之夜,燃放烟花爆竹时,不少汽车由于受到振动使它的报警声响起,此时汽车的报警声和鞭炮声对于已经入睡的人来说是噪声(乐音/噪声).【考点】声与信息;噪声及来源.【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2)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3)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分类,凡是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和休息的声音都可以称之为噪声.【解答】解: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汽车的报警声影响了人的正常休息,同时这种声波的振动也是不规则的,所以是标准的噪声.故答案为:信息;噪声.11.华蓥市举办了几届颇具影响的梨花节.其中有一次,台湾歌手周杰伦也来到了梨花节晚会的舞台上,现场观众能从不同的位置看见他,这是一种光的漫反射现象;当时他身穿紫色T恤,蓝色牛仔裤,如果舞台只用红色灯光照向他时,观众看到他的裤子的颜色是黑色.【考点】漫反射;物体的颜色.【分析】(1)漫反射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因此在不同的位置都能接收到漫反射的光;(2)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解答】解:表面光滑的反射是镜面反射,表面粗糙的反射是漫反射,镜面反射只能让某一方向上的人接收到反射光,漫反射能让各个方向的人接收到反射光,因此观众能从不同位置看到周杰伦,这是漫反射;蓝色裤子只能反射蓝光,吸收其他色光,红光照射时,被吸收了,没有光反射出来,所以呈现黑色.故答案为:漫反射;黑.12.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 B ,其矫正做法是 D 图.【考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本题要抓住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解答】解: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由题意可知: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B图,其矫正做法正确的是D图.故答案为:B;D.13.“谚语”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其语言简练,含义深刻.有句谚语说:“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了,霜是由于气温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凝华而形成的;雪后寒是由于雪熔化或升华吸热导致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分析】很多生活谚语和热现象有关,如霜前冷、雪后寒;下雪不冷化雪冷,等等.【解答】解:霜的形成是凝华过程,凝华要放热,只有气温足够低,才能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而雪后要么熔化,要么升华,都是吸热过程.故答案为:低;凝华;熔化或升华吸热.14.把一只充了气的气球放在阳光下晒,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内部的气体的体积变大,密度变小(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分析】根据热胀冷缩原理可知,气体受热体积膨胀,再根据ρ=可得,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解答】解:充气后气球内质量不变,放在阳光下晒,气球内空气温度升高,体积变大,由ρ=可知密度变小.故答案为:变大;变小.15.普通教室一般长约为8m,宽约为6m,空间高约是 2.8~4.0 m,若空气的密度约为1.29 kg/m3,则一间普通教室中空气的质量为173~248 kg.【考点】长度的估测;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根据对教室高度的估测回答第一空;则由教室的长宽高可求得教室里的容积,则由密度公式变形可求得教室中空气的质量.【解答】解:一般的教室约为2.8~4.0m,故回答中间任一值均可;若高度为2.8m,则其体积V=8m×6m×2.8m=134.4m3;则由ρ=可得:m=ρv=1.29kg/m3×134.4m3=173.4kg;若高度取4m,则可求得质量为248kg;故答案为:2.8~4.0;173.4~248(从中间任取一值回答即可).16.如图所示是水的密度﹣温度图象,从图中你能得出什么信息?说出至少两条你发现的信息(1)水在4℃时密度最大;(2)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考点】密度与温度.【分析】在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但水是一个特例,水在4℃时密度是最大的.【解答】解:由图象可知.水在4℃时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时,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温度低于4℃时,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答案为:(1)水在4℃时密度最大;(2)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17.有A、B、C、三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400g、60g,体积分别为16cm3、50cm3、12cm3.在A、B、C三个金属球中,若只有一个是空心的,那么 C 球是空心的,这种材料的密度为8g/cm3(或8×103kg/m3).【考点】密度的计算;物质的基本属性.【分析】分别算出这三个金属球的密度,然后比较它们的密度,如果有一个金属球的密度比其它两个金属球密度小,则这个金属球就是空心的.【解答】解:金属球A的密度:ρA===8g/cm3,金属球B的密度:ρB===8g/cm3,金属球C的密度:ρC===5g/cm3.因为ρC<ρA=ρB,所以金属球C是空心的,这种材料的密度为8g/cm3.故答案为 C,8g/cm3.18.优美的诗句描绘了光的现象,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其中“海上明月”是光的反射现象;“疑水浅”是光的折射现象.【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1)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2)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解答】解: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因此“海上明月”是月亮在水中形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即光的反射现象;“疑水浅”是因为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所形成的现象,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答案为:反射;折射.三、实验探究题(共31分)19.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量一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金属片的长度为 2.80cm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刻度尺的分度值(或叫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解答】解:由图知: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端与 5.50cm对齐,右端与8.3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8.30cm﹣5.50cm=2.80cm.故答案为:2.80cm;1mm.20.如图所示,一束光沿AO方向从水中射向空气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知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在表面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内容.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首先画出法线,在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故答案为:2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AB的像【解答】解: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22.小宇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请你回答:(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92 ℃.(2)图乙中DE 段表示水的沸腾过程.(3)图乙中EF 不是根据本实验装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画出来的.。

2016-2017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2016-2017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2016-2017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八年级物理(总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入下面表格内,每小题2分,2×13=26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1.在我们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0℃ 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D.中学生的平均质量约为50g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一江春水向东流B.星光闪闪 C.海水奔腾 D.春风拂面 3.用一把刻度尺测某一物体长度时,一般要测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A.减小观察刻度时,由于视线不垂直而产生的误差 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 C.减小由于读数时,估计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 D.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声音在真空中不可以传播6.下列是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B.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了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7.下列图像中,属于晶体熔化的是: ( )8.关于紫外线的主要作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 B.能杀死微生物 C.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D. 能进行遥控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

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10.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A.将它熔化成铁水 B.从地球运到月球 C.把它轧成薄铁片 D.磨掉铁块一个角 11.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 A.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12.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D.质量不变,密度变小13.下列几种镜子:①平面镜;②凸面镜;③凹面镜;④凸透镜;⑤凹透镜。

2016_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6_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1-13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4-15小题为多选,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3分,漏选得一分,多选或错选得零分,共45分)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一节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0s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26mC.一份期末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100gD.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00g2.在飞行的飞机里的人,看到空中的白云迅速地向后退,他所选的参照物是()A.地面 B.高山 C.飞机 D.白云3.关于声音的三个特征,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发声体每秒振动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响度越大B.声源离人耳越近,音调越高,响度越大C.音色与发声体的结构、材料有关D.用力敲鼓,鼓面振幅越大,响度越大4.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在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5.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发生的B.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音调很高C.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D.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m/s6.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冻矿泉水完全熔化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B.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C.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车胎内气体质量变大,密度不变7.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哪一项是不必要的()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上C.称量时,左盘应放置被测物体,右盘放置砝码D.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8.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A.小孔成像B.水中倒影C.手影游戏D.树下阴影9.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汽化B.盛夏,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D.严冬,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升华10.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11.如图所示,将透镜置于太阳光下,在另一侧的纸上会形成光斑,说明()A.该光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该光斑一定在透镜的焦点上C.此类透镜可以制作近视镜片 D.此类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12.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A.凸透镜,凸面镜B.凸面镜,凹透镜C.凸透镜,凹面镜D.凹面镜,凹透镜13.在下列事例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A.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像 B.欣赏鱼缸中的鱼C.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胚芽D.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14.某同学用体温计测量自己体温为35℃,所测温度低于实际温及其原因可能是()A.体温计本身刻度不准B.体温计置于腋下的时间不够长C.体温计未与身体直接接触D.没有及时读出体温计显示的数值15.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2分,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6.如图所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上,一排排战车整齐匀速地驶过天安门前.车上指挥员以旁边战车为参照物,他是的,以天安门为参照物,他是的.17.请解释以下生活中的热现象,皮肤涂上酒精后觉得凉快是因为酒精时从人体吸热(填物态变化名称);夏天吃冰棒时看见冰棒冒“白气”是冰棒周围空气中的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所致.18.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AON等于60°.已知∠NOB等于30°,∠NOC 等于45°,∠NOD等于60°.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将沿着方向射出.(选填“OB”、“OC”或“OD”)19.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传入学生耳中的;敲响的音又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而产生的.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m/s.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传播的速度(选填”快”慢”’或”相同”)雷雨交加的夜里,林雨同学看到闪电后约5s听到雷声,林雨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m.20.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选填“太弱”或“太强”):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选填“10”、“15”或“25”)cm 左右.21.a、b是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a的质量为128g,体积为16cm3,b的质量为64g,体积为12cm3,如果其中一个球是实心的,那么,这个实心球应该是(a/b),这种金属球的密度是kg/m3,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cm3.22.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水,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象,观察这个图象,可以得出:水在时的体积最小.从0℃到6℃的过程中,水的密度变化情况是.23.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分别称为目镜和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像,目镜的作用则是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成放大的像,这样就可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小物体了.24.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该种物质的,它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大小均(选填“有关”或“无关”).如图所示,形状、体积相同的两种纪念币A、B若干,叠放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托盘中,天平恰好处于水平状态,这两种纪念币密度之比ρA:ρB为.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25-27每题2分,29题的(4)2分,其他没空看1分,共25分)25.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入隧道内.请你通过作图画出平面镜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6.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有一盏路灯标记为S,潜水爱好者在水下E处看到路灯的像为S′.请画出:(1)水下E处的人看到路灯S的入射光线;(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路灯S通过水面所成的像A.27.如图所示,ab是光源S射向平面镜后的一条反射光线,并射向凹透镜的焦点F.S′是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请画出:(1)光源S的位置;(2)ab的入射光线;(3 )ab经凹透镜的折射光线.28.小明在实验室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固定好位置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可能出现的原因应该是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上.(2)小红同学在实验中,按如图装配仪器,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该将蜡烛往调(选填“上”或“下”).调整好后她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2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3)接着小明和小红他们都将燃烧的蜡烛放在高凸透镜20cm处,但小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小红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却是倒立放大的,分析原因是小明使用的透镜的焦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红使用的透镜的焦距,生活中的照相机是(选填“小明”或“小红”)实验现象的应用.若小明要在光屏上得到与小红光屏上性质一样的倒立放大的像,她应该把;蜡烛向(选填“左”或“右”移动).(4)接下来,小明将自己的眼镜靠近凸透镜的左侧,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向右移动光屏,又发现清晰的像,说明小明所截的眼镜镜片是透镜,他的视力缺陷是眼(选填“近视”或“远视”).29.小红的妈妈从市场买回了一桶色拉油,担心买的油是地沟油,小红在网络上查到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1g/cm3~0.93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3~0.95g/cm3之间,她决定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别油的品质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1)A:将托盘天平放于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B: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0g.C: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将装色拉油的烧杯放在左盘,在右盘加砝码使天平平衡,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g.D:将烧杯中的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是cm3.(2)该色拉油的密度为g/cm3,由此,小红判断色拉油的品质是(选填“合格”或“不合格”).(3)分析小红同学的实验过程,你认为测量结果(选填“偏大”或“偏小”).小红通过反思后想到:其实不需要增加器材也不需要添加额外的步骤,只要将上面的实验步骤顺序稍加调整就会大大减少上述实验的误差.她调整后的实验步骤是(只填写实验步骤前后的代号即可).(4)实验过程中,若只有天平、烧杯和水,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测量色拉油密度的实验,请写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并写出计算色拉油密度的表达式(用字母表示).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30题3分,31题5分,共8分,答题要写出必要的过程和公式,只写结果的不能得分)30.右表是晋江火车站JJ88CI次列车的时刻表,晋江至厦门所经历时间由表可知,求晋江至漳州、厦门到漳州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31.有一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kg.在此空玻璃瓶中装入一些合金滚珠,瓶和合金滚珠的总质量为0.8kg,此时再往瓶中灌入水到瓶口止,瓶、合金滚珠和水的总质量为0.9kg,g=10N/kg,求:(1)玻璃瓶的容积;(2)合金滚珠的总质量;(3)合金滚珠的密度.2016-2017学年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1-13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4-15小题为多选,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3分,漏选得一分,多选或错选得零分,共45分)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一节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0s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26mC.一份期末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100gD.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00g【考点】时间的估测;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解答】解:A、初中一节物理课的时间一般是45min=2700s.故A不符合实际;B、一根筷子的长度约25cm,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6cm=0.26m左右.故B符合实际;C、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6g,一份物理试卷的质量比6g小得多,故C不符合实际;D、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5×104g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2.在飞行的飞机里的人,看到空中的白云迅速地向后退,他所选的参照物是()A.地面 B.高山 C.飞机 D.白云【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根据以下分析答题: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在飞行的飞机里的人相对于空中的白云位置不断变化,以飞机为参照物,坐在飞机里的人看到空中的白云迅速地向后退.故选C.3.关于声音的三个特征,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发声体每秒振动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响度越大B.声源离人耳越近,音调越高,响度越大C.音色与发声体的结构、材料有关D.用力敲鼓,鼓面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色.【分析】(1)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和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是表示振动快慢的物理量.(2)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响度的大小和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的大小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和介质有关.(3)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的,不同发声体音色不同.【解答】解:A、发声体每秒振动次数越多,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与响度无关,该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响度与振幅和距离有关,声源离人耳越近,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调不变,该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音色与发声体的结构、材料有关,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用力敲鼓,鼓面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B.4.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在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1)在s﹣t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2)在s﹣t图象中,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甲乙两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较出两车的运动速度;(3)由图知,两车在10s末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还在运动.(4)根据图象读出5s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解答】解:A、乙车在7~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乙车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B、由图象看出两车在0~5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两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B正确;C、由图象看出两车在10s末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还在匀速运动,二者速度不相同,故C错误;D、由图象看出甲车在5s末的路程10m,乙车在5s末的路程15m,所以在5s末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故D错误.故选B.5.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发生的B.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音调很高C.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D.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m/s【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速;响度;电磁波的传播.【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3)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4)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解答】解: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王亚平说话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王亚平讲课的声音很大,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球的,故C错误;D、“天宫一号”接近常温,且有空气,所以这里面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m/s,故D错误;故选A.6.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冻矿泉水完全熔化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B.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C.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车胎内气体质量变大,密度不变【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分析】同时兼顾质量和密度两个概念,逐一进行分析排除.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则不会发生改变;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质量、体积的变化一般不会引起密度的变化,只有气体在膨胀和被压缩时,密度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解答】解:A、冰熔化成水,是状态发生了变化,质量不会改变,但密度却变大了;B、物体被带到太空只是改变了位置,质量、密度都不会改变;C、牛奶被喝掉一半,含有的物质变少了,质量自然变小,而牛奶依然是牛奶,物质没变,所以密度不变;D、打了气的车胎里气体增多,质量当然会增加,而它的体积却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密度当然也就增加了不少.故选C.7.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哪一项是不必要的()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上C.称量时,左盘应放置被测物体,右盘放置砝码D.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考点】天平的使用.【分析】正确使用天平的方法是:将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再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称量时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解答】解:判断天平是否平衡,既可以看指针是否在完全静止时指向分度盘标尺的正中间,也可以观察指针在分度盘中央线左右摆动的幅度是否相等,所以D选择项是错误的.故选D.8.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A.小孔成像B.水中倒影C.手影游戏D.树下阴影【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解答】解: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手影游戏和树下阴影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所以,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B项.故选B9.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汽化B.盛夏,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D.严冬,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升华【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蒸发及其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2)加快蒸发的方法:提高液态温度、增大液态表面积、加快液态表面空气流动速度.【解答】解:A、冰雪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吸热熔化现象,故A错误;B、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加快身体汗液蒸发吸热,但不会降低了室内的气温,故B错误;C、雾是液态小水滴,雾散是由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的汽化现象,故C错误;D、寒冷的冬天,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是固态冰雪变为气态水蒸气的升华现象,故D正确.故选D.10.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来分析此题.【解答】解:A、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铅笔与平面镜的距离改变,铅笔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故A错误;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与铅笔还是关于平面镜所在平面对称的,故像不动,故B错误;C、像的大小与物体相等,故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不变,故C错误;D、铅笔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此时平面镜将铅笔与像的夹角平分,所以铅笔与它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故D正确.故选D.11.如图所示,将透镜置于太阳光下,在另一侧的纸上会形成光斑,说明()A.该光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该光斑一定在透镜的焦点上C.此类透镜可以制作近视镜片 D.此类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考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分析】(1)所谓会聚和发散都是相对于原来的光线而言的,与原来的光线相比,向中间聚集了,就是会聚,反之就是发散;(2)凸透镜的光心到焦点的距离称之为焦距;(3)凸透镜矫正远视眼,凹透镜矫正近视眼.【解答】解:A、据图可知,该装置是透镜,所以光斑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B、由于不知道该光斑是不是最小、最亮的那一点,所以不能确定该点是否是焦点,故B错误;CD、据图可知,该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是凸透镜,用于矫正远视眼,故C错误,D正确;故选D.12.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A.凸透镜,凸面镜B.凸面镜,凹透镜C.凸透镜,凹面镜D.凹面镜,凹透镜【考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凸面镜和凹面镜;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分析】凸面镜和凹面镜利用光的反射,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凸透镜和凹透镜利用光的折射,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解答】解:常见的光学元件中,对光有发散作用的有:凹透镜和凸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有:凸透镜和凹面镜.故选B.13.在下列事例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A.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像 B.欣赏鱼缸中的鱼C.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胚芽D.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考点】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分析】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实像可以用光屏接收到,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解答】解:A、在镜子前观看自己的衣着,即是通过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该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得到的虚像,故A不符合题意;B、鱼缸中的鱼反射的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是虚像,故B不符合题意;C、通过放大镜观察植物的胚芽,是利用凸透镜成虚像的原理工作的,故C不符合题意;D、在电影院看到银幕上的电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即物体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故D符合题意;故选D.14.某同学用体温计测量自己体温为35℃,所测温度低于实际温及其原因可能是()A.体温计本身刻度不准B.体温计置于腋下的时间不够长C.体温计未与身体直接接触D.没有及时读出体温计显示的数值。

2016_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6_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10小题为单选,只有一个选项;11、12题为多选,不止一个选项)1.央视新闻“大数据”播报让我们看到了数据的价值,下列估测数据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600g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20m/sC.人的平均密度1.0×103kg/m3D.人体正常温度为40℃2.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在图中用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3.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4.当光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如图所示可以较全面地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A.B.C.D.5.为了规范交通行为,南宁市公安部门在很多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如图所示,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A.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 B.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C.凹透镜,成放大的虚像 D.凹透镜,成缩小的虚像6.如图,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力的大小 B.力的作用点C.力的方向 D.力的单位7.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在光屏上再次成一个清晰的像,应该()A.保持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左移B.保持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右移C.保持凸透镜和光屏都不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8.航天器外壳要轻巧耐高温,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特性是()A.密度大、熔点高B.密度小、熔点高C.密度大、熔点低D.密度小、熔点低9.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小明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A.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10.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哪个是不正确的()A.日食现象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来解释B.你在岸边看到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D.你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11.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甲图中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倒立的虚像B.乙图中人配戴的是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丙图中小女孩在平面镜中看到的是自己的虚像,若人远离平面镜,像会变小D.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2.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投影仪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3.如图所示,晓雯在二胡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表演中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14.1kg的水凝固成冰,其质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体积(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5.在生活中,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利用电视遥控器来实现对电视节目的选择,遥控器使用时发射的是(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16.重庆一中艺术季元旦文艺演出中,坐在礼堂各个方向都能看清楚节目,因为灯光照在表演者身上发生(选填“漫”或“镜面”)反射;工作人员用摄像机记录下了同学们精彩的表演,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一个凸透镜,其对光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17.自制一个重垂线来检查像框是否挂正,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的.吊起重垂的细线对重垂有拉力,拉力属于弹力,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而产生的力.18.运动员用力拉开弓,弓被拉弯,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松手后,拉弯的弓能将箭射出,说明力还能改变物体的.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6分)19.作出如图所示水平地面对砖块的支持力的示意图.20.如图,画出光线AO斜射入水中时的折射光线.21.如图,画出光线经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5分,共24分)22.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实验记录如表:比值的(1)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和;(2)在上表空白处填出比值的平均值;(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23.某同学测量一块不规则瓷片的密度,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然后调节使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瓷片的质量,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所示,则瓷片的质量为克.③他发现瓷片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2所示的方法测瓷片的体积: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瓷片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然后取出瓷片.b.先往量筒中装入40mL的水,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瓷片的体积为厘米3.④瓷片的密度ρ为克/厘米3.24.关于“探究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请完成下列问题:(1)首先要利用平行光和刻度尺测出凸透镜的.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做这个实验时,如果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先调节好蜡烛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跟凸透镜的中心大致在.为了在光屏的中心找到像,应将光屏向调整,并将光屏向方向移动(选填“远离透镜”或“靠近透镜”).(2)在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处,如图2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①把烛焰放在点,成的像最小;②把烛焰放在点,光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③如果把烛焰从a点移到d点,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五、计算题(共1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和公式)25.如图所示,一个容积V0=500cm3、质量m=0.5kg的瓶子里装有水,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内有质量m=0.4kg的水.求:(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石块密度ρ石块=2.6×103kg/m3)(1)瓶中水的体积V1;(2)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V2;(3)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m.2016-2017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10小题为单选,只有一个选项;11、12题为多选,不止一个选项)1.央视新闻“大数据”播报让我们看到了数据的价值,下列估测数据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600g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20m/sC.人的平均密度1.0×103kg/m3D.人体正常温度为40℃【考点】质量的估测;温度;密度及其特性;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60kg=60000g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选项不符合实际;C、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为1.0×103kg/m3,故此选项符合实际;D、人的正常体温约37℃,故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C.2.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在图中用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考点】匀速直线运动.【分析】对选项中的每个图象进行分析,明确各自表达的物理意义,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解:图象中,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速度,由图知:A、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是变速运动.不符合题意;B、时间虽然变化,但速度保持不变,属于匀速运动.符合题意;C、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初速度不为零,变速速度匀速增加,是变速运动.不符合题意;D、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初速度为零,变速速度匀速增加,是变速运动.不符合题意.故选B.3.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判断物态变化现象首先要知道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从而得出结论;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看选项中哪个生成物是液态,再看是否由气态形成.【解答】解: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不合题意;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符合题意;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故选B.4.当光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如图所示可以较全面地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A.B.C.D.【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规律.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同时要知道光在玻璃玻璃表面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解答】解:当光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会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A、只有折射现象,所以错误.B、只有反射现象,所以错误.C、既有反射又有折射,同时符合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内容,所以C正确.D、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而D图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了,所以D 错误.故选C.5.为了规范交通行为,南宁市公安部门在很多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如图所示,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A.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 B.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C.凹透镜,成放大的虚像 D.凹透镜,成缩小的虚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解答】解: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的现场照片时,物距远大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B.6.如图,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力的大小 B.力的作用点C.力的方向 D.力的单位【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解答】解: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是因为力的作用点不同.故选:B.7.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在光屏上再次成一个清晰的像,应该()A.保持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左移B.保持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右移C.保持凸透镜和光屏都不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根据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解:由题意知,物距大于像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根据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可知,为了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光屏应该向左移动.故选A.8.航天器外壳要轻巧耐高温,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特性是()A.密度大、熔点高B.密度小、熔点高C.密度大、熔点低D.密度小、熔点低【考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熔点和凝固点.【分析】据题目中“航天器外壳要轻巧耐高温”的特点分析即可判断.【解答】解:对于航天器来说,外壳要轻巧,即相同体积的材料,质量小,故其密度必须小;同时耐高温,即必须熔点高,不易熔化,故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特性是密度小,熔点高.故选B.9.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小明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A.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考点】天平的使用.【分析】天平的使用包括两大步,即天平的调节和物体的称量,平衡螺母是在调节过程中来调节横梁平衡的,而称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解答】解:称量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说明左边重,左边放的是物体,则应向右盘里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右盘中增加了一个更小的砝码.而此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B、C、D错误,故选A.10.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哪个是不正确的()A.日食现象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来解释B.你在岸边看到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D.你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色散.【分析】(1)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日月食、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光在两种介质的表面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反射现象,水面成像、平面镜成像、我们看到物体都是光的反射现象;(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例如看到水中的筷子变弯、水底变浅等;【解答】解:A、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B、在岸边看到水中的白云,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正确;C、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一种光的色散现象,故C正确;D、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比实际的位置浅,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D.11.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甲图中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倒立的虚像B.乙图中人配戴的是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丙图中小女孩在平面镜中看到的是自己的虚像,若人远离平面镜,像会变小D.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平面镜的应用;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际光线会聚成像是实像,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像是虚像;(2)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应佩戴凹透镜矫正;(3)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像的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距离没有关系;(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解答】解:A、甲图中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属于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像,所以小孔成像是实像,故A错误;B、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在视网膜前面的像会聚在视网膜上.乙图中人配戴的是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故B正确;C、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大小,跟物体到平面镜距离没有关系,故C错误;D、漫反射的每一条光线也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正确.故选BD.12.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投影仪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根据凸透镜对光线的折射作用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然后可知其焦距;(2)根据图中表示的焦距与物距,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确定成像的性质.(3)当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4)物体有无数点组成,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有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有无数条折射光线会聚成该点的像.当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还有另外的部分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成像.【解答】解:A、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会聚于点F,点F即为此透镜的焦点,从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即为焦距,则透镜的焦距为40cm﹣30cm=10cm,故A错误;B、图乙中,物距u=12cm,像距v=23cm,像距大于物距,则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C、图乙中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幻灯机或投影仪;故C正确;D、挡住了透镜上半部分,光能通过下半部分会聚成像,只是光线变少了能成一个变暗的完整的像,故D错误.故选B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3.如图所示,晓雯在二胡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振动而发声;表演中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考点】声音的产生;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分析】①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②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解答】解:①晓雯在二胡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振动而发声;②琴弦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音调也不同,表演中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答案为:振动;音调.14.1kg的水凝固成冰,其质量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体积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质量不随物体的状态、形状、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体积等于质量与密度的比值.【解答】解:1kg的水凝固成冰后,状态改变了,因为质量不随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其质量不变,还是1kg;水凝固成冰后密度变小,由V=可知,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故答案为:不变;变大.15.在生活中,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利用电视遥控器来实现对电视节目的选择,遥控器使用时发射的是红外线(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考点】声与能量;红外线.【分析】(1)声音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和能量.传递信息的例子有: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B超等;声音传递能量的例子有:清洗精密机械、粉碎体内结石等;(2)当光遇到不物体时,在物体表面返回的现象叫光的反射.【解答】解:超声波有很强的穿透性,能够传递能量,所以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对着墙壁按动电视遥控器的按钮,调整角度,你会发现也能调节电视节目,这说明遥控器发射的红外线也可以被物体反射.故答案为:能量;红外线.16.重庆一中艺术季元旦文艺演出中,坐在礼堂各个方向都能看清楚节目,因为灯光照在表演者身上发生漫(选填“漫”或“镜面”)反射;工作人员用摄像机记录下了同学们精彩的表演,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一个凸透镜,其对光有会聚(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考点】漫反射;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分析】(1)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解答】解:坐在礼堂各个方向都能看清楚节目,是因为光照在表演者身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答案为:漫;会聚.17.自制一个重垂线来检查像框是否挂正,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吊起重垂的细线对重垂有拉力,拉力属于弹力,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考点】重力的方向;弹力.【分析】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是重力,重力的作用点是重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垂线是根据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制成的;物体发生形变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有力的作用,这就是弹力.【解答】解: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重垂来来检查像框是否挂正了,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吊起重锤的细线对重垂有拉力,拉力属于弹力,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故答案为:竖直向下;弹性形变.18.运动员用力拉开弓,弓被拉弯,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松手后,拉弯的弓能将箭射出,说明力还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答】解:在力的作用下弓的形状发生改变,由此可知: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手后箭被射出时,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答案为:形状;运动状态.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6分)19.作出如图所示水平地面对砖块的支持力的示意图.【考点】力的示意图.【分析】对砖块进行受力分析,确定支持力的方向,掌握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将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表示在图上.【解答】解:砖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的作用点在砖块底部与水平面的接触面上,方向竖直向上,支持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20.如图,画出光线AO斜射入水中时的折射光线.【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据光的折射定律作图: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题目已经作出法线,由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根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的规律作出折射光线,折射光线向法线靠近.如图所示:21.如图,画出光线经透镜后的折射光线.【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分析】在作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图时,首先要仔细观察入射光线的特点,然后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

新人教版八年级2016-2017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K12教育文档)

新人教版八年级2016-2017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K12教育文档)

新人教版八年级2016-2017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新人教版八年级2016-2017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新人教版八年级2016-2017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新人教版八年级2016-2017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试题第1页共4页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试题 第2页 共4页ABD C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1一、选择题(共16分;1-8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1、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

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 ( )A .地球B .“火卫一"探测器C .太阳D .火星 2、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A 。

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C 。

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3、在两杯水中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放在阳光下,一杯放在阴凉处,此时,对两杯水的温度进行比较,判断正确的是( )A .在阳光下的水温度高B .在阴凉处的水温度高C .两杯水温度一样高D .无法比较4、一束光线穿过玻璃三棱镜的四幅光路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5、把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cm 处时,在透镜的实像,这个透镜的焦距可( )A .10 cm6、小民用天平和量筒测某液体的体积,得到数密度是( )A 、20g 1g/cm 3B 、 60g 0。

2016_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6_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逐步远离声源,他所听到的声音发生改变的是()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2.估测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在生活中我们估测的次数要远远多于精确测量,下面是正在上九年级的小明对自己的一些估测,其中不符合实际的是()A.身高约为17 dm B.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5 m/sC.质量约为60 kg D.正常体温约为37℃3.小马驾驶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当超过一辆同方向行驶的卡车时,则()A.以小马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B.以卡车为参照物,轿车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D.以轿车的车座为参照物,小马是运动的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减弱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D.拉二胡时不断地用手指控制琴弦,是为了改变音调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木工检查木料是否平直B.演员对镜练习C.用放大镜观察指纹D.阳光穿过树林6.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 B.汽化 C.熔化 D.凝固7.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高于0℃B.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成C.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D.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8.如图中的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检查视力时,为节省空间,可观察利用平面镜成的视力表的像检查B.自行车的尾灯里并没有灯泡,利用光的反射来“发光”C.鱼缸中只有一条鱼,看起来有两条鱼的原因是因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折射D.小猫和小聪互相看到对方,说明反射光路的可逆性9.3D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关于3D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B.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cm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10.学校食堂为了确保师生健康,厨师把师生用过的餐具进行高温蒸煮消毒,从把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关于餐具的下列相关物理量肯定没变的是()A.温度 B.体积 C.质量 D.密度11.部队行军时携带的压缩饼干与普通饼干相比,主要好处是: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它的()A.密度大,体积大B.密度小,体积小C.密度一样,体积小 D.密度大,体积小12.小英去小店买米酒和酱油,店主用竹筒状的容器来量取,如图所示,但量取相同质量的米酒和酱油所用的容器是不一样的,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乙系列是量取米酒的容器系列B.质量相同的米酒的体积大于酱油的体积C.米酒的密度小于酱油密度D.米酒的密度大于酱油密度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3.图甲圆柱体直径为cm;图乙是游码在天平标尺上的位置,其表示的质量是g;图丙温度计的读数是℃.1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实验图象,固体甲第6分钟的状态是,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的区别是.15.生活中处处皆有物理知识,看电视时“综艺节目”里常有人模仿韩红、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看,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漫步在岸边看到蓝天白云在水中的倒影,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形成的.16.某小区楼道装有多功能电子门铃,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镜头来识别来访者,其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该摄像镜头所成的是(填“正立”、“倒立”或“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cm.17.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成水形成雨.冷藏室中取出的盒装酸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酸奶盒表面会附有一层小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热量液化形成的.三、作图题(18题3分,19题4分,共7分)18.如图所示,B为隧道中的一堵墙,S点有一激光器,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激光器发出的一束激光经平面镜MN反射后恰好经过A点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19.如图所示,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平静水面重合,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图中光线在凸透镜左侧的入射光线以及图中光线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四、实验探究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0.实验室准备多套“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1)小明同学从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5min为止,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下表数据可知,小明选择的是(甲/乙)图中的装置.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温度/℃90 92 94 96 98 100 101 102 102 102 102 102(2)小莉、小华都选用了另外一种实验装置,她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丙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线,其原因是实验中她们所用水的不同.(3)实验后,小明对大家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如果不对水加热,能让水会重新沸腾吗?老师马上将一杯停止沸腾的水放进抽气密封玻璃罩中,如图丁所示.接通抽气机电源,随着玻璃罩中空气的抽出,热水居然沸腾起来.一段时间后,更奇怪的现象发生了﹣﹣烧杯中有部分水结成了冰!通过分析,同学们知道此现象发生的原因是:抽气机抽气时,玻璃罩内的气压(增大/减小/不变),水的沸点(升高/降低/不变),因此在不加热的情况下,水(能/不能)重新沸腾.部分水最终结冰的合理解释是:.21.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生活中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A.凸透镜 B.凹透镜(5)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cm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6)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A.没有影响 B.不能成像 C.成一半的像 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22.家住天府新区的小希家今年种植的五星枇杷(如图1所示)获得了丰收,小希想知道枇杷品质和密度是否有关,于是他和小明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测出了枇杷的密度.(1)小希的方法:①用天平测一个枇杷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2甲所示,则枇杷的质量为kg.②如图2乙所示,往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将这个枇杷放入量筒,再次记录读数.枇杷的体积为cm3.③枇杷的密度为kg/m3.(2)小明认为小希的方法不当,应当取更多的枇杷测量.小明的方法:①在筐里随机挑选6颗枇杷,用天平测得它们的总质量为m.②任意选出其中2颗用量筒测得体积为V.6颗枇杷的体积为3V.③枇杷的密度ρ=.你认为小明这种测密度的方法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答:.五、计算题(23题8分,24题7分,共15分)23.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求:(1)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2)轿车若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3)若该轿车每100km消耗的汽油为8L,已知汽油的密度为ρ=0.71×103kg/m3,则轿车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消耗的汽油质量约是多少?(结果取整数)24.附加题:小英今年4岁,她耳朵有点痛,需要服用扑热息痛糖浆,而家里只有扑热息痛滴剂,而且没有标注4岁孩子的用量.糖浆与滴剂的作用相同,但每毫升含扑热息痛的质量不同,要安全服用必须含的扑热息痛质量相同,对于一个4岁的儿童来说,服用糖浆的安全用量为6ml,如图:请你计算:(1)每毫升糖浆和滴剂各含扑热息痛多少毫克?(2)服用多少ml的滴剂相当于服用6ml用量的糖浆?2016-2017学年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逐步远离声源,他所听到的声音发生改变的是()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其中响度的大小与振幅及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解答】解:声音的响度的大小与振幅及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逐步远离声源,他所听到的声音发生改变的是响度.故选B.2.估测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在生活中我们估测的次数要远远多于精确测量,下面是正在上九年级的小明对自己的一些估测,其中不符合实际的是()A.身高约为17 dm B.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5 m/sC.质量约为60 kg D.正常体温约为37℃【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学会从生活体验中理解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并且能将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用于对生活现象和生活常识的简单解释.【解答】解:A、九年级学生的身高约1.7m=17dm,所以A符合实际情况;B、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1m/s,所以B不符合实际情况;C、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kg左右,所以C符合实际情况;D、正常体温约为37℃,所以D符合实际情况.故选B.3.小马驾驶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当超过一辆同方向行驶的卡车时,则()A.以小马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B.以卡车为参照物,轿车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D.以轿车的车座为参照物,小马是运动的【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解答】解:A、以小马为参照物,卡车与小马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卡车是运动的.故A错误;B、以卡车为参照物,轿车与卡车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是运动的.故B正确;C、以地面为参照物,卡车与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是运动的.故C错误;D、以轿车的车座为参照物,小马与车座之间没有位置变化,因此是静止的.故D错误.故选B.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减弱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D.拉二胡时不断地用手指控制琴弦,是为了改变音调【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分析】A、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介质密度越大,声速越大;B、人耳的听觉是有一定范围的,超出频率范围或响度太小的声音,人耳都是听不到的;C、从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来进行判断;D、从振动频率与音调的关系角度来做出判断.【解答】解: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介质密度越大,声速越大,故说法错误,不合题意;B、只有频率在20﹣20000Hz之间,响度在0dB以上的声间人耳才能的得到,故说法错误,不合题意;C、减弱噪声的方法包括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三个途径,故说法错误,不合题意;D、拉二胡时不断地用手指控制琴弦,改变了弦的长短,从而改变振动的频率,是为了改变音调,故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木工检查木料是否平直B.演员对镜练习C.用放大镜观察指纹D.阳光穿过树林【考点】光的反射.【分析】①光的折射现象本质上是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知道常见折射现象: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②光的反射现象本质上是光从某种介质射向界面,然后又返回该介质.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③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传播,传播过程中不涉及两种介质和界面.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A、木工检查木料是否平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现象.不符合题意.B、演员对镜练习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C、用放大镜观察指纹属于凸透镜成像,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D、阳光穿过树林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6.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 B.汽化 C.熔化 D.凝固【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分析】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解答】解:加油站储存了大量汽油、柴油,这些汽油和柴油在常温下汽化,产生大量燃油蒸汽,这些蒸汽遇火很容易燃烧而发生危险,因此加油站附近禁止吸烟、打手机等.故选B.7.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高于0℃B.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成C.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D.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方法及其应用;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2)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3)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二:降低温度,压缩体积;(4)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解答】解:A、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始终是0℃.此选项错误;B、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冰晶.此选项正确;C、通常采用在常温下,压缩体积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此选项错误;D、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此选项错误.故选B.8.如图中的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检查视力时,为节省空间,可观察利用平面镜成的视力表的像检查B.自行车的尾灯里并没有灯泡,利用光的反射来“发光”C.鱼缸中只有一条鱼,看起来有两条鱼的原因是因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折射D.小猫和小聪互相看到对方,说明反射光路的可逆性【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光反射的可逆性;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分析解答;(2)自行车尾灯的内部做成了互相垂直的反射面,起到了了反射光线的作用;(3)鱼缸中只有一条鱼,看起来有两条鱼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造成的;(4)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解答】解:A、检查视力时,如果房间不够大,用一个平面镜反射视力表,观察平面镜中的视力表即可,这是利用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的特点的应用,故本选项正确.B、自行车尾灯能使从后面照射的光线经两次反射后,沿原入射光线的方向反射回去,所以自行车的尾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故本选项正确;C、鱼缸中只有一条鱼,看起来有两条鱼的原因是因为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故本选项错误;D、小聪和小猫互相能看到对方,说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故本选项正确.故选C.9.3D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关于3D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B.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cm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考点】漫反射;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1)凸透镜成像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2)为了使电影院里的每一位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幕布表面比较粗糙,当光线射到的幕布上,反射光线会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称为漫反射.(3)人的两眼之间大约有6厘米的距离,所以在观看除了正前方的物体外,两只眼睛必然有角度的不同,这个差别在大脑中就能自动形成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的区别,从而产生立体视觉.【解答】解:A、观众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到银幕上的画面,这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故A正确.B、电影放映机的镜头是凸透镜,银幕上呈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C、人的两眼之间大约有6厘米的距离,拍摄时,为了产生立体视觉.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cm,故C正确;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故D错误.故选D.10.学校食堂为了确保师生健康,厨师把师生用过的餐具进行高温蒸煮消毒,从把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关于餐具的下列相关物理量肯定没变的是()A.温度 B.体积 C.质量 D.密度【考点】物质的基本属性.【分析】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它不随温度,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随着温度的升高,餐具由于热胀冷缩,物体的体积会增大,密度会随之减小.【解答】解:从把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餐具的温度发生了变化,体积和密度也会随之改变,但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所以其质量不会改变.故选C.11.部队行军时携带的压缩饼干与普通饼干相比,主要好处是: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它的()A.密度大,体积大B.密度小,体积小C.密度一样,体积小 D.密度大,体积小【考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分析】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不同的物体,密度一般不相同.当质量相同,通过密度大小可判断体积大小.【解答】解:野战部队行军时携带的压缩饼干与平时的饼干相比,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根据公式ρ=变形V=,可知,密度越大,体积越小,便于携带.故选D.12.小英去小店买米酒和酱油,店主用竹筒状的容器来量取,如图所示,但量取相同质量的米酒和酱油所用的容器是不一样的,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乙系列是量取米酒的容器系列B.质量相同的米酒的体积大于酱油的体积C.米酒的密度小于酱油密度D.米酒的密度大于酱油密度【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分析】因为米酒的密度小,根据ρ=,分析可知取相同质量米酒的器具比取酱油的器具大.【解答】解:米酒与酱油密度不同,米酒的密度小于酱油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质量相等的米酒的体积就要大于酱油的体积,所以量取相同质量的米酒时所用的器具比量取酱油的要大一点.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3.图甲圆柱体直径为0.90 cm;图乙是游码在天平标尺上的位置,其表示的质量是 1.2 g;图丙温度计的读数是9 ℃.【考点】长度的测量;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天平的使用.【分析】①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②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首先要明确标尺的分度值,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对刻度之和.③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解答】解:由图知:①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圆柱体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2.90cm对齐,所以圆柱体的直径为2.90cm﹣2.00cm=0.90cm;②在天平的标尺上,1g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的质量是0.2g,即天平的分度值为0.2g;被测物体的质量为1.2g;③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此时的温度为9℃.故答案为:0.90;1.2;9.1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实验图象,固体甲第6分钟的状态是固液共存,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的区别是甲有熔点,乙没有熔点.【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分析】(1)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点或凝固点,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吸热(或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2)掌握晶体在不同阶段的状态: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熔化后处于液态.【解答】解:由图象知,乙在整个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熔点,是非晶体;甲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甲是晶体,熔点为48℃;从第4min到第8min处于熔化过程,是固液共存态;故答案为:固液共存;甲有熔点,乙没有熔点.15.生活中处处皆有物理知识,看电视时“综艺节目”里常有人模仿韩红、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看,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音色;漫步在岸边看到蓝天白云在水中的倒影,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形成的.【考点】音色;光的反射.【分析】(1)不同的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2)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解答】解:看电视时“综艺节目”里常有人模仿韩红、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看,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音色;漫步在岸边看到蓝天白云在水中的倒影,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答案为:音色;反射.。

物理八年级上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吉化九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物理八年级上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吉化九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吉化九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某同学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B.学生书桌高约为200cmC.某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2.下列图中平面镜成像正确的是()A.B.C.D.3.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如图为来自远方的光经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情况示意图,则该同学矫正视力时应该配戴的眼镜是图中的()A.B.C.D.4.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cm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50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5.人看到水池里的月亮和鱼的像,它们的形成分别是哪一种现象?()A.都是折射现象B.前者是折射现象,后者是反射现象C.都是反射现象D.前者是反射现象,后者是折射现象6.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B.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不变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D.1kg的铁与1kg的棉花质量一样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7.人们在道别时,挥动的手臂由于也会产生声音,但我们却听不到挥手声,其原因是挥手声属于次声波.马路上汽车的鸣笛声是通过传到我们耳朵的.8.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距小鸟m;若小鸟向上飞去,则小鸟在水中所成的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9.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则入射角为度,折射角入射角(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从冰箱中取出的冻鱼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冻鱼身上出现一层白霜,又过一段时间冻鱼身上的霜变成了水.此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后.11.小明把一支温度计放到阳光下晒,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温度计的液柱上升了,那么温度计里液体的体积了,此时液体的质量,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2.如图所示,盒装纯牛奶的体积为.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2×103kg/m3,则该盒牛奶的质量为kg.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3.2016年10月17日,中国“神州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以地面为参照物,“神州十一号”是的;19日凌晨,“神州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神州十一号”飞船是的.14.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笔尖指向左侧,此时成像为正立、的虚像.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你会看到笔尖指向侧.三、简答题(每题2分,共6分)15.夏天,把茶叶从冰箱中取出来后,能否马上打开茶叶的包装,为什么?16.炎热的夏季,小军同学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放入冰箱冷冻室,当瓶内水完全结冰时拿出,发现塑料瓶底明显向外凸起,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并举一个生活中因水结冰带来危害的例子.17.小明同学用镜头焦距为6cm的普通照相机给小芳同学照相,按快门时不小心将中指的指尖触摸到镜头的一小部分.这张照片上能不能有小明同学指尖清晰的像?并说明理由.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8.一辆轿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轿车上的速度表如图所示.求:(1)轿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2)在2min内轿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km?19.一个容积为5L(1L=10﹣3m3)的油桶,最多能装多少千克的植物油?(ρ植物103kg/m3)油=0.9×五、作图与实验探究题(20题3分,21题4分,其它每空1分,共24分)20.依照图由空气射入玻璃表面的入射光线,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21.(1)请在图1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2)请在图2中将光路补充完整:22.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刻度尺使用不正确,正确的测量结果应为cm.23.小强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特征回答下列问题:(1)该物质是;(填“晶体”或“非晶体”)(2)该物质的熔点是℃:(3)该物质温度为30℃时处于态;(填“固”或“液”)(4)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的时间是min.24.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在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些.(2)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一凹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25.如图A“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探究的是: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水沸腾的温度.图B是实验过程某一时刻的温度,此时水温是℃.图甲、乙、丙是三位同学作出的水沸腾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图.26.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的探究课上,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活动.(1)将天平放在上,再将游码向左移到标尺左端的处.发现天平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选填“左”或“右”)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中线处.(2)测量时把小石块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用量筒量出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矿石的密度=g/cm3.2016-2017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吉化九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某同学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B.学生书桌高约为200cmC.某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考点】13:温度;23:质量的估测;63:长度的估测;68: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解答】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 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C符合实际;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2.下列图中平面镜成像正确的是()A.B.C.D.【考点】AE: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平面镜成像中,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通过轴对称的方法来作图和判定.【解答】解:把像与物上对应的点连接,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该是:连线与镜面垂直,对应点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根据这两条判断出.只有选项A正确.故选A.3.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如图为来自远方的光经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情况示意图,则该同学矫正视力时应该配戴的眼镜是图中的()A.B.C.D.【考点】BA: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实像.近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解答】解:图中来自远方物体上的光,经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说明该同学为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故选D.4.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cm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50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考点】B7: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首先确定凸透镜的焦距,然后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判断成像情况.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个点是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的光心到焦点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掌握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解答】解:太阳离地球很远,太阳光达到地球上,几乎接近平行光,太阳光正对着凸透镜,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折射成一点,会聚在主光轴上,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到焦点的距离是20cm,焦距f=20cm.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物距,U=50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B.5.人看到水池里的月亮和鱼的像,它们的形成分别是哪一种现象?()A.都是折射现象B.前者是折射现象,后者是反射现象C.都是反射现象D.前者是反射现象,后者是折射现象【考点】A6:光的反射;AM: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①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②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其实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①因为鱼儿是在水中的实际物体,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折射进入了人的眼睛,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②月亮在天上,所以“月亮”是在水中形成的像,即平面镜成像,故看到水中的月亮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所以前者是折射现象,后者是反射现象.故选B.6.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B.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不变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D.1kg的铁与1kg的棉花质量一样大【考点】22:质量及其特性.【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质量的本质,物质质量的大小与外界条件无关,只取决于物体本身所含物质的多少.【解答】解: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位置发生了变化,但其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所以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一杯水结成冰后,状态发生了变化,体积增大了,但其所含水的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说法正确,但不合题意;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但其所含玻璃的多少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质量不变,说法正确,但不合题意;D、棉花和铁虽然不是同一种物质,但是它们所含物质的多少都是1kg,所以1kg的铁与1kg的棉花质量一样大,说法正确,但不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7.人们在道别时,挥动的手臂由于振动也会产生声音,但我们却听不到挥手声,其原因是挥手声属于次声波.马路上汽车的鸣笛声是通过空气传到我们耳朵的.【考点】91:声音的产生;92: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的听觉范围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低于20赫兹的是次声波,高于20000赫兹的超声波,无论次声波和超声波,人耳都听不见.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解答】解:人们在道别时,挥动的手臂由于振动也会产生声音,但我们却听不到挥手声,其原因是挥手声属于次声波.马路上汽车的鸣笛声是通过空气传到我们耳朵的.故答案为:振动;空气.8.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距小鸟6m;若小鸟向上飞去,则小鸟在水中所成的像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AE: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解答】解:已知小鸟距水面3m,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3m,所以“倒影”距小鸟为3m+3m=6m;由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不管小鸟向哪个方向飞,像始终和物体等大,因此小鸟向上飞去,小鸟所成的像大小将不变.故答案为:6;不变.9.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则入射角为60度,折射角小于入射角(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考点】A7:光的反射定律;AK:光的折射规律.【分析】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据此可求出入射角的大小;然后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解答】解:读图可知,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90°﹣30°=60°.光线是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答案为:60;小于.10.从冰箱中取出的冻鱼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冻鱼身上出现一层白霜,又过一段时间冻鱼身上的霜变成了水.此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凝华后熔化.【考点】1P: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19: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做凝华.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解答】解:刚取出的冻鱼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冻鱼直接变为固态小冰晶,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故该过程的物态变化为凝华;过一段时间冻鱼身上的霜变成了水,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故答案为:凝华;熔化.11.小明把一支温度计放到阳光下晒,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温度计的液柱上升了,那么温度计里液体的体积变大了,此时液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22:质量及其特性;13:温度;2A:密度的计算.【分析】(1)质量是指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2)在太阳下晒一段时间后,其温度会升高,由于热胀冷缩,其体积会变大,根据公式ρ=可以判断出其密度的变化.【解答】解:(1)在太阳下晒一段时间后,其温度会升高,其体积会变大;(2)而液体的质量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其质量不变;由公式ρ=,当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时,其密度会变小.故答案为:变大;不变;变小12.如图所示,盒装纯牛奶的体积为 2.5×10﹣4.若该牛奶的密度是 1.2×103kg/m3,则该盒牛奶的质量为0.3kg.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不变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考点】2B: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纯牛奶的体积可由图得到,又知牛奶的密度是1.2×103kg/m3,根据m=ρV可求出牛奶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与质量、体积无关.【解答】解:由图可知,纯牛奶的体积为:V=250ml=2.5×10﹣4 m3;由ρ=可得,牛奶的质量为:m=ρV=1.2×103kg/m3×2.5×10﹣4 m3=0.3kg;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与质量、体积无关.所以喝掉一半后,牛奶的质量将变小,但牛奶的密度将不变.故答案为:2.5×10﹣4;0.3;不变.13.2016年10月17日,中国“神州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以地面为参照物,“神州十一号”是运动的;19日凌晨,“神州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神州十一号”飞船是的静止.【考点】52: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及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发生变化,则为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为静止的.【解答】解:“神州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以地面为参照物,神州十一号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故是运动的;对接后,飞船与“天宫二号”的位置在不再发生改变,故飞船是静止的.故答案为:运动;静止.14.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笔尖指向左侧,此时成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你会看到笔尖指向右侧.【考点】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解答】解: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其构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即中间厚,边缘薄,所以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相当于将铅笔放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故能看到铅笔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即当铅笔大于该“凸透镜”的1倍焦距后,即成倒立的像(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处于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你会看到笔尖指向会改变,即指向右侧.故答案为:放大;右.三、简答题(每题2分,共6分)15.夏天,把茶叶从冰箱中取出来后,能否马上打开茶叶的包装,为什么?【考点】1M: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以及常见的液化方式是降低温度,【解答】答:夏天,把茶叶从冰箱中取出来后,不能马上打开茶叶的包装.因为茶叶从冰箱刚取出时,温度较低,这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遇到茶叶液化,使茶叶发潮.16.炎热的夏季,小军同学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放入冰箱冷冻室,当瓶内水完全结冰时拿出,发现塑料瓶底明显向外凸起,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并举一个生活中因水结冰带来危害的例子.【考点】2B: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过程是凝固现象,凝固过程需要放出热量,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解答】答:瓶内的水结冰时,质量不变,由于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据公式V=可知,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所以塑料瓶向外凸出.实例:冬天自来水管因水结冰而破裂(其它合理也可).17.小明同学用镜头焦距为6cm的普通照相机给小芳同学照相,按快门时不小心将中指的指尖触摸到镜头的一小部分.这张照片上能不能有小明同学指尖清晰的像?并说明理由.【考点】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根据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结合给的镜头的物距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即可判定手指能否成像底片上.【解答】解:不能.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的成像情况工作的.其成像性质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指尖在凸透镜(镜头)一倍焦距以内成的是虚像,光屏接收不到.所以这张照片上没有小明同学指尖清晰的像.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8.一辆轿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轿车上的速度表如图所示.求:(1)轿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2)在2min内轿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km?【考点】69: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速度表指针指在60,即轿车速度为60km/h;(2)轿车在2min内行驶的路程可用公式s=vt来计算.【解答】解:(1)从速度表中可知,轿车行驶速度为v=60km/h;(2)轿车行驶时间为t=2min=h,由v=可得,在2min内轿车行驶的路程:s=vt=60km/h×h=2km.答:(1)轿车行驶速度为60km/h;(2)2min行驶路程为2km.19.一个容积为5L(1L=10﹣3m3)的油桶,最多能装多少千克的植物油?(ρ植物103kg/m3)油=0.9×【考点】2B: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已知油桶的容积(装满植物油的体积)和植物油的密度,利用公式m=ρV 即可求出最多能装植物油的质量.【解答】解:油桶装满植物油的体积:V油=V容=5L=5×10﹣3m3,由ρ=可得油桶最多装植物油的质量:m油=ρ油V油=0.9×103kg/m3×5×10﹣3m3=4.5kg.答:最多能装4.5kg的植物油.五、作图与实验探究题(20题3分,21题4分,其它每空1分,共24分)20.依照图由空气射入玻璃表面的入射光线,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考点】A8:作光的反射光路图;AN: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1)由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首先过入射点画出法线,法线与界面垂直(虚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2)光由空气斜射进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21.(1)请在图1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2)请在图2中将光路补充完整:【考点】AH: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B6:透镜的光路图.【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AB的像.(2)在作凸透镜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解答】解:(1)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22.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A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B刻度尺使用不正确,正确的测量结果应为 2.20 cm.【考点】64:长度的测量.【分析】(1)分度值就是每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分度值小的刻度尺精确程度高;(2)放置刻度尺时要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紧贴.(3)本题主要考查对如何正确估读的了解.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数据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但只准确到分度值所对应的那一位,如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则准确到毫米级,毫米级以下为估计值.【解答】解:(1)刻度尺A的分度值是1mm;刻度尺B的分度值是2mm.刻度尺A的精确程度高;(2)刻度尺B的刻度面没有和被测物体紧贴,所以是错误的.(3)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它的起始刻度从零刻度线开始,末端读数为2.2cm,最后一位估读,所以正确读数时2.20cm.故答案为:A;B;2.20.23.小强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特征回答下列问题:(1)该物质是晶体;(填“晶体”或“非晶体”)(2)该物质的熔点是48℃:(3)该物质温度为30℃时处于固态态;(填“固”或“液”)(4)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的时间是6min.【考点】1F: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分析】(1)图中有一段时间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熔化的图象,此时对应的温度点,就是它的熔点;(2)在温度低于熔点时,物质呈固态;(3)熔化持续的时间就是温度不变的那一段时间.【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有一定的熔点,因此该物质是晶体;(2)BC段所对应的纵轴的温度为48℃,这就是这种物质的熔点;(3)30℃低于物质的熔点,此时物质处于固态;(4)观察BC段对应的横轴可看出,物质从第6分钟开始熔化,到第12分钟结束,共持续6分钟.故答案为:(1)晶体;(2)48;(3)固;(4)6.24.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在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大些.(2)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一凹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考点】B7: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凸透镜成实像时,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能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情况:①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②物距等于像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吉林省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吉林省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19.如图所示,为我国的一元硬币.小陈同学测得 10 枚硬币的总质量为 64g, 总体积为 8cm3,求: (1)一元硬币的密度是多少? (2)若用黄金制作大小相等的硬币,则每枚硬币质量为多少?(黄金密度 ρ 黄 金=19.3g/厘米 3)
四、解答题(每题 3 分,共 6 分) 20.如图所示,小女孩站在毛玻璃前看不清自己的像,这是为什么?这种现象 是否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5.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
(1)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正确读数是 ℃.
(2)当水沸腾时,若水中有一个气泡从 A 位置(体积为 VA)上升至 B 位置 (体积为 VB),则 VA VB(选填“>”“<”或“=”). (3)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则水的沸点是 ℃,水在沸腾时温度
15.如图所示,气象部门通过向云层中发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火箭弹,实 施人工增雨.发射到云层中的干冰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需要 大 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形成雨滴.
16.如图所示是一种视力矫正的模型,该模型表示的是矫正 (选填“近”或 “远”)视眼.若移去透镜 A,像成在视网膜的 (选填“前”或“后”)方.
吉林省 2016-2017 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省命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下列估测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温水的温度约为﹣10℃ B.一辆校车的长度约为 200m C.健康中学生心跳 70 次大约用时 1min D.一瓶标有“550mL”未开封的矿泉水,其中水的质量约为 550kg 2.鞭炮声是噪声污染,其主要原因在于鞭炮声的( ) A.响度大 B.音调高 C.音色差 D.声速快 3.小敏同学为了测定风向,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整个手都用水浸湿,然后将手 举在半空中,则手迎风的那一侧感到凉爽,这主要是因为手迎风的那一侧水的 ( ) A.质量大 B.温度高 C.表面积大 D.表面空气流速快 4.一束光线以和平面镜成 30°夹角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 20°时,反射 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A.100°B.120° C.140° D.160° 5.在放映幻灯片时,想在屏幕上得到一个放大烧杯内水的质量与实验前相比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

吉林省长春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XX学校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夏天,晒在阳光下的湿衣服变干了,这一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凝固B.液化C.汽化D.升华2.关于密度,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B.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D.物体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大3.端午节当天,小明和爸爸、妈妈去南湖游玩,他们坐在行驶的船中,欣赏南湖的景色,小明认为爸爸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船B.小明C.岸边的树D.妈妈4.一瓶冰冻的矿泉水置于常温下,外表会变湿,这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熔化B.汽化C.凝华D.液化5.次仁把一块质量为m,密度为ρ的木块平均分割成3份,则每一份的质量和密度分别为〔〕A.m ρB.C.ρD.m6.北湖公园为美丽的长春又增添了一处靓丽的风景.人们游园时所看到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水中的“白云”B.阳光下游客的影子C.水中游动的鱼D.垂柳在水中的倒影7.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冷冻室里,过一段时间,水全部结成冰.则水结冰后〔〕A.质量变大B.质量不变C.密度变大D.密度不变8.一个凸透镜焦距为5cm,假设用它看邮票,则邮票与这个凸透镜的距离应是〔〕A.5cm B.在5cm和10cm之间C.小于5cm D.多少都可以9.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发生折射时,如下图的光路图中正确的选项是〔〕A.B.C.D.10.放映幻灯时,想使银幕上出现放大的“F”字时,则幻灯片在镜头前正确的放置方法应是图中的〔〕A.B.C.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1.小明用照相机拍照时,想使底片上的像大一些,应使照相机离物体一些.小明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m.假设他远离平面镜后退0.5m,则镜中像的大小.12.如下图,长春一汽车生产的轿车匀速行驶在笔直的水平公路上,轿车受到牵引力的大小km.13.一个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某次电焊中用去了其中质量的,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kg/m3×103kg/m3,用掉了质量的,剩余食用油的密度为kg/m3.有个体积为500cm3铁球,其质量为1500g,这个铁球是的〔选填“空心”或“实心”〕〔ρ铁×103kg/m3〕14.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一名同学的质量为50〔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15.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下图,由图象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V甲V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6.在泳池游泳前,将小腿浸入水中,看上去浸入水中的小腿了〔填“变长”或“变短”〕,这是由于光的缘故.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7.在长春外国语学校2016年秋季运动会的百米赛跑中,小茗同学百米成绩为14秒,求小茗在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18.小强的妈妈买了一箱牛奶,箱中每一小袋牛奶的包装袋上都标有“净含量220ml、227g”字样,试求:这种牛奶的密度是多少克/厘米3?〔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四、综合题〔19题6分,20题7分,21题4分,22题3分,23题1分,24题2分,25题5分,共28分〕19.在图中的虚线框内填入适当的透镜.20.如下图,光射在水面上,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21.画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22.如下图为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这是的凝固图象〔填“晶体”或“非晶体”〕,这种物质在液态时的名称为,凝固点为℃,图象BC段为该物质的过程,物质处于态,这个过程持续了分钟,第8分钟时该物质是态.2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1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像〔选填“实”、或“虚”〕,该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2〕小明分别把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放在同一位置,观察窗外远处的同一景物〔如图2所示〕,焦距〔选填“长”或“短”〕的凸透镜所成的像更大些.24.如下图的试管中盛有热水,将它放在盛有沸水并正在不断加热的烧杯中.根据下表可知: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试管中的热水的最终温度将〔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0℃,试管中热水〔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假设试管中装的是酒精,则酒精〔选填“会”或“不会”〕沸腾.25.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26.图是某人看近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由图可知他是眼〔选填“近视”或“远视”〕.假设他配戴的眼镜镜片中心的厚度为 1.7mm,则该镜片边缘的厚度应1.7m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7.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下图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把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下图.用量筒量出矿石的体积如下图,由此可知,矿石的质量为g,体积为cm3,密度ρ=kg/m3.由于捆绑矿石的绳子也排开一些水,因此会使测的矿石密度偏.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XX学校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夏天,晒在阳光下的湿衣服变干了,这一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凝固B.液化C.汽化D.升华【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分析】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汽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解答】解:夏天,晒在阳光下的湿衣服很快变干,衣服上的水分变成了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选C.2.关于密度,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B.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D.物体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大【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分析】①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②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③一定质量的物质,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密度相应改变.【解答】解: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与质量和体积无关;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增大几倍;而比值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因此,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故选C.3.端午节当天,小明和爸爸、妈妈去南湖游玩,他们坐在行驶的船中,欣赏南湖的景色,小明认为爸爸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船B.小明C.岸边的树D.妈妈【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判断物体运动状态之前,必须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小明和爸爸、妈妈去南湖游玩,他们坐在行驶的船中,爸爸与行驶的船、小明以及妈妈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以行驶的船、小明以及妈妈为参照物,爸爸是静止的;而爸爸与岸边的树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爸爸是运动的,故C正确.故选C.4.一瓶冰冻的矿泉水置于常温下,外表会变湿,这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熔化B.汽化C.凝华D.液化【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液化放热.【解答】解:瓶子的外壁出现了许多小水珠,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壁液化形成的.故选D.5.次仁把一块质量为m,密度为ρ的木块平均分割成3份,则每一份的质量和密度分别为〔〕A.m ρB.C.ρD.m【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分析】〔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2〕物体分为为三等份,很容易得到每一等份的质量与总质量的关系.【解答】解:质量为m的金属块的,块均匀分成三块,则每一小块的质量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物体的质量、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分割成三份,密度是不变的,等于原来的密度.故选C.6.北湖公园为美丽的长春又增添了一处靓丽的风景.人们游园时所看到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水中的“白云”B.阳光下游客的影子C.水中游动的鱼D.垂柳在水中的倒影【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①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比方透镜成像、水变浅了、水中的筷子折断了等;②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出去的现象,比方平面镜成像;③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根据四幅图中形成的原理不同,对其进行分类,并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解答】解:A、水中的“白云”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B、阳光下游客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C、水中游动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正确;D、垂柳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D错误.故选C.7.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冷冻室里,过一段时间,水全部结成冰.则水结冰后〔〕A.质量变大B.质量不变C.密度变大D.密度不变【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分析】①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个物体位置、状态的改变不会使质量发生变化.②一定质量的矿泉水结冰,状态改变、体积改变,密度的变化用公式ρ=分析.【解答】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由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决定,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水结冰后质量不变;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ρ=得V=即可知,质量一定时,冰与水相比密度变小,则冰的体积变大.故ACD不符合题意;故B符合题意;故选B.8.一个凸透镜焦距为5cm,假设用它看邮票,则邮票与这个凸透镜的距离应是〔〕A.5cm B.在5cm和10cm之间C.小于5cm D.多少都可以【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透过凸透镜看物体时,能看到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解答】解:用凸透镜看邮票时,凸透镜起放大作用,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凸透镜的焦距是5cm,物体和凸透镜的距离小于5cm.故选C.9.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发生折射时,如下图的光路图中正确的选项是〔〕A.B.C.D.【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解答】解:A、因为入射角等于折射角,因此不符合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折射光线的方向,故该选项错误;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折射光线位于水中,图中画成反射光线了,故该选项错误;C、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符合折射的规律,故该选项正确;D、因为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因此不符合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路,故该选项错误.故选C.10.放映幻灯时,想使银幕上出现放大的“F”字时,则幻灯片在镜头前正确的放置方法应是图中的〔〕A.B.C.D.【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首先要明确幻灯机的制成原理,然后根据其原理确定幻灯片的放置方法.【解答】解: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的倒立不仅包括上下颠倒,也包括左右相反.由此可知为了使像呈现F字样,因此要按照B选择项的方法去放置幻灯片.故选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1.小明用照相机拍照时,想使底片上的像大一些,应使照相机离物体近一些.小明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2m.假设他远离平面镜后退0.5m,则镜中像的大小不变.【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平面镜的应用.【分析】〔1〕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解答】解:〔1〕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要使底片上的像大一些,照相机离物体要近一些.〔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物到像的距离是物到平面镜距离的两倍,因为小明距平面镜的距离是1m,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1m×2=2m;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当人远离平面镜时,视觉上感觉像在变小,但实际上像的大小并没有变.所以假设他远离平面镜后退0.5m,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不变.故答案为:近;2;不变.12.如下图,长春一汽车生产的轿车匀速行驶在笔直的水平公路上,轿车受到牵引力的大小等于50km.【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因为轿车匀速行驶,所以汽车所受的阻力与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2〕已知汽车的速度和行驶时间,根据s=vt求出汽车行驶的距离.【解答】解:〔1〕因为轿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由v=得汽车行驶的距离:s=vt=100km/h×0.5h=50km.故答案为:等于;50.13.一个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某次电焊中用去了其中质量的,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4kg/m3×103kg/m3,用掉了质量的,剩余食用油的密度为×103kg/m3.有个体积为500cm3铁球,其质量为1500g,这个×103kg/m3〕铁球是空心的〔选填“空心”或“实心”〕〔ρ铁【考点】密度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1〕用去了其中的后,剩余氧气的质量就为原来质量的了;剩余氧气的体积与钢瓶的容积相同,即电焊前后,氧气的体积不变,变化的是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求解最后一空即可;〔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不随物体体积和质量的变化而变化.〔3〕根据密度公式变形V=求出此时铁球的实心体积,再与铁球的实际体积相比较,如果相等,则是实心的,如果实心体积小于实际体积,则是空心的.【解答】解:〔1〕由ρ=得原来氧气的质量:m=ρV=6kg/m3×3=3kg,故钢瓶内剩下氧气的质量:m剩=〔1﹣〕×3kg=2kg剩余氧气的密度:ρ剩===4kg/m3;×103kg/m3,用掉了质量的,质量、体积都减小×103kg/m3;〔3〕由ρ=得铁球中铁的体积:V铁==≈190cm3,<V,所以此球为空心的.因为V铁×103;空心.14.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 s〔秒〕;一名同学的质量为50kg〔千克〕〔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首先要对题目中涉及的时间、质量的单位有个初步的了解,结合对生活实际的认识,填入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男子百米世界记录用时略小于10s,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s;成年人的质量约为70kg,一名同学的质量为50kg.故答案为:s〔秒〕;kg〔千克〕.15.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下图,由图象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V甲大于V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根据路程s和时间t关系的图象,可以看出,当时间相同时,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再根据速度公式即可判断.【解答】解:由图象可知,当甲、乙两物体所用时间相同时,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根据速度公式:v=可得:时间一定时,速度和路程成正比,故v甲>v乙.故答案为:大于.16.在泳池游泳前,将小腿浸入水中,看上去浸入水中的小腿变短了〔填“变长”或“变短”〕,这是由于光的折射缘故.【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人的小腿所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小腿变短了、变浅了.【解答】解:水中人的小腿所反射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会看到小腿变浅了的虚像,且小腿变短了.故答案为:变短;折射.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7.在长春外国语学校2016年秋季运动会的百米赛跑中,小茗同学百米成绩为14秒,求小茗在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已知百米赛跑的路程s、运动时间t,由平均速度公式v=求出平均速度.【解答】已知:路程s=100m,时间t=14s.求:v.解:小茗在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v==≈7.14m/s.答:小茗在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是7.14m/s.18.小强的妈妈买了一箱牛奶,箱中每一小袋牛奶的包装袋上都标有“净含量220ml、227g”字样,试求:这种牛奶的密度是多少克/厘米3?〔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考点】密度的计算.【分析】由“净含量220ml、227g”可知牛奶的体积和质量,根据ρ=求出牛奶的密度.【解答】解:牛奶的体积:V=220ml=220cm3,牛奶的密度:ρ==≈3.3.四、综合题〔19题6分,20题7分,21题4分,22题3分,23题1分,24题2分,25题5分,共28分〕19.在图中的虚线框内填入适当的透镜.【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分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线的会聚和发散主要看出射光线是靠近了主光轴还是远离了主光轴.【解答】解:由图可知,光线经过透镜变的靠近了主光轴,对光线起到了会聚作用,应填凸透镜;如下图:20.如下图,光射在水面上,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分析】根据光线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解答】解:过入射光线和水面的交点作一条垂直于水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另一侧,可作出反射光线,并且标出反射光线的方向,如下图:21.画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AB的像.【解答】解: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22.如下图为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这是晶体的凝固图象〔填“晶体”或“非晶体”〕,这种物质在液态时的名称为水,凝固点为0℃,图象BC段为该物质的凝固过程,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这个过程持续了5分钟,第8分钟时该物质是固态.【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分析】〔1〕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是: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其中晶体的熔化、凝固图象中有一水平线段,而非晶体没有.〔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即为该种物质的熔点,温度不变的这段时间即为熔化的过程,且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解答】解:图象中,随着时间的增长,温度总体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故该图象反映了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变化规律故这是晶体凝固图象,在凝固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凝固点为0℃,是水的凝固图象,所以这种物质在液态时的名称为水;图象BC段为该物质的凝固过程,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图象中,从2min开始凝固,到第7min凝固完毕,固液共存的时间有5min;第8分钟时该物质是固态.故答案为:晶体;水;0;凝固;固液共存;5;固.2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1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缩小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实像〔选填“实”、或“虚”〕,该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照相机.〔2〕小明分别把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放在同一位置,观察窗外远处的同一景物〔如图2所示〕,焦距长〔选填“长”或“短”〕的凸透镜所成的像更大些.【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当物距大于像距时,会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利用凸透镜这一原理.〔2〕掌握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解答】解:〔1〕由图可知,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置于图1的位置时,物距大于像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2〕把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放在同一位置,观察窗外远处的同一景物,即物距不变,但是当凸透镜的焦距变大时,物距相对减小,所以当物距相对减小时,像距也变大,像也变大.故答案为:〔1〕缩小;实;照相机;〔2〕长.24.如下图的试管中盛有热水,将它放在盛有沸水并正在不断加热的烧杯中.根据下表可知: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试管中的热水的最终温度将等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0℃,试管中热水不会〔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假设试管中装的是酒精,则酒精会〔选填“会”或“不会”〕沸腾.【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分析】〔1〕液体沸腾的条件:到达沸点并且要继续吸热;〔2〕水沸腾规律: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温度到达了水的沸点100℃,以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试管中的水从烧杯中吸热,温度到达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这时虽然到达了水的沸点100℃,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2〕当试管中装有酒精时,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但由于酒精的沸点78℃,低于水的沸点,当水沸腾时,酒精仍能从烧杯中吸热,到达酒精的沸点,所以会沸腾.故答案为:等于;不会;会.25.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38.2℃.【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先要弄清楚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末端所对刻度相垂直.【解答】解:由图知: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温度为38.2℃.故答案为:38.2.26.图是某人看近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由图可知他是远视眼〔选填“近视”或“远视”〕.假设他配戴的眼镜镜片中心的厚度为1.7mm,则该镜片边缘的厚度应小于 1.7m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考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远视眼是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远视要用凸透镜来矫正;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解答】解:由图可知,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所以该眼睛是远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因为凸透镜的中间厚边缘薄,所以如果他配戴的眼镜镜片中心的厚度为1.7mm,则该镜片边缘的厚度应小于1.7mm;故答案为:远视,小于.27.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下图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把矿石放在天。

吉林省长春市2016-2017学年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及参考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2016-2017学年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及参考答案
定,当发光的小灯泡放在40cm刻度线位置时,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始终能呈现一个 面积大小不变的光斑,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 cm.
(2) 小明用蜡烛代替小灯泡继续做实验,必须使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________上,烛焰在图乙所示位置 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A . 焦距为5cm的凸透镜 B . 焦距为8cm的凸透镜 C . 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D . 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 10. 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屏幕上的像⑤照相机底片上的像,其中( )
A . 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 B . 属于虚像的是①②③ C . 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③⑤ D . 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②③④ 11. 有关下面四幅图说法:甲是矫正近视眼;乙是近视眼;丙是近视眼;丁是矫正近视眼,其中正确的是( )
D.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d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为V3;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可以省略的记录是________. (2) 写出计算塑料球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 改变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
B . 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
C .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
再次拨动钢尺
D . 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
3. 以下措施中,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 . 厦门岛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B . 鼓浪屿禁止商家导游使用扩音器 C . 地铁施工时给机器加润滑油 D . 部分BRT路段两侧设有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共20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A.℃B.kg C.m D.S2.德惠的冬季,往往会出现美丽的雾凇景观,晶莹的雾凇一簇簇,美如仙境.雾淞是()现象.A.液化B.汽化C.升华D.凝华3.炎热的夏天人们总喜欢在“树荫”下乘凉,这“树荫”形成的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4.某同学测量课本宽度,四次测量结果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一次是()A.12.30cm B.12.32cm C.12.77cm D.12.31cm5.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蜡烛燃烧B.月亮升上天空C.一杯开水变凉D.铁生锈了6.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将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送上太空.在神舟十一号发射升空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C.以神舟十一号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D.以陈冬为参照物,景海鹏是运动的7.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8.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离墙更近些),在墙上能看到()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9.如图所示,一只烧杯中装有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AB上,一束光线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现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一个小的角度,则此时()A.反射光线顺时针方向旋转B.反射光线逆时针方向旋转C.折射光线的方向不变D.折射光线逆时针方向旋转10.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a、b两种物质的之间的关系是()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A.ρb>ρ水>ρa B.ρb>ρa>ρ水C.ρ水>ρa>ρb D.ρa>ρ水>ρb二、填空题(共12分)1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是.12.玻璃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他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选填“升高”或“不变”)13.用久了的黑板常会因“反光”而看不清上面的字,这是因为射到黑板上的光发生了的缘故.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清书上的图象,是因为射到书上的光发生了的缘故.14.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它在形成过程中要热量.15.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物距(选填“增大”或“减小”),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拍照时,物体通过镜头成倒立、的实像.16.用量筒盛某种液体,测的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筒共同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则量筒的质量为g,液体的密度为g/cm3.三、计算题(共10分)17.(4分)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多少?(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18.(6分)3D打印常在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某同学选用如图甲所示的ABS塑料来打印自己设计的作品,如图乙所示.(1)已知体积为10厘米3ABS塑料的质量为10.5克,求这种材料的密度ρ;(2)若用该材料打印出来作品的质量是42克,求消耗该材料的体积V.四、综合题(共28分)19.在图甲中作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2)在图乙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20.(3分)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2)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是(“增大”或“不变”或“减小”);(3)图中秒表的1格表示1秒,甲、乙、丙分别对应了小车在起点、中点、终点位置的时间.其中S1=90cm小车长10cm,则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m/s.21.温度计的使用:(1)按照温度计的使用步骤,下面的操作次序依次为.a.取适当的温度计b.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c.让其与被测液体接触一定的时间d.让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e.观察温度计的示数(2)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22.(4分)如图甲是探究“冰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1)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选填“吸热”或“放热”),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是℃,第6分钟时冰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23.(3分)小明同学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处,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横梁平衡,这时应把平衡螺母向调.然后测量物体的质量,他的操作情况如乙图所示,他此时的错误有①;②.24.(4分)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为了保障实验效果,应该选择(选填“平面镜”、“厚玻璃拉”、“薄玻璃板”)做实验.(2)此实验中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3)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4)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好处是.25.(4分)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高度上.(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3)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填“上”或“下”)移动.(4)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填序号)26.(4分)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矿石的质量是g;(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乙所示的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cm3;(3)矿石的密度是g/cm3(保留两位小数),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A.℃B.kg C.m D.S【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分析】根据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对应单位的掌握作答.【解答】解: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kg,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物理量及其对应单位的识记情况,属于基础题,难度较小.2.德惠的冬季,往往会出现美丽的雾凇景观,晶莹的雾凇一簇簇,美如仙境.雾淞是()现象.A.液化B.汽化C.升华D.凝华【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自然现象中的霜和雪都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解答】解:雾凇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态变化,判断物态变化现象首先要知道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从而得出结论.3.炎热的夏天人们总喜欢在“树荫”下乘凉,这“树荫”形成的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解答】解:太阳光被树叶遮挡后,在下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形成树荫实际上就是大树的影子,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故选A.【点评】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大多都可以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是光学最基本知识的考查.4.某同学测量课本宽度,四次测量结果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一次是()A.12.30cm B.12.32cm C.12.77cm D.12.31c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刻度尺分度值意义的理解.长度的测量中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分度值所对应的数值是准确的,分度值所对应的下一位是估读的.【解答】解:由题意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也就是说测量结果中的12.3cm是准确的,最后一位数值为估读值,由于每次的估读有可能存在差异,所以选项A、B、D都是正确的;而选项C中的数据为12.77cm与其它的结果准确值相差较大,不符合测量事实,所以是错误的记录.故选C.【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分度值的物理意义:分度值代表者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分度值的下一位为估读值.5.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蜡烛燃烧B.月亮升上天空C.一杯开水变凉D.铁生锈了【考点】机械运动.【分析】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据此进行判断.【解答】解:A、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物体的位置没有改变,不是机械运动,不合题意;B、月亮升上天空,月亮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是机械运动,符合题意;C、一杯开水变凉,是温度的变化,与机械运动无关,不合题意;D、铁生锈了是化学变化,物体的位置没有改变,不是机械运动,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机械运动是指宏观的物体发生了物理位置的变化,解题要从概念入手.6.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将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送上太空.在神舟十一号发射升空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C.以神舟十一号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D.以陈冬为参照物,景海鹏是运动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解答】解:AB、在神舟十一号发射升空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与地面的距离是变化的,所以航天员是向上运动的,故A错误、B正确;C、在神舟十一号发射升空过程中,以神舟十一号为参照物,航天员随之同时运动,两者之间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C错误;D、在神舟十一号发射升空过程中,以陈冬为参照物,景海鹏随之同时运动,两者之间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根据参照物判断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需要明确的是,选择哪一个物体作参照物,这个物体就是“静止”的.7.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分析】液体沸腾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需要继续吸热,但沸腾时温度不再改变,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锅里的水达到沸点后继续吸热会沸腾,但温度不再改变,所以,碗内水的温度等于水的沸点,但碗内的水不能继续吸热,不会沸腾,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沸腾和沸腾条件的应用,应用好水沸腾后温度不变是关键.8.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离墙更近些),在墙上能看到()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小于物距;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物距;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物距;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距大于物距.【解答】解:窗户在墙上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的性质关键取决于窗户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即物距与凸透镜焦距之间的关系,通过题意知凸透镜离墙较近,如果能在墙上成像,像距一定小于物距.所以成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注意题目中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9.如图所示,一只烧杯中装有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AB上,一束光线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现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一个小的角度,则此时()A.反射光线顺时针方向旋转B.反射光线逆时针方向旋转C.折射光线的方向不变D.折射光线逆时针方向旋转【考点】光的折射规律.【分析】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光线从一种透明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解答】解: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一个小的角度,但水面总是水平的,所以入射光线与水面垂直,故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都不变.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光的折射规律;注意无论盛水的容器如何倾斜,水面永远是水平的.10.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a、b两种物质的之间的关系是()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A.ρb>ρ水>ρa B.ρb>ρa>ρ水C.ρ水>ρa>ρb D.ρa>ρ水>ρb【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解答本题可以采用两种方法:(1)在横轴上取体积相同,然后比较这两种物质的质量,质量大的密度大;(2)在纵轴上取质量相同,然后比较这两种物质的体积,体积大的密度小.【解答】解:由图象可知,当V a=V b时,m a>m b,所以ρa>ρb;ρa===2×103kg/m3>ρ水;ρb===0.5×103kg/m3<ρ水.故选D.【点评】比较两种不同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我们可以采取相同体积,比较质量;或相同质量,比较体积.二、填空题(共12分)1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m,时间的基本单位是s.【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根据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对应单位的掌握作答.【解答】解: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故答案为:m;s.【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长度和时间单位的识记,是一道基础题,难度较小.12.玻璃是非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他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选填“升高”或“不变”)【考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分析】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的物质是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物质是非晶体;熔化过程中要吸热,对于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上升.【解答】解:玻璃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属于非晶体.故答案为:非晶体;升高.【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非晶体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13.用久了的黑板常会因“反光”而看不清上面的字,这是因为射到黑板上的光发生了镜面反射的缘故.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清书上的图象,是因为射到书上的光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考点】镜面反射;漫反射.【分析】(1)镜面反射后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正好处在这一方向上时,获得的光线很强,其他方向上几乎没有反射光线,黑板“反光”就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的缘故;(2)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解答】解:(1)黑板“反光”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黑板反射的光线比粉笔字反射的光线强,使人无法看清黑板上的字;(2)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故答案为:镜面反射;漫反射.【点评】本题考查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反射现象,分析问题时注意反射光线是向一个方向还是向各个不同方向.还要注意漫反射同样遵守光的反射定律.14.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它在形成过程中要放出热量.【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分析】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放热.【解答】解:易拉罐中液体温度很低,所以易拉罐本身温度也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易拉罐,由气态直接凝华成为固态的霜,同时放出热量.故答案为:凝华;放出.【点评】分析物态变化现象时,主要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从而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来判断.15.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选填“增大”或“减小”),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拍照时,物体通过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自拍神器”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解答】解:手机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可知“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故答案为:增大;缩小.【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一定要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特别是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16.用量筒盛某种液体,测的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筒共同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则量筒的质量为20g,液体的密度为1g/cm3.【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密度的计算.【分析】(1)由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液体与量筒共同的质量是20g,可以确定量筒的质量为20g;(2)选取某一组数据,即:某液体体积V时,液体与量筒的共同质量m,求出液体质量(液体质量等于总质量减去量筒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求液体的密度.【解答】解:(1)由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液体与量筒总质量是20g,量筒质量为20g;(2)当液体体积V=60cm3时,液体与量筒总质量为80g,则液体质量m=80g﹣20g=60g,液体的密度:ρ===1g/cm3.故答案为:20;1.【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能从图象中读出质量和体积、会熟练应用密度公式计算是本题的关键.三、计算题(共10分)17.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多少?(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分析】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又知道声速,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水的深度.【解答】解: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t=×4s=2s,由v=得,该处海水的深度:h=vt=1500m/s×2s=3000m.答: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3000m.【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求出超声波单趟(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是本题的关键.18.3D打印常在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某同学选用如图甲所示的ABS塑料来打印自己设计的作品,如图乙所示.(1)已知体积为10厘米3ABS塑料的质量为10.5克,求这种材料的密度ρ;(2)若用该材料打印出来作品的质量是42克,求消耗该材料的体积V.【考点】密度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1)知道体积和质量,利用ρ=计算这种材料的密度;(2)已知该材料的密度和质量,利用ρ=计算消耗该材料的体积V.【解答】解:(1)这种材料的密度:ρ===1.05g/cm3;(2)根据ρ=可得,消耗该材料的体积:V===40cm3.答:(1)这种材料的密度ρ为1.05g/cm3;(2)若用该材料打印出来作品的质量是42克,消耗该材料的体积V为40cm3.【点评】此题考查密度的计算和密度公式的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四、综合题(共28分)19.(1)在图甲中作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2)在图乙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透镜的光路图.【分析】(1)①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②要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2)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解答】解:(1)图中法线已经画出,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画出反射光线BO,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用i表示.如图所示:(2)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如图所示:【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熟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要注意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2)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20.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填“大”或“小”);(2)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是增大(“增大”或“不变”或“减小”);(3)图中秒表的1格表示1秒,甲、乙、丙分别对应了小车在起点、中点、终点位置的时间.其中S1=90cm小车长10cm,则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0.18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1)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斜面坡度小些;(2)由图中数据可知前半段和全段的路程和时间,求出小球通过前半段路程的时间和通过下半段路程的时间的进行比较,即可得到小车沿斜面下滑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3)确定对应的路程与时间,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出各自的平均速度.【解答】解:(1)斜面坡度越小,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越慢,运动时间长短,越方便计时;(2)由图可知:t=5s,t1=3s;t2=t﹣t1=5s﹣3s=2s,有以上条件可知,小车在通过相同路程时,下半段所用的时间小,根据v=可知,下半段速度大,即小车的速度越来越大;(3)由题意可知,全过程的路程s1=90cm=0.9m,全程所用的时间为t=5s,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v===0.18m/s.故答案为:(1)小;(2)增大;(3)0.18.【点评】本题考查“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会读出路程和时间,按平均速度的定义代入v=即可求出平均速度.21.温度计的使用:(1)按照温度计的使用步骤,下面的操作次序依次为badce.a.取适当的温度计b.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c.让其与被测液体接触一定的时间d.让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e.观察温度计的示数(2)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38.3℃.。

2016-2017学年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6-2017学年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6-2017学年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C.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D.人体感觉到舒适的温度约为37℃2.“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3.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吸热、放热情况与其他不同的是()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4.如图所示的情景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阳光下小狗的身影B.水面飞鸟的“倒影”C.岸上看水里的鱼D.雨后绚丽的彩虹5.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针对如图所示的成像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B.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C.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D.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6.一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A.将它熔化成铁水B.将它轧成薄铁片C.将它切掉一个角D.将它从地球运到月球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7.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

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过是以为参照物的,如果以路面为参照物,小明是的,小明家距离学校3km,骑了10min,他骑车的速度为km/h。

8.英语听力测试时,朗读声是由老师声带产生的,通过传入我们的耳朵不能传声。

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9.晓月同学看到在沸腾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

10.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是m/s。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传播现象可以证明光的这种特性。

11.人们常用手机进行“自拍”,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自拍”时,手机镜头到人的距离应透镜的二倍焦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吉林省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省命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估测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温水的温度约为﹣10℃B.一辆校车的长度约为200mC.健康中学生心跳70次大约用时1minD.一瓶标有“550mL”未开封的矿泉水,其中水的质量约为550kg2.鞭炮声是噪声污染,其主要原因在于鞭炮声的()A.响度大B.音调高C.音色差D.声速快3.小敏同学为了测定风向,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整个手都用水浸湿,然后将手举在半空中,则手迎风的那一侧感到凉爽,这主要是因为手迎风的那一侧水的()A.质量大B.温度高C.表面积大D.表面空气流速快4.一束光线以和平面镜成30°夹角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2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A.100°B.120°C.140° D.160°5.在放映幻灯片时,想在屏幕上得到一个放大的钥匙的像(性状如图所示),则幻灯片的插法是()A.B.C.D.6.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某同学在天平的指针还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时就用它来测量物体的质量了,这样测得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实际质量相比()A.相等B.偏大C.偏小D.无法确定7.玻璃在200℃时开始融化,当温度上升到300℃时还没有熔化完,这说明()A.玻璃是晶体B.玻璃是非晶体C.玻璃不会完全熔化D.玻璃的熔点高于300℃8.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三种液体,这三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则三个烧杯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是()A.甲、丙、乙B.乙、丙、甲C.乙、丙、甲D.丙、乙、甲二、填空题9.太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填单位);地球周围大气层上部的臭氧层可吸收太阳光中的大部分,对人类起保护作用.10.目前,在南京大屠杀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悼念活动中,急促的警报响起后,行人驻足,车辆行驶,人们在同一时间为遇难同胞默哀,这是因为警报声传递了.“急促”说明了警报声的音调.11.小明把一支温度计放到阳光下晒,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温度计的液柱上升了,那么温度计里液体的体积了,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2.如图所示,动物们都赶去参加动物晚会,蜗牛看到乌龟驮着小蚂蚁超过了自己,关心的嘱咐小蚂蚁要抓稳了…以乌龟为参照物,小蚂蚁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以蚂蚁为参照物,蜗牛是(填“向前”或“向后”)的.13.如图所示的手表上,通过小橱窗,可以看到放大的时间数字,这是因为小圆窗相当于一个镜,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数字的(选填“实”或“虚”)像.14.如图所示,物体与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左右(选填“相同”或“相反”)的;若女孩逐渐远离平面镜,则她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选填“变大”“变小”).15.如图所示,气象部门通过向云层中发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火箭弹,实施人工增雨.发射到云层中的干冰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时需要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形成雨滴.16.如图所示是一种视力矫正的模型,该模型表示的是矫正(选填“近”或“远”)视眼.若移去透镜A,像成在视网膜的(选填“前”或“后”)方.17.某容器质量为200g,装满水后总质量是700g,若装满另外某液体时总质量是600g,则该容器的容积为cm3,此液体的密度为kg/m3,若将此液体倒掉一半,剩余液体的密度将.(“变大”“变小”或“不变”)三、计算题18.小明乘车行至某隧道入口前,即将进入隧道时,看到路边有如图所示的指示牌.则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该车(车长忽略不计)通过隧道至少需要多少分钟?若该车实际通过隧道用时4min,则该车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9.如图所示,为我国的一元硬币.小陈同学测得10枚硬币的总质量为64g,总体积为8cm3,求:(1)一元硬币的密度是多少?(2)若用黄金制作大小相等的硬币,则每枚硬币质量为多少?(黄金密度ρ黄金=19.3g/厘米3)四、解答题(每题3分,共6分)20.如图所示,小女孩站在毛玻璃前看不清自己的像,这是为什么?这种现象是否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1.在北方寒冷的冬天,汽车驾驶员在晚上休息前,一般都要将汽车水箱里的水放掉,请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样做的理由.22.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试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23.如图所示,根据入射光线画出其经过凸透镜后的光线.24.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该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又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现象说明;声音能在中传播.如果将图甲所示的实验搬到月球上去做,(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25.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1)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正确读数是℃.(2)当水沸腾时,若水中有一个气泡从A位置(体积为V A)上升至B位置(体积为V B),则V A V B(选填“>”“<”或“=”).(3)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则水的沸点是℃,水在沸腾时温度.(4)完成实验后,烧杯内水的质量与实验前相比(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016-2017学年吉林省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省命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估测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温水的温度约为﹣10℃B.一辆校车的长度约为200mC.健康中学生心跳70次大约用时1minD.一瓶标有“550mL”未开封的矿泉水,其中水的质量约为550kg【考点】温度;质量的估测;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水的凝固点是0℃,温水的温度比0℃高得多,不可能是﹣10℃.故A不符合实际;B、一间教室的长度在10m左右,一辆校车的长度比10m大一些,在12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心跳70次大约用时1min.故C符合实际;D、矿泉水的体积为550mL=550cm3,其质量为m=ρV=1.0g/cm3×550cm3=550g=0.55kg.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2.鞭炮声是噪声污染,其主要原因在于鞭炮声的()A.响度大B.音调高C.音色差D.声速快【考点】响度.【分析】从环保角度讲,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和休息的一切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高考、中考期间,为给考生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考试环境,要控制声音的响度,严禁使用高音广播喇叭.【解答】解:噪声对人们的干扰主要是声音的响度太大,影响了他们正常生活,因此要求严禁燃放鞭炮.故选A.3.小敏同学为了测定风向,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整个手都用水浸湿,然后将手举在半空中,则手迎风的那一侧感到凉爽,这主要是因为手迎风的那一侧水的()A.质量大B.温度高C.表面积大D.表面空气流速快【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分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据此结合题干中的描述做出解答.【解答】解:手用水浸湿后,举在空中,迎风的一面空气流动快,水蒸发快,吸收的热量多,所以迎风面感到更凉爽.据此可测定风向.故选D.4.一束光线以和平面镜成30°夹角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2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A.100°B.120°C.140° D.160°【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首先了解什么是法线,什么是入射角,什么是反射角.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叫做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然后根据反射定律解答此题.【解答】解:①根据光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此时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90°﹣30°=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等于60°.②当入射角增大20°时,则入射角变为60°+20°=80°,根据光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变为80°,所以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80°+80°=160°.故选D.5.在放映幻灯片时,想在屏幕上得到一个放大的钥匙的像(性状如图所示),则幻灯片的插法是()A.B.C.D.【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根据图解,可见凸透镜在成实像时,凸透镜的主光轴上面的A点所成的像在主光轴下面的A′点,下面的B点所成的像在上面的B′点,由这一规律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与物比较,应该是上下左右都互换,所以放映幻灯时,要想使屏幕上出现放大的钥匙像,幻灯片的插法应该是让钥匙的开口向右,尖端向下.故选A.6.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某同学在天平的指针还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时就用它来测量物体的质量了,这样测得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实际质量相比()A.相等B.偏大C.偏小D.无法确定【考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分析】当指针不在分度盘中央而偏右时,就开始称量,说明在未加砝码时,右边已经重了,在称量时是左物右码,故称量时,在相同的情况下,向右盘中加入少一点的砝码既可以使得天平平衡.【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当指针不在分度盘中央而偏右时,就开始称量,说明在未加砝码时,右边已经重了.在称量时是左物右码,故称量时,在相同的情况下,向右盘中加入少一点的砝码既可以使得天平平衡,即测得数值比真实值要小.故选C.7.玻璃在200℃时开始融化,当温度上升到300℃时还没有熔化完,这说明()A.玻璃是晶体B.玻璃是非晶体C.玻璃不会完全熔化D.玻璃的熔点高于300℃【考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分析】根据我们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过程的了解来作答.常见的晶体有各种金属,海波,冰;常见的非晶体有石蜡,玻璃,沥青,松香.【解答】解: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在熔化的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是不变的;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在熔化时吸热升温.玻璃在200℃时熔化,当温度升到300℃时还没有熔化完,说明玻璃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点,故玻璃是非晶体.故选B.8.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三种液体,这三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则三个烧杯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是()A.甲、丙、乙B.乙、丙、甲C.乙、丙、甲D.丙、乙、甲【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在图2中,取相同体积的三种液体,比较其质量大小,利用密度公式得出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在图1中,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根据V=得出体积关系,进而确定三个杯子各装的是哪种液体. 【解答】解:如图,取相同体积的三种液体V ,可得质量关系m 甲>m 乙>m 丙,由ρ=可知ρ甲>ρ乙>ρ丙;在图1中,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而ρ甲>ρ乙>ρ丙,由V=可知V 甲<V 乙<V 丙,所以左边烧杯液体为乙,中间为丙,右边为甲, 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乙、丙、甲. 故选B .二、填空题9.太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 (填单位);地球周围大气层上部的臭氧层可吸收太阳光中的大部分 紫外线 ,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紫外线.【分析】(1)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真空中光速最大,是3.0×108m/s .(2)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除了可见光之外,分布在紫光之外还有紫外线,地球上的天然紫外线主要来源于太阳光.太阳光通过大气层时,大部分的紫外线被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吸收,只有少部分射到地球上. 【解答】解:(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8m/s .(2)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于骨骼的生长和身体健康的许多方面都有好处.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地球周围大气层上部的臭氧层可吸收太阳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故答案为:m/s;紫外线.10.目前,在南京大屠杀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悼念活动中,急促的警报响起后,行人驻足,车辆行驶,人们在同一时间为遇难同胞默哀,这是因为警报声传递了信息.“急促”说明了警报声的音调高.【考点】声与信息;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声音的特征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解答】解:急促的警报响起后,行人驻足,车辆行驶,人们在同一时间为遇难同胞默哀,这是因为警报声是利用声波传递了信息;声音的音调和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警报声“急促”说明声音的音调高.故答案为:信息;高.11.小明把一支温度计放到阳光下晒,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温度计的液柱上升了,那么温度计里液体的体积变大了,密度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密度与温度.【分析】(1)质量是指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2)在太阳下晒一段时间后,其温度会升高,由于热胀冷缩,其体积会变大,根据公式ρ=可以判断出其密度的变化.【解答】解:(1)在太阳下晒一段时间后,温度计内液体温度会升高,体积会变大;(2)而液体的质量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其质量不变;由公式ρ=,当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时,其密度会变小.故答案为:变大;变小.12.如图所示,动物们都赶去参加动物晚会,蜗牛看到乌龟驮着小蚂蚁超过了自己,关心的嘱咐小蚂蚁要抓稳了…以乌龟为参照物,小蚂蚁是静止的(选填“运动”或“静止”),以蚂蚁为参照物,蜗牛是向后(填“向前”或“向后”)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解答】解:乌龟驮着小蚂蚁去参加动物晚会,乌龟和小蚂蚁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所以以小蚂蚁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以蚂蚁为参照物,蜗牛和小蚂蚁之间位置发生了改变,且距离变大,所以以小蚂蚁为参照物,蜗牛是向后移动的.故答案为:静止;向后.13.如图所示的手表上,通过小橱窗,可以看到放大的时间数字,这是因为小圆窗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数字的虚(选填“实”或“虚”)像.【考点】生活中的透镜.【分析】通过窗口,可以看到放大的日期数字,日期数字距离窗口很近,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据此确定窗口是什么光学元件以及成像特点.【解答】解:通过窗口,可以看到放大的日期数字,说明窗口能偷光是透镜;并且是能起放大作用的放大镜,即凸透镜;日期数字距离窗口很近,处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答案为:凸透;虚.14.如图所示,物体与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左右相反(选填“相同”或“相反”)的;若女孩逐渐远离平面镜,则她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变(选填“变大”“变小”).【考点】平面镜的应用.【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解答】解:由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知,物体与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左右相反;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所以若女孩逐渐远离平面镜,则她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变.故答案为:相反;不变.15.如图所示,气象部门通过向云层中发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火箭弹,实施人工增雨.发射到云层中的干冰发生升华(填物态变化名称)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形成雨滴.【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是升华的相反过程;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解答】解:固态干冰变成气态二氧化碳是升华过程,升华过程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从而形成雨滴.故答案为:升华;吸收;液化.16.如图所示是一种视力矫正的模型,该模型表示的是矫正近(选填“近”或“远”)视眼.若移去透镜A,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选填“前”或“后”)方.【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2)掌握近视眼的成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近视眼是由于人眼晶状体变凸,焦距变短,会聚能力增强.【解答】解:由图可知,其中透镜A中间薄,边缘厚,属于凹透镜;近视眼是由于人眼的晶状体变凸,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发散推迟会聚,使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故该模型是矫正近视眼.故答案为:近;前.17.某容器质量为200g,装满水后总质量是700g,若装满另外某液体时总质量是600g,则该容器的容积为500cm3,此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若将此液体倒掉一半,剩余液体的密度将不变.(“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已知水和容器的总质量减去容器的质量,求出水的质量除以水的密度,就是容器的容积;已知某种液体的质量和容积可求液体密度,根据特性回答密度是否变化.m0=200g,【解答】解:水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700g,m0=700g﹣200g=500g,水的质量,m水=m总﹣3,容器的体积等于水的体积,水的密度ρ水=1g/cm因为ρ=,==500cm3;所以容器的容积为V=V水=m液=m总′﹣m0=600g﹣装满某种液体的总质量,m总′=600g,液体的质量,200g=400g,==0.8g/cm3=0.8×103kg/m3;液体的密度,ρ液=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液体的密度是不变的,跟它的质量、体积无关,故将容器中的液体倒掉一部分,剩余液体的密度将不变.故答案为:500;0.8×103;不变.三、计算题18.小明乘车行至某隧道入口前,即将进入隧道时,看到路边有如图所示的指示牌.则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该车(车长忽略不计)通过隧道至少需要多少分钟?若该车实际通过隧道用时4min,则该车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1)根据交通标志牌得出隧道全长和此路段限速,应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时间.(2)已知隧道全长和该车实际通过隧道用时,应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该车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解答】解:由图示交通标志牌可知,隧道全长为3.6km,此路段限速为60km/h,由v=得,车长忽略不计,该车通过隧道至少需要的时间:t===0.06h=3.6min;该车实际通过隧道用时t′=4min=h,则该车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54km/h.答: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该车(车长忽略不计)通过隧道至少需要3.6min;若该车实际通过隧道用时4min,则该车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54km/h.19.如图所示,为我国的一元硬币.小陈同学测得10枚硬币的总质量为64g,总体积为8cm3,求:(1)一元硬币的密度是多少?(2)若用黄金制作大小相等的硬币,则每枚硬币质量为多少?(黄金密度ρ黄金=19.3g/厘米3)【考点】密度的计算.【分析】(1)已知10枚硬币的总的质量和总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硬币的密度.(2)求出一枚硬币的体积,知道黄金的密度,利用密度公式变形m=ρV求每枚硬币的质量.【解答】解:(1)硬币的密度:ρ===8g/cm3;(2)一枚硬币的体积V′=V=×8cm3=0.8cm3,3,用黄金制作大小相等的硬币,ρ黄金=19.3g/cm由ρ=可得此时每枚硬币的质量:m=ρ黄金V=19.3g/cm3×0.8cm3=15.44g.答:(1)一元硬币的密度是8g/cm3;(2)若用黄金制作大小相等的硬币,则每枚硬币质量为15.44g.四、解答题(每题3分,共6分)20.如图所示,小女孩站在毛玻璃前看不清自己的像,这是为什么?这种现象是否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考点】光的反射.【分析】光滑镜面的反射是镜面反射,光照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发生的反射是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解答】答:因为毛玻璃表面凹凸不平,光照射到毛玻璃上会发生漫反射,把光线射向四面八方反射,因此小女孩站在毛玻璃前看不清自己的像;这种现象是漫反射,同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1.在北方寒冷的冬天,汽车驾驶员在晚上休息前,一般都要将汽车水箱里的水放掉,请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样做的理由.【考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分析】由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V=可知,质量一定时,密度小的体积大,由于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所以当质量不变时,水结冰体积会增大,【解答】答:在北方寒冷的冬天,夜间温度很低,水很容易结冰,水结成冰时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容易撑破水箱,所以汽车驾驶员在晚上休息前,一般都要将汽车水箱里的水放掉.22.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试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由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解答】解:图中法线已经画出,在法线的左侧空气中画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图所示:23.如图所示,根据入射光线画出其经过凸透镜后的光线.【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分析】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据此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即可,如图所示:24.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该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又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现象说明;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如果将图甲所示的实验搬到月球上去做,不能(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声音的响度大小和物体的振幅大小有关.【解答】解:用竖直的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真空中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故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答案为:振动;空气;不能.25.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1)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正确读数是95℃.(2)当水沸腾时,若水中有一个气泡从A位置(体积为V A)上升至B位置(体积为V B),则V A<V B(选填“>”“<”或“=”).(3)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则水的沸点是98℃,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