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国乐声
赞美音乐的诗句
赞美音乐的诗句1、船夜援琴作者:白居易鸟栖鱼一动,月照曝光夜江深。
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七弦为益友,两耳就是知音。
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2、夜琴作者:白居易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
阳入慢弹且急,夜深十数声。
入耳澹无味,惬心潜有情。
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
3、月夜听到卢子顺弹琴作者:李白悠闲地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4、山夜调琴作者:王绩促发展轸乘坐明月,抽弦对白云。
从来山水韵,不使俗人闻。
5、听到颖师弹琴作者:韩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并无根蒂,天地宽离随其舞动。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
跻攀分寸不容上,失势一落千丈弱。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头,起至趴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复置我肠!6、张山人弹琴作者:常建君去芳草绿,西峰弹玉琴。
岂惟丘中赏,兼得清烦襟。
朝从山口还,出来岭言清音。
所志云霞气,看破天地心。
玄鹤下澄空,翩翩舞松林。
改弦扣商声,又听飞龙吟。
稍觉此身妄,渐言仙事浅。
其将炼金鼎,永矣投吾簪。
7、匣中琴作者:于邺世人无正心,虫网匣中琴。
何以经时废,非为娱耳音。
独令高韵在,谁感隙尘深。
应当就是南风曲,声声相左今。
8、弹琴谷作者:顾况谷中谁弹琴,琴响谷冥寂。
因君扣商调,草虫惊暗壁。
9、琴诗作者:苏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到?10、风中琴作者:卢仝五音六律十三徽,龙吟鹤响思庖羲。
一弹流水一弹头月,水月风生松树枝。
11、赠琴棋僧歌作者:张瀛我尝听师法一说,波上莲花水中月。
不垢不净是色空,无法无空亦无灭。
我闻听到师禅识货,浪溢鳌头蟾魄八十。
河沙世界尽空空,一寸寒灰冷灯畔。
我又听师琴一抚,长松唤住秋山雨。
弦中雅搬若铿金,宽果寒泉流太古。
我又听师棋一著,山顶坐沈红日脚。
阿谁称是国手人,罗浮道士打赌却鹤,输却药。
法怀斟下红霞丹,奈何不敢之争头角。
古代诗词的韵律与音乐美
夸张: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的 特点,强调事物的本质属性
意象与象征
象征:用具体事物代表 抽象概念,使诗歌寓意 深刻,引发读者思考
意象:通过具体形象表 现抽象情感,增强诗歌 的意境和感染力
比喻:用相似事物比喻 本体,使诗歌形象生动,
易于理解
拟人:赋予非人类事物 以人类特征,使诗歌更
加生动有趣
意境的营造
诗词的旋律
诗词的节奏感:通过平仄、韵脚等元素,使诗词具有节奏感。 诗词的音韵:通过押韵、谐音等手法,使诗词具有音韵美。 诗词的旋律:将诗词与音乐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旋律。 诗词的吟唱:古代诗词常常被吟唱,通过吟唱的方式更能体现其音乐美。
诗词的节奏
节奏类型:古诗词中 常见的节奏类型有五 言、七言、绝句等, 每种节奏类型都有其 独特的韵律和美感。
稻壳学院
古代诗词的韵 律与音乐美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01 古 代 诗 词 的 韵 律 02 古 代 诗 词 的 音 乐 美 03 古 代 诗 词 的 创 作 技 巧 04 古 代 诗 词 的 鉴 赏 与 评 价 05 古 代 诗 词 的 影 响 与 传 承
01
古代诗词的韵律
章节副标题
平仄与韵脚
声调与音韵:如 何产生音乐美感
意境与氛围:通 过诗词传达出的 和谐氛围
语言与音乐:古 代诗词的音乐性 表现
03
古代诗词的创作技巧
章节副标题
修辞手法
比喻:通过相似事物的比较, 突出事物的特点
排比:通过重复相同的词语或 句式,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节奏 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和 动作,使描绘更加生动形象
李贺《李凭箜篌引》原文
李贺《李凭箜篌引》原文李贺《李凭箜篌引》原文《李凭箜篌引》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
此诗运用一连串出人意表的比喻,传神地再现了乐工李凭创造的诗意浓郁的音乐境界,生动地记录下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也表现了作者对乐曲有深刻理解,具备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贺《李凭箜篌引》原文,欢迎阅读!李贺《李凭箜篌引》原文1李凭箜篌引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鉴赏:音乐是一种诉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它的音响只存在一瞬,转瞬即逝。
音乐形象比较抽象,难以捉摸,要用文字将其妙处表达出来就更困难了。
李贺这首诗在众多的描写音乐的唐诗中脱颖而出,获得读者的挚爱,人们将李贺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并列为“摹写声音之至文”,这是有道理的。
但是李贺这首诗与白居易、韩愈的诗不同。
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主要通过比喻、象声等手法,力图描绘出音乐的形象。
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等就是。
李贺在诗中虽然也用了“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来描写李凭弹箜篌的音乐形象(这两句固然写得很妙),但李贺主要不是使用描写的手法去精雕细刻音乐的形象,而是着重写“感”,写音乐给人的感受,写音乐强烈的、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在描绘李凭箜篌弹奏的乐声给人们的感受、描绘乐声艺术效果时,诗人李贺没有按一般的思维轨迹去叙述;而驰骋自己大胆的幻想和丰富的联想,形成神奇变幻、令人应接不暇的艺术境界来表现乐声。
这里试以新诗的形式,把它翻译出来。
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奏出的乐声飘荡在睛朗的深秋。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不再飘游;那湘娥把点点泪珠洒满斑竹,九天上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描绘音乐之美的经典诗篇
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描绘音乐之美的经典诗篇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是一首描绘音乐之美的经典诗篇,全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箜篌的音乐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赏析:一、作品赏析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秋夜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的精美箜篌,听到美妙的乐声,山上的白云都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湘娥把点点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被牵动满腔忧愁;这高妙的乐声从哪儿传出?是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乐声清脆得就像昆仑山的美玉被击碎,凤凰在鸣叫;时而又像像芙蓉在露水中饮泣,像兰花迎风开放笑语轻柔。
清冷的乐声让人觉得长安城沉浸在寒光之中;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帝王的心弦也被乐声打动。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引落了漫天绵绵秋雨。
幻觉中仿佛看见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神女传授;湖中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潭中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徘徊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2、注释李凭:当时的梨园艺人,善弹奏箜篌。
杨巨源《听李凭弹箜篌》诗曰:“听奏繁弦玉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
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几声?”“花咽娇莺玉嗽泉,名高半在玉筵前。
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
”箜篌引: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
箜篌:古代弦乐器。
又名空侯、坎侯。
形状有多种。
据诗中“二十三丝”,可知李凭弹的是竖箜篌。
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吴丝蜀桐:吴地之丝,蜀地之桐。
此指制作箜篌的材料。
张:调好弦,准备调奏。
高秋:指弹奏时间。
这句说在深秋天气弹奏起箜篌。
《琵琶行》与古诗文中描写音乐之比较
白妞说书
“初不甚大”——演唱的起始 “越唱越高”——演唱的发展 “陡然一落”——演唱的继续发展 “忽又扬起”——演唱的高潮
“人弦俱寂”——演唱的结束
像熨斗熨过 像吃了人参果 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 如由傲来峰攀登泰山 如一条飞蛇在黄山 像放那东洋烟火
听觉、感觉 听觉、感觉 听觉、视觉 听觉、感觉 听觉、视觉 听觉、视觉
参考答案:
(2)风格迥异:
比
《李凭箜篌引》纯为描摹音乐,
较
没有诗人的情感寄托,风格凄寒冷艳、 浪漫瑰丽。
鉴
《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在描
赏
摹音乐时也在叙事和抒情,琵琶女弹 奏时的情态动作和作者的身世体验都
穿插其中,其风格平易感伤。
听 颖 师 弹 琴
韩 愈
•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 颖师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 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 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一语, 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 的意思(写出了演奏环境),富有蕴味。“张” 字不仅仅是演奏的抽象动作,而且很容易引起 这样的联想:音乐的情韵高远饱满,直上云天。
第一段:
李贺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歌唱的诗句
歌唱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有唱歌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 描写唱歌的诗句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曾经伯乐识长鸣,不似龙行不敢行。
金埒未登嘶若是,盐车犹驾瘦何惊。
难逢王济知音癖,欲就燕昭买骏名。
早晚飞黄引同皂,碧云天上作鸾鸣。
猛虎行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1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画眉鸟百啭千声随便移,山花红紫树凹凸。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拘束啼。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孤雁2. “赞美歌声”的诗句有哪些高山流水,知音难求——伯牙余音绕梁,3日难绝——《列子·汤问》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杜甫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一.高山流水知音难求俞伯牙弹琴,钟子期听曲。
伯牙弹起了《高山流水》。
弹到“高山”章节时,钟子期听了,赞美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雄伟的太山矗立在我的面前!”弹到“流水”的乐章时,钟子期如痴如醉,击节称快:“妙极了!这琴声犹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不久,钟子期因病不幸去世。
伯牙抱着琴来到他的灵前,《高山流水》1曲送别伴侣,伯牙哀思欲绝,再也找不到知音了,于是,便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二.余音绕梁,3日难绝战国时期,韩国歌女韩娥以卖唱为生,1天她到1家客栈去投宿,被店家赶出来,她只好在店外唱着如泣如诉的曲子,客人们感动得不吃不喝,店主无奈,只好请她住店唱歌。
离店前她唱了欢快的曲子,3天后那动听的歌声还在客栈房梁上萦绕。
三.《赠花卿》: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歌唱的优美古诗句
歌唱的优美古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唱歌的美丽古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形容歌声美丽的古诗句有哪些1、《琵琶行》唐代诗人白居易原文:忽闻水上琵琶声,仆人忘归客不发。
译文: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悦耳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2、《张好好诗》唐代诗人杜牧原文: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
译文:张好好的歌声清越、高亢,尽管琴弦的关纽也为之迸断,芦管也为之裂开。
3、《琵琶行》唐代诗人白居易原文: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译文:今晚听到她的琵琶声,似乎听到了仙乐,耳朵里只有这个声音,别的都听不到4、《赠花卿》唐代诗人杜甫原文: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译文:这样的乐曲只应当天上有,人间里哪能听见几回?5、《杂兴5首》唐代诗人权德舆原文:含羞敛态劝君住,更奏新声刮骨盐。
译文:悠扬的乐曲嘎然而止,娇美的女子缓缓起座,掩面低眉欲要离去,四周的听众欢声叫喊,请她再奏1曲《刮骨盐》。
2.赞美唱歌的诗句一: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遣悲怀·其3》二:草长莺飞2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唐·白居易三:花间1壶酒,独酌无相亲。
四:《正月105夜》(唐)苏道味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
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五: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王微:《4气诗》六:王在晋《望江台》: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
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八:湿了,沉淀多年的希望九:别时简单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一0:残红尚有3千树,不及初开1朵鲜。
一一: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形容唱歌好听的诗句 .一二: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
海水落眼前,天光摇空碧。
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
一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一四:酒力不能久,愁恨无可医。
一五: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唐诗中的音乐描写”专题教学设计
( 边打出幻灯片,边请上网查阅过有关资料的同学说明
这些有关音乐描写的句子的共同特点)
l 重点与难点】 ①唐诗中音乐描写的 “ 各有侧重”分析。
②相关的音乐描写的 “ 不同手法”分析 。
t我们在诵读中聆 听— _ 琵琶行》中以声喻声 的形象 t - _ 《
( 在学生赏析的过程 中适时打 出 幻灯片) 生 :正面比喻写琴声 :
纤柔甜润如热恋中青年男女的喁喁私语。 高亢昂扬如英 勇的战士奔赴杀敌 的战场。
轻盈飘逸如蓝天上的白云微风中的柳絮。 热闹喧嚣得像一群鸟儿栖集在一棵树上。
( 归纳并逐条打出幻灯片)
鬼泣神惊 妙 不可言
师:可见—— 诗国乐声别具一格 ,诗作状乐各具特色。
[ 布置作业]
“ 声震林木,响遏行云。 ”
“ 瓠巴豉瑟,而鸟舞鱼跃。 ”
课后查找、阅读与整理: “ 愁”( 包括忧、悲、 恨、恼等等) 种感情活动,如 是一
何才能形象而叉生动地把它表现H来呢?最常用的手法就 {
是比喻。
维普资讯
课堂设计师
专 教 设 题 学 计I
【 分层教学目标】 ① 了解古典诗歌中 “ 景”与 “ 情”的对应关系。 师( 提示 ) 大家应该 记得 《 : 琵琶行 》中有关音 乐描写
的句子吧!下面分小组来背诵一下。
生:背诵诗句。
②了解对同一 “ 情景”描写的不同手法与特点。
生: 分别朗读并分析。
师归纳 :音乐描写的角度与方法大致如此 。
( 打出幻灯片)
白( 诗移人——笔下的琵琶曲使人心动神移 居易)
李( 诗泣鬼——笔下的筝篌音乐使鬼神动情落泪 贺)
摹写声音之至文自成一家始逼真——《听颖师弹琴》《琵琶行》《李凭箜篌引》之比较
【论文关键词】韩愈白居易李贺摹写声音之文自成一家【论文摘要】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的《琵琶行》与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都是我国古代描绘音乐的三朵奇葩。
三首诗既有音乐本身描写,又有音乐效果之描写,有的两者得兼。
三诗虽是同写音乐之文,却各有千秋,诗国乐声别具一格,诗作状乐各具特色。
本文在艺术构思、创作方法、意境创造、形象描绘、语言风格上揭示了这三首诗之不同处,并分析了“自成一家始逼真”的奥妙。
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的《琵琶行》与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都是我国古代描绘音乐的奇葩。
清代方扶南在《李长吉诗集批注》中,把这三首诗作了比较,认为它们“皆摹写声音至文”。
可是又有很大不同:“韩足以惊人,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换言之,也就是论气势,当推昌黎;论情态,应属乐天;论神奇,自是长吉。
方氏虽然谈的只是三首诗,实际上却道出了三人的个性特征。
韩愈诗以奇崛险怪为特色,李贺诗以神奇瑰诡,耀人心目为特点,白居易诗以通俗平易见称。
足以使他们“惊迈时辈”,特立于中唐诗坛。
(一)音乐,是无声的形象,听之有声,视之无形,如何表现这无形的形象呢?历来写乐曲的诗,大都利用人类五官通感的生理机能,致力于把比较难于捕捉的声音转化为比较容易感受的视觉形象。
在这美妙的王国里,充满着奇情幻想,它对人类有着一种不可摆脱的魅力。
古人听了一曲好的音乐之后,说有“绕梁三日”之感。
孔子听到齐国的《韶》乐之后,甚至“三月不知肉味”。
乐声之美,其魅力之大,由此可以想见。
正因为音乐具有这样大的艺术力量和美感作用,所以人们都想把它珍存起来。
今天,我们可以通过录音设备把音乐准确地记录下来,并随时可以把它再现出来。
古代,虽然缺少录音技术,但前人运用文字,同样可以把它生动地记录在自己的诗文里,日后打开书卷,乐声就如同在耳边回响。
因此,我们阅读这些作品,就会觉得好像听到了千年古乐的现场实况,观赏到了古代音苑的美丽风光,从而分享到了当年听众的无穷乐趣。
唐代是一个诗和音乐的时代,在那个时代,诗和音乐结合的盛况,表现在诗被谱之以曲,可以随处演奏咏唱;也表现在音乐已成为诗人们喜爱的题材,出现了不少将音乐美与文学艺术美结合得很好的作品。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理解性默写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李凭箜篌引》理解性默写(2023·新高考1卷·高考真题)《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有二弦”,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两句,说明竖箜篌的弦数还有另一种可能。
1.《李凭箜篌引》一诗中,用“,”两句写物写人,想象空旷山野上的浮云凝神驻足、忘记流动,仿佛在俯首谛听来衬托箜篌演奏的美妙乐音。
2.《李凭箜篌引》中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的句子是:;交代演奏者姓名和地点的句子是:。
3.《李凭箜篌引》“”一句,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高超。
4.《李凭箜篌引》“”一句,写流云为之凝神,从侧面总写箜篌音乐之美。
5.“”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更进一层。
它和下面的“”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
6.侧面写乐声的诗句是:“”,“”。
写优美悦耳的弦歌声出,浮云凝滞,湘娥与素女潸然泪下。
7.交代演奏者姓名和地点的诗句是:“”。
8.《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摹写乐声激越动听。
9.《李凭箜篌引》中,“,”用四样美好的事物来描摹声音。
10.《李凭箜篌引》中“,”两句正面写乐声,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
真是构思奇特,形神兼备。
11.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一句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____________”一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12.《李凭箜篌引》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13.《李凭箜篌引》中形容音乐清脆激越的诗句是:。
14.《李凭箜篌引》中形容音乐时而幽咽时而轻快的诗句是:。
15.《李凭箜篌引》中“,”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音响效果:长安城门前的冷气寒光,皇城仙府,全被箜篌声所消融。
16.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乐音效果。
乐声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妙用
乐声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妙用作者:李凤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13年第09期孔子主张礼乐教化。
在他传授给学生的六项技艺中“乐”排第二位,并且他的学生也在乐上有一定造诣,并受到音乐的教化,如《论语·待坐》章中记载:“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礼记》说:“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
”音乐陶冶情操提升了曾皙的人生境界。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尤其是诗歌教学中,不妨也让乐来教化学生。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乐声就是这个过程的催化剂,它浸润学生的心灵,让乐传意会,茅塞顿开变为可能。
在我的诗歌教学过程中妙用音乐,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妙用乐曲营造氛围,在愉悦的心情中,让学生迅速入境。
比如在学习《琵琶行》的时候,在导入部分,我配上《琵琶语》的纯音乐,伴随着优美的琵琶声,我开始引导学生体悟白居易与琵琶女的相逢,由乐而起,由乐而终。
一如伯牙与子期,在有月的秋夜,琵琶声撼动了白乐天的愁思,而我配乐的导语也让学生渐入佳境。
情境教学,是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感悟,而乐声就是对学生思维的引领。
只有选择准确的乐曲,才能传达出诗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比如学习《赤壁赋》的时候,我为四个段落各选了一首乐曲,乐曲的基调与每个段落内容保持一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品尝到了诗乐合一的滋味。
特别是第二段,我选取了一段哀婉的箫曲,当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响起之后,同学们诵读的声调与表情变得深沉、凝重,让我感受到乐声化人,诗可以感而不教。
于是我把准备的提问与讨论全部删除,就让学生配乐,反复诵读,连同我自己也沉浸在了深深的体味之中,也许“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的境界,在我们师生的身上也体会到了吧!所以音乐教化可以省去枯燥的说教,在音乐的特定氛围中,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自然事半功倍。
古代诗文中的音乐描写手法
古代诗文中的音乐描写手法音乐属于听觉形象,用语言比较难以捕捉,因此,古代诗文对于音乐的描写更讲究技法。
下面我们列举几种常见的描写音乐的手法。
一、使用比喻修辞,以声写声。
一般是用大自然中常见的声音来比喻各种乐器的演奏或人物演唱。
白居易《琵琶行》写琵琶女第一次演奏,典型使用了比喻,以我们常见的容易领会的声音表现琵琶演奏之美。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色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
附:2015年北京高考试题醉翁操【1】苏轼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贯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
注释:【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
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
【2】釜:草筐。
《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费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
【4】徽:琴徽,系弦之绳。
此处代指琴。
17.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
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5分)①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A.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李顽《听安万善吹席篥歌》)B.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
(刘长卿《听笛声留别郑协律》)C,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
(韦庄《听赵秀才弹琴》)D.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
(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答案:B商声和羽声不是大自然的声音,不过是古代五音之二。
古代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羽。
二、使用通感,把抽象的难以捕捉的听觉形象化为可见的视觉形象。
古诗词中常见乐曲
5、《六幺》:唐代著名乐曲,也称《灵要》《绿 腰》,后泛指美妙的乐曲。如欧阳修《浣溪纱》:“白 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这两句形象地写出了画船上急管繁弦、乐声四起、觥筹 交错的场面,词人沉醉其间的神态跃然纸上,其中也暗 含了词人借嗜酒耽乐以排遣苦闷的感慨。
6、《梅花落lào 》,简称《梅花》《落梅》,笛曲名,曲调 悲凉,常表达怀乡的主题。诗中运用时多作双关,既指梅花飘落, 又指梅花落曲调。如高适《塞上听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 嵌入“何处”二字,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同时又构成一 种虚景,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 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 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这就表达了战士的思乡之情。
二桃杀三士
据《晏子春秋·谏下篇》载,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三 人,事齐景公,以勇力闻名于世。晏婴因他们三人,“上无君臣 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此危国之器 也”。他劝景公设计除掉他们,景公同意了他的意见,因将二桃 赠给三士,让他们计功食桃。公孙接自报有搏杀乳虎的功劳,田 开疆自报曾两次力战却敌,于是各取了一桃。最后古冶子说: “当年我跟随君上渡黄河,战车的骖马被大鼋鱼衔入砥柱中流, 我年少又不会游水,却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杀死了大鼋鱼。 当我左手拿着马,右手提着鼋头跳出水面的时候,岸上的人们都 误认为是河伯。我可以说最有资格吃桃子,二位何不还回桃子?” 公孙接、田开疆二人听后皆羞愧自刎而死。古冶子见此,凄然地 说:“二友皆死,而我独生,不仁;盛夸己功,羞死二友,不义; 所行不仁又不义,不死则不算勇士。”因此,他也自刎而死 。
7、《阳春》《白雪》,古琴曲名,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 乐师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阳春白雪的典故来自《楚辞》中 的《宋玉答楚王问》一文。后用以指高雅深奥而不易为一般人所 能欣赏的文艺作品,或喻指知音难觅,或形容人的才能出众。如 李白《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青蝇易相点,《白雪》 难同调。”李白以《白雪》比喻自己的志向情操,他对青蝇一样 的势力小人十分厌恶,虽无可奈何而又觉得无需同他们计较,抒 发了自己在烦恼中自得清高的志士情怀。 8、《玉树后庭花》,又称《后庭花》《后庭遗曲》,相传是 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反映宫廷淫靡生活的乐曲,后人视 为亡国的靡靡之音,诗中多用来讽刺统治者沉湎声色、纸醉金迷 的腐朽生活,寄托吊古伤今的感慨。如杜牧《泊秦淮》:“商女 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面对统治者不以国事为怀, 反以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的现状,诗人用婉曲的笔调表达了对国 事的隐忧。
唐诗中描写音乐的表现手法
唐诗中描写音乐的表现手法【篇一】一、借助通感比喻,以形写声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如下诗句: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要写出琵琶声幽咽、滞涩,诗人将听觉与视觉相沟通,借助“冰下流泉”这样的视觉形象加以描摹。
再如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的如下诗句:芙蓉泣露香兰笑此句写箜篌乐声“像芙蓉在露水中唏嘘饮泣,像兰花迎风开放笑语轻柔”,以形写声,“芙蓉泣露”摹写乐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乐声的欢快,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借助通感比喻,以形写声,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真有形神兼备之妙。
二、借助类比联想,以声写声如《琵琶行》中的如下诗句: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用银瓶乍破声和刀枪轰鸣声来比附琵琶声的陡然兴起和激昂飞越。
又如李白的《听蜀僧睿弹琴》的如下诗句: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在这里用“万壑松”这一自然物的声响,突出了琴声的雄浑激越。
三、借助叠音拟声,以声摹声如《琵琶行》中的如下诗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这四句诗用叠字拟声词“嘈嘈”和“切切”来摹拟急促的大弦声和轻细的小弦声。
四、借助动态过程,写其乐声变化四首诗,都借助动态过程,来表现音乐的丰富与变化。
《琵琶行》《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尤为细腻。
这里仅举《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这里由演奏前的调弦试音写起,再到《霓裳》《六幺》的弹奏,写得极为具体。
尤其是正始的演奏的动态过程,实在是妙绝:由落玉盘的大珠小珠,到流啭花间的间关莺语,到水流冰下的丝丝细细,到细到没有了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最后到突然而起的银瓶乍裂、铁骑金戈,描摹出琵琶乐曲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无声,到突然而起的疾风暴雨,再到最后一划,戛然而止的过程,写出了琵琶音乐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又惊魂动魄的多样的魅力。
形容纯音乐的诗句
形容纯音乐的诗句
——赠花卿(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赏析:这首诗前二句写成都音乐繁盛,日日奏个不停,乐声到处飘传。
后二句一转,说此种音乐只有天上才有,人间难以听到,从而赞美了成都音乐的高超优美。
——琵琶行/ 琵琶引(唐)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译文: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
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寻着声源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
——李凭箜篌引(唐)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译文: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
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描写音乐的古诗
描写音乐的古诗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描写音乐的古诗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描写音乐的古诗钱起《湘灵鼓瑟》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徒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陈季、王邕、庄若讷、魏璀四人所作《湘灵鼓瑟》神女泛瑶瑟,古祠严野亭。
楚云来泱漭,湘水助清泠。
妙指徵幽契,繁声入杳冥。
一弹新月白,数曲暮山青。
调苦荆人怨,时遥帝子灵。
遗音如可赏,试奏为君听。
临江仙秦观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从前曾经。
月亮风定露华清。
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遥闻妃瑟泠泠。
新声含尽古今情。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李凭箜篌引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法曲-美列圣,正华声也〗唐.白居易法曲法曲歌大定,积德重熙有馀庆。
永徽之人舞而咏,法曲法曲舞霓裳。
政和世理音洋洋,开元之人乐且康。
法曲法曲歌堂堂,堂堂之庆垂无疆。
中宗肃宗复鸿业,唐祚中兴万万叶。
法曲法曲合夷歌,夷声邪乱华声和。
以乱干和天宝末,明年胡尘犯宫阙。
乃知法曲本华风,苟能审音与政通。
一从胡曲相参错,不辨兴衰与哀乐。
愿求牙旷正华音,不令夷夏相交侵。
〖玉声如乐〗唐.刘轲玉叩能旋止,人言与乐并。
繁音忽已阕,雅韵诎然清。
佩想停仙步,泉疑咽夜声。
曲终无异听,响极有馀情。
特达知难拟,玲珑岂易名。
昆山如可得,一片伫为荣。
〖杨柳枝词〗唐.刘禹锡塞上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嵩岳闻笙〗唐.刘希夷月出嵩山东,月明山益空。
山人爱清景,散发卧秋风。
风止夜何清,独夜草虫鸣。
仙人不行见,乘月近吹笙。
绛唇吸灵气,玉指调真声。
真声是何曲,三山鸾鹤情。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美妙绝代,在音乐的海洋中传唱着千年的桑榆,是中国音乐盛宴最精彩的一道节目,深深打动了世代中华文化的灵魂。
中国古诗词歌曲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它从古至今都渊源古老而全面,在古文化中拥有深厚的内涵,歌唱出来的每一句歌词都有着唯美而引人入胜的韵脚,与乐曲相融合的恰到好处,令人迷醉。
更重要的是,它流传下来,深受大众喜爱,被传诵着,内容传达出古人生活节奏,古朴古雅,体现出中华民族崇高传统文化精神。
聆听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就像是在过去的岁月里去旅行一样,穿越时空,体验古诗词里面唯美旋律,仰望古人心灵,浸游其中,感受古代文明之美,深刻了解古人文化精神,不断坚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进入到古诗词的海洋中,让乐曲的音符洗刷心灵的苦涩,充满希望的想象,在风雨沧桑的时光里拥抱欢快的美好,领略和自由自在的音乐洪荒,把思绪迸岀,聆听乐声的起伏,就会有一种怡然妙悟,心平气静。
正如歌唱着古人的思想理想来宣告着中华文化的向前发展,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承载着无数文化梦想,这份音乐礼盒将世代中华文化传承而至,而伴随着优美古典,我们欢庆新老文化的融合碰撞,承受无限自由自在,在缤纷生动的旋律中感受文化艺术之美。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箜篌引,乐府旧题。 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二十三弦或二十五弦,分卧式、竖式两种。从诗中“二十三丝”可知,李凭弹的是竖箜篌。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这是一首描写李凭弹奏箜篌的诗作。诗人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再现了演奏者所创造的诗意浓郁的音乐境界,赞美了李凭高超的演奏技艺,也表现了作者对乐曲有深刻理解,具备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诗歌说它们各自的艺术风格。
《琵琶行》
理解性默写
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奏。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境界奇幻,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清·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
诗人用“老”和“瘦”两个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有何妙处?
老鱼跳波瘦蛟舞。
诗人运用反衬的手法,用“老”和“瘦”这两个似乎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
老鱼和瘦蛟本来虚弱乏力,行动艰难,现在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出奇不意的形象描写,使无形美妙的箜篌声立体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作者运用神话中的事物为乐曲的演奏所感动,从侧面点明李凭弹奏乐曲时产生的动人心弦的效果。
李凭箜篌引
管弦连用的诗句
管弦连用的诗句1. 引言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绘管弦乐器的美妙之处的诗句。
这些诗句不仅展示了古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乐器的赞美,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音乐的魅力和情感的表达。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管弦连用的诗句,以展现诗人们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对情感的细腻抒发。
2. 管弦的激情2.1 乐声如潮唐代诗人杜甫在《赠宛委陵僧》中写道:“管弦泠然出,正得有泉声。
”这句诗描绘了管弦乐器的声音如同泉水悄然流出,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管弦乐器的音色如泉水般流畅自然,给人带来身心的放松和静谧。
2.2 音乐的狂喜宋代文学家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写道:“物无声,虚空中;狂者乐,天地开。
”这句诗描绘了音乐的狂喜和欢乐。
管弦乐器的演奏能够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喜悦和激情,让人们感受到天地的广袤和人生的无限可能。
3. 管弦的细腻3.1 声音如丝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道:“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这句诗表达了对古代乐器的热爱以及对现代人对音乐的冷漠。
管弦乐器的音色如丝般细腻,通过演奏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们沉浸其中,重新认识音乐的美妙。
3.2 音符如绣唐代诗人李白在《月夜忆舍弟》中写道:“管弦声逐胡笳起,千寻万转如银丝。
”这句诗描绘了管弦乐器的音符如银丝般优雅细腻。
音符在乐器的演奏中时而轻柔如丝,时而激昂如飞,以绣线般的精妙连接着音符间的情感变化。
3.3 和谐的和弦宋代文学家辛弃疾在《夜雨寄北》中写道:“连篇三4月,未央前殿杨柳色。
”这句诗描绘了连篇的乐曲,音符间犹如春天的杨柳柔美的色彩般和谐相连。
管弦乐器的演奏通过精确的和弦配合,展现出音乐的完美和谐。
4. 管弦的感染力4.1 音乐的震撼唐代诗人杜牧在《秋夕》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这句诗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以及音乐的震撼力。
管弦乐器的演奏能够在夜晚的安静中带来惊艳和震撼,让人心神荡漾、感慨万千。
4.2 音乐的感召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豪华盛宴筵开处,舞干戚,乐纷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 ① 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② 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 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听蜀僧濬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 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 几重。
十面埋伏》 听 《 十面埋伏 》 , 请大家试着用文学语 言把听这段音乐的感受描写出来。提示: 言把听这段音乐的感受描写出来 。提示 : 可注意演奏过程的旋律高低变化。 可注意演奏过程的旋律高低变化。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答: “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万 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 )。“ 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 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的理解。 答:
运用不同的描写手法不仅可以摹写难以捉摸 的声音, 的声音,还可以将其它一些无形之物化为有 形,课下请试着运用今天课上学过的方法描 要求字数在200字左右。 200字左右 写“愁”,要求字数在200字左右。
《陌上桑》: 陌上桑》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 行者见罗敷, 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 少年见罗敷, 帩头。耕者忘其犁, 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 忘其锄。来归相怨怒, 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 坐观罗敷。 坐观罗敷。”
通感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 联想引起感觉转移。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 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收到增强文采的 艺术效果。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 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 送来缕缕清香 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 荷塘月色》 朱自清《 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侧面描写是通过环境烘托表现音乐 侧面描写是通过环境烘托表现音乐 环境烘托 美妙
听颖师弹琴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节选) 《猎人笔记》(节选 猎人笔记》 节选
他唱着, 他唱着,他的歌声的每一个音都给人一种亲切和无际 广大的感觉, 广大的感觉,仿佛熟悉的草原一望无际地展开在你面 前一样。我觉得泪水在心中沸腾,从眼睛里涌出, 前一样。我觉得泪水在心中沸腾,从眼睛里涌出,忽 然一个喑哑的、隐忍的哭声使我大吃一惊, 然一个喑哑的、隐忍的哭声使我大吃一惊,……我回 我回 头一看,酒保的妻子把胸脯贴在窗上,在那里哭。 头一看,酒保的妻子把胸脯贴在窗上,在那里哭。雅 科夫急速的向她一瞥,唱得比以前更加响亮, 科夫急速的向她一瞥,唱得比以前更加响亮,更加甘 美了, 伊凡内奇低下了头, 美了,尼古拉 · 伊凡内奇低下了头,眨眼把脸扭向一 浑身软化了的糊涂虫呆呆地张开了嘴巴站着; 旁,……浑身软化了的糊涂虫呆呆地张开了嘴巴站着; 浑身软化了的糊涂虫呆呆地张开了嘴巴站着 那个穿灰色长袍的农人悄悄地在屋角啜泣, 那个穿灰色长袍的农人悄悄地在屋角啜泣,悲戚地底 语着,摇着头;连野老爷的铁一般的脸上, 语着,摇着头;连野老爷的铁一般的脸上,紧紧的靠 拢的眉毛下面,也慢慢地流出大粒的眼泪来; 拢的眉毛下面,也慢慢地流出大粒的眼泪来;包工师 把紧握的拳头放在额前,身体一动也不动。 把紧握的拳头放在额前,身体一动也不动。
听颖师弹琴
正面描写中主要运用了通感的修 正面描写中主要运用了通感的修 通感 辞手法
侧面描写中通过描写听众感受表 侧面描写中通过描写听众感受表 听众感受 现乐声美妙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节选) 《明湖居听书》(节选 明湖居听书》 节选
1、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 、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 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 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 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 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 2、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 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 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 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 3、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如 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 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 。 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 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
你笑得很甜。
琵琶行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琵琶行
正面描写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 正面描写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 比喻 法
李凭箜篌引
正面描写中主要运用了比喻、 正面描写中主要运用了比喻、拟 比喻 人的修辞手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侧面描写时通过描写音乐效果表 侧面描写时通过描写音乐效果表 音乐效果 现乐声动人
音 乐
正面描写
比喻 拟人
音乐形象
面 音乐
摹写音乐的诗文也得到了高考命题者的青睐。2004年天津和湖南卷的诗歌 鉴赏都是关于音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