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的拓展与创新_娜日斯

合集下载

唯物史观科学发展观

唯物史观科学发展观

唯物史观科学发展观摘要:科学发展观在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强调以人为本是其本质和核心,这无论从其理论内涵还是实践经验来说,都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对唯物史观、尤其是对唯物史观中的以人为本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和价值是唯物史观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两个基本维度.科学发展现坚持唯物史观的唯物主义立场,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运用唯物史观的辩证方法,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握唯物史观的价值目标,强调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了科学与价值的统一。

关键字:唯物史观科学发展观价值正文:科学发展观内容丰富,一“本”、三“发展”、五“统筹”,层次清楚,结构严密,概括程度高而覆盖面广,可以说是一个以全面协调发展为基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统一完整的科学理沦体系,是具有普适性的关于发展的根本理念。

这一理论体系的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唯物史观。

它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观点,关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思想,关于人、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的观点,等等。

从哲学层面上看,广义的发展观归属世界观,狭义的发展观指社会发展观,属于历史观范畴,也就是发展问题上的历史观。

可以这样说,发展观就是关于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条件、过程、目标等等问题的观点体系,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在社会发展领域的具体运用,是历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发展观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范畴。

而发展问题主要是一个现代论题,泛指由于发展实践所产生的一系列人与社会、自然之间新的关系问题。

现代发展理论以现代科技和新的时代主题为背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欧美,随后风行世界。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也是一个基本原则。

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基本原则,相对于“全面”、“协调”、“可持续”、“五统筹”等等而言,有着统摄的意义,它从本质上揭示了这一科学发展观的鲜明特征。

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虽然并不直接是一个纯粹的哲学命题,而是一个关于发展理论和执政理念的崭新观点,然而它是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的,并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唯物史观视野下的科学发展观解读

唯物史观视野下的科学发展观解读

发展 的本质 、 规律 、 条件 、 过程 、 目标等等 问题 的观点体 系, 是辩 证唯物主义世 界观在 社会发 展领域 的 具体运
用 , 历 史 观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因此 , 展 观 属 于 马 克 是 发
“ 合发展 观” “ 综 、 可持续发 展观 ” 以及相 伴而行 的“ 以 人为中心的发展观 ” 等历史演进过程 。一般认 为 , 现代 发展理论的演进 大体经 历 了以下几 个阶段 。其一 , 经 济增长观。西方工业 化 国家 的现代 化道路 , 自产业革
效应成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照。当时 的主导性 发展 理论认为 , 发展中 国家面临 的主要 障碍是 资本缺乏 和 过度贫 困, 因而经济发展的要义在于推 动经 济增长 , 提
二战结束 以后 , 与世界许 多 圈家和地 区谋求 战后
重建 、 恢复和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 各种研究发展的理论 便应运而 生 “ 展” 发 成为 诸 多学科 关 注的热 点 。仅
筹” 层次清楚 , , 结构严 密 , 概括 程度高 而覆盖 面广 , 可 以说是一个 以全 面协调发 展 为 础 , 以促 进人 的全面 发展 为 目标 的统一 完整 的科学理 论体 系 , 是具 有普适 性 的关于发展 的根 本理念 。这 一理 沦体 系的基础 , 就 是马 克思 主义哲学 , 就是唯 物史 观 它允分体 现 唯 物史 观关于社会历 史 主体的 观点 , 于社 会结 构和社 关 会 系统的思 想 , 关于 人 、 会对 自然界 的依赖性 f社会 社 1 l 历史连续性 的观点 , 等等
维普资讯
j12. }I 9 : 『
哲当视 学代野
唯物史观视野下的科学发展观解读
毛 成
( 共上{市委党校 , 西 中 ; E 江 上饶 34 0 ) 30 0

浅析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和超越

浅析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和超越

碍。
马克思主义与 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诞生 了毛泽东思想 。在毛泽 东
思 想 的 指 弓I , 中 国新 民主 主义 革 命 取 得 了胜 利 。唯 物 主义 对 中 国社 会 下
主义建设的影 响 ,大致 可 以 以 17 9 8年 为 分界 线 划 分为 两个 阶段 。从 14 9 9到 17 9 8年 ,唯物史 观对 中国最 大的影 响仍 然表 现在 阶级 斗争上 。 由 于 革 命 斗 争 的 惯 性 , 毛 泽 东 继 续 沿 用 了 14 9 9年 以 前 的 斗 争 经 验 , 强 调 要 用 阶 级 和 阶 级 斗 争 的 观 点 ,用 阶级 分 析 的 方 法 去 看 待 一 切 、分 析 一 切 ,出 现 了 “ 级 斗 争 ,一 抓 就 灵 ” 的 斗 争 哲 学 。 对 共 产 主 义 抱 着 满 腔 阶 热情 ,脱离经济基础 盲 目变革生 产关系 ,主 观主义 、唯意志主 义盛行 。 从 17 9 8年 开 始 的 真 理 标 准 大 讨 论 ,中 国 对 唯 物 史 观 的 运 用 转 入 到 了 “ 性 的 实 践 ”,实 践 是 检 验 真 理 的 唯 一 标 准 。 中 国 开 始 了 以 经 济建 设 为 理 中 心 的 改 革 开 放 ,邓 小 平 提 出 了 “ 展 就 是 硬 道 理 ” 改 革 开 放 给 中 国 发 。 带 来 了 巨大 的生 机 和 活 力 。 围绕 着 物 质 财 富 的创 造 和 解 决 物 质 匮 乏 的 及
实 践 上 都 是 非 常 令 人 振 奋 的 。过 去 ,我 们 不 敢 提 “人 ” 字 , “ 人 色 谈 变 ”,似 乎 一 谈 人 就 是 资 本 主 义 的 理 论 ,现 在 看 来 大 可 不 必 . 国 【代 .中 i J

浅析科学发展观与唯物史观关系

浅析科学发展观与唯物史观关系
பைடு நூலகம்
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 果, 简单来 说,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 即人的解放学 。唯物 史 观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它 的主要特征是科 学性和 革命性 的结合, 理 论和实践的统一 。
( 三) 唯物史观是中国共产党指 导思想的理论基础 唯物史观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
党的十八大通过的《 中国共产党章程 ( 修 正案) 》 规 定: 中国共产 党以马 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 小平理论 、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 观作为 自己的行动指南。 把科学发展观写在我们党 的旗帜上, 列入党 的指导 思想, 是这 次党章修改的最大亮点和最突出的历史性贡献 。 唯物史观是 关于整个人类社 会的科学发展观 改革开放 以来 ,我们党成功运用唯物史观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并取得 了巨大成就 ,同时又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深化着对社会发展
科 学 理 论
科 学与财富
浅析科学发展观与唯物史观关系
马 慧 颖
( 望奎 县委党校) 摘 要: 在新形势下唯物史观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对 学习贯彻落 实党的十 八大精神 , 理解为什么要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坚定道路 自 信、 理论自 信、 制度 自信 意义重 大。 关键 词: 科学发展观: 唯物史观; 关系
体系 ” 的重大发展, 为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实现 国家 富强和 民族振 兴提供坚定的理论指导和精神旗帜。努 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 中国风格 、 中
国革命 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 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 开创 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道路 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把握我 国基本 国情及其 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反映了我国社会进步 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 的 新期待 , 有着鲜 明的实践特色 ; 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扎根 中国土壤 , 把马 克思主 义真理 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 创造力 、 凝聚力之 中, 有着鲜 明的民族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跟时代潮流, 把 握时代 脉搏 , 反映时代要求, 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

解读唯物史观下的科学发展观

解读唯物史观下的科学发展观

解读唯物史观下的科学发展观摘要: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继承了唯物主义历史主体论思想的基本观点,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科学发展观是人类社会发展理念由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螺旋上升的具体表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哲学的光芒。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实现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唯物史观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产生背景、精神实质,并把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写进了党章。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衡量社会发展的生产力尺度和人的发展尺度的有机统一,是对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评价尺度的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一、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

2.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继承性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3.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内在要求。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已有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从经济体制改革看,我国已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从对外开放看,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提高,参与经济全球化也步入了新的阶段。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JO U R N A L OF L A N Z H O U I N ST I T U T E O F E D U C A T I O N 2008年6月June 2008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张学中(兰州交通大学社会科学系,甘肃兰州730070)[摘要】科学发展现是当前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砚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本文着重分析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澄清了人们对科学发展现的一些认识上的误区,阐述了其科学性。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兼顾;G D P【中图分类号】鼬一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23(2008)02-0041-03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发展大局和发展前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它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认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概括。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新的历史起点,就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

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集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历史任务的重大指导思想。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谈科学发展观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谈科学发展观

V0 . 0No7 13 .
J 12 0 u. 0 9
从唯物史观 的角度谈 科学发展观
孙鹏 凯
( 国人 民大 学 中

哲 学院 ,北京 107) 0 82
要 :科 学发展观是新一届 中央领导集体提 出的一种新的发展观 , 它是我 国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 、 面建设 小康社会 全
的重要指导原 则。本文主要 从唯物史观的 角度 , 对科学发展 观提 出的现 实原 因、 理论依据 以及 科学发展 观的 内涵作一 些初 步
成 为 个 人 发 展 不 和 谐 的 重要 表 现 。 个 人 不 和 谐 会 进 一 步 加
于我们对 自然界的胜 利。对于这样每一次的胜利 , 自然界都
报复了我们 。” 全世界都不 同程度地遭到 了 自然界 的报复 。 以我国为例, 我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 的发展 中 国家 , 经 济增长率大约为 9 然 而 , %, 在这样高速的经济增长背后 , 耕
的探 讨 。
关键词 :科学发展 观 ; 自然环境 ; 协调 ;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 6 4 D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3 2 9 (0 9 0 - 0 5 0 1 7 — 5 6 2 0 )7 0 4 - 2
近年来 , 随着社会 的进步 , 以及 人类文 明的不断 发展 ,
1自然环 境 的严 重 破 坏 。 马 克 思 主 义 认 为 , . 自然 界 是 人
类赖 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自然界给人类 社会 提供 了基本
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 人类本身也是来 自于 自然界 的。 可 以说 , 没有 自然界就没有人类本身 。然而 , 随着社会的发展 , 人类越来越多地 侵 占自然资源 , 足 自己的欲望 , 满 自然界 已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

fundamental埘nciple;The meaning
and
the cornerstone ofthe scientific conception ofdevelopment.
Part
two:The
scientific conception of development is the new version of the
the end’iS the ultimate end and cornerstone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ion of development.This coincides with Marx all—round development,which pursues
and
There
Part
are three parts
as
follows:
iS
one: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ion of development.It points out that the unification of scientific cognition and value orientation is historical materialism’S
Engels’S thought ofhuman’S in social development. inherits the kernel of
human’S value and status
not only
The
scientific
conception

唯物史观视野下的科学发展观解读

唯物史观视野下的科学发展观解读

成 : 物 史观视 野 下的科 学发展 观 解读 唯
l 3
展观 ” 及相 伴 而行 的 “ 人 为 中心 的发 展 观 ” 历 以 以 等 史演进 过程 。
收 稿 日期 :06 6 7 20 —0 —2
修 回 日期 :06—0 —0 20 9 4
作者简介 : 周育中(94一)男 , 16 , 江西铅山人 , 中共上饶市委党校副教授 , 究方 向为行政管理和科学社 会主义。 研
维普资讯
第 5期
周育 中, 毛
全 面 发 展 为 目标 的 统 一 完 整 的 科 学 理 论 体 系 , 具 是 有 普 适 性 的 关 于 发 展 的 根 本 理 念 。 这 一 理 论 体 系 的
基础 , 是 马克思 主义 哲学 , 是 唯物史 观 。它充分 就 就
体 现 了 唯 物 史 观 关 于 社 会 历 史 主 体 的 观 点 、 于 社 关
学 、 展 战 略学 、 展伦 理学 、 展美 学 , 发 发 发 以及 未 来 学 发 展 理 论 等 等 。 这 些 不 同 的 学 科 , 然 其 研 究 的 专 虽
业 和 侧 重 点 各 不 相 同 , 视 角 却 一 致 , 把 注 意 力 都 但 即


唯物 史 观 层 面 上 的发 展 观 、 展 问题 发
题 主要 是一个 现 代论 题 , 指 由于 发展 实 践 所 产生 泛
力 转 移 论 ” 等 。 总 之 , 展 理 论 的研 究 呈 现 出 纷 繁 等 发 复杂 的局 面。概 括地 说 , 战后 社会 经 济 发 展理 论 就 的 基 本 线 索 而 言 , 体 上 经 历 了 一 个 从 “ 济 增 长 大 经 论 ” “ 长 极 限 论 ” 再 到 “ 合 发 展 观 ” “ 持 续 发 到 增 , 综 、可

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理论依据

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理论依据

社会系统的整体性要求社会发展的全面性,社会系统的有机性要求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而社会系统内在的结构和机制则展示了实现全面协调发展的机制和形式。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经济基础的理论,是我们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依据;唯物史观关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之间存在相互制约关系的理论,要求我们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进行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唯物史观关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存在辩证关系,生产和交换、分配、消费之间存在辩证关系,效率和公正之间存在辩证关系,社会的所有制结构和分工结构之间存在辩证关系,社会分工中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和人们的利益结构、需求结构之间存在辩证关系,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存在辩证关系的理论,是我们实现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只有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系统的有机性和整体性,才能在发展中保持社会的协调和稳定。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此,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经济发展又是同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紧密联系的。从根本上说,经济发展决定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但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也会反过来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产生决定性作用。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观点。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人们从事的各种实践活动,占有和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好,建立和改变经济政治制度也好,都不过是手段和中介,唯有人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解放才是最根本的目的。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唯物史观精髓的当代演绎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唯物史观精髓的当代演绎

摘要:人是社会发展的实践主体,也是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

人不仅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同时也享受社会文明的成果。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的实际运用和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的全新执政理念。

关键词: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实践主体价值主体以人为本,是哲学由近代向现代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前提之一。

众所周知,欧洲中世纪是神性湮没理性、物性遮蔽人性的时代,而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颠覆了黑暗,驱逐了和愚氓,迎来了被黑格尔在《历史哲学》所颂扬的“黎明的曙光”,人的地位和价值、人的个性和尊严得到空前提升,正如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所说“这种人的思想与灵魂的深刻变化为形成健全独立的人格创造了条件”。

①西方人本思想源远流长,流布广泛,成为青少年时代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摇篮。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大力弘扬,也是对全体国人的郑重承诺。

换言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揭示的客观规律不是冷冰冰的历史必然性,而是一种鲜活的、有生命力的社会实践和科学理论。

一、人是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的理论认为,人的一切社会活动的最终目的,社会发展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着的物质文化需要,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注的中心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批判中得出的科学结论。

无庸讳言,社会系统的建构,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的生存发展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

人在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时,一方面,按着自己的需要、本性等内在尺度,影响、改变自然界的运动方式和存在形式,使其发生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改变人的生理与心理结构,提升着人的主体能力,优化着人的行为方式和活动过程。

然而,人作为社会存在物,其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介的,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没有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人类在自己的需要、本性的驱动下,为了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得以实现,必须彼此之间发生技术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交往,并将这种关系制度化、规范化,形成生产的、经济的、政治的制度和意识形态,构成有结构、有层次的社会有机系统。

论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的创新与发展

论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的创新与发展
然 的征 服 和 改造 是 无 限的 。 格 斯早 就 提 醒 过 人类 ,我 们 不 恩 “
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 当前发展与长久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 努力追求合乎人类生存需要与发展规律 的发展。 此外 , 对于 目前社会发展过程 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 科学发 展观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开放的视野 , 并没有盲 目悲观 ,
而是 辩 证 地看 到 , 会发 展 过 程 中 出现 的问 题 最终 还 是 要靠 社 新 的发 展 来解 决 , 因此 , 科学 发 展 观 的第 一 要 义 是 发展 。 为 它 人们 清 晰 地 指 明 以发 展 迎接 困难 挑 战 、 以发 展 探寻 新 的 出路 的思 想 智 慧 , 明 了人类 历 史 未来 之 所 以能 持续 发 展 、 化发 指 深 展 的关 键 之所 在 。
步补充和完善了唯物史观中社会发展理论 的科学性。 具体表
现为 :
的过程 中, 扎实立足我国基本国情 , 紧密结合世界历史发展的 最新趋势 , 一次次地将其 中国化、 时代化 , 从而实现了我党对
马 克思 主义 的创 新 和 发 展 。 锦 涛 总 书记 在 十 六届 三 中全 会 胡
上 提 出 的科 学 发展 观 , 则是 我 党 对 唯 物史 观 在 社会 发 展 问 题
机正在将人类拉人 自取灭亡 的深渊。 科学发展观在可持续发 展观基础上 , 高度重视当今时代人与 自然环境之间矛盾加剧 这一 历 史 现实 , 时 间 上进 ~ 步 强调 社 会发 展 的 可持 续性 , 在 强 调社会发展的 良性循环 , 强调社会发展 的代际公 是 外 在 的扩 张 , 是 一种 内在 的 收 科 不 而
社会形态的更替 , 实现了合规律性 的发展。 源于此 , 以说唯 可

探析科学发展观折射出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探析科学发展观折射出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活资料 的生产 和再生产 ; 广义的生产 , 也称
全 面生产 , 是指关 于整个人类社会 的生产和
再生产 ,包括人类的全部活动、社会 的全部 生 活。全 面生 产是 历史 唯物主 义的逻 辑起 点 ,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过考察社会生产 的矛 盾及 其运 动揭示 人类 社会发 展 的基本
规 律的。
历史 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整体 , 人 类社会 的产生 、存在和发展是 生产方 式、 自
然环境及人 口因素等共 同作用的结果 。 这也 就说社会发展是受生产方式、自然环境与人
科学发展观 的基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这 其 中包括五个统筹统 ,即筹城 乡发展 、统筹 区域发展 、统筹 经济社会 发展 、统筹国内发

体现了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
全部历史的基础的思想
历 史唯 物主义 认为 物质 的生产 力 和生 产 方式是 人类社 会发展 进步 的最终 决定 力
量 ,是一切社会前进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 的发展归 根结底 是 由生 产力 的发展 状况 所
三、 体现了社会是一个整体及社会基
本 结 构 的思 想
发展 观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形成的 , 它把 发展作 为第一要 义 ,坚持 以经济 建设 为 中 心, 把发展生产力作 为首要任务 , 体现 了生 产力是 人类社会 生 活和全部 历史 的基 础 的 思想 , 体现了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变化过
程 中的决定性作用。把发展 作为第 一要义是 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实 事求是 的唯物主 义思想路线的基础上 , 对我 国社会 主要矛盾
益 作为 党和 国家一 切工作 的 出发点 和落脚 点,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 发挥人 民首创精神 , 保障人 民各项权益 , 走共 同富裕道路 ,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 ,做到发展为 了人 民、发展依 靠人 民、发展成 果由人 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

试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试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试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作者:陈定国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33期摘要: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唯物史观之间有内在的理论渊源关系,是对我党关于发展重要思想理论的科学总结。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唯物史观;继承;创新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3-0234-02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发展创新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同时它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一系列新的思想和观点丰富了唯物史观的内容。

1.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开辟了运用唯物史观解决当代世界发展问题的新境界。

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贯穿着极为丰富的关于社会发展的思想。

它从社会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出发,科学的回答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人与社会等多方面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社会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系统;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是社会诸领域全面协调的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而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这些观点都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就是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根本任务,毫不动摇的加以推进,让发展变成“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这就是在坚持唯物史观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开辟了运用唯物史观观察社会历史、解决现实实践问题的新境界,从而实现了唯物史观与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的创造性结合。

2.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是对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理论的新概括。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
陈华森
【期刊名称】《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年(卷),期】2009(000)006
【摘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关系,人既是历史创造的主体,又受到历史条件的局限.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是群众史观、普遍联系思想和永恒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指南.
【总页数】4页(P25-28)
【作者】陈华森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贵阳,5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0
【相关文献】
1.科学发展观: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三题 [J], 常宗耀
2.科学发展观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 [J], 常宗耀
3.试论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 [J], 谭扬芳;金碧辉
4.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创新 [J], 陆昱
5.论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 [J], 周四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科学发展观与唯物史观的逻辑关联

论科学发展观与唯物史观的逻辑关联

论科学发展观与唯物史观的逻辑关联李五星;李颖【摘要】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建设实际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唯物史观是其直接的哲学依据.科学发展观依据唯物史观关于历史决定论、历史主体论、社会有机论的原理,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坚持以人为本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期刊名称】《唐山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09(031)003【总页数】4页(P92-95)【关键词】唯物史观;历史决定论;历史主体论;社会有机论;科学发展观【作者】李五星;李颖【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03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依据,从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出发,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汲取了人类社会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揭示了当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一般发展规律,不仅为振兴中华民族提供了新的行动指南和精神动力,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创新本质的当代体现,是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一、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说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由历史决定论和历史辩证法两个有机的理论内涵构成的。

其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是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历史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

但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

”[1,p345]他们认为:“人类史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而自然史不是我们自己创造的”[2,p409-410]。

但人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的创造。

”[1,p585]这表明,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人类的发展史本质上就是自然史的一部分,自然史决定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同时人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和主体,人在一定的自然制约中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动性。

科学发展观_基于唯物史观的新发展

科学发展观_基于唯物史观的新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思想后来被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反映了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出了新的发展和贡献。

科学发展观在坚持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成果。

在当前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从理论上深入认识和分析科学发展观与唯物史观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有利于加深对科学发展观学习的理论深度,进而强化在实践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性。

一、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根据和理论逻辑及主要内容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并结合中国和世界发展新形势而提出的。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建国以来,我国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重大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这是我们进一步实现发展和促进和谐的现实客观要求。

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是符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逻辑和规律的思想认识发展的成果,是包括唯物史观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实际的理论发展和创新的新成果。

以科学发展观为理念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现代化

以科学发展观为理念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现代化

以科学发展观为理念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现代化
高丽萍;娜日斯
【期刊名称】《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9)4
【摘要】以人为本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现代化的模式选择,政治现代化是由传统政治体向现代政治体转换的过程。

科学发展观和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现代化有内在一致性。

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现代化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政治意识,建立全面、有效、可持续的政治制度,避免政治制度的形式化,实行大气而长远的政治运行,避免短视行为。

【总页数】3页(P26-28)
【关键词】政治现代化;少数民族地区;科学发展观
【作者】高丽萍;娜日斯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93.72
【相关文献】
1.从政治理念角度解渎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政治理念 [J], 常苏娟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政治新课堂——谈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课堂教学[J], 韦经爱
3.以“普及化”促进“现代化”永州市少数民族地区普及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做法
[J], 石艳萍;
4.科学发展观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 [J], 白斐然
5.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现代化 [J], 高丽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科学发展观: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摘要:科学发展观,既是对中央三代领导集体有关发展理论的深化与发展,又是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创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大大的丰富了唯物史观的内涵,使得唯物史观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的境界。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唯物史观;继承;发展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具体的讲,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同时它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丰富了唯物史观的内容,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发展实践,借鉴外国经验,适应发展新要求,是关于发展的方法论,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根本依据。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完整表述。

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做到发展为民、发展靠民、发展成果由民共享;全面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要求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相协调,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既是对中央三代领导集体有关发展理论的深化,又是唯物史观社会发展理论的中国化,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丰富了唯物史观社会发展理论的内涵,使唯物史观社会发展理论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以人为本---唯物史观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及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倾注了毕生进行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9-04-25作者简介:娜日斯(1959-),女,达斡尔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2009年11月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v,2009第41卷 第6期Journal of Inner M ong olia University(Philosoph y and Social S ciences)Vol.41 No.6论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的拓展与创新娜日斯(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9)摘 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关于整个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的重要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一脉相承的。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当代运用,它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

科学发展观既抓住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本质,又鲜明地体现了中国特色与时代精神。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哲学基础;拓展与创新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18(2009)06-0070-06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哲学基础(一)唯物史观是关于整个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关于整个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观。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像自然的发展一样,有它自己的内在规律0[1](389),/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0,[2](574)形成了以社会生产力发展作为根本基础、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作为根本动力、以社会形态发展和更替作为历史演进过程的社会发展观。

恩格斯晚年曾明确提出,唯物史观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0[3](241),唯物史观的任务/归根到底,就是要发现那些作为支配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起作用的一般运动规律0[3](247)。

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包括它的哲学思想、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都是以研究发展特别是社会发展为主题、为宗旨的,它不仅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更重要的是给人们指出了研究、思考发展问题的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即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代表了人类发展观念、发展理论认识的最高水平。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0,[4](443)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发展观,它对于我们观察和认识各种社会现象,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具有广泛的哲学方法论功能和理论指导意义。

(二)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是我们党指导思想的重要哲学基础。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5](10)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理论渊源关系。

一定的发展观总是受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说明和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马克思主义#70#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科学地回答了中国如何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基本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的重要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1.科学发展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它的重要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即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0,它要求把握发展的层次性、相关性、综合性、系统性、总体性。

其中,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政治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制度保证和上层建筑;文化的发展与社会有机体同步,是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属并作用于物质生产和社会关系的发展;伴随着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必然会引起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从而形成新型社会关系;走向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既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前提,又是我们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2.科学发展观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内涵是以人为本,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

其中,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深刻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理。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它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强调统筹发展和对外开放,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普遍联系、运动发展和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

同时,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相互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以及人与社会等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

3.科学发展观坚持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观点科学发展观是唯物史观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一方面强调历史决定论,认为社会历史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

科学发展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坚持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0,/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0[6](38)。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所决定的。

人类历史的发展,其内在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社会发展归根到底要解决好生产力的发展问题。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另一方面强调历史辩证法,强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能仅仅把经济、生产力归结为发展的惟一因素,还要看到政治、文化、思想等各方面因素在社会整体发展中的作用。

[7]科学发展观既强调历史决定论,又强调历史辩证法,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根据,着眼于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阐发和运用,显示了深厚的理论底蕴和巨大的理论贡献。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当代运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发展观用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丰富和深化了唯物史观的内容,科学发展观是对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具体表现在:科学发展观把群众观点和社会发展观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阐明社会发展的目的、动力、关键和核心;把系统观点运用于社会发展观,深刻地揭示了社会有机体的系统性及其辩证关系;把辩证观点贯穿于社会发展观,深化了对社会辩证性质的认识,揭示了新的社会发展规律;把实践观点和社会发展观统一起来,增强了唯物史观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

(一)科学发展观把群众观点和社会发展观有机结合起来1.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历史主体理论的运用和阐发社会历史主体理论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

马克思强调,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没有人,便没有社会。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0[8](118-119)唯物史观认为,在社会领域,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发展过程。

/以人为本0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0,是对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思想的运用和阐发。

科学发展#71#观认为,/以人为本0中的/人0,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广大人民群众,他们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最积极的因素,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这里所说的/本0,不是事物的本体,而是发展的中心和目标,是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0作为其本质与核心,把/以人为本0渗透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中,强调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要由人民共享,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0[9](19-22)。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0,就是各项工作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文化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要创造人人平等发展并能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2.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理论的运用和阐发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发展,是对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理论的运用和阐发。

科学发展观认为,我们不仅要进行经济建设,还要进行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从而拓宽了发展的内涵,使发展的要求更加全面、更加系统。

3.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关于人与社会对自然界依赖性理论的运用和阐发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包含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

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0。

人类必须保护自然、合理地利用自然。

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是对唯物史观关于人、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理论的运用和阐发。

科学发展观既重视人和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又重视自然因素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制约性。

人是社会发展的积极的能动的主体,而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依赖于自然的发展,自然的发展制约着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一定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认为,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努力实现人、社会、自然之间的良性互动;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要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还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它对生产力具有制约作用,同时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

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无限的,这是就其不断突破现有状态的趋势而言的。

就其每一步实现的程度和可能性而言,它必然地要受到人类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制约。

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自然与社会相统一0的观点,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前提,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