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案2

2019-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案2

2019-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案2班级:学号:〖学习目标〗1.熟悉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2.掌握长度测量中的几种特殊方法。

3.学会秒表的使用和读数。

〖巩固练习〗重点:长度的特殊测量难点:测量数据的处理〖课前预习〗1.学生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一般是。

2.读数时要到分度值的,记录的数值结果要有和。

3.时间换算关系为:1h= min= s〖教学过程〗1.问题一:当我们在进行长度测量时如果遇到物体长度远大于量程或远小于分度值时,刻度尺能直接测量吗?如果采用特殊方法能否解决呢?实验方法属于:(“测少算多”或“测多算少”)阅读P108信息快递:测量时由于测量仪器的精确程度不同、估读能力等产生的偏差我们称为。

在实验中这种现象(“能”或“不能”)避免。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误差。

4.如何测量大楼的高度?实验方法属于:5.如何利用刻度尺和棉线测量出一盘蚊香的长度?实验方法属于:6.如何利用直尺和三角板测量出一枚硬币的直径?(画图辅助说明)实验方法属于:7.观察和使用机械秒表:大盘一圈表示 s,分度值是 s。

小盘一圈表示 min,分度值是 s。

如图秒表显示的时间为: s。

〖巩固练习〗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630km= m 3×108m= μm1.2h= min= s2.下列单位换算式中,正确的是()A.5.5m=5.5×100=550cmB.5.5m=5.5m×100cm=550cmC.5.5m=5.5×100cm=550cmD.5.5m=5.5m×100=550cm3.为教室窗户配块玻璃窗,测量玻璃长度时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应为()A.mmB.cmC.dmD.m4.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根曲线MN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 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B.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同B。

mjt16-初中物理中考第一轮复习学案(功与机械能)(无答案)

mjt16-初中物理中考第一轮复习学案(功与机械能)(无答案)

功和机械能一、本次课知识讲授知识点1:一、功:在物理学中,把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有力无距离:“劳而无功”之一,如搬石头未搬动;(2)有力,也有距离,但力的方向和距离垂直:“劳而无功”之二,如手提水桶在水平面上走动。

(3)有距离无力:(“不劳无功”),如物体在光滑平面上自由滑动,足球踢一脚后运动;二、功的计算:(1)功的计算:物体上的力与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2)公式:W=FS =P t(3)各量单位——W:J(焦耳)F :N(牛)S:m(米)P :W(瓦特)t:s(秒)国际单位:将N·m称为焦耳简称焦,符号(J) 1J=1 N·m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 。

三、功的原理:①功的原理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对于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人做的功(FS)形状⑤应用:斜面理想斜面:斜面光滑(不计摩擦)理想斜面遵从功的原理理想斜面公式:FL=Gh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长;G:物重;h:斜面高度实际斜面:斜面粗糙(考虑摩擦)若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则:FL=fL+Gh;这样F做功FL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四、功率:单位时间内做的功—P(单位:W)1、公式:P = W/t = Fv2、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 ,常用单位kW ,MW,马力换算:1kW=1000W3、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与机械效率无关)。

某小轿车功率66kW,它表示:小轿车1s 内做功66000J4、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中考物理第一轮考点专题复习教案 声现象

中考物理第一轮考点专题复习教案 声现象

声现象 [中考目标聚焦]课表解读考点盘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可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是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空气中传播最慢,声速还与温度有关,即使在同一种介质中,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声速也是不相同的. 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2)声音的三要素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振幅决定;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音色不同,声音的波形不同.(3)噪声噪声通常是指那(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可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是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空气中传播最慢,声速还与温度有关,即使在同一种介质中,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声速也是不相同的.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2)声音的三要素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振幅决定;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音色不同,声音的波形不同.(3)噪声噪声通常是指那1.近年来对声现象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怎样防治噪声、超声波(次声波)的应用、乐音的特征等内容上,其中噪声污染、超声波及次声波是新课标考试的热点,值得关注.2.在今后的中考中,考试的题目仍然会以基础性较强、难度不大的题目为主.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问题会集中体现在如何减弱(控制)、防治“噪声污染”等方面. ;4.创新试题有所增加,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是人类进步的加速器,近两年来中考特别注重这一点,需要突破常规思维进行创新,这样不但考查物理知识,同时向同学们传递了创新的方法,希望引起同学们的注意.片,因此我们说因碎纸片在振动而推知鼓面在振动. 这种将不容易直接观察的细微现象,通过某种方式转化成直观、形象的现象表现出来,这种转换思想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知识网络梳理][课前夯实基础] 基础知识巩固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声音的传播必须依靠 。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教学案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教学案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教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的内容,包括:物质的组成、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宇宙的起源和发展、黑洞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物质的基本组成,了解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

2. 理解宇宙的起源和发展,认识黑洞的概念。

3. 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宇宙的起源和发展、黑洞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水的沸腾,引出物质的基本组成。

2. 讲解:讲解原子结构,介绍原子核和电子的组成,并通过示例说明原子的稳定性。

3. 互动:提问学生关于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4. 讲解:讲解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介绍元素周期律。

5. 练习:给出一些元素周期表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完成。

6. 引入:通过一个关于宇宙起源的科普视频,引出宇宙的起源和发展。

7. 讲解:讲解宇宙的起源和发展,介绍大爆炸理论和宇宙的膨胀。

8. 讲解:讲解黑洞的概念,介绍黑洞的形成和特点。

9. 互动:提问学生关于宇宙和黑洞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1. 物质的组成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2. 宇宙的起源和发展大爆炸理论宇宙的膨胀3. 黑洞黑洞的形成黑洞的特点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

2. 请解释宇宙的起源和发展,并简要描述黑洞的概念。

作业答案:1.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化学元素表格,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

2. 宇宙的起源和发展:宇宙起源于大约138亿年前的大爆炸,宇宙中的物质和能量从那时起开始膨胀和演化。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压强:实验专题(第二课时)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压强:实验专题(第二课时)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压强:实验专题(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理解压强。

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导 学 1 一、知识回顾 1、压强反映了________的作用效果,压强与____________大小和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用公式表示是____________。

2、计算液体压强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液体的压强只跟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有关,跟液体的重量、体积等无关。

3、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对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都有压强;液体内部朝_________ ____________都有压强。

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____________;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____________;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_____。

4、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测定大气压的数值。

通常把等于Pa 1001.15 的大气压叫做标准大气压,相当于约________m 高的水柱所产生的压强。

5、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____________。

实验一:固体压强 1、小明同学利用A 、B 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如图1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____________所示实验。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 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2所示。

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总复习学案--力学(牛顿第一定律)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总复习学案--力学(牛顿第一定律)

中考总复习--力学(牛一)考点一力的概念1.定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________。

2.理解:力不能脱离存在;产生力的作用必然涉及个物体;力的产生与是否直接接触关3.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①我们把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力的三要素。

②力的示意图4.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包括运动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5.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一个物体对另外一个物体施加力时,另一个物体也对它施加力。

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6.力的测量:(1)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握力计。

(2)弹簧测力计:①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__________。

②使用方法:“看”:________、_________、指针是否指零;“调”:______。

③注意事项:a.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量程;b.使用前先拉动挂钩几次,以免弹簧被外壳卡住;c.测量时,所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伸长的方向一致。

《练一练》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C.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2.如图甲、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A.4N和8NB.4N和4NC.4N和0ND.8N和8N3.某一弹簧不挂物体时,长度为12cm,受2N的拉力时,长度为16cm.若受6N的拉力(仍在弹性限度内)时,弹簧长度为()A. 18 cmB. 20 cmC. 24 cmD. 无法确定4.某同学在实验时,将一物体挂在竖直悬挂的弹簧秤的秤钩上,测出物体对弹簧秤的拉力为2.5 牛(如图甲),然后把弹簧秤倒过来,又将同一物体挂在弹簧秤的吊环上,如图乙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是()A.一定大于2.5 牛B.一定等于2.5 牛C.一定小于2.5 牛D.一定等于5.0 牛考点二弹力和重力1.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叫弹性。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光学)导学稿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光学)导学稿

光现象复习[学习要求](一)光和光的传播:1.认识光源、可见光、不可见光、光速、光能2. 知道白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

3. 了解物体的颜色。

4. 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生活现象(二)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1. 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2.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3. 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现象。

4.会作图(三)光的折射:1.探究了解光的折射规律及应用。

2.会作图[课前学习要点](一)光1.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2.可见光太阳光是白色的,通过棱镜分解成、靛、紫七色光,叫现象(1)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光的颜色决定,即:红色玻璃纸只能通过;无色透明玻璃透过色光。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光的颜色决定,即:红色纸反射,白纸反射。

黑色纸所有色光。

(3)光的三原色,若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获得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

应用:彩色电视机3.不可见光(1)红外线特点与应用(2)紫外线特点与应用适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但过量则对人体有害。

(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如影子的形成、。

2.光能在中传播且最快,光速v= m/s=3.0×105km/s。

(三)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1. 光的反射现象(1)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 ;反射角 入射角。

(2) 反射:将平行的入射光线沿同一方向反射出去,即反射光线也是平行光线(3) 反射:粗糙表面能将平行的入射光线向各个方向反射出去。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2. 平面镜成像(1)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 像,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 ,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

(2)利用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四)光的折射:光的折射规律: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 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 。

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 ,折射角 入射角。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探究 学案 第12讲 内能 内能的利用(含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探究 学案 第12讲 内能 内能的利用(含答案)

第12讲内能内能的利用【回归教材】知识清单考点1 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1)定义:物质在时,彼此的现象叫作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运动,分子间存在。

(2)影响因素:扩散现象的剧烈程度与有关,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

2.分子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的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就越剧烈。

由于分子运动跟温度有关,因此分子的这种无规则运动也叫作分子的热运动。

3.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不仅存在力,还存在力。

4.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地做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

考点公关例题1 世界上的一切物体,无论是一粒沙、一滴水、还是一朵花……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沙尘暴起,飞沙满天B.寒冬,雪花漫天飞舞C.阳春三月,花香袭人D.丰收季节,麦浪起伏【答案】1.(1)不同相互接触进入对方不停地做无规则间隙(2)温度剧烈2.无规则3.吸引排斥4.分子永不停息无规则引力斥力例题1C考点2 内能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与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

单位:焦耳(J)。

(1)理解: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不可能为0。

(2)影响因素:质量、温度、物质种类、体积。

2.物体内能的改变方式改变方式热传递做功联系热传递和做功对物体内能的改变是等效的实质能量的转移能量的转化理解发生条件:存在① 。

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①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①举例哈气取暖、烤火、火炉烧水等搓手取暖、钻木取火、拉锯时锯条发热等3.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的多少叫作热量。

单位:焦耳(J)。

考点公关例题2 下列实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将热牛奶倒入玻璃杯中,玻璃杯温度升高B.经阳光暴晒后的柏油路面,其温度升高C.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温度升高D.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答案】1.动能分子势能2.①温度差①增大①减小3.传递能量例题2C考点3 比热容和热值名称比热容热值定义一定① 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的温度① 之比某种燃料① 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公式 Q 吸(放)=① Q=①单位J /(kg· ℃)J /kg(气体燃料时是J /m 3)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① kg 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①J氢的热值为1.4×108 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① kg 的氢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① J影响因素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状、体积、质量、是否充分燃烧无关【答案】①质量 ①乘积 ①完全燃烧 ①cm Δt 升高(降低)①qm ①1 ①4.2×103 ①1①1.4×108考点4 热机1.热机:利用 做功的机械叫作热机。

九年级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全)

九年级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全)

九年级物理第⼀轮复习教案(全)九年级物理复习教案第⼀讲、机械运动【考点聚焦】测量的初步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长度的测量。

2.体积的单位及其换算,体积的测量。

3.误差和错误。

4.长度的测量⽅法。

【知识结构】考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测量⼯具:刻度尺、⽶尺、⽪卷尺、游标卡尺、激光测距仪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m );其他单位有:千⽶(Km )、分⽶(dm )、厘⽶(cm )、毫⽶(mm )、微⽶(µm )、纳⽶(nm )。

1 Km=1000 m ;1 dm=0.1m ;1 cm=10-2m ;1 mm=10-3m ;1µm =10-6m ;1 nm =10-9m常考的物理长度估测课桌的⾼度约0.75 m,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 cm,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0~30 cm,⼀⽀铅笔长度约20 cm, 成年⼈⾛两步的距离约1.5 m,教室每层楼⾼约3 m,⼀张纸的厚度约0.1 mm(3)测量:要做到四会;会放(刻度尺与被测长度平⾏);会看(视线与尺⾯垂直);会读(数据包括准确数字,估读数字和单位);会使⽤磨损刻度尺进⾏测量。

2.时间的测量(1)测量⼯具:秒表、⼿表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秒(s );常⽤的单位有⼩时(h )分(min )等。

1h= 60 min= 360 s. (3)测量:累积法估测时间,⽐如测脉搏跳⼀次的时间:先⽤秒表测脉搏跳若⼲次所花的时间,再⽤时间除以次数得到脉搏跳⼀次所花的时间。

常考的时间估测橡⽪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0.4 s ;演奏中华⼈民共和国国歌⽤时约50 s ;普通中学⽣跑完100m ⽤时约15 s ;脉搏1 min 内跳动的次数约75次.考点⼆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或⼀个物体相对于另⼀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2.参照物假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运动和静⽌是相对的。

九年级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优质教案全

九年级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优质教案全

九年级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优质教案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涉及教材的第四章《电学》和第六章《光学》。

详细内容包括:电流的概念、欧姆定律、电阻的计算;光的折射、反射、平面镜成像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流、欧姆定律、电阻等基本概念,能够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2. 了解光的折射、反射现象,掌握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流的计算、欧姆定律的应用、平面镜成像规律的理解。

教学重点:电流、电阻的概念,光的折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电源、导线、平面镜、光线发生器、光屏等。

学具:学生用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平面镜、光线发生器、光屏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电路,让学生观察电流表的读数变化,引导学生思考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 例题讲解:(1)电流的计算:通过实际电路图,讲解电流的计算方法。

(2)欧姆定律的应用:通过实际例子,讲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计算给定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

(2)让学生解释光的折射、反射现象,并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实验: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电流、电压、电阻,观察平面镜成像,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2. 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3. 光的折射、反射现象及平面镜成像规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给定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

(2)解释光的折射、反射现象,并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研究其他影响电流、电压、电阻的因素。

(2)了解光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放大镜、望远镜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电学、光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为中考物理复习奠定基础。

九年级物理系列学案【ty】中考一轮复习——简单机械

九年级物理系列学案【ty】中考一轮复习——简单机械

一、学习目标:1. 会对生活中常见的杠杆进行分类.2. 能利用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3. 理解杠杆原理并应用.4. 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5. 能根据实际情况,组装滑轮组.二、重点、难点:1. 杠杆平衡条件及应用2. 滑轮、滑轮组的应用知识梳理典型例题知识点一:杠杆例1:如图所示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A点上的力分别为F1、F2、F3,其中最小的力是A. 沿竖直方向的力F1最小B. 沿垂直杠杆方向的力F2最小C. 沿水平方向的力F3最小D. 无论什么方向上的力都一样大思路分析和解答过程:画出三个力的力臂,进行比较可知l2最长。

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力和力臂成反比。

故选B。

例2:如图所示,把一根均匀的米尺,在中点O支起,两端各挂四个钩码和两个钩码,恰好使米尺平衡,按下列方式增减钩码或移动钩码,仍能保持米尺平衡的是A. 两边各加一个钩码B. 两边钩码各向外移动一格C. 左边增加一个钩码,右边向外移动一格D. 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减少一个思路分析和解答过程:依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逐一判定可知C正确。

例3:已知杠杆的动力臂跟阻力臂之比为5∶2,当动力为10 N时,阻力为______.思路分析和解答过程:公式的意义是: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所以阻力为25N。

例4:如图所示,解放军战士抗洪时需要将一质量为100 kg的石磙推上一台阶A,已知石磙的半径为0.5m,台阶高0.2 m,请在图上用力的图示表示战士所用的最小的力.(已知g=10 N /kg)思路分析和解答过程:l1 =2×R=2×0.5 m=1 m4.03.05.0222=-=m l mG=mg=100kg ×10 N /kg=1000 N F l 1=G l 2NN mm .G l l F 400100014012=⨯==动力臂最长,即l 1=2R 时,战士所用的力最小,为400N 。

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四 质量和密度 学案(含答案)

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四 质量和密度 学案(含答案)

质量和密度一、知识结构二、典型例题【例1】质量为1.5×105mg的物体可能是( )A.一头牛B.一只老母鸡C.一本书D.一头大象答案:C【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物体被移到月球上质量将变小B.1 kg铁的质量比1 kg棉花的质量大C.一块冰熔化成水,其质量减小D.将一铁块拉制成铁丝,它的质量是将不发生变化答案:D【例3】对几块形状和体积各不相同的实心铜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铜块密度大B.体积小的铜块密度大C.几块铜块的密度都相同D.需要知道铜块的质量和体积才能判断答案:C【例4】如图3-3-1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由图可知,A、B 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A. ρA>ρB>ρ水B. ρB>ρA>ρ水C. ρA>ρ水>ρBD. ρ水>ρA>ρB答案:C【例5】一个铁球,它的质量是624.1 g,它的体积是100 cm3,试问这个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如果空心,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答案:21cm3【例6】用盐水选种需用密度为1.1×103 kg/m3的盐水,现配制了500 mL的盐水,称得它的质量为0.6 kg,这样的盐水是否合乎要求?如果不合要求,应加盐还是加水?加多少?答案:加500mL水【例7】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实验装置如图3-3-2所示,在下列各横线上填上正确的数据,并填入正确的实验步骤:①A.测出玻璃杯和所剩液体的质量m2=_______ g;B.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_____ cm3;C.测出玻璃杯和液体的质量m1=_______ g;D.算出液体的密度为ρ=_____ g/cm3;E.算出量筒中液体的质量m=m1-m2=__________ g.②以上步骤按正确的操作顺序排列应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32.5、40、71.0、0.96、38.5、CAEBD三、真题练习1.(2019·昆明)如图6所示,在波黒一个村子的森林中,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圆石,考古学家认为这是欧洲最古老的圆石工法技术的结果。

中考一轮复习教学案 九年级物理第2章 物态变化(含答案)

中考一轮复习教学案 九年级物理第2章 物态变化(含答案)

表中所列的两种物质,他应选用表中的液体
(酒精/水银)做测温物质。他
自制的温度计如图 2-5 所示,在标准大气压下,他把这个温度计先后放在冰水混合物和
沸水中,分别标出了温度计中液柱达到的位置 A 和 B。他又将自制的该温度计放在刻度
尺旁边,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

测温物质 水银 酒精
凝固点/℃ -39 -117
D.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
4.(2019 苏州)如图 2-6 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蜡烛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
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
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烛蜡吸收的热量相同
沸点/℃ 357 78
图 2-5
图 2-6
3.(2019 扬州)《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
的是( )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
B.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
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先确定
(铁棒 A/铁夹 B/铁圈 C)的位置。实验中,需要观察试
管内物质的
,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
(2)分析图乙可知:该物质的凝固点为_____;该物质
第 40min 的内能_____(大于/等于/小于)第 20min 的内能。 9.小南同学用同一酒精灯加热,完成了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后,根图据记2-1录2 的数据,得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九年级下册(含答案)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九年级下册(含答案)

第十五章 电功和电热(2课时)第1课时 电功、电功率一、课程标准1.知道电能表作用,了解技术参数并会正确读数和计算电费;2.理解电流做功;3.理解电功率的物理意义;4.会计算电功和电功率;5.正确认识和区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二、知识梳理 电功的意义: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 能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消耗了多少电能.1 kW ·h= J . 电功的公式 ,其它公式 、 、 .电能表是测量 的仪器.电功率的意义:表示电流做功 的物理量.定义式 .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其它公式 、 . 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 .三、考点梳理 考点一 电能表、电功 【典型例题】 1.小明家电能表上月底的示数为 ,本月底的示数如图15-1-1所示,他家本月消耗电能_2818.2__kW ·h.小明家同时工作的用电器总功率不得超过__8800__W .小明将一个电风扇单独接入电路中,10 min 内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了32次,此过程中电风扇消耗电能___36000_J ,其功率为___60___W. 2.在“探究电流做功多少与电压、电流的关系”的活动中,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5-1-2甲、乙、丙三个电路。

(1)实验中我们通过比较 灯泡亮度 来比较相同时间内电流做功的多少,所用的两灯L 1和L 2规格是 不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

(2)利用图甲可以研究电流做功多少与 电流 的关系。

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图甲电路存在一个缺陷,其缺陷在于 不能多次实验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

(3)在乙图的实验中,两灯都发光,但灯L 1较亮,灯L 1两端的电压也较大,根据此现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在电流一定时,电压越大,电功越大 。

(4)某同学想利用丙图来研究电流做功与电压的关系,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的位置来改变灯两端电压,他设计的实验方案中存在什么问题? 不能控制电流相同 。

【拓展变式】 电功率电功 图15-1-11.小明上次查看家中电能表示数为,本次查看时电能表读数如图15-1-3所示。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物理中考总复习教案教案篇数课题第十七章欧姆定律(一)授课日期布置作业【复习计划】欧姆定律是研究电路最重要的规律之一,也是是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

课标对欧姆定律这部分的要求是:理解欧姆定律,会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分析近几年的中考试卷发现,中考中对学生的两个方面的能力考察明显增加。

一个是对电路图的识别,这个也是学生在初三涉及电学知识时候感到最头疼的地方,教师要在平时的电学题目分析过程中慢慢的引导学生去正确的分析电路,所以在复习欧姆定律时候也不要忽视这一点;二是对欧姆定律的计算方面有所加强,并且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题目,针对这一点,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熟悉各种类型的题目,了解各种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

【教学目标】1、电路中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或导体的电阻的关系。

判断当导体两端的电压或通过导体中的电流改变时,导体电阻是否变化。

2、应用欧姆定律,结合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解决一些综合性问题。

如:⑴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大小⑵利用欧姆定律推导出的串联分压,并联分流来求电路中的比值大小问题;⑶分析当电路组成发生变化时,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或计算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计算在不损坏电表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范围等。

3、实验能力:⑴应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得出得出结论;⑵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会设计实验方案,记录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器材等;⑶分析实验过程中发生电路故障的原因;【重点难点】重点:1、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2、利用欧姆定律的简单的计算;3、欧姆定律的应用,包括伏安法测电阻;串、并联的分压分流问题;动态电路的取值问题;电路故障的原因问题。

难点: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过程]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一、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教师讲述: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开始复习欧姆定律知识,首先我们从引出欧姆定律的两个实验开始复习。

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五 力 学案(含答案)

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五 力 学案(含答案)

力一、知识结构二、典型例题【例1】关于力的概念,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C.我们通常说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还有一个施力物体,只不过省略不谈而已D.物体间相互接触,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答案:D【例2】如图4-1-3所示,将质量为1kg的铁球用绳悬挂起来,做成一个钟摆,用力的图示法画出铁球在摆动时所受到的重力.答案:【例3】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观察弹簧测力计的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_,并且应使指针指在________位置.如图4-1-5所示,则所测得力的大小为_____N 。

答案:量程、最小分度值、零刻度线、3.2【例4】普通自行车上,捏紧车闸,车闸与车轮的钢圈是______ 摩擦,它是通过________方法来增大摩擦;在前后轮中的轴上安装了滚动轴承,这是为了__________。

答案:滑动、增大压力、减小摩擦三、真题练习1.(2019·邵阳)“北风卷地百草折”中“百草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2.(2019·攀枝花)一阵凉爽的清风,院子里树叶随风飘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捡起一片树叶测量其长度如图所示,树叶的长度为cm。

3.(2019·随州)很多同学喜爱排球运动,一个漂亮的扣杀会赢得无数掌声。

一次扣球往往包含着“助跑、起跳、空中击球、落地”一连串流畅的动作。

试分析这一过程中包含的物理知识。

示例:在运动员起跳上升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向重力势能转化。

(此例不可再用)请考生另列两条:(1);(2)。

4. (2019·成都)学校排球联赛中,小婷将迎面而来的球扣向了对方场地,如图所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排球上有许多花纹.是采用增大接触面祖糙程度的方法来增5.(2019·株洲)立定跳高可分解为下蹲、蹬伸和腾空三个过程。

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0讲电阻的测量预习学案

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0讲电阻的测量预习学案

第11讲伏安法测电阻一、伏安法测电阻(1)实验原理:(2)实验电路图:(3)实验步骤:(4)定值电阻与小灯泡电阻实验区别:(5)创新实验-等效法二、动态分析(1)滑动变阻器的动态分析(2)开关的闭合和断开动态分析三、电路故障(1)串并联电路中故障以及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检测(2)实验中的电路故障例题1.现有两节新的干电池、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在利用“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2R 阻值的实验中:(1)请你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以笔画划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2)实验前为了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 ______ 端(选填“A ”或“B “); (3)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 ,发现电流表始终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 (填符号)A .滑动变阻器断路B .2R 断路C .2R 短路(4)排除故障后,当电压表示数为2.7V 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通过2R 的电流大小为 _______ .它的阻值是 _______ Ω.(5)本实验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为了_______ .例题2.如图所示为测量未知电阻 R x 的实验电路图,电源两端电压不变,其中 R 0 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

当开关 S 1、S 2 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 U 1;当开关 S 1 闭合、S 2 断开时, 电压表示数为 U 2。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电源两端电压为1UB .整个过程中电阻x R 两端的电压始终为 2UC .整个过程中通过电阻x R 的电流始终为021R U U I -= D .测得未知电阻的阻值为0212R U U U R x -= 例题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 6 V ,当开关 S 闭合后,只有一只灯发光,且电压表示数为 6 V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灯 L 1断路B .灯 L 2断路C .灯 L 1短路D .灯 L 2短路例题4.小明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时。

备战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专项训练学案-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备战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专项训练学案-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备战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专项训练学案第五章物体的运动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是通过一轮专项训练学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物体的运动这一章节的内容,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和解题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我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和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体的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公式;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公式的运用;2. 教学重点:理解物体运动的概念,掌握运动的基本公式。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练习册、三角板。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例,如奥运会上的百米赛跑,引出物体运动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2. 新课讲解:讲解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公式,通过PPT和黑板展示,让学生清晰地理解运动的规律;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的物体运动情况,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课堂练习:给出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巩固所学内容;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公式的运用;2. 活动重点:理解物体运动的概念,掌握运动的基本公式。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课后反思,了解学生在本次课中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2. 拓展延伸:布置一些相关的课后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所学的知识。

通过这一轮专项训练学案,我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体的运动这一章节的内容,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和解题能力。

同时,我也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们的中考物理备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例分析环节在实例分析环节,我选择了奥运会上的百米赛跑作为引入,这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实例,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广东省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梳理学案 专题一 作图题 (含解析)

广东省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梳理学案 专题一 作图题 (含解析)

专题一作图题命题分析广东省近五年中考物理命题分析考点20232022202120202019光学作图省题15(2)省题15(2)省题15(3)省题15(2)省题15(2) 力学作图省题15(1)省题15(1)省题15(1)省题15(1)省题15(1)电磁学作图省题15(3)省题15(3)省题15(2)省题15(3)省题15(3)作图题的基本要求:(1)线条要工整、清楚。

直线要用直尺,曲线要光滑连接。

(2)符号要规范。

画图题中要注明各物理量的符号(有时还标单位符号)。

这些物理量符号是物理学上规定统一或是约定俗成的。

类型一光学作图考向1光的直线传播作图例1《墨经》有小孔成像的记录,物体的投影之所以会出现倒像,是因为光线沿直线传播,在针孔处,不同方向射来的光束互相交叉而形成倒影。

图甲是小王同学做小孔成像实验的情景,在图乙中大致画出烛焰AB(烛焰可以抽象为带箭头的线段)通过纸杯的小孔在黑塑料膜虚线上所成的像A′B′,并标明两条光线的传播方向。

答案名师点拨作图依据: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

作图方法及规范:(1)作图必须使用刻度尺;(2)光线用实线表示,加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3)实像用实线。

考向2光的反射作图与光的折射作图例2(2023·泸州)一束激光从空气中以图示角度射入水中,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刚好垂直。

请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的角度大小。

答案解析过入射点O的垂直于界面的虚线是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53°,画出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90°-53°=37°,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由于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则折射光线与界面之间的夹角为90°-37°=53°,折射角为90°-53°=37°,如答图所示。

名师点拨作图依据:(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强(一)[中考要求]1、知道压力的概念2、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3、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知识回顾]压力:______________,作用点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 压力与重力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压力与 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压强 压强的概念 公式:p=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增大压强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小压强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精选练习]1、已知正方体物块M 的边长为10cm ,质量是10kg ,分别求出图10-1a 、b 两种情况下,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强。

2、由同种材料做成的三个高度相同,底面积不同的实心圆柱体A 、B 、C 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10-2所示,若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分别是p a 、p b 、p c 则( ) A 、p a <p b <p c B 、p a >p b >p cC 、p a =p b =p cD 、无法比较它们的大小3、地面上并排直立着10块同样的砖块,如果取走5块,那么砖对地面的压力_______,地面受到的压强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拖拉机的履带做得那么宽,是为了______压强,刀刃要磨得很薄,是为了_______压强。

5、两物体A 、B 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它们质量之比是1:2,与地面接触面积之比是3:2,则两物体对地面压强之比p a :p b =________。

6、底面积为0.1m 2、重300N 的铝块,放在面积为3×10-2m 2的水平凳上,铝块对凳面产生的压强是( )A 、30PaB 、3000PaC 、10000PaD 、90000Pa7、一只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其底面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p 1,现将一铁片放入烧杯中片刻后取出,此时烧杯底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p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p 1 >p 2B 、p 1 =p 2C 、p 1 <p 2D 、无法判断8、一个小孩在结冰的河面上玩耍,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将要破裂,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A 、站着不动B 、轻轻伏到冰面上并向岸边爬C 、赶快往岸边跑D 、立即改成单脚站立M 水平地面 M F=200N 竖直墙图10-1 A B A B C 图10-29、下列事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 、大型平板车下装有许多轮子B 、剪子钝了要磨一磨 使刀刃锋利C 、在铁路的钢轨下铺设枕木D 、把书包带做得扁而宽10、父子两个人在沙地上行走,他们在沙地上留下的脚印大小不同(受力面积为S 父>S 子),深浅相同,他们对沙地的压力及压强相比( )A 、F 父<F 子,p 父<p 子B 、F 父>F 子,p 父>p 子C 、F 父=F 子,p 父=p 子D 、F 父>F 子,p 父=p 子11、如图10-3,置于水平桌面上的均匀物块对桌面的压强为p ,若沿图中虚线竖直切去1/3,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 )A 、1/3pB 、2/3pC 、pD 、3/2p12、一个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强值最接近于( )A 、102PaB 、104PaC 、106PaD 、108Pa11、推土机的质量是5150kg ,每条履带跟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0.75m 2,它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13、在确立压强概念时,做了下图所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

(1)甲、乙两图所示实验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丙、丁两图所示实验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1)、(2)的结果可以看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 有关。

压强(二)[知识回顾]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体内部向各方向都有______。

液体的压强 特点 压强随深度的___________。

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

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

连通器——应用:_____________。

[精选练习]1、计算下图中A 点处所受水的压强。

图10-3 甲 乙 丙 丁 10cm 15cm A2、根据液体内部的压强公式,说明连通器的左右管液面总是相平的。

3、如图11-3所示,内盛等质量液体的三个容器A 、B 、C ,已知底面积S A <S B <S C ,A 和B 中盛水,C 中盛煤油,B 和C 中液面相平,则这三个容器底部所受压强p A 、p B 、p C ,大小比较( )A 、p A =pB =pC B 、p A =p B >p CC 、p A >p B >p CD 、p A >p B =p C 4、如图11-4所示,A 、B 为两个形状相同,体积一样的密闭容器,里面都装满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A _____F B ,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A ____p B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A /_____F B /,对桌面 的压强p A /_____p B /。

(填:>、<或=)1、计算右图所示容器水对A 、B 、C 、D 各处的压 强各是多少?2、图11-6所示是牲畜自动喂水器的示意图,饮水槽里的水总保持一定水位,这是什么道理?3、一只可口可乐瓶,其侧壁有a 、b两个小孔并用塞子塞住,瓶 内盛有一定质量的酒精,如图11-7所示,把可口可乐瓶放在水中,当瓶内外液面相平是,拔出a 、b 两个小孔上的塞子,则( ) A 、a 、b 两个孔均有水流入 B 、酒精从a 小孔流出,水从b 小孔流入C 、a 、b 两个小孔均有酒精流出D 、水从a 小孔流入,酒精从b 小孔流出8、如图11-8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里分别盛有质量 相等的水和酒精,M 、N 两点到量筒底部的距离相等,则这两点液体的压强P M 、P N 的大小关系是( )A 、P M >P NB 、P M <P NC 、P M =P ND 、无法判断 9、如图11-9所示,公路两侧的甲、乙两条水渠由路面下的图11-1图11-2 A B C 图11-3图11-4 15cm A B C D 5cm 10cm 图11-5 图11-6 a b 图11-7A B M N图11-8水 酒精倾斜涵洞连接,两渠水面相平,关于涵洞中的水流方向,正确的说法是( ) A 、水从乙流向甲 B 、水从甲流向乙C 、水不流动D 、无法判断10、一油库装煤油的油罐中盛有4m 深的煤油,在距底部 0.5m 处发现有面积为20cm 2的圆形漏油孔,试求:(1)煤油对罐底的压强有多大?(2)小孔处煤油的压强多大?要想堵住这个孔,至少需要在罐壁处施加多大的力?(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 3,取g=10N/kg )11、家庭装修时,要检查墙上A 、B 两处连线是否水平,现给你透明的足够长的塑料软管和水,请你设计出检查方法。

压强(三)[中考要求]1、知道大气压、托利拆利实验,知道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2、知道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3、知道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跟压强的关系。

[知识回顾]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定:托里拆利实验,一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_____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1atm=_______Pa大气压强 测量工具:气压计与沸点的关系:压强增大,沸点______;压强减小,沸点_____; 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越大,体积_____;压强越小,体积_______。

[精选练习]1、关于大气压强,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A 、大气压强是由于大气有重力而产生的,所以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B 、离地面越高,大气压越高C 、同一地点,大气压总是不变的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某同学做托利拆利实验,当玻璃管竖直放置时,测的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76cm ,若该学生进行了如下各项操作,则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如何变化?(1)向水银槽内倒一些水银,使槽内水银面升高2cm ;(2)把玻璃管向槽内再深入1cm ;(3)把玻璃管竖直向上稍微提起一些(管口不脱离水银面);(4)让玻璃管倾斜一些。

3、如图12-1所示,刚刚停止沸腾的水采用两种不同路面 水渠甲 水渠乙 图11-9的方式使之再度沸腾,甲图是把烧瓶上部的气体抽出一些,乙图是倒过烧瓶,向瓶底浇冷水,实验结论:4、如图12-2所示,将试管口朝下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加热3~5S 后,立刻竖直插入盛水的容器中某深度不动。

(1) 你猜想可能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

(2) 你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5、(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教室里,做托里拆利引申实验如图12-3所示,图中水银槽的水银面以上管长900mm ,管与水平面成30°, 你估计水银面以上水银柱长度为_______mm 。

(2)在“(1)”设置的大气压环境下,有位同学提出了“饮水长江”的想法,“××长江大桥”桥面与江面的高度差为8.5m ,如果特制一支长9m 的和饮料管一般粗 细的玻璃管,竖直地插入江中,一端置于嘴中死劲吸江水,你认为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把江水吸到嘴中。

6、鱼缸中的金鱼口中吐出的小气泡,在上升至水面的过程中,它的体积_____(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高压锅锅盖面积为700cm 2,当锅内气压达到2个标准大气压时,锅盖所受的蒸气压力是________N 。

4、如图12-4所示,把一端封闭的玻璃管装满水银后竖直倒立在水银槽内,管子顶高出槽中水银面36cm ,在标准大气压下( )A 、水银对管顶压强为零B 、水银对管顶压强等于36cm 汞柱C 、水银对管顶压强等于40cm 汞柱D 、如果在管顶开一小孔,水银会从小孔喷出9、如图12-5所示,在1atm 大气压下,三支试管 插入水银槽中都封闭了一部分气体,哪个试管中被封闭的气体压强最大( ) A 、甲试管 B 、乙试管 C 、丙试管 D 、无法确定10、把装满水的量筒浸入水中,口朝下,照图12-6那样抓住筒底向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前量筒露出水面的部分( )A 、是空的B 、有水,但不满C 、充满水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1、科学探究需要收集和处理数据,在已有大量数据时,要想更容易地了解情况并找出规律,对数据的处理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下表给出的是大气压跟对应高度的一些测量数据,请你采用学过的方法或自己创造的方法(只写出一种),形象、准确地表示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情况,根据你对数据的处理分析,你认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有什么规律?若某地的大气压为7.0×104Pa ,你推测一下当地的高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