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专题六第二讲考前优化训练
优化方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讲高考冲刺演练
优化方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讲高考冲刺
演练
优化方案:
1. 了解考点:根据历年高考题,了解各考点的出题规律。
对于必考内容,要深入了解掌握,对于容易出现的观念题和计算题要重点掌握。
2. 重点攻略:根据考点制定相应的攻略,在复习过程中集中精力攻克易错点。
例如,对于经度和纬度、范围和面积的概念要反复强化理解和记忆。
3. 做题冲刺:进行模拟考试,解决实战中出现的问题。
在做题时,注意查漏补缺,及时总结和复习自己做错的题目,通过做题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以保障考试时的高效答题。
4. 整理笔记: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对知识点进行分类总结,形成清晰的思维导图,以便于复习时快速回忆和查找所需的知识点。
5. 真题演练:进行历年高考真题的演练和模拟考试,让自己更好地了解考试难度和出题特点,尽可能模拟考场环境,培养应试技巧。
综上所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要坚持系统化和全面性,深化对考点的认识,找准复习重点和难点,加强做题训练,积极总结复习笔记,最终以真题演练为主,提高应试水平,从而达到复习冲刺的效果。
高三化学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二第1讲
③在非金属单质中只有共价键,如Cl2、O2、金
刚石等。
栏目 导引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基础理论
④构成稀有气体的单质分子,是单原子分子, 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 ⑤非金属元素之间也可以形成离子键,如NH4Cl 中存在离子键。 ⑥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 含离子键,如AlCl3为共价化合物。 ⑦离子化合物熔融时可以导电,共价化合物熔 融时不导电。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是O
。
⑥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是H、
Be、Al。
⑦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Li
、Si。
栏目 导引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基础理论
(2)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
栏目 导引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基础理论
3.化学键 (1)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比较 比较 离子键 阴、阳离 子间的静 电作用 阴、阳离 子间的相 互作用
共价键 极性键 非极性键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 对而形成的相互作用 共用电子 共用电子 对偏向一 对不偏向 方 任何一方
栏目 导引
概念
特点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基础理论
比 较
离子键 ①活泼非金属和 活泼金属元素的 原子通过得失电 子形成阴、阳离 子 ②带正电荷的原 子团(如NH)与带 负电荷的阴离子 之间发生强烈的 相互作用
栏目 导引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基础理论
二、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的递变规律 1.递变规律 同周期 (从左至右) 原 核电荷数 逐渐增大 子 电子层数 相同 结 构 原子半径 逐渐减小 同主族 (从上至下) 逐渐增大
逐渐减多
逐渐增大
高三数学专题复习:第二部分第二讲考前优化训练
1.i 是虚数单位,若集合S ={-1,0,1},则( )A .i ∈SB .i 2∈SC .i 3∈S D.2i∈S 解析:选B.因为i 2=-1∈S ,i 3=-i ∉S ,2i=-2i ∉S ,故选B. 2.(2011年高考安徽卷)命题“所有能被2整除的整数都是偶数”的否定是( )A .所有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都是偶数B .所有能被2整除的整数都不是偶数C .存在一个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是偶数D .存在一个能被2整除的整数不是偶数解析:选D.由于全称命题的否定是存在性命题,本题“所有能被2整除的整数都是偶数”是全称命题,其否定为存在性命题“存在一个能被2整除的整数不是偶数”.3.复数z =32-a i ,a ∈R 且z 2=12-32i ,则a 的值为( ) A .1 B .2 C.12 D.14解析:选C.z 2=(32-a i)2=34-a 2-3a i =12-32i , 故⎩⎨⎧34-a 2=12,32=3a ,∴a =12. 4.(2011年高考陕西卷)甲乙两人一起去游“2011西安世园会”,他们约定,各自独立地从1到6号景点中任选4个进行游览,每个景点参观1小时,则最后一小时他们同在一景点的概率是( )A.136B.19C.536D.16解析:选D.最后一个景点甲有6种选法,乙有6种选法,共有36种,他们选择相同的景点有6种,所以P =636=16,所以选D. 5.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是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的函数为( )A .y =ln 1|x |B .y =x 3C .y =2|x |D .y =cos x解析:选A.对于A ,∵f (-x )=ln 1|-x |=ln 1|x |=f (x ),定义域为{x |x ≠0},故是偶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减,故A 正确;y =x 3是奇函数;y =2|x |是偶函数,但在(0,+∞)上单调递增;y =cos x 在(0,+∞)上不是单调函数,故B 、C 、D 均错误.6.(2011年高考课标全国卷)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相应的侧视图可以为( )解析:选D.由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的底面为半圆和等腰三角形,其侧视图可以是一个由等腰三角形及底边上的高构成的平面图形,故应选D.7.(2011年高考天津卷)设集合A ={x ∈R |x -2>0},B ={x ∈R |x <0},C ={x ∈R |x (x -2)>0},则“x ∈A ∪B ”是“x ∈C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C.A ={x |x -2>0}={x |x >2}=(2,+∞),B ={x |x <0}=(-∞,0),∴A ∪B =(-∞,0)∪(2,+∞),C ={x |x (x -2)>0}={x |x <0或x >2}=(-∞,0)∪(2,+∞),A ∪B =C .∴“x ∈A ∪B ”是“x ∈C ”的充要条件.8.将函数f (x )=2cos ⎝⎛⎭⎫x 3+π6的图象向左平移π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函数g (x )的图象,则g (x )的解析式为( )A .g (x )=2cos ⎝⎛⎭⎫x 3-π4+1B .g (x )=2cos ⎝⎛⎭⎫x 3+π4-1C .g (x )=2cos ⎝⎛⎭⎫x 3-π12+1D .g (x )=2cos ⎝⎛⎭⎫x 3-π12-1解析:选B.由题意得g (x )=2cos ⎣⎡⎦⎤13(x +π4)+π6-1=2cos ⎝⎛⎭⎫x 3+π4-1,故选B. 9.函数f (x )=sin x 在区间[a ,b ]上是增函数,且f (a )=-1,f (b )=1,则cos a +b 2=( ) A .0 B.22C .-1D .1解析:选D. 不妨设a =-π2,则b =π2,cos a +b 2=cos 0=1,故选D. 10.设l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l ⊥m ,m ⊂α,则l ⊥αB .若l ⊥α,l ∥m ,则m ⊥αC .若l ∥α,m ⊂α,则l ∥mD .若l ∥α,m ∥α,则l ∥m解析:选B.若l ⊥m ,m ⊂α,则l 与α可能平行、相交或l ⊂α,若l ⊥α,l ∥m ,则m ⊥α;若l ∥α,m ⊂α,则l 与m 可能平行或异面;若l ∥α,m ∥α,则l 与m 可能平行、相交或异面,故只有B 选项正确.11.设a 、b 是满足ab <0的实数,那么( )A .|a +b |>|a -b |B .|a +b |<|a -b |C .|a -b |<|a |-|b |D .|a -b |<|a |+|b |解析:选B.∵A 、B 是一对矛盾命题,故必有一真,从而排除错误选项C 、D.又由ab <0,可令a =1,b =-1,代入知B 为真.12. (2011年高考四川卷)如图,正六边形ABCDEF 中,BA →+CD →+EF→=( )A .0 B.BE →C.AD →D.CF →解析:选D.如图,在正六边形ABCDEF 中,CD →=AF →,BF →=CE →,∴BA →+CD →+EF →=BA →+AF →+EF →=BF →+EF →=CE →+EF →=CF →.13.(2011年高考陕西卷)植树节某班20名同学在一段直线公路一侧植树,每人植一棵,相邻两棵树相距10米.开始时需将树苗集中放置在某一树坑旁边.现将树坑从1到20依次编号,为使各位同学从各自树坑前来领取树苗所走的路程总和最小,树苗可以放置的两个最佳坑位的编号为( )A .①和⑳B .⑨和○10 C .⑨和⑪ D.○10和⑪ 解析:选D.要使所有同学的路程总和最小,则应使放树苗的树坑两边的树坑尽量保持一样多.由于共有20个树坑,所以树应放在第10或第11个树坑旁.14.若集合A ={x |-1≤2x +1≤3},B =⎩⎨⎧⎭⎬⎫x |x -2x ≤0,则A ∩B =( ) A .{x |-1≤x <0} B .{x |0<x ≤1}C .{x |0≤x ≤2}D .{x |0≤x ≤1}解析:选B.∵A ={x |-1≤x ≤1},B ={x |0<x ≤2},∴A ∩B ={x |0<x ≤1}.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函数f (x )=a x +1(a >0且a ≠1)的图象恒过点(0,1)B .函数f (x )=x α(α<0)在其定义域上是减函数C .命题“∀x ∈R ,x 2+x +1<0”的否定是:“∃x ∈R ,x 2+x +1>0”D .给定命题p 、q ,若綈p 是假命题,则“p 或q ”为真命题解析:选D.对于选项A ,函数f (x )=a x +1的图象恒过点(0,2),故A 不正确;对于选项B ,当α=-2时结论就不正确了,故B 不正确;对于选项C ,命题“∀x ∈R ,x 2+x +1<0”的否定是:“∃x ∈R ,x 2+x +1≥0”,故C 不正确;而选项D 是正确的,故选D.16.(2011年高考安徽卷)设变量x ,y 满足|x |+|y |≤1,则x +2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A .1,-1B .2,-2C .1,-2D .2,-1解析:选 B.|x |+|y |≤1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所示.设z =x +2y ,作l 0:x +2y =0,把l 0向右上和左下平移,易知:当l 过点(0,1)时,z 有最大值z max =0+2×1=2;当l 过点(0,-1)时,z 有最小值z min =0+2×(-1)=-2.17.(2011年高考广东卷)设圆C 与圆x 2+(y -3)2=1外切,与直线y =0相切,则C 的圆心轨迹为( )A .抛物线B .双曲线C .椭圆D .圆解析:选A.设圆C 的半径为r ,则圆心C 到直线y =0的距离为r .由两圆外切可得,圆心C 到点(0,3)的距离为r +1,也就是说,圆心C 到点(0,3)的距离比到直线y =0的距离大1,故点C 到点(0,3)的距离和它到直线y =-1的距离相等,符合抛物线的特征,故点C 的轨迹为抛物线.18.已知P 、Q 是椭圆3x 2+5y 2=1上满足∠POQ =90°的两个动点,则1OP 2+1OQ 2等于( )A .34B .8C.815D.34225解析:选B.取两特殊点P ⎝⎛⎭⎫33,0、Q ⎝⎛⎭⎫0,55即两个端点,则1OP 2+1OQ 2=3+5=8.故选B.19.定义一种运算:a ⊗b =⎩⎪⎨⎪⎧a (a ≥b )b (a <b ),已知函数f (x )=2x ⊗(3-x ),那么函数y =f (x +1)的大致图象是( )解析:选B.由题意得函数f (x )=⎩⎪⎨⎪⎧ 2x ,x ≥13-x ,x <1,所以函数f (x )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函数f (x +1)的图象可由函数f (x )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故选B.20.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是偶函数,且f (x )=f (2-x ).若f (x )在区间[1,2]上是减函数,则f (x )( )A .在区间[-2,-1]上是增函数,在区间[3,4]上是增函数B .在区间[-2,-1]上是增函数,在区间[3,4]上是减函数C .在区间[-2,-1]上是减函数,在区间[3,4]上是增函数D .在区间[-2,-1]上是减函数,在区间[3,4]上是减函数解析:选B.数形结合法,f (x )是抽象函数,可画出其草图图象即可得出结论,如图知选B.。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初二数学名校优选培优训练专题06 矩形的判定和性质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初二数学名校优选培优训练专题测试专题06 矩形的判定和性质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2022春•平山县期末)如图,在矩形COED中,点D的坐标是(1,3),则CE的长是()A.3 B.C.D.42.(2022春•朝天区期末)如图,在Rt△ABC中,∠BAC=90°,AB=3,AC=4,P为边BC上一动点,过点P作PE⊥AB于点E,PF⊥AC于点F,连接EF,则EF的最小值是()A.1.2 B.1.5 C.2 D.2.43.(2022春•八公山区期末)如图,在△ABC中,∠C=90°,AC=8,BC=6,点P为斜边AB上一动点,过点P作PE⊥AC于点E,PF⊥BC于点F,连结EF,则线段EF的最小值为()A.1.2 B.2.4 C.2.5 D.4.84.(2022春•桂平市期末)如图,在△ABC中,AC=3、AB=4、BC=5,P为BC上一动点,PG⊥AC于点G,PH⊥AB于点H,M是GH的中点,P在运动过程中PM的最小值为()A.2.4 B.1.4 C.1.3 D.1.25.(2022春•新邵县期中)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若∠ABC=90°,则四边形ABCD为()A.菱形B.矩形C.菱形或矩形D.无法判断6.(2022•科左中旗二模)如图,点O是菱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DE∥AC,CE∥BD,连接OE,设AC =12,BD=16,则OE的长为()A.8 B.9 C.10 D.127.(2022•巨野县模拟)如图,点P是Rt△ABC中斜边AC(不与A,C重合)上一动点,分别作PM⊥AB 于点M,作PN⊥BC于点N,点O是MN的中点,若AB=6,BC=8,当点P在AC上运动时,则BO 的最小值是()A.1.5 B.2 C.2.4 D.2.58.(2021春•梁山县期中)如图,在Rt△ABC中,∠BAC=90°,AB=5,AC=12,P为边BC上一动点(P 不与B,C重合),PE⊥AB于E,PF⊥AC于F,M为EF中点,则AM的取值范围是()A.AM<6 B.AM<12 C.AM<12 D.AM<69.(2021春•罗平县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个()①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④矩形的四个角是直角;⑤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⑦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A.6个B.5个C.4个D.7个10.(2021春•林州市期末)如图,在Rt△ABC中,∠BAC=90°,且BA=9,AC=12,点D是斜边B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D分别作DE⊥AB于点E,DF⊥AC于点F,点G为四边形DEAF对角线交点,则线段GF的最小值为()A.B.C.D.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1.(2019春•岱岳区期中)如图,在矩形ABCD中,BC=20cm,点P和点Q分别从点B和点D出发,按逆时针方向沿矩形ABCD的边运动,点P和点Q的速度分别为3cm/s和1cm/s,则最快s后,四边ABPQ成为矩形.12.(2015春•滨湖区校级月考)如图,矩形ABCD中,AB=12cm,BC=4cm,点P从A开始沿折线A﹣B﹣A以4cm/s的速度运动,点Q从C开始沿CD边以2cm/s的速度移动,如果点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D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当t=时,四边形APQD也为矩形.13.(2022春•本溪期末)如图,在Rt△ABC中,∠ACB=90°,∠B=60°,BC=4,点P为斜边AB上的一个动点(点P不与点A,B重合),过点P作PD⊥AC,PE⊥BC,垂足分别为点D和点E,连接DE,PC交于点Q,连接AQ,当△APQ为直角三角形时,AP的长是.14.(2022春•临汾期末)如图,四边形ABCD是个活动框架,对角线AC、BD是两根皮筋.如果扭动这个框架(BC位置不变),当扭动到∠A'BC=90°时四边形A'BCD'是个矩形,A'C和BD'相交于点O.如果四边形OD'DC为菱形,则∠A'CB=°.15.(2021秋•三水区期末)如图,点O是菱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DE∥AC,CE∥BD,连接OE,设AC=12,BD=16,则OE的长为.16.(2022春•白河县期末)如图,在矩形ABCD中,AD=1,AB=2,M为线段BD上一动点,MP⊥CD 于点P,MQ⊥BC于点Q,则PQ的最小值为.17.(2022春•昭化区期末)如图,P是Rt△ABC的斜边AC(不与点A,C重合)上一动点,过点P分别作PM⊥AB于点M,PN⊥BC于点N,连接MN.若AB=6,BC=8,当点P在AC上运动时,MN的最小值是.18.(2022春•南平期末)如图,在矩形ABCD中,E,F分别是边AB,AD上的动点,P是线段EF的中点,PG⊥BC,PH⊥CD,G,H为垂足,连接GH.若AB=4,AD=3,EF=3,则线段GH长度的最小值是.19.(2022春•淅川县期末)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P为AB边上一动点(不与点A,B重合),PE⊥OA于点E,PF⊥OB于点F,若AB=4,∠BAD=60°,则EF的最小值为.20.(2019秋•雁塔区校级期末)如图,若将四根木条钉成的矩形木框ABCD变形为平行四边形A′BCD′,并使其面积为矩形ABCD面积的一半,若A′D′与CD交于点E,且AB=2,则△ECD′的面积是.评卷人得分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60分)21.(2022春•留坝县期末)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D作DE⊥AB于点E,点F在边CD上,且FC=AE,连接AF,BF.(1)求证:四边形DEBF是矩形;(2)若AF平分∠DAB,AE=6,DF=10,求BF的长.22.(2022春•曲阳县期末)如图,AB∥CD,点E,F分别在AB,CD上,连接EF,∠AEF、∠CFE的平分线交于点G,∠BEF、∠DFE的平分线交于点H.(1)求证:四边形EGFH是矩形;(2)过G作MN∥EF,分别交AB,CD于点M,N,过H作PQ∥EF,分别交AB,CD于点P,Q,得到四边形MNQP,此时,求证四边形MNQP是菱形.23.(2022春•杨浦区校级期中)已知,如图,BE,BD是△ABC中∠ABC的内、外角平分线,AD⊥BD于D,AE⊥BE于点E,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点N.求证:DE=BN.24.(2022春•洪泽区期末)在矩形ABCD中,AB=6,BC=8,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个动点,分别从A、C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t秒,其中0≤t≤10.(1)若G、H分别是AD、BC的中点,则下列关于四边形EGFH(E、F相遇时除外)的判断:①一定是平行四边形;②一定是矩形;③一定是菱形,正确的是;(直接填序号,不用说理)(2)在(1)的条件下,若四边形EGFH为矩形,求t的值.25.(2022春•碑林区校级期末)如图,AC为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将△ABC沿对角线翻折,得到△AB′C,B′C与AD边交于点E,连接B′D,(1)当△CDE为等边三角形时,证明:四边形ACDB′为矩形:(2)在(1)的条件下,当AB=3时,求S△AEC.26.(2022春•扶沟县期末)如图,▱ABCD中,G是CD的中点,E是边长AD上的动点,EG的延长线与B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连接CE,DF.(1)求证:四边形CEDF是平行四边形.(2)填空:若AB=3cm,BC=5cm,∠B=60°,则①当AE=时,四边形CEDF是矩形;②当AE=时,四边形CEDF是菱形.27.(2020春•定远县期末)如图1,已知AD∥BC,AB∥CD,∠B=∠C.(1)求证:四边形ABCD为矩形;(2)M为AD的中点,在AB上取一点N,使∠BNC=2∠DCM.①如图2,若N为AB中点,BN=2,求CN的长;②如图2,若CM=3,CN=4,求BC的长.28.(2022春•三台县期中)在四边形ABCD中,AD∥BC,BC⊥CD,AD=6cm,BC=10cm,点E从A出发以1cm/s的速度向D运动,点F从点B出发,以2cm/s的速度向点C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而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1)t取何值时,四边形EFCD为矩形?(2)M是BC上一点,且BM=4,t取何值时,以A、M、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2022春•平山县期末)如图,在矩形COED中,点D的坐标是(1,3),则CE的长是()A.3 B.C.D.4解:∵四边形COED是矩形,∴CE=OD,∵点D的坐标是(1,3),∴OD==,∴CE=,故选:C.2.(2022春•朝天区期末)如图,在Rt△ABC中,∠BAC=90°,AB=3,AC=4,P为边BC上一动点,过点P作PE⊥AB于点E,PF⊥AC于点F,连接EF,则EF的最小值是()A.1.2 B.1.5 C.2 D.2.4解:连接AP,如图:∵PE⊥AB,PF⊥AC,∴∠AEP=∠AFP=90°,∵∠BAC=90°,∴四边形AFPE是矩形,∴EF=AP,要使EF最小,只要AP最小即可,当AP⊥BC时,AP最短,∵∠BAC=90°,AB=3,AC=4,∴BC===5,∵△ABC的面积=×4×3=×5×AP,∴AP=2.4,即EF=2.4,故选:D.3.(2022春•八公山区期末)如图,在△ABC中,∠C=90°,AC=8,BC=6,点P为斜边AB上一动点,过点P作PE⊥AC于点E,PF⊥BC于点F,连结EF,则线段EF的最小值为()A.1.2 B.2.4 C.2.5 D.4.8解:连接PC,∵PE⊥AC,PF⊥BC,∴∠PEC=∠PFC=∠C=90°,∴四边形ECFP是矩形,∴EF=PC,∴当PC最小时,EF也最小,即当CP⊥AB时,PC最小,∵AC=8,BC=6,∴AB=10,∴PC的最小值为:=4.8.∴线段EF长的最小值为4.8.故选:D.4.(2022春•桂平市期末)如图,在△ABC中,AC=3、AB=4、BC=5,P为BC上一动点,PG⊥AC于点G,PH⊥AB于点H,M是GH的中点,P在运动过程中PM的最小值为()A.2.4 B.1.4 C.1.3 D.1.2解:连接P A,如图所示:∵AC=3、AB=4、BC=5,∴AC2+AB2=BC2,∴△ABC是直角三角形,∠BAC=90°,∵PG⊥AC于点G,PH⊥AB于点H,∴∠PGA=∠PHA=90°,∴四边形AGPH为矩形,∴AP与GH互相平分且相等,∵M是GH的中点,∴M是AP的中点,当AP⊥BC时,AP最小,此时,△ABC的面积BC×AP=AC×AB,则AP===2.4,∴PM=AP=1.2,即PM的最小值为1.2,故选:D.5.(2022春•新邵县期中)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若∠ABC=90°,则四边形ABCD为()A.菱形B.矩形C.菱形或矩形D.无法判断解:∵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90°,∴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故选:B.6.(2022•科左中旗二模)如图,点O是菱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DE∥AC,CE∥BD,连接OE,设AC =12,BD=16,则OE的长为()A.8 B.9 C.10 D.12解:∵DE∥AC,CE∥BD,∴四边形OCED为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是菱形,AC=12,BD=16,∴AC⊥BD,OA=OC=AC=6,OB=OD=BD=8,∴∠DOC=90°,CD===10,∴平行四边形OCED为矩形,∴OE=CD=10,故选:C.7.(2022•巨野县模拟)如图,点P是Rt△ABC中斜边AC(不与A,C重合)上一动点,分别作PM⊥AB 于点M,作PN⊥BC于点N,点O是MN的中点,若AB=6,BC=8,当点P在AC上运动时,则BO 的最小值是()A.1.5 B.2 C.2.4 D.2.5解:连接BP,如图所示:∵∠ABC=90°,PM⊥AB于点M,作PN⊥BC于点N,∴四边形BMPN是矩形,AC===10,∴BP=MN,BP与MN互相平分,∵点O是MN的中点,∴BO=MN,当BP⊥AC时,BP最小===4.8,∴MN=4.8,∴BO=MN=2.4,故选:C.8.(2021春•梁山县期中)如图,在Rt△ABC中,∠BAC=90°,AB=5,AC=12,P为边BC上一动点(P 不与B,C重合),PE⊥AB于E,PF⊥AC于F,M为EF中点,则AM的取值范围是()A.AM<6 B.AM<12 C.AM<12 D.AM<6解:如图,连接P A,在Rt△ABC中,∠BAC=90°,AB=5,AC=12,∴BC===13,∵PE⊥AB于E,PF⊥AC于F,∴∠PEA=∠PF A=∠EAF=90°,∴四边形AEPF是矩形,∴EF=AP,∵M为EF中点,∴AM=EF=P A,当P A⊥CB时,P A===,∴AM的最小值为,∵P A<AC,∴P A<12,∴AM<6,∴≤AM<6,故选:D.9.(2021春•罗平县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个()①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④矩形的四个角是直角;⑤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⑦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A.6个B.5个C.4个D.7个解:①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①正确;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②正确;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③正确;④矩形的四个角是直角,故④正确;⑤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⑤错误;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⑥正确;⑦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故⑦正确;正确的说法有6个,故选:A.10.(2021春•林州市期末)如图,在Rt△ABC中,∠BAC=90°,且BA=9,AC=12,点D是斜边B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D分别作DE⊥AB于点E,DF⊥AC于点F,点G为四边形DEAF对角线交点,则线段GF的最小值为()A.B.C.D.解:连接AD、EF,∵∠BAC=90°,且BA=9,AC=12,∴BC==15,∵DE⊥AB,DF⊥AC,∴∠DEA=∠DF A=∠BAC=90°,∴四边形DEAF是矩形,∴EF=AD,∴当AD⊥BC时,AD的值最小,此时,△ABC的面积=AB×AC=BC×AD,∴AD===,∴EF的最小值为,∵点G为四边形DEAF对角线交点,∴GF=EF=;故选:B.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1.(2019春•岱岳区期中)如图,在矩形ABCD中,BC=20cm,点P和点Q分别从点B和点D出发,按逆时针方向沿矩形ABCD的边运动,点P和点Q的速度分别为3cm/s和1cm/s,则最快5s后,四边ABPQ成为矩形.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B=90°,AD=BC=20cm,设最快x秒,四边形ABPQ成为矩形,∵四边形ABPQ是矩形∴AQ=BP∴3x=20﹣x∴x=5故答案为:512.(2015春•滨湖区校级月考)如图,矩形ABCD中,AB=12cm,BC=4cm,点P从A开始沿折线A﹣B﹣A以4cm/s的速度运动,点Q从C开始沿CD边以2cm/s的速度移动,如果点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D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当t=2s时,四边形APQD也为矩形.解:根据题意得:CQ=2t,AP=4t,则DQ=12﹣2t,∵四边形ABCD是矩形,∴∠A=∠D=90°,CD∥AB,∴当AP=DQ时,四边形APQD是矩形,即4t=12﹣2t,解得:t=2,∴当t=2s时,四边形APQD是矩形;故答案为:2s.13.(2022春•本溪期末)如图,在Rt△ABC中,∠ACB=90°,∠B=60°,BC=4,点P为斜边AB上的一个动点(点P不与点A,B重合),过点P作PD⊥AC,PE⊥BC,垂足分别为点D和点E,连接DE,PC交于点Q,连接AQ,当△APQ为直角三角形时,AP的长是6或4.解:∵∠ACB=90°,∠B=60°,BC=4,∴∠BAC=30°,∴AB=8,AC=4,∵PD⊥AC,PE⊥BC,∠ACB=90°,∴四边形PECD是矩形,∴CQ=PQ,当∠APQ=90°时,则AB⊥CP,∵S△ABC=×AC×BC=×AB×CP,∴4×4=8CP,∴CP=2,∴AP===6,当∠AQP=90°时,则AQ⊥CP,又∵CQ=QP,∴AC=AP=4,综上所述:AP的长为6或4,故答案为:6或4.14.(2022春•临汾期末)如图,四边形ABCD是个活动框架,对角线AC、BD是两根皮筋.如果扭动这个框架(BC位置不变),当扭动到∠A'BC=90°时四边形A'BCD'是个矩形,A'C和BD'相交于点O.如果四边形OD'DC为菱形,则∠A'CB=30°.解:由题意得,CD′=CD,∵四边形OD'DC为菱形,∴DD′=CD,∴CD′=DD′=CD,∴△CDD′是等边三角形,∴∠DCD′=60°,∴∠D′CO=60°,∵四边形A'BCD'是个矩形,∴∠BCD′=90°,∴∠A'CB=30°,故答案为:30.15.(2021秋•三水区期末)如图,点O是菱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DE∥AC,CE∥BD,连接OE,设AC=12,BD=16,则OE的长为10.解:∵DE∥AC,CE∥BD,∴四边形OCED为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OA=OC=AC=6,OB=OD=BD=8,∴∠DOC=90°,CD===10,∴平行四边形OCED为矩形,∴OE=CD=10,故答案为:10.16.(2022春•白河县期末)如图,在矩形ABCD中,AD=1,AB=2,M为线段BD上一动点,MP⊥CD 于点P,MQ⊥BC于点Q,则PQ的最小值为.解:如图,连接CM,∵MP⊥CD于点P,MQ⊥BC于点Q,∴∠CPM=∠CQM=90°,∵四边形ABCD是矩形,∴BC=AD=1,CD=AB=2,∠BCD=90°,∴四边形PCQM是矩形,∴PQ=CM,由勾股定理得:BD===3,当CM⊥BD时,CM最小,则PQ最小,此时,S△BCD=BD•CM=BC•CD,即×3×CM=×1×2,∴CM=,∴PQ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17.(2022春•昭化区期末)如图,P是Rt△ABC的斜边AC(不与点A,C重合)上一动点,过点P分别作PM⊥AB于点M,PN⊥BC于点N,连接MN.若AB=6,BC=8,当点P在AC上运动时,MN的最小值是 4.8.解:如图,连接BP,∵∠ABC=90°,AB=6,BC=8,∴AC===10,∵PM⊥AB,PN⊥BC,∴∠PMB=∠PNB=90°,∴四边形BNPM是矩形,∴MN=BP,由垂线段最短可得BP⊥AC时,线段MN的值最小,此时,S△ABC=BC•AB=AC•BP,即×8×6=×10•BP,解得:BP=4.8,即MN的最小值是4.8,故答案为:4.8.18.(2022春•南平期末)如图,在矩形ABCD中,E,F分别是边AB,AD上的动点,P是线段EF的中点,PG⊥BC,PH⊥CD,G,H为垂足,连接GH.若AB=4,AD=3,EF=3,则线段GH长度的最小值是.解:连接AC、AP、CP,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矩形,∴BC=AD=3,∠BAD=∠B=∠C=90°,∴AC===5,∵P是线段EF的中点,∴AP=EF=,∵PG⊥BC,PH⊥CD,∴∠PGC=∠PHC=90°,∴四边形PGCH是矩形,∴GH=CP,当A、P、C三点共线时,CP最小=AC﹣AP=5﹣=,∴GH的最小值是,故答案为:.19.(2022春•淅川县期末)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P为AB边上一动点(不与点A,B重合),PE⊥OA于点E,PF⊥OB于点F,若AB=4,∠BAD=60°,则EF的最小值为.解:连接OP,∵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CAB=DAB=30°,∵PE⊥OA于点E,PF⊥OB于点F,∴∠EOF=∠OEP=∠OFP=90°,∴四边形OEPF是矩形,∴EF=OP,∵当OP取最小值时,EF的值最小,∴当OP⊥AB时,OP最小,∵AB=4,∴OB=AB=2,OA=AB=2,∴S△ABO=OA•OB=AB•OP,∴OP==,∴EF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20.(2019秋•雁塔区校级期末)如图,若将四根木条钉成的矩形木框ABCD变形为平行四边形A′BCD′,并使其面积为矩形ABCD面积的一半,若A′D′与CD交于点E,且AB=2,则△ECD′的面积是.解:作A'F⊥BC于F,如图所示:则∠A'FB=90°,根据题意得: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BC•A'F=BC•AB,∴A'F=AB=1,∴∠D'=∠A'BF=30°,∴BF=A'F=,∵四边形ABCD是矩形,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C=AD=A'D',A'D'∥AD∥BC,CD⊥BC,∴CD⊥A'D',∴A'F∥CD,∴四边形A'ECF是矩形,∴CE=A'F=1,A'E=CF,∴D'E=BF=,∴△ECD'的面积=D'E×CE=××1=;故答案为:.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60分)21.(2022春•留坝县期末)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D作DE⊥AB于点E,点F在边CD上,且FC=AE,连接AF,BF.(1)求证:四边形DEBF是矩形;(2)若AF平分∠DAB,AE=6,DF=10,求BF的长.(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C∥AB,DC=AB,∵FC=AE,∴DC﹣FC=AB﹣AE,即DF=BE,∴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又∵DE⊥AB,∴∠DEB=90°,∴平行四边形DEBF是矩形;(2)解:∵AF平分∠DAB,∴∠DAF=∠BAF,∵DC∥AB,∴∠DF A=∠BAF,∴∠DF A=∠DAF,∴AD=DF=10,在Rt△AED中,由勾股定理得:DE===8,由(1)得:四边形DEBF是矩形,∴BF=DE=8.22.(2022春•曲阳县期末)如图,AB∥CD,点E,F分别在AB,CD上,连接EF,∠AEF、∠CFE的平分线交于点G,∠BEF、∠DFE的平分线交于点H.(1)求证:四边形EGFH是矩形;(2)过G作MN∥EF,分别交AB,CD于点M,N,过H作PQ∥EF,分别交AB,CD于点P,Q,得到四边形MNQP,此时,求证四边形MNQP是菱形.证明:(1)∵EH平分∠BEF,FH平分∠DFE,∴∠FEH=∠BEF,∠EFH=∠DFE,∵AB∥CD,∴∠BEF+∠DFE=180°,∴∠FEH+∠EFH=(∠BEF+∠DFE)=×180°=90°,∵∠FEH+∠EFH+∠EHF=180°,∴∠EHF=180°﹣(∠FEH+∠EFH)=180°﹣90°=90°,同理可得:∠EGF=90°,∵EG平分∠AEF,∵EH平分∠BEF,∴∠GEF=∠AEF,∠FEH=∠BEF,∵点A、E、B在同一条直线上,∴∠AEB=180°,即∠AEF+∠BEF=180°,∴∠FEG+∠FEH=(∠AEF+∠BEF)=×180°=90°,即∠GEH=90°,∴四边形EGFH是矩形;(2)∵MN∥EF∥PQ,MP∥NQ,∴四边形MNQP为平行四边形.如图,延长EH交CD于点O,∵∠PEO=∠FEO,∠PEO=∠FOE,∴∠FOE=∠FEO,∴EF=FD,∵FH⊥EO,∴HE=HO,∵∠EHP=∠OHQ,∠EPH=∠OQH,∴△EHP≌△OHQ(AAS),∴HP=HQ,同理可得GM=GN,∵MN=PQ,∴MG=HP,∴四边形MGHP为平行四边形,∴GH=MP,∵MN∥EF,ME∥NF,∴四边形MEFN为平行四边形,∴MN=EF,∵四边形EGFH是矩形,∴GH=EF,∴MN=MP,∴平行四边形MNQP为菱形.23.(2022春•杨浦区校级期中)已知,如图,BE,BD是△ABC中∠ABC的内、外角平分线,AD⊥BD于D,AE⊥BE于点E,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点N.求证:DE=BN.证明:∵BE、BD是△ABC中∠ABC的内、外角平分线,∴∠DBE=×180°=90°,∵AD⊥BD于D,AE⊥BE于E,∴∠ADB=∠AEB=90°,则∠DBE=∠ADB=∠AEB=90°,在△ABE和△NBE中,,∴△ABE≌△NBE(ASA),∴AB=BN,∵四边形ADBE是矩形,∴DE=AB,∴DE=BN.24.(2022春•洪泽区期末)在矩形ABCD中,AB=6,BC=8,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个动点,分别从A、C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t秒,其中0≤t≤10.(1)若G、H分别是AD、BC的中点,则下列关于四边形EGFH(E、F相遇时除外)的判断:①一定是平行四边形;②一定是矩形;③一定是菱形,正确的是①;(直接填序号,不用说理)(2)在(1)的条件下,若四边形EGFH为矩形,求t的值.解:(1)连接HG交AC于点O,在矩形ABCD中,有AD∥CD,AD=CD,∴∠DAC=∠ACB,∠AGH=∠CHG,∵G、H分别是AD、BC的中点,∴AG=AD,CH=BC,∴AG=CH,∴△AOG≌△COH(ASA),∴OG=OH,OA=OC,由题意得:AE=CF,∴OE=OF,∴四边形EGFH是平行四边形,故①是正确得;随着t的增加,∠EGF由大变小,不一定是直角,故②不一定正确;∵G平分AD,O平分AC,∴OG∥CD,∴OG不是AC的垂直平分线,∴EG与GF不一定相等,故③不一定正确;故答案为:①.(2)(2)如图1,连接GH,由(1)得AG=BH,AG∥BH,∠B=90°,∴四边形ABHG是矩形,∴GH=AB=6,①如图1,当四边形EGFH是矩形时,∴EF=GH=6,∵AE=CF=t,∴EF=10﹣2t=6,∴t=2;②如图2,当四边形EGFH是矩形时,∵EF=GH=6,AE=CF=t,∴EF=t+t﹣10=2t﹣10=6,∴t=8;综上,四边形EGFH为矩形时t=2或t=8;25.(2022春•碑林区校级期末)如图,AC为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将△ABC沿对角线翻折,得到△AB′C,B′C与AD边交于点E,连接B′D,(1)当△CDE为等边三角形时,证明:四边形ACDB′为矩形:(2)在(1)的条件下,当AB=3时,求S△AEC.(1)证明:∵△CDE是等边三角形,∴DE=DC=EC,∠ADC=∠CED=60°,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BCA=∠B′CA,∵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EAC=∠BCA,∴∠EAC=∠ECA,∴EA=EC,∴∠DAC=∠ECA=30°,∴∠ACD=90°,∵AB∥CD,∴∠BAC=∠ACD=90°,∴AC⊥AB,由折叠可知:∠B′AC=∠BAC=90°,∴B,A,B′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CD,由折叠可知:AB=AB′,∴AB′∥CD,AB'=CD,∴四边形ACDB′为平行四边形,∵∠ACD=90°,∴四边形ACDB′为矩形;(2)解:在Rt△ACB′中,∠CAB′=90°,∵∠ACB′=30°,AB′=AB=3,∴AC=AB′=3,∴S△AEC=S△ACB′=AC•AB′=×3×3=.26.(2022春•扶沟县期末)如图,▱ABCD中,G是CD的中点,E是边长AD上的动点,EG的延长线与B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连接CE,DF.(1)求证:四边形CEDF是平行四边形.(2)填空:若AB=3cm,BC=5cm,∠B=60°,则①当AE=时,四边形CEDF是矩形;②当AE=2时,四边形CEDF是菱形.(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FCG=∠EDG,∠CFG=∠DEG,又CG=DG.∴△FCG≌△EDG,∴FG=EG.∴四边形CEDF是平行四边形.(2)①如图四边形CEDF是矩形时,在Rt△CDF中,CD=AB=3,∠DCF=60°,∠CFD=90°,∴CF=CD=.∵ED=CF=,∴AE=AD﹣DE=②如图四边形CEDF是菱形时,易知△CDF,△CDE都是等边三角形,∴DE=CD=AB=3,∴AE=AD﹣ED=5﹣3=2.故答案为,2.27.(2020春•定远县期末)如图1,已知AD∥BC,AB∥CD,∠B=∠C.(1)求证:四边形ABCD为矩形;(2)M为AD的中点,在AB上取一点N,使∠BNC=2∠DCM.①如图2,若N为AB中点,BN=2,求CN的长;②如图2,若CM=3,CN=4,求BC的长.(1)证明:如图1中,∵AD∥BC,AB∥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B+∠C=180°,∵∠B=∠C,∴∠B=∠C=90°,∴四边形ABCD是矩形.(2)①如图2中,延长CM、BA交于点E.∵AN=BN=2,∴AB=CD=4,∵AE∥DC,∴∠E=∠MCD,在△AEM和△DCM中,,∴△AME≌△DMC,∴AE=CD=4,∵∠BNC=2∠DCM=∠NCD,∴∠NCE=∠ECD=∠E,∴CN=EN=AE+AN=4+2=6.②如图3中,延长CM、BA交于点E.由①可知,△EAM≌△CDM,EN=CN,∴EM=CM=3,EN=CN=4,设BN=x,则BC2=CN2﹣BN2=CE2﹣EB2,∴42﹣x2=62﹣(x+4)2,∴x=,∴BC===.28.(2022春•三台县期中)在四边形ABCD中,AD∥BC,BC⊥CD,AD=6cm,BC=10cm,点E从A出发以1cm/s的速度向D运动,点F从点B出发,以2cm/s的速度向点C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而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1)t取何值时,四边形EFCD为矩形?(2)M是BC上一点,且BM=4,t取何值时,以A、M、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解:(1)当DE=CF时,四边形EFCD为矩形,则有6﹣t=10﹣2t,解得t=4,答:t=4s时,四边形EFCD为矩形.(2)①当点F在线段BM上,AE=FM时,以A、M、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有t=4﹣2t,解得t=,②当F在线段CM上,AE=FM时,以A、M、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有t=2t﹣4,解得t=4,综上所述,t=4或s时,以A、M、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优化方案高考物理浙江专用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专题六 自选模块第1讲
专题六 自选模块
2.能量特征 振动的能量与___振__幅____有关,随___振__幅___的增大而增大. 振动系统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总机械能守恒. 3.周期性 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都随时 间按“正弦”或“余弦”的规律变化,它们的周期T均相 同.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为:x=___A_s_in_(_ω_t_+__φ_)__或x =___A_c_o_s_(_ω_t_+__φ_)___ (注意动能和势能的变化周期为T/2).
栏目 导引
专题六 自选模块
热点一 对振动和波动的考查 命题规律 振动与波动的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分 析近几年高考命题,命题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一般考查波动图象和振动图象的相互 转换与判断.(2)根据波的图象确定波的传播方向、传播时间及 波速、频率等.(3)波的多解问题.(4)振动方程 2014 年和 2015 年连续考查.
间是(单选)( C ) A.0.5 s
B.0.75 s
C.1.0 s
D.1.5 s
栏目 导引
专题六 自选模块
(2)(2015·高考浙江卷)某个质点的简谐运动图象如图所示,求振 动的振幅和周期.
[解析] (1)由振动周期 T=3.0 s、ω=2Tπ、A=20 cm 知,游
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方程 x=Asin ωt=20sin 23πt(cm).在一
Δx=nλ(n=0,1,2,…),振动加强 同,则Δx=nλ+2λ(n=0,1,2,…),振动减弱
栏目 导引
专题六 自选模块
③加强区始终加强,减弱区始终减弱.加强区的振幅A=A1 +A2,减弱区的振幅A=|A1-A2|. ④若两波源的振动情况相反,则加强区、减弱区的条件与上 述相反. (3)波的衍射 ①波绕过障碍物的现象叫做波的衍射. ②能够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 波长__小_____,或者__跟__波__长__相__差__不__多_______.
优化方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第二课多变的价格讲练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核心考点1 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高考指数:★★★★★)一、价值与价格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1)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二、供求与价格1.供求影响价格,使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实现: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表现: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从而使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2.价格影响供求,使供求趋于平衡(1)某种商品价格上涨,人们对它的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会增加。
(2)某种商品价格上涨,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某种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
三、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一、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特别提醒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1)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多的利润,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最终也会引起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使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多,社会财富增加,从而生产出更多的物美价廉的商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引起价格变动的多种因素1.正确认识价值与供求对价格变化所起的作用(1)价值与供求都对价格变化产生影响,但它们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价值对价格起决定作用,是基础性的影响;供求对价格起影响作用,是多变的,不是基础性的。
高三化学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六知能优化训练
1.(2010年高考海南卷改编题)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CS2为V形的极性分子B.ClO-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C.SF6中有5对完全相同的成键电子对D.SiF4和SO2-3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解析:选CD。
CS2类似于CO2分子的构型,应是直线型非极性分子,A不正确;ClO-3中有4对电子对,其中3个σ键电子对,1个孤电子对,应呈三角锥形,B不正确;S提供6个电子分别和6个F的成单电子形成6对完全相同的成键电子对,C错误;SiF4、SO2-3的中心原子都有4个电子对,均为sp3杂化。
2.(2010年高考四川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处于周期表ⅡA族B.主族元素X、Y能形成XY2型化合物,则X与Y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2或5 C.氯化氢的沸点比氟化氢的沸点高D.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均相同解析:选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意在考查考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H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元素周期表副族中某些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也是2,A错;形成XY2型化合物的X、Y可以分别是ⅡA族和ⅦA族,如MgCl2,此时原子序数相差5,X、Y也可以分别是ⅣA族和ⅥA族,如CO2,此时原子序数相差2,B 正确;由于HF中存在氢键,故氯化氢的沸点低于氟化氢的沸点,C错;CO2晶体是分子晶体,SiO2晶体是原子晶体,D错。
3.(2010年高考大纲全国卷)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熔点:Si3N4>NaCl>SiI4B.沸点:NH3>PH3>AsH3C.酸性:HClO4>H2SO4>H3PO4D.碱性:NaOH>Mg(OH)2>Al(OH)3解析:选B。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Si3N4、NaCl、SiI4分别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故熔点高低顺序为:Si3N4>NaCl>SiI4,A项正确;NH3、PH3、AsH3均为分子晶体,且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相似,由于NH3分子间存在氢键,其沸点最高,而PH3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AsH3的,因此分子间的作用力PH3小于AsH3,则沸点PH3低于AsH3,B项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由于非金属性:Cl>S>P,故酸性:HClO4>H2SO4>H3PO4,C项正确;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由于金属性:Na>Mg>Al,故碱性:NaOH>Mg(OH)2>Al(OH)3,D项正确。
优化方案2020高中数学第1章1.2.2第二课时知能优化训练新人教B版必修2
1.设直线l?平面α,则过l 作平面β,使β∥α,这样的β( )A.只好作一个B.至多可作一个C.不存在分析:选 B.当l与平面D.起码可作一个α订交时,平面β不存在,当l∥α时,可作一个平面.2.两个平面平行的条件是()A.一个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B.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C.一个平面内的随意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D.两个平面都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答案:C3.若三条直线,a,,知足∥∥,且a?α,b?β,?β,则两个平面α、βbc abc c的地点关系是()A.平行B.订交C.平行或订交D.不可以确立答案:C4.平面α∥平面β,直线?α,则直线a和平面β的地点关系是________.a答案:a∥β5.过正方体ABCD-A1B1C1D1的三极点A1、C1、B的平面与底面ABCD所在平面的交线为l,则l与A1C1的地点关系是________.分析:∵平面ABCD∥平面A1B1C1D1,平面ABCD∩平面A1C1B=l,平面A1B1C1D1∩平面A1C1B=A1C1,l∥A1C1(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答案:平行1.已知、是不重合的直线,α,β是不重合的平面,有以下命题,此中正确的命mn题的个数是()①若?α,∥α,则∥m n mn②若m∥α,m∥β,则α∥β③若α∩β=n,m∥n,则m∥α,m∥βA.0B.1C.2D.3分析:选A.①不正确,∥α,过n作平面β与α订交,n与其交线平行,?α,mn m不必定与其交线平行;②不正确,设α∩β=,∥,也可有∥,且∥;l ml mαmβ③不正确,有m?α或m?β的可能.2.已知m、n表示两条直线,α、β、γ表示三个平面,则以下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①若α∩γ=m,β∩γ=n,m∥n,则α∥β;②若m、n订交且都在平面α、β外,m∥α,m∥β,n∥α,n∥β,则α∥β;③若∥α,∥β,则α∥β;m m④若m∥α,n∥β,m∥n,则α∥β.A.1B.2C.3D.4分析:选A.①错,可考虑三棱柱模型,三棱柱的三个侧面中随意两个与第三个侧面相交,两条交线即侧棱互相平行,但这两个侧面不平行;②正确,由判断定理可知,由m、n 两条订交直线所确立的平面既与α平行,也与β平行,因此α∥β;③错;④错.应选A.3.在正方体 ABCD -A 1B 1C 1D 1中,以下四对截面中相互平行的一对截面是 ( )A .A 1BC 1和ACD 111 1B .BDC 和BDCC .11和1BDDBDA11D .ADC 和ADC∥1,11∥ ,可得平面11∥平面 1.分析:选A.由1ABDCAC ACABC ACD4.若命题“假如平面 α内有三点到平面β的距离相等,那么α∥β”是正确的,则这三点一定知足的条件是()A .这三点不共线B .这三点不共线且在 β的同侧C .这三点不在 β的同侧 D .这三点不共线且在 β的异侧答案:B5.若平面α∥平面β,直线a ∥α,点B ∈β,则在β内过点B 的全部直线中( )A .不必定存在与 a 平行的直线B .只有两条与 a 平行的直线C .存在无数条与 a 平行的直线D .存在独一一条与 a 平行的直线 分析:选A.若a 在β内且B 在a 上,则不存在直线与a 平行.6.若不共线的三点到平面 α的距离相等,则该三点确立的平面β与α之间的关系为()A .平行B .订交C .平行或订交D .没法确立分析:选C.若三点在平面 α的同侧,则三点确立的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若三点分别在α的异侧时,则三点确立的平面与已知平面订交.7.α、β、γ是三个两两平行的平面,且 α与β之间的距离是3,α与γ之间的 距离是4,则β与γ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分析:β与γ位于α的双侧时,β与γ间的距离等于7;β与γ位于α同侧时, β与γ间的距离等于1.答案:1或71 1 1 1a 的正方体,M 、N 分别是下底面的棱1 11 18.几何体ABCD -ABCD 是棱长为AB 、BC 的中a点,P 是上底面的棱 AD 上的一点,AP =3,过P 、M 、N 三点的平面交上底面于PQ ,Q 在CD上,则PQ 等于________.分析:取CD 上一点Q ,使CQ =3a ,又由AP =3a,∴PQ ∥AC .而由正方体的性质知:AC ∥1 11 11 11 1AC ,M 、N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MN ∥AC,∴MN ∥AC ,∴MN ∥PQ ,∴面MNPQ 为过点P 、M 、N 的平面,a22在△DAC 中,AP =CQ =3,∴PQ = 2DQ =3 a .2 2答案:3a9. 如下图,α∥β,P 为α,β外一点,且直线PAB ,PCD 分别与α,β订交于A ,1B ,C ,D ,若PA =2,AB =1,AC =2,则BD =________.PAAC分析:∵α∥β,∴AC ∥BD ,∴=,PB BD1AC ·PB 2×33BD =PA =2=4.3答案:410.如图,A 、B 、C 为不在同向来线上的三点,AA 1綊BB 1,CC 1綊BB 1,求证:平面ABC ∥平面A 1B 1C 1.证明:∵AA 1綊BB 1,∴四边形ABB 1A 1是平行四边形.A 1B 1∥AB .A 1B 1∥平面ABC .同理可证B 1C 1∥平面ABC .又A 1B 1?平面A 1B 1C 1,B 1C 1?平面A 1B 1C 1,A 1B 1∩B 1C 1=B 1,∴平面ABC ∥平面A 1B 1C 1.11.如图,已知长方体 ABCD -A 1B 1C 1D 1,求证:平面 A 1BD ∥平面CB 1D 1.证明: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 A 1B ∥D 1C ,D 1C ?平面CB 1D 1, A 1B ∥平面CB 1D 1,同理可证A 1D ∥平面CB 1D 1,又∵A 1B ?平面A 1BD ,A 1D ?平面A 1BD ,A 1B ∩A 1D =A 1,∴平面A 1BD ∥平面CB 1D 1.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D =AA 1=3,AB =6,E 、F 分别为AB 和A 1D的中点.求证:AF ∥平面A 1EC .证明:如图,在长方体A1C的中点O,连结OF、OE.在△A1CD中,由于AC1中,取F、O分别是1A1D、A1C中点,因此FO∥DC,且FO=2DC,则FO∥AE.又由于E是AB中点,且AB=DC.因此FO=AE.故四边形AEOF是平行四边形,则AF∥OE.又OE?平面A1EC,AF?平面A1EC,于是AF∥平面A1EC.。
优化方案2020高中数学第1章1.2.4第二课时知能优化训练苏教版必修2
________(填序号).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二面角是两个平面订交所构成的图形;②二面角是指角的两边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角;③角的两边分别在二面角的两个面内,则这个角是二面角的平面角;④二面角的平面角所在的平面垂直于二面角的棱.分析:二面角是指一条直线和由这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构成的图形,其构成因素是:两个半平面和一条直线(即它的棱),其实质是一个空间图形,因此①、②均错误.二面角的平面角是指以二面角的棱上随意一点为端点,分别与位于两个半平面内且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它的两边一定知足三个条件:(a)分别在两个半平面内;(b)订交于棱上一点;(c)都和棱垂直.故③错误.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两条边都和棱垂直,因此二面角的平面角所在的平面垂直于二面角的棱.答案:④2.二面角的平面角所在的平面和二面角的棱的地点关系是________,和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的地点关系是________.答案:垂直垂直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填序号).①若平面α和平面β分别过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则α⊥β;②若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的两条平行直线,则α⊥β;③若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的两条订交直线,则α⊥β;④若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的无数条直线,则α⊥β.分析:此题考察的是对垂直关系的定义的理解,同学们要走出“无数”的误区,可举反比如两平面订交、平行等.答案:③4.锐二面角α-l-β,直线AB?α,AB与l所成的角为45°,AB与平面如④中,β成30°角,则二面角α-l-β的大小为________.分析:如图,作AO⊥l于O,作AC⊥β于C,连接BC,OC.2∴在Rt△AOB中,设AB=1,则AO=2,∵在Rt△ACB中,∠ABC=30°,11∴AC=2AB=2,1∴在Rt△中,sin∠=AC22==,ACO AOC AO222∴∠AOC=45°.答案:45°一、填空题1.在空间中,以下结论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填序号).①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重合②平行于同向来线的两个平面平行③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④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分析:因为两条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能够平行也能够重合,因此①不正确;平行于同向来线的两个平面能够平行也能够订交,因此②不正确;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能够订交也能够平行,因此③不正确;因为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因此④正确.答案:④2.(2020年高考湖北卷改编)用a,b,c表示三条不一样的直线,γ表示平面,给出以下说法:①若a∥b,b∥c,则a∥c;②若a⊥b,b⊥c,则a⊥c;③若a∥γ,b∥γ,则a∥b;④若a⊥γ,b⊥γ,则a∥b.此中正确说法的序号为________.分析:由平行公义可知①正确;②不正确,若三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则a∥c;③不正确,a与b有可能平行,也有可能异面或订交;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可知④正确.答案:①④3.已知PA⊥矩形ABCD所在平面(如图),则图中相互垂直的平面有________对.分析:面PAD⊥面ABCD,面PAB⊥面ABCD,面PAB⊥面PBC,面PDC⊥面PAD,面PAD⊥面PAB.答案:54.已知平面α⊥平面β,α∩β=l,点A∈α,A?l,直线AB∥l,直线AC⊥l,直线m∥α,m∥β,则以下四种地点关系中,不必定建立的是________(填序号).AB∥m②AC⊥m③AB∥β④AC⊥β分析:以下图:AB∥l∥m;AC⊥l,m∥l?AC⊥m;AB∥l?AB∥β.答案:④5.以下图,在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ABC中,AD⊥BC,沿AD将△ABD折起,若折起后1点B,C间的距离为2a,则二面角B-AD-C的大小为________.分析:因为△是正三角形,⊥,因此⊥,⊥.因此∠是二面角BABC ADBC ADBDADCD BDC1B-AD-C -AD-C的平面角.在△BCD中,BD=CD=BC=a,因此∠BDC=60°,即二面角2的大小为60°.答案:60°6.将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BD折成直二面角A-BD-C,有以下四个结论:AC⊥BD;②△ACD是等边三角形;AB与平面BCD成60°的角;④AB与CD所成的角为60°.此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写出全部你以为正确的结论的序号)分析:如图,连接对角线AC、BD,交于点O,则AO⊥BD,CO⊥BD.BD⊥平面OAC,BD⊥AC,OA=OC=OD,且两两垂直,AC=CD=AD,△ACD是等边三角形.∠ABO=45°为AB与平面BCD所成的角,1取AD、AC的中点E、F,易证OE=EF=OF=2CD.OEF为等边三角形,∴AB与CD成60°角.∴①②④正确.答案:①②④7.把锐角A为60°,边长为a的菱形ABCD沿对角线BD折成60°的二面角.则折叠后AC的长为________.分析:如图,取BD中点O,连接A′O,CO.∴A′O⊥BD,CO⊥BD,∴∠A′OC即为二面角A′-BD-C的平面角.∴∠A′OC=60°,1又∵A′O=CO=2AC,13∴A′C=2AC=2a.3答案:2a8.等边△边长为1,BC 边上高为,沿折成直二面角,则A到BC的距离为ABC AD AD________.分析:如图,AD⊥BD、AD⊥CD得∠BDC为直二面角B-AD-C的平面角.12则∠BDC=90°,在Rt△BDC中,BD=DC=2,∴BC=2.∵AB=AC=1,设E是BC的中点,则AE⊥BC.BC 2在Rt △ABE 中,AB =1,BE =2=4,14 14∴AE =.即A 到BC 的距离是.4414答案:49.(2020年高考四川卷 )如图,二面角 α l β的大小是60°,线段AB ?α,B ∈l ,AB 与l 所成的角为 30°,则AB 与平面β所成的角的正弦值是 ________. 分析:如图,过点 A 作AC ⊥l ,垂足为C ,AD ⊥β,垂足为D ,连接CD 、BD .由题意知∠ACD =60°,∠ABC =30°, ∠ABD 即为AB 与平面β所成的角.3设AC =a ,则AB =2a ,AD =2a ,32a3∴ sin ∠ABD =2a =4.答案:34二、解答题10.过点 S 引不共面的直线, , ,如图,∠=90°,∠=∠=60°,SASBSCBSCASCASB若截取SA =SB =SC =a .求证:平面ABC ⊥平面BSC .证明:法一:∵SA =SB =SC =a ,∠ASC =∠ASB =60°,∴△ASB 和△ASC 都是等边三角形.∴ AB =AC =a .取 的中点为 ,连接 ,.BCH AHSH∴ AH ⊥BC ,SH ⊥BC .∴在Rt △BSC 中,BS =CS =a ,∴ BC =2a .222∴AH =AC -CH22a 2 a -(2a )=2.2 22 222a 2∴SH =SC -CH =a -(a )=.2 2在△中,∵2= a 22a 22a2, = , = ,SHAAH 2 SH 2 SA2=2+2.∴SASHAH∴AH ⊥SH .∴AH ⊥平面SBC .又∵?平面 ,∴平面 ⊥平面.AHABCABC SBC法二:∵SA =AC =AB ,∴极点A 在平面SBC 上的射影为△SBC 的外心.又△S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H 为BC 的中点.AH ⊥平面SBC .∵AH ?平面ABC ,∴平面ABC ⊥平面SBC .11.如图,在正方体-1111中,E 为1的中点,求截面1和 所成二面ABCDABCDCCABDEBD角的大小.解:如图,连接 AC 交BD 于点O ,分别连接 EO 、A 1O 、A 1C 1、A 1E .由EB =ED ,A 1B =A 1D 知EO ⊥BD ,A 1O ⊥BD ,故∠EOA 1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则在Rt △ 1、Rt △ 、Rt △11 中分别求出1=6 , =3 ,1= 3 ,因为12AAOECOACEAO2aEO2aAE2a+2=12.AOEOAE因此∠EOA 1=90°.即截面A 1BD 和EBD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为 90°.12.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矩形,侧面PAD 是正三角形,且侧面PAD ⊥底面ABCD ,E 为侧棱PD 的中点.(1)求证:PB ∥平面EAC ;(2)若AD =2AB =2,求直线 PB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切值.解:(1)证明:连接BD交AC于O,连接EO,因为O、E分别为BD、PD的中点,因此EO∥PB,EO?平面EAC,PB?平面EAC,因此PB∥平面EAC.设N为AD中点,连接PN,则PN⊥AD.又面PAD⊥底面ABCD,因此,PN⊥底面ABCD,因此∠PBN为直线PB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又AD=2AB=2,则PN=3,NB=2,因此tan∠PBN=3=6,22即PB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切值为6 2 .。
优化方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讲课后活页训练
优化方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讲课后活页训练为了更好地应对高考地理考试,我们需要有一个系统、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案,这次的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讲课后活页训练也是此复习方案的一部分。
以下是优化方案的具体建议:一、理清思路在开始复习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理清思路,确定复习的方向和内容。
可以先查看一下高考地理的考点和重点,有针对性地把重要知识点、难点、易错点列成列表,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二、科学划分时间有了认真的复习计划,一定要把时间划分得清楚明确,不要浪费时间,照着计划按部就班的复习。
不要过分依赖晚上时间的复习,早上或者白天也可以进行高效地复习。
三、重点难点背诵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对于最重点的内容进行重点考虑,对于难以理解的内容,应该结合实际就和相关例子以及图表来帮助记忆和理解。
对于一些公式和概念,可以通过画图、做题和归纳总结的方法进行记忆。
四、笔记整理复习时,可以同时整理好自己的笔记,对于一些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可以写成表格、地图、图表等形式,有利于对复习内容有一个更完整的了解。
五、做题巩固在复习的过程中也要做一些题目,不仅可以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也可以帮助加深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有助于保持记忆。
可以从网上或者相关复习资料上找到一些针对性的题目来做,重点复习一些常见知识点,以及答题技巧等。
六、多练习模拟在考前最后一周,可以尝试模拟考试,全面地检查自己的复习成果和考试准备情况,特别是模拟考试时要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采用完整的时间管理策略进行练习,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信心和应对能力。
最后,在复习地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耐心,坚定信心,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优化方案二轮 第一部分专题二第2讲专题强化精练提能
1.(2015·丽水市高三期末考试)已知在△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A =2π3,a =7,c =5,则sin C sin B =( ) A.35 B.53 C.58 D.85解析:选B.法一:sin C =c a ·sin A =5314,所以tan C =5311,所以sin C sin B =sin C sin (A +C )=sin C sin A cos C +cos A sin C=tan C sin A +cos A tan C =53. 法二:cos A =-12=b 2+25-4910b,得b 2+5b -24=0,所以b =3(b =-8舍去),所以sin C sin B =c b =53.2.(2015·浙江省六校联考)△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若B =2A ,a =1,b =3,则c =( )A .2 3B .2 C. 2 D .1解析:选B.由已知a =1,b =3,且B =2A ,根据正弦定理得1sin A =3sin 2A ⇒1sin A=32sin A cos A ⇒cos A =32⇒A =30°,∴B =60°,C =90°,∴c 2=a 2+b 2,即c =2,故选B. 3.(2015·浙江东北三校高三联考)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BC 的面积为S ,且2S =(a +b )2-c 2,则tan C 等于( )A.34B.43C .-43D .-34解析:选C.因为2S =(a +b )2-c 2=a 2+b 2-c 2+2ab ,则结合面积公式与余弦定理,得ab sin C =2ab cos C +2ab ,即sin C -2cos C =2,所以(sin C -2cos C )2=4,sin 2C -4sin C cos C +4cos 2C sin 2C +cos 2C =4,所以tan 2C -4tan C +4tan 2C +1=4,解得tan C =-43或tan C =0(舍去),故选C.4.设△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b cos C +c cos B =a sin A ,则△ABC 的形状为(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不确定 解析:选B.因为b cos C +c cos B=b ·b 2+a 2-c 22ab +c ·c 2+a 2-b 22ac=b 2+a 2-c 2+c 2+a 2-b 22a=2a 22a=a =a sin A ,所以sin A =1. 因为A ∈(0,π),所以A =π2,即△ABC 是直角三角形.5.(2015·丽水市高三期末统考)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a 2=b (b +c ),则AB=( )A.32 B .2 C.52D .3 解析:选 B.因为a 2=b (b +c ),即a 2=b 2+bc ,所以由正、余弦定理化简得cos B =a 2+c 2-b 22ac =c 2+bc 2ac =b +c 2a =b (b +c )2ab =a 22ab =a 2b =sin A2sin B ,则sin A =sin 2B ,即A =2B 或A +2B =π.若A =2B ,则AB =2.若A +2B =π,由A +B +C =π得B =C ,b =c ,则cos A =b 2+c 2-a 22bc=b 2+c 2-b 2-bc 2bc =0,即A =π2,B =C =π4,所以A B =2.综上,A B=2.6.(2015·贵阳市监测考试)已知sin ⎝⎛⎭⎫π3+α+sin α=435,则sin ⎝⎛⎭⎫α+7π6的值是( )A .-235 B.235C.45 D .-45解析:选D.sin ⎝⎛⎭⎫π3+α+sin α=435⇒sin π3cos α+cos π3sin α+sin α=435⇒32sin α+32cos α=435⇒32sin α+12cos α=45,故sin ⎝⎛⎭⎫α+7π6=sin αcos 7π6+cos αsin 7π6=-⎝⎛⎭⎫32sin α+12cos α=-45.7.(2015·邢台市摸底考试)已知tan(3π-α)=-12, tan(β-α)=-13,则tan β=________.解析:依题意得tan α=12,tan β=tan[(β-α)+α]=tan (β-α)+tan α1-tan (β-α)·tan α=17. 答案:178.(2015·高考福建卷)若锐角△ABC 的面积为103,且AB =5,AC =8,则BC 等于________.解析:由面积公式,得S =12×AB ×AC ×sin A =103,所以sin A =2035×8=32.因为A ∈(0,π2),所以A =π3.由余弦定理,得BC 2=AB 2+AC 2-2AB ×AC ×cos A=25+64-2×5×8×cos π3=49,所以BC =7.答案:7 9.(2015·浙江名校新高考联盟第一次联考)如图,在△ABC 中,∠ABC =90°,点D 是BC 的中点,点E 在AD 上,∠CED =30°,DE =3,CE =33,则CD =________,△ACE 的面积S =________.解析:在△CDE 中, CD =CE 2+ED 2-2CE ·ED ·cos ∠CED =3, ∴△EDC 为等腰三角形,∠ADB =60°, 又BD =3,∴AD =6,AE =3,∴S =12·AE ·CE ·sin ∠AEC =934.答案:3 93410.(2015·江西省八所中学联考)如图,圆O 与x 轴的正半轴的交点为A ,点C ,B 在圆O 上,且点C 位于第一象限,点B 的坐标为⎝⎛⎭⎫1213,-513,∠AOC =α.若BC =1,则3cos 2α2-sin α2·cos α2-32的值为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OB =BC =1,从而△OBC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sin ∠AOB=sin ⎝⎛⎭⎫π3-α=513,所以3cos 2α2-sin α2cos α2-32=3·1+cos α2-sin α2-32=-12sin α+32cos α=sin ⎝⎛⎭⎫α+2π3=sin ⎣⎡⎦⎤π-⎝⎛⎭⎫α+2π3=sin ⎝⎛⎭⎫π3-α=513.答案:51311.(2015·高考浙江卷)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tan ⎝⎛⎭⎫π4+A =2.(1)求sin 2Asin 2A +cos 2A的值;(2)若B =π4,a =3,求△ABC 的面积.解:(1)由tan(π4+A )=2,得tan A =13,所以sin 2A sin 2A +cos 2A =2tan A 2tan A +1=25. (2)由tan A =13,A ∈(0,π),得sin A =1010,cos A =31010.由a =3,B =π4及正弦定理a sin A =bsin B,得b =3 5.由sin C =sin(A +B )=sin(A +π4),得sin C =255.设△ABC 的面积为S ,则S =12ab sin C =9.12.已知α,β∈(0,π),且tan α=2,cos β=-7210.(1)求cos 2α的值; (2)求2α-β的值.解:(1)因为tan α=2,所以sin αcos α=2,即sin α=2cos α. 又sin 2α+cos 2α=1,解得sin 2α=45,cos 2α=15.所以cos 2α=cos 2α-sin 2α=-35.(2)因为α∈(0,π),且tan α=2,所以α∈⎝⎛⎭⎫0,π2.又cos 2α=-35<0,故2α∈⎝⎛⎭⎫π2,π,sin 2α=45.由cos β=-7210,β∈(0,π),得sin β=210,β∈⎝⎛⎭⎫π2,π.所以sin(2α-β)=sin 2αcos β-cos 2αsin β =45×⎝⎛⎭⎫-7210-⎝⎛⎭⎫-35×210=-22. 又2α-β∈⎝⎛⎭⎫-π2,π2,所以2α-β=-π4.13.(2015·辽宁省五校联考)已知函数f (x )=2cos 2x -sin ⎝⎛⎭⎫2x -7π6.(1)求函数f (x )的最大值,并写出f (x )取最大值时x 的取值集合; (2)已知△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f (A )=32,b +c =2.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1)f (x )=2cos 2x -sin ⎝⎛⎭⎫2x -7π6=(1+cos 2x )-⎝⎛⎭⎫sin 2x cos 7π6-cos 2x sin 7π6=1+32sin 2x +12cos 2x=1+sin ⎝⎛⎭⎫2x +π6.所以函数f (x )的最大值为2.当且仅当sin ⎝⎛⎭⎫2x +π6=1,即2x +π6=2k π+π2,k ∈Z ,即x =k π+π6,k ∈Z 时取到.所以函数取最大值时x 的取值集合为⎩⎨⎧x ⎪⎪x =k π+π6,}k ∈Z .(2)由题意,f (A )=sin ⎝⎛⎭⎫2A +π6+1=32,化简得sin ⎝⎛⎭⎫2A +π6=12.因为A ∈(0,π),所以2A +π6∈⎝⎛⎭⎫π6,13π6,所以2A +π6=5π6,所以A =π3.在△ABC 中,a 2=b 2+c 2-2bc cos π3=(b +c )2-3bc .由b +c =2,知bc ≤⎝⎛⎭⎫b +c 22=1,即a 2≥1,当且仅当b =c =1时取等号.又由b +c >a 得a <2,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2).14.海岛B 上有一座高为10米的塔,塔顶有一个观测站A ,上午11时测得一游船位于岛北偏东15°方向上,且俯角为30°的C 处,一分钟后测得该游船位于岛北偏西75°方向上,且俯角为45°的D 处.(假设游船匀速行驶)(1)求该船行驶的速度(单位:米/分钟);(2)又经过一段时间后,游船到达海岛B 的正西方向E 处,问此时游船距离海岛B 多远?解:(1)在Rt △ABC 中,∠BAC =60°,AB =10, 则BC =103米.在Rt △ABD 中,∠BAD =45°,AB =10,则BD =10米. 在△BCD 中,∠DBC =75°+15°=90°, 则CD =BD 2+BC 2=20米.所以速度v =CD1=20米/分钟.(2)在Rt △BCD 中,∠BCD =30°, 又因为∠DBE =15°,所以∠CBE =105°,所以∠CEB =45°.在△BCE 中,由正弦定理可知EB sin 30°=BCsin 45°,所以EB =BC sin 30°sin 45°=56(米).。
优化方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讲冲刺演练
优化方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讲冲刺演练优化方案:
1. 制定复习计划:制定详细、具体的复习计划,安排好每天的
复习时间和任务,同时合理分配时间,尽量保证高质量的复习。
2. 完善知识点:重点复习高考地理二轮中涉及的重点知识点和
难点,将其熟记于心,并能熟练运用。
3. 多做题集:做中学,在复习的过程中,多做题集,巩固已掌
握的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4. 补充资料:了解并补充地理相关的书籍、资料,并进行深入
阅读,更好的掌握地理的相关知识。
5. 答题技巧:熟悉解题技巧,并做好题目的分类、归纳和总结,更好地理解题意,提高解题效率。
具体操作:
1. 制定复习计划:根据个人情况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每天任
务量逐渐上升,要保证每个任务都能够完成。
2. 完善知识点:结合专题一、专题二和专题三的内容,将其中
的重点和难点整理出来,明确列出来,并逐一查阅相关资料,体悟
其核心思想。
3. 多做题集:针对高考地理二轮考试的题型,选取常见难度适
中的试题,每道题都要认真仔细思考,结合书中相关知识复习,做
到敢于发现、想象,找到解题妙招。
4. 补充资料:每周留出1-2天的时间,认真研读地理相关的书籍、资料,尤其是近年来高考的真题,以此来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点。
5. 答题技巧: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掌握优秀解题者的思考方式和方法,多总结题目类型、题目难度以及解题技巧,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同时也要注意思路清晰、语言准确、排版工整,让答案更具可读性。
以上所述方法,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实践,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迈向高考成功的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2011年高考重庆卷)从一堆苹果中任取10只,称得它们的质量如下()单位:克: 125 120 122 105 130 114 116 95 120 134 则样本数据落在[)114.5,124.5内的频率为( ) A .0.2 B .0.3 C .0.4 D .0.5 解析:选C.落在[)114.5,124.5内的样本数据为120,122,116,120,共4个,故所求频率为410
=
2
5
=0.4. 2.(2011年高考福建卷)某校选修乒乓球课程的学生中,高一年级有30名,高二年级有40名.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这70名学生中抽取一个样本,已知在高一年级的学生中抽取了6名,则在高二年级的学生中应抽取的人数为( ) A .6 B .8 C .10 D .12
解析:选B.设样本容量为N ,则N ×3070=6,∴N =14,∴高二年级所抽人数为14×40
70
=8.
3.(2011年山东临沂调研)某商场在五一促销活动中,对5月1日9时至14时的销售额进行统计,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已知9时至10时的销售额为2.5万元,则11时至12时的销售额为( )
A .6万元
B .8万元
C .10万元
D .12万元
解析:选C.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11时至12时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2
5
,即销售额为
25×2
5
=10万元.
4.(2011年高考陕西卷)
设(x 1,y 1),(x 2,y 2),…,(x n ,y n )是变量x 和y 的n 个样本点,直线l 是由这些样本点通过最小二乘法得到的线性回归直线(如图),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x 和y 的相关系数为直线l 的斜率 B .x 和y 的相关系数在0到1之间
C .当n 为偶数时,分布在l 两侧的样本点的个数一定相同
D .直线l 过点(x ,y )
解析:选D.因为相关系数是表示两个变量是否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一个值,它的绝对值越接近1,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程度越强,所以A 、B 错误.C 中n 为偶数时,分布在l 两侧的样本点的个数可以不相同,所以C 错误.根据回归直线方程一定经过样本中心点可知D
正确.所以选D.
5.已知一组正数x 1,x 2,x 3,x 4的方差为s 2=14(x 21+x 22+x 23+x 2
4-16),则数据x 1+2,x 2+2,x 3+2,x 4+2的平均数为( ) A .2 B .3 C .4 D .6 解析:选C.设x 1,x 2,x 3,x 4的平均值为x ,
则s 2=14[(x 1-x )2+(x 2-x )2+(x 3-x )2+(x 4-x )2]=14(x 21+x 22+x 23+x 24-4x 2
)]. ∴4x 2=16.∴x =2,∴x 1+2,x 2+2,x 3+2,x 4+2的平均数为4. 二、填空题 6.
如图是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得分的茎叶图,则甲、乙两人比赛得分的中位数之和是__________.
解析:甲比赛得分的中位数为28,乙比赛得分的中位数为36,所以甲、乙两人比赛得分的中位数之和为28+36=64. 答案:64
7.以下四个命题,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①从匀速传递的产品生产流水线上,质检员每20分钟从中抽取一件产品进行某项指标检测,这样的抽样是分层抽样;
②两个随机变量相关性越强,则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
③在回归直线方程y ^
=0.2x +12中,当解释变量x 每增加一个单位时,预报变量y ^
平均增加0.2单位;
④对分类变量X 与Y ,它们的随机变量K 2(χ2)的观测值k 来说,k 越小,“X 与Y 有关系”的把握程度越大.
解析:①是系统抽样;对于④,随机变量K 2(χ2)的观测值k 越小,说明两个变量有关系的把握程度越小. 答案:②③
8.第二十届世界石油大会将于2011年12月4日-8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某工厂经过技术改造后,降低了能源消耗,经统计该厂某种产品的产量x (单位:吨)
根据相关性检验,求得回归直线的斜率为0.7.已知该产品的年产量为10吨,则该工厂每年大约消耗的汽油为__________吨.
解析:由题知,x =3+4+5+64=4.5,y =2.5+3+4+4.5
4
=3.5,故样本数据的中心点为
A (4.5,3.5).设回归直线方程为y =0.7x +b ,将中心点坐标代入得: 3.5=0.7×4.5+b ,解得b =0.35,故回归直线方程为y =0.7x +0.35,所以当x =10时,y =0.7×10+0.35=7.35,即该工厂每年大约消耗的汽油为7.35吨. 答案:7.35 三、解答题
9.某公司有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对他们进行年龄状况和接受教育程度(学历)的调查,其结果(人数分布)
(1)5的样本,将该样本看成一个总体,从中任取2人,求至少有1人的学历为研究生的概率; (2)在这个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中按年龄状况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N 个人,其中35岁以下48人,50岁以上10人,再从这N 个人中随机抽取出1人,此人的年龄为50岁以上的概率为5
39
,求x 、y 的值. 解:(1)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35~50岁中抽取一个容量为5的样本,设抽取学历为本科的人数为m , ∴3050=m
5
,解得m =3. ∴抽取了学历为研究生的有2人,分别记作S 1、S 2;学历为本科的有3人,分别记作B 1、B 2、B 3.
从中任取2人的所有基本事件共10个:(S 1,B 1),(S 1,B 2),(S 1,B 3),(S 2,B 1),(S 2,B 2),(S 2,B 3),(S 1,S 2),(B 1,B 2),(B 2,B 3),(B 1,B 3).
其中至少有1人的学历为研究生的基本事件有7个:(S 1,B 1),(S 1,B 2),(S 1,B 3),(S 2,B 1),(S 2,B 2),(S 2,B 3),(S 1,S 2).
∴从中任取2人,至少有1人的学历为研究生的概率为7
10
.
(2)依题意得:10N =5
39
,解得N =78.
∴35~50岁中被抽取的人数为78-48-10=20.
∴4880+x =2050=1020+y , ∴x =40,y =5. 10.
某市教育行政部门为了对2011届高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进行评价,从该市高中毕业生中抽取1000名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数学成绩为样本进行统计,已知该样本中的每个值都是[40,100]中的整数,且在[40,50),[50,60),[60,70),[70,80),[80,90),[90,100]上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记这1000名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数学平均成绩的最小可能值为a ,最大可能值为b . (1)求a ,b 的值;
(2)从这1000名学生中任取1人,试根据直方图估计其成绩位于[a ,b ]中的概率(假设各小组数据平均分布在相应区间内的所有整数上).
解:(1)a =0.05×40+0.1×50+0.25×60+0.35×70+0.15×80+0.1×90=67.5, b =0.05×49+0.1×59+0.25×69+0.35×79+0.15×89+0.1×100=76.6.
(2)由于分数是整数,故成绩为68,69的频率是210×0.25,成绩为70,71,…,76的频率为
7
10
×0.35,故成绩在
[a ,b ]上的频率是210×0.25+7
10
×0.35=0.295,以样本的这个频率估计总体分布的概率得出,
从这1000名学生中任取1人,根据直方图估计其成绩位于[a ,b ]中的概率为0.295.
11.(2011年福建质检)某中学将100名高一新生分成水平相同的甲、乙两个“平行班”,每班50人.陈老师采用A 、B 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分别在甲、乙两个班级进行教改实验.为
了了解教学效果,期末考试后,陈老师分别从两个班级中各随机抽取2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作出茎叶图如下.记成绩不低于90分为“成绩优秀”.
(1)在乙班样本的20个个体中,从不低于86分的成绩中随机抽取2个,求抽出的两个均“成绩优秀”的概率;
(2)由以上统计数据填写下面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0%的把握认为:“成绩优秀”与教学方式有关.
解:(1)设“抽出的两个均‘成绩优秀’”为事件A .
从不低于86分的成绩中随机抽取2个的基本事件为(86,93),(86,96),(86,97),(86,99),(86,99),(93,96),(93,97),(93,99),(93,99),(96,97),(96,99),(96,99),(97,99),(97,99),(99,99),共15个.
而事件A 包含基本事件:
(93,96),(93,97),(93,99),(93,99),(96,97),(96,99),(96,99),(97,99),(97,99),(99,99),共10个.
所以所求概率为P (A )=1015=2
3
.
(2)
K 2(χ2
)=40×(1×15-5×19)26×34×20×20
≈3.137,
由于3.137>2.706,所以有90%的把握认为“成绩优秀”与教学方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