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优秀课件(2)
《第2课 芦花荡》课件2
孙 犁
• 在华北平原上,有90多个相连通的大小湖泊,它 们统称白洋淀,又被誉为“华北明珠”。在人们 眼中,白洋淀风光是神奇的、美丽的、迷人的。 白洋淀最吸引人的当属水乡风光,而且随季节不 同景色各异:春季芦苇丛生,满湖青翠;夏季荷 花初绽,风光旖旎;秋季芦花纷飞,鱼鸭满淀; 冬季湖面冰封,莹润如玉。 白洋淀还盛产鱼虾,有芦苇十四万亩,年产编织 苇席七百万片。白洋淀,河淀相连,沟壕纵横。 淀内既有村庄又有田园,景色清新、淡雅。白洋 淀独特的风韵,使人难忘。然而,这么美丽的白 洋淀,在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年代,那茂密的芦 花荡里,更是革命战士奋勇杀敌的好战场,今天, 让我们跟随著名作家孙犁一同走进那战火纷飞的 岁月,感受革命前辈的英雄壮举。
2.“苇子还是那么狠狠的往上钻,目标好像 就是天上。”请你结合上下文谈谈对这句话 的理解,并说说“狠狠”一词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感情? •这句写出苇子长势旺盛。也把白洋淀人民在那种
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 满了意志和力量。
•“狠狠”一词形象的表达了抗日军民对日寇 的仇恨。
响亮,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 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这 句话,你看到了怎样的事实?反映了什么问题? 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
本文是什么文体?
• 小说。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是: • 抗日时期 白洋淀
小说三要素之人物: 本文写了三个人物,主要人物是 ——老头子 “老头子”的身份是 ——交通员
小说三要素之人物:
次要人物是
——大菱和二菱 她们的身份是 ——投奔抗日前线的青年
注:次要人物中也可包括鬼子
小说三要素之人物: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加上各种 色彩来描写景物,增强了景物描写的效 果,增添了小说的传奇色彩。渲染故事 的气氛,衬托人物的心情,给作品增添 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
2024版2芦花荡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大菱和二菱
比较两姐妹的性格差异, 探讨她们在故事中的作用 和影响。
敌人
分析敌人的形象特点,揭 示其丑陋和罪恶本质。
精彩片段欣赏
景物描写
欣赏文中的景物描写,感 受其生动、形象和富有诗 意的特点。
人物对话
分析人物对话的语言特点 和表现力,感受其个性化 和情感化。
心理描写
探讨文中的心理描写手法, 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和情感 变化。
读体验。
地域特色的方言运用
03
适当运用方言词汇和表达方式,增强作品的地域特色和民俗风
情。
情感表达方式
含蓄内敛的情感表达
通过环境烘托、动作暗示等方式,间接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
真挚感人的情感抒发
在关键时刻运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将人物内心的真挚情感直接表 达出来,打动读者的心弦。
多样化的情感呈现
通过不同人物、不同角度的情感呈现,使作品情感层次丰富多样, 更具艺术感染力。
0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老英雄身上,感悟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使其认识到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课程重点与难点
重点
感知老英雄的性格,感悟其性格中的 真善美;把握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 写,领会这种描写与战争环境、人物 心境的关系。
难点
对老英雄性格的核心的理解;对文中景 物描写的作用的理解。特别是要把景物 描写与战争环境、人物心境结合起来, 与小说的主题结合起来。
特点。
丰富的动作描写
通过对人物动作的细致描绘,展 现其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鲜明的人物形象
通过外貌、服饰等描写,塑造出 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使读者对
其产生深刻印象。
《芦花荡》2优秀课件
传 奇 色 彩
2、重点写英雄的行为 (以女孩的怀疑来反衬; 叙述过程中只写其然, 不写其所以然。)
表现了中国人民是 英雄机智、不可征 服的
老英雄 少年姐妹 抗日队伍 芦花荡
全民动员
草木皆兵
•课外拓展:
»课外阅读《芦花荡》的姊妹篇 《荷花淀》,比较两篇文章有 何异同。
从文中的描写,你联想到了什么?
想一想
• 例:她想这位老同志昨天说的话可真不是放空炮, 自己真是小看了老同志,别看他年纪大,真是老 当益壮啊!面对几十个鬼子,毫不畏惧,足智多 谋,自己有滋有味地剥莲蓬吃,原来是在引诱鬼 子。他驾船的本领神了,好像牵着鬼子在转。鬼 子在水里转来转去怎么会不敢动弹呢?怎么一股 一股的血水冒上来了呢?老同志还没动手,鬼子 就流血了呢?一定是水下设了机关,他真有点子! 啊,砸,使劲砸……我回去告诉大菱,让她知道 老英雄的故事,好学习他,打败鬼子。
过于自尊体现:
如 第38、39段 知道女孩因为他的不慎而受伤 后十分难过“ 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 第47段由自尊自信激起他对日本鬼子无限的怒 火; 第51-54段 女孩与老头的对话,表现老人的 自尊。
本文写的是残酷的战争环境里的人和事,但 是我们读后并没有感到非常的凄惨,没有让人感 到压抑,而是感到写得非常优美,给人一种积极 向上的力量。
哪些内容证明老头子的话并非虚言, 确实有一套“水上的能耐”?
1. 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 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 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 情。(第6自然段) 2.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第7自然段) 3. 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 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 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第8自然段)
《芦花荡》公开课课件2(
《芦花荡》公开课课件2(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第二课《芦花荡》。
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理解、生词学习、文学鉴赏和写作技巧探讨。
具体章节为:1.作者简介;2.课文内容概述;3.生词解析;4.课文赏析;5.写作技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及其创作背景,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 掌握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特殊句式,提高学生的词汇和语法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赏析,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和写作技巧。
2. 教学重点:生词、短语的学习和运用,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芦花荡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作者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3. 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进行讲解。
4. 生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词、短语,进行随堂练习。
5. 课文赏析:分析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探讨作者的写作技巧。
6.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芦花荡》2. 作者:孙犁3. 生词:荡、漾、嫩、拂、翩翩起舞等。
4. 写作技巧:景物描写、情感表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芦花荡的景色特点。
(2)分析课文中作者对芦花荡的情感表达,并结合实际生活,谈谈自己的感受。
答案:(1)芦花荡景色优美,芦苇摇曳生姿,湖面波光粼粼,生态环境和谐。
(2)作者对芦花荡充满喜爱和赞美之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孙犁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写作风格,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芦花荡》第二课时PPT课件
自学检测一:
【范例引导】:
3、从“大菱受了伤,他说:‘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一句我看到了一个爱憎分明的老头子,这一句用了语言 描写,表达出了他对同胞姐妹充满了挚爱,对日本鬼子满怀 仇恨,并且付诸实际行动。
4、从“年龄将近六十岁了,可是他像青壮年一样,充满了活 力,无所畏惧,为苇塘里的部队输送粮食”我看到了一个具 有爱国热情的老头子。
(4)只写其然,不写所以然渲染:55——59老头子狠命报仇的过程中只写其然 ,不写所以然:也只交待打鬼子的过程,不写他事先已设好圈套;只写老人的行 动,也不写其用意,就在剥莲蓬、绕小船中,巧妙地痛击鬼子。让人读后才恍然 大悟,越回味越感觉这场英雄行为富有传奇色彩。
学习目标二:品读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揣摩其作用。
第10段“安心睡一觉吧……”
第21段“不怕,探照灯照不见我们”
第31段“他打不着我们”
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老头子以为万无一失,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小 女孩洗脸,老头子让她洗,鬼子的小火轮探照灯射来,他还是“不怕”,以为“ 照不见我们”。鬼子扫射机枪,他还是“不怕”,以为“他打不着我们”,不能 不说他有点大意,这是过于自信了。
过于自尊表现在:
第38、39段 “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大女孩子受了伤,流了血,这一 次任务没有完成,他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不好意思去见部队,十 分难过,他是过于自尊了。
第47段: 因为大意,老头子没完成任务,内心极度懊丧、内疚、自责, 强烈的自尊心使他感到无地自容,激起了他对日本鬼子无限的怒火。
导入新课:回顾关于小说的文体常识。
1、小说的文体特点;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
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是小说的 三要素。人物为主要要素。 2、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 小说中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 描写、神态描写。从描写的角度还可以划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 写,也可以说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一单元第二课芦花荡PPT课件
老头
姐妹
群 可恶愚蠢的
鬼子兵
2、课文记叙了哪些事情?
故 事 一次
情 一场 节
惊心动魄的 的护送 酣畅淋漓 的性格特征:过于自信和自尊。 外貌特征:干瘦却特别有精神,
眼光尖利明亮。
夜里护送;孩子受伤。 第二天,智斗日寇,报仇血恨。
如果你是二菱,目睹了老头子的英雄行 为,会想些什么呢?请你以二菱的身份, 设身处地,把心理活动补写出来。
gāo yào
竹篙 疟子
qiú
泅着
zè
仄歪
mò
转弯抹角
nüè 疟疾
jìn
寒噤
sà sà
飒飒
dī
提防
huáng
张皇失措
cuān
蹿
成语积累
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 嘴:方言,才夸口就出丑丢脸。 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最简洁的语言介绍故事主要内容。 中有哪些人物? 人公是谁?为什么? 横线画出环境描写的句子。
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广袤的华北 丽的光芒。她就是:
又是一番景象,鹅绒绒的芦花,搔首 掀起层层絮潮,引来队队鹭鸶,双双 苇海中,充满了生气,撞击出诗的韵 心扉。
今来,白洋淀不仅以他的美丽 富饶的物产而闻名遐迩,更令
时期,白洋淀成为痛击侵略者的战场 顽伪,芦荡出奇灭倭兵。英雄垂功抗 翎”的传颂。
4、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 象,把握其英雄性格。
5、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 析其作用。
6、学习“老头子”的英雄性格、爱 国热情。
孙犁,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 家,“荷花淀” 派代表作家。
《芦花荡》与《荷花淀》 为“姊妹篇”。 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其创作风 格的集子是《白洋淀纪事》。
2芦花荡课件
9、“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 那不是我的本事。愿意看,明天来看 吧!二菱,明天你跟我来看吧,有热 闹哩!”
行动描写:
1、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 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 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 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 高兴的事情。
让鬼子钻,作者却不写这些,只从鬼子洗澡写起, 下面才写鬼子乱转,一个个都被钩子咬住了 ❖ 3(一个干瘦的老人,手无寸铁,孤身一人,可以玩 十几个鬼子于股掌之间,置他们于死地。)
《芦花荡》里描写的是残酷的战 争年代里的人和事,可是我们在阅 读的过程中依然感觉到一种美感, 这种飘逸清隽的美感是孙犁行文的 一大重要特色。而这个又得益于作 者对芦花荡美丽风光的传神描绘。 请找出课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揣 摩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 上”。
❖(这里仿佛连月亮都有情,似乎有 意为老头子和两个女孩子掩护。介 绍了时间背景)
“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 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 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整个的环境是静, 这是敌我搏斗前的 寂静,是以动衬静 的烘托手法。渲染 寂静的气氛)
本课练习:
一、给加线的字注音。
沉浸 jìn 提防 dī 竹篙gāo寒噤 jìn
舀水 yao仄歪 ze 飒爽 sa 疟子 yao
动二、弹选ta择n填空拨,开b将o序号扒填着在b句a 中横剥线皮处b。ao ❖ 1落.下天来空的的样星子星。也像——C——-在水里,而且要滴
A.咉B.照 C.浸
2.半夜以后,小船又——A——回来,船艙里装满了柴
❖ 10、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 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 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了 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惶失措, 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芦花荡》PPT_课件 (2)
文 体 常
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
小 说 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识
积 累 卡
其内容是虚构的、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片
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
刻画人物的方法: 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
等描写方法
小说的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
3、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有哪些人物? 主人公是谁?
合作探究:
1、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体现在哪里?大菱、二菱呢?(温馨提示:
我认识到了这是个
的人,因为
。)
性英 格雄
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 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 过于自信 自尊
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
大菱、二菱:勇敢坚强的少年英雄
2、请在文中找出自然环境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其作用。
芦花荡
孙犁
1、了解作者,掌握生字词 2、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体味人物心理及故 事的传奇色彩。 3、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提高描写的能力。 4、感受老头子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 国主义情感。
孙犁,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 派代表作家。
《芦花荡》与《荷花淀》为“姊妹篇”。
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其创作风格的 集子是《白洋淀纪事》。
渲染故事的气氛,衬托人物的心情,给作品 增添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
巩固检测
1、下列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C )
A.寒噤(jìn) 提防( dī ) 竹篙(ɡāo)穿梭(suō) B.飒飒( sà) 张皇失措( huánɡ)疟疾( nüè)闷热(mēn) C.窜出(cuān)苇塘(wěi )白洋淀(dìng)撑船(chēng) D.编算(biān)丝绒 (róng)吆喝(yāo) 泅水(qiú)
《芦花荡》ppt课件 (2)
自学指导二:
学生自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把握 课文内容: 选两位同学复述故事,其余同学补充、 评价。
自学指导三:进行“美点大追寻”活动,生对作品 进行一次美点大追寻,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自 己的心灵去感受美,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美。 • (1)、老师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同学读这 篇小说的感受,要求同学用“我喜欢__ ___,因为______”这样的句式 说话。 • 例如:“我喜欢这篇小说的情节,因为它 “具有浓浓的传奇色彩。” 我喜欢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老头子’,因为他
◆“敌人”“炮楼”,点明了环境气氛。 ◆“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 下来的样子”写出了淀水的晶莹明澈和白洋 淀自然环境的优美。可是,在这美丽的周围, 敌人的炮楼林立,封锁和监视着这片革命根 据地。白天,这里一片死寂,连水鸟也“紧 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只有到了深夜, 才能听到它们“飞动和唱歌的声音”。字里 行间,流露出作者的爱和憎。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的往上钻”,把白洋 淀人民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的生存姿态 烘托了出来。
自学指导一:听读课文,把生字词回注到课 文内。
提防(dī fɑng) 竹篙(gāo) 苇塘(wěi) 转弯抹角(mò) 一梭机枪(suō) 蹿(cuān) 仄歪(zè)
趴(pā) 扒(bā) 疟子(yào) 飒(sà) 寒噤(jì n) 吆喝(yāo he)
寒噤 仄歪
:因寒冷而哆嗦
:倾斜、歪斜
张皇失措 :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 好
找出课文中描写 景色的优美语句,仔细 体味,再仿写几句,描 绘一下你所熟悉的景 物。
如果你是二菱, 目睹老头子的英 雄行为,会有怎 味 语言,我们明白了孙犁小说最大的艺 术特色有两个:
一个是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 烘托了人物形象。 另一个是简洁朴素的人物对 话,展示了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过于自信体现:
如 第5段“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 给水上的能耐”; 第6段“每天夜里……也使别人高兴的 事情” 第10段“安心睡一觉吧……” 第21段“不怕,探照灯照不见我们” 第31段“他打不着我们。”
(2)过于自尊体现:
如 第38、39段 知道女孩因为他的不慎而受伤 后十分难过“ 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 第47段由自尊自信激起他对日本鬼子无限的怒 火; 第51-54段 女孩与老头的对话,表现老人的 自尊。
1、老头子的性格核心——“过 于自信和自尊”
1. “过于”有“非常”之意,老头子确实有 一套了不起的“水上的能耐”,这使他自 信心和自尊心都非常强。 2. 另一方面,有“过头”的意思。大菱受伤, 跟他过于自信、不够谨慎有一定关系。
“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点出了老英雄性 格的核心。这句话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 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全文情节,老英 雄的全部功过,都是由这一点生发出来的。
《白洋淀纪事》,是他最负盛名和最能代 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散文集,它主要反映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国期,冀中平原 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 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 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其中许多短篇,深刻地 反映了冀中儿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精神风貌,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部作品显示了作家成 熟的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淡雅疏朗的诗 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结合。 《芦花荡》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芦花荡》 与《荷花淀》为“姊妹篇”。
景美 人美
充满战斗的 诗情画意美
蕴含爱 国深情
渲染环境气氛, 烘托人物的精 神境界,加强 抒情的韵味。
环境 人 物 情 节
险恶、诗情画意 性格特征:过于自信和自尊。 老 头 外貌特征:干瘦却特别有 子 精神,眼光尖利明亮。 夜里护送;孩子受伤。 第二天,智斗日寇,报仇血恨。
总结
小组讨论:
如果你是二菱,目睹老头 子的英雄行为,会有怎样 的心理活动?
想一想
• 例:她想这位老同志昨天说的话可真不是放空炮, 自己真是小看了老同志,别看他年纪大,真是老 当益壮啊!面对几十个鬼子,毫不畏惧,足智多 谋,自己有滋有味地剥莲蓬吃,原来是在引诱鬼 子。他驾船的本领神了,好像牵着鬼子在转。鬼 子在水里转来转去怎么会不敢动弹呢?怎么一股 一股的血水冒上来了呢?老同志还没动手,鬼子 就流血了呢?一定是水下设了机关,他真有点子! 啊,砸,使劲砸……我回去告诉大菱,让她知道 老英雄的故事,好学习他,打败鬼子。
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 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张皇失措”是什么意思? 老头子为什么“张皇失措”?
•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 老头子并非真的张皇失措,是为引诱鬼子 上钩假装的。
本文写的是残酷的战争环境里的人和事,但 是我们读后并没有感到非常的凄惨,没有让人感 到压抑,而是感到写得非常优美,给人一种积极 向上的力量。
• 故事发生在——战争时期,我 • 们的队伍驻扎在——里,—— • 全靠一个——岁的不带——的 • 非常自信的——。有一天晚上, 他护送——进苇塘,被鬼子发 • • 现,大菱受了伤,他觉得特 别——,并发誓要——。第二 • 天,他用——进入他埋伏圈, • • 用锋利的钩子钩住鬼子并且 用——痛打,消灭了——日寇 •
妇孺皆知的经典战争影片《新儿女英 雄传》、《小兵张嘎》皆取材于此。
古往今来,白洋淀不仅以她的美丽环 境、富饶的物产而闻名遐迩,更令人广 为传颂的,还有她光荣而悲壮的革命历 史!
孙犁
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人,中国现代小 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与 赵树理、周立波和柳青四位作家,被誉为描 写农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杆铁笔”。
表现了中国人民是 英雄机智、不可征 服的
老英雄 少年姐妹 抗日队伍 芦花荡
全民动员
草木皆兵
次要人物是
——大菱和二菱
她们的身份是 ——投奔抗日前线的青年
• 2、理清小说情节
情 节 结 构
第一部(1~8):故事的序幕。交代故事发 生的环境和人物。 第二部分(9~19):故事的开端。一天夜 里,老头子护送两个生病的女孩子进苇塘。 第三部分(20~54):故事的发展。详细叙 述老英雄护送两个女孩进苇塘,却让大女 孩子受了伤。 第四部分(55~63):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复仇。老头子痛打敌人,为大女孩子报 了仇,也找回了自尊。
1. 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 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 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 情。(第6自然段) 2.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第7自然段) 3. 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 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 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第8自然段)
景,衬托人物、 环境描写一般作用: 发展情节、渲染气氛。
思考:环境描写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环境描写
如:1、第1段 2、第2段“月明风清的夜晚,……奔着东南去了。” 3、第9段“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4、第38段“月亮落了,……有些飒飒的风响。”
• 人物描写手法:
• 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 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 2.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 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 法。 •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 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 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 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 种描写方法。
具体性格特征: 有爱国抗日的热情,有老当益壮的气概;自尊自信, 固执任性;爱憎分明,有勇有谋。
☆ 2、爱憎分明
如:他对同胞姐妹充满了挚爱,对日本 鬼子满怀仇恨。大菱受了伤,他说: “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并且 付诸实际行动。
☆ 3、有高涨的爱国热情
如:年龄将近六十岁了,可是他像青壮 年一样,充满了活力,无所畏惧,为苇 塘里的部队输送粮食等。
你会读吗?
竹篙 gāo
蹿 cuān
寒噤
jì n
舀水 yǎo
飒飒 sà
仄歪 zè
转弯抹角 mò
吆喝 he
张皇失措 huáng
疟子 yà o zi
泅着 qiú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小心防备。
提防 央告 尖利 能耐 悠闲 仄歪
2、央求。 3、尖锐;锐利。 4、技能、本能。 5、闲适自得。 6、倾斜、歪斜。 7、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
课文中有一段话精彩地描写了老头子 因没有圆满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 的心理,请找出并细细体味。
• 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 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 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 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 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 • 强烈的自尊心使他感到无地自容。
☆ 4、智勇双全
如:他为了给大菱报仇,预先在水中设 好埋伏。然后在船头放一大捆新鲜的莲 蓬,引诱鬼子上当,把他们引入埋伏圈, 然后痛打鬼子。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1、高涨的爱国热情。
2、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
3、过于自信与自尊。
4、智勇双全。
思考二:哪些内容证明老头子的话并非
虚言,确实有一套“水上的能耐”?
5、第55段“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6、第59段“水镜子一样的平……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7、第62段“鲜嫩的芦花……正在迎风飘撒。”
四、思考讨论
故事主要表现老头子的 什么性格? 哪些内容表现出来的?
主要人物:老头子
对其描写方法: 正面描写: 外貌描写(如第3、4段) 行动描写(如第55、57、61段等) 语言描写(如第21段等) 心理描写(如第47段) 侧面描写: 如第8段和第1段首句中的“呆望”以及文中 对二菱怀疑、不信任老头子的描写,都从 侧面描写了老头子的英雄行为。
转弯抹角
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8、方言,才夸口就出丑丢脸。
打牙跌嘴
张皇失措
9、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一、自读课文,复述故事 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本文具体写了两件事: • 头一天夜里 送大菱和二菱进苇塘失利; • 第二天中午 凭着水上的功夫杀敌复仇。
1、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 空。 • 抗日
孙犁
孙犁代表作《荷花淀》
• 即“白洋淀纪事 之一”。 • 本文是“白洋淀 纪事之二”。
语言风格:
细腻优美,富有浓郁的诗情 画意,有“小说的诗”、 “诗的小说”美称。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河北宛 平卢沟桥制造事端。中国守军奋起抵抗的作 战。亦称“七七”抗战、“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发生后,全国人民群情激愤, 声讨日本侵略军。“七七”事变,标志着日 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揭开了中 国人民伟大的全面抗日民族战争……本文写 于抗日战争的最后阶段(1945年8月)。
苇塘 里外交通、运送粮草、 护送干部 六十 枪 老头子 大菱二菱 愧疚 报仇 诱敌 • 竹篙 • 十几个
二、本文是什么文体?
• 小说。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是: • 抗日时期 白洋淀
三、小说的三 要素
人 物
情 节 环 境
•1、人物
1、人物
本文写了三个人物,主要人物是
——老头子
“老头子”的身份是 ——交通员
是得益于作者对白洋淀美丽风光的描绘。
◆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 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 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 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 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的往 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第1自然 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