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与路径选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与路径选择
作者:续总成
来源:《教育与职业(下)》2017年第05期
[摘要]协同依赖于参与创新的各主体间的信任水平、诚信以及对公平价值观的共同维护,因而结果往往难以预测;参与创新的主体若要达到“多赢”的目标,必须在协同进程中充分考虑彼此的利益关切。

不同创新主体可以建立协同创新模式,在发挥自身作用的基础上,通过机制性互动带来效率提升、效益增加或价值创造。

我国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

破解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面临的难题,应着力寻求创新目标、组织结构的共同点,进而培育协同创新动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路径选择
[作者简介]续总成(1977- ),男,山东平邑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读博士。

(北京 102488)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7)10-0057-04
根据《现代汉语大辞典》和《辞海》的释义,“协”有联合、协调、合作、协助、联合、汇集之意,“协同”则是指齐心协力、协同配合、协调一致等。

在英文中,“协同”有synergy,cooperation等多种不同表述。

1971年,德国著名物理学家Hermann Haken基于系统科学理论首次提出“协同”的概念。

1976年,Hermann Haken通过出版《协同学导论》对“协同”给予系统论述,即在整个系统中,各个子系统通过协同作用,即相互间的协调、配合和共同努力,可以取得“1+1>2”的效果。

1998年,Georg von Krogh指出,协同依赖于参与创新的各主体间的信任水平、诚信以及对公平价值观的共同维护,因而结果往往难以预测;参与创新的主体若要达到“多赢”的目标,必须在协同进程中充分考虑彼此的利益关切。

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借鉴饶燕婷,以及陈劲、阳银娟的观点。

饶燕婷认为:“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过程中各创新要素在发挥各自作用、提升自身效率的基础上,通过机制性互动产生效率的质的变化,带来价值增加和价值创造。

”陈劲、阳银娟认为:“协同创新是各个创新要素的整合及创新资源在系统内的无障碍流动。


一、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

内部动力是指产学研联盟的内在行为激励动力,“主要包括利益驱动力、战略协同引导力、内部激励推动力和创新能力保障力”。

①外部动力是指存在于产学研联盟外部的环境驱动力,“主要包括技术推动力、市场需求拉动力、市场竞争压力和政府支持力”。

②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中,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既各自
发挥作用,也互相影响,这种互动过程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具体来说:
从协同创新的内部动力因素看,最根本的动力来源于共同目标的引导和共同利益的驱动。

实践证明,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的建立,是各创新主体“求同存异”的结果。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共同目标和利益驱动,各创新主体的合作共赢关系是不可能建立、延续、发展的。

协同创新联盟的建立,带来新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激励,为推进协同创新奠定基础、激发动能。

同时,各创新主体还通过分析研判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主动扬长避短,自觉互补共享,确保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

从协同创新的外部动力因素看,最强大的动力来源于市场需求的拉动。

市场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在生产经营、技术研发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技术推动、竞争压力和政府支持等其他外部力量,都必须围绕市场需求调整定位、发挥作用。

各创新主体都必须遵循市场需求变化发出的信号,才能妥善应对来自市场主体竞争所产生的压力,才能有效解决技术障碍和技术升级问题、创新规范问题、产权保护问题等。

总之,各创新主体应充分发挥外部因素的协同作用,优化外部环境形成互补优势,助推和保障协同创新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与障碍
(一)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
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截至2016年5月,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已达1359所(其中包括民办院校307所)。

与2006年的情况相比,如今高职高专学校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加,其专业设置也得到逐步扩展,涵盖了传统三大产业和新兴产业,形成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中国特色高职教育体系。

首先,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从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开始的。

美国、日本、韩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案例广受我国职业院校推崇。

例如,在美国硅谷,该区域内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组织形成了一个扁平化和自治型的“协同创新网络”,有效链接了科研院所技术精英、自由创新创业制度环境、风险投资市场、专业化的技术市场服务。

我国北京、上海等高校密集地区在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时学习借鉴了这些国外案例。

其次,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与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确立密切相关。

2006年,“产学研合作”被作为一项技术创新策略提出,目标是以此为突破口来提升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③为了从国家层面协调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科技部、财政部等六部委在北京联合成立了“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指导小组”。

2011年,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概念被首次公开提出,期望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指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
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

”④
(二)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障碍
2012年,为探索和推动协同创新,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制定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即“2011计划”。

“2011计划”的提出与组织实施,反映了我国协同创新的政策导向和发展趋势。

随着“2011计划”的实施,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还有一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地方。

1.从内部动力因素看,仍需在战略目标引导和创新能力保障方面提升自觉。

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之间,虽然有“共同”的利益和目标,但各主体的自身利益“差异”也不容忽视。

从实际情况看,企业重视经济效益提升,高职院校更多的是关注科研开发、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师资培养和学生就业,政府注重社会稳定和综合国力提升。

因此,有些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合作基础并不牢固。

主要表现在,各创新主体对共同战略目标的遵循不够自觉,对自身参与协同创新的能力评估不足,创新过程中保障措施不力,所以一旦自身利益受损或者出现受损可能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舍“大同”求“小异”的情况。

2.从外部动力因素看,仍需在政策保障和政府支撑方面精准发力。

外部环境能否助推协同创新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其能否有效解决各创新主体共同面对的外部问题。

从实际情况看,高职院校在人才考评和师资配置上不同程度地存在定位不准的问题,专业调整机制也没有真正坚持市场需求的导向,人才培育制度仍需要根据扩大就业和提升技能这个目标逐步健全和完善。

同时,从政府的角度看,在以激励为导向的差别化税收政策、以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为内容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以鼓励创新创业和先行先试为导向的法律体系等方面,还有不少填补空白和补足短板的空间。

三、当前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路径选择
在协同创新中,将高职院校、企业和政府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是三者之间的共同点。

寻找这些共同点,并加强这些共同点的互动与协作,是破解我国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难题的有益尝试。

(一)目标的协同
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考虑,高职院校、企业和政府都有自己的核心目标。

高职院校的核心目标在于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建设良好的师资力量,配置良好的软硬件设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最终达到培育各类技能人才的目的。

企业的核心目标在于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即通过技术研究,降低自身成本,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提高自身在行业的竞争力,使企业的价值得到增值。

政府的核心目标在于通过扩大就业促进维护社会稳定,通过提高创新能力以
增强综合国力。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价值就在于,高职院校、企业和政府三个主体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可以影响到其他主体,带动其他主体共同进步。

在产学研联盟中,如果每个创新主体都只是追求自己的核心目标,就会导致整体创新目标的冲突和混乱。

因此,对于高职院校、企业和政府三者而言,核心目标的协同是协同创新的重中之重。

高职院校、企业和政府,既可以对原有的创新目标进行扩展、调整,以符合三个主体的共同需求,也可以结合具体实践,确立新的创新目标,使三个主体合理分担创新风险,并得到相对公平的利益。

(二)组织结构的协同
组织结构不同,创新方式也不同。

高职院校、企业和政府三个主体,有着不同的组织结构和发展模式。

在产学研联盟中,如果高职院校、企业和政府三个不同主体的组织结构只是简单拼凑或机械叠加,那么会使协同创新活动的规划、组织等更为复杂,相对成本比较高,容易导致协同创新过程的分化和受阻。

从横向上看,组织结构的简单拼凑将直接导致创新主体的职能分化,即“各自为政”;从纵向上看,组织结构的机械叠加将直接产生多个层级,极易出现多头指挥。

同时,高职院校、企业和政府的组织结构、运转方式的差异,也会导致人才交流受阻,以及软件、硬件设施共享困难。

因此,组织结构扁平化、职能精准化是促进高职院校、企业和政府三者协同的必经之路。

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中,各个主体之间要积极进行沟通和合作,不能够封闭式发展;组织架构要简洁,职能要清晰;要建设现代化的信息沟通系统,保证各个创新主体之间信息交流的畅通与及时,从而有利于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创新过程的协同
协同创新联盟是一种多元合作模式,而这种模式意味着创新过程的多元性。

如果高职院校、企业和政府三个主体的创新过程联动、合拍,那么可以有“1+1+1>3”的效果;如果高职院校、企业和政府三个主体的创新过程没有协调好,那么便会阻碍协同创新的顺利开展。

实践表明,政府需要从高职院校获得人才,从企业获得税收;企业需要政府的政策、资金扶持以及高职院校的人才资源;高职院校需要政府的扶持和企业的实践经验。

高职院校、企业和政府三个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为创新过程的协同提供了可能。

因此,在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高职院校要为政府和企业培育各类懂管理、会生产、善经营的人才,并进行相关技术和科技的研发;企业要为政府创造持续性税收,为高职院校提供检验技术研发、人才培育成果的平台;政府要给予企业、高职院校优厚的政策支持和方向引导。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这从政策上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高职院校”和“怎么发展高职院校”这两个关键问题,但是,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合作之路该怎么走,仍需要我们遵循协同创新规律去探索,立足产学研实际去逐步实践。

基于本文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与路径选择的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判断: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有两个方向性选择,其一是企业方向,即以行业产业为重点,把高职院校打造成改造传统行业、培育新兴产业的创新基地;其二是政府方向,即以区域经济发展为重点,通过科技攻关、成果转发、人才培育与引进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注释]
①②周正,尹玲娜,蔡兵.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软科学,2013(7):54,
53.
③刘瑞,吴静,张东平,等.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的主题及其演进[J].技术经济,2016(8):50.
④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1-04-24)[2016-03-
06]/ldhd/2011-
04/24/content_1851436.htm.
[参考文献]
[1]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及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
[2]郭斌.知识经济下产学研合作的模式、机制与绩效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2).
[4]饶燕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要求与政策构想[J].高教探索,2012(4).
[5]陶春.企业协同创新的实现途径[J].中国科技论坛,2013(9).
[6]文峰,张苹,杨亮.产学研合作框架下构建实习实训基地平台的探索研究[J].广州化工,2016(6).
[7]汪秀婷,程斌武.资源整合、协同创新与企业动态能力的耦合机理[J].科研管理,2014(4).
[8]徐茉.自主创新、协同研发与外国技术——基于地区工业企业数据[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6(2).
[9](德)Hermann Haken.协同学导论[M].张纪岳,郭治安,译.西安:西北大学科研处,1981.
[10](德)Hermann Haken.协同学:大自然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