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理学-绪论

合集下载

【心理咨询师】基础心理学绪论

【心理咨询师】基础心理学绪论
3.中脑(midbrain) • 位于脑桥之上,恰好是整个脑的中点。中脑是视觉与听觉的反 射中枢,凡是瞳孔、眼球、肌肉等活动,均受中脑的控制。
4.网状系统(reticular system) • 居于脑干的中央,是由许多错综复杂的神经元集合而成的网状 结构。网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觉醒、注意、睡眠等不同层 次的意识状态。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 绪论
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 第四单元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
基础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规律的探讨
将理论运用与社会实践活动,服务与 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
个案法
对某一被试者所做 的多方面的深入详 细研究,包括他的 历史资料、作业成 绩、测验结果,以 及别人对他的评价 等,目的在于发现 影响某种心理和行 为的原因。
实验法
主试者在严格控制 的条件下观察被试 者的行为或活动, 探索客观条件和人 的心理活动之间因 果联系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 基础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 基础学科。
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认知 情绪、情感
意志 需要和动机
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过程
人格倾向性(心理倾向) 人格
人格特征(心理特征)
心理 (心理现象)
当外界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时候,人们总要认识它。在认识它的同时,人们又会产生对它的态度,引起人们的情绪,激 发人们的行动。这就是人的认识,情绪和情感及意志活动,我们把这三类心理现象称为心理过程,因为它们都是以过程的形式 存在的,它们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

1-第一章 绪论(高等教育心理学)

1-第一章 绪论(高等教育心理学)

❖ 自然科学以发现和描述客观世界的 规律为目的,也可称为“分析科学”; 人工科学以提出完善的设计方案为目的, 也可称为“设计科学”。 (Simon,1969)
❖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的方法用于教育心理学 领域,都是描述和解释学习和教育领域中的 客观现象、基本关系或规律;设计型研究旨 在通过形成性研究过程来检验和改进有关原 理和先期研究而得出的教育设计。
❖ 教育与心理学、教育与心理之间存 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心理学
教育
心理
❖ 1、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孔子的教育思想: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不思则
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学记》“教学相长”、“长善救失”等 柏拉图的思想:知识即回忆 亚里士多德:记忆三定律(相似律、相对律、邻近律)、
《灵魂论》 洛克:白板说
❖ 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是以冯特 在德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 室为标志。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心理学发展初 期出现了学派纷争的局面。较有影响的 是构造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 主义、格式塔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派。
❖当代心理学出现了相互吸纳、融合发展 的局面,主要取向有人本主义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
❖ (3)成熟时期(1960—1980)教育心理学内容集中, 正形成为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西方教育心理学重 视为学校教育服务,认知学习理论发展并兴盛,发展出 认知结构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 人本主义思潮出现
❖ (4)深化拓展时期(1980—) 教育心理体系发展越 发完善,研究越发深入,视角越发综合。
❖设计型研究采用“逐步改进”的设计方法, 把最初的设计付诸实施,看其效果如何,根 据来自实践的反馈不断改进,直至排除所有 缺陷,形成一种更为可靠而有效的设计。设 计型研究的目的不只是改进实践,它承担着 改进实践和完善理论的双重使命。

心理学知识点整理(一至六章)

心理学知识点整理(一至六章)

第一章绪论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2.辩证唯物主义心里观:心里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管反映.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管反映(主观能动反映)------论述题(P6)①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②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管反映③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④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心理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4.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5.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派别:①构造主义创始人冯特;②机能主义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③行为主义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④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墨;⑤精神分析创始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用本我自我超我等概念来解释人格结构;⑥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⑦认知心理学.第四章注意1.注意的含义:注意通常指选择性注意,即注意有选择地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2.注意的意义和功能:注意对人类的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对心理活动起着几级的维持和组织作用,使人能够及时地集中自己的心理活动,清晰地反映客观事物,更好地适应环境,并改造世界.(注意不是一种孤立的心理现象)3.注意的种类: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三种.4.注意的特征(品质):有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5.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对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6.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我对象的数量.(如:一目十行)7.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如:一心二用)8.注意分配的条件:①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是有联系的.9.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禁果效应)10.注意的快慢和难易程度取决于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和引起注意转移的新对象(新活动)的性质.第五章感觉1.什么是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3.感觉阈限:是测量人的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4.绝对感受阈限:简称绝对阈限,是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通过绝对感觉阈限的测量来了解感觉系统的绝对感受性.5.绝对阈限与绝对感受性之间成反比关系.公式:S=1/R (S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阈限)6.差别感觉阈限: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性质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与之相应的感受性称为差别感受性.7.视觉适应(感觉适应):是指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感受性的变化.8.视觉适应:有明适应和暗适应两种.明适应又称光适应,是由暗处到光亮处.暗适应是从亮处到暗处,是人眼这种感受性逐渐增高的过程(感受性提高).9.视觉后像(感觉后像):是指刺激停止作用于视觉感受器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而保留片刻的现象.(如:电影播放原理)10.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是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感觉对比.11.感觉的相互作用: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对其他器官的感受性造成影响,使其升高或降低,这种现象称为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弱刺激能提高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而强刺激是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降低.12.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第六章知觉1.知觉的定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2.知觉的种类:①根据在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的特性可分为:视知觉,时间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和触知觉等.②根据事物反映的事物特性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等;③根据知觉所反映的客体的性质,把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称为错觉.3.知觉的基本特性:有知觉整体性,知觉选择性,知觉理解性和知觉恒常性特征.4.知觉整体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加以识别的过程.5.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讲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6.知觉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且赋予其意义的加工过程.7.知觉恒常性:是指人的知觉映象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的过程.8.错觉: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错觉不同于幻觉,它是在客观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心理学一至六章简答题1.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有以下几种: ------ (P50)①深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②培养间接兴趣③合理地组织活动④用坚强意志与干扰作斗争2.感觉和知觉的联系与区别: ------ (P86)第七章记忆1.什么是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回忆或再认)。

心理学基础绪论

心理学基础绪论

15
注意是意识活动的基本状态
意识指向的对象有时处在注意中心或焦点, 有时在注意的边缘,有时也可能在没有注意 或略微注意的情况下。 一般来讲,人们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清晰 地对学习材料进行信息加工,是以注意状态 为基础并由注意状态相伴随的。 注意是意识活动的基本状态。

16
生理觉知与潜意识

10
价值观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一般是通过需要、 兴趣、信念和理想等形式表现出来的。 所以,兴趣的培养、信念的确立、理想的形 成对个体行为的产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1
(二)意识和注意
意识可分为:正常意识状态、异常意识状态。 异常意识状态:原因、原理来自12异常意识状态


比如:睡眠、做梦、做白日梦。 在酒精、海洛因、大麻、咖啡因和尼古丁等药物的 作用下,会改变人的意识状态; 在听音乐、坐禅、催眠、高烧和脱水等情况下,也 会有异常意识状态发生。 有研究认为,异常意识状态与神经递质的变化有关 。神经递质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物质,它起 抑制和兴奋两种作用。某些异常意识状态(如幻觉 )可能是神经递质抑制作用解除的结果。由于抑制 13 作用的解除,导致了原来没有的感觉产生了。

18
元认知


脑在进行信息加工时,如果在对外部信息加工的同 时,人也把意识指向自己内部的大脑加工过程,后 者这就是元认知。 元认知是在认知之上的认知。 如:当我们阅读时,阅读视线有两条,一是书上的 文字,这是阅读过程;二是当意识到自己没看懂 (监测),就跳回去再重读(调节),此时的加工 对象不再是书上的文字,而是自己的阅读过程,是 元阅读,是个体对自己阅读过程的监测和控制。
需要、动机和意志 意识和注意 感知觉、记忆、思维与想象 情绪和情感 能力和人格

大学心理学复习资料大全

大学心理学复习资料大全

《心理学》复习范围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心理学的含义(一)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心理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相对持续状态和比较稳定特征这三个维度来看,又可以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个方面,或三个子系统。

二、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一)心理对物质载体的依存性现代科学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也就是说,人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

整个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它的重量占整个脑重的80%。

大脑表面覆盖着3-4毫米厚的灰质层,叫大脑皮层。

新近关于人脑研究的成果表明,在大脑皮层上虽然有各种机能区域的划分,如枕叶(视觉中枢),颞叶(听觉中枢),顶叶(躯体感觉和运动中枢)等等,(二)心理与环境的相互制约性从心理的内容和源泉来看,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也是最主要的。

可以说,人的一生,从胎儿开始,其生活的经历就已经纳入了社会化过程。

(三)个体心理活动的主体性1、人的心理活动的主体性首先表现在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象2、心理的主体性还表现在,人对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实现的。

人们对当前事物的反映就不会完全像镜子照物那样机械、呆板,必然要受到个人的知识经验、个性倾向和特征,以及个人当前的心理状态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总会带有个人一定的主体特点。

3、心理的主体性质更表现在人对现实反映的主观能动性方面。

4、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意识性。

人类的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水平,所以人的心理,也可以叫做意识。

第二节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一、心理学的起源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Wundt)于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实验室,开设了实验心理学。

这标志着心理科学的诞生和独立。

二、心理学的理论取向(一)心理生物学理论取向;(二)行为主义理论取向(三)认知理论取向现代认知心理学是把人脑的内部工作与电子计算机进行类比,都看作是一种信息加工系统。

第一章 绪论 心理学概论课件

第一章   绪论 心理学概论课件
• 目的:正在研究脑波外形和振幅与情绪认知的 相关关系,这是许多想理解大脑的思维及情绪电 化基础的步骤之一。如果妇女的名字闪过,引起 脑电波的激烈变化,则表明她对这个名字有一些 惊讶。
2020/6/30
• 一位身着白色工作服的工作人虽握住一只怏 怏不乐的实验老鼠的头,同时,—位助手灵巧地 翻开老鼠左眼皮,在里面放上一块不透明的隐形 镜头。
• 5、与两个陌生人在一起
30%
• ······
• 他人在场,责任分散
2020/6/30
3、调查法
就是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系的问题为范 围,预先拟就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 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调查法可采用两种不同 方式进行,一种是问卷法,另一种是访谈法。
盖洛普的民意测验 1936年成功预测罗斯 福的当选,误差不到1%
基本原理 矛盾论 中和论
西方:古希腊的传统,以逻辑和分析思维为主 同一律
基本原理 矛盾律 排中律
2020/6/30
孔子的观察人的道理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
2020/6/30
二、心理学研究什么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 )
个体心理
2020/6/30
•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 •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心理学基础》,科学教育出版社。 • (3)格里格、津巴多 著,王垒、王苏 等
译:《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 。 • (4)戴维 . 迈尔斯 著,侯玉波等译:《 社会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0/6/30
(二)应用心理学
(6)管理心理学 (7)教育心理学 (8)法律心理学 (9)医学心理学 (10)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11)工程心理学 (12)体育运动心理学 (13)航空航天心理学 (14)政治心理学 (15)经济心理学

心理学纲要

心理学纲要
2.加涅根据学习情景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成八个层次水平。这八类学习分别是: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系列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和解决问题学习。
3.奥苏贝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又根据学习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指的是教育者系统地向学习者传授知识,学习者以接受的方式学习知识和经验。发现学习是教师启发学生独立地探索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方法,进而获得知识的学习。意义学习的实质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知识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实质的、非人为的联系。机械学习是学习者并没有理解学习符号的真实含义,只是在学习内容与已有的知识结构之间建立一种非本质、人为的联系。
34.高中生人格发展体现在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价值观的确立、自治需求。
35.对初中生的心里指导可以采取这些策略:提前做好青春期性教育的知识和心理准备;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培养乐观向上的情绪等。
36.高中生的心理辅导有:引导学生客观评价现实;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等。
4.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品德的学习。
5.学习的基本理论有刺激——反应理论、认知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6.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结果对另一种学习的易化或干扰现象。
7.按迁移作用的性质,可以把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按照迁移的时间顺序的不同,可以将迁移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根据迁移的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可以将迁移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根据迁移的内容的不同,可以将迁移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25.提高有效练习效率的条件有:确定练习目标、恰当安排练习时间、充分而有效的反馈和灵活采取练习方式。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普通⼼理学第⼀章⼼理学概述第⼀编绪论⼀、⼼理学概述⼆、⼼理和⾏为的⽣物学基础第⼆编认知三、意识和注意四、感觉五、知觉六、记忆七、思维⼋、⾔语第三编⾏为的调节和控制九、动机需要意志⼗、情绪情感第四编⼈的⼼理特性⼗⼀、能⼒⼗⼆、⼈格第五编活动与发展⼗三、学习⼗四、⼈⽣全程发展⼗五、社会⼼理学第⼀章⼼理学概述⼀、⼼理学的研究对象⼼理学是研究⼼理现象的科学。

⼼理学以⼈的⼼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也研究动物的⼼理。

(⼀)个体⼼理个体⼼理是个⼈所具有的⼼理现象。

1.传统⼼理学观点1)⼼⾥过程[1]认知过程:⼈获得或应⽤知识的过程,或加⼯信息的过程,是⼈的对基本的⼼理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语⾔等。

[2]情绪情感过程:⼈脑对客观事物是否满⾜⾃⾝物质和精神需要⽽产⽣的态度体验,是⼈对客观事物要求的反映。

[3]意志过程:⼈⾃觉地确定⽬的并为实现⽬的⽽⾃觉⽀配的调节⾏为的⼼理过程。

这种⾃觉的能动性是⼈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2)个性⼼理(⼈格)[1]个性倾向性(⼼理动⼒):⼈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趋向,是⼈从事活动的指向性与基本动⼒。

包括动机、需要、兴趣等。

[2]个性⼼理特征:⼈在⼼⾥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经常表现出来的⼼理特点,是多种⼼理特点的独特结合,集中反映了⼀个⼈的⼼理⾯貌。

包括能⼒、⽓质和性格。

2.认知⼼理学观点1)信息加⼯过程:即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语等2)⾏为调节和控制:包括动机、情绪情感等3)⼈的⼼理特征:包括能⼒和⼈格。

(⼆)个体⾏为:⾏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由⼀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刺激是引起⾏为的内外因素。

⼼理⽀配⾏为,⼜通过⾏为表现出来(三)个体意识:意识由⼈的认知、情感、欲望等构成,是⼈能动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

⽆意识是⼈在正常情况下察觉不到,也不能⾃觉调节和控制的⼼理现象。

(四)社会⼼理---⼈的本质属性:社会⼼理是在社会的共同⽣活条件和环境中产⽣的,是该社会内个体⼼理特征的典型表现。

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概念: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
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可以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价值、人生、社会观
个 性 心 理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水浒传》 鲁智深(花和尚) 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 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 中有细、有勇有谋、豁达明理。 武 松(行 者) 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 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 血溅鸳鸯楼、 除恶蜈蚣岭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 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二、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进行适当性教学
问题:如何给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讲清楚杠杆原理

案例展示:
动作演示(翘翘板平衡)——小学生——动作思维水平
图片演示(杠杆平衡)——初中生——形象思维水平 语言和数学演算(概念、文字)——高中生——抽象思

三、关注个性,因材施教
忑‛ ‚怂‛ ‚念‛等。还有一些成语‚心想事成‛ ‚念念不忘‛
‚心花怒放‛ ‚刻骨铭心‛ ‚心慌意乱‛ ‚心急如焚‛ ‚心神不定‛ 等。
难道心理产生的器官是心脏?
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
我国李时珍‚脑是元神之府。‛王清任‚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关于这些,医学背 景的学者给出了很多论证,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国外的研究 1848年9月13日,铁路监工盖吉(Phineas P. Gaga)在一次以外爆破中,一根3.7英尺长的 铁杆从他的左颧骨下方穿入头部,从头顶飞出,落在身后二十几米的地方(见图2-6)。 尽管颅骨的左前部几乎完全被损坏了,但盖吉的意识还清醒。人们用卡车把他送回旅馆, 他自己走上楼。随后的2~3周内,他濒于死亡。在一位外科医生的精心治疗下,到10月 中旬,盖吉逐渐开始恢复,并于十周后出院了。 盖吉的幸存是一个奇迹,严重的脑损伤仅使他左眼失明,左脸麻痹,但他仍然可以说话、 走路和工作。但不久之后,人们发现盖吉的脾气与从前大不相同了。他本是一个非常有 能力、有效率的领班,思维机敏、灵活,对人和气、彬彬有礼。但这次事故以后,他变 得粗俗无礼,对事情缺乏耐心,既顽固、任性,又反复无常、优柔寡断。他似乎总是无

心理学

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心理学史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一书,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关于心理学的专著。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对感觉、知觉、注意、联想和情感展开系统的实验研究。

这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的母体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冯特因此也被称为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

出版了第一部科学心理学专著《生理心理学原理》科学具有的基本特征是:1)科学在今天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形式,是从事新知识生产的人们的活动领域。

2)科学是人类特定的社会活动的成果,它表现为发展着的知识系统,是借助于相应的认识手段和方式生产出来的。

3)科学活动离不开独特的物质手段,但在本质上是精神的、智力的活动。

4)科学活动组成一种社会体制,是整个社会活动的一部分。

冯特于1879年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之后,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的科学,具有科学活动的可观察性、可控制性和可重复性的一般特征。

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与人格}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人格(人格倾向性、人格特征)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人格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一、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产生、发展与变化的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1)认知过程:认知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2)情绪情感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3)意志过程:意志是人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去调节和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认知、情绪情感与意志这三个过程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1、认知是情绪情感和意志的基础2、情绪情感和意志又会影响认知活动的发展3、情绪情感也会对意志产生推动作用。

二、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品质和特征的总和。

心理学导论第一章:绪论

心理学导论第一章:绪论

(二)主客观资料科学整合的原则 主客观资料科学整合原则定义:是指对人的心理研 究中必须考虑到把收集到的客观资料和主管资料科 学的整合起来。 我们把作为参与试验研究的有机体称为被试者或被 试。 被试:研究对象 主试:研究人员
首先,要周密考虑到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客观量化 变量(variable):是指在质和量上可以有变异的因 素或特征 刺激变量:是指能够引起机体反应的刺激特征。 机体变量:是指个体自身的特征。 反应变量:是指刺激引起在行为上发生变化的反映 种类和特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系统性 系统性(systematization)定义:是指心理学的科 学知识是通过系统的实证研究而获得的。 心理学家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实证研究的范围很广,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描述心理事件。每一种心理事件都有质和量上的特点。 (2)揭示心理规律。例如艾宾浩斯用系统的实验发现了一条心理
(三)个体心理与行为 心理学通过研究行为来研究有机体的心理。 行为(behavior)定义:是一个包含动作、活动、 应答、反应、运动等含义的很广的术语,指有机 体的任何可测量的反应。 心理学研究的行为可分为两类:1、可观察到的行为 和反应,称为外显行为;2、心理的活动,称为内 隐行为。
行为和心理的联系 引起行为的刺激通常是以人的心理为中介而起作用 的。同样的刺激在不同人的身上的行为反应并不同。及使
经典片段之 肖申克的救赎.flv 第一次 坐下来,你因被判终身监禁已在此20年? 是的,先生 你有感到悔过么? 是的,绝对有,先生。我是说,我得到了教训。我 敢说我已经完全 改变了,不会再为害社会了,这是神的真理。 第二次 坐下,你因终身监禁在此30年,觉得自己改变了么? 是的,先生,毫无疑问,老实说我已改过,我已不 会为害社会。上 帝可以作证,真的改变了。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绪论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绪论

刘丽虹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绪论
10
给心理学家画像⑤
一群鸭子游动的池塘边站着两个研究者,其中一 位每隔5秒钟往水里扔—些面包屑,另一位每隔10 秒往水里扔面包屑。几天后,每 5 秒钟扔一次面 包屑的那边,鸭子的数量多一倍。又过几天,做 出一些变更:每 10 秒钟喂 — 次的那位研究者扔的 面包屑大一倍。 发现:大部分鸭子往原来的地方跑,可5分种后, 它们重新选择了位置,两边的鸭子各占—半。结 论:鸭子具有天生的比较复杂的寻食策略,它不 仅考虑扔食物的频率,而注意平均的食物多寡。 这也表明了动物对次数和数量的认识。
普 通 心 理 学
第一章 绪论
本章概要: 什么是心理学? 什么不是心理学? 心理学家在研究什么? 心理学家如何研究? 心理学的前生今世
刘丽虹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绪论
1
引言:科学心理学和民俗心理学
民俗心理学:
算命? 相面?
占星术?
琢磨人? 分析梦?
刘丽虹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绪论
刘丽虹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绪论
5
引言:科学心理学和民俗心理学
科学心理学与民俗心理学的区别
科学心理学有学科继承性(哲学和生理学) 科学心理学有一定的研究范式 科学心理学讲究科学方法
刘丽虹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绪论
6
给心理学家画像①
一位妇女太阳穴上绑着电线坐在视屏前,一些男 人的名字一个接一个地在视屏上闪过。在附近的 地方,一位研究者观察并记录着她在另—个视屏 上出现的脑波。突然,她看到了一个妇女的名字。 目的:正在研究脑波外形和振幅与情绪认知的相 关关系,这是许多想理解大脑的思维及情绪电化 基础的步骤之一。如果妇女的名字闪过,引起脑 电波的激烈变化,则表明她对这个名字有一些惊 讶。

心理学-绪论

心理学-绪论

心理学的学科分支
• 基础心理学
– 从理论上揭示人类心 理的发生、发展规律
• 认知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 变态心理学 • 心理测量学 • 发展心理学
• 普通心理学
• 实验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 ……
9
心理学的学科分支
• 应用心理学
– 将基础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应用于某一群体,揭示该 群体的心理活动规律
4
1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 《大学生网名命名动机的研究》
– 《大学生学习动力变化的心理因素分析》
– 《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的心理需求研究》 – 《智力测验的演变和展望》
– 《母子性格、性格匹配与青少年期母子冲突的关系》
– 《早期干预对独生子女气质培养作用的初步评估》 – 《人格特质影响情感幸福感的机制》 – …………
13
观察法
• ——对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记录, 以了解心理活动的方法。
• 包括: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 优点:保持自然性和客观性 • 缺点
– 难以重复验证
– 难以精确分析 – 有时会产生研究现象没有出现的情况
– 观察容易“各取所需”
14
实验法
• ——指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种条件来引起某种心 理变化,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 种类 (1)实验室实验法 • ——在严密控制实验条件下借助于一定的仪器所进行的实验 • 特点:精确度高;研究情境的人为性 • (2)自然实验法 • ——在自然情境中对实验条件作适当控制所进行的实验。 • 特点:自然且具实践意义;易受无关因素影响 • 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 优点
3
1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 心理学论文题目摘录

心理学基础第一章绪论答案

心理学基础第一章绪论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心理现象的动态过程,即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包括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以及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个体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及进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倾向与心理过程的特点。

4.心理状态:人在某一时刻的心理活动水平。

5.自然实验法:在自然条件下,控制适当信息引起心理的研究。

6.心理测量法: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运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量工具对被试的某些心理特点进行测量,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二、填空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及其背后的心理活动的一门科学。

2.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为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

3.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4.个性心理可分为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5.心理现象的实质是脑的机能,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

6.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有描述和测量、解释和说明、预测和控制。

7.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

三、选择题1.以下属于心理学理论领域的是:A.B.C.DA.管理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咨询心理学分析:心理学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包含了对心理现象各方面的研究,如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动物心理学等。

应用心理学包括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法律心理学等。

2.“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是以下哪一学派的观点:AA.格式塔心理学B.构造心理学C.行为主义心理学D.认知心理学3.下列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 AA.罗杰斯B.铁钦纳C.奈瑟D.皮亚杰四、简答题:1.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心理学是研究个体行为及其背后的心理过程的一门科学。

第一章绪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章绪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基础心理学
主讲:王黎华 E-mail:2006210191@


为什么学习心理学?


生活中的心理学 爱哭女孩的行为矫正 人为什么会做梦?梦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之 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吗?

人与人之间是否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 在智力上吗?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心理学研究一目的对 自己行为的自觉组织和自我调节。
知情意之间的关系
人的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之间 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有机的心理 活动过程。 认识过程是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 情绪过程是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动力, 既有促进作用也有阻力作用;意志过程对 认识过程和情绪过程具有调控作用。

三、科学心理学的发展
“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 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艾宾浩斯 (Hermann Ebbinghaus) 科学心理学,父亲是哲学, 母亲是生理学,媒人是 生物学。
(一)心理学的哲学根源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公元前384-322) 《 论灵魂》 笛卡儿(Ren’e Descarts, 1596-1650) “我思故我在” 洛克(Loke, 1632-1704) 白板说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 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所处于 的动态变化的过程。
(1)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包 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 注意是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心理 特性,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

(2)情(绪)感过程

情绪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 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缪勒(Muller, 1801-1858)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二、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二 )机能主义 主张研究意识 “意识流” 研究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行为的机能
或目的是什么?” 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二、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三 )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华生
斯金纳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 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环境决定论”(华生)
三、心理学的谱系
6、广告心理学 7、消费心理学 8、环境心理学 9、法律心理学
心理学问题的多样性
问题
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人们如何更好的处理日常问题? 临床心理学家
咨询心理学家
大众心理学家
心理治疗师
记忆是怎样存储在大脑中的? 生物心理学家
精神药理学家
问题
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如何教一条狗听从命令?
实验心理学家
三、心理学的谱系
(一 )基础心理学 1、普通心理学 2、实验心理学 3、生理心理学 4、发展心理学 5、社会心理学
三、心理学的谱系
6、认知心理学 7、人格心理学 8、变态心理学 9、动物心理学 10、心理测量学
三、心理学的谱系
(二)应用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 2、临床心理学 3、咨询心理学 4、工业心理学 5、管理心理学
二、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四)格式塔心理学 代表人物: 韦特海默 柯勒 考夫卡 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整体性。
二、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五)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 弗洛伊德
二、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六)认知心理学( ) 代表人物:
皮亚杰
二、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七)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 马斯洛 1908-1970) 罗杰斯
投射测验法
罗夏克墨渍(迹)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

第一讲 心理学绪论

第一讲 心理学绪论
33
剧院前的争吵
原苏联心理学家达维多娃曾用一个故事形象的描述了四种 基本气质类型的人在同一情景中的不同行为表现。四个不同 气质类型的人上剧院看戏,但是都同时迟到了。 胆汁质的人和检票员争吵,企图闯入剧院。他辩解道,剧 院的钟快了,他进去看戏不会影响别人,并且企图推开检票 员闯入剧场; 多血质的人立刻明白,检票员不会放他进入剧场的,但是 通过楼厅进场容易,就跑到楼上去了; 粘液质的人看到检票员不让他进入剧场,就想:第一场不 太精彩。我到小卖部等一会,幕间休息时在进去; 抑郁质的人会说:我运气不好,偶尔看一场戏,就这样倒 霉。接着就回家去了。
14
认识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心理过程 心 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意志过程 个性倾向性(心理动力) :需要、动机、
兴趣、理想等

现 象 个性心理
气质 个性心理特征 性格 能力
(人格)
1
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揭示这些过 程中的事实、规律、机制,让 我们能更好地了解、控制、预 测自己和他人的心理 3 2

28
动机过程
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是什么让这些人坚忍不拔呢?

29
现象分析
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动机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一系列的心理操作加工程序, 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 同时,我们在人身上,还会发现一种稳定存在的 心理现象。比如,你认为这个女孩“活泼、开朗、 聪明,有主见”
思维
想象

17
感觉:对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对当前事物的整体属 性的反映

18
视觉游戏--“黑林图形”
黑林图形:黑线看起来是 不是向外弯曲的? 【解析】黑线完全是笔直 而平行的。这种经典错觉 由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艾 沃德· 黑林首先发现。

第1章儿童心理学-绪论

第1章儿童心理学-绪论
• What:描述心理发展过程的共同模式与特征
• When:这些特征发展变化的时间表
• Why:对这些变化进行解释,分析其影响因素,揭 示儿童发展的内在机制
第二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形成
• 一、西方早期的儿童观
• 中世纪 “小型成人”
• 罗马时代 父母有权杀死残废、非婚生的婴儿 • 文艺复兴 态度发生转变

↗优点
• 评价

↘缺点
• 〔四〕个案研究法 • 〔五〕跨文化研究
二、发展的研究设计
• 〔一〕横向研究 • 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
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 • 〔二〕纵向研究 • 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对同 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 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 〔三〕时序研究
• 连续与非连续之争的焦点,在于发展的本质是量变的过程还 是质变的过程。
• 连续性与阶段论的另一个争论,是关于早期经验与后期发展 的关系问题。
第四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一、资料收集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临 床法、个案研究法和跨文化研究等〕

↗自然观察法
• 〔一〕观察法

↘ 结构性观察
• 评价
• 二、儿童成为被研究的对象
• 夸美纽斯 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 洛克 白板说 • 卢梭 浪漫主义教育 • 达尔文 进化理论
三、儿童心理学的产生
•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以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 心理学家普莱尔〔W.T.Preyer〕的《儿童心理》一 书的出版为标志。普莱尔因此也被称为科学儿童心 理学的奠基人。
儿童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形成 • 第三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 第四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1章 心理学绪论

第1章 心理学绪论

儿童心理学的分化, (二)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增新与发展
1. 儿童心理学的历史发展阶段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为分化时期 "二战"后- 60年代为增新与发展时期 二战" 年代为增新与发展时期
2. 不同理论流派对儿童心理发展基本理论 问题的不同假设
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心理和行为的决定因素是遗传还是环境? 心理和行为的决定因素是遗传还是环境? Relative Influence of Nature and Nurture 心理发展是连续的还是分阶段进行? 心理发展是连续的还是分阶段进行? Continuous – Discontinuous (in stages) 单一发展模式还是多种发展模式? 单一发展模式还是多种发展模式? On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r more
(二)儿童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
研究种系发展 动物心理学, 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广义 研究个体发展 儿童心理学(婴儿,幼儿,童年,少年) 婴儿,幼儿,童年,少年) 青年心理学,成年心理学 青年心理学, 中年心理学, 中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
(三)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四)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
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的一般理论,如人类意识的 起源问题. 起源问题. 为辨证唯物主义理论提供理论依据, 为辨证唯物主义理论提供理论依据,如人类意 识与大脑的关系,与实践的关系等. 识与大脑的关系,与实践的关系等. 实践意义: 实践意义:创设有利于儿童发展的条件
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
儿童心理的一般特征( 儿童心理的一般特征(What) ) 各种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变化趋势(when/how) 各种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变化趋势( ) 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 理 学
课程的性质、 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校教育专业或者选修 相关教育方向的专业必修的门公共必修课。设 置该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知 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和原理 的初步能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学校教育专门 人才奠定基础。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 出版的《心理学》 出版的《心理学》,钟毅平主编。 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1.《教育心理学》,钟毅平主编,湖南教育出版 1.《教育心理学》 社,2003年; 社,2003年;
二、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
普通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 工程心理学
第二节 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1、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1832-1920)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1832-1920) 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所心理 学实验室,运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 被誉为科学心理学之父。
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 期末考试占70% 闭卷考试。 期末考试占70%。闭卷考试。 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由平时作业、出勤与听课等综合而成, 平时成绩由平时作业、出勤与听课等综合而成,在总成绩中 占30%。 30%
第一节
第一章 绪论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心理学研究什么 1、心理学的概念与任务: 心理学界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 心理学界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 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 研究心理现象、 揭示心理规律 , 研究心理现象 、 揭示心理规律, 具体包括 心理描述与测量、 解释和说明 、 心理描述与测量 、 解释和说明、 预测和控 制三个方面。 制三个方面。
教学基本要求 1.以科学精神为指导,要求学生认真学习、理解心理学研究 以科学精神为指导,要求学生认真学习、 的一般原理,认真完成作业, 的一般原理,认真完成作业,逐步掌握的心理学研究主要 方法、操作技能和形成教育科研的能力。 方法、操作技能和形成教育科研的能力。 2.要求学生高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主动参加教育教学实践, 要求学生高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主动参加教育教学实践, 并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内容, 并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内容,提高运用心理学知识的能 力。 3.课程内容应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适当超前意识的先进性, 课程内容应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适当超前意识的先进性, 同时根据学生的特点,知识范围选择适当, 同时根据学生的特点,知识范围选择适当,突出应用性和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第四节 教育心理学概论
一、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应 用科学与理论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研究学校 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 科学。 诞生: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 Thorndike)在 诞生: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L Thorndike)在 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而后于 1913—1914年又扩展为《人的本性》 1913—1914年又扩展为《人的本性》、《学习心 理》、《个别差异及其起因》三大卷,提出了系 个别差异及其起因》 统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和完整的学习理论。西方教 育心理学名称和体系,由此开始确立。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
(1)对心理现象的不同理解 人类对心理现象的理解随着人类改造自然、 人类对心理现象的理解随着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发展 在变化。 在变化。 自然主宰论:认为万物有灵, 自然主宰论:认为万物有灵,自然主宰着人类的一切心理活 动和行为活动 灵魂独立论:认为人的灵魂虽寄寓在肉体中, 灵魂独立论:认为人的灵魂虽寄寓在肉体中,但它可以离开 肉体独立存在, 肉体独立存在,不依赖于肉体 心理主宰论:认为人的心理现象是主宰万物的, 心理主宰论:认为人的心理现象是主宰万物的,如宋代的陆 九渊就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九渊就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形神结合论:将心理现象与人的身体器官结合起来。 形神结合论:将心理现象与人的身体器官结合起来。 人脑机能论:
二.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研究教育 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 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 , 揭示教育过程和 心理发展的关系, 心理发展的关系 , 把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 果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去。 果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去。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受教育 者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心理的个别差异, 道德品质的形成,教育者应有的心理品质 等。
大脑结构图(一) 大脑结构图(
大脑结构图(二) 大脑结构图(
大脑结构图(三) 大脑结构图(
大脑结构图(四) 大脑结构图(
神 经 系 统 结 构 图
( 2 ) 客 观 事 物 是 心 理 活 动 的 源 泉 客观事物 ----- 反映于 ------- 人 脑 社会实践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 (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虽然人的心理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 虽然人的心理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但人脑中的客 观事物的印象毕竟不是客观事物本身, 观事物的印象毕竟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因为心理对 客观现实的反映,总是在具体的人身上, 客观现实的反映,总是在具体的人身上,每一个具 体的人不仅存在生理、成熟和个性上的差异, 体的人不仅存在生理、成熟和个性上的差异,而且 还有当时心理状态的差异。 还有当时心理状态的差异。 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人能认识世界, 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人能认识世界,创造性地改造 世界;人能认识自己、控制自己、完善自己。 世界;人能认识自己、控制自己、完善自己。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内容共分为十三章。第一章 概论;第二 章 感知觉;第三章 记忆;第四章 思维与想象;第五章 注意;第六章 情绪、情感与动机;第七章 意志;第八章 人格;第九章 能力与技能;第十章 发展心理学 第十一 章 社会心理学 第十二章 心理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本课程课内学时数为54 学时。 本课程课内学时数为 54学时 。 安排在第二学年一期第 一学期开设( 其他专业的按教学计划执行) 每周3 课时。 一学期开设( 其他专业的按教学计划执行), 每周3 课时 。 本课程的课堂讲授共51 学时, 复习课3 学时 , 本课程的课堂讲授共 51学时 , 复习课 3 学时, 适当采用多 媒体辅助教学, 媒体辅助教学,以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辅助实例分 析、讨论、习题和测验;同时注重加大学生自学力度。 讨论、习题和测验;同时注重加大学生自学力度。
第五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原则 系统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
二、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二、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观察法、 观察法、 调查法、 调查法、 心理测量法、 心理测量法、 心理实验法、 心理实验法、 质的研究
思考题
1.识记: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概念、研 识记: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究的对象及其内容;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2.理解:心理现象的实质;心理结构(心 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心理的脑机制 3.应用:运用心理的实质的观点分析心理 现象
(2)心理现象的结构:
心理过程 : 认识过程一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情感过程一情绪、情感 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 : 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 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3)心理现象的主要发生、发展规律问题 一是心理结构问题 二是心理过程问题 三是心理的脑机制问题 四是心理的发生与发展问题
4.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1)行为主义的发展 (1)行为主义的发展 (2)心理分析的发展 (2)心理分析的发展 (3)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第三节 心理现象及其实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高度组 织起来的物质——人脑的反映特性;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织起来的物质——人脑的反映特性;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环境的主观反映 (1)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与抑制。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动就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 脑的反射活动。 大脑的反射活动包括三个主要环节 :开始环节:中间环节: 终末环节: 反射弧: 感觉器官--传人神经--大脑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感觉器官--传人神经--大脑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心理学中产 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心理学中产 生了许多的流派 : (1)结构主义 (1)结构主义 (2)机能主义 (2)机能主义 (3)行为主义 (3)行为主义 (4)精神分析学派 (4)精神分析学派 (5)格式塔心理学 (5)格式塔心理学
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 科学理论的发展。 科学理论的发展。 2 .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有较大的意义 。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有较大的意义。 (1) 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与质 有助于提高教育、 量 (2) 有助于更新教育观念 , 帮助教育者提高 有助于更新教育观念, 自我教育能力
2.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科学心理学的哲学基础:唯理论与经验 (1)科学心理学的哲学基础:唯理论与经验 论 (2)科学心理学的生物学与生理学基础 生物学研究的兴起,以19世纪生物学家达 生物学研究的兴起,以19世纪生物学家达 尔文的贡献最大 生理学的研究影响心理学,主要始自德国 三位生理学家的研究:谬勒 、赫姆霍兹 、 费希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