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科版
盐、水1、取一平匙盐,放在烧杯的水中观察。
2、轻轻的搅拌几下后观察。
3、再搅拌一会儿,静置,观察。
填写观察记录观察结论是什么呢?观察结论:一些物质(如食盐等)可以溶解在水中。
怎样来观察、描述沙子在水中的状态呢?态实验得到结论一些物质(如食盐等)可以溶解在水中。
做实验沙子在水中的状态。
填写观察记录后面的沙子面粉作比较。
让学生了解一些物质(如食盐等)可以溶解在水中。
让学生通过观察、描述沙子在水中的状态,继而得出结论。
观察、描述沙子在水中的状态实验器材:烧杯、小勺、玻璃棒、沙子、水1、观察没放入水中的沙子是什么样。
2、取一平匙沙子,放在烧杯的水中观察。
3、轻轻的搅拌几下后观察。
4、再搅拌一会儿,静置,观察。
填写观察记录观察结论是什么呢?观察结论:一些物质(如沙粒等)不填写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状态做面粉是否在水中溶解的实验填写观察记录通过观察到的现象比较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状态让学生掌握面粉在水中溶解情况。
能溶解在水中。
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状态相同吗?比较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状态:想一想面粉在水中溶解吗?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1.观察面粉在水中的状态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玻璃杯内,观察面粉的变化。
2、用玻璃棒轻轻搅拌,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3、把它放置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做实验.比较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让学生学会.比较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让学生掌握过滤方法。
让学生掌握过滤实验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填写观察记录观察结论是什么呢?观察结论:面粉不能溶解在水中。
如何比较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2.比较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那么怎样来判断它们是否溶解于水中了呢?采用过滤法过滤需要哪些仪器呢?滤纸、铁架台、漏斗、玻璃棒、烧杯仔细观察过滤前后烧杯中的水和滤纸的变化,记录下来。
通过过滤实验得到的结论。
学习溶液的特点。
掌握食盐、沙、面粉过滤前后烧杯中的水和滤纸的变化掌握溶液的两个特点是什么做过滤实验时需要注意什么呢?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壁。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课设计一、教课目的(一)科学看法:1.指引学生进行察看、比较,逐渐形成对于“溶解”的描绘性看法。
2.有些物质简单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简单溶解在水中。
3.溶解是指物质平均地、稳固地分别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别出来。
(二)过程与方法:1.察看和描绘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简单溶解和不简单溶解的现象。
2.能使用过滤装置分别几种固体与水的混淆物。
(三)感情、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与不简单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研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在察看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仔细的察看才会使描绘更正确。
严格依据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二、教课要点:描绘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点。
三、教课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同样和不一样。
用过滤的方法分别出不可以在水中溶解物质四、学情剖析:四年级的很多学生科学研究的踊跃性比较高。
本节课所波及的实验器械许多,且多为易碎玻璃制品,对学生正确操作器械的要求较高。
我校学生在着手实验的规范性上较差,要讨教师在解说和演示时重视指引学生规范实验步骤和方法。
其他,四年级的学生对食盐在水中溶解已有接触,但仅为初步认识,还不可以分辨出哪些物质能在水中溶解,什么状态才是溶解,怎么用多种方法察看溶解并将其用更为规范的语言表述出来。
教课准备:五、分组资料:食盐、沙(使用前淘洁净)、面粉、装水烧杯、玻璃棒、锥形漏斗、滤纸、方座支架。
六、教课过程:(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2分钟师:以前,有一头小毛驴驮着一袋盐过河,河水很深,把它的盐吞没了,等它过了河后,感觉身上轻了很多,回头一看背上只剩下口袋了,盐到哪里去了呢?学生随口会说出(化了、消融了),趁势引出“溶解”一词,那么水能溶解哪些物质呢?今日我们就来研究溶解单元的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板书)(二)着手操作,研究新知。
1.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变化——4分钟(1)教师板书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实验备课
2-1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实验一
实验名称:不同材料的溶解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判断不同材料在水中是否溶解。
实验类型:分组
实验材料:每组准备:烧杯玻璃棒小苏打面粉食用油粉笔末洗衣粉黏土木屑
实验过程:
1、先在烧杯中分别倒入约三分之二的清水。
2、用药匙取适量的小苏打、面粉、食用油、粉笔末、洗衣粉、黏土、木屑,分别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分别搅拌。
搅拌时,要注意按顺时针方向,玻璃棒不要碰触玻璃杯的杯壁。
3、搅拌后静置一会儿,观察溶解的情况。
实验现象:小苏打、洗衣粉能在水中溶解,面粉、食用油、粉笔末、黏土、木屑不能在水中溶解。
实验结论:有的物体在水中能溶解,有的物体在水中不能溶解。
小学科学(四上)《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案三篇
小学科学四年级《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精选三篇教案篇一: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科学概念】: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面粉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
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观察并描述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状态。
难点是描述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不同现象以及用过滤的方法把面粉从水中分离出来。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配置好的糖水和盐水。
2.烧杯及半杯清水、食盐、沙子、玻璃棒、面粉。
3.过滤装置(方座支架、大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小烧杯)。
分组准备:1.大烧杯2个、食盐、淘洗干净的沙子(用纸包好)玻璃棒1根2.方座支架(调好高度)、大烧杯1个、玻璃棒1根、滤纸1张、漏斗1个、小烧杯1个。
3.实验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前谈话:同学们喜欢上科学课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的器材,和大家一块儿研究科学。
老师要送给大家几个字(多媒体呈现:仔细观察精确描述),知道它的意思吗?(二)新课导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两杯透明液体,糖水和盐水)师;你们猜它们会是什么?生:两杯清水师:谁愿意来尝尝,大家放心绝对安全卫生。
(两名学生上台品尝,并说说它们的特点和不同)生:一杯水甜,一杯水咸师:水怎么变甜和咸的呢?(请学生猜猜理由)生:里面放了盐和糖师:那为什么看不见盐和糖呢?生:化了,溶解了,盐和糖在水中化了,也就是盐和糖在水中溶解了(多媒体呈现:“溶解”,并板书)师;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溶解”(多媒体呈现;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吗?)(三)观察、描述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1、导入并观察实验器材师: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食盐和沙子,你觉得把它们放在水中是怎么样子的?(板书:食盐和沙子)(学生猜测)2、师:那大家猜得对不对呢?让我们用(实验)来验证吧。
四年级科学教案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全国一等奖)
三、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深入探究。
1、老师今天还带来了面粉,它能不能溶解在水里呢?你们猜猜看。
思考、猜测
(能、不能)
2、面粉在水中是溶解还是不溶解,同学们产生了不同看法,如何才能验证自己的看法呢?
老师为每一组都准备了面粉。我们先把面粉倒入水中,观察一下有什么变化,然后搅拌一下再看看,我们还可以把烧杯举起来,对着光观察。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有更多的发现。(老师巡视指导)
(食盐颗粒慢慢变小,逐渐消失,看不见了)
(能看见)
(沙子的颗粒大小不变化,沉在水底)
(没有)
4、小结:(指板书)食盐在水中看不见了,也没有沉淀出现,食盐在水中是溶解的,那沙呢?
原来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补充板书)
回顾实验现象,思考回答。
(在水中能看见颗粒,有沉淀出现,是不溶解。)
判断物质在水中溶解还是不溶解,可以通过什么现象来判断?
课题
2.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课时
1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中的第一课,本课着重于对溶解现象的观察,能够判断某种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了。
本课教材呈现了三个活动:
活动一:比较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两杯混合物的主要区别,发现溶解的主要特征:变成微粒,没有沉淀。
1、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把已经混合在一起的面粉和水分离呢?
学生猜测
2、今天老师就推荐一种分离装置:出示简易过滤装置(由滤纸和杯子组成)
教师演示:用勺子取一勺子液体倒入简易过滤装置内,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学生观察
3、用勺子取桌子上三个烧杯中的液体,分别倒在相应的简易过滤装置内进行过滤,观察滤纸和过滤后的液体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实验报告单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实验报告单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实验报告单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水对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探究水的溶解特性以及溶解过程中的一些现象。
实验材料:1. 水2. 盐3. 糖4. 小碗5. 搅拌棒实验步骤:1. 准备三个小碗,分别放入适量的水。
2. 在第一个小碗中加入适量的盐,搅拌均匀。
3. 在第二个小碗中加入适量的糖,搅拌均匀。
4. 观察并记录每个小碗中的溶解情况。
实验结果:在第一个小碗中,盐完全溶解于水中,形成了透明的盐水溶液。
在第二个小碗中,糖也完全溶解于水中,形成了透明的糖水溶液。
在第三个小碗中,只加入了纯净的水,没有溶解任何物质。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水能够溶解一些物质。
在实验中,盐和糖都能够完全溶解于水中,形成溶液。
而纯净的水则没有溶解任何物质,保持了其原有的性质。
水能溶解物质的原因是因为水分子的特性。
水分子是由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的,具有极性。
氧原子带有负电荷,氢原子带有正电荷,这使得水分子呈现出部分正电荷和部分负电荷的特性。
这种极性使得水分子能够与其他极性分子或离子相互作用,从而发生溶解。
在盐水溶液中,盐的分子会与水分子发生离解,形成离子。
水分子的部分正电荷与盐中的阴离子相吸引,部分负电荷与盐中的阳离子相吸引,使盐分子逐渐分散在水中,形成了盐水溶液。
而在糖水溶液中,糖分子是由多个碳、氢、氧原子组成的非离子性分子。
糖分子与水分子之间通过氢键相互作用,使糖分子逐渐分散在水中,形成了糖水溶液。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解过程中的热现象。
在加入盐或糖后,搅拌溶液时会感觉到溶液变热。
这是因为溶解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即溶解时吸收了周围环境的热量。
这也是为什么在夏天喝冰镇糖水或盐水会感觉凉爽的原因。
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观察到了水对盐和糖的溶解能力。
水能够溶解一些物质,形成溶液。
溶解过程中会伴随着吸热现象。
这个实验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水的溶解特性,还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第一课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第二单元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目标:1. 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
2. 引导学生经历对物质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的观察、描述的过程。
3. 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师备:调好的两杯干净的盐水和糖水、五个透明的杯子、水槽、食盐、面粉、沙、高锰酸钾、砂糖、漏斗、滤纸、铁架台。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1、导述:水能溶解很多物质。
由于水溶解了自然界中的许多矿物质,生物得到了营养;由于水溶解民空气中的氧气,水中的动物和植物能够生存……我们怎么知道某种物质在水中是不是溶解了?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水能无限制地溶解某种物质吗?用什么办法加快物质的溶解呢?本单元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2、出示两杯干净的盐水和糖水。
师:“老师这里有两杯饮料,你猜猜是什么饮料呢?想尝尝味道吗?”“说一说,品尝到了什么味道?你认为它们分别是什么东西制作的?”“你看见这杯水中的糖和盐了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糖和盐等物质在水中会有哪些变化。
”二、探究内容:1.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1)学生实验活动。
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玻璃杯内,用筷子轻松搅拌一分钟。
观察食盐在水中的变化。
(2)取一小匙沙,放入盛水的玻璃杯内,用筷子轻松搅拌一分钟。
观察沙在水中的变化。
(3)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师:怎样描述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食盐在水里溶解了吗?”“沙在水里溶解了吗?”(4)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溶解了”?哪些现象能使我们知道“沙在水里没有溶解”?第二课时一、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1)师:“食盐在水里很快就被溶解了,形成了盐的水溶液;沙在水中却很难被溶解。
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2)学生实验活动。
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用筷子轻轻搅拌一分钟,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教科版科学四上2.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2.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水作为一种溶剂,能够溶解很多物质,从而引出溶液的概念。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溶解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溶液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对溶解的过程和溶液的特点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作为一种溶剂,能溶解很多物质;掌握溶解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水作为一种溶剂,能溶解很多物质;溶解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2.难点:溶液的概念以及溶解的过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水、各种固体物质(如盐、糖、面粉等)、玻璃棒、烧杯、量筒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溶液图片,如盐水、糖水、饮料等,引导学生关注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验,向学生展示水作为一种溶剂,能溶解很多物质。
如将盐、糖、面粉等固体物质放入水中,观察其溶解过程。
同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溶解过程中的现象,如温度变化、溶液颜色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操作,观察和记录溶解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掌握溶解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总结溶解的过程和溶液的特点,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能溶解这么多物质?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水,还有哪些物质可以作为溶剂?学生通过讨论,了解和掌握其他溶剂的性质和应用。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单元的第一课。
教材由两个部分构成:一、食盐在水中溶解了;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在这一课中,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溶解的特征,并为后续的探究活动做铺垫。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溶解是有一定认识的,例如,学生常喝糖水,生病后常喝板兰根或感冒冲剂等,类似这样的现象学生们都经历过,甚至亲手做过。
一部分学生也听说过“溶解”一词,但不知道溶解就是口语中常说的“化掉了”,更不能准确地说清楚究竟什么是溶解,也不能准确判断出物质是否发生了溶解。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能力目标:学习使用过滤方法,从而对溶解的特征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情感目标:在实验中体验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四、重点难点重点是:观察比较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不同状态,并引导学生描述它们的特征,判断物质是否溶解。
难点是:学习使用过滤的方法并把沙和面粉从水中分离出来,从而使学生对溶解的特征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交流互动的方式,运用观察法、比较法、实验法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地、愉快地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为每各小组准备:烧杯4个、盛有水的水槽1个、适量的食盐、面粉、沙、小勺1个、滤纸1张、漏斗1个、玻璃棒1根、铁架台1个。
六、教学过程:我以“溶解”为主线,(展示课件)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分别是1、歌曲导入,揭示课题2、动手操作探索新知3、课后延伸,开阔视野。
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展示课件)我首先播放动画歌曲《不动脑筋别发言》,在欣赏完动画歌曲后,学生肯定知道为什么走在前面的黑驴落到后面去了,我顺势引出“溶解”一词,从而揭示本课课题并板书: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这一环节我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画歌曲入手,营造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她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小学科学课堂教案《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小学科学课堂教案《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小学科学课堂教案《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为了让小学生们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店铺整理了小学科学课堂教案《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教学目标:1.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2.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3.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4.严格按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教学准备:3个盛有水的烧杯、食盐、面粉、沙、搅拌棒教师准备:3个过滤装置,3张滤纸教学过程:《小毛驴过河》的故事导入从前,有一头小毛驴驮着一袋白糖过河,河水很深,把它的白糖淹没了,等它过了河后,觉得身上轻了许多。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生:白糖在水中溶化了。
师:恩,真棒!那除了溶化,还可以用哪些不同的词汇来描述呢?生:溶解师:真了不起,掌声送给他。
(板书:溶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板书:在溶解边上添上余下的几个词)(若生答不到溶解,由师得出,科学研究中为了不发生混乱,我们把这种现象统一称为“溶解”)师:你知道在日常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也能溶解在水中呢?【板书设计】能:盐,味精……溶解不:石头,沙子……?:面粉……融化冰,巧克力,蜡烛(若学生答到冰,师反问一句:真的溶解吗?其他生会说:是溶化。
师问:融化与溶解是同一回事情吗?生答:不同。
师问:区别在哪里?生:融化需要热量的,在火中的,溶解要在水中的。
)师:解释得真好,掌声送给他。
(若生答到面粉时,师问一句,真的溶解吗?你怎么知道的?生:我看到…有其他生会说不溶解。
师:好的,现在出现分歧了,由说面粉溶解的,有说面粉不溶解的,看来大家对溶解还只是一知半解。
你想不想把它弄明白?生:想。
师:好的,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就有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师:老师还有个问题,你观察过溶解到底是怎么的一个过程吗?生:会变小变没,白糖在嘴里化了。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说课稿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说课稿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说课稿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说教材:我今天说的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本节是溶解单元的第一节课。
教材呈现了三个活动:活动一,学生通过观察、比较食盐、沙在水中变化的不同,认识溶解这一概念;活动二,通过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加深对溶解和不溶解的理解。
活动三,通过学习使用过滤的方法,理解溶解的本质特征。
这一课是在三年级初步认识水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今后研究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等知识提供感性和理性的基础。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过亲身实验,细心观察实验过程,并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2、使学生了解有些物质可以溶解于水中,有些物质却不能溶解于水中。
3、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4、感知溶解了的物质是不能从水中分离出来的,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观察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结构,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描述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不同现象以及用过滤的方法把沙和面粉从水中分离出来。
二、说学情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溶解是有一定认识的,例如,学生常喝糖水,早饭会喝妈妈做的鸡蛋汤等,类似这种情况学生们都比较熟悉。
一部分学生也听说过“溶解”一词,但不知道就是口语中常说的“化掉了”,更不能准确地说清楚究竟什么是溶解,以及不能准确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溶解。
三、说教法基于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坚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生为本,教师主导,以思维训练为主线安排本课教学,通过交流互动的方式,运用观察法、比较法、发现法、实验法进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自主地、愉快地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精神,形成注重事实,敢于提出问题的严谨科学态度,发展能力,激发兴趣。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含作业设计实验记录单)-2.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科版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是溶解单元的起始课,让学生初步感知溶解,理解溶解特征中的“不能自行沉降和过滤不能分离出颗粒物”这两个特征。
教材呈现了三个活动:活动一,比较并描述食盐与沙子在水中的不同状态;活动二,观察并描述面粉在水中的状态,初步判断面粉是否溶解于水,加深对溶解和不溶解的理解;活动三,分别过滤盐水、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对比观察,排除疑问,理解“溶解”概念。
这一课将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溶解概念,学习过滤实验的技能,也为后面研究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以及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等知识提供铺垫。
教材中介绍了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要求,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过大,可改用简易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实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溶解是有一定认识的,如把少量的糖或盐放在水里,就会慢慢化掉,把沙放进水里就不会化掉,类似这样的现象学生们都见过,甚至亲手做过。
他们对溶解的认识停留在“一种物质跑到了水中看不见了”,学生对于“肉眼看不见”、“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等溶解的特征缺乏认识,也不能科学描述,不会准确判断物质在液体中是否溶解。
所以本课教学就要在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提升。
通过观察、比较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并期望通过过滤实验加深学生对溶解和不溶解本质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一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2.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目标1.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等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的现象。
2.使用简易过滤装置分离面粉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观察比较活动中,体验研究溶解与不能溶解现象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观察并描述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状态。
【教学难点】比较并描述面粉在水中的变化,判断面粉在水里是否溶解。
观课心得 科学《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董金宝
今天听取了高进老师的《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一课,本课 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中较为典型的实验课,溶解单元从观察食 盐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到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 的一系列活动中去。通过观察、比较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 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学生可能会提 出来的一系列问题,逐步深入开展观察研究活动。本节课结构 安排合理,采用互动探究的课堂模式,遵循科学性原则,主体 性原则,活动性原则,以学生实验为主,学生亲自操作,经过 教师点拨得到结论。整节课活动高效,教师引导到位能突出本 节课的重点,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目标达成度高。 本节课也值得商榷的地方:1.学生实验中操作要规范,尽 可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的技能,为以后的科学学习奠定良 好的基础。2.本节课因为时间关系过滤的实验的操作只能进行 一次,但是可以对教具进行改进,装二至三个漏斗的话就可以 同时让两三个学生做了,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机会,也节 省了时间,能更直接看到过滤后的不同结果。
班级 4.5 执教人 高进
观课心得
魏金燕教案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城区中心校西街小学魏金燕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可以溶解在水中;2、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分别放入水中时发生的现象;2、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2、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3、意识到结论的得出是建立在正确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放入水中后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食盐、沙、面粉、滤纸、烧杯、玻璃棒、药匙、铁架台、漏斗。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我们运城有个“盐池”,它就是生产我们家中的调味剂食盐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与食盐的科学知识。
先请同学们看老师做这样一个实验: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
(注意取固体药品的要求)2、观察食盐在水中的状态;3、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再观察。
(搅拌注意事项)问:食盐去哪里了?(看不见,都化掉了)在生活中,有时我们还可能说食盐溶解了,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溶解吗?(在水中消失了,不见了)像刚才老师做的实验那样,我们说食盐在水中溶解。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物质也能溶解在水中?二、沙的实验(溶解)老师这还有一种实验材料,(拿出淘洗干净的沙)我想看看啥子在水中是否和食盐一样也能够溶解,老师想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解决这个问题,谁愿意到台前来。
问:你想怎样做就可知道沙子是否也能溶解。
(照刚才老师溶解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沙子是否溶解)实验前,老师有几点要求:1、先观察沙的特征;2、将沙放入一个烧杯中不搅拌,记录观察到的现象;3、再用玻璃棒轻轻搅拌,记录所发生的变化;4、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溶液是否发生变化并进行记录;同学们,你们认为沙在水中溶解了吗?(没有溶解)哪些现象可以说明沙在水中没有溶解?(看见沙粒沉在杯底)三、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通过刚才的观察和比较,同学们知道了像食盐这样,放在水里经过搅拌看不见了,就是溶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盐溶解到河水中了。
食盐和沙与水混合的实验 1.分别取一匙食盐和沙,放入两个盛同 样多水的烧杯中, 观察它们在水中的 变化 。
2.搅拌,观察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
3.静置一会儿,观察食盐和沙在水中 的变化。
3.静置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 变化。
实验要求:
1.四人小组分工合作。
2.实验要安静、快速地进行。 3.完成实验记录表。
面粉与水混合实验记录表
第__组 __月__日
刚放入时 面粉 结论
搅拌后
静置一 会儿后
过滤实验装置
玻璃棒
滤纸 漏斗
铁架台
烧杯
过滤实验注意点
二低 一贴 三靠
食盐、沙、面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水中的比较
不搅拌 搅拌后 放置一会 儿 过滤后
食盐 颗粒慢慢变 颗粒慢慢消 小 失
沙 不变 不变 分散在水中
颗粒消失
不变 沉淀在水 底
没有出现颗粒
沙留在滤纸上 面粉留在滤纸上
面粉 不变
现在你认为:面粉溶解了吗?
通过过滤实验知道: 在水中溶解的物质不能 通过过滤分离; 在水中不溶解的物质能 通过过滤分离。
溶解的特点:
实验要求:
1.四人小组分工合作。
2.实验要安静、快速地进行。 3.完成实验记录表。
食盐、沙与水混合实验记录表
第__组 __月__日
刚放入时 搅拌后
食盐
静置一 会儿后
沙 结论
食盐分散在水中看不见了, 溶解了; 沙沉淀在水下,没有溶解。
面粉和水混合的实验
1.取一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烧 杯中,观察它在水中的变化。 2.搅拌,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1.物质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 2.静止后不会沉淀。
3.过滤后物质不能被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