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实验报告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实验报告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实验报告引言: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生命存在的基础。
我们经常听说水是一种溶剂,能够溶解许多物质。
本实验旨在探究水能溶解哪些物质,并研究溶解过程中的一些规律和特点。
实验材料:1. 水2. 盐3. 砂糖4. 小碗5. 勺子6. 透明玻璃杯7. 蜡烛实验步骤:1. 准备三个小碗,分别放入适量的盐、砂糖和水。
2. 用勺子搅拌每个小碗中的物质,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3. 将溶解后的盐水、糖水倒入透明玻璃杯中,观察其透明度和颜色变化。
4. 将一根蜡烛放入水中,观察蜡烛与水的互动。
实验结果:1. 盐在水中溶解得比较快,形成了透明的盐水。
盐水呈现咸味。
2. 砂糖在水中也能溶解,但速度较盐慢。
砂糖溶解后的水呈现甜味。
3. 盐水和糖水的颜色均没有明显变化,仍然是透明的。
4. 蜡烛在水中浸泡后,没有溶解,而是浮在水面上。
实验讨论:1. 盐和砂糖都能在水中溶解,但溶解速度不同。
这是因为盐分子较小,能够更快地与水分子相互作用,而砂糖分子较大,因此溶解速度较慢。
2. 溶解后的盐水和糖水都呈现透明状态。
这是因为溶解过程中,盐和糖分子与水分子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均匀的溶液,使光线能够穿过。
3. 蜡烛在水中没有溶解,而是浮在水面上。
这是因为蜡烛主要由油脂组成,而油脂与水不相溶。
因此,蜡烛在水中形成了一个与水分隔开的层。
实验结论:1. 水能够溶解一些物质,如盐和糖。
溶解过程中,溶质的分子与溶剂的分子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均匀的溶液。
2. 溶解速度受到溶质分子大小的影响,分子较小的溶质溶解得更快。
3. 溶解后的溶液透明,因为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均匀的溶液。
4. 油脂类物质不溶于水,因此无法被水溶解。
实验意义: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了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特点和规律。
这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化学实验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了水的化学性质和溶解过程。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科版
盐、水1、取一平匙盐,放在烧杯的水中观察。
2、轻轻的搅拌几下后观察。
3、再搅拌一会儿,静置,观察。
填写观察记录观察结论是什么呢?观察结论:一些物质(如食盐等)可以溶解在水中。
怎样来观察、描述沙子在水中的状态呢?态实验得到结论一些物质(如食盐等)可以溶解在水中。
做实验沙子在水中的状态。
填写观察记录后面的沙子面粉作比较。
让学生了解一些物质(如食盐等)可以溶解在水中。
让学生通过观察、描述沙子在水中的状态,继而得出结论。
观察、描述沙子在水中的状态实验器材:烧杯、小勺、玻璃棒、沙子、水1、观察没放入水中的沙子是什么样。
2、取一平匙沙子,放在烧杯的水中观察。
3、轻轻的搅拌几下后观察。
4、再搅拌一会儿,静置,观察。
填写观察记录观察结论是什么呢?观察结论:一些物质(如沙粒等)不填写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状态做面粉是否在水中溶解的实验填写观察记录通过观察到的现象比较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状态让学生掌握面粉在水中溶解情况。
能溶解在水中。
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状态相同吗?比较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状态:想一想面粉在水中溶解吗?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1.观察面粉在水中的状态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玻璃杯内,观察面粉的变化。
2、用玻璃棒轻轻搅拌,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3、把它放置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做实验.比较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让学生学会.比较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让学生掌握过滤方法。
让学生掌握过滤实验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填写观察记录观察结论是什么呢?观察结论:面粉不能溶解在水中。
如何比较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2.比较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那么怎样来判断它们是否溶解于水中了呢?采用过滤法过滤需要哪些仪器呢?滤纸、铁架台、漏斗、玻璃棒、烧杯仔细观察过滤前后烧杯中的水和滤纸的变化,记录下来。
通过过滤实验得到的结论。
学习溶液的特点。
掌握食盐、沙、面粉过滤前后烧杯中的水和滤纸的变化掌握溶液的两个特点是什么做过滤实验时需要注意什么呢?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壁。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逐步形成关于“溶解”得描述性概念。
2、有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3、溶解就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得方法把溶液中得物质分离出来。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与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得容易溶解与不容易溶解得现象。
2、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得混合物。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得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得兴趣。
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得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
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二、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得主要特征。
三、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得变化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用过滤得方法分离出不能在水中溶解物质四、学情分析:四年级得许多学生科学探究得积极性比较高。
本节课所涉及得实验器材较多,且多为易碎玻璃制品,对学生正确操作器材得要求较高。
我校学生在动手实验得规范性上较差,要求教师在讲解与演示时侧重引导学生规范实验步骤与方法。
此外,四年级得学生对食盐在水中溶解已有接触,但仅为初步认识,还不能分辨出哪些物质能在水中溶解,什么状态才就是溶解,怎么用多种方法观察溶解并将其用更为规范得语言表述出来。
教学准备:五、分组材料:食盐、沙(使用前淘干净)、面粉、装水烧杯、玻璃棒、锥形漏斗、滤纸、方座支架。
六、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2分钟师:从前,有一头小毛驴驮着一袋盐过河,河水很深,把它得盐淹没了,等它过了河后,觉得身上轻了许多,回头一瞧背上只剩下口袋了,盐到哪里去了呢?学生随口会说出(化了、融化了),顺势引出“溶解”一词,那么水能溶解哪些物质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溶解单元得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板书)(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食盐与沙子在水中得变化——4分钟(1)教师板书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
方雪云《水能溶解一些物质》(附教学反思)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 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2.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1.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分别放入水中时发生的现象。
2.能使用简单的过滤器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 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2、在观察比较活动中, 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
3.让学生意识到结论的得出是建立在正确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放入水中后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二、教学准备小组准备: 3个盛有水的烧杯, 食盐、沙(沙在使用前淘干净)、面粉各一小袋, 3根搅拌棒, 1套简易的过滤装置, 3个烧杯, 2个勺子, 记录单等教师准备:红糖(勺子), 热水, 1个玻璃杯【演示用】;食盐、沙(沙在使用前淘干净)、面粉各一小袋【展示用】;记录单、红笔【讲解用】;滤纸、漏斗、放有滴管的烧杯, 铁架台, 空烧杯【过滤实验讲解用】三、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出示玻璃杯和红糖)师: 小朋友们, 平时有喝过红糖水么?今天老师带来了红糖。
请大家注意观察, 我取一勺红糖放入杯中, 倒入热水。
出现了什么现象?生1: 整杯水都变成红色的了。
生2: 红糖融化在水中了。
师:在科学上, 这种现象我们不叫“融化”, 而是称为“溶解”。
那这节课, 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看看到底什么是溶解。
板书课题: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1.活动一: 食盐+水、沙子+水、面粉+水师: 今天老师给每组提供了食盐、沙子和面粉, 你们能边观察边告诉我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吗?(预设: 食盐: 白色, 一颗一颗的;沙子: 黄色, 一颗一颗的;面粉: 白色;粉末状)(更准确的描述称之为: 颗粒状!)那将颗粒状的食盐和沙子, 粉末状的面粉放入水中, 能溶解吗?学生预测, 简单交流师: 到底是不是像大家说的这样呢, 口说无凭, 我们一定要通过实验, 寻找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小学科学(四上)《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案三篇
小学科学四年级《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精选三篇教案篇一: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科学概念】: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面粉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
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观察并描述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状态。
难点是描述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不同现象以及用过滤的方法把面粉从水中分离出来。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配置好的糖水和盐水。
2.烧杯及半杯清水、食盐、沙子、玻璃棒、面粉。
3.过滤装置(方座支架、大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小烧杯)。
分组准备:1.大烧杯2个、食盐、淘洗干净的沙子(用纸包好)玻璃棒1根2.方座支架(调好高度)、大烧杯1个、玻璃棒1根、滤纸1张、漏斗1个、小烧杯1个。
3.实验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前谈话:同学们喜欢上科学课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的器材,和大家一块儿研究科学。
老师要送给大家几个字(多媒体呈现:仔细观察精确描述),知道它的意思吗?(二)新课导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两杯透明液体,糖水和盐水)师;你们猜它们会是什么?生:两杯清水师:谁愿意来尝尝,大家放心绝对安全卫生。
(两名学生上台品尝,并说说它们的特点和不同)生:一杯水甜,一杯水咸师:水怎么变甜和咸的呢?(请学生猜猜理由)生:里面放了盐和糖师:那为什么看不见盐和糖呢?生:化了,溶解了,盐和糖在水中化了,也就是盐和糖在水中溶解了(多媒体呈现:“溶解”,并板书)师;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溶解”(多媒体呈现;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吗?)(三)观察、描述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1、导入并观察实验器材师: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食盐和沙子,你觉得把它们放在水中是怎么样子的?(板书:食盐和沙子)(学生猜测)2、师:那大家猜得对不对呢?让我们用(实验)来验证吧。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教学实录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教学实录一、教学内容本课是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是溶解单元的起始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溶解。
这一课的学习,为后面研究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以及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等知识提供感性和理性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
三、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大家看,老师这里有两杯水,谁愿意来猜一猜水的味道?生:回答(五花八门)。
要想知道猜得对不对,在老师保证这两杯水是安全的卫生的情况下,那谁愿意来尝一尝两杯水的味道呢?(生:尝过后,回答一杯是甜的,一杯没有味道。
)。
师结合学生尝到了是甜的,问学生:为什么是甜的呢?(生:放糖了。
)师问:那现在用你的眼睛还能观察到水杯中糖的颗粒?(生:不能。
)师:为什么呢?(生:水杯中的糖化了或者说水杯中的糖融化了。
)师:糖化了,用我们的科学语言来说,就是糖在水中溶解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溶解》(板书)。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从平时我常喝的水开始了这单元的学习。
2.观察描述食盐、沙子在水中的状态师:盐在水中能溶解,其他物质在水中也能溶解吗?想不想来试试呢?(生:想。
)材料袋里为大家准备了食盐和沙子,那它们在水中都能溶解吗?(学生猜测,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
)那要想知道我们猜测的对不对,得用实验来验证一下,实验前请大家先看清实验要求,大屏幕显示:A.请同学们先观察食盐和沙子的样子各是怎样的,并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B.再把食盐放入1号玻璃杯,把沙子放入2号玻璃杯。
仔细观察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状态。
四年级科学教案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全国一等奖)
三、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深入探究。
1、老师今天还带来了面粉,它能不能溶解在水里呢?你们猜猜看。
思考、猜测
(能、不能)
2、面粉在水中是溶解还是不溶解,同学们产生了不同看法,如何才能验证自己的看法呢?
老师为每一组都准备了面粉。我们先把面粉倒入水中,观察一下有什么变化,然后搅拌一下再看看,我们还可以把烧杯举起来,对着光观察。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有更多的发现。(老师巡视指导)
(食盐颗粒慢慢变小,逐渐消失,看不见了)
(能看见)
(沙子的颗粒大小不变化,沉在水底)
(没有)
4、小结:(指板书)食盐在水中看不见了,也没有沉淀出现,食盐在水中是溶解的,那沙呢?
原来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补充板书)
回顾实验现象,思考回答。
(在水中能看见颗粒,有沉淀出现,是不溶解。)
判断物质在水中溶解还是不溶解,可以通过什么现象来判断?
课题
2.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课时
1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中的第一课,本课着重于对溶解现象的观察,能够判断某种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了。
本课教材呈现了三个活动:
活动一:比较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两杯混合物的主要区别,发现溶解的主要特征:变成微粒,没有沉淀。
1、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把已经混合在一起的面粉和水分离呢?
学生猜测
2、今天老师就推荐一种分离装置:出示简易过滤装置(由滤纸和杯子组成)
教师演示:用勺子取一勺子液体倒入简易过滤装置内,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学生观察
3、用勺子取桌子上三个烧杯中的液体,分别倒在相应的简易过滤装置内进行过滤,观察滤纸和过滤后的液体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实验报告单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实验报告单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实验报告单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水对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探究水的溶解特性以及溶解过程中的一些现象。
实验材料:1. 水2. 盐3. 糖4. 小碗5. 搅拌棒实验步骤:1. 准备三个小碗,分别放入适量的水。
2. 在第一个小碗中加入适量的盐,搅拌均匀。
3. 在第二个小碗中加入适量的糖,搅拌均匀。
4. 观察并记录每个小碗中的溶解情况。
实验结果:在第一个小碗中,盐完全溶解于水中,形成了透明的盐水溶液。
在第二个小碗中,糖也完全溶解于水中,形成了透明的糖水溶液。
在第三个小碗中,只加入了纯净的水,没有溶解任何物质。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水能够溶解一些物质。
在实验中,盐和糖都能够完全溶解于水中,形成溶液。
而纯净的水则没有溶解任何物质,保持了其原有的性质。
水能溶解物质的原因是因为水分子的特性。
水分子是由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的,具有极性。
氧原子带有负电荷,氢原子带有正电荷,这使得水分子呈现出部分正电荷和部分负电荷的特性。
这种极性使得水分子能够与其他极性分子或离子相互作用,从而发生溶解。
在盐水溶液中,盐的分子会与水分子发生离解,形成离子。
水分子的部分正电荷与盐中的阴离子相吸引,部分负电荷与盐中的阳离子相吸引,使盐分子逐渐分散在水中,形成了盐水溶液。
而在糖水溶液中,糖分子是由多个碳、氢、氧原子组成的非离子性分子。
糖分子与水分子之间通过氢键相互作用,使糖分子逐渐分散在水中,形成了糖水溶液。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解过程中的热现象。
在加入盐或糖后,搅拌溶液时会感觉到溶液变热。
这是因为溶解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即溶解时吸收了周围环境的热量。
这也是为什么在夏天喝冰镇糖水或盐水会感觉凉爽的原因。
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观察到了水对盐和糖的溶解能力。
水能够溶解一些物质,形成溶液。
溶解过程中会伴随着吸热现象。
这个实验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水的溶解特性,还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评课稿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评课稿《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是教科版四上“溶解”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教材呈现了三个活动:活动一,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不同,初步认识溶解这一概念。
活动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通过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加深对溶解和不溶解的理解。
活动三,通过学习使用过滤的方法,理解溶解的本质。
由于“过滤”实验的加入,使得本课内容在时间上安排非常紧张。
如果不对教材进行个性的处理是很难在40分钟时间内完成预定目标的。
在平时,我们很多老师把他安排为2课时,进而突出过滤实验的重要性,把过滤实验的注意点讲清楚,做到位,毕竟这是一个经典实验。
但是,在公开课上如果安排为2课时,上第一课时显得不饱满,探究性不强,很难出亮点。
这也是很多老师不选择该课上公开课的原因。
严老师敢上敢尝试的精神可嘉,也让我们对该课有了进一步研讨深思的机会。
对照严老师的两次教学,前后2节课体现了对教材的个性处理。
第一次教学用5杯液体看闻尝等方法的引入到第2次教学直接拿出一杯液体通过尝而知盐水进而引出溶解的导入,是严老师对教材的再次理解之后进行的处理,该处理使教学结构紧凑,为后面的探究保留了更多宝贵的时间。
后面过滤实验的“一粘二低三靠”的要点通过媒体展示和教师的演示,在形象直观的基础上也节省了时间,而学生分组做食盐的过滤实验和面粉的过滤实验使之并行探究的`方式,更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展开有效探究的一种尝试与处理。
可惜的是严老师过分执着于“三句话”的策略反而导致本来节省的时间再次流失,而导致拖课现象的发生。
突出探究的层次性是本节课的设计重点,而严老师在第一次试教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通过研讨与交流,在第2次的教学中体现了以“溶解”为主线的层层深入的探究活动,首先让学生通过尝的方法知道盐在水中“溶化”了,这是学生的前概念的暴露,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一杯盐水,观察食盐在水中的变化,先不搅拌,再轻轻搅拌,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食盐的变化,为确立溶解的描述性定义打下基础;其次再让学生观察沙子在水中的变化,并将沙子和食盐进行对比,通过研讨交流初步了解像食盐那样在水里的就是溶解了,而像沙子那样放在水里的就是没有溶解。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食盐
1、食盐在水中不见了。 2、食盐在水里能溶解。 3、食盐完全溶解在水中。
沙子
34-10
1、沙子沉在水杯的底部。
2、沙子在水里不能溶解。
现象小结:
1、有些物质容易溶于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 于水中 2、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的溶液我们叫 做食盐溶液; 3、沙子在水里不容易溶解,我们把它叫做沙和
34-3
我们有时会用到“溶解”这个词,还 会把食盐、糖等溶解到水里去。那么,溶 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第一节: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玻璃杯内, 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实验过程: 观察到的现象:
34-4
活动一:
它们在水里溶解了吗?
1、食盐在水中溶解了吗? 2、沙子在水中溶解了吗? 3、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在水中溶解的物质不能通过 过滤分离; 在水中不溶解的物质能通过过 滤分离。
34-31
溶解的特点:
1.物质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 2.静止后不会沉淀。
3.过滤后物质不能被分离。
34-32
本课知识小结:
1、溶解是指一种物质均匀地分散在另一种物质 中,形成均匀、稳定溶液的过程。 2、溶质是指溶液中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是指溶液中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3、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 离出来。
现在你认为:面粉溶解了吗?
34-29
对观察到的现象小结:
1、食盐:溶于水的食盐没有通过过滤的方 法分离出来; 2、沙子:沙子和水的混合物通过用过滤的 方法被分离出来了; 3、面粉:面粉水通过用过滤的方法和水分 离开来。 (说明面粉在水中不容易溶解。我们叫 它面粉和水的混合物。)
34-30
通过过滤实验知道:
玻璃棒 滤纸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第一课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第二单元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目标:1. 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
2. 引导学生经历对物质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的观察、描述的过程。
3. 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师备:调好的两杯干净的盐水和糖水、五个透明的杯子、水槽、食盐、面粉、沙、高锰酸钾、砂糖、漏斗、滤纸、铁架台。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1、导述:水能溶解很多物质。
由于水溶解了自然界中的许多矿物质,生物得到了营养;由于水溶解民空气中的氧气,水中的动物和植物能够生存……我们怎么知道某种物质在水中是不是溶解了?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水能无限制地溶解某种物质吗?用什么办法加快物质的溶解呢?本单元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2、出示两杯干净的盐水和糖水。
师:“老师这里有两杯饮料,你猜猜是什么饮料呢?想尝尝味道吗?”“说一说,品尝到了什么味道?你认为它们分别是什么东西制作的?”“你看见这杯水中的糖和盐了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糖和盐等物质在水中会有哪些变化。
”二、探究内容:1.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1)学生实验活动。
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玻璃杯内,用筷子轻松搅拌一分钟。
观察食盐在水中的变化。
(2)取一小匙沙,放入盛水的玻璃杯内,用筷子轻松搅拌一分钟。
观察沙在水中的变化。
(3)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师:怎样描述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食盐在水里溶解了吗?”“沙在水里溶解了吗?”(4)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溶解了”?哪些现象能使我们知道“沙在水里没有溶解”?第二课时一、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1)师:“食盐在水里很快就被溶解了,形成了盐的水溶液;沙在水中却很难被溶解。
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2)学生实验活动。
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用筷子轻轻搅拌一分钟,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说课稿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说教材)《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是溶解单元的起始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溶解。
这一课的学习,为后面研究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以及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等知识提供感性和理性的基础。
本课教材呈现了三个活动:活动(一):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不同,认识溶解这一概念。
活动(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通过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加深对溶解和不溶解的理解。
活动(三):通过学习使用过滤的方法,理解溶解的本质。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和比较,知道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探究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能够对食盐、沙、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和不溶解的现象进行描述,能正确规范地进行过滤实验的操作,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引导猜测——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
情感目标: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深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教学重点:观察,比较,描述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结构,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有那些异同以及用过滤的方法把沙和面粉从水中分离出来。
二、说学情溶解看似比较简单的一个生活现象,学生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例如,学生常喝糖水,生病后常喝板兰根或感冒冲剂等,类似这种情况学生们都比较熟悉。
一部分学生也听说过“溶解”一词,但不知道就是口语中常说的“化掉了”,更不能准确地说清楚究竟什么是溶解,以及不能准确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溶解。
学情分析本课是一篇操作性很强的实验课,因此教学时,要尽量让学生亲自做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比较,理解什么是溶解,我先鼓励学生大胆猜一猜,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再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四年级科学上册 溶解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案 教科版
课题: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一)第10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比较知道一些物质易容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易溶解在水中2、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材重:观察、比较、描述食盐、沙和面粉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与不溶解难:比较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有哪些异同教学准备水、烧杯、玻棒、食盐、沙、面粉、放大镜时序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样教及学法指导,能力培养,学生活动,含课练、作业安排等)导入今天,我们进入新的一章的学习,上课前我先考一下你们的记性如何,“你们昨天晚上吃的什么菜“咸”昨天晚餐你们父母为你们准备了什么菜?”[学生回答]:肉、汤等[提示]:需要哪些材料[学生]:肉、水、油、盐(食盐)、味精、姜及葱等[提问了]:肉汤完成后,你还能见到哪些原料?[回答]:肉、水、油、姜和葱等[看图]:我们能解答这只馋狗的疑问吗?[学生]:盐和味精都溶解了[补问]:溶解到哪里去了?[学生]:水中[讲授]:我们应该说:“盐和味精都溶解到水中去了。
”[引导]像我们吃的肉汤等,盐和味精能溶解到水中,而肉姜等却没有溶解掉,可见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也有些物质不能溶解,那么哪些东西能溶解在水中,哪些物质,它的溶解过程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就是实验的方法一起来探究,请同学们看到实验台上,有三包物质,分别标有食盐、沙、面粉,我们的第一个实验就是要这包食盐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在放入水中之前,请大家用放大镜观察食盐是什么样的。
[提示]:做实验需要哪些器材[讲授]:实验步骤[指导]:玻棒的使用方法[强调]:实验过程一定要注意观察[学生]:汇报实验成果[提问]:食盐溶解掉了没有?何以见得食盐溶解了?[实验二]:让学生按溶解食盐的步骤,溶解沙及面粉、[学生]:汇报实验成果[提问]:沙溶解了没有?面粉溶解了没有?[答]:面粉溶解了,面粉没溶解,让学生自由分析其观点[结论]:沙不溶于水,面粉也不溶于水板书设计水能溶解一些物质食盐:白色的晶体,玻璃棒的正确使用食盐在水中:变小——不见了,还是透明的,很均匀,稳定,没沉淀沙在水中:没变化,沉在水底面粉:水面白、分散到水中——沉到水底食盐能溶解在水中,而沙、面粉不能。
小学科学课堂教案《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小学科学课堂教案《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小学科学课堂教案《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为了让小学生们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店铺整理了小学科学课堂教案《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教学目标:1.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2.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3.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4.严格按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教学准备:3个盛有水的烧杯、食盐、面粉、沙、搅拌棒教师准备:3个过滤装置,3张滤纸教学过程:《小毛驴过河》的故事导入从前,有一头小毛驴驮着一袋白糖过河,河水很深,把它的白糖淹没了,等它过了河后,觉得身上轻了许多。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生:白糖在水中溶化了。
师:恩,真棒!那除了溶化,还可以用哪些不同的词汇来描述呢?生:溶解师:真了不起,掌声送给他。
(板书:溶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板书:在溶解边上添上余下的几个词)(若生答不到溶解,由师得出,科学研究中为了不发生混乱,我们把这种现象统一称为“溶解”)师:你知道在日常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也能溶解在水中呢?【板书设计】能:盐,味精……溶解不:石头,沙子……?:面粉……融化冰,巧克力,蜡烛(若学生答到冰,师反问一句:真的溶解吗?其他生会说:是溶化。
师问:融化与溶解是同一回事情吗?生答:不同。
师问:区别在哪里?生:融化需要热量的,在火中的,溶解要在水中的。
)师:解释得真好,掌声送给他。
(若生答到面粉时,师问一句,真的溶解吗?你怎么知道的?生:我看到…有其他生会说不溶解。
师:好的,现在出现分歧了,由说面粉溶解的,有说面粉不溶解的,看来大家对溶解还只是一知半解。
你想不想把它弄明白?生:想。
师:好的,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就有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师:老师还有个问题,你观察过溶解到底是怎么的一个过程吗?生:会变小变没,白糖在嘴里化了。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说课稿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说课稿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说课稿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说教材:我今天说的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本节是溶解单元的第一节课。
教材呈现了三个活动:活动一,学生通过观察、比较食盐、沙在水中变化的不同,认识溶解这一概念;活动二,通过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加深对溶解和不溶解的理解。
活动三,通过学习使用过滤的方法,理解溶解的本质特征。
这一课是在三年级初步认识水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今后研究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等知识提供感性和理性的基础。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过亲身实验,细心观察实验过程,并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2、使学生了解有些物质可以溶解于水中,有些物质却不能溶解于水中。
3、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4、感知溶解了的物质是不能从水中分离出来的,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观察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结构,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描述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不同现象以及用过滤的方法把沙和面粉从水中分离出来。
二、说学情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溶解是有一定认识的,例如,学生常喝糖水,早饭会喝妈妈做的鸡蛋汤等,类似这种情况学生们都比较熟悉。
一部分学生也听说过“溶解”一词,但不知道就是口语中常说的“化掉了”,更不能准确地说清楚究竟什么是溶解,以及不能准确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溶解。
三、说教法基于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坚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生为本,教师主导,以思维训练为主线安排本课教学,通过交流互动的方式,运用观察法、比较法、发现法、实验法进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自主地、愉快地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精神,形成注重事实,敢于提出问题的严谨科学态度,发展能力,激发兴趣。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含作业设计实验记录单)-2.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科版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是溶解单元的起始课,让学生初步感知溶解,理解溶解特征中的“不能自行沉降和过滤不能分离出颗粒物”这两个特征。
教材呈现了三个活动:活动一,比较并描述食盐与沙子在水中的不同状态;活动二,观察并描述面粉在水中的状态,初步判断面粉是否溶解于水,加深对溶解和不溶解的理解;活动三,分别过滤盐水、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对比观察,排除疑问,理解“溶解”概念。
这一课将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溶解概念,学习过滤实验的技能,也为后面研究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以及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等知识提供铺垫。
教材中介绍了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要求,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过大,可改用简易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实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溶解是有一定认识的,如把少量的糖或盐放在水里,就会慢慢化掉,把沙放进水里就不会化掉,类似这样的现象学生们都见过,甚至亲手做过。
他们对溶解的认识停留在“一种物质跑到了水中看不见了”,学生对于“肉眼看不见”、“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等溶解的特征缺乏认识,也不能科学描述,不会准确判断物质在液体中是否溶解。
所以本课教学就要在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提升。
通过观察、比较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并期望通过过滤实验加深学生对溶解和不溶解本质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一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2.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目标1.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等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的现象。
2.使用简易过滤装置分离面粉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观察比较活动中,体验研究溶解与不能溶解现象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观察并描述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状态。
【教学难点】比较并描述面粉在水中的变化,判断面粉在水里是否溶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
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
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食盐1、沙1、面粉1、装水烧杯3、筷子1、玻棒1、水槽1、漏斗1、滤纸3、铁架台1。
(沙在使用前淘干净。
)
【教学过程】
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1.学生观察实验: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
过一会再搅拌,观察它们的变化。
2.学生汇报观察现象:食盐在水里的变化是怎样的?沙在水里呢?(注意纠正学生的汇报: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在水里不容易)
3.组织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板书食盐的溶解现象和沙不容易溶解现象。
)
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教师讲解: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食盐溶液;沙在水中不容易溶解,我们则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
那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
2.学生实验: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静静观察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里的变化,然后再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3.组织汇报: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吗?把它放置一会儿我们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4.教师引导描述:面粉水中是什么样的状态?
5.讨论: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6.教师引导:为了作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
演示折纸和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注意不要将液体溅到滤纸外,倒入漏斗中的液体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上沿。
7.学生实验:分别做过滤食盐溶液和沙和水的混合物以及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并观察滤纸,汇报观察结果。
8.交流实验结果,整理对溶解的新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提醒学生注意:溶解的溶不是熔也不是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