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03《论语十则》精品
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论语》十则 课件(20张)
-12-
1 《论语》十则
首页
聆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1.文脉图解
《论语》十则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阅读鉴赏 一起思考
2.主旨归纳 《<论语>十则》通过孔子与弟子的谈话,对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思想品德修养、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礼”)等问题作了形象 而生动的说明,体现了孔子思想的博大与深邃,对我们今天加强个 人修养,很有启迪意义。
-3-
1 《论语》十则
首页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阅读鉴赏 一起思考
聆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春秋时期,天下争战不断,动荡不安。春秋后期,诸侯国的数量已 大大减少,只剩下十几个。而诸侯国内部的矛盾又凸显出来,不少 诸侯国的国政被国内公族、卿大夫掌握,公族、卿大夫和国君之间 矛盾尖锐,甚至出现了国君被逼出逃、臣子弑君篡国的事情。
阅读鉴赏 一起思考
古汉语判断句的类型 1.“……者,……也。” 这种格式的判断句,在主语后用语气助词“者”表示提顿,在谓语后 用语气助词“也”煞句以表示肯定语气。如“诸葛孔明者,卧龙 也”(《隆中对》),主语“诸葛孔明”后用“者”表示提顿,谓语“卧龙”后 用“也”煞句,翻译时“者”和“也”都略去不译,添上判断词“是”。全句 译为:“诸葛孔明是隐居的俊杰。” 2.“……,……也。” 这种格式的判断句,在主语后不用语气助词“者”字,只在谓语后面 用语气助词“也”字煞句,以表示肯定语气。如“和氏璧,天下所共传 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在主语“和氏璧”后没有“者”提顿,在谓 语“天下所共传宝”后有语气助词“也”煞句。
-13-
1 《论语》十则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人教版 高中语文 选修系列》《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论语》十则ppt(84张)
(1)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要苛求生活条件的好坏,即“君 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2)学习要谨慎,要深入思考后再提出自己的见解,即 “敏于事而慎于言”。
(3)要善于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从而改正自己的缺点,修 正自己的道德行为,即“就有道而正焉”。
(4)在学习的问题上要有谦虚求实的品格,“知之为知 之,不知为不知”,要有恒定的志向,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体味其中的快乐。
5.如何理解“克己复礼”?“礼”和“仁”是什么关 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孔子的基本思想是“仁”,就是为人类生 活所确立的最基本的和最高的道德原则,也就是以仁爱的精 神协调人际关系,并由此解决社会问题。能做到“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那么,男女老少,每个人平等相处, 安分守己,这是孔子所主张的最高的理想境界。
(2)子路、颜渊、孔子各自的志向不同,道德修养的境界 也有高低之异:
暂 举一 例:羁 鸟恋 旧林, 池鱼 思故 渊。 (《归 园田 居》)“羁”字看其字形,为马被辔头罩住,可理解为“束缚” 之意。类似带有“罒”的字均有“网罗、束缚”的意思,如 “罗、罩、罹、罟”等。
2.邻字帮助法 在文言文阅读中,实词以单音节为主,即一个字往往就 是一个词。而以两个或几个词义相同或相近的实词合起来表 示一个共同的意义的现象也经常出现。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相 邻的字来推断其意义。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03《论语十则》精品课件
第六则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知者:知,同“智”。
乐:乐,喜爱。
第六则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先生说:“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 山;智者活跃,仁者沉静;智者快乐, 仁者长寿。”
第六则 【赏析】这则好像是用山水的比拟对仁者和智者作一 个比较。他认为智者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 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仁者仁慈宽容而不容易冲动, 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乐山乐水”不一定只是 就性情而言,或许它更体现了一种人生价值观或者是 生活态度。智者乐水,因为他们如水通过自身的流动 滋润万物,且海纳百川;仁者乐山,因为他们如山, 山虽不语却以自身的厚重令人高山仰止。 【感悟】“知者善行若水,海纳百川;仁者厚德如山, 容载万物。”
《论语》里多次提到“君子”品性,如“君子 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坦荡荡”“君子成 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病无能焉,不病 人之不己知也”,等等。请将有关语录整理出 来,联系日常的为人处世,讨论孔子所说的 “君子”人格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意义。
明确:《论语》里的“君子”一般是指道德修养达到 完善境界的人,即具备了“仁”的人。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强调说话要慎重,做 事须勤勉; “君子坦荡荡”,指君子因为依循于道,内心无私, 所以精神上很放松自在,小人则相反,内心充满杂虑, 所以总是忧愁不安;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要帮助人成就好 的品德,而不是去助长别人的恶,这其实也是“己欲 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思;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强调个人应 该以修身求学为重,而不应在意能否出名。
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 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女:同“汝”,你。 知:通“智”。
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论语》十则 课件(64张)
三、词类活用 1.饭.疏食、饮水 ___名__词__作__动__词__,__吃_________
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_动__词__的__使__动__用__法__,__使__…__…__安__逸__,__使__…___念__
3.就有道而正.焉 _形___容__词__作__动__词__,__修__正__(自__己__的__道__德__行__为__)______
◎国学链接 [文学常识]
语录体经典——《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 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的儒家学 派经典著作。 《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叙事体为 辅,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 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 庸》《孟子》并称“四书”。
4.知者乐水,____仁__者__乐__山______;知者动,_仁__者__静___;知 者乐,_仁__者__寿___。
5.不义而富且贵,___于__我__如__浮__云_____。 6.___君__子__坦__荡__荡_____,小人长戚戚。
节选的《 论语 十则》,通过孔子与弟子的谈话,对学习的
谨就食有之道,而时正而焉.献焉_助.__词___,代____表词____陈,____述相____语当____气于___“__之__”__ 且 则牛 焉.置 羊土 何石 择焉.__助__兼__词__词__,__,__表__于__疑__何__问__,__语__在__气__哪___里_____ 8.焉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_助__词__,__用__于__句__中__表__语__气__舒__缓__、__停__顿___ 于 _相__乱_当_石_于_间_“_择_然_其_”_一_,_二_…_扣…_的_之_样_,_子_硿__硿焉. _助__词__,__形__容__词__词__尾__,_ 青 _“__麻在__头这__伏里__焉、.__在___那兼____里词____”,____“____于__此__、__于__之__”__,__意__思__是____
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论语》十则 课件(37张)
பைடு நூலகம்
语文
快乐晨读
课前预练
课堂精研
课后拓展
第18页
经典品质/超越梦想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 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 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 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快乐晨读
课前预练
课堂精研
课后拓展
快乐晨读
课前预练
课堂精研
课后拓展
第9页
经典品质/超越梦想
同步导练/RJ·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语文
课前预练
快乐晨读
课前预练
课堂精研
课后拓展
第10页
经典品质/超越梦想
1.作家作品
同步导练/RJ·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语文
文本常识
快乐晨读
课前预练
课堂精研
课后拓展
第11页
经典品质/超越梦想
同步导练/RJ·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语文
第12页
经典品质/超越梦想
同步导练/RJ·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语文
2.背景资料 孔子所处的社会,是动荡的社会;所处的时代,是变革的时代。春秋时期,周王室日 益衰微,各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连年不断,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在客观上也 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此时为了变革社会现实,挽救统治者灭亡的命运, 孔子建立了宽宏博大的思想体系,其核心就是“仁”(爱人),而“仁”的核心就是推己及 人的忠恕之道。孔子从“仁”的主张出发,政治上要求实行德政,重视教化;经济上惠民, 使民“足食”。为了把德政变为现实,孔子信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道德修养 和政治有机结合起来。在孔子看来,言行中的道德是最尖锐、最重要的问题了。因此,在 整部《论语》中,几乎每一篇都有关于修养身心、提高自身道德水平的论述。这些论述, 尽管有一定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对于今天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仍然有 极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论语十则》精品课件
参考译文: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 求知的正确态度吧!对待知识, 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 说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 的啊!”
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 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怎样用一句话概括孔子在这句话中 要表达的意思?
学习要有谦虚的态度
4、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 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 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 友信之,少者怀之。” 颜渊、季路:颜回、子路 侍:陪侍 盍:何不 裘:本指皮衣 共:共同享用 憾:抱怨 敝之(把车马、衣裘)用破,用坏。 伐善:夸耀长处 施:表白 安之,信之,怀之:
6、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 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参考译文: 孔子说,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 山;智者活跃,仁者沉静;智者快乐, 仁者长寿。
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 饭:吃,作动词 疏食:粗粮 饮水:喝水 肱: gōng胳膊。曲肱,弯着胳膊 而:连词,修饰 而:却,转折连词
孔子说:“君子总是心胸宽广,小 人常是忧愁悲伤。” 【评析】 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 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物,不 计较个人厉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为 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 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9、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 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 勿视,非视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 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复礼:使言行回复到周礼上。 克己:克制自己。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学习目标:1、理解各则语录;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论语》十则_课件1
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___形__容__词__的__意__动__用__法__,__以__…__…__为__乐___ 6.不义而富且贵____形__容__词__作__动__词__,__得__到__富__贵______________ 7.戒之在得____动__词__活__用__作__名__词__,__泛__指__一__切__贪__欲____________ 8.请事斯语矣____名__词__用__作__动__词__,__施__行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文翻译
子曰:“君子 食 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 而 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做事 勤劳敏捷,说话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修正自己的德 行,这样可以说是喜欢学习了。” (以上“学而”篇)
无:副词,不,不要。安:安逸,舒适。敏:敏捷,勤快。 ①而:连词,表并列。②而:连词,表顺承,可不译。 就:靠近。有道:有道德的人。 正:修正(自己的道德行为)。已:同“矣”,句末语气助词。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起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 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在我看来就像浮 云一样。”
孔子说:“君子心胸开朗而宽广,小人经常局促忧愁。”
饭:动词,吃。疏食:粗粮。饮:( yìn )喝。肱( gōng): 由肩膀到胳膊肘这一块,泛指胳膊。
动词,称许,赞许 动词,女子出嫁
动词,使……返回,回去 动词,带回
动词,归附,归属
(8)焉
就有道而正焉
助词,表陈述语气
谨食之,时而献焉
代词,相当于“之”
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则牛羊何择焉
《论语》十则(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返回
一、多维探究 激活你的思维 1 .《〈论语〉十则》的前面几则,是孔子关于学习的 看法。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关于学习有哪些主张? 提示:从节选的这三则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待学习 有如下主张: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要苛求生活条件的好坏,即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学习要谨慎,要深入思考后再 提出自己的见解,即“敏于事而慎于言”;要善于向有道德的 人学习,从而改正自己的缺点,修正自己的道德行为,即“就 有道而正焉”;在学习的问题上,要有恒定的志向,才可以有 一定的作为,要谦虚、诚实,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 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以记 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 箴言。“论语”即是论纂( 先师孔子的 )语言。《论语》成于 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 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 “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 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 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 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 《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 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 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 《古
慎于言 ①敏于事而 . 枕之 ②曲肱而 . 知之 ①知之为 . ②为 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
)
A.两个加点的“而”字,用法相同;两个加点的“为” 字,用法不同。 B.两个加点的“而”字,用法不同;两个加点的“为” 字,用法相同。
返回
C.两个加点的“而”字,用法相同;两个加点的“为”
返回
《论语》还善于通过对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 象。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
《论语十则》高中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PPT
【评析】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 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 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 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 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 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 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 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 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在这个阶段中, 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终身学习
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 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怎样用一句话概括孔子在这句话中要 表达的意思?
学习要有谦虚的态度
4、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 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 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
这一则,孔子论述“仁”,强调克制
私欲,用礼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侧重强 调了个人的修身。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从这则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对老师所学的信 服,也可以看出师生关系的和谐。应该说, 讲究自我表现约束,用一定的社会规范来调 适自己的行为与语言,提高个人修养,使人 与人的关系和谐,这种思想是值得提倡的。
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 加以删修,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山东曲阜“三孔” 孔府 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
孔林 孔子墓地
孔林:孔子墓地 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记录孔子及其
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 。有语录体(也叫格言
体)、对话体、叙事体三种体式。是研究孔子 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 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论语十则》讲义
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 得主曾在巴黎宣称: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 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 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论 语十则》讲义
孔子,名 ,字
,家
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
,政治上
主张
,鼓励人们 入世 ,即“出
来做事”。开___讲学的风气,传说有
弟子
人,身通六艺者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论 语十则》讲义
第三则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 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 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女:同“汝”,你。 知:通“智”。
语十则》讲义
第二则
【赏析】这一则写出了孔子的早立志与 好学。孔子十五岁立下了学习的志向, 并且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想,然后坚持 不懈地努力,终有所成。正是通过刻苦 的学习,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成 为了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
【感悟】“终身学习,便成天才”。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论 语十则》讲义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论 语十则》讲义
孔子是一位旷世奇才,虽然一生颠 沛游离,命运坎坷,但他所创建的儒家 思想,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他在 政治思想上大力宣扬“仁”的学说,提 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以实 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为最高境界。 所宣扬的“忠孝礼仪”的儒家思想,在 漫长的封建王朝中起着主导地位,成为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被历代 封建统治者推崇为“圣人”。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论 语十则》讲义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论 语十则》讲义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论 语十则》讲义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论 语十则》讲义
语文:《〈论语〉十则》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
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 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部《论语》治天下”。
返回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通‚悦‛ 按时 愉快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了解 而 不 愠, 不亦君子乎?‛ 但 怨恨,恼恨 有道德修养的人
12、人不知而不愠
14、是知也
15、知之不如好知者
1、人不知而不愠
2、温故而知新
3、学而不思则罔
5、默 而识之
4、敏而好学
6、 择其善者而从之
一、把单音字变成双音字: 学---学习 习—复习 请你再举几个例子? 二、古今意思不同: 不知而不愠---了 解 三、通假字: 不亦说乎----悦 敏----聪明 请你再举出相应的例子? 还有没有这样的字?
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用来 好处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亲身实践胜于呆坐空想.
返回
1、学而时习之
2、诲女知之乎
3、知之为知之
5、是以谓之文也 9、可以为师矣
4、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6、默而识之 10、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13、知之为知之
7、择其善者而从之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1、是以谓之文也 12、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返回
7.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于之 虚数,几个人 走 在其中 择其 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他们的优点 顺从 好的方面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
虚心求教,取长补短,改正不足
下一则 返回
8. 子曰:‚
知 之 者
不如
(对待任何学问和事业) 懂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论语十则》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有:同“又”。 立:站得住的意思。 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 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 逾,越过;矩,规矩。
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山是稳定 的,可信赖的,它始终矗立不变,包容 万物,是最可靠的支持。仁爱之人则和 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 物所动摇,他们以爱待人、待物,像群 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站得高,看得 远,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 不忧不惧,所以能够长寿。
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 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孔林 孔子墓地
山东曲阜“三孔”
孔府 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
孔林:孔子墓地
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记录孔子及其 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 。有语录体(也叫格言 体)、对话体、叙事体三种体式。是研究孔子
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
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返回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 下”。“宋代有名的宰相赵普曾经对宋太宗赵匡义 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 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 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 而《论语》更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 《论语》治天下”,就是这个意思。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 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 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 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 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 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 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这里, 孔子强调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有了浓厚的兴趣,我 们才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孔子正是这一 点的身体力行者,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 味,”即为明证。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论语十则》研读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论语十那么》研读《论语十那么》是中国的经典,下面一起去研读一下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论语十那么》吧!第一到第九那么为语录体,第十那么为对话体。
这里所编的十那么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卫灵公》。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那么罔(wǎng),思而不学那么殆(dài)。
”(《为政》)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hǎn)》)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重点字词解释: (1)子:先生,指孔子。
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论语十则》课件上课用
05
总结与思考
如何将《论语》的思想应用于现代生活?
仁爱与尊重
将《论语》中强调的仁爱和尊重他人的思想应用于现代生活中, 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道德修养
通过学习《论语》中的道德规范,可以帮助现代人树立正确的价值 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个人修养。
自我管理
借鉴《论语》中的自我管理思想,可以帮助现代人更好地管理自己 的情绪和行为,提高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
学思结合
《论语十则》强调学思结合,有 助于培养人们的思考能力和创新
能力。
勤奋好学
通过学习《论语十则》,人们可 以培养出勤奋好学的品质,不断 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教育理念
《论语十则》所蕴含的教育理念, 有助于推动现代教育的发展,提
高教育质量和社会效益。
04
《论语》与其他儒家经典的 关联
《论语》与《大学》的关联
详细描述:《论语》和《孟子》都是儒家经典,它们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论语》中提出的仁、义 、礼、智、信等道德原则,在《孟子》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阐述。《孟子》强调了人性本善,提 倡仁政,主张君王应以德治国,这些思想都与《论语》中的思想相呼应。
《论语》与《中庸》的关联
总结词:哲学思考
详细描述:《论语》和《中庸》都是儒家经 典,它们都涉及到哲学思考。《中庸》强调 的是中庸之道,主张在处理人际关系和政治 关系时要保持平衡和谐,这与《论语》中提 出的仁爱、正义等原则是相通的。两者都强 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对于社会稳定和
总结词
实践与应用
03
总结词
快乐与满足
05
04
详细描述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实践和应用,只有 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 真正地掌握它。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论语十则》PPT49页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02 《论语》十则-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精品课件(人教版)
“克己复礼”为仁;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②怎样达到“仁”的境界?
“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③ 在《论语》中,还有哪些句子体现了这种思想?你 认为孔子的这些“仁”的思想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贯通理解 难点突破
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志向
孔子的基本思想就是“仁”,就是为人类生活所 确立的最基本的和最高的道德原则,也就是以仁爱的 精神协调人际关系,并由此解决社会问题。男女老少, 每个人平等相处,安分守己,这是孔子所主张的最高 的理想境界。
贯通理解 难点突破
3“克己复礼”,理解“仁”的内涵
“实事求是才是学习的正确态度。”
第四则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
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
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侍:服侍,站在旁边陪着尊贵者叫侍。 盍:兼词,何不。(诸、焉、叵) 敝:破、坏。 伐:夸耀。 施劳:施,表白。劳,功劳。 少者怀之:让少者得到关怀。
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 长期追随孔子。
女:同“汝”,你。
知:通“智”。
“由(即子路)!我教诲你的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 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啊!”
赏析3
孔子实事求是的精神。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其实是很简单的一 个道理,其实做到还是很难。
饭疏食:饭,动词,吃。疏食即粗粮。 曲肱:肱,由肩至肘的部位,泛指胳膊。曲肱,即弯着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