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科研设计教案、讲稿

合集下载

护理教育学教案设计及讲稿模板

护理教育学教案设计及讲稿模板

护理教育学教案设计及讲稿模板导言护理教育对于培养优秀的护理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案设计和讲稿的编写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为您介绍护理教育学教案设计及讲稿的模板和要点,希望能够帮助您提升教学效果。

教案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学生应能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掌握护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2.理解护理教育学在护理实践中的重要性;3.了解护理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护理教育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1.护理教育学的定义与概念;2.护理教育学的理论基础;3.护理教育学的发展历程;4.护理教育学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分别是:教学重点:护理教育学的定义与概念,护理教育学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护理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护理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1.讲述法:通过讲解护理教育学的概念、理论和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护理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和实践应用;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护理案例,引导学生应用护理教育学的理论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教学评价主要以以下方式进行: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教师提问的回答、参与讨论的积极性等;2.作业评价:布置相关作业,如文献阅读、案例分析等,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3.期末考试: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考核,包括选择题、问答题等。

讲稿模板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护理教育学。

护理教育学是护理教育的理论基础,对培养优秀的护理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护理教育学的定义和概念。

护理教育学是研究护理教育的一门学科,它主要关注护理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

通过护理教育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护理教育的本质和特点。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护理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护理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护理学等。

护理教育学教案设计及讲稿

护理教育学教案设计及讲稿

护理教育学教案设计及讲稿1. 引言在护理教育领域,教案的设计和讲稿的撰写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护理教育学教案设计的重要步骤以及讲稿的编写要点,旨在帮助护理教育者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护理教育学教案设计的步骤护理教育学教案设计的步骤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评价等。

2.1 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护理教育的核心,要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目标,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2 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在护理教育中,可以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3 设计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和评判,应该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可以采用课堂讨论、考试测评、临床实习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 护理教育学讲稿的编写要点护理教育学讲稿的编写要点主要包括清晰的结构安排、适当的语言风格和引人入胜的教学内容等。

3.1 清晰的结构安排讲稿的结构要清晰,包括引言、主体和总结等部分。

引言部分要引起听众的兴趣,主体部分要逻辑清晰,总结部分要概括讲解的要点。

3.2 适当的语言风格在编写讲稿时,要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风格,避免使用专业术语、难以理解的长句和生僻词汇。

要注重语言的流畅性和表达的准确性,使听众能够轻松理解和接受所讲内容。

3.3 引人入胜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具有吸引力,可以通过生动的案例、图表以及相关的实践经验等来增加听众的参与度。

同时,要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正确性,确保所传达的知识和信息是准确可靠的。

4. 结语护理教育学教案设计和讲稿的撰写是提高护理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教案设计和生动的讲稿编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

护理教育者应该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以培养更多的优秀护理人才。

护理科研设计范文

护理科研设计范文

护理科研设计范文一、研究题目:《探究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二、研究背景:慢性疼痛是一种长期存在且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的疾病。

慢性疼痛患者往往面临疼痛、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多种问题,对患者生活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采取合适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护理干预的选择提供依据。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1.研究内容:(1)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疼痛部位、疼痛程度等。

(2)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常规护理组、药物治疗组、综合护理组。

(3)采集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数据,包括生活自理能力、社交活动、心理状况、睡眠质量等方面。

(4)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研究方法:(1)实施常规护理:保持环境舒适、给予翻身护理、定时评估疼痛程度等。

(2)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给予合适的镇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镇痛药等。

(3)综合护理: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心理疏导、康复训练等措施,以全面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4)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数据,以评估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

五、研究预期结果:(1)常规护理组:预计通过常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社交活动,但对心理状况和睡眠质量的影响可能较小。

(2)药物治疗组:预计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疼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3)综合护理组:预计综合护理能够全面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生活自理能力、社交活动、心理状况和睡眠质量等方面。

六、研究意义与创新点:(1)研究意义:通过对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比较,可以为护理干预的选择提供依据,帮助患者更好地改善生活质量。

(2)创新点:本研究将常规护理、药物治疗和综合护理三种常用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了比较,并不仅仅关注疼痛程度的变化,还将生活质量的多个方面纳入研究范畴,从而更全面地评估护理干预的效果。

护理教育学教案设计及讲稿范文

护理教育学教案设计及讲稿范文

护理教育学教案设计及讲稿范文一、引言护理教育是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关键环节,教学过程中的教案设计和讲稿撰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析护理教育学教案设计的要点,并给出一份范文讲稿,以供参考。

二、护理教育学教案设计要点2.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对于教案设计起到指导作用。

教学目标应明确、具体、可测量,并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契合。

以本次教学为例,假设教学目标为“学生能够了解基本的护理理论和技能,掌握护理实践中的重要要点”。

2.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相对于整个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因此需要给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讲解和训练。

教学难点是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的较难部分,需要通过巧妙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和引导。

2.3 教学内容安排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有层次感,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有利于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2.4 教学方法与教具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可以运用案例分析、示范演示、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具进行教学。

2.5 学生评价与反馈在教案设计中,应考虑学生评价与反馈的机制。

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三、讲稿范文敬爱的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关于基本的护理理论和技能的重要要点。

我将以三个方面进行讲解,分别是护理理论的基本概念、护理技能的重要性以及护理实践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护理理论的基本概念。

护理理论是指护理学科中对于护理实践的总结和归纳的一种知识体系。

它是护理实践的指导和基础,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护理水平。

在学习护理理论时,我们需要重点掌握护理的核心概念、基本原则和典型模式。

接下来,我将强调护理技能的重要性。

护理技能是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良好的护理技能能够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学习和训练护理技能时,我们需要注重细节,遵循护理规范,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护理教案讲稿模板范文

护理教案讲稿模板范文

【患者卧位与安全护理】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患者卧位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性。

- 熟悉不同卧位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 了解患者安全护理的基本原则。

2. 技能目标:- 能够正确摆放患者卧位,确保患者舒适和安全。

- 能够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卧位,预防并发症。

- 能够进行患者安全护理,降低患者跌倒、压疮等风险。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患者护理的关爱之心。

- 提高学生应对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

- 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1. 患者卧位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性2. 常见卧位的特点及适用范围3. 患者安全护理的基本原则4. 案例分析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常见卧位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患者安全护理的基本原则。

2.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卧位,预防并发症。

1. 讲授法:系统讲解患者卧位及安全护理的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角色扮演法:模拟临床场景,让学生体验患者卧位摆放及安全护理的过程。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患者卧位?卧位对患者有哪些重要性?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讲解1. 患者卧位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性- 解释卧位的定义,阐述卧位对患者的重要性。

2. 常见卧位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介绍平卧位、侧卧位、半坐卧位、头低足高位等卧位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3. 患者安全护理的基本原则- 强调安全护理的重要性,讲解预防跌倒、压疮等并发症的措施。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实际病例,分析患者卧位及安全护理存在的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3. 教师点评,总结经验教训。

四、角色扮演1. 教师分配角色,模拟临床场景。

2. 学生按照角色扮演,进行患者卧位摆放及安全护理。

3. 教师观察并指导,确保操作规范。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3. 教师解答疑问,布置课后作业。

护理教案讲课稿模板及范文

护理教案讲课稿模板及范文

教案名称:基础护理技能——测血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血压的概念、正常范围及测量方法。

- 了解血压测量的注意事项及异常血压的处理原则。

2. 技能目标:- 能够正确使用血压计进行血压测量。

- 能够正确读取血压值,并判断血压是否正常。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 增强学生关爱患者、尊重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血压的概念及正常范围。

2. 血压测量的方法及步骤。

3. 血压测量的注意事项及异常血压的处理原则。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血压的概念及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血压测量在临床护理中的意义。

(二)讲解1. 血压的概念及正常范围:- 血压是指心脏泵血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 正常血压范围为收缩压90-120mmHg,舒张压60-80mmHg。

2. 血压测量的方法及步骤:- 准备血压计、血压袖带、听诊器等物品。

- 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将血压袖带绑在患者上臂。

- 调整袖带松紧度,使其与皮肤紧贴,但不过于紧绷。

- 轻轻按压袖带,使压力高于患者收缩压约30mmHg。

- 松开袖带,听诊器放在患者肱动脉搏动处,记录听到的第一声搏动音为收缩压,消失的最后一声搏动音为舒张压。

3. 血压测量的注意事项及异常血压的处理原则:- 选择合适的血压计和袖带。

- 测量血压时,患者应保持安静,避免紧张。

- 测量血压前,患者应休息5-10分钟。

- 测量血压时,患者手臂位置应与心脏同高。

- 如发现血压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根据医生指示进行处理。

(三)实践操作1. 教师示范血压测量操作。

2. 学生分组进行血压测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相互评价,总结经验。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强调血压测量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次课程内容,掌握血压测量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 观察临床护理中血压测量的实际操作,记录并分析异常血压的情况。

《护理科研》PPT课件

《护理科研》PPT课件
• 要将本文新的知识信息与过去文献所述结合起来,并说明本文在实际应用中的作 用
• 切忌肤浅的评论过去文献,注意它是否与你的结果、结论相关 • 对自己的贡献,要谦逊。最好用事实说明问题,让读者去评价 • 讨论中应以事实为依据,从理论和实践来加以论证和阐明 • 讨论不是文献综述,不要一味使用文献资料,而忽视自己的材料和结果
a
9
选题原则
2.创新性 根据实用性提出的问题,必须查文献,查新检索,熟知类似研究的过去与 现况,避免低水平重复,浪费人力、物力。
创新 把幻想变为现实
a
10
选题原则
3. 科学性 题目提出的科学依据,是前人研究或自己观察的启发,还是新技术新方法 在本领域的应用,或基础研究的继续。 4.可行性 病例来源、测量方法、测量技术、设备、时间等可行性。
最新的探索
最新的动态
最新的成果
科研热点
科研难点
存在问题
a
3
科研的起步
“薄发靠厚积”—积累资料 ➢ 读书笔记 ➢ 工作笔记 ➢ 病例登记
✓ 文献中找研究方向 ✓ 病例中找存在问题
a
4
科学研究过程
➢ 信息积累
多读书、杂志
读书笔记
多开会、学习
文献综述
➢ 经验积累
多临床实16
论文主要组成部分的具体要求—摘 要
➢ 目的 简明扼要指出研究目标 ➢ 材料和方法 简述所使用的设备,实验对象,所采取的研究方案,数据分析的方法 ➢ 结果 研究相关发现精确的总结,应包括发现的实际数字、百分比和P值 ➢ 结论 用1、2句话总结出对结果的分析 ➢ 注意从题目到结论各组成结构的顺应性
a
7
选题原则
➢ 用精练、准确的文字概括成为题目 ➢ 个别题目可加附标题进一步限定 ➢ 目的明确、概念准确、文字精练、语意清晰,适当注意生动

护理科研案例课程设计

护理科研案例课程设计

护理科研案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护理科研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步骤。

2. 学生能掌握如何选择科研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和实施研究。

3. 学生能掌握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并运用护理科研实例进行解析。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一项护理科研案例。

2. 学生能够运用护理科研方法,对实际临床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解决。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科研案例的讨论和评价,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护理科研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增强科研意识。

2. 学生能够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护理专业素养。

3. 学生能够关注护理科研的发展动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学生能够通过护理科研案例学习,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尊重他人意见。

本课程针对护理专业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以上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护理科研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具备科研素养的护理人才。

同时,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护理科研基本概念:研究护理科研的定义、分类和作用,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让学生理解科研在护理领域的重要性。

2. 科研选题与设计:学习如何选择科研课题、制定研究目标和假设,介绍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实验设计、调查设计和观察研究等。

3. 数据收集与整理:讲解数据收集的方法和工具,如问卷、访谈和观察表等,以及数据整理和分析的基本技巧。

4. 护理科研方法:学习常用的护理科研方法,如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和混合方法研究,结合实例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5. 数据分析方法:介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如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等,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演示。

6. 护理科研论文撰写:讲解护理科研论文的结构、写作要求和技巧,以及如何发表科研论文。

7. 护理科研案例解析:分析典型的护理科研案例,让学生了解科研在解决实际临床问题中的应用。

护理科研课程设计

护理科研课程设计

护理科研课程设计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现代医疗技术不断发展,护理行业的需求不断增长。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事护理职业。

然而,护理教育课程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基础层面,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为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护理科研领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

目的和目标本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护理科研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

本课程的目标如下:•提高学生的护理科研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设计和实施符合科研规范的研究课题;•培养学生的数据整理、分析和报告撰写能力。

课程大纲第一讲护理科研的基本概念•护理科研的定义、意义和目的;•护理研究的类型和分类;•护理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二讲科学研究的设计与规范•科学研究的基本设计与规范;•研究课题的选择、文献综述和研究目的;•科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和数据保密;•科学研究的统计分析和报告撰写。

第三讲护理科研实践基础•研究方法的基本内容和步骤;•科学探究的实施和管理;•研究数据的采集、统计和整理;•护理科研问题和实践的探讨。

第四讲护理科研信息的获取和整合•护理科研信息来源和获取方法;•获取和整合护理科研文献;•护理科研信息的整合和分析方法。

第五讲护理科研论文的撰写与发表•论文撰写的基本要素和技巧;•论文投稿及发表的标准和规范;•科学研究的学术道德和知识产权;•护理国际期刊的选择和撰写规范。

课程实验为了巩固护理科研课程的学习内容,本课程设计还安排了一系列与实践相关的实验,例如:•数据分析软件的使用;•医学数据库的使用;•护理科研课题的设计和实施;•护理科研论文的撰写和发表。

教材和参考资料本课程设计的主要教材包括:•《锥似无穷——护理科研设计与实践》(作者:张三);•《护理科研中的统计方法和实践》(作者:李四);•《护理科研数据分析实用指南》(作者:王五);•《护理科研计量分析方法与应用》(作者:赵六);•《护理科研项目实践与管理》(作者:钱七);参考资料还包括以下期刊和网站:•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Nursing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

护理教研室教案模板范文

护理教研室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理论二、授课班级:护理专业2022级1班三、授课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第3节课四、授课教师:张慧敏五、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护理学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基本理论。

- 了解护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护理学基本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撰写护理学论文的能力。

3. 素质目标:- 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责任感。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内容:1. 护理学基本概念2. 护理学发展历程3. 护理学基本理论4. 护理学研究方法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讨论法3. 案例分析法4. 互动式教学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提问:什么是护理学?2. 回答:护理学是一门研究护理实践和护理理论的科学。

3. 引出本节课主题:护理学基本理论。

(二)讲授新课(40分钟)1. 护理学基本概念- 定义:护理学是一门研究护理实践和护理理论的科学。

- 内容:护理学涉及人体生理、病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知识。

2. 护理学发展历程- 护理学起源:从古至今,护理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 我国护理学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护理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 护理学基本理论- 护理程序: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

- 护理模式: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4. 护理学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访谈、观察、个案研究等。

- 定量研究:调查、实验、统计分析等。

(三)讨论与互动(10分钟)1. 提问:如何运用护理学基本理论分析临床案例?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结果。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重点内容。

2. 强调护理学基本理论的重要性。

九、作业布置:1. 阅读相关护理学论文,了解护理学研究现状。

2. 撰写一篇关于护理学基本理论的论文。

十、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2. 教学过程中有哪些亮点和不足?3. 今后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备注:1. 本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护理教案讲课模板及范文

护理教案讲课模板及范文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护理基本操作技能,了解各项技能的操作原则和注意事项。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熟练进行护理基础操作的能力,提高护理实践操作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护理工作的热爱,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1. 护理基本操作技能: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2. 基本护理操作:协助患者翻身、喂食、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3. 基本消毒、隔离与防护知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护理基本操作技能、注意事项等理论知识;2. 示范法:教师现场示范护理操作,学生观摩学习;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护理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课程内容,强调护理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性;2. 学生讨论护理基本操作技能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二)理论讲解1. 教师讲解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2. 教师讲解协助患者翻身、喂食、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基本护理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3. 教师讲解基本消毒、隔离与防护知识。

(三)示范与观摩1. 教师现场示范护理操作,包括测量生命体征、基本护理操作等;2. 学生认真观摩,记录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四)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护理操作练习,包括测量生命体征、基本护理操作等;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确保学生掌握正确操作方法。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强调护理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性;2. 学生分享实践操作心得,总结操作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3. 教师针对学生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护理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2. 学生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操作规范、熟练程度等;3. 学生对护理工作的热爱程度和职业道德素养。

教案范文:一、教案标题:护理基础技能训练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熟练进行测量生命体征的能力,提高护理实践操作水平;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护理工作的热爱,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护理教案讲课模板范文

护理教案讲课模板范文

一、课题:《基础护理操作技能——静脉输液术》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静脉输液的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掌握静脉输液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技能目标: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巧,能够独立进行静脉输液操作。

3. 素质目标: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静脉穿刺技巧、静脉输液操作步骤。

2. 教学难点:静脉穿刺成功率、无菌操作原则。

四、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教学模型、注射器、输液器、针头、酒精棉球、碘伏棉球、胶布等。

2.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静脉输液术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2. 学生分组,讨论静脉输液术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二)理论讲解1. 静脉输液的目的: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治疗感染等。

2. 静脉输液的操作步骤:查对、核对、备物、皮肤消毒、静脉穿刺、固定、输注、观察与护理。

3. 静脉穿刺的注意事项:无菌操作、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控制进针速度、观察患者反应等。

(三)示范操作1. 教师示范静脉穿刺技巧,强调无菌操作原则。

2. 学生分组,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不规范之处。

(四)练习操作1. 学生分组,轮流进行静脉穿刺练习,教师现场指导。

2. 强调无菌操作、观察患者反应等要点。

(五)讨论与总结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静脉输液术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2. 教师点评,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课后作业:1. 复习静脉输液术的理论知识,熟悉操作步骤。

2. 针对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查找相关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护理质量。

3.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本教案以《基础护理操作技能——静脉输液术》为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静脉输液术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护理教研室教案设计模板

护理教研室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案名称【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授课班级】护理专业XX班【授课时间】第X周,第X节课【授课教师】[教师姓名]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具体知识点],如:无菌技术、生命体征监测等。

- 学生能够理解[具体知识点],如:护理程序、患者心理护理等。

2. 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具体技能],如:静脉输液、伤口换药等。

- 学生能够正确评估患者病情,制定护理计划。

3.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护理决策能力。

-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具体知识点],如:无菌操作原则、静脉输液技巧等。

2. 教学难点:- [具体知识点],如:复杂病情的护理评估与护理计划的制定。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护理学基础知识,强化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培养临床思维。

3. 角色扮演法:模拟临床场景,让学生体验护理工作,提高实践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结合实际案例,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兴趣。

2. 讲授新知识- 详细讲解[具体知识点],如:无菌技术操作步骤、静脉输液注意事项等。

3. 实践操作演示- 教师示范操作技能,如:静脉输液、伤口换药等。

4. 学生练习-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操作。

5. 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6. 总结与反思- 教师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积极性。

2. 操作技能掌握情况:通过学生练习,评价操作技能掌握程度。

3.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提问、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2. 实操用物:如:注射器、输液器、无菌物品等3. 案例资料八、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护理研究书讲解课程设计

护理研究书讲解课程设计

护理研究书讲解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护理研究的基本概念、目的与意义;2. 掌握护理研究的基本过程,包括选题、设计、实施和评价;3. 了解护理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和统计学工具。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检索、筛选和评价护理研究文献;2. 能够运用护理研究的基本方法,设计简单的护理研究方案;3. 能够运用统计学工具对护理研究数据进行初步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护理研究充满敬畏之心;2. 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关注护理学科发展,关爱患者,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护理专业核心课程,旨在通过讲解护理研究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护理研究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起点的大二护理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护理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护理研究能力,为未来从事护理工作和科研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护理研究基本概念:研究护理研究定义、目的、意义及其在护理学科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护理研究导论2. 护理研究过程:介绍护理研究的基本过程,包括选题、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分析及评价。

教材章节:第二章 护理研究过程与设计3. 研究方法:讲解护理研究中常用的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护理研究方法4. 统计学工具:介绍护理研究中常用的统计学方法,如描述性统计、推论性统计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 数据分析与统计学方法5. 护理研究文献检索与评价:教授如何检索、筛选和评价护理研究文献。

教材章节:第五章 护理研究文献检索与评价6. 护理研究实践:结合案例,指导学生设计护理研究方案,并进行数据分析。

教材章节:第六章 护理研究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共安排12个课时,每课时45分钟。

第1-2课时,讲解护理研究基本概念;第3-4课时,介绍护理研究过程;第5-6课时,讲解研究方法;第7-8课时,介绍统计学工具;第9-10课时,教授护理研究文献检索与评价;第11-12课时,进行护理研究实践。

(郑萍萍)护理研究_科研设计_课件 试讲

(郑萍萍)护理研究_科研设计_课件   试讲

一、类实验研究(半实验性研究)
特点: • 一定有对研究对象的干预措施;

• • •
缺少按随机原则分组或没有设立对照组;
属前瞻性研究(干预在前,效应在后); 因果关系论述不如实验性研究的可信度较高; 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
类实验性研究---举例
研究:病友之间的同辈支持项目对于改善住院治疗的乳 腺癌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
分组方案1 分组方案2 A病房试验组 乳腺癌患者 对照组 不接受同辈支持组 不同病房 非随机 同辈支持组 B病房对照组 不接受同辈支持组
试验组 同辈支持组
乳腺癌患者
同一病房
随机
二、类实验性设计类型
(一)不对等对照组设计 (二)自身前-后对照设计 (三)时间连续性设计
(一)不对等对照组设计(nonequivalent control group design)
又名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
概念: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研究对象不是采用随机的方法分
组,是由研究对象或研究者根据试验条件和人为设定的标
准选择,并分配到试验组或对照组,进行同期的对照试验 分类:1.不对等对照组仅后测对照设计; 2.不对等对照组前-后对照设计;
研究:小组教学干预模式的效果
特点: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研究对象采用非随机法分组
自身变量的稳定性无法确定
类实验性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
优点
可行性高,更为实用
局限性
效果的判断很难完全归因于干预措施
结果不如实验性研究的可信度高
第三节 非实验性研究
non-experimental study
一、非实验性研究设计特点 二、非实验性研究设计
三、非实验性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
什么是非实验性研究? 概念

护理研究方案的设计PPT教案

护理研究方案的设计PPT教案

统计设计
按照统计学原则, 就资料的收集、整理 和分析进行科学设计, 探讨观察结果的可重 复性、高效性,减少 和控制误差,保证样 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保证结果的精确性和 科学性。
第3页/共117页
按照研究因素是 否可以人为施加 于研究对象
观察性研究
科学研究
实验性研究
调查设计 实验设计
第4页/共117页
有利于对事物特征的深入了解。但不能估计 总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对总体作经验推断。
第32页/共117页
3.从调查研究的目的可分为:
描述性调查:目的是对被研究事物的特征作如实 描述,以了解现状。
分析性调查: 目的是为了分析某些专业上可能有 联系的指标之间的关系,用以解释 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
病例-对照研究检验该病因假设。 前瞻性队列研究对病因假设进行深入研究
并予以验证。 实际工作中常常相互结合使用。
第24页/共117页
例4:吸烟与肺癌
1951年9月,英国科学家Doll和Hill在大不列颠 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吸烟与肺癌》被称为 是里程碑式的研究。为研究吸烟与肺癌之间的关系, 1950年至1964年,Doll和Hill对下述调查内容进 行了设计:
第20页/共117页
队列研究设计框图
发病 暴露组
未发病
发病
未发病
非暴 露组
研究 总体
观察方向
前瞻性队列研究 回顾性队列研究
第21页/共117页
优点
缺点
由因到果,结论比 较可靠;
可获得发病率资料; 无记忆偏倚。
周期长; 需要预试验研究和
其他背景知识支持。
第22页/共117页
例3:调查婴儿出生时有无窒息对智力水平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课程名称护理实验设计院系部xx系教研室xx教研室教师姓名xx职称xxx授课时间xxxxx教务办说明一、教案基本内容1、首页:包括课程名称、授课题目、教师姓名、专业技术职称、授课对象、授课时间、教学主要内容、目的与要求、重点与难点、媒体与教具。

2、续页:包括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时间安排,即教学详细内容、讲述方法和策略、教学过程、图表、媒体和教具的运用、主要专业外语词汇、各讲述部分的具体时间安排等。

3、尾页:包括课堂设问、教学小结、复习思考题与作业题、教研室(科室)主任意见、教学实施情况及分析。

二、教案书写要求1、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

2、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

3、突出重点,明确难点。

4、图表规范、简洁。

5、书写工整,层次清楚,项目齐全,详略得当。

教案第 1 页总 8 页(首页)教案第 2 页总 8 页(续页)教案(尾页)讲稿一、实验设计的特点实验设计的特点是①研究者能人为设置处理因素;②受试对象接受何种处理因素或水平是经随机分配而定的,能使非处理因素对不同处理组的影响保持均衡,组间具有可比性,可以客观评价处理因素的作用。

③实验研究设计能使多种实验因素包括在较少次数的实验中,更有效地控制误差,达到高效的目的。

二、实验设计的分类根据研究目的和对象不同,实验设计可分为实验研究(experiment design)、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社区干预试验(community intervention trial)三种。

1、实验研究以动物或标本(如细胞、组织等)为研究对象,因此在研究中,研究者可以主动施加干预措施。

2、临床试验以人为研究对象,因而不可能象动物一样任意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而且人是有思想的,存在着心理、社会活动,研究者必须周密考虑,认真设计,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误差和偏倚,以保证研究结果不受干扰。

3、社区干预试验以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接受某种处理或干预措施的基本单位是整个社区或某一人群的亚群,如一个学校的班级、某工厂的车间、某城市的街道、农村的乡镇、自然村等。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干扰某些危险因素或施加某些保护性措施,观察其对人群产生的预防效果例如,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预防作用。

由于社区干预试验难以将受试者进行随机分配,因此又称为半试验性研究(quasi-experiment)。

三、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和实验效应是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它们贯穿于整个实验研究过程,从不同侧面影响着实验研究的结果,在实验设计中必须予以足够重视。

例如,用两种药物治疗糖尿病病人,观察比较两组病人血糖、尿糖的下降情况,这里所用的药物为处理因素、糖尿病病人为受试对象,血糖值、尿糖值为实验效应。

1、处理因素(treatment factor)在实验过程中,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根据研究目的可分为处理因素和非处理因素二类。

处理因素是指研究者通过统计研究设计有计划的安排实验,从而科学地考察其作用大小的因素,例如药物的种类、剂量、浓度、作用时间等;非处理因素是指对评价处理因素作用有一定干扰但研究者并不想通过实验考察其作用大小的因素,例如,病人的病情、病程等。

选择处理因素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①要抓住实验中的主要因素实验效应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由于研究目的不同,以及人力、物力和时间所限,研究者不可能通过一次或几次实验中把已知的所有因素都进行处理与分析,只能抓主要的,例如我们要改进某种细胞的培养方法,与其有关的因素很多,如温度、PH值、培养液、培养时间等。

其中每个因素又分若干水平(或等级),如温度从34℃至38℃,每1℃为一个水平,则有5个水平;PH值从6.5至7.4,每0.1为一个水平,则有10个水平。

培养液有两个水平;培养时间有3个水平时,须做种条件的实验,若每种条件的实验重复10次的话,就需要做3000次实验,不可能在一次或几次实验中完成。

可根据专业知识和研究目的在众多因素与水平中抓住主要的因素,且因素的水平数不宜过多。

②要分清处理因素和非处理因素例如,研究综合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处理因素为药物治疗加饮食疗法;合理调配作息时间和其它辅助治疗措施也能缓解症状,有助于康复,但不是本次研究的处理因素,而是非处理因素。

研究者应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使非处理因素在所比较的各组中基本相同,以便充分显示处理因素的作用。

③处理因素必须标准化处理因素标准化就是如何保证处理因素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始终如一,保持不变。

如在进行药物疗效的试验观察中,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所使用药物的生产厂家、批号、药品标准等必须一致。

所以,在实验设计时,必须制定处理因素标准化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2、受试对象受试对象选择的合适与否,也是一项实验是否成功的关键。

医学研究受试对象有人和动物,一般先做动物实验后再做人体观察,如新药疗效的观察一般是先做动物实验,初步观察其疗效和副作用后,再进一步在患者身上做临床试验,以确定其疗效和副作用。

有些实验则可直接在人体进行观察,如生理、生化正常值的测定等。

根据受试对象是动物还是人3、实验效应一般是通过某些观察指标,定量或定性地反映实验效应。

研究者应当对欲研究的问题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在实验设计中千万不要遗漏了某些重要的观察指标,以免实验结果不可靠。

(1)选择观察指标的基本原则①客观性:尽可能选择客观指标,避免一些笼统的、不确切的指标。

有时,客观指标还具有判断的主观性问题,如X线胸片是客观的,但判断时存在主观性问题,所以,对于这种情况,须制定明确的判断标准。

②精确性:选用的指标应尽量精确。

指标的精确性包括准确性和精确性,准确性是指所观察结果的真实程度,即观测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属系统误差;精确性是指所观察结果的深度,即重复观测时,观测值与平均值的接近程度,属随机误差。

实验效应指标既要准确又要精密,而首先是准确可靠。

③灵敏性:应尽量选择高灵敏性的指标,即选择能够显著提高灵敏性的仪器对观察指标进行测量。

但也要考虑实验经费问题,灵敏度高的仪器,往往费用昂贵,应根据实验经费,选择既相对廉价,灵敏度又高的测量方法。

④特异性为了更好地揭示研究问题的本质,观察指标还应具备一定的特异性。

例如,在诊断糖尿病时,测定血糖的特异性就比测定尿糖的特异性要高。

实验效应指标应当同时兼顾其灵敏性和特异性,尽量使灵敏性和特异性都高。

四、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1、完全随机设计(completely random design):不考虑个体差异的影响,仅涉及一个处理因素,但可以有两个或多个水平,所以亦称单因素实验设计。

该设计常用于将受试对象按随机化原则分配到处理组和对照组中,各组样本例数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但相等时效率高。

完全随机设计的优点是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简单易行;缺点是只分析一个因素,没有考虑个体间的差异,因而要求各观察单位要有较好的同质性,否则,需扩大样本含量。

2、配对设计与配伍组设计:先按配比条件将受试对象配成对子或区组,再将各对或各区组中的个体按随机分配的原则给予不同的处理。

该类设计考虑了个体差异的影响,可分析处理因素和个体差异对实验效应的影响,所以又称两因素实验设计,比完全随机设计的检验效率高。

(1)配对设计(paired design)配对设计是将受试对象按配对条件配成对子,每对中的个体接受不同的处理。

配对设计一般以主要的非实验因素作为配比条件,而不以实验因素作为配比条件。

动物实验中,常将同性别、同窝别、体重相近的两个动物配成一对;人群试验中,常将性别和年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相同或相近的两个人配成对子,再按随机化原则把每对中的受试对象分别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或不同处理组。

此外,某些医学实验研究中的自身对照也可看作是配对设计,如某指标治疗前后的比较;同一受试对象不同部位、不同器官的比较;同一标本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

(2)缺点:①由于受配对或配伍条件的限制,有时难以将受试对象配成对子或配伍组,从而损失部分受试对象的信息;②即使区组内有一个受试对象发生意外,也会使统计分析较麻烦;③自身配对时,2种处理施加于受试对象的顺序效应会混杂在实验效应中。

要避免这一情况,可采用交叉设计。

3、交叉设计(cross-over design):是在自身配对设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该设计考虑了一个处理因素(A、B两水平),两个与处理因素无交互作用的非处理因素(试验阶段和受试对象)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首先将条件相近的观察对象配对并依次编号(如1.1,1.2;2.1,2.2;3.1,3.2;……或1,2;3,4;5,6;……),再用随机的方法将各对观察对象分配到A、B两组;其中一个观察对象在第Ⅰ阶段接受A处理,第Ⅱ阶段接受B处理;另一个观察对象在第Ⅰ阶段接受B处理,第Ⅱ阶段接受A处理。

因而要求观察对象的例数为偶数由于A、B两种处理在全部试验过程中“交叉”进行,故称为交叉试验设计。

该设计中A、B处理方式处于先后两个试验阶段的机会是均等的,因而平衡了试验顺序的影响;能把处理方法之间的差别与时间先后之间的差别分开来分析。

(1)优点:①具备自身配对的全部优点,如减少个体差异对处理因素的影响,节省样本含量等;②能控制时间因素(试验阶段)对处理方式的影响,因而优于自身对照设计;③各试验对象皆接受了试验因素和对照,符合医德要求。

4、拉丁方设计(Latin square design):是按拉丁方阵的字母、行和列安排实验(或试验)的三因素等水平的设计。

该设计同时考虑三个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利用拉丁方阵安排实验(或试验)。

拉丁方阵亦称γ阶拉丁方或γ×γ拉丁方,是用γ个拉丁字母排成γ行γ列的方阵,每个字母在每行每列中只出现一次。

(1)优点:①拉丁方的行与列皆为配伍组,可用较少的重复次数获得较多的信息;②双向误差控制,使观察单位更加区组化和均衡化,进一步减少实验误差,比配伍组设计优越。

(2)缺点:①要求三因素的水平数相等且无交互作用。

虽然当三因素的水平数不等时,可以通过调整次要因素的水平数以满足设计的要求,但有时无法达到;况且因素间可能存在交互作用,故在实际工作中有一定的局限性;②当因素的水平数(γ)较少时,易受偶然因素的影响。

为了提高精确度,可应用m个γ×γ拉丁方设计(可参照有关统计学书籍)。

5、析因实验设计(factorial experimental design):是一种将两个或多个因素的各水平交叉分组,进行实验(或试验)的设计。

它不仅可以检验各因素内部不同水平间有无差异,还可检验两个或多个因素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interaction)。

若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表示各因素不是独立的,一个因素的水平发生变化,会影响其它因素的实验效应;反之,若因素间不存在交互作用,表示各因素是独立的,任一因素的水平发生变化,不会影响其它因素的实验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