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反思
五年级科学上册 全部教案 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一、教案第一章:物质的世界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定义和分类。
让学生掌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物质的定义和分类:物质的概念,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物质的性质:密度、比热容、溶解性等。
物质的变化:固液气三态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1.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定义。
讲解:讲解物质的分类和性质,进行实验演示。
实践: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物质的变化。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物质的变化规律。
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记录,评估学生对物质性质和变化的理解。
学生作业和小测验,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教案第二章:力的作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力的定义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力的测量和计算。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力的定义和作用:力的概念,作用点和作用效果。
力的测量和计算:力的单位,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力的应用:简单机械,如杠杆、滑轮等。
2.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力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力的定义。
讲解:讲解力的作用和测量方法,进行实验演示。
实践:学生进行实验,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力的应用和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
2.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记录,评估学生对力的理解和测量方法的掌握。
学生作业和小测验,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三、教案第三章:能量的转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能量的定义和类型。
让学生掌握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能量的定义和类型:能量的概念,机械能、热能、电能等。
能量的转化:能量的转换原理,如摩擦生热、能量的传递等。
能量的守恒:能量不会创生也不会消失,只会转化或传递。
引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能量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能量的定义。
讲解:讲解能量的类型和转化原理,进行实验演示。
实践: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能量的转化过程。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多彩的生命世界生物的分类和特征生态系统及其组成环境对生物的影响2. 磁铁的力量磁铁的性质和分类磁力作用及其应用地磁场与指南针3. 电闪雷鸣雷电的产生与现象防雷措施及安全知识电路的基本概念4.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镜子与透镜光的折射与反射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分类和特征,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认识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2. 掌握磁铁的性质和磁力作用,了解地磁场与指南针的关系。
3. 了解雷电的产生和现象,掌握防雷措施及安全知识,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
4. 掌握光的传播原理,了解镜子与透镜的作用,以及光的折射与反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态系统的组成与作用、磁力作用原理、雷电现象及安全知识、光的传播原理。
2. 教学重点:生物分类、磁铁的性质、防雷措施、光的直线传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设备、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 磁铁、指南针、电路元件、镜子、透镜等实验器材。
3. 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的器材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物图片、磁铁实验、雷电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活动:学生观察、讨论、分享观察到的现象。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生物分类、磁铁性质、雷电现象、光的传播等知识点。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学生听讲、思考、提问。
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活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点评、指导。
4. 分组实验:组织学生进行磁铁实验、电路实验、光的传播实验等。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2. 内容:以提纲形式呈现教学内容、重难点、实验步骤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生物分类知识填空题磁铁性质判断题雷电现象选择题光的传播连线题答案:见附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生物、磁铁、雷电、光等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017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新教材全册教案
【2017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新教材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物质的性质课题1:物质的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物质的性质,包括颜色、形状、硬度、导电性等。
2. 学会使用放大镜、电子秤等实验器材。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物质的性质。
2. 学会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物质的性质的观察和实验。
教学难点物质的性质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放大镜、电子秤、样品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物质的颜色、形状、硬度等,引发学生对物质性质的兴趣。
2. 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性质,记录实验结果。
3. 交流:分享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物质的性质。
4. 练习:进行一些有关物质性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
课题2:物质的分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物质的分类,包括纯净物和混合物。
2.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物质。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物质的分类。
2. 学会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物质的分类的观察和实验。
教学难点物质的分类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显微镜、样品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物质,思考它们的分类。
2. 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分类,记录实验结果。
3. 交流:分享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物质的分类。
4. 练习:进行一些有关物质分类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
第二单元:力的作用课题3:力的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力的作用,包括推、拉、提、压等。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反思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主要涉及第一单元《物质世界》的第三节《物质的构成》以及第四节《物质的转化》。
具体内容包括:1. 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叫做分子。
2. 分子之间有间隔,它们在不断地运动。
4. 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其他物质,例如,铁和氧气反应铁锈。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能够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2. 学生能够理解物质的构成对物质的性质有决定性的影响。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物质转化的过程,并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描述这一过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分子之间有间隔,它们在不断地运动。
难点:物质转化的过程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铁、氧气、水等)、黑板、粉笔。
学具:实验记录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现象,例如,将一块冰放入一杯水中,观察水的体积是否发生变化,引发学生对物质构成的思考。
2. 讲解: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物质由微小粒子组成的图像,引导学生理解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有间隔,它们在不断地运动。
3. 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铁与氧气反应铁锈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物质转化的过程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原理。
4. 练习:让学生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一些日常现象,例如,为什么湿衣服会在阳光下晒干。
六、板书设计物质构成:分子、原子、离子分子特点:微小、有间隔、不断运动物质转化:铁 + 氧气→ 铁锈七、作业设计1. 描述一下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分子之间有什么特点。
答案: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分子之间有间隔,它们在不断地运动。
2. 铁和氧气反应铁锈,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答案:在铁和氧气的反应中,铁原子和氧原子结合了铁氧化物,即铁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日常现象和实验,使学生能够理解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分子之间有间隔,它们在不断地运动。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1《地球的表面》教学反思(3篇)
1.教学反思:《地球的表面》在完成了《地球的表面》这一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设计并付诸实践后,我深感此次教学既有收获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以下是我对本次教学设计的反思与总结。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1.科学概念目标:通过观察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学生基本上能够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并且认识到这些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的。
学生能够识别并说出常见的陆地地形,如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台地和盆地等。
这一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实现。
2.科学探究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和视频资料,获取关于地形地貌特点的信息,并用恰当的词语进行描述。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地形地貌变化的原因进行有依据的猜测。
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探究兴趣。
3.科学态度目标:学生愿意交流自己的观点,并表现出对探究地形地貌变化原因的兴趣。
在全班性的研讨活动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通过教学,学生意识到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自然遗产,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尊重自然的态度。
二、教学过程中的亮点1.问题聚焦:课程一开始,我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表面的样子及其形成原因,这一环节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课件展示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以及播放海陆变迁的相关视频,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观察和分析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提高了教学效果。
3.小组合作与全班研讨:通过小组合作填写记录表,学生能够在组内充分交流自己的观点,形成了初步的认知。
在全班研讨中,各组学生积极汇报,相互比较和评价,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氛围。
三、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1.时间分配: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环节的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记录时显得匆忙,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深入的思考和交流。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板书及教学反思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及教案反思1、种子发芽实验(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难点】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学准备】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
(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
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3、进一步引导(拿起一颗绿豆种子):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说明: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的绿豆种子发芽,这样的讨论更有针对性,而且更合理,因为不同种子需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别的。
)4、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看来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判别了。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等。
)适当引出对比试验的方法,举例。
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
(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可在此适当排除不适合课堂研究的内容。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5、分发实验计划单,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条件的同学互相交流。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具体内容为第二章“力与运动”的第一节“力作用的相互性”。
详细内容包括: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方式、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以及生活中力的实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力的相互性,明白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力的作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概念、力的相互性。
难点:力的相互性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小车、滑轮、气球、橡皮泥等。
2. 学具:气球、橡皮泥、纸张、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两位学生上台,进行拔河比赛,观察现象。
(2)提问:为什么两位同学相互拉扯时,彼此都感觉有力量在作用?2. 例题讲解(1)讲解力的概念,阐述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通过实例,讲解力的相互性,展示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力的作用。
(2)分组讨论,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4. 知识拓展(1)介绍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2)讲解力的作用方式,如推、拉、挤、压等。
(2)强调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实际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力的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相互性: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
3.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力,并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2)简述力的相互性原理,并解释为什么拔河比赛中,双方都会感觉有力量在作用。
2. 答案:(1)生活中的力:如推门、拉抽屉、挤牙膏、压弹簧等。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光》教案范文8篇
【导语】光是⼀个物理学名词,其本质是⼀种处于特定频段的光⼦流。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光和影 ⼀、教学⽬标 科学概念 1、学⽣要知道产⽣影⼦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明⽩判断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且是⾃⼰发出的光 3、物体影⼦的长短、⽅向随着光源位置、⽅向的改变⽽改变;物体影⼦的⼤⼩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的形状有关 4、从不同侧⾯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活中很有⽤处 过程与⽅法 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记录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准备 教师演⽰:有窗帘的教室 分组实验:⼿电筒、4开的⽩卡纸、长⽅形的⼩⽊块、铅笔、尺⼦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 引导语:对于光,我们都很熟悉,那么对于光,我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 还想知道些什么?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是要探索光的秘密。
2、关于影⼦产⽣的条件 1)谁玩过影⼦的游戏?我们怎样才能看到⾃⼰的影⼦? 2)想⼀想:影⼦是怎么产⽣的,亲⾃做⼀做,看看需要有什么条件? 3)在实际操作、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学⽣知道影⼦的产⽣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地⾯等) 3、关于“光源”的教学 1)影⼦的产⽣需要光,那么,哪些物体能发光呢?学⽣列举 2)引导学⽣进⾏分类,⾃⼰发光和反射其他物体的光 3)得出光源的描述:像电灯这样可以⾃⼰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4、影⼦的特点 1)在刚才的影⼦游戏中,我们除了知道影⼦产⽣的条件外,还有什么发吗? 2)我们再通过⼀些活动继续探究光源和影⼦的秘密,现⾃学科学书第25页,看看是否明⽩实验的⽅法、步骤、要求。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地球与宇宙》中的第2节《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探究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现象,以及认识地球的运动对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现象。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现象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手电筒、演示文稿等。
学具:画图工具、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仪,提出问题:“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引发学生思考。
2. 新课内容:(1)地球的自转:介绍地球自转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自转现象,如昼夜更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等。
(2)地球的公转:介绍地球公转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公转现象,如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等。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利用手电筒、地球仪等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观察产生的现象。
3. 例题讲解:讲解与地球自转和公转相关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地球的自转定义: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现象:昼夜更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2. 地球的公转定义: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旋转现象: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2)举例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现象。
2. 答案:(1)地球自转: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旋转。
(2)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掌握较好,但对产生的现象理解不够深入。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反思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反思2021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反思1.1有关光的思考本节课是《光》单元的第一课,对于启发学生研究光的特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生活中对于光已经有了一些知识经验﹐因此在教学异入环节我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观察黑箱中的红苹果”这个探究活动,学生很感兴趣。
用实践活动验证猜测,有利于知识的应用。
科学课程的研究,让学生通过知识的探究去获得研究思维的方法,然后通过方法的获得以及运用方法去探索创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1.2光是怎样传播的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小组合作探究,知识拓展应用等环节,体现了科学课的教学要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研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探究“光是怎样传播的"过程方法能在后续的研究中得到迁移,给知识以生长的力量!1.3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经由过程上节课的研究,学生已经发现光是沿直线流传的,在此基础上本节课继续研讨光在流传过程中碰到阻碍后会发生什么现象,是否会沿直线一直流传下去。
学生对探究内容有很大的乐趣,因此对探索活动的进行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经由过程对原有的实验进行改变,验证光能够经由过程透明和半透明的物体。
课前实验材料选择有针对性,从不透明过渡到透明,循序渐进,使学生对知识的相识程度达到预期目标。
1.4光的流传方向会发生变革吗光的流传方向会发生改变吗”这节课的教学,要以实验为基础,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经由过程实验探究规律。
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造就学生研讨问题的科学态度。
猜想和想象是科学探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我常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猜想。
但当放手让学生猜想时,也会遇到以下尴尬的局面:一是学生的猜想漫无边际,怎么猜也猜不到点子上;二是学生的思维如一潭死水,不敢猜也不知道该如何猜,两眼茫然地看着老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
2、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3、观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动,并且给月亮的移动作记录。
知识与技能:1、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
2、知道月亮在天空的运行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坚持做长期观察。
2、能够克服恐惧感。
3、能够实事求是地观察。
二、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月相观察记录本,月相观察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前一个月我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观察月球的,你的观察怎样?2、今天我们来学习整理下我们的观察记录。
二、学习新课1、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1)你看过月亮吗?你还记得它是什么样子的吗?(2)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3)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月相。
2、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1)装实验装置,分小组实验。
(2)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3)小组交流、描述实验现象。
3、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1)把我们的观察记录资料整理一下,你发现了什么?(2)分享交流我们的记录,比一比谁记的最好、最准确。
(3)小结:月相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包括同一天中和一个月中月球的位置变化两种情况。
4、阅读:月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
三、总结应用(1)小结课文。
(2)课后继续观察月球的运动,你还能发现什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篇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过程与方法:1、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2、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
3、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教学难点观察空气体积变化的方法设计、用“模型”解释热胀冷缩现象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烧瓶、L型玻璃管;热水、常温水、冰水;锥形瓶,气球、红墨水。
2024年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精彩教案+反思
2024年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精彩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1. 多彩的生命世界生物的分类与特征生命的起源与进化2. 力与运动力的概念与作用运动的形式与规律3.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结构与特点宇宙的探索与奥秘4. 环境与能源环境保护的意义与方法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物分类、力与运动、地球与宇宙、环境与能源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力的作用、地球与宇宙的奥秘、新能源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结合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或观察,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以提纲形式呈现,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2. 板书布局:合理规划,清晰展示,方便学生记录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生物分类填空题力与运动的选择题地球与宇宙的简答题环境与能源的应用题2. 答案:详细解答,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结合教材内容,推荐相关阅读材料和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与答案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1. 紧扣教材:确保所选内容符合教材要求,涵盖重要知识点。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精品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精品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具体内容包括第三章《力的作用》的第一节《认识力》和第二节《力的测量》,以及第四节《力的作用效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作用和力的测量方法。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等方式研究科学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力的测量方法及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和力的测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橡皮筋、小球、斜面、滑块等。
学具:弹簧测力计、小球、细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弹簧测力计演示拉橡皮筋、举小球等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力的作用。
2. 讲解力的概念解释力的定义,阐述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3. 讲解力的作用通过实验和实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4. 讲解力的测量介绍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力的测量实验。
5. 例题讲解(1)什么是力?力的三要素是什么?(2)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3)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6.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力,并记录数据。
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力的概念、力的作用和力的测量。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力的认识与测量2. 板书内容:(1)力的概念及三要素(2)力的作用效果(3)力的测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力的概念及三要素。
(2)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3)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物体的力,并记录数据。
2. 答案:(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
(2)力的作用效果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3)根据实验数据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1)研究摩擦力、重力等生活中常见的力。
(2)探索力的合成与分解,了解力的平衡条件。
小学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题目:小学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五年级上册共有六个单元,分别是《新的一天》、《细胞和组织》、《固体与液体》、《力与机械》、《电》、《风与天气》。
针对每个单元,我们来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
一、《新的一天》本单元主要内容是介绍时间、季节、天象及仪器的使用。
学生需要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掌握一年四季的变化以及日常使用的计时工具。
教学设计:1. 利用观察图片和实物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2. 通过观察和讨论四季的特点、草木的生长变化以及不同季节的天气等来帮助学生理解一年四季的变化。
3. 制作简易的太阳钟,让学生亲自体验时间的变化,并进行观察和记录。
二、《细胞和组织》本单元主要内容是介绍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和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学生需要了解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掌握不同细胞的形态及其功能。
教学设计:1. 通过展示显微镜图片和实物细胞模型,学生能够认识到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并了解细胞的形态与大小。
2. 利用实例向学生介绍不同细胞的特点和功能,例如植物细胞的纹理和动物细胞的活动性。
3. 进行细胞模型的制作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模型,深入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三、《固体与液体》本单元主要内容是介绍固体与液体的性质及其变化。
学生需要了解物质的不同状态、固体与液体的特点以及常见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过程。
教学设计:1. 通过观察物体的形态、触摸物体的表面感受等方式,学生能够认识到物质存在的不同状态。
2. 利用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亲眼观察和记录物质状态的变化。
3. 进行常见物质的变化实验,例如冰的熔化、水的汽化等,加深学生对固体与液体性质及其变化的理解。
四、《力与机械》本单元主要内容是介绍力的作用及机械的原理。
学生需要了解力的分类、大小和方向,以及简单的机械原理。
教学设计:1. 利用拉、push等动作引导学生了解力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力的方向和大小的变化。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第一单元光1.有关光的思考《有关光的思考》是五年级上册新教材第一单元“光”的起始课,目的是了解学生关于光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探索有关光现象和原理的兴趣。
本课教学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一是用“头脑风暴”式的讨论进行交流,说说已知和未知,在此基础让学生比较各位发光体,区分光源和非光源。
其二是研讨光和我们生活的关系,重点聚焦“没有光会发生什么”。
昨天课上下来,感觉不是很满意。
我采用的是全班讨论个人发言,学生交流光的认识内容不够丰富,也许可以尝试小组讨论基础上再代表发言。
关于光源的辨析,我利用学生对“星光”、“月光”的争议,强调光源必须是符合3个条件,分别是“自己发光”“正在发光”和“物体”,并让学生上台进行实验演示,同学们观察辨析,成为本课一个亮点。
由于准备不充分,我没有在课堂上安排完成“黑暗中的苹果”实验,只是口头讨论,导致学生对结论的理解十分苍白,准备利用其他时间补做这个实验。
另外在群里有老师提出可以用书卷、鞋盒或月相盒等材料做实验,都是值得借鉴的好办法。
总体觉得,这课教材的编写有些不足,反光镜和鲜花草坪的图片和本课教学目标不怎么合群,后面的夜视仪出现也牵强。
2.光是怎样传播的光是怎样传播的?很多学生都会回答,光是直线传播的。
话没错,可是你有什么证据吗?你能看到光传播的路线吗?答不上来吧,这也是本课的教学目的所在,通过与声音传播方式的比较,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推测光的传播特点,再通过实验观察光行进的路线,初步建立“光是直线传播的”这一核心概念。
声音的传播,学生在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已学习,可以作为学习“光的传播”的铺垫,我采用的是韦恩图形式,让孩子们讨论声音和光传播的异同,这个图不需要填写,只是给学生一个暗示,光的传播和声音的传播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在此基础上,过渡到“光的传播”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采用的实验是沿用以前教材上的实验,需要3张带孔的卡纸,还有1张纸屏,以及1个手电筒。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反思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1. 多彩的生命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与特征2. 动物世界常见动物的特征与分类动物的生存与适应3. 植物王国常见植物的特征与分类植物的生长与繁殖4. 物质与材料物质的基本性质常见材料的分类与用途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多样性,认识生物的分类与特征。
2. 培养学生对动物和植物的兴趣,了解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 使学生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认识常见材料的分类与用途。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1. 生物的分类与特征2. 动物的生存与适应3.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4. 物质的基本性质重点:1. 生物的多样性2. 动物和植物的特征与分类3. 物质与材料的分类与用途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生物多样性图片、动物和植物标本2. 物质与材料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显微镜、天平等)3. 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如种子、土壤、植物生长记录表等)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图片,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 教学新课:(1)讲解生物的分类与特征,让学生观察动物和植物标本,进行分类练习。
(2)介绍动物世界,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特征、生存与适应。
(3)讲解植物王国,指导学生认识植物的特征、生长与繁殖。
(4)讲解物质与材料,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
3.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与特征2. 动物世界动物的特征与分类动物的生存与适应3. 植物王国植物的特征与分类植物的生长与繁殖4. 物质与材料物质的基本性质材料的分类与用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你所了解的动物和植物,并说明它们的特征。
(2)简述物质的基本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例如:蝴蝶、蜻蜓、兔子、猴子、玫瑰、小草等。
特征:蝴蝶和蜻蜓属于昆虫,有翅膀、六条腿等;兔子是哺乳动物,有毛发、四条腿等;猴子是灵长类动物,有尾巴、手等;玫瑰是植物,有根、茎、叶、花等;小草是植物,有根、茎、叶等。
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新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新教科版)》引言:科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师开展科学教学工作,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新教科版)积极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践活动,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教案的内容和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章:生物本章主要介绍了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的多样性。
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的特征和分类,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物质本章主要介绍了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物质的多样性和变化规律,并培养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第三章:能量本章主要介绍了能量的常见形式和转化。
通过实验和实例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能量的重要性和转化过程,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
第四章:地球与环境本章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形成和环境保护。
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构造和环境问题,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观察问题的能力。
第五章:天文本章主要介绍了地球与月亮、太阳的关系以及星空中的现象。
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各种天文现象,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六章:科学探究本章主要介绍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科学实验的设计。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结语: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新教科版)通过选取生物、物质、能量、地球与环境、天文和科学探究等主题,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教案中注重将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答案,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些教案的指导,相信学生们将在科学学习中收获更多知识和乐趣,提前走向科学的殿堂。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多彩的生命世界1.1 生命的起源1.2 生物的分类1.3 生态系统的组成2. 动物的生活2.1 动物的运动2.2 动物的食性2.3 动物的适应性3. 植物的生活3.1 植物的生长3.2 植物的繁殖3.3 植物的适应性4. 光与影4.1 光的传播4.2 影子的形成4.3 眼睛与视觉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认识生物的分类和生态系统的组成。
2. 使学生了解动物的运动、食性和适应性,以及植物的生长、繁殖和适应性。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生态系统的组成、光的传播和影子的形成。
2. 教学重点:动物和植物的生活特点,光的传播和视觉的形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图片、生态系统模型、动物和植物标本、手电筒、凸透镜等。
2. 学具:学习手册、画笔、剪刀、胶水、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生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多样性。
2. 新课导入:讲解生命的起源、生物的分类和生态系统的组成。
3. 实践活动:观察动物的运动、食性和适应性,以及植物的生长、繁殖和适应性。
4. 例题讲解:结合生活实例,解释光的传播、影子的形成和视觉原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光的传播现象,绘制生态系统图。
六、板书设计1. 生命的起源、生物分类、生态系统的组成。
2. 动物的运动、食性、适应性;植物的生长、繁殖、适应性。
3. 光的传播、影子的形成、眼睛与视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则。
(2)举例说明动物和植物的适应性。
(3)解释光的传播原理和影子形成的原因。
2. 答案:(1)生物分类的方法有形态分类、遗传分类等,原则包括相似性、差异性等。
(2)动物适应性如鸟类有翅膀适应飞行,植物适应性如仙人掌叶片退化适应干旱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组内合作,探究答疑
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重点指导:
(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
(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
(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
(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5.分发实验计划单,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条件的同学互相交流。
三、组际交流,点拨解疑
阅读书4面种子发芽实验内容:
1.进一步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教师引导关注其中的注意点,比如绿豆的大小应该差不多,为什么要在每个盒子分别放入2-3颗绿豆,为什么要垫纸巾等。
教学准备
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学,初测找疑
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
二、组内合作,探究答疑
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教师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
分析实验信息: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
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
板书设计
种子发芽实验(二)
条件:
水分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空气
教学反思
这一课,学生将要经历整理分析实验结果,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过程。这一课是建立在第一课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学生在课后没有完成实验,那么这节课将无法开展。值得庆幸的是,每个班,大部分同学回家都独立完成了这个对比试验,不少同学还有了预料外的发现。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师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是完整的过程与方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个活动如果做得好,将引发学生去发现新的问题,经理提出问题、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控制实验条件、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整理分析实验结果、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科学研究过程。
板书设计
种子发芽实验(一)
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实验条件:
水分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空气 阳光 土壤
教学反思
本节课所涉及的“对照实验”的设计是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种子发芽的环境条件”的实验方案其中涉及有几个变量:水分、空气、温度等,设计方案是有一定难度的,很多学生感觉无从下手。学生讨论设计方案时教师给予了提示,讨论后又进行了实验方案分析。体现了教师引导、启发、点拨的主导作用。通过阅读、理解“种子的发芽实验”,再次巩固了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
2017年 9 月 15 日 星期 五 共 4 节
第一单元
教学内容
蚯蚓的选择
第1课时
备注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唐浩
教学伊始,为学生创设观看实物蚯蚓的情境,并联系学生生活,在哪儿见到过它们?使学生对蚯蚓这种小动物产生喜爱之情,让他们在原有认知和前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使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激发起学生想要探究、想要主动参与的欲望,为下一步学生们能以饱满的热情进行学习做好铺垫.
2017年 9 月4日 星期 一 共 1 节
第一单元
教学内容
种子发芽实验(一)
第1课时
备注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唐浩
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
汇报总结各组展示
学生通过自己操作自己交流获得知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2.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3.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4.说平时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板书设计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教学反思
1、学生能否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
2、在本课整理和分析交流信息中,关注学生是否乐于交流,并在交流活动中认真听同学的发言,及时收集整理这些数据,思考种子发芽的条件。在发言时能否做到表达清晰,能否做到实验数据来得出实验结论。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学,初测找疑
谈话导入:
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
学生自由发表。
二、组内合作,探究答疑
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这里的引导还要关注学生设计实验要科学,控制好变量和不变量。明确知道对比实验怎么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难点: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份: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学,初测找疑
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
3.进一步引导(拿起一颗绿豆种子):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说明: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的绿豆种子发芽,这样的讨论更有针对性,而且更合理,因为不同种子需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别的。)
(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4)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四、再测巩固,拓展引疑
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1.让学生归纳: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2017年 9 月 12日 星期二 共 3节
第一单元
教学内容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第1课时
备注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唐浩
交流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得出:为什么同时种下的绿豆苗却出现不同生长状况?引发对绿豆苗生长条件的讨论探究。
把科学探究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养成学生善于发现,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和科学素养
2.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3.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说说举例。
四、再测巩固,拓展引疑
观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书8面):
1.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的不同。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三、组际交流,点拨解疑
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
3.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
(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预设: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可在此适当排除不适合课堂研究的内容。)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
(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
(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在课上,很多小组的实验结果与他们的推测相符合,例如加水的小组,三颗绿豆全都发芽了,干燥的小组都没有发芽,比较容易说明问题。有些小组提出这样的发现,在阳光下的种子几乎都发芽了,但是保持黑暗的小组只有很少才发芽,这个与科学研究发现是有一些冲突的。这时,我没有妄下定论,是同学实验操作的问题。我引导她先与同一类实验的其他同学交流,如果实验结果不同。那么猜测一下哪些因素可能引起实验结果的误差。例如种子本身的原因,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再多加一些种子重新做一次实验;或者盖的太严实了,空气量很少,那么我们可以想什么方法保持空气的流通。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本来科学就没有永久的真理,学会方法探索新知才是最重要的。
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5)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
4.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
三、组际交流,点拨解疑
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1.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学生通过自己操作自己交流获得知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