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三百讲》之二(第31~60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三百讲》之二(第31~60讲)
第31讲表里如一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第三》【译】孔子说,一个人没有真诚的心意,能用礼做什么呢?一个人没有真诚的心意,能用乐做什么呢?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锺鼓云乎哉!”
——《论语·阳货第十七》【译】孔子说,我们说礼啊礼啊,难道只是指玉帛吗?我们说乐啊乐啊,难道只是指钟鼓吗?
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
——《论语·八佾第三》【译】林放请教礼的根本道理。
孔子说,你提的真是大问题啊,一般的礼与其铺张奢侈,宁可简约朴素;至于丧礼,与其仪式周全,不如心中哀泣。
我们对别人有各种礼仪方面表现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有真诚的情感做基础,这样表现出来才能恰到好处。
否则的话,你外表一切都合乎规矩,但内心没有情感,别人只会觉得这个人好像在演戏,这是浪费生命。
每一次的作为都有真诚的情感做基础,人的生命他内在就有比较强的力量,他的自我就凝结得比较完整。
他的生命就比较能够显示一种长久的、长期的发展,最后慢慢累积起来形成一种人格的特质,内外表里可以追求一致,这其实也是一种非常愉快的事情。
第32讲如何竞争
子曰:“君子无所争。
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
其争也君子。
”
——《论语·八佾第三》【译】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如果一定要有那就比赛射箭吧,比赛时上下台阶与饮酒,都拱手作礼,互相谦让。
这样的竞争,也是很有君子风度的。
在希腊人观念里面,身体方面的健康跟心灵方面的美丽,可以成为对照的来配合发展。
一个人如果说身体不健康,他的心智也可能受到干扰,那么相反的身心都健全了是一个很好
的理想。
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在竞赛的时候,不要只在运动项目或者体力方面的项目跟别人竞赛,因为那个项目维持的时间很短暂,并且强中更有强中手。
我们要尽量转向另外一个更公平的而长期的竞赛,那就是在自己的德行修养上不断地提升。
在这一方面没有人跟你竞争,而天下人又都跟你竞争,但是你跟别人竞争是次要的,跟自己竞争那才是主要的,要不断地自我超越。
第33讲审美原则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为也?”子曰:“绘事后素。
”子夏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矣。
”
——《论语·八佾第三》【译】子夏请教说,笑眯眯的脸真好看,滴溜溜的眼真漂亮,白色的衣服就已经光彩耀目了。
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绘画时最后才上白色。
子夏接着说,那么礼是不是后来才产生的?孔子说,能够带给我启发的就是商,现在可以同你谈《诗》了。
譬如一个人穿上彩色的衣服,化妆化得很浓,你根本不知道她长什么样子。
相反的,白色作为装饰的话,可以使她原有的真实的相貌一览无遗,她原来是如何的情况表现出来。
我们讲儒家的思想,这个重点一再要加以强调,也就是真实的情感才是人类生命里面最重要的根据、基础。
而你外面所受的教育、礼仪都是为了帮助你真实的情感,有一个适当的表达的方式。
第34讲诚敬祖先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
——《论语·八佾第三》
【译】祭祀时有如受祭者真的灵在,祭鬼神时有如鬼神真的灵在。
孔子说,我不赞成那种祭祀时,有如不祭祀的态度。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些古人的观念或者西方人,或者我们老祖先的想法影响我们,产生作用,所以对我们来说的话,作用它才是一个检证你是否有效,是否存在的一个重要标准。
否则的话,你光是在而没有用,那在跟不在有什么差别。
所以我们中国人很喜欢讲一样东西的本体在不在,要从它的作用来看它是什么样的本体,要看它有什么效果。
西方也说你要判断一棵树的好坏,要看它结的果子好坏,一棵树长得很漂亮,结的果子不好,这棵树照样不好。
果子就好像我们说的结果,你事情的结果作用如何,才能检验你前面的基础打得好不好。
孔子一生最谨慎的三件事:斋戒、战争、疾病。
在《左传》里面也提到国家最重要的事情有两件:祭祀、军事。
第35讲谨慎敬天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
——《论语·八佾第三》【译】王孙贾请教孔子,“与其讨好尊贵的奥神,不如讨好当令的灶神”,这句话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得罪了天,就没有地方可以献上祷告了。
一个人有信仰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人生命总是会结束,如果生命结束就统统消失的话,你这一生奋斗所为何来。
对孔子来说的话,当他面对人生重大的关键的时候,他就要思考到底人生的意义何在。
一个人只有面对死亡的时候,才会真诚地说出内心的信仰。
这个信仰就使得孔子相信,人死了之后可以得到适当的报应。
孔子不是宗教家,但是他个人有深刻的信仰,这个信仰对他来说不是要逃避现实的责任,而是使他更勇敢地去承担现实世界的责任。
遇到任何问题都不回避,他知道“知其不可而为之”,知道自己有什么使命一路往前走。
第36讲和谐情感
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论语·八佾第三》【译】孔子说,《关雎》这几首诗的演奏,听起来快乐而不至于耽溺,悲哀而不至于伤痛。
“和”的内涵:
●●第一方面是内在和谐,我内在本身的情绪要调节;
●●第二方面是人我的和谐,我跟别人相处的时候,要有适当的关系;
●●第三方面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第四方面是人与祖先和谐。
孔子认为不学《诗》的话,你没有办法跟别人讲话。
因为讲话有时候要比较文雅,有时候要引述成语、俗话。
如果你能够引述《诗经》的话那最好,所以念书人往往都是阅读《诗经》之后,讲话用《诗经》听起来比较婉转,不会那么直接。
在《诗经》里面你可以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要有什么方式来跟别人相处,相处的时候要有什么样的心态,当你得意的
时候不要太嚣张。
当你失意的时候不要太难过,所有的情感都可以有一个中和的余地。
第37讲度量与修养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
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论语·八佾第三》【译】孔子说,管仲的见识与肚量太小了。
有人就问了他是不是节俭呢?孔子说,管仲有三处公馆,手下人员不必兼职工作,怎么算得上节俭呢?这个人再问,那他懂得礼吗?孔子说,国君在宫室的大门内设屏墙,管仲的公馆也设屏墙,国君为了宴请友邦贵宾在堂上设有放置酒杯的土台,管仲也安置了这样的土台,管仲这种作为如果算是懂得礼,那么还有谁是不懂得礼的?
管仲的缺点:器量小、不节俭、不知礼。
儒家里面讲人的时候有提到,人的社会是一个共同生活的范围,那么共同生活的时候,每一个人都要自我要求,那么跟别人相处的时候就要看你的身份、你的角色、你的位置、你的责任何在,把这些都做好的话,个人修养你可以慢慢来,所以这是儒家对一个人比较宽厚的态度。
第38讲孔子的角色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
——《论语·八佾第三》【译】守仪城的封疆官员请求与孔子相见,说,有名望的君子来到这里,我从来没有不与他相见的。
随行的学生安排了他们会面。
他出来之后说,你们这些人为什么担心失去官位呢?天下没有正道的时期已经够久了,天将会以你们的老师作为教化百姓的木铎。
“天要以孔子作为木铎”两个重点:
●●第一个代表“天”是关怀人间的,并且天随时在注意,要让一个适当的人可以
出来教化百姓;
●●第二个就是孔子中选了,要做这个“木铎”来教化百姓。
假如天下无道,多一个你、少一个你没有什么差别,一定是你可以把”无道”变成”有道”。
天下无道代表天下走向无道,天下有道
是天下走向有道,而不要做简单的二分法。
从孔子开始,仪封人认为要开始走向有道了,
所以他才有这么样一种既兴奋又喜悦,然后跟孔子的学生们这样说“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第39讲尽善尽美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
——《论语·八佾第三》
【译】孔子评论韶乐时,他说,“美得无以复加,并且善得无以复加”。
评论武乐时,他说,“美得无以复加,尚未善得无以复加。
”
文化的特色:
●●第一个,文化通过人来改造自然界;
●●第二个,文化形成传统;
●●第三个,文化具有向心力;
●●第四个,文化有兴盛衰亡。
一般讲到艺术创作,有一种说法叫做为艺术而艺术,意思是我从事艺术活动,绝不考虑世俗的功名利禄,也不用考虑道德问题。
西方也有很多人说艺术应该为道德而存在,道德就是善,艺术就是美,美不能独立存在。
如果光说独立的美的话跟道德无关,跟社会风俗人心无关,那个美到最后恐怕造成反效果。
儒家的文艺观表述的是文艺不可能独立,文艺到最后还是回归人生。
回归人生的话,就要记得人性向善,你要帮助这个人性走向善的路,才是好的文艺作品。
当然你不用写得那么直接,但是他的目的最后还是要回到有益于人的身心的发展。
第40讲里仁为美
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居住在民风淳厚的地方是最理想的。
一个人选择住处而错过了民风淳厚的地方,怎么算得上明智呢?
儒家强调人生是选择的过程,你要做任何事都要经过选择。
选择不能重来,不能说我这次选错了,下次再重选。
因为下一次是下一次,跟今天时空条件不一样了,所以这个时候你要表现明智的话,就要有先见,心里要有数,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方法,什么是正确的选择。
知道之后去选择就表现你的明智,代表你了解这是对的。
每一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专长,不要做全方面的要求,没有人做得到。
所以做长辈的、做父母的、做老师的都要设法欣赏年轻的学生,某些他的专长让他去发挥,但是整个的生活,需要有一个调节的习惯,也就是能够有休闲的生活。
让自己的休闲生活显得很有趣味,这才是一种人文教化的开始。
第41讲仁者安仁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
——《论语·里仁第四》【译】孔子说,不行仁的人,没有办法持久处在困境中,也没有办法长期处在顺境中。
行仁者是自然而然走在人生正途上,明智者则是了解人生正途的重要,而作此选择。
一个人做好事本来就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外面的压力或是金钱的诱惑,有很多理由都从外而来的;第二种是由内而发我自己愿意做好事,没有外在的干扰,也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我就是做好事,我自己愿意做,这才是儒家的思想。
儒家并不是说光教你做好人、做好事,同时也有说明做好人,做好事对你自己是最有利的,对每一个做好事的人本身是最有利的。
这一点是我们要特别强调的,因为确实如此,它可以使你向善的人性不断得到实现的机会,感觉到生命越来越充实,越来越圆满。
当然最高的境界还是要到行仁的阶段,到最后完全不在乎任何一切,只为了我该做,我就做。
第42讲仁者的好恶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论语·里仁第四》【译】孔子说,只有行仁者能够做到,喜爱好人,厌恶坏人。
儒家对人的看法,它不会那么天真,不会说人性本善,它也知道每一个人都有弱点。
每一个人都要做选择,每一次都是个挑战,都是一个考验,只有仁者可以喜欢好人,讨厌坏人,不管是朋友还是敌人都一样。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
——《论语·里仁第四》【译】孔子说只要立志行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仁”就是我这个人的人生正路。
孔子认为一个人只要立志行仁就不会做坏事了,行仁跟恶是绝对势不两立的。
你现在说我要立志行仁,就等于是我立志走上我个人的人生正路,那绝对不会做坏事。
你跟邪恶势不
两立,这个代表人性向善,因为真诚的时候,你是一个真正的人,你跟邪恶势不两立,因为你向善,当然是反对邪恶。
人性是向善的,由内心引发真诚的力量是关键。
行仁者跟你所知的所有的坏事都势不两立,你对人的判断一定是只问是非,只问善恶,这样的人行仁才能真正达到一个标准,叫做无私。
第43讲富贵与贫贱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富有与尊贵是每一个人都想要的,如果不依正当的途径加于君子身上,他是不会接受的。
贫穷与卑微是每一个人都讨厌的,如果不依正当的途径加于君子身上,他是不会逃避的。
君子如果离开了人生正途凭什么成就他的名声?君子不会有片刻的时间脱离人生的正途,在匆忙、急迫的时候,坚持如此,在危险、困顿的时候,也坚持如此。
富贵跟贫贱这两者对人来说都有某种诱惑,如果给我富贵的话,我就很容易因为有富贵而忘记了根本;反之当你贫贱的时候,外面没有任何依靠,你反而比较容易收敛自己,回归内心去思考清楚,人生应该何去何从。
孔子这段话说出了一般人的心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但是对这两种态度不同正好显出儒家思想的最主要的特色。
第44讲用力行仁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
——《论语·里仁第四》【译】孔子说,我不曾见过爱好完美人格者与厌恶不完美人格者。
一个人爱好完美的人格已经达到最好的极限了,厌恶不完美的人格,那么他追求完美人格的办法是不使偏邪的行为出现在自己身上。
有没有人会在某一段时间致力于培养完美人格的呢?真要这么做我不曾见过力量不够的,或许真有力量不够的,只是我未曾见过罢了。
仁的内容:
●●人之性:人性向善;
●●人之道:择善固执;
●●人之成:止于至善。
孔子教学的策略:
●●消极的:不要做坏事;
●●积极的:要去做好事。
孔子认为没有谁力量不够的,只要任何时候你愿意走上人生的正路,没有力量不够的,就看你自己愿不愿意选择这个路而已。
而有些人不愿意选择是因为他有各种利害的考虑,很多时候你会觉得生活构成一个习惯,习惯形成某种轨道。
你在这上面走感觉很轻松,觉得反正我不太好,别人也没有比我更好,我有点差,别人好像也比我更差,就得过且过,结果日子一天天过去了。
人生最怕时间一去不再回来,时间是不等人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45讲走向完美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
——《论语·里仁第四》【译】孔子说人们所犯的过错各由其本身的性格类别而来,因此察看一个人的过错,就知道他的人生正途何在。
每一个人都难免犯错,如果他比较温和,那他的过失就可能偏向懦弱这一方面;相对的个性比较刚强的人,他的过失就可能就是比较莽撞了。
如果一个孩子的表现让你看不到任何过失,你就很难给他指导,因为他每一方面表现得都很好,他有时候是刻意让自己的过失不要显出来,那父母反而无从教起。
所以对于有些孩子恐怕需要多鼓励一下,让他在某些事情上往前走。
孔子也说个性冲动的人,做任何事都要先商量请教,而个性较怯弱的人,就要鼓励他积极行动。
最好能够做到像颜渊那样,“不迁怒,不贰过”,不再重犯同样的过失。
“性格”可以分为性向与风格,受教育就是要让你针对自己的做人处事的风格来加以培养,性向很难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向。
我们有时候希望朋友能够改善,那我们首先就要改善自己,否则的话你这一生恐怕永远跟过失在一起,也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第46讲道的境界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
——《论语•里仁第四》【译】孔子说,早晨听懂了人生理想,就算当晚要死也无妨。
基督教有说过,你行善的时候不要计较我做了几件好事,生命本身它不在乎你做几件好事,而在于你转向善一旦找到正路的话,所有的过失很快就可以化解。
这和孔子所说的“朝
闻道,夕死可矣”,是一样的境界。
这就说明在人生的修养过程里面你能做几件好事,那是量的问题,你的心转向正确的方向,转向光明,那是一个质的问题,质的问题显然更重要。
而佛教的俗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是是同样的意思,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一个人,他放下屠刀,立地就成佛了。
他一旦觉悟了生命就转向了光明,就没有问题了。
人生就在于你能够转向正确的方向,一旦转向正确的方向,你做起该做的事来就非常的自由。
生命本身它不在乎你做几件好事,而在于你转向善,你整个生命都已经转变了,在质方面完全改变了,跟以前判若二人。
第47讲立志于道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读书人立志追求人生理想,却以简陋的衣服与粗糙的食物为可耻,那就不值得与他谈论什么道理了。
在追求道时要分辨一些词:
第一个是必要的,你吃什么穿什么这是必要的;
第二个是需要的,比如活到老要学到老,大家交朋友的话,要经常保持来往,这是需要的;
第三个是重要的,就是所谓的道,它是你心里那个方向,你这一生追求的目标,甚至为了道而可以牺牲的,像孟子后来所说的“殉道”。
所以我们有时候交朋友,跟别人互相商量,谈一谈人生的理想,确实是如此,道不同不相为谋。
但这个“道”是中性的,就好像人生有路,条条大路通罗马。
“道”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路;第二是人类共同的正路,应该去走的。
儒家的思想所掌握的是第二点,也就是说一个念书人如果立志于求道,立志于学道,那么他应该把心思专注放在内在自我的成长,而不要放在外在,那样很容易被富贵荣华所眩惑。
第48讲道义并行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
——《论语·里仁第四》【译】孔子说,君子立身处世于天下,无所排拒,也无所贪慕,完全与道义并肩而行。
学习儒家的时候不要忽略,一方面要行仁,因为人性向善,真诚引发力量,由内而发做
该做的事;另一方面要讲明智,学则不固。
我们活在世界上让简单的归于简单,人与人相处的时候,有各种社会规范,都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或是有不成文的各种规定。
我们在同一个社会里面的人,容易有共识,不过不能全靠这个,这算是简单的事情。
复杂方面的话,就会随时要看情况而定,要注意到我怎么样去掌握到这一次的情况,以前每一次这样做都对,并不代表你今天这样做还是对的,你对每一个人这样做都对,不见得代表你对这一个人做是对的,这就是我们所面对真实的人生,确实非常复杂。
所以孔子才会说这样的话,“无敌也,无莫也”,无所排拒,也无所贪慕。
事实上这有时候让别人很难了解,然后一切都要看道义,与道义并肩而行,我跟“义”结合在一起,每一次有问题我都会作灵活的判断做一个明智的正确的选择。
第49讲君子怀德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
——《论语·里仁第四》【译】孔子说君子关心的是德行,小人关心的是产业;君子关心的是规范,小人关心的是利润。
儒家的思想考虑的不是一时的利害关系,它考虑的是长期的,只有跟人内在生命有关的。
所以儒家教你的原则,又变成最简便的原则了,不论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你都要把握住这个内在的原则。
就是说一件事情要不要做,不要考虑利害,只问我该不该做。
所以孔子这段话是说君子跟小人对比,你要怎么选择,有时候就在一念之间,这一念之间是不能妥协的。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
——《论语·里仁第四》【译】孔子说,做人处事全以利益来考量,就会招致许多怨恨。
我们有时候做人处事,有些事情你要坚持,在商言商。
但是有些牵涉到道义的事情,比如公益的事情,就不用计较利害的问题了,只要你有能力,你该做的你就去做。
否则的话,人的世界就非常的无聊了。
孔子提又提醒我们要化解各种怨恨的话,就要把“利”这个字的分量降低。
第50讲一以贯之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
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参,我的人生观是由一个中心思想贯穿起来的。
曾子说,的确如此。
孔子出去后,别的学生就问曾子,老师所指的是什么?曾子说,老师的人生观只是忠与恕罢了。
按曾参的解释,孔子之道只是忠恕罢了,如果把“忠”当作尽己,“恕”当作推己及人。
那么孔子只注意到了人我之间的互动而已吗?显然不是,孔子曾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
”所以他的道绝不是只有讲人我之间的互动。
他还谈到人的生命的意义跟价值何在的问题,必要的时候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杀身成仁的问题。
对于人生都有完整的说明,也知道人生应该何去何从。
但是曾参非常好学,他一路发展到了晚年的时候,的确有了更好的体会,他了解到了孔子的一贯之道在于仁字,而不再是忠恕两个字。
第51讲见贤思齐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论语·里仁第四》【译】孔子说,看见德行卓越的人,就要想怎么样努力像他一样;看见德行有亏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是否也犯同样的毛病。
孔子提醒我们学习的时候要去思考,但是这个思考,不但是学习的时候。
在任何时候跟别人来往都要思考,也可以说你把它当作一种主体的自觉,经常要把自己放在一个特定的角度来对照。
我们在社会上广交朋友,跟很多人都认识了,不是只为了跟别人来往而已,而是为了看到别人不同的生命的姿态,看到别人不同的生活的方式。
通过对照发现别人好的方面,我要跟他学习,别人不好的,我提醒自己不要跟他一样。
交朋友的目的是为了互相帮助走上人生的正路,所有一切都要归结于自己行为的改善。
而我们学习《论语》的目的也是如此,希望找到生命的方向,希望能够让自己的生命越活越精彩,越活越充实。
第52讲真正的孝顺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
——《论语·里仁第四》【译】孔子说,服侍父母时,发现父母将有什么过错,要委婉地劝阻,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接受,仍然要恭敬地,不触犯他们,内心忧愁但是不去抱怨。
这段话很清楚地提醒我们父母也是人,也可能犯错。
你给父母进谏,劝阻他们不要做不该做的事。
但是,如果你委婉劝阻了,却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父母接受。
这时候不能吵架,更不能翻脸,仍然要恭敬地不要触犯他们,也不要去抱怨他们。
我们做子女的能够得到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