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 圆及尺规作图专题训练【含详细答案】
中考尺规作图大全-(含练习答案)
![中考尺规作图大全-(含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9d4d0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06.png)
中考尺规作图大全-(含练习答案)尺规作图是一种使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的方法。
基本作图是尺规作图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而一些复杂的尺规作图都是由基本作图组成的。
基本作图包括五种: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题目一要求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a。
作法是先作射线AP,然后在射线AP上截取AB=a,这样线段AB就是所求作的图形。
题目二要求作已知线段MN的垂直平分线,即找到点O 使得MO=NO(即O是MN的中点)。
作法是分别以M、N 为圆心,以大于MN的相同线段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P、Q,然后连接PQ交MN于O,这样点PQ就是所求作的MN 的垂直平分线。
题目三要求作已知角AOB的角平分线OP。
作法是以O 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M、N,然后以M、N为圆心,以大于MN的线段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AOB内于P,最后作射线OP,这样射线OP就是∠AOB的角平分线。
题目四要求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AOB。
作法是先作射线O’A’,然后以O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交OA于M,交OB于N,接着以O’为圆心,以OM的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M’,再以M’为圆心,以MN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N’,最后连接O’N’并延长到B’,这样∠A’O’B’就是所求作的角。
题目五要求经过直线AB上一点P做已知直线CD的垂线。
作法是以P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M、N,然后分别以M、N为圆心,以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Q,最后连接CQ、DQ即可得到所求作的CD。
3.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无问题段落为1、2、4、5)4.改写每段话3)过D、Q作直线CD。
则直线CD是求作的直线。
改写为:作直线CD,使其经过点P并垂直于直线AB,方法如下:6)题目六:经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已知:如图,直线AB及外一点P。
求作:直线CD,使CD经过点P,且CD⊥AB。
2023年中考数学---《尺规作图》知识总结与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数学---《尺规作图》知识总结与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b4e3662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66.png)
2023年中考数学---《尺规作图》知识总结与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知识总结1.尺规作图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只使用圆规和直尺,并且只准许使用有限次,来解决不同的平面几何作图题.2.基本要求它使用的直尺和圆规带有想像性质,跟现实中的并非完全相同.①直尺必须没有刻度,无限长,且只能使用直尺的固定一侧.只可以用它来将两个点连在一起,不可以在上画刻度.②圆规可以开至无限宽,但上面亦不能有刻度.它只可以拉开成你之前构造过的长度3.基本作图有:(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具体步骤:①以线段两个端点为圆心,大于线段长度的一半为半径画圆弧,两圆弧在线段的两侧别分交于M、N。
如图①②连接MN,过MN的直线即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如图②(4)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具体步骤:①以角的顶点O为圆心,一定长度为半径画圆弧,圆弧与角的两边分别交于两点M、N。
如图①。
②分别以点M与点N为圆心,大于MN长度的一半为半径画圆弧,两圆弧交于点P。
如图②。
③连接OP,OP即为角的平分线。
(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4.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
5.设计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主要把简单作图放入实际问题中.首先要理解题意,弄清问题中对所作图形的要求,结合对应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的方法作图。
专项练习题1.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如图,已知线段m,n.求作△ABC,使∠A=90°,AB=m,BC=n.【分析】先在直线l上取点A,过A点作AD⊥l,再在直线l上截取AB=m,然后以B点为圆心,n为半径画弧交AD于C,则△ABC满足条件.【解答】解:如图,△ABC为所作.2.如图,在△ABC中,AB=AC,BD是△ABC的角平分线.(1)作∠ACB的角平分线,交AB于点E(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求证:AD=AE.【分析】(1)按照角平分线的作图步骤作图即可.(2)证明△ACE≌△ABD,即可得出AD=AE.【解答】(1)解:如图所示.(2)证明:∵AB=AC,∴∠ABC=∠ACB,∵BD是∠ABC的角平分线,CE是∠ABC的角平分线,∴∠ABD=∠ACE,∵AB=AC,∠A=∠A,∴△ACE≌△ABD(ASA),∴AD=AE.3.如图,已知线段AC和线段a.(1)用直尺和圆规按下列要求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并标明相应的字母,不写作法)①作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l,交线段AC于点O;②以线段AC为对角线,作矩形ABCD,使得AB=a,并且点B在线段AC的上方.(2)当AC=4,a=2时,求(1)中所作矩形ABCD的面积.【分析】(1)①按照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图步骤作图即可.②以点O为圆心,OA的长为半径画弧,再以点A为圆心,线段a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线段AC上方交于点B,同理,以点O为圆心,OC的长为半径画弧,再以点C为圆心,线段a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线段AC下方交于点D,连接AD,CD,AB,BC,即可得矩形ABCD.(2)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再利用矩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解答】解:(1)①如图,直线l即为所求.②如图,矩形ABCD即为所求.(2)∵四边形ABCD为矩形,∴∠ABC=90°,∵a=2,∴AB=CD=2,∴BC=AD===,∴矩形ABCD的面积为AB•BC=2×=.4.如图,四边形ABCD中,AB∥DC,AB=BC,AD⊥DC于点D.(1)用尺规作∠ABC的角平分线,交CD于点E;(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连接AE.求证:四边形ABCE是菱形.【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作图步骤作图即可.(2)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可得四边形ABCE为平行四边形,再结合AB=BC,可证得四边形ABCE为菱形.【解答】(1)解:如图所示.(2)证明:∵BE是∠ABC的角平分线,∴∠ABE=∠CBE,∵AB∥CD,∴∠ABE=∠BEC,∴∠CBE=∠BEC,∴BC=EC,∵AB=BC,∴AB=EC,∴四边形ABCE为平行四边形,∵AB=BC,∴四边形ABCE为菱形.5.如图,在4×4的方格纸中,点A,B在格点上.请按要求画出格点线段(线段的端点在格点上),并写出结论.(1)在图1中画一条线段垂直AB.(2)在图2中画一条线段平分AB.【分析】(1)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作出图形即可;(2)利用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解决问题即可.【解答】解:(1)如图1中,线段EF即为所求(答案不唯一);(2)如图2中,线段EF即为所求(答案不唯一).6.“水城河畔,樱花绽放,凉都宫中,书画成风”的风景,引来市民和游客争相“打卡”留念.已知水城河与南环路之间的某路段平行宽度为200米,为避免交通拥堵,请在水城河与南环路之间设计一条停车带,使得每个停车位到水城河与到凉都宫点F的距离相等.(1)利用尺规作出凉都宫到水城河的距离(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图中格点处标出三个符合条件的停车位P1,P2,P3;(3)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M(0,2),N(2,0),停车位P(x,y),请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在图中画出停车带,并判断点P(4,﹣4)是否在停车带上.【分析】(1)利用过直线外一点作垂线的方法作图即可;(2)根据停车位到水城河与到凉都宫点F的距离相等,可得点P1,P2,P3;(3)根据停车位P(x,y)到点F(0,﹣1)和直线y=1的距离相等,得1﹣y=,从而解决问题.【解答】解:(1)如图,线段F A的长即为所求;(2)如图,点P1,P2,P3即为所求;(3)∵停车位P(x,y)到点F(0,﹣1)和直线y=1的距离相等,∴1﹣y=,化简得y=﹣,当x=4时,y=﹣4,∴点P(4,﹣4)在停车带上.7.图①、图②、图③均是5×5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其顶点称为格点,△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的网格中,按下列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1)网格中△ABC的形状是;(2)在图①中确定一点D,连结DB、DC,使△DBC与△ABC全等;(3)在图②中△ABC的边BC上确定一点E,连结AE,使△ABE∽△CBA;(4)在图③中△ABC的边AB上确定一点P,在边BC上确定一点Q,连结PQ,使△PBQ∽△ABC,且相似比为1:2.【分析】(1)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即可;(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作出图形即可;(3)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作出图形即可;(4)作出AB,BC的中点P,Q即可.【解答】解:(1)∵AC==,AB==2,BC=5,∴AC2+AB2=BC2,∴∠BAC=90°,∴△ABC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直角三角形;(2)如图①中,点D,点D′,点D″即为所求;(3)如图②中,点E即为所求;(4)如图③,点P,点Q即为所求.8.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BC=45°.(1)请用尺规作出⊙O的切线A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若AB与切线AD所夹的锐角为75°,⊙O的半径为2,求BC的长.【分析】(1)过点A作AD⊥AO即可;(2)连接OB,OC.证明∠ACB=75°,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CAB,推出∠BOC=120°,求出CH可得结论.【解答】解:(1)如图,切线AD 即为所求;(2)过点O 作OH ⊥BC 于H ,连接OB ,OC .∵AD 是切线,∴OA ⊥AD ,∴∠OAD =90°,∵∠DAB =75°,∴∠OAB =15°,∵OA =OB ,∴∠OAB =∠OBA =15°,∴∠BOA =150°,∴∠BCA =∠AOB =75°,∵∠ABC =45°,∴∠BAC =180°﹣45°﹣75°=60°,∴∠BOC =2∠BAC =120°,∵OB =OC =2,∴∠BCO =∠CBO =30°,∵OH ⊥BC ,∴CH =BH =OC •cos30°=,∴BC =2. 9.如图,在△ABC 中,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分别以点A ,D 为圆心,大于21AD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分别交AB ,AD ,AC 于点E ,O ,F ,连接DE ,DF .(1)由作图可知,直线MN 是线段AD 的 .(2)求证:四边形AEDF是菱形.【分析】(1)根据作法得到MN是线段AD的垂直平分线;(2)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则AF=DF,AE=DE,进而得出DF∥AB,同理DE∥AF,于是可判断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加上F A=FD,则可判断四边形AEDF为菱形.【解答】(1)解:根据作法可知:MN是线段AD的垂直平分线;故答案为:垂直平分线;(2)证明:∵MN是AD的垂直平分线,∴AF=DF,AE=DE,∴∠F AD=∠FDA,∵AD平分∠BAC,∴∠BAD=∠CAD,∴∠FDA=∠BAD,∴DF∥AB,同理DE∥AF,∴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F A=FD,∴四边形AEDF为菱形.10.如图,已知Rt△ABC中,∠ACB=90°,AB=8,BC=5.(1)作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点D、H;(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条件下,连接CD,求△BCD的周长.【分析】(1)利用基本作图,作BC的垂直平分线即可;(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C=DB,则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到∠A=∠DCA,则DC=DA,然后利用等线段代换得到△BCD的周长=AB+BC.【解答】解:(1)如图,DH为所作;(2)∵DH垂直平分BC,∴DC=DB,∴∠B=∠DCB,∵∠B+∠A=90°,∠DCB+∠DCA=90°,∴∠A=∠DCA,∴DC=DA,∴△BCD的周长=DC+DB+BC=DA+DB+BC=AB+BC=8+5=13.11.已知:△ABC.(1)尺规作图:用直尺和圆规作出△ABC内切圆的圆心O.(只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2)如果△ABC的周长为14cm,内切圆的半径为1.3cm,求△ABC的面积.【分析】(1)作∠ABC,∠ACB的角平分线交于点O,点O即为所求;(2)△ABC的面积=(a+b+c)•r计算即可.【解答】解:(1)如图,点O即为所求;(2)由题意,△ABC的面积=×14×1.3=9.1(cm2).12.已知四边形ABCD为矩形,点E是边AD的中点,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完成下列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1)在图1中作出矩形ABCD的对称轴m,使m∥AB;(2)在图2中作出矩形ABCD的对称轴n,使n∥AD.【分析】(1)如图1中,连接AC,BD交于点O,作直线OE即可;(2)如图2中,同法作出点O,连接BE交AC于点T,连接DT,延长TD交AB于点R,作直线OR即可.【解答】解:(1)如图1中,直线m即为所求;(2)如图2中,直线n即为所求;13.如图,在10×10的正方形网格中,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顶点均在格点上的图形称为格点图形,图中△ABC为格点三角形.请按要求作图,不需证明.(1)在图1中,作出与△ABC全等的所有格点三角形,要求所作格点三角形与△ABC有一条公共边,且不与△ABC重叠;(2)在图2中,作出以BC为对角线的所有格点菱形.【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画出图形即可;(2)根据菱形的定义画出图形即可.【解答】解:(1)如图1中,△ABD1,△ABD2,△ACD3,△ACD4,△CBD5即为所求;(2)如图2中,菱形ABDC,菱形BECF即为所求.14.【问题提出】如何用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作一条直线或圆弧平分已知扇形的面积?【初步尝试】如图1,已知扇形OAB,请你用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过圆心O作一条直线,使扇形的面积被这条直线平分;【问题联想】如图2,已知线段MN,请你用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作一个以MN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MNP;【问题再解】如图3,已知扇形OAB,请你用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作一条以点O为圆心的圆弧,使扇形的面积被这条圆弧平分.(友情提醒:以上作图均不写作法,但需保留作图痕迹)【分析】【初步尝试】如图1,作∠AOB的角平分线OP即可;【问题联想】如图2,作线段MN的垂直平分线RT,垂足为R,在射线RT上截取RP=RM,连接MP,NP,三角形MNP即为所求;【问题再解】方法一: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OBE,作BC⊥OE,以O为圆心,OC为半径画弧交OB于点D,交OA于点F,弧DF即为所求.方法二:作OB的中垂线交OB于点C,然后以C为圆心,CB长为半径画弧交OB中垂线于点D,再以O为圆心,OD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点E、F.则弧EF即为所求.【解答】解:【初步尝试】如图1,直线OP即为所求;【问题联想】如图2,三角形MNP即为所求;【问题再解】如图3中,即为所求.15.如图,在6×6的方格纸中,点A,B,C均在格点上,试按要求画出相应格点图形.(1)如图1,作一条线段,使它是AB向右平移一格后的图形;(2)如图2,作一个轴对称图形,使AB和AC是它的两条边;(3)如图3,作一个与△ABC相似的三角形,相似比不等于1.【分析】(1)把点B、A向右作平移1个单位得到CD;(2)作A点关于BC的对称点D即可;(3)延长CB到D使CD=2CB,延长CA到E点使CE=2CA,则△EDC满足条件.【解答】解:(1)如图1,CD为所作;(2)如图2,(3)如图3,△EDC为所作.。
初中数学圆形专题训练50题含(参考答案)
![初中数学圆形专题训练50题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dbb87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7e.png)
初中数学圆形专题训练50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A ,B ,C 是⊙O 上的三点,且⊙ACB =35°,则⊙AOB 的度数是( )A .35°B .65°C .70°D .90°【答案】C 【分析】根据圆周角定理即可得.【详解】解:由圆周角定理得:223570AOB ACB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熟练掌握圆周角定理是解题关键.2.如图,在半径为R 的圆内作一个内接正方形,⊙然后作这个正方形的内切圆,又在这个内切圆中作内接正方形,依此作到第n 个内切圆,它的半径是( )A .RB .(12)RC .(12)n -1RD .n R3.如图,在ABC中,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12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结AP并延长交BC于点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D BD AB+<B.AD一定经过ABC的重心C.BAD CAD∠=∠D.AD一定经过ABC的外心【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易得AD平分⊙BAC,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重心、外心及三边关系可排除选项.【详解】解:⊙AD平分⊙BAC,⊙BAD CAD∠=∠,故C正确;在⊙ABD中,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AD BD AB+>,故A错误;由三角形的重心可知是由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所以AD不一定经过ABC的重心,故B选项错误;由三角形的外心可知是由三角形三条边的中垂线的交点,所以AD不一定经过ABC的外心,故D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重心、外心及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熟练掌握三角形的重心、外心及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过⊙O上一点C作⊙O的切线,交⊙O直径AB的延长线于点D.若⊙D=40°,则⊙A的度数为()A.20°B.25°C.30°D.4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性质,正确得出⊙DOC =50°是解题关键.5.如图,点A ,B ,C 在圆O 上,65∠=︒ABO ,则ACB ∠的度数是( )A .50︒B .25︒C .35︒D .20︒6.如图4,在Rt ABC △中,90C =∠,3AC =.将其绕B 点顺时针旋转一周,则分别以BA ,BC 为半径的圆形成一圆环.该圆环的面积为( )AB .3πC .3πD .3π 【答案】C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得两圆的半径的平方差即是AC 的平方.再根据圆环的面积计算方法: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即9π.【详解】解:圆环的面积为πAB 2-πBC 2,=π(AB 2-BC 2),=πAC 2,=32π,=9π.故选C.7.已知水平放置半径为6cm的球形容器中装有溶液,容器内液面的面积为27πcm2,如图,是该球体的一个最大纵截面,则该截面O中阴影部分的弧长为()A.2πcm B.4πcm C.6πcm D.8πcm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8.如图,点A,B,C都在圆O上,若⊙C=34°,则⊙AOB为()A.34⊙B.56⊙C.60⊙D.68⊙【答案】D【分析】由题意直接根据圆周角定理中同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进行分析即可求解.【详解】解:⊙⊙C=34°,⊙⊙AOB=2⊙C=68°.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注意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推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9.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同位角相等⊙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长度相等的弧是等弧⊙顺次连接菱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矩形.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A【详解】解: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错误;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错误;在同圆或等圆中,长度相等的弧是等弧,⊙错误;顺次连接菱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矩形,⊙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命题与定理.10.AB是⊙O的直径,PB、PC分别切⊙O于点B、C,弦CD AB∥,若PB=AB=10,则CD的长为()A .6B C .D .3 OCF CPE ,四边形12BE OF OF ==,【详解】解:过点⊙OCF CPE , OF OC CE PC =, PB 、PC 分别切⊙O PB PC =,10PB AB ==,11.如图,AB 是O 的直径,ACD 是O 的内接三角形,若6AB =,105ADC ∠=︒,则BC 的长为( )A .8πB .4πC .2πD .π【答案】C【分析】连接OC 、BC ,根据四边形ABCD 是圆的内接四边形和⊙D 的度数,即可求出303602π=,【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以及弧长公式等知识,根据圆12.将一把直尺、一个含60°角的直角三角板和一个光盘按如图所示摆放,直角三角板的直角边AD 与直尺的一边重合,光盘与直尺相切于点B ,与直角三角板相切于点C ,且3AB =,则光盘的直径是( )A .6B .C .3D .【答案】D13.如图,正五边形ABCDE,则⊙DAC的度数为()A.30°B.36°C.60°D.72°【答案】B【分析】根据正五边形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在正五边形ABCDE中,AE=DE=AB=BC,⊙E=⊙B=⊙EAB=108°,⊙⊙EAD=⊙BAC=36°,⊙⊙DAC=108°﹣36°﹣36°=36°,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正多边形和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4.菱形对角线的交点为O,以O为圆心,以O到菱形一边的距离为半径的圆与其他几边的关系为()A.相交B.相切C.相离D.不能确定【答案】B【分析】首先根据菱形的性质可知:菱形的对角线将菱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故四个三角形面积相等且斜边相等,然后根据等面积法得出斜边的高相等,这样问题就容易解决了.【详解】如图:⊙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AO=CO,BO=DO,AB=BC=CD=DA.⊙⊙ABO⊙⊙BCO⊙⊙CDO⊙⊙DAO.⊙⊙ABO、△BCO、△CDO、△DAO的面积相等.又⊙AB=BC=CD=DA,⊙⊙ABO、△BCO、△CDO、△DAO斜边上的高相等.即O到AB、BC、CD、DA的距离相等.⊙O到菱形一边的距离为半径的圆与另三边的位置关系是相切.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画出图形进行分析.15.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G是弧AB的中点,连接AD,AG ,CD ,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A .CE =DEB .⊙ADG =⊙GABC .⊙AGD =⊙ADC D .⊙GDC =⊙BAD 【答案】D 【详解】⊙AB 是⊙O 的直径,弦CD ⊙AB ,⊙CE =DE ,A 成立;⊙G 是AB 的中点,⊙AG BG =,⊙⊙ADG =⊙GAB ,B 成立;⊙AB 是⊙O 的直径,弦CD ⊙AB ,⊙AC AD =,⊙⊙AGD =⊙ADC ,C 成立;⊙GDC =⊙BAD 不成立,D 不成立,故选D .16.如图1是一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扇面宣传展板,该展板的部分示意图如图2所示,它是以O 为圆心,OA ,OB 长分别为半径,圆心角120O ∠=︒形成的扇面,若3m OA =, 1.5m OB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24.25m πB .23.25m πC .23m πD .22.25m π【答案】D 【分析】根据S 阴影=S 扇形AOD -S 扇形BOC 求解即可.17.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 .同旁内角互补B .三角形的外心是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C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D .若甲、乙两组数据中,20.8S =甲,2 1.4S =乙,则乙组数据较稳定【答案】C【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外心性质,方差一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 、两平行线被第三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原命题是假命题,不符合题意;B 、三角形的外心是三条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原命题是假命题,不符合题意;C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是真命题,符合题意;D 、若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都是3,S 甲2=0.8,S 乙2=1.4,则甲组数据较稳定,原命题是假命题,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外心性质,方差解答.18.如图,C 为⊙O 直径AB 上一动点,过点C 的直线交⊙O 于D ,E 两点,且⊙ACD=45°,DF⊙AB 于点F ,EG⊙AB 于点G ,当点C 在AB 上运动时,设AF=x ,DE=y ,下列中图象中,能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的图象大致是( )A.B.C.D.19.如图,AB为⊙O的直径,AB=AC,AC交⊙O于点E,BC交⊙O于点D,F为CE 的中点,连接DF.给出以下四个结论:⊙BD=DC;⊙AD=2DF;⊙BD DE;⊙DF是⊙O的切线.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4B.3C.2D.1【答案】B【详解】连接AD,OD,⊙AB是直径,⊙⊙ADB=⊙AEB=90°,又⊙AB=AC,⊙BD=DC,故⊙正确;⊙F是CE中点,BD=CD,⊙BE//DF,BE=2DF,但没有办法证明AD与BE相等,故⊙错误;⊙AB=AC,BD=CD,⊙⊙BAD=⊙CAD,⊙BD=DE,⊙BD=DE,故⊙正确;⊙⊙AEB=90°,⊙⊙BEC=180°-⊙AEB=90°,⊙BE//DF,⊙⊙DFC=⊙BEC=90°,⊙O为AB的中点,D为BC的中点,⊙OD//AC,⊙⊙ODF=⊙DFC=90°,⊙OD是半径,⊙DF是⊙O的切线,故⊙正确,所以正确的结论有3个,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切线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等,能根据具体的图形选择和灵活运用相关性质解题是关键.二、填空题20.如图,若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有一边重合,则⊙BAC=_____.【答案】132°##132度【详解】解:⊙正五边形的内角=180°-360°÷5=108°,正六边形的内角=180°-360°÷6=120°,⊙⊙BAC=360°-108°-120°=132°.故答案为132°.21.已知直角⊙ABC中,⊙C=90°,BC=3,AC=4,那么它的内切圆半径为_______.【答案】1【分析】O分别与BC、AC、AB切于点D、E、F,连接OD、OE、OF,由切线的性质可得:⊙ODC=⊙OEC=90°,设OD=OE=r根据正方形的判定即可证出四边形OECD是正方形,从而得出:EC=CD=OD=OE=r,再根据切线长定理可得:BF=BD =3-r,AF=AE =4-r,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利用AB的长列方程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O分别与BC、AC、AB切于点D、E、F,连接OD、OE、OF⊙⊙ODC=⊙OEC=90°22.如图,AB ,BC ,CD 分别与⊙O 相切于E ,F ,G ,BE =4,CG =6,则BC =_______.【答案】10【分析】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B ,BC ,CD 分别与⊙O 相切于E ,F ,G ,BE =4,CG =6,⊙BF =BE =4,CF =CG =6,⊙BC =BF +FC =10,故填:10.【点睛】此题主要是综合运用了切线长定理和切线的性质定理.23.若一个扇形的圆心角为60︒,面积为26cm π,则这个扇形的弧长为__________ cm(结果保留π)24.如图,在O 中,弦AC =B 是圆上一点,且=45ABC ∠︒,则O 的半径R =_____.25.如图,⊙O 的内接四边形ABCD 中,⊙A =45°,则⊙C 的度数 _____________ .【答案】135°【分析】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可得结论.【详解】∵⊙O的内接四边形ABCD中,⊙A=45°,⊙⊙C=135°.故答案为135°.【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内接四边形,关键是掌握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①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②圆内接四边形的任意一个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就是和它相邻的内角的对角).26.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E是BC延长线上一点,若⊙BAD=105°,则⊙DCE的度数是________°.【答案】105【详解】⊙四边形ABCD是圆内接四边形,⊙⊙DAB+⊙DCB=180°,⊙⊙BAD=105°,⊙⊙DCB=180°﹣⊙DAB=180°﹣105°=75°,⊙⊙DCB+⊙DCE=180°,⊙⊙DCE=⊙DAB=105°.故答案为10527.如图,圆O的半径OA=5cm,弦AB=8cm,点P为弦AB上一动点,则点P到圆心O的最短距离是____cm.【答案】3【分析】由当OP⊙AB时,OP最短,根据垂径定理,可求得AP的长,然后由勾股定28.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a ,BC b =,点P 是BC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P ,把PAB 沿着AP 翻折到⊙PB C '(点B '在矩形的内部),连接B C ',B D '.点P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若存在唯一的位置使得⊙B CD 为直角三角形,则a ,b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__.为直径作O ,当点为直角三角形且唯一,在Rt ADO 中,根据22OD OA ,可得,计算可得答案. 为直径作O ,当点到O 的最小距离等于得B CD '为直角三角形且唯一,Rt ADO 中,2AD OD +22211())22b a a +=+,整理得22b =,a>,∴=2b29.尺规作图特有的魅力曾使无数人沉湎其中,传说拿破仑通过下列尺规作图考他的大臣:⊙将半径2的⊙O六等分,依次得到A,B,C,D,E,F六个分点;⊙分别以点A,D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弧,G是两弧的一个交点;⊙连结OG.问:OG的长是多少?大臣给出的正确答案是_________2222OA,(23)222.【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解直角三30.半径为O是锐角三角形ABC的外接圆,AB=AC,连接OB、OC,延长CO交弦AB于点D.若⊙OBD是直角三角形,则弦BC的长为_______________.31.如图,P A,PB是⊙O的切线,A,B是切点,点C是⊙O上异于A、B的一点,若⊙P=40°,则⊙ACB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0°【分析】连接OA,OB,在优弧AB上任取一点D(不与A、B重合),连接BD,AD,如图所示,由PA与PB都为圆O的切线,利用切线的性质得到OA与AP垂直,OB与BP垂直,在四边形APBO中,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求出⊙AOB的度数,再利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所对圆心角的一半求出⊙ADB的度数,再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即可求出⊙ACB的度数.【详解】连接OA,OB,在优弧AB上任取一点D(不与A、B重合),连接BD,AD,如图所示:⊙PA、PB是⊙O的切线,⊙OA⊙AP,OB⊙BP,⊙⊙OAP=⊙OBP=90°,又⊙⊙P=40°,⊙⊙AOB=360°-(⊙OAP+⊙OBP+⊙P)=140°,32.如图,矩形ABCD 中,6AB =,9BC =.将矩形沿EF 折叠,使点A 落在CD 边中点M 处,点B 落在N 处.连接EM ,以矩形对称中心O 为圆心的圆与EM 相切于点P ,则圆的半径为________.33.如图,正方形ABCD内接于⊙O,线段MN在对角线BD上运动,若⊙O的面积为2π,MN=1,则AMN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34.如图所示,在⊙O 中,AB 是⊙O 的直径,⊙ACB 的角平分线CD 交⊙O 于D ,则⊙ABD=_________ 度.【答案】45.【详解】试题解析:⊙CD 平分⊙ACB⊙⊙ACD=⊙BCD=45°⊙⊙ABD=⊙ACD=45°.考点:圆周角定理.35.如图,在平面直接坐标系xOy 中,()40A ,,()03B ,,()43C ,,I 是ABC ∆的内心,将ABC ∆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后,I 的对应点'I 的坐标为________.【答案】(-2,3)【分析】直接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其内切圆半径,进而得出I点坐标,再利用旋转的性质得出对应点坐标.【详解】解:过点作IF⊙AC于点F,IE⊙OA于点E,⊙A(4,0),B(0,3),C(4,3),⊙BC=4,AC=3,则AB=5,⊙I是⊙ABC的内心,⊙I到⊙ABC各边距离相等,等于其内切圆的半径,⊙IF=1,故I到BC的距离也为1,则AE=1,故IE=3-1=2,OE=4-1=3,则I(3,2),⊙⊙ABC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I的对应点I'的坐标为:(-2,3).故答案为:(-2,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其内切圆半径是解题关键.36.一个半径为4cm的圆内接正六边形的面积等于_______cm2.S=ABC⊙内接正六边形的面积是故答案是:37.圆心角为40°,半径为2的扇形面积为________.38.如图,在半圆O中,直径AE=10,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且顶点A、B、C在半圆上,点D在直径AE上,连接CE,若AD=8,则CE长为_____【答案】【详解】连接OC,过O点作BC垂线,设垂足为F,根据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可以得到OC=5,CF=4,OF=3,在等腰三角形CDE中,高=OF=3,底边长DE=10-8=2,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CE.解:连接OC,过O点作OF⊙BC,垂足为F,交半圆与点H,⊙OC=5,BC=8,⊙根据垂径定理CF=4,点H为弧BC的中点,且为半圆AE的中点,⊙由勾股定理得OF=3,且弧AB=弧CE⊙AB=CE,又⊙ABCD为平行四边形,⊙AB=CD,⊙CE=CD,⊙⊙CDE为等腰三角形,在等腰三角形CDE中,DE边上的高CM=OF=3,⊙DE=10-8=2,⊙由勾股定理得,CE2=OF2+(DE)2,⊙CE=,故答案为.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垂径定理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39.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连接OB、OC,若OB=BC,则⊙BAC的度数是_____.三、解答题40.如图,AB是⊙O的直径,C是半圆上的一点,CD是⊙O的切线,AD⊙CD于点D,交⊙O于点E.(1)求证:AC平分⊙DAB;(2)若点E为弧AC的中点,⊙O的半径为1,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41.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E位于⊙O上AB两侧.在BA的延长线上取点D,使⊙ACD=⊙B.(1)求证:DC是⊙O的切线;(2)当BC=EC时,求证:AC2=AE•AD;(3)在(2)的条件下,若BC=AD:AE=5:9,求⊙O的半径.【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42.如图,已知、是⊙的切线,、为切点.直径的延长线与的延长线交于点.(1)求证:;(2)若,.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根号与).【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详解】试题分析:(1)连接,根据是⊙的切线,由切线长定理得到AP=BP,OP平分⊙APB,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得到OP⊙AB,再根据AC是⊙O的直径,得到⊙ABC=90°,即AB⊙BC,BC⊙OB,得到内错角相等,由等量代换得到结果.(2)根据切线长定理和三角形全等,S△OPA=S△OPB,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得到OB,PB,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和扇形的面积推出结论.试题解析:(1)证明:连接. 1分⊙是⊙的切线,⊙平分. 2分.⊙是⊙的直径,⊙, 即:. 3分⊙.⊙. 4分,⊙. 5分(2) 连接.⊙,⊙⊙、是⊙的切线,⊙,,又⊙⊙⊙⊙.⊙. 6分在中,,. 7分在中,,⊙. 8分⊙.⊙,.⊙. 9分⊙所求的阴影面积:. 10分考点:1.切线的性质;2.扇形面积的计算.43.数学课上,王老师画好图后并出示如下内容:“已知AB为O的直径,O过AC 的中点D.DE为O的切线.(1)求证:DE BC ⊥(2)王老师说:如果添加条件“1DE =,1tan 2C =”,则能求出O 的直径.请你写出求解过程.DE 为O 的切线,OD DE ∴⊥,即∠AB 为O 的直径,OA OB ∴=,即点点D 为AC 的中点,OD BC ∴∥,CED ODE ∴∠=∠=BC .DE BC ⊥1tan DE CE ∴=O∴的直径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圆的切线的性质和圆周角定理是解题关键.44.如图,点A、B、C分别是⊙O上的点,⊙B=60°,AC=3,CD是⊙O的直径,P是CD延长线上的一点,且AP=AC.(1)求证:AP是⊙O的切线;(2)求PD的长.45.如图,在O 中,弦AB 与CD 相交于点E ,AB CD =,连接AD BC ,,25ADC ∠=︒.(1)求证:AD BC =;(2)求证:AE CE =;(3)若弦BD 经过点O ,求BEC ∠的度数.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65︒【分析】(1)由AB CD =,推出AB CD =,推出BC AD =;(2)证明AED CEB ≌可得结论;(3)先求出90BCD ︒∠=,再求出25CBE,即可得答案. 【详解】(1)解:AB CD =,C ABD ∴=, AB AC CD AC ∴-=-,BC AD ∴=;(2)BC AD ,BC AD ∴=,ADE ∠和CBE ∠都是AC 的圆周角,ADE CBE ∴∠=∠,AED CEB ,AED CEB ∴≌,AE CE ∴=;(3)25ADC ,25CBE ,弦BD 经过点O ,BD ∴是O 的直径,90BCD ︒∴∠=,⊙在CEB 中,18065BEC BCD CBE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90︒,三角形的内角和,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 46.如图,在ABC 中,90ABC ∠=,O 是AB 上一点,以O 为圆心OB 为半径的圆与AB 交于点E ,与AC 交于点D ,连接DE 、DE 、OC ,且//DE OC .()1求证:AC 是O 的切线;()2若8DE OC ⋅=,求O 的半径.【答案】(1)证明见解析;(2)2. 【分析】(1)先由OD=OE ,利用等边对等角可得⊙2=⊙3,再利用DE⊙OC ;进而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3=⊙4,⊙1=⊙2,等量代换可得⊙1=⊙4;再结合OB=OD ,OC=OC ,利用SAS 可证△DOC⊙⊙BOC ,那么⊙CDO=⊙CBO ,而⊙ABC=90°,于是⊙CDO=90°,即CD 是 O 的切线;(2)由(1)可知⊙2=⊙4,而⊙CDO=⊙BDE=90°,易证△CDO⊙⊙BDE ,可得比例线段,OD :DE=OC :BE ,又BE=2OD ,可求OD .【详解】()1证明:连接OD ,⊙OE OD =,⊙23∠=∠,又⊙//DE OC ,⊙12∠=∠,34∠=∠,⊙14∠=∠;在DOC 和BOC 中,OD OB =,14∠=∠,OC OC =,⊙DOC BOC ≅,⊙CDO CBO ∠=∠;⊙90ABC ∠=,⊙90CDO ∠=,⊙CD 是O 的切线;()2⊙BE 是直径,⊙90BDE ∠=,在COD 和BED 中,24∠=∠,90EDB ODC ∠=∠=,⊙COD BED ∽,⊙::OD DE OC BE =;又⊙2BE OD =,⊙22OD DE OC =⋅,⊙2OD =.【点睛】考查了等边对等角,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切线的判定,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综合性比较强,难度较大. 47.已知: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点P 和O ,O 的半径为4,交x 轴于点A ,B ,对于点P 给出如下定义:过点C 的直线与O 交于点M ,N ,点P 为线段MN 的中点,我们把这样的点P 叫做关于MN 的“折弦点”.(1)若()2,0C -⊙点()10,0P ,()21,1P -,()32,2P中是关于MN 的“折弦点”的是______;⊙若直线y kx =0k ≠)上只存在一个关于MN 的“折弦点”,求k 的值;(2)点C 在线段AB 上,直线y x b =+上存在关于MN 的“折弦点”,直接写出b 的取值范围.与D相交或相切,分两种情况利用勾股定理求出【详解】(1))与D相切,与D相交或相切,=+垂直直线y xy轴交于点重合时,b有最大值,此时48.如图1,AB 为O 的直径,C 为O 上一点,连接CB ,过C 作CD AB ⊥于点D ,过点C 作BCE ∠,使BCE BCD ∠=∠,其中CE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E .(1)求证:CE 是O 的切线.(2)如图2,点F 在O 上,且满足2FCE ABC ∠=∠,连接AF 并延长交EC 的延长线于点G .若4CD =,3BD =,求线段FG 的长.CD OB ⊥DCB ∴∠+∠BCE ∠=∠OC OB=OCB∴∠=OCB∴∠+即:OC⊥CE∴是O的切线.(2)过点O作OHFCE∠=FCE∴∠=FCE∠=FCO∴∠OC CE⊥DCO∴∠+DCO∴∠=DCO∴∠=CDO∠=OCH∴∆≅CH CD∴=8CF∴=设OB OC=2OC OD=2(x x∴=解得:256 x.256OB OC∴==.CDB中,OC CG ⊥GCF ∴∠GCF ∴∠AFCB 是圆的内接四边形,GFC ∴∠GFC∴∆∽∴GF CF BC OC=GF =49.问题探究:(1)如图⊙,已知在⊙ABC 中,BC =4,⊙BAC =45°,则AB 的最大值是 . (2)如图⊙,已知在Rt ⊙ABC 中,⊙ABC =90°,AB =BC ,D 为⊙ABC 内一点,且AD=BD =2.,CD =6,请求出⊙ADB 的度数.问题解决:(3)如图⊙,某户外拓展基地计划在一处空地上修建一个新的拓展游戏区⊙ABC ,且AB =A C .⊙BAC =120°,点A 、B 、C 分别是三个任务点,点P 是⊙ABC 内一个打卡点.按照设计要求,CP =30米,打卡点P 对任务点A 、B 的张角为120°,即⊙APB =120°.为保证游戏效果,需要A 、P 的距离与B 、P 的距离和尽可能大,试求出AP +BP 的最大值.的外接圆O,连接)如图⊙,作⊙的外接圆O,连接BAC=90°,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O,连接AKC=⊙APB 是等边三角形。
2023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尺规作图类训练题(含简单答案)
![2023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尺规作图类训练题(含简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e7133c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c.png)
2023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尺规作图类训练题一、单选题1.如图,Rt ABC △中,由90ACB ∠=︒,30B ∠=︒,要求用圆规和直尺作图,分成两个三角形,其中至少有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其作法错误的是( )A .B .C .D .2.如图,在ABC 中,已知45B ∠=︒,30C ∠=︒,分别以点A 、C 为圆心,大于12AC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C 两侧分别交于P 、Q 两点,作直线PQ 交BC 于点D ,交AC 于点E .若3DE =,则AB 的长为( )A .B .5C .6D .3.如图,在ABC 中,分别以点B 和点C 为圆心,大于12BC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交AC 于点D ,交BC 于点E ,连接BD ,则ABD △的周长为( )A .AB BC + B .BC AC + C .+AB ACD .AB AC BC ++4.请仔细观察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请你根据所学的三角形全等有关的知识,说明画出D O C DOC '''∠=∠的依据是( )A .SASB .AASC .SSSD .SSA5.如图,已知AOB ∠,以点O 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①,分别交OA ,OB 于点 E ,F , 再以点 E 为圆心,以EF 长为半径画弧,交弧①于点 D ,画射线OD .若28AOB ∠︒=,则BOD ∠的补角的度数为( )A .124︒B .39︒C .56︒D .144︒6.王师傅用角尺平分一个角,如图①,学生小顾用三角尺平分一个角,如图①,他们都在AOB ∠两边上分别取OM ON =,前者使角尺两边相同刻度分别与M ,N 重合,角尺顶点为P ;后者分别过M ,N 作OA ,OB 的垂线,交点为P ,则射线OP 平分AOB ∠,均可由OMP ONP ≌△△得知,其依据分别是( )A .SSS ;SASB .SAS ;SSSC .SSS ;HLD .SAS ;HL7.如图,在Rt ABC △中,90B ,分别以A 、C 为圆心,大于AC 长的一半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 、N ,连接MN ,与AC 、BC 分别相交于点D 、E ,连接AE ,当3AB =,5AC =时,ABE 周长为( )A .7B .8C .9D .108.如图,已知AOB ∠.按照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O 为圆心,以适当的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OB ∠的两边于C ,D 两点,连接CD .①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以大于线段O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 ∠内交于点E ,连接CE ,DE .①连接OE 交CD 于点M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CEO DEO ∠=∠B .CM MD =C .OCD ECD ∠=∠D .12OCED S CD OE =⋅四边形二、填空题9.如图,在ABC 中,AC BC =,以点A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作弧交BC 于点D ,交AC 于点E ,再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大于CD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F ,G两点,作直线FG .若直线FG 经过点E ,则C ∠的度数为______︒,AEG ∠的度数为______︒.10.如图,Rt ABC △中,90C ∠=︒,13AB =,5BC =,利用尺规在AC ,AB 上分别截取AD ,AE ,使AD AE =,分别以D ,E 为圆心,以大于12DE 为长的半径作弧,两弧在BAC ∠内交于点F ,作射线AF 交边BC 于点G ,点P 为边AB 上的一动点,则GP的最小值为______.11.如图,在ABC 中,90C ∠=︒.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圆弧,分别交边AB 、AC 于点M 、N ;①分别以点M 和点N 为圆心、大于MN 一半的长为半径作圆弧,在BAC ∠内,两弧交于点P ;①作射线AP 交边BC 于点D .若DAC ABC ∽△△,则B ∠的大小为______度.12.如图,在Rt ABC △中,90C ∠=︒,以顶点B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画弧,交AB 于点D ,再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大于12CD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E ,作射线BE交AC 于点F .若12BC =,15AB =,若BCF △的面积为24,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____.13.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30A ∠=︒,AB AD =,取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作弧相交于两点,过此两点的直线交AD 边于点E (作图痕迹如图所示),连接BE ,BD .则EBD ∠的度数为______.14.如图,在t R ABC 中,90C ∠=︒,以点B 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B BC于点M ,N ;①分别以M ,N 为圆心12MN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BC ∠内交于点P ,交AC 于点D .若16,8ABDSAB ==,则线段CD 的长为 ___________.15.如图,在ABCD 中,以A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画弧交AD 于F ,分别以F 、B 为圆心,大于12BF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G ,作射线AG 交BC 于点E ,6BF =,5AB =,则AE 的长为 ___________.16.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以点B 为圆心,BC 的长为半径作弧交AD 于点E ,分别以点C ,E 为圆心、大于12CE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BP交AD 的延长线于点F ,60CBE ∠=︒,6BC =,则BF =___________.三、解答题17.如图,在ABC 中,50A ∠=︒,30C ∠=,请用尺规作图法,在AC 上求作一点D ,使得BDC ABC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18.(1)操作实践:ABC 中,90A ∠=︒,22.5B ∠=︒,请画出一条直线把ABC 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并标出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底角的度数;(要求画出一种分割方法即可)(2)分类探究:ABC 中,最小内角24B ∠=︒,若ABC 被一直线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请画出相应示意图并写出ABC 最大内角的所有可能值;(3)猜想发现:若一个三角形能被一直线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需满足什么条件?(请你至少写出两个条件,无需证明)19.如图,在ABC 中,点P ,Q 分别在边BC 及CB 的延长线上,且BQ CP =.(1)实践与探索:利用尺规按下列要求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①作PQM CBA ∠=∠,且点M 在QC 的上方; ①在QM 上截取QR BA =; ①连接PR .(2)猜想与验证:试猜想线段AC 和RP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0.如图,点D 是等边ABC 内部一点,且DB DC =,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分别按下列要求画图.(1)在图①中BC 上找一点E ,使12BE BC =; (2)若2BDC A ∠=∠,在图①中AB AC 、边上分别找点M 、N ,使12MN BC =.参考答案:1.B2.A3.C4.C5.A6.C7.A8.C9.3612610.12 511.30 12.54 13.45︒14.4 15.816.18.(2)ABC的最大内角可能值是117︒或108︒或90︒或84︒;19.(2)RP AC=,答案第1页,共1页。
中考数学―圆及尺规作图专题训练.(优选.)
![中考数学―圆及尺规作图专题训练.(优选.)](https://img.taocdn.com/s3/m/2899d6d0ddccda38366baf6e.png)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 文本 ------ 方便更改圆及尺规作图专题训练一、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6 分)1、已知⊙O 的半径为 5cm ,OA =4cm ,则点A 在____。
2、如果圆中一条弦长与半径相等,那么此弦所对圆心角为___度。
3、已知∠AOB =30°,⊙M 的半径为 2cm ,当OM =____时,OM 与OA 相切。
4、如图,AB 是⊙O 的直径,∠A =50°,则∠B =____。
5、已知,⊙O 1与⊙O 2外切,且O 1O 2=10cm ,若⊙O 1的半径为 3cm ,则⊙O 2的半径为___cm 。
6、如图,半径为30cm 的转轮转120°角时,传送带上的物体A 平移的距离为____cm 。
(保留π)7、在△ABC 中,∠BAC =80°,I 是△ABC 外接圆的圆心,则∠BIC =____。
8、如图,A 、B 、C 是⊙O 上三个点,当BC 平分∠ABO 时,能得出结论:___________。
(任写一个)第8题 第9题 第12题9、△ABC 的周长为 10cm ,面积为 4cm 2,则△ABC 内切圆半径为_____cm 。
10、如图PA 切⊙O 于A 点,PC 经过圆心O ,且PA =8,PB =4。
则⊙O 的半径为_____。
11、半径是6,圆心角为120°的扇形是某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____。
12、如图在Rt △ABC 中,∠C =90°,CA =CB =2,分别以A 、B 、C 为圆心,以 AC 为半径画弧,三条弧与边AB 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
二、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24 分)1、在⊙O 中,若=2,则弦AB 和CD 的关系是( )A 、AB =2CDB 、AB <2CDC 、AB >2CDD 、无法确定2、如图,等边三角形ABC 内接于圆,D 为上一点,则图中等于60°的角有(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3、下列作图语言规范的是( )A 、过点P 作线段AB 的中垂线12AB CD BCAC B· BOCA P· ·O CBA ·ACDBO · ABOP CDB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 ,使AB =ACC 、过直线 a 、直线 b 外一点 P 作直线MN ,使MN ∥a ∥bD 、过点 P 作直线 AB 的垂线4、已知△ABC 中,AB <AC <BC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中考尺规作图专项练习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中考尺规作图专项练习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0a1a84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4c.png)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中考尺规作图专项练习A 级 基础题1.下列各条件中,不能作出唯一三角形的条件是( ) A .已知两边和夹角B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条边所对的角C .已知两角和夹边D .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2.如图X6-3-1,在△ABC 中,分别以点A 和点B 为圆心,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交BC 于点D ,连接AD .若△ADC 的周长为10,AB =7,则△ABC 的周长为( )图X6-3-1A .7B .14C .17D .203.如图X6-3-2,点C 在∠AOB 的OB 边上,用尺规作出了CN ∥OA ,在作图痕迹中,是( )图X6-3-2A .以点C 为圆心,OD 为半径的弧B .以点C 为圆心,DM 为半径的弧 C .以点E 为圆心,OD 为半径的弧 D .以点E 为圆心,DM 为半径的弧4.下列关于作图的语句,正确的是( ) A .画直线AB =10厘米 B .画射线OB =10厘米C .已知A ,B ,C 三点,过这三点画一条直线D .过直线AB 外一点画一条直线和直线AB 平行5.已知线段AB 和CD ,如图X6-3-3,求作一线段,使它的长度等于AB +2CD .图X6-3-36.试把如图X6-3-4所示的角四等分(不写作法).图X6-3-47.已知等腰△ABC的顶角∠A=36°(如图X6-3-5).(1)作底角∠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用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但保留作图痕迹,然后用墨水笔加墨);(2)通过计算,说明△ABD和△BDC都是等腰三角形.图X6-3-58.某市计划在新竣工的矩形广场的内部修建一个音乐喷泉,要求音乐喷泉M到广场的两个入口A,B的距离相等,且到广场管理处C的距离等于A和B之间距离的一半,A,B,C的位置如图X6-3-6,请在原图上利用尺规作图作出音乐喷泉M的位置(要求:不写已知、求作、作法和结论,保留作图痕迹,必须用铅笔作图).图X6-3-69.如图X6-3-7已知:线段a,c,∠α.求作:△ABC,使BC=a,AB=c,∠ABC=∠α.图X6-3-710.如图X6-3-8,AB ∥CD ,以点A 为圆心,小于AC 长为半径作圆弧,分别交AB ,AC 于E ,F 两点,再分别以E ,F 为圆心,大于12EF 长为半径作圆弧,两条圆弧交于点P ,作射线AP ,交CD 于点M .(1)若∠ACD =114°,求∠MAB 的度数;(2)若CN ⊥AM ,垂足为N ,求证:△ACN ≌△MCN .图X6-3-811.如图X6-3-9,已知△ABC ,画它的内切圆⊙O .图X6-3-9作法:(1)分别作____________,两平分线交于点O ; (2)过点O 作____的垂线段,交BC 于点D ; (3)以点__为圆心,以____的长为半径,画圆, 那么,所画的⊙O 就是△ABC 的______. 12.如图X6-3-10,已知线段a 和h .求作:△ABC ,使得AB =AC ,BC =a ,且BC 边上的高AD =h . 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图X6-3-10B 级 中等题13.如图X6-3-11,画一个等腰△ABC ,使得底边BC =a ,它的高AD =h .图X6-3-1114.为了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准备在某镇新建一个医疗点P,使P到该镇所属A村、B村、C村的村委会所在地的距离都相等(A,B,C不在同一直线上,地理位置如图X6-3-12),请你用尺规作图的方法确定点P的位置.要求:写出已知,求作,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解:已知:求作:图X6-3-12C级拔尖题15.如图X6-3-13,已知△ABC,且∠ACB=90°.(1)请用直尺和圆规按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①以点A为圆心,BC边的长为半径作⊙A;②以点B为顶点,在AB边的下方作∠ABD=∠BAC.(2)请判断直线BD与⊙A的位置关系(不必证明).图X6-3-1316.如图X6-3-14,在单位长度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一段圆弧经过网格的交点A,B,C.(1)请完成如下操作:①以点O为原点、竖直和水平方向所在的直线为坐标轴、网格边长为单位长,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②用直尺和圆规画出该圆弧所在圆的圆心D的位置(不用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连接AD,CD;(2)请在(1)的基础上,完成下列问题:①写出点的坐标:C__________,D__________;②⊙D的半径=____________(结果保留根号);③若扇形ADC是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则该圆锥的底面面积为________(结果保留π);④若E(7,0),试判断直线EC与⊙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图X6-3-14选做题17.数学课上,探讨角平分线的作法时,李老师用直尺和圆规作角平分线,方法如下: 作法:如图X6-3-15(1),①在OA 和OB 上分别截取OD ,OE ,使OD =OE .②分别以D ,E 为圆心,以大于12DE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 内交于点C .③作射线OC ,则OC 就是∠AOB 的平分线.小聪的作法步骤:如图X6-3-15(2),①利用三角板上的刻度,在OA 和OB 上分别截取OM ,ON ,使OM =ON .②分别过M ,N 作OM ,ON 的垂线,交于点P . ③作射线OP ,则OP 为∠AOB 的平分线.小颖的身边只有刻度尺,经过尝试,她发现利用刻度尺也可以作角平分线. 根据以上情境,解决下列问题:(1)李老师用尺规作角平分线时,用到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______; (2)小聪的作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3)请你帮小颖设计用刻度尺作角平分线的方法(要求:作出图形,写出作图步骤,不予证明).(1)(2)图X6-3-15参考答案1.B 2.C 3.D 4.D 5.略6.略 提示:首先把∠O 二等分,再把得到的两部分分别再二等分即可.图D737.解:(1)如图D73,BD 即为所求. (2)∵∠A =36°,∴∠ABC =∠C =(180°-36°)÷2=72°. ∵BD 平分∠ABC ,∴∠ABD =∠DBC =72°÷2=36°. ∴∠CDB =180°-36°-72°=72°.∵∠A =∠ABD =36°,∠C =∠CDB =72°, ∴AD =DB ,BD =BC .∴△ABD 和△BDC 都是等腰三角形. 8.解:如图D74.图D749.解:如图D75,①以α的顶点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α的两边分别为A ′,C ′;②以相同长度为半径,B 为圆心画弧,交BC 于点F ,以F 为圆心,C ′A ′为半径画弧,交AB 于点E ;③在BF 上取点C ,使CB =a ,以B 为圆心,c 为半径画圆交BE 的延长线于点A ,连接AC ,则△ABC 即为所求的三角形.图D7510.(1)解:∵AB ∥CD , ∴∠ACD +∠CAB =180°. 又∵∠ACD =114°, ∴∠CAB =66°.由作法知,AM 是∠CAB 的平分线,∴∠AMB =12∠CAB =33°.(2)证明:∵AM 平分∠CAB , ∴∠CAM =∠MAB . ∵AB ∥CD ,∴∠MAB =∠CMA . ∴∠CAM =∠CMA .又∵CN⊥AM,∴∠ANC=∠MNC.在△ACN和△MCN中,∵∠ANC=∠MNC,∠CAM=∠CMN, CN=CN,∴△ACN≌△MCN.11.解:(1)∠A,∠B的平分线(2)BC(3)O OD内切圆12.解:如图D76.图D7613.略14.解:已知:A,B,C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求作:一点P,使P A=PB=PC(或经过A,B,C三点的外接圆圆心P).正确作出任意两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并标出交点P,如图D77.图D77图D7815.解:(1)如图D78.(2)直线BD与⊙A相切.∵∠ABD=∠BAC,∴AC∥BD.∵∠ACB=90°,⊙A的半径等于BC,∴点A到直线BD的距离等于BC.∴直线BD与⊙A相切.16.解:(1)如图D79:图D79(2)①(6,2)(2,0)②2 5③54π④相切.理由:∵CD=2 5,CE=5,DE=5,∴CD2+CE2=25=DE2.∴∠DCE=90°,即CE⊥CD.∴直线CE与⊙D相切.17.解:(1)李老师用尺规作角平分线时,用到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SSS.故答案为SSS.(2)小聪的作法正确.理由:∵PM⊥OM,PN⊥ON,∴∠OMP=∠ONP=90°.图D80在Rt△OMP和Rt△ONP中,∵OP=OP,OM=ON,∴Rt△OMP≌Rt△ONP(HL).∴∠MOP=∠NOP.∴OP平分∠AOB.(3)如图D80,步骤:①利用刻度尺在OA,OB上分别截取OG=OH.②连接GH,利用刻度尺作出GH的中点Q.③作射线OQ.则OQ为∠AOB的平分线.。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尺规作图题专项练习及答案解析(专题试卷50道)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尺规作图题专项练习及答案解析(专题试卷50道)](https://img.taocdn.com/s3/m/7c8844e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49.png)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尺规作图题专项练习及答案解析(专题试卷50道)道)一、选择题1、数学活动课上,四位同学围绕作图问题:“如图,已知直线l和l外一点P,用直尺和圆规作直线PQ,使PQ⊥l于点Q.”分别作出了下列四个图形.其中作法错误的是()A.B.C.D.2、如图,已知△ABC,AB<BC,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BC上取一点P,使得PA+PC=BC,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B.C.D.3、如图,已知△ABC,AB<BC,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BC上取一点P,使得PA+PC=BC,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共32页,第1页4、下列尺规作图,能判断AD是△ABC边上的高是()A.B.C.D.5、任意一条线段EF,其垂直平分线的尺规作图痕迹如图所示.若连接EH、HF、FG,GE,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A.△EGH为等腰三角形B.△EGF为等边三角形C.四边形EGFH为菱形D.△EHF为等腰三角形6、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以线段AB为边的菱形,作图痕迹如图所示,能得到四边形ABCD是菱形的依据是()A.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B.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D.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共32页,第2页7、如图,在ABCD中,AB>AD,按以下步骤作图:以点A为圆心,小于AD的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D于点E、F;再分别以点E、F为圆心,大于EF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G;作射线AG交CD于点H,则下列结论中不能由条件推理得出的是()A.AG平分∠DABB.AD=DHC.DH=BCD.CH=DH8、如图,已知钝角三角形ABC,依下列步骤尺规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步骤1:以点C为圆心,CA为半径画弧①;步骤2:以点B为圆心,BA为半径画弧②,交弧①于点D;步骤3:连接AD,交BC的延长线于点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H垂直平分线段ADB.AC平分∠BADC.S△ABC=BC·AHD.AB=AD二、填空题9、阅读下面材料: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如下问题:尺规作图,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已知:⊙O和点P求过点P的⊙O的切线小涵的主要作法如下:如图,(1)连结OP,作线段OP的中点A;(2)以A为圆心,OA长为半径作圆,交⊙O于点B,C;(3)作直线PB和PC.共32页,第3页所以PB和PC就是所求的切线.老师说:“小涵的做法正确的.”请回答:小涵的作图依据是.10、如图,在△ABC中,∠ACB=80°,∠ABC=60°.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为圆心,小于AC的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E、F;②分别以点E、F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G;③作射线AG交BC于点D.则∠ADB的度数为°.EF11、如图,在△ABC中,∠C=90°,∠CAB=60°,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A,B为圆心,以大于AB的长为半径做弧,两弧相交于点P和Q.②作直线PQ交AB于点D,交BC于点E,连接AE.若CE=4,则AE=.12、如图,在△ABC中,AB>AC.按以下步骤作图:分别以点B和点C为圆心,大于BC一半的长为半径作圆弧,两弧相交于点M和点N;作直线MN交AB于点D;连结CD.若共32页,第4页AB=6,AC=4,则△ACD的周长为.三、计算题13、如图,已知线段a和h.求作:△ABC,使得AB=AC,BC=a,且BC边上的高AD=h.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14、如图所示,点C、D是∠AOB内部的两点.(1)作∠AOB的平分线OE;(2)在射线OE上,求作一点P,使PC=PD.(要求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四、解答题15、如图,已知等腰直角△ABC,∠A=90°.(1)利用尺规作∠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若将(1)中的△ABD沿BD折叠,则点A正好落在BC 边上的A1处,当AB=1时,求△A1DC的面积.共32页,第5页16、(8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1)用尺规在边BC上求作一点P,使PA=PB(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连结AP,若AC=4,BC=8时,试求点P到AB边的距离.17、已知△ABC,用直尺和圆规作△ABC的角平分线CD和高AE.(不写画法,保留作图痕迹)18、数学课上,探讨角平分线的作法时,李老师用直尺和圆规作角平分线,方法如下:小颖的身边只有刻度尺,经过尝试,她发现利用刻度尺也可以作角平分线.根据以上情境,解决下列问题:(1)李老师用尺规作角平分线时,用到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_________.(2)小聪的作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共32页,第6页(3)请你帮小颖设计用刻度尺作角平分线的方法.(要求:作出图形,写出作图步骤,不予证明)19、如图,∠AOB=30°,OA表示草地边,OB表示河边,点P表示家且在∠AOB内.某人要从家里出发先到草地边给马喂草,然后到河边喂水,最后回到家里.(1)请用尺规在图上画出此人行走的最短路线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理由).(2)若OP=30米,求此人行走的最短路线的长度.20、如图,在△ABC中,AB=AC=8cm,∠BAC=120°.(1)作△ABC的外接圆(只需作出图形,并保留作图痕迹);(2)求它的外接圆半径.21、某居民小区一处圆柱形的输水管道破裂,维修人员为更换管道,需确定管道圆形截面的半径,如图是水平放置的破裂管道有水部分的截面.(1)请找出截面的圆心;(不写画法,保留作图痕迹.)(2)若这个输水管道有水部分的水面宽AB=16cm,水面最深地方的高度为4cm,求这个圆形截面的半径.共32页,第7页22、如图,已知△ABC,用直尺和圆规求作一直线AD,使直线过顶点A,且平分△ABC的面积(不需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3、高致病性禽流感是比SARS传染速度更快的传染病.为防止禽流感蔓延,政府规定:离疫点3km范围内为扑杀区;离疫点3km~5km范围内为免疫区,对扑杀区与免疫区内的村庄、道路实行全封闭管理.现有一条笔直的公路AB通过禽流感病区,如图,在扑杀区内公路CD长为4km.(1)请用直尺和圆规找出疫点O(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求这条公路在免疫区内有多少千米?24、作图题:如图,已知O是坐标原点,B、C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1)、(2,1).(1)以0点为位似中心在y轴的左侧将△OBC放大到两倍(即新图与原图的相似比为2),画出图形;(2)分别写出B、C两点的对应点B′、C′的坐标.25、如图,⊙O为△ABC的外接圆,直线l与⊙O相切与点P,且l∥BC.(1)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在⊙O中画出一条弦,使这条弦将△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共32页,第8页(2)请写出证明△ABC被所作弦分成的两部分面积相等的思路.26、如图,107国道OA和302国道OB在甲市相交于点O,在∠AOB 的内部有工厂C和D,现要修建一个货站P,使P到OA,OB的距离相等,且使PC=PD,试确定出点P的位置.(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写出结论)27、用尺规作图从△ABC(CB<CA)中裁出一个以AB为底边的等腰△ABD,并使得△ABD的面积尽可能大(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证明)28、如图,已知△ABC,利用尺规完成下列作图(不写画法,保留作图痕迹).(1)作△ABC的外接圆;(2)若△ABC所在平面内有一点D,满足∠CAB=∠CDB,BC=BD,求作点D.29、如图,点A是半径为3的⊙O上的点,(1)尺规作图:作⊙O的内接正六边形ABCDEF;共32页,第9页(2)求(1)中的长.30、已知,如图,直线AB与直线BC相交于点B,点D是直线BC上一点,直线DE∥AB,且点E到B,D两点的距离相等.(1)用尺规作图作出点E;(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连接BE,求证:BD平分∠ABE.31、如图,BC是⊙O的一个内接正五边形的一边,请用等分圆周的方法,在⊙A中用尺规作图作出一个⊙A的内接正五边形(请保留作图痕迹).32、已知:如图,在△ABC中,∠A=30°,∠B=60°.(1)作∠B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作AB的中点E(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作法和证明);(2)连接DE,求证:△ADE≌△BDE.共32页,第10页33、如图,已知△ABC,用直尺(没有刻度)和圆规在平面上求作一个点P,使P到∠B两边的距离相等,且PA=PB.(不要求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34、如图,在△ABC中,AB=AC=8cm,∠BAC=120°.(1)作△ABC的外接圆(只需作出图形,并保留作图痕迹);(2)求它的外接圆半径.35、如图,已知等腰直角△ABC,∠A=90°.(1)利用尺规作∠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若将(1)中的△ABD沿BD折叠,则点A正好落在BC 边上的A1处,当AB=1时,求△A1DC的面积.36、如图,△ABC中,∠C=90°,小王同学想作一个圆经过A、C两点,并且该圆的圆心到AB、AC距离相等,请你利用尺规作图的办法帮助小王同学确定圆心D.(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共32页,第11页37、如图,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AC折叠,点B落在点E处,请用尺规作出点E.(不写画法,保留作图痕迹)38、如图,在等腰直角△ABC中,∠ACB=90°,AC=1.(1)作⊙O,使它过点A、B、C(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所作的圆中,求出劣弧BC的长.39、如图,在△ABC中,∠C=90°,∠B=30°.(1)作∠CAB的平分线,交BC边于点D(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和证明);(2)求S△ACD:S△ABC的值.40、如图,某地有两所大学和两条交叉的公路.图中点M,N表示大学,OA,OB表示公路,现计划修建一座物资仓库,希望仓库到两所大学的距离相同,到两条公路的距离也相同,你能确定出仓库P应该建在什么位置吗?请在图中画出你的设计.(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共32页,第12页41、如图,AE∥BF,AC平分∠BA E,交BF于C.(1)尺规作图:过点B作AC的垂线,交AC于O,交AE于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的图形中,找出两条相等的线段,并予以证明.42、ABCD中,点E在AD上,DE=CD,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按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1)在图1中,画出∠C的角平分线;(2)在图2中,画出∠A的角平分线.43、如图,两条公路OA和OB相交于O点,在∠AOB的内部有工厂C和D,现要修建一个货站P,使货站P到两条公路OA、OB的距离相等,且到两工厂C、D的距离相等,用尺规作出货站P的位置.(要求: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写出结论)44、从△ABC(CB<CA)中裁出一个以AB为底边的等腰△ABD,并使得△ABD的面积尽可能大.(1)用尺规作图作出△ABD.(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证明)(2)若AB=2m,∠CAB=30°,求裁出的△ABD的面积.共32页,第13页45、如图,在中,.(1)利用直尺和圆规按下列要求作图,并在图中标明相应的字母.(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①作②以的垂直平分线,交为圆心,于点,交于点;.为半径作圆,交的延长线于点⑵在⑴所作的图形中,解答下列问题.①点②若与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直接写出答案),,求的半径.46、在数轴上作出表示的点(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47、△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按要求作图:①画出△ABC关于原点O的中心对称图形△A1B1C1;②画出将△ABC 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A2B2C.48、如图,某村庄计划把河中的水引到水池M中,怎样开的渠最短,为什么(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共32页,第14页理由是:.49、如图,已知线段a和b,a>b,求作直角三角形ABC,使直角三角形的斜边AB=a,直角边AC=b.(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50、如图,已知⊙O,用尺规作⊙O的内接正四边形ABCD.(写出结论,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把作图痕迹用黑色签字笔描黑)共32页,第15页参考答案1、A.2、D3、D4、B5、B.6、B7、D8、A9、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10、100.11、8.12、10.13、见解析14、见解析15、(1)详见解析;(2).16、(1)、答案见解析;(2)、5.17、答案见解析18、(1)SSS;(2)、理由见解析;(3)、答案见解析19、(1)、答案见解析;(2)、30m.20、(1)、答案见解析;(2)、r=8cm21、(1)见试题解析;(2)这个圆形截面的半径是10cm.22、答案见解析23、(1)作图详见解析;(2)(﹣4)千米.24、(1)图形详见解析;(2)B′(﹣6,2),C′(﹣4,﹣2).25、26、作图详见解析.27、28、(1)作图见解析(2)作图见解析29、(1)见试题解析;(2)2π.30~33、详见解析.34、(1)、答案见解析;(2)、r=8cm35、(1)、答案见解析;(2)、36、作图参见解析.37、作图参见解析.38、(1)作图参见解析;(2)π.39、(1)作图见解析(2)1:340、答案见解析41、(1)作图见解解析;(2)AB=AD=BC.42、作图参见解析.43、m244、(1)如图;(2)45、(1)作图见解析;(2)①点B在⊙O上;②5.47、见解析48、见解析49、见46、解析50、答案见解析.答案详细解析【解析】1、试题分析:A、根据作法无法判定PQ⊥l;B、以P为圆心大于P 到直线l的距离为半径画弧,交直线l,于两点,再以两点为圆心,大于它们的长为半径画弧,得出其交点,进而作出判断;C、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等于90°作出判断;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即可作出判断.故选:A.考点:作图—基本作图.2、试题分析:由PB+PC=BC和PA+PC=BC易得PA=PB,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的逆定理可得点P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于是可判断D选项正确.故选D.考点:作图—复杂作图3、试题分析:∵PB+PC=BC,而PA+PC=BC,∴PA=PB,∴点P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即点P为AB的垂直平分线与BC的交点.故选D.考点:基本作图4、试题分析:过点A作BC的垂线,垂足为D,故选B.考点:作图—基本作图.5、试题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EG=EH=FH=GF,由此可得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选项D正确.故答案选B.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6、试题分析:根据作图的痕迹以及菱形的判定方法解答.解:由作图痕迹可知,四边形ABCD的边AD=BC=CD=AB,根据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可得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选B.7、试题分析:由角平分线的作法,依题意可知AG平分∠DAB,A正确;∠DAH=∠BAH,又AB∥DC,所以∠BAH=∠ADH,所以,∠DAH=∠ADH,所以,AD=DH,又AD=BC,所以,DH=BC,B、C正确,故答案选D.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8、试题分析:由作法可得BH为线段AD的垂直平分线,故答案选A.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9、试题分析:∵OP是⊙A的直径,∴∠PBO=∠PCO=90°,∴OB⊥PB,OC⊥PC,∵OB、OC是⊙O的半径,∴PB、PC是⊙O的切线;则小涵的作图依据是: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故答案为: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考点】切线的判定;作图—复杂作图.10、试题解析:根据已知条件中的作图步骤知,AG是∠CAB的平分线,∵∠ACB=80°,∠ABC=60°,∴∠CAB=40°,∴∠BAD=20°;。
初三尺规作图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尺规作图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93462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8.png)
初三尺规作图练习题及答案一、作图题:1. 作图:在空白平面上画一条长为5cm的线段AB;2. 作图:在平面上任意选择一点O,画一条长为3cm的线段OA,并作出∠AOB为45°的角;3. 作图:在空白平面上画一条长为4cm的线段OA,再在OA上作一点B,且OB=2cm;4. 作图:已知三条线段AB、BC、AC的长度分别为3cm、4cm、5cm,画出三角形ABC;5. 作图:已知四边形ABCD,其中AB=3cm,BC=4cm,∠C=90°,CD=5cm,画出该四边形;6. 作图:在平面上画一条直线,再取一点P,使得P到该直线的距离为4cm;7. 作图:在空白平面上画一条长为6cm的线段AB,然后以B为圆心,AB为半径作弧线;8. 作图:一个正方形边长为8cm,画出该正方形;9. 作图:在空白平面上任意选择一点O,以O为圆心,3cm为半径画出一个圆;10. 作图:在平面上给定一条线段AB和一点O,作出以线段AB为一边,点O为顶点的角。
二、答案及解析:1. 题目要求画一条长为5cm的线段AB,可以任意选择一个点作为起点,然后使用尺规在平面上作一条长为5cm的线段。
最终得到的线段即为所求的AB线段。
2. 题目要求画一条长为3cm的线段OA,并作出∠AOB为45°的角。
先在平面上选取一个点O,再利用尺规作出线段OA。
接着,以O为圆心,半径为3cm作一个圆,并选择圆上任意一点B。
最后,使用尺规作出∠AOB为45°的角。
3. 题目要求画一条长为4cm的线段OA,再在OA上任意选择一点B,且OB=2cm。
首先,利用尺规作出长度为4cm的线段OA。
然后,在OA上以O为起点,用尺子量取2cm并在该位置上作一点B。
最终得到的OB线段长度为2cm。
4. 题目要求已知三条线段AB、BC、AC的长度分别为3cm、4cm、5cm,画出三角形ABC。
首先,利用尺规作出线段AB的长度为3cm。
2024年中考数学复习--圆的尺规作图问题专项练习
![2024年中考数学复习--圆的尺规作图问题专项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65b74be5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f3.png)
圆的尺规作图问题专项练习核心知识点1 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和内切圆知识赋能1.熟悉五种基本的尺规作图方法,并能灵活应用.2.把复杂的尺规作图问题转化为几个基本的尺规作图问题来解决.例1 (1)作△ABC的外接圆(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若△ABC是直角三角形,则其外接圆的圆心在 .例2 作三角形△ABC的内切圆.核心知识点2 圆的等分知识赋能1.掌握圆的等分问题等价的背后原理,再用尺规作图实现.2.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思考问题方法.例3 如图,请用尺规作图确定圆的圆心P,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例4 作二等分弧(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例5 用尺规将圆六等分以及八等分.六等分:八等分:核心知识点 3 尺规作图应用知识赋能1.把握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本质特征,利用尺规作图辅助解决过程中的某些问题.2. 网格问题中,关注网格特点,设未知数,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解决问题.例6 如图,M为⊙O内一点,请你利用直尺和圆规作一条弦AB,使得M为AB的中点(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例7 (1)操作实践:如图,用无刻度直尺与圆规在矩形ABCD 的内部作出一点 P,使得∠BPC=∠BEC,且PB=PC(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迁移应用:已知在△ABC中, ∠A>∠B,∠C=60°,AB=4,,求BC 的取值范围.例8 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的网格中,△ABC的顶点A, B, C均落在格点上.(1)△ABC的面积为 ;(2)请在如图1所示的网格中,用无刻度的直尺在AC上找出一点 M,使以M为圆心, MC 为半径的⊙M 与AB 相切, 并求出⊙M 的半径r=;(3)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 ∠D=∠C=45°,, P是CD边上一点, 且△ADP∪△PCB,在图2中用直尺和圆规作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中考满分学力训练1. 已知A,B是直线l上的两点. 作△ABC,,使得点C在直线l上方,且∠ACB=150°.使用直尺和圆规,依作法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2. 在Rt△ABC中, ∠C=90°. 点 E 在 BC边上, 且△ACE的周长为AC+BC,以线段AE上一点O 为圆心的⊙O恰与AB,BC边都相切.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确定点E, O的位置.3. 如图1, 在Rt△GMN中, ∠M=90°, P为MN的中点.(1)将线段MP绕着点M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MQ,点 P的对应点为Q,若点 Q刚好落在GN上,①在图1中画出示意图;②试问:以线段MQ 为直径的圆是否与GN 相切?请说明理由.(2)如图2, 用直尺和圆规在GN边上求作点 Q, 使得∠GQM=∠PQN.4. 如图, 点E为正方形 ABCD 边BC上一点, ⊙O 是△ABE 的外接圆, 与 AD 交于点 F.(1)尺规作图,在CD上求作点G,使△ABE∼△FDG(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条件下, ①证明: 直线 FG与⊙O 相切; ②若AB=4,DG=1,,求半径OA 的长.5. (1)如图1, AB是⊙O的直径, C, D是⊙O上两点, 且BC=BD,AD=CD.求证:∠ADC=2∠BDC.(2)如图2, AB是⊙O的直径, 点C在⊙O 上. 若平面内的点 D满足. AD=CD,且∠ADC=2∠BDC:①利用直尺和圆规在图2中作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 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②若AB=4, BC长度为m(0<m<4),则平面内满足条件的点D 的个数随着m 的值变化而变化,请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点 D的个数及对应m的取值范围.自主招生能力挑战6. 如图1, 在△ABC中, AB=5,AC=3√2,BC=7,半径为r的⊙O经过点A且与BC相切,切点M在线段 BC上(包含点M与点 B,点C重合的情况).(1)半径r的最小值等于;(2)设BM=x,,求半径r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3)当BM=11时,请在图2中作点M及满足条件的⊙O(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用2B铅笔或黑色水笔加黑加粗).7. 如图1, AE 是△ABC 的角平分线, D 是直线BC上一点, 如果点 D 满足. DA=DE,那么点 D叫做△ABC的边 BC上的“阿氏点”.(1)在图2中,利用直尺和圆规作△ABC 的边 BC 上的“阿氏点”,用字母 D 表示(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中, 求证: △DAB∽△DCA.(3)如图3, 四边形 ABCD 内接于⊙O,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 E, 以D为圆心,DA为半径的圆恰好经过点C,且与BD交于点 F.①求证: 点 D 是△ABE的边 BE 上的“阿氏点”;,DE=2,AE=3,求⊙D和⊙O的半径长.②若BE=528. 如图1,已知线段AB和直线l,用直尺和圆规在l上作出所有的点P,使得∠APB=30°,如图2,小明的作图方法如下.第一步:分别以点A,B为圆心,AB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B上方交于点O;第二步: 连接OA, OB;第三步: 以O为圆心, OA长为半径作⊙O, 交l于P₁, P₂, 图2中P₁, P₂即为所求的点.(1)如图3,用直尺和圆规在矩形ABCD内作出所有的点P,使得∠BPC=45°(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已知矩形ABCD, 若. BC=2,AB=m,, P为AD边上的点, 满足∠BPC=45°的点P恰有两个,则m的取值范围为 .9.如图,将⊙O 沿弦AB 折叠,使折叠后的劣弧 AB̂恰好经过圆心O ,连接AO 并延长交⊙O 于点 C, 点P 是优弧 ACB ̅̅̅̅̅̅上的动点, 连接A P, PB.(1)如图1,用尺规画出折叠后的劣弧 AB̂所在圆的圆心 O ′,并求出 ∠APB 的度数; (2)如图1, 若AP 是( ⊙O ′的切线, OA =4,求线段AP 的长;(3)如图2, 连接PC, 过点B 作BP 的垂线, 交PC 的延长线于点D, 求证: √3PC + PA =2PB.。
(完整版)中考数学尺规作图专题复习(含答案)
![(完整版)中考数学尺规作图专题复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c0984c5fbfc77da269b1bf.png)
中考尺规作图专题复习(含答案)尺规作图定义: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画图,中考中常见画的图是线段的垂线,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画等长的线段,画等角。
1.直线垂线的画法:【分析】:以点C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直线与A,B两点,再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12AB的长为半径画圆弧,分别交直线l两侧于点M,N,连接MN,则MN即为所求的垂线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画法【分析】:作法如下: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12AB的长为半径画圆弧,分别交直线AB两侧于点C,D,连接CD,则CD即为所求的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3.角平分线的画法【分析】1.选角顶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圆,分别交角两边A,B点,再分别以A,B为圆心,大于12AB的长为半径画圆弧,交H点,连接OH,并延长,则射线OH即为所求的角平分线.4.等长的线段的画法直接用圆规量取即可。
5.等角的画法【分析】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圆,交原角的两边为A,B两点,连接AB;画一条射线l,以上面的那个半径为半径,l的顶点K为圆心画圆,交l与L,以L为圆心,AB 为半径画圆,交以K为圆心,KL为半径的圆与M点,连接KM,则角LKM即为所求.备注:1.尺规作图时,直尺主要用作画直线,射线,圆规主要用作截取相等线段和画弧;2.求作一个三角形,其实质是依据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或判定定理来进行的;3.当作图要满足多个要求时,应逐个满足,取公共部分.例题讲解例题1.已知线段a,求作△ABC,使AB=BC=AC=a.解:作法如下:①作线段BC=a;(先作射线BD,BD截取BC=a).②分别以B、C为圆心,以a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A;③连接AB、AC.则△ABC 要求作三角形.例2.已知线段a 和∠α,求作△ABC ,使AB=AC=a ,∠A=∠α.解:作法如下:①作∠MAN=∠α;②以点A 为圆心,a 为半径画弧,分别交射线AM ,AN 于点B ,C. ③连接B ,C.△ABC 即为所求作三角形.例3.(深圳中考)如图,已知△ABC ,AB <BC ,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BC 上取一点P ,使得PA +PC =BC ,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D )【解析】由题意知,做出AB 的垂直平分线和BC 的交点即可。
中考数学复习《圆》专题训练-附带参考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圆》专题训练-附带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223382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09.png)
中考数学复习《圆》专题训练-附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语句:①长度相等的弧是等弧;②过平面内三点可以作一个圆;③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④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⑤等弦对等弧.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如图,点A ,B ,C 在⊙O 上,∠C =44°,则∠AOB 的大小为( )A .22°B .88°C .66°D .70°3.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120°,半径为3cm ,则弧长为( )A .2π3cmB .2πcmC .4cmD .π3cm 4.如图,⊙O 中,弦AB ⊥CD 于E ,若∠A =30°,⊙O 的半径等于6,则弧AC 的长为( )A .6πB .5πC .4πD .3π5.如图,⊙O 的半径为9,PA 、PB 分别切⊙O 于点A ,B.若P =60∘,则AB⌢的长为( )A .133πB .136πC .6πD .52π 6.如图,四边形ABCD 是⊙O 的内接四边形,点D 是AC ⌢的中点,点E 是BC ⌢上的一点,若∠ADC =110°,则∠DEC的度数是( )A .35°B .45°C .50°D .55°7.如图,正六边形ABCDEF内接于00,若0 O的周长等于6π,则正六边形的边长为()A.√3B.3 C.2√3D.√68.如图,AB是⊙O的直径,将弦AC绕点A顺时针旋转30°得到AD,此时点C的对应点D落在AB上,延长CD,交⊙O于点E,若CE=4,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2πB.2√2C.2π−4D.2π−2√2二、填空题9.如图,AB,CD是⊙O的弦,连结AD,延长AB,CD相交于点P,已知∠P=30°,∠ADC=40°,则BD 的度数是.10.如图,AB为⊙O的切线点A为切点,OB交⊙O于点C,点D在⊙O上,连接AD、CD、OA,若∠ADC=25°,则∠ABO的度数为.11.如图,AB是⊙O的弦,AC是⊙O的切线,A为切点,BC经过圆心,若⊙O半径是4,∠B=22.5°,那么BC的长是.12.如图,正六边形ABCDEF内接于⊙O,连接OC、OD,若OC长为2cm,则正六形ABCDEF的周长为cm.13.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3,以点A为圆心,AD长为半径画弧交BC于点E,连接AE,∠BAE=30°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三、解答题14.如图,在⊙O中AB=CD,弦AB与CD相交于点M.⌢=BD⌢.(1)求证:AC(2)连接AC,AD,若AD是⊙O的直径.求证:∠BAC+2∠BAD=90∘.15.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点P在⊙O上∠PBC=∠C.(1)求证:CB∥PD;(2)若CD=8,BE=2,求⊙O的半径.⌢的中点,过D作DE∥AC,交OC的延16.如图,AB为半圆O的直径,C为半圆上一点,连接AC,点D为AC长线于点E.(1)求证:DE是半圆O的切线.(2)若OC=3,CE=2求AC的长.17.如图,△ABC内接于⊙O,AB=AC=10,BC=12,点E为上一点,点F为的中点,连结BF并延长与AE交于点G,连结AF,CF.(1)求证:∠AFC=∠AFG.(2)当BG经过圆心O时,求FG的长.18.如图,在中AB=AC以为直径的分别与、相交于点D、E,连接过点D 作,垂足为点(1)求证:是的切线;(2)若的半径为4,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参考答案1.A2.B3.B4.B5.C6.A7.B8.C9.20°10.40°11.4+4√212.12π13.6√3−8314.(1)解:证明:∵AB=CD⌢=CD⌢∴AB⌢+BC⌢=BD⌢+BC⌢∴AC⌢=BD⌢.∴AC⌢=BD⌢(2)证明:∵AC∴∠ADC=∠BAD∴∠AMC=∠MAD+∠MDA=2∠BAD∵AD是⊙O的直径∴∠ACD=90°∴∠BAC+∠AMC=90°∴∠BAC+2∠BAD=90°.15.(1)证明:∵∠P=∠C,∠PBC=∠C ∴∠P=∠PBC∴CB∥PD;(2)解:连接CO设CO=x,则BO=x∵弦CD⊥AB于点E CD=8∴CE=4∵BE=2∴EO=x−2在Rt△COE中:CO2=CE2+OE2∴x2=42+(x−2)2解得:x=5∴⊙O的半径为5.16.(1)证明:如图,连接OD交AC于点F.⌢的中点∵D是AC⌢=CD⌢∴AD∴∠AOD=∠COD∵OC=OA∴OD⊥AC∵DE∥AC∴OD⊥DE∴DE是半圆O的切线.(2)解:∵OC=3,CE=2∴OE=5,OD=OC=3∴在Rt△ODE中DE=√OE2−OD2=√52−32=4∴cosE=DEOE =45∵AC∥DE∴∠FCO=∠E∴cos∠FCO=45∴FC=OC⋅cos∠FCO=3×45=125∵OD⊥AC∴AC=2FC=245.17.(1)证明:∵AB=AC∴∠ABC=∠ACB∵∠ACB=∠AFB∴∠ABC=∠AFB∵∠ABC+∠AFC=180°,∠AFG+∠AFB=180°∴∠AFC=∠AFG;(2)解:连结AO并延长AO交于点H,如图∵AB=AC∴∴AH⊥BC,BH=CH=6∴AH8设OH=x,则OA=OB=8﹣x在Rt△OBH中,x2+62=(8﹣x)2解得x∵OB=OF,BH=CH∴OH是Rt△BCF的中位线∴CF=2OH∵点F为的中点∴∠EAF=∠CAF在△AFG和△AFC中∴△AFG≌△AFC(ASA)∴FG=FC.18.(1)证明:连接.是的直径.又AB=AC,∴D是BC的中点.连接;由中位线定理,知又.是的切线;(2)解:连接的半径为。
八上第二章尺规作图专题训练(有答案)
![八上第二章尺规作图专题训练(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e245876c175f0e7dd13703.png)
尺规作图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1.如图,已知线段AB,分别以A、B为圆心,大于1AB为半径作弧,连接弧的交点得2到直线l,在直线l上取一点C,使得∠CAB=25°,延长AC至M,求∠BCM的度数为()A. B. C. D.2.尺规作图: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下列作图中正确的是()A. B.C. D.3.用直尺和圆规画出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是运用全等三角形来解决的,其中判定全等的方法是()A. SSSB. SASC. ASAD. HL4.下列作图属于尺规作图的是()A. 用量角器画出∠AOB的平分线OCB. 借助直尺和圆规作∠AOB,使∠AOB=2∠αC. 画线段AB=3cmD. 用三角尺过点P作AB的垂线5.下列尺规作图的语句正确的是()A. 延长射线AB到DB. 以点D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C. 作直线AB=3cmD. 延长线段AB至C,使AC=BC6.下列尺规作图,能判断AD是△ABC边上的高是()A. B.C. D.7.已知:直线AB和AB外一点C.作法:(1)任意取一点K,使K和C在AB的两旁.(2)以C为圆心,CK长为半径作弧,交AB于点D和E.DE的长为半径作弧,(3)分别以D和E为圆心,大于12两弧交于点F.(4)作直线CF,直线CF就是所求的垂线.这个作图是()A. 平分已知角B.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C. 过直线上一点作此直线的垂线D. 过直线外一点作此直线的垂线二、填空题8.如图,在△ABC中,用直尺和圆规作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点D、E,连接DE.若BC=10cm,则DE=______cm.9.如图,以A点为圆心,以相同的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与射线AM,AN交于B,C两点,连接BC,再分别以B,C为圆心,BC)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D,连接以相同长(大于12AD,BD,CD.若∠MBD=40°,则∠NCD的度数为______.10.小为同学和小辰同学研究一个数学问题:尺规作图:作三角形的高线.已知:△ABC.尺规作图:作BC边上的高AD.他们的作法如下:BE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F.①分别以B,E为圆心,大于12②连接AF,与BC交于点D,则线段AD即为所求.③以A为圈心,AB为半径画弧,与BC交于点E.老师说:“你们的作法思路正确,但作图顺序不对.”请回答:其中顺序正确的作图步骤是(填写序号)______.判断线段AD为BC边上的高的作图依据是______.11.如图,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与射线OP交于点A,再以点A为圆心,OA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B,画射线OB,则∠AOB=_________°.12.如图,在△ABC中,∠C=90°,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1AB长为半径作弧,两2弧分别交于M,N两点,过M,N两点的直线交BC于点D,若AC=2,∠B=15°,则BD的长______.13.如图,用三角尺可按下面方法画角平分线:在已知的∠AOB的两边上,分别取______,再分别过点M,N作OA、OB的垂线,交点为P,画射线OP,可利用______(填写判定方法)证明△POM≌△PON,然后根据______得∠POM=∠PON,则OP平分∠AOB.14.如图,画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PQ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分解:(1)分别以点_________和点_________为圆心,大于12别交于点________和点________;(2)过点________和点________作直线,则直线________就是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15.如图,在△ABC,∠C=90°,∠ABC=40°,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为圆心,小于AC的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E、F;EF的长为半径画弧,两②分别以点E、F为圆心,大于12弧相交于点G;③作射线AG,交BC边于点D,则∠ADC的度数为______.三、解答题16.如图,在△ABC中,∠A>∠B.(1)作边AB的垂直平分线DE,与AB,BC分别相交于点D,E(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连接AE,若∠B=50°,求∠AEC的度数.17.如图,已知∠AOB及点C、D,求作一点P,使PC=PD,并且使点P到OA、OB的距离相等.(尺规作图)18.如图,已知△ABC,∠BAC=90°,(1)尺规作图:作∠ABC的平分线交AC于D点(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若∠C=30°,求证:DC=DB.19.如图,已知在△ABC中,BC=4,AC=8.(1)作边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连接BD(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求△BCD的周长.20.如图,在△ABC中,AB=AC,∠BAC=120°.(1)尺规作图: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BC于点D,交AB于点E(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DC.(2)求证:BD=1221.如图,已知△ABC.(1)请用尺规作图作出AC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点D,交AB于点E(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连接CE,如果△ABC的周长为27,DC的长为5,求△BCE的周长.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由作法可知直线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AC=BC,∴∠CAB=∠CBA=25°,∴∠BCM=∠CAB+∠CBA=25°+25°=50°.故选:B.根据作法可知直线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故可得出AC=BC,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的是作图-基本作图,熟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答案】B【解析】已知:直线AB和AB外一点C.求作:AB的垂线,使它经过点C.作法:(1)任意取一点K,使K和C在AB的两旁.(2)以C为圆心,CK的长为半径作弧,交AB于点D和E.DE的长为半径作弧,两(3)分别以D和E为圆心,大于12弧交于点F,(4)作直线CF.直线CF就是所求的垂线.故选:B.根据过直线外一点向直线作垂线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过一点作直线的垂线,熟练掌握基本作图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答案】A【解析】解:用直尺和圆规画出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是运用了SSS定理来判定全等的,故选:A.根据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做法可得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以及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做法,关键是熟练掌握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做法.4.【答案】B【解析】解:根据尺规作图的定义可知:助直尺和圆规作∠AOB,使∠AOB=2∠α属于尺规作图,故选:B.根据尺规作图的定义即可判定.本题考查尺规作图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尺规作图的定义,属于中考基础题.5.【答案】B【解析】解:A.根据射线AB是从A向B无限延伸,故延长射线AB到D是错误的;B.根据圆心和半径长即可确定弧线的形状,故以点D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是正确的;C.根据直线的长度无法测量,故作直线AB=3cm是错误的;D.延长线段AB至C,则AC>BC,故使AC=BC是错误的;故选:B.根据线段、射线以及直线的概念,利用尺规作图的方法进行判断即可得出正确的结论.本题主要考查了尺规作图的定义的运用,解题时注意:尺规作图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只使用圆规和直尺,并且只准许使用有限次,来解决不同的平面几何作图题.6.【答案】B【解析】解:过点A作BC的垂线,垂足为D,故选:B.过点A作BC的垂线,垂足为D,则AD即为所求.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7.【答案】D【解析】解:利用作法得CF⊥AB,所以这个作图为过直线外一点作此直线的垂线.故选:D.利用基本作图(过一点作直线的垂线)进行判断.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8.【答案】5【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正确得出DE是△ABC的中位线是解题关键.直接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DE是△ABC的中位线,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用直尺和圆规作AB、AC的垂直平分线,∴D为AB的中点,E为AC的中点,∴DE是△ABC的中位线,∴DE=1BC=5cm.2故答案为5.9.【答案】40°【解析】解:∵AB=AC,DB=DC,∴∠ABC=∠ACB,∠DBC=∠DCB,∴∠ABD=∠ACD,∴∠MBD=∠NCD=40°,故答案为:4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C=∠ACB,∠DBC=∠DCB,则∠ABD=∠ACD,然后根据邻补角得出∠MBD=∠NCD.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10.【答案】③①②到线段两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解析】解:作法如下:先以A为圈心,AB为半径画弧,与BC交于点E,再分别以B,BE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F,然后连接AF,与BC交于点D,因E为圆心,大于12为根据到线段两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线段AD⊥BC,即AD 为高.故答案为③①②;到线段两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利用基本作图(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得到正确的作图步骤,然后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可判断AD⊥BC.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11.【答案】60【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尺规作图和等边三角的判断,解题的关键是能根据尺规作图得到相等的线段.由尺规作图可知AO=BO=AB,由此可得△AOB是等边三角形,得出∠AOB的度数.【解答】解:由作图可得:AO=BO=AB,∴△AOB是等边三角形,∴∠AOB=60°.故答案为60.12.【答案】4【解析】解:连接AD,如图,由作法得MN垂直平分AB,则DA=DB,∴∠B=∠BAD=15°,∴∠ADC=∠B+∠BAD=30°,在Rt△ADC中,AD=2AC=4,∴BD=DA=4.故答案为4.连接AD,如图,由作法得MN垂直平分AB,则DA=DB,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和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到∠ADC=30°,所以AD=2AC=4,从而得到BD的长.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熟练掌握5种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也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13.【答案】OM=ON;HL;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解析】解:在已知的∠AOB的两边上,分别取OM=ON,再分别过点M,N作OA、OB的垂线,交点为P,画射线OP,可利用HL(填写判定方法)证明△POM≌△PON,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POM=∠PON,则OP平分∠AOB.故答案为:OM=ON,HL,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根据作图的作法得到OM=ON,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到HL,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结论.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也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4.【答案】(1)P;Q;M;N;(2)M;N;MN.【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画法,需熟练掌握作图语言才能解决问题.通过观察可发现是作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解答】解:通过观察可发现是作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画法,PQ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分别交于点M和点所以分别以点P和点Q为圆心,以大于12N,再过点M和点N作直线,则直线MN就是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故答案为(1)P;Q;M;N;(2)M;N;MN.15.【答案】65°【解析】解:解法一:连接EF.∵点E、F是以点A为圆心,小于AC的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与AB、AC的交点,∴AF=AE;∴△AEF是等腰三角形;EF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G;又∵分别以点E、F为圆心,大于12∴AG是线段EF的垂直平分线,∴AG平分∠CAB,∵∠ABC=40°∴∠CAB=50°,∴∠CAD=25°;在△ADC中,∠C=90°,∠CAD=25°,∴∠ADC=65°(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互余);解法二:根据已知条件中的作图步骤知,AG是∠CAB的平分线,∵∠CAB=50°,∴∠CAD=25°;在△ADC中,∠C=90°,∠CAD=25°,∴∠ADC=65°(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互余);故答案是:65°.根据已知条件中的作图步骤知,AG是∠CAB的平分线,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解答即可.本题综合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根据作图过程推知AG是∠CAB 平分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答案】解:(1)如图所示;(2)∵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AE=BE,∴∠EAB=∠B=50°,∴∠AEC=∠EAB+∠B=100°.【解析】(1)根据题意作出图形即可;(2)由于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得到AE=BE,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EAB=∠B=50°,由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7.【答案】解:(1)以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OB于M、N两点,MN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K点,(2)再以M、N为圆心,大于12(3)作射线OK,(4)分别以C、D为圆心画弧,两弧分别交于H、T两点,连接HT,(5)CD的垂直平分线与∠AOB的角平分线交点即为P点【解析】本题考查了尺规作图的一般作法.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知道怎么作出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及∠AOB的角平分线,通过两条直线的交点即为我们所要求的P点.18.【答案】(1)解:射线BD即为所求;(2)∵∠A=90°,∠C=30°,∴∠ABC=90°-30°=60°,∵BD平分∠ABC,∠ABC=30°,∴∠CBD=12∴∠C=∠CBD=30°,∴DC=DB.【解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作法求出角平分线BD;(2)想办法证明∠C=∠CBD即可;本题考查作图-基本作图,等腰三角形的判断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五种基本作图,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9.【答案】解:(1)(2):∵MN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AD =BD∴△BCD 的周长=BD +CD +BC=AD +CD +BC=AC +BC =8+4=12【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关键是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和性质.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1)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作图即可;(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B =DC ,进而得到AD +DC =AD +BD =5cm ,然后可得周长.20.【答案】(1)解:如图,DE 为所作;(2)证明:连接AD ,如图,∵AB =AC ,∴∠B =∠C =12(180°-∠BAC )=12(180°-120°)=30°, ∵DE 垂直平分AB ,∴DA =DB ,∴∠DAB =∠B =30°,∴∠CAD =120°-30°=90°,在Rt △ADC 中,AD =12CD ,∴BD =12CD .【解析】(1)利用基本作图(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出DE 垂直平分AB ; (2)连接AD ,如图,先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B =∠C =30°,再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DA =DB ,则∠DAB =∠B =30°,接着计算出∠CAD =90°,利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到AD =12CD ,从而得到结论.∴BD =12CD .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熟练掌握5种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21.【答案】解:(1)如图,DE为所作;(2)∵DE垂直平分AC,∴EA=EC,AD=CD=5,∴AC=10,∵△ABC的周长=AB+BC+AC=27,∴AB+BC=27-10=17,∴△AEC的周长=BE+EC+BC=BE+AE+BC=AB+BC=17.【解析】(1)利用基本作图作DE垂直平分AC;(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A=EC,AD=CD=5,则利用△ABC的周长得到AB+BC=17,然后根据等线段代换可求出△AEC的周长.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中考数学复习《尺规作图》测试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尺规作图》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9baa3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7.png)
中考数学复习《尺规作图》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10分)1.[2015·嘉兴]数学活动课上,四位同学围绕作图问题:“如图25-1,已知直线l和l外一点P,用直尺和圆规作直线PQ,使PQ⊥l于点Q.”分别作出了下列四个图形.其中作法错误的是(A)【解析】根据分析可知,选项B,C,D都能够得到PQ⊥l于点Q;选项A 不能够得到PQ⊥l于点Q.图25-1 图25-22.[2015·深圳]如图25-2,已知△ABC,AB<BC,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BC上取一点P,使得P A+PC=BC,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D)【解析】由PB+PC=BC和P A+PC=BC易得P A=PB,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的逆定理可得点P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于是可判断D选项正确.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5分)3.[2014·绍兴]用直尺和圆规作△ABC,使BC=a,AC=b,∠B=35°,若这样的三角形只能作一个,则a,b间满足的关系式是__sin35°=ba或b≥a__.【解析】如答图所示:第3题答图若这样的三角形只能作一个,则a,b间满足的关系式是:①当AC⊥AB时,即sin35°=ba;②当b≥a时.三、解答题(共40分)4.(10分)[2015·自贡]如图25-3,将线段AB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网格中,点A,点B均落在格点上,请用无刻度直尺在线段AB上画出点P,使AP=2173,并保留作图痕迹.(备注:本题只是找点不是证明,只需连结一对角线就行)图25-3 第4题答图解:由勾股定理得,AB=42+12=17,所以AP=2173时,AP∶BP=2∶1.点P如答图所示.5.(15分)[2015·宜昌]如图25-4,一块余料ABCD,AD∥BC,现进行如下操作:以点B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BA,BC于点G,H;再分别以点G,H为圆心,大于12GH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BC内部相交于点O,画射线BO,交AD于点E.(1)求证:AB=AE;(2)若∠A=100°,求∠EBC的度数.解:(1)证明:∵AD∥BC,∴∠AEB=∠EBC.由BE是∠ABC的角平分线,得∠EBC=∠ABE,∴∠AEB=∠ABE,∴AB=AE;(2)由∠A=100°,∠ABE=∠AEB,得∠ABE=∠AEB=40°.由(1)得∠EBC=∠AEB=40°.6.(15分)[2015·东莞]如图25-5,已知锐角△ABC.(1)过点A作BC边的垂线MN,交BC于点D(用尺规作图法,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若BC=5,AD=4,tan∠BAD=34,求DC的长.图25-4图25-5 第6题答图解:(1)如答图,直线MN 即为所求;(2)∵AD ⊥BC ,∴∠ADB =∠ADC =90°,在Rt △ABD 中,∵tan ∠BAD =BD AD =34, ∴BD =34×4=3,∴DC =BC -BD =5-3=2.7.(15分)[2015·珠海]如图25-6,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BC .(1)利用尺规作图,在BC 边上确定点E ,使点E 到边AB ,AD 的距离相等(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若BC =8,CD =5,求CE .图25-6 第7题答图解:(1)如答图所示,E 点即为所求;(2)∵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CD =5,AD ∥BC ,∴∠DAE =∠AEB ,∵AE是∠BAD的平分线,∴∠DAE=∠BAE,∴∠BAE=∠BEA,∴BE=BA=5,∴CE=BC-BE=3.8.(15分)[2015·武威]如图25-7,已知在△ABC中,∠A=90°(1)请用圆规和直尺作出⊙P,使圆心P在AC边上,且与AB,BC两边都相切(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2)若∠B=60°,AB=3,求⊙P的面积.图25-7 第8题答图解:(1)如答图所示,则⊙P为所求作的圆;(2)∵∠B=60°,BP平分∠ABC,∴∠ABP=30°,,∵tan∠ABP=APAB∴AP=3,∴S⊙P=3π.9.(15分)[2015·山西]如图25-8,△ABC是直角三角形,∠ACB=90°.(1)尺规作图:作⊙C,使它与AB相切于点D,与AC相交于点E,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请标明字母;(2)在你按(1)中要求所作的图中,若BC=3,∠A=30°,求劣弧DE的长.图25-8 第9题答图解:(1)如答图,⊙C即为所求;(2)∵⊙C切AB于D,∴CD⊥AB,∴∠ADC=90°,∴∠DCE=90°-∠A=90°-30°=60°,∴∠BCD=90°-∠ACD=30°,在Rt△BCD中,∵cos∠BCD=CDBC,∴CD=3cos30°=332,∴劣弧DE的长为60·π·332180=32π.。
中考数学专题练习:尺规作图(含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练习:尺规作图(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26d647f8c75fbfc77db2e1.png)
中考数学专题练习:尺规作图(含答案)1.(·随州)如图,用尺规作图作∠AOC=∠AOB的第一步是以点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①,分别交OA、OB于点E、F,那么第二步的作图痕迹②的作法是( )A. 以点F为圆心,OE长为半径画弧B. 以点F为圆心,EF长为半径画弧C. 以点E为圆心,OE长为半径画弧D. 以点E为圆心,EF长为半径画弧2.(·河北) 尺规作图要求,Ⅰ.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Ⅱ.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Ⅲ.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Ⅳ.作角的平分线.如图是按上述要求排乱顺序的尺规作图:则正确的配对是( )A.①—Ⅳ,②—Ⅱ,③—Ⅰ,④—ⅢB.①—Ⅳ,②—Ⅲ,③—Ⅱ,④—ⅠC.①—Ⅱ,②—Ⅳ,③—Ⅲ,④—ⅠD.①—Ⅳ,②—Ⅰ,③—Ⅱ,④—Ⅲ3.(·潍坊) 如图,木工师傅在板材边角处作直角时,往往使用“三弧法”,其作法是:(1)作线段AB,分别以A,B为圆心,以AB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的交点为C;(2)以C为圆心,仍以AB长为半径作弧交AC的延长线于点D;(3)连接BD,BC.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BD=30°B. S △BDC =34AB 2 C. 点C 是△ABD 的外心 D. sin 2A +cos 2D =14. (·湖州) 尺规作图特有魅力曾使无数人沉湎其中.传说拿破仑通过下列尺规作图考他的大臣:①将半径为r 的⊙O 六等分,依次得到A 、B 、C 、D 、E 、F 六个分点; ②分别以A ,D 为圆心,AC 长为半径画弧,G 是两弧的一个交点; ③连接OG.问:OG 的长是多少?大臣给出的正确答案应是( ) 3rB. (1+22)r C. (1+32)rD. 2r5. (·河南) 如图,已知▱AOBC 的顶点O(0,0),A(-1,2),点B 在x 轴正半轴上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O 为圆心,适当长度为半径作弧,分别交边OA ,OB 于点D ,E ;②分别以点D ,E 为圆心,大于12DE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 内交于点F ;③作射线OF ,交边AC 于点G.则点G 的坐标为( )A.(5-1,2) B. (5,2)C.(3-5,-2) D. (5-2,2)6.(·南通) 如图,Rt△ABC中,∠ACB=90°,CD平分∠ACB交AB于点D,按下列步骤作图.步骤1:分别以点C和点D为圆心,大于12CD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M,N两点;步骤2:作直线MN,分别交AC,BC于点E,F;步骤3:连接DE,DF.若AC=4,BC=2,则线段DE的长为( )A. 53B.32C. 2D.437.(·南京) 如图,在△ABC中,用直尺和圆规作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点D、E,连接DE.若BC=10 cm,则DE=________cm.8.(·山西) 如图,直线MN∥PQ,直线AB分别与MN,PQ相交于点A,B.小宇同学利用尺规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AN于点C,交AB于点D;②分别以C,D为圆心,以大于12CD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NA B内交于点E;③作射线AE交PQ于点F.若AB=2,∠ABP=60°,则线段AF的长为______.9.(·创新) 下面是“作一个30°角”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平面内一点A.求作:∠A,使得∠A=30°.作图:如图,(1)作射线AB;(2)在射线AB上取一点O,以O为圆心,OA为半径作圆,与射线AB相交于点C;(3)以C为圆心,OC为半径作弧,与⊙O交于点D,作射线AD,∠DAB即为所求的角.请回答:该尺规作图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广东) 如图,BD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CBD=75°,(1)请用尺规作图法,作AB的垂直平分线EF,垂足为E,交AD于F;(不要求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条件下,连接BF,求∠DBF的度数.11.(·福建)求证: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之比等于相似比.要求:①根据给出的△ABC及线段A′B′,∠A′(∠A′=∠A).以线段A′B′为一边,在给出的图形上用尺规作出△A′B′C′,使得:△A′B′C′∽△ABC.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②在已有的图形上画出一组对应中线,并据此写出已知、求证和证明过程.12.(·北京) 下面是小东设计的“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直线及直线外一点P.求作:PQ,使得PQ∥l.作法:如图,①在直线上取一点A,作射线PA,以点A为圆心,AP长为半径画弧,交PA的延长线于点B;②在直线上取一点C(不与点A重合),作射线BC,以点C为圆心,CB长为半径画弧,交BC的延长线于点Q;③作直线PQ.∴直线PQ就是所求作的直线.根据小东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2)完成下面的证明.证明:∵AB=________,CB=________,∴PQ∥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推理的依据).13.(·绥化) 如图,在Rt△ABC中,∠C=90°,AC=3,BC=4,D、E分别是斜边AB、直角边BC上的点,把△ABC沿着直线DE折叠.(1)如图1,当折叠后点B和点A重合时,用直尺和圆规作出直线DE (不写作法和证明,保留作图痕迹).(2)如图2,当折叠后点B落在AC边上点P处,且四边形PEBD是菱形时,求折痕DE的长.参考答案【基础训练】1.D 2.D 3.D 4.D 5.A 6.D7.5 8.2 39.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为60°,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等10.解:(1)如解图所示;(2)∵菱形ABCD,∠CBD=75°,∴CD=CB,∠CBD=∠CDB=75°,∴∠C=180°-∠CBD-∠CDB=180°-75°-75°=30°,∴∠A=∠C=30°,∵EF是AB的垂直平分线,∴∠A=∠FBA=30°,∵∠ABD=∠CBD=75°,∴∠DBF=∠ABD-∠FBA=75°-30°=45°.11.解:①如解图,△A′B′C′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②已知:△A′B′C′∽△ABC,CD和C′E分别为AB和A′B′边上的中线,求证:CDC′E=BCB′C′.证明:∵C D和C′E分别为AB和A′B′边上的中线,∴BD=12AB,B′E=12A′B′,∴BDAB=B′EA′B′=12,∴BDB′E=ABA′B′,∵△A′B′C′∽△ABC,∴∠CBA=∠C′B′A′,BCB′C′=ABA′B′,∴BDB′E=BCB′C′,∴△B′C′E∽△BCD,∴CDC′E=BCB′C′.12.解:(1)尺规作图如解图所示:(2)PA,CQ,三角形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13.解:(1)如解图1,DE为所求作的直线.(2)如解图2,连接BP,∵四边形PEBD是菱形,∴PE=BE,设CE=x,则BE=PE=4-x,∵PE∥AB,∴△PCE∽△ACB,∴CECB=PEAB,∴x4=4-x5,∴x=169,∴CE=169,∴BE=PE=209,在Rt△PCE中,∵PE=209,CE=169,∴PC=43在Rt△PCB中,∵PC=43,BC=4,∴BP=4310,又∵S菱形PEBD =BE·PC=12DE·BP,∴12×4310DE=209×43,∴DE=4910.。
初中数学圆形专题训练50题-含参考答案
![初中数学圆形专题训练50题-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9c8c1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1b.png)
初中数学圆形专题训练50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若:5:7A C ∠∠=,则C ∠=( )A .210︒B .150︒C .105︒D .75︒2.如图,P 是∠O 外一点,P A 是∠O 的切线,A 为切点,PO 与∠O 相交于B 点,已知∠BCA =34°,C 为∠O 上一点,连接CA ,CB ,则∠P 的度数为( )A .34°B .56°C .22°D .28° 【答案】C 【分析】根据切线的性质可得:90,OAP ∠=︒ 利用圆周角定理可得:2,O ACB ∠=∠ 从而可求出结果.【详解】解:∠P A 是∠O 的切线,A 为切点,∠∠OAP =90°,又∠∠BCA =34°,∠∠O =2∠ACB =68°,∠∠P =90°﹣∠AOB =90°﹣68°=2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切线的性质定理,圆周角定理,掌握利用圆周角定理与切线的性质定理求解角的大小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AB为∠O直径,CD为弦,AB∠CD于E,连接CO,AD,∠BAD=25°,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CE=OE;∠∠C=40°;∠ACD=ADC;∠AD=2OEA.∠∠B.∠∠C.∠∠∠D.∠∠∠∠【答案】B【分析】根据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圆心角、弧、弦的关系以及直角三角形边的关系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B为∠O直径,CD为弦,AB∠CD于E,∠CE=DE,BC BD=,ACB ADB=,∠∠BOC=2∠A=40°,ACB BC ADB BC+=+,即ADC ADC=,故∠正确;∠∠OEC=90°,∠BOC=40°,∠∠C=50°,故∠正确;∠∠C≠∠BOC,∠CE≠OE,故∠错误;作OP∠CD,交AD于P,∠AB∠CD,∠AE<AD,∠AOP=90°,∠OA<PA,OE<PD,∠PA+PD>OA+OE∠OE<OA,∠AD>2OE,故∠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圆心角、弧、弦的关系,熟练掌握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4.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是等弧B.等圆周角对等弧C.任何一个三角形只有一个外接圆D.过任意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圆【答案】C【分析】根据圆周角与弧的关系可判断出各选项,注意在等圆中这个条件.【详解】A、缺少条件,必须是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才相等;故本选项错误;B、缺少条件,必须是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才相等;故本选项错误;C、任何一个三角形只有一个外接圆,故本选项正确;D、缺少条件,过任意不共线的三点才可以确定一个圆,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命题与定理的知识,属于基础题,掌握相关的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四边形ABCD为∠O的内接四边形,已知∠BOD=110°,则∠BCD的度数为()A.55°B.70°C.110°D.125°∠四边形ABCD为∠O的内接四边形,∠∠BCD=180°−∠A=125°,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6.如图,点A,B,C均在圆O上,当∠BOC=120°时,∠BAC的度数是()A.65°B.60°C.55°D.50°7.如图,在O中,AB所对的圆周角∠ACB=50°,D为AB上的点.若∠AOD=35°,则∠BOD的大小为()A.35°B.50°C.55°D.65°【答案】D【分析】在同圆中,由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其圆心角的一半解答.【详解】解:∠ACB=50°,AOB∴∠=⨯︒=︒250100BOD AOB AOD∴∠=∠-∠=︒-︒=︒100356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圆周角与圆心角的性质,是基础考点,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8.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DAB=140°,连接OC,点P是半径OC上一点,则∠BPD不可能为()A.40°B.60°C.80°D.90°【答案】D【分析】连接OD、OB,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求出∠DCB,根据圆周角定理求出∠BOD,求出∠BPD的范围,即可解答.【详解】连接OD、OB,∠四边形ABCD内接于∠O,∠∠DCB=180°﹣∠DAB=40°,由圆周角定理得,∠BOD=2∠DCB=80°,∠40°≤∠BPD≤80°,∠∠BPD不可能为9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掌握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内接于∠O,AB是∠O的直径,EC与∠O 相切于点C,∠ECB=35°,则∠D 的度数是()A.145°B.125°C.90°D.80°【答案】BOC【详解】解:连接.∠EC 与O 相切,35ECB ∠=,55OCB ∴∠=,,OB OC =55OBC OCB ∴∠=∠=,180********.D OBC ∴∠=-∠=-=故选:B.10.如图,AC 是汽车挡风玻璃前的刮雨刷.如果65AO cm =,15CO cm =,当刮雨刷AC 绕点O 旋转90时,则刮雨刷AC 扫过的面积为( )A .225cm πB .21000cm πC .225cmD .21000cm11.一根水平放置的圆柱形输水管道横截面如图所示,其中有水部分水面宽0.8米,最深处水深0.2米,则此输水管道的直径是( )A.0.5B.1C.2D.412.如图,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半径为3,圆心角为90°的扇形,则该圆锥的底面周长为()A.πB.πC.D.【答案】B【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圆锥侧面展开扇形的弧长等于底面圆的周长,可以求出底面圆的半径,从而求得圆锥的底面周长.解:设底面圆的半径为r,则:2πr==π.∠r=, ∠圆锥的底面周长为, 故选B .考点:圆锥的计算.13.如图,AB 为半圆O 的直径,C 为半圆上一点,且弧AC 为半圆的,设扇形AOC ,∠COB ,弓形BmC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S 1<S 2<S 3B .S 2<S 1<S 3C .S 2<S 3<S 1D .S 1<S 2<S 3【答案】B 【详解】试题分析:首先根据∠AOC 的面积=∠BOC 的面积,得S 2<S 1.再根据题意,知S 1占半圆面积的.所以S 3大于半圆面积的.解:根据∠AOC 的面积=∠BOC 的面积,得S 2<S 1,再根据题意,知S 1占半圆面积的,所以S 3大于半圆面积的.因此S 2<S 1<S 3.故选B .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14.如图,在矩形ABCD 中,2AB =,BC =B 为圆心,BA 长为半径画弧,交CD 于点E ,连接BE ,则扇形BAE 的面积为( )A .3πB .35πC .23πD .34π 【答案】C【分析】解直角三角形求出30CBE ∠=︒,推出60ABE ∠=︒,再利用扇形的面积公式【详解】解:四边形=BA BE∴∠cos CBE∴∠=CBE∴∠ABE∴S15.下列事件中,是随机事件的是()A.∠O的半径为5,OP=3,点P在∠O外B.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C.任意画两个直角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相似D.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答案】C【分析】根据随机事件的定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详解】解:(1)点P一定在∠O内,A是不可能事件,故错误.(2)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一定相等,是必然事件,B错误.(3) 任意画两个直角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不一定相似,C正确.(4) 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一定为直角,D为为为为为为为错误.综上选C.【点睛】本题考查随机事件的定义,熟悉掌握是解题关键.16.如图,AC是∠O的直径,弦BD∠AO于E,连接BC,过点O作OF∠BC于F,若BD=8cm,AE=2cm,则OF的长度是()A.3cm B cm C.2.5cm D cm17.我们研究过的图形中,圆的任何一对平行切线的距离总是相等的,所以圆是“等宽曲线”.除了圆以外,还有一些几何图形也是“等宽曲线”,如勒洛三角形(如图1),它是分别以等边三角形的每个顶点为圆心,以边长为半径,在另两个顶点间画一段圆弧,三段圆弧围成的曲边三角形.图2是等宽的勒洛三角形和圆形滚木的截面图.有如下四个结论:∠勒洛三角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在图1中,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则勒洛三角形的周长为2π;∠在图2中,勒洛三角形的周长与圆的周长相等;∠使用截面是勒洛三角形的滚木来搬运东西,不会发生上下抖动;上述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A.∠∠B.∠∠C.∠∠D.∠∠∠18.如图,点E是△ABC的内心,AE的延长线和△ABC的外接圆相交于点D.连接BD,BE,CE,若∠CBD=33°,则∠BEC=()A.66°B.114°C.123°D.132°【答案】C【分析】根据圆周角定理可求∠CAD=33°,再根据三角形内心的定义可求∠BAC,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内心的定义可求∠EBC+∠ECB,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BEC的度数.【详解】在∠O中,∠∠CBD=33°,∠∠CAD=33°,∠点E是△ABC的内心,∠∠BAC=66°,∠∠EBC+∠ECB=(180°﹣66°)÷2=57°,∠∠BEC=180°﹣57°=123°.故选C.【点睛】考查了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内心,圆周角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关键是得到∠EBC+∠ECB的度数.19.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O为AC、BD的交点,∠DCE为Rt∠,∠CED=90°,OE=CE DE=5,则正方形的面积为()A.5B.6C.7D.8∠CE DE=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四点共圆的判定及圆周角定理,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正方形的判定及性质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20.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CD∠AB 于点G ,点F 是CD 上一点,且满足13CF FD ,连接AF 并延长交∠O 于点E ,连接AD 、DE ,若CF =2,AF =3.给出下列结论:∠∠ADF∠∠AED ;∠FG =2;∠tan∠E ;∠S △DEF =结论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AFD ADE S S =ADE S =△DEF =AFD ,∠所以正确的结论是∠∠∠.二、填空题21.如图,有4个圆|A ,B ,C ,D ,且圆A 与圆B 的半径之和等于圆C 的半径,圆B 与圆C 的半径之和等于圆D 的半径,现将圆A ,B ,C 摆放如图甲,圆B ,C ,D 摆放如图乙.若图甲和图乙的阴影部分面积分别为4π和12π.则圆D 面积为__________.【答案】28π【分析】根据题意得到圆A 的半径为2,设圆B 的半径为b ,则圆C 的半径为b+2,故圆D 的半径为2b+2,根据乙图得到方程求出b 的关系,再根据圆D 的面积与b 的关系即可求解.【详解】∠图甲阴影部分面积分别为4π,即圆A 的面积为4π,∠圆A 的半径为2,设圆B 的半径为b ,则圆C 的半径为b+2,故圆D 的半径为2b+2,根据乙图可得222(22)12(2)b b b ππππ+=+++化简得226b b +=,∠圆D 的面积为2(22)b π+=4π()22b b ++4π=28π,故填:28π.【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圆的面积求解,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找到等量关系进行列方程求解.22.圆的有关概念:(1)圆两种定义方式:(a )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 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 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 随之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 叫做__.线段OA 叫做__.(b )圆是所有点到定点O 的距离__定长r 的点的集合.(2)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__叫做弦.(弦不一定是直径,直径一定是弦,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 (3)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__(弧的度数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等于这条弧所对圆周角的两倍)(4)等弧:在同圆与等圆中,能够__的弧叫等弧.(5)等圆:能够__的两个圆叫等圆,半径__的两个圆也叫等圆.【答案】 圆心 半径 等于 线段 弧 完全重合 完全重合 相等【分析】根据圆、弦、弧、等弧、等圆的定义即可作答.【详解】(1)圆两种定义方式:(a )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 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 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 随之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 叫做圆心.线段OA 叫做半径.(b )圆是所有点到定点O 的距离等于定长r 的点的集合.(2)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弦不一定是直径,直径一定是弦,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3)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弧(弧的度数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等于这条弧所对圆周角的两倍)(4)等弧:在同圆与等圆中,能够完全重合的弧叫等弧.(5)等圆:能够完全重合 的两个圆叫等圆,半径相等的两个圆也叫等圆.故答案为:圆心,半径;等于;线段;弧;完全重合;完全重合;相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圆、弦、弧的定义,牢记相关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如图,在矩形ABCD 中,8AB =,6AD =,以顶点D 为圆心作半径为r 的圆,若要求另外三个顶点A 、B 、C 中至少有一个点在圆内,且至少有一个点不在圆内,则r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90,Rt ABD 中,由勾股定理得:2AD AB +A 、B 、C 中至少有一个点在圆内,且至少有一个点不在圆内,且CD BD <<10r <<,24.如图ABC 内接于O ,半径为6,2sin 3A =∠,则BC 的长为___________.【详解】解:作O的直径,∠90D=sin D CD.25.如图,PA、PB分别切∠O于A、B,并与∠O的另一条切线分别相交于D、C两点,已知PA=6,则∠PCD的周长=_______.【答案】12【详解】试题分析: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设DC与∠O的切点为E∠PA、PB分别是∠O的切线,且切点为A、B∠PA=PB=6同理可得DE=DA,CE=CB则∠PCD的周长=PD+DE+CE+PC=PD+DA+PC+CB=PA+PB=12.考点:切线长定理26.如图,若BC是∠O的弦,OD∠BC于D,且∠BOD=50 o,点A在∠O上(不与B、C重合),则∠BAC=________.27.若圆锥的底面积为16π cm2,母线长为12 cm,则它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为__________.【答案】120°【分析】根据圆锥的母线长等于展开图扇形的半径,求出圆锥底面圆的周长,也即是展开图扇形的弧长,然后根据弧长公式可求出圆心角的度数.【详解】由题意得,圆锥的底面积为16πcm²,28.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4AB BC ==,点M 是AB 的中点,将ABC 绕点M 旋转至A B C '''的位置,使AB A C ''⊥,其中点C 的运动路径为弧CC ',连接CM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29.如图,ABC内接于O,若OAB30∠=,则C∠=______.【详解】OA OB=30OAB=∠=,1803030120=--=,由圆周角定理得,1602C AOB∠=∠=,故答案为6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圆周角定理是解题的关键.30.如图,BC为∠O的直径,弦AD∠BC于点E,直线l切∠O于点C,延长OD交l 于点F,若AE=2,为ABC=22.5°,则CF的长度为31.用一张圆形的纸剪一个边长为4 cm的正六边形,则这个圆形纸片的半径最小应为_______cm.【答案】4【分析】要剪一张圆形纸片完全盖住这个正六边形,这个圆形纸片的边缘即为其外接圆,根据正六边形的边长与外接圆半径的关系即可求出.【详解】∠正六边形的边长是4cm,∠正六边形的半径是4cm,∠这个圆形纸片的最小半径是4cm,故答案为4cm.【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正多边形与圆的知识,注意正六边形的外接圆半径与边长相等,这是一个需要谨记的内容.32.如图,AB与∠O相切于点A,BO与∠O相交于点C,点D是∠O上一点,∠B=38°.则∠D的度数是_____.33.把球放在长方体纸盒内,球的一部分露出盒外,其截面如图所示,已知EF=CD =12cm,则球的半径为______cm.【答案】7.5【分析】首先找到EF的中点M,作MN∠AD于点M,取MN上的球心O,连接OF,设OF=x,则OM是(12﹣x) cm,MF=6 cm,然后在直角三角形MOF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OF的长即可.【详解】解:EF 的中点M ,作MN∠AD 于点M ,取MN 上的球心O ,连接OF ,∠四边形ABCD 是矩形,∠∠C =∠D =90°,∠四边形CDMN 是矩形,∠MN =CD =12 cm设OF =x cm ,则ON =OF ,∠OM =MN ﹣ON = (12﹣x) cm ,MF =6 cm ,在直角三角形OMF 中,OM 2+MF 2=OF 2,即:(12﹣x )2+62=x 2,解得:x =7.5,故答案为:7.5.【点睛】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及勾股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34.已知Rt ABC 中,90ACB ∠=︒,6cm AC =,8cm BC =,以C 为圆心,4.8cm 长度为半径画圆,则直线AB 与O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与O 的位置关系是相切.2268=+与O 的位置关系是相切.故答案为:相切.【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面积,圆的切判定,掌握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面积,圆的切判定是解题关键.35.如图,一次函数y=x轴、y轴交于A、B两点,P为一次函数=的图像上一点,以P为圆心能够画出圆与直线AB和y轴同时相切,则y x∠BPO=_________.∠∠OBP=15°又∠BOP=45°∠∠BPO=180°-45°-15°=120°相交时,点P即为圆心.(2)当∠ABO的外角平分线与y x如图,同理可求∠OBP=30°+75°=105°∠∠BPO=180°-45°-105°=30°故答案为:30°或12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应用,正确的对点P的位置进行分类是解题的关键.36.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点E在AB的延长线上,BF∠AC,AB=BC,∠ADC=130°,则∠FBE=_______°.【答案】65【详解】连接BD,如图所示:∠∠ADB和∠ACB是弧AB所对的圆周角,∠BDC和∠BAC是弧BC所对的圆周角,∠∠ADB=∠ACB,∠BDC=∠BAC,又∠∠BDC+∠ADB=∠ADC,∠ADC=130°,∠∠BAC+∠ACB=130°,又∠AB=BC,∠∠BAC=∠ACB=65°,又∠BF∠AC,∠∠FBE=∠BAC=65°;故答案是:65.37.如图,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26,以原点O为圆心,OA为半径作优弧AB,使点B在O右下方,且4tan3AOB∠=.在优弧AB上任取一点P,且能过P作直线l OB∥交数轴于点Q,设Q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连接OP.(1)若优弧AB上一段AP的长为13π,则AOP∠的度数为__________,x的值为__________;(2)x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此时直线l与弧AB所在圆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26nπ⨯38.如图,在Rt ABC △中,903cm 4cm C AC BC ∠=︒==,,, 以BC 边所在的直线为轴,将ABC 旋转一周得到的圆锥侧面积是___;此圆锥展开的侧面扇形的圆心角为____.边所在的直线为轴,将ABC 旋转一周得到的圆锥侧面积是此圆锥展开的侧面扇形的扇形弧长是底面圆周长,此圆锥展开的侧面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圆锥的计算;得到几何体的组成是解决本题的突破3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y +4的图象与x 轴、y 轴交于A 、B 点,点C 在线段OA 上,点D 在直线AB 上,且CD =2,∠DEC 是直角三角形(∠EDC =90°),DE ,连接AE ,则AE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__度,阴影四边形的面积为______.【答案】 105︒##105度 1##1-+∠90ABD ,AB BD =90ABC BAC ∠+∠=︒=BAC DBE ∠=∠,(AAS BAC DBE ≌△△AC BE =,BC DE =三、解答题41.如图,在∠O 中,直径AB 与弦CD 相交于点E ,连接AC 、BD .(1)求证:AEC DEB △∽△;(2)连接AD ,若3AD =,30C ∠=︒,求∠O 的半径.【答案】(1)证明见解析(2)∠O 的半径为3Rt ADB 中,26AD ==,132AB ==的半径为【点睛】本题考查圆的基本知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以及含42.如图,在O 中,AB 为直径,AC 为弦.过BC 延长线上一点G ,作GD AO ⊥于点D ,交AC 于点E ,交O 于点F ,M 是GE 的中点,连接CF ,CM .(1)判断CM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ECF 2A ∠∠=,CM 6=,CF 4=,求MF 的长.与O 相切;理由见解析;3343.已知:如图,线段BC 与经过点C 的直线l .求作:在直线l 上求作点D ,使150CDB ∠=︒.作法:∠分别以点B ,C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BC 上方的点A ,连接AB ,AC ;∠以点A 为圆心,以AB 长为半径画圆交直线l 于点D (不同于点C ),连接BD .则点D 即为所求.(1)使用直尺和圆规,依作法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2)完成下面的证明.证明:∠分别以点B ,C 为圆心,BC 长为半烃画弧,两弧交于BC 上方的点A . ∠AB BC CA ==∠ABC 为等边三角形.∠60BAC ∠=︒.在A 中,在优弧BC 上任取点E ,连接BE ,CE .∠30CE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推理依据)∠点B ,D ,C ,E 在A 上.∠180CDB CE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推理依据)即150CDB ∠=︒. 【答案】(1)见解析(2)圆周角定理;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分析】(1)根据题意作出图形即可求解;(2)根据圆周角定理,以及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即可求解.【详解】(1)解;如图所示,(2)证明:∠分别以点B ,C 为圆心,BC 长为半烃画弧,两弧交于BC 上方的点A . ∠AB BC CA ==∠ABC 为等边三角形.∠=60?BAC ∠.在A 中,在优弧BC 上任取点E ,连接BE ,CE .∠=30?CEB ∠(圆周角定理)∠点B ,D ,C ,E 在A 上.∠+=180CDB CEB ∠∠︒.(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即150CDB ∠=︒.故答案为:圆周角定理;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圆周角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掌握圆周角定理是解题的关键.44.某市政府计划修建一处公共服务设施,使它到三所公寓A 、B 、C 的距离相等. (1)若三所公寓A 、B 、C 的位置如图所示,请你在图中确定这处公共服务设施(用点P 表示)的位置(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若∠BAC =56°,则∠BPC =【答案】(1)见解析;(2)112°【分析】(1)连接AB 、BC 、AC ,作线段AB 和AC 的垂直平分线,交点P 即为所求; (2)利用三角形外心的性质结合圆周角定理得出答案.【详解】解:(1)如图所示:P 点即为所求;(2)连接PB 、PC ,∠点P 是三角形ABC 的外心,∠∠BPC =2∠BAC =11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应用设计与作图,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P 点是三角形ABC 的外心是解题关键.45.如图ABC 内接于O ,60B ∠=,CD 是O 的直径,点P 是CD 延长线上一点,且AP AC =.()1求证:P A 是O 的切线;()2若PD =O 的直径.)O 的直径为30,继而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30,继而由P ,可得出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PD OD =,可得出O 的直径.连接OA ,如图,B 60∠=,AOC 2B 120∠∠∴=,又OA OC =,OAC 30∠∠∴=,又AP AC =P ACP 30∠∠=,90,是O的切线.Rt OAP中,P30∠=,=+,2OA OD PD=,又OA OD=,PD OA=,PD5∴=2OA2PD∴的直径为O【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圆周角定理、含掌握切线的判定定理、圆周角定理及含46.如图,已知等边∠ABC,AB=2,以AB为直径的半圆与BC边交于点D,过点D 作DF∠AC,垂足为F,过点F作FG∠AB,垂足为G,连结GD.(1)求证:DF是∠O的切线;(2)求FG的长.22447.九年级学生小刚是一个喜欢看书的好学生,他在学习完第二十四章圆后,在家里突然看到爸爸的初中数学书上居然还有一个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非常好奇,仔细阅读原来就是:PA•PB=PC•PD,小刚很想知道是如何证明的,可异证明部分污损看不清了,只看到辅助线的做法,分别连结AC、BD.聪明的你一定能帮他证出,请在图1中做出辅助线,并写出详细的证明过程.小刚又看到一道课后习题,如图2,AB是∠O弦,P是AB上一点,AB=10cm,PA=4cm,OP=5cm,求∠O的半径,愁坏了小刚,乐于助人的你肯定会帮助他,请写出详细的证明过程.【答案】(1)见解析;(2)∠O的半径R为7.【分析】(1)连结AC,BD,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C=∠B,∠A=∠D,再根据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得到△APC∠∠DPB,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AP:DP=CP:BP,变形有AP•BP=CP•DP;由此得到相交弦定理;(2)由AB=10,PA=4,OP=5,易得PB=10-4=6,PC=OC-OP=R-5,PD=OD+OP=R+5,根据相交弦定理得到PA•PB=PC•PD,即4×6=(R-5)×(R+5),解方程即可得到R的值.【详解】(1)圆的两条弦相交,这两条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的积相等.已知,如图1,∠O的两弦AB、CD相交于E,求证:AP•BP=CP•DP.证明如下:连结AC,BD,如图1,∠∠C=∠B,∠A=∠D,∠∠APC∠∠DPB,∠AP:DP=CP:BP,∠AP•BP=CP•DP;所以两条弦相交,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的积相等.(2)过P作直径CD,如图2,∠AB=10,PA=4,OP=5,∠PB=10﹣4=6,PC=OC﹣OP=R﹣5,PD=OD+OP=R+5,由(1)中结论得,PA•PB=PC•PD,∠4×6=(R﹣5)×(R+5),解得R=7(R=﹣7舍去).所以∠O的半径R=7.【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圆,熟练掌握相交弦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8.如图,点C在以AB为直径的∠O上.AE与过点C的切线垂直,垂足为D,AD 交∠O于点E,过B作BF∠AE交∠O于点F,连接CF.(1)求证:∠B=2∠F;(2)已知AE=8,DE=2,过B作BF∠AE交∠O于F,连接CF,求CF的长.49.如图,已知∠O的直径AB=8,过A、B两点作∠O的切线AD、BC.(1)当AD=2,BC=8时,连接OC、OD、CD.∠求∠COD的面积.∠试判断直线C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直线CD与∠O相切于点E,设AD=x(x>0),试用含x的式子表示四边形ABCD的面积S,并探索S是否存在最小值,写出探索过程.5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线段MN 及点P 、Q ,若60MPN ∠=︒且线段MN 关于点P 的中心对称线段M N ''恰好经过点Q ,则称点Q 是点P 的线段60MN -︒对经点.(1)设点()0,2A .∠()1Q ,()24,0Q ,312Q ⎫-⎪⎪⎝⎭,其中为某点P 的线段60OA -︒对经点的是______.∠已知()0,1B ,设∠B 的半径为r ,若∠B 上存在某点P 的线段60OA -︒对经点,求r 的取值范围.(2)若点()4,0Q 同时是相异两点1P 、2P 的线段60OD -︒对经点,直接写出线段OD 长的取值范围. 为边的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C 上优弧上的横纵坐标的最值,根据定义以及中点坐标公的方法作出图形,作M 的切线关于P 中心对N 为圆心,矩形对角线长度为半径两圆组成的图两直线之间的部分,除公共部分以外的图形,即图中阴影部分,包括边轴上的部分,根据图形求得)作辅助线,设,M N 在OD 同时是相异两点1P 、2P 的线段33DM x =,OM 长,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求解即可.Q 为边的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C 上优弧上的一点,()0,2A2OA ∴=C 为AOP 的外心,则过点C 分别作CG 2OC33GC =3GC ∴=33C x ∴=∴P 的横坐标最大值为Qx交M于点S作M的是C的直径)AA交M于点F1根据对称性,同理可得过N的r的最值也为M N在OD)作辅助线,设,T 为,M N 的交点,2MT NT OM ∴===11=22TH MN OD ∴==在Rt NTH 中, NH OH ON NH =+OR ON NR =+()4,0D236+∴解得433即433≤。
中考尺规作图大全-(含练习答案)
![中考尺规作图大全-(含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31be214693daef5ff73d68.png)
a③②①P B尺规作图(含练习与答案)-word【知识回顾】1、尺规作图的定义:尺规作图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
最基本,最常用的尺规作图,通常称基本作图。
一些复杂的尺规作图都是由基本作图组成的。
2、五种基本作图: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4、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1)题目一: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已知:如图,线段a .求作:线段AB,使AB = a .作法:(1)作射线AP;(2)在射线AP上截取AB=a .则线段AB就是所求作的图形。
(2)题目二: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已知:如图,线段MN.求作:点O,使MO=NO(即O是MN的中点).作法:(1)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21的相同线段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P,Q;(2)连接PQ交MN于O.则点PQ就是所求作的MN的垂直平分线。
(3)题目三: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
已知:如图,∠AOB,求作:射线OP, 使∠AOP=∠BOP(即OP平分∠AOB)。
作法:(1)以O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M,N;(2)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21的线段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AOB内于P;(3)作射线OP。
则射线OP就是∠AOB的角平分线。
(4)题目四: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已知:如图,∠AOB。
求作:∠A’O’B’,使A’O’B’=∠AOB作法:(1)作射线O’A’;(2)以O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交OA于M,交OB于N;(3)以O’为圆心,以OM的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M’;(4)以M’为圆心,以MN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N’;cabBA Pmn (5)连接O ’N ’并延长到B ’。
则∠A ’O ’B ’就是所求作的角。
(5)题目五:经过直线上一点做已知直线的垂线。
已知:如图,P 是直线AB 上一点。
求作:直线CD ,是CD 经过点P ,且CD ⊥AB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中考尺规作图专项练习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中考尺规作图专项练习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9926b8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7.png)
不必写出作法):
①点 P 到 A,B 两点的距离相等;
②点 P 到∠xOy 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在(1)作出点 P 后,写出点 P 的坐标.
解(1)作图如下,点 P 即为所求作的点.
(2)设 AB 的中垂线交 AB 于点 E,交 x 轴于点 F,
由作图可得,EF⊥AB,EF⊥x 轴,且 OF=3,
∵OP 是∠xOy 的平分线,
∴点 P 的坐标为(3,3).
10.(2018 浙江金华)如图,在 6×6 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点 A 在格点(小正方形的顶
点)上.试在各网格中画出顶点在格点上,面积为 6,且符合相应条件的图形.
解符合条件的图形如图所示:
)
答案 B
3.下列各条件中,不能作出唯一三角形的条件是(
)
A.已知两边和夹角
B.已知两边和其中一条边所对的角
C.已知两角和夹边
D.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
答案 B
4.
如图,在△ABC 中,∠C=90°,∠B=30°,以点 A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 AB,AC 于点 M 和 N,
1
再分别以点 M,N 为圆心,大于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 P,连接 AP 并延长交 BC 于点 D,则下
9
(2)设(1)中所作的☉O 与边 AB 交于异于点 B 的另外一点 D,若☉O 的直径为 5,BC=4;求 DE 的长.(如
果用尺规作图画不出图形,那么可画出草图完成第(2)问)
解(1)☉O 如图所示;
8
(2)作 OH⊥BC 于点 H.
2023年人教版初中数学中考专题尺规作图特训(一)打印版含答案
![2023年人教版初中数学中考专题尺规作图特训(一)打印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9a3a8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e.png)
人教版初中数学2023中考专题尺规作图特训(一)打印版含答案时间:40分钟满分:52分1.(8分)如图,在△ABC中,AC=12 cm,BC=16 cm,AB=20 cm,∠CAB的平分线AD交BC于点D.(1)根据题意将图形补画完整(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求△ABD的面积.(第1题)2.(8分)如图,在△ABC中,∠ACB的平分线交AB于点D.已知点E是AC上一点,且满足CE=DE.(1)尺规作图:在图中确定点E的位置;(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若AD=2a,BD=3a(a>0),BC=10,求DE的长.(第2题)3.(8分)如图,菱形ABCD中,E是BC边上一点.(1)在BC的右侧作△AEF,使得EF∥BD,且EF=12BD;(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条件下,若∠EAF=12∠ABC,求证:AE=2EF.(第3题)4.(8分)如图,已知▱ABCD,点F在AB的延长线上,CF⊥AB.(1)尺规作图:在BC边上找一点E,使得△DCE∽△CBF;(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不必证明)(2)在(1)的条件下,若点E为BC的中点,AD=8,BF=3,求AB的长.(第4题)5.(10分)如图,∠MAN=90°,点O在AN上,⊙O经过点A,点B在AM上.(1)过点B作⊙O的切线BC,切点为D,交AN于点C;(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若AB=6,BC=10,求⊙O的半径.(第5题)6.(10分)如图,在△ABC中,P是BC边的中点,∠BAP=α(α为锐角).把点P 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点Q,旋转角为2α.(1)求作以A,B,P,D为顶点的四边形,使得点Q是该四边形AD边的中点;(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条件下,若AD=BC,探究直线PQ与直线B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第6题)答案1.解:(1)如图所示.(2)如图,过点D 作DE ⊥AB 于点E , ∵AC 2+BC 2=122+162=202=AB 2, ∴△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ACB =90°. 又∵AD 平分∠CAB ,DE ⊥AB ,∴CD =DE . ∵S △ABC =S △ABD +S △ACD , ∴12BC ·AC =12AB ·DE +12AC ·CD , ∴10DE +6CD =96,即16DE =96,∴DE =6 cm , ∴S △ABD =12AB ·DE =12×20×6=60(cm 2).(第1题) (第2题)2.解:(1)如图,点E 即为所作.(2)如图,∵CE =DE ,∴∠EDC =∠ECD . ∵CD 平分∠ACB ,∴∠ACD =∠BCD , ∴∠BCD =∠EDC ,∴DE ∥BC . ∴△ADE ∽△ABC , ∴AD AB =DE BC ,即2a 2a +3a=DE10,解得DE =4. 3.(1)解:如图①,△AEF 即为所求.① ② (第3题)(2)证明:如图②,延长EF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G .∵EF=12BD,∴BD=2EF.∵四边形ABCD是菱形,∴AD∥BC,∠CBD=12∠ABC.又∵EF∥BD,∴四边形BEGD是平行四边形,∴EG=BD=2EF,∠G=∠CBD.∵∠CBD=12∠ABC,∠EAF=12∠ABC,∴∠EAF=∠CBD=∠G,又∵∠AEF=∠GEA,∴△EAF∽△EGA,∴EFAE=AEEG,∴AE2=EF·EG=EF·2EF=2EF2,∴AE=2EF.4.解:(1)如图所示.(第4题)(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BC=AD=8.∵点E为BC的中点,∴CE=12BC=4.∵△DCE∽△CBF,∴CDCB=CEBF,即CD8=43,∴CD=323,∴AB=323.5.解:(1)如图①所示,BC是⊙O的切线,切点为D.①②(第5题)(2)如图②,连接OD,∵BC是⊙O的切线,∴OD⊥BC.在Rt△ABC中,AB=6,BC=10,∴AC=8. 设⊙O的半径为r,则CO=8-r.∵∠ODC=∠BAC=90°,∠OCD=∠BCA,∴△COD∽△CBA,∴ODAB=OCCB,即r6=8-r10,解得r=3,∴⊙O的半径是3.6.解:(1)如图,四边形ADBP即为所求作.(第6题)(2)直线PQ与直线BD平行.理由如下:∵把点P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点Q,旋转角为2α,且∠BAP=α,∴AQ=AP,∠QAB=α.∵P是BC边的中点,∴BP=12BC.∵Q是AD边的中点,∴AQ=DQ=12AD.∵AD=BC,∴AQ=DQ=BP.∴AP=BP.∴∠ABP=∠BAP=α.∴∠ABP=∠QAB.∴AD∥BC,即DQ∥BP.∴四边形BPQD为平行四边形.∴BD∥PQ.。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及尺规作图专题训练
一、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6 分)
1、已知⊙O的半径为 5cm,OA=4cm,则点A在____。
2、如果圆中一条弦长与半径相等,那么此弦所对圆心角为___度。
3、已知∠AOB=30°,⊙M的半径为 2cm,当OM=____时,OM与OA相切。
4、如图,AB是⊙O的直径,∠A=50°,则∠B=____。
5、已知,⊙O1与⊙O2外切,且O1O2=10cm,若⊙O1的半径为 3cm,则⊙O2的半径为
___cm。
6、如图,半径为30cm的转轮转120°角时,传送带上的物体A平移的距离为___
_cm。
(保留π)
7、在△ABC中,∠BAC=80°,I 是△ABC外接圆的圆心,则∠BIC=____。
8、如图,A、B、C是⊙O上三个点,当BC平分∠ABO时,能得出结论:______
_____。
(任写一个)
第8题第9题第12题
9、△ABC的周长为 10cm,面积为 4cm2,则△ABC内切圆半径为_____cm。
10、如图PA切⊙O于A点,PC经过圆心O,且PA=8,PB=4。
则⊙O的半径为_____。
11、半径是6,圆心角为120°的扇形是某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
为____。
12、如图在Rt△ABC中,∠C=90°,CA=CB=2,分别以A、B、
C为圆心,以AC 为半径画弧,三条弧与边AB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
__。
二、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24 分)
1、在⊙O中,若=2,则弦AB和CD的关系是()
A、AB=2CD
B、AB<2CD
C、AB>2CD
D、无法确定
2、如图,等边三角形ABC内接于圆,D为上一点,则图中等于60°的角有()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3、下列作图语言规范的是()
A、过点P作线段AB的中垂线
B、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使AB=AC
C、过直线 a、直线 b 外一点 P 作直线MN,使MN∥a∥b
D、过点 P 作直线 AB 的垂线
4、已知△ABC中,AB<AC<BC。
求作:一个圆的圆心O,使得O在BC上,且圆O与AB、AC皆相切,下列作法正确的是()
A、作BC的中点O
B、作∠A的平分线交BC于O点
C、作AC的中垂线,交BC于O点
D、过A作AD⊥BC,交BC于O点
5、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是 5 和 7,圆心距为 2,那么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A、外离
B、外切
C、相交
D、内切
6、已知, AB是⊙O的直径,弦AD和BC相交于P, 那么等于()
A、sin∠BPD
B、cos∠BPD
C、tam∠BPD
D、cot∠BPD
三、问答题:(每题 9 分,共 54 分)
1、一个圆形零件的部分碎片如图所示,试确定圆心并画出整个圆。
2、在⊙O中,AB是⊙O的直径,∠AOC=120°,求∠D的度数。
3、已知:∠α,线段 a、b
求作:△ABC,使∠A=∠α,AB=a,AC=b
4、已知:锐角△ABC,
求作:点 P,使PA=PB,且点 P 到边 AB 的距离和到边 AC 的距离相等。
5、已知⊙O中,AD=BC,求证:AB=CD。
6、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 4cm、5cm、6cm,以各顶点为圆心的三个圆的两两外切,求这三个圆的半径。
四、(10分)如图,点C在以AB为直径的半圆上,且AB=10,tan∠BAC=,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精确到0.01)。
五、(12分)一扇形纸扇完全打开后,线段AD、BC所在直线相交于点O,与是以点O为圆心,
半径分别为10cm,20cm的圆弧,且∠AOB=150°,求这把纸扇贴纸部分ADCB的面积,(用含π的式子表示)
六、(14分)如图,CB、CD是⊙O的切线,切点分别为 B、D。
CD 的延长线与⊙O的直径BE的延长线交于A点,连结OC、ED。
①若AD=4,CD=6,求AB的长。
②探索OC与ED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
圆及尺规作图专题训练答案:
一、1、圆内 2、60 3、4cm 4、40° 5、7 6、20π 7、160° 8、AB∥OC 9、0.8 10、6 11、2 12、2-
二、1、B 2、B 3、D 4、B 5、D 6、B
三、1、略 2、∠D=30° 3、略 4、作∠C的角平分线与AB的中垂线的交点。
5、略
6、1.5cm 2.5cm 3.5cm
四、π·52-=25π-24 ≈54.54
五、-=·300 =125π
六、①解:CB=CD=6,在Rt△ABC中,AB===8
②OC∥ED,连结BD,则BD⊥DE 又∵CB、CD是⊙O的切线∴CO⊥BD ∴O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