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纳米复合树脂充填V类洞微渗漏研究
应用两种复合树脂充填V类洞的疗效观察
第 3 卷 1 2 O 年第 6期 O7
黑
龙
江
医
学
V 13 , o. o. 1 N 6
H IL) G l N DI L O RN E 1 N JA G ME CA J U AL
Jn 2 O 4 u .O 7 37
应 用两 种 复合 树脂 充填 V类洞 的疗 效观 察
1 材 料 与 方 法
2 结 果
两组病例经过 1 的随访 观察。Z0 固化复 合树脂 年 10光 修复组 ,0 颗牙 , 败率 6 , 功率 9 %。杜 拉菲 勒修 复 10 失 % 成 4 组 ,0 10颗牙 , 失败率 1 %, 5 成功率 8 %。经检验 : 5 2=4 3 , .1
ti vt . hsciy a Ke o d : eg eet y w r sW d ed f ;Mir c co—il rt n n ai ;V p vt Mt o t eciy y a
牙颈部楔形缺损是发生在牙齿唇 、 面颈部 的慢性 硬组 颊 织缺损 。造成牙颈部楔形缺损 的主要原 因是磨损 、 酸蚀 和咬 牙 应力 3 协同作 用的结 果。由于楔形缺损发 生的部位 接 台 者 近牙髓 , 在临床操作 中难 以取得 充足 的机械 固位力 。因此 , 我们采用充填 时制备 v类 洞 的方法 , 用光 固化树 脂进行 应 楔状 缺损 的修 复 , 通过 1 的疗 效观察 。现报告如下。 年
8 % i ua i . ec s n hr t e8m i r c io nlao n l i tentocm e tisi lr 5 nD l ee C tl i Tee s ed ee ei mc —if rinadc s gb w o p xm e a 6lI fl lu e mi b 0 h f n n r i t t on e w l a rl n i g
两种树脂填充方法对微渗漏影响的实验研究
两种树脂填充方法对微渗漏影响的实验研究目的:通过两种树脂充填方式微渗漏的比较,为临床找到一种能有效防止微渗漏且操作简便的充填方式。
方法:选择新近拔除的60颗人恒牙在唇、颊侧备V类洞。
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颗牙。
用3M自酸蚀粘结剂及3M树脂分别按分层及分割增量两种方式充填,经恒温保存、染色、纵剖牙体,在体视显微镜下观测充填物边缘微渗漏的情况。
结果:分层充填的微渗漏大于分割增量充填。
结论:两种充填方式微渗漏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分层充填的微渗漏大于分割增量充填。
Abstract:Objective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two filled methods on the prevention from the microleakage in order to offer more effective and privince method for the clinical.MethodsA total of 60 permanent teeth extracted lately were selected and cavities of class V were prepared on the cheek side. The teeth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t random(30 teeth per group).The cavities were filled with 3M light-cured compound resin.Two filled methods were applied respectively to the two groups.The teeth experienced the procedure of storing at constant temperature. dyeing and longitudinal dissection.The microleakage from the edge of the filler was observed under stereo microscope. Resultsinclined filled technique had larger degree of microleakage than the split-increment filled technique.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in microleakage,split-increment filled method possesses the strongest ability against to microleakage from the edge of the compound resin filler.Key words:class V dental cavity;filled method;microleakage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微创治疗(Minireal intervention,MI)的观念被广为接受。
不同复合树脂及粘接剂的微渗漏研究
不同复合树脂及粘接剂的微渗漏研究陈勤超【摘要】目的:将临床常用的5种复合树脂与全酸蚀、自酸蚀粘接剂分别进行组合应用,探讨复合树脂及粘接剂种类对微渗漏的影响.方法:收集临床新近拔除的50颗离体牙,在颊舌面分别备洞,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使用全酸蚀粘接剂Single Bond 2,B组使用自酸蚀粘接剂i.bond.每组再分别应用Z350、Solitaire 2、Gradia Direct、Brilliant New Line、Dentex 5种复合树脂充填固化.所有牙齿进行冷热循环500次,浸泡于0.5%品红溶液24小时后,切片,体式显微镜下观察复合树脂充填物边缘的染料渗透情况,计分并对结果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对各组树脂微渗漏评分及例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表明,使用Single Bond 2全酸蚀粘接剂时,Z350、Gradia Direct两种复合树脂的微渗漏明显低于Solitaire 2、Dentex.使用i.bond自酸蚀粘接剂时,Z350、Gradia Direct、Brilliant New Line、Dentex的微渗漏明显低于Solitaire 2.Brilliant New Line、Dentex两种树脂使用i.bond粘接剂的微渗漏要低于使用Single Bond 2全酸蚀粘接剂.其余3种树脂使用两种不同粘接剂对微渗漏无显著影响.结论:Z350、Gradia Direct纳米级填料复合树脂的微渗漏低于Solitaire 2混合填料型复合树脂.%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composite resin and adhesive on microleakage were discussed by combining the five kinds of composite resin with total acid corrosion and self-etching adhesive.Methods:50 freshly extracted teeth were collected,and holes were prepared in the buccal and lingual surface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A and B randomly.Group A were used with Single Bond 2 total etching adhesive and group B were used with i.bond self etching adhesive.Each group was filled with Z350,Solitaire 2,GradiaDirect,Brilliant New Line,Dentex 5 composite resins respectively.All teeth were subjected to psychro-thermal cycles for 500 times,after soaked in 0.5%fuchsin solution for 24 hours,under the microscope,the penetration of dye on the edge of composite resin was observed and scored and th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s:when using Single Bond 2 total etching adhesive,the microleakage of two kinds of composite resins Z350,Gradia Direct is was lower than Solitaire 2 and Dentex.When using i.bond self etching adhesive,the microleakage of Z350,Gradia Direct,Brilliant New Line,and Dentex is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Solitaire 2.When using i.bond self etching adhesive,the microleakage of Brilliant New Line and Dentex is was lower than using the Single Bond 2 total acid corrosion adhesive.The other 3 resins had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microleakage by using two different binders.The other 3 resins had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microleakage by using two different binders.Conclusion:The microleakage of Z350、Gradia Direct nano filler composite resin is lower than that of Solitaire 2 composite resin.【期刊名称】《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年(卷),期】2017(015)005【总页数】5页(P297-301)【关键词】微渗漏;复合树脂;粘接剂【作者】陈勤超【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山东 255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1自1962年美国学者Bow en发现了以Bis-GMA树脂为基质、二氧化硅为填料的牙科复合树脂以来,充填用复合树脂材料的发展十分迅速。
三种垫底材料在减少树脂充填中微渗漏的应用分析
三种垫底材料在减少树脂充填中微渗漏的应用分析作者:郭金洁叶琴步江等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5年第13期【摘要】目的:分析三种垫底材料在减少树脂充填微渗漏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60颗离体前磨牙,并随机分成甲、乙、丙、丁四组,各15颗,均行树脂充填,四组所用垫底材料分别为空白对照、夹层材料玻璃离子、流动树脂、Vitrebond 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分析四组离体牙微渗漏发生情况。
结果:丙组微渗漏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乙组、丁组微渗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微渗漏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树脂充填;垫底材料;微渗漏中图分类号 R7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3-0038-02doi:10.14033/ki.cfmr.2015.13.018牙体缺损为口腔常见病与多发病,需展开充填治疗[1-2]。
树脂充填治疗的效果已为诸多临床实践所证实,然而在诸多因素影响下,树脂和牙体硬组织之间通常有无法用肉眼观察的微小缝隙(微渗漏),可导致水分、细菌进入后引发牙齿敏感、牙髓炎及继发龋齿等,应加以预防[3-4]。
有研究显示,在充填治疗时使用合理的垫底材料能够降低微渗漏发生率[5]。
为探寻适当的垫底材料,笔者选取60颗离体牙,充填治疗时使用不同垫底材料,分析微渗漏发生情况,结果发现以流动树脂作为充填材料时可有效减少微渗漏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4年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因牙周、正畸拔除的60颗前磨牙,所有离体牙均展开充填试验,均未出现牙体缺损,无表面裂痕、釉质发育不全;将60颗牙齿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5颗。
1.2 方法1.2.1 预备洞型以柱状金刚砂车针磨去所有磨牙上的釉质促使牙本质表面暴露,制备深2 mm、直径为3 mm标准洞型,超声震荡10 min清洗,清洗液为蒸馏水,清洁窝洞并吹干。
两种树脂填充方法对微渗漏影响的实验研究
两种树脂填充方法对微渗漏影响的实验研究作者:莫静崔广陈燕王瑞华宫琳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10年第01期[摘要]目的:通过两种树脂充填方式微渗漏的比较,为临床找到一种能有效防止微渗漏且操作简便的充填方式。
方法:选择新近拔除的60颗人恒牙在唇、颊侧备V类洞。
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颗牙。
用3M自酸蚀粘结剂及3M树脂分别按分层及分割增量两种方式充填,经恒温保存、染色、纵剖牙体,在体视显微镜下观测充填物边缘微渗漏的情况。
结果:分层充填的微渗漏大于分割增量充填。
结论:两种充填方式微渗漏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分层充填的微渗漏大于分割增量充填。
[关键词]V类洞;充填方式;微渗漏[中图分类号]R7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1-0093-03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into microleakage for two compound resin filled methodsMO Jing,CUI Guang,CHEN Yan,WANG Rui-hua,GONG Lin(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Aerospace Central Hospital,Beijing 100049,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two filled methods on the prevention from the microleakage in order to offer more effective and privince method for the clinical.MethodsA total of 60 permanent teeth extracted lately were selected and cavities of class V were prepared on the cheek side. The teeth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t random(30 teeth per group).The cavities were filled with 3M light-cured compound resin.Two filled methods were applied respectively to the two groups.The teeth experienced the procedure of storing at constant temperature. dyeing and longitudinal dissection.The microleakage from the edge of the filler was observed under stereo microscope. Resultsinclined filled technique had larger degree of microleakage than the split-increment filled technique.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in microleakage,split-increment filled method possesses the strongest ability against to microleakage from the edge of the compound resin filler.Key words:class V dental cavity;filled method;microleakage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微创治疗(Minireal intervention,MI)的观念被广为接受。
充填材料微渗漏的研究进展
银 汞充填 窝洞 时边 缘缝 隙宽度 , 大 1 0 放 0 0倍显 示使 用粘 结剂 为 3 2 m, . t 不使用 粘 结剂 为 1 . t 0x 45 x 2 m。
常 用银 汞 合 金粘 接 剂 多为 牙本 质 树 脂粘 结 剂 ,
电镜 观察 和 能谱 分析 , A 放 大 1 0倍 的界 面未见 BR 8
间隙 , 而常 规 银汞 充填 体 与牙 本 质 问有 3 — 5O. . 1. m 0 p
的 间 隙 。 粘 接 剂 与 银 汞 合 金 相 互 嵌 合 渗 透 成 约 2 t 的 混合带 .能 谱分 析见 混 合带 存 在着 明 显 的 0m x
维普资讯
口腔 材 料 器 械 杂 志 20 0 8年 第 1 第 2期 7卷
・
8 ・ 5
充填材料微渗漏的研究进展
De eo v l pm e to h t y o e t lfli g m a e i lm i r l a a e n ft e sud f d n a ln t r a c o e k g i
【 关键 词 】 充 填 材料
银汞 合金
复 合树脂
玻 璃 离子 水 门汀
微 渗漏
口腔 中 的细菌 、 、 酸 酶及其 产物 等通 过 临床上 不
能检 测 到的牙 体与充 填 物之 间的缝 隙进 入牙体 组 织 成 为微渗漏 。本文就 充填 体边 缘微渗 漏 有关 的影 响
牙 本质管 中 的大树 脂 突相互作 用 ,粘合 于牙 本质表
前应 用 于临床 的 主要 充填 材料 有银 汞合 金 、复合 树
脂、 改性 型玻璃 离子 水 门汀等 。
多种树脂充填术修复釉牙骨质界下Ⅴ类洞后龈壁微渗漏研究
.论著.多种树脂充填术修复釉牙骨质界下V类洞后龈壁微渗漏研究田常生】,黄顺2,罗雍凤2△,张丹1,向征3(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重庆400010; 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预防科,重庆401147;3.重庆市石柱县人民医院口腔科,重庆404100)[摘要]目的研究采用4种树脂充填方法在离体牙上修复抽牙骨质界下V类洞后的龈壁微渗漏差异。
方法收集80颗离体磨牙,在颊面预备标准V类洞,窝洞龈壁位于抽牙骨质界下方,窝洞使用人工唾q(染处理。
将其随机分成4组进行窝洞充填:A组采用*体复合树脂分层充填;B组采用流体树脂充填;C组采用*体复合树脂分割增量充填;D组采用改良流体树脂分割增量充填。
所有样本充填后经人工唾q37j恒温保存、冷热温度循环、0.1%罗丹明染色,在修复体中心沿牙长轴纵剖牙体$通过体视显微镜观察充填物龈壁微渗漏情况并进行评分$结果A、B组的微渗漏均分别大于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C组与D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割增量充填可减少V类洞龈壁微渗漏,流体树脂并不能减少微渗漏$[关键词]微渗漏;分割增量充填;抽牙骨质界&V类洞;龈壁DOI:10.3969/j.issn.10095519.2021.07.008中图法分类号:R781.1文章编号:1009-5519(2021)07-1105-03文献标识码:AStudy on the microleakage of the gingival wall after the repair of the enamel-cementum subclass V cavity with multiple resin fillings TIAN Changsheng1HUANG Shun2,LUO Yongfeng2JHANG Dan1,XIANG Zheng3(1.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010,China;2.Department of Prevention,Affiliated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of Chongqing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010,China;3.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People's Hospital of Shizhu County,Chongqing4041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s tudy4kinds of resin filling methods to repair the enamel-cementum sub-class V cavity on the isolated teeth,the difference of the microleakage of the gingival wall of the different methods.Methods A total of80isolated molars wereco l ec9ed ands9andardClassVcaviieswerepreparedon9hebuccalsurface.Thegingivalwa l of9hecaviywasbelow9heen-amel-cemen9umboundary and9hecaviywascon9amina9edwiharificialsaliva.Theywererandomlydividedin9o4groupsforcavi-9y fi l ing.Group A wasfi l edwi9hsolidcomposieresinlayerbylayer.GroupB wasfi l ed wi9hflowingresin.GroupC wasfi l ed with solid composite resin divided and incrementally filled.Group D was filled with modified flow resin segmentation and incremental filling.All samples were filled with artificial saliva and preserved at37j,hot and cold temperature cycle,0.1%rhodamine staining,and the tooth body was longitudinally cut along the long axis of the tooth in the center of the restoration.The microleakage of the gingival wall of the filling was observed and scored by a stereo microscope.Results The microleakage in groups A and B were greater than those in groups C and D respectively,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re was no statistica l y<ignificant di f erence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B groupCandgroupD(P>0.05).Conclusion Segmentationandincre-mental filling can reduce the microleakage of the gingival wall of class V cavity,and the fluid resin can't reduce the microleakage.[Key words]Microleakage;Split incremental filling;Enamel cementum boundary;V type cavity;Gingival wall树脂充填修复术是经济有效的舗齿治疗方式之一,而微渗漏会引发术后敏感及继发舗#由于解剖因素,微渗漏在釉牙骨质界下的牙颈部更易发生(1)。
树脂充填微渗漏影响因素分析
[ 摘要 ]目的 : 用热交 替 实验 研 究分析 空 气喷磨 与 牙本质 涂料相 结 合是否 能减 少树 脂 充填 微 渗 漏 的发 采
生。 方法 : 6 将 0颗 完好 的 离体 磨 牙随机分 成 5组, 组 1 每 2颗 , 中对 照 组(I组 ) 其 为使 用 牙本质 涂 料 组 ; Ⅱ、
Ⅲ组 为使 用 5 m 氧化铝 空 气喷 磨 组, Ⅲ组 结合使 用牙本质 涂料 ; V组 为使 用 2 m 氧化 铝 空 气喷磨 0 且 Ⅳ、 7 组, V 组 结 合使 用 牙本 质涂 料 。每 组 一半 牙齿进 行 热交 替 处理 ( ~5 ℃, 0 且 5 5 25 0转 ) , 后 用染料 渗 入 法 着 色, 后观察 微渗 漏情况 。结果 : 最 空气喷 磨 结合 使 用 牙本质 涂 料 能 显著 地 减 少微渗 漏( P<0 0 ) 5 m 较 . 5 , Og 2 m 微粒 显著减 少微渗 漏( 7 P<0 0 ) . 5 。结 论 : 空气喷磨 结合使 用 牙本质 涂 料 能 显著 地减 少微 渗 漏现 象 的
15 40
内 蒙古医学杂志 I eM n l M d 0 年 4卷第 1 期 n r ogi eJ 08 第 0 n oa 2 2
树 脂 充 填 微 渗 漏 影 响 因 素 分 析
杨 静 孟 , 涛
O O5 ; 1 0 0
(. 1 内蒙古 医 学院 附属 人 民医院 口腔 科 , 内蒙古 呼 和浩 特 2 天津 市 口腔 医院正 畸科 , . 天津 3 0 0 ) 0 0 0
I Th i a r s nwi O ; ear b a i t 5 m lmiu Oxd at lswa sdi o p Ⅱ a dGr u I, l h e t d o h au n m iep ri e su e Gru c n n o p I a ot ed n i a — I s n
4种封闭材料对树脂充填体边缘微渗漏影响的体外研究
·基础与临床研究·4种封闭材料对树脂充填体边缘微渗漏影响的体外研究赵是民 赖光云 寿雨薇 陈 晖 汪 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医学院儿童口腔科,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上海200011)【摘要】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究不同封闭材料对复合树脂充填体边缘微渗漏的影响。
方法选择牙冠完整无龋的第三磨牙,在颊、舌侧分别制备V类洞,并用3M Z350复合树脂充填后得到150个试样。
将试样随机分为5组(n=30),其中阴性对照组不进行边缘封闭(CT组),其他4组分别使用Single Bond Universal粘接剂(SU组)、G-Coat Plus表面封闭剂(GC组)、PermaSeal表面封闭剂(PS组)和Icon渗透树脂(IC组)进行边缘封闭。
各组中选择10个样本进行冷热循环试验(5℃与55℃恒温水箱间循环1 000次,各停留30 s),另有10个样本进行水老化试验(生理盐水中37℃恒温保存3个月),剩余10个样本直接进行微渗漏评价。
使用染料渗入法评价充填体微渗漏程度,采用SPSS 23.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在任何条件下,GC组样本微渗漏程度最低,且显著低于CT组样本(P<0.05)。
SU组和PS组样本仅在少数条件下微渗漏程度明显低于CT组样本(P<0.05)。
经过老化后,IC组样本冠端的微渗漏级别显著增加(P<0.05),而SU组样本的微渗漏级别无显著改变(P>0.05)。
结论4种封闭材料均能不同程度的减轻充填体的边缘微渗漏,其中以G-Coat Plus作用效果最佳。
【关键词】复合树脂微渗漏表面封闭DOI:10.11752/j.kqcl.2021.02.02An in vitro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four sealing materials on the marginal permeability ofcomposite restorationsZhao Shimin Lai Guangyun Shou Yuwei Chen Hui Wang Jun(Department of Pediatric Dentistry, Shanghai Ninth People’s Hospital, College of Stomatology,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of Oral Diseases; 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Stomatology & ShanghaiResearch Institute of Stomatology, Shanghai 200011)【Abstract】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four sealing materials on the marginal permeability of composite resin fillings via an in vitro experiment. Methods Class V cavities were prepared on the buccal and lingual sides of third molars with intact crowns and no caries. 150 specimens were obtained after being restored with composite (3M Z350)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5 groups (n=30). No marginal sealing was done on the restorations in the negative control group (CT group); and the margins of fillings in other four groups were sealed with Single Bond Universal (SU group), G-Coat Plus (GC group), PermaSeal (PS group) and Icon penetration resin (IC group) respectively. Ten specimens in each group were subjected to thermocycling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行业临床研究专项(编号:20194Y0049);九院种子基金(编号:JYZZ039)通信作者:陈晖,procedures (1000 cycles from 5℃ to 55℃ with a dwell time of 30s at each temperature), another 10 specimens in each group were subjected to water aging (in saline under 37℃ for 3 months), and the remaining 10 specimens were directly subjected to microleakage evaluation. The dye penetr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degree of microleakage. SPSS 23.0 was used for data analysis, and the significance level was at 0.05. Results Under any conditions, the microleakage level of the specimens in the GC group was the lowest, and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T group (P<0.05). Only under a few circumstances, the microleakage level of specimens in the SU and PS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T group (P<0.05). After aging procedures, the microleakage level at the coronal margin of specimens in the IC group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 on the contrary, the microleakage level of specimens in the SU group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P>0.05). Conclusion In this experiment, 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sealing materials can reduce microleakage of composite restorations to varying degrees, and G-Coat Plus showed the best performance.【Key words】Composite resin Microleakge Surface sealing微渗漏是复合树脂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充填体的微渗漏研究
检验结果及实验结论
银汞合金的微渗漏明显小于玻璃离子和光固化P60复 合树脂,而玻璃离子与P60复合树脂则无明显差异。 原因可能是银汞合金在调牙合和充填过程中虽有一定 的收缩,但其在充填后体积又趋膨胀,从而使充填体 与牙体组织更为密合,而且在充填时能向各个方向压 紧,使之与洞壁更贴合,此过程中合金中的汞可渗入 到牙本质小管内,在一定程度上也阻止了染料向小管 内的渗入。而玻璃离子和P60复合树脂虽具有疏松多 孔性、亲水溶解性、固化收缩性等,其微渗漏性相对 较大。
检验结果
5种充填方法,无论200次还是500次,轴壁或龈壁的 微渗漏均显示AP组(自酸蚀粘接剂粘接纳米树脂修复) 明显大于其他4组 (P<0.01),其余4组间微渗漏比较差 异无显著性意义(P>0.01)。 Paired Sample t test统计分析显示相同热循环次数同 种充填方法轴壁微渗漏小于龈壁,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同种充填方法相同部位,热循环200次后微 渗漏小于500次,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1)。
无斜面 +3MP6O
无斜面 +3Mz250 有斜面 +3MP6O
有斜面 +3Mz250
实验结果
4组染料渗漏率中无斜面组(A、B组)明显高于有斜面组(C、D组),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不同材料AB两组间和CD两组间 的微渗漏率差别不大,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充填体微渗漏的预防措施
玻璃离子水门汀,是由具有析出离子能力的铝氟硅酸盐玻璃粉和 聚丙烯酸水溶液所组成,玻璃粉在酸的作用下,表面结构破坏, 释放出的钙离子和铝离子与聚丙烯酸反应生成聚梭酸盐而凝固固 化。玻璃离子水门汀虽然通过聚丙烯酸与铝离子等鳌合而结固, 但聚丙烯酸本身并未交联形成网状结构,所以它的结构比较疏松。 电镜下可观察到玻璃离子充填体内部明显的气泡产生,其多孔的 性质可能就是导致微渗漏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玻璃离子在进 行直接充填时,由于其本身具有亲水性,固化过程中一旦遇水便 会大大增强其溶解性,使得玻璃离子水门汀粘溶性能降低,与牙 体组织的密合性变差。
三种复合树脂材料微渗漏的实验研究
三种材料在牙合壁的微漏无显著性差异 ; ②同种材料在龈壁的微漏大于牙合壁 ; ③不同树脂在龈壁的微漏略有差异 。结 论 V 类洞的位置 、形状 , 釉质层的面积 , 树脂材料本身的性能 , 决定着树脂材料的充填效果 。
树脂与牙釉质粘结强度最高 、牙本质其次 、牙骨质最 差 ,因此洞的处理及树脂与釉质的接触面积直接影响 充填效果 。目前部分学者提倡 V 类洞的制备尽量位 于釉牙骨质交界牙合 方〔2〕, 以减少交界区的微漏 。其 次 ,已包括了交界区的 V 类洞 ,牙合壁釉质层可做成斜 面以增加釉质与树脂的接触面 ,从而提高二者的总体 粘结强度 。第三 ,牙本质及骨质 , 避免使用釉质酸蚀 剂 ,以减少无机成份的过多丧失及有机成份的过度软 化 。可使用牙本质处理剂及粘结剂 ,使树脂与牙本质 ( 骨质) 中的 Ca 形成络合配位键 、有机成份形成氢键 而产生更强的结合力 , 另外 , 对于下前牙 , 因其牙体 小 、根扁 、颈部釉质层更加薄弱的特点 , 此位置的 V 类洞 ,采取( 进口型) 玻璃离子粘固粉的充填 ,粘结效 果更好 ,并且可持续向牙体释放氟离子 , 增强牙齿硬 度 ,提高防龋能力 。
0 级 洞壁无染料 ; 1 级 染料渗漏在牙釉质层但未达牙本质 ; 2 级 染料渗漏到牙本质层但未达洞底 ; 3 级 染料渗漏通过侧壁而达洞底 。 以上操作均由同一人员进行 ,以避免误差 。
2 结 果
三种材料牙合 、龈壁微渗漏情况见附表 。
附表 三种复合树脂材料牙合 、龈壁微渗漏情况 *
0级
1级
2级
Ⅰ组( n = 12) Ⅱ组( n = 12) Ⅲ组( n = 12)
牙合壁 % 龈壁 % 16 66. 67 2 8 . 33 19 79. 17 18 75 . 00 15 62. 50 9 37 . 50
不同树脂充填材料边缘微渗漏的体外研究
不同树脂充填材料边缘微渗漏的体外研究目的:扫描电镜下观察比较三种充填树脂的冠方微渗漏的程度。
方法:选择4 2颗离体恒磨牙预备(牙+合)面洞型(4mm×4mm×4mm),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使用三种不同的树脂充填,Surfill Smart Dentin repl acement(SDR)大体积树脂,3M ESPETMFiltekTMP60 Poterior Restorative(P60)复合树脂,3M ESPETM FiltekTM Z350XT Flowable Restorative(z350XT)流动纳米复合树脂,所有样本在人工唾液中浸泡2个月,经冷热循环老化试验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牙体与充填体之间发生微渗漏的程度。
结果:SDR体积树脂组充填体与牙体组织间微缝隙最小,与P60复合树脂组和Z350XT流动纳米树脂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SDR树脂是边缘封闭效果比较好的树脂,适用于充填后牙窝洞。
标签:微渗漏;扫描电镜;流动树脂;复合树脂;窝洞制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医患双方的美容意识及保存修复观念的不断提升,口腔新型树脂材料的研究一直备受重视,在国内外口腔材料科学领域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
然而现有的复合树脂均存在一定的聚合体积收缩,其收缩率一般为1.7%~3.7%,结果导致复合树脂与牙体之间形成数微米的边缘裂缝,即微渗漏,微渗漏的出现导致树脂修复体与牙体组织不密合,致使充填体边缘染色、继发龋、术后敏感甚至充填体脱落等问题的发生,不完善的充填体边缘封闭也是导致根管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增加了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量及工作压力。
本研究旨在通过扫描电镜下,观察并比较三种树脂材料在充填磨牙(牙+合)面龋损后,窝洞壁与充填体边缘的微渗漏,为临床选择比较适合用于后牙龋损的树脂充填材料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指导。
1材料和方法1.1标本的选择和制备:选择临床近3个月来因牙周炎等疾病拔除的恒磨牙42颗。
树脂材料充填修复微渗漏的研究进展
2019年7月树脂材料充填修复微渗漏的研究进展崔晓娜1,彭凤梅2*,马祯忆1,孙振1,李娜2,温凤月2,黄平1(1.潍坊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山东潍坊,261053;2.济南千佛山医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据近几年临床口腔流行病调查发现,牙体缺损在口腔疾病中的占比较高。
对于牙体缺损的临床治疗常采取充填修复的方法,修复后不可避免产生微渗漏。
本文就充填树脂材料的选择及应用、垫底材料的应用、粘接剂类型和粘接方式等造成微渗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减少微渗漏措施做一综述。
关键词:微渗漏;充填树脂;垫底材料;粘接剂中图分类号:R781.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1413(2019)19-0194-03DOI :10.19347/ki.2096-1413.201919079作者简介:崔晓娜(1993-),女,汉族,山东青岛人,住院医师,硕士。
研究方向:口腔临床医学。
*通讯作者:彭凤梅,E -mail :1713373745@.综述Research progress on repairing microleakage with resin fillingCUI Xiao-na 1,PENG Feng-mei 2*,MA Zhen-yi 1,SUN Zhen 1,LI Na 2,WEN Feng-yue 2,HUANG Ping 1(1.School of Stomatology,Weifang Medical University,Weifang 261053;2.Jinan Qianfoshan Hospital,Jinan 250014,China)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clinical oral epidemiology in recent years,the proportion of dental defects in oral diseases is relatively high.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dental defect,filling is often used,and microleakage is inevitable after restoration.In this paper,the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filling resin materials,the application of bottom material,the types of adhesives and bonding methods are reviewed,and the main factors causing microleakage and the measures to reduce microleakage are also discussed.KEYWORDS:microleakage;filling resin;bottom material;adhesive牙体缺损充填修复后形成的微渗漏,会导致食物残渣、水分和微生物等通过微渗漏形成的通道,作用于充填修复体以及修复后的的牙体组织,造成牙体组织产生术后敏感和继发龋,使充填体发生着色、崩裂,影响牙体组织及充填体的美观,密合性欠佳,最终对远期修复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流动性复合树脂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流动性复合树脂的临床应用及进展作者:滕沂睿张嗣麟杨斌李岩孙海龙邵永新付佳乐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24年第03期[摘要]流动性复合树脂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与美学性能,适用于非受力区域的美学充填修复。
深入了解流体树脂的理化特性特征有助于口腔专业医生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确保临床治疗的长期稳定性。
本文就流动性复合树脂概念、主要成分和临床应用等方面予以综述,以期为本领域的临床及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流动性复合树脂;无机填料;光固化;聚合收缩;微渗漏[中图分类号]R78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4)03-0179-06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 of Flowable Composite ResinTENG Yirui1,ZHANG Silin1,YANG Bin1,LI Yan1,SUN Hailong2,SHAO Yongxin2,FU Jiale3(1.Medical Collage of J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Jinzhou 121010,Liaoning,China;2.Shenyang Shenhe Aoxin Outpatient Department, Aoxin Q&M Dental Group,Shenyang 110000,Liaoning,China;3.Department of Dental Materials, the Second Department of Prosthodontic, School & Hospital of Stomatology,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2, Liaoning, China)Abstract: Flowable composite resin has good fluidity and aesthetic properties, which is suitable for aesthetic filling and repair in non-stressed areas.Fully understanding of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lowable resin is helpful for dentists to select appropriate material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linical situation and ensure the long-term stability of clinical treatment.The concept, main component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flowable composite resin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in order to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linic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in this field.Key words: flowable composite resin; inorganic filler; light-curing; polymerization shrinkage; micro leakage隨着经济的发展,国内人均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美学的需求逐渐增加。
相同洞形设计下两种复合树脂的微渗漏对比研究
相同洞形设计下两种复合树脂的微渗漏对比研究摘要】目的观察两种复合树脂充填V类洞的近期疗效。
方法选50例患者200个楔状缺损分两组制备V类洞,分别使用3M和杜拉菲勒两种光固化树脂修复,经i年的临床观察,评定疗效。
结果 3M复合树脂修复组成功率达94%。
杜拉菲勒修复组成功率85%。
结论相同洞形设汁的两种树脂在微渗漏及边缘密合性等材料性能上有差异。
牙颈部楔形缺损是发生在牙齿唇、颊面颈部的慢性硬组织缺损。
造成牙颈部楔形缺损的主要原因是磨损、酸蚀和咬合应力三者协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楔形缺损发生的部位接近牙髓,在临床操作中难以取得充足的机械固位力。
因此,我们采用充填时制备V类洞的方法,应用光固化树脂进行楔状缺损的修复,通过1年的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门诊患者中选择楔状缺损患者50例共200颗牙,其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 38—68岁。
前牙56颗,余为双尖牙144颗都有楔状缺损,无穿髓及牙髓病变,但均有不同程度的温度、机械或化学刺激敏感症状。
1.2材料美国3M ESPE公司生产的Z100光固化复合树脂,贺利古莎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杜拉菲勒光固化复合树脂,登士柏MAX型光固化机。
1.3方法选择双侧患牙均有楔状缺损患者,应用Z100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一侧共100颗牙,用杜拉菲勒树脂修复对侧同名牙共100颗。
修复前对每例患者修复区域进行常规的洁治、刮治等治疗后,清洁缺损处lmin,流水彻底冲洗20s。
用高速倒锥钻制备V类洞,半圆形盒状洞,洞缘釉质壁呈短斜面。
然后进行酸蚀60 s,水冲洗吹干呈白垩色后涂釉质黏结剂,光照固化20s,分别用Z100光固化复合树脂及杜拉菲勒树脂进行充填,再光固化40s。
随后两侧用细砂车针修整,橡皮轮抛光。
1.4复查评定标准成功:充填物保持正常形态;与洞壁密合,无缝隙或染色;牙髓活力正常;对温度、机械、化学刺激无过敏症状。
失败:充填物部分或全部脱落;与洞壁有缝隙或染色;出现牙髓病变。
不同因素影响复合树脂边缘微渗漏的体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不同因素影响复合树脂边缘微渗漏的体外研究的开
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在牙科修复过程中,复合树脂充填材料的使用日益广泛。
然而,复
合树脂边缘微渗漏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可能会导致龋齿、美观问题和根
管感染等并发症。
因此,分析影响复合树脂边缘微渗漏的因素,对确保
患者口腔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不同因素对复合树脂边缘微渗漏的影响。
具体包括
纤维增强、光固化时间、渗透液类型和温度等因素。
三、研究内容
1.收集素材:采用挤压法制备复合树脂充填材料,在不同因素影响
下制备样品。
2.制备检测模型:采用模拟牙冠的方式制备模型,将样品加入其中。
3.测试微渗漏程度:采用气密性实验测试不同因素下的微渗漏情况。
4.数据分析与对比: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对比和总结。
四、研究意义
1. 帮助临床牙医更好地选择复合树脂充填材料,并避免在应用中导
致边缘渗漏的问题。
2. 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3. 推动牙科修复领域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改善牙科修复质量提供
科学依据。
五、研究计划
1. 收集文献,深入了解各种因素对复合树脂边缘微渗漏的影响。
2. 对不同因素的影响分别进行体外实验测试。
3.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行比较、总结和分析。
4. 撰写研究报告,形成研究成果并进行发表。
不同因素影响复合树脂边缘微渗漏的体外研究
不同因素影响复合树脂边缘微渗漏的体外研究目的:复合树脂材料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具有微创、美观、环保等等优点。
聚合收缩是传统复合树脂因固化特性而普遍存在的问题。
聚合收缩使得牙体组织与复合树脂粘接界面间形成微裂,从而使食物残渣、各种微生物等向裂隙中渗透,即边缘微渗漏,这是复合树脂的主要缺陷,微渗漏容易造成充填术后敏感,充填体边缘粗糙着色,继发龋坏,充填材料的松动脱落等等问题。
所以,降低复合树脂聚合收缩,改善边缘微渗漏可以提高充填修复质量,保证治疗的远期疗效。
本实验选用临床上新型的材料充填修复后牙Ⅱ类洞,从粘接系统,垫底材料,树脂基质三个方面分别比较其对复合树脂边缘微渗漏的影响情况,以期为临床工作中更有效选择材料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新鲜拔除的无缺损、无龋坏、无裂纹的恒磨牙100颗,按标准制备Ⅱ类洞,随机分为5组(A-E),分别用:3M自酸蚀粘接剂+3M Z250复合树脂充填(A组);37%磷酸+3M全酸蚀粘接剂+3M Z250复合树脂充填(B组);3M自酸蚀粘接剂+3M光固化玻璃离子垫底+3M Z250复合树脂充填(C组);3M自酸蚀粘接剂+3M流动树脂垫底+3M Z250复合树脂充填(D组);3M P90粘接系统+3M P90复合树脂充填(E组)。
所有试件经过冷热循环400次后,完全浸泡在中性印度墨水中7d,保持37℃恒温。
取出后流水冲净,用硬组织切片机将全部样本按近远中方向沿牙齿长轴剖开,在4*10的体视显微镜下放大观察,用游标卡尺测量每个观察面的龈壁染料渗透深度得出数据并记录,渗透情况拍照记录。
所得数据进行两两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0.05认为差别有统计学有意义。
每组选取一个样本经过固定及脱水处理后,用固化树脂浸透,包埋,再经过锯片,磨片,染色制成切片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充填材料与牙体粘接界面间的情况并拍照记录。
结果:1.E组(P90)的微渗漏均数明显小于其余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复合树脂微渗漏的原因
复合树脂微渗漏的原因当我们在使用复合材料时,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复合树脂微渗漏。
这个问题可能会导致材料的性能下降,甚至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复合树脂微渗漏呢?我们来看一下复合树脂微渗漏的定义。
复合树脂微渗漏是指树脂在固化过程中,由于树脂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因素,导致树脂从纤维间隙中渗出。
这种渗漏现象可能会发生在复合材料的任何部分,例如纤维束、纤维体、纤维层等。
造成复合树脂微渗漏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 树脂的流动性:复合树脂在固化过程中,由于其具有较低的黏度和较高的流动性,容易从纤维间隙中渗出。
特别是在固化初期,树脂的流动性较高,渗漏现象较为明显。
2. 树脂的收缩性:复合树脂在固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这种收缩会导致树脂从纤维间隙中流出。
尤其是在固化后的树脂中,由于收缩力的作用,树脂会继续从纤维间隙中渗漏出来。
3. 温度变化:温度的变化也是导致复合树脂微渗漏的原因之一。
当复合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遇到温度变化时,树脂的体积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树脂从纤维间隙中渗漏。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原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也可能会影响复合树脂微渗漏的发生,例如纤维的排列方式、树脂的固化速度等。
为了解决复合树脂微渗漏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例如优化树脂的配方,增加树脂的黏度和流动性,减少树脂的收缩性;调整固化工艺参数,控制温度变化的影响;改变纤维的排列方式,增加纤维和树脂的结合强度等。
复合树脂微渗漏是由树脂的流动性、收缩性和温度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我们需要在材料设计和生产工艺中加以考虑和控制,以确保复合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相信我们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断提升复合材料的应用价值。
大块树脂充填楔状缺损微渗漏的体外研究
大块树脂充填楔状缺损微渗漏的体外研究发布时间:2021-10-29T08:22:49.852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5期作者:高欣顾月辉[导读] 目的:对大块树脂充填楔状缺损微渗漏进行体外研究高欣顾月辉镇江市口腔医院 212000【摘要】目的:对大块树脂充填楔状缺损微渗漏进行体外研究。
方法:选取72颗新鲜离体前磨牙,于颊颈部釉牙骨质界处做一个Ⅴ类洞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SonicFill声波树脂组、3M Z350 XT纳米树脂组、Filtek Bulk-fill流体树脂组进行充填。
借助显微镜对修复体边缘的染色情况进行观察,测定微渗漏深度,利用扫描电镜对边缘裂缝宽度进行测量。
结果:染料渗入深度从高到底排序:3M Z350 XT纳米树脂组>Filtek Bulk-fill流体树脂组>SonicFill声波树脂组;边缘裂隙宽度从高到低排序:3M Z350 XT纳米树脂组>SonicFill声波树脂组>Filtek Bulk-fill流体树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传统树脂填充相比,大块树脂充填楔状缺损边缘微渗漏的染色深度与裂隙宽度均明显较低,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大块树脂充填;楔状缺损;微渗漏;体外研究楔状缺损属于一种应力疲劳。
主要是牙颈部硬组织在牙合力作用下而产生的。
同时,受化学因素与外部机械力量的作用下,牙体组织就会呈现出慢性进行性缺损。
现阶段,利用粘接技术,复合树脂充填在临床上得到高效应用。
但由于复合树脂会因聚合收缩而产生微渗漏情况,这就会影响到充填材料的保存率[1]。
因此,要想保证远期治疗效果,降低树脂充填体的渗漏风险,就要选择抗微渗漏性能良好的充填材料。
近年来,大块树脂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树脂材料,可有效控制聚合收缩应力,减少牙体微裂情况等。
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就大块树脂充填楔状缺损微渗漏的体外研究展开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正畸科于2020年6月-2021年3月接治的68例患者,72颗需行拔除前磨牙为研究样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承德 市 医院 口腔科 ; 3承 德 市 口腔 医院 河北 承德 0 6 7 0 0 0 )
【 摘要】 目的 研究流动纳米复合树脂充填 V类洞的微渗漏程度。方法 在 9 6 颗 离体的磨牙颊侧制备 V类洞,
1 2 6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1 6 7 1- 4 6 9 5 . 2 0 1 4 . 0 2 . 0 0 3
文 章编 号 : 1 6 7 1- 4 6 9 5 ( 2 0 1 4 ) 0 2— 0 0 8 7— 0 4
流 动性 纳 米 复 合 树 脂 充填 V类 洞 微 渗 漏 研 究
61 0.
[ 2 ] 沈学成 , 杨杰 , 宋波 , 等. 前列腺结石患者结石中纳米细 菌的分离 和1 6 S r R N A基因的鉴定[ J 3 . 第三军 医大学学报 , 2 0 0 8 , 3 0 O ] 娄国强 , 朱 明利 , 罗英 , 等.聚合酶链 反应检测 肝病患者 血液 中 纳米细菌的研究 [ J ] . 医学研究杂志 , 2 0 0 7 , 1 1 ( 3 6 ) : 4 9— 5 2 . ( 收稿 F t 期: 2 0 1 3 — 0 8 — 1 3 )
2 7 0.
外壳 , 达到提取纳米细菌核酸 目的。 利用 P C R方法直接检测核酸 , 灵敏度更高, 特异性 强, 简便快速易于操作 , 通过建立 P C R法 , 提高了效率 , 从 而减 少 污染保 证 了结果 准 确性 。
4 结 论
[ 6 ] 明爱 民, 张新际 , 郭君毅 , 等.纳米细 菌感染致 s D大 鼠前 列腺结 石的实验研究[ J ] .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2 0 1 1 , 3 2 ( 2 ) : 1 2 2— 1 2 5 . [ 7 ] Z h a n g Q H, L u G S , S h e n X C , e t a 1 . N a n o h a e t e i r a m a y b e l i n k e d t o t e s . t i c u l a r m i e m l i  ̄ i a s i s i n i n f e r t i l i t y [ J ] . J A n d r o l , 2 0 1 0 , 3 1 ( 2 ) : 1 2 1—
1 2 5.
荧光定量 R T— P C R法检测睾丸微石症患者精液纳 米细菌方法可靠 , 简便准确 , 稳定性好。
参考 文 献
[ 1 ] 申子瑜 , 李金 明.临床基 因扩增检验 技术 [ M] . 北京: 人 民卫生 出
版社 , 2 0 0 2 : 1 3 8 .
[ 8 ] P r e t o r i u s A M, S o m m e r A P , A h o K M, e t a 1 . H 1 V a n d n no a b a c t e r i a [ J ] .
解, 必需预先进行处理。本研究者通过多次试验最后确 定, 5 m o l H C 1 , I O 0  ̄ C 水浴煮沸配合震荡 , 连续 3次溶解
[ 4 ] S h e n X , M i n g A, L i X, e t 1 a . N no a b a e t e r i a : a p o s s i b l e e t i o l o g y f o r t y p e I l l p m s t a t i t i s [ J ] . J U m l , 2 0 1 0 , 1 8 4 ( 1 ) : 3 6 4— 3 6 9 . [ 5 ] 文宇 , 李永 国, 杨竹林 , 等. 胆囊结 石患者血清 、 胆 汁与胆囊黏膜 中纳米细菌 的分 布研 究 [ J ] . 中华 外科 杂 志 , 2 0 0 3 , 4 1 ( 4 ) : 2 6 7—
a n d n a n o b a c t e r i a u n d e r l o n g—t e m r c e l l c u l t u r e c o n d i t i o n s i n s e r u m s a I l 1 .
境均安全无污染存在。 纳米细菌的核酸难于用传统方法提取 , 易导致结果
临床和 实验 医学毒 志 2 0 1 4弃 1月 第1 3 卷 第2期
一
・8 7・
P C R操 作检 测结 果为 阴性 , 说 明实 验过 程 中操 作 及环
[ 3 ] B a r r S C,L i n k e R A,J a n s s e n D,e t a l 。D e t e c t i o n o f b i o i f l m f o r m a t i o n
p l e s o f c a t t l e , g o a t s , c a t s , a n d d o g s [ J ] .A m J V e t R e s , 2 0 0 3 , 4( 6 2 ) :
1 7 6 —1 8 2.
失败 , 本身纳米细菌含有钙磷矿物质 , 形成外壳 , 不易溶
HI V Me d , 2 0 0 4, 5( 6 ) : 3 9 1— 3 9 3 .
[ 9 ] 唐金元 , 周 占松 , 沈学成 , 等.Ⅲ型前列腺炎纳米细菌快速 检测方 法研究及临床评价 [ J ] . 第 三军 医大 学学 报 , 2 0 1 1 , 3 3 ( 6 ) : 6 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