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测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措施

合集下载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一、引言培养基是微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者缺的基础实验工具,它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因此,对培养基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培养基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

二、培养基成份培养基的成份是影响培养基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制备培养基时,需要准确称取各种成份,并按照特定的配方比例进行混合。

常见的培养基成份包括碳源、氮源、矿物质盐、维生素等。

在进行培养基质量控制时,需要确保每一个成份的质量符合要求,并且按照配方比例进行配制。

三、pH值调节培养基的pH值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有重要影响。

在培养基质量控制过程中,需要使用酸碱溶液或者缓冲液来调节培养基的pH值。

为了确保准确性,可以使用pH计进行测量,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常见的pH范围为6.5-7.5,但具体的pH值取决于所培养微生物的要求。

四、无菌操作无菌操作是保证培养基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制备培养基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无菌技术,包括使用无菌器具、无菌操作台和消毒剂等。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任何可能引入细菌、真菌或者其他微生物的污染源。

同时,需要对操作区域进行定期消毒,以确保无菌状态的维持。

五、培养基质量检测为了确保培养基质量的可靠性,需要对培养基进行质量检测。

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菌落总数、细菌污染、真菌污染、酸碱度、透明度等。

可以使用菌落计数器、显微镜、pH计和比色皿等设备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应与标准值进行比较,以确定培养基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六、质量记录和报告在培养基质量控制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质量记录和报告。

记录应包括培养基的配方、制备过程、pH值调节、无菌操作等信息。

报告应包括培养基的质量检测结果、与标准值的比较以及任何异常情况的说明。

这些记录和报告可以供后续的质量评估和追溯使用。

七、培养基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培养基质量控制是保证微生物实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优质的培养基可以提供适合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环境,从而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引言概述:培养基质量控制是微生物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它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培养基质量控制的目标是确保培养基的成份和性能符合实验要求,从而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来培养和研究微生物。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培养基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培养基成份的准确性1.1 确保培养基成份的准确称量:每种成份的质量应该准确称量,避免因误差导致培养基成份含量不许确,影响微生物的培养。

1.2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成份:根据所研究的微生物的需求,选择适合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等成份,以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1.3 避免污染:确保培养基成份的纯度,避免有害微生物或者其他杂质的污染,影响实验结果。

二、培养基性能的稳定性2.1 pH值的调节:根据微生物的生长要求,调节培养基的pH值,维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

2.2 温度的控制:根据微生物的生长温度要求,控制培养基的温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以提供一个合适的生长环境。

2.3 氧气的供应:根据微生物的需求,提供适量的氧气,或者提供无氧条件,以满足微生物的生长需求。

三、培养基的质量检测3.1 pH值的测定:使用pH计等仪器,准确测定培养基的pH值,确保其符合实验要求。

3.2 纯度的检测:进行无菌培养基的接种和培养,观察是否有菌落生长,以判断培养基的纯度。

3.3 营养物质含量的检测:使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培养基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确保其符合实验要求。

四、培养基的保存和管理4.1 无菌保存:将制备好的培养基进行高温高压灭菌,然后密封保存,避免细菌或者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4.2 有效期的确定:根据培养基成份的稳定性和保存条件,确定培养基的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的培养基。

4.3 记录和管理:建立培养基使用记录和管理制度,及时更新培养基的使用情况和库存情况,以确保培养基的及时补充和更新。

五、培养基质量控制的重要性5.1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培养基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

微生物检测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措施

微生物检测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措施
4 , 性 能 测试 3
复水时不得用铜锅或 铁锅 ,以防有离子混入培养基 中,影 响微生物 的生长;容器 的大小需大于复水后培养基总体积的 2 倍以上,避免在加热溶解过程中,培养基溢 出;含有琼脂粉 的培 养基 , 在加热溶解之前可 以浸泡数分钟;加热培养基时一定要进
431 测 试菌 株 选择 ,菌株 的 选择 参考 卫 生 行业 标 准 .. WST 3 .0 2《 /2 22 0 商业性微生物培养基质量检验规程》 。
・1 5 ・ 2

临床研 究 ・
43 定量测试方法 改 良 Mi s s .2 . l. r e Mi a法 测试菌株过夜
4 培 养 基 的性 能测 试 41 外观 控 制 .
培 养 基 制 备用 水 应 使 用 电 阻 率 不 小 于 3 万 Qc 的 蒸 馏 水 O m
或与其 同质 的水,最好不使用离子交换器生产 的去离 子水。
32 称 量 .
称量 时要用 专用 的角匙,避免交叉污染而影 响检验 结果: 干粉培养基 易吸潮 , 如有 条件 ,尽量在湿度较低 的房 间称取 培
本文对微 生物 实验 室在培养基购置 、贮存 、制备 、 用等 使
方面应采取 的质量控 制措施进行讨论 , 谈一些观 点和看法 。 希 望有助于微 生物检测工作的 同行们更好 的开展工作 。 1 培养基的购置 与验收
11 购置 .
破坏,并可产生有毒物质,如发现焦化,或未溶解均匀前培养基 有溢出,该培养基即不能使用 ,应重新制备。对于琼脂类培养基
的营养成分 , 还会使琼 脂的凝胶 强度下 降,因此必须严格控 制
灭菌温 度和 时间, 并且 不可重复 灭菌 。 高压蒸汽灭菌锅 的压 力 表等要定期进行检定 , 并定期采用生物指示菌法或化 学变色纸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标题:培养基质量控制引言概述:培养基是微生物学实验中不可或者缺的重要物质,其质量控制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对培养基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培养基的选择、制备、贮存、消毒和使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培养基的选择1.1 选择基础成份:根据微生物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碳源、氮源、矿物盐等基础成份。

1.2 添加生长因子:根据微生物的生长特性,添加适量的生长因子,如维生素、氨基酸等。

1.3 调节pH值:保持培养基的pH值在适宜范围内,通常为7.0摆布,可通过添加缓冲液进行调节。

二、培养基的制备2.1 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各种原料和试剂,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2 按比例混合:按照配方比例将各种基础成份、生长因子等混合均匀。

2.3 消毒灭菌:将混合好的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或者过滤灭菌,确保无菌状态。

三、培养基的贮存3.1 温度控制:将制备好的培养基保存在4℃摆布的冰箱中,避免高温或者受潮。

3.2 防光保鲜:避免暴露在阳光下,尽量保存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光照导致培养基变质。

3.3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培养基的外观温和味,确保无明显变质迹象。

四、培养基的消毒4.1 灭菌方法: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如高压蒸汽灭菌、紫外线灭菌等。

4.2 消毒时间:控制好消毒时间,确保灭菌效果,同时避免对培养基中的营养成份造成破坏。

4.3 消毒环境: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基的消毒处理,避免二次污染。

五、培养基的使用5.1 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使用培养基,保持微生物的生长活力。

5.2 湿度控制:避免培养基过度干燥或者受潮,影响微生物的生长。

5.3 使用时限:尽快使用制备好的培养基,避免长期贮存导致培养基质量下降。

总结: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是微生物实验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选择合适的基础成份、严格制备、科学贮存、有效消毒和正确使用,可以确保培养基的质量稳定,为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保障。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引言概述:培养基质量控制在生物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涉及到培养基的配制、质量评估和调整等方面。

本文将从培养基配制、质量评估、调整、储存和记录等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培养基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

正文内容:1. 培养基配制1.1 确定培养基成分:根据所需培养细胞或微生物的特性,确定培养基成分,如碳源、氮源、无机盐等。

1.2 量化培养基成分:根据配方比例,精确称取各种成分,确保培养基的准确配制。

1.3 消毒处理:通过高温高压灭菌或化学消毒方法,确保培养基无菌。

2. 培养基质量评估2.1 pH值测定:测定培养基的pH值,确保适合细胞或微生物的生长。

2.2 渗透压测定:测定培养基的渗透压,确保适合细胞或微生物的生长。

2.3 营养成分测定:测定培养基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确保满足生物生长的需求。

3. 培养基调整3.1 pH调整:通过添加酸碱溶液,调整培养基的pH值,使其适合细胞或微生物的生长。

3.2 营养成分调整:根据生物生长的需要,添加或调整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

3.3 温度调整:根据细胞或微生物的生长温度要求,调整培养基的温度。

4. 培养基储存4.1 无菌储存:将配制好的培养基经过消毒处理后,密封保存,避免细菌或真菌的污染。

4.2 低温储存:将培养基存放在低温环境中,如冰箱或冷冻库,延长其有效使用期限。

4.3 避光储存:将培养基存放在避光的环境中,避免光照引起的化学反应和降解。

5. 培养基记录5.1 记录配制过程:详细记录培养基的配制过程,包括成分、量化、消毒处理等,方便后续的质量评估和调整。

5.2 记录使用情况:记录培养基的使用情况,包括使用时间、使用量、使用者等,方便追溯和质量控制。

5.3 记录质量评估结果:记录培养基的质量评估结果,包括pH值、渗透压、营养成分等,方便后续的质量调整和改进。

总结:培养基质量控制是生物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正确的培养基配制、质量评估、调整、储存和记录等措施,可以确保培养基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性,为生物实验和生产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一、引言培养基质量控制是微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培养基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培养基质量控制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培养基质量控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以及一些常见的质量控制指标。

二、目的培养基质量控制的目的是确保培养基的成分准确、稳定,并且符合实验要求。

通过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标准,可以提高培养基的质量,减少实验误差,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三、内容1. 成分控制:培养基中各种成分的含量需要严格控制,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等。

成分控制的关键在于确保每个批次的培养基成分相同,以及成分的浓度符合实验要求。

2. pH值控制:培养基的pH值对于微生物和细胞的生长有重要影响。

因此,培养基的pH值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控制。

常见的pH控制方法包括使用缓冲液和自动调节pH的设备。

3. 温度控制:培养基的温度也是影响微生物和细胞生长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微生物和细胞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因此,培养基的温度需要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控制。

4. 储存条件控制:培养基的储存条件直接影响到培养基的质量和有效期。

培养基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避免受到湿气、阳光和污染物的影响。

5. 检测方法控制:培养基的质量控制还包括对培养基进行一系列的检测方法的控制。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菌落计数、菌液浓度测定、菌群分析等。

四、方法1. 建立质量控制标准:根据实验要求和相关规范,建立培养基质量控制的标准。

标准应包括培养基成分、pH值、温度要求、储存条件以及检测方法等方面的要求。

2. 采购原材料:根据质量控制标准,选择合适的原材料进行采购。

原材料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并且要有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

3. 制备培养基:按照质量控制标准,精确称量和混合原材料,制备培养基。

制备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和操作规范,避免外界污染。

4. 检测培养基质量:使用标准的检测方法对制备好的培养基进行质量检测。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培养基质量控制是保证细胞培养成功的关键步骤之一。

良好的培养基质量可以提供适宜的环境,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培养基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包括培养基配制、消毒和质量检测等方面。

1. 培养基配制培养基的配制是培养基质量控制的基础。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培养基的配制:1.1 准备所需的培养基成分,包括无菌水、培养基粉末、添加剂等。

1.2 使用无菌技术将培养基粉末加入无菌水中,按照指定比例进行配制。

1.3 充分搅拌混合,确保培养基成分均匀分布。

1.4 调节pH值,根据不同细胞类型和实验要求进行调整。

1.5 过滤消毒,使用无菌滤器将培养基过滤,去除潜在的污染物。

2. 培养基消毒培养基消毒是防止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污染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培养基消毒的标准操作流程:2.1 准备所需的消毒剂,如75%酒精、过氧化氢等。

2.2 将培养基瓶或培养皿放入无菌工作台中。

2.3 使用无菌棉签蘸取消毒剂,擦拭培养基瓶或培养皿的外表面。

2.4 打开培养基瓶或培养皿盖子,将消毒剂蒸汽进入瓶内或皿内,保持一定时间。

2.5 关闭培养基瓶或培养皿盖子,确保密封,避免污染。

2.6 将消毒后的培养基存放在无菌条件下,避免再次污染。

3. 培养基质量检测培养基质量检测是判断培养基是否符合要求的重要步骤。

以下是常见的培养基质量检测方法:3.1 pH值检测:使用pH计测量培养基的pH值,确保其在适宜范围内。

3.2 渗透压检测:使用渗透压计测量培养基的渗透压,确保与细胞的渗透压匹配。

3.3 营养成分检测:使用化学分析方法检测培养基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确保满足细胞的生长需求。

3.4 毒性检测:使用细胞毒性试验等方法检测培养基中是否存在有害物质,确保培养基对细胞无毒。

3.5 无菌性检测:使用无菌培养技术将培养基接种到无菌培养基上,观察是否有菌落生长,判断培养基的无菌性。

4. 培养基保存培养基的保存也是培养基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引言概述:培养基质量控制是微生物实验室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培养基的制备、质量检测、贮存等多个方面。

良好的培养基质量控制能够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本文将从培养基制备、质量检测、贮存、使用和记录等五个大点详细阐述培养基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

正文内容:1. 培养基制备1.1 选择适当的配方: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培养基配方,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维生素等成分。

1.2 精确称量:使用精密天平进行精确称量,确保每个成分的比例准确。

1.3 溶解和调节pH:将成分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并使用pH计调节溶液的pH 值至理想范围。

1.4 灭菌:使用高温高压灭菌器或滤器对培养基进行灭菌,以杀灭其中的细菌、真菌和病毒。

2. 培养基质量检测2.1 pH值测定:使用pH计测定培养基的pH值,确保其在理想范围内,以维持微生物生长的最佳条件。

2.2 渗透压测定:使用渗透计测定培养基的渗透压,确保其与微生物细胞内外的渗透压相适应。

2.3 灭菌效果检测:将一部分培养基接种不同的微生物,观察其生长情况,以确认培养基的灭菌效果。

2.4 营养成分检测:使用化学分析方法检测培养基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浓度,确保其满足微生物生长的需求。

3. 培养基贮存3.1 适当的温度:将培养基贮存于适当的温度下,通常为4℃,以防止其中微生物的生长和培养基成分的分解。

3.2 防止污染:使用无菌技术操作,避免培养基受到外界细菌和真菌的污染。

3.3 包装密封:将培养基装入无菌试管或瓶中,并严密封闭,以防止湿气和细菌的进入。

4. 培养基使用4.1 培养条件控制:根据不同微生物的生长要求,控制培养基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

4.2 培养时间控制:根据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和实验需求,控制培养时间,以获取适当的菌落数量。

4.3 培养方法标准化:制定培养方法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每次实验的培养条件和操作步骤一致。

5. 培养基记录5.1 培养基配方记录:详细记录每个培养基的配方,包括成分名称、质量和比例等信息。

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培养基是微生物检验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关键工具,培养基的质量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本文就培养基的制备过程、理化和微生物学指标控制、其他影响因素、质控记录等方面,讨论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措施。

标签:微生物检验;培养基;质量控制微生物检验涉及饮用水、食品、公共场所、食物中毒等方面,其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药日常监督的科学性、权威性以及疾病预防与控制的有效性。

其中培养基作为微生物检验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对其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微生物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前提。

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一个系统全面的培养基质量控制国家标准,以致培养基质量参差不齐,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培养基的质量控制作一阐述,为有效控制培养基质量,提高微生物检验的质量作参考。

1 培养基的制备过程控制1.1 称量称量工具与设备事先应经计量认证校准;称量时要用专用的角匙,以防交叉污染。

称量动作要缓慢,防止吸入具有刺激性的培养基粉末。

由于培养基中的琼脂粉末具有吸湿性,吸湿后致使自身酸化,影响pH值,因此称量环境应配置温湿度计,并在湿度较低的环境情况下进行。

量取水时应使用权威计量部门校准的带刻度的量筒和移液管,不要使用外吹式移液管,严禁嘴吸移液管。

1.2 溶解复水的容器一般采用清洁无污染的中性硬料玻璃、搪瓷或不锈钢制品。

复水时所用的容器的大小要大于复水后培养基总体积的2倍以上,防止在加热溶解过程中培养基溢出[1]。

所选用的水必须是专用纯净水或者经消毒过后的无菌水[2]。

含有琼脂粉的培养基在加热溶解之前可以先浸泡数分钟,加热过程中边搅拌边观察,直到玻棒上的培养基呈胶状液体,否则配置好的培养基会发生分层。

1.3 分装和灭菌一般将培养基装入试管或三角瓶。

固体培养基约为试管高度的1/5,半固体培养基约为试管高度的1/3为宜,而装入三角瓶的培养基以不超过其容积的一半为宜。

分装后立即灭菌,避免微生物生长繁殖,不仅消耗养分,还会改变培养基的酸碱度。

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摘要培养基是微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直接影响到微生物的生长、培养和实验结果。

因此,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内容,包括物理性状、化学成分、pH值、无菌性等方面的检测和控制方法,以确保培养基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

引言培养基是一种人工制备的营养环境,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必需的养分和条件。

培养基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微生物实验的结果和研究的可靠性。

因此,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培养基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1. 物理性状的检测和控制培养基的物理性状包括外观、颜色、透明度等。

物理性状的检测旨在确定培养基的外观是否正常,以及有无异常现象。

常见的物理性状检测包括外观观察、振荡试验和温度测量。

物理性状的控制可以通过严格遵守制备工艺和贮存条件来实现。

2. 化学成分的检测和控制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决定了其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和比例,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起到关键作用。

化学成分的检测方法包括质量分析和定量分析。

常见的质量分析方法有红外光谱分析、质谱分析等,而常见的定量分析方法有火焰光度法、色谱法等。

化学成分的控制可以通过精确称量和正确配置各种化合物来实现。

3. pH值的检测和控制pH值是培养基中酸碱度的度量指标,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有重要影响。

pH值的检测通常使用电子酸碱计进行测量。

pH值的控制可以通过加入酸碱调节剂或调整培养条件来实现。

4. 无菌性的检测和控制无菌性是培养基质量控制中最关键的一项指标,保持培养基的无菌性可以防止微生物污染,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无菌性的检测可以通过采样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厌氧培养或在含有适当营养物的贮存基质上进行固体培养。

无菌性的控制可以通过消毒操作和无菌技术的严格遵守来实现。

结论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对于微生物实验和研究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内容,包括物理性状、化学成分、pH值和无菌性等方面的检测和控制方法。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引言概述:培养基质量控制是微生物实验室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培养基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进行有效的培养基质量控制是确保实验结果可靠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从培养基的配制、消毒、pH调节和贮存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培养基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

一、培养基的配制1.1 确保原料的质量:选择高质量的原料是培养基配制的基础。

优质的蛋白胨、蔗糖、氨基酸等原料能够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促进微生物的生长。

同时,要确保原料的纯度和无菌性,以避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1.2 精确称量和配比:培养基中各种成分的比例对微生物的生长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配制培养基时,必须严格按照配方中各组分的比例进行精确称量和配比,以确保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能够满足微生物的需求。

1.3 混合均匀:在配制培养基的过程中,要充分搅拌混合,以确保各组分充分溶解并均匀分布,避免出现局部浓度差异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二、培养基的消毒2.1 确保无菌性:在培养基配制完成后,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以确保培养基的无菌性。

通常采用高温高压灭菌法或过滤灭菌法进行消毒处理。

高温高压灭菌法能够有效杀灭培养基中的各种微生物,而过滤灭菌法则适用于一些热敏性成分的培养基。

2.2 避免污染:在消毒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外界的污染。

操作过程中要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并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措施,如佩戴手套、使用无菌器具等,以防止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污染。

2.3 检测消毒效果:消毒后的培养基应进行菌落计数或培养试验,以确保消毒效果符合要求。

如果发现有菌落生长或培养基变色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排查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培养基的pH调节3.1 确定合适的pH范围:不同微生物对pH的适应范围不同,因此,在培养基配制过程中,要根据所培养的微生物的特性,确定合适的pH范围。

一般来说,微生物培养的pH范围在6.5-7.5之间。

3.2 使用缓冲剂调节pH:在配制培养基时,可以添加适量的缓冲剂来调节pH 。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培养基质量控制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它涉及到培养基的配制、质量检测和控制。

在细胞培养和微生物培养等实验中,培养基是提供养分和环境条件的基础,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培养基质量控制体系至关重要。

一、培养基配制1. 确定配方:根据实验需求和培养细胞或微生物的特性,确定培养基的配方。

配方应包括基础成分(如碳源、氮源、无机盐等)和附加成分(如维生素、氨基酸等)。

2. 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化学试剂和培养基原料,确保其纯度和质量。

3. 消毒处理:对使用的培养基瓶、试管、量筒等实验器皿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以确保培养基的无菌性。

4. 配制过程:按照配方比例和实验需求,将化学试剂和培养基原料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经过适当的调节和pH值测定,最终得到所需的培养基。

二、培养基质量检测1. pH值检测:使用pH计或指示剂试纸等方法,对培养基的pH值进行测定。

合适的pH值能够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促进细胞或微生物的生长。

2. 渗透压检测:通过渗透压计等仪器,测定培养基的渗透压。

渗透压的合理范围有助于细胞或微生物的正常生长。

3. 细菌检测:使用无菌技术,将培养基接种于适当的培养基表面,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是否有细菌生长。

无菌培养基应无细菌生长。

4. 真菌检测:使用无菌技术,将培养基接种于适当的培养基表面,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是否有真菌生长。

无菌培养基应无真菌生长。

5. 活性检测:将培养基用于细胞或微生物的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和生理活性。

培养基应能够支持细胞或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功能表达。

三、培养基质量控制1. 质量记录:建立培养基配制和检测的记录表格,详细记录每一批次的配制和检测情况,以便追溯和比对。

2. 质量评估:根据培养基的配制和检测结果,对培养基的质量进行评估。

合格的培养基应具备适宜的配方、无菌性、合理的pH值和渗透压,以及良好的细胞或微生物生长情况。

3. 质量控制:根据质量评估结果,对不合格的培养基进行调整和改进。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引言概述:培养基质量控制是微生物学实验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培养基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培养基质量控制体系对于实验室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培养基的配制、质量检测、储存条件、消毒方法以及培养基的使用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培养基的配制1.1 精确称量成分:培养基的配制是培养基质量控制的第一步。

在配制培养基时,应根据实验的需要精确称量各种成分,避免误差的产生。

使用精密天平进行称量,并根据配方准确计算所需的质量。

1.2 确保水质纯净:水是培养基配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用经过蒸馏或反渗透处理的纯净水,避免其中含有有机物、微生物或其他污染物质。

水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培养基的质量,因此,水质的检测和控制也是培养基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1.3 严格按照配方比例配制:培养基的配方中各种成分的比例非常重要。

在配制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配方比例进行配制,避免因成分比例失调导致培养基质量的下降。

同时,还应注意各成分的溶解顺序和温度,确保成分充分溶解并达到均匀混合。

二、培养基的质量检测2.1 pH值的测定:pH值是培养基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起着重要影响。

在培养基配制完成后,应使用pH计精确测定培养基的pH值,确保其符合实验要求。

2.2 渗透压的测定:渗透压是培养基中溶质浓度对水分子渗透的能力。

不同微生物对渗透压的要求不同,因此,培养基的渗透压也需要进行测定。

常用的方法有冰点下降法和渗透压计法等。

2.3 细菌培养检测:培养基中是否存在细菌污染是培养基质量检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将培养基接种到无菌平板上进行培养,观察是否有细菌生长,以确定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

三、培养基的储存条件3.1 温度的控制:培养基的储存温度直接影响到培养基中成分的稳定性和微生物的生长。

通常情况下,培养基应储存在4℃的冰箱中,避免受热或曝光。

3.2 避光储存:光照会导致培养基中某些成分的降解,影响培养基的质量。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引言概述:培养基质量控制是微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实验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个优质的培养基可以提供适宜的环境,促进微生物或者细胞的生长和繁殖。

因此,正确的培养基质量控制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培养基质量控制的五个关键方面,包括成份准确性、pH值控制、无菌性、温度控制和培养基保存。

一、成份准确性:1.1 确保原料质量:培养基的成份通常包括有机物、无机盐和其他添加剂。

为了保证培养基的质量,应选择高纯度的原料,并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没有杂质或者变质。

1.2 精确称量:每种成份的用量都必须准确称量。

使用精密天平进行称量,并根据实验需求进行适当的稀释或者浓缩。

1.3 混合均匀:将称量好的成份加入适量的溶剂中,并充分搅拌混合。

确保所有成份均匀分布,避免浮现不均匀的培养基。

二、pH值控制:2.1 pH值的选择:不同的微生物或者细胞对于pH值有不同的要求。

在制备培养基时,应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pH值,并使用pH计进行准确测量。

2.2 pH值的调节:如果培养基的pH值偏离目标值,应使用酸或者碱进行调节。

添加适量的酸碱溶液,并反复测量pH值,直到达到目标值。

2.3 pH值的稳定性:一旦调节到合适的pH值,应确保培养基的pH值保持稳定。

使用缓冲溶液或者pH调节剂可以匡助维持稳定的pH值。

三、无菌性:3.1 无菌操作:在制备培养基的过程中,必须进行无菌操作,以避免细菌、真菌或者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使用无菌技术,如灭菌器、无菌操作台等设备,并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3.2 培养基的无菌检测:制备好的培养基应进行无菌检测,以确保没有任何微生物的污染。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培养基接种法、菌落计数法等。

3.3 储存无菌培养基:制备好的无菌培养基应正确储存,避免再次被污染。

将培养基存放在无菌容器中,并密封保存在适当的温度下。

四、温度控制:4.1 温度选择:不同的微生物或者细胞对于生长的温度有不同的要求。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引言:培养基质量控制是在微生物实验室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培养基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培养基的质量,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标准的质量控制程序,包括原材料的选择和检验、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以及培养基的质量评价等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培养基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以帮助实验室科研人员更好地进行培养基质量控制工作。

一、原材料的选择和检验1. 培养基成分的选择: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成分,确保培养基能够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2. 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对购买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纯度、pH值等指标的检测。

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二、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1. 培养基配制:按照配方准确称量原材料,并按照配方比例加入适量的水溶解。

搅拌均匀,避免出现团块。

2. pH调节:根据培养基配方要求,使用酸碱溶液调节培养基的pH值。

使用pH计进行准确测量和调节。

3. 灭菌: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或高压灭菌锅对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确保灭菌时间和温度符合要求,杀灭培养基中的微生物污染。

三、培养基的质量评价1. 外观检查:观察培养基的外观,检查是否出现悬浮物、沉淀物、变色等异常现象。

2. pH测定:使用pH计测定培养基的pH值,确保培养基的pH值符合要求。

3. 渗透性检验:使用适当的指示菌株进行渗透性检验,观察菌落形态和生长情况,评估培养基的渗透性。

4. 营养成分测定:使用适当的方法检测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如氮源、碳源等。

确保培养基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

5. 细菌污染检测:使用无菌技术将培养基接种到适当的培养基上,观察是否有细菌污染。

如有细菌污染,需要重新制备培养基。

四、记录和存储1. 记录:建立培养基质量控制的记录表格,对每一批次的培养基配制和质量评价结果进行详细记录。

包括配方、配制日期、灭菌日期、质量评价结果等信息。

2. 存储: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一、背景介绍培养基质量控制是在细胞培养和微生物培养等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培养基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培养基配制、无菌操作、质量检测和保存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培养基质量控制的标准操作流程和相关要点。

二、培养基配制1. 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培养基成分和溶剂,确保材料的质量和纯度。

2. 称量和混合:按照配方比例称取固体成分,并加入适量的溶剂,用搅拌器充分混合,直至溶解均匀。

3. 调整pH值:使用pH计测量溶液的pH值,根据实验要求调整pH值,通常在7.0-7.4之间。

4. 灭菌: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装入培养瓶或试管中,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确保培养基的无菌状态。

三、无菌操作1. 实验环境准备:在无菌操作室或无菌工作台中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环境的洁净和无菌。

2. 空气消毒:打开紫外灯,对操作区域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空气中的微生物。

3. 手部消毒:用75%酒精或其他消毒剂对双手进行彻底消毒,确保手部无菌。

4. 器具消毒:将需要使用的培养器具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或使用消毒液进行消毒,确保器具无菌。

5. 避免污染:在操作过程中,避免培养基接触到非无菌物品或受到空气中的污染。

四、质量检测1. 外观检查:检查培养基的颜色、透明度和悬浮物等外观特征,确保培养基无异常。

2. pH值检测:使用pH计测量培养基的pH值,确保其符合实验要求。

3. 灭菌效果检测:将一部分培养基在无菌条件下保存一段时间后,进行培养基涂布法或倒扣培养法,观察是否有菌落生长,以判断灭菌效果。

4. 营养成分检测:使用适当的方法检测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含量,确保其符合实验要求。

五、保存与使用1. 存储条件:将配制好的培养基保存在干燥、阴凉、避光和密封的容器中,避免受潮和污染。

2. 有效期限:根据培养基的成分和质量要求,确定其有效期限,过期的培养基不得使用。

3. 标签标识:在培养基容器上标注清晰的标签,包括培养基名称、配制日期、有效期限等信息。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标题:培养基质量控制引言概述:培养基是微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因此,进行培养基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培养基成分、消毒方法、pH值控制、贮存条件和无菌操作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培养基质量控制的方法。

一、培养基成分1.1 合理选择原料:选择优质的原料是制备高质量培养基的基础。

应选择无菌、纯度高的原料,如优质蛋白胨、葡萄糖等。

1.2 精确称量:在配制培养基时,应根据配方准确称量原料,避免因误差导致培养基成分不准确。

1.3 避免污染:在处理培养基原料时,应注意避免污染,保持原料的纯净性。

二、消毒方法2.1 热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高压蒸汽灭菌和干热灭菌,确保培养基中的微生物被完全杀灭。

2.2 过滤消毒:对于热敏感的成分,可以通过0.22μm孔径的滤膜进行过滤消毒,保证培养基的无菌性。

2.3 消毒时间控制:消毒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培养基中营养成分的稳定性。

三、pH值控制3.1 pH测定:在配制培养基时,应使用pH计准确测定培养基的pH值,确保其在理想范围内。

3.2 pH调节:根据实验需要和微生物的生长特性,适时调节培养基的pH值,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3.3 pH值稳定性:培养基的pH值应保持稳定,避免因pH值波动导致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

四、贮存条件4.1 温度控制:培养基应保存在干燥、阴凉、避光的环境中,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

4.2 贮存时间:培养基应按照配方要求和生产日期合理使用,避免过期使用导致培养基质量下降。

4.3 包装密封:使用后的培养基应密封保存,避免受到外界污染和湿气影响。

五、无菌操作5.1 操作环境:进行培养基的制备和使用时,应在无菌操作台或无菌室中进行,保持操作环境的无菌性。

5.2 操作工具:使用消毒过的操作工具,如无菌吸管、移液器等,避免引入外界微生物。

5.3 个人卫生:操作人员应穿戴无菌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污染培养基。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培养基质量控制是指在实验室环境中对培养基的质量进行监控和控制,以确保培养基的质量符合实验要求,从而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培养基质量控制包括培养基的配制、质检和贮存等环节。

一、培养基配制1. 培养基成份准备: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培养基配方,并准备所需的成份。

成份的选择应根据实验目的和培养物的生长需求来确定。

2. 成份称量:按照配方中各成份的比例和质量要求,将所需成份准确称量。

3. 成份溶解:将称量好的成份逐一溶解于适量的去离子水中,确保溶解彻底、无明显沉淀。

4. pH调节:根据培养物的生长要求,调节培养基的pH值,通常使用NaOH或者HCl溶液进行调节。

5. 培养基配制:将各成份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搅拌均匀,最终得到符合要求的培养基液体。

二、培养基质检1. pH测定:使用pH计测定培养基的pH值,确保其在合适的范围内,通常为pH 7.0-7.4。

2. 渗透压测定:使用渗透压计测定培养基的渗透压,确保其与培养物的生理渗透压相匹配。

3. 灭菌效果检测:将培养基装入试管或者培养瓶中,进行高温高压灭菌,然后培养一定时间,观察是否有细菌或者真菌的生长。

4. 培养试验:将培养基用于培养指定的微生物,观察其生长情况和形态特征,验证培养基的适合性。

三、培养基贮存1. 培养基分装: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液体分装到适量的试管或者培养瓶中,每瓶或者每管的容量视实验需求而定。

2. 标签标注:在每一个试管或者培养瓶上标注培养基的名称、配制日期、配制人员等信息,以便追溯和管理。

3. 贮存条件:根据培养基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贮存条件。

普通来说,常用的贮存方式有冷藏、冷冻和冻干等。

4. 贮存期限:根据培养基的稳定性和使用要求,确定培养基的贮存期限,并在期限到期前进行检测和验证。

通过以上的培养基质量控制措施,可以确保培养基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性。

在实验中,合理的培养基质量控制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为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一、背景介绍培养基是微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实验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培养基质量控制是确保培养基的成分、性能和质量符合预期要求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培养基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文本。

二、培养基成分控制1. 成分配比:培养基中各种成分的配比应符合实验要求,确保培养基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2. 成分来源:所有使用的培养基成分应来自可靠的供应商,确保成分的纯度和质量。

3. 成分检测:对每个批次的培养基成分进行检测,包括化学成分和微生物污染的检测,确保成分的准确性和无菌性。

三、培养基性能控制1. pH值控制:培养基的pH值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应根据实验要求进行调整并定期检测。

2. 渗透压控制:不同的微生物对渗透压的要求不同,培养基的渗透压应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控制。

3. 营养物质浓度控制:培养基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应根据微生物的需求进行调整,确保微生物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

4. 防腐剂使用:培养基中的防腐剂应根据实验要求进行选择和使用,确保培养基的长期保存和无菌性。

四、培养基质量检测1. pH值检测:使用pH计对培养基的pH值进行测量,确保培养基的酸碱度符合要求。

2. 渗透压检测:使用渗透压计对培养基的渗透压进行测量,确保培养基的渗透压符合要求。

3. 营养物质浓度检测:使用光谱仪、色谱仪等仪器对培养基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进行检测,确保营养物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微生物污染检测:对培养基进行微生物污染的检测,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检测,确保培养基的无菌性。

五、培养基质量记录与管理1. 培养基配制记录:每次配制培养基时,应详细记录配制过程、使用的成分和浓度、pH值等信息,以备后续参考和复现。

2. 培养基检测记录:对每个批次的培养基进行检测时,应详细记录检测结果、检测方法和仪器的使用情况,以备查证和质量追溯。

3. 培养基保存管理:培养基应保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同时应按照保质期进行管理,及时淘汰过期的培养基。

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培养基的质量控制一、引言在微生物培养实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培养基质量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本文档将介绍培养基质量控制的各个方面,包括原材料的选择、制备过程的控制、质量检测等。

二、培养基原材料的选择1-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用于调节培养基的pH值。

2-碳源:如葡萄糖、果糖等,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能量。

3-氮源:如氨基酸、蛋白胨等,供应微生物合成蛋白质所需的氮元素。

4-矿物质:如硫酸镁、氯化钠等,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

5-生长因子:如维生素、氨基酸等,对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6-内源物质:如酵母提取物、动物胎盘提取物等,可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特殊营养物质。

三、培养基制备过程的控制1-每个批次制备培养基前,应进行必要的设备消毒和操作台面清洁。

2-按照配方比例和工艺要求,精确称取原材料。

3-将需要溶解的原材料按照指定的顺序加入适量的水溶解。

4-配置好的培养基溶液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灭菌处理。

5-灭菌后的培养基溶液应在无菌条件下快速冷却,并避免二次污染。

6-制备好的培养基应密封保存,避光防潮,以确保质量稳定。

四、培养基质量检测1-pH值的检测:使用pH试纸、pH计等工具,确保培养基的pH 值符合要求。

2-清晰度的检测:观察培养基是否有悬浮物或沉淀物,以及是否清澈透明。

3-粘度的检测:使用粘度计等工具,检测培养基的粘度是否符合要求。

4-营养成分的检测:使用适当的检测方法,确定培养基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浓度是否符合要求。

5-菌落计数和菌种鉴定:通过培养基接种菌落计数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手段,确定培养基的污染情况和菌种的纯度。

附件:1-培养基配方表:包括各种培养基的成分和配比。

2-培养基制备记录表:记录每次制备培养基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检测结果。

法律名词及注释:1-营养成分:指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矿物质等供给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2-溶液:指将固体或气体溶解在液体中形成的均匀混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检测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措施.txt我的人生有A 面也有B面,你的人生有S面也有B 面。

失败不可怕,关键看是不是成功他妈。

现在的大学生太没素质了!过来拷毛片,居然用剪切!有空学风水去,死后占个好墓也算弥补了生前买不起好房的遗憾。

微生物检测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措施
[摘要]培养基的质量是微生物检测工作的基础,事关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

本文对微生物实验室在培养基购置、贮存、制备、性能测试等方面应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讨论。

以便微生物实验室不断完善和提高培养基的质控水平,为检测工作提供高质量的培养基。

关键词:培养基质量控制微生物检测
培养基是液体、半固体或固体形式的,含天然或合成成分,用于保证微生物繁殖或保持其活力的物质。

培养基的制备和使用是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工作的重要环节,培养基自身质量的优劣、保存是否得当、配制使用是否正确等都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对微生物实验室在培养基购置、贮存、制备、使用等方面应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讨论,谈一些观点和看法。

希望有助于微生物检测工作的同行们更好的开展工作。

1培养基的购置与验收
1.1购置
从培养基自身的质量来看,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品,甚至同一厂家不同批号的产品都会存在差异[1]。

依据ISO/IEC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对培养基的供应企业进行评价后选择合格的供应商,这是培养基购买过程中重要的步骤。

应选择产品市场信誉度高、有质量保证能力和服务保证能力的企业;企业是否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是较为客观的评价指标。

要求生产企业提供:培养基成分名称及产品编号、批号、使用前的pH、储藏信息和有效期、性能评价和所用测试菌株、技术数据清单、质控证书以及必要的安全/危害数据等材料[2]。

1.2验收
购买的培养基到货后,应有专人做好接受和验收工作,应仔细核对生产企业提供的资料、培养基名称、规格数量、外观特征、批号、保质期是否符合要求。

每批培养基到货物后都应对培养基的质量进行检测,满足检测方法规定的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2培养基的储存
干粉培养基应保存在阴凉干燥处,要避免阳光直射;未开瓶的培养基在室温下的最长保存2年,开瓶后的干粉培养基易吸湿,应注意防潮并在6个月内用完。

应定期对储存中的培养基进行常规检查,如容器密闭性复查、首次开封日期、内容物的感官检查,如果培养基发生结块、颜色异常和其他变质迹象就不能再使用。

3培养基的制备
3.1培养基用水
培养基制备用水应使用电阻率不小于30万Ωcm的蒸馏水或与其同质的水,最好不使用离子交换器生产的去离子水。

3.2称量
称量时要用专用的角匙,避免交叉污染而影响检验结果;干粉培养基易吸潮,如有条件,尽量在湿度较低的房间称取培养基。

3.3复水
复水时不得用铜锅或铁锅,以防有离子混入培养基中,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容器的大小需大于复水后培养基总体积的2倍以上,避免在加热溶解过程中,培养基溢出;含有琼脂粉的培养基,在加热溶解之前可以浸泡数分钟;加热培养基时一定要进行搅拌,特别是琼脂类培养基。

为避免烧焦和沸腾溢出,对于少量的培养基最好使用沸水浴进行加热。

烧糊的培养基营养物质被破坏,并可产生有毒物质,如发现焦化,或未溶解均匀前培养基有溢出,该培养基即不能使用,应重新制备。

对于琼脂类培养基进行再融化时应使用沸水浴或流动蒸汽进行加热,最多只能加热两次,第二次再融化后仍未用完的培养基应弃去。

3.4灭菌
一般培养基采用湿热灭菌,即高压蒸汽灭菌,通常是121℃15min,含糖或特殊培养基,按照国家标准或生产商提供的说明灭菌。

已配制好的培养基必须立即灭菌,避免微生物生长繁殖而消耗养分,改变培养基的酸碱度。

高温可破坏培养基的营养成分,还会使琼脂的凝胶强度下降,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灭菌温度和时间,并且不可重复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锅的压力表等要定期进行检定,并定期采用生物指示菌法或化学变色纸片对灭菌效果进行验证。

3.5pH测定
微生物必须在适宜的pH范围内才能正常生长繁殖或体现其生物特性。

培养基配方要求的pH为灭菌或消毒后的pH值,即培养基使用前的pH,并应在25℃温度下采用精密酸度计进行测量,固体琼脂培养基应以特殊的胶体表面测量电极进行测量。

使用过程中,如果需要调整培养基的pH,应用1mol/LNaOH或lmol/LHCL调整,注意不可反复调pH,否则会影响培养基的渗透压[3]。

3.6配制好的培养基保存
灭菌以后培养基应该迅速冷却至所需温度,避免长时间保存在灭菌锅内,造成过度灭菌,影响培养基的营养成分或选择性效果。

所配制的培养基的量,应该是在最长保存期限内正好使用完。

含染料的培养基应闭光保存;倒好的琼脂平板如果配制的当天未使用完,应于冷藏保存,如果保存时间超过2天,应将其放入密封的塑料袋中保存;配好的肉汤类培养基如果保存时间超过2个星期,应将其放在带有螺旋盖的试管或其它密闭的试管或容器中防止蒸发[4]。

4培养基的性能测试
4.1外观控制
制备好的培养基应有相应的颜色,一般的培养基应澄清、无浑浊、无沉淀。

使用前应检查培养基的颜色是否发生变化,是否蒸发/脱水。

4.2污染控制
从每批制备好的培养基中选取部分进行污染测试(无菌试验),确定无微生物生长方可使用。

4.3性能测试
4.3.1测试菌株选择测试菌株是具有其代表种的稳定特性并能有效证明实验室特定培养基最佳性能的一套菌株,应来自国际/国家标准菌种保藏中心ATCC标准菌株[5],菌株的选择参考卫生行业标准WS/T232-2002《商业性微生物培养基质量检验规程》。

4.3.2定量测试方法改良Miles-Misra法测试菌株过夜培养物10倍递增稀释;测试平板和参照平板划分为4个区域并标记;从最高稀释度开始,分别滴一滴稀释液于试验平板和对
照平板标记好的区域;将稀释液涂满整个1/4区域,37°C培养18小时;对易计数的区域计数,按公式计算生长率(生长率=待测培养基平板上得到的菌落总数/参考培养基平板上获得的菌落总数)。

非选择性培养基上目标菌的生长率应不低于0.7,该类培养基应易于目标菌生长;选择性培养基上目标菌的生长率应不低于0.1[6]。

4.3.3半定量测试方法改进的划线法接种法平板分ABCD四区,共划16条线,平行线大概相隔0.5cm,每条有菌落生长的划线记作1分,每个仅一半的线有菌落生长记作0.5分,没有菌落生长或生长量少于划线的一半记作0分,分数加起来得到生长指数G。

目标菌在培养基上应呈现典型的生长,而非目标菌的生长应部分或完全被抑制,目标菌的生长指数G大于6时,培养基可接受[6]。

4.3.4定性测试方法平板接种观察法用接种环取测试菌培养物,在测试培养基表面划平行直线。

按标准中规定的培养时间和温度对接种后的平板进行培养,目标菌应呈现良好生长,并有典型的菌落外观、大小和形态,非目标菌应是微弱生长或无生长[6]。

5讨论
培养基的质量是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工作的基础,事关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在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工作中举足轻重。

如果在工作中忽视任何一个环节的质量问题,都将导致检验结果科学性、客观性的偏离。

因此,加强培养基的实验室质量控制,认真地做好培养基的质控工作,不断完善和提高培养基的质控水平,才能为微生物检测实验室提供高质量的培养基。

参考文献
[1]唐细良,史娟,唐紫琳,等.影响卫生微生物检验质量的两个因素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00,7(4):314-315.
[2]ISO/TS11133-1:2000.Microbiologyoffoodandanimalfeedingstuffs-Guidelinesonpreparationandproducti onofculturemedia-Part1:Generalguidelinesonqualityassurancefortheprepatationofculturemediainthelaborator y[S].
[3]刘春梅,蔡芷荷,吴清平.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4):700-701.
[4]饶红,陈广全,冯骞,等.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基的质量保证措施[J].检验检疫科学,2006,6(4):31-33.
[5]WS/T232-2002.商业性微生物培养基质量检验规程[S].
[6]ISO/TS11133-2:2003.Microbiologyoffoodandanimalfeedingstuffs-Guidelinesonpreparationandproducti onofculturemedia-Part2:Praticalguidelineonperformancetestingofculturemedia[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