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3课 第1课时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第一单,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备课日期

八年级历史第一单,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备课日期
教学方法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多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通过不断提问,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把握。还可以让学生设问,老师作答,既能达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目的,也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学习历史知识。






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主要把握以下内容:
1.从整体上了解我国近代史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这段历史的重要性和相关基础知识。
2..知识间形成一定联系、把相关历史知识构建起知识框架、历史体系。
3.进一步培养归纳、综合历史知识的能力。
4.初步掌握辩证看问题的方法。



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学生怎样理解中国开始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学情
分析
本段历史知识学生初次接触,初二学生接受力不是很强,所以,在学习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初步的归纳、综合能力。同时,经过学习,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的精神。让学生多搜集相关的图片资料,教师在这些基础上讲述新课,可以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进一步激发他们为国效力的精神。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课时
第11课北伐战争1课时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课时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1课时








本单元共四课,其教学内容是从五四爱国运动到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历史。
本单元内容属于中国近代史发展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的专题内容。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要让学生了解基本史实,掌握基础历史知识和理论概念;理解和把握每课的重点,理解难点;能够在整体上把握本单元的知识;逐渐形成联系、对比史实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他们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观点;进一步培养其归纳、综合历史知识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三课1-3第1课时-青春飞扬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三课1-3第1课时-青春飞扬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 1 课时青春飞扬教学设计执教娄底华建学校李蒲秋【教学目标】知与能力理解青春的意;青春的探索是一个不断前行的程;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

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学生小活,学生堂的主体作用,探究合作地解决。

情感度与价通生活例, 学生体有青春的快,在体中感悟青春的意。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青春的意教学点:自信自在青春探索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示)有人,青春是泪水;有人,青春是任性;有人,青春是无悔⋯⋯想一想:你什么是青春?你会用哪些描述青春?(:通同桌交流,学生出自己心中的青春是什么)教:有人,青春是泪水;有人,青春是任性;有人,青春是无悔⋯⋯一就我来探青春的。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成长的渴望活一:描述青春(多媒体展示活要求)大家描述青春的。

在青春的典里,独立、自由、理想、信念⋯⋯些具有特的意。

想一想:你青春有什么渴望?分,合作学。

(:通学生青春的无尽遐想,感受青春的探索不会停止。

)提示:翔、梦想、浪漫情、激情感教:面青春,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憧憬,形成不同的理想,划青春路径,思考自己如何走青春之路。

目标导学二:飞翔的力量(多媒体示)活动二:展开想象假如想象你是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应该拥有怎样的羽翼才能独立飞翔?提示:根据自己的想法写出自己愿望教师讲述:大家写了很多词语,比如自信、自尊、自强、激情等。

我们现在就拣两个最重要的词自信和自强来探究分享(多媒体显示)有些人从小就失去了自信,常常有大人们的训斥:“这孩子太笨了,将来没有什么出息。

”久而久之,他就会自己认可了,碰到小失败就会自我安慰:“反正我很笨,我是不会完成的。

”这样他的青春年华就少了一份快乐,多了几分悲伤。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知识点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知识点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知识点第一单元声音第1课时听听声音1.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鸟语花香。

2. 周围的声音可以分为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3. 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特点,描述声音的词汇有高低、强弱、悦耳、动听、刺耳、难听、嘈杂等。

4. 声音有高低强弱的变化。

第2课时物体怎样发出声音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物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

振动停止,声音就会停止。

(例如拉伸橡皮筋,皮筋受力变形,但没发声。

只有拨动橡皮筋,使它振动,才会发声)3. 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4. 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5. 振动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6. 吹竖笛时,竖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因为竖笛中的空气在振动。

7. 人的发声器官是声带。

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紧,并快速振动,产生声音。

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第3课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物体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的物质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2. 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我们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是因为玻璃罩内没有空气,闹钟振动产生的声音无法通过空气传播出来。

3.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听到的声音比不贴在桌面上更强。

4.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水面上会产生波纹,将音叉浸入水中,音叉能发出声音,是因为音叉还在振动,而且引起它周围的水也在振动。

5.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条件,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

但是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样的。

固体传声的本领最强,气体传声的本领最弱。

6.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所以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听不到声音,必须要使用电子通信设备。

第3课《弘扬优秀家风》(第1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第3课《弘扬优秀家风》(第1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弘扬优秀家风》(第1课时)设计简介:本课主要从学生家庭生活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并理解优秀家风背后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中华民族精神。

通过三封家书,让孩子知道先辈们为了让我们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而献身的精神。

通过访谈,了解自己家的家风,并且分析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教学目标:1 .视频故事赏析,让学生了解家风是什么。

2 .通过名言警句赏析、故事阅读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的家风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3 .通过讲讲自己的家风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并理解优秀家风背后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中华民族精神。

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

它和《读懂彼此的心》、《让我们的家更美好》同属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

本课主要从学生家庭生活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并理解优秀家风背后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中华民族精神。

本课通过了解古代极为丰富的家规家训,了解家风背后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通过三封家书,让孩子知道先辈们为了让我们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而献身的精神。

通过访谈,了解自己家的家风,并且分析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有关家风的名言警句,但这并不代表学生们就真正懂得家风的含义,能够主动践行优秀家风。

因此,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优秀家风,感受家风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优秀家风背后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中华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搜集有关家风的资料,讲述自己家风的故事,帮助学生体会优秀传统家风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过程:活动一:激趣导入,引出优秀家风1 .同学们,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六尺巷》的故事吧。

2 .看完故事,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是的,他们懂得谦让,并且世代相传,这成了他们家优良的家风。

3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弘扬优秀家风》4 .什么是家风呢?说说你的理解。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者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是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家庭文化。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我们班 他们班》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我们班 他们班》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我们班他们班(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合作意识。

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和合作的能力。

3、知识目标:正确认识自己班和其他班的优势和特色,向其他班级学习,促进本班发展;明白班级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会与其他班级开展合作活动。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自己班和其他班的优势和特色,向其他班级学习,促进本班发展。

【教学难点】明白班级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会与其他班级开展合作活动。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共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思考《他们班为什么这么开心??》2、讨论:视频中,大哥哥大姐姐们获得优秀班集体称号。

羡慕吗?老师听你们班长说,你们有几次输给了四(2)班。

那么我们班哪些方面不如他们班呢?二、教授新课【走进他们班】1、张小文的疑惑:(1).你的老师也经常夸赞某个班级吗?是哪个班级?夸赞他们什么呢?(2)回忆一下,你记忆中,哪个班级获得的荣誉最多?2、思考(提问过渡):为什么有的班能够经常在评比中脱颖而出呢?你会不会常常困惑,为什么某个班级奖项满盈、人人夸赞?3、班级考察团:走进他们班。

在学校里,除了自己班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班。

每个班都是不同的,让我们组建一个考察团,一起走进别的班级看一看,瞧一瞧,他们有什么和我们不一样的?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1)四(2)班同学喜欢阅读,他们教室里有很多图书。

(2)四(3)班同学跑步很快,几乎每次接力赛他们班都是第一名。

4、班级小调查: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每个班级,找到各班的优点以便我们学习。

现在请大家自由分组,选择各自想要了解的班级进行调查。

5、观察与思考:这张调查表格你满意吗?请跟小组同学商量一下,你们想要了解和调查的方面,对调查表进行修改和完善,决定自己小组的调查方案。

6、调查小贴士。

7、调查分析表:请根据的资料讨论一下,你们所调查的班级有什么特点,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完成下列表格。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一单元第三课1-3第1课时青春飞扬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一单元第三课1-3第1课时青春飞扬

第1课时青春飞扬•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青春的意义教学难点:青春含义的理解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有人说,青春是泪水;有人说,青春是任性;有人说,青春是无悔……想一想:你认为什么是青春?你会用哪些词语描述青春?提示:纠结、梦想、莽撞、遗憾、美好、勇气……教师总结:有人说,青春是泪水;有人说,青春是任性;有人说,青春是无悔……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青春飞扬的话题。

2、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成长的渴望活动一:描述青春(多媒体展示活动要求)大家描述青春的词语。

在青春的词典里,独立、自山、理想、信念……这些词语具有特别的意义。

想一想:你对青春有什么渴望?提示:翱翔、梦想飞扬、浪漫爱悄、激荡悄感教师强调:面对青春,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憧憬,形成不同的理想,规划青春路径,思考自己如何走过青春之路。

目标导学二:飞翔的力量(多媒体显示)活动二:展开想象假如想象你是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应该拥有怎样的羽翼才能独立飞翔?提示:根据自己的想法写在自己愿望教师讲述:大家写了很多词语,比如自信、自尊、自强等。

我们现在看看能不能是我们展开翅膀翱翔于蓝天。

(多媒体显示)有些人从小就失去了自信,常常有大人们的训斥:“这孩子太笨了,将来没有什么出息。

”久而久之,他就会自己认可了,碰到小失败就会自我安慰:“反正我很笨,我是不会完成的。

”这样他的青春年华就少了一份快乐,多了儿分悲伤。

但有些人就具备了自信,无论是别人的贬低,还是碰钉子,他总会保持一种自信的心态,相信自己,所以他历尽千辛去攻克,拼尽全力去改变,终于他的努力,造就了成功,也尝到了自信的甜头,后来,自信便一直陪伴着他。

活动三:你选择谁你会向他们谁学习?说说理曲。

提示:生活中,我们因为有自信才能勇气,才能坚持,创造奇迹。

教师讲述:青春为什么需要自信?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

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有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

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课第一框校园里的冲突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课第一框校园里的冲突

课题:3当冲突发生(第一课时:校园里的冲突)科目:道德与法治教学对象:四年级课时:1课时提供者: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校园里的冲突》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当冲突发生》的第一部分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冋伴与交往”共有《我们的好朋友》、《说话要算数》、《当冲突发生》三个话题,旨在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我们离不开和冋伴的交往,与冋伴交往是有方法的,但有时发生摩擦、矛盾也是在所难免的,要学会正确对待和解决冲突。

第一单元第3课《当冲突发生》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校园里的冲突;二、遇到欺负怎么办。

本课就是第一部分内容一一校园里的冲突。

这样的一课放在教材中,有着它的现实意义。

学生主要活动场所是学校,在学校他们和冋学之间总会有交往,可是一旦交往中发生冲突,一些冋学就不知道怎么处理,进而影响同伴之间的交往。

本课从学生最常见的交往中的问题入手,给予学生一些策略,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和解决冲突,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与同伴相处。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知识与技能:明白在学校中与冋伴发生冲突在所难免,要正确对待冲突,知道解决冲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交流,学会正确处理冋伴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看问题多角度,善于站在别人的立场看问题,建立良好的冋伴关系。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

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冋学之间发生冲突是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他们在感受冋伴友谊的冋时也在感受着同学交往的烦恼。

通过平时的观察,作为“6+1”模式下的孩子,在家六个大人围着转,事事顺心,早就“唯我独尊”,很多孩子不会换位思考,觉得自己在哪都应该是中心。

山东人民出版社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第1课时

山东人民出版社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第1课时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回顾知识,让学生进一步树立爱护家庭环境、美化家庭环境的意识。
四、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课下可以再制作自己喜欢的创意作品,用灵巧的双手,装扮自己的家。我们要在班级博客中开展“装扮我的家”的精彩展播,欢迎同学们将自己装扮家的创意拍成照片上传。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勤于动脑动手的能力,给学生多一些展示自我的空间,增强变废为宝、废物利用的环保意识。
(4)选出最受欢迎的作品,让学生介绍作品材料及制作方法。
(5)师:你还有什么好点子,把家打扮得更美丽?(学生小组内讨论,全班交流)
生1:用瓜子壳粘画挂在书房里。
生2用自己的旧衣服做收纳袋,放在自己的卧室里把平时自己的一些零散的东西放起来,使房间更整洁。
生3:用装薯片的盒子进行装饰可以为家人和自己制作一个笔筒。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学生开阔了思路,明白像倒垃圾、整理餐桌、收拾碗筷、物品不乱摆乱放,用后再放回原处。整理好自己的书包、书桌、床铺、爱护花草树木,定期施肥浇水、爱护小动物、定期给家具物品清洁卫生等都是爱护家,让家更舒适漂亮的做法。
(3)创设情境演一演
A、放学回到家的情境
B、晚上做完作业的情境
(4)师生进行评价(引导学生不乱摆放,物品用后再放回原处。)
活动二:让家舒适漂亮
师:温暖舒适的家离不开每个家庭成员的爱护,应该怎么做呢?
(1)(课件出示课本第10页上的三幅插图,引导学生说说图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师:你觉得他们应不应该这样做?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应该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共同爱护家庭环境。
(2)小组内讨论交流:你还有什么好的想法?
五、课下预习

三上第一单元3做学习的主人01人人 都能学得好

三上第一单元3做学习的主人01人人 都能学得好
(1)你是怎么看待小石头和小米粒的想法的?你和他们有同样的想法吗?
(2)你认为他们应该提问吗?为什么?
4.故事总结:在老师眼里,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才是爱思考的。希望同学们都能勇于提问和发言,回答错了也没关系,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找到正确的答案,相信同学们都能养成爱提问的好习惯。
5.观察与思考: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学校附近菜市场的图片)
但是,由于学习难度加大,学生的分化现象会更加严重,有些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开始怀疑自己,在学习上表现出泄气和不自信,这就要求老师给学生树立自信,对于学习要多思考,发挥自己的潜力,相信自己能够学得好。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方面的长短处,能够及时改进学习方法,懂得每个人都拥有无穷的潜力,树立自信心,敢于挖掘自己的潜力。
(1)你知道为什么大家后来不想在回答林俊的问题吗?
(2)当你提出疑问以后,会怎么解决自己的疑问呢?
2.这里有你想要的答案
3.过渡语:通过学习,我们都能够提出自己的思考和疑问,也懂得了如何寻找答案,同学们今天在课堂上表现得都非常棒,那你在生活中能做到吗?
4.评一评:哪些你能做到?
1.我常常带着问题去学习。
6.思考:你还对哪些见闻有所疑问吗?你平均每天会问多少个问题?
7.总结:生活中处处有思考,处处有问号。
活动六:懂得找答案
问号少年
林骏从小就喜欢问“为什么”,他遇到什么都会问这是为什么呢?
小时候的林俊每当问“为什么”的时候,大人们总是耐心地解答他的问题,还夸赞他是个爱思考的好孩子。
但是慢慢地,慢慢地,大家发现,林俊每次遇到问题都是去询问别人,从来不懂得自己解决。后来大家都被他问烦了,也就不再搭理他了!
(2)你学习过哪些东西呢?说一说你最感兴趣的一项吧!

2024秋季新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3课第1课时 0的认识和加、减法

2024秋季新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3课第1课时  0的认识和加、减法
义务教育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一 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3 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1课时 0的认识和加、减法
情境导入
你们知道大熊猫喜欢吃什么吗?
Hale Waihona Puke 看一下这三幅图,你能讲讲发生什么事了吗?
探究新知
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
2
1
0
盘子里一个竹笋也没有,用几表示呢?
找 指一找指,直尺上“有“0”0”在吗哪儿?? 从左往右,数越来越大,离0越来越远。
3-3=0 4-4=0 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 1-1=0 2-2=0 5-5=0
两片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你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吗?
4+0=4 一个数加0,仍得这个数。
一个也没有减。 5 - 0= 5
一个数减0,仍得这个数。
快乐应用
1.
4
3
1
0
【教材P30 做一做】
2. 0+5= 5 5+0= 5 5-0= 5 5-5= 0 0+4= 4 4+0= 4 4-0= 4 4-4= 0 0+3= 3 3+0= 3 3-0= 3 3-3= 0
从0开始, 向右依次是1、2、3、4、5。 直尺上还有哪些数? 这些数是怎样排列的?
说一说“,0”“还0”可还以可表以示表起示点什。么?
你还在哪儿见过0?
0的书写
鸟窝里还有几只小鸟? 你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吗? 3-3=0
4 - 4= 0 用小圆片摆一摆,算一算。
你观能察再这写两几个个算这式样,的你算发式现吗了?什么?
3.
5- 1 = 4
5 - 3=2
5 -5=0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0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 2.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数是0;一个数加或减0,

2019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3课发现自己第1框认识自己习题讲义-新人教版.ppt

2019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3课发现自己第1框认识自己习题讲义-新人教版.ppt
2.进入初中,随着______自__我__意__识________的不断增 强,我们不仅将目光投射到更广阔而精彩的外部世界 ,而且越来越关注_自__我_______。
课前学案
3.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_自__我__发__展___。正确认识自 己,可以促进__与__他__人__的__交__往___。
(A
)
A.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B.通过他人了解自己
C.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D.通过和他人比较认识自己
随堂训练
在事业上有所作为的人,无不是从认识自我 、设计自我、创造自我开始的。培根说:“认识自 己比认识世界更难。”一个人能否准确地认识自己 ,往往是一生中能否有所创造、有所成功的关键。
“天生我材必有用”。一个人能否成才,不仅 需要树立雄心、下苦功,还需要树立正确的成才目 标。曾是医生的契诃夫,在医术上未能做出特殊贡 献,但在世界文坛上却赢得了光辉的一角。
显不合题意,因为本题干主要反映了要认识自我,应
从认识这个角度来进行分析,所以不能选。故选C。
课后练案
达标检测,学习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咏梅》中有“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
香”的诗句,这句诗对我们个人成长的启示是( C )
①要看到梅与雪的差距
②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③要看到梅与雪的共性 ④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课堂导案
:教材P30探究与分享——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 方法 1.不同的人对“我”的评价各不相同,你怎么看待 这些不同? 每个人对“我”的评价角度不一样,从而得出了不同 的结论,这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 清晰的认识。
2.你觉得“我”该如何对待这些评价? 对于这些评价,我会客观冷静分析,既不盲从,也不 忽视,用理性的心态去面对他人的评价,无论好坏, 我都会勇敢面对。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时 分数乘分数(1)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时 分数乘分数(1)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时分数乘分数(1) 人教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分数乘分数,这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单元第三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以及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乘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并且能够将分数乘分数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以及如何将分数乘分数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

为了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教材、练习本等。

一、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小明有一块巧克力,他吃掉了这块巧克力的,剩下的部分是几分之几?”让学生思考并解答这个问题。

二、新课导入:我会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介绍分数乘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规则。

三、例题讲解:我会通过讲解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分数乘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四、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五、巩固提高:我会通过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分数乘分数的运算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分数乘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这一概念。

如何将分数乘分数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也是学生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细节设计,也是学生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我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分数乘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讲解新课时,我会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介绍分数乘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天窗》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天窗》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天窗》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听懂、读懂课文《天窗》。

–了解故事情节。

–掌握生字词:天窗、瓶弄、攀登、荒凉、孤独、欣赏。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情感目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敢探索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课文,掌握关键词汇。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抽象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2.教具:黑板、书本、PPT等。

3.学生准备:课前复习课文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故事概述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独立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文本分析: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课文,重点解释生字词的含义。

3.合作探讨:学生小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交流想法。

4.整体朗读:全班一起朗读课文,加强理解。

3. 拓展延伸1.讨论思考:老师引导学生就课文中的主题展开深入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

2.创作活动:要求学生以《天窗》为题材写一篇小作文。

3.情感体验:通过课文中的情节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4. 课堂总结•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习成果。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

五、课后作业1.复习课文内容。

2.完成相应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完成写作任务,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这部分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天窗》这篇课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祝愿教学顺利!。

江苏省连云港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连云港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感受鲁迅先生超群的才智,宽敞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共性品质;2.学习本文通过捕获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3.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通过捕获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课时数:1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复备栏一、谈话导入,激发爱好。

1、出示鲁迅先生的《自题小像》,请同学谈谈对鲁迅先生的印象。

2、实际上,鲁迅先生是也是格外平易近人的。

介绍本篇作者——萧红。

二、理清思路,体会情感。

1、提问:本文作者选取了哪些生活场景来表描写鲁迅先生?2、思考,文中的鲁迅给你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3、假如把其次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倒置,你觉得是否可以?思考,沟通。

1、有以下生活场景:(1)笑声明朗;(2)走路轻捷;(3)品评衣着;(4)待人饮食;(5)调侃玩笑;(6)感染欢快;(7)接待商人;(8)回复来信等,这些生活场景体现了他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一般人”。

2、这篇怀人散文内容设计多个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律挨次,有时会形成某种断裂。

这表明:这是一篇心情化的文章,感情的红线将素材织成一幅清楚的画面。

三、深化文本,体悟有血有肉、平凡中见宏大的真鲁迅。

提问:大家通过初步探讨课文,都感到鲁迅是格外平凡可亲的。

但这篇文章不仅写出了鲁迅的平凡可亲,也通过捕获鲁迅先生很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共性,情趣,魅力,气质,试从文中找出这些微小处加以分析。

请同学争辩有关句子的含义。

1、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一说,你该不穿了。

2、以后,我们又做过韭菜合子,又做过合叶饼,我一提议鲁迅先生必定赞成,而我做得又不好,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者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3、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愁闷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4、鲁迅先生很有意思的在地板上走几步,而后向我说:“他是贩卖私货的商人,是贩卖精神上的……”5、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经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间。

小学科学新人教鄂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怎样学科学》第 1 课时教学课件(2024秋)

小学科学新人教鄂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怎样学科学》第 1 课时教学课件(2024秋)

认真思考!
反复实验。
说一说 科学家是怎样研究问题的?
认真思考
观察
实验
测量
阅读资料
……
探究与实践
说一说 你看到了什么? 会如何思考?
提出问题
这些脚印是谁的? 沙滩上的脚印有多大? 沙滩上的脚印为什么有大有小?
……
提出问题
猜一猜
猜想
说一说
说一说
说一说
说一说
说一说
说一说
寻找证据
寻找证据
3 怎样学科学(第 1 课时)
知识回顾
想一想 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参与了一些非常有 趣的探究活动。请你回忆,我们之前做了哪些探究活动? 是怎么探究的?
新课导入
说一说 我们是怎样破解“钓鱼”游戏的奥秘的?
说一说
实验
观察
说一说 科学家是怎样研究问题的?
说一说 对比。
寻找证据
寻找证据
寻找证据
寻找证据
寻找证据
54 3 21
寻找证据
4 3 21 5
432 51
得出结论
得出结论
得出结论
课堂小结
说一说 我们是怎样像科学家一样研究问题的?
说一说 我们是怎样像科学家一样研究问题的?
提出问题
猜想
寻找证据
得出结论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桂花雨》教学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桂花雨》教学课件

地点
美好的回忆(事件)
文中对应的 段落
故乡 儿时与父亲赏花,独爱桂花的香气。 1-2
故乡
在院子里与母亲和乡亲们一起感受摇 桂花的乐趣。
3-6
杭州
给母亲带桂花,忆起故乡童年时代的 桂花雨。
7-8
自读课文第7、8自然段,思考:读了这 两个自然段你有什么疑问吗?
为什么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 乡的桂花”?
1.填一填。
一( 座 )望乡台
一( 挂 )响鞭
一( 种 )享受
一( 笔 )财富
2.理解文章内容,连一连。
求学者
中华美食和鞭炮
打工者
书本
游子们
碗碟
3.体会文中画“____”的句子,补写一句省略号省略的内 容。
_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3 桂花雨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桂花是我国传统的名贵香花,素以芳香而著 称。花黄色或白色,极香,花期中秋。种类较多, 有金桂、银桂、四季桂等,桂花经蜜饯后,可做 各种甜食。
作者简介
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浙 江人。作家、散文家。 1949年赴台,曾任 台湾中国文华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 主要著作有《永是有情人》《水是故乡甜》 《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等。
桂花香 甜了人们的 生活。
从第3自然段的“桂花一开”,第4自然段 的“桂花盛开”,第6自然段的“摇落以后” 和“过年时”这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桂 花香气已不受季节的束缚,香甜四季。
“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胡家老爷爷”“毛 家老婆婆”,还有大人孩子一起摇桂花的情景, 这些都可以说明“浸在桂花香”里的不仅是作 者一家,而是“整个村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 囚绿记
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
1.字音
(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公寓.( ) ②涸.
辙( ) ③婆娑.( ) ④揠.苗助长( ) ⑤葱茏.( ) ⑥蕈.菌( ) ⑦淅沥..( ) ⑧囚系.( ) ⑨嵌.
( )
⑩幽.
囚( ) (2)给多音字注音
①蠡⎩⎪⎨⎪⎧
陆蠡.( )蠡.
测( )
②铺⎩⎪⎨⎪⎧ 铺.
床( )店铺.( )
③间⎩⎪⎨⎪⎧
房间.( )间.
隔( )
④纤⎩⎪⎨⎪⎧
纤.细( )纤.
夫( )
2.辨形组词 ①⎩⎪⎨⎪
⎧ 暇( )瑕( )遐( ) ②⎩⎪⎨⎪
⎧ 揠( )偃( )堰( ) ③⎩⎪⎨⎪

猗( )漪( )绮( )
④⎩⎪⎨⎪

瞥( )蹩( )弊( )
3.词语释义
(1)婆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攀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抑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葱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猗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揠苗助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剪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留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义词辨析
(1)不单·不但
不单:主要有两种用法a.相当于“不止”;b.用法与“不但”接近,相当于“不单单”。

不但:是个连词,用在表示递进关系复句的上半句里,下半句里通常有连词“而且、并且”或副词“也、还”等与之相呼应。

例句:美国人________是无偿使用他国资金,而且还“有偿”使用:用别人的钱还要收费。

就好像师傅要带学徒,徒弟________要帮着干活,还要交学费。

(2)怀念·想念
两者都表示对过去事情的追忆,但使用对象不同。

怀念:指思念,一般用于已经过去的事情或已去世的人。

想念:指对景仰的人、离别的人或环境不能忘怀,希望见到,一般用于健在的人。

例句:①在这个不平凡的日子里,我们十分________鲁迅先生。

②他们虽然人在国外,但是心里时刻______着祖国。

(3)剪除·铲除
剪除:可用做具体的动作,用剪刀除掉;也可用其抽象意义,有“铲除、消灭”的意思。

铲除:用做动词,强调连根除去,消灭干净。

例句:①明代洪自诚的《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富有哲理的文字:“人欲从初起处________,便以新刍剧斩,其工夫极易。

”意思是说,假如人的欲望刚刚冒出来时,就下决心把它消灭掉,就好像用刀斩除新苗一样容易,所费工夫很少。

②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迅猛发展,网上淫秽色情活动近年来呈公开泛滥之势,互联网已成为我国淫秽色情活动新的滋生地。

坚决________网上“红灯区”,还人民群众一个健康有益的网络空间,成为政府各有关部门当前一项重要任务。

一、整体感知
2.作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绿枝条进行了绘形绘色的描写,请找出这些句子,并细细品味,概括:在作者眼里,绿枝条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3.文章对于窗前的常春藤的称呼是不断变化的,是怎样变化的?其中有何深意?
4.文章第9段写道:“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芽苗,蕈菌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

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这是一段插叙,它的作用是什么呢?
三、技法迁移
巧妙设譬耐人寻味
[文本回顾]本文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变得优美生动,其中比喻的使用尤其生动形象,启人思考。

如“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把作者对绿色的极度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如“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用两个形象的比喻启迪人们认识绿色对处在逆境中的重要性。

[技法点拨]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比喻都是考查或运用最为广泛的修辞手法之一。

写作中不但记叙文体常用比喻,而且如果在议论文中巧妙使用比喻(包括类比),能大大增强文章的形象性、可读性,增强论证效果。

[技法运用]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文字。

(200字左右)
答案
基础梳理
1.(1)①yù②hé③suō④yà⑤lónɡ⑥xùn⑦xī lì⑧xì⑨qiàn⑩yōu
(2)①lǐlí②pūpù③jiān jiàn④xiān qiàn
2.①闲暇瑕疵遐迩②揠苗助长偃旗息鼓都江堰③猗郁涟漪绮丽④瞥见蹩脚作弊
3.(1)盘旋舞动的样子。

(2)抓着东西往上爬。

比喻投靠有钱有势的人往上爬。

也写做“攀援”。

(3)压抑忧郁的心情。

(4)形容草木青翠茂盛。

(5)茂盛的样子。

(6)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也说“拔苗助长”。

(7)铲除(恶势力);消灭(坏人)。

※铲除:连根除去,消灭干净。

(8)不忍舍弃或离开。

※留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也作“流连”。

4.(1)不但不单(2)①怀念②想念(3)①剪除②铲除
文本互动
伸开柔软的卷须”“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还有对绿枝条变化过程的描写,“变成柔绿,变成嫩黄”。

这些描写正是课文“出彩”之处,应当细细品味。

作者描写绿枝条,一半是写实景实情,一半是带着感情与想象。

它具有美的特点,“伸开柔软的卷须”“舒开折叠着的嫩叶”,下雨时带着“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就像作者说的,“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它是柔弱的,离开阳光就“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它是倔强的、坚贞的,“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

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植物是多固执啊!”它是“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这些特点既有现实依据,又有作者的美化、拟人化的加工,作者是把绿枝条当做人来写的。

3.首先称其为“绿色”,然后称其为“绿友”,最后称其为“绿囚”。

这种称呼的变化隐含着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绿色”是对普通自然物的色彩的称呼,“绿友”隐含着作者的亲密、喜爱之情,“绿囚”则饱含着作者对常春藤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之情。

4.本文的中心在于通过写对绿的喜爱来表达更深层的含义,而插叙的内容也正好是写作者“从前”对绿的喜爱。

所以,这段插叙绝不是节外生枝,而是对情感内容的充实,它进一步突出了作者对“绿”的执著钟爱,对“绿”的持之以恒的追求。

[技法运用]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