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学习笔记

合集下载

心理学整理笔记

心理学整理笔记

一.名词解释(5-15’):1.教育心理学的概念: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教育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学科。

(必考)2.自我同一性:(必考)是一种关心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连串的感觉。

3.学习风格:(必考)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学习风格主要有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的要素构成。

4.狭义的学习:(必考)狭义上的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主要探讨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的学习与一般成年人的学习的不同之处,找到学生学习的特殊性,以便为指导学校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服务。

5.习得性无力感:(必考)实质上是一种认为失败无法避免的观念。

(对于这样的学生,首先要正确归因,然后教师最好采用鼓励与引导他们进行积极归因的方法,对他们给予帮助)6.替代性强化:(必考)即学习者如果看到其他人的成功行为或受到赞扬的行为,他会增强同样行为的倾向;如果他啊看到他人失败的行为或受到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同样的倾向。

7.成就动机:(必考)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亦即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的一种内部推动力。

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是由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成功的倾向组成,前者表现为趋向目标的行动,后者表现为设法逃避成就活动或情景,避免预料到的失败结果。

8.认知失调:9.学习迁移以及分类:(必考)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也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学习迁移的种类:1.从迁移效果上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2.从迁移水平上看,分横向迁移的纵向迁移;3.从迁移方式上,分为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4.迁移方向上,分为顺迁移与逆迁移;10.认知结构:(必考)所谓认知结构,简单的说就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

北师大陈宝国普通心理学笔记

北师大陈宝国普通心理学笔记

北师大陈宝国普通心理学笔记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它探索人类思维、情感、动机、认知和行为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本文将以北师大陈宝国老师的普通心理学笔记为基础,介绍一些普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类思维和行为的科学,它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构建来揭示人类内心的奥秘。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心理学的目标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实现自身的发展与成长。

第二章:感知与知觉感知和知觉是指人类接收和理解外部环境的能力。

它们涉及到我们的五官和大脑的协同作用。

感知是指通过五官获得信息的过程,而知觉是指对这些感知信息进行理解和解释的过程。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感知和知觉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现象。

第三章:学习和记忆学习是指通过获取知识和经验来改变行为的过程。

记忆是指将学习到的信息储存在脑中,并能够在需要时进行回忆和使用的能力。

本章将介绍不同类型的学习和记忆过程,并讨论一些提高学习和记忆效果的方法。

第四章:情感和情绪情感和情绪是人类内心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情感指的是对特定对象或事件的主观评价,而情绪是情感的一种更具体的表现形式。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了解情感和情绪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对人类行为和健康的影响。

第五章:人格与个体差异人格是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个体差异则是指不同人群在人格特征上的差异。

了解人格和个体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互动的变化。

本章将介绍一些主流的人格理论和个体差异的研究方法。

第六章: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和行为。

它探讨个体是如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社会认知、社会影响、群体行为等方面的内容,进一步了解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模式。

第七章:心理评估与测量心理评估和测量是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

它们帮助心理学家获取客观的数据,并对个体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诊断。

心理学第六版笔记

心理学第六版笔记

心理学第六版笔记
《心理学》第六版笔记可能包含很多内容,因为它取决于您学习的具体课程和教材。

但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个心理学第六版笔记的大纲,供您参考:
1. 心理学简介
心理学的定义
心理学的历史和发展
心理学的分支和应用领域
2. 心理学的生物学基础
神经元和突触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遗传和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3. 感觉和知觉
感觉的基本原理
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
知觉的组织和解释
4. 意识和注意
意识的本质和特点
注意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催眠和冥想等意识状态
5. 学习和记忆
学习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记忆的阶段和系统
6. 思维、语言和智力
思维的本质和过程
语言的产生、接收和理解
智力的评估和影响因素
7. 情感和动机
情感的产生和表达
动机的理论和驱动因素
需要层次理论等
8. 人格和发展心理学
人格的定义和理论
心理发展的阶段和理论
性别的角色和社会化过程
9. 人际关系和社会心理学
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从众、服从和群体行为
社会认知和态度形成与改变10. 心理障碍与治疗
心理障碍的定义和分类
常见的心理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等)
治疗方法和心理治疗理论(如精神分析、行为疗法等)
11. 应用心理学与未来展望
心理学在教育、工业、商业等领域的应用
未来心理学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以上大纲仅作为参考,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添加或删减内容。

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点

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点

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点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其中包含了许多基础理论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一、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是心理学的一种基本观点,它强调个体的行为是受到环境刺激及其对行为的响应形成和改变的。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心理过程是无法观察和测量的,因此应该将重点放在可观察的行为上。

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巴甫洛夫、华生等。

二、认知理论认知理论将注意力放在人类思维和信息加工过程上。

它认为,人们的思维、记忆和问题解决能力受到信息加工的影响。

认知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记忆、思考和决策等。

著名的认知理论学派有皮亚杰、维格斯基等。

三、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关注社会环境对个体和群体的影响,研究人际关系、集体行为和群体心态等问题。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有阿斯奥利特、米尔格拉姆等。

四、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过程。

它关注人的成长和变化,研究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在认知、情感和社会方面的发展。

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有皮亚杰、 Erikson等。

五、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普遍特质和个体差异。

它关注人的个性、特点和行为方式。

人格心理学主要研究人格类型、人格特征和人格形成的机制等。

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有福洛姆、雅克和洛克伯格等。

六、心理治疗方法心理治疗方法是心理学应用的一部分,旨在帮助个体解决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

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治疗等。

各种心理治疗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调整和改善心理健康。

总结:心理学基础理论涵盖了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心理治疗方法等多个领域,这些理论和方法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

随着心理学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个体和群体心理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为个人和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心理健康服务和指导。

基础心理学学习笔记(注释)

基础心理学学习笔记(注释)

基础心理学学习笔记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P22.心理是脑的机能,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P43.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P74.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主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

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

只有确定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预测行为,并可以通过控制环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

这一学派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P95.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

6.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主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强调心理适应功能,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提出:心理学家应该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其中,心理学的三大势力: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P107.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个部分组成。

P15外周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包括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

P168.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

在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脏器官运动的纤维,分布于心脏、血管、呼吸器官、胃肠平滑肌和腺体等脏器官,称为自主神经,或叫植物神经。

根据植物神经的中枢部位和形态特点,可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9.脑干在颅腔,与脊髓相连,包括延脑、脑桥和中脑三部分,是脑的最古老的部位,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

延脑是上下行神经纤维通道,有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

10.脑干网状结构:调节着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是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它使有机体在一定刺激作用下,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

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学习笔记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

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学习笔记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

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学习笔记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总2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学习笔记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第一节绪论第一单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可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认知: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

需要和动机:以欲望、要求的形式表现出来,反映的是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

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产生的外界事物的态度和体验,以人的需要为中介。

意志: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表现了心理对行为的支配。

其支配力的强弱用于评价其意志的品质。

人格:由气质和性格组成。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气质:相当于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

性格:表现在人对事物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绪情感、意志。

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大脑活动的结果但不是大脑活动的物质产品;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一种主观,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还可以是体验。

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艾宾浩斯: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希波克拉底把人分为四种类型,盖伦提出拮据这个概念,把希波克拉底的分类叫做人的气质类型分类。

古代的心理学对心理现象的研究用的是思辩和总结个人经验的方法,不具备实证的性质,在19世纪前属于哲学的范畴。

心理学基础笔记[1]

心理学基础笔记[1]

第一章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都是探索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机制和规律。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具体来说,包括描述和测量、解释和说明、预测和控制三个方面。

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目的是给一个概念下操作定义,并且发展测量用的测验和技术。

效度指一个测量工具测量到了所需要测量的东西3.心理学的对象:个体行为与个体心理、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个体意识与个体无意识。

个体行为与个体心理: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同时也要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因为人的行为与人的心理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对人的心理活动的探知必须开始于对人的外显行为的观察。

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个体心理。

社会心理不是个体心理的简单相加,它是人们在共同生活环境中产生的,是社会群体内个体心理的典型表现。

个体意识与个体无意识意识是人类独有的一种高级水平的心理活动,一般被定义为外部和内部刺激的觉知。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学理学是一门中间科学心理学是一门既具有自然学科性质又具有社会学科性质的中间或交叉学科,也称之为边缘学科。

4.心理学的流派:①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他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②⑴构造主义奠基人:冯特⑵机能主义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在20世纪初创立的⑶格式塔心理学或叫完型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⑷行为主义美国华生后期代表人物:斯金纳⑸精神分析学派奥地利弗洛伊德⑹认知心理学美国奈瑟西蒙认知是指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主要包括知觉、注意、记忆、言语、思维等。

⑺人本主义心理学美国马斯洛、罗杰斯20世纪50年代创立。

因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的年代较精神分析学说与行为主义晚,故而称为现代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5.心理学的未来发展:(一)适应实践需要,继续分化(二)提高理论水平,高度整合(三)树立大心理学观(四)开展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五)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多元与整合现代心理学主要有五种研究取向,即神经生物学、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

心理学读书笔记及心得(精品10篇)

心理学读书笔记及心得(精品10篇)

心理学读书笔记及心得篇1现代心理学是我很感兴趣的一门学科,我有种不用逼自己去专心听课,而是那种不由自主被老师所吸引的感觉。

可见心理学真的有它的魅力所在!通过这两个学期的心理学学习,我的性格,为人处事的方式,甚至价值观都语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也许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从小的行为的改变,可以看到心理学课对我大的影响。

可以毫不夸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开始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处理事情时开始考虑的周到了些。

逐渐开始观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言的说心理学的学习使我无论从文化知识上,还是从自身修养上我都进步了不少,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成长着。

我还学会帮助他人,想别人所想急别人所急。

例如,在我门国家,解决农民问题事关重要,而研究农民的心理特征和需要以及不同地区农民的心理差异,不仅能够因地制宜引导和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素质,而且有助于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接受新科技的兴趣。

在家庭里面,要教育好子女,就得充分了解孩子的个性倾向、兴趣喜好、认知能力和感知能力,从而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综合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古人云:做人“每日三省吾身”,“人贵有自知之明”,说的是人要不断认识自己。

那么就要分析自己的心理特征、人格结构、能力兴趣、兴利除弊,开发潜能,激发天然创造力,解除烦恼,指导工作和生活。

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某个人的气质、性格、能力、动机、需要、思维、思想等,分析某个地域人的素质和特征,就会深刻的认识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就会减少误会和冲突,更好地协调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进心理健康。

但是,真正对心理学了解的却并不多,包括我与跟我一起来心理学的同学。

大家提到心理学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心理咨询,或是心理医生,脑子里可能会浮现出心理医生医治心理变态的场景,然后病人好了,心理医生自己却变态了。

心理学可以说是大家都比较关心的,但大家都不是十分的了解。

00031-心理学笔记1~2篇

00031-心理学笔记1~2篇

00031-⼼理学笔记1~2篇全国⾼等教育⾃学考试指定教材《⼼理学》-张厚粲课程代码-00031学习笔记笔记第⼀章:概念第⼆章:意识与注意鸿雁第⼀章概论1、什么是⼼理学:P3、P4答:⼼理学是研究⼈的⾏为和⼼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是⼀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的⾏为为⽬的,通过研究分析⼈的⾏为,揭⽰⼈的⼼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单选]⼼理学主要研究的是意识的结构,认为意识的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的要素,把⼼理分解成⼀些基本元素后,再逐⼀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就可以达到理解⼼理实质的⽬的。

持有这种观点的⼼理学流派是构造主义。

2、为什么⼼理学要研究⼈的⾏为:P3~P4答:⼈的⼼理活动总是由外部引起且由外部⾏为表现的,⼈们外显的⾏为表现为受内隐的⼼理活动⽀配和调节的。

通过对⾏为的观察,我们是可以实现对内部⼼理活动的了解的。

⼼理活动在⾏为中产⽣,⼜在⾏为中得到表现和发展。

⼆者之间的联系是按⼀定的活动规律进⾏的。

只有把握⼈的⼼理与⾏为活动的规律,⼈们才能够对⾏为加以解释、预测和调控。

3、为什么说⼼理学是⼀门科学?P5衡量某⼀学科是否属于科学范畴,主要看其运⽤的是否科学的⽅法,,并且是否满⾜了⼏个重要标准:即客观性、准确性和可检验性。

⽽⼼理学研究⾏为和⼼理活动规律的过程中,⼼理学家主要依赖科学的⽅法,并严格地遵循科学的标准,所以说⼼理学是⼀门科学。

⼼理学具有⾃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单选] 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锡⼤学建⽴了世界上第⼀个⼼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理学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门独⽴学科。

4、⼼理学的基本性质P5科学的标准:客观性、准确性、可检验性。

⼼理学独特的性质:兼具⾃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5、⼼理学诞⽣的标志P6冯特于1879在德国莱锡⽐⼤学建⽴了世界上第⼀个⼼理学实验室,⽤⾃然科学的⽅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理现象。

感觉。

这⼀⾏动使⼼理学开始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门独⽴的科学,标志着科学⼼理学的诞⽣,冯特因此被称为⼼理学的始祖。

心理咨询师考试基础心理学笔记

心理咨询师考试基础心理学笔记

心理咨询师》复习笔记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的科学.2. 心理学研究(动物的心理现象;儿童的心理现象;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

3. 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4. 基础心理学总结的心理活动规律(是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对心理学各分支的研究都具有指导意义)。

5.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6. 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7. 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知、情、意和个性).8.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

——知、情、意9. 注意不是心理过程,是心理状态,贯穿于心理过程的始终。

10.人格包括气质和性格。

⎪⎪⎪⎪⎩⎪⎪⎪⎪⎨⎧⎪⎩⎪⎨⎧⎪⎩⎪⎨⎧)人格特征(气质格特征能力)对实践活动的适宜性(、动动机心理活动理活动的动力心理特性意—意志过志情—情绪绪情感过知—、记记忆、思维认知过程(感觉、直觉心理过理心理现理 11.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能动的反映,主观的映像)12.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得到了(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科学事实的证明;生理科学研究资料的证明;临床事实的证明;人们生活经验的证明)13.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14.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3个阶段。

心理发展随着神经系统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15.无机物、植物、没有神经系统的动物没有心理。

单细胞动物,如变形虫,有感应性而没有心理现象。

无脊椎动物,如蚯蚓,有了感觉,产生条件反射,看做是心理现象产生的标志。

环节动物开始有心理现象。

脊椎动物有了知觉。

灵长类动物,如猩猩、猴子发展到思维萌芽。

人类有了思维。

16.心理反映的特点有(能动性和主观性).17.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思维)18.心理反映的形式可以是(事物的形象;概念;体验;活动)19.由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使得我们(可以)通过人的行为客观地研究他的心理。

心理基础读书笔记5篇

心理基础读书笔记5篇

心理基础读书笔记5篇心理基础读书笔记人生的悲剧本身并不一定会导致心理问题,它之所以最后令我们陷入困境,是因为我们想否认自己人生的悲剧性。

对别人战战兢兢,特别想赢得别人的认可,结果赢得的是冷落和嘲讽。

后来,她不再关注别人,不再渴求别人的认可,只是“为自己跳舞”,但人们反而走过来,和她一起跳舞。

当你抵触悲伤时,你的心也就远离了你悲惨的人生真相。

不过,这只是远离,并不是消失。

悲惨的人生真相永远不会因为我们做一些主观努力,就从我们的世界中消失,并不再对我们的心灵发挥消极的影响。

悲伤的过程,是告别不幸的过去的必经之路。

悲剧性是我们心灵的养料。

你拒绝悲伤,也拒绝直面自己悲惨的人生真相。

你巨大的心理能量都花在了否认真相、与真相较劲上。

随着心灵之墙的一一倒塌,你坦然接受了悲惨的人生真相,你不再去否认,也不再去和这注定不可能改变的事实较劲。

当你做到这一点时,你的心理能量就获得了解放,它们以前被你投注到外界的人和物上。

但现在,这能量回到了你自己身上……。

悲伤,是完结的力量!悲伤所完结的,是人生悲惨的人生真相。

当然,这真相永远不会消失,但经由悲伤之路,我们的心灵从这真相中的悲剧中获得了解放。

甚至,这真相的悲剧性还会成为我们心灵的养料,促进我们成长。

死而复生”就是解决“悲伤后遗症”的力量。

所有的情绪、感受和体验都有这种力量。

任何情绪、感受和体验都是天然产生,它们都在告诉我们一些信息,在指引我们走向好的成长之路。

悲伤把你的注意力从积极的生活中转移开,聚焦于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

当你损失惨重或处于极度悲痛的时候,你会想到对你最重要的人,而不是个人的成功,是人生的深层规划,而不是令人精力涣散的小玩意以及娱乐项目。

一系列的人生悲剧,既可以令一个人变成祥林嫂,只是喋喋不休地向别人重复诉说自己的苦难,以赢取别人的同情,也可以令一个人变成贝多芬,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唱响自己生命的最强音。

不过,我们也需警惕另一种倾向:命运的强迫性重复。

学习心理学笔记

学习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导论一、个体心理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

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异常复杂,概括起来,可以分为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三个方面。

(一)认知认知是指人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人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并将信息经过神经系统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人的认知过程始于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反映,如感觉到颜色、明暗、声调、香臭、粗细、软硬等。

而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及其之间的联系与关系的认识人通过感知觉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并没有马上消失,还被保留在人脑中,并在需要时能再现出来。

这种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就叫记忆。

人不仅能直接感知个别、具体的事物,认识事物的表面联系和关系,还能运用人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间接地、概括地认识事物,揭露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继而进行推理和判断,解决面临的问题,这就是思维(二)非认知心理:动机、情绪和意志一般来讲,人类的认知活动和行为是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行为活动内部动力。

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

人在加工外界是输入的信息时,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属性、特性及其相互关系,还会形成对事物的态度,产生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这就是情绪和情感人不仅能认识世界,对事物产生肯定或否定的情绪,而且能在自己的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

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心理学把这种自觉地确定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意志。

(三)个性心理人的心理特性有些是暂时的、偶然出现的;有些是稳固的、经常出现的。

这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被称为个性心理特性,或个性。

心理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心理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心理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引言】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对于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心理学科普书籍,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从而建立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知识摘抄】
在阅读心理学书籍的过程中,我摘抄了许多有价值的知识点,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内容:
1.情绪管理:学会接受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压抑或否定它们。

正确识别情绪,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2.认知心理学:了解大脑的工作原理,提高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使用间隔重复法来巩固记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高效学习。

3.人际交往: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如倾听、同理心、非语言交流等,提升人际关系质量。

4.自我认知:通过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制定合适的人生目标和行动计划。

【个人感悟】
在实际生活中,我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以下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情绪管理:遇到挫折时,我会尝试调整自己的心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从而减轻焦虑和压力。

2.认知提升:通过间隔重复法和碎片化学习,我的学习效果和知识储备得
到了很大提升。

3.人际交往:运用倾听、同理心和非语言交流技巧,使我与他人的关系更加融洽,得到了更多的朋友和支持。

4.自我认知:定期进行自我反思,助力我明确人生目标,制定实际可行的行动计划,不断提升自己。

【结尾】
阅读心理学书籍,让我的生活和工作变得更加美好。

我相信,它也能为你的生活带来积极的改变。

因此,我向大家推荐以下几本心理学入门书籍:《心理学与生活》、《人际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

心理学入门知识点

心理学入门知识点

心理学入门知识点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是一门关于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学科。

深入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从而提高自我认知和人际关系。

以下是一些心理学的入门知识点:1. 心理学的定义和分支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学科,它包括多个分支领域,如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

不同的分支领域关注的问题和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

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问卷调查、观察法等。

实验研究是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实验可以控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推断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3.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学有一些基本概念,如注意、记忆、情绪、学习等。

这些概念是心理学研究的基础,通过对这些概念的深入理解,可以更好地解释和预测人类行为。

4. 心理学的应用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等。

通过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5.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最早的结构主义到现代的认知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不断发展和完善,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心理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通过对心理学的入门知识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问题,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心理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从而建立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

希望这些心理学入门知识点能够给您带来启发和帮助。

普通心理学笔记

普通心理学笔记

普通心理学一、概述1.心理的本质(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认知过程:人们获得或应用知识的信息加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语言情绪情感: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态度并由此引起各种主观体验意志:自觉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动机:推动人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能力: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人格: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2)心理是脑的机能脑干:维持个体生命延脑:呼吸心跳消化桥脑:对睡眠有调节控制作用大脑皮层:各种心理活动的中枢中脑:视觉与听觉反射中枢网状系统:控制不同层次的意识状态小脑:协助大脑维持身体平衡与协调前脑:脑的最高层部分丘脑:信息输入的中继站,网状结构的一部分边缘系统:与动物本能活动有关下丘脑:调节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内平衡,控制内分泌腺活动(3)心理对客观现实具有依存性(4)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5)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2.神经系统(1)神经过程的两种基本运动规律之一是相互诱导(2)大脑皮层的两种诱导形式:正诱导由抑制过程或加强周围兴奋引起,如:太认真而对外界“视而不见”负诱导由兴奋过程或加强周围抑制引起,如:小孩睡前太兴奋而“闹觉”(3)继时性诱导:随时间延续而出现的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相互诱导(4)大脑表层:额叶——运动区顶叶——感觉区枕叶——视觉区颞叶——听觉区(5)大脑半球:左半球——语言性工作,逻辑思维(计算、时间感、节奏感、运动)右半球——空间关系、面孔识别、情绪、想象、音乐欣赏3.知觉的特性:整体性——看见部分就知道整体是什么理解性——对同一事物大家看法不同(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选择性——对象和背景,选择自己想看的,或因其特点而看到它想让自己看到的(两栖)恒常性——形状、明度和颜色不因距离或光线的改变而改变(太阳是圆的)4.感知觉的应用:强度率——授课时声音的高低差异率——授课时重点部分提高声音、字体写大、划线等等使知觉对象突出活动率——演示实验、幻灯片、视频组合率——相似的组合在一起进行区分七、记忆1.概念: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心理学学习笔记(精选多篇)

心理学学习笔记(精选多篇)

心理学学习笔记(精选多篇)第一篇:心理学学习笔记这两天听了xx学院xx教授的《学校管理心理学》讲座,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这里我很赞成他提出的做个正常生活的人、克服自己的情绪化倾向这个问题。

卞教授说,人生活在世界上,世事纷繁,扰人之至,作为生命的个体,很容易导致性格解体现象。

也就是说,你的性格解体为另外的一个很陌生的性格类型,甚至你自己都不认识的那种类型。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克服性格中的情绪化。

他说,要克服情绪化,就要注意几个方面。

一是心理保健。

每个人要有自己的自我保健意识。

作为一个人,要知道被人接纳、认同是很高的境界,同时在这种境界中还要做到让别人觉得不是被服从的感觉,这是最高的境界。

我理解,就是要和别人愉快良性共处,被别人认同,但是不是为了达到让对方屈从于自己的目的,也就是每个人都要有平等待人的良好心态。

二是学会缓解压力。

卞教授说,每个人最好能规定每周或者每天的专门时间,是自己反思、发泄的时间,作为自己认知自己、调解自己的一种方式。

我也觉得,当一个人心情不快时,到野外走走,胡乱的唱唱歌,和大树、小草说说话,也都是能宣泄从而平静的好的方法。

缓解的宗旨就是先反思再调节。

三是建立运用社会支持系统。

他说,每个人都要行善,要有真心的朋友。

当遇到心理问题时,要有人来诉说和支持。

卞教授说,这个问题要重视,要说,不要不好意思说,把什么都闷在心里对人是很不好的。

记得昨天看到一个小文段,就是说一个人的真诚方面的。

四是学会休闲。

卞教授说,一个人在遇到困难和烦恼时,不要一味的去排除它,你可以换一种方式,可以去游玩、唱歌、钓鱼等,用这种方式去遗忘、淡化心里的烦闷。

五是科学用脑。

一个人不能无休止的用脑,大脑用多了,会造成心理的压迫和紧张感,这样对于人的心理影响就很大。

对于卞教授的说法,很多我是支持的。

作为一个人,在这滚滚的红尘中,很容易迷失、很容易消沉、很容易颓废,如果没有一个能够有效解除烦恼的方法,个体就很容易情绪化,很容易走极端路线,很容易把事情做到成为不可调和得事情。

心理学笔记

心理学笔记

心理学笔记1 心理学研究对象:心理活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性,研究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研究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上相互关系的规律性的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任务:理论任务\实践任务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原则\系统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观察法(按时间:长期系统观察\定期观察;按内容:全面观察\重点观察;按有无控制:有控制观察\非控制观察.优点:所得信息较真实;缺点:研究者消极等待有关研究信息的出现;所得资料较松散,难量化.);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测验法科学的心理观:从心身关系看:心理是脑的机能(特种发展史;人类个体发展史;脑科学发展史.);从心物关系看: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内容的源泉;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心理是客观现实的能动反应.)知识点:人脑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大脑皮层\边缘系统\基底神经节与人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人的心理是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其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其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食物性反射:吞咽和消化食物过程的反射活动无条件反射防御性反射:趋利避害,以适应环境性反射:繁衍后代的反射活动反射经典性条件反射:俄国,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美国,斯金纳条件反射的系统性:信号系统概念: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之下,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反射弧:是反射的实现形式,包括从刺激到反应的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无条件反射: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每个个体来说是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条件反射:有机体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学得的行为,其神经联系是暂时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巴甫洛夫根据其实验得出结论:条件反射形成的神经机制是在在脑皮层上建立暂时神经联系,即无条件刺激的皮层代表点或兴奋灶与条件刺激(由中性刺激转化而成)的兴奋灶之间暂时联系的接通.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性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的结合,即强化.(狗的实验)操作性条件反射:其特点是用奖励性的手段强化有机体的某种反应行为.(白鼠实验)动力定型:由一系列刺激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和强弱程序作用于有机体而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或条件反射的链索系统.具有定型化\自动化\概括化的特点.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两种条件反射的区别和联系:共同点:都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以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为条件,都要强化.不同点:经典条件反射建立条件是被动的,强化与刺激有关,出现在反应之前,无奖励性质,适合情绪(情感)学习;操作条件反射是主动的,强化与操作有关,出现在反应之后,有奖励的作用,适合行为学习.2 心理过程:相对于个性心理来说,是不断变化着的暂时性的心理现象.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个方面.认识过程: 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的规律而产生的心理现象,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过程: 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基本态度的体验和感受.如愉快\满意\热爱\厌恶\欣慰\遗憾.意志过程: 指由认识的支持与情感的推动,使人有意识地克服内心障碍与外部困难而坚持实现目标的过程. 个性心理: 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人所具有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倾向性:是决定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是具有一定的动力性和稳定性的心理成分.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它是个性心理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相关的心理活动起着支配和控制作用.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心理特征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以性格为核心.能力是表现在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方面的特征:观察\思维\记忆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征:脾气\内外向性格是表现在完成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待人处世及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3 个性和个性倾向个性概述: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的基本特征:一,个性的整体性;二,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塑性;三,个性和独特性;四,个性的社会性和生物性. 个性的心理结构:一,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和对认识活动的对象和趋向和选择.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 二,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需要: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是个体认识过程的内部动力,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通常以动机\兴趣和信念等形式表现出来.分类: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道德需要\创造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超级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满足一个人独特潜能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审美需要认知需要尊重需要心理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安全需要基本需要生理需要评价:把人类的需要分成由低级到高级不同的层次,并把它们纳入到一个连续的统一体中,形成一个按层次组织起来的系统;但他混淆了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的界限,忽视或否定了人类基本需要的社会性.;缺乏实验依据和客观指标.动机:动机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诱因.动机的功能:引发功能\指引功能\激励功能;动机的分类:生理性动机\社会性动机(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是两种主要的社会性动机)长远的概括的动机和暂时的具体的动机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意识动机和潜意识动机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童年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教师的言行;经常参加竞争和竞赛活动;学习成绩;个人对工作难度的看法;个性因素;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条件.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作用: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使人精神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对认识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智力发展起促进作用;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分类: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兴趣的品质:兴趣的广度\倾向性\持久性\效能.理想\信念\世界观:世界观对人的心理活动的作用表现在:决定个性发展的趋向和稳定性;影响认识的正确性与深度;制约情绪的性质与变化;调节人的行为习惯.4 注意注意概述: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的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与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这表明注意具有方向和强度的特征.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注意本身不反映任何事物.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注意的生理机制:就其发生来说是有机体的一种定向反射.优势兴奋中心的转移是注意转移的生理机制.注意的外部表现:适应性运动(人在注意时伴随的运动),无关运动的停止(紧张注意的一种特征);呼吸运动的变化(貌似注意\似不注意).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的努力的注意,原因:刺激物的特点(强度\对比关系\活动和变化\新异性)和人本身的状态(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引起和保持警惕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加深对活动的目的和任务的理解;培养间接兴趣;合理地组织活动;用坚强意志与干扰作斗争.有意后注意: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注意的特征:注意的稳定性:在同一对象(狭义,存在注意起伏周期;正时相\负时相)或同一活动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人的注意的稳定性存在个体差异和年龄差异.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影响因素:知觉对象的特点\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分同时广度和继时广度(一个人把握在时间上连续出现的刺激物的数量.)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注意的转移:被认为是注意的动力特征.与个体的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有关.其快慢与难易取决于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和引起注意转移的新对象新活动的性质.5 感觉和知觉感觉概述: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最简单的一种心理现象.第一个感觉剥夺实验:加拿大,赫布\贝克斯顿,1954.感觉的种类: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温觉\冷觉\触觉\痛觉),平衡感觉,运动感觉,内脏感觉.影响感觉的主要因素:刺激强度\刺激时间\感觉相互作用.感受性:各种分析器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感受阀限: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绝对感受性:感觉最大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受阀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大刺激量.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差别感觉阀限:在感觉上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差别的最小差别量.韦伯定律:在可感觉的范围内,感觉到随刺激强度的增减而发生变化,但是如果刺激强度变化过小则不能被感觉到. I/I=K.I为原刺激强度, I为可辨别差值,K为常数(即差别阀限).感觉的相互作用: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觉器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程度.视觉适应:暗适应(感受性提高)\明适应(感受性降低);听觉适应的最大特点在于选择性.肤觉适应很明显,但是一个逐渐缓慢的过程.内脏感觉适应有关键期.痛觉是不能适应的.感觉的后效: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到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叫感觉的后效.感觉的适应: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刺激强度不变),感觉会随刺激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发生变化(多数为感受性降低,甚至消失).对比: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感觉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在空间上产生同时对比,在时间上产生继时对比.融合:两个以上的刺激同时作用而产生一个新的感觉的现象.联觉:一种感受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一种不同的感觉.知觉概述:知觉是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应和直接反应.知觉和感觉比较:相同点:都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不同点:反映的内容不同(感觉反映个别属性,知觉反映整体)分析器活动不同(感觉单个分析器,知觉多个分析器活动)感觉主要受生理特征的影响,知觉主要受知识经验的影响.知觉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知觉有接近\相似\闭合\好的连续\好的形态等组织原则)选择性(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客观(刺激的变化\对比\位置\运动\大小程度\强度\反复\);主观(经验\情绪\动机\兴趣\需要))理解性(对事物的理解是知觉的必要条件)恒常性(知觉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包括形状\亮度\颜色)定势: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几种主要的知觉:空间知觉(后天学习而得,视觉起主要作用.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深度知觉\);时间知觉(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应);运动知觉(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包括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运动幻觉)运动幻觉:诱导运动(是实际不动的静止之物因周围物体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现象,是一种错觉性的运动幻觉.); 自主运动(如果个体在暗室中注视一个静止的光点,过一段时间便会感到它在不停地动来动.这是飞机失事的原因之一.)错觉: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它不同于幻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对刺激性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最常见的是视错觉.记忆概述: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恢复三个基本环节.分类:按内容:动作记忆(动作\运动\活动),情绪记忆(体验),形象记忆(事物形象特征),语词逻辑记忆(语言\符号\规律\概念)按记忆活动特点和信息加工阶段: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2秒以内,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有大量潜在信息,使之转化为短时记忆),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不超过一分钟的记忆,复述是其重要保持机制),长时记忆(一分钟以上的记忆).识记: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无意识记是事前没有确定识记目的,也不用任何用助于识记的方法的识记具有很大的选择性.有意识记明确了识记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记忆.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意义识记是主要通过对材料的理解而进行的记忆;机械识记是主要依靠机械重复而进行的识记.整体识记\部分识记与综合识记.记忆的生理机制:巴甫洛夫学派认为是大脑皮层上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巩固和重新活动.保持与遗忘:保持进程(记忆恢复现象:儿童比成人普遍,学习困难材料时比学习容易材料时更为常见,学习不充分时比学习纯熟时更易出现并且记忆恢复的内容大部分处于学习材料的中间部位,学习程度:低度学习\适度学习\过度学习);记忆内容的变化(保持原内容显著特征但更简略);遗忘的原因:衰退\干扰\压抑\认识.遗忘是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和回忆.再认和回忆:再认:指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它认出来.其速度和确定性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对旧事物识记的巩固程度;二,当前出现的事物与以前识记的有关事物的相似程度.在再认发生困难的情况下,就转化为回忆:指经验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把它重新回想起来.回忆的分类:按照预定的目的任务:有意回忆(又叫随意回忆,有回忆的目的任务,自觉地去追忆以往的某些经验.心理学中把那种根据有关线索使用一定的策略,通过不断的推论和探索,在意志努力下完成的有意再现称为追忆.无意回忆指没有预定目的和任务,只是在某种情景中自然而然地想起某些经验.根据中介:直接回忆(不需要以其它事物为中介即可提取有关信息.),间接回忆(需要以其它事物为中介并经过一系列推理过程提取有关信息,含有积极的思维成分.联想:回忆的基础.分为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几种形式.再认和回忆的关系:都是对过去经验的恢复,即提取信息的两种形式.再认是比较简单的记忆现象,回忆包括从长时间记忆存储中对信息的搜索和再认两个阶段.二者不能截然分开.能回忆的一般都能再认,能再认的不一定能回忆.要达到回忆程度,一般先要能再认,但不能停留在再认的水平上.回忆是记忆效果的更有力的证明. 表象: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头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具有直观性\概括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因其纵坐标代表保持量,也称艾宾浩斯保持曲线.它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识记后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缓慢,而一段时间过后,几乎不再遗忘了,即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遗忘进程的制约因素:时间因素;其它因素: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性质\学习程度\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是干扰效应的两种表现.先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后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作用叫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先学习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研究表明,倒摄抑制受前后两种学习材料的类似程度\难度\时间安排以及识记的巩固程度等条件所制约.复习: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动员多种感官参加复习.想象概述:想象是在人的头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基本材料是表象.它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特点:形象性\新颖性.想象的功能:预见\补充\替代.想象加工改造的方式:粘合\夸张\典型化\联想.想象的种类:有意想象:带有目的性自觉性的想象,又分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幻觉\梦是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和计划而产生的想象.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或图样,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形成的条件:要正确理解词与图样标志的意义;丰富的表象储备.创造想象是根据预定目的,通过词对已有表象进行选择\加工\改组而产生的可以作为创造性活动”蓝图”的新形象的过程.它的评价标准:是否新\是否有价值.发展条件:创造动机;扩大知识范围;思维的积极活动;灵感和艰巨劳动.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积极的幻想是学习和工作的巨大的动力,是构成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8 思维思维概述:思维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思维和感知觉比较:反映的内容不同,反映的方式不同.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语言离不开思维,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为思维带来了新原则,思维活动总是借助于语言完成的,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区别:语言是交流思维的工具,思维本身不具有这上特点;思维与客观事物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间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而语言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语言中的词与思维中的概念并不完全等同;不同民族的语言的语法结构不全相同,但思维的规律是相同的.思维的种类: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集中思维和分散思维(也就是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分散思维的主要功能是求异和创新;特点: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习惯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思维过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概念及其掌握: 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关键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掌握概念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日常交际和积累个人经验获得;一是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使学生熟悉有关概念内涵条件下掌握概念.整个思维过程就是积累概念的过程,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概念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二,运用变式对概念加以说明;三,突出本质特征,减少或消除非本质特征四,适时给概念下定义五,在实践中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阶段划分:认识问题和明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特点和条件;提出假设,考虑解答方法;检验假设.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迁移的作用:迁移是已学过的东西在新情境的运用,也就是已有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分正迁移和负迁移.原型启发:对解决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定势的作用: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影响着解决问题的倾向性.情感与动机状态:动机愈有意义,为解决问题所做的探索就愈积极,愈顽强.个性:个性特征是解决问题的内部动因.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指引人们去获得新知识或以产未曾有过的对问题的解释,从而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要求个体具有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的发明能力.创造性思维的特点:一,既需要分散思维,又需要集中思维;二,没有现成答案;三,迷恋和目的指向性是其重要成分;四,灵感状态是其典型特点;五,需要创造性想象的参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分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发展直觉思维;培养创造性人格. 直觉思维:是指没有完整的传统逻辑过程,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9 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概述: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1 概念不同:情绪是由生理需要引起的体验;情感是由社会性需要引起的体验;情绪更具有情境性,表出于外的,是不稳定的;情感通常跟认识有关,既有情境性,又有稳定性;情绪的体验更强烈,情感的体验较弱.2 情绪依赖于情感,情感也依赖于情绪;情感的形成依赖于多次情绪体验;情感的表现依赖于情绪.情绪学说:詹姆士---兰格的情绪学说;巴甫洛夫的情感学说;强调认识作用的情绪学说;普拉契克的情绪进化学说.情绪状态:是情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对人的生活有重大的意义.分为心境\激情\坚强\焦虑四种.心境:是一种比较持久的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不具有特定的对象,最重要的调节方式有知足\退步\看淡.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暴发式的情绪状态.产生的方式是重大事件的积累.应激:在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下产生的情绪状态.活动完全控制或完全紊乱,集中起来使心理活动激进起来应付应激活动.在应激状态下,一个人的行为如何取决于两个因素:知识经验\个性经验.焦虑:是一种伴随着某种不祥预感而产生的令人不愉快的情绪,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特质焦虑:相当稳定的个性心理倾向或个性特质.状态焦虑:在特定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焦虑.适度的焦虑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几种高级情感:道德感:有明显的社会性的阶级性,是道德意识的具体表现.三种形式:直觉的情绪体验(缺乏自觉性,是比较低级的道德感,与社会舆论有关);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意识到道德伦理的情绪体验.理智感:在人的智力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和人的认识活动\求知欲\认识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探求相联系的.美感:美感是对事物的美的体验,是根据美的需要,是按照个人所掌握的美的标准,对客观事物(包括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两个明显的特点:具有愉悦的体验;带有倾向性的体验.具有直觉性,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情操:是带有理智性的与正确的价值评价结合在一起的各种高水平的情感的综合体.高尚的情操主要包括理智的情操\道德的情操\美的情操.10 意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心理学学习笔记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P22.心理是脑的机能,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P43.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P74.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

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

只有确定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预测行为,并可以通过控制环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

这一学派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P95.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

6.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强调心理适应功能,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提出:心理学家应该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其中,心理学的三大势力: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P107.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个部分组成。

P15外周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包括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

P168.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

在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运动的纤维,分布于心脏、血管、呼吸器官、胃肠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称为自主神经,或叫植物神经。

根据植物神经的中枢部位和形态特点,可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9.脑干在颅腔内,与脊髓相连,包括延脑、脑桥和中脑三部分,是脑的最古老的部位,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

延脑是上下行神经纤维通道,有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

10.脑干网状结构:调节着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是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它使有机体在一定刺激作用下,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

11.丘脑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

P1812.下丘脑是内脏系统活动的调节中枢。

14.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视觉中枢位于枕叶的枕极。

15.顶叶以躯体感觉的功能为主,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

16.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

小脑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程度,实现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

P1917.非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的,不学而会的反射。

18.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19.巴甫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叫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操作条件反射,或工具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形成初期,类似条件刺激也会引起条件反射,这叫条件反射的泛化现象。

P2420.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P25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二者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阈限值高感受性低。

21.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P2722.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

23.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

P2924.视细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

锥体细胞主要集中在中央窝及其附近,呈圆锥状,在强光下起作用,叫明视觉器官。

它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杆体细胞呈杆状,集中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对弱光敏感,叫暗视觉器官。

25.彩色有色调、明度和饱和度的特性;灰是非彩色,非彩色只有明度一种特性。

P2926.按照色觉异常的程度,把色觉异常分为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

色觉有缺陷的人是靠明度的差别来辩认颜色的,明度相同色调不同的颜色他就分辨不出来。

27.色觉异常绝大多数是遗传的原因造成的。

遗传的途径是,男孩是外祖父通过妈妈传给自己的。

色盲中男性色盲的人数大大高于女性色盲的人数。

28.听觉的适宜刺激: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在听阈范围内,人们对1000Hz ~ 4000Hz的声音最敏感,对这一范围声音的耐受性也比较高。

P3029.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性质。

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声音越响;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我们平常听到的声音大多是多种声波混合出来的,参与混合的声波的性质决定了最终的波形。

30.皮肤痛和内脏痛之间区别:内脏痛性质不清,定位不准,而且具有放射的现象。

皮肤感觉中的痛的性质很清楚,定位也很准确。

痛觉最难于适应,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的作用。

P34 31.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脑中的整体反映。

P36知觉基本特性: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

嗅觉死最古老的感觉。

P3232.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33.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很多,如用视觉、听觉和触觉来估计时间。

听觉估计的准确度最高,视觉最低,触觉居中。

活动内容丰富容易对时间低估,活动内容贫乏容易高估。

对所发生的事件的态度和它所引起的情绪也影响对时间的估计,看一部有吸引力的电影和在火车站等人,同是一个小时,但等人会显得漫长得多。

34.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

因而错觉具有三个基本特性:歪曲性、固定倾向性和难以克服的性质。

35.错觉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用眼肌运动来解释线段长短错觉;有用对比的原因来解释面积大小错觉的;有用心理定势的作用来解释形重错觉的等。

36.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应。

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又叫再现)和再认三个环节。

P4337.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对记忆与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

他用无意义音节作记忆材料。

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

38.表象的特征:表象的直观形象性,表象的片断不稳定性,表象的可操作性,表象的概括性。

P54 39.表象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没有表象,思维也难于发展起来。

40.将记忆分作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

4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思维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P4742.辐合思维是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

求同思维P4943.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又叫求异思维。

44.人工概念是人工制造的,对自然概念的模拟。

人工概念只是模拟自然概念,它与实际生活有很大的距离,因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45.问题解决就是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迁移的作用(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迁移有两类,即正迁移和负迁移)、原型启发的作用(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受到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叫原型启发。

对解决问题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定势的作用(定势是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对后边所从事的活动的影响。

已有的知识经验,或者刚刚发生的经验都会使人产生定势。

)P5046.认知心理学家认为,通用的问题解决的策略有算法策略和启发式策略。

47.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言语则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语言是以语音或文字为物质外壳,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言语要借助于语言才能实现,离开了语言人们之间进行交际只能通过表情、动作,而这种方式的交际所能交流的内容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

所以,言语离不开语言,只有借助于语言才能实现人们之间的思想交流。

语言是在人们相互交际的社会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语言也只有发挥它的交际工具的功能才有存在的价值,才是活的语言,离开了人们的交际活动,语言也就变成了死的语言,它将被社会淘汰。

所以,语言也离不开言语。

48.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言语运动中枢在左半球额下回靠近外侧裂的部位,又叫布洛卡中枢(表达性失语症);言语听觉中枢位于顶枕颞叶交会的颞上回,又称威尔尼克中枢(接受性失语症);视觉性言语中枢位于顶枕叶交会处的角回(失读症);书写性言语中枢位于额中回靠近中央前回的地方(失写症)49.想象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想象以表象的内容为素材,来源于表象,却和表象有了本质上的差别。

50.两种特殊的意识状态:睡眠和做梦。

P5951.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

在这一阶段,身体放松,呼吸变慢,很容易被外界刺激惊醒,大约持续10分钟;第二阶段偶尔会出现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

在这一阶段,个体很难被叫醒,大约持续20分钟;第三阶段脑电波的频率继续降低,波幅更大,出现Δ波,大约持续40分钟;大多数脑电波呈现Δ波时,进入了第四个阶段,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各项功能指标变慢,此阶段被称为深度睡眠阶段。

这四个阶段大约经过90分钟左右。

此后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这一阶段Δ波消失,类似于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脑电波出现,眼球开始快速上下左右移动,梦境开始出现。

P5852.梦有很多特点,如梦境的不连续性、不协调性和认知的不确定性等。

53.注意稳定性是指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地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

注意维持的时间越长,注意越稳定。

但是,在稳定注意的条件下,感受性也会发生周期性地增强和减弱的变化现象,这种现象叫做注意的起伏或叫注意的动摇。

注意的特征:广度、稳定性、转移、分配。

54.能够分配注意的条件是,所从事的活动中必须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的,甚至已经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所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两种活动如果是在同一感觉道,用同一种心理操作来完成的话,这两种活动也很难做到注意的分配。

P6155.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需要都有对象,没有对象的需要是不存在的。

需要又是不断发展的,人的需要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需要是不断发展的,是永远也不会满足的,是推动有集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P6356.从需要产生的角度对需要加以分类的话,可以把需要分为自然需要(自然需要是由生理的不平衡引起的需要,它与有机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有密切的关系,如饮食、休息、求偶等的需要,又叫生理需要或生物需要。

)和社会需要(社会需要是反映社会要求而产生的需要,如求知、交往等的需要。

社会需要是人所特有的,是通过学习得来的,所以又叫获得性需要。

)。

57.就满足需要的对象而言,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物质需要是对社会物质产品的需要,如对食品的需要,对工作和生活条件的需要等)和精神需要(精神需要是对各种社会精神产品的需要,如对文化科学知识的需要,对美的欣赏的需要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