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名词解释与问答题

合集下载

食品化学

食品化学

绪论一、名词解释1.食品化学:是从化学的角度和分子水平上研究食品成分的结构、理化性质、营养作用、安全性及享受性,以及各种成分在食物生产、食品加工和贮藏期间的变化及其对食品属性影响的科学。

2.营养素:是指能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物质。

3.食物或食料:指含有营养素的物料。

4.食品:将食物或食料进行加工以满足人们的营养及感官需要和保障其安全的产品。

水分一、名词解释1.离子水合作用:即不具有氢键受体又没有给体的简单无机离子与水相互作用时,仅仅是离子-偶极结合作用。

2.疏水相互作用:水体系中存在多个分离的疏水性基团,疏水基团之间相互聚集,从而使他们雨水的接触面积减小的过程。

3.疏水水合作用:疏水性物质与水分子产生斥力,从而使疏水基团附近的水分子之间的氢键键合增强的过程。

4.水分活度:是指食品中水分蒸汽分压与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之比。

定义式为a w=P/P05.水分吸着等温线:在恒温条件下,食品的含水量与水分活度aw的关系曲线。

6.单分子层水:和食品中非水物质结合的第一层水。

7.滞后现象:同一种食品按回收法与解析法制作的MSI图形不一致,不相互重叠的现象。

8.状态图:描述不同含水量的食品在不同温度下所处的物理状态(平衡状态和非平衡状态的信息)的图线。

二、问答题1. 简述食品中水分的存在状态。

食品中的水分一般分为自由水与结合水两种状态。

结合水指存在于非水成分附近的、与溶质分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结合的水;自由水指没有被非水物质化学结合的,而主要通过物理作用而滞留的水。

2.简述食品中结合水和自由水的性质区别。

1)食品中结合水与非水成分缔合强度大,其蒸汽压也比自由水低得多。

2)结合水的冰点比自由水低得多。

3)结合水不能作为溶质的溶剂。

4)自由水能被微生物利用,而结合水不能。

3.简述食品中水分与非水成分的相互作用。

1)水与离子和离子基团的相互作用:离子-偶极的极性结合;2)水与具有氢键键合能力的中性基团的相互作用:与水通过氢键键合;3)水与非极性物质的相互作用:疏水水合作用:疏水基团附近水分子之间氢键键合增强;疏水相互作用:疏水基团与水的接触面积减小的过程。

食品化学名词解释

食品化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水分活度:是指食品中睡得蒸汽压与纯水饱和蒸汽压的比值即Aw=P/P0。

水分活度能反映水与各种非水分缔合的强度,比水分含量能更可靠的预示食品的稳定性、安全和其他性质。

2、焦糖化作用:将糖和糖浆直接加热,可产生焦糖化的复杂反应。

大多数的热解反应能引起糖分子脱水,因而把双键引入糖环,产生不饱和中间产物,而这些不饱和环会发生聚合,生成具有颜色的聚合物。

3、淀粉老化:热的淀粉糊冷却时,一般形成具有粘弹性的凝胶,凝胶连结区的形成意味着淀粉分子形成结晶的第一步。

稀淀粉溶液冷却时,线性分子重新排列并通过氢键形成不溶性沉淀。

浓的淀粉糊冷却时,在有限的区域内,淀粉分子重新排列很快,线性分子缔合,溶解度减小,淀粉溶解度减小的过程即为淀粉的老化。

4、膳食纤维: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不溶性的植物细胞壁材料,主要是纤维素和木质素,另一部分是非淀粉的水溶性多糖。

这些物质的共同特点是不被消化的聚合物。

5、维生素A:是一类有营养活性的不饱和烃,如视黄醇及相关化合物和某些类胡萝卜素。

6、脂肪的同质多晶:所谓同质多晶型物是指化学组成相同,但具不同晶型的物质,在熔化时可得到相同的物质。

7、胃合蛋白反应:是指一组反应,它包括蛋白质的最初水解,接着肽键的重新合成,参与作用的酶通常是木瓜蛋白酶或胰凝乳蛋白酶。

8、食品营养强化剂: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9、异酸:油脂在氢化过程中,一些双键被饱和,一些双键可能重新定位,一些双键可能由顺式转变为反式构型,所产生的异构物被称为异酸。

11、预糊化淀粉:淀粉浆料糊化后及尚未老化前,立即干燥脱水,该淀粉分子仍保持其糊化状态,这样的淀粉称为预糊化淀粉。

12、海藻酸:海藻酸是从褐藻中提取出来的,是由β-1,4-D-甘露糖醛酸和α-1,4-L-古洛糖醛酸组成的线性高聚物。

12、酶制剂:采用适当的理化方法从生物组织(细胞、微生物)提取的或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制备的,具有一定的纯度及酶促活性的生化制品,常作为食品添加剂。

食品化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食品化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第一章水分一、名词解释1.结合水:又称束缚水或固定水,通常是指存在于溶质或其它非水组分附近的、与溶质分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的力结合的那部分水。

2.自由水:又称束缚水或固定水,通常是指存在于溶质或其它非水组分附近的、与溶质分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的力结合的那部分水。

4.水分活度:又称束缚水或固定水,通常是指存在于溶质或其它非水组分附近的、与溶质分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的力结合的那部分水。

5.滞后现象:向干燥食品中添加水(回吸作用)的方法绘制的水分吸附等温线和按解吸过程绘制的等温线并不相互重叠,这种不重叠现象称为“滞后现象”。

6.吸湿等温线:在恒定温度下,以食品的水分含量(用单位干物质质量中水的质量表示,g 水/g干物质)对它的水分活度绘图形成的曲线。

第二章碳水化合物一、名词解释1、手性碳原子:手性碳原子连接四个不同的基团,四个基团在空间的两种不同排列(构型)呈镜面对称。

7、转化糖:用稀酸或酶对蔗糖作用后所得含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

8、焦糖化反应:糖类物质在没有氨基化合物存在的情况下,加热到熔点以上(蔗糖200℃)时,糖发生脱水与降解并生成黑褐色物质的反应。

9、美拉德反应:食品中的还原糖与氨基化合物发生缩合、聚合生成类黑色素物质的反应,又称羰氨反应。

10、淀粉糊化:淀粉粒在适当温度下,破坏结晶区弱的氢键,在水中溶胀,分裂,胶束则全部崩溃,形成均匀的糊状溶液的过程被称为糊化。

11、α-淀粉:胶束彻底崩溃,形成被水包围的淀粉分子,成胶体溶液状态。

12、β-淀粉:淀粉的天然状态,分子间靠氢键紧密排列,间隙很小,具有胶束结构。

13、糊化温度:指双折射消失的温度。

14、淀粉老化:α-淀粉溶液经缓慢冷却或淀粉凝胶经长期放置,会变为不透明甚至产生沉淀的现象。

六、简答题17、什么是糊化?影响淀粉糊化的因素有那些?淀粉的糊化:淀粉悬浮液加热到一定温度,颗粒开始吸水膨胀,溶液粘度增加,成为粘稠的胶体溶液的过程。

影响因素:淀粉结构,温度,水分,糖,脂类,PH值20、何谓高甲氧基果胶?阐明高甲氧基果胶形成凝胶的机理?天然果胶的一类的分子中,超过一半的羧基是甲酯化的,成为高甲氧基果胶。

食品化学常考的名词解释

食品化学常考的名词解释

食品化学常考的名词解释1.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的质量、延长保质期、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增加食品的色、香、味等特性而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

食品添加剂分为色素、香料、甜味剂、酸味剂、增味剂、防腐剂等多个类别。

2. 酶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它们促进并加速化学反应的发生,而不会被反应消耗掉。

在食品化学中,常见的酶包括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

酶可以在食品加工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例如发酵过程中的酵母菌产生的酶能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3. 抗氧化剂抗氧化剂是一类能够减缓或阻碍氧气引起的氧化反应的物质。

在食品中,抗氧化剂通常添加于油脂、肉制品、果蔬制品等易被氧化的食品中,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避免食品变质和质量下降。

常见的抗氧化剂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硫代谢物等。

4. 食品中毒食品中毒是由于摄入了被污染或变质的食品而导致的疾病。

食品中毒的原因包括细菌、寄生虫、病毒和毒素等。

常见的食品中毒症状包括腹泻、呕吐、发烧等。

为了预防食品中毒,食品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食品的卫生安全,使用合适的处理方法,保持食品的新鲜和卫生。

5. 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食品作物中,以改变其性状和功能的食品。

转基因食品具有抗病虫害、耐酸碱、耐低温等特性,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由于转基因食品在安全性等方面引起了争议,许多国家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和标识进行了严格的监管。

6. 防腐剂防腐剂是一类用于食品加工和保存中,以抑制食品变质和腐败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防腐剂包括亚硫酸盐、苯甲酸及其盐类、山梨酸等。

防腐剂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保持食品的新鲜和质量,但过量的防腐剂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使用防腐剂需要控制剂量和遵守相关标准。

7. 酸碱度(pH 值)酸碱度是指溶液中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浓度。

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7,碱性溶液的pH值大于7,中性溶液的pH值等于7。

食品的酸碱度会影响其质地、味道和保存期限等因素。

食化简答题(1)

食化简答题(1)

绪论1.什么是食品化学?他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分别是什么?2.试述食品中主要的化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3.食品化学有那些“生长点”?水1.试列举水在生物体内的主要功能。

2.简述食品体系中水的存在类型与特点。

3.水的物理性质中有哪些与食品加工有关的?分别有何应用?4.解释:单分子层水、多分子层水、束缚水、毛细管水、截留水。

5.冻结食品对保藏有何不利的影响?采取哪些方法可以克服不利因数的影响?6.为什么水分活度与食品的稳定性密切相关?7.解释:水分活度、玻璃态、玻璃化温度、分子流动性、吸湿等温线。

8.说明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之间的关系如何?9.从Aw与微生物繁殖关系的角度判断以下食品可能受到哪些微生物的侵染:牛奶、肉干、咸蛋。

10.按照食品中水分与其他成分之间相互作用强弱可将食品中水分成()和(),微生物赖以生长的水为()。

11.结合水与自由水的区别:a.();b.();c.()12.根据食品中非水组分之间的作用力的强弱可将结合水分成()、()和()。

13.食品中水和非水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有()、()和()。

14.一般来说大多数食品的吸湿等温线都呈()型。

15.食物的水分活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碳水化合物第一次课1.何谓单糖?食品加工中常用的单糖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2.单糖有哪些重要的理化性质?3.糖醇是单糖被()的产物,功能性糖醇的最主要保健功效是()。

第二次课1.解释: 糖苷、美拉德反应、半缩醛羟基、焦糖化反应、2.简述β—环糊精的结构特点及其在食品加工中有何应用。

3.蔗糖只存在于________中,而乳糖只存在于_________中。

4.低聚糖根据化学性质不同有_______与__________两种。

5.还原糖具有_______现象,能参与______反应,而产生黑色物质。

6.请说明羰氨反应与焦糖化反应的异同点。

7.当糖苷的配基为另一分子糖时,则该糖苷即为()。

8.因为蔗糖结晶而产生的“返砂现象”给食品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什么?第三次课1.试比较单糖与多糖在性质上有何主要异同点。

食品化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食品化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第一章水分一、名词解释1.结合水:又称束缚水或固定水,通常是指存在于溶质或其它非水组分附近的、与溶质分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的力结合的那部分水。

2.自由水:又称束缚水或固定水,通常是指存在于溶质或其它非水组分附近的、与溶质分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的力结合的那部分水。

4.水分活度:又称束缚水或固定水,通常是指存在于溶质或其它非水组分附近的、与溶质分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的力结合的那部分水。

5.滞后现象:向干燥食品中添加水(回吸作用)的方法绘制的水分吸附等温线和按解吸过程绘制的等温线并不相互重叠,这种不重叠现象称为“滞后现象”。

6.吸湿等温线:在恒定温度下,以食品的水分含量(用单位干物质质量中水的质量表示,g 水/g干物质)对它的水分活度绘图形成的曲线。

第二章碳水化合物一、名词解释1、手性碳原子:手性碳原子连接四个不同的基团,四个基团在空间的两种不同排列(构型)呈镜面对称。

7、转化糖:用稀酸或酶对蔗糖作用后所得含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

8、焦糖化反应:糖类物质在没有氨基化合物存在的情况下,加热到熔点以上(蔗糖200℃)时,糖发生脱水与降解并生成黑褐色物质的反应。

9、美拉德反应:食品中的还原糖与氨基化合物发生缩合、聚合生成类黑色素物质的反应,又称羰氨反应。

10、淀粉糊化:淀粉粒在适当温度下,破坏结晶区弱的氢键,在水中溶胀,分裂,胶束则全部崩溃,形成均匀的糊状溶液的过程被称为糊化。

11、α-淀粉:胶束彻底崩溃,形成被水包围的淀粉分子,成胶体溶液状态。

12、β-淀粉:淀粉的天然状态,分子间靠氢键紧密排列,间隙很小,具有胶束结构。

13、糊化温度:指双折射消失的温度。

14、淀粉老化:α-淀粉溶液经缓慢冷却或淀粉凝胶经长期放置,会变为不透明甚至产生沉淀的现象。

六、简答题17、什么是糊化影响淀粉糊化的因素有那些淀粉的糊化:淀粉悬浮液加热到一定温度,颗粒开始吸水膨胀,溶液粘度增加,成为粘稠的胶体溶液的过程。

影响因素:淀粉结构,温度,水分,糖,脂类,PH值20、何谓高甲氧基果胶阐明高甲氧基果胶形成凝胶的机理天然果胶的一类的分子中,超过一半的羧基是甲酯化的,成为高甲氧基果胶。

食品化学名词解释

食品化学名词解释

食品化学:是从化学角度和分子水平上研究食品的化学组成、架构、理化性质、营养和安全性质以及食品在加工、储藏和运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及对食品品质和安全性影响的科学。

1.水分活度:食品中水分逸出的程度,可以近似地用食品中水的蒸汽分压与同温度下纯水饱和蒸汽压之比表示,也可以用平衡相对湿度表示。

2.吸湿等温线:在恒定温度下,食品水分含量(每单位质量干物质中水的质量)对Aw作图得到水分吸着等温线。

3.滞后现象:对于食品体系,水分回吸等温线很少与解吸等温线重叠,一般不能从水分回吸等温线预测解吸现象(解析过程中试样的水分含量大于回吸过程中的水分含量)。

水分回吸等温线和解吸等温线之间的不一致性被称为滞后现象。

1.焦糖化褐变:糖类物质在没有氨基化合物存在下加热到熔点以上时,会变成黑褐色的色素物质,这作用称为焦糖化褐变。

2.美拉德反应:羰基与氨基经缩合,聚合生成类黑色素的反应称为羰氨反应。

又称美拉德反应。

甲壳低聚糖:是一类由N-乙酰-D氨基葡萄糖或D-氨基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低聚合度水溶性氨基葡聚糖。

4.转化糖:蔗糖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称为转化糖(旋光发生改变)5.预糊化淀粉:由淀粉浆料糊化后及尚未老化前,立即进行滚筒干燥,最终产品即为冷水溶的预糊化淀粉。

特性:易于溶解,似亲水胶体。

6.变性淀粉:为适应食品加工的需要,将天然淀粉经物理、化学、酶等处理,使淀粉原有的物理性质,如水溶性、粘度、色泽、味道、流动性等发生变化,这样经过处理的淀粉称为变性淀粉。

过氧化值:表示油脂氧化程度的指标。

按规定方法,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油脂试样中加入碘化钾后的碘量,每公斤油样所需硫代硫酸钠的毫克当量数。

也可用1Kg油脂中的活性氧毫摩尔量表示。

2.油脂的可塑性:在一定外力范围内,油脂具有抗变形的能力,在较大外力的作用下,可改变形状的性质,在较小力的作用下不流动,较大力下可流动。

3.油脂的改性:油脂的改性就是借助于物理化学手段,通过对动物、植物油的加工,改变甘油三酸酯的组成和结构,使油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发生改变使之适应某种用途。

食品化学名词解释与问答题

食品化学名词解释与问答题

食品化学习题集(第二版)参考答案第二章水名词解释1.水分活度:水分活度——食品中水分逸出的程度,可以近似地用食品中水的蒸汽分压与同温度下纯水饱和蒸汽压之比表示,也可以用平衡相对湿度表示。

2.吸湿等温线:在恒定温度下,食品水分含量(每单位质量干物质中水的质量)对Aw作图得到水分吸着等温线。

(等温条件下以食品含水量为纵坐标Aw为横坐标得到的曲线。

)3.滞后现象:对于食品体系,水分回吸等温线很少与解吸等温线重叠,一般不能从水分回吸等温线预测解吸现象(解析过程中试样的水分含量大于回吸过程中的水分含量)。

水分回吸等温线和解吸等温线之间的不一致性被称为滞后现象。

问答题1.食品中水的存在状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答:食品中水的存在状态有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其各自特点如下:①结合水(束缚水,bound water,化学结合水)可分为单分子层水(monolayer water),多分子层水(multilayer water)作用力:配位键,氢键,部分离子键特点:在-40℃以上不结冰,不能作为外来溶质的溶剂②自由水( free water)(体相水,游离水,吸湿水)可分为滞化水、毛细管水、自由流动水(截留水、自由水)作用力:物理方式截留,生物膜或凝胶内大分子交联成的网络所截留;毛细管力特点:可结冰,溶解溶质;测定水分含量时的减少量;可被微生物利用。

2.食品的水分活度Aw与吸湿等温线中的分区的关系如何?答:为了说明吸湿等温线内在含义,并与水的存在状态紧密联系,可以将其分为Ⅰ、Ⅱ、Ⅲ区:Ⅰ区 Aw=0~0.25 约0~0.07g水/g干物质作用力:H2O—离子,H2O—偶极,配位键属单分子层水(含水合离子内层水)不能作溶剂,-40℃以上不结冰,与腐败无关Ⅱ区 Aw=0.25~0.8(加Ⅰ区,<0.45gH2O/g干)作用力:氢键:H2O—H2O H2O—溶质属多分子层水,加上Ⅰ区约占高水食品的5%,不作溶剂,-40℃以上不结冰,但接近0.8(Aw w)的食品,可能有变质现象。

食品化学名词解析

食品化学名词解析

(一)名词解释1.吸湿等温线(MSI):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用来联系食品的含水量(用每单位干物质的含水量表示)与其水活度的图。

2.过冷现象:无晶核存在,液体水温度降低到冰点以下仍不析出固体。

3.必需氨基酸:人体必不可少,而机体内又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补充的氨基酸,称必需氨基酸。

4.还原糖:有还原性的糖成为还原糖。

分子中含有醛(或酮)基或半缩醛(或酮)基的糖。

5.涩味:涩味物质与口腔内的蛋白质发生疏水性结合,交联反应产生的收敛感觉与干燥感觉。

食品中主要涩味物质有:金属、明矾、醛类、单宁。

6.蛋白质功能性质:是指在食品加工、贮藏和销售过程中蛋白质对食品需宜特征做出贡献的那些物理和化学性质。

7.固定化酶:是指在一定空间内呈闭锁状态存在的酶,能连续的进行反应,反应后的酶可以回收重复使用。

8.油脂的酯交换:指三酰基甘油酯上的脂肪酸与脂肪酸、醇、自身或其他酯类作用而进行的酯交换或分子重排的过程。

9.成碱食品:食品中钙、铁、钾、镁、锌等金属元素含量较高,在体内经过分解代谢后最终产生碱性物质,这类食品就叫碱性食品(或称食物、或成碱食品)。

10.生物碱:指存在于生物体(主要为植物)中的一类除蛋白质、肽类、氨基酸及维生素B以外的有含氮碱基的有机化合物,有类似于碱的性质,能与酸结合成盐。

11.水分活度:水分活度是指食品中水分存在的状态,即水分与食品结合程度(游离程度)。

或f/fo,f,fo分别为食品中水的逸度、相同条件下纯水的逸度。

12.脂肪:是一类含有醇酸酯化结构,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的天然有机化合物。

13.同质多晶现象:指具有相同的化学组成,但有不同的结晶晶型,在融化时得到相同的液相的物质。

14.酶促褐变反应:是在有氧的条件下,酚酶催化酚类物质形成醌及其聚合物的反应过程。

15.乳化体系:乳浊液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液相组成的体系,其中一相以液滴形式分散在另一相中,液滴的直径为0.l~50um间。

16.必需元素: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

食品化学重要考点(名词解释20道+填空题40道)

食品化学重要考点(名词解释20道+填空题40道)

食品化学重要考点(名词解释20道+填空题40道)一、名词解释1、AW :AW表示水分活度,是指食品在密闭容器内测得的水蒸气压力(P)与同温度下测得的纯水蒸气压力(P0)之比,即Aw = P/ P0 。

2、等电点:蛋白质在某pH值时其所带电荷数为零,此时它所在溶液的pH就是它的等电点pI 。

3、蛋白质变性:蛋白质的二、三、四级结构的构象不稳定,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称为变性。

4、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氨基酸通过肽键(酰胺键)组成的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借助氢键排列成沿一个方向、具有周期性结构的构象,并不考虑侧链的构象和片断间的关系,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有α-螺旋和β-折叠,氢键在其中起着稳定构象的作用;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指多肽链借助各种作用力在二级结构基础上,进一步折叠卷曲形成紧密的复杂球形分子的结构;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二条或多条肽链之间以特殊方式结合,形成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其中每条肽键都有自己的一、二、三级结构,这些肽链称为亚基,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5、盐析:一般是指溶液中加入无机盐类而使某种物质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的过程。

如:加浓(NH4)2SO4使蛋白质凝聚的过程。

6、酸价:中和1g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表示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数量。

7、碘值:100g油脂吸收碘的克数叫做碘值。

碘值可以判断油脂中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即双键数)。

8、改性淀粉:它是指利用物理、化学或酶的手段来改变天然淀粉的性质。

通过分子切断、重排、氧化或者在淀粉分子中引入取代基可制得性质发生变化、加强或具有新的性质的淀粉衍生物。

9、同聚多糖:由一种单糖组成,水解后生成同种单糖。

如阿拉伯胶、糖元、淀粉、纤维素等。

10、杂聚多糖:由多种单糖聚合而成,水解后生成不同种类的单糖。

如半纤维素和粘多糖。

11、转化糖:用稀酸或酶对蔗糖作用后所得含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

食品化学名词解释

食品化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焦糖化反应:在没有氨基化合物存在的条件下,将糖和糖浆直接加热熔融,在温度超过100℃时,糖分解变化形成黑褐色的焦糖,称为焦糖化反应。

2酶的活性中心:由少数必须基团组成的能与底物分子结合并完成特定催化作用的空间小区域3防腐剂:凡具有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其增殖作用的物质4肉的成熟:动物屠宰后经僵直到软化,使肉产生最佳食用状态的过程5脂肪酸的β氧化:脂肪酸通过酶催化α与β碳原子间的断裂、β-碳原子上的氧化,相继切下二碳单位而降解的方式称为脂肪酸的β氧化6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而只能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

分别是Lys Phe V al Met Trp Leu Ile Thr(His)7酶的必需基团:酶蛋白中只有少数特定的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基团和酶的催化活性有直接关系,这些官能团称为酶的必需基团8生物氧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在生物体类的氧化分解,又叫细胞呼吸9血色质:在缺氧的条件下,肌色质的中的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生成粉红色的物质,称为血色质。

10抗氧化剂:能组织或延缓食品氧化,以提高食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延长贮存期的食品添加剂。

11水分活度:一个食品样品中水蒸气分压P与同一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气压P0之比。

Aw=P/P012酶原:无催化活性的酶分子称为酶原13 EMP途径:葡萄糖无氧分解为丙酮酸的一系列化学变化过程,又称葡萄糖的酵解途径14 转氨基作用:氨基酸的α-氨基与酮酸的α-酮基在转氨酶的作用下相互交换,使原来的α-氨基酸变为相应的α-酮酸,α-酮酸转变为相应的α-氨基酸,这个过程称为转氨基作用。

15 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的或者天然的物质16生色基:能够在紫外可见区内吸光的基团17肌色质:当氧合肌红蛋白或血红蛋白在有氧的条件下加热,因珠蛋白变性,血红素的二价铁变为三价铁,生成黄褐色的变肌红蛋白,称为肌色质。

18味觉:食品溶液或食品中可溶性成分溶于唾液中,刺激味蕾,进而刺激味觉神经传递到大脑味觉中枢,经大脑分析产生的一种感觉19异化作用:通过物质分解,将自身物质转化为外部物质的过程20淀粉的老化:淀粉溶液在室温或者低于室温的条件下,硬度会变大,体积会减小,会变得不透明,甚至凝结而沉淀,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老化。

食品化学名词解释

食品化学名词解释

食品化学名词解释食品化学是研究食品中各种成分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它们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的学科。

食品化学不仅关注食品的安全和卫生问题,还重点研究食品的同位素标记技术、食品添加剂和保健品的合成和应用等。

1. 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食品成分,是构成人体重要组织的基础,也是食品中的重要营养物质。

蛋白质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氨基酸,用于维持生命活动,促进生长发育。

2.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氧、氢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人体活动的重要能源来源。

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如蔗糖、淀粉等。

碳水化合物能够迅速提供能量,是人体各项活动所必需的。

3. 脂肪:脂肪是一种主要存在于动植物的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它是一种能量丰富的物质,提供了比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更多的能量。

脂肪还是细胞膜和生理活性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所需的微量有机化合物,不能被人体合成,需要通过食物摄入。

维生素在人体新陈代谢、细胞功能维持等多个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常见的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等。

5. 矿物质:矿物质是人体必需的无机营养物质,主要由金属元素组成,如钙、铁、锌等。

矿物质是人体骨骼、牙齿等组织的构成要素,也参与体内许多物质的代谢和催化作用。

6.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特性而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有防腐剂、色素、甜味剂等。

食品添加剂不仅要保证安全性,还要保证对食品的影响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7. 食品致癌物:食品致癌物是指能够增加食品中致癌物质含量,从而导致食品对人体产生致癌作用的物质。

常见的食品致癌物有亚硝酸盐、多环芳烃等。

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合理控制食品致癌物质的生成和含量,对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8.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对人体健康的无害性和无毒性。

食品安全受到食品成分、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和储存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保障食品安全需要加强食品质量监管和食品生产环节的安全控制。

食品化学

食品化学

食品化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20分)1. 食品化学2. 滞后现象3. 吸湿等温线4. 水分活度5. 单分子层水6. 淀粉糊化7. 淀粉老化8. 改性淀粉9. 低聚糖10.蛋白质的一级结构11. 必须氨基酸12.蛋白质的变性13. 同质多晶14. 皂化价15. 碘值16. 碱性食品17. 酸性食品18. 发色团19. 助色团20. 阈值21. 特征效应化合物22. 味的消杀23. 食品添加剂24. 防腐剂25. 香味增强剂26. 风味前体27. 发香团28. 食品的风味29. 基本味觉30. 味的适应现象31. 食品色素32. 疏水相互作用33. 单糖34. 环状糊精35. 膳食纤维二、填空(30分)1. 单个水分子的键角为____,接近正四面体的角度____,O-H核间距为____。

2. 每个水分子最多能够与____个水分子通过____结合,每个水分子在____维空间有相等数目的氢键给体和受体。

3. 水在食品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有____和____两种形式。

4. 回吸和解吸等温线不重合,把这种现象称为____。

5.在冰点以下,水活度定义为____。

6. 食品中的体相水(游离水)分为____、____和____。

7. 食品中的结合水分为____、____和____。

8. 食品中的糖类化合物按照组成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

9. 食品中的糖类化合物按照功能分为____、____和____。

10. 从 D—葡萄糖所得的均匀二糖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

11. 水溶性膳食纤维(SFD)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

12. 非水溶性膳食纤维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

13. 工业上生产糖浆主要也是利用水解反应这一特点,有____、____和____三种方法:14. 淀粉糊化作用可分为____、____和____三个阶段。

食品化学

食品化学

水一名词解释①aW :是指食品中水的蒸汽压与该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的比值②玻璃态:是聚合物的一种状态,它既象固体一样有一定的形状,又象液体一样分子间排列只是近似有序,是非晶态或无定形态。

处于此状态的聚合物只允许小尺寸的运动,其形变很小,类似于玻璃,因此称~。

③玻璃化温度:非晶态食品从玻璃态到橡胶态的转变称玻璃化转变,此时的温度④分子流动性:是分子的旋转移动和平动移动性的总度量。

⑤无定形:是物质的一种非平衡,非结晶的状态⑥稀释等温:线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以食品中的水分含量为纵坐标,以水分活度为横坐标作图,所得的曲线即为MSI.⑦疏水相互作用:当水与非极性基团接触时,为减少水与非极性实体的界面面积,疏水基团之间进行缔合这种作用成为疏水相互作用⑧疏水水合:水中由于极性的差异发生了体系的熵的减少,在热力学上是不利的,此过程成为疏水水和⑨笼型水合物:是象冰一样的包合物,水为“宿主”,它们靠氢键键合形成象笼一样的结构,通过物理方式将非极性物质截留在笼内,被截留的物质称为“客体”。

⑩滞后现象:采用回吸的方法绘制的MSI和按解吸的方法绘制的MSI并不互相重叠的现象称为滞后现象.二简答1、? 水分含量与水分活度的关系如何?答:水分活度的物理意义是表征生物组织和食品中能参与各种生理作用的水分含量与总含水量的定量关系.2、? 离子、亲水性物质、疏水性物质分别以何种方式与水作用?离子与偶极子、氢键结合、疏水相互作用3、? 冰冻法保藏食品有何利弊?答:利,在低温情况下微生物的繁殖被抑制,一些化学反应速率常数降低。

弊,冷冻后食品中非水分组分的浓度将比冷冻前变大,水结冰后体积比结冰前增大9%。

冷冻产生了浓缩效应。

4、? 水的理化性质与类似物有何特殊性?为什么?答:1. 熔点,沸点高.2. 介电常数大3. 水的表面张力和相变热(熔融热、蒸发热、升华热)大.4. 密度低,结冰时体积膨胀.5. 导热值比非金属固体大,0℃时,冰的导热值为同温度下水的4倍,热扩散速度为水的9倍.6. 密度随温度而变化.7.具有溶剂性.5? 如何解释水在零下四摄氏度时,密度最大?答:0~4度时,配位数的影响占主导,水密度增大,随着温度的上升,布朗运动占主导,水的密度降低,两种因素最终结果是水的密度在4度时密度最大。

食品化学试题库

食品化学试题库

食品化学试题库(食品科学各专业试用)一、名词解释1、淀粉的老化2、蛋白质效率比值(PER)3、生理价值(BV)4、氨基酸分数(AAS)5蛋白质净利用率(NPU)6、蛋白质的一级结构7、写出下列字母代号的含义POV(过氧化值)HLB(亲水亲油平衡值)TG(三酰基xx油脂)EFA(必需脂肪酸)PUFA(多不饱和脂肪酸)DHA(脱氢丙氨酸/脑黄金)SFA(饱和脂肪酸)UFA(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EPA)月桂酸(La)硬脂酸(St)亚油酸(L)SFI(固体脂肪指数) 二十二碳六稀酸(DHA)油酸(O)8、淀粉糊化9、SFI10、HLB11、油脂氢化12、酶13、AV14、SV15、IV16、POV17、阈值18、辣味19、涩味名词解释答案1、淀粉的老化:老化:淀粉溶液经缓冲慢冷却成淀粉凝胶经长期放置,会变成不透明甚至产生沉淀的现象,称为淀粉的老化8、淀粉糊化:淀粉粒在适当温度下在水中溶胀、分裂,形成均糊状溶液的作用9、SFI:在一定温度下一固体状态脂的百分数,即固体指数参量。

10、HLB:亲水亲油平衡值,一般在0-20之间,HLB越小其亲油性越强,反之亲水性越强。

11、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能在不饱和键上进行加氢,使碳原子达到饱和或比较饱和,从而把室温下当呈液态的植物油变成固态的脂,这个过程称为油脂氢化。

13、AV——酸价:中和油脂里游离脂肪酸所需KOH的毫克数;14、SV——皂化值:油脂完全皂化所需KOH毫克数;15、IV——碘值:油脂吸收碘的克数,衡量油脂里双键的多少。

16、POV——过氧化值:利用过氧化物的氧化能力测定油脂里相当于氧的mmol数。

17、通常把能感受到某种物质的最低质量分数称为阈值,阈值越小表示其敏感性越强。

18、辣味:刺激口腔黏膜、鼻腔粘膜、皮肤、三叉神经而引起的一种痛觉。

19、涩味:口腔蛋白质受到刺激后而产生的收敛作用。

20、指出下列代号的中文名称及颜色。

Mb 肌红蛋白xxMMb 高铁肌红蛋白褐色O2Mb 氧合肌红蛋白鲜红色NOMb 亚硝酰肌红蛋白亮红色NOMMb 亚硝酰高铁肌红蛋白暗红色MMbNO2 亚硝酸高铁肌红蛋白红色二、简答题1、多糖在食品中的增稠特殊性与哪些因素有关?2、结合水与自由水在性质上的差别。

食品化学复习资料

食品化学复习资料

绪论1:食品化学:是一门研究食品中的化学变化与食品质量相关性的科学。

2:食品质量属性(特征指标):色、香、味、质构、营养、安全。

第一章:水一:名词解释1:AW:指食品中水分存在的状态,即水分与食品结合程度(游离程度)。

AW=f/fo (f,fo 分别为食品中水的逸度、相同条件下纯水的逸度。

)2:相对平衡湿度(ERH): 不会导致湿气交换的周围大气中的相对湿度。

3:过冷现象:由于无晶核存在,液体水温度降到冰点以下仍不析出固体。

4:异相成核:指高分子被吸附在固体杂质表面或溶体中存在的未破坏的晶种表面而形成晶核的过程(在过冷溶液中加入晶核,在这些晶核的周围逐渐形成长大的结晶,这种现象称为异相成核。

)5:吸湿等温线(MSI):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用来联系食品的含水量(用每单位干物质的含水量表示)与其水活度的图6:解吸等温线: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分子在两相界面上进行的吸附过程达到平衡时它们在两相中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7:单层值(BET):单分子层水,量为BET,一般食品(尤为干燥食品)的水分百分含量接近BET时,有最大稳定性,确定某种食品的BET对保藏很重要。

8:滞后环:是退汞曲线和重新注入汞曲线所形成的圈闭线。

它反映了孔隙介质的润湿及结构特性。

9:滞后现象:MSI的制作有两种方法,即采用回吸或解吸的方法绘制的MSI,同一食品按这两种方法制作的MSI图形并不一致,不互相重叠,这种现象称为滞后现象。

二:简述题1:食品中水划分的依据、类型和特点。

答:以水和食品中非水成分的作用情况来划分,分为游离水(滞化水、毛细管水和自由流动水)和结合水【化合水和吸附水(单层水+多层水)】。

结合水:流动性差,在-40℃不会结冰,不能作为溶剂。

游离水:流动性强,在-40℃可结冰,能作为溶剂。

2:冰与水结构的区别答:水:由两个氢原子的s的轨道与一个氧原子的两个sp3杂化轨道形成两个σ共价键。

冰:由水分子构成的非常“疏松”的大而长的刚性结构,相比液态水则是一种短而有序的结构。

食品化学

食品化学

一、名词解释:1.食品化学:一门将基础学科和工程学的理论用于研究食品基本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性质以及食品加工原理的学问。

是一门主要涉及细菌学、化学、生物学和工程学的综合性学科。

它是一门涉及到食品的特性及其变化、保藏和改性原理的科学。

2.结合水:指一个样品在某一个温度和较低的相对湿度下的平衡水分含量。

3.疏水水合:指热力学上,水与非极性基团混合,在这些不相容的非极性物质的邻近处形成特殊结构导致熵减少的对热力学不利的过程。

4.疏水缔合:当两个分离的非极性基团存在时,不相容的水环境会促使它们缔合,从而减小了水--非极性界面,是一个热力学上有利的过程。

疏水缔合是疏水水合的部分逆转。

5.水分活度:食品中水的逸度和相同条件下纯水的逸度之比,或食品中水的蒸汽分压和相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之比。

6滞后现象:食品体系中,水分回吸等温线与解吸等温线不重合的现象成为滞后现象。

7.美拉德反应:食品在油炸、焙烤或烘焙等加工和贮藏过程中,还原糖同游离氨基酸或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游离氨基发生羰氨反应。

8.玻璃化温度(Tg):非晶态食品从玻璃态到橡胶态的转变称玻璃化转变,此时的温度称玻璃化温度9.必需脂肪酸:人体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通过实物供给的脂肪酸。

10.糊化:当β-淀粉在水中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淀粉发生膨胀,体积变大,结晶区消失,双折射消失,原来的悬浮液变成粘稠胶体溶液的过程。

11.老化:经糊化的淀粉冷却后,淀粉运动减弱,分子链趋于平行排列,相互靠拢,彼此间以氢键结合,重新形成结晶,出现沉淀的过程。

12.同质多晶:指化学组成相同而晶体状态不同的化合物,在熔融态时他们具有相同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13.水分吸着等温线:在恒定温度下,食品水分含量(每单位质量干物质中水的质量)对P/P0作图得到水分吸着等温线。

14.乳化:指两互不相容的液体相互分散的过程,其连续相称为外相或分散介质。

15.介晶相:性质介于液态和晶体之间,由液晶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化学习题集(第二版)参考答案第二章水名词解释1.水分活度:水分活度——食品中水分逸出的程度,可以近似地用食品中水的蒸汽分压与同温度下纯水饱和蒸汽压之比表示,也可以用平衡相对湿度表示。

2.吸湿等温线:在恒定温度下,食品水分含量(每单位质量干物质中水的质量)对Aw作图得到水分吸着等温线。

(等温条件下以食品含水量为纵坐标Aw为横坐标得到的曲线。

)3.滞后现象:对于食品体系,水分回吸等温线很少与解吸等温线重叠,一般不能从水分回吸等温线预测解吸现象(解析过程中试样的水分含量大于回吸过程中的水分含量)。

水分回吸等温线和解吸等温线之间的不一致性被称为滞后现象。

问答题1.食品中水的存在状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答:食品中水的存在状态有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其各自特点如下:①结合水(束缚水,bound water,化学结合水)可分为单分子层水(monolayer water),多分子层水(multilayer water)作用力:配位键,氢键,部分离子键特点:在-40℃以上不结冰,不能作为外来溶质的溶剂②自由水( free water)(体相水,游离水,吸湿水)可分为滞化水、毛细管水、自由流动水(截留水、自由水)作用力:物理方式截留,生物膜或凝胶内大分子交联成的网络所截留;毛细管力特点:可结冰,溶解溶质;测定水分含量时的减少量;可被微生物利用。

2.食品的水分活度Aw与吸湿等温线中的分区的关系如何?答:为了说明吸湿等温线内在含义,并与水的存在状态紧密联系,可以将其分为Ⅰ、Ⅱ、Ⅲ区:Ⅰ区 Aw=0~0.25 约0~0.07g水/g干物质作用力:H2O—离子,H2O—偶极,配位键属单分子层水(含水合离子内层水)不能作溶剂,-40℃以上不结冰,与腐败无关Ⅱ区 Aw=0.25~0.8(加Ⅰ区,<0.45gH2O/g干)作用力:氢键:H2O—H2O H2O—溶质属多分子层水,加上Ⅰ区约占高水食品的5%,不作溶剂,-40℃以上不结冰,但接近0.8(Aw w)的食品,可能有变质现象。

Ⅲ区,新增的水为自由水,(截留+流动)多者可达20g H2O/g干物质可结冰,可作溶剂划分区不是绝对的,可有交叉,连续变化3.在水分含量一定时,可以选择哪些物质作为果蔬脯水分活度降低值?答:在食品中添加吸湿剂可在水分含量不变条件下,降低Aw 值。

吸湿剂应该含离子、离子基团或含可形成氢键的中性基团(羟基,羰基,氨基,亚氨基,酰基等),即有可与水形成结合水的亲水性物质。

如:多元醇:丙三醇、丙二醇、糖无机盐:磷酸盐(水分保持剂)、食盐动、植物、微生物胶:卡拉胶、琼脂…4.食品中的水分活度Aw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如何?答:(1)Aw w与微生物生长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水,适宜的Aw一般情况如下:Aw <0.90 大多数细菌不能生长<0.87 大多酵母菌不能生长<0.80 大多霉菌不能生长0.8~0.6 耐盐、干、渗透压细菌、酵母、霉菌不能生长<0.50 任何微生物均不生长繁殖(2)Aw w与酶促反应水可作为介质,活化底物和酶A w < 0.8 大多数酶活力受到抑制A w= 0.25~0.3 淀粉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抑制或丧失活力而脂肪酶在A w=0.1~0.5仍保持其活性,如肉脂类(因为活性基团未被水覆盖,易与氧作用)(3)Aw w与非酶褐变A w < 0.7 A w 升高,V升高,A w = 0.6~0.7 A w最大A w > 0.7 A w降低(因为H2O稀释了反应物浓度)(4)Aw与脂肪氧化酸败影响复杂:Aw w < 0.4 Aw w↑ V ↓( MO2—H2O 阻V)Aw w > 0.4 Aw w↑ V ↑(H2O溶解O2,溶胀后催化部位暴露,氧化V↑)Aw > 0.8 Aw w↑ V↑ (稀释浓度)(5)Aw w与水溶性色素分解,维生素分解Aw ↑ V分解↑第三章碳水化合物名词解释1.焦糖化褐变:糖类物质在没有氨基化合物存在下,加热到熔点以上(蔗糖200℃)时,会变成黑褐色的色素物质,这种作用称为焦糖化褐变。

2.美拉德反应:凡是羰基与氨基经缩合,聚合生成类黑色素的反应称为羰氨反应。

又称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

3.甲壳低聚糖:是一类由N-乙酰-D氨基葡萄糖或D-氨基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低聚合度水溶性氨基葡聚糖。

4.转化糖:蔗糖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称为转化糖(旋光发生改变)5.预糊化淀粉:由淀粉浆料糊化后及尚未老化前,立即进行滚筒干燥,最终产品即为冷水溶的预糊化淀粉。

(淀粉浆—→糊化—→滚筒干燥—→预糊化淀粉)特性:易于溶解,似亲水胶体。

6.变性淀粉:为适应食品加工的需要,将天然淀粉经物理、化学、酶等处理,使淀粉原有的物理性质,如水溶性、粘度、色泽、味道、流动性等发生变化,这样经过处理的淀粉称为变(改)性淀粉。

问答题1.什么叫淀粉的糊化?糊化的本质是什么?影响淀粉糊化的因素有哪些?试指出食品中利用糊化的例子。

答:(1)在一定温度下,淀粉粒在水中发生膨胀,形成粘稠的糊状胶体溶液,这一现象称为"淀粉的糊化"。

(2)糊化的本质:水进入微晶束,拆散淀粉分子间的缔合状态,使淀粉分子失去原有的取向排列,而变为混乱状态,即淀粉粒中有序及无序态的分子间的氢键断开,分散在水中成为胶体溶液。

(3)影响淀粉糊化的因素:A.淀粉结构:结构紧密的淀粉,糊化温度高(难糊化);直链淀粉含量高的,糊化温度高B.温度:是糊化的决定性因素C.水分: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为了使淀粉充分糊化,水分必须在30%以上,水分低于30%糊化就不完全或不均一。

D.糖:(可溶性)可推迟糊化时间E.脂类:(乳化剂)脂类可与直链淀粉形成络合物,抑制糊化。

F.pH:pH=10 溶胀速度提高,强碱可使淀粉在常温下糊化。

(4)应用:方便食品的制作,提高淀粉的α化程度,即彻底糊化,迅速脱水至〈10%,在较长的时间内不易老化。

2.什么叫淀粉的老化?影响淀粉老化的因素有哪些?谈谈防止淀粉老化的措施。

试指出食品中利用老化的例子。

答:(1)已糊化的淀粉溶液,经缓慢冷却或室温下放置,会变成不透明,甚至凝结沉淀,这一现象称为"淀粉的老化"。

(2)影响因素:A.直链淀粉易老化,支链淀粉不易老化B.淀粉分子量的大小淀粉分子量大,聚合度高,肩并肩作用的位点就多,但链的定向却比短链难,所以中等聚合度的淀粉似乎更易老化。

C.无机盐,一般易使老化,磷酸盐抑制老化D.含水量,30-60%最易老化,〈10%不易老化E.温度,2-4℃时最易老化,〉60℃或〈-20℃不易老化F. pH=7最易老化,pH〉10或pH〈7比较慢G.脂类及单甘酯等乳化剂,阻止老化(3)防止老化的措施:A.加入磷酸盐;B.高温〉60℃或低于〈-20℃保存;C.加入脂类物质(4)应用:粉丝的制作3. 何为羰氨反应褐变?羰氨反应褐变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在食品加工中如何抑制羰氨反应褐变?答:(1)凡是羰基与氨基经缩合,聚合生成类黑色素的反应称为羰氨反应。

又称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2)影响因素a、结构戊糖 > 已糖 > 双糖半乳糖 > 甘露糖 > 葡萄糖 > 果糖醛糖 > 酮糖一般胺类 > 氨基酸、肽 > 蛋白质碱性氨基酸(末端)的氨基易褐变,如赖、精、组b、温度T↑,V↑,增加10℃,V↑3-5倍。

30℃以上快,20℃以下慢,低温防止褐变c、氧气:室温下氧能促进褐变,氧促进V C、脂肪氧化褐变。

d、水分10-15%H2O最易褐变,干燥食品,褐变抑制,<3%(冰淇淋粉)e、pHpH>3时,pH↑,V↑,pH=7.8-9.2 V↑↑pH≤6,V增加慢f、金属催化,V↑(Fe3+,Cu2+)g、亚硫酸盐阻止生成薛夫氏碱,N-葡萄糖基胺(3)羰氨反应褐变的控制a、使用比较不易发生褐变的食品原料b、降温c、降低氧气浓度,采取真空、充氮包装d、控制水分含量e、适当降低pHf、形成钙盐,氨基酸与钙形成不溶化合物,与亚硫酸盐有协同作用。

g、加入亚硫酸盐阻止生成薛夫氏碱,N-葡萄糖基胺h、生物化学方法对含糖量微的食品,可以加入酵母用发酵方法去糖;用葡萄糖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去糖R·CHO+O2+H2O=R·COOH+H2O2H2O2――→2H2O+O2第四章脂类名词解释1.过氧化值:表示油脂氧化程度的指标。

按规定方法,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油脂试样中加入碘化钾后的碘量,每公斤油样所需硫代硫酸钠的毫克当量数。

也可用1Kg油脂中的活性氧毫摩尔量(mmol O2/Kg油脂)表示。

2.油脂的可塑性:在一定外力范围内,油脂具有抗变形的能力,在较大外力的作用下,可改变形状的性质(如巧克力),在较小力的作用下不流动,较大力下可流动(如奶油)。

3.油脂的改性:油脂的改性就是借助于物理化学手段,通过对动物、植物油的加工,改变甘油三酸酯的组成和结构,使油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发生改变使之适应某种用途。

4.油脂的酪化性:油脂在空气中搅拌打时,空气可呈现细小气泡被油脂包容,油脂的这种含气性质称为酪化性。

5.油脂的自动氧化:油脂暴露在空气中,不需额外条件作用,由于油脂的不饱和脂肪酸与氧作用,自发地进行氧化作用的现象。

6.油脂的酸价:指中和1克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7.油脂的酸败:油脂或含油脂食品,在贮藏期间因氧气、日光、微生物、酶等作用,发生酸臭不愉快气味,味变苦涩,甚至具有毒性,这种现象称为油脂酸败。

问答题1. 油脂自动氧化的机理是什么?降低油脂自动氧化的措施有哪些?答:(1)油脂自动氧化的机理:为游离基反应,可分为三个阶段:引发:RH(hυ,M n+)--→R·+·H传递:R·+O2--→ ROO· ROO· + RH--→ ROOH +R·终止: R·+ R·--→R-R R·+ ROO·--→ROOR ROO·+ ROO·--→ROOR + O2(2)影响油脂自动氧化速度的因素:①脂肪酸组成A、V双键多>V双键少>V双键无B、V共轭>V非共轭②温度温度升高,则V升高例:起酥油21~63℃内每升高16℃,速度升高2倍③光和射线光促进产生游离基、促进氢过氧物的分解,(β、γ射线)辐射食品,辐射时产生游离基,V增加,在贮存期易酸败。

所以,油脂食品宜避光贮存.④氧与表面积V∝A脂⑤水分影响复杂AW=0.3~0.4 V小AW=0.7~0.85 V大⑥金属离子重金属离子是油脂氧化酸败的催化剂A、可加速氢过氧化物分解B、直接作用于未氧化物质C、促进氧活化成单重态氧和自由基 Pb2+>Cu2+>Sn2+>Zn2+>Fe2+>Al3+⑦抗氧化剂能有效防止和延缓油脂的自动氧化作用的物质可终止链式反应传递A·无活性,不引起链式传递AH+R·-----RH+A·AH+ROO·-----ROOH+A·A·+A·------AAAH能延长诱导期,需在油脂开始氧化前加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