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审美个性美术教育论文
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当今社会,审美能力被认为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美术教育正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从小学美术教育的定义、意义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小学美术教育的定义和意义小学美术教育是通过美术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创造能力和综合艺术修养的过程。
它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美术活动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和体验美、感受美、创造美,同时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创作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教育除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外,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审美能力是人类的基本素质之一,它决定了一个人对美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在当今社会,美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魅力。
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小学美术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举办美术展览、举办绘画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增强他们的审美情感。
2. 重视美术教材的选取和使用美术教材是小学美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该重视美术教材的选取和使用,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审美需求,精心设计和选择美术教材,使之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3. 注重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美术教学论文(优秀5篇)
美术教学论文(优秀5篇)儿童彩铅画教学的尝试【摘要】彩色铅笔是最普通,但也是被很多人忽略的绘画工具,笔者由一次偶然的辅导,而引发用彩铅来画儿童画的想法,本文针对彩铅的特点,分别从彩铅画的优势、可行性来进行阐述,并总结了一些在实践中笔者认为行之有效的、能提高学生创造力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彩色铅笔儿童绘画简便优势方法偶然的一次机会,我辅导学生画画,因为学生没有带颜料,便顺手拿了我平时备用的彩色铅笔,让他用彩色铅笔来涂色,没想到,画了以后,效果特别好,画面不仅色彩饱满、色调清新、而且笔触细腻丰富,也很有层次感,更重要的是学生特别喜欢这种绘画工具,一画就停不了笔,因为其细腻、丰富、且操作简便的特性,让孩子们大大增强了对绘画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对达到美术教育的目的有着积极的作用。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彩铅儿童画的教学进行阐述:一、进行儿童彩铅画教学的特点优势及可行性1.彩色铅笔特点和优势彩色铅笔: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像运用普通铅笔一样自如,同时还可以在画面上表现出笔触来,对于学生来说作画工具相对简单,便于掌握。
彩铅为儿童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尤其技法的多元性和较少的束缚,能够使学生自由地表达,一封信或一个贺年卡、一个笔记本,他们都可以用便于携带的彩铅画、漫画或者卡通画来装饰,也可以在卡通画中刻画他们的故事,通过它来反映愿望,与同龄人交流。
彩铅画教学不需要投入过多资金,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中小学都能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因此,彩铅卡通画易于推广与普及。
2.彩铅儿童画是极富吸引力的课程资源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努力使美术课变得更有吸引力,但常使许多教师感到头痛的是美术课学生总是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带作画工具,甚至干脆做其他科目的作业等,特别是小学中、高年级以上学生。
一方面学生在这一年龄阶段正进入美术学习的“危险期”;另一方面由于美术非考试科目,学生忙于应付考试;再一方面与学生不能有效地欣赏美术作品,美术课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对学生没有吸引力等等因素造成的。
美术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美术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摘要美术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也不仅仅是提高审美情趣与水平的过程,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具有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美术教学心理素质审美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5-0117-022004年马家爵锤杀四名大学生一案引起了全社会的震动,曾经让中国人愤慨和诅咒了好长一段时间。
一名成绩优秀的大学生是如何做出这种极其残忍的事情。
事后的详尽调查使人们了解到,马家爵在日常生活中就比较孤僻压抑,而这种性格并不是在一朝一夕形成的,是由于长期的心理抑郁、心理的不平衡得不到缓解造成的。
今天,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势在必行,一个健康的社会人,也应该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重视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
美术课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等,具有重要价值。
早在五十多年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提出了心理素养培养的概念,而且提到美感、意志和创造等方面的知识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在这里要特别提出的是,健康的心理品质离不开德育的培养。
在新课程改革中强调,任何一门课程都应该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放在首位,其次是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最后才是知识的传授。
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首先要让学生懂得热爱自然和生活,在这方面,美术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笔者认为,美术教学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方面有着与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独特的作用。
如何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艺术欣赏“艺术欣赏是人类高级的复杂的特殊的精神活动,通过艺术创造意识对自然现实的直接反映成间接折射,人类在一个不断发现美和不断创造美的精神活动过程中,认识自身,寻求自身的价值,并在肯定自身存在价值的过程中,实现其本质力量。
美育的意义和作用论文
美育的意义和作用论文美育的意义和作用简介美育,即美术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审美情操、提高美术素养的教育形式。
它在学生的个性发展、情感教育、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美育的意义和作用并阐明其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
一、美育的意义1.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美育能够通过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和表现能力,进一步开启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通过美术创作,可以自由地展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个性,提升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的能力。
2.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美育可以通过欣赏、创作和思考艺术作品,帮助学生表达情感、理解情感,使他们更好地面对自己的情感问题。
艺术作品是情感的转化和诉求的载体,通过学习欣赏和创作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提高情感认知和识别能力。
3.塑造学生的审美情操美育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有助于塑造他们的审美情操。
艺术作品的欣赏需要对色彩、形状、构图等要素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学生通过学习艺术作品,可以培养自己对美的敏感和洞察力,提升审美情操。
4.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美育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学生通过学习美育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以及批判性思维等综合能力。
这些综合能力不仅能在美育领域得到应用,还可以促使学生在其他学科和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二、美育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美育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创造性思维。
艺术创作要求学生以非传统的方式思考和表达,进而开启他们的创造潜能。
学生在美育课堂上的创造性实践,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灵活思维。
2.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个性发展美育是学生进行自我表达和展示的重要途径,通过艺术创作,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并展现自己的个性特点。
这种自我表达和展示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建立自信心和个人价值观,塑造自己的独特个性。
3.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美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艺术作品,能够观察到画面的细节、色彩的变化和形状的变化,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有关美术教育的论文
有关美术教育的论文美术教育要为现代化建设,为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作出贡献,就不能把美术教育仅仅局限于绘画技能一个方面,美术教育还涵盖了很多内容。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有关美术教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有关美术教育的论文篇一《谈美术教育的目的》摘要:教育目的,或曰教学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问题,是这些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目的一旦确定,必将制约、影响着所有教育、教学行为的实施操作。
我国过去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以及高等美术教育,基本上是以技能训练作为主要内容,这种“纯绘画性目的”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所存在的一种巨大的片面性,就是从根本上把丰富性、多样性、综合性的美术教育等同于一种单一性的艺术训练。
这无疑限制了美术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门类应该具有的更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美术教育;心理;创造性;审美引言:我们应当树立一种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的“超绘画性目的”的现代美术教育观念,学校美术教育的具体任务和目标都应从此观念出发,并采取措施加以落实,从根本上树立起美术教育应有的地位,实现其真正的价值.正文:美术教育要为现代化建设,为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作出贡献,就不能把美术教育仅仅局限于绘画技能一个方面,美术教育还涵盖了很多内容。
一、培养审美意识是美术教育的核心。
美术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美术教育主要是通过鉴赏和创造教学来完成审美教育的,具体地说,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端正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
培养人的审美感觉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目标指向审美能力,并不排斥诸如“双基”、“观察”、“想象”、“创造”等能力的培养,关键是要理顺其中的主从关系。
在众多关系中,审美能力是纲其他能力是目,纲举才能目张;审美能力是皮,其他能力是毛,无论是绘画、工艺或雕塑的教学,只不过是提高审美能力的载体,诸等能力的培养应当视为达到审美目的的手段和媒介。
美术教育对小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影响研究
美术教育对小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影响研究引言: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小学生来说,早期的美术教育对于他们的视觉感知、审美意识和创造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美术教育对小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操作建议,以促进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的发展。
一、美术教育对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的影响美术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绘画、造型、色彩等艺术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加细致入微地观察和感知事物,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
研究表明,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帮助他们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此外,通过绘画和创作,学生能够培养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自己的思辨能力。
二、美术教育对小学生情感和情绪发展的影响美术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通过绘画和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内心的感受转化为具象的艺术形式,并与观众进行沟通和交流。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还有助于他们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情感,培养良好的情感管理能力。
同时,美术作品也可以成为学生情感交流和个性展示的媒介,促进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的形成。
三、美术教育对小学生社交能力的影响美术教育为小学生提供了交流和合作的机会,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团体绘画和创作活动,与同伴合作完成艺术作品。
这种合作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还能够增强他们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此外,通过欣赏和评价他人的艺术作品,学生能够培养尊重他人并欣赏不同文化和艺术风格的能力,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四、美术教育对小学生创造力的影响美术教育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对小学生的创造力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学生被鼓励提出独特的想法,发散性思维得到培养,他们不再受限于传统的思维模式,而是敢于尝试新的表现形式。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10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10篇)第一篇: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精神一、教学个性设计为创新精神培养提供可能一份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学设计必需关照到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个性认知的充分结合。
这样的个性化设计在教学目标上必须明确想象力培养要求,如在空间想象力上的要求、形象思维上的要求,并加以机制干预以期达到较好的“创造”效果。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个性化教学设计一般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以获得更为感性的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儿童的表象;(2)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能充分给予时空关照,尊重个体感知,以打开个体想象的大门;(3)引导学生关注相关材料丰富认识,以发展儿童的空间想象能力;(4)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合作、充分体验生活、积极实践不断丰富生活经验,为发展良好的想象力创设条件;(5)不刻意追求图画的完整与美观,重点关注孩子的创造力发展。
二、情境控制是创新精神培养的关键因素众所周知,美术作品在表现上往往是静态的呈示,然而我们关注到它所表现的内容又往往是动态的。
由动态向静态的转变自身就是一种创造,画疾驰的汽车、飞翔的小鸟、流动的溪水等。
用静态作品来表现动态美也是美术的一种表现手段,重在创造的美术创作学习活动,要求教师尤为关注在提供素材、指导观察素材的过程中展示素材的情境空间创设,这是呼唤学生与素材产生共鸣的主要手段。
这里讲到的情境空间包括了观察素材、空间背景等,当然更包括了学生。
我们希望的情境就是学生能够走入的空间,这样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擦出火花。
通过图示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影响情境空间教学效果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观察素材、空间背景、学生。
这几个方面中所展示的几个要素有许多是可以控制的,如素材的呈示方式、时间、展示过程等;还有空间背景的素材选择与展示方式,都是可控的内容。
在学生方面,我们可加以影响的可能是对素材的认知,至于技能、审美等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方面,以期对其他的控制展示达到情境空间创设的最大效益。
小学美术论文范文(强烈推荐5篇)
小学美术论文范文(强烈推荐5篇)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小学美术新课标的出台,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对教师的教学也有了很大的挑战。
尤其是增强现实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使得该技术以它独特的虚实结合的优势引起教育界各领域学者的关注。
我们在这里分享五篇小学美术论文,希望对你有用。
小学美术论文范文一题目: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探究摘要:小学美术课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丰富的美术知识和初步的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美的教育中培养出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审美观,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教育的策略:一是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二是在学生进行美术作品创作中进行心理教育,三是在美术实践活动中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
关键词:美术教学;心理;心育美术课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丰富的美术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美的教育中获得健康、和谐、良好的心理教育,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因此,在工作中我尝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并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1.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人们发现美术作品及其构成因素均具有良好的心理治疗作用。
英国心理学家斯宾塞曾经说过:"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便失去了一半,这就会给各种疾病的入侵洞开了门户。
";尼罗河畔胡夫金字塔那宏伟的形体和三角形的稳定造型,曾给千百万埃及的奴隶造成巨大的心理震慑。
蜿蜒逶迤的万里长城、雄壮飞舞的中国龙,是中国气派和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无不给每一个中国人心理上注入激情和活力。
所有这些都足以证实了美术作品在人心理上产生的巨大作用。
心理学家还认为各种图案、标志,甚至单一的美术造型因素,例如某种线条、某种形状、某种颜色、某种构图,均可被视为传达特定联想信息的符号,给人以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影响。
例如:水平线的开阔感、三角形的安定感、波形的动感、折线的烦躁不安感、旋形的弦晕感等等。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范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范文摘要:随着美术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笔者深刻地体会到美术教学课改的重心在于美术的教学语言、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小学生这个特定年龄的创新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谈笔者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小学生美术课兴趣创新能力观察能力小学生美术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教学界的重视。
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是为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注重培养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美术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合作互动学习,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小学学习过程中创新能力的挖掘,笔者就此谈一点教学体会:一、美术教学首先要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前作好充分的教学准备。
比如:在教学小学三年级第五册第6课《水墨画动物》时,我在课前用了不少的时间精心准备了多幅动物水墨画的作品。
刚上课时,我向小学生展示了那些精心准备的美术作品,他们马上被作品所吸引、感染,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
当我问他们是否想学习水墨画时,个个欢呼雀跃,学习热情高涨,有些迫不及待的感觉。
因为他们想学,所以那堂课他们学得很认真、很投入;又因为他们的认真和投入,所以个个画得都很棒,虽然笔墨稚拙,但是每一幅画都表现得生动有趣,彰显着个性。
这就使我感觉到学习美术,兴趣很关键。
为了提高学生在美术课上的学习兴趣,我还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物质材料,比如旧报纸、硬纸板、废旧瓶罐、旧毛线等,引导学生通过剪、拼、贴、折等进行手工制作,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兴趣成为他们上好美术课、学好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我还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让他们欣赏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开阔他们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由此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高中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影响
高中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影响在高中阶段,学生们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
美术教育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审美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熏陶逐渐形成。
高中美术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和实践的平台,让他们能够接触到各种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从而开拓视野,提高对美的感知和理解。
首先,高中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在美术课堂上,学生们有机会欣赏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
从古代的石窟壁画到现代的抽象绘画,从中国的山水画到西方的油画,这些丰富多样的作品就像一扇扇窗户,让学生们看到了五彩斑斓的艺术世界。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观察、分析和比较,学生们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色彩、线条、形状、构图等元素所传达的美感,从而逐渐学会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
其次,高中美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
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要感受作品的外在形式美,还要深入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历史背景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师会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作品,探讨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这种深入的思考和探讨能够让学生们形成自己的审美标准和评价体系,学会辨别什么是真正的美,什么是表面的、肤浅的美。
从而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审美现象时,能够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
再者,高中美术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美术是一门强调实践和创新的学科,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机会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他们可以将自己对美的理解和感受通过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
从最初的模仿到后来的独立创作,学生们不断地挑战自我,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用不同的材料、技法和表现形式来展现心中的美。
这种创造力的培养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在美术领域有所收获,还能够迁移到其他学科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创新思维。
此外,高中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
美术审美期末总结范文
美术审美期末总结范文首先,美术是一门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学科。
在课堂上,老师经常给我们布置创作作业,要求我们自由绘制、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让自己的作品更加独特和有个性。
学习美术,不仅仅是模仿,更重要的是要有独创性,要敢于尝试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其次,美术也是一门需要细致观察和表达能力的学科。
在学习绘画和摄影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观察对象的细节,捕捉其独特之处,并通过绘画或摄影的方式来表达出来。
例如,在素描课上,我们要观察人物或物体的线条、阴影、比例等方面,将其准确地表现在画纸上。
通过这样的实践,我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得到了提高,并且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此外,美术也是一门需要艺术修养的学科。
在学习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的课程中,我们了解到了世界各个时期的艺术发展历程,以及各个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通过这些学习,我对艺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除了课堂学习,我还参观了一些艺术展览和画廊,亲身感受了各类艺术作品。
这些展览不仅丰富了我的艺术见闻,也让我更接触到了当代艺术的一些前沿和新潮的作品。
通过与艺术家的交流和对作品的观察,我进一步了解了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比如,在绘画技巧方面,我常常感觉自己的水平提升缓慢,特别是在处理细节和透视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加强了对基本技法的练习,多参考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并通过老师的指导不断改进自己的绘画技巧。
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我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未来,我希望继续学习美术,提高自己的绘画和设计水平。
我计划参加更多的艺术展览和画廊,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激发更多的灵感。
在此基础上,我还希望能够尝试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如雕塑、装置艺术等,以丰富自己的艺术语言和形式。
总之,通过本学期的美术学习,我不仅提高了审美能力,也增加了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关于美术教育的毕业论文(最新4篇)
关于美术教育的毕业论文(最新4篇)由于种种原因,美术教育仍然是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作为美术教师应更新观念,齐心协力提高美术教育的地位和质量,为提高全民整体素养作出应有的贡献。
山草香整理了4篇关于美术教育的毕业论文,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美术教育毕业论文。
《美术教育策略》[摘要]美术教育是全方位,多元化的教学,在教学中老师是发挥传道授业的启蒙家,因此,如何教好每一节课,都事关学生美术素质提高。
[关键词]美术教育策略教师技能素质多元美术文化1.简论美术教育美术课堂教学是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实施艺术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
美术课堂教学是教师根据美术的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教材安排,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素质教育活动,美术课堂的教学活动方式主要有:教师的讲述,提问,师生之间互动中的交流与讨论,技能训练,课堂展示等。
课堂的教学方式可以扩展为课内与课外,室内与室外,校内与校外等多种渠道,多角度的进行,新型的课堂是教师展示魅力的舞台,是教师体现价值的场所,也是教师生命飞扬的地方,同时,课堂还是教师引导学生发展,唤醒学生潜在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生命活力的场所。
我们在讨论教堂教学的成功率和有效性的时候,始终强调的是教师在有个性的课堂教学中能否让学生获得了知识的发展。
课堂教学的高成功率和有效性目标追求是取决于教师的课堂里的教学智慧,课堂里的智慧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精神,专业素养,教学能力,教学经验,教学过程与辅导方式的选择,以及偶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2.调动一切手段,提高学生美术能力青年学生的艺术发展,应视为是个体身心素质继续发展的过程随着青年学生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艺术阅历的逐渐提升,他们的艺术创作也会自然向前发展,美术教育的目的仍以素质教育为准则,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即提高审美修养,培养创造精神和能力,发展多元美术文化。
一直以来,许多教师都把美术教育重点放在解决专业写实技能方面,把教育研究的重心放在解决专业素描学习问题上,其结果导致美术教育的路子越来越窄,对学生成长也并无益处。
注重美术欣赏教学,提升学生审美素养[论文]
注重美术欣赏教学,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美术欣赏课对学生美术观念的形成,对培养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欣赏课教学中应把传授知识、德育渗透及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提高基本素质和能力。
美术欣赏课有效教学审美素质美术教育是综合人的心理、生理及情感特征很强的艺术教育活动,而素质教育就是要达到理性及感性的统一。
注重学生的品质、情感、兴趣、应变能力、生活能力、创造能力及个人价值等方面的培养与提高,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一个适合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所以,如何处理好美术学科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如何通过美术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这些观念及理论方面的问题,我们从事美术教育的教师要有清楚的认识,然后才能有效地通过美术教学去提高学生素质。
美术是视觉艺术,人们的视觉在提供人们生活信息的过程中,有观察识记的过程,也有感官好恶的斗争过程,所以美术教育可以产生美化心灵和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抓住这一特性,不失时机地去塑造学生美好心灵,从思想上接受美的陶冶。
现在美术教材是在不断探索和改革的过程中,按照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为核心,完美教材的知识结构,建立以知识教学与欣赏、创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标准,使学生将掌握美术基本原理欣赏及创造实践活动相结合,将接受艺术观念、设计意识为教育内容的欣赏,学科知识面精细广泛,其中欣赏课侧重于美术知识的传播,欣赏方法的学习,美术观念的形成和欣赏评价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美术教学中的欣赏课,虽然占的比例不大,但对学生美术观念的形成,对培养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欣赏教学时,可采取归类法,有重点、有目的地教学,把握住教材的知识点和基本欣赏能力的训练,把传授知识、德育渗透及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提高基本素质和能力。
在欣赏教学中,对于中国古代美术作品,重点在于了解艺术成就和特点,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的独特风格和艺术特点。
中学美术课堂教研论文(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美术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本文通过对中学美术课堂教研的探讨,分析了当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旨在提高中学美术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教研;问题;策略一、引言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学美术课堂是学生接触美术知识、提高美术素养的主要场所。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中学美术课堂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为此,本文通过对中学美术课堂教研的探讨,以期提高中学美术教学质量。
二、当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部分中学美术教师的教学内容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关注。
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教学方法单一当前,许多中学美术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课堂氛围较为沉闷。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3. 评价方式不合理部分中学美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于注重结果,忽视了对学生过程的关注。
这种评价方式容易导致学生为了追求高分而忽视了对美术技能的培养。
4. 资源配置不足由于经费、场地等因素的限制,部分中学美术教学资源配置不足,影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改进策略1. 优化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实际中学美术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通过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感受美术的魅力。
2. 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学美术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完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过程中学美术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过程表现。
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初中美术表现形式范文
初中美术表现形式第一篇范文:初中美术表现形式美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自古以来就在人类文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初中阶段,美术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促进个性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美术的表现形式,以期为广大师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绘画艺术绘画艺术是美术教育中的基础,包括素描、水彩、油画、版画等。
在初中阶段,绘画艺术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以下是绘画艺术教学的一些建议:1.注重线条表现:线条是绘画的基础,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用线条表现形状、质感、空间等。
2.培养色彩感知:色彩是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教授学生色彩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色彩搭配能力。
3.强化构图意识:构图是绘画的骨架,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画面布局,掌握构图原则。
4.激发创意表达: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勇于创新,将内心情感融入绘画作品中。
二、雕塑艺术雕塑艺术是三维空间的造型艺术,包括泥塑、木雕、石雕等。
在初中阶段,雕塑艺术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
以下是雕塑艺术教学的一些建议:1.掌握雕塑基本技法:教授学生泥塑、木雕、石雕等基本技法,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2.培养审美情趣:通过欣赏经典雕塑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雕塑艺术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审美品位。
3.强化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发挥个性,将独特的视角和思考融入作品中。
4.注重实践与合作:组织学生参加雕塑创作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设计艺术设计艺术是一种实用艺术,包括平面设计、建筑设计、产品设计等。
在初中阶段,设计艺术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设计艺术教学的一些建议:1.教授设计基本原理:引导学生了解设计艺术的基本原则,如形式与功能、美观与实用等。
2.培养审美素养:通过欣赏经典设计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激发他们的设计灵感。
3.强化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加设计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初中美术教学的艺术素养范文
初中美术教学的艺术素养第一篇范文:初中美术教学的艺术素养在当今社会,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因为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更因为它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阶段是学生美术素养的关键时期,美术教学不仅要注重技能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美术教学的艺术素养。
一、美术教育的内涵与价值美术教育是指通过美术课程,引导学生认识美、体验美、创造美,培养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的过程。
美术教育具有以下价值:1.提高审美能力:美术教育可以使学生具有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2.培养创造力:美术教育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勇于创新,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3.锻炼观察力:美术教育要求学生观察事物细节,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4.强化动手能力:美术教育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5.促进个性发展:美术教育尊重学生差异,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6.绘画素养:绘画是美术教学的基础,包括素描、水彩、油画等技法。
绘画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表现手法。
7.雕塑素养:雕塑是一种三维空间的造型艺术,初中阶段应引导学生了解雕塑的基本技法和审美特点。
8.设计素养:设计是指在审美观念指导下,运用创意和手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初中美术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9.书法素养:书法是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初中阶段应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技法和美学原则,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10.摄影素养:摄影是一种现代视觉艺术,初中阶段可引导学生学习摄影的基本技巧,培养观察和记录生活的能力。
11.审美素养:审美素养是指学生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审美观念、审美评价能力和审美情趣。
初中阶段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独立审美意识。
三、初中美术教学策略1.激发兴趣:教师应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注重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浅析美术教育与学生审美个性的发展
义 。而尊重 每个 人独特 的审美个 性是 审美个 性发展 的关键 。
二、 美 术 教 育 发 展 学 生 审 美 个 性 的 途 径 与 方 法 ( 一) 尊 重 学 生 的个 性 重 视 学 生 审 美 能 力 差 异
精神 世界 , 是 很 好 的表 现 。 这 教 会 我 们 在 美 术 教 学 中要 做 到 坚
( 一) 美 术 个 性 的概 念
审美 个性 就是说 我们 人在美 术 的审美 活动 中因 为身体 和 心 里上 的不一 样表 现 出来 和别 人不 一样 而且 比较平稳 的个 性 特点。 从 人 的个体发 展来 讲 , 审美个 性是 我们人 人 品发展 的重 要 组成 部分 。 审美个 性 主要 由审美态 度 、 审美趣 味和 审美心 理 能 力等 等几个 方面 的 内容组成 。一些 美学 家对 审美态 度都 有
的, 试想 , 当人 们 的 审美 标 准 、 审美 理想 、 审美 喜好 达 到 一 致
时。 社会 将是 一个毫 无生机 的社 会 , 将 会 失 去 它 丰 富 多 姿 和 广
他 们在 审美 个性方 面也 得到发 展 。每个 人的审 美感 觉都 是不
一
样的, 都 有一 定的规 律 , 在 审美教 育方 面还有很 多 问题 等待
【 关 键 词】 个性 ; 审 美发 展 ; 美 术教 育
【 中图分 类号 】 J 2 O l
【 文献 标识 码 】 A
【 文章 编号 】1 0 0 7 — 4 2 4 4 ( 2 0 1 3 ) 1 1 — 3 0 7 — 2
美术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精选10篇)
美术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精选10篇)篇1:美术教育教学论文一、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理论依据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是将其课程相互渗透,互相补充。
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应用于美术教学中,有利于美术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以达到优化美术课堂教学,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一)初中美术学科的特点美术是一门艺术造型学科,也是视觉感官艺术。
美术教学都是以具体的感官形象为原型,形象的视觉效果直接影响美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
美术课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能够陶冶学生情感,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由于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作用,近年来,美术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在初级中学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信息技术具有开放性、全面性等特点,特别是网络的发展。
网络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
首先,网络的资料是动态的,网络上的资料始终处于更新状态。
它总是最前沿、最流行的学习素材。
其次,网络资料是丰富多彩的,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选择空间。
再次,网络资料是形象生动的,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学科教学中,将课堂教学引向互联网,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三)学生的感官需求美术是具有审美艺术的视觉形象。
美术作品需要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
美术教学必须将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作为教具,为学生提供感官刺激,让学生产生审美体验。
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将那些价值昂贵的艺术品展示出来,或演示作品的制作步骤和作品效果,这样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远高于教师的讲解。
网络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信息,将枯燥抽象的美术审美教育变得生动有趣,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激发了学习兴趣,优化了学习过程。
二、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的方法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可以实现教学统计和教学实施等各个教学活动的信息技术化。
(一)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美术教学设计1.美术学科是直观性、形象性强的学科。
在美术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利用网络搜集教学所需要素材,为教学设计提供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审美个性美术教育论文
当前,教育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就是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体现,而审美教育的实施当然离不开美术教育课程的发展,在美术教育中,审美教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审美个性是一个人性格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美个性对于自身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审美个性的不同,才能创造出丰富且别具特色的审美对象来。
同时在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发展的同时带来经济效益。
审美个性的发展也是人格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人的喜好、能力、素养各有差异,而审美个性肯定也会不尽相同。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让每个学生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其中个性的发展较为关键,这一点已被人们所认同。
审美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在美术教育中无疑是美术教学中重要的环节。
众所周知,美术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专业的艺术家,美术教育的目的既是开发思维、提高能力、开阔视野。
但最重要的是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净化心灵。
另一方面,美术教育是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的过程中收获美术知识,通过不断的感受、体验、鉴赏、品评提高人的审美趣味。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和了解已有的艺术手法、形式、风格的基础上,并能够较为熟练的运用这些技法和技巧,并对现有的风格特征与个性特色根据自己的所学去进行综合的评判,不断对自己的审美标加以反思,提高艺术观察力与敏感程度。
审美教育及学生审美个性的培养是美术教育中的重点;离开了美术教育来谈审美个性,就如同人离开了空气,审美个性也将变得毫无意义。
美术教育主要是通过鉴赏与品评优秀的作品及对
作品的感悟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
具体是通过客观形式的比较及对作品韵律与节奏的把握及美的规律的领悟和研究,从而把握形式美,培养和提高审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的鉴赏能力。
审美教育的基本特点就是培养学生富有想象能力及自由发挥的创造性等。
然而美术教育正是能把具体的蕴藏着情感的形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供其欣赏品味和领悟,从而收获不同的情感体验与境界的享受。
人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创造出来的美术作品,都能体现所在社会时代的历史背景,包含着对人类真善美的不同追求;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历史文化背景加以了解也可感受作者蕴含在作品中丰富的情感,领悟其中意境,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提高审美趣味,陶冶审美情操。
美术教育不较之于其他学科来说,他更为灵活性,没有绝对标准,也不会存在绝对的对错,自由认识上的差异与审美上的差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为自由,也不会感觉到压力,心情会比较的放松和愉悦。
所以美术教育符合形象性,自由性,情感性和愉悦性的特点,是审美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美术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
(一)尊重学生审美个性的差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美术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画画的材
料也丰富多彩,可以满足不同人的各种需求,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更加方便了美术教育的进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根据自己的审美喜好去影响或者干涉学生的审美喜好,为适应不同学生的审
美喜好,应该多选择一些风格迥异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供学生欣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有所选择性的学习。
在讲解或分析作品时,切忌绝对化,鼓励学生在画画时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要有创新精神。
大胆的去尝试各种表现手法,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通过学生的美术作品,教师可以清楚看出学生所要表达的情感,顺着学生的逻辑思维,找出学生在作品中流露出来的优点;学生的画,往往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我们要指出一些手法上的不足,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并客观评价自己的作品。
(二)重视师生关系的培养
美术课现在之所以备受学生的喜爱,是因为美术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体会和美的享受。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学生往往是同教师一起来欣赏美和创造美。
教师与学生面对的是同一件属于师生共享的艺术品,双方不是艺术家和观众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是相互影响的。
传统教育只重视第一种模式,那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只是一个演讲的角色,是课堂上的主体也是主导者,学生则是被动的听讲,强制的接受教师所讲内容,听从老师的安排,赞同老师的观点,没有自己的主见,没有自己的想法,更加谈不上一点点的反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教师单方面的教,学生单方面的听,师生关系像两条平行线,没有任何的交集,更加不可逾越。
现在美术课上,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相互影响的;教师往往与学生一起来欣赏美和探讨美,
从而创造美。
教师在授课时,要多多考虑怎样对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避免那些不良的消极影响;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平时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个性,每个学生的个性都不一样,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思考的方向也不同,所画出来的画也各具特色。
要知道学生才是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尽可能地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激发学生热爱艺术,探索艺术,创造艺术的能力并有自己独立的审美观。
(三)编定适应学生审美个性发展的教材
美术教育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而教学的依据是教材。
传统的美术教材主要偏向于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
在短短的几十分钟里要学会一种甚至多种技法,是很困难的,学生根本无法理解与接受;而美术教材知识的连续性与完整性更加增大了学习的难度与高度,渐渐致使学生对美术学习失去了兴趣。
要想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在编制教材时要遵循一下几点:一是教学内容要灵活,能让学生有选择的可能;二是教材的内容要贴近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这样有利于个性的展现及审美情感的流露。
使学生确立自我对审美教育的认识与自我表达的自信。
(四)寻找适合学生审美个性发展的方法
随着科教改革,美术的新教材很吸引学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的兴趣,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个性也得到了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心理和身体的发展和情感的交流。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规律可寻,人们依照美的规律,创造了这个世界,同时也依照这个规律来发展自己,在评价学生审美个性时,要考虑到学生多个方面,体现其主体性,从而突出美术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多种功能,要意识到美术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和良好个性的形成。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学会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审美教育深入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中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美,感受美并创造美,最后去实现美术的审美价值。
在探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审美个性的形成与发
展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涉及到其他许多学科的知识,学生审美个性的发展其实也综合素质的体现,同时,也受到社会环境与当代美术教育观念的影响。
因此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多方面努力的结果。
总之,美术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个性心理及审美能力,在教学中实践中应尊重学生独特的审美感受,培养和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个性,最后把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学生完善人格和个性教育的重要部分。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