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链球菌肺炎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肺炎链球菌肺炎概述
五、治疗要点
2.对症及支持治疗 ● 卧床休息,多饮水,补充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 ● 入量不足者给予静脉补液,以及时纠正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剧烈胸痛者,给予少量镇痛药。 ● 当PaO2<60mmHg时,应予吸氧。 ● 有明显麻痹性肠梗阻或胃扩张时,应暂时禁食、禁饮和胃肠减压。 ● 烦躁不安、谵妄、失眠者给予地西泮5mg肌内注射或水合氯醛1~1.5g保留灌肠,禁用抑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肺炎链球菌是上呼吸道正常菌群。 当机体防御功能下降或有免疫缺陷时,肺炎链球菌可进入下呼吸道而致病。 ● 肺炎球菌的致病力是荚膜中的多糖体对组织的侵袭作用,首先引起肺泡壁水肿,迅速出
现白细胞、红细胞及纤维蛋白渗出,易累及胸膜而致渗出性胸膜炎。 ● 典型病理改变分为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和消散期。 ● 炎症消散后肺组织结构多无破坏,不留纤维瘢痕。
制呼吸的镇静药。
五、治疗要点
3.并发症治疗 ● 3d后体温不降或降后复升,应考虑肺炎链球菌的肺外感染或其他疾病存在的可能性。
● 怀疑脓胸者,应积极排脓引流。 ● 防治休克,发生感染性休克时应积极抢救。
六、预后
一般预后较好。 老年人,病变广泛、多叶受累,有并发症或原有心、肺、肾等基础疾病,以及存在免疫缺 陷者预后较差。
五、治疗要点
1.抗感染治疗 ● 首选青霉素G,用药剂量和途径视病情、有无并发症而定。
● 对青霉素过敏或感染耐青霉素菌株者,可用呼吸氟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 莫西沙星、吉米沙星等)、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等药物。
● 多重耐药菌株感染者可用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利奈唑胺。 ● 疗程一般为5~7d,或热退后3d停药,或由静脉用药改为口服,维持数日。
肺炎链球菌肺炎概述
肺炎链球菌肺炎ppt演示课件
片状阴影
多数3~4周后完全 吸收
. 17
定义
治疗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理及病理生 理
诊断及鉴别诊断
辅助检查
临床表现
并发症
.
18
诊断
典型症状与体征 胸部X线检查
初步诊断
确 诊
病原菌检测 ——
.
19 19
鉴别诊断
不典型病例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⒈
肺结核
• ① 肺结核史,结核中毒症状 • ② X线显示病变多在肺尖或锁骨 上下, • 密度不均,消散缓慢,且可形成 空洞或肺内播散 • ③ 抗感染治疗无效,抗结核治 疗有效 • ④ 确诊:痰中找到结核杆菌
辅助检查
并发症
.
23
治疗(一)-----抗菌药物的治疗
1.诊断后立即开始抗生素治疗 用药前先行细菌培养 2.首选药物: 青霉素G 青霉素过敏者:红霉素或林可霉素; 重症:头孢菌素一、二代,氟喹诺酮类等 3.疗程:通常为5~7天
24 24
.
我国肺炎链球菌耐药情况
对青霉素耐药 耐药率尚低 对大环内酯类 约10% 耐药程度也较低,但在儿童耐药率高,已发现MIC>32mg/L菌株
否?
)是?
• 病理改变分为哪四个时期?
• 临床表现? • 影像学改变? • 治疗原则?
. 29
红霉素耐药率为近50%
大部分同时对林可霉素耐药 单用大环内酯类治疗社区肺炎不妥当
.
25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 中度耐药:头孢丙烯、头孢噻肟 、头孢曲 松、氟喹诺酮类; 高度耐药: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
26
治疗(二)-----其他治疗
1.营养支持、休息
2.监测神智、生命征及尿量等,注意防止休克 3.保持呼吸道通畅 4、镇痛,祛痰,降温
肺炎链球菌和肺炎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The pictures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has a well-formed capsule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Company Logo
LOGO
Pneumonia
Epidemiology Pneumonia is a common illness affecting
approximately 450 million people a year and occurring in all parts of the world. It is a major cause of death among all age groups resulting in 4 million deaths (7% of the world's total death) yearly.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Gram-positive Grape-like-cluster no flagellum no spore Alpha hemolytic(α-溶血 or 草绿色溶血)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Type of thallus spearhead shaped arrange in pairs Cutting-edge reverse Blunt end relative
hat cause Pneumonia? Pneumonia is due to infections caused primarily by bacteria or viruses and less commonly by fungi and parasites. Bacteria are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 with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isolated in nearly 50% of cases.
肺炎球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ppt课件
探索更快速、准确的诊断 方法,如基因测序、生物 标志物检测等,以提高诊 断效率和准确性。
个性化治疗方案
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研 究更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 副作用。
疫苗和预防措施
加强对肺炎球菌疫苗的研 究和开发,同时推动相关 预防措施的普及和应用, 降低感染风险。
提供学习建议和参考文献
03
肺炎球菌感染的治疗
抗生素治疗原则和选择
01
早期、足量、联合、静脉给药
早期使用抗生素能够减轻症状、缩短病程,足量用药能够确保药物浓度
达到杀菌效果,联合用药能够提高疗效、降低耐药性,静脉给药能够确
保药物快速到达感染部位。
02
根据病原菌选择敏感抗生素
肺炎球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
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等。
接种时机
一般建议在季节转换、疫情爆发 等关键时期前进行接种。
个人防护措施
呼吸道卫生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如咳嗽 时用纸巾捂住口鼻、勤洗手等。
饮食调理
尽量避免与感染者接触,减少感染风 险。
锻炼身体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 力。
避免接触
保持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避免 过度油腻和辛辣食物。
医疗机构感染控制措施
严格执行手卫生
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手 卫生规范,减少手部细
菌传播。
呼吸道防护措施
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应 采取呼吸道防护措施,
如佩戴口罩等。
医疗器械消毒
对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 严格消毒,避免交叉感
染。
05
总结和展望
课件内容总结
病原学特征
肺炎球菌的生物学特性、分类、 致病机制等,帮助了解感染来源 和传播途径。
个性化治疗方案
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研 究更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 副作用。
疫苗和预防措施
加强对肺炎球菌疫苗的研 究和开发,同时推动相关 预防措施的普及和应用, 降低感染风险。
提供学习建议和参考文献
03
肺炎球菌感染的治疗
抗生素治疗原则和选择
01
早期、足量、联合、静脉给药
早期使用抗生素能够减轻症状、缩短病程,足量用药能够确保药物浓度
达到杀菌效果,联合用药能够提高疗效、降低耐药性,静脉给药能够确
保药物快速到达感染部位。
02
根据病原菌选择敏感抗生素
肺炎球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
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等。
接种时机
一般建议在季节转换、疫情爆发 等关键时期前进行接种。
个人防护措施
呼吸道卫生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如咳嗽 时用纸巾捂住口鼻、勤洗手等。
饮食调理
尽量避免与感染者接触,减少感染风 险。
锻炼身体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 力。
避免接触
保持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避免 过度油腻和辛辣食物。
医疗机构感染控制措施
严格执行手卫生
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手 卫生规范,减少手部细
菌传播。
呼吸道防护措施
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应 采取呼吸道防护措施,
如佩戴口罩等。
医疗器械消毒
对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 严格消毒,避免交叉感
染。
05
总结和展望
课件内容总结
病原学特征
肺炎球菌的生物学特性、分类、 致病机制等,帮助了解感染来源 和传播途径。
内科学_各论_疾病:肺炎链球菌性肺炎_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肺炎链球菌性肺炎>>>
治疗:
脓胸、心内膜炎、脑膜炎、肿瘤导致肺化 脓症;②其他病菌所致肺炎,或病原菌耐 药(1977年南非出现广谱耐药肺炎链球菌 菌株,须注意)。③青霉素过敏所致药物 热;④诊断错误。有时开始治疗有效,继 续治疗则无效。可能由于存在两种菌株混 合感染,一种敏感,另一种不敏感。此时 即应复查病菌种类及其对抗
内科学疾病部分:肺炎链球菌性肺炎>>>
病因:
部出现实变性病变;如细菌进入血流,引 起败血症,透过血-脑屏障引起化脓性脑 膜炎;偶亦可发生心内膜炎、骨关节炎等 化脓性反应。在发病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机 制是本菌能在宿主组织中大量繁殖并引起 强烈的化脓性炎症反应。肺炎链球菌的表 面蛋白A、黏附蛋白A和胆碱结合蛋白等, 可使细菌黏附到宿主上,神经
内科学疾病部分:肺炎链球菌性肺炎>>>
简介: 胸部外伤可使肺泡内水分积聚,支气管癌、 支气管扩张及肺脓肿等可引起支气管阻塞、 引流不畅,均可诱发本病。
内科学疾病部分:肺炎链球菌性肺炎>>>
病因:
肺炎链球菌性肺炎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 肺炎链球菌性肺炎
(一)发病原因 本菌呈矛头状,常成对排列,故亦可 称为肺炎双球菌。在液体培养中可呈短链 状。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周围可出现草绿 色环,菌落中部可因自溶酶的作用而呈脐 状或火山口状。用基因分类法本菌属于第 三群,即轻型链球菌群。本
内科学疾病部分:肺炎链球菌性肺炎>>>
治疗:
菌药物的敏感度。患者原有慢性肺病者, 此种混合感染较多见。对青霉素过敏者可 改用其他抗菌药物治疗。①头孢噻吩:1g, 每4h肌注或静注有效,但偶见有与青霉素 交叉过敏性,宜在用药前用头孢噻吩作过 敏试验,以排除过敏可能。②头孢唑林: 0.5g,每6h肌注或静注。③红霉素: 0.25g,每6h一
肺炎球菌肺炎
病因与发病机制
肺炎球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上呼吸道正常菌群, 只有当免疫力降低时方才致病。 以冬春季节易发,常与呼吸道病毒感染相伴行。多 见于青壮年、男性;或老年与婴幼儿。 肺炎球菌不产生毒素,不引起原发性组织坏死或形 成空洞。 有荚膜,其毒力大小与荚膜中的多糖结构与含量有 关。其致病力是由于有高分子多糖体的荚膜对组织 的侵袭作用,首先引起肺泡壁水肿,出现白细胞与 红细胞渗出,含菌的渗出液经Cohn孔向肺的中央部 红细胞渗出,含菌的渗出液经Cohn孔向肺的中央部 分扩展,甚至累及几个肺段或整个肺叶,因病变开 始于肺的外周,故叶间分界清楚,易累及胸膜,引 起渗出胸膜炎。
鉴别诊断
(一)首先与上、下呼吸道感染区别开来。 首先与上、下呼吸道感染区别开来。 呼吸道感染虽然有咳嗽、咳痰和发热等症状, 但无实质浸润,胸部X 但无实质浸润,胸部X线检查可鉴别。 (二)与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炎相鉴别。 与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炎相鉴别。
鉴别诊断
(三)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1.肺结核:多有全身症状,如午后低热、盗汗、疲 1.肺结核: 肺结核 乏无力、体重减轻、失眠、心悸。X 乏无力、体重减轻、失眠、心悸。X线胸片见病变 多在肺尖或锁骨上下,密度匀,消散缓慢,且可形 成空洞或肺内播散。痰中可找到结核分枝杆菌。一 般抗菌治疗无效。 2.肺癌:少数周围型肺癌X线影像类似肺部炎症,但 2.肺癌 少数周围型肺癌X 肺癌: 一般不发热或仅有低热。有时痰中带血丝。痰脱落 细胞和纤支镜检查等有助于诊断。
肺炎球菌肺炎
定义
肺炎球菌肺炎指的是:由肺炎球菌(又称肺 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 约占院外感染性肺炎的半数及院内感染性肺 炎的30%左右。 炎的30%左右。 通常急骤起病,以高热、寒热、咳嗽、血痰 及胸痛为特征。 X线胸片:肺段或肺叶急性炎性实变。 近年来因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致使本病的 起病方式、症状及X 起病方式、症状及X线改变均不典型。
肺炎(课件版)ppt课件
肺炎(课件版)
诊断
• 临床表现 • 胸片 • 血清学检查
肺炎(课件版)
病毒性肺炎
因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 肺部炎症。呼吸道病毒可通过飞沫和直接接 触传播。儿童常见、成人少见。
在非细菌性肺炎中,病毒性肺炎占 25-50%。
引起肺炎的病毒为腺V、流感V、副流 感V、呼吸道合胞V、水痘-带状疱疹V等。
• 血常规:WBC、NC正常或稍高,ESR↑, 痰咽拭子培养可分离病原菌。
• 血清学检查:2周后,冷凝集试验>1:32 抗体测定(IgM)>1:100。
• X线:多种形态片状浸润影,节段性分布, 下肺多见,有的从肺门附近向外伸展,经 3~4W后自行消散。
肺炎(课件版)
正位显示左中肺肺炎叶(课件模版)糊阴影,左肺门增大
3、咳嗽、咳铁锈色痰、剧烈胸痛,咳嗽及 深呼吸时加重。
4、大范围肺实变时,可出现气急、紫绀; 严重者出现感染性休克。
肺炎(课件版)
临床表现
5、全身体征:急性病容、呼吸频数、鼻
翼扇动、颜面潮红、发绀、口周疱疹。
肺部体征:早期仅有呼吸音增粗;实
变期患侧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可闻及
支气管呼吸音及湿罗音;消散期:可闻及
肺炎(课件版)
患者、男、24岁 病毒感染后引起ARDS 肺炎(课件版)
肺炎(课件版)
肺炎(课件版)
2003年6月13日
肺炎(课件版)
2003、8、27
肺炎(课件版)
肺炎的治疗
一、一般性治疗:休息、饮食 二、对症处理:退热、止咳、化痰 三、抗生素的应用:
原则:有的放矢、权衡利弊、剂 量适当,疗程充分
一、血常规: WBC>5万,N↑,核左移,中毒颗粒。
肺炎链球菌肺炎PPT课件
➢ 通常急骤起病 ➢ 以高热、 寒战、 咳嗽、 咳痰及胸痛为特征 胸部影像学检查呈肺段或肺叶急性炎症实变
定义
李彦华. 革兰氏染色原理[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6(S2):335-336.
病因和发病机制
致病菌:SP为革兰染色阳性球菌 有荚膜, 其毒力大小与荚膜中的多糖结构及含量有关 生物学特性: 根据荚膜多糖的抗原特性,分为86个血清型
临床表现
诱因 :受凉、淋雨、疲劳、醉酒、病毒感染 前驱症状: 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表现
症状 ➢ 起病急骤 ➢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高热、 寒战, 全身肌肉酸痛。体温在数小时内升至39-40℃, 高峰在 下午或傍晚, 或呈稽留热,脉率随之增速 ➢ 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初起无痰或痰量不多,后逐渐变成带脓性、血丝或“铁锈”痰液。 患侧胸痛,可放射至肩部、腹部,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有时被误诊为急腹症、心绞痛或 心肌梗死 ➢ 其他症状:食欲锐减,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累及脑膜时可表现意识模糊、烦躁 不安、嗜睡、谵妄等
➢ 成人致病菌多属1〜9型及12型,以3型毒力最强 ➢ 儿童则多为6、 14、 19及23型
病因和发病机制
特性 ➢ SP在干燥痰中能存活数个月, 但在阳光直射1小时或加热至52℃ 10分钟即可被杀灭,对苯酚 等消毒剂亦甚敏感 ➢ 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SP是寄居在口腔及鼻咽部的一种正常菌群, 带菌率随年龄、 季节及免 疫状态的变化而有差异。 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时,有毒力的SP入侵人体而致病 ➢ 致病力是荚膜对组织的侵袭作用 ➢ SP不产生毒素, 不引起组织坏死或形成空洞 ➢ SP除引起肺炎外,少数可发生菌血症或感染性休克
影像学
早期:仅见肺纹理增粗, 或受累的肺段、 肺叶稍模糊 实变期:大片炎症浸润阴影或实变影, 在实变阴影中可见支气管充气征, 肋膈角可有少量胸
定义
李彦华. 革兰氏染色原理[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6(S2):335-336.
病因和发病机制
致病菌:SP为革兰染色阳性球菌 有荚膜, 其毒力大小与荚膜中的多糖结构及含量有关 生物学特性: 根据荚膜多糖的抗原特性,分为86个血清型
临床表现
诱因 :受凉、淋雨、疲劳、醉酒、病毒感染 前驱症状: 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表现
症状 ➢ 起病急骤 ➢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高热、 寒战, 全身肌肉酸痛。体温在数小时内升至39-40℃, 高峰在 下午或傍晚, 或呈稽留热,脉率随之增速 ➢ 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初起无痰或痰量不多,后逐渐变成带脓性、血丝或“铁锈”痰液。 患侧胸痛,可放射至肩部、腹部,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有时被误诊为急腹症、心绞痛或 心肌梗死 ➢ 其他症状:食欲锐减,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累及脑膜时可表现意识模糊、烦躁 不安、嗜睡、谵妄等
➢ 成人致病菌多属1〜9型及12型,以3型毒力最强 ➢ 儿童则多为6、 14、 19及23型
病因和发病机制
特性 ➢ SP在干燥痰中能存活数个月, 但在阳光直射1小时或加热至52℃ 10分钟即可被杀灭,对苯酚 等消毒剂亦甚敏感 ➢ 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SP是寄居在口腔及鼻咽部的一种正常菌群, 带菌率随年龄、 季节及免 疫状态的变化而有差异。 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时,有毒力的SP入侵人体而致病 ➢ 致病力是荚膜对组织的侵袭作用 ➢ SP不产生毒素, 不引起组织坏死或形成空洞 ➢ SP除引起肺炎外,少数可发生菌血症或感染性休克
影像学
早期:仅见肺纹理增粗, 或受累的肺段、 肺叶稍模糊 实变期:大片炎症浸润阴影或实变影, 在实变阴影中可见支气管充气征, 肋膈角可有少量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联征) ① 发热:高热39~40度、伴寒战,可呈稽留热,全
身肌肉酸痛,食欲不振。 ② 咳嗽咳痰:痰少,可带血丝或呈铁锈色痰 ③ 胸痛:常因咳嗽和深呼吸而加重。 ④ 感染严重时可出现休克、消化道症状、神经症状
等
5 体征:急性热病容,面颊绯红,鼻 翼煽动,皮肤灼热,干燥,口角及 鼻周有单纯疱疹,病变广泛时可出现 发绀,心率快。
2.发病机制
诱因:淋雨、受凉、劳累
鼻咽部定植
上呼吸道防御 慢性心肺疾病 免疫缺陷等
肺泡毛细血管充血 粘液性水肿 白细胞渗出 少量红细胞渗出
肺泡内
三 临床表现
1诱因:淋雨、受凉、劳累、饮酒等。大多有上呼吸道 感染的前驱症状
2发病年龄:好发壮年男性 3发病季节:冬春季节。 4起病多急骤:寒战、高热、咳嗽、咳铁锈色痰、胸痛
2.支持治疗
卧床休息
鼓励饮水每天1~2L,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热量,维生 素;
重症患者有发绀时要---吸氧 发热:物理降温
药物降温 胸痛:止痛药物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3.并发症的处理
体温常在24小时内消退,或数日逐渐下降
三天后仍不降者,考虑肺外感染:脓胸,心包炎, 关节炎,混合菌感染,药物热,或其他疾病
肺部体征:
早期-患侧胸廓呼吸运动幅度减小,呼吸音减低
中期-肺实变体征:语颤增强、叩诊浊音、
后期-湿罗音
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
累及胸膜时有胸膜摩擦音
6 并发症
① 感染性休克 ② 胸膜炎 ③ 脓胸 ④ 心包炎 ⑤ 脑膜炎 ⑥ 关节炎
7.辅助检查
① 血常规:WBC升高,N>80%,并有核左移或中毒颗粒。 老年体弱、酗酒、免疫力低下者白细胞计数可不增高
治疗不当:可并发脓胸,应积极排脓引。
附: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补充血容量:低分子右旋糖酐、平衡盐溶液等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多巴胺、阿拉明等,维持收缩压>90
mmHg,以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控制感染:对病因不明的重症感染患者,宜选用强而广谱的
抗菌素,待病原菌明确之后,再作调整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对病情危重、全身毒血症重的患者可短
② 痰涂片:革兰染色阳性及荚膜染色阳性 ③ 痰培养及血培养:可以确定病原体
X光片
右中叶肺炎
四 要点诊断
结合症状,体征,X检查,作出 初步诊断
病原菌检测是确诊本病的主要依 据
五 鉴别诊断低热、乏力盗汗
痰找抗酸杆菌阳性 胸片
虫蚀样空洞
右中肺肺癌X线
核左移 D.痰涂片或培养见肺炎球菌 E. X线检查见大片均匀、致密阴影
肺炎球菌肺炎是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所以血中白细 胞计数一般明显增高。但是如果患者遭受严重感染, 毒血症明显,而机体本身抵抗力很差,则由于机体 反应性低下,血中白细胞反而降低,但中性粒细胞 比例升高,核左移及含中毒颗粒等。
3.肺炎球菌肺炎的抗生素治疗停药指标是 A 热退停药 B 热退3天 C 热退5~7天 D 症状体征消失 E 胸片病变消散
五 治疗
抗生素治疗 支持治疗 并发症的处理
1.抗菌药物治疗
首选青霉素G或用普鲁卡因青霉素; 疗程:通常为14天,或在退热后3天停药或改为口
服,维持数日。
对青霉素过 敏者,或耐青霉素或多重耐药菌株感染
者,可用喹诺酮类,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等药物。
多重耐药菌株感染者:万古霉素。
1.男性26岁,受凉后突然畏寒,高热,左侧胸痛伴咳 嗽,咯少量铁锈色痰,胸部X片见左下肺大片淡薄阴 影。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B.结核性胸膜炎 C.肺炎球菌肺炎 D.原发性支气管癌合并阻塞性肺炎 E.急性原发性肺脓肿
2.下列哪项症状表示肺炎球菌肺炎患者病情严重 A.症状、体征比较明显 B.白细胞明显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C.白细胞总数不高甚至降低,但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肺炎链球菌肺炎
一 疾病概要
(一)概念: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 通常起病急骤,以高热,寒战,咳铁锈色痰,胸痛为
特征。在X片胸片中呈肺段或肺叶急性炎性实变。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因:肺炎链球菌属革兰阳性球菌,是寄生在口腔 及鼻咽部的正常菌群。该菌的致病力是其荚膜对组 织的侵袭作用,不引起原发性组织坏死,不形成空 洞,炎症消散后不留瘢痕。
期静脉应用激素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 处理心衰
六 预后
一般良好 如由下列因素则较差 ① 年老,有心、肺等基础疾病者 ② 有免疫缺陷者 ③ 病变广泛、多叶受累者 ④ 有严重并发症者
七 预防
避免诱发因素 目前已有纯化的荚膜抗原疫苗,可使肺 炎球菌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保护期1~5 年
附:练习题
4.肺炎球菌的主要致病作用在于 A 产生毒素 B 产生溶血素 C 产生杀白细胞素 D 产生组织坏死物质 E 荚膜对组织的侵袭力
5.肺炎球菌肺炎痊愈后,一般肺部常遗留什 么样的病变
A 轻微肺纤维化 B 局限性肺气肿 C 局部机化性肺炎 D 小囊肿 E 完全吸收不留痕迹
谢谢您的观看!
身肌肉酸痛,食欲不振。 ② 咳嗽咳痰:痰少,可带血丝或呈铁锈色痰 ③ 胸痛:常因咳嗽和深呼吸而加重。 ④ 感染严重时可出现休克、消化道症状、神经症状
等
5 体征:急性热病容,面颊绯红,鼻 翼煽动,皮肤灼热,干燥,口角及 鼻周有单纯疱疹,病变广泛时可出现 发绀,心率快。
2.发病机制
诱因:淋雨、受凉、劳累
鼻咽部定植
上呼吸道防御 慢性心肺疾病 免疫缺陷等
肺泡毛细血管充血 粘液性水肿 白细胞渗出 少量红细胞渗出
肺泡内
三 临床表现
1诱因:淋雨、受凉、劳累、饮酒等。大多有上呼吸道 感染的前驱症状
2发病年龄:好发壮年男性 3发病季节:冬春季节。 4起病多急骤:寒战、高热、咳嗽、咳铁锈色痰、胸痛
2.支持治疗
卧床休息
鼓励饮水每天1~2L,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热量,维生 素;
重症患者有发绀时要---吸氧 发热:物理降温
药物降温 胸痛:止痛药物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3.并发症的处理
体温常在24小时内消退,或数日逐渐下降
三天后仍不降者,考虑肺外感染:脓胸,心包炎, 关节炎,混合菌感染,药物热,或其他疾病
肺部体征:
早期-患侧胸廓呼吸运动幅度减小,呼吸音减低
中期-肺实变体征:语颤增强、叩诊浊音、
后期-湿罗音
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
累及胸膜时有胸膜摩擦音
6 并发症
① 感染性休克 ② 胸膜炎 ③ 脓胸 ④ 心包炎 ⑤ 脑膜炎 ⑥ 关节炎
7.辅助检查
① 血常规:WBC升高,N>80%,并有核左移或中毒颗粒。 老年体弱、酗酒、免疫力低下者白细胞计数可不增高
治疗不当:可并发脓胸,应积极排脓引。
附: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补充血容量:低分子右旋糖酐、平衡盐溶液等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多巴胺、阿拉明等,维持收缩压>90
mmHg,以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控制感染:对病因不明的重症感染患者,宜选用强而广谱的
抗菌素,待病原菌明确之后,再作调整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对病情危重、全身毒血症重的患者可短
② 痰涂片:革兰染色阳性及荚膜染色阳性 ③ 痰培养及血培养:可以确定病原体
X光片
右中叶肺炎
四 要点诊断
结合症状,体征,X检查,作出 初步诊断
病原菌检测是确诊本病的主要依 据
五 鉴别诊断低热、乏力盗汗
痰找抗酸杆菌阳性 胸片
虫蚀样空洞
右中肺肺癌X线
核左移 D.痰涂片或培养见肺炎球菌 E. X线检查见大片均匀、致密阴影
肺炎球菌肺炎是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所以血中白细 胞计数一般明显增高。但是如果患者遭受严重感染, 毒血症明显,而机体本身抵抗力很差,则由于机体 反应性低下,血中白细胞反而降低,但中性粒细胞 比例升高,核左移及含中毒颗粒等。
3.肺炎球菌肺炎的抗生素治疗停药指标是 A 热退停药 B 热退3天 C 热退5~7天 D 症状体征消失 E 胸片病变消散
五 治疗
抗生素治疗 支持治疗 并发症的处理
1.抗菌药物治疗
首选青霉素G或用普鲁卡因青霉素; 疗程:通常为14天,或在退热后3天停药或改为口
服,维持数日。
对青霉素过 敏者,或耐青霉素或多重耐药菌株感染
者,可用喹诺酮类,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等药物。
多重耐药菌株感染者:万古霉素。
1.男性26岁,受凉后突然畏寒,高热,左侧胸痛伴咳 嗽,咯少量铁锈色痰,胸部X片见左下肺大片淡薄阴 影。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B.结核性胸膜炎 C.肺炎球菌肺炎 D.原发性支气管癌合并阻塞性肺炎 E.急性原发性肺脓肿
2.下列哪项症状表示肺炎球菌肺炎患者病情严重 A.症状、体征比较明显 B.白细胞明显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C.白细胞总数不高甚至降低,但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肺炎链球菌肺炎
一 疾病概要
(一)概念: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 通常起病急骤,以高热,寒战,咳铁锈色痰,胸痛为
特征。在X片胸片中呈肺段或肺叶急性炎性实变。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因:肺炎链球菌属革兰阳性球菌,是寄生在口腔 及鼻咽部的正常菌群。该菌的致病力是其荚膜对组 织的侵袭作用,不引起原发性组织坏死,不形成空 洞,炎症消散后不留瘢痕。
期静脉应用激素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 处理心衰
六 预后
一般良好 如由下列因素则较差 ① 年老,有心、肺等基础疾病者 ② 有免疫缺陷者 ③ 病变广泛、多叶受累者 ④ 有严重并发症者
七 预防
避免诱发因素 目前已有纯化的荚膜抗原疫苗,可使肺 炎球菌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保护期1~5 年
附:练习题
4.肺炎球菌的主要致病作用在于 A 产生毒素 B 产生溶血素 C 产生杀白细胞素 D 产生组织坏死物质 E 荚膜对组织的侵袭力
5.肺炎球菌肺炎痊愈后,一般肺部常遗留什 么样的病变
A 轻微肺纤维化 B 局限性肺气肿 C 局部机化性肺炎 D 小囊肿 E 完全吸收不留痕迹
谢谢您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