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眼里的徐继畲及其著作
高中历史 2021届小题必练16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学生版
1.(2019江苏,6,3分)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经义治事,安定(北宋教育家胡安定)遗风,体用贵兼通。
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
”歌词体现的理念是()A.全面复兴旧学B.排斥西方新学C.新学消解旧学D.崇尚中体西用2.(2019浙江选考,8,2分)中国文化十分重视“他山之石”的作用。
近代“睁眼看世界”的先驱者编译书报、编辑书籍以了解外部世界,其中主要介绍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的是()A.《四洲志》B.《海国图志》C.《番客篇》D.《华事夷言》1.薛福成晚年曾提出“工体商用”的思想,他认为“泰西风俗,以工商立国,大较恃工为体,恃商为用,则工实尚居商之先”。
郑观应也认为应“以工翼商”,“若有商无工,纵令地不爱宝,十八省物产日丰,徒弃已利以资彼用而已”。
材料表明()A.爱国实业家主张工商皆本的思想B.实业救国思想已成为社会的共识C.早期维新派认识到实业的重要性D.甲午战争推动商业立国思想发展2.梁启超认为,我国救亡之道,唯有变法自强。
所谓变法,其根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而这一切要取得成功,就在于变官制。
据此可知,梁启超的变法主张()A.激发了国人救亡图存的热情B.来源于西方近代政治学说C.遭到封建顽固派的极力阻挠D.触及政治制度层面的问题3.19世纪末,维新派郑观应曾提出“造机器,则始得机器无穷之妙用也。
各种机器自能制造,则各种货物亦自能制造。
所造之物既便自用,且可外仍售于人,不致全以利权授外洋矣”。
据此可知,郑观应的主张()A.直接推动洋务运动兴起B.体现了晚清政府的重商主义政策C.表明“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出现D.有利于抵制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4.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主张掌握制造技术的工匠可以获得科甲出身,被批判为“过于失体”。
这主要是因为()A.自强求富主张受到社会批判B.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外国冲击C.重农抑商观念占据主导地位D.传统手工业者社会地位提高5.鸦片战争,中西会面。
1844年徐继畲《瀛环考略》手稿文字串1
1844年徐继畬《瀛环考略》手稿文字串1 1844年徐继畬《瀛环考略》手稿文字串-1任复兴发表于2008-8-7 23:07:00 这是松龛《瀛环志略》第一稿,形成雏形,此后5年“稿凡数十易”,本人所知所见稿本,还有6种残稿、1种全稿,连同此稿共约1500页,30万字。
即使在福州道光戊申版正式出版之前,本人还找到松龛用朱笔、墨笔修改图文的福州版改正本1册2卷,并找到没有别人序跋的福州道光戊申初刻本1套全6册。
这些稿本、版本,如实纪录了松龛发现“瀛环”即世界的旅程。
此文字串,2003.7.14按已故台北赵正楷先生寄文海影印本录毕,并参照已故方闻先生寄赠的台北中央图书馆手稿复印本核对。
内地最早开始研究徐继畬的潘振平先生曾说,1978年后他曾将《瀛环考略》稿本抄录一遍。
本人是东施效颦而已。
——任复兴记书脊:(台湾)40,清代稿本百种丛刊,史部,瀛环考略,清,徐继畬撰,全一册,文海出版社瀛环考略卷上瀛环考略,二卷,清徐继畬撰,清道光二十四年手稿本,行书著者道光甲辰序略云:“道光癸卯冬,余以通商事久驻厦门,米利坚人雅裨理者,西土淹博之士,挟有海图册子,镂板极工,惜不能辨其文也。
暇日引与晤谈,四海地形,得其大致,就其图摹取二十馀幅,缀之以说,说多得之雅裨理。
参以海国闻见录、海岛逸见录、西域闻见录、海岛逸志及泰西人高厚蒙求诸书,是曰瀛环考略,未得其详,故名之曰略也。
”首地球全图说,依次各洲分,先图后说,每篇后并附按语略考释之,其论说已具有近代世界地理之雏形,殊为难得。
亚细亚亚非利加瀛环考略阳章:海运楼藏10mmx10mm 阴章:宗室盛昱私印14mmx14mm道光癸卯冬,余以通商事久驻厦门,米利坚人雅裨理者,西土淹博之士,挟有海图册子,镂板极工,注小字细如毛发,惜不能辨其文也。
暇日引与晤谈,四海地形,得其大致,就其图摹取二十馀幅,缀之以说,说多得之雅裨理。
参以陈资斋海国闻见录、七椿园西域闻见录、王柳谷海岛逸志,泰西人高厚蒙求诸书,题曰瀛环考略,未得其详,故名之曰略也。
清朝学者徐继畬的生平简介
清朝学者徐继畬的生平简介徐继畲,晚清名臣、学者,《纽约时报》称其为东方伽利略。
徐继畲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伟大先驱之一,又是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在文学、历史、书法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清朝学者徐继畬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徐继畬的生平简介徐继畲(yú),字健男,号松龛,山西五台县东冶镇人。
生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卒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
他是一位爱国者,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伟大先驱之一,又是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在文学、历史学、书法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
1826年中进士,1842年任福建布政使,道光皇帝召见,命他办理厦门、福州两口的通商事宜。
从此,他多方接触欧美人士,了解近代世界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知识。
从1844年到1848年,他用五年之功完成了《瀛寰志略》。
1865年,他被召进京,担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兼同文馆总管。
1867年10月21日,他接受了美国政府赠送的华盛顿画像。
1869年,他告老还乡,乡居至死。
徐继畲后人捐297件传家宝换城市户口 26年后仍是农民。
1989年,徐继畲第六代孙女徐惠云作了决定,要将这笔庞大的遗产捐赠给太原的三晋文化研究会。
它们的回报是,三晋文化研究会帮助解决徐继畲七世孙徐进伟等人的城市户口。
26年过去了,当年解决户口的愿望成为泡影,徐家捐赠出的绝大部分文物移交给了山西省博物馆(如今改名为山西博物院)。
还有近30件文物却在此前下落不明,至今无从寻觅。
徐继畬的评价徐继畲的华盛顿论直探我们作为人的内心愿望从我在华盛顿特区所住的白宫往窗外眺望,我们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纪念碑高耸入云。
这是一座很高的方尖碑,但就在这个大碑邻近有块小石碑,上面刻着:米利坚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这些话并非出自美国人,而是由福建巡抚徐继畲所写,1853年中国政府将它勒石为碑作为礼物赠送给我国。
徐继畲
徐继畲徐继畲,字健男,号松龛,别号康田,书斋名退密斋,乾隆六十年十月二十四日寅时(公元1795.12.4),出生在山西省代州五台县(今属忻州市)东冶镇东街“司马第”的清贫的士宦之家,同治十二年三月初三日辰时(1873.3.30)去世。
他是一位爱国者,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伟大先驱之一,又是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在文学、历史学、书法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
目录徐继畲简介著述与政论徐继畲年表著作的评述徐继畲评价徐继畲:[读音]徐xú 继jì 畲she编辑本段徐继畲简介徐继畲父亲徐润第,进士出身,任过内阁中书,湖北施南府同知等职。
徐继畲自幼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儒学的熏陶,曾随父寓京师,。
师从著名文学家高鹗等名人。
道光六年(1826年)中进士,十年(1830年)授翰林院编修,不久补陕西监察御使,道光十六年(1836年)十月外任广西省浔州府知府。
从此他青云直上,历任福建延津道、订漳龙道、广东盐运使、广徐继畲彩色画像东按察使、福建布政使等职。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十月升任广西巡抚,十二月改授福建巡抚。
后曾多次署理闽浙总督,咸丰元年(1851年)因被人诬告,革职回京,降补太仆寺少卿。
咸丰二年,徐继畲再次被人诬告,彻底落职归里。
咸丰六年他被平遥超山书院董事会特聘为书院山长,于教业之余,倾心写诗作文、从事学术研究。
同治四年(1865年),徐继畲被重新起用,命参通商事务,以三品京堂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协助奕办理洋务。
1866年7月,授太仆寺卿,1867年2月改任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
八年(1869年)三月以老病告归,十二年(1873年)卒于家。
编辑本段著述与政论徐继畲体恤民情,为官清廉。
由于他接受过扎实的儒家教育,“民为贵”的观念在他的思想上有着深刻的烙印。
他在《政在养民论》一文中曾说:“古圣人陈谟赞化,不曰治民,而曰养民”,又说:“富国而不知富民,固不足以曰养。
”在他看来,为官者的主要任务是“养民”而非“治民”,任何伤害百姓的行为都是不能允许的。
论近代文化开放的爱国者——徐继畲
论近代文化开放的爱国者——徐继畲作者:郭锦华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更新时间:2007年12月14日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誉列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华民族,在古代科技的许多方面曾居世界领先地位,却是在鸦片战争的硝烟中拉开了近代史的序幕,而那场野蛮的殖民战争又是以殖民侵略者的成功结束的,这是中国封建王朝后期长期实行闭关锁国而导致落后挨打的国耻。
“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
”①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践踏,理所当然地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
时局的巨变,引发了国人的深思。
清代末叶,不少志士仁人,如龚自珍、林则徐、魏源、徐继畲、张际亮等等,已开始“睁眼看世界”,并且看到和承认了西方的长处。
他们分析中国落后的症结,探究西方强盛的原因,寻求救国的道路。
魏源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②徐继畲则以文化开放的视角、理智的目光,了解西方,从“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命题展开思维,为求民族的生存、国家的富强及应变对策提供实际的、科学性的根据,并寓“师夷”、“制夷”主张于个人对世界各国舆地山川、民生利害、时政得失的论述之中。
所谓“于国家抚驭之策,控制之方,实有裨益”。
一徐继畲的文化开放观是以爱国为基础、强国为原则的徐继畲,号松龛,字健男,山西五台东冶人。
他自幼接受中华文化的传统教育,勤奋好学,聪颖练达。
《清史稿·徐继畲传》称:“继畲父润第,治陆王之学。
继畲承其教,务博览,通时事。
”成年之后,他立志报效祖国,为民做官。
他于道光六年(1826)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陕西江南两道监察御史、广西浔州知府、福建延津邵道、福建汀漳龙道、两广盐运使、广东按察使、福建布政使、福建巡抚等职,累官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同文馆总理事务大臣。
在任期间,他胸怀国事,关心民意,指陈时弊,弹劾贪官,多篇奏疏引起朝野轰动。
2011年高考试题——文综历史部分(全国卷)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12唐初编定的《隋书·经籍志》,确立了中国古代史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的原则,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于A经部B史部C子部D集部答案:D解析:经部收儒家经典。
经部是以‚十三经‛为主和附以解释经书、研究语言文字的著作。
‚十三经‛即《易》、《书》、《诗》、《仪礼》、《周礼》、《礼记》、《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解释经书的著作如《经典释文》;研究语言文字的著作,如《说文解字》;史部收史学著作。
史部是记述历代史实、地理、时令、职官、政书等著作及历史评论。
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通鉴纪事本末》,刘知几的《史通》,王夫之的《读通鉴论》,郦道元的《水经注》等;子部收诸子百家及宗教著作。
子部包括儒家(孔子、孟子除外)、法家、道家、兵家、名家、墨家、释家(佛经除外)、农家、医家、杂家、纵横家、小说家等及天文、术数、艺术、器物、茶酒、花鸟虫鱼等方面的著作;集部收文学作品。
集部主要收历代作家诗文集(包括别集、总集)及诗文评论。
因此本题汉代乐府民歌属于属于集部。
13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贷(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一条鞭法‛,题干描述的现象:‚佃户拖欠地主地租导致地主不能按时向官府纳税,于是地主借贷纳税后就上火生病‛。
这一现象主要体现了‚佃户——地主——官府‛之间的关系,能同时对三者关系产生影响的只有D选项。
题干没有体现‚商业的发展‛信息,A错误;B、C只体现佃户和地主之间关系,不全面。
14徐继畬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美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D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答案:B解析:《瀛环志略》1844年,徐继畬完成书的初稿,1848年秋《瀛环志略》刊行,全面而扼要地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地理沿革,政情民俗,经济状况。
福建巡抚徐继畲写书称赞华盛顿 被削职回乡
福建巡抚徐继畲写书称赞华盛顿被削职回乡2006-04-27 世界新闻报1998年6月25日至7月3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对中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6月29日,他在北京大学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
在谈到中美关系的久远历史时,克林顿提到了一个饶有兴趣的插曲。
他说:“从我在华盛顿特区住所的白宫往窗外眺望,我们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纪念碑高耸入云,这是一座很高的方尖碑,但就在这个大碑上有一个小石碑,上面刻着赞颂美利坚的话语:美利坚…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这话并非出自美国人之口,而是由中国福建巡抚徐继畲所写。
1853年中国政府将它作为礼物赠送给我国,我十分感谢这份来自中国的礼物。
”克林顿还表示,这块汉字碑是“150年前美中两国关系沟通交往的见证”。
徐继畬一时间,这块汉字碑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
那么一块汉字碑为什么会出现在高高耸立的华盛顿纪念碑上呢?为什么在这么庄严的碑塔上能够出现中国的文字?这里必须提及一个重要人物——徐继畲。
福建巡抚徐继畲写书称赞华盛顿,后来被削职回乡徐继畬(1795-1873),山西五台人,出身于书香门第,19岁中举,1826年中进士,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以后历任翰林院编修、陕西道监察御使和广西浔州知府。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徐继畬在福建任延津绍道道台,管辖闽江上游的山区。
因沿海前线吃紧,他奉命兼管汀漳龙道,道衙设在漳州。
鸦片战争以后的几年,他一直在东南沿海任职,1842年任广东巡按使,1843年任福建布政使,1846年任福建巡抚。
鸦片战争给徐继畬带来巨大触动。
幅员辽阔、有两百年全盛历史的大清帝国,面对来自数万里之外的洋人,居然一败涂地。
他痛切地感到中国从前的夜郎自大,于是开始利用一切机会,研究外面的世界,并于1848年出版了亚洲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地理的著作《瀛寰志略》。
《瀛寰志略》共10卷,书中用了很重的笔墨来研究美国。
徐继畬对这个由殖民地建立起来的国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开眼看世界
读史札记:“开眼看世界”与”闭目学历史”赵文龙北京市十一学校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政府锁国闭关以天朝上国自居,国人闭目塞听恍然不知世事变异以临“三千年之巨变”。
等到鸦片战争炮声一响,国门洞开,天朝崩溃,迷梦渐醒,一批知识分子开始放下身段,向前视为“蛮夷戎狄”的国家学习。
这样的转变被后世史学家誉之为“开眼看世界”,其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徐继畲、姚莹等人,因“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的先知先觉而令后人感喟佩服,也因其主张不为当时世人所接受而令后人惋惜。
根据中学教科书的陈述,开眼看世界者何,曰师夷长技以制夷也。
夷之长技者何, 一曰火器,二曰造船,三曰练兵养兵之法,这是《海国图志》的编撰者魏源说的。
于是便有总结说,这个时期的学习西方仅局限于军事技术的观念。
从魏源那几句话来说,这样说没有错,从逻辑上推理也说的过去,因为清朝刚挨了打,所以即使如先行者林魏诸人,最先见到也应该是人家的船坚炮利。
这样的推理也合情合理,但是历史的复杂有时恰恰不是按照规律出牌。
我们很多人以前坚信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并且以为发现历史规律就可以解决历史上的一切问题。
但是到头来发现,所谓的很多历史规律都是一种人为的臆断,对丰富多样的历史往往是一种裁剪和拼接,并不能解释历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想想如果历史真的有规律且为人所发现和掌握,那么人的创造性和复杂性就没法体现了,人类的历史该是多么的乏味和无趣啊!天下之大,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而看我们以往的历史,每时每地各具千秋,历史的规律倒不显得那么重要了,因此在历史研究中,常规的推理在历史的复杂性面前也会常常黯然失色。
证诸历史,鸦片战争时期主张向西方学习的那些先贤们,在开眼看世界的过程中似乎也不仅仅是仅盯着那些先进的器物而是还有其他东西。
谓予不信,请看他们是怎么说的?1848年,福建巡抚徐继畲编辑成《瀛环志略》一书,通过详细介绍了西方的历史地理知识徐氏把他的读者引向“纷纭的外部世界”。
他赞美美国的政治制度,说:“美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往后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他钦慕华盛顿,说他“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越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作业
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练概念】1.英国大鸦片贩子认为中国禁烟措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________政府宣布对华发动战争2.鸦片烟毒损害了中国人的________,加剧了________腐败,削弱了________,加重了________负担3.________战争后,《南京条约》签订,中国步入近代社会,开始沦为________社会。
4.圆明园被烧是在________战争中,罪魁祸首是________。
鸦片贸易合法化是在________战争中5.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________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________ 6.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_________________(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_________________(师夷长技以制夷)【练能力】1.鸦片战争后,英国伦敦一座专门陈列世界名人伟人的蜡像馆为林则徐塑像。
1877年,清朝派驻英国的刘锡鸿参观记载说:“文忠(像)前有小案,摊书一卷,为禁鸦烟条约。
上华文,下英文。
”材料能够反映( )A.禁鸦片烟条约成为禁毒典范B.林则徐禁烟的世界影响C.虎门销烟得到国际普遍认可D.英国政府欺世盗名作风2.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采取两大军事行动:即攻占定海和封锁沿海,但东南沿海各地送京的战报中,对于前者各地官员都有反映,而对后者各地的奏折基本上未提到,英军不久也撤销封锁。
这主要是因为( )A.地方官员愚昧无知B.中国的经济形态与英不同C.英军封锁自断补给D.封锁沿海对战局毫无影响3.《南京条约》是按照西方世界通行的国际惯例,以两国君主的名义拟定的。
但是,在当时部分清朝大臣看来,将大清皇帝与英国女王这种“夷妇”并书是奇耻大辱,立此条约无法向历史“交账”。
这说明这些大臣( )A.反对签订《南京条约》B.缺乏近代外交观念C.力争国家主权的完整D.看清了英国侵华本质4.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中国的大门被打开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C.中国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1857年,马克思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中指出:“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他们的住宅被炮火夷为平地,人权横遭侵犯”,这是一场“极端不义的战争”。
魏源《海国图志》与徐继畲《瀛环志略》比较
魏源《海国图志》与徐继畬《瀛环志略》比较一、内容《海国图志》的第一卷为筹海篇,专论战、守、款。
第二卷为世界地图,内有东西两半球地图2幅,世界横图4幅,大西洋欧罗巴各国沿革图、小西洋利未利亚沿革图、东南洋各国沿革图、西南洋五印度沿革图各1幅,汉魏唐西域沿革图各1幅,元代疆域图及元经世大典图各1幅,日本图2幅,美利坚国图以及异域录俄罗斯国图、英吉利国图、安南图、荷兰所属南海葛留巴岛图各1幅,中国沿海全图1幅。
其余各卷分别描述世界各国民情、民俗、历史、地理、政治、军事与科学技术等情况。
《海国图志》排版格式为左图右史,而地图排列次序则是由近而远,由洲地图到分国地图。
除了地图之外,有文字记述的异国情况,包括异国文字、货币、异国战舰、火器火攻、中国与西洋纪年表,并较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的天文学、地理科学知识,其地图内容比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更为翔实。
《瀛环志略》是一部研究近代世界的地理、政治、经济、军事的综合著作,主要内容有:第一卷介绍地球,皇清一统舆地全图、亚细亚、亚细亚东洋二国、南洋滨海各国;第二卷介绍亚细亚南洋各岛、东南洋大洋海各岛;第三卷介绍亚细亚五印度、印度以西回部四国;第四卷介绍欧罗巴、峨罗斯国、瑞国、哒国;第五卷介绍欧罗巴奥地利亚国、普鲁士国、日耳曼列国、瑞士国;第六卷介绍土耳其国、希腊国、意大里亚国、比利时国;第七卷介绍佛郎西国、西班牙国、葡萄牙国、英吉利国;第八卷介绍阿非利加各国;第九卷介绍亚墨利加、北亚墨利加冰疆、北亚墨利加英吉利属部、米利坚合众国;第十卷介绍北亚墨利加南境各国、南亚墨利加各国、亚墨利加海湾群岛。
志略不仅介绍了这些地区的地理概况,还介绍了各国的经济文化状况,尤其是欧美近代工业、经济、技术及军事发展状况。
二、编纂意图:《海国图志》:为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从外部条件来看,鸦片战争的失败给魏源造成的巨大的心灵震撼,即“愤”与“忧”,是促使他写出这一巨著的主要原因。
四川省近五年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解析
四川省近五年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解析2007年:整顿吏治是制度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回答12—1412.加强对官吏的检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
历史上,下列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的是①御史大夫②通判③御史台④军机处A ①②③ B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3.出身“布衣”,重视经济立法并严惩贪污贿赂的古代皇帝是A 隋文帝 B唐玄宗C 明太祖 D乾隆帝14.新中国成立之初。
中国共产党就很重视严惩干部队伍中饿腐化堕落分子。
图4反映的运动的作用不包括A 教育了广大干部和群众 B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C 肃清了反革命残余势力D 纠正了官僚主义作风“天下最大事,莫非万民之优乐。
”民生问题是关系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石。
回答15---18题15.宋元时期,话本.杂剧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其流行主要是适应了下列哪一社会阶层的需要A 官僚B 市民C 皇族 D农民16. 在近代中国,系统的出现阐释了民生思想并把它作为纲领的政治派别是A地主阶级洋务派B资产阶级维新派C资产阶级立宪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17.图5所示票证曾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 经济体制改革深化B 农业产量稳步增加C 生活物资日益丰富 D粮棉物资统一管理18.“大萧条”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工业国采取了一系列增加就业的措施。
其中美国实行的主要措施是A 兴办公共工程 B发展军事工业 C整农业生产 D加紧殖民掠夺19.小说(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对他的学生说:“孩子们。
………柏林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今天是你们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了,”与这一情景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普奥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普法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下列有关德国影响欧洲局势的表述,符合历史实际的是A.“一战”中德国的盟国包括奥匈帝国,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B.德国在希特勒成为元首后退出可国际联盟C.通过慕尼黑协定德国割占了捷克斯洛伐克D.莫斯科战役后德军在欧洲战场已无力全面进攻21. 图6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当时德国人意味着A. 欧洲将从此出现和平局面B. 德意志民族即将再度统一C. 东西德经济差距将会迅速缩小D. 影像德国分裂的苏联即将解题22. “好男儿当兵上前线,抗日队伍出四川。
徐继畲与《瀛环志略》
■■入物春秋徐继畲(1795-1873),字健男, 号松龛,山西五台人,历清代嘉庆、 道光、咸丰、同治四朝,生于官宦之 家,幼从母亲、堂叔读书。
父徐润第 博学多闻,推崇“知行合一”,继畲 受父影响很大。
继畲18岁应县试、州 试,皆中第一〇 19岁考中举人。
道光 六年( 1826年)32岁的徐继畲考中二 甲进士,任翰林院编修,之后任过陕 西、江南道监察御史、广西浔州知府 等职。
道光十七年任福建延津邵道 员,道光十九年任福建成汀漳龙道 员。
道光二十二年一年三次升迁,先 任两广盐运使,旬日迁广东按察使, 再任福建布政使。
次年,移驻厦门。
道光二十四年完成《瀛环志略》初◊张舒徐M舍与《赢坧惠暸》人物春秋■■稿。
道光二十六年任广西巡抚,尚未赴 任,改任福建巡抚、闽浙总督。
道光二十 八年,徐继畲的惊世骇俗著作《瀛环志 略》刊行问世。
《瀛环志略》全书十卷,卷一至卷三 是关于地球和亚洲的介绍。
卷一的开篇是 《地球图》,之后是关于亚洲及亚洲各国 的介绍;卷四至卷七是欧洲及欧洲各国的 介绍;卷八是非洲及非洲各国的介绍;卷 九、卷十是美洲及南北美洲各国的介绍。
全书以图为纲,从地理到历史,从自然到 社会,资料丰富,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是一部立足全球,放眼世界,具有中国地 理里程碑意义的志书。
志书,在中国起源很早。
《汉书•地 理志》成书于东汉建初年间(76-84年),但全面介绍世界地理之书,《瀛环志略》是我国最早版本之一。
瀛,即瀛海,环,即寰宇,是地球水陆之总称。
徐继畲研究 世界地理,约始于道光二十三年。
当时在 福建任官的徐继畲与雅裨理牧师相识后,在雅裨理的帮助下开始研究世界地理。
雅 裨理,祖籍荷兰,1804年出生于美国,1824年以传教牧师到达鼓浪屿,次年由鼓 浪屿移居厦门,因通晓汉语、闽南方言,成为徐继畲研究世界地理的向导和翻译。
徐继畲在广泛搜集各国图书资料基础上,从各方面了解各国的地理人文历史,并利 用职务之便,接触外国官员、传教士及商 人,核实考证资料,以编撰《瀛环志略》。
徐继畲研究的新收获
而徐 继舍 的 《 派环 志 略 》 则率先 突 破 了 华 夷 观 念 确 立 了 科学 实 证 的 世 界 观 念
, 。
进 行 了 富 有 独 到 见解 的探 讨 使 徐 继 舍 研 究 得
到 突破 性 进 展
。
在这部
著 作 中 徐 氏既向读者提 供 了 全球 地理 的基木
29
图 象 又 提 出 了 由许 多 互 相竟 争 的 国 家 构 成 多
,
大 洲 的说 法 然 后 依据梵 典认 为 地球 应分 为 东
神 胜洲 南 赡 部洲 西牛 货 洲 和 北 具 庐 洲 然 这 种结 论 是 荒 谬 的
, , 。 、 、 。
”
世
”
,
“
界
”
、
“
东 西 方 文 化 交 流 与 反 侵略 斗 争 等 问 题
技 远远超 过 中国
、 ,
4
.
对 世 界 由分 散 到 整 体 的 巨
徐 继 舍 承认 中 西 文 化是
,
变 世 界 统 一 的资 本 主义 市 场 的 形 成 也 有察 觉
。
两 支 独立 发 展 的文 化 系 统 对 西 方 文 化赞美欣 赏 但 对 儒 学 存 在 离 异 的 倾 向 没 能 从 学 理上 进 行 清理 反 省 福 泽 谕 吉 的 认识 和 态 度 都 远 远
代 社 会 因 而 对 儒 学 采 取 了 分析 批 判 的 态 度 主 张 以 西 洋 文 明 为 目标 杂 学 固 守 儒 学 传统
, , 。 。 ,
世 界 各 国 自有 其 宗 教信 仰 价 值标 准 风 俗 习
西方 政 教颇 为可观 欧美发 达 的工 商 科
;
中国近代史(大学历史) 名词解释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含宋雨晨、朱哲等研友的)闭关政策18世纪中叶,英国已在西方各国的对华贸易中居首位。
但是,在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壁垒面前,西方的工业品很难找到市场,屡屡亏损。
同时,昧于世界大势的清政府在对外关系方面采取“闭关”政策,使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清政府把对海外的贸易严格限制在广州一口,规定外国商人销售商品和购买土货都必须通过少数特许的“行商”(即“十三行”)之手,进行严格控制。
这种外贸政策也严重阻碍了西方工业品在中国的销售。
虎门销烟在林则徐主持下,自1839年6月3日起,在虎门“就海滩高处,周围树栅,开池漫卤,投以石灰,顷刻汤沸,不爨自燃,夕启涵洞,随潮出海”,将所缴获的鸦片当众销毁。
直到6月25日,全部销毁干净。
各地群众闻讯赶来观看,万众欢腾,无不称快。
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一个重大胜利。
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表明了中国人良反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
林则徐林则徐(1785—1850年),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
嘉庆进士。
曾与龚自珍、魏源、黄爵滋等提倡经世之学。
历官道员、按察使、布政使、东河河道总督、巡抚,以干练廉明名重于时。
1838年7月,他遵旨筹议《严禁鸦片章程》六条,极力赞成黄爵滋的主张。
他说:“(吸烟)论死之说,私相拟议者,未尝乏人,而毅然上陈者,独有此奏。
然流毒至于已甚,断非常法之所能防,力挽颓波,非严蔑济。
”林则徐在两湖地区厉行禁烟,成绩斐然。
同年9月,他再陈道光皇帝,痛切指出:鸦片“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的言行,使他成为主张禁烟的著名代表人物。
《穿鼻草约》:琦善与义律签定的,《穿鼻草约》的内容是:(1)中国割让香港与英国,但中国得在香港设关收税,如在黄浦一样。
(2)赔款六百万元,五年交清。
(3)中、英官吏平等。
(4)广州于道光二十一年正月初旬复市。
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 晚清名臣徐继畲简介
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晚清名臣徐继畬简介本文导读:人物生平乾隆六十年十月二十四日寅时(1795年12月4日),徐继畲出生在山西省代州五台县(今属忻州市)东冶镇东街“司马第”的清贫的士宦之家。
父亲徐润第,进士出身,任过内阁中书,湖北施南府同知等职。
徐继畲自幼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儒学的熏陶,曾随父寓京师,师从著名文学家高鹗等名人。
嘉庆十七年(1812年),十八岁入县学。
次年中举人。
道光六年(1826)中进士,朝考第一,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道光七年(1827年)丁父忧在籍,整理完成父亲徐润第的《敦艮斋遗书》。
此书以心灵自由为主旨,熔心学、气学、易学为一炉,深入批驳了宋元以来的官学——朱熹理学,继畲因此完成迎接西方挑战的思想准备。
道光十年(1830年)服阕入都,授翰林院编修。
道光十三年(1833年),补陕西道监察御史。
期间上疏弹劾忻州知州史梦鲛以及保德知州林树云等人,并且上疏提议实行简政,深合道光帝意见,因此道光帝召徐继畲入朝觐见,向他询问各种时事,徐继畲都对答如流,深得皇帝欣赏。
据传道光帝读其《政体宜崇简要疏》,“大感动,因召对前席,与谈时事,至为流涕”。
道光十六年(1836年)十月,外任广西省浔州府知府。
从此青云直上,历任福建延津道、汀漳龙道等职。
鸦片战争时在漳州前线奋勇抗英。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徐继畲入觐,叠蒙召见,道光帝询各国风土形势,奏对甚悉。
迁两广盐运使,旬日,擢广东按察使。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迁福建布政使。
道光帝让他以布政使之职,以专派之员办理开放厦门、福州两口通商通行事宜。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春,徐继畲和美国新教传教士雅裨理在厦门进行了历史性对话,中国人始知以古希腊为孤本、为母体的西方现代民主政治思想和制度,始知通过选票取得合法性、创古今未有之局的美国共和政体和华盛顿。
徐继畲又广泛接触了西方来华人士,对自己国家的专制制度的合法性和永恒性深表怀疑,五年数十易稿,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出版的《瀛环志略》,率先突破根深柢固的天朝意识和华夷观念,将中国定位于世界的一隅,引进了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价值体系,纪录了当时世界以民主政体为主导的各国各类政体,宣扬西方民主制度和理念。
魏源《海国图志》与徐继畲《瀛环志略》比较
魏源《海国图志》与徐继畬《瀛环志略》比较一、内容《海国图志》的第一卷为筹海篇,专论战、守、款。
第二卷为世界地图,内有东西两半球地图2幅,世界横图4幅,大西洋欧罗巴各国沿革图、小西洋利未利亚沿革图、东南洋各国沿革图、西南洋五印度沿革图各1幅,汉魏唐西域沿革图各1幅,元代疆域图及元经世大典图各1幅,日本图2幅,美利坚国图以及异域录俄罗斯国图、英吉利国图、安南图、荷兰所属南海葛留巴岛图各1幅,中国沿海全图1幅。
其余各卷分别描述世界各国民情、民俗、历史、地理、政治、军事与科学技术等情况。
《海国图志》排版格式为左图右史,而地图排列次序则是由近而远,由洲地图到分国地图。
除了地图之外,有文字记述的异国情况,包括异国文字、货币、异国战舰、火器火攻、中国与西洋纪年表,并较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的天文学、地理科学知识,其地图内容比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更为翔实。
《瀛环志略》是一部研究近代世界的地理、政治、经济、军事的综合著作,主要内容有:第一卷介绍地球,皇清一统舆地全图、亚细亚、亚细亚东洋二国、南洋滨海各国;第二卷介绍亚细亚南洋各岛、东南洋大洋海各岛;第三卷介绍亚细亚五印度、印度以西回部四国;第四卷介绍欧罗巴、峨罗斯国、瑞国、哒国;第五卷介绍欧罗巴奥地利亚国、普鲁士国、日耳曼列国、瑞士国;第六卷介绍土耳其国、希腊国、意大里亚国、比利时国;第七卷介绍佛郎西国、西班牙国、葡萄牙国、英吉利国;第八卷介绍阿非利加各国;第九卷介绍亚墨利加、北亚墨利加冰疆、北亚墨利加英吉利属部、米利坚合众国;第十卷介绍北亚墨利加南境各国、南亚墨利加各国、亚墨利加海湾群岛。
志略不仅介绍了这些地区的地理概况,还介绍了各国的经济文化状况,尤其是欧美近代工业、经济、技术及军事发展状况。
二、编纂意图:《海国图志》:为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从外部条件来看,鸦片战争的失败给魏源造成的巨大的心灵震撼,即“愤”与“忧”,是促使他写出这一巨著的主要原因。
徐迟的代表作是什么
徐迟的代表作是什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徐迟
写成《火中的凤凰》,语言华美而警策。
徐迟以诗人气质写报告文学,论文集《诗与生活》等,常能熔政论,他担任《诗刊》副主编,6次到长江大桥工地徐迟代表作,气势开阔,特写集《我们这时代的人》。
《哥德巴赫猜想》;结构宏大、《庆功宴》;和平‧、《地质之光》以及反映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刑天舞干戚》;1957年至1960年的四年间。
1960年定居武汉后,以主要精力从事报告文学的创作,徐迟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反映自然科学领域的生活,也是使徐迟闻名全国的,独具风格。
诗集《美丽&8231,一个春天的旅行》、《在湍流的涡漩中》等一系列反响犟烈的作品,发表后受到广泛好评、孙健初的《祁连山
下》,是写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神奇&8231。
徐迟著作有《哥德巴赫猜想》(报告文学选);进步》和《共和国的歌》、诗和散文於一炉;丰富》,特别是写知识分子题材的作品,写出了《哥德巴赫猜想》。
徐迟创作勤奋,曾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祁连山下》,他两次到朝鲜战场、《战争‧、《文艺和现代化》等。
记述两个爱国知识分子常书鸿、《地质之光》,论文集《红楼梦艺术论》、《牡丹》等作品,4次去鞍钢、散文集《法国。
50年代的前七年,是他这一时期的创作收获。
1976年以后、《徐迟散文选集》、《生命之树常绿》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人眼里的徐继畬及其著作2011-08-18 15:21:37吴义雄[英文标题]Xu Jiyu and His Works in the Eyes of Westerners[中文摘要]在《瀛环志略》面世的19世纪中叶,徐继畬其人及其著作,成为西方人观察中国的风向标。
美国传教士弼莱门和卫三畏先后发表长篇书评,对此书的价值及其刊行的意义作了充分肯定,与郭士立对《海国图志》的批评形成鲜明对照。
徐继畬为了写作《瀛环志略》,利用一切机会向西人探询域外文明。
同时,这部杰出的著作及其作者,也成为西方人探求中国文化的渠道。
西人对徐继畬及其著作的评价,与徐继畬在对外交涉中坚持理性原则、对传教士采取宽容态度相关。
[关键词]徐继畬/《瀛环志略》/来华西人/传教士/中西文明[作者简介]吴义雄,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
(广州 510275)道光二十八年(1848),徐继畬的《瀛环志略》刊行,为中国人打开了一扇了解域外世界的窗口。
虽然具体的政治环境使得徐继畬在他的生前和身后都遭受非议,但在此后数十年,中国很多有识之士是通过这部划时代的著作看世界的。
它在中国近代思想史和知识史上的成就,也为后世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
近年来,学者们发表了大量研究徐继畬和《瀛环志略》的论著。
但我认为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瀛环志略》面世的19世纪中叶,徐继畬其人及其著作,也是西方人观察中国的风向标。
透过其人其书,站在刚刚被打开的中国大门口的西方人,看到了这个古老帝国开始萌发的新机,听到了这个惯于自我封闭的民族开始和陌生的殊域异国对话的声音。
已有学者就当时的西方人对徐继畬其人其书的认识与看法进行了探讨①,但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还可以更深入地发掘资料,作进一步研讨。
笔者对徐继畬及其著作素乏研究。
本文仅就笔者所见资料,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瀛环志略》刊行前后西方人对徐继畬其人其书的了解与评论。
一、三篇书评,两种评价不少研究者注意到,1851年4月号英文《中国丛报》(The Chinese Repository)上发表了一篇长达25页的关于《瀛环志略》的书评,作者是著名的美国来华传教士汉学家、也是《中国丛报》的编者卫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
但实际上,在出版于广州的这份月刊刊载卫三畏的这篇文章之前,发行于美国波士顿的《传教先驱》(The Missionary Herald)月刊已经发表了另一篇关于《瀛环志略》的书评。
《传教先驱》是美国公理会所办的传教刊物,以刊登与该会在世界各地传教事务相关的文章、消息、通信、报告、评论等为主。
但该刊1850年7月号的第一篇文章却是《一部新的中文地理书》(“A New Chinese Geography”)。
该刊编者在文章的前面加了按语,其中说道:以下是一篇很长的来信,它与本刊发表的大多数文章相比都有些不同,但它对学者、慈善家和基督徒来说都很有趣。
中国人在学习地理学!而且不仅是地理,还包括其他国家的历史和现状!在中国至少发现了一个人,一位巡抚,赋有足够的睿智和足够的独立精神,通过刊刻这里介绍的这样一部书,来攻击在许多个世代建立起使我们超过3亿的同胞与世隔绝的高墙的无知和愚昧。
一位总督在序言里赞扬了这部著作。
这是当代世界进步的历史上具有非同寻常的趣味的一章。
②这位编者特别注意到徐继畬在书中提到的雅裨理(David Abeel)的作用,因为雅裨理是由美国公理会的传教机构美部会派到中国的。
这篇书评是以长篇通信的形式出现的,它的作者是美部会在福州的传教士弼莱门(Lyman B. Peet)。
弼莱门原在曼谷传教,1847年7月到福州,参与建立美部会在福州的传道团。
③在弼莱门到达福州的第二年,《瀛环志略》初版刊行。
他向《传教先驱》寄这份稿件的时间是1850年1月。
他在文章中说,“几个月前,一部中文地理书在这个城市出现”。
④但从现在所知《瀛环志略》的版本信息来看,该书并无1849年(道光己酉)刻本。
故有理由推断,弼莱门所见为道光戊申(1848)初版。
弼莱门首先简述了该书10卷的内容,指出该书采用的世界地图“与我们一般学校中使用的地图样式相同,不过其地名较少,未标经纬度”。
其余42幅地图“尽管未画经线和纬线,在其他方面却相当准确,而且因为它们也许是中国人首次进行此类尝试的结果,它们理所当然反映了作者的天才和勤勉”。
⑤他将《瀛环志略》的序言进行了大段的翻译,突出了其中关于该书资料来源的说明、关于因语言障碍造成的苦难,特别是关于雅裨理的贡献的部分。
之后,弼莱门按照自己的观点,分几个方面介绍了《瀛环志略》的内容。
他认为该书:I.“表明了中国人对我们的认识”。
他通过翻译徐继畬在书中关于欧洲和美国的介绍,来说明徐的认识水平。
他特别摘译了书中关于欧洲的国债、各国经济状况、欧洲的宗教等内容。
在关于美国的部分,弼氏摘译了书中关于美国立国简史的部分,以及关于美国人民、政区的部分,重点介绍书中关于美国独立战争的段落,并将徐继畬在书中对华盛顿的赞扬之词完整地翻译。
(从“华盛顿,异人也”至“可不谓人杰哉”。
原文见《瀛环志略》卷九)正是这段话,后来导致了近代中美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
此为众所周知,兹不赘述。
⑥Ⅱ.“接受并确认我们的年代学”,即西方学术文化体系中的历史描述。
由于19世纪前期的中国文献一直声称只有中国才是世界上的文明国家,而其他国家都是“化外”的“蛮夷”,故《瀛环志略》对西方历史叙述的采纳让身为传教士的弼莱门倍感兴奋。
他认为徐继畬“对西方国家的叙述预计将会使读者马上看到,欧洲几乎在所有方面都超越了中国”。
由于“本书采纳的年代学就是欧洲作者普遍运用的年代学”,以《圣经》表达的西方古代历史体系,在《瀛环志略》中也得到了体现。
这些,都可以向中国人表明西方文明的源远流长。
⑦Ⅲ.“向中国人表明了更为正确的关于不同宗教的观念”。
这主要是指徐继畬在书中介绍了世界各地的主要宗教的不同特征,既有对波斯、印度、阿拉伯、欧美等地不同宗教的信仰和历史的基本描述,也有对天主教、耶稣教的大致区分及其演变历史的介绍。
作为传教士,弼莱门还特别注意到书中对“God”一次的多种表达方式:天神、神天、天主、上帝、耶稣,等等;也向他的读者介绍,“religion”的中文对应词是“教”。
⑧Ⅳ.“有利于在中国传播宗教之光”。
弼莱门在这部分表达的大致意思是,《瀛环志略》传播了正确的知识和观念,从而有利于代表西方先进文明的基督教的传播。
⑨弼莱门也遗憾地指出了该书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是涉及基督教信仰的方面:“他没有谈到创世问题,以及随后的历史”;“没有提到神对埃及人的审判”;对基督教的教义也未准确地介绍,如对耶稣的复活,“他漏掉了许多当时的详情和证据”;等等。
⑩在文章的最后部分,弼莱门对《瀛环志略》没有关于中国的内容,提出了一种颇为独特的解释。
他说:“通过省略中国地理和历史的内容,作者使自己避免了提及导致最近发生的与英国的战争之原因的不愉快任务。
他因此不必讨论他自己国家的宗教和制度,或是为它们辩护。
其结果是,这部著作包含了比世界上任何时代的异教徒作者的作品都远为正确和广泛的关于基督教国家的历史与制度的叙述。
”(11)这篇文章占据了整整8页篇幅,在西方世界第一次介绍了《瀛环志略》。
可以看出,弼莱门非常注重基督教传教事业可以从这部书的刊行和流传得到什么帮助。
相比之下,卫三畏在第二年发表的篇幅更长的评论文章,则较为注重《瀛环志略》的学术意义。
卫三畏所见《瀛环志略》亦为道光戊申本。
他的文章标题很长:“瀛环志略:一部世界地理书,现任福建巡抚、山西五台徐继畬阁下所著。
书分10卷。
福州,1848。
”(12)卫三畏对该书的评价在文章的一开始就表达出来了:“这部著作已被恰如其分地称为‘在正确的方向上迈出的一步’,我们希望它成为中国学者刊行同类作品的先导,将会令中央帝国的权贵和士人获知地球上其他国家的位置、资源和产品。
”(13)和弼莱门一样,卫三畏显然也很重视徐继畬与雅裨理的关系,在文中引证雅裨理的日记来说明二人的交往对写作《瀛环志略》的重要意义,又全文翻译了徐继畬的自序,以表明传教士与该书写作之关系。
卫三畏还翻译了刘韵珂所作的序,以显示该书在中国官员中得到的评价。
“为了正确地评价这部书较之以前中国流行的地理书所取得的进展,应该将它与中国人所具备的关于外国的知识作一比较”。
卫三畏挑出来的比较对象是他在广州书肆里看到的地图。
在他看来,这些地图是“极为无知和极端错误的标志”,“在这些地图中,(中国)十八行省占据了十八倍于其他所有国家的面积;万里长城将它们与沙漠戈壁区隔开来,在沙漠的另一边,俄罗斯在地图的北部从东到西伸展开来,山脉、河流和湖泊点缀其间,明显只是为了使地图显得优美如画。
在西边,从北到南是一个大洋,英格兰、法兰西、荷兰、葡萄牙、果阿、波斯和印度,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着,相互距离不等。
在东部和南部,有些岛屿的轮廓,分别是那些中国人很熟悉的国家和岛屿,诸如日本、琉球、吕宋、爪哇、马六甲、苏门答腊,等等;以及安南、暹罗、缅甸、西班牙等帝国,以及充斥于地图东南角的不易辨别的地名”。
据卫三畏说,钦差大臣琦善在大沽口和义律谈判时,企图用这样的地图向后者证明,“英国要想战胜这样一个相对巨大的强权是完全无望的”。
(14)甚至在广州这样一个和西方人打交道达200年以上的地方,人们对于那些洋商所自之国的了解,与200年前相比并无进展。
更有甚者,人们对于自己邻近地区的地理形势也茫然无知。
总之,“中国人对于地理作为学问是所知甚少的”,它们绘制的本地地图“充满了传闻和猜测”,没有一幅是通过三角测量法得到的。
1705-1712年耶稣会士进行的测量是当时中国人拥有的最为准确地形测量,但后来的版本还以政治目的进行了修改。
(15)卫三畏在这里所描述的状况,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在地理科学方面的知识水平。
他提出,在评估徐继畬的贡献时,必须考虑他所处的这种“漆黑的愚昧”环境,以及他所受教育中所存在的偏见。
以此作为参照系,具有40余幅绘制精确的地图的《瀛环志略》所达到的成就,无疑标志着中国地理学的重大发展。
卫三畏在文中以大约14页的篇幅,即文章的大部分篇幅,撮要介绍了《瀛环志略》各卷的内容。
在介绍书中关于欧洲大陆、英国和美国的内容时,卫三畏摘译了他认为重要的、涉及西方政治、经济、文化、风习的段落。
徐继畬赞美华盛顿的那段著名的话,他也全部照译了。
(16)此外,《瀛环志略》第10卷关于美洲奴隶制的评论,卫三畏也将其大段译为英文。
(17)他也认为徐继畬将中国地理和历史略去不谈是“避开了一些困难,使他在涉及其他国家的研究工作中不必将之与自己的国家进行令人不满的比较”。
(18)由于这部分内容以该书和翻译《瀛环志略》为主,这里就不再多作介绍了。
卫三畏强调,徐继畬的知识背景导致《瀛环志略》存在着一些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