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你的家在哪里?
革命烈士李白的故事
李⽩(1910.5-1949.5.7),湖南省浏阳市张坊镇板溪村⼈,原名李华初,曾⽤名李朴,化名李霞、李静安。
1949年5⽉7⽇,在上海解放前⼣,李⽩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了,牺牲时年仅39岁整。
2009年9⽉14⽇,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
他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侠”的原型。
英雄精彩故事 1958年,⼋⼀电影制⽚⼚摄制的《永不消逝的电波》曾风靡⼀时,着名演员孙道临在影⽚中扮演李侠的形象深⼊⼈⼼。
影⽚中李侠被捕前镇定地向战友发出紧急信号:“同志们,永别了!”就在他将密电码塞进嘴⾥吞下去的时候,⼀个穿着⿊⾊⾐服的国民党特务带着⼀帮张⽛舞⽖的军警出现在他的⾯前……为了寻找李侠背后的真实故事,也为了缅怀⾰命先烈,讲述⼀个真实的李⽩和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真实⽽⼜鲜为⼈知的故事…… 少年英雄 1910年5⽉,李⽩出⽣于湖南省浏阳市张坊镇板溪村(现“⽩⽯村”)⼀个贫苦农民家庭。
因家境贫寒,李⽩8岁才⼊学,读完四年初⼩就辍学了。
李恒胜说:“为了减轻爷爷的负担,不满13岁的⽗亲,到⼀家名为‘乾源裕’的染布坊当了学徒。
出师以后,⽗亲告别师傅,离开‘乾源裕’,跟爷爷外出打⼯挣钱供他的弟弟、妹妹读书。
在跟随爷爷外出打⼯的两年⾥,⽗亲深深体会劳动⼈民的艰⾟⽣活,感受到社会的种种不平等。
” 1925年,李⽩的家乡爆发了*,农*动风起云涌。
农民协会、妇⼥会、⼉童团等组织纷纷建⽴起来。
李⽩是最早参加农民协会和⼉童团的成员之⼀。
15岁时,他就加⼊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5⽉21⽇,国民党*许克祥在湖南长沙发动了“马⽇事变”,并派重兵⾎洗浏阳东区乡镇。
李⽩参加了以纸业⼯⼈为主体的中共地下游击队,他们昼伏夜出,打击进犯之敌。
由于李⽩在⽃争中表现勇敢,游击队派他担任了当地少年先锋队队长。
7⽉,李⽩带领当地少先队员们⽕烧了国民党团防局的⼀个团部,成为张坊镇家喻户晓的少年英雄。
9⽉,李⽩参加了⽑泽东发动的秋收起义。
余秋雨《乡关何处》原文及读后感赏析
余秋雨《乡关何处》原文及读后感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余秋雨《乡关何处》原文及读后感赏析【导语】:《乡关何处》是余秋雨写的一篇散文,出自于余秋雨的散文集《山居笔记》,关于《乡关何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一直受到关注,来了解一下吧。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原文翻译赏析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原文翻译赏析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
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1)洛城:洛阳(现在河南洛阳)。
(2)玉笛:精美的笛。
(3)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4)春风:另一版本作“东风”。
(5)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
古典有《折杨柳》、《落梅花》。
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杜少陵《吹笛》诗:‘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皆言《折杨柳》曲也。
”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6)故园:指故乡,家乡。
译文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背景这首诗是735年(开元二十三年)李白游洛阳时所作。
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听到笛声而引起思乡之情。
王尧衢《唐诗合解》:“忽然闻笛,不知吹自谁家。
因是夜闻,声在暗中飞也。
笛声以风声而吹散,风声以笛声而远扬,于是洛春夜遍闻风声,即遍闻笛声矣。
折柳所以赠别,而笛调中有《折杨柳》一曲。
闻折柳而伤别,故情切乎故园。
本是自我起情,却说闻者‘何人不起’,岂人人有别情乎?只为‘散入春风’,满城听得耳。
”赏析这首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
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
起句即从笛声落笔。
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
李白到底是哪里人-
李白到底是哪里人?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看火炬传递,央视那两个解说,还有那个所谓的砖家居然说李白是四川人,说什么李白是四川绵阳江油人,我看很多历史书上(尤其是唐史)说李白是陇西人,即现在甘肃天水人,还有资料记载李白出生在现在新疆以西的哈萨克斯坦境内的碎叶城,李白的父亲曾经在边疆任官员,当时中国唐朝的疆域很大,西边已经到了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其祖籍是陇西人,后来在四川居住了一段时间我在网上查了查,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在隋未因罪徙居中亚。
他诞生于中亚的碎叶,五岁时随父迁居四川彰明县的青莲乡,因自号青莲居士。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71页)。
李白自己在一首诗中写到“家本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
”诗中的陇西人指的是李白的祖籍,也就是今天甘肃省秦安东,其祖先在汉代时是防守边疆的将领,有些学者以此句认为李白是“飞将军”李广的第25代孙,属于西汉李陵、北周李贤、隋朝李穆一系的后代,李白生前也确实承认其远祖是李广。
李白大约5岁时,随其父迁居于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市)的青莲乡,李白就是在那里长大成人的,还自号青莲居士,李白在江油度过了十几年的时光,后来一直在全国各地游历和做官,直到李白去世也没有回过四川江油,这样的经历能算四川人吗?我觉得李白算陇西人,无论是籍贯,出生地,还是豪放的性格,都是属于中国西北的,西北那种广阔的天空,一望无际的大地才能造就这样豪放的诗人,四川地区那种经常见不到太阳的气候一般是造就自私小气的小文人有一些四川砖家的逻辑真可笑,只要是正面的名人,祖籍不在四川,又不在四川出生,只是在四川居住生活了一段时间就变成四川人了,砖家研究学术要严谨,客观,夹杂了个人情感就不对了,就叫无耻了,最鄙视那种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而歪曲客观事实的砖家,自私小气在四川砖家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为什么有人说李白是甘肃人,也有人说他是四川人?
为什么有人说李白是甘肃人,也有人说他是四川人?
李白,这个是我们都耳熟能详的名字。
但是他的家乡究竟在哪里,在史料里记载了李白他的家乡是甘肃天水附近的,但是在他却不是出生在甘肃,因为在他父亲那一辈的时候因为一些原因他们去了西域那个地方,就这样李白也就在西域出生了,但是当他很小的时候他的家庭有搬到了四川的江油去了,所以李白又是在四川长大的。
所以为了发展旅游事业才有人争抢李白的故乡到底是什么地方。
李白为什么被称为谪仙人,一切都是因为这个人。
当年李白游历到了长安,在长安李白在一家酒店里喝酒,世人都知道李白一喝酒就诗兴大发,因此他诗兴大发,创造了一首千古名诗《将进酒》,正在他吟诗的时候,有一位朝廷的官员刚好听到了,当他看到李白时,当即就被李白的风采所折服,就这样极力赞赏了李白,他就是贺知章,他听到李白的诗歌,被李白的才华折服了,他称李白是天上的仙人下凡。
就这样李白在长安的名声一下子传了出去。
于是所有人都称李白是谪仙人,他被后人称为诗仙和这件事请也有很大的关系。
为什么李白喜欢游历天下,他丰富的诗歌素材都来自哪里?
在四川的那段日子可以说是李白最快乐的一段日子,在他小的时候他喜欢看书,喜欢练剑,天天无忧无虑的生活,当他长大一下以后他喜欢到处去游历江湖,增长自己自己的见识,交了许多的好朋友,也为他以后写诗歌有了大量的素材。
慢慢的李白游历去了长安,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因为当时正值大唐的盛世,百姓安居乐业,所以李白也和生活在大唐的许多人一样,拥有极大的抱负,可以实现自己的心理,为百姓服务,为天下太平奉献自己的力量。
但是他虽然才华横溢,但是却是怀才不遇,就这样他只能寄情于山水,游历天下。
关于李白的作文人物素材---整理后
了解李白生平及其诗句李白〔701 — 762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
先世于隋时因罪徙居中亚。
白于武后长安元年(701) 出生在安西都护府碎叶城〔今苏联吉尔吉斯加盟共和国托克马克城〕,约五岁时,随父迁居蜀中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
李白少年时期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十岁诵诗书,观百家,作诗赋,学剑术,爱好十分广泛。
十五岁左右就写得一手出色的好文章。
二十岁以后,在蜀中漫游,饱览了四川的壮丽景色,接触了社会生活,开阔了视野,培养了热爱祖国的思想和豪放爽朗、酷爱自由的性格,也种下了游仙出世的消极思想的根苗。
开元十四年( 726) ,二十六岁的李白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以安陆〔今属湖北〕为中心的十六年的大漫游,历两湖、江浙、河南、山西等地区,足迹踏遍近半个中国。
这一时期的诗歌多描写自然山水和漫游生活,作品有《丁都护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越中览古》《春夜洛城闻笛》等,风格已经成熟。
天宝元年(742) ,四十二岁的李白由友人推荐,应诏赴京,供奉翰林。
被召之初,李白异常兴奋,写下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这样的诗句,以为将会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是现实无情地粉碎了他的梦想。
当时的唐玄宗昏庸腐朽,纵情声色,不理朝政,诗人“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的志愿无法实现,结果反被排挤,怀着失望与悲愤的心情离开了长安,结束了这前后不满两年的帝京生活。
这一时期虽不长,但诗人接触到宫廷生活的内幕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写下了不少抨击现实的诗歌,如《古风》的一部分,《行路难》《梁甫吟》等,这些诗,鞭挞了权贵,表现诗人不愿同流合污的思想品德和反抗精神。
天宝三年(744) 春,李白离开长安,怀着理想幻灭的痛苦与悲愤,开始了以梁园〔开封〕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历时十一年,“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但对国事仍然非常关心,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重新得到朝廷的任用。
李白生平
(四)暮年——愤 (抑郁愤懑 命运多舛 矢志报国 壮心不已
1、勇闯幽州 以诗陈情——忧愤难载 天宝十年,年过半百的李白,觉察到安禄山有叛
乱之心,也收到边关鲜为人知的秘密。他冒着生命 危险,勇闯幽州,“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 黄沙”(《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他周旋于安禄山身边,想探听虚实。在幽州其间, 他为边关百姓的惨状而颤栗!
他痛心疾首。以诗陈情,写下了《一百四十年》、 《抱玉入楚国》、《战国何纷纷》等作品。想通过 赴京上任的韦良宰,在长安抄写分发诗作。希望借 此来引起统治者的警醒,希望天子能力挽狂澜,重 整朝纲。但满腔忧国忧民之情,并没有得到皇上重 视。
2、幕府从军 竟成附逆——悲愤难抒
天宝十四载(755)11月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在庐山著名 景点屏风叠隐居起来。太子李亨于756年7月12日在灵武自 己宣布继位,但唐玄宗并不知情,唐玄宗于7月15日宣布实 行“分置制诏”,李璘听命唐玄宗,在长江流域招兵买马, 并极力邀请李白参加了他的军队。
荆州刺史韩朝宗。但韩对浪吟海喝的李白,颇为 排挤。城府极深、颇为迂腐、易生成见的韩朝宗, 让李白愤愧难当,希望再次破灭,想到苦苦等候 佳音的妻儿,他“乱愁心,涕如雪。寒灯厌梦魂 欲绝,觉来相思生白发”(《寄远十一首》)。
(三)中年——醉(踌躇满志 傲岸不屈 折翅而返 痴心企盼)
1、供奉翰林——踌躇满志 李白经玉真公主、贺知章、吴筠等人举荐,李
李白“故里”在甘肃秦安
症候 分
等论文集 9部 , 《 雷达散文》 《 、 缩略 时代》 《 、 雷达 自选 集》 等散文 集 多部 ,获得鲁迅 文学奖 ,
中 国文联 文艺评论 奖等十余 个重要 奖项。主 编 《 中国现 当代文 学通 史》、 《 中国新文 学大 系长篇小说》、 《 近三十年 中国文学思潮》、 《干 杀 中国文 学精
先后 被 授 予甘 肃省 文 学 院 、 东莞 文 学 院名 誉 院 长 等 荣 誉 职 务 。
在 《 文学评论》、 《 光明 日报》 《 、 文艺研 究》 《 、 文艺报》 《 、 文汇报》 等报 刊发表有影响的评论文章三 百余 万字。 出版 《 民族灵魂 的重铸》 ( 、 ( 蜕变与新潮》 《 、 思潮与文体——2 0世 纪末 小说 观 、 《 当前文 学
品 文 库》 等 大 型 图 书 。
一
1 1 3—
得湖北安 陆怕要 倒霉 了 ,要 被推上 被告席 了 ,结果 却 出乎 意料 。9月 1 日,国家工 商 行政 管 理 总 局 5 给湖北 省工商局发 文 的批复却是 : “ 安陆市 作为李 白曾长期 居住地 ,被称作 ‘ 白故里 ’具有 合理之 李 处 。这是 对客观事 实 的正常叙 述和说 明 ,属 于 标 法实施条 例》第 四十九 条规定 的正 当使 用行 为 。 ”
据 赵亚辉 博 客提 供 , 从 民 日报》 2 0 0 2年 8月 1 0日曾有 一文 披 露一 重要 细 节 ,说 1 8 9 2年 , 江 油很 意外 地 收到 了邓 小 平托 女 儿送 来 的亲 笔题 词 ,只 四个 字 : “ 白故 里 ” 李 。还说 ,邓 小平 写 这 几个 字之前 ,和郭 沫若 有过 一次 谈话 。这 个故 事 的前半 段绝 对 真实 ,因为这 四个 字刻 成 的碑就
《唐之韵》解说词:李白.杜甫
《唐之韵》解说词第七集:一代诗仙(上)(李白)四川江油县青莲乡,虽然只是个小地方,但却是一代大诗人李白的故里。
一代诗仙就从这里起步,以隐隐雷声的脚步闯进诗坛,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一座永远闪耀着宝石红光的诗碑,留下一个永不褪色的名字。
李白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
据记载,他出生在唐朝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在今天吉尔吉斯斯坦北部,大约五岁时才迁到这里。
他父亲叫李客。
“客”可能是是对外来人的称呼,表明他们不是当地人。
据李白自己说,年轻时漫游扬州一带,不到一年就“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
后人据此推断,他父亲应当是个腰缠万贯的大商人。
李白生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从开始懂事的时候起就呼吸着这青山绿水的芬芳。
他的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种清新自然,不事雕琢的美,应当说就是这蜀江的水碧山青的自然风光熏陶出来的。
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六甲泛指道教典籍,百家则泛指各派的学说。
四川一直是道教最活跃的地方,李白对道教熟悉是很自然的。
再者,道教尊庄子为真人,而庄子最超绝的地方,就是站在九天绝顶来看人间,用超然物外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中的一切欢哀苦乐。
李白所以有那种天上地下独往独来的气概,固然是由于他站在盛唐这座历史的高峰上,有条件看的远,但也由于庄子的哲学思想给了他冲开一切传统束缚的胆识,使他敢于昂头去观照宇宙,把视野扩张到最大限度。
此外,李白还“十五观奇书”,“十五好剑术”,“十五游神仙”。
从这些诗句就可以看出来,他虽然也熟悉儒家典籍,但向往的却是“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而根本不屑于做儒家的信徒。
二十四岁时,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开始了他向诗坛的进军。
他是云,必须飞到天顶去探测天空的浩渺;他是水,必须奔向大海的去扬起海上狂涛。
他“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几乎游遍了黄河中下游和整个长江流域的各个地区。
在当时,且不说旅游主要靠步行,就是骑马,乘船,坐牛车,要走遍这么广大的地域,至少在精神上,他每时每刻都在奔波。
李白诗人的出生地在哪里
李白诗人的出生地在哪里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那么李白诗人的出生地在哪?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李白诗人的出生地,希望对你有帮助!李白出生地关于李白是哪里人的问题,自古以来就有争论,各地学者只要是在本地暂居过一段时间的,就会争抢李白是自己家乡的人。
目前李白的出生地大概有蜀中、山东、西域、陇西、金陵等等说法。
争论到现在,学者们主要认可的有两种,一种是李白是在绵州的青莲乡出生的,这种说法基于对当地的文献和古迹挖掘得出的,另一种是李白本来是在碎叶城出生的,也就是古时候的西域,长到五岁后,就跟着家人来到了绵州,这种观点是李白自己说的,包括别人给他的作品写的序言中有提到了。
另外,关于陇西的说法,理由是,李白有一首诗写了“家本陇西人”,并且李白的送终人李阳冰为其诗集写的序中说李白是陇西成纪人。
现在一般认为李白的祖籍是陇西。
至于山东、金陵之说,只是李白曾经踏足过这些地方,他离乡远游的时候在山东任城定居过。
不管李白是哪里人,现在比较认可的身世是,祖籍为陇西成纪,出生地为碎叶城,小时候生活在绵州,后来游历到了各地。
李白的身世之谜一般来说李白的身世,最早最有权威性的记载只有两个,一个是李白认的族叔李阳冰所作的《草堂集序》,还有一个则是李白生前好友的儿子范传正所作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后来的资料基本都是从这两者之中考证的。
而这两处对于李白的记载也是非常模糊,甚至错漏百出。
在《草堂集序》中这么描述:“李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中叶非罪,改名为姓,谪居条支,神龙之初归于蜀。
”可见李白的祖上据说是皇室后裔,只是后来逃到了西域,直到神龙年间才回来改回了本姓。
而在范传正的记载也是差不多,但是更详细一些,李白祖上是陇西成纪人,但是因为遭逢大难,家谱已经不好找了,在隋末的时候,李白的祖上才攒逃到了西域,神龙初年,才潜回国内,恢复李姓。
而这两段记载问题比较多,根据这里的记载李白是在李客705年回到国内才生的,但是众所周知李白是701年就出声了,当时李白已经4岁了,根本和记载不相符。
李白出生地之谜
李白出生地之谜李白出生地之谜明人胡应麟曾慨叹:“古今诗人出处,未有如太白之难定者。
”李白,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身世实在是扑朔迷离。
有关他的出生地,至今已有金陵、山东、陇西、蜀中和西域诸说。
你认为哪种说法更为可信呢?《静夜思》这首家喻户晓在中国流传了千百年的诗歌,与人类的那种挥之不去、愈酿愈浓的思乡情结有着强烈的心灵共鸣。
然后这首诗的作者李白,他到底是何方人士,低头所思念的故乡到底在哪里呢?古往今来,难以捉摸。
关于李白的出生地,有的说在蜀中,有的说是山东,也有人说他出生在甘肃,有的却干脆说他是“胡人”。
现代诗人余光中曾在他的《寻李白》中这样写道:“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再放夜郎毋乃太难堪,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不知归去归哪个故乡?”那么,李白究竟是在哪里出生的呢?与李白同时代的一些人,如李白从叔、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李阳冰,李白的诗友、李白诗文集《李翰林集》的编者和序言作者魏万,以及李白好友范伦的儿子范传正等,都认为李白是蜀人,就是今天的四川这块地方。
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写道:“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高九世孙。
蝉联珪组,世为显著。
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其父)神龙之始,逃归于蜀……”范传正在《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中也写道:“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其父)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
父客,以辅其邑,遂以客为名,高卧云林,不求禄仕。
”读一读李白的诗文,可以看到,这位大诗人自己也认为是蜀人。
例如,李白离开蜀中、乘船过三峡至荆州时写下的《渡荆门送别》诗中这样写道:“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遥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里李白把从三峡奔腾而下的长江水,称为“故乡水”。
可见,李白是把位于长江上游的巴蜀看作是自己的家乡。
再如,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李白又写道:“见乡人相如大夸云梦之事,云有七泽,遂来观焉。
访谈诗仙李白
访谈诗仙李白“床边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仰首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它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诗,想来大家都了解他是谁写的吧!这就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诗.我平时尤其喜爱念书,他的诗写的多烂漫啊!读着读着,我的心里就莫名其妙地冒出另一个理想……公年735年以前,我兴高采烈地赶到了李白的故乡——绵州宏达.哇!李白的故乡多美了!倚山傍水,大家的衣服很与众不同,尤其是富家小姐,穿的是备好绸缎,头顶戴的是黄金珠宝.我找了个胖婶,问:‘‘我想问一下诗仙李白老先生的居所在哪里?’’胖婶激情地说:‘‘在前面的街巷里,拐个弯就到.’’总算,我赶到了诗仙李白的居所,但见大门口是贴紧春联,上联:‘‘千载诗才,蓬莱文章,建工鼓.下联:‘‘一身傲古,青莲居士,一商神仙.我敲了叩门,但见一个穿着长衫,戴着灰帽,谦逊有礼的中年男性发生在我眼下.我询问:‘‘我想问一下诗仙李白老先生在哪儿?’’中年男性笑眯眯地回应:‘‘我是,请问你有什么事?’’想不到,立在我眼前的是诗仙李白老先生,我觉得十分激动,兴奋地说:‘‘诗仙李白老先生,我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小学生,我尤其喜爱您写的诗,我能访谈您吗?’’诗仙李白老先生痛快地同意了我的规定.我跟随诗仙李白走入了屋,但见墙壁摆满了李白的字画,每一幅书画上面书写了一首诗,有>,有>,也有>这些.诗仙李白老先生,您的诗文我不知读过是多少遍了呢!每读一首诗都是有不一样的体会.比如:>这首诗,要我体会到大自然的美景,感受到您对自然界的喜爱.又如>这首诗,要我感受到您对盆友的浓厚情义呢!假如我可以像您那般,能写下那么好的诗,该可好了!’’诗仙李白老先生听后,亲切说:‘‘小孩子,如果你多听听多读多练,那样便会变成十分优异的文学家,’’大家谈了很久,最终诗仙李白老先生赠给我几句话:‘‘小孩子啊!为了更好地自身的将来,小心地勾勒如今绘画,坚信自己,唯有你才可以造就自身!’’。
李白的代表作及译文
李白的代表作及译文李白(701年-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关于其出生地有多种说法,《旧唐书李白传》记载,李白,字太白,山东人。
另有说法是其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或者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
李白的诗全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土。
【翻译】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似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和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缺乏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翻译】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疑心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玉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免却灾难清明安宁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翻译】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似有三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翻译】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突然听到岸上传来辞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翻译】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
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
与李白对话的作文6篇
与李白对话的作文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与李白对话的作文6篇通过写优秀的作文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作文的主题要能够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与李白对话的作文6篇,感谢您的参阅。
李白的故事精选
李白的故事篇1李白,字太白,原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
隋朝末年,全家迁到西域的碎叶(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北部),李白就出生在那里。
五岁那年,他又随父亲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所以他又号青莲居士。
李白少年时便显露才华,“十岁通诗书”,“十五好剑术”,“三十成文章(三十岁时以诗文知名天下)”。
二十五岁那年,李白离开四川,顺长江东下,先到达江陵,拜访了一位八十高龄的道士司马承祯。
司马承祯曾受到武则天和睿宗、玄宗三朝皇帝的接见,在当时名气很大。
司马承祯见了李白,对他大为赞赏。
李白很高兴,回去后就写了篇《大鹏赋》,把自己比作气概抱负不凡的大鹏。
《大鹏赋》很快传开,李白的名气也更大了。
公元734年,李白到了襄阳,拜见了荆州刺史韩朝宗。
韩朝宗因喜欢奖掖提拔人才而闻名,所以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韩朝宗对李白自然是称赏备至,而李白写的自我推荐信《与韩荆州书》也成了一篇著名的散文佳作。
名满四海的李白,在公元742年(天宝元年)终于奉诏来到京都长安。
当时任秘书少监的老诗人贺知章得知李白到了长安,亲自到旅舍去看望李白。
他读了李白大约在十年前写的《蜀道难》后,赞叹道:“这是一个从天上贬谪下来的仙人啊!”从此“谪仙”这个称号不胫而走,李白也被人们称作“谪仙”、“诗仙”。
李白进宫后,唐玄宗很高兴,封他为翰林供奉。
据说,唐玄宗当时曾亲自走下台阶迎接李白,还亲手为李白调制羹汤。
出于信任,他还让李白参加了起草诏书的工作。
唐玄宗对李白,只是希望他成为一个宫廷诗人,为太平盛世作些诗文点缀。
但李白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初进宫廷时,他对政治了解不多,因此奉命写了不少歌颂升平的诗,不久他的思想就起了变化。
天宝年间,朝廷政治已由盛转衰,唐玄宗也由一代明君渐渐蜕变为庸主。
朝廷中的有识之士都在担忧时政,担心发生变乱。
李白对此是有认识的。
作为一个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李白的个性也是十分狂放的。
他又特别喜好饮酒,常喝得酩酊大醉。
李白和杜甫的简介
李白和杜甫的简介李白和杜甫的简介李白诗人被誉为诗仙,杜甫诗人被尊为诗史,李白诗人杜甫诗人合称为李杜。
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李白和杜甫的简介,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李白和杜甫的简介篇1李白诗人(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诗人存世诗文千余篇,有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诗人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
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李白诗人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诗人一人。
李白诗人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
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李白诗人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李白诗人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他与杜甫诗人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诗人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诗人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诗人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人.的巨大影响。
杜甫诗人(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李白故居
李白故居江油市离外婆家不远,所以我们决定去参观李白故居。
李白故居,位于江油市青莲镇。
李白因为出生在这里,所以号作“青莲居士”。
我们驱车半个小时,便到了李白故居。
景区外面有一座李白年轻时的雕像。
雕像中的李白英俊潇洒、气宇轩昂,展现出了他豪放浪漫的气质。
走进景区,映入眼帘的是太白碑林。
太白碑林是我国最大的、最体现李白诗歌文化的碑林。
这里的碑文都是毛泽东、周恩来等名人书写的。
他们的字气势磅礴、行云流水,十分洒脱豪迈,与李白的诗相呼应,让人看着赏心悦目。
碑林中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如:《赠汪伦》、《将进酒》、《静夜思》……看了碑林,我受益匪浅,忍不住想要诵读起来。
太白碑林的左侧就是陇西院。
陇西院是李白旧宅,它因李白的祖籍在陇西而得名。
老宅是李白居住的地方,里面有书房、卧室等。
老宅旁边有座堂屋,叫“陇风堂”。
堂内有李氏家训和李白的族谱。
在这里,我还知道了李白有一个胞妹:李月圆,因她出生在中秋节而得名。
遗憾的是,月圆不到二十岁就去世了,她的墓就在陇西院旁边。
陇西院上面是太白楼。
这里面有关于李白的画、李白的诗、李白的故事。
其中,“力士脱靴”的故事道出了李白不畏权贵、不受拘束的气概。
“义救郭子仪”则表明了李白的爱才之心和正义之心。
我也知道了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仅感叹了泰山的雄伟,也抒发了对李白的敬佩之情。
走出太白楼,我们到了邀月台。
看着邀月台,我脑中立刻浮现出了李白的那句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兴冲冲地跑了过去,做了个“举杯邀明月”的动作,和背后的李白来了张帅气的合照。
参观了李白故居,让我知道了李白的生平事迹和更多的诗,也让我了解了李白的人格魅力。
我更加敬佩这位浪漫主义诗人了!。
李白求师赴深山缩写作文300
李白求师赴深山缩写作文300缩写李白求师赴深山300左右字作文一天清晨,李白像往日一样到一家酒店买酒,忽见隔壁的柴草行里有人在问话:“老人家,你这么一大把年纪,怎么能挑这么多柴草,你家住在哪里?”回答的是一阵爽朗的大笑。
接着,便听见此人在高声吟诗:负薪朝出卖。
沽酒日西归。
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李白听了,不觉一惊。
此人竟随口吟出这样动人的诗句?他问店小二,店小二告诉他,这是一位隐士,他恨透了官府,看穿了世俗,隐居深山,自食其力。
每天把柴卖掉就打酒喝,喝醉了就吟诗,一路走一路吟,路过的人还以为他是疯子哩!李白暗想,这不是和自己一样的“诗狂”吗?他便一连几天来到柴草行等那位隐士。
谁知,天天落空。
他下决心进深山去寻找。
这天黄昏,李白拖着疲惫的身子转过山口,只见迎面的一块巨石上刻着几行字。
他上前辨识,原来是一首诗。
诗云: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巅。
静夜玩明月,闲朝饮碧泉。
樵夫歌垄上,谷鸟戏岩前。
乐奂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李白连续三遍,失声赞道:“妙哉!真仙人之声哪!”他心想,见到那位隐士,一定得拜他为师,好好讨教。
虽说自己作诗几十年了,但像这散发着野花香味的诗还是头一回领略哩!李白精神大振,他四下望去,看见崖石边的平地上摊着一堆稻谷,他边欣赏醉人的景致,边等那位隐士来收谷。
太阳下山了,一位须发飘飘的老人来到石崖旁。
他打量着眼前这位风尘仆仆的客“我是李白。
”说着,李白深深地一揖。
老人愣住了:“你是李白?”李白连忙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老人一听,双手一拱:“哎呀,你是当今的诗仙!我算什么,不过是诗海里的一滴水罢了!你这大海怎么来向一滴水求教,实在不敢当!”他说完,收起谷就要往回走。
李白一把拉住老人的衣袖,哀求道:“老人家,我千里赴深山,好不容易遇见了良师,难道就这样打发我回去不成!”李白真挚的话打动了老人的心。
老人便将李白引到自己的隐居处,饮酒吟诗,切磋诗艺,那琅琅的笑声,经日不息地在那空旷的山野里回荡。
李白晚年时,政治上不得志,于是到很多地方去游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久,
他 回到宣城 、
金陵 旧游之地 。
差不 多有两年的时间 ,
他往来于两地之间 ,
仍然依人为生 。 上 元二 年 (7 6 1年 ) , 已六十出头的李 白因病返回 金陵 。 在金陵 , 他
的生活相当窘迫 , 不 得 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 然而到 了第二
年 , 李 白的 病 情加重 , 在 病榻 上 他 把 手稿 交给 了 李 阳冰 , 赋《临终 歌 》而 与世长
辞 , 终 年6 2 岁 。
带着醉意升天 的 “ 诗仙” 总算脱 离了人世间的烦扰 , 可他 哪里想到 , 正是他在
世 时的四 处漂泊 , 给~ 千多年后的人们留下 了剪不 断理 还乱的麻烦 。 其中 , 最引
人 关注的莫过 于最 近 四 川江 油和 湖北 安陆的 “ 李 白故里 ” 的 商标之争 。 最终 , 国 家
是 , 李 白所象征 的浪漫 、 奔放的诗歌文化 , 究竟在哪里 得到 了现代性的传承 ? 李
白由 一 个 饱 满 张 扬 的 文化象 征 , 干 瘪 成 了一 个 符 号 或 商标 , 这 难 道 不 是 一 件 可 悲
的事 情吗 ?
‘
’
的罪人 。
乾元二 年 (7 5 9 年 ) , 李 白行至巫 山 , 朝廷 因 关中遭 遇大 旱 , 宣布大赦 , 规定死 者从流 , 流 以下 完全 赦 免 。 这 样 , 李 白经过 长期 的辗转流 离 , 终于 获得 了 自由 。
他 随 即顺 着长 江 疾驶而 下 , 而 那首著 名 的《早发 白帝城》就反 映 了他 当 时的心 情 。
锺褥 窟褥
李 白 , 你的家在哪里 ?
, J
唐
肃
宗
至德
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年
'
(
7
5
7
年
)
冬
,
5 7 岁的李 日由浔阳道 前往流放之所 —
夜 郎 —
因 。
为所判 的罪是长流 , 即将 一 去不 返 , 他 不 由得更 觉忧伤 。 由 于 李 白在海 内素负盛
名 , 此 行沿 路 受到 地方官 的宴请 , 大 家都很 尊重他 , 并没有把 他 看作 一 个 遭流放
工 商总 局 商标 局 批 复 称 , 安 陆作为李 白的长期居 住地 , 被 称 作 “ 李 白故里 ” 具 有合
理 之处 , 不 属侵 权 。 这个 批复 , 似 乎从法理角 度为 两个地方 的 “ 抢 李 白” 作 出 了适 当的裁决 。
但 对于 公众而 言 , 江 油和安陆到底谁是 李 白的 “ 故里 ” 其实并不 重要 , 重要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