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感知觉
第四章认知心理——感知觉
3、错觉
(1)内涵:知觉不能正确地表达外界事物的 特性,而出现种种歪曲。 (2)意义:
理论:有助于揭示人们正常知觉客观世界的规律。 现实:消除错觉对人类实践活动的不利影响;利 用错觉为人类服务。
(3)错觉种类:
• (一)对人的错觉: • 1、首因效应。首应效应是指在对人的知觉中,最早获得 的第一印象产生的影响最大。 • 2、近因效应。对一个人近期的印象影响人们对他人长期 形成的看法的现象叫近因效应。 • 3、光环效应。在人际知觉中,人们常以对所具有的某个 特性而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的特性上,也就是以所知 觉到的特征推及到未知觉到的特征,以局部信息形成完整 印象。 • 4、社会刻板印象。社会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对某一类人 所持的固定的、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 (二)对物的错觉:视错觉、时间错觉、运动错觉、形重 错觉、颜色错觉、方位错觉等。
你相信中间是一个圆吗?
月亮错觉
這是一個螺旋嗎?
錯,這只是一些各自獨立的同心圓而已。
你看到的是誰?
看起來像是美國總統克林頓及副總統柯爾對不對? 那您就錯了... 這只是將克林頓總統的臉複製二次,只有髮 型不同罷了。
左邊圖中心的圓比較大嗎?
不..他們是一樣大的喔!
注視著中央的黑點。過一段時間後黑點周圍 的灰色薄暈就會漸漸縮小。
不可能图形——三齿叉、两齿叉?
感觉与知觉关系:
共同之处:感知觉同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对感觉的深入。 不同之处: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一 种最简单、低级的心理过程,而知觉是对事物各 种不同属性、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 即对事物整体的反映,要借助过去经验对感觉信 息进行解释,有记忆和思维的参与,是较为复杂 的认识过程。
心理学 第四章 认知(感知觉记忆思维)
知觉的整体性
梦露还是爱因斯坦? ——知觉识别中的整体优先效应
A
B
C
D
闭合原则
闭合原则:客观缺失的东西主观上进行补充
❖ 知觉的选择性:对客观刺激 物有选择的作为知觉对象进 行加工。表现为对象和背景 的关系。
❖ 知觉过程是从背景分出对象 的过程。知觉的对象和背景 可以相互转换。
❖ 符合“良好图形”原则更容 易被知觉。
测验是在缺乏其他参照线索的情景下,让被试面 对一个倾斜的方框(图A),框内有一根倾斜的直棒, 要求被试仅凭知觉把框内的直棒调节垂直。
A
B
C
结果发现,被试有两类反应:一类反应是不受周围方 框的影响,把直棒调节成与地面相垂直(图B);另 一类是以方框为依据,把直棒调节成与方框边沿相垂 直(图C)。分别被称为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研究发 现,具有这两种不同方向知觉特点的人,其性格特征 也不尽相同。
•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12.1 213:57: 3813:5 7Dec-20 12-Dec-20
•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13:57:3 813:57: 3813:5 7Saturday, December 12, 2020
•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 者强。 20.12.1 220.12. 1213:5 7:3813: 57:38D ecembe r 12, 2020
•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0年 12月12 日星期 六下午 1时57 分38秒1 3:57:38 20.12.1 2
•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12 月下午 1时57 分20.12. 1213:5 7December 12, 2020
《心理学》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本章主要内容:
1、感觉 2、知觉 3、感知觉在教学上的应用
第一节 感觉
➢ 什么不是感觉?
• 我对这个女孩有感觉。 这里的“感觉”指的一种 情绪,一种爱慕。
• 我感觉这件事要这样 发展……
这里的“感觉”指的是一 种意识,是对感觉的认识。
➢ 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 客观事物某一个别属性的反映。
范围内,人们对1000—4000赫兹之间的声音 最敏感。 听分析器也是人重要的信息通道,接收10% 以上的信息。 听觉具有音调、音响、音高三种特性。
你站对位置了吗?
在对另一半说情话前,得先搞清楚自己 是不是站对了位置。美国最近一项研究显示 ,人类的左耳接收诸如“我爱你”等甜言蜜 语,比右耳来得敏锐,因此如果想对情人示 爱,最好站在对方的左边。
基本味觉:酸甜苦咸
5、肤觉
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为 肤觉。
包括触觉、压觉、冷觉、温觉、痛觉。皮 肤表面的温度叫生理零度,和生理零度相 同的温度刺激皮肤,不会引起冷和热的感 觉。
身体不同部位的皮肤对压力敏感性不同,如 指尖对刺激位置感觉的精确度是后背的10 倍。
肤觉在人类的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一个方 面是:触摸。通过触摸,你可以和他进行交 流,这个人是你渴望给予或接受安慰、支持 、爱和热情的人。
某种感觉能力有缺陷的人,可以通过发展另外一 些感觉能力而得到补偿。例如盲人一般具有较好 的听觉和触觉能力,可以通过脚步声或拐杖击地 的回响来辨别附近障碍物、房屋、河流、旷野等 地形,也可以通过触摸觉“阅读”盲文。
➢ 感觉的现象
1、感觉适应
定义:是指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所 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
闪光融合现象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讲义 第四章
第四章感知觉运动领域的早期干预感知觉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心理过程,是各种心理活动的基础。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情感和意志都是从感知觉开始的。
感知觉与运动能力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任何一种感觉或知觉的缺失都会对人的运动能力产生影响。
因此,本章将着重探讨特殊儿童在感知觉运动领域的早期干预的内容、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第一节学前儿童感知觉运动能力的发展感知觉是人类认识过程的最初级阶段,是人的意识与外部世界产生最直接联系的途径,离开这一过程,一切高级的心理机能都不可能发生。
学前阶段儿童探索外部环境,了解主客观世界的活动都依赖于动作的发展。
运动能力的发展以全新的方式改变着儿童身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儿童运动能力的每一次提高都使他获得了控制和探究环境的新手段,打开了他认识世界的新天地,因比,许多发展心理学家甚至把运动能力的发展看做是认知发展的基础。
由此可见,无论是感知觉的发展,或是运动能力的发展,还是感知觉和运动能力的相互作用,都为认知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个体后续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感觉是人类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它主要依赖于分析器的正常运作。
当儿童的分析器发育成熟并能够接触到刺激物时便产生了相应的感受。
一、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1.视觉:会清楚物体的特征及其在空间中的组织关系。
颜色视觉的发展。
2.听觉:幼儿的听觉能力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幼儿期儿童的纯音听觉感受性一直在增长,且增长速度较快。
但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同时教育在其中起着较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对声音细微差异的分辨能力方面。
第二,幼儿的言语听觉能力也在逐渐提高,但是不同年龄之间纯音听觉的敏锐度和言语听觉的球锐度差别程度较大。
小、中、大班的幼儿分辨语音中的细微差别的能力是不同的,小班幼儿还不会分辨,中班幼儿开始会分辨,大班幼儿已能基本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语言,儿童的听觉感受性在12岁以前一直是增长的,成年时会稳定一段时间,以后逐年下降。
人的衰老常常是从听力开始的。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感知觉
精品课件
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相应 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事物的颜色作用于眼睛——视觉 事物的气味作用于鼻子——嗅觉……
精品课件
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相应 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形状、颜色
眼
苹
大小、滋味
舌
果
气味、滋味
鼻
质量、温度
皮肤
人脑对苹果的知觉
精品课件
1、方位知觉
方位知觉是指对物体的空间 关系和自己的身体在空间所处 位置的知觉,如对上、下、左、 右、前、后的知觉 。
精品课件
(1)方位知觉的发生:
l出生后就有听觉定位能力 l空间定位主要依靠听觉和视觉 l随着年龄的增长,主要依赖视觉定位
(2)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 l3岁 辨别上下 l4岁 辨别前后 l5岁 开始以自我为中心辨别左右
精品课件
“苹果”知 觉
❖感知觉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
1、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 2、在幼儿的认知活动中,感知觉占据重要地
位。3~6岁的幼儿是借助于形状、颜色、 大小、声音等来感知觉认识世界的。 3、幼儿感知觉的发展不仅对整个认知活动有 重要作用,而且对控制自己的行动有一定 的意义。
精品课件
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
精品课件
幼儿对空间的安排是根据画面的需要而不是 依照视觉的真实性。画的人和物在形体上是 分离的,分散的,通常不会有遮挡现象
精品课件
幼儿是在宽和窄的平面上来展现自 己的想法的,至于三度空间幼儿还 没有意识去学习了解的愿望。
精品课件
❖幼儿的空间知觉有明显发展,但不 精确。
❖教师在实践活动中通过绘画、泥工、 拼版以及散步等活动提供认识空间特性 的机会促进幼儿空间知觉的发展。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
因此,要了解人的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活动,必须从感觉、知觉开始。
第一节感觉与知觉概述一、什么是感觉和知觉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当人们认识一种事物时,首先认识事物的颜色、声音、气味、温度、硬度等个别属性。
客观事物的这些个别属性通过我们的各种感觉器官反映到大脑中,大脑便获得了外部世界的各种信息,我们也就产生了相应的感觉。
所以,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不仅反映事物的外部属性,而且反映肌体的变化和内部器官的状况,如人体的运动、干渴、饥饿、疼痛等内部信息。
感觉是脑反映现实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
在实际生活中,物体的个别属性并不能脱离具体的物体而独立存在。
因此,人对物体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作为物体的一个方面而与整个物体同时被反映的。
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属性和物体间关系的经验,而且也形成了物体各属性间关系的经验。
当物体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人不仅能够反映这个物体的个别属性,而且能够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在大脑里将物体的各种属性按其相互的联系和关系整合成一个整体,从而形成该事物的完整映象,这就是知觉。
因此,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对事物的反映不是指对事物各种感觉刺激的简单总和,而是对事物多种属性和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是比感觉复杂的心理过程。
感觉和知觉虽然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但其作用却非常重要。
首先,感知觉是人们认识的开端,是获得知识经验的源泉。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从感知觉开始的。
人类的知识无论来自直接经验,或者来自间接经验,都是先通过感知觉获得的。
人类的知识无论多么复杂,也都是建立在通过感知觉而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
没有感知觉,没有直接的经验,就不能认识世界,就不能获得任何知识。
其次,感知觉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
没有感觉和知觉,外部刺激就不可能进入人脑,人也不可能产生如记忆、思维、想象、情感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
第四章感觉与知觉(复习稿练习与答案)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教学要求:1.掌握感觉、知觉的概念。
2.了解感觉、知觉种类;感觉的一般规律、知觉的基本特征、直观教学的形式和特点、正确进行直观教学的措施。
3. 掌握青少年感知能力的培养方法。
教学重点:1. 感觉和知觉的概念;2. 知觉的特性;教学重难点:感觉、知觉的特性,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第一节感觉和知觉的概述教学过程:导学提示感觉与知觉是最初级,也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
感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通过感觉, 我们从内外环境中获取信息, 通过知觉, 我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于从环境中输入的信息加以整合和识别, 使杂乱无章的刺激具有了意义。
现实生活中,纯粹的感觉几乎是不存在的,感觉总是与知觉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也称感知觉。
心理学对感知觉的研究有着最长的历史和最为丰富的内容。
(一)、什么是感觉。
1 、感觉的概念。
(1 )导入:课堂小实验(2 )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区别于日常概念“感觉”。
)【研究实例】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的剥夺感觉的实验。
【心理点评】感觉虽然试一种简单的心理活动,但却十分重要。
首先,感觉向大脑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通过感觉的人可以了解外界事物的各种属性,保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感觉是认识的开端,知识的源泉。
而以上实验可以证明刺激和感觉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没有感觉的生活是不可忍受的。
(二)感觉的特点1 、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的事物。
(不是过去的事物或间接的事物)2 、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不是事物的整体)3 、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以客观事物为根源,以主观解释为形式)(三)感觉的分类:根据感觉器官的不同,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1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2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略作解释)三、知觉的含义及其分类(一)什么是知觉,1 、定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第四章 幼儿的感知觉
• 2.距离知觉
• 距离知觉是辨别物体远近的知觉。
• 幼儿可以分清他们所熟悉的物体或场所的远近,对于比较广阔的空间距离,他们还不 能正确认知。幼儿常常不懂得近物大,远物小,近物清楚,远物模糊等感知距离的视 觉信号。
• 深度知觉
• 3.形状知觉
• 形状知觉是对物体形状的知觉,它依靠运动觉和视觉的协同活动。 • 通常3岁的幼儿能区别一些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 4-4.5岁是辨认几何图形正确率增长最快的时期,能认识椭圆、梯形、长方形等。 • 5岁幼儿能正确辨别各种基本的几何图形,及部分立方体。 • 幼儿叫出图形名称比辨认图形要晚。
• (五)时间知觉
•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的反映。 • 幼儿初期,已有一些初步的时间概念,但往往和他们具体的生活相联系。 • 幼儿中期,可以正确理解“昨天”“明天”,也能运用“早晨”和“晚上”等词,但
是对于较远的时间,如“前天”“后天”等,理解起来仍感困难。 • 幼儿晚期,在前面的基础上能理解“前天”“大后天”并学会看钟表等。但对更大或
更小的时间单位,如几个月,几分钟等辨别仍感困难。
第二节 感知特性与幼儿活动 • 一、感受性变化与幼儿活动
• (一)适应
• 感受性因刺激的持续时间而降低或提高。 • 适应包括视觉适应、听觉适应、嗅觉适应、味觉适应、温度觉适应。
• (二)对比
• 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可以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 叫感觉的对比。
• (二)保护幼儿的感官
• 1.经常提醒幼儿注意用眼、用耳的卫生 • 2.对由感官缺陷的幼儿给以必要的帮助
再见
• (三)知觉的理解性与幼儿活动
• 在知觉过程中,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并 用词把它标识出来,这是知觉的理解性。
公修心理学: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二、知觉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 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局部及其相互 关系〔整体〕的综合的反映。 〔识记〕
知觉的特点: 反映的是当前直接影响感觉器官的事物 反映的是事物的各种属性与各局部之间的
相互联系和关系〔整体属性〕 与社会实践有密切的联系
想一想:
感觉的特点:
反映的是当前直接影响感觉器官的事物 反映的是事物某一具体的特性〔个别属性〕 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
感觉是认识世界的开端;是维持正 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感觉剥夺实验〕
被关半小时就变得焦虑
37岁的喜剧演员亚当·布鲁姆是6名志愿者之一,他同 意承受“单独监禁〞,并同意观察者们使用监视器监视 他的活动并制作成电视纪录片。在整整两天两夜的时间 里,他坐在完全黑暗、绝对安静的屋子中,研究人员使 用夜视摄像机观察他的行为。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么? 人如何感知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人如何知道了物体的大小远近? 错觉的产生由哪些原因? ……
乔纳森的故事
乔纳森是一名画家,65岁时由于脑受伤而 丧失颜色知觉,变为色盲。这能看到灰色、 白色和黑色。
后来尝试只用黑白作画。 “尽管桥纳森不能否认他的损失,甚至在
充分利用错觉为人类生活实践效劳; 注意防止和消除错觉的不利影响。 小短片:你的感官欺骗了你
社 会 知 觉 与 行 为
社会知觉
1、概念:1947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 提出“社会知觉〞的概念,其含义是知 觉过程受社会因素所制约。
知觉对象:对物的知觉和对人的知觉
社会知觉就是对人的知觉,对人和社会 群体的知觉,对社会对象的知觉。
深度与距离知觉
深度与距离知觉
实验设计及 距离错觉的 形成的原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教案
儿童观察的全面性较差,很难获得关于事物的 完整认识。
(四)观察的深刻性
儿童观察的深刻性不够,只注意到事物外在的联系和表面特征,难以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
三、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
(一)激发观察的兴趣
教师应该选择幼儿能够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引导他们进行观察思考。
(二)做好观察的准备
明确目的与任务。
(三)触觉、嗅觉和味觉的发展
1.触觉
触觉是婴儿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
2.嗅觉
在进化早期具有重要的保护生存、防御危险的价值。
新生儿出生后即已有了嗅觉反应。
3.味觉
味觉是新生儿最发达的感觉。
新生儿的味觉敏锐,能辨别不同的味道。
对甜味表现出偏好,4个月开始偏爱咸味。
二、学前儿童知觉的发生发展
(一)空间知觉的发生发展
授课课题
第四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授课
形式
理论实践教学
教学目标
1.掌握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2.理解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3.懂得如何培养和促进学前儿童的观察力
教学重点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规律
教学难点
利用学前儿童感知觉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手段、媒介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理论讲授
媒介:多媒体课件
2.感受性的变化
由于某种因素的作用,感受性会出现暂时提高或降低的现象,这就是感受性的变化。
感受性的变化有几种情况:
1.感觉适应 2.感觉对比
3.感觉相互作用 4.联觉
(三)知觉的分类
1.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包括对对象大小、形状、立体和远近等的知觉。一般通过多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实现。
2.时间知觉
基础心理学 第四章 感知觉
2、根据根据知觉对象的特点,将知觉划分为: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空间知觉:
是对客观世界物体的空间关系的认识,具体指对 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空间特性在头 脑中的反映。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与距离 知觉、方位知觉等。
人的一些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都是比较 低的,有利于人类生存。绝对感觉阈限 低说明感觉灵敏。P104 表4-2
绝对感受性(absolute sensitivity)是指刚 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感受性的高低通过绝对感觉阈限来衡量。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
(三)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 差别阈限(difference threshold)是指将一 个刺激与另一个刺激区别开来所需要的最小 差别量 差别感受性(difference sensitivity)则是 指对这种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两者之间呈反比关系,差别感觉阈限越低, 差别感受性越高。
什么是知觉?
客观 事物 直接 作用 于感 官
对事 物的 整体 反应
觉察
分辨
确认
知觉的形成: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提供
了某种颜色、边界、形状等个别属性,经头脑 的加工认出了“这是一个柠檬”
知觉的形成
3、知觉的生理机制 感觉的产生是某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 的产生则是多种分析器综合活动的结果。
4、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
明适应和暗适应 感觉的适应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各种感觉的适应情况不同
2)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 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分为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
同时对比:
3)后像
当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 消失,而是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叫 后像。 后像在视觉中表现特别明显。视觉后像有两种: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
第四章学前儿童的感知觉教学目标:1.掌握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2.把握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基本特点;3.初步学会运用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促进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策略。
教学重点:幼儿感知觉发展的基本特点教学难点:感知觉规律的运用教学准备:1.学生的准备:观察小、中、大班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感知觉活动的表现2.教师的准备:案例若干;幼儿活动录像片段教学方法:自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实践练习法;理论讲解法教学课时: 6 课时第一节感知觉概述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一)感觉的概念【自我分析】教师出示红色的粉笔让学生观察。
提问:请你描述一下粉笔是什么样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是怎样进行的?1.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粉笔)的反映。
1.是客观事物(粉笔)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眼睛)时的反映过程。
3.是对客观事物(粉笔)的个别属性(颜色、形状、温度、硬度、光滑程度)的反映。
因此,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除了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也反映我们机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及机体内部的非常状态。
如感觉到身体的姿势,四肢的运动,以及身体的舒适与否等等。
(二)知觉的概念【问题讨论】教师再次出示粉笔后提问,当你看到粉笔时首先得出的结论是什么?(这是一支粉笔)在实际生活中,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受器时,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不仅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同时反映事物的整体。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1.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过程【资料分析】刚果的俾格米人居住在枝叶茂密的热带森林中。
人类学家科林.特恩布尔曾描述过其生活方式。
有些俾格米人从来没有离开过森林,没有见过开阔的视野。
当科恩布尔带着一位名叫肯克的俾格米人第一次离开居住地大森林来到一片高原时,他看见远处的一群水牛时惊奇地问:“那些是什么虫子?”当告诉他是水牛时,他哈哈大笑,说不要说傻话。
自学考试备考复习资料:心理学导论《第四章 感知觉》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汇总
第四章感知觉知识点汇总1)感性阶段:是指将客观刺激转换成心理印象的初级阶段。
2)感觉:是个体借助感觉器官直接反映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过程。
感觉是认识世界的起点,是人和动物发展起更复杂的心理功能的基础,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开始。
通过感觉器官获取外部信息是人和动物的基本需要,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赫布(Hebb)的“感觉剥夺实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3)知觉:是个体借助于感官觉知环境中物体的存在、特征及彼此关系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个体选择、组织和解释感觉信息的过程。
4)感觉和知觉是两个不同的心理过程,两者密不可分,感觉发生在知觉之前,为知觉收集和提供原料,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也是对感觉信息的加工和解释。
感觉和知觉一般会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个体很难体验到从感觉再到知觉的过程,故心理学将感觉和知觉统称为感知觉。
5)感觉分类:外部感觉、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肤觉包括:温觉、冷觉、痛觉。
6)知觉的种类:按照内容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物体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空间知觉分为: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
7)错觉:即错误的知觉,指不能正确反映事物本身属性的知觉。
8)感觉器官的感受性:指不同人对同样的刺激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感受能力。
9)感觉阈限包括: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绝对阈限,也叫绝对感觉阈限,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它是在“感觉到”和“感觉不到”之间的一个临界值。
绝对感觉阈限越低(甲能看到微光,乙不能,则甲的绝对感觉阈限低于乙),绝对感受性就越高。
(所以甲的绝对感受性高于乙的)。
10)差别阈限:也叫差别感觉阈限,指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差异量。
11)感官的感受性会随着作用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如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的锻炼与补偿-感觉的相互作用。
12)感觉对比:当同一感觉器官接受不同适宜刺激的作用时,感官对其中某些刺激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学前心理学 第四章 幼儿的感知觉
第一节 幼儿感知觉概述
2、知觉的种类 根据知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特性,可以把 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 根据知觉对象不同,可以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物体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社会知觉: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关系的知觉和 自我知觉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知觉现象即错觉。 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不正确的知觉。
幼儿思维受感知觉制约第一节幼儿感知觉概述三幼儿感知觉发展的趋势一从无意性向有意性发展外部刺激自主选择二从冲动性向思考性发展图形配对测验三从笼统的未分化的向精细的方向发展四从整体与部分的分离向两者统一的方向发展第二节幼儿感觉的发展在婴儿的认知能力中感知觉是最先发展且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领域在婴儿认知活动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第一节 幼儿感知觉概述
二、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 其他心理现象产生的基础。 1、婴儿早期的无条件反射 2、感觉剥夺实验
第一节 幼儿感知觉概述
(二)感知觉是2岁以前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 手段。 在语言、思维出现之前,儿童主要依赖于 感知觉获得各种信息,形成对客观世界的认 识。 (三)感知觉在幼儿(2岁以后)的认识活动 中仍占主导地位。 幼儿思维受感知觉制约
back
新生儿最初的无条件反射
吸吮反射(sucking
reflex) 接触儿童的嘴唇, 就引起吸吮动作。 吸吮反射是最强的 反射之一,当新生 儿开始吸吮时,其 他活动都会被抑制。
抓握反射(grasping
reflex)又叫达尔文 反射 物体接触手掌时 就握住不放,甚至 可以悬挂起来。大 约到第二个月时, 这个反射就消失了。
第二节 幼儿感觉的发展——视觉
3、颜色视觉 颜色视觉指视觉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也称辨 色力。 颜色视觉的发展 3个月时已能分辨出彩色和非彩色,并表现出对某 种颜色的偏爱。(颜色偏爱法) 4个月儿童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暖色更能引发 儿童兴奋。
4心理学 第四章 感知觉
第四章学前儿童的感知觉一、感知觉概述1、感觉和知觉的概念(1)感觉: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属于简单的心理现象,主要与生理作用相联系。
(2)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应。
他以感觉为基础,但并非感觉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感觉所提供信息的加工。
他反映刺激代表的意义,受经验影响,因此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所不同。
(3)观察力: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
观察力是指人在观察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品质和能力。
2、感知觉的种类(1)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
(2)知觉:空间知觉【方位知觉,深度(距离)知觉】,物体知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时间知觉,观察力。
3、感知觉在心理发展中的意义(1)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他认识过程的基础(2)感知觉是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3)感知觉在儿童的认识活动中仍占主导地位二、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一)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视觉、听觉、触觉、痛觉1、视觉的发展(1)视敏度①视力发展的一般情况a.出生1天的新生儿,其视力仅相当于成人的20/150。
b.半岁至1岁期间,儿童的视力已可达到成人的正常水平。
c.对3岁以下的儿童很难用E字表来测查视力,因为儿童的方位知觉,尤其是左右方位的知觉水平不高,常常分不清楚。
d.3岁以上的儿童在测查前要经过训练,让儿童明白测查要求,但仍旧难免有错误。
e.3~6岁儿童的视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②视力发展的特殊情况:远视、近视、弱视。
(2)颜色视觉(辨色力)①儿童出生不久就具备了辨别彩色和非彩色的能力,而且表现出对彩色的“视觉偏好”。
②即使同为彩色,婴儿也能区别它们并表现出对它们的不同“态度”。
(了解儿童颜色识别能力的方法:a.配对法。
b.指认法。
c.命名法。
)2.听觉的发展(1)婴儿的听觉偏爱①1~2个月的婴儿偏爱乐音而不喜欢噪音;喜欢听人说话的声音,尤其是母亲的声音;②2个月以上的婴儿似乎更喜欢优美舒缓的音乐;③7~8个月的儿童已乐于合着音乐的节拍而舞动双臂和身躯;对成人安详、愉快、柔和的语调报以欢愉的表情,而对生硬、呆板、严厉的声音表示烦躁、不安、甚至大哭。
《心理学》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而 上
觉依赖
的
于光的
加
波长
工
自
依赖于
上
知觉的主体
而 下
例: 人的知
的
识和经
加
验会影
工
响知觉
的过程
和结果
你怎么看?
➢ 知觉的分类
按照知觉所反映对象的特点,可以将知 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知觉印象与客观事物不相符合的情况称 作错觉。
物体知觉
以物质或物质现象为知觉对象的知觉, 即物体知觉。
❖ 颜料混合是指颜料在调色板上的混合,或 油漆、油墨的混合。如将红与黄的颜料混 合配成橘红等。
❖ 两种混合在性质上是不一样的:
色光混合是一种加法过程;
颜料混合是一种减法过程,即某些波长 的光被吸收了。
颜色混合的规律(适用于色光混合)
互补律:每一种颜色都有另一种和它相混合 产生白色或灰色的颜色,这两种颜色互为补 色。例如:黄和蓝、红和浅青绿色。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 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通常,心理学是用感觉 阈限的大小来测量感受性的。
感觉阈限:是指引起某种感觉的一定限度的刺 激量。
感觉能力和感觉阈限成反比,感觉阈限越大, 感觉能力越差。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刚刚能觉察到最小刺激量的 能力。
后像分两种:正后像和负后像。后像的品 质与刺激物相同,叫正后像;后像的品质 与刺激物相反,叫负后像。
注视30秒以上,然后看白色背景。
注视图中心四个黑点30秒钟!
感觉后像的应用:
感觉后像可以使我们对断续出现的刺激产 生连续的感觉。当然,这种断续刺激的出 现必须达到一定的频率。
电影正是运用了感觉后象的心理学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二)差别阈限 (二)差别阈限
差别阈限: 差别阈限:刚刚能够辨别出的两个刺激强 度的最小差异量, 度的最小差异量,即辨别两个强度不同的 刺激所需要的最小差异值, 刺激所需要的最小差异值,也称最小可觉 差。 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受性:能够觉察出刺激最小差别的 能力。 能力。
标准刺激
实用心理学
实用心理学
知觉者的主观因素
需要、任务、经验、兴趣、性别、年龄 需要、任务、经验、兴趣、性别、
29
2、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要在过去的知识经验的基础 人在知觉过程中, 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 上,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 意义。 意义。
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
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出 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
理解性 24
25
知觉定势
26
26
知觉定势
27
27
28
1、知觉的相对性
影响知觉选择的因素
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强度大、对比明显者容易成为知觉对象 强度大、
对象的运动
静止背景上的运动物体容易成为知觉对象
知觉对象的新颖性
“司空见惯”的事物容易为知觉所忽视,新奇事物 司空见惯”的事物容易为知觉所忽视, 则容易被注意
14
下列现象属于那种感觉现象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而不闻其臭。 而不闻其臭。 晚上看星星,越看越多。 晚上看星星,越看越多。 万绿从中一点红, 万绿从中一点红,红色更鲜艳 长时间凝视一朵红花, 长时间凝视一朵红花,闭上眼后看到一朵 绿色的花
15
三、视觉
眼睛的结构
影响知觉理解的因素
知识经验 言语指导 对所知觉事物的预期
选择性 30
区分对象和背景
31
31
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
word
wor work worm
32
32
知识经验对知觉理解的影响
33
33
知识经验对知觉理解的影响
34
34
35
艾尔·赫尔德(Al Held):The Big N 赫尔德(Al Held):The
54
54
大小恒常性
55
55
明度恒常性
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或视亮度保 在照明条件改变时, 持不变
56
56
颜色恒常性
一个有颜色的物体在色光照明下, 一个有颜色的物体在色光照明下,人们对其表面 颜色的知觉并不受色光照明的严重影响, 颜色的知觉并不受色光照明的严重影响,而是保 持相对不变
57
Paris in the the spring
22
二、知觉的特性
1. 2. 3. 4. 5. 6. 知觉的相对性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组织性 知觉的恒常性
23
1、知觉的相对性
人的知觉系统并不会对所有刺激来者不拒地加 而是仅对其中部分加以反应。 工,而是仅对其中部分加以反应。
1. 肌肉线索
调节 辐合
2. 单眼线索
线条透视、纹理梯度、对象重叠、空气透视、 线条透视、纹理梯度、对象重叠、空气透视、 运动视差、 运动视差、相对高度
3. 双眼线索:双眼视差 双眼线索:
60
眼睛的调节
眼睛的调节
晶状体曲度变化的 信号提供了距离的 信息
看近物,曲度变大, 看近物,曲度变大, 晶状体变厚 看远物,曲度变小, 看远物,曲度变小, 晶状体变薄 仅在几米内有效
10
二、基本感觉现象
(一)后象:刺激 后象: 停止后的感觉并 不立刻消失, 不立刻消失,而 是逐渐减弱, 是逐渐减弱,即 感觉有一种残留 现象,称为后象。 现象,称为后象。
11
后象
正后象:刺激消 正后象: 失后残留的亮度 或颜色与刺激相 似的视觉后象; 似的视觉后象; 负后象: 负后象:刺激消 失后残留的亮度 或颜色与刺激互 补的视觉后象。 补的视觉后象。
“对象”与“背景” 对象” 背景”
对象:被知觉选择的刺激物 对象: 背景: 背景:未被选择的其它刺激物 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对象与背景相互依赖、 对象与背景相互依赖、相互转化 对象和背景的关系不仅存在于空间的刺激组合中, 对象和背景的关系不仅存在于空间的刺激组合中, 而且存在于时间系列中 发生在先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续知觉, 发生在先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续知觉,产生了对后 续知觉的准备状态, 知觉定势” 续知觉的准备状态,即“知觉定势”
第4章 感觉和知觉
公共心理学
主题 感觉和知觉 是人们认识 活动的起点, 活动的起点, 是一切较高 级认知活动 的基础 。
郧阳师专 教育系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和知觉 什么是感觉和知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个别属性的反映 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事物的整体的反应。 整体的反应 事物的整体的反应。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 有机整合,是对知觉信息赋予意义的过程。 有机整合,是对知觉信息赋予意义的过程。
16
四、视觉
杆体细胞与椎体细胞
杆体细胞:不能辨别颜色,对光刺激比椎体细 杆体细胞:不能辨别颜色, 胞敏感, 胞敏感,使我们能在光线非常暗的情况下看见 东西。 东西。 椎体细胞:主要感受亮光和颜色刺激。 椎体细胞:主要感受亮光和颜色刺激。
17
四、视觉
色盲
18
四、视觉
盲点
距离30厘米,捂住右眼, 距离30厘米,捂住右眼,只用左眼注视十 厘米 慢慢调节研究与图形的距离。 字,慢慢调节研究与图形的距离。
57
三、视空间知觉
视空间知觉主要指深度知觉 视空间知觉主要指深度知觉,是我们根据 深度知觉, 已有的经验对外界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作 出的判断。 出的判断。 没有深度知觉,我们将无法进行许多活动。 没有深度知觉,我们将无法进行许多活动。 儿童也有深度知觉: 儿童也有深度知觉:视觉悬崖实验
58
59
深度知觉的线索
12
(二)感觉适应
因刺激作用持久而使感觉器官的敏锐度发 生变化的现象,称为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 生变化的现象,称为感觉适应。 视觉对比: 感觉对比:不同的刺激作用于某一感觉器 官时,使感觉体验发生变化的现象。 官时,使感觉体验发生变化的现象。 同时对比 连续对比
2
3
二、感知觉的意义
感知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感知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感知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感知觉是一切较高级、 感知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 的基础
4
第二节 感觉与教学
一、心理物理学 心理物理学是测量物理刺激强度和感觉体 验大小之间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验大小之间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在测量 刺激的物理能量变化的同时, 刺激的物理能量变化的同时,记录这些变 化与心理感觉的联系, 化与心理感觉的联系,检验我们感觉体验 到的刺激强度。 到的刺激强度。 (一)绝对阈限 (二)差别阈限
整体性
37
蓝色那一面是在里面还是外面?
38
看看她是什么人
39
4.知觉的整体性 4.知觉的整体性
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 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 合成整体的能力。 合成整体的能力。 整体与部分互相依存
对整体的知觉离不开各部分的特点 对部分的知觉又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
整体优先于局部 知觉整体性的作用
提高人们知觉事物的能力 由于知觉的整体性, 由于知觉的整体性,人们有时会忽略细节特征
组织性 40
部分对整体的依赖关系
41
部分对整体的依赖关系
42
知觉的整体优先效应
43
43
5、知觉的组织性
主体倾向于将具有某种潜在关系的客体组 合成一个独立的整体予以解释。 合成一个独立的整体予以解释。 知觉的组织原则
视觉:夜晚晴朗时可以看见50公里处的一只烛光; 公里处的一只烛光; 视觉:夜晚晴朗时可以看见50公里处的一只烛光 听觉:安静环境中可于6米处听见手表秒针走动声; 听觉:安静环境中可于6米处听见手表秒针走动声; 味觉:可尝出7.5升水中加入一茶匙糖的甜味 升水中加入一茶匙糖的甜味; 味觉:可尝出7.5升水中加入一茶匙糖的甜味; 嗅觉:可闻到三间房子中洒一滴香水的气味; 嗅觉:可闻到三间房子中洒一滴香水的气味; 触觉:蜜蜂翅膀从1厘米高出落在面颊上即有感觉。 触觉:蜜蜂翅膀从1厘米高出落在面颊上即有感觉。
音高 重量 响度 味觉 1/333 1/50 1/10 1/5 至少需要增加多少分贝才能感 受到声音更大了? 受到声音更大了?
9
在教学中的应用
被感知的事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被清 晰地感知。 晰地感知。 如果感知的材料过于细小,声音过于微弱, 如果感知的材料过于细小,声音过于微弱, 就不能引起有效的感知。 就不能引起有效的感知。 教师讲课时,声音要洪亮,语速要适中, 教师讲课时,声音要洪亮,语速要适中, 板书要清晰。 板书要清晰。制作的教具也要考虑到教具 的大小、颜色等信息是否能被全班同学清 的大小、 晰地感知到。 晰地感知到。
61
61
重叠
62
62
空气透视
63
63
线条透视
64
64
纹理梯度
65
65
相对高度
66
66
运动视差
67
67
双眼线索— 双眼线索—双眼视差
人们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主要依赖两 眼提供的线索,叫两眼视差。
68
69
四、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时对所见物体的空间位移以及位 移速度和方向的知觉。 移速度和方向的知觉。 真动知觉: 真动知觉:对物体真正的空间位移和速度 的知觉。 的知觉。 似动知觉: 似动知觉:在一定条件下人们把静止的物 体看成是运动的或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 连续运动的现象。 连续运动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