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检查及安全事故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落实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公司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各部门。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公司负责对部门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对部门的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保障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制度的有效执行。

第五条公司及部门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应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第三章管理要求第六条应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和不定期等方式进行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

第七条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二)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实行分级(一、二、三级)管理,三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且整改难度较大,需局部停产停业,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二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且整改难度很大,需全部停产停业,经过一段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一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或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后果特别严重,需全部停产停业整治,且整改难度很大的事故隐患。

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办法

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办法

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办法
《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办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一项管理办法,旨在加强对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应急处置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的管理。

该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安全生产事故的监测和报告要求:规定了安全生产事故的监测与报告制度,明确了事故发生后各级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置。

2. 安全生产事故的隐患排查和整改要求:要求各单位要加强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发现问题要立即整改,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3.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要求:规定了各单位应制定和不定期演练应急预案,保证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科学、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置。

4. 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和处理要求:明确了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程序和角色分工,要求事故发生单位、地方安全监管部门和相关专门机构要按照规定进行调查处理,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5. 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和处罚要求:规定了对安全生产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和处罚措施,对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

《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办法》的出台,为加强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和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操作指导,有助于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三篇)

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三篇)

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安全生产是企业的重要工作,涉及到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开展,企业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下面是一份关于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的范文。

一、总则1. 本制度的编制目的是为了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2. 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员工,包括职工、临时工以及外来人员。

3. 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应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并由部门内指定人员具体落实。

二、安全生产检查内容1. 日常安全生产检查(1)每日安全巡查: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每日对车间、办公区域进行安全巡查,查看各项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2)设备检查: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不存在安全隐患。

(3)用电安全:对企业用电设施进行定期检查,防止电线老化、短路等问题。

(4)消防设备检查:对企业的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消防设备正常运行。

(5)防护设施检查:对劳动防护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员工的个人安全。

2. 季度安全生产检查(1)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巡查:每季度组织企业内部安全生产巡查,检查企业各个环节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

(2)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更换易损件,确保设备运行稳定。

(3)危险化学品管理:对企业内部的危险化学品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存放和使用符合相关规定。

(4)特种设备检查: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如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等。

3. 年度安全生产检查(1)大型事故隐患排查:每年组织大型事故隐患排查,对企业内部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及时整改。

(2)事故案例分析:对近几年发生的事故进行案例分析,总结教训,完善安全管理措施。

三、事故隐患排查及整改1. 事故隐患排查方法(1)定期巡查:定期对企业内各个环节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员工报告:鼓励员工主动上报安全隐患,对上报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安全生产检查、事故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检查、事故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检查、事故隐患排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所有生产场所、设备和作业活动。

第三条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全面、全过程、全天候的安全生产管理。

第四条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对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确保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的有效实施。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公司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工作。

第六条安全生产委员会下设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的实施。

第七条各部门、车间、班组应设立安全生产管理员,负责本部门、车间、班组的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工作。

第八条安全生产管理员应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

第三章安全生产检查第九条安全生产检查应按照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第十条定期检查应按照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进行,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

第十一条不定期检查可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随时进行。

第十二条安全生产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三)安全生产设施设备运行情况;(四)作业场所安全条件;(五)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六)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及演练情况;(七)其他有关事项。

第十三条安全生产检查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对重大隐患应立即上报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并制定整改措施。

第四章事故隐患排查第十四条事故隐患排查应按照全面、全过程、全天候的原则进行。

第十五条事故隐患排查应包括以下内容:(一)设备设施缺陷;(二)人的不安全行为;(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四)管理上的缺陷;(五)其他有关事项。

第十六条事故隐患排查发现的重大隐患应立即上报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并制定整改措施。

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范本(三篇)

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范本(三篇)

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生产安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全体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员工、外来单位人员等。

第三条本单位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责任,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章安全生产检查第四条安全生产检查应按照“确定检查内容,制定检查计划,组织检查实施,出具检查报告,及时整改落实”的原则进行。

第五条安全生产检查可以采取定期检查和随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六条检查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一)生产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二)设备设施的完好情况;(三)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四)安全设备的运行情况;(五)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情况。

第七条检查计划应提前制定,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通报。

第八条检查实施应由专人或专职安全检查员进行。

第九条检查报告应详细记录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整改要求。

第十条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整改的期限和责任人要明确。

第三章事故隐患排查第十一条事故隐患排查应定期进行,确保发现和消除潜在隐患。

第十二条排查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一)设备设施的缺陷;(二)安全设备的故障或失效;(三)消防安全设备的情况;(四)危险物品的存放和使用;(五)人员的操作行为和安全意识。

第十三条排查报告应详细记录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整改要求。

第十四条发现事故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整改的期限和责任人要明确。

第四章整改制度第十五条发现问题后,责任人应立即进行整改,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第十六条整改期限应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确定。

第十七条整改措施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确保问题能够彻底解决。

第十八条整改落实情况应及时通报上级领导,并向全体员工公示。

第十九条整改不到位造成事故的,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以下简称检查整改制度),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评估、整改和跟踪管理的制度。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一切生产经营单位。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员工的安全职责,落实安全生产措施,确保生产安全。

二、安全生产检查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确保生产设备、设施、工艺和安全防护措施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

第六条安全生产检查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三)安全生产措施落实情况;(四)事故隐患整改情况;(五)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情况;(六)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情况;(七)其他应当检查的内容。

第七条安全生产检查应当制定检查计划,明确检查周期、范围、内容和责任人员。

第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档案,保存安全生产检查记录、事故隐患整改记录等相关资料。

三、事故隐患排查第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

第十条事故隐患排查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能;(二)生产场所的安全条件;(三)工艺流程的安全性;(四)安全防护措施的有效性;(五)员工的安全行为;(六)其他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因素。

第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清单管理制度,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登记、评估和整改。

第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重大事故隐患实行挂牌督办,明确督办责任人,制定和落实治理方案。

四、事故隐患整改第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整改制度(精选5篇)

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整改制度(精选5篇)

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整改制度(精选5篇)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整改制度(精选5篇)在当今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制度,制度是维护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我们做事的底线要求。

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整改制度(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整改制度1一、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部安全检查二、职责1.企策部负责公司内安全巡视检查和对公司内易燃、易爆场所设施、消防器材及要害部位的安全检查。

2.制造部负责公司机械、动力、起重、电气及压力容器等设备设施的专业检查和国家规定的定期检测。

3.财务部库房漆库的安全检查。

4.其他部门根据本部门的工作特点及重点部位进行安全检查。

三、管理内容与方法1.安全检查的分类:1.1班组人员日安全检查。

1.2车间管理人员、机电修人员、各班组长每周定期安全检查。

1.3主管经理、各、班组长节假日重点部位安全检查。

2.安全检查的内容2.1日巡查主要以生产现场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和机器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为主要内容,随时,随时纠正违章作业和危险作业,控制和终止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2每周检查的内容为:班组内机器是否运转正常;劳保用品的穿戴;消防器材的保养情况;消防责任区是否不安全隐患存在。

2.3节假日重点部位安全检查内容:以查管理、查隐患、查现场为主要内容,对公司内危险部位重点排查,确保节假日的生产。

3.安全检查整改的考核3.1对于检查出问题的班组,企策部向责任部门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部门必须在3日内向企策部报隐患整改计划及措施。

对于拒不整改的视情节严重处以50~100元的罚款。

3.2参加检查的人员应按时参加,无故不到者罚款每次15元。

3.3每月累计检查无事故班组公司给予奖励,超过三次隐患部位处以100元罚款。

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整改制度21、查领导:对安全生产上有功人员是否做到了及时表扬和奖励;对忽视安全生产造成事故的责任者要严肃处理。

安全检查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六篇)

安全检查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六篇)

安全检查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为规范各项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强化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加强对事故隐患的管理和整改,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安全,维护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稳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安监____《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级安全生产检查,以及各类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与管理。

3定义本制度所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违反安全生产法规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或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设备设施危险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a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1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班组或部门就能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2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局部停产,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公司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b事故隐患范围:1危及安全生产的不安全因素;2导致事故发生或扩大的生产设施、安全设施隐患;3可能造成职业病、职业中毒的劳动环境。

4检查和整治责任公司各级人员按规定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活动。

a办公室负责牵头____开展公司层面的检查与整治工作,并负责督办全公司范围的隐患整治工作,每月不少于一次;分管安全生产领导负责督导,并原则上要求做到带队检查和现场指导;业务分管领导负责督办分管业务范围的隐患整治工作,主要领导根据相关规定参与检查和指导整治工作。

b部门负责人负责____开展部门层面的检查与整治工作,并负责或指定专人督办内部隐患整治工作,每月不少于一次;分管领导根据相关规定参与检查和指导整治工作。

c一线层面的检查与整治工作根据岗位责任制规定开展,部门分管领导、主管人(班组长负责督办隐患整治工作,部门负责人根据相关规定参与检查和指导整治工作。

5检查范围和整治内容检查和整治的主要内容:a检查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整治责任未落实和落实不到位情况;b检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健全情况,堵塞制度漏洞;c检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整治制度未执行和执行不到位情况;d检查储存粮油、物资安全情况,消除不安全因素;e检查安全生产设施设备完好情况,整治设施设备缺失和失管情况;f检查安全生产应急物资完备情况,整治物资缺失和失管情况;g检查行为规范情况,整治不规范行为;h检查安全生产措施落实情况,整治无措施和措施不力情况。

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3篇)

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3篇)

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为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场所、设备设施、人员行为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保障员工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生产经营场所及相关设备设施。

三、安全生产检查1. 定期安全检查(1)每年至少进行两次全面的安全生产检查,确保安全设施的正常运行,事故隐患的及时发现和整改。

(2)检查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电气设备、防火设施、用电安全、化学品储存、消防通道畅通、员工安全防护用品的配备等。

(3)检查人员由安全生产主管部门指定,必须具备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经验。

2. 随机安全检查(1)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可以随机抽取企业中的不同部门,对其安全生产情况进行随机检查。

(2)抽查的部门、时间和内容事先不予告知,以真实反映部门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

3. 特殊安全检查(1)对于有较高风险的环节,应进行专项检查,包括但不限于高处作业、危险化学品使用等。

(2)检查要求由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制定,并通知相关岗位人员进行落实。

四、事故隐患排查1. 系统开展(1)定期启动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确保对企业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排查。

(2)排查内容主要包括:设备设施的损坏和老化、作业人员的操作规范、消防安全设施的使用、危险物品的存储和运输等。

2. 隐患排查流程(1)隐患排查由安全生产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可以委托相关专业服务机构进行。

(2)排查人员应具备相关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对疑似隐患要有判断和识别能力。

(3)排查结果应进行记录和归档,并按照相关规定报告给安全生产主管部门。

3. 隐患整改(1)排查出的隐患应分级整理,根据严重程度制定整改措施。

(2)整改责任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承担,必须制定合理的整改计划并按时完成。

(3)整改过程中,应配备专门人员进行跟踪和督促,确保隐患得到彻底解决。

五、制度落实1. 制度宣传(1)企业应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制度的培训和宣传,确保员工了解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范本

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范本

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企事业单位,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进行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第三条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是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是预防事故发生、防控风险的有效手段。

第四条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综合手段,全面深入排查事故隐患,及时采取措施治理消除安全隐患。

第二章安全检查第五条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并制定安全检查计划。

第六条安全检查应包括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日常检查由设立的安全管理岗位责任人负责。

第七条定期检查应由专门组织的安全检查小组负责,小组由安全管理部门的人员组成。

第八条安全检查应结合实际情况,重点检查重大危险源、作业场所、设备设施、用电安全、防火设施、消防通道及应急疏散等关键环节。

第九条安全检查应当采取实地查看、询问、检测等方式,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记录并制定整改措施。

第十条安全检查结果应及时反馈给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并责令其限期整改。

第三章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第十一条企事业单位应制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方案,明确相关工作职责和具体要求。

第十二条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方案应包括事故隐患排查的时间周期、排查内容、排查方法、整治措施及整改期限等。

第十三条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应当从源头上进行,对可能发生事故的各种隐患进行逐一排查,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治。

第十四条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应综合运用图纸核对、设备检测等方式,确保隐患排查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第十五条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应重点检查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存储、高处作业、机械设备运行、电气系统等关键领域。

第十六条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应及时将发现的隐患记录,并制定整治方案,并将记录报送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

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

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

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确保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安全检查第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

第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安全生产措施的有效实施。

第四条安全检查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二)对生产经营单位的设备设施、生产工艺、作业过程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安全隐患要立即进行整改;(三)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四)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救援预案和设施进行检查评估,确保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

第五条安全检查应当由具备相应安全生产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组成的检查组进行。

检查组应当对检查结果进行书面报告,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配合安全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各种信息和材料,并按要求配合检查人员的工作。

第七条发现安全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坚决整改,并按要求报告有关部门。

第三章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第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人和具体措施。

第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年组织开展一次事故隐患排查,对可能引发事故的环节进行全面排查。

第十条事故隐患排查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引发事故的设备、设施、工艺等进行全面排查;(二)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引发事故的人员素质、安全行为等进行排查;(三)对周边环境因素进行排查,消除可能形成事故隐患的因素。

第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事故隐患排查结果,制定整改方案,并按时完成整改工作。

第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事故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实施。

第十三条发生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范本(三篇)

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范本(三篇)

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管理,排查和整改事故隐患,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事业单位的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第三条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隐患,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第四条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是企事业单位的基本安全管理工作,是本单位的法定职责,应贯穿于该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第五条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要注重科技技术应用,在综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检查排查和整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第二章规范第六条企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环境,制定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的工作制度、计划和安排,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技能。

第七条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的机构和人员配置,明确职责分工,做好信息的通报及记录,保障检查、排查、整改工作的连续性和及时性。

第八条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整改的工作流程,明确事故隐患排查、整改的时间节点、责任人及完成情况的监督和管理。

第九条企事业单位应当定期开展相关安全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有序进行。

第十条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的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对检查排查和整改不力或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单位予以严肃处理。

第三章措施第十一条企事业单位应当制定年度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的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

第十二条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应当分为定期检查和专项排查两种方式,定期检查一般每季度进行一次,专项排查根据不同行业和单位情况确定。

第十三条定期检查应当对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相关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但不限于劳动防护设施、消防设备、危险化学品管理、设备运行状态等。

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模版(三篇)

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模版(三篇)

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人身、财产和自然环境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领导机关、内设机构、分支机构、事业单位等各个单位。

第三条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责任落实、风险控制”的原则。

第四条本规定的任务是加强安全管理,预防事故的发生,及时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确保人身、财产和自然环境的安全。

第五条本规定的内容包括安全检查的组织和实施、事故隐患排查的过程和方法、事故隐患的治理和整改、监督和考核等。

第六条本单位应设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领导担任组长,并确定成员,以加强安全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第七条本单位应组织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八条本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信息报告制度,工作人员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发现的安全隐患。

第九条工作人员应严守秘密,不得泄露涉及本单位安全的信息。

第二章安全检查的组织和实施第十条本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对各个部门和作业场所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

第十一条安全检查应由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可以委托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员进行。

检查人员应具有相关的专业背景和资格。

第十二条安全检查的内容应包括建筑物、设施设备、作业场所、用电、维修保养、防火防爆和环境等方面的检查。

第十三条安全检查应采取现场检查、文件查阅、询问等多种方式,全面掌握事故隐患的情况。

第十四条安全检查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反馈检查结果,并提出整改要求。

第十五条安全检查应建立档案,记录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检查内容和检查结果等信息。

第十六条安全检查的结果应及时报告上级机关,并按照规定进行整改和处理。

第三章事故隐患排查的过程和方法第十七条本单位应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制度,明确排查的目标和方法。

第十八条事故隐患排查应分层级、分部门、分时段进行,重点排查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隐患。

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整改制度(3篇)

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整改制度(3篇)

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整改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员工,包括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安全检查的全面、系统、深入进行,发现和整改事故隐患,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二章安全检查的程序第四条安全检查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同时,根据安全管理的需要,还可以不时进行局部检查。

第五条安全检查应按照计划进行,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并提供需要的资料和信息。

第六条安全检查可以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七条定期检查是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的,一般为每季度或每半年一次。

不定期检查是在预定的时间间隔内,但具体时间不确定的检查。

专项检查是针对某一特定事项进行的检查。

第八条安全检查应有检查组成员,组成检查小组,由安全管理部门组织,一般包括安全管理人员、一线员工和有关部门的代表。

第九条安全检查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状况;3. 工作场所的环境卫生;4. 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的落实情况;5. 特殊工种工作的安全措施;6. 员工对安全管理的理解和认识。

第十条安全检查应全面、深入、细致,对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进行发现和整改,并记录检查的结果和整改的情况。

第十一条安全检查应及时进行整改,确定整改的时限,并将整改情况通报相关人员。

第三章事故隐患的整改第十二条安全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及时整改,不能拖延。

第十三条安全检查发现的一般事故隐患,应由当班员工或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重大事故隐患应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整改。

第十四条安全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整改应按照“谁发现,谁整改”的原则进行。

整改后,应及时报告安全管理部门。

第十五条安全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整改应有明确的时限要求,一般不超过3个工作日。

对于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应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第十六条安全管理部门应监督事故隐患的整改,对逾期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应及时追责,直至整改到位。

公司安全检查管理办法

公司安全检查管理办法

公司安全检查管理办法一、总则为了提高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员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转,制定本《公司安全检查管理办法》。

二、安全管理责任1. 公司总经理是公司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安全工作的总体方针和政策,并对安全工作负最终责任。

2. 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是具体负责公司安全管理工作的部门,负责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排年度安全检查计划、组织开展安全培训等工作。

3. 各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的安全工作责任人,负责组织本部门的安全工作,包括制定安全工作计划、组织安全培训、做好安全防护等。

三、安全检查的内容和方式1. 安全检查内容包括:消防安全、电气安全、生产设备安全、办公场所安全、用电安全、人身安全等方面。

2. 安全检查分为定期检查和临时检查两种方式。

2.1 定期检查:每年进行一次,由安全管理部门制定安全检查计划,并通知各部门负责人,每个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安全检查。

2.2 临时检查:根据需要临时组织的检查,由安全管理部门或各部门负责人发起。

四、安全检查的程序1. 安全检查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每次检查至少应有两名检查人员进行,其中一名为安全管理部门人员。

2. 安全检查应有明确的检查标准和检查表格,将检查情况记录下来并进行归档。

3. 安全检查结果应及时反馈给被检查对象,提出整改要求,并设定整改期限。

4. 对于有重大安全隐患的问题,安全管理部门应及时上报公司总经理,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理。

五、安全检查结果的处理1. 对于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被检查对象应按照规定的整改要求和期限进行整改。

2. 安全管理部门应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确保整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3. 如果在整改期限内未能完成整改的,安全管理部门应及时向公司总经理报告,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六、安全培训1. 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安全培训的内容应包括消防安全知识、电气安全知识、生产设备使用方法、办公场所安全等方面。

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范文(3篇)

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范文(3篇)

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范文一、制度目的为了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规范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部门,包括生产车间、办公楼、仓库等。

三、职责划分1.总经理:负责制定年度安全检查计划,并监督检查工作的进行。

2.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安全检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上报存在的隐患并提出整改意见。

3.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本部门的安全检查工作,落实隐患整改措施,并定期向上级报告安全工作情况。

4.员工: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积极参与安全检查工作,发现隐患应及时报告。

四、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流程1.安全检查计划制定年初,总经理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安全检查计划,确定检查频次和范围。

2.安全检查组织安全管理人员根据计划组织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全面覆盖。

3.安全检查实施检查组按照计划对企业各部门进行逐一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提出整改建议。

4.隐患整改部门负责人收到整改建议后,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整改,并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性。

5.跟踪检查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6.验收确认安全管理人员对整改后的隐患进行验收确认,确保整改效果达到预期。

7.隐患报告安全管理人员将整改后的隐患情况及时上报总经理,并提出相关建议。

五、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要点1.安全检查要全面细致,对于常见的生产安全隐患要加强排查,包括但不限于:a.电气设备是否存在漏电、短路等隐患;b.设备、机械的使用是否符合操作规范;c.危险化学品的存储和使用是否符合相关规定;d.消防设备是否完好,灭火器是否定期检验;e.生产区域的通风、照明是否正常;f.员工是否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等。

2.对于隐患的整改要及时且有效,确保措施落实到位。

3.隐患整改后要进行跟踪检查,确保效果到位。

4.对于严重的事故隐患,要及时报告上级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理。

安全检查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模版(三篇)

安全检查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模版(三篇)

安全检查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隐患,确保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业的安全检查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第三条安全检查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检查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构,明确安全检查与事故隐患排查责任。

第五条安全检查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应当依法、科学、及时、严格进行。

第二章安全检查第六条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包括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

第七条定期检查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根据企业的情况和特点,可以适当增加检查次数。

第八条不定期检查应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对重大工程、新项目、特殊设备、危险化学品等进行检查。

第九条安全检查应涵盖企业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包括设备、设施、人员等。

第十条安全检查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包括开展检查、整理检查记录、分析检查结果等。

第三章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第十一条企业应制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计划,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第十二条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计划应包括排查内容、排查方式、排查周期等。

第十三条企业应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档案,记录排查过程和结果。

第十四条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立即整改,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整改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第十五条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应进行跟踪和督促检查,确保整改到位。

第四章监督与管理第十六条安全检查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应纳入企业的日常监督与管理范畴。

第十七条监督部门应加强对企业安全检查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第十八条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检查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追究机制。

第十九条对于存在较大风险和隐患,企业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第五章处罚与奖励第二十条对于未按照本制度要求进行安全检查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企业,将作出相应的处罚。

第二十一条对于安全检查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成效显著的企业,可以给予奖励。

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三篇)

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三篇)

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1.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明确检查的频率、内容和责任人;- 确定检查的范围,包括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等方面;- 安排专人负责安全生产检查,确保检查工作的落实;- 检查过程中要有记录,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定期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整理,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2. 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制定排查、整改计划,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参与隐患排查工作;- 建立隐患排查台账,记录隐患的情况、整改措施和整改进展;- 以隐患排查为基础,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到位;- 验收整改措施,确保隐患得到彻底解决;- 定期组织检查隐患整改进展情况,并对整改不到位的责任人进行问责。

3. 其他补充:- 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设立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激励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对危险化学品、重点设备等的管理;- 定期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学习和宣传,确保工作符合相关法律要求。

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二)是指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建立一套完整的检查、整改和督办机制,旨在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持续改进和事故隐患的及时消除,以保障员工的安全和企业的正常运营。

制定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减少事故隐患对企业带来的损失。

具体的制度内容如下:1. 安全检查机制:制定安全检查计划,并明确安全检查的频次、要点和检查人员。

定期开展安全巡查、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确保安全设施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2. 事故隐患整改机制:对发现的事故隐患进行记录和分类,并按照优先级和紧急程度进行整改。

确保事故隐患整改工作有具体的整改措施和时间要求,并明确责任人和督办人。

3. 整改措施落实:整改部门或责任人需要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和整改责任人,确保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制度1. 背景和目的为了确保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保护员工和企业资产的安全,提高整体安全管理水平,订立本《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安全检查工作、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流程,促进安全事故的防备和掌控,确保企业的连续稳定发展。

2. 安全检查组织和责任2.1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并指派专人负责安全检查工作。

2.2 安全检查组织机构成立安全检查组织机构,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选派具备安全管理经验和技能的人员构成,组织和实施安全检查工作。

2.3 安全检查责任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在安全检查组织机构中指定一名安全检查责任人,负责全面组织、协调和监督安全检查工作的实施,以及安全隐患的整改。

3. 安全检查工作流程3.1 年度安全检查计划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依据企业的生产运营情况和安全管理需求,订立年度安全检查计划。

计划应明确检查内容、检查时间和检查对象等相关要求,并及时通知被检查单位。

3.2 安全检查实施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指定的安全检查组织机构依照安全检查计划,对企业的各个部门、车间、设备和作业场合进行安全检查。

检查内容包含但不限于:生产设备的安全状态、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消防设施的完好与使用、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等。

3.3 安全检查记录安全检查人员在检查过程中认为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应立刻记录,并通知相关责任人进行整改。

安全检查记录应包含但不限于:检查日期、检查内容、存在的安全隐患、整改要求和整改期限等。

3.4 安全隐患整改被检查单位收到安全检查记录后,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安全隐患的整改工作,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及时解决。

整改责任人应依照记录中的整改要求和整改期限,订立整改方案,并将整改情况报告给安全检查责任人。

3.5 安全检查报告安全检查责任人依据检查情况,编制安全检查报告,并提交给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检查及安全事故管理办法
一、公司各部门负责人为该部门安全第一负责人。

二、公司设立专职安全人员,负责对公司所有安全工作的检查、安
全问题处理。

三、公司安全学习检查规定:
1、每月固定三次安全检查
(1)安全检查时间:每月1日、10日、20日为固定安全检查时间。

(2)安全检查人员:由公司专职安全人员、人力资源部人员、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3)安全检查范围:公司各部门以及公司公共区域,涉及安全、消防、水电生产等。

(4)在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须认真填写《安全检查情况表》,如实记录检查情况,并由相关负责人签字,最后由公司副总签字审核,安全检查情况表交人力资源部备案。

(5)对于在检查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公司安全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安全人员必须秉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的宗旨,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问题解决。

(6)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相关安全问题、安全隐患应及时通知安全人员。

(7)安全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定期和不定期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及时分析安全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四、安全事故发生后处理(安全事故包括工作场所内人员受伤、公司
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商品车事故等):
(1)发生安全事故各部门必须在第一时间通知公司安全人员,由公司安全人员负责事故的处理,相关部门做好配合工作。

(2)安全事故上报规定,财产损失在400-1000元的上报公司副总经理,超过1000元上报总经理。

涉及人伤的安全事故必须上报总经理。

(3)安全人员负责对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填制《安全事故分析报告》,并在安全事故出现后三个工作日内将分析报告转交人力资源部备案。

(4)安全事故发生后须提供手续
A、人员受伤:当事人身份证、受伤照片、保险公司认可的医疗机构出具的医疗诊断证明、病历、医疗、医药费原始单据等。

B、公司车辆发生事故:保险公司现场查堪报告、保险公司定损书、交通部门报告、维修发票、事故现场照片等。

(5)所有手续统一交办公室保存,手续完毕后统一交公司安全人员,由安全人员向保险公司索赔
五、安全事故分拆、责任、处罚:
(一)事故类别:
1、A类安全事故:
当事人严重违反操作流程或基本的自然常识、操作常识与行业常识,存在极明显的主观过错,是造成事故损失的直接、主要责任者,除承担事故直接损失外,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关人员经济处罚。

2、B类安全事故:
当事人未违反操作流程或基本的自然常识、操作常识与行业常识,但仍存在主观失误,是造成安全事故损失不可推诿的责任者。

3、C类安全事故:
当事人未违反操作流程或基本的自然常识、操作常识与行业常识,但仍存在失误或疏忽,未尽到全面责任,是造成安全事故损失的相关责任者。

4、D类安全事故:
当事人未违反操作流程或基本的自然常识、操作常识与行业常识,无失误或疏忽,事故来自以外因素或不可抗力,当事人不是造成安全事故损失的相关责任者。

5、E类安全事故:
安全事故发生与缺乏相关规章制度、规范与警告相关,最终归因于管理者的疏忽、缺乏预判或经验欠缺,其次才是当事者的失误,主要属管理过失。

6、安全事故由实习人员(学工)造成,当事人承担应承担比例的50%,其余50%由其他相关责任人承担。

(二)安全事故的处理
(1)公司安全人员根据《安全事故分析报告》,分析事故原因,判明事故责任,对分管经理部门负责人、主管、事故负责人给予相应处罚。

(2)每次安全事故的绝对免赔额为400元,即400元以内安全事故,公司不予任何报销,由各责任人承担。

(3)若发生安全事故,当事人不及时报告给安全员,罚款100元。

(4)安全员不认真、不及时履行其职责,视情况扣除其岗位工资。

(三)安全事故责任划分比例:
1、安全事故金额超过保险公司赔付金额,超出部分的划分:
2、安全事故不属于保险公司赔付范围的划分(400元以上至5000元以内):
3、安全事故不属于保险公司赔付范围超过5000元,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划分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