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和复习(五数上册第四单元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优秀教案人教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优秀教案人教版

《简易方程》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人教版本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P83页。

《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主要内容是对本单元所学的内容进行系统地整理和复习,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教材着重回顾了和整理了本单元的两个重点内容,解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

通过整理和复习,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归纳和整理本单元用字母表示数、解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等知识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特点,找准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以及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等的能力。

但是本单元的知识大多比较抽象,而且杂多,而学生以往的数学思维都是停留在对具体事物的个数的认识上,而现在有具体的确定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抽象的、可变的数,在学生的思维上必然会产生一个飞跃,因此关注学生这一思维上的变化,活用教材,培养和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知识的意识。

同时让学生学会系统地归纳和整理知识,有利于形成学生自身知识的条理性和系统性。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归纳和整理并熟练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熟练地解各种形式的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及其分析应用题关键局中的数量关系的方法。

2、会根据本单元知识结构,系统归纳和整理本单元知识,并将本单元知识形成条理性、模块性;会在具体情况中用字母表示数;会正确熟练地解各种方程;会分析实际问题中关键句并正确找出等量关系式。

3、通过小组讨论能使学生依靠集体的力量取长补短,学会系统地归纳和整理知识;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玩一个你来说我来猜的游戏,好吗?师:只要告诉我你的鞋码是多少,老师能很快算出你的脚长大约是多少?生说鞋码,老师说脚长。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回顾整理--总复习|青岛版(五四制)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回顾整理--总复习|青岛版(五四制)

分数四则运算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上册二单元分数加减法,四单元分数乘法,六单元分数除法。

【教学目标】(1)会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理解通分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通分。

掌握异分母数加、减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3)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借助直观图标,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除法以及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式题。

【教学重点】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教学难点】利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初建模型简单汇报师:大家都知道,温故而知新,可见复习非常重要!本册书中二、四、六单元主要学习的是分数四则运算的内容,那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整理分数的四则运算(板书课题《分数四则运算的整理与复习》)。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对照课本将这三单元的知识进行了自主整理,下面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你整理的结果,其他组员注意倾听给予补充。

生:……师:谁先来分享一下你的整理结果?生:大括号师:你的声音不仅洪亮,而且把自己整理的内容汇报的这么清楚。

同学们,有没有需要补充的?谁还用其他方法进行整理的?生:列表法、树状图师:整理复习的方法有很多,不管是哪种方法,他们都各有各的优点,老师希望它们都能成为以后我们整理与复习的好帮手。

师:老师真佩服你们,你们太了不起了,你看三个单元的内容在这一张纸上就清楚明了的表示出来,数学讲究的就是这样一种简洁的美。

二、梳理板书,建构网络师:其实这三个单元主要学习了计算和解决问题两方面,(板书:计算解决问题)。

下面我们就借助电子书一起回顾一下主要的知识点。

在第二单元信息窗2中,主要解决哪个知识点?(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你会计算吗?我们先干什么?生:通分……,把它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加减。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第2课时)》集体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第2课时)》集体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第2课时)》集
体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查看天气预报的方法,
了解概率的概念,能够用简单的概率计算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尊重他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
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概率的概念,能够应用简单的概率计算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概率的概念,能够灵活运用概率计算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
1.课件:包括查看天气预报的素材。

2.板书:概率的概念。

3.教具:色子、硬币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与学生讨论为什么要查看天气预报,引导学生思考预测天气是一种什么方法。

2. 学习概率的概念
1.老师介绍概率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概率的基本含义。

2.学生通过色子、硬币等玩具进行简单概率事件的实验,感受概率的概
念。

3. 计算概率
1.学生分组进行概率计算练习,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2.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应用所学概率知识。

4. 拓展
学生自主探究其他涉及概率的问题,如掷骰子的概率计算等。

五、课堂小结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概率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加练习。

六、作业布置
留作业提醒学生查看天气预报,思考天气的概率事件。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概率的知识。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 整理和复习 名师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1)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 整理和复习  名师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1)

《小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一、敎學内容义务敎育课程标准实验敎科书人敎版数學五年级上册第42-43页。

二、敎學目标1、进一步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小数除法,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學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应用意识。

3、经历整理和反思小数除法的过程,培养學生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养成总结反思和自主學习的习惯。

三、學情分析小数除法是學生在计算學习中的难题,學生在计算中会出现许多算理方面的错误,借助本节整理复习课的机会帮助學生查缺补漏,避免今后重复出现这样的错误。

此外,學生对梳理知识的方法认识还比较单一。

四、敎學重点熟练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五、敎學难点能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四舍五入”“进一法”“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

六、课前准备1. 敎具:课件;2. 學具:课堂练习题,學习卡;3. 分好小组,选好组长、记录员;4. 學生完成预习导學案。

七、敎學过程一、复习引入,全面展开师:同學们,咱们这个单元學习了小数除法。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整理与复习“小数除法”这个单元的知识。

师:在这个单元中,大家都學了有关小数除法的哪些知识点?學生汇报: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敎师提出要求:以上这些知识点是小数除法单元的主要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都需要注意什么?昨天老师让大家在家用表格、网络图或者知识树等形式表现出来了,现在请大家小组合作交流。

合作要求:1.四人为一组,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完善自己的成果。

2.汇报时,请说清楚每个知识点的内容和要注意的问题。

展示的學生的作品。

预设表格形式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商的小数点一定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根据商不变的规律,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再计算。

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被除数的位数不够,用0补足。

求商的近似值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优秀5篇)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优秀5篇)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以下是编辑沧海红颜为大伙儿找到的5篇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的相关范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一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2课时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教学内容:教材第71、72页。

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三步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根据一些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进行分析、列式。

教学重难点: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一、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复习:1、学生练习:300-120+25×4强调混合运算顺序。

二、添上括号,新课引入计算300-(120+25×4)提问: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算式里有小括号,应该怎样计算?明确:这题含有小括号,那一步就应该算小括号里的;其他的步骤还轮不到算,只能把它们移下来。

如果小括号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也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

指名说说,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强调混合运算的三个等级:(1)小括号;(2)乘或除;(3)加或减。

小结:混合运算一定要先观察算式的特点,考虑它的运算顺序,然后再开始计算。

三、练习1、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说每一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独立完成计算。

组织反馈与交流。

2、做练习十一第5题。

(1)先出示左边的一组题,比较一、二小题,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再比较第二、三小题,说一说小括号的位置有什么变化,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评价。

(2)出示右边的一组题,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比较和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反馈评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够理解和掌握四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运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够正确使用竖式计算法进行乘法运算。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四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运算方法。

2.熟练使用竖式计算法进行乘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
1.熟练掌握四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运算方法。

2.解决在竖式计算中可能出现的进位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通过一道与新知识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
习目标。

2. 提出学习问题
与学生一起讨论“四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 学习新知识
1.讲解四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重点介绍进位的概念和处理方法。

2.通过示范计算几个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竖式计算的步骤。

4. 练习与巩固
安排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5. 讲解注意事项
提醒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注意对齐、进位和检查等细节问题,确保计算结果的准
确性。

五、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要知识点和方法。

六、作业布置
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将课堂学习成果运用到实际中。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老师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全册)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全册)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所有知识点,包括:小数及分数的加减法、几何图形的认识、计量单位与名数的换算、可能性与概率、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

2.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有更深刻的理解。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小数及分数的加减法1. 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3. 混合运算。

第二部分:几何图形的认识1. 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分类。

2. 立体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分类。

3. 图形变换。

第三部分:计量单位与名数的换算1. 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等基本计量单位。

2. 名数的换算方法。

第四部分:可能性与概率1. 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 概率的计算方法。

第五部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1. 数据的收集方法。

2. 数据的整理和表示方法。

3. 数据分析方法。

三、教学策略1. 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4.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考试成绩:定期进行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时间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每节课的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的讲解和练习。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部编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

2. 多媒体教学课件。

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8:整理与复习

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8:整理与复习

教案标题: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8:整理与复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与复习,巩固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和运算:整数、小数、分数的认识和运算,运算定律,混合运算。

2. 量的计量: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温度的计量。

3. 图形的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特征,图形的变换和运动。

4. 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图形的变换和运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练习、讨论、游戏。

2. 教学手段:教科书、练习册、教具、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 练习: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4. 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5. 总结: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

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重点关注的细节: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它涉及到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四则运算、分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它们的混合运算。

学生需要掌握运算顺序,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全部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全部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全部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事件和样本空间的概念,能够用树状图表示事件的可能性。

2.掌握基本的排列组合方法,能够解决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

3.能够用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本《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和练习册。

2.板书、彩色粉笔。

3.树状图的示范材料。

4.排列组合练习题。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事件和样本空间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抽奖活动引出事件和样本空间的概念。

2.讲解:介绍事件和样本空间的定义,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概念。

3.实践:让学生自行尝试用树状图表示事件的可能性。

第二课:排列1.导入:通过学生们排队上课的情境引出排列的概念。

2.讲解:介绍排列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实践: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解决一些排列问题。

第三课:组合1.导入:通过随机选举班干部的情境引出组合的概念。

2.讲解:介绍组合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实践: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解决一些组合问题。

第四课:综合练习1.复习:回顾事件、样本空间、排列和组合的概念。

2.练习: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检测他们对本单元内容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入数学概念,增加学生的兴趣。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3.演示法:用示范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1.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个抽奖活动,并引出事件和样本空间的概念。

2.讲解:详细讲解事件和样本空间的定义,用简单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3.实践:让学生分组,用树状图表示抽奖活动的可能性。

第二课1.导入:让学生排队上课,引出排列的概念。

2.讲解:介绍排列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

3.实践: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一些排列问题。

第三课1.导入:让学生选举班干部,引出组合的概念。

2.讲解:介绍组合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运用逻辑推理。

3.实践: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解决组合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案第一课时:组合图形面积教学时间:年月日教学内容:课本90页上的内容及91页的“试一试”教学目标: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分割”和“添补”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提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学习过的几何图形有哪些?(提名回答,并说说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我们今天来研究一种新的图形的面积是如何计算的?教师出示图形并板书课题:组合图形的面积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题。

小华索新事了住扇:计创在客厅辅地祗〔蓉厅平西阁屉下)°请你佔计他家至少要买寧大面机的地扳,再共际算一算"井与同孕进疔兗洗'2.自主探索算法。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算法。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各种算法。

3.全班交流算法。

方法一:分割成两个长方形方法二:分割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三、巩固练习1、第1题。

⑴让学生观察图形。

⑵指名回答。

这两个图形可以分割或填补成哪些已学过的几何图形?2、P91“试一试”题目四、总结:通过本节课本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让学生说说。

板书设计:⑵全班齐练。

⑶评讲。

第二课时:组合图形面积练习教学时间:年月日教学内容课本91页“练一练”题。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图形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计算面积。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教学难点解决生活中有关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一、提示课题。

教师说明本节课练习的内容,并板书课题。

、指导练习。

1、第2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第三单元《时间的认识》和第四单元《分数的应用》的相关知识。

其中,第三单元主要包括年、月、日的认识,以及时间的计算;第四单元则涉及到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年、月、日的关系,以及时间的计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年、月、日的关系,时间的计算方法,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难点: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关于时间的谜语,引发学生对时间的思考,进而引入今天的复习内容。

2. 年、月、日的认识(1)引导学生回顾年、月、日的关系,以及每个月的天数。

(2)进行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年、月、日的掌握。

3. 时间的计算(1)引导学生回顾时间的计算方法,如:小时与分钟的关系,日与周的关系等。

(2)进行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时间计算的掌握。

4.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1)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如: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等。

(2)进行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掌握。

5. 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引导学生回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购物时找零,制作食品时分配等。

(2)进行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分数应用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年、月、日的认识时间的计算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请举例说明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写出解题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发现学生在年、月、日的认识,以及时间的计算方面掌握较好,但在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特别是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方面,还需要加强练习。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5 整理和复习(1)-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5 整理和复习(1)-人教版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5 整理和复习(1)-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和整理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包括分数、小数、四则运算、方程、图形等。

2. 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回顾和整理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回顾和整理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

2.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

4.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5分钟)学生自主回顾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整理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3. 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 情境教学(15分钟)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5. 游戏教学(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课后作业1. 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2. 预习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3. 完成课后练习题。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小组讨论、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小组讨论法在整理和复习中的应用小组讨论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第四单元4.4《可能性整理与复习》(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四单元4.4《可能性整理与复习》(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四单元4.4《可能性整理与复习》(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第四单元4.4《可能性整理与复习》(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1. 可能性概念: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2. 求可能性:求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求几个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可能性;3. 可能性的大小:比较两个事件的可能性大小;4. 概率的基本性质:概率的范围、概率的加法原理、概率的乘法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可能性的概念及求法;2. 能够运用概率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可能性大小的比较,以及概率的基本性质的应用;2. 教学重点:求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求几个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可能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具: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可能性事件,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 讲解可能性概念:讲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定义,并通过实例让学生区分这三种事件。

3. 求可能性:讲解如何求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如何求几个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可能性。

通过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求可能性的方法。

4. 可能性的大小:讲解如何比较两个事件的可能性大小,并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这一知识点。

5. 概率的基本性质:讲解概率的范围、概率的加法原理、概率的乘法原理,并通过练习让学生应用这些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定义;2. 求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几个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3. 可能性大小的比较方法;4. 概率的基本性质:概率的范围、概率的加法原理、概率的乘法原理。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有2个红球,3个蓝球,5个绿球,他随机取出一个球,求取出红球、蓝球、绿球的概率分别是多少?答案:取出红球的概率为2/10,取出蓝球的概率为3/10,取出绿球的概率为5/10。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掌握本册数学的基本概念、性质、法则和公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1. 数的概念:整数、小数、分数的概念及其性质。

2. 数的计算:整数加减乘除、小数加减乘除、分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法则。

3. 量的计量: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温度等计量单位及其换算。

4. 图形的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5. 数据的整理:统计图表的绘制和应用。

教学重点:1. 整理和复习本册数学的基本概念、性质、法则和公式。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数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2. 数的计算法则的掌握。

3. 量的计量单位及其换算的掌握。

4. 图形的特征和性质的理解。

5. 统计图表的绘制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用具:计算器、量尺、直尺、圆规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本册数学的学习内容,提出整理和复习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明确整理和复习的目标和内容。

二、自主探究(10分钟)1. 学生自主整理本册数学的基本概念、性质、法则和公式。

2. 学生自主练习数的计算、量的计量、图形的认识和数据的整理。

三、合作交流(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整理和复习的成果,互相补充和纠正。

2. 学生分组练习数的计算、量的计量、图形的认识和数据的整理,互相交流解题方法和思路。

四、总结归纳(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册数学的基本概念、性质、法则和公式。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的计算、量的计量、图形的认识和数据的整理的方法和技巧。

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优秀3篇)

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优秀3篇)

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优秀3篇)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篇一第四课时:多边形的面积复习教学内容:教材P1一三第2题及练习二十五第7、20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多边形的含义,理解和掌握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灵活应用公式解决一些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整理,感受数学知识内在联系,完善知识结构,进一步理解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空间观念,渗透等积变换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整理完善知识结构,灵活运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沟通多边形面积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归纳整理,演示讲解;复习回顾。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构建网络,新知汇总二、整理复习1.复习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说说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他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板书: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100 100 10000 1002.及时练习520平方米=(??)公顷?300平方千米=()公顷4.2公顷=()平方米0.12平方米=()平方分米三、巩固深化我们对本单元的知识和方法进行了整理与复习,接下来我们要做一些练习进一步巩固,使同学们把这部分知识掌握得更好。

(一)按要求解答。

(只列式,不计算)1、平行四边形底是4分米,高2.7分米,求它的面积?2、三角形面积是30平方米,底8分米,求它的`高?3、梯形的面积是84平方米,高10米,上底5米,求下底?师小结:如果给出图形的面积,让我们去求底或高,除了可以变化公式以外,还可以用方程解答,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下面我们来看几道判断题。

(二)判断题:1.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形状是相同的。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5.把一个长方形的木条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都不变。

【同步备课】第四单元 第4课时 整理和复习(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 最新人教版

【同步备课】第四单元 第4课时 整理和复习(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 最新人教版

【同步备课】第四单元第4课时整理和复习(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最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和深化对第四单元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对第四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包括: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应用等。

2. 通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进行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1. 巩固和深化对第四单元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1. 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使之系统化和深入化。

2. 设计合适的练习题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备课,准备教学材料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复习第四单元所学知识,准备好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回顾第四单元所学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整理和复习1. 教师引导学生对第四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包括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应用等。

2. 学生自主整理和复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练习题和实际问题1.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练习题和实际问题,进行讲解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合作学习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学习。

6 整理和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6 整理和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案标题:整理和复习(数学五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数的概念:整数、小数、分数的概念及其四则运算。

2. 量的计量: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等计量单位及其换算。

3. 几何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认识和计算。

4. 数据的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本学期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系统化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公式、定理等。

2. 演示法:通过实物、模型等展示几何图形和计量单位。

3. 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4.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互相讲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回顾本学期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示例:通过典型例题,展示解题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4. 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6.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听讲、发言、练习等。

2. 结果评价: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数学五年级上册教科书。

五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

五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

五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简单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可能性的概念。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实际情境进行可能性的推断和计算。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懂得做出正确的推断和判断。

二、教学准备•课件:PPT准备好与学生分享。

•教具:纸牌、色子、硬币等用于进行实际情境演示的工具。

•活动设计: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活动,提供丰富的练习。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10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情境引入可能性的概念,如抛硬币、掷色子等。

2. 学习(20分钟)•介绍可能性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可能性大小的关系。

•通过实际情境演示,让学生体会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3. 练习(15分钟)•给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他们独立完成并相互交流讨论。

第二课时1. 复习(10分钟)•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确保学生对可能性的概念有一定的掌握。

2. 学习(20分钟)•介绍事件的互斥和对立事件,引导学生思考事件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际情境演示互斥和对立事件的计算方法。

3. 练习(15分钟)•给学生布置练习题,让他们巩固对互斥和对立事件的理解。

第三课时1. 复习(10分钟)•复习前两节课学过的内容,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2. 学习(20分钟)•引入基本概率的概念,介绍基本概率的计算方法。

•通过实际情境演示基本概率的计算方法。

3. 拓展(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可能性问题,让他们尝试用基本概率计算答案。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对可能性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较为熟练地计算简单可能性问题。

•下节课内容预告:将继续学习更多复杂的可能性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五、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可以包括简单事件、互斥事件和基本概率的计算。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概率思维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下一次课要更加注重概率问题的综合运用。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可能性-人教版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可能性-人教版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可能性-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可能性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2. 培养学生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 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大小。

3. 可能性的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可能性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2.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大小,能够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探索和理解可能性的概念。

2. 采用案例教学,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可能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新课(1)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能够识别和描述。

(2)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大小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大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可能性的计算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可能性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 巩固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结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反思教学效果,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本教案遵循了人教版教材的编写思路,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计划1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新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01页的“整理和复习”及练习二十的题。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内容通过一系列问题,对本单元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整理和复习。

这些问题将本单元学习的主要知识归纳为四个方面的内容。

即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分类、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其运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通过整理和复习,帮助学生巩固对分数基本概念、基本性质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增强知识的运用能力。

这部分内容可用1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帮助学生梳理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及知识间的
联系。

2 .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掌握整理和复习知识
的方法。

3、能在数学活动中有获得成功的体验。







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对它们的运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思路(含

法设计、学法指导)
1. 第1题,整理和复习分数的概念,主要是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复习时,可以先让学生完成这一题的填空,再回答课本提出的三个问题。

也可以对三个问题作适当的补充:
①分数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分数的分母、分子? ②什么是分数单位?7/8、18/15的分数单位各是多少? ③分数和除法有什么联系,怎样用字母表示?
2. 第2题,整理和复习分数的分类,即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概念。

可以让学生先给题目中列出的7个分数分类,再说一说分类的依据,(小于1或等于1、大于1),每一类分别是什么分数。

教师可以板书分类的图示。

3. 第3题,整理和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其运用,包括约分、通分和分数大小的比较。

复习时,可以先让学生说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怎样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通分。

并举例说明约分、通分时要注意什么。

然后让学生完
成比较分数大小的填空,再说说比较每组分数大小的依据。

4. 第4题,整理和复习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复习时,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分数化小数、小数化分数的方法,再完成题目给出的分数与小数互化的练习,说说互化时要注意什么。

5. 关于练习二十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是判断题,其中第(2)、(3)两小题的说法是错的,可以让学生举出反例。

其他三小题的说法是对的,可以让学生说说理由,或举例说明。

第2、3题,练习时应提醒学生注意约分,用最简分数作为答案。

第4题,是综合运用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大小比较的实际问题。

可以先写出五年级戴近视镜的人数占全年级总人数的几分之几,五一班戴近视镜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再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得出五一班戴近视镜的情况比全年级的总体情况要稍好一些。

第5题,是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问题。

因为要使两个班每个小组的人数相同;所以每组人数是两班人数的公因数,又因为题目要求的是每组最多有几人,所以要求两班人数的最大公因数。

第6题,是运用分数大小比较解决的实际问题。

可以先用分数表示每枝铅笔的价钱,再比较哪种铅笔的价钱便宜
些。

第7*题,解题方法可参见练习十八第10题*。

第8*题,是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实际问题。

李阿姨带的钱数比两种单价的最小公倍数
多2。

所以先求出4和6的最小公倍数再加2。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订
一、
谈话引入
二、
归纳、梳理知识点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
了第四单元的全部知识,这
节课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个单
元学过的知识点,并对它们
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整整和复习
1、引导学生看书,师巡视进
行个别指导。

2、把知识占进行整理,并用
网络图表示出来。

1)师在黑板上出示网络图的
结构框架,帮助学生整理知
识点
2)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整

3)师巡视,帮助学生对知识
点进行回顾整理。

4)汇报、展示、表扬学生的
整理结果,并提出修改意见。

1、引导学生看书,师巡视进行
个别指导。

2、把知识占进行整理,并用网
络图表示出来。

1)学生整理知识点
2)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整理
三、
分类练习
1、分数的意义
(1)完成课本“整理和复习”
的第1题
①分数的意义是什么?什么
是分数的分母、分子?
②什么是分数单位?7/8、
18/15的分数单位各是多少?
③分数和除法有什么联系,怎
样用字母表示?
(2)说出下面分数的分数单
位,并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
分数。

(课本“整理和复习”第
2题)
(3)把上面的假分数化成带
分数
2、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练

(1)分别找出下面每组
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
公倍数
8和6 15和25
3)师巡视,帮助学生对知识点
进行回顾整理。

4)汇报、展示、表扬学生的整
理结果,并提出修改意见。

1、分数的意义
(1)完成课本“整理和复习”的
第1题
复习时,可以先让学生完成这
一题的填空,再回答课本提出
的三个问题。

也可以对三个问
题作适当的补充:
(2)说出下面分数的分数单
位,并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分
数。

(课本“整理和复习”第2题)
可以让学生先给题目中列
出的7个分数分类,再说一说
分类的依据,(小于1或等于1、
大于1),每一类分别是什么分
数。

6和8 5和9 (2)比较下列每组分数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课本“整理和复习”第3题)
3、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完成课本“整理和复习”的第4题。

1、练习二十的第1题(3)把上面的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2、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练习
(1)分别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8和6 15和25
6和8 5和9
(2)比较下列每组分数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课本“整理和复习”第3题)
可以先让学生说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怎样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通分。

并举例说明约分、通分时要注意什么。

然后让学生完成比较分数大小的填空,再说说比较每组分数大小的依据。

3、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完成课本“整理和复习”的第4题。

复习时,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分数化小数、小数化分数的方法,再完成题目给出的分数与小数互化的练习,说说互化时要注
四、
综合练习
2、练习二十的第2、3题
3、练习二十的第6、7、8题意什么。

1、练习二十的第1题
其中第(2)、(3)两小题的说法是错的,可以让学生举出反例。

其他三小题的说法是对的,可以让学生说说理由,或举例说明。

练习时应提醒学生注意约分,用最简分数作为答案。

第6题,是运用分数大小比较解决的实际问题。

可以先用分
数表示每枝铅笔的价钱,再比
较哪种铅笔的价钱便宜些。

第7*题,解题方法可参见练习
十八第10题*。

第8*题,是求两个数最小公倍
数的实际问题。

李阿姨带的钱
数比两种单价的最小公倍数多
2。

所以先求出4和6的最小公
倍数再加2。










板书设计
真分数——分子<分母的分数
假分数——分子≥分母的分数
整数带分数——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
分子是分母的倍数的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通分.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反思或
案例分析
检查意见
检查人
时 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