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研究方案
学科渗透德育实施方案
学科渗透德育实施方案学科渗透德育是指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内容,通过学科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学科渗透德育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学校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
下面将从教师角度出发,提出学科渗透德育实施方案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首先,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科内容,将德育理念融入教学设计中。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涉及道德价值观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比如,在语文课上,可以选取一些富有正能量的课文,通过阅读和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历史课上,可以通过讲解一些历史事件中的道德问题,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的道德品质进行评价。
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道德的力量。
其次,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
比如,在生物课上,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一些生命伦理方面的问题,引发学生对生命尊严和伦理道德的思考;在政治课上,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体验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挑战和抉择。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行为习惯。
再次,教师要注重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科知识与道德修养的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比如,在化学课上,可以通过化学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在艺术课上,可以通过美术创作的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在学科学习中不仅获得知识,更加注重品德修养和个性发展。
最后,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各学科德育渗透实施方案
各学科德育渗透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德育工作在各个学科领域的渗透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校决定制定各学科德育渗透实施方案,将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
二、目标原则1. 目标:通过学科德育渗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原则:坚持德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注重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注个体差异;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调动学生主体作用。
三、具体措施1. 语文学科(1)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2)通过文言文学习,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3)通过作文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 数学学科(1)结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2)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3)结合数学史,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
3. 英语学科(1)通过英语学习,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增进对世界各国文化的了解和尊重;(2)开展英语角等活动,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合作意识;(3)引入英语励志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4. 物理学科(1)结合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探究精神;(2)通过物理学史学习,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3)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能源、环保等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
5. 化学科(1)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增强环保意识;(2)结合化学知识,介绍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3)通过化学科普,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学科德育渗透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校学科德育工作;2.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德育渗透意识和能力;3. 完善评价机制,将学科德育渗透纳入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4. 加强家校合作,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科德育渗透中的重要作用。
德育学科渗透方案
德育学科渗透方案一、背景介绍德育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然而,在现实中,学科学习与德育教育常常被割裂开来,导致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缺乏道德观念和人文关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实施德育学科渗透方案,将德育融入到学科学习中,使学生在学科学习的同时也受到德育的影响。
二、方案设计2.1 确定学科与德育的融合点在每个学科中,都存在可与德育内容融合的点。
例如,在语文学科中,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在数学学科中,可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因此,需要明确每个学科中可以融入德育的具体内容。
2.2 制定相应的教材和教学资源为了实施德育学科渗透方案,需要制定相应的教材和教学资源。
针对不同学科的融合点,可以编写相应的案例分析、讨论题和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对德育内容的理解和实践。
教师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学资源,将德育与学科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教师培训与指导为了使德育学科渗透方案能够有效实施,需要进行教师培训与指导。
教师需要了解德育的概念和方法,并掌握如何将德育融入到学科教学中。
通过专业培训和教学经验分享,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德育能力。
同时,学校可以设置教研组和专业指导组,定期组织教师交流和评估,推动德育学科渗透方案的落地。
2.4 评估和调整在方案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评估和调整。
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教师观察和学生成绩评估等方式,了解方案的实施效果。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方案中的不足和问题,以不断优化方案的实施效果。
三、方案效果及意义3.1 提高学科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德育学科渗透方案的实施,可以将德育教育与学科学习相结合,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科学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是为了提升道德素养和综合能力。
3.2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德育学科渗透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通过讨论和实践,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科德育渗透方案
学科德育渗透方案一、引言学科德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学科教学的内容和过程,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学科德育渗透方案是指通过对学科教学内容的有意引导和设计,将德育元素融入学科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思想品质。
本文将介绍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性,阐述渗透的原则和方法,并提出一套可行的学科德育渗透方案。
二、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学科德育渗透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学科德育渗透可以促进学科教学的全面发展。
学科教学应该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但单纯的知识传授无法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
通过学科德育的引导,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使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
其次,学科德育渗透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德育渗透不仅仅停留在理论与道德规范的教育,更应该通过学科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参与其中,实践道德积累和价值观的形成。
这种实践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最后,学科德育渗透可以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终身学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要求,学科德育渗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
通过学科德育的引导,学生将懂得如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三、学科德育渗透的原则学科德育渗透应遵循以下原则:1. 整合性原则:学科德育渗透不应是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分离,而是二者的有机整合。
教师应当将学科教学与德育元素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培养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念。
2. 渐进性原则:学科德育渗透应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分阶段渗透。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和品德习惯。
3. 实践性原则:学科德育渗透应强调实际操作。
教师应通过实际学科学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锻炼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学科德育渗透的方法学科德育渗透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以下是其中几种常用的方法:1. 实例教学法:通过讲述或分析真实的案例,使学生了解道德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方法,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问题的背后的价值观和原则。
德育渗透课题实施方案
德育渗透课题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德育渗透是指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教育教学环节,渗透和体现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要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是德育工作的一种基本方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德育渗透的意义。
德育渗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德育渗透,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接受德育教育,增强道德修养,提高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三、德育渗透的实施方案。
1. 制定德育渗透计划。
学校应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德育渗透计划,明确德育渗透的具体目标、任务和措施。
计划内容应包括德育渗透的时间安排、渗透的对象、渗透的内容等方面,确保德育渗透工作有序进行。
2. 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应加强德育渗透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德育渗透能力。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的德育理念和德育渗透技能,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开展德育渗透工作。
3. 教学内容设置。
学校应在课程设置中充分考虑德育渗透的要求,将德育内容融入到各门课程中。
通过设计德育主题课程、德育活动等形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德育教育。
4. 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使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不断接受德育熏陶,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5. 家校合作。
学校应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德育渗透的合力。
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使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教育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总结。
德育渗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具有重要作用。
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渗透方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家校合作,共同推动德育渗透工作的开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德育渗透实施方案
德育渗透实施方案一、引言德育渗透是指在学校教育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将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和德育要求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全面培养其道德品质、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德育渗透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德育渗透的基本原则1. 整体推进原则:德育渗透要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相结合,贯穿于学校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德育教育格局。
2. 课程融合原则:德育渗透要与学科教学相结合,通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将德育内容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
3. 实践体验原则:德育渗透要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和情感体验,通过社会实践、体验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 师生互动原则:德育渗透要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三、德育渗透的实施路径1. 课程融合:通过课程改革,将德育内容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
比如,在语文课上,可以通过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悟人生道理;在科学课上,可以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在历史课上,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道德选择。
2. 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比如,开展主题班会、德育讲座等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组织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教师的德育培训和教育,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和专业水平,引导教师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融入德育元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德育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校和教师仍面临如何将德育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效结合的挑战。
正确认识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研究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深入探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机制和路径,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借助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具体学校和教师在渗透德育教育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探讨其可行性和实效性,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可操作的建议和指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0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效果,分析渗透德育教育的原则和策略,以及解决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通过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渗透德育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学科教学中有效实施德育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影响渗透德育教育效果的因素,为学科教学和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
1.3 研究意义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而学科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方式。
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获得知识,还能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念。
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在于探讨如何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通过将德育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
教师也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人格品质。
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范文(7篇)
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范文(7篇)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范文(精选7篇)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范文篇1如何在生物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现如今的中学生是新世纪的一代,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他们的健康成长,将直接关系到未来的人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中学生物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
生物学是反映生命的发生、发展、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当然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主渠道,我认为要在生物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要从三个方面来入手。
一、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教学内容展开德育渗透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
德育教育是学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成分,但在初中生物教材中,德育的内容并没有现成的文字材料,这就容易造成教师忽略教学中的德育内容渗透。
这时就需要教师在工作中,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贯穿于平时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1、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我们知道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因而孕育了极其丰富的物种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但同时,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也面临着来自不同方面的威胁。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既为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自豪,又增进了他们爱护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进而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的责任感。
在课本中提到的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培育出了两系法杂交水稻,被誉为粮食生产上的一次“绿色革命”,面对已取得的巨大成就,他曾说说:“外国人能做到达到,我们能做到,外国人不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要做到!”这些成果展现了我国科学家的智慧,及为世界科学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并且激励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2、思想品德教育国家颁布的某些法律条文与生物教学内容有密切关系。
例如,《草原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婚姻法》,其中的某些条文可结合有关生物知识讲解,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
学科渗透德育实施方案
学科渗透德育实施方案学科渗透德育是指通过学科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对学生进行道德素养的培养和教育。
在当今社会,学科渗透德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围绕学科渗透德育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学科渗透德育的实施需要明确具体的目标和要求。
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教学内容,因此在进行学科渗透德育时,需要明确该学科所要达到的德育目标,并将这些目标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中。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古诗词、文言文等教材,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
其次,学科渗透德育的实施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性格、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都不尽相同。
因此,在进行学科渗透德育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家庭教育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德育效果。
此外,学科渗透德育的实施需要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
教师是学科渗透德育的主体和实施者,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育经验,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情怀。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学科渗透德育的实施需要注重学校和家庭的配合。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教育的两个重要环节,只有学校和家庭能够形成合力,共同为学生的德育教育贡献力量,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家校合作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学校德育教育等方式,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与合作,形成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
综上所述,学科渗透德育的实施方案需要明确目标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以及学校和家庭的配合。
只有这样,学科渗透德育才能够真正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教育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小学教育中的德育渗透研究研究方案:小学教育中的德育渗透研究1. 研究背景和目的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德育常常被割裂出来,无法有效地渗透到课堂教学和学校生活中。
本研究旨在探究小学教育中的德育渗透状况,分析渗透的影响因素,探索如何将德育渗透融入到小学教育中,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2. 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编制问卷,调查小学教师对于德育渗透的认知和实践情况,以及对于德育渗透的看法和意见。
调查对象为从事小学教育的教师,并确保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访谈:针对在问卷调查中显示出优秀德育渗透实践的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深度访谈,探索其实践经验和方法,以及对于德育渗透的理解和看法。
(3)课堂观察:通过对一部分小学教师的课堂进行观察,并记录课堂中德育渗透的表现和影响因素。
3. 方案实施(1)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包括德育渗透的认知和实践情况、德育渗透的看法和意见以及个人背景信息等内容。
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向受访者发送问卷,并设定一定的截止日期。
(2)访谈:筛选在问卷调查中显示出优秀德育渗透实践的教师作为访谈对象,通过预约方式进行面对面的访谈。
在访谈过程中,采用开放性问题和追问方式,以获取更丰富的信息。
(3)课堂观察:选择一些小学教师的课堂作为观察对象,并制定观察记录表,观察课堂中德育渗透的表现,包括教师的言行、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等,并记录下相关信息。
4. 数据采集和分析(1)问卷调查:收集问卷数据后,将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以表格和图形等形式展示问卷结果,包括频数、百分比、均值等指标。
(2)访谈:将访谈过程进行录音,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挖掘其中的关键信息和主题。
(3)课堂观察:观察记录表中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分析课堂中德育渗透的表现和影响因素。
5. 研究结果和讨论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数据的分析,总结小学教育中的德育渗透状况和主要影响因素。
德育学科渗透方案
德育学科渗透方案学校德育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更是对学生成长道德品质的塑造和提升。
德育学科渗透方案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案背景德育学科渗透方案的提出源于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德育教育往往停留在口号宣传和行为规范层面,缺乏系统性和深度,而学科教育则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很少涉及道德伦理教育。
因此,德育与学科教育的脱节成为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大难题。
二、方案原则德育学科渗透方案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整合性原则:德育要融入学科教育之中,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形成全员参与、全方位渗透的德育氛围。
2. 针对性原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设置相应的德育内容和活动,注重因材施教,达到有效引导和激励的目的。
3. 实践性原则:德育教育要贯穿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道德品质。
三、方案内容1. 课堂教学: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注入道德教育内容,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互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 主题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德育主题活动,如道德讲堂、德育周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德育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3. 课外实践:学校鼓励学生参加义工活动、社会实践等课外活动,通过亲身实践体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方案意义德育学科渗透方案的实施对于学校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1.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德育学科渗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塑造良好校风:德育学科渗透有助于形成浓厚的德育氛围,促进学校良好校风的形成和弘扬。
3. 促进学校发展:德育学科渗透有助于提升学校品牌形象,提高教育质量和影响力,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在今天社会多元化的背景下,学校德育教育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研究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研究引言:现代教育追求思想品德全面发展,德育在学科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基础,通过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使学生受到良好的道德熏陶,培养出道德情操和道德思维,实现德育目标。
本文将从跨学科整合、教学设计和实施、评价方法三方面对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进行研究。
一、跨学科整合跨学科整合是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方式。
通过将不同学科的内容、方法和形式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素质。
例如,在地理学科中可以通过讲解自然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地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语文学科中可以通过阅读和讨论关于道德伦理的文章,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
跨学科整合能够使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感受到德育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设计和实施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需要精心设计和实施。
教师可以根据学科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融入有关德育的讨论、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
例如,在历史学科中可以通过讲解历史事件中的道德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在数学学科中可以通过讨论数学公式和智力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通过合作学习和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评价方法评价是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考试评价主要注重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检测,而渗透德育的评价应更注重考察学生的道德情操和道德思维。
评价方法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问卷调查、小组讨论、个案分析等。
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学生在学科教学中的道德表现和价值认同,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指导和帮助。
同时,评价应该注重全面发展,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科成绩,还要评价其道德修养和品德表现。
结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研究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有效途径。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通过跨学科整合、教学设计和实施、评价方法等途径来实现德育目标。
学校学科德育渗透实施方案
学校学科德育渗透实施方案学科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实施学科德育,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一、加强学科德育课程建设。
学科德育课程是学校学科德育的重要载体。
我们将加强学科德育课程的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在各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元素,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觉遵守纪律,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二、促进学科德育与课程教学的融合。
学科德育与课程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将促进学科德育与课程教学的融合,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团结互助等良好品质。
三、建立学科德育评价体系。
学科德育的实施需要有相应的评价体系来支撑。
我们将建立学科德育评价体系,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学习态度等进行全面评价,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加强学科德育师资队伍建设。
学科德育的实施需要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来支撑。
我们将加强学科德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和专业水平,注重教师的德育能力培养,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学生道德品质的榜样和引领者。
五、加强学科德育与家校合作。
学科德育的实施需要学校与家庭的共同努力。
我们将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在实施学科德育的过程中,我们将注重个性化、差异化的培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纪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我们也将不断完善学科德育的各项制度,不断提高学科德育的实施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
学科渗透德育方案
学科渗透德育方案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传统的德育方式正在逐渐被学科渗透的德育方案所取代。
学科渗透德育方案指的是将德育内容和价值观通过学科教学的方式渗透到各个学科中,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
本文将探讨学科渗透德育方案的意义、实施方式以及评价标准。
一、学科渗透德育的意义学科渗透德育方案的出现,解决了传统德育与学科教学相脱节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 增强学科教学的针对性学科渗透德育方案将德育内容与学科知识融合在一起,通过对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学科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德育内容的渗透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使其在学科学习中更加注重品德修养。
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科渗透德育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创新能力。
通过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
3. 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学科渗透德育方案的实施,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渗透德育内容,还要贯穿于校园的方方面面。
学校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社团组织、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推广德育理念,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学科渗透德育方案的实施方式学科渗透德育方案的实施方式多样,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实施方式。
1. 教材设计的德育渗透学科教材是学科教学的重要依托,在教材设计中加入德育内容是学科渗透德育的一种常见方式。
教材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道德问题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与学科相关的道德问题,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价值观念。
2. 项目实践的德育渗透项目实践是学科渗透德育的有效手段之一。
学校可以组织学科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实际项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跨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跨学科教学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通过跨学科教学,可以加强德育内容在不同学科的渗透。
中学学科渗透德育实施方案通用
中学学科渗透德育实施方案中学学科渗透德育实施方案通用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
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学学科渗透德育实施方案通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学学科渗透德育实施方案通用11、各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自觉地、不断地增强“双纲”(学科教学大纲和《中学德育大纲》)观念。
在制订教学计划及备课和组织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时,均应以《中学德育大纲》的具体要求为依据,结合本学科特点,认真落实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要求、内容及实施措施。
2、各学科从学科特点出发,认真挖掘教学内容中内在的德育因素。
在课堂讲授中将知识性和思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师要善于在教材中寻找结合点,指导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内容和条件,把各科教学的知识与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课内教育得到延伸和升华。
各科教师要结合学科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以下七方面的教育:①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浓厚感情,形成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激发学生为祖国富强和民族繁荣而发奋学习的热情;②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不断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和抵制不良倾向的能力;③集体主义和关心他人的教育,培养学生为集体为人民服务的精神;④勤奋劳动和艰苦奋斗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⑤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规范”内容,认真执行“规范”的各项要求;⑥社会主义民主和遵纪守法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民主和法制、自由和纪律的关系,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国家有关法规;⑦爱美、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
3、各学科教研组均要把“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作为学科教学研究的课题之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认真进行教学实践,及时总结交流经验,为努力提高德育实效。
中学各学科德育的渗透科研研究思路与措施
中学各学科德育的渗透科研研究思路与措施一、明确研究目标与内容首先,要明确研究的目标和内容,即探究如何在中学各学科中有效地渗透德育。
具体而言,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科德育的理论基础研究:深入探讨德育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为学科德育提供理论支撑。
2.学科德育的实践研究:通过观察、调查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总结和提炼学科德育的实践经验,探究其实践效果和影响因素。
3.学科德育的评价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学科德育的实施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选取合适的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目标和内容,选取合适的研究方法。
例如: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学科德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教师和学生对学科德育的认知和态度,探究其实施现状和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学科德育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提炼出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和做法。
4.实验研究法:选取一定的学科和班级,进行学科德育的实验研究,探究其实施效果和影响因素。
三、注重数据采集与分析在研究过程中,注重数据采集和整理工作,并对数据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
例如:1.数据采集:通过调查问卷、观察记录、访谈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2.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类、筛选和整理,使其更加规范和系统。
3.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分析、内容分析等方法,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其内在规律和意义。
四、加强团队合作与交流在研究过程中,加强团队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研究的进展。
例如:1.组建研究团队:选择具备相关背景和研究经验的成员,组建一支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研究团队。
2.定期召开团队会议:在研究过程中,定期召开团队会议,汇报研究进展、交流心得体会、讨论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3.加强与其他研究团队的交流与合作:与其他研究团队进行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学科德育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提高研究水平和质量。
4.注重成果分享与推广:在研究结束后,将研究成果进行分享和推广,促进学科德育的实践应用和发展。
学科德育渗透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学科德育被视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学科德育强调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注重德育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对学科德育的认识,探索学科德育的有效实施途径,我校于2023年4月组织开展了学科德育渗透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学科德育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学科德育的目标和内涵。
2. 探索各学科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科德育模式。
3.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三、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学科德育的理论与实践活动邀请了著名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深入解读了学科德育的内涵、目标、原则和实施策略。
专家强调,学科德育不是简单的道德说教,而是要将道德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道德教育。
2. 经验分享:学科德育的成功案例活动邀请了各学科优秀教师分享他们在学科德育方面的成功案例。
这些案例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展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巧妙地将德育融入学科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 分组研讨:学科德育渗透策略根据学科特点,将教师分成若干小组,围绕“如何有效渗透学科德育”这一主题进行研讨。
各组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探讨了学科德育的具体实施策略,如创设情境、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
4. 实践演练:学科德育教学设计教师根据研讨成果,进行学科德育教学设计实践演练。
通过模拟课堂,展示如何将德育元素融入学科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德育教育。
四、活动成果1. 提高了教师对学科德育的认识通过专家讲座和经验分享,教师们对学科德育的内涵、目标、原则和实施策略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认识到学科德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形成了学科德育渗透策略教师们在分组研讨和实践演练中,探索出了一系列适合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德育渗透策略,为我校学科德育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学科德育渗透方案
学科德育渗透方案引言学科德育渗透是指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通过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科实践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素养。
本文将介绍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并提出一套较为完整的学科德育渗透方案。
1. 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学科德育渗透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在培养德育人才的过程中,学科教育可以更加直观、具体地传递道德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使学生通过学科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道德素养的提升。
学科德育渗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的内涵,加深对学科的兴趣与热爱,提高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学科德育渗透也有助于学生发展综合素质和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合作精神。
在学科实践中,学生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和互助,这将帮助他们培养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同时,学科德育渗透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其终身学习和个人发展。
综上所述,学科德育渗透不仅有助于学生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综合素质和合作精神,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2. 学科德育渗透的实施策略为了有效实施学科德育渗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实施策略供参考:2.1 教师引导与示范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榜样力量,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
教师应当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并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使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发挥较好的德育渗透效果。
2.2 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和场景在设计学科教学内容时,要注重融入德育元素。
可以通过选取与道德价值观相关的案例、实验或实践活动,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选择和行为准则。
同时,为了使学科德育教育更具实效性,可以创造一些与学科知识相关的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培养他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激励机制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激励机制可以提高学生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德育学科渗透实施方案范文
德育学科渗透实施方案1. 引言德育教育一直是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学科教育中实施德育渗透,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提出了一种德育学科渗透的实施方案,旨在帮助教师和学校更好地落实德育渗透的理念。
2. 德育学科渗透的概念与意义德育教育在传统理念中主要由班主任和德育教师负责,而课程教育则由学科老师完成。
而德育学科渗透的概念则是将德育教育融入到课程学习中,让德育教育和学科教育有机结合,形成教育的有机整体,从而达到更好的德育效果。
德育学科渗透的意义不仅在于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还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了更全面的支持。
它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帮助他们掌握人际交往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塑造他们的人格,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3. 实施方案德育学科渗透方案的实施需要以下三个步骤:3.1 确定德育渗透点根据不同的学科和学习内容,教师需要确定德育教育渗透点。
这些点可以是任何能够传达德育价值的元素,例如教育行为规范、人际交往、情感管理等,甚至可以是学科教育本身的内容。
3.2 制定德育教育渗透计划在确定了渗透点之后,教师需要准备渗透计划。
这些计划应该包括教学目标、渗透方式、渗透方式和评估方法。
由于不同的学科会涉及到不同的学习内容,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渗透计划。
例如,在语文学科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读经典诗歌或散文,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情感和人性,从而塑造良好的情感规范。
3.3 实施和评估最后,教师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和改进渗透计划,以确保它的有效性。
评估可以通过课程作业、课堂参与度和期末考试成绩等多种方法进行。
4. 实施经验德育学科渗透并不是所有学校都在实施的,但是在一些严肃认真负责的学校和教师中,它已经成为很常见的一种教育方法。
在实施过程中,一些老师总结了以下一些经验:(1)渗透点的确定需要考虑到各个学科的特点,确定相应的教学模式。
(2)渗透教育的评估方法需要科学合理,既要考虑到渗透教育的效果,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研究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1、研究背景和目的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因为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各学科教材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如果不充分发挥各学科的德育教育功能,学校的德育教育就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德育教育的效益就会受到影响。
因此,善于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既是学科教学的必要,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根本要求。
将德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体现了时代要求。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结合学科的特点,寓德育于智育之中,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激发其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锤炼意志和品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想品德。
中学阶段正是学生品德、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应该重视德育教育工作,但现实中,德育教育不容乐观,在目前初中教育教学管理中普遍存在着:课堂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掌握,只注重中考的要求,只注重成绩的提高,把学科德育离弃于课堂教学之外,极不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由此可见,研究学科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鉴于此,提出本课题的研究,着力转变德育教育方式,整合、提高实践活动资源的利用效率,把它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来,形成德育教育的课内课外教学长效机制,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2、课题研究的意义对于此课题的研究可以加强时代教育在新课程各学科中的渗透,有利于“整体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在语言机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中培养的潜移默化、点滴浸润实现的。
是教师有意识的加强对教学过程的优化,使知识、技能、思想教育三者有机的融为一体,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德育的实效性。
二、课题研究目标、内容与创新构想:1、研究的目标通过对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问题的研究,积极探索德育渗透之道,从而达到以下目标:①循序渐进,形成学科德育渗透序列,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物理、化学、地理、生物、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德育序列。
②理论研究,寻找德育与育人的切合点,探究其重要性、必然性、可行性。
③切实研究各学科德育渗透的方法与形式,真正使德育落到实处。
④达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为培育德才兼备的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研究的内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结合学科的特点,寓德育于智育之中,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激发其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锤炼意志和品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想品德。
①开展德育理论创新研究,探究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②研究各学科德育因素并形成序列。
③研究学科之间的德育渗透的新途径与新方法,以符合现代教育。
④摸索、实验与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渗透的教育法。
3、课题的创新构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互动式教学在德育渗透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发展,让德育教学更贴近生活与实践,回归教育本质。
同时为环节升学压力和德育工作的矛盾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三、研究的方法和思路:(一)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充分查阅古今中外的教育教学方面的资料,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资料,借助各种相关的理论和经验,指导课题研究。
问卷调查法:对被调查对象(学生)采取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对一些具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写出调查报告。
案例分析法:通过组织讲课、听课的方式,进行案例分析,总结出可行的方案。
行动研究法:在保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状态下,采取以点促面的方式边研究,边反馈,边纠正,不断发展,逐步完善。
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的积累,对资料进行比较和分类,进行归纳和总结,依据归纳和总结按照研究内容写出研究报告和经验总结。
(二)研究的思路:研究的时间为三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7月—2012年2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制定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2年3月—2012年12月)课题研究,完善方案,做好记录,认真进行阶段总结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1月—20013年7月)整理材料,成果总结。
撰写各学科的课题报告和总的课题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基础:本课题的成员都是教学的精英,都有一定从教经验,我们采用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的方式,利用课余时间研究与学习、总结反思,利用课上时间实践探索。
研究需要的经费、设备、资料等自筹或由学校提供。
五、预期成果课题实施方案、阶段性计划与总结、教师论文,课题结题报告等。
总之,我们的将围绕课题,立足课堂教学,各学科教学寓教育活动之中,培养良好道德思想素质。
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使课题研究不断地深入。
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与研究第一阶段总结《各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与研究》是我主持的一个省级立项课题,是一跨学科的德育课题。
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因为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各学科教材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如果不充分发挥各学科的德育教育功能,学校的德育教育就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德育教育的效益就会受到影响。
因此,善于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既是学科教学的必要,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根本要求。
将德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体现了时代要求。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结合学科的特点,寓德育于智育之中,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激发其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锤炼意志和品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想品德。
本课题自开题到研究已有半年多的时间了,在这期间,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们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以课题研究为中心,积极参与专题课改活动,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推进。
我们首先制订了课题实施方案,使课题组成员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和任务。
在这一阶段课题组集中学习了相关的理论与文件精神,有《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及德育《纲要》、国务院印发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爱国主义纲要实施细则》等文件。
提高了认识,转变了观念。
这样,就为我们能够顺利地实施课题研究打下了比较坚实的思想基础。
在2011年11月对我校部分老师和同学进行了一次调查问卷,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课题组将探究如何在各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各成员认真研究本学科的学科特点、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科学科技的发展、经济发展的需要,找出该学科与德育的结合点,并准备在下一阶段运用于德育教育教学实践,检验其实效性。
下一节工作思路:1、下一阶段,结合上一阶段的研究方案,进行课题计划的实施过程。
2、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以及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效果等进行跟踪检查。
为我们的课题深入实施和研究及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更多更直接的依据和参考。
2、研究方法①情景教学法:根据学科的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设置学科教学德育渗透课程的教学情景,形成双向探讨的全方位的教学模式。
②、经验总结法:注意学习吸收外地有关德育目标研究经验,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并在研究中不断反思,及时总结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
③、专家访谈法:就课题研究实践的相关问题聘请有关专家指导。
④、文献法:强调课题组教师学习相关理论,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搜集有关资料,进行专题研究。
3、研究的方法及思路:(一)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学科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
(二)研究的思路:时间为1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4月—2011年7月)①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制定研究的具体方案。
结合对学生德育现状的调查研究,汇总分析,结合德育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制定详细的方案实施细则。
②论证课题研究方案,并向上级申报。
由领导小组,对课题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通过后,向上一级申报。
组织学习有关德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培训提高教师的德育素质。
采用集中和分散、自主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德育理论知识。
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意见》《中学生德育纲要》等文件精神;重温《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广泛阅读《中小学德育专题》《现代德育论》《德育创新论》等理论专著。
③理解新的理念“以人为本”“回归生活”“回归自然”。
并不断的学习、讨论、交流,更新德育观念,树立德育新理念。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1年8月—2011年11月)①课题研究,完善研究方案。
重建师生角色地位和相互关系。
教师要改变自己的德育观和学生观,将学生视为有生命的个体、有发展潜能的个体,使学生走出抽象的、空洞的说教王国,使之体验生活和生命的乐趣。
教师要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要用平易近人、幽默风趣、品行端正、知识丰富来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提升自己的道德人格境界。
探究适合本学科的德育渗透的方法。
目标渗透法:教师根据教材找准德育目标,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的将德育目标渗透到整个教学活动。
情感陶冶法:情感教育法是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景,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陶冶、熏陶。
心理咨询法:运用语言、文字等媒介,通过询问、会话、商讨、劝告等方式,在心理方面对学生以辅导、帮助的教育方法。
榜样暗示法:是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的成绩等影响受教育者的一种方法。
互访沟通法:德育目标的实验,要求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影响一致。
实际锻炼法: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训练和培养受教育者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
总之,各学科应通过研究,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的德育渗透方法。
②作好记录,进行相关数据的分析。
在研究的同时,要及时做好教育的记录,及时反思与总结,使研究在不断的研究与改进中不断提高教育的效果,及时的撰写阶段性总结,并最终达到使德育教育成为教学中的自然渗透,就达到的研究的目的。
③进行阶段性总结,撰写相关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3月)成果总结,撰写各学科的课题报告和总的课题报告;申报成果,结题验收。
对一年来教育实验活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从而得出进行该科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最后由课题领导小组成员,共同汇总各科的研究情况,撰写总的课题报告。
三、课题研究的基础:本课题的成员,都具有很强的研究能力,而且对于德育教育有相关的研究,有关的文章经常发表于相关的刊物或报纸上。
四、课题研究的保证条件:成员有3人大学本科,2人专科,都有一定从教经验,熟悉中学的各个学科领域。
我们采用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的方式,利用课余时间研究与学习、总结反思,利用课上时间实践探索。
研究需要的经费、设备、资料等自筹或由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