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交优先模式背后的经济学和管理学
公交排队的经济学研究及机制设计
民生消费80 2020年12月(下)/ 总第275期1 出现公交排队现象的原因1.1必要性(1)公交排队的出现是个人利益与供需矛盾之间博弈的结果。
一般而言,在公交站台上等车的人数在不同的地段和不同的时间段都有所不同,即具有一定的空间性和时间性。
对于客流量较大的某些公交车线路来说,发生排队的现象非常普遍。
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尤其是在高峰期、周末或者是节假日,人们的出行需求也会更大。
在客流量峰值的时间段内,公交车所承载的运输压力也就越大,然而一条线路上所运营的公交却是有限的,极其容易出现供给缺口,因此无法使需求得到满足,导致等待的人越来越多。
究其本质而言,公车资源的稀缺属性是导致排队问题出现的原因。
从空间层次来看,不同站台的客流量是不同的,在始发站、换乘站会有较多的人在排队,这种现象通常会出现在跨市、跨区的公交车,或者是交通枢纽站。
由于公车通常在始发站拥有最多的可用座位,因此大部分人都会尽可能选择在始发站乘车。
(2)沉没成本。
在公交排队这一问题中,可以引入沉没成本的概念进行思考。
一般而言,有的乘客在经历长时间的等待时后容易产生不耐烦的情绪,然而在想到自己所付出的时间和经历成本,他们通常会继续等候。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非理性的沉没成本是应该被忽略的。
然而,要想忽视自己在前期所付出的沉没成本,在心理方面是很困难的事情。
因此,在高峰期肯定有许多人在等待公交。
1.2可能性排队是由于资源供需失衡所导致的结果。
要使资源配置的结果最优,应当利用资金及其他配套设施进行跟进,但这个过程必须是循序渐进的。
当不能立刻解决供需问题的时候,排队可作为“帕累托改进”式的方法,它是以时间支付价格。
体现了公平的理念。
此外,它还规范了个体的行为,能够发挥明显的正外部作用,也充分表现出了在资源配置中极其重要的效率原则。
2 在公交排队过程中存在的低效行为乘客在站台等车时,倘若出现插队和拥挤现象则会对公交排队的效率造成影响,具体而言:2.1插队行为(1)产生插队的原因。
新加坡、香港公共交通枢纽建设的启示
新加坡、香港公共交通枢纽建设的启示1、集约利用土地,提升土地利用价值新加坡和香港都十分关注土地的综合利用,在建设交通枢纽的同时,都考虑了与枢纽紧密结合的物业开发,通过合理引导乘坐交通工具的客流为配套的商业物业带来无限生机。
与香港荃湾地铁站连接到新之城就是集约利用土地进行交通枢纽及上盖物业一体化开发的典型例子,建筑物首层建设巴士公交站场,二、三层群楼利用大量的换乘客流开发为商铺及酒楼餐饮,塔楼开发为写字楼物业。
由于各部分功能衔接紧密,因此物业经营十分良好,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也十分便捷。
同样地,新加坡的盛港枢纽也利用物业的首层作为与地铁换乘的交通枢纽总站,枢纽上盖开发为商业住宅,在大大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程度的同时,通过商业的经营提高了换乘枢纽的活力,使整个枢纽物业成为一个人气旺盛、安全舒适的公共活动空间。
此外,国外一些公用建筑在建设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土地集约利用的原则,给了我们宝贵的借鉴经验。
香港窝打老道附近一个垃圾收集场就利用其边角用地及上盖,加建了社区康乐体育设施(乒乓球、羽毛球场),十分紧凑、实用和有趣。
2、统筹区域规划,扩大换乘枢纽的辐射能力每一种交通方式都有其特定的辐射范围,恰当地组织不同交通方式在特定区域进行有效的衔接,结合交通和商业的辐射作用,才能有效发挥公共交通系统的作用,新加坡卫星城的交通枢纽建设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清晰的概念。
以新加坡大巴窑卫星城为例,公交枢纽就像是区域的心脏,不仅通过地铁、巴士等交通方式有效解决区域18万居民的出行需求,而且在规划之初就把整个卫星城主要的商业设施集中在枢纽周边用地,合理引导区内居民利用方便的接驳巴士出行和消费,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交通组织困难、管理难以协调统一的问题。
3、枢纽功能布局清晰,“动、静分离”在新加坡,换乘枢纽与商业物业是紧密连接的,但即使商业区域人头涌动、交易活跃,也不会影响换乘枢纽的正常运作;在换乘枢纽内部,就算同时多辆巴士落客、上客,都不会相互干扰。
公共交通优先:政策与法规的导向
公共交通优先:政策与法规的导向——访重庆交通大学公共交通学者王健先生采访/本刊记者王宇王健,公共交通学者,《中国巴士与客车》年鉴主编,重庆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公共交通学组创建人。
出版《交通安全心理学》、《交通美学:理论与实践》、《世界客车图解指南》和《巴士快速交通指南》等著作,发表系列学术研究论文,国际公共交通联盟(UITP)会员、中国巴士快速交通技术推广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
公共交通在中国城市曾经分属不同的主管部门,规章制度也比较混乱。
2008年的中央政府机构改革后,已统一在交通运输部的行政管辖范围内,这有助于建立统一的公共交通管理机构。
从世界范围来看,如何管理好公共交通仍然是一个复杂的课题。
不久前,王健应国际公共交通联盟的邀请,在巴黎举办的第4届交通设计日(4th Design Day)活动的论坛上发表“巴士设计改进中国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演讲,并考察巴黎公共交通总公司(RATP)的T3有轨电车线路和鲁恩的“轨道巴士”系统(TEOR)。
本刊记者就公交优先及公共交通管理的相关问题采访了他。
记者:世界各国都在倡导和实施公共交通优先政策,作为公共交通学者,您如何理解中国的公共交通优先?王健:公共交通优先就是确保公共交通方式对城市通勤者的出行选择更有吸引力。
广义的公共交通优先包括政府在城市发展和交通规划中,从战略、策略和措施上,不断推进公共交通的系统建设和完善管理;狭义的公共交通优先则是指在城市土地和道路的规划与使用上,给予公共汽车优先通行的权利。
严格地讲,公共交通优先是相对于私人小汽车而言的。
因为私人小汽车不能够有效地使用城市道路,并在旅程的起点终点占用大量的停车面积;公共汽车按时刻表运营提供服务,在优先通行(专用通道或没有交通拥堵)条件下就是一种高效率的公共交通方式,具有缓解道路交通拥堵和改善城市环境的双重功能。
由于我国政府缺乏检测和评估实施公共交通优先绩效的目标体系,公共交通优先在许多城市就成为一句政策口号。
香港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模式
香港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模式0引言推行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即通常所说的“公交优先”, 一方面可以满足快速增长的交通需求, 另一方面也可以压低私车需求以缓解交通拥挤改善环境。
在人口密度高、车辆出行率高的城市, 除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外, 大力发展公交是提高道路使用效益的好方法。
在“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已经成为共识的大背景下, 各界都在努力探索如何实现这一理念。
香港是世界上公共交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以国际标准衡量, 其服务都可算快捷、高效、廉价和舒适。
本文从几个方面介绍香港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模式,希望有学习与借鉴价值。
香港公共交通工具每日载客量约 1 100 万人次, 占总量的近90% 。
在香港各种公共交通运输方式中, 专营巴士和地铁的运输量最大, 分别占到37 . 8%和19 . 9% 。
(详细数据见图1 和表1).目前香港市民可选择的交通工具, 种类之多可谓世界之冠, 如图1 和表2 所示,香港的公共交通服务主要由不同公司按商业原则经营, 政府并无直接资助, 通过监管和适当的竞争, 鼓励这些公司持续提高服务水平, 为市民提供优良的交通服务。
每种交通工具都有不同的角色, 铁路为提供主干服务, 专营巴士为铁路提供接驳服务, 公共小型巴士、的士、电车及渡船等提供辅助服务。
香港政府未来将致力于以下几方面: 重整公共交通服务, 并加强各项服务之间的协调, 尽量减少恶性竞争、服务路线重叠, 确保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在各重要交通枢纽设立方便舒适的交汇设施, 改善各类交通接驳的网络; 持各交通机构之间的良性竞争, 以确保乘客有足够选择。
1公共交通的监管制度香港市民能够享受高质量的公共交通服务, 得益于其合理的监管制度。
香港建立了从行政长官到环境运输及公务局直至运输署的一整套政府监管机制, 明确了各级职责, 确定了监管方法。
下文主要介绍对运输量最大的铁路和专营巴士的监管。
1 . 1铁路香港铁路分别由九广铁路公司和香港地下铁路有限公司经营。
香港公交运输管理及收费政策研究
( ) 二 公交优先
1 . 限制私 家车
目前 ,香港有领牌车 辆5 8 4 辆 ,私家车 每千 人 848
6 民出行首先选择公 交 ,每 天有超千万人次使 用各种公 拥有5 辆 。特 区政府采 取包括征收高额首 期登 记税 、 收取牌照费 、征收 燃油税 、抬高停车费等手段 限制私 交工具 。香港公共交通具有以下特点 :
质服务 。
一
载 客量超过 4 0 0 万人次 ,占全 港每 日公交载 客总量的
3 %。 7
.
香港公 共交通运输体系基本情况
为解 决香港 7 0 0 万市 民的 出行 问题 ,香港 政府 以
3非专 营巴士等提 供辅助服 务。全港有近 7 0 辆 . 00
提 供安 全 、可 靠 、高效 率 和环 保 的交通 运 输 系统 为 非 专 营 巴士 ,主 要为游 客 、社 区 居 民 、公 司雇 员 、
( ) 三 合理规划
城 门隧道 、将军澳 隧道 、长 青隧道及海底 隧道 ,并一 率 ,从 1 9 年 1 9 3 月起 ,政 府陆 续将其 中五 条隧道 以招
交通管理 等方面 ,特区政府不 给公务车任 何特权 ,最 直 由运 输 署直 接 管理 。为 了减 少人 力负担 及 提高 效 标竞投 的方式 ,交 由私营公 司根 据与政府签 订的管理 合 约代政 府营运和 管理 ,除 启德 隧道和长青隧道 不收
( ) 一 体系完善
家车 ,鼓励私 家车 使用者转用公共交通工具 ,尽量在
1 市铁路成 为香港运输 系统 的骨 干 。由于 人多 主要交通交汇处提 供泊车转乘设施 ,有效控 制了私家 . 城 地少 ,香 港城 区地域 狭 窄 ,改善 道路 状况 的 空 间很 车增长速度 。
香港大公交系统概况及对内地城市公交系统的启示
16 风景旅游规划【摘要】本文介绍了香港大公交系统的概况,并对香港大公交系统的运营、管理、综合开发等特征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能够给内地城市公交系统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启示。
【关键词】城市铁路;巴士;综合开发一、香港公交系统基本情况介绍香港优先发展以城市铁路(地铁、地面铁路、轻轨等)为重点的公共交通,已形成由城市铁路、专利巴士、非专利巴士、中巴等方式在内的大公交系统,承担了香港绝大部分的交通出行,为市民提供了安全可靠、畅通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
香港交通在先天不足条件下的成功,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一)城市铁路城市铁路系统由地铁、东铁、马鞍山铁路、西铁以及轻便铁路系统组成。
地铁是一个由七条主线组成的地下铁路网,分别为观塘、荃湾、港岛、将军澳、东涌、迪士尼和机场快线,总长度为91公里,共有53个车站,由地铁有限公司经营,单向轨道每小時的列车载客量为70000人次/小时(表1)。
东铁全长35.5公里,由九龙尖东伸展至罗湖,设有14个车站,包括主要在赛马日运作、位于沙田马场支线的马场站。
马鞍山铁路全长11.4公里,沿线共设有9个车站,由九广铁路公司经营。
西铁全长30.5公里,是一条双轨客运铁路,连接西九龙的南昌及新界西北的元朗及屯门,西铁沿线共设有9个车站,由九广铁路公司经营。
轻便铁路系统全长36.2公里,以双轨行车,沿途设有68个车站,由九广铁路公司拥有及经营。
按照特区政府的远景规划,从2008年至2016年,香港将建设6条新的铁路。
这些新铁路全都建成后,预计70%的香港市民可从住地步行一小段路直接搭乘火车出行,不必搭车中转。
(二)专利巴士专利巴士公司是指由香港政府授予专利经营公共交通的公司。
城市专利巴士公司有九龙巴士、城巴、新巴、龙运及屿巴组成(表2)。
九龙巴士(1933)有限公司(九巴)在九龙和新界区经营321条路线和63条过海路线。
城巴是港岛其中一家专营巴士公司,经营113条巴士路线,包括65条港岛路线、31条过海路线及17条服务东涌/机场的路线。
暨南大学2016年《828管理学与微观经济学》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201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学科与专业名称:考试科目代码与名称:管理学原理及微观经济学828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得分。
Ⅰ管理学部分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5题)1.认为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遍使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是()A.管理过程学派 B.权变理论学派 C.社会合作学派 D.数学(管理科学)学派2.市场经济中要提倡“以义治商”和“以义取利”,这里的“义”指的是()A.义气B.法律C.和气D.伦理道德3.对于某种自然状态为“1”的决策是()A.风险型B.程序化C.确定型D.非程序化4.质量处李处长的生产现场中发现一个工人没有按照作业规范操作,他立刻上前去制止。
这种控制方式属于()A.现场控制B.直接控制C.预先控制D.间接控制5.差别计件工资制是()的内容之一。
A.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B.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C.韦伯的行政管理论D.现代管理理论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5题)1.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分析,从而找出二者最佳可行战略组合的一种分析工具是波士顿矩阵分析。
()2.控制工作只能纠正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而不能修改计划中已经确定的目标。
()3.科学管理对人性的假设是“社会人”的假设。
()4.不同行业中及不同的组织内部专业特点差异显著,很难说管理活动有什么共性。
()5.衡量绩效是控制活动的最终目的。
()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3题)1.管理者需要哪三种基本技能?其含义指什么?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这些技能的要求如何?。
境外发展公交优先政策的经验与启示
境外发展公交优先政策的经验与启示黄石鼎(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东广州510410)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公交优先”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境外(大陆之外)许多城市如香港、库里蒂巴、东京、曼谷等公交优先发展的成效显著,虽然其发展模式各具特色,但取得成功的经验不外乎政府财政投入并制定合理补贴机制;建立快速、合理、便捷的公交系统;强化公交管理与服务;有效控制私车的拥有和使用。
这些经验对我国大城市的“公交优先”发展工作和城市交通堵塞情况的改善无疑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公交优先;公共交通;经验与启示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发展“公交优先”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然而由于国内“公交优先”的历史比较短,具体该如何操作,有何有效措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等,尚没有现成的经验。
尽管境外也有一些人口密集,交通拥挤情况比较严重的城市,目前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是这些探索也是零散的,不系统的。
本文选择了境外多个典型城市,详细介绍了它们在“公交优先”探索方面已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从财政补贴与资金投入、快速公交发展状况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对我国大城市的“公交优先”工作和城市交通堵塞情况的改善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境外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概况“公交优先”的概念首先产生和应用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巴黎,之后逐渐在国际上被重视起来。
香港地域狭小、人口密度高和车辆承载量大。
但是由于政府将公共交通列为城市发展的首要考虑因素,制订了正确的交通发展战略,通过采取各种有效的公交客运措施和管理措施把交通问题解决得很好。
现在香港约90%的市民出行首选公交,香港公交不仅承担了1100万人次的日载客量,还实现了公交赢利,这在国内外是很少见的。
库里蒂巴是巴西最密集繁忙的交通系统,但它是第一个实行快速公交系统的城市,交通非常畅通,是国外城市中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典范,其公共交通系统被国内外许多城市所借鉴,对我国实施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的战略也有一定的前瞻性。
07-a-常规公交优先理论和实践
4、系统资源整合
处理好“主体”与“辅助”方式关系
❖ 网络及场站规划整合
❖ 运力资源整合
❖ 票制票价整合
❖ 信息服务整合
4、系统资源整合
处理好“主体”与“助”方式关系
❖ 路权优先落到实处
以往的路权优先是在不损害小汽车交通通行前 提下的优先,实质并未优先
公交路权优先就是要对既有道路资源的再分配, 实现人的出行效率的最大化,而不是车辆通行 效率最大
❖ 2000年9月22日, 全欧洲第一次正 式举办无车日活 动。
On Sept. 22nd 2000, the European car free day events firstly held in due form.
一、公交优先的概念
◆1 何谓公交优先?
狭义的:
在交通工程范围内,采用适当的交通管理和道路工程 措施,使城市内部的客运交通以大容量、快速度的公交系统 (包括公共汽车和轨道交通)为主,其他个体交通工具为辅。
80%
• 线网布局未优化 • 站点布置未优化 • 车辆调度未优化 • 公交车通行无优先
◆3 公交优先的起源
“公交优先”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法国巴 黎,之后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大城市所仿效。
理论认识上的两个里程碑: A. 1933年的雅典宪章(Chartero fA thens)
B. 1977年的马丘比丘宪章(Charter of Miachu Picchu)
大部分城市公交投资占交通建设投资的比重不到10%
公交投资:道路投资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香港城市规划建设的体会和启示
香港城市规划建设的体会和启示7月8日至13日,我们一行就有关城市规划建设与交通组织、公交优先发展、不开发区域保护、城市综合体开发等方面的内容专程赴香港学习考察。
大家都抓住难得的机会深入调研香港城市规划建设的成功经验,认真学习,善于提问,细致考察,勤于求解。
通过学习,大家对香港的城市规划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对我们城市未来的发展也更加充满了信心。
本次学习考察安排了授课讲座、讨论互动、实地观摩和现场讲解等多种形式。
在港期间,我们与香港规划师协会进行了深入交流,学习和探讨香港2030发展远景与策略、香港公共交通体系与城市交通运输规划、香港新市镇建设与新发展区规划、郊野公园建设与不开发地区保护、香港土地制度与规划发展管制等内容;参观香港规划及基建展览馆,了解香港城市规划建设的过去、现状和未来;亲历大屿山郊野公园,体会不开发地区的生态保护理念;拜访知名设计公司DLN,参观精品住宅建筑晓庐和名铸;亲身体验东涌、铜锣湾、九龙、尖沙咀、尖东等地铁设施,体会地铁站点与商业配套、立体交通组织、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等细节;实地研究香港城市道路的交通节点优化、公交场站设计、停车设施建设等动静态交通;深入考察城市中心区及太古广场、海港城等城市综合体。
主要体会如下:一、资源节约,公众参与,科学规划发展远景香港特区政府以打造亚洲国际都会为目标,历经7年时间完成了香港2030规划远景与策略,于2007年形成最后报告。
该研究作为策略性及全港性的规划框架,在评估长远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响应策略,为香港土地发展和基础建设提供指引。
从其过程和主要内容来看,重点体现了以下理念:1、节约土地资源的理念。
香港土地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人口约700万,都市化地区占总面积的20%,受保护的绿化空间达到44%。
按照规划预测,至2030年人口为830万左右,但都市化地区只增加2个百分比,控制在22%以内,效野公园及受法定保护的土地反而增加到46%。
公交优先的发展策略研究
提高 了单 价 ,从 1 . 8 元, 公里提高 到 2 . 0元 , 公里, 降低 了短距离 出行成 本 ,提高 了长距 离 出行 成本 。
维普资讯
3 . 2 注重换乘 系统建设
换乘是指各种公共客运 方式 的衔接换乘 。涉及
到公共汽车 、出租车 、小汽车 、 自行车 、轨 道交通
占 用 道 路交 通 面 积
平 奔 朱≯ 人
需要 ,其次要提高公交服务 面积 ,使客流量 尽可能 均匀并与运 载能力相适应 ,还要做好 换乘系统 和交 通枢纽 的规划 ,尽量减少人们 的换乘次数 ,最 大程
度的方便居民出行 。 公交线路 网密度 6 体现了居 民使用公交的方便
程度 ,按下式计算 :
价 ,起 步价从 1 4。 4元 5 公里调 为 1 0 元3 公 里 ,并
另外 ,还 要通过计算公交线 网的服务面积覆盖
率 或服务人 口的覆盖率 ,作 为评价公交线 网布局合 理性 的又一重要指标 。一般公交线 路 的服务 范 围是 距站点 3 0 0 m一 5 0 0 m步行距 离的城 市用 地 ,考虑到 自行 车换乘 的因素 ,在线路 网密度 较稀 的地 区 ,公 交站点的服务半径可扩 大到 6 0 o m,按照此要求作出 公交线路 网的服务范 围图,计算公交 线路 网的服 务 面积覆盖率 ,就可知公交线路 网布局是否合理 。
快 ,准时 ,但 直达性 差 ;地 面公交 车则直 达性好 。
地面公交车和地铁二者如 能相互 结合 ,规划合理 的 换乘系统 ,则能取长补短 ,发g g -者的最大优势。
3 . 3 设置 公 交 专用 车 道
设置公交专用 车道是 提高公交运送 效率极有效
的办法 。实践证明 ,一条公交专用道单 向运力 约为 6 0 0 0人次 , 小时左右 ,若采 取特别的运 营措施可达 1 . 5 ~ 2万人 , 小 时 ,其 客运 能力 相当于 5条 ~ 2 0条
香港回归后的公共交通与城市交通规划
香港回归后的公共交通与城市交通规划随着香港回归中国,城市的交通规划和发展也面临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公共交通是城市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交通拥堵、改善环境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香港回归后的公共交通发展情况以及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性。
一、香港公共交通的现状香港作为一个全球化大都市,拥有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便利了居民和游客的出行。
香港的公共交通主要包括地铁、巴士、轮渡以及的士等多种形式。
地铁系统覆盖了全城,由港铁公司运营,为香港国际交流和旅游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工具。
巴士是香港主要的陆上交通方式,密集的巴士线路网络连接了城市的各个角落。
轮渡服务连接了香港的离岛与主岛,提供了独特的海上交通方式。
此外,的士提供了更为灵活的交通选择。
二、香港公共交通的改革与创新为了提高公共交通的效率和服务质量,香港政府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
例如,推出了“八达通”交通卡,实现了地铁、巴士、轮渡等各种公共交通方式的互通共享,并简化了乘客的支付流程。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公共交通设施的投资,扩大了地铁线路的覆盖范围,提高了巴士和轮渡的运营水平,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出行需求。
三、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性城市交通规划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合理的交通规划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降低排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交通规划还可以促进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强城市的可达性和可连通性。
此外,交通规划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吸引投资和人才。
四、香港回归后的城市交通规划香港回归后,政府高度重视城市交通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首先,政府加大了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扩大地铁线路的覆盖范围,并改善和升级了现有的地铁、巴士和轮渡设施。
其次,政府加强了对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的监管,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标准。
此外,政府还积极推动多种交通方式的互通共享,提供便利和舒适的出行体验。
香港城市交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0引言随着银川市城市进程的加快,进入了城镇化、汽车化的加速发展阶段,与其他大城市一样面临着交通拥堵、交通安全的棘手问题,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降低能源消耗、美化城市环境、改善人民生活。
但是,在我国的居民出造型方式竞争中,小汽车往往因舒适、方便、体面等原因战友绝对优势,因此,如何使公交真正融入人民生活,打造公交城市成为值得研究的关键课题。
香港地少人多,楼多路窄,但香港通过有限发展以轨道交通委骨干的公共交通,实现了城市交通的高效运转,实现了城市交通与高强度土地开发的和谐运动,这为我市的公交系统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1香港交通基本情况香港是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城市之一。
香港道路网络是世界上道路交通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覆盖了全港大部份地区,使驾驶者能轻易到达目的地。
根据香港政府路政署2007年统计,车辆登记数超过565,000辆,全港道路的长度有2,009公里。
香港拥有多条的快速公路及连接路,组成9条主要的干线,连接新界至九龙香港岛及大屿山。
此外,香港共有1,088条行车天桥及桥梁,以及15条行车隧道。
公共汽车(香港称为“巴士”)是香港最主要公共交通工具。
在香港的公共汽车主要分为3个类别:专营巴士、非专营巴士及公共小型巴士。
2香港交通发展经验香港在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发展经验主要有:2.1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宜居城市建设香港采用紧凑型城市发展模式,高密度发展是香港的典型特征。
自1970年代,集约型城市、集约化住房,尤其是香港公屋的发展一直探索着高密度住房与城市生活环境的协调关系。
随着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速发展,这种密集型的发展模式带来一些弊端,包括居住环境过于拥挤、工业区与住宅区为邻等,所以香港开始推进可持续宜居的城市规划,具体做法有保育自然生态、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康乐设施等,并着手编制了《香港2030年规划远景与策略》。
2.2权责明晰的交通管理体制香港涉及道路和交通管理的部门包括运输及房屋局、警务处、交通咨询委员会和交通审裁处。
144-公交优先发展的运营模式与监管机制
公交优先发展的运营模式与监管机制1程龙 陈学武 杨阳【摘要】近年来我国各地公交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公交运营模式和监管机制,公交优先发展的各项政策也难以具体落实,政府财政负担不断增加,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公交服务水平提升缓慢。
本文以战略考虑为出发点,基于我国公交发展的现状分析,通过借鉴国内外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经验,从运营模式和行业监管两个角度考虑,以寻求公交优先制度建设的突破。
【关键词】公交优先;经验借鉴;运营模式;监管机制;制度建设0 引言深入高效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是支撑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实施,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公平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但长期以来,国内公共交通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公交优先发展的各项措施难以具体落实。
政府补贴公交服务的同时,企业谋求科学发展、行业进行有效监管,实现合理的运营模式和监管机制,是实现公交优先发展的重要途径。
1 公交运营模式2005年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对公交行业改革提出了“国有主导、多方参与、规模经营、有序竞争”的指导意见0。
但在各地的实施过程中,往往忽视市场机制的作用,民营社会资本逐渐退出经营市场,国有资本占绝对控股地位,呈现“国进民退、专营垄断”的改革趋势。
与此同时,政府企业间的职责不清,企业经营缺乏积极主动性,过度依赖政府补贴,公交运营发展不可持续。
形成合理的公交运营模式,要从政府、企业、乘客三个角度分析,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政府层面,首先要落实“政府调控、市场运作”的特许经营制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其次,要明晰政府和企业的职责权利,实现政府管理与企业运营的有效分离。
企业层面,作为公交服务具体的提供者,公交企业应清楚了解其运营成本构成,有效实现成本规制,同时公交企业公开其经营收支状况,作为获取财政补贴、政府调整票价的基本依据。
乘客层面,要承担获取公交服务的成本,具体体现为在乘客经济能力承受范围内,结合公交运营实际成本,建立公交票价调整机制[2]。
香港巴士市场化运作的经验启示
香港巴士市场化运作的经验启示作者:蒋中铭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4年第02期一、香港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和巴士服务概况2023年,香港城市居民通过公共交通的日均出行约1189万人次(不包括步行),其中轨道交通(含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出行515万人次,占比43%,巴士出行约588万人次,占比49%。
香港巴士一直是香港城市交通的第一大出行方式,且近年来在城市出行中的地位也基本保持稳定。
香港巴士服务的主体是专营巴士,公共小巴、非专营巴士(类似于内地城市的定制公交)等提供多元化的辅助公交服务。
此外,还有港铁巴士(新界西北)提供地铁沿线的免费接驳服务。
(一)专营巴士是香港巴士服务的主体香港《公共巴士服务条例》为政府有意愿开通的常规公交服务设立了专营权,规定可在公开投标后进行批予。
香港目前有4家专营巴士公司,拥有5000多辆巴士,运营线路700余条,日载客量370万人次,占全港每日巴士载客量的63%。
其中,九龙巴士有限公司(九巴)经营440条巴士线路,拥有超过3900辆巴士,平均每日载客约256万人次;城巴有限公司(城巴)经营235条巴士线路,拥有1530辆巴士,平均每日载客约94万人次;新大屿山巴士有限公司(屿巴)经营27条大屿山线路及1条新界线路,拥有132辆巴士,平均每日载客约9万人次;龙运巴士有限公司(龙运)提供北大屿山和机场的专营巴士服务,经营39条线路,拥有264辆巴士,平均每日载客约12万人次。
(二)逐步规范的公共小巴除专营巴士外,香港还有19座车型的小型公共巴士服务,分为绿色专线小巴(3299辆)和红色小巴(847辆)两类,其中绿色专线小巴按固定的线路、班次和收费提供服务,目前运营355条线路,日均载客量约135万人次。
红色小巴可行驶香港各区,其服务线路、班次及收费不受规管,日均载客量约17万人次。
香港对小巴的规范管理是循序渐进的。
小巴原为市场自发的非法运营个体户,在1969年被香港正式规范为小型公共巴士。
香港的交通为何这么顺畅_
JUNE 2011 │沪港经济│ 51经济学人济学人点。
以效率为中心,实际上是将城市整体运作看成为一部机器,交通运输的效率是城市效率的一部分。
港府由头至尾在管理交通中贯彻这个总原则,通过在体制上规范、在基础设施上支持、在具体细节上配合,以及对市场有效监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公交优先,并使香港成为世界主要发达城市中,人均汽车拥有量最低的三个城市之一。
其二,以高科技优化公交设施与管理。
香港公共交通的科技含量很高,不仅港府千方百计采用最新科技提高效率,公营和私营的公交服务机构,也自觉地利用最新的科技改善服务、提高效率,以吸引客源。
“八达通”的诞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香港地铁管理层很有远见,从一开始就认识到客户基础广泛的重要性,联合了“九巴”、“九铁”、“城巴”、油麻地小轮等公共交通机构组成发卡公司——联俊达公司。
多家公司联手发卡,令市民一卡在手就可乘坐多种交通公具。
联营也使结算系统,降低了运作成本。
此外,香港在交通管理中还较早地采用了以下先进技术:一是旅客信息系统,用最新的交通信息帮助公众选择较好的出行路线,以避免拥堵;二是自动检索和派发系统,用以提高商业和公共交通车辆的香港的交通为何这么顺畅?香港交通投资政策的成功案例之一,就是坚持将地铁的建设与沿线房地产开发联系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把沿线房地产产生的利润回笼到政府的钱袋子中。
初到香港的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街道狭窄、人流如涌、车水马龙。
香港交通顺畅,秩序井然,市民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乱穿马路。
当你站在交通要道的任何一座过街天桥上,放眼望去,脚下川流不息的车辆以及街道两旁匆匆行走的人群,宛如一幅急速流动的画面,生动和谐。
难怪世界上许多国家、城市,都将香港视为解决交通问题的楷模而纷纷效仿。
其实,香港发展交通的先天条件并不理想。
其一,天然资源十分有限。
香港的土地面积仅有1104平方公里,大部分为山地,不少地方还山高坡陡。
毫无疑问,这样的地理条件对地面交通的发展极为不利;其二,人口密度几成世界之最,高达6480人/平方公里,这对城市交通发展无疑是个严峻的挑战;其三,作为世界知名的国际旅游中心,每年访港游客约2000多万,每天需要乘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人,不少于1100万人。
公交优先_以人为本_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_2005_上海轨道交通国际论坛_侧记
公交优先,以人为本,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2005・上海轨道交通国际论坛”侧记 2005年11月13日,由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005・上海轨道交通国际论坛”在上海国际贵都大酒店举行。
来自国内外的140多位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领导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理事会成员单位的代表参加了这次论坛。
在论坛开幕式上,两院院士、建设部原副部长周干峙,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铁道企业管理协会会长、铁道部原副部长王兆成,同济大学党委书记周家伦,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周翊民,日本海外铁道技术协力协会高级顾问、原会长冈田宏,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应名洪,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副局长五一等在主席台上就座。
上海铁路局常务副局长陈国芳、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晓峰、广州地铁总公司总经理卢光霖、上海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孝均金、南京地下铁道总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陈光等领导和专家也参加了本届论坛。
论坛分别由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副局长五一和《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社副社长张冠增教授主持。
开幕式上强调论坛宗旨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应名洪首先代表主办单位对前来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应名洪说,不久前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温家宝总理、曾培炎副总理日前又作出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批示。
为了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在发展轨道交通的各个方面和各项具体工作中,我们把本届论坛的主要任务确定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全局,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体系”。
应名洪说,交通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以人为本,交通引导城市发展(TOD)等先进理念已逐步成为共识;公交优先,建设大容量快速交通体系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建设和谐社会的交通注解。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公私合营特许经营模式解析
地方经济一、概述城市公交巴士采用集团化的公私合营的特许经营模式在我国刚刚开始,由于公交运营作为社会公益性的基础交通项目,具有服务水平要求高,利润水平低,受经济环境,政府对票价的控制及政策的约束等,对于合作的私营方降低投资风险,取得合理的投资回报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为了对如何成功地运作特许运营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有必要对国际及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公私合营经验有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
二、香港及我国公交特许经营的实践经验(一)香港公交巴士系统香港优先发展以城市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公共交通,为700多万市民及游客提供了安全可靠、畅通便捷的交通服务。
香港约90%的市民出行首先选择公交,每天有1150万人次使用各种公交工具。
香港巴士服务采用巴士专营体制。
香港目前有5家私营的巴士公司,包括九龙巴士,城巴,新世界第一巴士,龙运巴士,新大屿山巴士公司。
共拥有5000多辆巴士,运营线路约600条,日载客量超过400万人次,占全港每日公交载客总量的37%。
香港有近7000辆非专营巴士,主要为游客、社区居民、公司雇员、学生等提供服务。
香港还有4000多辆公共小巴,以及近2000辆只提供团体服务的私人小巴。
香港的巴士专营全部由私营公司经营,即PFI的模式,私营公司承担了运营的收入,成本等方面的主要风险,特区政府不直接介入,也不提供补贴等直接资助,但坚持长期的,稳定的限制小汽车发展,鼓励使用公共交通的扶持政策与法规。
政府负责对公交工具实行总量控制与价格监管。
政府通过对巴士运营线路实施经营专利权许可,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对公共小巴牌照实行定额拍卖发放。
市场调节的一大作用是让社会资金能自由进入公交领域投资,使公交发展始终有充足的资金保障,政府既不用掏钱投资公交,也不用背上给公交补贴等财政包袱。
巴士公司调价方案由政府审批。
政府对各公交运营公司实施有效监管。
巴士公司的董事局里按规定至少必须有政府部门的两个代表,政府代表每月参加董事局会议,随时掌握公司的财政状况和经营状况,并对公司的重大决策提出政府的意见。
香港公共交通简介
香港公共交通简介一、香港基本情况香港位处中国的东南端,由香港岛、大屿山、九龙半岛以及新界(包括262个离岛)组成,下设18个分区。
土地面积1105平方公里(北京土地面积16807.8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6390.3平方公里,占38%。
山区面积10417.5平方公里,占62%),人口超过700万(北京人口超过2000万)。
2015年本地生产总值(GDP)增速较2014年略有放缓,至2.3%,按人民币计价约为1.79万亿元,位列全国上海、北京、广州之后,降至第四位(2015年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9686万亿元,同比增长6.9%)。
二、香港公交基本模式香港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模式的特点是民有竞争性专营。
即:政府允许公共交通领域发展有限的民有公共交通公司。
让这些公司享有专营权,一起参与公共交通产品的提供。
在政府的调控下,这几家公司互相竞争,既能推动服务质量的提高,又能推动公共产品供给的增加,加快公共交通领域的发展。
香港的城市公共交通是一个由铁路、电车、巴士、小巴、的士和渡轮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立体化、快速运输系统,日均客运量超过1250万人次,约占北京日均客运量的62%。
香港的城市公共交通各种运输方式和承担的客运量分别是:铁路:是香港公共运输系统的骨干,每日载客量占公共运输总载客量约41%,分为港铁、机场快线、轻铁。
港铁共营运九条铁路线,网络覆盖香港岛、九龙及新界,网络全长约177公里,共设有85个车站,日均客运量465万人次;机场快线全长35.2公里,日均客运量43.1万人次;轻铁是一个区域性运输系统,全长约36.2公里,共设有68个车站,日均客运量48.3万人次。
占全港公交客运量的电车:拥有7条行车路线,166辆车,日均客运量18万人次。
占全港公交客运量的巴士:分为专营巴士和非专营巴士。
专营巴士包括城巴、新巴、九巴、龙运、屿巴五家专营巴士公司,拥有行车线路519条、5824辆车,其中多为双层巴士和部分空调巴士,日均载客量388万人次,占全港公交客运量的31%。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题
四、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题(均为单选题)(1)据报道,某市一家工厂的一个基建项目,在申报过程中,一共盖了745个公章。
每个公章代表一个局、处、科或股的“舍我莫过”的关卡,要办事就得逐庙逐神一个个礼拜磕头,甚至还要烧香进贡。
无独有偶,该市的另一家集团公司开发的一个住宅小区项目,从1998年9月到2000年7月底,历时18个月,累计办理各类审批手续28项,前后盖了86颗图章,涉及33个审批部门,除土地批租费外,开发企业共支付拆迁费、墙改费、人防费等450多万元,但项目的审批手续却还未完结。
1、此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体制角度分析源于(D)A.政企不分B.人员分流C.法制欠缺D.配置失衡2、此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行政思想和观念角度分析源于(B)A.缺乏服务意识和独立意识B.缺乏服务意识和效率观念C.缺乏效率观念和法律意识D.缺乏独立意识和法律意识3、解决案例中问题的切入点应为(C)A.实现人员分流B.建立健全法制C.转变政府职能D.机构协调配置4、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关于政府职能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B)A.政治职能B.经济社会职能C.文化职能D.军事职能5、政府可资利用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有(D)A.协调、服务、评估、管理B.协调、服务、生产、管制C.评估、管理、供应、补贴D.供应、补贴、生产、管制(2)作为政府调控社会经济重要杠杆的行政审批权,长期以来保持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运转形态,在市场经济下表现出严重的弊端:政府机构职能错位,办事效率低下,吃拿卡要屡禁不止。
国务院于2002年11月作出决定,取消789项行政审批。
这次取消的789项行政审批项目,涉及国务院56个部门和单位。
其中涉及经济管理事务的560项,涉及社会管理事务的167项,涉及行政管理事务及其他方面事务的62项;依据行政法规设定的81项,依据国务院文件设定的88项,依据部门规章设定的279项,依据部门文件设定的303项,依据部门内设机构文件设定的3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