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纠正和预防控制程序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采取必要的(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实现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范围适用于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和验证。
3.定义: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它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它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4.责任:1)品保部:负责对外部审核、管理评审、客户品质方面的投诉、产品检验方面出现的不合格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跟踪验证。
2)企管部:负责对涉及相关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投诉、紧急事故情况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跟踪验证。
3)生产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产品或原物料出现不合格时提出“改进行动要求”,由责任单位制订纠正与预防措施,品管负责跟踪验证。
4)各责任部门:负责不符合的原因分析、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制订与实施。
5.作业程序5.1 不符合的来源:1)内部审核2)外部审核(第二、三方)3)管理评审4)相关方抱怨5)监控与测量6)数据分析5.2 不符合的原因调查:1)企管部、品保部对质量、环境、有害物质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不符合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带有规律性或管理性方面的不符合项,以“不符合项报告”的形式通知责任部门。
2)企管部、品保部根据问题类别的不同,在“不符合项报告”注明不符合项的类型:严重不符合项和一般不符合项,尽可能体现问题的严重程度,以便责任部门采取适宜的措施。
3)严重不符合由企管部、品保部组织有关单位,共同进行调查与分析;一般不符合由责任部门负责调查。
4)管理者代表核准质量、环境、有害物质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重大不符合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并对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监督。
5)产品检验发生的不符合由发现部门及品保部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将不符合信息转达换成“改进行动要求”单。
6)产品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问题相关的现场确认、调查、分析、临时对策,由现场QC主管负责进行判定、签署“改进行动要求”单并予以实施;必要时QC主管可邀请QE及评审小组产品工程师共同参于确认、调查、分析、临时对策意见。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含流程图
1.0目的
通过对已发生的或潜在的不合格进行分析,及时采取措施,以消除导致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的各种原因,防止类似的不合格再次发生或发生,实现持续改进。
2.0范围
适用于公司对产品和生产过程要素(人员、设备、机器、检测、环境等)已遇到的或潜在的不合格所采取的纠正或预防措施的控制。
3.0定义
3.1 纠正措施:是指为了消除不合格的原因而采取的措施;
3.2 预防措施:是指为了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而采取的措施;
3.3 标准化: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活动。
4.0职责
4.1 品管部——负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全过程管理。
4.2 各部门——负责相关质量管理活动过程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实施。
5.0程序
:
附录1
附录2:。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纠正及预防控制程序
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纠正及预防控制程序1目的对已存在的或潜在的事故/事件/不合格原因进行调查分析,采取纠正/预防措施,以防止不合格再发生或避免发生,从而持续改进质量安全环境体系。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对现存的事故/事件/不合格/不符合项或潜在不合格因素采取纠正/预防措施的控制。
3职责3.1管理者代表负责对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协调相关部门在实施过程中的工作。
3.2厂长负责定期组织召开质量趋势分析会,负责审批重大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计划。
3.3技术部负责对不合格品/不符合项提出纠正/预防措施的技术要求。
3.4生产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不符合项实施纠正/预防措施和及时的相关信息反馈。
3.5采购部负责对外购原料发现的不合格品/不符合项实施纠正/预防措施和及时的相关信息反馈及沟通。
3.6销售部负责对客户反馈的信息进行收集和统计分析,向厂长提出书面的报告和建议,作为管理评审的依据;对客户投诉而发现的不合格品/不符合项由相关部门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3.7安全环保办负责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监视与测量中发现的事故/事件/不符合项的纠正/预防措施实施的监督。
3.8各相关部门针对涉及本部门的不符合项制定和实施纠正/预防措施。
4工作程序4.1不合格品/不符合项的信息来源通过下列记录或活动,可以发现不合格品/不符合项。
a)管理评审和内部(或外部)质量审核。
b)过程控制中的不合格品/不符合项报告。
c)运行控制中的不符合项。
d)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返工、退货和让步接收等)记录。
e)顾客投诉和售后服务。
f)各种监测、检验和试验报告及记录。
g)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提供的质量安全环境信息。
h)分析会,纠正/预防措施验证评定会等。
4.2不合格原因的分析不合格的原因一般可从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考虑,如:a)过程控制不当,操作或试验人员缺乏经验或没有足够的技能培训、违反操作规程,或者,作业指导书不明确、不规范,工艺参数的规定不恰当等。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是控制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纠正和防止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和风险事件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措施:
1. 识别问题原因:当出现质量问题或安全问题时,首先需要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2. 确定纠正措施:根据问题原因,制定具体的纠正措施,解决问题并避免其再次发生。
3. 实施纠正措施:将纠正措施付诸实施,并确保其有效性。
4. 监测结果:持续监测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预防措施:
1. 风险评估:对潜在的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和风险事件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2. 制定预防计划: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预防计划,包括预防措施的具体内容、实施时间和责任人员等。
3. 实施预防措施:按照预防计划,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潜在问题的发生概率。
4. 监测效果:持续监测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
5. 完善改进:根据监测结果,对预防措施进行改进,以实现更好的预防效果。
这些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需要与质量管理体系相结合,通过持续改进的循环来确保问题的纠正和预防。
此外,培训和教育也是重要的措施,以提高员工的意识和技能,减少错误和事故的发生。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为了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
3.职责各部门负责人应对本部门所导致的质量异常问题加以纠正改善,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隐患加以预防,造成重大质量事故的追究经济责任。
4.定义无。
5.工作流程5.1来料质量纠正和预防措施5.1.1由品控部负责收集、整理进料检验报告,提出需要改善和纠正的不合格项目。
5.1.2品控部、仓库、生产部、研发部组织相关人员负责针对不合格项作进一步调查分析。
5.1.3品控部负责将《品质异常反馈单》传达给供应商,并要求作出实际性限期改善的书面回复,必要时提出索赔。
5.1.4当供应商连续出现产品品质不合格或是重大品质问题时,应对供应商的供给资格依《采购控制程序》重新进行评审。
5.2生产过程中质量纠正和预防5.2.1品控部、生产部应及时收集、整理《IPQC制程巡检表》、《生产日报表》和现场各种检查的结果,组织相关人员对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通知单》。
5.2.2通过调查分析,按不同的质量问题划分产品工序和责任,讨论针对性的、具体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5.2.3生产部门负责将《纠正和预防措施通知单》交责任人签名,并实施纠正和预防,相关负责人进行跟踪直到结案。
5.3客户抱怨、退货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5.4纠正与预防措施的跟踪品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质量问题和客户退货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跟踪。
5.5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不合格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依照《内部审核控制程序》进行。
5.6对管理评审提出的不合格项,由相关部门开出《纠正和预防措施通知单》,交责任部门负责人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予以实施,管理者代表负责跟踪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效果。
5.7质量目标未达到要求时,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通知单》进行改善。
5.8当纠正和预防措施涉及质量体系文件,与相关文件相矛盾时,应及时上报管理者代表,依《文件控制程序》进行修改,以便纠正和预防措施能持续有效性。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什么是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在制造业或生产流程中,常常会出现意外问题、质量问题或者安全问题。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是一种程序,通过识别问题、确定原因,并通过执行纠正行动和预防措施,确保再次发生类似问题时能够更好地进行处理。
这个程序的目的是确保工厂或组织的产品可以稳定地生产,并且达到预期的质量和性能标准。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基本步骤1. 问题识别和记录要实现良好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首先应该识别和记录问题。
问题可能来自内部或外部,可以是客户投诉,也可以是生产线上的质量问题。
问题记录应该包括问题的描述、问题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可能的原因、受影响的部件或原材料、可能的影响范围等。
2. 问题原因的确定一旦问题被识别并记录,下一步就是确定问题的原因。
这是通过在问题发生之后重现整个过程来实现的。
对于重复出现的问题,必须确定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以防止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
通过检查数据并分析结果,可以确定造成问题的因素。
3. 采取纠正措施确定问题的原因后,接下来就要采取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应该确认攻击问题根源并避免其在未来再度发生。
纠正措施的实施应该由经验丰富的人员或者工程师来管理。
4. 实施预防措施纠正措施的目的是消除、或者至少减少再次出现的问题,而预防措施的目的则是在未来更好地控制可能引起类似问题的因素。
这种预防措施通常包括培训和培训课程、新设备、流程的修订以及创新的解决方案等。
5. 确认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效果最后,应该验证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效果。
应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在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之后,问题的发生率是否得到了改善。
如果确定了正确的原因,并且实施了合适的纠正和预防措施,那么在后继的过程中,问题应该会减少。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优势在制造业或生产流程中,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有许多优势,包括:1. 减少质量问题执行纠正和预防措施意味着从根本上消除问题。
2. 提高生产效率如果可以消除或减少问题的发生,则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成本。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一、概述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也称为纠正和预防措施计划(CAPA),是用于纠正和预防可能导致失败或者质量问题的控制程序。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是一个必要的质量管理工具,它为企业制定有效的措施和程序,分析和评估产品和流程的相关数据,以便追溯问题的根源并确保未来类似问题的避免。
本文将详细介绍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步骤和相关工具。
二、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步骤通常情况下,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分为以下五个步骤:1. 问题定义问题定义是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第一步,它主要涉及到产品和处理流程等方面的问题定义和分析。
当发现产品质量不好或无法达到企业的要求时,就需要定义问题。
2. 问题原因分析当问题得到定义之后,就需要进行问题原因分析。
问题原因分析是一个比较复杂以及需要耐心和精力的过程。
在问题原因分析期间,需要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以便很好地理解问题的情况。
问题原因分析通常使用的一些方法包括:鱼骨图(因果关系图)、5为法(为什么?)、直方图等。
3. 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并且是保证措施控制程序成功的关键。
正是通过实施纠正措施,企业才能更好地控制问题,并防止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
在实施纠正措施之前,需要确保这些措施的可行性,并留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进行实施。
之后就需要设置进度表来追踪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
4. 验证效果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之后,需要对这些措施的效果进行验证。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只有实施的措施能够控制问题,企业才能够确信问题得到了解决。
效果验证过程通常包括了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以及报告等步骤。
5. 预防措施跟进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最后一步是预防措施跟进。
这个步骤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可以帮助企业了解问题是否真正解决,并且进行改善。
在预防措施跟进时,需要跟踪实施的措施的效果,并不断进行反馈以便针对问题而进行修改或其他方面的改进。
三、工具和技巧除了上述步骤,还需要借助工具和技巧来实现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基本目的。
ISO45001-2018事件、不符合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出现事件、不符合的原因实施纠正,减少和避免因事故、事件、不符合造成的不良损失和影响。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事件及不符合的纠正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的控制。
3 术语和定义
3.1 不符合
与法律法规、程序文件、管理规定等偏离,其结果能够直接或间接导致伤害
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组合。
3.2 纠正措施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或其它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4 职责和权限
4.1 最高管理者
负责决策环境、安全重要事故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4.2 管理者代表
4.2.1 主持重要事故的调查与评审,并组织制定、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4.2.2 负责对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协调。
4.3 质量部
负责组织体系运行中不符合的评审,组织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跟
踪检查措施落实情况。
CX-18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 目的通过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有效地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的原因以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达到体系的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改进产品质量、提高顾客满意的目的。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组织在产品实现过程中对不合格所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的制订实施与验证。
3.定义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4.职责4.1质检部:负责质量异常提出及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与追踪确认。
4.2生产部/工程部:根据质量异常,负责纠正/预防措施的拟定并执行。
5.程序5.1纠正/预防措施控制流程5.2纠正措实施的时机5.2.1 CCP(关键控制点)失控时,纠正和纠正措施实施的时机:A 当CCP的关键限值出现偏离时,操作人员首先中止生产,并对CCP的关键限值出现偏离期间生产的产品进行隔离评估,由质检员填写《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报告单》中的“纠正”与“不符合事实陈述”栏后交到生产部班长,相关人员要及时纠正,使偏离的参数重新回到关键限值的范围内再进行生产。
B生产部或工程部当班主管接到《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报告单》后,及时赶到现场,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要求对关键限值偏离期间生产的产品进行评价并提出处理意见。
评价及处理意见填写在《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报告单》中。
生产部负责人按处理意见对偏离期间生产的产品进行处理,质检部对处理的结果进行验证。
C质检部负责对责任部门在《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报告单》中填写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进行评审与追踪。
5.2.2 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失控时,纠正和纠正措施的实施A当OPRP失控时,质检员要及时纠正,使失控的操作性前提方案重新恢复受控。
与此同时,将偏离期间的产品隔离,并填写《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报告单》中的纠正与不符合事实陈述栏后交到生产部当班主管。
B生产部或工程部当班主管接到《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报告单》后,及时赶到现场,对失控期间生产的产品进行评价并提出处理意见。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是企业管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个程序能够有效的控制和预防各种问题的发生,包括产品质量问题,安全问题等。
以下是关于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一些详细介绍。
一、纠正措施当企业在检查中发现已经发生问题时,需要立即采取纠正措施,避免问题扩大。
纠正措施包括以下几种:1. 立即停止工作如果在检查中发现已经发生了问题,企业必须立即停止它的工作程序,避免问题扩大或影响到其他工作部门。
2. 分析问题发生原因企业需要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找到问题导致的根本原因,并将其消除。
3. 采取适当的措施企业还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避免或减少问题的发生。
这些措施包括:(1)更改工作程序(2)重新培训工人或员工(3)更换设备或产品(4)改进工艺和制造方法(5)制定新的质量管理程序(6)改善团队管理和沟通(7)制定详细的工作策略4. 检查检查结果企业还需要检查、测试和验证其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如果纠正措施不能改善问题,企业需要重新采取其他纠正措施。
二、预防措施预防措施的设计可以减少或防止各种相关的质量、安全和环境问题。
以下是几种预防措施:1. 风险评估企业可以通过风险评估来了解什么问题可能发生并采取预防措施来避免它们。
风险评估可以帮助企业:(1)识别潜在问题原因和影响(2)确定哪些控制措施可以采取(3)确定哪些措施是有必要采取的2. 上市前测试企业可以在产品上市之前进行各种测试,以确保产品质量。
3. 改善流程企业还可以改善流程,消除带来质量问题的缺陷,包括:(1)制定标准操作程序(2)将产品测试数据纳入质量管理系统(3)确保准确的测量和记录(4)通过技术改进来降低缺陷率4. 预防措施的跟踪和监测企业还需要监测和跟踪它们的预防措施,以确保他们是有效的。
这些监测和跟踪可以帮助企业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措施来防止其它同类问题的发生。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信息和软件,降低成本并提高工作效率。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是一种管理程序,用于检测和解决潜在和实际问题,以确保组织的运营和产品质量符合预期的标准和需求。
这个程序涵盖预防、识别和纠正措施,以避免、减少或消除不良影响。
纠正措施纠正措施是指针对非合规性情况的反应措施。
这些情况包括:•违法行为•错误•缺失•缺陷•不良行为在识别非合规性情况的时候,必须采取纠正措施以减轻或恢复因错误产生的不良影响。
纠正措施的步骤1.识别问题 - 通过审核/评估/检查等过程,确定问题的本质和原因。
2.暂时控制 - 确认可能对问题产生影响的因素,并采取短期措施以减少风险和继续处理活动。
3.分析及纠正 - 评估根本原因,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先进的计划、实施和验证来实施纠正动作。
4.预防 - 通过改善程序和工作环境,避免再次出现问题。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是指采用预防措施避免和控制非合规性情况的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 质量管理系统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步骤进行统一管理,确定质量保证工作的责任分工及具体实施方案,从而防范不良影响。
2.员工教育培训工作中对员工进行合格的培训,使其具有必要的技术和常识,以避免不良的影响。
全员教育培训是实现产品和过程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3.过程管理控制确定过程控制点并实施相应的监控。
从工艺流程控制、工艺参数控制、工艺试样的检验分析控制等方面进行常态化管理,全面保障过程质量的控制。
4.数据分析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及时判断异常情况,为后续处理问题提供基础和依据。
控制程序控制程序是指有效地管理和跟踪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活动。
在控制程序中,必须将纠正和预防措施整合到质量管理体系(QMS)之中,确保他们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
组织的控制程序应包括:1.识别问题和不良2.进行ROOT CAUSE分析3.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4.制定并实施预防措施5.跟踪和报告结果通过控制程序的规定,可以确保恰当的问题识别和解决步骤,使组织能够适应不断改变的环境并改进运营效率。
18两化融合不符合项、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负责设备运行过程中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规定不符合的相关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归口管理。
4.2.销售部
——负责与客户诉求相关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归口管理。
4.3.其他各部门
——其他各部门和基层单位负责其职能范围及内部各类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规定不符合的相关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归口管理。
5.2.3实施纠正措施
公司各部门按照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计划,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实施并检查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对不能在短期内实施的纠正措施,采取临时措施,并加强检查,具备条件后实施长期有效措施。
公司各部门在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中,及时记录有关信息。
5.2.4实施结果验证
措施实施结束后,按照措施实施计划,公司行政部组织公司各部门验证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每年年末开展对已识别的不符合项、潜在不符合项的原因进行归类分析,编制措施实施计划(见附录A)并进行效果验证,同时针对严重不符合项编制总结报告。
5.2.5实施结果沟通
措施实施结束后,按照措施实施计划,公司行政部组织公司各部门验证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每年年末开展对已识别的不符合项、潜在不符合项的原因进行归类分析,编制措施实施计划并进行效果验证,同时针对严重不符合项编制总结报告。
2.范围
本控制程序适用于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活动。
3.术语和定义
不符合项:任何与工作标准、制度、程序、法规、管理体系绩效等偏离,其结果能够直接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组合。
4.职责
4.1.行政部
——负责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运行中的,内外审发现的和管理评审决定的纠正、预防措施的归口管理。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含表格)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ISO9001-2015/ISO14001-2015)1.0目的对涉及产品质量、环境管理体系不合格的有关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以消除实际不合格产生的原因和潜在的不合格原因,以防止不合格的发生或再次发生。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在质量、环境管理过程中为消除实际不合格、潜在不合格的需要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3.0职责3.1总经理负责主持重大质量问题的剖析会议,审查签批纠正和预防措施。
3.2质检部1)负责不合格品、环境不符合,管理体系重大问题的收集汇总和分析处理;2)协助公司领导组织管理体系重大问题、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3)制订有关管理体系问题的纠正、预防措施;4)对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验证;5)负责建立和保存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记录。
3.2其他质量活动部门1)负责质量信息反馈的处理;2)不合格及其他质量问题原因的调查、分析和剖析;3)本部门纠正和预防措施计划的制订、实施。
4.0工作程序4.1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对象及其适用原则4.1.1纠正措施的对象是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及管理体系运行中已出现的不合格;预防措施的对象是上述领域里潜在的各项不合格因素。
4.1.2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就是不合格品;管理体系运行中出现不合格是不合格项。
4.1.3并非对所有不合格都要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而应考虑不合格发生的频次、对产品质量、环境的影响以及本公司所承担的风险程度来确定是否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
4.2纠正措施程序4.2.1纠正措施信息来源可包括:1)客户及相关方投诉;2)不合格报告;3)管理评审输出;4)内部审核报告;5)数据分析的结果;6)有关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记录;7)客户满意度测量的结果;8)质量、环境管理过程测量;9)自我评价结果。
4.2.2纠正措施提出的责任者本公司所有员工都有权利和责任提出纠正措施建议,但下列人员有更直接的责任。
1)不合格、缺陷与本员工直接相关或负有责任的人员;2)质量检验人员和安全员;3)内部审核员;4)负责采购、销售、技术、设备、生产、贮存、培训的管理人员。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内容
1 目的为消除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和产品生产、交付全过程中以及相关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已发现的和潜在的不合格的原因,防止类似问题的再发生,确保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特制定并执行本程序。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3 职责3.1 各工段(班组)负责收集、记录本工段(班组)内的已发生/潜在不合格信息,并及时上报车间办公室,必要时由车间技术员制定出补救措施并报有关部门审批。
3.2 质检部负责与生产过程、产品有关的已发生/潜在不合格信息的评定及制定A类潜在不合格信息的纠正/预防措施。
3.3 设备动力部负责与设备有关的已发生/潜在不合格信息评审及制定A类技术性潜在不合格信息的纠正/预防措施。
3.4安全生产技术部负责与生产及环保管理有关的已发生/潜在不合格信息的评审及制定A类技术性潜在不合格信息的纠正/预防措施,并督促措施的落实。
3.5 各单位负责本单位B类已发生/潜在不合格信息的评审,制定纠正/预防措施以及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
4 程序4.1 不合格的分类A类不合格信息包括:1、当公司、顾客或第三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中发现不合格时;2、管理评审中发现质量、环境管理体系问题及缺陷时;3、重复出现的不合格(两次及两次以上);4、出现严重不合格品时;5、由不明原因导致的不合格;6、客户投诉、抱怨及不满意;当遇到上述情况之一时,要求采取纠正措施。
B类不合格信息:上述以外的其他不合格信息。
4.2 不合格原因的调查与分析4.2.1 可以从下列资料中分析不合格的原因:a) 监视和测量记录;b) 质量环境分析会记录;c) 不合格报告;d) 工作人员的意见和报告;e) 顾客信息反馈;f) 数据分析结果;g) 管理评审结果等。
4.2.2 不合格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由于产品生产、贮存或运输的材料、过程、工具设备或设施存在的故障、误操作或不合格;b) 文件不当或缺少;c) 不符合程序要求时;d) 过程控制不当;e) 计划安排不当;f) 缺乏培训;g) 工作环境不适宜;h) 资源不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行版本:A
受控状态:
聊城市万通轴承配件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依据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标准编制
文件编号: WT/CX-8.5.2/3-18
分发号:
2008年08月25日发布 2008年09月01日实施聊城市万通轴承配件有限公司发布
1 目的
本程序的目的是对本公司质量体系运行及产品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纠正,消除不合格产生的根源,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以及对潜在的不合格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的发生。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质量体系运行及产品生产过程出现的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
3 职责
3.1 质保部负责纠正和预防措施活动的归口管理,对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验证。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协调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3.3 各部门负责实施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3.4 供销部负责顾客信息反馈的收集、传递并配合纠正或预防。
4 管理内容
4.1 纠正措施的实施流程
①不合格信息(包括顾客投诉)的收集与分析→②根据不合格的影响程度,确定是否采取纠正措施→③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表→④责任部门调查分析不合格产生的原因 --→⑤提出所采取纠正措施的具体内容→⑥实施纠正措施→⑦检查措施的完成情况及记录结果→⑧验证与评审→⑨记录保存(可能涉及文件修改)
4.2 纠正措施
4.2.1对于存在的不合格应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发生,纠正措施应与所遇到的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2.2识别不合格
对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输出的信息进行识别:
a)过程、产品质量出现重大问题;
b)管理评审发现不合格;
c)顾客对产品质量投诉时;
d)内审发现不合格时;
e)供方产品或服务出现严重不合格;
f)产品质量审核报告;
g)质量成本分析报告;
h)其他不符合质量方针、目标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
4.3 不合格品纠正要求的提出
4.3.1一般性不合格品纠正要求的发现和纠正
生产过程中出现偶然、个别的不合格品时,由生产人员现场进行纠正;当过程检验发现加工的工件未达到合格的质量水平,生产人员应采取措施,将有关质量影响因素调整至正常后,才可继续进行生产。
以上纠正不必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表》。
4.3.2本部门重大不合格品纠正要求的提出
本部门内部因素引起的成批不合格品或较严重的不合格事项(对公司产品信誉、交货期及加工成本影响较大的不合格项)均属重大不合格品,职能部门或责任部门发现重大不合格品后,应当天报告并在24小时内报告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单》,书面报告质保部及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责任分析并采取措施。
4.3.3顾客投诉的不合格品纠正要求的提出
供销部接收顾客投诉的不合格品的信息,并填写《信息反馈单》报送质保部,质保部收到用户意见信息,或收到有关部门提供的产品(包括零件和成品)不合格报告后,向需采取纠正措施的部门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表》。
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质保部跟踪验证实施效果并将结果反馈给供销部,由供销部及时转告顾客。
如果顾客无指定的问题解决方式,公司应采用此方式。
4.3.4拒收产品的测试和分析
由质保部组织对顾客制造厂、工程部门以及经销商拒收的产品在两天内进行分析,并保存分析的记录,对责任部门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表》进行纠正。
在顾客要求时可以提供给顾客。
4.3.5采购产品不合格批纠正的提出
使用部门发现的采购产品不合格批次,由发现的部门填写《信息反馈单》,报告质保部,质保现场核实不合格事实后,提出处理意见,必要时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表》至供销部,供销部与供方联系采取纠正措施。
4.4 不符合项纠正要求的提出
4.4.1质量体系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由审核组向存在不符合项的部门发出《不符合项报告》。
4.4.2管理评审提出的改进项目的纠正
管理评审后,质保部根据管理评审报告中提出的改进项,向需要进行纠正的责任部门发放《纠正和预防措施表》。
4.4.3产品质量审核中,发现质量水平波动超过标准质量水平或发现A、B级缺陷时,质保部向责任部门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表》。
4.4.4过程、质量审核及过程控制发现的不合格项,由质保部向责任单位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表》。
4.5 不合格原因的分析
责任部门接到纠正要求通知后,应根据《纠正和预防措施表》的“不合格内容描述”栏所描述的不合格内容,认真分析查找不合格的产生原因。
4.6 提出纠正措施
责任部门根据不合格原因的分析内容,制订所要采取的纠正措施。
在采取纠正措施过程中应使用防错技术。
4.7 纠正措施的验证
4.7.1责任部门在规定的期限内实施纠正措施,并对措施实施的情况及结果进行检查。
4.7.2质保部对负责跟踪验证措施的有效性。
并评审责任部门是否将纠正措施和实施的控
制应用于其他类似的过程和产品,以消除不合格原因。
4.8 记录保存
质保部和有关职能部门应对其所发出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表》进行汇总,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表发出记录》。
质保部以外的有关职能部门在措施完成后,将填写完整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表》交至质保部归档。
4.9 文件修订
措施涉及修订文件时,纠正措施要求的发出部门应通知有关文件的编制部门根据纠正措施内容,修订有关文件,负责文件修订的部门应按照《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修订文件并记录。
4.10 预防措施的管理内容
4.10.1公司应识别潜在的不合格,并采取预防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
格发生,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10.2识别潜在不合格
质保部要及时重点分析如下记录:
a)供方供货质量统计、产品质量统计、市场分析、顾客满意程度调查统计等;
b)以往的内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
c)纠正、预防、改进措施执行记录等;
以便及时了解体系的有效性,过程、产品质量趋势及顾客的要求和期望;并在日常对体系运行的检查和监督过程中,及时收集分析各方面的反馈信息。
4.10.3对上述潜在不合格的分析报告及预防措施设想意见应分别进行分析,确定需采取预防措施的潜在不合格项目,报送管理者代表审批,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由质保部和向责任部门下发《纠正和预防措施表》。
4.10.4责任部门应认真分析潜在不合格的原因,初步提出预防措施及具体实施步骤,明确完成日期及主要责任人,并将意见报告质保部,共同商讨取得一致意见后,报管理者代
表批准。
管理者代表批准后,责任部门按所确定的预防措施具体实施步骤实施并记录。
4.10.5质保部对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实施效果及有效性进行评审。
4.10.6质保部将预防措施的有关信息提交管理评审。
4.10.7由于采取预防措施而导致相应文件需要修改时,责任部门应在《纠正和预防措施表》中明确提出,质保部将《纠正和预防措施表》交一份(复印件)给该文件的原编制部门作为文件修改的依据,文件修改应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进行。
5 相关文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6 相关记录
纠正和预防措施表
纠正和预防措施表发出记录
纠正和预防效果统计分析
附加说明
本程序编制人:本程序会签人:
本程序审核人:本程序批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