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干涉(11)

合集下载

物理光学-第十一章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

物理光学-第十一章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

双光束干涉: I = I1 + I 2 + 2 I1 I 2 cos k∆
1.光程差计算
∆ = n( AB + BC) − n′AN 其中: AB = BC = h cosθ 2
n'
AN = AC sin θ1 = 2htgθ 2 sin θ1 n′ sin θ1 = n sin θ 2
n
29
π phase change
对于亮条纹,∆=mλ;有: mλ
(
x2
) (d 2 ) + (mλ 2 ) 2
2 2

y2 + z2
2
=1
15
局部位置条纹
在三维空间中,干涉结果:
等光程差面
16
§11-3 干涉条纹的可见度 - The visibility (contrast) of interference fringes
可见度(Visibility, Contrast)定义: 定义: 可见度 定义 K = (IM − Im ) (IM + Im )
干涉项 I12 与两个光波的振动方向 ( A1 , A 2 ) 和位相 δ有关。
5
干涉条件(必要条件): 干涉条件(必要条件):
(1)频率相同, 1 − ω2 = 0; ω (2)振动方向相同,1 • A2 = A1 A2 A (3)位相差恒定,1 − δ 2 = 常数 δ
注意:干涉的光强分布只与光程差 k • (r1 − k 2 ) 有关。
1
干涉现象实例( Examples) 干涉现象实例(Interference Examples)
2
2
3
二、干涉条件 一般情况下, 一般情况下,

第11章光学作业题目讲解 马文蔚第六版

第11章光学作业题目讲解 马文蔚第六版

s; n


n

4.88107 m

488nm
Vn

c


51014 Hz
(3)几何路程SC SA AB BC SA d BC 0.111m
cos1
光程 SA 1+AB n+BC1=0.114m
11-14
已知:杨氏干涉实验
n1, n2, ,中央明纹变
• 求解:λ’
• 解:根据题意知牛顿环干涉暗环半径公式
r kR
• 其中k =0,1,2…,k =0,对应牛顿环中心 的暗斑,k=1 和k =4 则对应第一和第四暗环, 由它们之间的间距
r r4 r1 R
• 所以知 r
• 因此,两种波长前后对比
r r • 得到: λ′=546 nm
• 解:根据分析,对应于同一观察点,两 次衍射的光程差相同,由于衍射明纹条
件 bsin 2k 1
2
• 由比较法得
2k1 11 2k2 12
• 将已知条件 2 600 nm,k2 2, k1 3 • 带入上式,得

1

2k2 12
2k1 1
•得
k / k 2 / 1 3 / 2
• 显然,第一次重合是λ1 的第3 级明纹与λ2 的 第2级明纹重合,
• 第二次重合是λ1 的第6 级明纹与λ2 的第4级 明纹重合.
• 此时,k=6,k′=4,φ=60°,则光栅常数
d k1/sin 3.05106 m 3.05 μm
2nb 2nx
11-20
• 折射率为1.60的两块标准平面玻璃板之间 形成一个劈形膜(劈尖角θ 很小).用 波长λ=600 nm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产 生等厚干涉条纹.假如在劈形膜内充满n =1.40 的液体时的相邻明纹间距比劈形 膜内是空气时的间距缩小Δl =0.5 mm, 那么劈尖角θ 应是多少?

第11章 光的干涉答案

第11章 光的干涉答案

1.1 (简答)为什么窗户玻璃在日常的日光照射下看不到干涉现象?而有时将两块玻璃叠在一起却会看到无规则的彩色条纹?利用干涉条件讨论这两种情况。

普通玻璃的厚度太大,是光波波长的很多倍,他们的相位差也就太大,不符合干涉条件,干涉条件为:相位相差不大,振动方向一致,频率相同。

1.2. (简答)简述光波半波损失的条件?1.反射光才有半波损失,2从光疏射向光密介质1.3. (简答)教材113页(第三行)说反射式牛顿环的中心圆斑中总是暗纹,那么有办法让中心变成亮斑吗?怎么办?将入射光和观察位置在牛顿环的两侧即可。

2. 选择题:2.1 如图,S1、S 2 是两相干光源到P 点的距离分别为r 1 和r 2,路径S 1P 垂直穿过一块厚度为t 2 ,折射率为n 1的介质板,路径S 2P 垂直穿过厚度为t 2折射率为n 2的另一介质板,其余部分可看作真空,这两条路径的光程差等于(D )[r 2+(n 2-1)t 2-[r 1+(n 1-1)t 1 ]2.2 将一束光分为两束相干光的方法有和法。

分振幅法和同波阵面法。

2.4 如图所示,两个直径微小差别的彼此平行的滚珠之间的距离,夹在两块平晶的中间,形成空气劈尖,当单色光垂直入射时,产生等厚干涉条纹。

如果两滚珠之间的距离L变大,则在L范围内干涉条纹的数目 ,条纹间距(填变化情况)。

数目不变,间距变大2.5. 如图所示,一光学平板玻璃A与待测工件B之间形成空气劈尖,用波长λ=500nm的单色光垂直照射。

看到的反射光的干涉条纹如图b所示。

有些条纹弯曲部分的顶点恰好与其右边的直线部分的切线相切。

则工件的上表面上(凸起还是缺陷),高度或深度是(A) 不平处为凸起纹,最大高度为500nm三. 计算题1 在杨氏双缝实验中,设两缝之间的距离为0.2 mm,在距双缝远的屏上观察干涉条纹,若入射光是波长为400 nm至760 nm的白光,问屏上离零级明纹20 mm 处,那些波长的光最大限度地加强?1.解:已知:d=0.2mm, D=1m, L=20mm依公式:δ=dL/D=kλ∴kλ= dL/D=4×10-3nm=4000nm故当k=10时λ1=400nm k=9 时λ2=444.4nm k=8时λ3=500nm k=7时λ4=571.4nm k=6时λ5=666.7nm 五种波长的光加强。

物理知识点光的干涉

物理知识点光的干涉

物理知识点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光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揭示了光波的波动性质及其产生的干涉现象。

本文将依据物理知识点,对光的干涉进行详细论述。

一、干涉现象的基本原理光的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光波相互叠加所形成的干涉图案。

干涉现象的产生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光源是相干光源,波长相同。

当光波经过不同路径传播后再次相遇时,它们会相互干涉,产生增强或减弱的干涉效应。

二、双缝干涉1. 双缝干涉的实验装置双缝干涉实验一般采用光源、狭缝、透镜和屏幕等组成。

光源发出的光经狭缝后,形成一个光源光斑,通过透镜聚焦后照射到屏幕上。

2. 双缝干涉的光程差当光波通过两个缝隙后再次相遇时,其传播路径的长度差称为光程差。

光的干涉现象取决于光程差的大小。

3. 双缝干涉的干涉图案双缝干涉的干涉图案呈现出一系列明暗相间的条纹,称为干涉条纹。

该条纹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可通过干涉公式和级差条件进行分析和计算。

三、杨氏双缝干涉实验1.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装置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是一种经典的干涉实验方法。

实验装置由一束狭缝光源、双缝、透镜和幕板等组成。

2. 杨氏双缝干涉的干涉条纹杨氏干涉条纹呈现出一系列黑白相间的圆环或直线条纹。

根据实验条件和光波的干涉效应,可以通过杨氏双缝干涉公式进行计算。

四、单缝干涉1. 单缝干涉的实验装置单缝干涉实验通常采用单缝光源、单缝和屏幕等组成。

单缝光源发出的光波通过单缝后形成一个光斑,映射到屏幕上形成单缝干涉图样。

2. 单缝干涉的干涉条纹单缝干涉的干涉条纹呈现出明暗相间且中央最亮的中央极大和两侧较暗的暗条纹分布。

单缝干涉的干涉效应可由单缝干涉公式和级差条件加以说明。

五、干涉现象的应用光的干涉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干涉仪干涉仪是一种基于光的干涉原理设计的精密仪器,常用于光学测量、干涉剖析和光学检测等领域。

2. 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是一种基于光的传输技术。

光波经光纤传输时,可能会产生干涉现象,影响信号传输质量,因此需要进行干涉相关的优化和控制。

物理光学11 第十一次课、拍频波和光波的分析

物理光学11 第十一次课、拍频波和光波的分析
第十一次课、拍频波和光波的分析
内容
一、不同频率的两个单色波叠加——拍频波 二、周期性光波的分析 三、波群的分析 四、光波的傅立叶分析
1
一、不同频率的两个平面单色波的叠加
一)、拍频现象 二)、拍频现象的应用 三)、群速度

2
一) 、拍频现象
为简单起见,只考虑一维情况。 假设下述两个振幅相同的沿着z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波: E1=E10exp[i(k1z-ω1t+φ10)] E2=E10exp[i(k2z-ω2t+φ20)] 叠加后合成波波函数为: (1a) (1b)
我们仍然可以进行特别地研究和分析。
16
2、载波与调制波的“位相速度”
0 k E 2 E10 cos( z t ) exp[i( kz t 0 )] 2 2 2
载波
(2)
定义:载波零位相点(或位相值为其它数值的点)的传播速度就
是载波的位相速度;
调制波
2 I 2E10[1 cos(kz t 0 )]
19

周期性光波
就是在接连着的相等的时间和空间内的振动能够完全重复一次的光 波。
图1一种典型的周期性光波
周期性光波的分析可以应用数学上的傅立叶级数定理进行。 相关内容在第三次课讲过。
20
周期为T0的函数 f(x) 的傅立叶级数可以用复数形式表示为:
2nx f ( x) cn exp(i ) T0 n
7
二) 、拍频现象的应用
(一)、激光器率稳定性的检测和控制
待测激光器L2
发射的激光频率 有一点误差。
激光器L1 发射的激光频率 已知并很稳定 接收器R
分束器BS
测定拍频,调整L2的参数, 使其发光稳定。

第11章光学习题及答案

第11章光学习题及答案

第11章习题及其答案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入射光的波长为λ,用玻璃纸遮住双缝中的一个缝,若玻璃纸中光程比相同厚度的空气的光程大2.5 λ,则屏上原来的明纹处 [ ] (A) 仍为明条纹; (B) 变为暗条纹;(C) 既非明纹也非暗纹; (D) 无法确定是明纹,还是暗纹.2、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光由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 的透明薄膜上,透明薄膜放在空气中,要使反射光得到干涉加强,则薄膜最小的厚度为[ ] (A) λ / 4 . (B) λ / (4n ).(C) λ / 2 . (D) λ / (2n ).3、在玻璃(折射率n 2=1.60)表面镀一层MgF 2 (折射率n 2=1.38)薄膜作为增透膜.为了使波长为500 nm(1nm=10­9m)的光从空气(n 1=1.00)正入射时尽可能少反射,MgF 2薄膜的最少厚度应是[ ](A) 78.1 nm (B) ) 90.6 nm (C) 125 nm (D) 181 nm (E) 250nm4、在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一条光路中,放入一折射率为n ,厚度为d 的透明薄片,放入后,这条光路的光程改变了 [ ](A) 2 ( n -1 ) d . (B) 2nd .(C) 2 ( n -1 ) d +λ / 2. (D) nd . (E) ( n -1 ) d .5、在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一支光路中,放入一片折射率为n 的透明介质薄膜后,测出两束光的光程差的改变量为一个波长λ,则薄膜的厚度是 [ ] (A) λ / 2. (B) λ / (2n ).(C) λ / n . (D)()12-n λ.6、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宽度为a =4 λ的单缝上,对应于衍射角为30°的方向,单缝处波阵面可分成的半波带数目为 [ ] (A) 2 个. (B) 4 个.(C) 6 个. (D) 8 个.7、一束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到一单缝AB 上,装置如图.在屏幕D 上形成衍射图样,如果P 是中央亮纹一侧第一个暗纹所在的位置,则BC 的长度为 [ ] (A) λ / 2.(B) λ.(C) 3λ / 2 . (D) 2λ .8、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光栅常数(a + b)为下列哪种情况时(a代表每条缝的宽度),k=3、6、9 等级次的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2 a.(B) a+b=3 a.(C) a+b=4 a.(A) a+b=6 a.9、某元素的特征光谱中含有波长分别为λ1=450 nm和λ2=750 nm (1 nm=10-9 m)的光谱线.在光栅光谱中,这两种波长的谱线有重叠现象,重叠处λ2的谱线的级数将是[ ](A) 2 ,3 ,4 ,5 ......(B) 2 ,5 ,8 ,11......(C) 2 ,4 ,6 ,8 ......(D) 3 ,6 ,9 ,12......10、波长λ=550 nm(1nm=10−9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于光栅常数d=2×10-4 cm的平面衍射光栅上,可能观察到的光谱线的最大级次为[ ](A) 2.(B) 3.(C) 4.(D) 5.11、如果两个偏振片堆叠在一起,且偏振化方向之间夹角为60°,光强为I0的自然光垂直入射在偏振片上,则出射光强为[ ](A) I0 / 8.(B) I0 / 4.(C) 3 I0 / 8.(D) 3 I0 / 4.12、自然光以60°的入射角照射到某两介质交界面时,反射光为完全线偏振光,则知折射光为(A) 完全线偏振光且折射角是30°.(B) 部分偏振光且只是在该光由真空入射到折射率为3的介质时,折射角是30°.(C) 部分偏振光,但须知两种介质的折射率才能确定折射角.(D) 部分偏振光且折射角是30°.[]13、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劈形膜上,劈尖角为θ,劈形膜的折射率为n,第三条暗纹与第六条暗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14、波长为600 nm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缝宽为a=0.60 mm的单缝上,缝后有一焦距f'=60 cm的透镜,在透镜焦平面上观察衍射图样.则:中央明纹的宽度为__________,两个第三级暗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1 nm=10﹣9 m)15、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缝宽a=4 λ的单缝上.对应于衍射角ϕ=30°,单缝处的波面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个半波带.16、用平行的白光垂直入射在平面透射光栅上时,波长为λ1=440 nm 的第3级光谱线将与波长为λ2=________nm 的第2级光谱线重叠.(1 nm =10 –9 m)17、用相互平行的一束自然光和一束线偏振光构成的混合光垂直照射在一偏振片上,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旋转偏振片时,发现透射光强的最大值为最小值的5倍,则入射光中,自然光强I 0与线偏振光强I 之比为__________。

光的干涉知识点

光的干涉知识点

光的干涉是光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它描述了两个或多个光波在空间中相遇时相互叠加,形成新的光强分布的现象。

以下是一些关于光的干涉的基本知识点:
1. 相干性:要产生光的干涉现象,入射到同一区域的光波必须满足相干条件,即它们的振动方向一致、频率相同(或频率差恒定),且相位差稳定或可预测。

2. 分波前干涉与分振幅干涉:
- 分波前干涉:如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光源通过两个非常接近的小缝隙后,产生的两个子波源发出的光波在空间某点相遇,由于路程差引起相位差,从而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 分振幅干涉:例如薄膜干涉,光在通过厚度不均匀的薄膜前后两次反射形成的两束相干光相遇干涉,也会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3. 相长干涉与相消干涉:
- 相长干涉:当两束相干光波在同一点的相位差为整数倍的波长时,它们的振幅相加,合振幅最大,对应的地方会出现亮纹(强度最大)。

- 相消干涉:当两束相干光波在同一点的相位差为半整数
倍的波长时,它们的振幅互相抵消,合振幅最小,对应的地方会出现暗纹(强度几乎为零)。

4.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精密测量光程差和进行精密干涉测量的重要仪器,可以观察到极其微小的变化所引起的干涉条纹移动。

5. 等厚干涉与等倾干涉:菲涅耳双棱镜干涉属于等倾干涉,而牛顿环实验则属于等厚干涉。

6. 全息照相:利用光的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的全部信息,包括振幅和相位,能够再现立体图像,是干涉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

以上只是光的干涉部分基础知识,其理论和应用广泛深入于物理学、光学工程、计量学、激光技术等领域。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光的干涉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光的干涉

x14 x 4 x1
d x14 D ( k 4 k1 )
d
( k 4 k1 ) λ
0 .2 7 .5 500nm 1000 3
(2)当λ =600nm 时,相邻两明纹间的距离为
D 1000 4 x 6 10 3.0mm d 0 .2
2 10 2 20
合光强
I I1 I 2 2 I1 I 2 cos( 2 1 )

其中 2 1 2 π

I1 I 2 I 0
干涉项
I 4 I 0 cos (π )
2
4 I 0 , k
0 , (2k 1) 2
s
s1
d o
θ
r1
θ
B
p
r2
x
o
s2
d ' d
r
d'
光程差
x r2 r1 d sin d d' x
d tan sin
实 验 装 置
s
s1
d o
θ
r1
θ
B
p
x
o
r2
s2
d ' d
r
d'
相长干涉(明) 2k π, 2 (k = 0,1,2…) x k 加强 d k 0,1,2, d' (2k 1) 减弱 2 d' k 明纹 k 0 , 1 , 2 , x d 'd k 1, 2, 暗纹
波动光学
光的干涉 光的衍射 光的偏振
光学研究光的传播以及它和物质相互作用。 通常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光的干涉-PPT

光的干涉-PPT

光的干涉
薄膜干涉
让一束光经薄膜的两个表面反射后,形成的两束 反射光产生的干涉现象叫薄膜干涉.
点 击 画 面 观 看 动 画
光的干涉
薄膜干涉
1、在薄膜干涉中,前、后表面反射光的路程差由膜 的厚度决定,所以薄膜干涉中同一明条纹(暗条纹)应 出现在膜的厚度相等的地方.由于光波波长极短,所以 微薄膜干涉时,介质膜应足够薄,才能观察到干涉条 纹.2、用手紧压两块玻璃板看到彩色条纹,阳光下的肥 皂泡和水面飘浮油膜出现彩色等都是薄膜干涉.
第1节 光的干涉
光到底是什么?……………
17世纪明确形成 了两大对立学说
由于波动说没有 数学基础以及牛 顿的威望使得微 粒说一直占上风
牛顿
19世纪初证明了 波动说的正确性
惠更斯
微粒说
19世纪末光电效应现象使得 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提出了 光子说:光具有粒子性
波动说
这里的光子完全不同于牛顿所说的“微粒”
光的干涉
干涉现象是波动独有的特征,如果光真的 是一种波,就必然会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
光的干涉 光的干涉
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1773~1829) 在实验室里成功的观察到了光的干涉.
双缝干涉





屏上看到明暗相间的条纹 屏
光的干涉
S1 S2 d
双缝干涉
P2
P1
P
P
P1 P2
S1、S2
相干波源
P1S2-P1S1= d
光程差
P2S2-P2S1> d 距离屏幕的中心越远路程差越大
光的干涉
双缝干涉
1、两个独立的光源发出的光不是相干光,双缝干 涉的装置使一束光通过双缝后变为两束相干光,在光屏 上形成稳定的干涉条纹.

工程光学习题解答第十章_光干涉

工程光学习题解答第十章_光干涉

第十一章 光的干涉1. 双缝间距为1mm,离观察屏1m,用钠光灯做光源,它发出两种波长的单色光nm 0.5891=λ和nm 6.5892=λ,问两种单色光的第十级亮条纹之间的间距是多少?解:由题知两种波长光的条纹间距分别为961131589105891010D e m d λ---⨯⨯===⨯ 962231589.610589.61010D e m d λ---⨯⨯===⨯ ∴第十级亮纹间距()()65211010589.6589100.610e e m -∆=-=⨯-⨯=⨯2. 在杨氏实验中,两小孔距离为1mm,观察屏离小孔的距离为50cm,当用一片折射率为1.58的透明薄片贴住其中一个小孔时(见图11-17),发现屏上的条纹系统移动了0.5场面,试决定试件厚度。

解:设厚度为h ,则前后光程差为()1n h ∆=- ()1x dn h D∆⋅∴-=230.510100.580.5h --⨯⨯=21.7210h mm -=⨯3. 一个长30mm 的充以空气的气室置于杨氏装置中的一个小孔前,在观察屏上观察到稳定的干涉条纹系。

继后抽去气室中的空气,注入某种气体,发现条纹系移动了25个条纹,已知照明光波波长nm 28.656=λ,空气折射率000276.10=n 。

试求注入气室内气体的折射率。

解:设气体折射率为n ,则光程差改变()0n n h ∆=- DPxS 2S 1R 1 R 2hP 0图11-47 习题2 图()02525x d dn n h e D Dλ∆⋅∴-==⋅= 9025656.2810 1.000276 1.0008230.03m n n h λ-⨯⨯=+=+= 4. ** 垂直入射的平面波通过折射率为n 的玻璃板,投射光经投射会聚到焦点上。

玻璃板的厚度沿着C 点且垂直于图面(见图11-18)的直线发生光波波长量级的突变d ,问d 为多少时,焦点光强是玻璃板无突变时光强的一半。

解:无突变时焦点光强为04I ,有突变时为02I ,设',.d D 200'4cos 2xd I I I Dπλ== ()'104xd m m D λ⎛⎫∴∆==+≥ ⎪⎝⎭又()1n d ∆=-114d m n λ⎛⎫∴=+ ⎪-⎝⎭5. 若光波的波长为λ,波长宽度为λ∆,相应的频率和频率宽度记为ν和ν∆,证明λλνν∆=∆,对于nm 8.632=λ的氦氖激光,波长宽度nm 8102-⨯=∆λ,求频率宽度和相干长度。

干涉知识点总结

干涉知识点总结

干涉知识点总结一、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波在运动过程中相遇,相互作用而产生明显的增加或减小振幅的现象。

涉及干涉的波一般是相干波,即频率相同、相位恒定、振幅相等的波。

1. 干涉的条件干涉的条件包括相干的波源和波长相近的光波。

在实际应用中,有各种产生相干光的方法,如双缝干涉、薄膜干涉、薄透镜干涉、自然光干涉等。

2. 干涉的基本现象(1)明纹和暗纹明纹是相干波叠加后在一定位置上振幅增强而形成的亮条纹;暗纹是相干波叠加后在一定位置上振幅减小而形成的暗条纹。

明纹和暗纹交替出现,形成干涉条纹。

(2)干涉条纹的周期性干涉条纹的周期性可以用双缝干涉为例来说明。

当两个光波经由两个狭缝射出,在远处的屏幕上会出现一系列的明纹和暗纹。

干涉条纹的间距与光波的波长、狭缝间距等有关。

3. 干涉的光程差光程差是指一束光波相对于另一束光波在传播过程中所经历的光程变化量。

光程差是干涉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4. 干涉的数学描述干涉现象可以用叠加原理和波动方程来进行数学描述。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双缝干涉实验或薄膜干涉实验得到干涉条纹的分布,并用数学工具进行分析和计算。

二、干涉的应用1. 干涉测量干涉测量是利用干涉现象进行测量的一种方法。

通过测量明暗条纹的位置变化,可以得到物体的形状、厚度、折射率等参数。

2. 干涉显微镜干涉显微镜是一种利用干涉现象对物体进行观察和测量的光学仪器。

它可以观察到物体表面的微小凹凸及其形状、大小等。

3. 干涉光栅光栅是一种光学元件,利用光波的干涉原理来进行分光和波长测量。

常见的光栅包括光栅衍射和光栅干涉仪。

4. 激光干涉激光干涉是一种利用激光光源进行干涉实验的方法。

激光具有单色性和相干性,可以产生高质量的干涉条纹,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工程领域。

5. 波长测量利用干涉现象可以测量光波的波长,是一种常用的光学实验方法。

通过干涉光栅或干涉条纹的移动等方式,可以精确地测量光波的波长。

三、干涉的发展1.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法布里-珀罗干涉仪是一种利用干涉现象对薄膜进行表面形貌检测和薄膜厚度测量的仪器。

工程光学习题参考答案第十一章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

工程光学习题参考答案第十一章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

第十一章 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1. 双缝间距为1mm,离观察屏1m,用钠光灯做光源,它发出两种波长的单色光nm 0.5891=λ和nm 6.5892=λ,问两种单色光的第十级亮条纹之间的间距是多少?解:由题知两种波长光的条纹间距分别为961131589105891010D e m d λ---⨯⨯===⨯ 962231589.610589.61010D e m d λ---⨯⨯===⨯ ∴第十级亮纹间距()()65211010589.6589100.610e e m -∆=-=⨯-⨯=⨯2. 在杨氏实验中,两小孔距离为1mm,观察屏离小孔的距离为50cm,当用一片折射率为的透明薄片贴住其中一个小孔时(见图11-17),发现屏上的条纹系统移动了场面,试决定试件厚度。

解:设厚度为h ,则前后光程差为()1n h ∆=- ()1x dn h D∆⋅∴-=230.510100.580.5h --⨯⨯=21.7210h mm -=⨯3. 一个长30mm 的充以空气的气室置于杨氏装置中的一个小孔前,在观察屏上观察到稳定的干涉条纹系。

继后抽去气室中的空气,注入某种气体,发现条纹系移动了25个条纹,已知照明光波波长nm 28.656=λ,空气折射率000276.10=n 。

试求注入气室内气体的折射率。

解:设气体折射率为n ,则光程差改变()0n n h ∆=-图11-47 习题2 图()02525x d dn n h e D Dλ∆⋅∴-==⋅= 9025656.2810 1.000276 1.0008230.03m n n h λ-⨯⨯=+=+= 4. ** 垂直入射的平面波通过折射率为n 的玻璃板,投射光经投射会聚到焦点上。

玻璃板的厚度沿着C 点且垂直于图面(见图11-18)的直线发生光波波长量级的突变d ,问d 为多少时,焦点光强是玻璃板无突变时光强的一半。

解:无突变时焦点光强为04I ,有突变时为02I ,设',.d D200'4cos 2xd I I I Dπλ== ()'104xd m m D λ⎛⎫∴∆==+≥ ⎪⎝⎭又()1n d ∆=-114d m n λ⎛⎫∴=+ ⎪-⎝⎭5. 若光波的波长为λ,波长宽度为λ∆,相应的频率和频率宽度记为ν和ν∆,证明λλνν∆=∆,对于nm 8.632=λ的氦氖激光,波长宽度nm 8102-⨯=∆λ,求频率宽度和相干长度。

光学光的衍射与干涉应用实验

光学光的衍射与干涉应用实验

光学光的衍射与干涉应用实验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衍射、干涉等性质的一门学科。

光的衍射和干涉是光学中的重要现象,也是光学应用的基础。

为了深入了解光的衍射与干涉,本实验将介绍衍射与干涉的基本原理,并进行相关实验观察。

实验器材及材料:- 平行光光源- 单缝衍射器- 双缝干涉器- 狭缝光栅- 平面反射镜- 透镜- 屏风- 直角光具- 白炽灯实验一:单缝衍射实验1. 实验目的观察单缝中的光的衍射现象,验证衍射的基本原理。

2. 实验步骤(1)将单缝衍射器与光源放置在透光的屏风后方,确保光源处于与单缝垂直的位置。

(2)调节单缝宽度,使光通过单缝后形成一条细线。

(3)在屏风上方设置一块白纸,用来记录光的衍射图案。

(4)观察记录的衍射图案。

3.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观察结果,可以看到单缝中的光产生衍射,形成一系列的明暗相间的条纹。

这一现象说明了光的波动性质,以及光的衍射原理。

实验二:双缝干涉实验1. 实验目的观察双缝干涉的现象,验证干涉的基本原理。

2. 实验步骤(1)将双缝干涉器、光源、屏风依次放置在透光的平面上。

(2)调整双缝宽度和间距,使光通过双缝后形成一系列的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3)观察记录的干涉图案。

3.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观察结果,可以看到通过双缝的光形成一系列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这说明了光的干涉现象,即光波的叠加效应。

实验三:光栅实验1. 实验目的观察狭缝光栅的衍射现象,探究光栅的特点与应用。

2. 实验步骤(1)将狭缝光栅放置在透光的屏风后方。

(2)调整光栅与光源的位置,使光通过光栅后形成一系列条纹。

(3)观察记录光栅的衍射图案。

3.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观察到狭缝光栅产生的衍射图案具有明显的多条衍射条纹,这一现象说明了光栅的特点,即能够分散光线并形成清晰的衍射图案。

光栅的应用广泛,包括光谱仪、激光衍射等。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实验可以深入了解光的衍射与干涉现象及其基本原理,并探究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光学干涉原理

光学干涉原理

光学干涉原理
光学干涉原理是指当光波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的障碍或介质界面时,会发生波的叠加现象,从而产生干涉现象。

干涉是由于光波的特性——波动性所引起的,其原理可以用波动理论和光的相干性来解释。

光学干涉现象通常表现为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这些条纹的产生是因为,当两个或多个光波相遇时,它们会叠加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波。

如果两个波的相位差为整数倍的波长,它们就会相干叠加,形成增强的干涉波,此时产生明条纹;如果相位差为半个波长的奇数倍,则会出现相消干涉,形成暗条纹。

光学干涉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光的波前干涉和光的波长干涉。

波前干涉是指光波通过不同路径到达观察者处时,由于不同路径上的光程差而产生的干涉现象。

这种干涉常见于双缝干涉、薄膜干涉等实验中。

波长干涉是指光波在同一路径上不同位置的干涉。

例如,当光波通过狭缝时,会出现衍射现象,光波在狭缝后方形成圆形衍射图案,这是波长干涉的一种典型现象。

光学干涉原理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意义。

它被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光学传感器、干涉测量、光栅、光学检测等领域。

通过研究和利用光学干涉现象,可以实现对光的测量、成像和调控,进而推动光学技术的发展。

第十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 光 学11-1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单色光源S 到两缝S 1 、S 2 距离相等,则观察屏 上中央明条纹位于图中O 处,现将光源S 向下移动到图中的S ′位置,则( )(A ) 中央明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B ) 中央明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C ) 中央明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D ) 中央明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分析与解 由S 发出的光到达S 1 、S 2 的光程相同,它们传到屏上中央O 处,光程差Δ=0,形成明纹.当光源由S 移到S ′时,由S ′到达狭缝S 1 和S 2 的两束光产生了光程差.为了保持原中央明纹处的光程差为0,它会向上移到图中O ′处.使得由S ′沿S 1 、S 2 狭缝传到O ′处的光程差仍为0.而屏上各级条纹位置只是向上平移,因此条纹间距不变.因此正确答案为(B ).题11-1 图11-2 如图所示,折射率为n 2 ,厚度为e 的透明介质薄膜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n 1 和n 3,且n 1 <n 2 ,n 2 >n 3 ,若用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上,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的光程差是( )()()()()2222222D 2C 22B 2A n e n e n e n e n λλλ---题11-2 图分析与解 由于n 1 <n 2 ,n 2 >n 3 ,因此在上表面的反射光有半波损失,下表面的反射光没有半波损失,故它们的光程差222λ±=∆e n ,这里λ是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因此正确答案为(B ). 11-3 如图(a )所示,两个直径有微小差别的彼此平行的滚柱之间的距离为L ,夹在两块平面晶体的中间,形成空气劈形膜,当单色光垂直入射时,产生等厚干涉条纹,如果滚柱之间的距离L 变小,则在L 范围内干涉条纹的( )(A ) 数目减小,间距变大 (B ) 数目减小,间距不变(C ) 数目不变,间距变小 (D ) 数目增加,间距变小题11-3图分析与解 图(a )装置形成的劈尖等效图如图(b )所示.图中 d 为两滚柱的直径差,b 为两相邻明(或暗)条纹间距.因为d 不变,当L 变小时,θ 变大,L ′、b 均变小.由图可得L d b n '==//2sin λθ,因此条纹总数n d b L N λ//2='=,因为d 和λn 不变,所以N 不变.正确答案为(C )11-4 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宽度为3λ的单缝上,对应于衍射角为30°的方向,单缝处波阵面可分成的半波带数目为( )(A ) 2 个 (B ) 3 个 (C ) 4 个 (D ) 6 个分析与解 根据单缝衍射公式()()(),...2,1 212 22sin =⎪⎪⎩⎪⎪⎨⎧+±±=k λk λk θb 明条纹暗条纹 因此第k 级暗纹对应的单缝波阵面被分成2k 个半波带,第k 级明纹对应的单缝波阵面被分成2k +1 个半波带.由题意23sin /λθ=b ,即对应第1 级明纹,单缝分成3 个半波带.正确答案为(B ).11-5 波长λ=550 nm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于光栅常数d =1.0 ×10-4 cm 的光栅上,可能观察到的光谱线的最大级次为( )(A ) 4 (B ) 3 (C ) 2 (D ) 1分析与解 由光栅方程(),...1,02dsin =±=k λk θ,可能观察到的最大级次为()82.1/2dsin max =≤λπk 即只能看到第1 级明纹,答案为(D ). 11-6 三个偏振片P 1 、P 2 与P 3 堆叠在一起,P 1 与P 3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P 2与P 1 的偏振化方向间的夹角为45°,强度为I 0 的自然光入射于偏振片P 1 ,并依次透过偏振片P 1 、P 2与P 3 ,则通过三个偏振片后的光强为( )(A ) I 0/16 (B ) 3I 0/8 (C ) I 0/8 (D ) I 0/4分析与解 自然光透过偏振片后光强为I 1 =I 0/2.由于P 1 和P 2 的偏振化方向成45°,所以偏振光透过P 2 后光强由马吕斯定律得445cos 0o 212/I I I ==.而P 2和P 3 的偏振化方向也成45°,则透过P 3 后光强变为845cos 0o 223/I I I ==.故答案为(C ).11-7 一束自然光自空气射向一块平板玻璃,如图所示,设入射角等于布儒斯特角i B ,则在界面2 的反射光( )(A ) 是自然光(B ) 是线偏振光且光矢量的振动方向垂直于入射面(C ) 是线偏振光且光矢量的振动方向平行于入射面(D ) 是部分偏振光题11-7 图分析与解 由几何光学知识可知,在界面2 处反射光与折射光仍然垂直,因此光在界面2 处的入射角也是布儒斯特角,根据布儒斯特定律,反射光是线偏振光且光振动方向垂直于入射面.答案为(B ).11-8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缝间距为0.30 mm ,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在离缝1.20m 的屏上测得中央明纹一侧第5条暗纹与另一侧第5条暗纹间的距离为22.78 mm .问所用光的波长为多少,是什么颜色的光?分析与解 在双缝干涉中,屏上暗纹位置由()212λ+'=k d d x 决定,式中d ′为双缝到屏的距离,d 为双缝间距.所谓第5 条暗纹是指对应k =4 的那一级暗纹.由于条纹对称,该暗纹到中央明纹中心的距离mm 27822.=x ,那么由暗纹公式即可求得波长λ.此外,因双缝干涉是等间距的,故也可用条纹间距公式λdd x '=∆求入射光波长.应注意两个第5 条暗纹之间所包含的相邻条纹间隔数为9(不是10,为什么?),故mm 97822.=∆x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般光源为非相干光源
E0
波列长度
②各个原子的辐射---独立、随机.即:1, 1
S1
1, 1
1, 1
P
2 , 2
2, 2
10
S 2 2, 2
六. 怎样获得相干光?
构思:同一波列⇒分成两束⇒重叠⇒干涉现象 频率相同 r1 振动方向相同 r2 相位差恒定 两种方法: ⑴ 分波前干涉法 取同一波面的不同部分作为子光源⇒ ⑵ 分振幅干涉法
S1 S2
n1 r1 n2 r2
P
相位差:
( P , t ) (1 2 )t
2 ( n2 r2 n1r1 ) ( 2 1 )
若 频率相同: 1 2 干涉条件之二 2 ( P ) (n2 r2 n1r1 ) ( 2 1 ) 位相差: 若再有位相差恒定: ( P )


k 0,1,2,...
13
k为条纹级次 干涉条纹是位相差或光程差相同点的轨迹,
§2.3 分波前干涉--杨氏干涉实验 一.装置与现象
1, 1
1, 1
1, 1 2 , 2
P
x
汞灯
, 02
, 01
S1
S0
2 , 2
单色光 滤光片 波面
叠加原理: 若 振动方向相同 --干涉条件之一
U ( P , t ) U1 ( P , t ) U 2 ( P , t ) A( P , t ) cos ( P , t )

A

A2 ( P , t ) A12 A22 2 A1 A2 cos ( P , t )
灯S1 人眼
灯S2的存在与强弱影响人眼观察灯S1
变色玻璃⇒非线性介质⇒非线性光学
灯S2
5
二. 相干叠加
n1 r1 P 由波的叠加原理计算 r S 2 n2 2 两波叠加 ⇒干涉条件
S1
1
2

n1
1
A1 1

n2
2
A2 2
两列波
2 1t r1 1 A1 cos 1 ( t ) U 1 ( P , t ) A1 cos 1 2 U 2 ( P, t ) A2 cos 2t r2 2 A2 cos 2 (t ) 2
§2.1 概述
干涉现象:当两列波满足一定条件并重叠时, 在重叠区域内形成稳定的强度周期性分布。 干涉现象是波动所特有的! 两水面波相遇有干涉现象 而水面波是波动 若两束光相遇有干涉现象,
波源S1
波源S2
则光也是波动。 为什么平常看不见光干涉现象?
实验结果: 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光的干涉现象。
数学怎么描述? 实验怎么实现?
o
x0

I
D
I1 I 2 I 0

2
得杨氏干涉屏上各点光强分布公式:
I 2 I 0 (1 cos ) 4 I 0 cos 2
d 4 I 0 cos 2 x 2 D
d x D
光强分布曲线:
I 4I0
2d x D
2 (n2 r2 n1r1 ) ( 2 1 )


2
I1 I 2

S1
2
n1 r1 P n2 r2 S2
若两点波源初相相等: 1 2 I
min
则有: 2 (n2 r2 n1r1 ) 2

I max
I min
I max 2 2k 时→ 2k 2 I max 2 (2k 1) 时→ (2k 1) I min 2
d x D
{
2 k 干涉加强(明) 2 ( 2 k 1 ) 干涉减弱(暗 ) 17 2

k 0,1,2,.....
r

d

p
r
2
x
1
· x
o

屏上任意P点的 干涉结果如何呢?
D
两束相干光到达P点的光程差决定P点的干涉结果:
d x D
{
2 k 干涉加强(明) 2 k 0,1,2,..... ( 2 k 1 ) 干涉减弱(暗 ) 2
若两相干波源初相相同: 2 1,则有 S1
2 2 (n2 r2 n1r1 )
相位差与光程差 的关系. λ:真空中波长
n1 r1 P n2 r2 S2
用光程差表示: 相邻明纹或相邻暗纹对应的光程差必相差λ!
n2 r2 n1 r1 {
2 k 干涉加强 明) ( 2 ( 2 k 1 ) 干涉减弱 暗 ) ( 2
S2
2, 2
D

S S1S2是两个子波源, 0 S1 S0 S2 →两束光来自同一波面
位相相同 频率相同(单色) 振动方向相同 ∴在两小孔右侧空间形成干涉场⇒
(干涉条纹)
I min
双曲线
I max
I min
I max
14
S1
S0
S2
E
S0 S1 S0 S 2
因为S1 , S2 在同一波面上 ,
波独立传播定律: 波在空间传播 不会因同时存在其他波而受影响。
生活中→…
灯S1
人眼
波的叠加原理: 重叠区任意P点振 动为 U ( P ) U1 ( P ) U 2 ( P ) U i ( P )
i
灯S2
U
光矢量…
机械波振动位移
线性波满足⇒波独立传播定律⇒波的叠加原理
有例外:如图→
光源发光机理: 由量子理论知, 发光基本单元是原子,而原子能量是分立的能级, 原子从高能级⇒低能级跃迁⇒能量释放⇒发光 其特点: E
2
①辐射过程短:△t = 10-9~10-8 秒, ∴ 每次辐射出的波列长度有限,即:
E1
l ct<1m (波列长度)
各波列频率不同,振动方向不同, 相位差不恒定
2 (n2 r2 n1r1 ) ( 2 1 ) =恒定
干涉条件之三
则: I ( P ) I 1 I 2 2 I 1 I 2 cos ( P )
相干项
I(P)仅与P点有关⇒ P点不同⇒ I(P)值不同,但与t无关 ⇒ I(P)稳定 ⇒在空间形成稳定的强度分布⇒干涉现象
二. 干涉条纹的位置和条件
若装臵臵于真空中,入射光为波长的单色光: 一般: P · d 10 -4m, r1 S1 Dm x
S
d S2

r2 O
Δ=r2 r1
C D
E
在P处相遇叠加的两列相干波光程差:

d >>λ, D >> d 观察到的干 涉条纹范围 不大:x<<D
r2 r1 d sin d tg
S1和S2振动须协调一致 干涉现象 3
§2.2 光波的叠加和干涉
思路: 物理模型⇒数学分析⇒干涉条件⇒实验确认⇒应用 ★ (1)波的叠加原理
★ (2)相干叠加
★ (3)两个相么通常看不到光的干涉现象?
★ (6)怎样获得相干光?
4
一. 波的叠加原理
条纹等间距均匀分布; (3) 屏中央(?)(x=0)是零级明纹,两侧依次对称 20 排列着各级明、暗条纹,中间级次低;
D x k 2k 亮纹位臵: 2d D xk ( 2k 1) 暗纹位臵: 2d
S1 S
r1 r2 D
P
x
O E
O' d S2
相邻亮纹间距: x xk 1 xk D d
式中相位差δ : λ:真空中波长 ( P , t ) 1 2 2 (1 2 )t (n2 r2 n1r1 ) ( 2 1 )
1 2
A1
A
1
A 2 2
I A2 ,强度与振幅平方成正比,故P点光强为:
I ( P , t ) I 1 I 2 2 I 1 I 2 cos ( P , t )
7 ⇒相干三条件: 振动方向相同,频率相同, 相位差恒定。
三.两个相干点波源的干涉
满足 δ 2kπ 的点, max I
I ( P ) I 1 I 2 2 I 1 I 2 cos ( P )
两列相干波在相遇空间内有两种特殊点:

I1 I 2
满足 δ ( 2k 1 )π 的点,I min
→这种获得相干光的方法:分波面法 且S1,S2是初相相同的两个相干点波源 15
杨氏实验中两束相干光在屏上范围不大的区域内叠加 形成稳定的明暗相间的几乎成平行直线型的干涉条纹
双曲线
I max
I min I min
I max
屏上任一点的干涉情况由汇聚到这点的 两束相干光到达该处的位相差⇒光程差决定. 16 亮纹和暗纹的位臵?

杨氏干涉各级亮纹和暗纹的位臵坐标:
D x { d
D 2k 明纹 d 2 k 0,1,2,..... D ( 2 k 1) 暗纹 d 2
18
r

d

p
r
2
1
· x
x x
x
屏上各点的 光强公式:
I ( P ) I 1 I 2 2 I 1 I 2 cos ( P )
三. 双缝干涉条纹特点:
r

d

亮纹位臵: xk 2k
D 2d D 2d
p
r
2
1
· x
x 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