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5章)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第5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三、功能财政思想
1、功能财政: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主 要是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为了实 现这一目标,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 赤字,这样的财政称为功能财政。
• 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导致财 政赤字;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紧缩性财政政策可 能导致预算盈余。但对之要处之泰然,不应为了 追求年度财政收支平衡而妨碍财政政策的正确制 定和实行。否定了原有的财政平衡预算的思想。
33
2、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是能接受活期存款,并通过非现金结 算而具有创造存款货币功能的金融机构。
★负债业务:吸收存款 ★资产业务:发放贷款,投资购买债券 ★中间业务:代客结算
●中央银行:是一国的最高金融当局,它统筹管理 全国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以影响经济。它具 有三个职能:发行的银行垄断一国货币发行权; 银行的银行同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往来;
★ 所得税:对个人薪金、公司利润征税。税率随收
入上升而上。
★ 流转税:对流通中的商品和劳务征税。按固定比
率从收入中征收。我国为17%。 3、公债(Public Debts) ★ 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发。弥补赤字的途径有: 借债和出售政府资产。 借债分为:内债和外债。
7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
• 中国2010年社会保障占GDP的2.28%。 2010年,全国教育支出增长19.3%;医疗 卫生支出增长18.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增长19.4%;住房保障支出增长30.7%;农 林水事务支出增长19.8%;交通运输支出增 长18.1%;环境保护支出增长25.4%;城乡 社区事务支出增长21.2%;公共安全支出增 长15.6%;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7.6%;一般 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4.6%;国债付息支出增 长23.7%。
2020版曼昆版宏观经济学(第十版)课件第5章
五、货币、价格和通货膨胀
现在我们有了一种解释什么决定经济的价格总体水平的理论。这种理论有三个 组成部分:
1.生产要素和生产函数决定产出水平Y。我们从第3章中借用了这个结 论。
2.中央银行设定的货币供给M决定产出的名义价值PY。这个结论来自 数量方程和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假设。
3.价格水平P是产出的名义价值PY与产出水平Y的比率。
2020/9/26
5.3 通货膨胀与利率
一、两种利率: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银行支付的利率 实际利率(real interest rate):购买力的增加
如果i代表名义利率,r代表实际利率,而π代表通货膨胀率,那么,这三个变 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写为:
一旦我们加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假设,数量方程就可以看做是一种关于名义 GDP的决定因素的理论。数量方程告诉我们:
式中,V上的横线是指货币流通速度是固定的。因此,货币数量(M)的变动必定 引起名义GDP(PY)的同比例变动。也就是说,如果货币流通速度是固2定020/的9/26,货币 量决定了经济的产出的美元价值。
政府可以用三种方法为其支出融资:第一,它可以通过税收筹资,例如,个 人和公司所得税;第二,它可以通过出售政府债券向公众借贷;第三,它还可以 发行货币。
通过发行货币筹集的收入称为货币铸造税 (seigniorage)。 今天这种权力属于中央政府,它是一项收入来源。
当政府发行货币为支出筹资时,它增加了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的增加又 引起通货膨胀。发行货币筹集收入就像征收一种通货膨胀税(inflation tax)。
货币×货币流通速度=价格×产出
M×V=P×Y
由于Y也是总收入,在这种形式的数量方程中,V被称为货币的收入流通
宏观经济学第五章
预算盈余:政府收入超过支出的余额。
功能财政思想是凯恩斯主义者的财政思 想。他们认为不能机械地用财政预算收支 平衡的观点来对待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 而应从反经济周期的需要来利用预算赤字 和预算盈余。 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 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而不 应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妨碍政府财政政策 的正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定和实行 。
从多倍存款创造过程可知,货币的供给不 能只看到中央银行起初投放多少货币,而 必须更为重视派生存款或者说派生货币, 即由于货币创造乘数作用而增加的货币供 给量。
(三)存款创造中的漏出因素
1.超额准备金率
货币创造乘数为法定准备率的倒数其前提条件 是商业银行得到的存款扣除法定准备金后会全部 贷放出去,但实践中银行的实际贷款通常会低于 本身的贷款能力。 这部分没有贷放出去的款额就形成了超额准
经济政策的目标有四种:
(一)充分就业—宏观经济政策第一目标
在广泛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括劳 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充分就业
通常以失业率的高低作为衡量充分就业与否的尺度。
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人口 劳动力是指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且愿意工作的 人。
充分就业不等于百分之百就业,摩擦性失 业和结构性失业是正常的。大多数西方经 济学家都认为,4%--6%的失业率是正常的, 就相当于充分就业。 失业会给失业者本人及家庭带来损失,也 使社会损失,还能带来社会不安定因素, 所以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第一目标。
BS*=t.y*-G-TR
为正-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为负-充分就业预算赤字 不同于实际预算盈余—BS=t.y-G-TR 当实际国民收入高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水平时,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小于实际预算盈余,当实际国 民收入水平低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水平时,充分 就业预算盈余大于实际预算盈余。
宏观经济学第5章 总供给与总需求
第五章总供给与总需求一、判断对错题*1、利息率效应是影响总需求的因素之一。
()*2、财富效应表明通货膨胀使拥有金融资产的公众感觉变得更富有了,因而他们会把当前收入中更多的部分用于花费支出。
()3、根据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短期AS曲线是水平的。
()*4、由于股票市场价格上升而导致财富的增加会引起经济沿着现存的总需求曲线移动()*5、与微观经济学一样,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是因为当价格上升时,消费者选择更便宜商品进行替代消费。
()6、总供给曲线的垂直部分又可以称作非充分就业部分。
()7、总供给曲线的水平部分称为生产能力充分使用阶段。
()8、在确定某一条特定的总需求曲线的位置时假定真实货币存量是固定的。
()9、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运行时,意味着经济中将不存在失业。
()10、自然失业率就是当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时,因为正常劳动力市场的摩擦而造成的失业率。
()11、总需求曲线代表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12、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短期内对于产出和就业具有正的效应,在长期内没有任何效应。
()13、扩张性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于产出和就业具有正的效应,在长期内没有任何效应。
()14、供给学派经济学主张通过降低税率将使总供给获得极大的增长。
()15、在特别长的时期里,产量基本由总供给决定,而价格由相对于总供给变动的总需求变动决定。
()二、单项选择题*1、总需求曲线()A.在充分就业时为垂直的直线B.如果经济中存在较高的失业,则为水平的直线C.由于利息率效应、财富效应和进出口效应的作用而具有负斜率D.由于生产成本随着实际总产出的增加而递减,所以具有负斜率*2、利息率效应表明()A.货币供给减少会使利息率上升并使消费和投资支出下降B.价格水平上升将增加货币需求,从而提高利息率,使消费和投资支出下降C.价格水平上升将增加货币需求,从而降低利息率,使消费和投资支出下降D.价格水平上升将减少货币需求,从而降低利息率,使消费和投资支出增加*3、财富效应表明 ( )A.价格水平上升将增加货币需求,从而提高利息率,使消费和投资支出下降B.价格水平下降将使许多金融资产的实际价值下降,从而减少支出C.价格水平下降将使许多金融资产的实际价值上升,从而增加支出D.价格水平上升将使许多金融资产的实际价值上升,从而减少支出*4、进出口效应表明,如果我国价格水平下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 ) A.将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 B.将使总供给曲线向左移C.使我国的出口下降,进口增加D.将使我国的出口增加,进口下降*5、财富效应、利息率效应和进出口效应都可用来解释 ( ) A.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具有负斜率 B.为什么总供给曲线具有正斜率C.总需求曲线的移动D.总供给曲线的移动*6、总需求的影响因素 ( )A.用来解释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具有负斜率B.用来说明整条总需求曲线的移动C.表明实际产出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反方向变动关系D.用来表明投入品的价格和资源生产力之间的关系7、因价格水平下降而导致的总支出增加就相当于 ( )A.沿着某一条固定的总需求曲线向下移动B.总供给下降C.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8、在总供给曲线的水平部分 ( )A.假定经济资源价格不变B.表明即使不提高价格水平仍可以增加产出C.假定经济中存在闲置的经济资源D.包含以上全部因素9、其他条件不变,生产力的提高将 ( )A.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B.使总供给曲线向左移C.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D.使价格水平上升10、总供给曲线向右移最可能是由什么情况引起的? ( )A.企业税增加B.生产力降低C.名义工资率提高D.进口的经济资源价格下降11、下述哪一种情况会使单位生产成本提高,从而使总供给曲线向左移?()A.减少企业税B.当经济过分高涨遇到“瓶颈”约束C.进口经济资源的价格上升D.放松对企业的管制12、下述因素中哪一项不会引起总供给曲线移动? ( )A.劳动生产率提高B.进口原油价格下降C.降低企业税D.价格水平上升13、假定某经济中名义工资下降而生产率提高,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使 ( )A.总需求曲线向左移B.总供给曲线向左移C.总供给曲线向右移D.总支出曲线向下移14、其他条件不变,降低个人和企业所得税会 ( )A.增加总需求,而减少总供给B.使总需求和总供给都增加C.使决需求和总供给都减少D.减少总需求,而增加总供给15、如果总需求增加并因此导致实际产出和就业增加,但价格水平保持不变,由此可知( )A.货币供给减少了B.总需求曲线在总供给曲线的水平部分与之相交C.总需求曲线在总供给曲线的垂直部分与之相交D.总需求曲线在总供给曲线的中间(正斜率)部分与之相交16、在总供给曲线的中间部分总需求增加会使 ( )A.就业增加,但价格水平保持不变B.价格水平上升,但就业保持不变C.价格水平和就业都上升D.就业增加,但价格水平会下降17、如果总需求曲线在总供给曲线的中间部分与之相交,则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会导致()A.价格上升,但就业保持不变B.价格上升,就业减少C.价格下降,就业增加D.价格上升,就业增加18、如果实际产出增加,而价格水平下降,这可能是由什么引起的? ( )A.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19、如果总需求增加而总供给减少,则价格水平 ( )A.会下降,但实际产出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B.会上升,但实际产出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C.和实际产出都会上升D.和实际产出都会下降20、如果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降低,则 ( )A.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B.会使消费和投资支出增加C.会增加实际产出D.以上都会三、简答题1、决定总需求曲线形状的因素有哪些?2、影响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有哪些?3、影响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有哪些?4、为什么古典理论认为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5、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6、简述古典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与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区别。
第五章 开放的经济 曼昆宏观经济学
2、 汇率的标价方法:
(1)直接标价法:一单位外币的本币价格 。
(2)间接标价法:一单位本币的外币价格 。
通常采用直接标价法,也称为外币汇率,此 时,汇率上升表示外币升值或本币贬值。但 是本书采用的是本币汇率。
外币汇率上升,外币升值,本币贬值。 外币汇率下降,外币贬值,本币升值。 本币汇率上升,外币贬值,本币升值。 本币汇率下降,外币升值,本币贬值。 本书用1美元的外国通货单位表示汇率(即本
即:NX=EX-IM Y=C+I+G+NX
或NX = Y-(C+I+G)
净出口=产出-国内支出
这个式子说明,在一个开放经济中,国 内支出无须等于产品与服务产出。
如果产出大于国内支出,我们出口这个 差额:净出口是正的;
如果产出小于国内支出,我们进口这个 差额:净出口是负的。
二、国际资本流动和贸易余额 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 Y=C+I+G+NX 两边减去C和G,得出: Y-C-G= I +NX Y-C-G是国民储蓄S,即私人储蓄(Y-T-
见下图。
实际汇率
实际 1 汇率 下降
2
S-I(r1*)
S-I(r2*)
世界利率上升减少 了投资,增加了美 元供给
NX2
NX1
净出口增加
NX() 净出口,NX
4、投资需求的移动
如果由于国会通过了投资税扣除议案而 使国内投资需求增加,实际汇率会有什 么变动呢?
见下图。
实际汇率
实际 2 汇率 上升 1
0
资本净流出,CF
从国外借贷(CF<0) 贷款给国外(CF>0)
实际利率,r
0
资本净流出,CF
在封闭经济中,没有国际借贷,利率调整使国内储 蓄等于投资,在所有利率上资本净流出都为零。
宏观经济学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
摩擦失业
自愿失业
非自愿失业
失业的类型
凯恩斯认为,如果失业仅限于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就达到了充分就业状态。
01
货币主义提出,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条件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02
一般认为,一个国家存在 4%—6% 的失业率是正常的。
1
2
3
功能财政与财政预算平衡思想
3、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挤出效应
财政政策效果 财政政策乘数 影响挤出效应大小的因素
000 0 0 0
图5-3 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 图5-4 扩张性货币政策抵消挤出效应
政策背景
政策目标
政策手段(工具)
政策要素的逻辑体系
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经济目的的有意识干预。
经济政策可以分为两类: 行政计划类型,通过行政命令手段予以执行; 市场调控类型,通过市场机制来干预经济,以达到政策目标。
1
2
经济政策
4
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d的大小,d大,挤出效应大。
3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h大小,h大,挤出效应小;
4、影响挤出效应大小的因素
02
01
03
04
05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的内容
货币政策的效果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货币政策乘数
三、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所采用的调控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各种措施的总称。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财政政策; (2)货币政策; 人力资源政策;(4)社会保障制度; 对外经济政策 西方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05
6
4)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要求做到汇率稳定,外汇储蓄 有所增加,进出口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目标的含义一般来说不是消极地使一 国在国际收支账户上经常收支和资本收支相抵,也 不是消极地防止汇率变动和外汇储备变动,而是使 一国外汇储备有所增加。 适度增加外汇储备看作是改善国际收支的基本标志。
7
凯恩斯认为,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由这些原因引起的有 效需求不足问题,所以不能自动地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 时的均衡,就是说由于有效需求不足,政府必须通过干 11 预措施来扩大有效需求。这种干预被称为“需求管理”。
国家干预的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 2) 货币政策 3) 经济计划 4) 收入政策 5) 产业政策
23
3)农产品价格保护支出的自动变化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国民收 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按照支持价 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的收入和消费维持 在一定水平。 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上升,农产品价格上 升,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支持,并抛售农产 品,限制农产品价格的上升,抑制了农民收 入的增长,减少了总需求。
1)
两大支柱
12
二、财政政策
1.财政的构成 2.自动(内在)稳定器 3.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4.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与财政方向 5.财政政策的资源配置效应
13
1. 财政的构成
1)政府支出:
A、政府购买(政府投资):实质性的支出,有商品和劳
务的实际交易,直接形成社会需求和购买力,构成国民 收入,是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变动政府 购买支出是财政政策的有利工具。 分三种情况:一是与提供公共产品相关的购买性支出, 如提供国防服务,保证公共安全,维护市场交易秩序等 职能所发生的支出。二是为了维持政府系统运行和发挥 职能而发生的购买性支出,如行政事业费。三是直接投 资的购买性支出。
宏观经济学总供给与总需求第五章习题答案
第五章《总需求与总供给》1. 解释下列概念:总需求:总需求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1年)由社会可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支出所实际形成的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力总量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表示在一系列价格总水平下经济社会的均衡的总支出水平财富效应: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提出的新理念,指某种财富的累积存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必然产生对相关领域的传导效应或者是控制效应利率效应:,将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称为利率效应。
汇率效应:本币的贬值有利于该国扩大出口,限制进口,这是本币贬值最重要的影响,也是一国货币当局降低本币对外汇率经常要考虑的方面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由社会生产活动实际可以提供给市场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总量总供给函数:是指总供给(或总产出)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总供给曲线:表明了价格与产量的相结合,即在某种价格水平时整个社会的厂商所愿意供给的产品总量长期总供给曲线:在长期中,经济的就业水平并不随价格的变动而变动,而是始终出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上,此时的总供给曲线是惟一的一条垂直线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反映短期中总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结合分析的一种模型失业均衡:经济均衡低于潜在产出水平充分就业均衡:经济均衡等于潜在产出水平超充分就业均衡:经济均衡大于潜在产出水平总需求冲击:是指当政府为控制通货膨胀而实行提高利率等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将直接导致私人消费和企业融资成本上升,促使消费需求和企业投资需求减少,继而导致社会总需求下降2.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D )。
A. 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 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 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D. 以上结论均正确3. 总需求曲线( D )。
A.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B.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C.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D.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4. 若价格水平下降,则总需求量( A )。
宏观经济学第5章IS-LM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5.2.2 货币需求动机
•对货币的需求就是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 对货币的需求就是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 有货币的需要。 有货币的需要。 •首先是人们作为财产来持有货币的考虑,持有货币的成 首先是人们作为财产来持有货币的考虑, 首先是人们作为财产来持有货币的考虑 本是利息损失。 本是利息损失。 •凯恩斯认为,人们需要货币是出于三类不同的动机: 凯恩斯认为, 凯恩斯认为 人们需要货币是出于三类不同的动机: •第一,交易动机。 第一, 第一 交易动机。
表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 以 L1表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 y 表示实际收入, 以 表示实际收入,则货币需求量和收入的关系 可表示为: 可表示为: L1 = L1 ( y ) 或者 L1 = ky 是出于上述两种动机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实际 k 收入的比例关系。 是具有不变购买力的实际收入。 收入的比例关系。 是具有不变购买力的实际收入。 第三,投机动机。 第三,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 有价证券的机会而需要持有的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有价证券的机会而需要持有的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对货币的投机动机需求取决于利率。 对货币的投机动机需求取决于利率。以 L2 表示货币 的投机动机, 为利率,则 L2 = L2 (r ) 的投机动机, 为利率,
5.2 货币市场及利率的决定 5.2.1 利率决定于货币的需求和供给
•在IS曲线分析中,利率被认为是外生的,或者说,IS曲线不 在 曲线分析中 利率被认为是外生的,或者说, 曲线不 曲线分析中, 能解决利率的决定问题。 能解决利率的决定问题。 •凯恩斯以前的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凯恩斯以前的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 凯恩斯以前的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 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储蓄是对资金的供给, 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储蓄是对资金的供给,投资是对资金 的需求。当投资和储蓄相等时,均衡的利率就被决定了。 的需求。当投资和储蓄相等时,均衡的利率就被决定了。 •凯恩斯认为,储蓄不仅决定于利率,更重要的是受收入水平 凯恩斯认为, 凯恩斯认为 储蓄不仅决定于利率, 的影响;收入是消费和储蓄的源泉,如果收入不增加, 的影响;收入是消费和储蓄的源泉,如果收入不增加,即使 利率提高,储蓄也无从增加。 利率提高,储蓄也无从增加。 •凯恩斯认为,利率不是由储蓄和投资决定的,而是由货币的 凯恩斯认为, 凯恩斯认为 利率不是由储蓄和投资决定的, 供给和需求决定的。货币的实际供给量一般由国家( 供给和需求决定的。货币的实际供给量一般由国家(货币当 控制,这样主要需要分析货币的需求。 局)控制,这样主要需要分析货币的需求。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第五章 财政体制与财政政策
第三节 财政政策效应
扩张性财政 政策会使 IS 曲 线 向 右移动,反 之则反是。
r% IS0 IS2
IS1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y IS曲线的水平移动
第三节 财政政策效应
政策种类
对利率 对消费 对投资 对GDP 的影响 的影响 的影响 影响
财 减少所得税
政 政 策
增加政府购买 或转移支付
第二节 财政体制与财政政策原理
财政政策的一般定义是 : 为促进就业水平提 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 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 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
第二节 财政体制与财政政策原理
国家财政由政府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构成。 政府支出:政府购买 转移支付 政府收入:税收 公债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
当一国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态时,就必然 会对国内经济形成冲击,从而影响该国国 内就业水平、价格水平及经济增长。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用来达到政策目标的手段。在宏观经济政 策工具中,常用的有需求管理政策与供给管理政策。 (一)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是要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实现总需求等于总供,达 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目标。 (二)供给管理 供给管理是要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
第四节 财政政策与财政收支平衡
第四节 财政政策与财政收支平衡
①年度平衡预算:要求每个财政年度收支平衡。是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前普遍采用的财政政策原则。
②周期性平衡预算:指政府收支在一个经济周期(如5年) 中保持平衡。某年赤字、某年盈余,以求整个经济周期 盈亏相抵。
第二节 财政体制与财政政策原理
第二节 财政体制与财政政策原理
西方经济学第16章(宏观第5章)
西方经济学第16章(宏观第5章)㈠选择题1.政府的财政收入政府通过()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A.政府转移支付B.政府购买C.消费支出D.出口2.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A.政府支出增加B.政府税收增加C.政府税收减少D.政府财政赤字增加3.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4.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储备,是因为()A.吸收的存款太多B.未找到那么多合适的贷款对象C.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5.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A.增加B.减少C.不变D. 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6.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会使银行准备金()A.增加B.减少C.不变D. 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7.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答案:1.C 2.B 3.A 4.B 5.B 6.A 7.C㈡问答题1什么是自动稳定器?是否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答: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 ,是指财政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减轻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内在机制。
自动稳定器的内容包括政府所得税制度、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等。
在混合经济中投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比私人部门的变动小,原因是当总需求由于意愿投资增加而增加时,会导致国民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但可支配收入增加小于国民收入增加,因为在国民收入增加时,税收也会增加,增加的数量等于边际税率乘以国民收入,结果混合经济中消费支出增加额要比私人经济中的小,从而通过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累积增加也小一些。
同样,总需求下降时,混合经济中收入下降也比私人部门经济中要小一些。
宏观经济学第五章习题与答案(20201030012435)
心之所向,所向披靡思考与练习1.名词解释总需求总供给总需求函数总供给函数需求约束均衡供给约束均衡价格效应产出效应2.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IS -LM模型中,有价格P自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3.什么是长期总供给曲线?4.总需求曲线的位置和斜率是由什么决定的?5.试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以及IS-LM 模型推到总需求曲线。
6.简述短期供给曲线的移动。
7.为什么进行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被称为需求管理的政策?8.用AD-AS模型说明宏观经济中的萧条、高涨(或过热)和滞胀的状态。
9.导致总需求曲线变动的因素有哪些?10.导致总供给曲线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11.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可以被区分为古典、凯恩斯和常规这三种类型?12.对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和宏观经济学中的AD-AS模型加以比较,并说明二者的异同。
13.设总供给函数为YS=2000+P,总需求函数为YD=2400-P,(1)求供求均衡点;(2)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 的结果相比较。
(3)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 的结果相比较。
(4)如果总供给曲线向左(平行)移动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 的结果相比较。
(5)本题的总供给曲线具有何种形状?属于何种类型?14.设某一三部门的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200+0.75Y,投资函数为I=200-25r ,货币需求函数为L=Y-100r ,名义货币供给是 1 000 ,政府购买G=50,求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
15.设总供给函数为Y(S)=2000+P,总需求函数为Y(D)=400-P ,求(1)供求均衡时的收入与价格水平。
(2)总供给曲线不变,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10% 时,均衡收入和价格水平会发生什么变化?( 计算并画图说明这个变化)1.名词解释(1)总需求: 指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所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也就是对国内生产总值的需求。
【宏观经济学】第五章IS-LM模型
第五章 IS-LM模型汉森-希克斯模型第一节产品市场的均衡一 IS曲线及其推导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的均衡模型可表示为:I=S 均衡条件 I=I(r) 投资函数 S=S(Y)储蓄函数或 Y=I(r)=S(Y)该模型表示:均衡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反向变化关系。
举例:设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分别为C=500+0.5Y I=1250-250r则r与Y的关系可推导为:S=-a+(1-b)Y=-500+0.5Y由I=S有1250-250r=-500+0.5Y 所以Y=3500-500r150 200 250IS曲线S2S1rr图(a)是投资需求函数,因为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则线性投资需求函数为:I(r)=e-dr(其中e、d为大于0的常数),其斜率为负值1/d,e表示当利率=0时的自发投资量,dr为引致资。
图(b)为一条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45°直线,是产品市场均衡条件I=S的图形表示。
图(c)为储蓄函数,因为储蓄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因而线性储蓄函数可表示为S(Y)=-a+(1-b)Y,b为边际消费倾向,其斜率是正值(1-b)。
图(d)是IS曲线,其方程是I(r)=S(Y),即e-dr=-a+(1-b)Y, Y= a+e-dr1-bIS曲线上每一点均是I=S为条件的,r与Y的对应点。
K(乘数)= 1 = 11-b MPS二 IS曲线的斜率由于利率下降意味着投资水平提高,从而储蓄水平、收入水平也提高,即利率与国民收入呈反方向变化,IS 曲线斜率之所以为负值,取决于投资对利率作出反方向变化的反应。
(一)投资需求函数I(r)=e-dr储蓄函数S(Y)=-a+(1-b)YIS曲线斜率的大小,取决于投资函数及储蓄函数的倾斜程度。
(1)当储蓄函数不变时,IS曲线斜率就取决于投资函数曲线斜率,d值越大,投资曲线形状越平坦,其曲线斜率就越小,说明投资对利率的变动极为敏感,从而可推导出:IS曲线的形状也越平坦,其斜率越小,反之则反推。
宏观经济学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第五单元A D—A S模型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1.总需求的构成及其曲线;2.短期总供给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3.产量或就业与一般价格水平的决定:AD—AS模型;一、单项选择1.总供给曲线左移可能是因为 ;a.其他情况不变而货币工资增加; b.其他情况不变而原材料涨价;c.其他情况不变而劳动生产率下降; d.以上都可能;2.下列哪一种效应不是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a.时际替代效应; b.国际替代效应;c.预期通货膨胀效应; d.实际余额效应;3.随着物价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量 ;a.增加,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b.增加,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c.减少,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d.减少,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4.随着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利率 ;a.降低,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b.降低,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c.上升,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d.上升,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5.下列哪一种情况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a.物价水平不变时利率上升; b.货币供给量增加;c.税收增加; d.物价水平下降;6.长期总供给曲线 ;a.向右上方倾斜; b.向右下方倾斜;c.是一条垂线; d.是一条水平线;7.长期总供给曲线上的收入是 ;a.充分就业收入; b.低于充分就业收入;c.高于充分就业收入; d.实际收入;8.技术进步会引起 ;a.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右方移动;b.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左方移动;c.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但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d.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但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9.自然失业率的降低将引起 ;a.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右方移动;b.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左方移动;c.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但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d.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但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10.当宏观经济均衡时 ;a.经济的产量达到其物质限制;b.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垂直的部分相交;c.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需求量等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供给量;11.如果经济处于低于充分就业均衡水平 ,那么,总需求增加就会引起 ;a.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b.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c.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d.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12.价格水平下降时,会 ;a.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右移;b.减少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c.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左移;13.下列哪一观点是不正确的 ;a.当价格水平的上升幅度大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时,实际货币供给减少;b.当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大于价格水平的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增加;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减少;14.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原因是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 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 d.以上三个都对;15.下列哪种情况下,总需求曲线更陡峭 ;a.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不敏感; b.支出乘数较大;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不敏感; d.货币供给量较小;16.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总需求曲线会因为 ;a.政府支出减少而右移; b.价格水平上升而左移;c.税收减少而左移; d.名义货币供给增加而右移;17.短期劳动力供给函数 ;a.由于不断增加的劳动负效用而呈正斜率;b.由于不断减少的劳动负效用而呈负斜率;c.由于不断减少的闲暇负效用而呈正斜率;d.由于不断增加的闲暇负效用而呈负斜率;18.在既定的劳动需求函数中 ;a.产品价格上升时,劳动需求减少;b.产品价格上升时,劳动需求增加;c.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增加;d.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减少;19.如果经济社会实现了充分就业,政府增加购买支出将会 ;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 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 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 20.如果经济社会实现了充分就业,名义货币供给增加,则 ;a.实际货币供给增加; b.实际产出同比例增加;c.不影响实际货币供给; d.利率水平下降;21.下面不构成总需求的是: ;a.政府支出; b.税收; c.净出口; d.投资;22.在收入一支出分析模型中,税率的增加将 ;a.使总消费函数变得平缓;b.在低水平国民收入处使总消费函数变得平缓,高国民收入处使总消费函数变得陡峭;c.对总消费函数的斜率没有影响;d.在低水平国民收入处使总消货函数变得陡峭,高国民收入处使总消费函数变得平缓;23.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的原因是 ;a.供给总是趋于过剩的; b.产出与价格水平无关;c.总需求的限制; d.由价格、资本和劳动力决定的;24.假定其它条件不变,如果汇率上升,总需求 ;a.增加; b.不变; c.减少; d.难以确定;25.实际GDP与充分就业GDP的关系是 ;a.实际GDP总是高于充分就业GDP;b.实际GDP总是低于充分就业GDP;c.两者总是相等的;d.实际GDP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充分就业GDP;二、多项选择1.当宏观经济短期均衡时,实际收入可以 ;a.低于充分就业收入; b.等于充分就业收入;c.高于充分就业收入; d.低于充分就业收入但价格水平较低;2.长期总供给曲线右移的原因有 ;a.生产技术的进步; b.人口的增加;c.预期利润率的提高; d.资本的增加;3.短期总供给曲线左移的原因是 ;a.工会要求更高的工资; b.卖方垄断厂商要求更多的利润;c.劳动生产率的降低; d.预期利润率的提高;4.总需求曲线右移的原因有 ;a.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b.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c.边际进口倾向的下降; d.边际消费倾向的提高;5.在长期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时的收入一定是 ;a.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b.充分就业收入;c.国际收支平衡时的收入;d.实际收入等于潜在国民收入时的收入;6.总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价格上升 ;a.会提高利率减少投资; b.减少消费;c.减少净出口; d.减少政府购买支出;7.总需求曲线左移的原因有 ;a.政府购买支出的减少; b.政府税收的增加;c.边际进口倾向的上升; d.法定存款准备率的提高;8.当经济处于低于充分就业均衡时,可以采取下列哪些措施使经济恢复充分就业均衡 ;a.增加政府购买支出; b.增加货币供给量;c.降低本币汇率; d.增加税收;9.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时,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左移会使 ;a.收入减少; b.价格上升;c.就业减少; d.价格下降;10.在长期,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使 ;a.价格水平与货币供给量同比率地上升;b.实际工资不变,仍为均衡实际工资;c.实际就业量不变,仍为均衡就业量;d.实际收入不变,仍为充分就业收入;11.在什么情况下,总需求曲线会变得更陡峭 ;a.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变小; b.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变大;c.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变小; d.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变大;12.新古典理论认为 ;a.货币工资具有部分伸缩性; b.居民存在货币幻觉;c.存在收益递减规律; d.劳动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13.总需求的决定因素包括 ;a.物价水平; b.技术进步;c.财政、货币政策; d.预期;14.对主流学派的短期总供给曲线而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曲线上各点的斜率相等;b.当产出超过潜在产出水平时,斜率变大;c.在短期中,总需求推动实际产出增加并使价格上升;d.如短期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交于潜在产量线左侧,经济一定处于萧条状态; 15.当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倾斜时,大部分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升,不会使得总供给曲线 ;a.向右移,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b.向左移,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c.向右移,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d.向左移,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三、名词解释1.总需求; 2.总供给; 3.实际余额效应; 4.利率效应;5.实际就业量; 6.充分就业量; 7.充分就业收入; 8.潜在国民收入; 9.实际工资; 10.滞胀; 11.总量生产函数; 12.劳动需求函数13.劳动供给函数; 14.膨胀性缺口; 15.衰退性缺口;四、判断题1.政府支出增加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向上移动;2.价格水平下降时,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并使LM曲线左移;3.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价格上升,则实际货币供给增加;4.实际GDP只会小于或等于潜在GDP,不可能大于潜在GDP;5.财政政策通过对IS曲线位置的影响而影响总需求曲线;6.扩张的财政政策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而扩张货币政策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7.在LM曲线一定的时候,IS曲线越陡峭,AD曲线也越陡峭;8.自然失业率的降低会引起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但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9.经济低于充分就业均衡水平时,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会引起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GDP上升;10.当经济社会的就业量达到潜在就业量时,说明失业率为零;11.古典经济学认为工资和价格具有完全的伸缩性,经济中的产量始终是充分就业产量;12.汇率上升或下降不会引起总需求的变动;13.货币工资率的上升会使长期总供给减少;14.当工作的负效用减少时,劳动供给曲线右移;15.没有工资刚性的假设,凯恩斯的扩张财政政策是无效的;16.如果劳动力需求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作出调整,而劳动力供给不受影响,则总供给与价格水平正相关;17.在其它情况不变时,主要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会引起总供给曲线右移;18.当预期通货膨胀率低于实际通货膨胀率时,通常总需求会减少;19.技术进步会引起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20.在短期内,工资提高或原材料价格上升较大幅度有可能引起滞胀;五、辨析题1.由价格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变动与由政府支出所引起的总需求的变动在总需求曲线上是相同的;2.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3.当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时,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4.当经济社会实现充分就业时,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5.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使国民收人增加、价格水平下降;6.名义货币供给不变时,价格水平的变动将引起总需求的变动;7.预期未来收入的上升能带来总需求的增加;8.IS曲线的利率弹性越小,总需求曲线越平坦;9.货币乘数越大,总需求曲线越陡峭;10.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小,总需求曲线越陡峭;11.财政政策通过对LM曲线位置的影响而影响总需求曲线;12.汇率的上升会使总需求增加;13.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短期内,主要原材料价格的上升会引起经济繁荣;14.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是因为工资率的调整;15.当经济社会实现了潜在产出水平时,意味着社会的生产资源均已得到充分利用; 六、简答题1.说明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2.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原因是什么3.在古典AD—AS模型中,当政府支出增加时,价格水平、总产出、利率和就业量如何变化4.为什么古典模型中存在“货币中性”性质5.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先向右上方倾斜后又垂直6.为什么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7.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变动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有什么影响8.影响总需求曲线斜率的因素主要有哪些9.简要说明主流经济学短期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10.总需求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政府公开市场买进债券会怎样影响总需求11.主流学派的总需求曲线是如何得到的12.当AD曲线是一条垂直线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AD曲线的位置有何影响当AD曲线接近水平时对AD曲线的位置有何影响13.政府政策是否能影响经济的供给方14.为什么凯恩斯扩张总需求的政策要以工资刚性为前提;15.能源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其原因之一就是价格偏低,如果国家决定大幅度地提高能源价格,试分析在总需求曲线不变的情况下,对国民经济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的影响;16.如长期总供给曲线由于技术进步的原因右移,试分析通过价格水平的变动,经济将如何调整在政府的税收政策和支出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投资与净出口在总产出中所占份额有何变化七、论述题1.说明长期总供给曲线的推导过程;2.试说明主流学派经济学家是怎样用总供求分析法说明经济的“滞胀”状态的3.试述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与宏观经济学的总供求模型的异同;4.试述总供给曲线的三种类型及其政策含义;5.解释凯恩斯和古典总供给曲线不同的原因,并利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凯恩斯情形和古典情形下的扩张效应;6.试比较分析产品市场的凯恩斯模型、IS-LM模型和AS-AD模型的内在联系;7.新凯恩斯主义在承认理性预期和微观基础的前提下是如何解释刚性工资和价格的;八、计算题1.设IS曲线的方程为r=-+,LM曲线的方程为r=-M/P;其中r为利率, Y为收入,G为政府支出,P为价格水平, M为名义货币供给量;试导出总需求曲线,并说明名义货币供给量和政府支出的变动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2.设总量生产函数Y=FK,L,其中,Y代表总产量,K代表总资本量,L代表总劳动量;试说明,如果规模收益不变,则按人口或劳动力平均的产量唯一地取决于按人口或劳动力平均的资本;3.如果总供给曲线为Ys=500,总需求曲线为Yd=600-50P,1求供求均衡点;2如果总需求上升10%,求新的供求均衡点;4.某经济社会的总消费C=+50,投资I=200-r,货币需求L=-4r,当名义货币供给量为200时,试推倒该社会的总需求曲线;=140+5W/P;5.假定劳动力供给函数为NS1.当P=1,W=4、3、2、1时,劳动力供给各为多少2.若价格水平上升为2,1中各名义工资水平下的劳动力供给各为多少6.已知某经济社会的消费C=Y-T+120,投资I=5000-4000r,政府收支平衡量48,货币需求L=-1000r+268,生产函数为Y=其中N为就业量;当充分就业产量为1248,货币供给为500时,试分析1三大市场是否同时处于均衡状态;2充分就业量;=175-W/P ,劳动力供给函7.假定经济的短期生产函数是Y=14N-,劳动力需求函数是Nd数是N=70+5W/P ;s1.在P=1和P= 的水平下,求解均衡就业量;2.求解P=1和P=水平下经济的短期产出水平;8.某经济社会的生产函数为Y=10+2N2,当货币工资为4时,推导该经济社会的总供给函数; 9.假设价格具有伸缩性,且经济满足Y=C+I+G+X-M,其中收入Y=8000,消费C=600+,投资I=1000-2000r,净出口NX=880--1000r,货币需求L=-5000r,名义货币供给Ms=3080,税率t=,政府购买G=1000,求:(1)利率; 2价格水平P;3若政府支出减少到940,利率和价格水平各为多少4若货币供给减少为2200,利率和价格各为多少九、案例分析1.2005年成品油调价之路:7月23日:上调汽油出厂价格每吨300元;上调柴油出厂价格每吨250元;上调航空煤油出厂价格每吨300元;6月25日:上调汽油出厂价格每吨200元;上调柴油出厂价格每吨150元;上调航空煤油出厂价格每吨300元;5月23日:降低汽油出厂价格每吨150元;5月10日:上调柴油出厂价格每吨150元;3月23日:上调汽油出厂价格每吨300元;运用AD—AS模型分析,油价的上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2.2005年7月21日,央行将人民币汇率从单一盯住美元改成盯住一篮子货币,解决了前一个问题,新的汇率机制有望保持相当长一段时间;于是,市场就将更多的目光转移到了后一个问题上;央行当初利用汇改之机将人民币汇率升值2%后,人民币汇率就此踏上了升值的通道;截至到现在,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达到了%;对于2006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升值”成了共同的预期;特别是,在央行首次实施的掉期操作中,一年期美元兑人民币定价为,这对人民币远期定价无疑具有一定的影响,市场据此也更加确信,未来人民币汇率升值不可避免;运用AD—AS模型分析说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第五单元 AD—AS模型一、单项选择1.d; 2.c; 3.d; 4.a; 5.b; 6.c; 7.a; 8.a;9.a; 10.d; 11.a; 12.a; 13.d; 14.d; 15.a; 16.d;17.a; 18.b; 19.b; 20.c ; 21.b; 22.a; 23.b; 24.c;25.d;二、多项选择1.abcd; 2.abd; 3.abc; 4.abcd; 5.abd;6.abc; 7.abcd; 8.abc; 9.abc; 10.abcd;11.bc; 12.bc; 13.acd; 14.bcd; 15.abc;三、名词解释1.总需求是指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2.总供给是指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能够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3.实际余额效应是指价格水平上升,使得人们所持有的货币以及其它以货币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得相对贫穷,于是人们的消费水平就相对的下降;4.利率效应是指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5.实际就业量是指所有厂商所雇佣的劳动总量;实际就业量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充分就业量;6.充分就业量是指劳动市场均衡即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相等时的就业量;7.充分就业收入是指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相等时,均衡就业量所创造的收入;8.潜在国民收入是指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所创造的收入;潜在国民收入等于充分就业收入;9.实际工资是指名义工资和一般价格水平之比;10.滞胀是指经济处于低于充分就业均衡和价格水平较高即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现象;11.总量生产函数又称宏观生产函数,是指一国总收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总投入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中的总就业量、自然资源和资本存量,总产出则可以指一国的GDP;在总投人中,由于自然资源可以被视为常数,所以投入变量只有就业量和资本存量;如果用N 表示总就业量,用K 表示资本存量,用Y 表示总产出,则总量生产函数则表示为: Y =FN,K;这一函数表明,在自然资源既定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总产出取决于社会的就业量和资本存量;12.劳动需求函数是指劳动需求量与实际工资的关系;若用d N 表示劳动需求量,W 和P 分别表示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则劳动需求函数可表示为:d N =d N PW 上式中,PW 为实际工资;西方学者认为,实际工资低时,劳动的需求量大;实际工资高时,劳动的需求量小;即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13.劳动供给函数是指劳动供给量与实际工资的关系;若用S N 表示劳动供给量,W 和P 分别表示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则劳动供给函数可表示为:S N =S N PW 上式中,PW 为实际工资;—般地,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实际工资低时,劳动供给量小,实际工资高时,劳动的供给量大;14.衰退性缺口是指潜在GDP 大于实际GDP 的量;15.膨胀性缺口是指实际GDP大于潜在GDP的量;四、判断题1.对; 2.错; 3.错; 4.错; 5.对; 6.错; 7.对; 8.错; 9.对;10.错;11.对; 12.错; 13.错; 14.对; 15.对; 16.对; 17.错;18.错; 19.对;20.对;五、辨析题1.错;价格变动引起总需求沿着需求曲线上下运动,而政府购买改变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发生平移;2.错;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包括向右上倾斜和垂直两部分;3.对;总需求增加价格和国民收入上升,反之亦然;4.错;国民收入不变,维持在充分就业收入水平;5.对;供给增加,产出增加;供给相对需求增加,价格下降;6.对;价格变动引起实际货币供给量变动;7.对;预期收入上升,消费需求增加;8.错;IS曲线的利率弹性越大,AD曲线越平坦;9.错;货币乘数越大,单位基础货币的变动会带来实际货币供给量更大的变化; 10.错;货币需求利率弹性越小,货币政策效果越大;11.错;财政政策影响IS曲线位置;12.错;汇率上升增加进口减少出口;13.错;受短期总供给冲击,经济出现滞胀状态;14.对;长期工资具有完全伸缩性;15.对;潜在产出水平即充分就业产出水平;六、简答题1.答:在IS-LM模型中,若经济处于中间区域且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下降,则使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LM曲线右移,进而使得LM曲线和IS曲线的交点右移,最终增加总需求量;价格下降之所以会增加总需求量,是因为价格下降引起的实际货币供给的增加降低了利率,使投资增加,从而使总需求量增加;同理,价格上升就使总需求量减少;因此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2.答:物价水平的上升可能是由于总需求的增加,也可能是由于总供给的减少;这两种因素都使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但是引起物价水平稳定而持久地上升的原因是总需求稳定而持久地增加;因为总供给不可能稳定而持久地减少;而总需求稳定持久地增加的原因是货币供给量持久的增加;持久的通货膨胀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 3.答:在古典模型中,政府支出的增加将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利率上升;总产出和就业水平不变;这里政府支出的增加使得私人部门的投资被“完全挤出”;4.答:当总供给曲线为垂直线时,名义货币供给的变化会导致价格水平同比例变化;由于实际货币供给保持不变,名义货币供给的变化就不影响利率水平和产出构成;从这个意义上讲,名义货币变化就是中性的;5.答:向右上方倾斜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根源于劳动市场不完全竞争,货币工资向下刚性的假定;在名义工资既定的情况下,一般价格水平上升引起实际工资就下降;在劳动市场上,实际工资的下降,使得劳动需求量大于劳动供给量;根据劳动市场不完全竞争,货币工资向下刚性即只能上升不能下降的假定,货币工资一定上升,并将一直上升到使实际工资等于均衡实际工资时为止;由于实际工资不变,故实际就业量也不变,仍为充分就业量,从而收入也不变仍为充分就业收入;故在充分就业收入水平上,短期总供给曲线垂直;若一般价格水平下降,如果名义工资既定,实际工资就上升;在劳动市场上,实际工资的上升,使得劳动需求量小于劳动供给量;根据货币工资向下刚性的假定,货币工资此时并不下降,从而劳动需求量小于劳动供给量的态势不能被逆转;由于实际就业量取决于劳动需求量,于是实际就业量就小于均衡就业量和充分就业量,进而导致实际收入小于充分就业收入;所以在充分就业收入以下,总供给曲线就向右上方倾斜;6.答:在长期中,价格和货币工资都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当价格水平变化,从而引起实际工资变化时,劳动市场均衡被打破,存在超额供给或超额需求,于是货币工资自动调整最后实际工资调整到使劳动市场均衡的水平;即在长期中,经济的就业水平并不随着价格水平的变动而变动,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经济的产量水平也将位于潜在产量水平,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7.答: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减少会使得经济处于“滞胀”状态即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的状态;短期总供给的增加将引起产量增加和价格下降;8.答:决定总需求斜率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IS曲线的斜率;在LM曲线的斜率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的斜率绝对值越大,总需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越大,反之越小;二是。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笔记(第5章 总供给与总需求)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第三篇宏观经济学的短期模型第五章总供给与总需求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总需求分析1.总需求的决定(1)总需求的含义总需求是指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所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也就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需求。
因此,总需求反映了价格水平和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2)总需求的构成按照总需求的定义,用AD代表总需求,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总需求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AD C I G NX其中,C为消费需求,指国内居民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需求;I为投资需求,指企业购买资本品的需求;G为政府需求,指政府购买产品和服务的需求;NX为净出口,指外国购买本国产品和服务的净需求。
2.总需求曲线(1)总需求曲线的含义总需求曲线反映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与商品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如图5-1所示。
物价水平与总需求量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图5-1 总需求曲线(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①财富效应。
物价水平下降提高了货币的真实价值,反之名义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
财富效应使得消费者在物价水平下降时,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增加。
反之,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减少。
②利率效应。
物价水平下降降低了利率,鼓励更多地用于投资品的支出,从而增加了对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
相反,物价水平上升提高了利率,减少了投资支出和物品与劳务需求量。
③汇率效应。
当本国物价水平下降引起本国利率下降时,本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真实价值下降了,而这种贬值又刺激了本国的净出口,从而增加了物品与劳动需求量。
宏观经济学第五章
自然失业:经济社会中只存在摩擦性和 结构性失业的状态。 货币主义提出了了自然失业率的概念: 即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 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作用时, 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3 影响 失业对个人的影响: 自愿失业:带来闲暇享受或者寻找到更 适合自己的工作。
2)
银行体系
中央银行
政府的银行
政府预算支出 非现金结算 存款准备金
银行的银行
再贴现
发行的银行
货币的发行
公开市场操作 信用限额规定 最后的贷款者 外汇黄金管理
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政府 企业
家庭
2. 1)
•
• 2)
•
存款准备金制度 准备金:Reserve 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之前,必须保留一 定比例现金,以便支付给前来取款的客 户。 吸收存款额=准备金+发放贷款额 法定准备率:Required Reserve Rate 由中央银行规定的准备金占商业银行全 部存款的比率。用rd表示。
交替使用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为 补偿性财政政策。
(二)具体运用: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由于政府转移支付乘数要小,自动稳定 器的作用效果小,作用有限。
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采取一些财政 措施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 定的充分就业水平,这就是斟酌使用的出 包括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两类。 政府购买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 是一种实质性支出,直接形成社会需求 和购买力,是国民收入的一个组成部分。 政府转移性支付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 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是一种 货币性支出,不能算作国民收入的组成 部分。
2.
二 财政政策的运用 (一)原则:逆经济风向行事 1、经济萧条时期,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 从而扩大总需求,增加就业 2、经济繁荣时期,使用紧缩性财政政策, 从而抑制总需求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 的。
宏观经济学第5章答案
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内在稳定器:又称自动稳定器。
是指某些财政制度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经济稳定的机制,其内容包括所得税制度、转移支付制度和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
2. 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的减少,以政府支出代替了私人支出。
3.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在所吸收的存款中必须保留的准备金的比率,用rd 表示。
4. 基础货币:基础货币包括公众持有的通货与商业银行持有的超额准备金以及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总额。
由于基础货币会派生出货币,因此是一种高能量的或者说活动力强大的货币,又被称为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
5.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买卖国债和有价证券,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行为。
6.凯恩斯极端:在LM 曲线呈水平状态时,挤出效应为0。
财政政策效果最大。
7.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
8.超额准备金:银行实际贷款与其贷款能力的差额即没有贷放出去的款项。
二 选择题DAACC CDDCA1.D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
2.A .经济中存在失业,则说明应当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而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等。
3.A. 紧缩性货币政策即在经济繁荣时期, 由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政府可以通过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来抑制总需求。
4.C .紧缩性货币政策即在经济繁荣时期,由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经济增长速度过快,中央实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实施卖出业务等政策从而达到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压制消费和投资从而减少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的目的。
5.C.因为政府支出乘数、货币需求对产出的敏感程度和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越大,挤出效应越大;只有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与挤出效应具有反向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0881.79
16433.82 86910.65 10780.71 185006.97
84118.57
20940.39 103617.65 12546.21 221222.82
4962.0 M2(货币+准货币) 119897.9
2001
15688.80 44182.79
2002
17278.03 53603.76
2003
19745.99 64372.58
M1(货币)
储蓄存款 定期存款 其他存款
45837.3
9476.8 59621.8
53147.15
11261.08 64332.38 5869.65 134610.26
59871.59
§1
货币的概念
货币的职能
2.交易媒介
货币是被普遍接受的法定等价物,人们可以用来购买 任何所需要的商品或服务。货币使更为间接的交易成 为可能
3.价值贮存
货币提供了将当前的购买力转移到未来的手段。货币 可以使得产品不是在实物形态上而是在价值形态上得 到贮存,使人们可以在不同时期有效配置资源,实现 福利最大化。
除M0外,加上那些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可以立即用作支 付手段的货币工具。
3) M2 (广义的货币)
除M1外,加上那些流动性稍差,但也不难成为支付手段 的货币工具。
§1
货币的概念
我国的货币供应量数据(年末数)
1999
M0(流通中的 现金)
活期存款 13455.5 32381.8
2000
14652.65 38494.50
§1
货币的概念
即使不作为货币,东西本身也有价值
货币的类型
实物货币
当货币采取有内在价值的商品形式时,就被称为商品货币 (实物货币) 。如:黄金、二战纳粹集中营里特殊形式的商品货币。
法定货币
没有内在价值的货币称为~。是政府法令所 确定的货币。
政府统一将贵 便于 金属铸成钱币 携带 法定货币
法定货币的演变:
财富的再分配!
§4
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成本
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
当实际的通货膨胀高于预期的通货膨胀计时 :债务人(借款人)受益 当实际的通货膨胀低于预期的通货膨胀计时 :债权人(贷款人)受益
工人与雇主之间的收入再分配
当通货膨胀超过人们的预期,原先的工资就显得低了,而雇主的利润相 应地高于原先预期;反之,当通货膨胀低于预期水平时,原先定的工资 则显得过高,雇主的利润被挤占了。
数据摘自《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
特别注意
1. 支票本身不是货币 2. 信用卡本身也币存量 X 货币流通速度=价格 X 交易 M X V
T:一段时期内交易的数量 P:每次交易的平均价格 M:货币量 V: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用来衡量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换手的次数
数量方程式
= PXT
§2
货币数量论
从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出发:所有政府都支出货币
铸币税
税收筹集
政府 收入
发行政府债券
简单地发行货币
货币供给增长将引起通货膨胀,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持币 者手中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好象是对持币者征收了税收。
通过发行货币筹集收入称为金(银)币铸造税。(Seigniorage)
§2
货币数量论
§2
货币数量论
∆M/M+ ∆V/V= ∆P/P+ ∆Y/Y
M变动百分比+V变动百分比=P变动百分比+Y变动百分比
由中央银行控制 假设货币流通 速度是不变的 既定的潜在产出水平
货币供给增长决定了通货膨胀率
货币数量论说明:控制货币供给的中央银行最终控制通货 膨胀率。如果中央银行保持货币供给稳定,物价水平也将 稳定,如果中央银行迅速增加货币供给,物价水平将迅速 上升。
i =r + πe
§3
通货膨胀与利率
i 越高,公众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越少,即 货币需求与名义利率i呈反向变动关系。
货币需求
名义利率
收入水平
收入越高,公众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越多, 即货币需求与收入Y呈同向变动关系。
价格水平
价格水平越高,公众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 越多,即货币需求与价格P呈同向变动关系。
第5章 通货膨胀
没有什么手段比毁坏一个社会的通货能更隐蔽、更可 靠地颠覆这个社会的基础了。在破坏的一方,这个过程完 全是由隐蔽的经济规律力量进行的,而且,这个过程以一 种千百万人中没有一个人能觉察到的方式在进行。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通货膨胀是“头号敌人”。 ——查拉德•福特 通货膨胀是“最无情的税收”。 ——罗纳德•里根
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预期通货膨胀的成本
皮鞋成本
菜单成本(调整价格的成本) 相对价格变动与资源配置失误
通货膨胀引起的税收扭曲 带来混乱与不方便
§4
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预期通货膨胀的成本 通货膨胀如何提高了储蓄税收负担 例
经济A (物价稳定) 经济B (通货膨胀)
实际利率 通货膨胀率 名义利率 税后名义利率 税后实际利率
§3
通货膨胀与利率
较高的通货膨胀引起较高的名义利率
数据分析
§3
通货膨胀与利率
各国的通货膨胀与名义利率
图表分析
§3
通货膨胀与利率
事前和事后利率
事前实际利率 进行贷款时,债权人和债务人预期的实际利率。
事前实际利率= i - πe
事后实际利率 实际上最终实现的实际利率。
事后实际利率= i - π
确定名义利率时,实际通货膨胀率是未知的,所以不能根 据实际通货膨胀率来确定名义利率,只能根据预期的通货 膨胀率πe来进行调整和确定。
应对办法: 将合同中的价格条款指数化,根据实际利率、实际收入 等经济变量来签订合同,而不按名义变量来签订合同。
§4
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19世纪美国的自由银币运动(1896年的大选)
案例研究
背景:从1880年到1896年,美国的物价水平下降了23%, 这种通货紧缩对债权人是好事,这些债权人主要是东北部的银 行家,但对债务人是坏事,这些债务人主要是南部和本部的农 民。
数量方程式是一个恒等式:四个变量的定义使这个恒等 式是正确的,如果一个变量变动了,那么为了保持相等, 其他一个或几个变量也必须变动。
§2
货币数量论
从交易到收入
衡量交易次数是困难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用经济中的总 产出Y来代替交易次数T
当期产出的平均价格水平
MV=PY
收入的货币流通速度(货币的收入速度) 表示一个既定时期内货币进入某个人收入的次数
§3
通货膨胀与利率
费雪效应
∆M/M+ ∆V/V= ∆P/P+ ∆Y/Y
货币增长率提高一个百分点,通货膨胀率也将上升一个百分点 把这种反映通货膨胀率和名义利率之间一对一的关系称为 费雪效应(fisher effect)。
i =r + π
通货膨胀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名义利率也将上升一个百分点 货币供给上升一个百分点,名义利率也将上升一个百分点。
即使当前货币供给不变,仅改变未来的货币供给(如增加货币供给)
通货膨胀率
名义利率
则会使πe ↑,i↑,以至引起货币的实际需求下降↓ ,
而当前供给不变,则为了保持供给与需求均衡,则必将引起当 前价格水平的上升。
§3
通货膨胀与利率
货币供给对价格的影响
物价水平不仅取决于现在的货币供给,而且还
取决于预期的未来货币供给。当前的货币供给 增加以及预期的未来的货币增长都会引起现在 的价格水平提高。
共和党候选人:威廉•麦金莱,主张保持金本位 民主党候选人:威廉•杰尼斯•布莱恩,支持复本位
弗兰克•鲍姆《 OZ国历险记》
结局:共和党赢得了大选,但自由银币的倡导者也发现了 金矿,最终得到了想要的东西:通货膨胀
§4
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每月超过50%,每天超过1%的通货膨胀
恶性通货膨胀
皮鞋成本变得严重 菜单成本增加,甚至来不及印发价目表 相对价格也不能正常反映真实的稀缺程度,失去其本身意 义,人们也无法根据相对价格做出消费决策 恶性通货膨胀引起的税收扭曲不同于温和通货膨胀下,政 府的实际税收往往大幅度减少 最终恶性通货膨胀的成本变得无法忍受,货币失去 的三大职能,物物交换变得更为普遍。
超速通货膨胀的结束总是与财政改革一致 (增加税收,减少政府支出)
§4
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2004年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名单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交通银行 中信实业银行 中国光大银行 华夏银行 中国民生银行 广东发展银行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兴业银行 招商银行 深圳发展银行 北京市商业银行 天津市商业银行 上海银行 南京市商业银行 广州市商业银行 珠海市商业银行 福州市商业银行 成都市商业银行 重庆市商业银行 深圳市商业银行 杭州市商业银行 无锡市商业银行 武汉市商业银行 济南市商业银行 乌鲁木齐市商业银行 长沙市商业银行 大连市商业银行 淄博市商业银行 恒丰银行 厦门市商业银行 石家庄市商业银行 青岛市商业银行 昆明市商业银行 太原市商业银行 西安市商业银行 洛阳市商业银行 哈尔滨市商业银行 合肥市商业银行 贵阳市商业银行 包头市商业银行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上海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实物货币 不方便 (金、银等) 成本高 发行可与金银兑换的票证 (金本位,以黄金为后盾)
黄金后盾 无关紧要
§1
货币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