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把学习权利交给学生
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有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式。
他们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为此,本文就两个教学片断谈谈如何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仅供同仁们参考。
[案例一]: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新课导入时,教师首先创设一个情境:你们想做老师吗?今天老师就满足你们的愿望,让你们做一回小老师,你们随意报一个数,老师能马上说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
想试试吗?学生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抢着报数。
生1:25(师:不能被3整除)生2:91(师:不能被3整除)生3:426(师:能被3整除)生4:老师,我爸爸的车牌号是9258,它能不能被3整除呢?教师毫不犹豫地说:能!此时,课堂上的学习气氛非常高涨,同学们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不言而喻,对老师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紧接着老师就揭示了判断的方法。
[案例二]: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无独有偶,另一位老师在教这个内容时,同样采用了上面这个环节,让学生当小老师,老师很快猜出结果。
此时的课堂气氛同样被调动起来,学生疑惑不解,老师竟有这么大的本事!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驱使他们想探个究竟。
这时,一位聪明的同学脱口而出:“喔,我知道,老师是把这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看看能不能被3整除的。
”老师当即表扬了他:“你真聪明!那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我从书上看到的。
”“真不错,你有预习的好习惯。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数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判断呢?”接着,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你可以与你的好伙伴一起来寻找规律!”,学生纷纷动笔,有的小组通过举例,找几个数,先用除法计算,然后观察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的特点,他们通过合作,讨论,最后得出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点。
在此过程中,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反思]:这两个教学片段呈现的是同一个教学内容,但却体现了两位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比较他们的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后者胜于前者。
交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
知识点和 解题技巧 ,反思 多种解法 的优 劣, 反思各种方法 的纵横联系 。适时地组
织引导学 生展开想 象 ,题设 条件能 否减 弱, 结论能 否加强 , 问题能否推 广 , 等等。
( ) 导学生“ 习” 5引 复 。俗 话 说 :温 故 “
教师只是学生课堂学 习活动的服务者。教 学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 良好 的自主
而知新 ” 。这就是说 , 对我们 以前 学过 的 知识技 能要 经常复习。复 习有 多种 , 据 根
复 习的 时间和 内容 ,可以把 复习分为 两
生在这个过程 中实现积极 互动 , 共同发展。 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要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 习方式。 总之 , 教师 除 了要 引导学生学 习 , 还
2 1 1 O 0・7
要采取一些教学措施来激发学生 的兴趣 ,
从而提高学生 的积极性 , 发挥学生学习数 学 的 主 动性 。
教 学本 身就 包括教 师的教和 学生 的
学两部分 , 关注学生的个性 差异也是提高 学 生 学 习主 动 性 的一 个 方 面 。 例 如 , 课 在 堂教学 中, 可根 据不 同气 质的学生 因人施 教, “ 对 兴奋型 ” 学生可 采用 “ 以忙 制动 ” 、
进 而让 他们学会 归纳整理 ,善于抓 住重 点 以及 围绕重点思考 问题的方法。 ( 让学生 “ 一讲 ” 2) 讲 。在教学 中 , 要 鼓励学 生大胆发言 ,对于那 些容易混 淆
』 旦 坠 垒
摘要 :本文 阐述 了教 师除 了要引导
学 生 学 习 ,还 要 采 取 一 些 教 学 措 施 来 激
发学生学 习数学 的兴趣 ,发挥学 生学 习 数学的主动性。教 师不仅仅 要能够 “ 传 道, 授业 , 解惑 ” 还要 教会 学生 主动 “ , 求 知, 求道 , 发惑 。”
数学(心得)之中学数学课堂要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数学论文之中学数学课堂要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童继稀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学数学课堂中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并从改变观念、给予发言权、相信学生能力,正确运用教学方法等四个方面来闸述如何使学生主动权得到充分发挥。
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探究和合作讨论的意识。
要达到这目标,在教学中我们不得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掌握了学习主动权的学生,往住是学有成就的。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任务,有周密的学习计划和良好的学习方法,有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因而掌握知识较全面和系统,并能自觉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改革数学课堂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充分享有学习的主动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数学学习不能只是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而应该在系统的观察、操作、试验、思考、交流等活动中得到发展,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教师如果忽视了学生的这一特点,仅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会让学生形成依赖接受知识的不利心理,也会磨灭他们的探究与创新能力。
现在学生缺乏主动性主要表现在学生的独立人格得不到尊重,教师以批评、训斥、惩罚为常用的手段,剥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自主权得不到保证,一味“填鸭灌输”、“包办”代替。
而数学教学过程中,从教育目的、教学管理到教材教法都千篇一律,从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千人一面,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主动发展。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的核心是给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权。
学生的主动权具体表现为如下几种权利,自主观察的权利、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权利、通过动手操作获取数学知识的权利、按照自己的思维习惯和方式思考数学问题的权利、自主支配学习时间的权利、广泛地参与数学活动的权利。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我们应该做到如下几点:首先,要打破传统观念,定准教师与学生的位置。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现在的教育已经不再是老师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时代了,现如今的教育已经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这一教育理念在西方国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而在中国也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识和赞同。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己掌握学习的节奏,主动地去了解和学习知识。
这样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增强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度和深度,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此外,这也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不同。
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都不同,有些学生可能更善于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知识,而有些学生可能需要比较强的指导和帮助才能学得好。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指导和辅助,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优点和潜力。
其次,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和学习资源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自主学习的技巧和方法,教师需要提供更加优秀的教学资源和更加完善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加自由地获取知识和信息,从而激发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最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需要教师的不懈努力。
教师需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不断探索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更加自由、更加舒适和更加愉悦。
同时,教师也需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学习的节奏和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新课程理念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把对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
知识的传授主要在课堂。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合作性,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下面我谈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孔子在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一项原则时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他认为只有经常进行练习,才能从学习中产生乐趣;只有产生爱好与兴趣的学习,才是成功的学习。
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首先要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感情。
研究者发现,教师和学生心情舒畅时,教师在课堂上会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会学得轻松自如,师生之间互相感染、互相促进,共同克服教学中的困难,把教学工作推向前进。
相反,如果师生间缺乏理解和友情,就有可能造成师生间的隔阂,其结果是学生学习被动消极,教师讲课白费力气。
其次,要熟练地掌握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要精心安排教学方法和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成为欢乐愉快的认识活动。
教师可在计算机网络上实施多媒体语文教学,利用情景教学法创造出逼真的语言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还要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语文游戏、习作竞赛、作文朗读比赛等,这都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学习兴趣,增加语言实践的机会。
二、发扬民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时,只有在民主、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高涨,学习兴趣才会浓厚,参与教学的热情才会饱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真诚的心态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一位学生,满足他们的表现欲,鼓励他们大胆质疑,说自己想说的,培养他们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需要转变观念,把学生看作与自己人格平等的朋友,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和他们的个体差异。
三、把确定学习内容的权利交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把确定学习内容的权利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地自主探究,学生靠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再由教师来讲,把教师讲解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把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放宽到最大程度,从而达到激发学生求知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学习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拥有主动权,关系着学习效
果和学生的学习状态。
在现实中,很多学生所面临的学习环境却让他们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权,甚至成为了一种机械式的接受和被动的学习。
我们迫切需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上能够自主和积极,从而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意味着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和时间。
在传统的学习模
式中,学生往往是被安排好了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有
选择权和掌握学习的节奏。
教师和学校应该在教学安排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鼓励他
们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进行学习安排,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而更好地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也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加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能力培养。
学
校的教育不仅仅是要学生掌握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通过设置自主学习课程,组织学
生参与自主学习项目等方式,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学习的主
动权。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让学生拥有学习
主动权,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其个性化和全面发展。
教育部门、
学校和教师应该共同努力,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和权利,让他们在学习中能够真正
地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更好地发展和成长。
小学语文教学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小学语文教学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摘要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就是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工具和手段,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围绕目标注重实践,激发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升能力,全面发展。
[ 关键词 ]小学语文学习主动权学生1培养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
学生求知的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乐此不疲。
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只有兴趣才会让学生认真地把它学好。
识字教学应该是多种方式的教学:趣味识字让语文充满生机;多种识字让语文流淌灵性;巧妙识字让语文洋溢着快乐。
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 1》,课前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画出眼中的春天,并写上一个有关春天的词语,或句子,或儿歌。
这个作业设计就尊重了学生的差异,体现了层次性,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了选择的余地。
上课开始,我检查学生预习作业,三种层次的各选了―份,在投影上展示。
孩子们分别写的是;“春暖花开” 、“我喜欢五彩缤纷的春天” 、“春天来定,三个孩子都有一种满足感,成就感。
这种感受最有利于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学习本课生字时,我没有急于教学统一认读,而是问:“这些字你们认识吗?认识哪一个就读哪一个。
”部分学生兴趣浓厚,跃跃欲试,纷纷起来读自己认识的词。
这一环节的教学,识字多的孩子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识字少的孩子也不同程度受到触动,希望下次有表现的机会。
2小组合作开辟自主空间教师作为引导者,应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
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
我从很早就提倡小组合作学习。
如何使这一组织教学不流于形式我首先给学习小组确定―个明确的目标。
如:我在教学《三只白鹤》时,我提出这样的学习目标:①我会读: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可自由读,也可小组合作读;②我会问:在学习小组里提出不理解地方,让小组伙伴共同交流解决;③我会讲:把你读文后的感受说给小组伙伴听。
二年级语文上册小柳树和小枣树课文
二年级语文上册小柳树和小枣树课文小柳树和小枣树各有长短,怎样看待每个人的长与短,是二年级语文课文《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立意所在。
店铺为二年级师生整理了语文课文《小柳树和小枣树》资料,希望大家有所收获!二年级语文上册《小柳树和小枣树》课文原文院子里有一棵小柳树和一棵小枣树。
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
小柳树看看小枣树,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儿也不好看。
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春天,小柳树发芽儿了。
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她看看小枣树,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
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又过了好些日子,小枣树才长出了小小的叶子。
这时候,小柳树的叶子已经长得又细又长了。
她在微风里得意地跳起舞来。
到了秋天,小枣树结了许多又大又红的枣子。
大家把枣子打下来,坐在院子里,高高兴兴地吃起来。
小柳树看看自己,什么也没结。
她想:从前我总是说枣树不好看,这回她该说我啦!可是过了一天又一天,小枣树什么也没说。
小柳树实在忍不住了,她问小枣树:“你怎么不说我呀?”小枣树不明白,问道:“说你什么呀?”小柳树低下头,说:“说我不会结枣子呗……”小枣树温和地说:“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
再说,你长得也比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阴下乘凉,那有多好啊!”小柳树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
二年级语文上册《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教材说明:小柳树是春天的使者,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它就挺起细腰,披着飘逸的长发,在微风中翩翩起舞,显得那么妩媚迷人。
小枣树呢,春天来了也没有长出嫩叶,但是到了秋天它就长出又大又红的枣子。
小柳树和小枣树各有长短,怎样看待每个人的长与短,是课文的立意。
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
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往往是被动的接受者,学习内容和方式由老师安排决定,学生只负责听课、做作业、考试。
这种教育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记忆不深刻等。
因此,我们需要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角和发起者。
那么,如何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下面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
一、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如果没有兴趣,学习也就没有意义。
因此,我们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内心发起学习的欲望。
具体方法可以是:1、把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看到学习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场景。
2、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材料,比如文学作品、科普视频、实践经验等,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自由度。
3、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和优势,在这个基础上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让学习成为他们自己的事情。
二、拓展学习方式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只能通过听课、看书、做题等方式来学习。
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单调乏味、缺乏趣味性,容易失去学习的主动性。
因此,我们需要拓展学习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发挥空间。
具体方法可以是: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比如音视频、动画、游戏等,让学习更有趣味性和互动性。
2、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比如实验、观察、调研等,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
3、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途径进行学习和交流,拓宽他们的学习视野和参考范围。
三、实现个性化学习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都不同,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只能按照统一的学习要求和要求来学习,很难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实现个性化学习,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定制自己的学习路径和方法。
具体方法可以是:1、采用智能化教育技术,通过学习管理系统和学情分析等手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
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学习特点和优势。
3、为学生提供灵活的学习方式和安排,让他们有更多的自由度和选择空间。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提高 学生能 力 的路 子是 : 教师 引导 ,提示 规律 、辅导 探索 、放手 实践 、抓住不 放 、反 复训 练 。 培养学 生的识 字能力 。 为 了走 出长 期 以来 老师 “ 扶一 扶” 学生 “ 走一 走 ” ,老师 “ 不 扶 ”学 生 “ 不 走 ” 的识 字 教学误 区。在教 学 中 ,我 注 重培 养训 练学 生 自学字 词的能 力 ,让学 生取 得识字 的主动权: 首 先我 让 同学 们过汉 语 拼音关 ;然后 在新 学期 伊始 专 门上 好 两至 三节 培养 学 生识 字能力 的理 论课 。讲汉 字 的特点 规律 ,讲 自学 汉字 的方 法 ,并 进行具 体辅 导 。学 生完 全养 成 习惯 ,不 仅每 篇课 文 中的生 字学 生完 全 掌握 ,就连 课外 阅读 中发 现 的生字 ,学 生也 主动学 习掌 握 。学 生掌握 了识 字能 力 ,学 习兴趣 高 了 ,看 书 、 作 文的能力 也相应 提高 。 培 养学 生 的阅读能 力 。 培 养 学 生 的 阅读 能 力 ,是 项细 致 、复杂 而艰 巨的教 学任
务。
紧密联 系 阅读联系教 材 ,紧密联 系实 际生 活。 阅读 教学 与作文 教 学有着 密切 的联 系 。每篇 课文 都有是 学 生 的范文 ,在 阅读教 学 中 ,引导学 生学 习作 者是 怎样 同绕 中 心 思 想 ,用 词造 句 、谋 篇布 局 的 ,有 助于提 高学 生 的作 文水平 。 但 这 只是 纸中谈 兵 ,要把 知识 化为 能力非 多写 不可。 我教完 一 篇 有特 色 的课 文 ,就 要求 同学 们进 行一 次小 练 笔 ,运 用所学 到
的方法 。
语 文是工 具 。掌握 工具 必须具 备 能力 ,所 以语文 扩学 必 须在学懂 语 文知识 的前提 下 。以培 养能 力 为重点 。
教学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自学的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渠道。
一、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犹如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学生掌握了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属于学习主体位置。
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自主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
因此,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出发,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让学生通过预习、质疑等具体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1.指导预习。
自主学习的预习,贵在独立性,是学生独立获取基本知识的重要一环。
指导预习按扶放”;原则,起先可设置导学提纲”;以设计一系列问题的形式,在学什么”;怎样学”;两方面加以引导。
如教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我设计以下导学提纲: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有什么异同点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商的小数怎样确定③除到被除数末尾仍有余数怎么办这样坚持训练并将预习要求,读书方法适时渗透,当学生对预习有一定的实践后,提纲逐步精简,最终让学生丢掉导学提纲”;的拐杖,走上自学的道路。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问难。
有的学生由于受知识年龄等限制;有的胆小不敢质疑问难;有的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愿质疑问难,所以我们要创设条,努力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善于灵活地向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
二、提供讨论交流的机会,培养交际能力。
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充满自信。
我在教学中,经常设计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环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表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
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
我对《大纲》的认识归纳起来是三句话:培养能力是重点;搞好自学是关键;狠抓作文破难关。
一、语文是工具,掌握工具必须具备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在学懂语文知识的前提下,以培养能力为重点。
过去的语文教学老师只看着卷面成绩,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
我感到:语文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工具”;语文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车间”;语言文字是车间加工产品的“零件”。
为了确保“产品”的合格,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教学原则:上每节课前一定根据教材特点和单元重点明确:给学生为什么知识,训练什么能力及怎样训练。
我培养、提高学生能力的路子是:教师引导,提示规律、辅导探索、放手实践、抓住不放、反复训练。
1、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为了走出长期以来老师“扶一扶”学生“走一走”,老师“不扶”学生“不走”的识字教学误区。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训练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让学生取得识字的主动权:首先我让同学们过汉语拼音关;然后在新学期伊始专门上好两至三节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理论课。
讲汉字的特点规律,讲自学汉字的方法,并进行具体辅导。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项细致、复杂而艰巨的教学任务。
这里仅就在课堂教学中,怎样阅读能力浅谈一些做法。
以《珍贵的教科书》为例。
这是一篇记事为主的记叙文。
学生在阅读中经常遇见,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有教育意义的事,需要记叙下来。
因此,我在备课时不仅确定在字、词、句、章方面要传授哪些知识,而且把培养阅读和写作这类记叙文的能力作为教学和重点。
正如《大纲》上所说:“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和作文。
”学生应具备的阅读能力是多种多样的。
我根据不同的课文,培养学生的不同能力,充分发挥课文应有作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的实践,使我尝到了重视培养学生能力的甜头,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从一堂课中增长知识:识字能力、阅读的能力、写作的能力。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习是一种自发性的行为,学生应该拥有学习的主动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和指引者的角色,学生则需要乖乖地接受教师的安排和教导。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革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地探索和学习。
这种教学理念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的意义和影响。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是站在讲台上,向学生灌输知识。
学生只需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引导,这种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疲劳和厌学情绪。
相比之下,如果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从而更容易激发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学习内容,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培养出一种持续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这种自主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从而更容易形成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兴趣。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会为学生指定学习的目标和方法,学生只需按部就班地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而如果学生能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他们将会更加自主地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和总结。
通过主动地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可以培养出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种独立思考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促进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教育者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加自主地探索和学习。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多元的教育体系。
生本教育
1、生本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以生为本,不但高度尊重学生,而且充分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出来。
2、生本教育的课堂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动脑、动手、从兴趣出发去探究真理、在合作交往的氛围中去获取知识,使他们的潜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并为今后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3、生本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为主,以学生的自身感悟为主,教师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组织者、调控者、参与者,教师能不讲的尽量不讲,能少讲的尽量少讲,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必要的点拨,所以“一切依靠学生”显得尤为突出。
这些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倡的。
4、生本教育理念对课堂教学要求贯彻“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
5、生本教育的课堂中“讨论”是常规,学习的过程主要是以学生的讨论为主,学习中的诸多问题是让学生在讨论、合作、探究中解决的,学习的讨论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完成的。
6、1999年,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郭思乐倡导的“生本教育”理论。
7、“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
而教师则退后,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9、“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不见自我’。
他应该是一只最合脚的鞋子。
他的核心任务,不是自己‘教’,而是组织学生‘学’、服务学生‘学’。
他要为学生创造生机勃勃的、令学生‘忘我’的课堂。
”10、郭思乐生本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在教育中必须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11、强调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本性,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价值原则。
生本教育的目标“以学生的生命价值为出发点”,其目的是“以学生的生命价值为体现”。
12、生本教育强调把可以交付的教学交付给学生。
生本教育强调爱和独立性是真正的富有。
生本教育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生本教育强调重读做、缓说破。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小 教 研 究 2 吕 6 . 昆
的距离, 师再口 答结果。生:我还想知道昆明到北京的 距离。 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 每个学生的脸上都露 出疑问的表情。 师:老师仅靠这把只有50厘米长的尺子 竟然量出两地之间成百甚至上千千米的距离,神奇不 神奇?你们想学会这种本领吗? 老师通过实物地图让学生知道地图是怎样绘制 的, 为新知做铺垫。 然后通过出题考老师这一开放性活 动, 渐生悬念, 诱发求知欲。 师:其实仅靠这把只有50厘 米长的尺子是量不出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的,还需要 利用地图上的比例尺一起计算 , 所以我们先来学习“ 比 例尺” 的知识。 揭示课题, 导入新课。 师:谁愿意到前面
一、 创证情农, 兼盆皿盆御执
来看地图上的比 例尺, 所有的学生都举起了手, 太神奇 了。 看到这个课题, “ 你最想知道什么?” 学生饶有兴趣, 争先恐后地回答, 使学生很快进人偷悦情境中, 享受着 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
二、 摘心诬只. 杀早孟御极沈
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 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爱 因斯坦曾经说过:“ 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 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 务要他承担。 教学中, ” 应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 产生迫不及待地获取新知的情感,激发积极思维的动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 0 1
,爸妈 各 这 月 的10 主 、极投 爸 、妈 吃 块 饼 典。 动积 、人
的学生们获得了思维成功的愉悦。
24
教师在原题的基础上, 巧妙地两次设问, 真正挖掘 了教材的智力因素, 为学生拓展了思维的空间, 提高了 学生的思维水平。 其间有效地渗透了分数的意义, 分数 与单位“ 的关系, 1” 简单分数的加减法和大小比较等知
建构有效课堂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建构有效课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作者:马翠梅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4年第01期摘要: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主动参与;探索发现;思考问题;发展智力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64-01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思维得来的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
”再加上新课程不断深入改革,我深切的感受到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它既能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又能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本人就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谈个人的一些做法。
一、“结论”尽量让学生去发现波得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小学数学教学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识特点,创设条件,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
我们要相信学生有这种潜能,学生能发现的教师绝不包办代替。
例如:三年级“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学习时,让学生通过拼摆面积单位去发现。
教学时,先让学生自由随意地拿出任意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小组分工合作,把拼成的不同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单位数填在表格里: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表格里各个长方形长、宽、面积单位数之间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你们在刚才动手操作、观察表格里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了“不管长方形的形状,大小怎么样变化,长方形的面积的单位数始终与长和宽的单位数的乘积相同,因而同学们在愉悦的学习情境中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面积=长×宽。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所谓自主性学习是相对于“被动性学习”“机械性学习”而言的,也就是改善传统的教师“灌”学生“记”的模式。
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自己,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应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主体精神开始。
如果一个人连起码的自主性和主动权都没有,何谈学习的自主性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这一过程应当在课堂上得到充分落实。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精神的策略很多,这里,略举几例说明,用以指导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
一、把和谐的师生关系带进课堂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克服师源性伤害,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反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要受到压抑。
教师对学生抱有期望,并且通过态度、表情与行为等方式将期望传给学生,学生就会受到鼓舞,从而更加信赖教师,给教师以积极的反馈。
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精神的首要条件。
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不愉快的心情带进课堂。
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当教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要时刻不忘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不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使学生望而生畏。
教师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
教师要把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应做到:①把“问”的权力还给学生;彻底改变教师“问”学生“答”。
把课堂变成学生好“问”爱“问”的场所。
②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课堂45分钟既是教师教学时间,也是学生的学习时间。
这一段时间是有限的,教师用多了,学生就用少了。
在传统的教学中“满堂灌”“一言谈”是非常普遍的,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就不可能很好进行,因此教师必须克服和改变这一现象,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夕
/‘
、
教苑 时 空 ・ 教研经纬
以学 生为 主体 , 把 学 习的主 动权 交给 学 生
北 京密云县 第二 小 学( 1 0 1 5 0 0 ) 周 学英
教育 的 目的是促 进人 的发展 。在 我们 的数学 教学 中更 是如 此 , 必 须把学 生的发 展放 在首 位 , 引导 和帮 助学生 建立
数学 学 习应该 是一种 有意义 的 、 有价 值 的活动 。 在这 个 活动 中首 先需 要有 能促使 学生 学 习的 内驱 力 ,学 生有 了学 习的愿望 和需 要 ,才会在 内心 产生 一种 不可抗拒 的 心理 力 量 ,这种 力量会 极大 地推 动学生 积极 主动 地去 参与学 习活 动, 去探 索数 学 。 作 为教 师应该 做 的是对学 生这 种欲 望的激 励 与唤醒 , 并能促 使他 们保 持更长 时 间的学 习热 情 。 为 了满 足学 生 学 习 的需 要 , 达 成他 们 的愿 望 , 在 教学 中 , 耍结 合 学 生 的 年龄 、 心理 特 点 , 联 系他 们 的生 活经 验 , 从 已有 的知 识
经 验 出发 , 精心 设计富 有情 趣的 数学教 学活 动 , 使 学 生 在 周
能很 好地 应用 。 因此 在教 学实践 中 , 笔 者始 终坚持 以学生 为
主, 把 学 习的 主动 权还 给 学生 , 让学 生 眼 、 脑、 口、 手 等 多种
感官 参 与学 习过 程 , 主动 进行 尝试 操 作 、 观 察 思考 、 交流 质 疑等 探索 活动 , 从而 亲 自发现数 学 中的本 质规律 , 探 究 出潜 在的 奥秘 ,因为 学生 自主获 取知 识后 的成功喜 悦是 无法 用
现 。同时 , 也有利 于培 养学 生的创 新思 维和创 新意 识 。
教师是引导者
教师是引导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老师讲40分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40分钟要指导学生读书不容易,老师应该在40分钟里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孩子学习的能力,激发他们学得有效,学得充实。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强调的是“自读自悟”。
新大纲也指出,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教师只是引导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如一读课文时,老师明确目标,学生除了读通课文,还要思考雨点儿是从哪里落下来的。
二读,识记生字的同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让学生有目的地读书,做到“自读自悟”。
生读书不容易,老师应该在40分钟里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孩子学习的能力,激发他们学得有效,学得充实。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强调的是“自读自悟”。
新大纲也指出,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教师只是引导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如一读课文时,老师明确目标,学生除了读通课文,还要思考雨点儿是从哪里落下来的。
二读,识记生字的同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让学生有目的地读书,做到“自读自悟”。
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数学2013·12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
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更是如此,必须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方式,让学生在愉悦、宽松的氛围中主动积极地学习。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从思想上承认和尊重学生,把他们当作学习的主人,同时还要把学生们的主体性意识激发出来,让他们乐于参与活动,教师要能真正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索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首先需要有能促使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有了学习的愿望和需要,才会在内心产生一种不可抗拒的心理力量,这种力量会极大地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学习活动,去探索数学。
作为教师应该做的是对学生这种欲望的激励与唤醒,并能促使他们保持更长时间的学习热情。
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达成他们的愿望,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联系他们的生活经验,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精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从而轻松地理解数学,学得自然、学得轻松。
例如,笔者在教学《小数的大小比较》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出发,先创设了一个热烈的校运会场面,播放了一个个运动场景,之后把镜头停留在运动员跳远的激烈场面上,让学生根据运动员每次跳的结果,读出他们的成绩,同时把两个运动员的成绩列表显示在屏幕上。
当学生正沉浸在愉悦的情境中时,笔者提了一个问题:“如果让你当裁判员,你能告诉大家这两个运动员哪一个运动员的有效成绩好?为什么?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这时学习“小数比较大小”已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
要想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就要主动去探求问题解决的方法,从而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这堂课在引入阶段创设了问题情境,营造了主动探究的氛围,促使学生的观念、认知要求达到一个更高水平上的平衡。
有效沟通了生活与数学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思维之间的联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中,并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主探求,使数学学习更有价值,探究的过程就是一种知识再创造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
我对《大纲》的认识归纳起来是三句话:培养能力是重点;搞好自学是关键;狠抓作文破难关。
主动权语文自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b84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079-02
1语文是工具,掌握工具必须具备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在学懂语文知识的前提下,以培养能力为重点。
过去的语文教学老师只看着卷面成绩,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
我感到:语文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工具”;语文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车间”;语言文字是车间加工产品的“零件”。
为了确保“产品”的合格,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教学原则:上每节课前一定根据教材特点和单元重点明确:给学生为什么知识,训练什么能力及怎样训练。
我培养、提高学生能力的路子是:教师引导,提示规律、辅导探索、放手实践、抓住不放、反复训练。
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为了走出长期以来老师“扶一扶”学生“走一走”,老师“不扶”学生“不走”的识字教学误区。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训练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让学生取得识字的主动权:首先我让同学们过汉语拼音关;然后在新学期伊始专门上好两至三节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理论课。
讲汉字的特点规律,讲自学汉字的方法,并进行具体辅导。
我把识字方法归纳为六个字:点(点出生字)、读(读准字音)、记(记住音、形特点)、查(利用工具书查字义)、写(连词端正书写)、默(自己默出所学生字)。
经过一段独立性学习。
学生完全养成习惯,不仅每篇课文中的生字学生完全掌握,就连课外阅读中发现的生字,学生也主动学习掌握。
学生掌握了识字能力,学习兴趣高了,看书、作文的能力也相应提高。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项细致、复杂而艰巨的教学任务。
这里仅就在课堂教学中,怎样阅读能力浅谈一些做法。
以《珍贵的教科书》为例。
这是一篇记事为主的记叙文。
学生在阅读中经常遇见,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有教育意义的事,需要记叙下来。
因此,我在备课时不仅确定在字、词、句、章方面要传授哪些知识,而且把培养阅读和写作这类记叙文的能力作为教学和重点。
正如《大纲》上所说:“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和作文。
”
那么怎样培养呢?我反复阅读、研究、思考找出这类记叙文的特点和规律,简略归纳为两点:1.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明白。
2.在记叙过程时,要把重要的场面、中心话语写具体生动。
教学时,揭示以上规律,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按以上两点自学,边阅读、边思考、边讨论,只用了一堂课,使学生既清楚、明白、深刻懂得了这篇文章,受到了教育,学到了知识,又初步培养了学生阅读和写作这类记叙文的
能力。
接着,我又用了一课时,叫学生根据老师归纳的两条规律,试分析“习作选”上的同类文章。
由于学生手中有了“工具”,独立实践很快就把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搞清楚了。
我又设计了短文练习进一步培养和检查学生的能力窨提高如何,短文的题目是:“记一次自己深受教育的事”。
作业效果较好。
学生应具备的阅读能力是多种多样的。
我根据不同的课文,培养学生的不同能力,充分发挥课文应有作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学习《黄继光》、《小珊迪》就重点培训学生有详有略,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记叙事情经过的能力;学习《颐和园》就重点培训学生先总述后分述再总结的能力;学习《三味书屋》就重点培训学生按不同空间方位描述事情的能力;学习诗歌、古诗就培训学生的朗读及欣赏诗句的能力……这样抓住不放,积少成多、学生的能力一堂课一堂地逐渐形成技能。
教学的实践,使我尝到了重视培养学生能力的甜头,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从一堂课中增长知识:识字能力、阅读的能力、写作的能力。
慢慢“入了门”、“上了路”有了自己皖,独立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了学习的主人。
2语文是工具,亲自使用工具,才能掌握好工具。
所以,语文教学要提高效果,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的能力从何而来?不是当“观众”看来的,也不是当“听众”听来的。
同任何事件一样,能力是从实践中来的。
勤于实践,能力必强。
我常想:几个月能培养出一名熟练的汽车司机,二、三年能
培养出一我优秀的飞行员,就在于他们学了知识后天天实践。
小学生学好语文必须勤于实践,这个“实践”就是“自学”。
所以,我们语文老师不要总是“抱”着学生走,生怕学生摔倒了;也不要把课文“嚼”得太烂,尽让学生吃米糊,久而久之消化能力就会逐步退化了。
我给自己订了一个教学原则:给自学让路;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决不独霸课堂教学时间,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
具体培养自学能力和习惯的路子是:
第一步:读文、点字、查字、认字、写字。
第二步:读文、思考、分层分段、写大意。
第三步:读文、划重点的字、词、句,提出不懂的问题,写出文章中心。
第四步:读文、背好词好句好段至全文,抄写好的句、节、段、创造性讲述课文内容;最后运用课文中所学的写作方法,写自己生活中可写的事情。
自学的四个步骤,二十字的自学方法,开学初主教给学生,以便学生按法自学。
由于开展了自学,不仅提高了学习语文的能力,而且逐渐形成了:“主动学、动脑思、学踏实、学方法、勤实践、好又精”的良好学风。
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必须抓好作文教学,突破这一难关,培养写作能力。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字、词、句、
篇的综合训练,教师感到难,学生更感到难,只有突破这一难关,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为了突破这一难关,我给自己的作文教学定了“两紧”、“两多”、“一改”的教学原则。
“两紧”是:紧密联系阅读联系阅读教材;紧密联系实际生活。
“两多”是多读、写写。
“一改”是改革指导和批改的方法。
紧密联系阅读联系教材,紧密联系实际生活。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每篇课文都有是学生的范文,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思想,用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但这只是纸中谈兵,要把知识化为能力非多写不可。
我教完一篇有特色的课文,就要求同学们进行一次小练笔,运用所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练习。
例如:学了《颐和园》一课,就写自己去过的公园或自己的校园;学了《三味书屋》就写“我们的教室”仍要求用方位顺序来写。
学生既熟悉课室,加之有范文为例,因此写起来得心应手。
又如:学了《劳动最有滋味》一课,我设计了《我学会**》。
这样的练习既是仿写的练习又是劳动后心灵感受的真实体会,同时更加深了思想教育。
再如《小珊迪》、《黄继光》、《种子》等课文都是通过具体事例写好人物形象的优秀范文。
阅读后,我设计了“记两件小事”的写作训练。
要求第一件事一定用对话形式写实际生活中的一件事,第二件事一定用描写环境、动作、神态及人物语言的方法写出人物品质,但选材一定要真实。
结果学生写出了内容丰富、生动的好文章。
多读、多写
要提高写作能力,必须多读多写。
这是有效的经验。
在教学中我为同学创造多读多写的条件,促进其能力提高。
多读:1.我在班级办了个“小图书馆”有多种儿童读物,供大家课余时间阅读,并鼓励大家摘抄好的词、句、节;充分利用每周五班去校图书馆阅览时间,帮助他们找好书、看好书;节假除了要求他们多注意在大街、小巷、家里耳闻目睹的新鲜事,还要求用一小时时间读各种类型的书籍;从天文、地理到花草、鸟禽;从历史人物到现代英雄等等。
使用权他们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增长了知识。
2.每星期抽一、二节语文课,由老师或同学介绍一两篇好文章,师生共同细细欣赏。
从而达到:学写作方法,品好词好句,练写作能力目的。
多写:笔勤出好文。
我们班坚持每周两篇小作,两周一篇大作,有的同学还坚持写日记。
这样,每周动三次笔进行写作练习,思路会开、笔头会活、文章会精。
改革指导和批改作文的方法。
写作量一大,指导和批改作文的方法一定要改革。
我的方法是:一是亲自“下水”二是认真记录;三是面批面改;四是加强评讲。
亲自“下水”:教师跟学生一起作文,是无声的战鼓,最能激励、启发学生。
同时能发现写作时,可运用哪些学生学过的知识技能加以指导;能发现写作时的重、难点加以帮助。
认真记录:学生初稿我都认真记录下优缺点,便于面批,评讲时
用。
当面批改:为了使批改更有效,我见缝插针,挤出每堂下课十分钟,面批一、二人,中午上课前面批五、六人,两天就可面批二分之一,且批改效果好。
加强评讲:(1)读好的例文;(2)找出病句、病节抄在小黑板上,全班同学当“小医生”为其“治病”。
(3)学生互相评阅。
除了上述所说,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还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知识实际出发,这样学生才能写出体会最深、感情最真的精品。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既“解放”了老师,又“救活”了学生,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