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主体性教育思想已逐步被教育工作者接受,主体性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要求教育者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主体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和积极实践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学生主体主动权

传统的课堂教学大都是“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模式。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这种形式教育下的学生缺乏个性和创造性,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学生很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现代教育则是以人为本,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客体为主体,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还学生以真正的主体地位呢?

一、创设民主的学习氛围,把“学习”还给学生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

者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学生能自己做的事教师不能代劳.教师的主要任务应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例如在学习同类项概念时,我针对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找同类项朋友”的游戏。具体做法是这样的:把事先准备好的配组同类项卡片发给每个学生,一个同学找到自己的同类项朋友后,被“挤”出座位的另一个学生再去找自己的同类项朋友,比一比谁找得既快又准。这种生动的形式和有趣的方法能使学生充分活动,学习兴趣大增,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确定同类项的方法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二、巧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把“兴趣”还给学生。

某些学生不想学习或讨厌学习,是因为他们觉得学习枯燥无味,认为学习数学就是把那些公式、定理、法则和解题规律记熟,然后反反复复地做题.新教材的内容编排切实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我们身边的数学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列举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素材和形象的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经常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学习上要及时总结表彰,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

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要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乐学、愿学、想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值得为学习而勤奋,不会有一点苦的感觉.

例如在学习“实践与探索”中的储蓄问题时,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到本镇的几家银行去调查有关不同种类储蓄的利率问题.教学中,让每个学生先展示自己所到银行收集到的各种各样有关储蓄的信息,然后再按每四人一组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编写有关储蓄的应用题,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全班学生相互讨论、合作攻关,最后选派一些小组的代表作总结发言,老师点评,对做得较好的同学进行表扬.通过这样教学,学生在愉快中学到了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新教材中编排的有关内容,如“地砖的铺设”、“图标的收集”、“打折销售”等等,教师都可以充分利用,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诱导学生自主探究,把“思考”还给学生

自主探究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自己独立探索和发现,从而获取知识的过程。把学习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是新课程教学理念下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中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能使学生经历猜测、验证、解释、应用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

究意识。在教学中,只要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就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思考。

例如“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节的教学,我先复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然后提问:我们如何利用已有的三角形知识来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和问题?学生经过讨论不难得出:(1)想办法把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2)具体转化方法采用添线来分割多边形,使之成为若干个三角形.在此基础上,我继续提问:(1)你们有哪些具体的分割方法(从一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从一边上任一点出发连不相邻的顶点、从多边形内任一点出发连各顶点等)呢?(2)从一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可以有多少条?那么一个多边形一共应有多少条对角线?(3)根据对角线的条数你能确定是几边形吗?(4)你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通过学生思考探索,他们总结出许多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方法,还因势利导探索多边形对角线的有关知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引入竞争机制,把“自主”还给学生

竞争机制的适时引入,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主动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呈现出主动学习的良好局面。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竞争的方法激活课堂,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竞争。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先让学生回忆起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再让学生利用准备好的钉子板、各种三角形、量角器等工具,用活动的形式,进行小组合作,验证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和是否等于180°,

并比一比哪组用的时间少,想的方法多。对第一个想出有突破性验证方法的学生,给予表扬。此时,教师将自主、探究交给学生,学生们齐心协力、积极思维,个个为小组争荣誉而积极探究。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列举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法,从而证实出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和是否等于180°。可见,这是一次成功的亲身体验。思考不再是苦恼的事情,而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体验,一份激动人心的快乐。

总之,我觉得:作为教师,我们应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正在逐步成为自己学习活动主体的积极对象,把自身的主导作用落实到让学生主动学习上,使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注意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灵活运用丰富有趣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积极性,那么学生就会愿学、爱学、乐学、会学、善学,真正做课堂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吴宪芳. 中学数学教学概论.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5

[2] 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 张楚廷. 数学文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4] 王庆人. 数学家谈数学本质.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5] 欧阳维诚. 文学中的数学.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8

[6] 皮连生. 学与教的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7] 袁贤琼.优化和发展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认识与实践.中学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