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政务公开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浅议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议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问题及对策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当代许多国家和地区正在普遍推行的一项制度。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起始于北欧国家的瑞典,早在1766年就制定了《出版自由法》,其中最主要的条款就是“公开所有非涉密的公共文件”,以此作为防止公务员违反法律、滥用职权的手段。
美国于1967年颁布《信息自由法》,是世界上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最为发达的国家。
二十世纪下半叶建立以信息公开法为核心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趋势。
目前,全世界至少有40多个国家已经制定了专门的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法律。
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历程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是近现代发展起来的制度形态,它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时期。
1954年9月,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政府信息公开最早在法律中的体现。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提高领导机关活动的开放程度,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但当时付诸实践比较少。
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文件都明确地提出和强调要推行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
1998年政府信息公开作为研究机构课题立项。
2002年10月广州市颁布了《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对政府信息公开做出了明确规定,率先提出了政府信息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
2003年1月1日起,这个地方性行政法规正式实施。
这是我国第一部地方政府信息公开规章,在中国信息公开立法史上有先驱者的地位。
2007年1月17日,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条例》的实施,为实行信息公开提供了法律依据,填补了信息公开制度的一大法律空白,是新中国第一部将政府置于阳光下的专门法规。
可以看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地方先行,后全国推进。
二、我国实行政府信息公开的重大意义1.政府信息公开是保障公民知情权,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试析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困境及措施
试析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困境及措施一、前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也有了一定提高,他们对政府信息的知情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制度还有待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信息公开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困境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以进一步促进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政府信息概述.我国相关学者认为,政府信息指的是政府机关所掌握的以纸质、磁盘、磁带、胶卷以及其它电子存储材料等载体所反映的关于社会管理、经济、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表明,政府信息的特征有:(1)行政机关是主体;(2)和职责的履行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3)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保存或记录。
三、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一)有利于构建服务政府.政府新管理观念的核心内容就是政府服务观念的树立是。
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以民本位、社会为本位的理念为指导,在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众的意志建立起来的以为公众服务为宗旨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
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部门及行政人员树立起法治、平等、以人为本的行政理念。
(二)有利于构建阳光政府.政府的行政行为应当公正透明,公众拥有对政府信息知情的权权,这也是阳光政府最基本的内涵。
政府信息公开就本身来说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通过公开政府信息可以加强对政府的监督,使国家权力不易被滥用,保证行政部门的公正和廉洁。
一个法治的国家只有加大政府信息的公开程度,才能促进政治的廉洁,才能使公众的权利得到可靠的保障。
从表面来看,政府信息公开似乎弱化了政府的行政控制权,但作为一种监督制约机制,它实际上提高了政府的控制力。
政府信息公开已经成为防治腐败的重要举措。
(三)有利于公民提高知情权.政府信息公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
要使公众真正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就必须保证公众有参与社会活动权利。
浅谈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有助于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对转变政府职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文章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作了初步分析,在找出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现状;对策一、政府信息公开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政府信息公开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
市场经济要求行政决策更加民主、透明。
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有助于打破信息资源垄断,降低经济活动运行成本;有助于遏制腐败,维护市场竞争活动的公平、公正;有助于行政决策的科学民主,避免因决策失误导致在经济发展中付出巨大代价。
(二)政府信息公开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服务型政府是集法治、透明、高效和低成本于一体的现代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形成开放、透明的政府形象,杜绝“暗箱操作”和权力滥用行为;有利于消除官僚作风、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信息低成本、大范围传播,以简单高效的方式达到行政管理的目的。
(三)政府信息公开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方式政府信息公开是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方式。
一方面,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要求政府把决策变成集思广益的过程,从而做到趋利避害。
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提高,对政府信息有了更高的要求。
政府信息公开有助于公众在深入了解、有效参与的基础上,正确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二、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一)取得的成就1.制度建设初见成效,信息公开有法可依目前,中央各部委、31个省级政府均已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的管理制度。
一些具体制度也在不断落实中,例如: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较为全面的法律、法规公告体系、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重大事项听证制度等。
此外,《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首次从法律上对政府信息公开做了明确规定,并确立了公开、平等、服务、便民等一系列重要原则。
2.电子政务提高效率,信息公开方便快捷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政府部门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依靠信息技术,政府门户网站不断增多,发布大量用于社会共享的信息,已成为承载政府信息公开的主流载体和窗口。
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内容摘要】政务公开作为一项预防、抑制腐败,保障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制度,是和谐社会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地各部门在政务公开工作还存在种种问题,总体情况离民主、公开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
本文围绕政务公开工作进行了广泛调研,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从加强宣传、完善制度、严格考核奖惩等方面,对进一步加强党务公开工作进行研究。
【关键词】政务公开工作机制监督管理责任追究政务公开作为现代民主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对于预防、抑制腐败,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推进依法行政和民主政治建设,增强办事透明度,促进政府转变作风、提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有着重要作用。
从近年推行政务公开的情况来看,政务公开虽然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广大民众对民主日益迫切的愿望产生矛盾。
现从当前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入手,就如何加强政务公开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当前政务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政务公开不及时按政务公开制度的要求,常年性工作每季度公开一次;阶段性工作在完成后半个月内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重要事项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涉及财务方面的事项至少每半年公布一次。
但是有些单位政务公开栏内的公开内容却长时间得不到更新。
公开不及时、不经常的现象比较普遍。
(二)政务公开重点不突出把干部群众最关心、最想了解的事项公开出来,是政务公开的最基本要求,但有些部门的公开栏却“王顾左右而言他”,把公开栏设计得花里花俏,以“政策法规”、“办事程序”、“行为规范”支撑门面,实际内容不但少,而且还是无关痛痒的问题,对于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却遮遮掩掩,轻描淡写,甚至有的公开栏只公开成绩不公开存在问题,成为有关部门的“政绩栏”。
(三)政务公开内容不具体政务公开的目的意义在于让干部群众了解政务,提高参政议政、当家做主的意识,对政务活动进行有效监督。
当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当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2008年5月1日,以建设“阳光政府”、保障公民知情权为宗旨的、被称为“阳光法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最大的亮点,是将信息公开变成了政府的法定义务。
这一根本转折显示了中国打造“阳光政府”的勇气,是继《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之后政府改革的“第三次重大革命”。
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政府信息公开是阳光行政的应有之举,是政治文明的具体表现,是现代社会政府的责任。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个地区行政效率的高低已成为该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是树立行政机关透明、开放、清廉的良好形象,加快国际化、市场化进程,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但在当前政府部门实际运行过程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显得苍白而无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亟待提高。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还是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各级政府和领导重视程度不高。
从总体上看,我国只是基本建立起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框架,多数部门信息公开仍停留在浅表层面。
由于主要领导认识程度的差异,各地、各部门的信息公开的状况也不平衡。
由于我国的信息长期处于为政府所垄断的现状,注定了信息公开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就取得大的突破。
在很多官员眼中,政府信息是一种公共资源,更是权力的象征,对这一公共资源的分配则往往能变现为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
“公开越多,做事会越难”,这种思维还停留在管制型政府的水平上,不符合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
2、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阻碍信息畅通的误区。
当前,在确保政务信息畅通中还存在着三个误区,这同样成为了条例实施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误区一,随意扩大政府文件保密范围。
很多政府部门在制定和印发文件的时候,出于谨慎,常常会有意扩大保密的范围,把一些不应当确定为秘密的事项确定为秘密事项。
误区二,重形式轻内容。
随着政务信息公开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大趋势,一些政府部门在政务信息公开中,被动地进行政务信息公开。
机构编制政务公开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5篇
机构编制政务公开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5篇第一篇:机构编制政务公开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机构编制政务公开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省委、省政府决定推行机构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充分说明党委政府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高度重视。
推进机构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是促使机构编制管理由封闭管理向开放管理转变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社会各界加强对机构编制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提高社会公共资源使用效益,降低行政资源运行成本,在机构编制管理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当前摆在机构编制部门的首要任务是加强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研究,确保政务公开工作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本文试就政务公开工作作一些探索性思考。
一、编制政务公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目前,编制政务公开已试运行一定时间。
这是我省首开机构编制情况对外公开的先河,打破了机构编制管理上的神秘色彩,为人民群众交口称赞,从某种意义上说,进一步推动了机构编制管理的进步。
但就编制政务公开现状分析而言,一是现行公开方式按照机构设置构成要素进行公示公告,公示内容相对单一,没有全面反映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本来面貌;二是编制政务公开只是编制管理结果的公开。
当前,虽然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取得突破性地进展,但影响政务公开工作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还是人的因素,编制政务公开离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有一定差距。
群众对机构编制信息具有强烈的需求欲,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供给。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有四个方面:(一)从理论层面来看,政务公开理论支持体系建设不成熟。
众所周知,一切成功的实践源于科学理论的指导,而编制政务公开实践相对超前,理论发展相对滞后,因而编制政务公开缺乏科学地、系统地理论指导,不可避免地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从法规层面来看,政务公开法规支持体系建设不完善。
一是编制政务公开缺乏监督依据。
人们常说“编制就是法律”,而长期以来对于机构编制管理而言,没有形成一部较为完善的机构编制管理法规,机构编制管理仍是以“人治”管理为主。
而推行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的初衷是接受社会监督,那么社会各界以什么标准来评判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正性。
当前政务公开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政务公开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当前政务公开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政务公开,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体现。
是深化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是提升行政管理竞争力和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安排部署下,各级政府部门在政务公开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推动了“高效、廉洁、务实”政府的建立,提高了各级政府的诚信度。
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政务公开工作在各地各部门的开展不平衡,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离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向深层次发展,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工作质量和水平,最大限度把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是今后政务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存在的问题1、该公开的不公开,对上欺骗对下蒙蔽。
有些单位或部门钻国家政策的空子,骗取国家资金为部门或他人谋利益。
比如前几年新闻媒体暴光的埠平骗取的扶贫资金的问题,还有其他地方以农业开发为由,骗取国家款项,使人民群众全然不晓,既得不到实惠,更谈不上监督。
2、重表面内容,轻实质问题。
一是公开的内容不够深,表面事项公开多,深层次的内容公开少,甚至不公开。
如在财务上,只公开几个大数据,不公开具体收入和支出项目,在具体问题上遮遮掩掩,使人如雾里看花;二是公开的内容不全面,表面上“公平、公正、公开”,实际上暗箱操作,比如工程招投标、职称评聘、干部提拔、公务员考试录用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事后公开多,事前、事中公开少。
3、重临时应付,轻长期坚持。
一是平时不认真公开,上级来检查时就大忙一阵,过后一年半载不见翻新;二是公开资料管理不够规范,未装订成册、立卷归档,对政务公开的内容无据可查,从而失去了应有的监督制约功能。
4、公开形式单一,达不到应有的监督效果。
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内容摘要】政务公开作为一项预防、抑制腐败,保障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制度,是和谐社会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地各部门在政务公开工作还存在种种问题,总体情况离民主、公开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
本文围绕政务公开工作进行了广泛调研,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从加强宣传、完善制度、严格考核奖惩等方面,对进一步加强党务公开工作进行研究。
【关键词】政务公开工作机制监督管理责任追究政务公开作为现代民主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对于预防、抑制腐败,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推进依法行政和民主政治建设,增强办事透明度,促进政府转变作风、提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有着重要作用。
从近年推行政务公开的情况来看,政务公开虽然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广大民众对民主日益迫切的愿望产生矛盾。
现从当前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入手,就如何加强政务公开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当前政务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政务公开不及时按政务公开制度的要求,常年性工作每季度公开一次;阶段性工作在完成后半个月内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重要事项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涉及财务方面的事项至少每半年公布一次。
但是有些单位政务公开栏内的公开内容却长时间得不到更新。
公开不及时、不经常的现象比较普遍。
(二)政务公开重点不突出把干部群众最关心、最想了解的事项公开出来,是政务公开的最基本要求,但有些部门的公开栏却“王顾左右而言他”,把公开栏设计得花里花俏,以“政策法规”、“办事程序”、“行为规范”支撑门面,实际内容不但少,而且还是无关痛痒的问题,对于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却遮遮掩掩,轻描淡写,甚至有的公开栏只公开成绩不公开存在问题,成为有关部门的“政绩栏”。
(三)政务公开内容不具体政务公开的目的意义在于让干部群众了解政务,提高参政议政、当家做主的意识,对政务活动进行有效监督。
政务公开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政务公开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问题
1、政务公开内容不全面。
政府部门在公开政务信息时,缺乏全面性,没有把政府的决策、规划、政策、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全面公开,导致公众无法全面了解政府工作。
2、公开信息不及时。
政府部门在公开政务信息时,缺乏及时性,政府的决策、规划、政
策等信息发布时间跟不上实际,导致公众无法及时了解政府工作。
3、公开信息不准确。
政府部门在公开政务信息时,缺乏准确性,政府的决策、规划、政
策等信息发布不够准确,导致公众无法准确了解政府工作。
二、整改措施
1、加强政务公开内容的全面性。
政府部门应该把政府的决策、规划、政策、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全面公开,使公众能够全面了解政府工作。
2、提高政务公开信息的及时性。
政府部门应该及时公布政府的决策、规划、政策等信息,使公众能够及时了解政府工作。
3、保证政务公开信息的准确性。
政府部门应该准确公布政府的决策、规划、政策等信息,使公众能够准确了解政府工作。
4、加强政务公开的宣传推广。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政务公开的宣传推广力度,让公众能够
更加了解政府工作,更加参与政府工作,更加参与政府决策。
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一、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1信息公开不及时政务公开是指政府部门依法公开政府信息、政务信息和公共服务信息的一种公开制度。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政府部门在信息公开方面存在不及时的情况。
有些重要信息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公开,导致信息不对称,影响了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和参与。
1.2信息公开不全面另外,政府部门在信息公开方面还存在不全面的情况。
有些重要信息被隐瞒或者删除,导致公众无法获取到完整的信息。
这种情况也严重影响了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1.3信息公开不透明一些信息公开方式不透明也是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有些政府部门对信息的公开方式不够透明,不遵循规定的公开程序,缺乏公开透明度,导致公众对政府的不满和抱怨。
1.4信息公开不便民信息公开工作还存在不便民的问题。
有些政府信息公开评台不够便捷,难以为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渠道,不利于公众对政务信息的了解和参与。
二、政务公开工作的改进情况2.1强化信息公开意识针对上述问题,政府部门应加强信息公开意识,认识到信息公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信息公开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信息公开意识,促使他们把信息公开工作作为责任来承担,使得信息公开工作能够得到重视和保障。
2.2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另外,政府部门还需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强化信息公开的程序化、制度化,确保信息能够依法依规及时、全面地公开。
通过建立健全的信息公开制度,以及规范的信息公开程序,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和便民性。
2.3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政府部门还需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积极公开政府工作中的重要信息和重要决策,及时公开政府政策、财政预算等重要信息,让公众了解政府工作、监督政府行为。
2.4优化信息公开渠道政府部门还需优化信息公开渠道,建设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公开评台,以满足公众对政府信息获取的需求,使信息公开更具便民性,增强公众参与度。
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内容提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入开展,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设高效廉洁的政府,而政务公开対建设高效廉洁政府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以山西省教育厅为例,对山西省教育厅政务公开的形式原则进行描述,并指出山西省教育厅政务公开的成就与问题,并提出新时代背景下改善山西省教育厅政务公开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政务公开成就与问题方法和对策近几来,山西省教育厅为了深入推进厅机关政务建设,增加公开办事透明度,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根据省政府的有关规定,山西省教育厅于2008年3月28日特修订《山西省教育厅政务公开制度》。
一、政务公开的发展历史1988年,河北省藁城市在全国首创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结果、接受群众监督,河北省海兴县在学习藁城市经验的基础上,在内容和形式上逐步趋向规范化。
中央纪委专门就藁城市、海兴县的经验发了通报,进行推广,一些省区市纷纷在本地加以推广。
十三届四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后,推行政务公开提上了议事日程。
1996年中央纪委明确提出,要实行政务公开制度。
1997年中央纪委再次提出要继续推行政务公开制度。
此后,政务公开逐步进入推广阶段。
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对推行政务公开提出了明确要求。
十五大报告指出:“城乡基层政权机关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都要健全民主选举制度,实行政务和财务公开。
”党的十六大明确要求“要认真推行政务公开制度”。
中央纪委先后多次在全会上对政务公开工作作出部署,并在2000年7月召开的全国乡镇政务公开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上,对乡镇政务公开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
2000年12月,419游戏频道、419恋爱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在全国乡镇政权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通知》,明确了在乡(镇)推行政务公开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并对县(市)政务公开提出要求。
目前,全国政务公开工作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
当前政务公开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公文 2008
当前政务公开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公文 2008-12-30 11:44:27 阅读6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一、当前政务公开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近几年参加我局政务公开工作,外出调研和多方面查询资料,笔者认为,当前政务公开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个别单位对政务公开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个别单位不太重视政务公开工作,没能从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去认识政务公开工作;有的甚至认为政务公开仅仅是办公室打出来往墙上一挂的简单事。
因此,在政务公开工作上表现出不主动、不积极,避重就轻,简单应付,流于形式。
二是个别单位对政务公开工作缺乏持续性。
个别单位部门临到全县考核或是纪检委检查时,才按要求便简单地抓一抓;检查一过便没有了动力,甚至认为不用再抓了。
个别单位政务公开的形式普遍比较单一,只是将一些行政职责、办事程序仅在办公场所设立公开栏,在公开内容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抽象、过时等现象,偏重公布最终结果,而对决策前和决策过程中的信息公布较少。
还有个别部门只公开不得不公开的、大家都知道的事项,把有可能影响部门利益的事项加以回避,或者只公开一些程序性要求,回避实质性事项。
这样既不能满足广大群众及时参与政府事务的要求,也不利于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三是公开的重点不突出,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有的单位没有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制定出相应的工作细则,只是照搬照抄上级文件的条条框框,甚至没有公开具体内容。
有的对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避重就轻,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敏感问题和关键部位没有公开。
有的部门公开的重点不突出,眉毛胡子一起抓,工作起来不得要领。
个别部门没有建立健全监督组织,没有建立起与政务公开相适应的内部监督制度,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此外,有的单位和部门借政务公开评功摆好,“政务公开“变成了“政绩公开”,“政务公开栏”变成了“政绩光荣榜”,而对群众关心的公共事务的决策依据、决策过程闭口不谈,尤其回避工作中的失误和不足。
当前我国行政信息公开的现实困境及出路
20 4 ( ) 9. 0 下
{占 ; 轧会 J
当 前 我 国行 政 信 息 公 开 l 现 宾 困 境 及 幽 路 ; 『
苏
摘 要
的措 施 。
玉
本文拟 从行 政信 息公 开的要 义 出发 , 分析 我 国行政信 息公 开的现 实 困境 , 出完善我 国行政 信 息公开 制度应 采取 提
题。
确赋予申请人信息权或者知情权 , 可以协调信息公开立法与其他法律 的关系, 减少法律适用中的矛盾和冲突; 最后 , 法律可以规定对 国家工
长期 以来, 中国存在这样 的怪 圈: 在 若将非国家秘密定为国家秘 密, 定密人无法律责任; 若国家秘密没有及时定密 , 则是严重 的失职。 这就造成定密人员 “ 宁滥勿缺” 的定密思维, 给滥用保密权力、 压制信 息公开提供了制度上的可能,不可避免地造成国家秘密范围的扩大 化, 也造成信息公开范 围的无法界定 。因此, 应当将保密法的修改与 完善信息公开法结合起来 , 在法制层面上妥善处理好信息公开与保密 的 关系 。
、
行 政 信 息 公开 的法 治 要 义
( ) 一 行政信息公开有利于建设 社会主 义政治文明 行政信息公开, 为行政机关与公众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 有 利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 。 ( ) 助 于 完善 行 政 问责 制 度 二 有
三、 当前 我 国 行政 信 息 公 开 的对 策 分析 ( ) 变观念 意识 , 高对 行政 信 息公 开 制度 的认 识 一 转 提
行政信 息公 开 困境 出路
关键 词
中图分 类号 : 6 D3
一
局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局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局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科技的普及,政务公开逐渐成为了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政府机构与民众之间的沟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局政务公开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给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带来不利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局政务公开工作时,我们需要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解决它们。
一、局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 制度不健全在某些局政务公开工作中,制度并不完善,存在一些基本的缺陷。
比如说,一些部门没有建立政务公开的网站或平台,信息无法及时传递给民众,也不能快速地响应民众的需求。
同时,这些部门在政务公开方面也没有明确的行动计划,从而失去了保障政务公开执行的有效手段。
2. 信息披露不及时对于局政务公开工作的另一个问题是信息披露不及时,或者是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
因此许多信息是滞后的、不完整的或者无法确定的。
这给民众带来不便,让民众怀疑政府的透明度,从而降低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3. 社会监督不力在某些局政务公开工作中,社会监督机制并不健全,包括监督者不够多或者不够有力,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由于政府与社会的互动不充分,社会的监督机制也不能够完全地发挥作用,从而导致可能的问题没有及时地被发现和解决。
二、如何解决局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 加强制度建设面对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我们应该加强政府工作人员的政务公开意识培训,同时,加强制度建设,明确政务公开工作的职责、权限和必要程序,保证政务公开工作的顺畅执行。
积极探索新的政务公开模式,充分运用督查检查和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从而提高政务公开的全面性和实效性。
2. 加强信息披露加强信息披露是局政务公开工作中必须做出的重要改进。
政府应该大力推广信息公开,相应的,政府机构要保证政务公开信息发布的及时、全面性,将更好地展示政府工作,提升政府透明度,增强民众对政府工作的信任。
3. 建立监督机制为了提高政务公开的透明度,我们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督机制。
政务公开推进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务公开推进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政务公开既是推进机关法制建设,促进依法行政的基础性要求, 也是建设服务型机关,促进和谐社会的内在需求,更是强化外部监督,提升机关政风效能的现实途径。
2008 年5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始实施,已经过去了2年多时间,政务公开工作大致推进到何种程度?一、我市政务公开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从我市政务公开的情况来看,目前我市已经全部开通了政务公开网,且已覆盖到了各县(市、区)及市直各单位,政务公开的平台搭建基本完成。
今年,随着政务公开深化年活动的开展,职权目录、人事录用、财务预决算方面政务公开办也加大了督促力度,并列入了全市效能考核之中,从效果来看,成效比较明显,空栏目、无更新的情况已经基本消失。
但是,政务公开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不可忽视,主要体现在:1、信息数量不够,达不到基本要求的单位仍然很多。
从上半年纳入政府信息公开考评二、三类市直单位信息发布情况看,二类单位13个有4个单位平均数不达标,三类单位13个有8个不达标,平均数量几乎占到50%。
2、更新速度不快,信息的有效性得不到保障。
很多单位的政务公开都处于半月一更或一月一更的状态,单月零公开的单位有5个,按照要求,政务信息有效期为三个星期,很多信息在发布时就已经属于过时信息。
3、信息质量不高,避实就虚情况仍然突出。
目前各部门信息大多为“政务动态”、“会议通知”“政策法规”、“办事程序”等方面内容,真正涉及人、财、物、行政执法自由裁量,工程招标等群众普遍关注的重要信息比重少,甚至出现过拿领导讲话来公开的情况。
4、考核制度不健全,工作人员热情不高。
虽然我市出台了一个考核标准,并将政务公开工作考核列入到了年终效能考核之中,但是从实际操作来看,考核标准过于粗糙,而且不够规范,没有一个可以套用的模板和量化的标准。
年底就出现过政务公开办要求全部公开2010年财务预算,2天后又要求必须删除的情况。
加上一些单位政务公开工作人员不稳、责权不符,考核、评议、奖惩、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保障工作落实不到位。
当前我国政务公开内容上存在哪些问题及对策(推荐5篇)
当前我国政务公开内容上存在哪些问题及对策(推荐5篇)第一篇:当前我国政务公开内容上存在哪些问题及对策政务公开是现代国家实行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实行政务公开,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吸收人民群众参与讨论和决定有关事项,强化民主监督。
可以说,没有公开,就无从谈起监督;没有监督,权力就要被滥用,就要腐败。
这是万古不易的经验。
政务公开能确保监督、促进民主、限制权力滥用,保障权利实现的巨大作用。
是否能够贯彻和实施公开的原则,并进一步确立公开机制,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各项工作是否能够顺利推行,各个领域的公正、公平和平等是否能够实现。
政务公开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
要确立服务行政的理念,就要提高行政的透明度,建立政务公开制度,使得行政主体的行为处于社会公众的有效监督之下,促使其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减少腐败。
自开展政务公开工作以来,政务公开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增加了工作透明度,干群之间增加了理解,减少了误会,化解了矛盾,促使“热点不热、难点不难”。
二是改进了作风,提高了公仆意识,增强了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三是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实行政务公开,一方面强化了群众监督和制度约束,另一方面增强了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铺张浪费和吃喝招待明显减少,乱收费现象受到很大遏制。
四是有效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由于政务公开维护了群众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基层干部办事按照章法进行,从而使各项工作呈现出健康有序地正常发展。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政务公开具有浓厚的政策性,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政务公开作为加强廉政建设的新举措,一经提出,马上就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地推行,具有浓厚的政策性。
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导致实用主义和形式主义盛行,在政务公开的范围、内容和形式等诸方面表现出随意性和零散性,难以成为稳定的机关工作方式延续下去,结果很容易成为走过场的运动。
由于一些领导干部对政务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不是把它看成基层民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公仆应向主人承担的一项责任与义务,特别是有些人总怕家丑外扬,因而很不主动,很不认真,推一推动一动,应付了事,在时间上往往一再延误,在内容上往往含含糊糊。
政府行政信息公开的挑战与应对
政府行政信息公开的挑战与应对政府行政信息公开是现代社会中一个举足轻重的议题。
它表达了多方面的需求,既能促进政府透明度和治理效能,也能为公众提供参与和监督政府的机会。
然而,在实践中,政府行政信息公开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这些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政府行政信息公开面临的挑战之一是信息滞后和不全面。
在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下,政府往往没有建立及时、全面地提供信息的机制。
这使得公众无法获得最新和全面的信息,从而降低了公众的监督能力。
为了解决这一挑战,政府应该建立信息公开的制度化机制,通过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和政策,确保信息的及时、全面地公开。
政府行政信息公开还面临着信息不透明和保护问题。
政府往往在信息公开方面存在隐瞒和保护自身利益的倾向。
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政务公开的理念和制度建设,并通过建立信息公开的标准和机制,确保信息公开的透明度。
同时,政府还应当修改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公民的信息获取权利,保障公民的信息隐私和个人权益。
第三,政府行政信息公开还面临着技术和管理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政府公开信息的方式和渠道也在不断变革。
然而,政府IT系统的滞后和信息管理的不规范成为政府行政信息公开的一大障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该加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和管理,提升他们对信息公开的意识和技能。
政府行政信息公开还面临着公众参与的挑战。
尽管政府行政信息公开为公众提供了参与和监督政府的机会,但公众参与度不高仍是一个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该加强公众教育与培训,提高公众对政府行政信息公开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政府还应该积极倾听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为公众提供更多的参与渠道,鼓励公众参与政府决策和治理。
综上所述,政府行政信息公开在促进政府透明度和治理效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面临着诸多挑战,政府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公开的制度化机制,加强信息透明和保护,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及促进公众参与等方式来应对这些挑战。
2023年政(事)务公开的实施难题与应对措施
2023年政(事)务公开的实施难题与应对措施2023年政务公开的实施难题与应对措施引言: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政务公开已经成为现代政府的重要责任和义务。
政务公开不仅是一种民主的体现,更是实现政府透明、廉洁、高效的重要手段。
然而,政务公开的实施难题也层出不穷。
本文将探讨2023年政务公开的实施难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虚假政务公开信息的泛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虚假信息开始泛滥,政务公开也不例外。
在2023年,我们将面临来自各类媒体平台的虚假政务公开信息。
这些虚假信息可能会误导公众,干扰政府的正常工作秩序。
应对措施:1.加强政府部门的信息发布机制,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及时。
2.建立政务公开信息的审核机制,对发布的信息进行审核,杜绝虚假信息的出现。
3.加强对媒体平台的监管,严厉打击在政务公开领域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
4.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公众对虚假信息的辨别能力。
二、政务公开的范围和深度问题政务公开的范围和深度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2023年,政府需要更加全面和深度地公开相关信息,以满足公众对政务公开的需求。
应对措施:1.建立健全政务公开法律法规,明确政务公开的范围与标准。
2.加强政务公开平台的建设,提供更多元化的信息公开方式,如在线查询、媒体报道等。
3.加大对政府工作的解读力度,提高政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读性,让公众更好地理解和参与政府工作。
三、政府部门意识和配合问题政府部门意识和配合是政务公开实施难题的一大关键。
某些政府部门缺乏意识和主动性,对政务公开缺乏重视和行动。
应对措施:1.加强政府部门的培训和宣传,提高政务公开的意识和重要性。
2.建立政务公开考核制度,将政务公开与政府部门的绩效考核挂钩。
3.加强政府内部的沟通与协作,形成良好的政务公开工作氛围。
4.鼓励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专家学者等进行合作,共同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四、信息保护与隐私权保护问题政务公开与信息保护、隐私权保护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政府信息公开已成为透明政府的必要条件之一,公开的信息内容包括政府组织,政府决策和政府管理。
目前我国信息公开的实践表明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公开流于表面化、形式化,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缺乏应有的内在动力。
针对这些问题,首先要在宪法的高度上确认公民的知情权和隐私权,提高信息公开的立法位阶到法律层面,并建立健全相关配套的立法。
关键词:信息公开透明政府知情权1 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透明原则是现代国家民主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从广义说,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活动应该依据法律的规定和程序,在一定的范围内对公众和社会公开。
立法和司法的透明原则相对于行政透明的要求来说,虽然可能显得更重要,但其实施起来要简单一些。
对于立法透明,主要是立法过程的透明。
立法的结果肯定要公布,否则法律就没法实施。
对于司法透明,主要是包括程序过程和结果的透明,如审判公开原则。
当然,司法透明原则也包括司法部门内部管理的透明要求。
而狭义上的透明政府仅指政府行政活动的透明,现代行政已经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透明政府的根本要求就是将政府所掌握的各种信息对社会开放。
对社会开放的信息包括:第一,政府组织,包括政府机关的设置体系,明确各个政府机关的职能分工,公开政府机关的办事规则与要求,以及公开政府工作人员职权范围包括拥有的决策、指挥、命令、制裁的权能;第二,政府决策,即享有知情权的公民应当知道政府是如何进行决策的,做出了哪些决策,尤其是重大决策,这些决策对他们的生活有何影响等等。
应当包括决策过程公开和结果公开;第三,政府管理,即政府执行的公开,包括执行的过程和结果公开,行政执行的结果主要是指行政活动的结局记载情况,包括行政记录、资料、档案等。
行政结果中往往包括一些对公众非常有用的信息,如一些统计数据、经济开发信息对公众投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纳税人所享有的知情权,只要不损害他人或其他组织的利益,必须向社会公众公开。
当前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当前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发布人:陈宗卫发布时间:2010-10-20 11:16:00 阅读次数:717 次网友跟帖0 条政务公开制度是和谐社会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的和谐发挥着重要保障作用。
近年来,各级在政务公开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收到了明显成效,推动了“高效、廉洁、务实”政府的建立;与此同时,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政务公开工作在各地各部门的开展也不平衡,总体状况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
存在的主要问题(1)重表面内容,轻实质问题。
一是公开的内容不够深,表面事项公开多,深层次的问题公开少。
如在财务上,只公开几个大数据,不公开具体的收入和开支项目;在具体问题上遮遮掩掩,使人如雾里看花。
二是公开的内容不全面,事后公开多,事前、事中公开少。
(2)重临时应付,轻长期坚持。
一是平时不认真公开,上级来检查时就大忙1阵,过后1年半载不见翻新。
二是公开资料管理不够规范,未装订成册,立卷归档,对政务公开的内容无据可查,从而失去了应有的监督制约功能。
(3)重简单公开,轻及时反馈。
一是未建立政务公开信息反馈制度,公开后没有及时听取群众意见。
二是认为只要公开就完成了任务,对群众提出的要求没有作进一步的说明和解释,或避重就轻。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观方面,一是群众对政府事务关注度不高,参与意识淡薄,参与层次低。
二是有关部门对政务公开工作认识不足,指导帮助不够。
三是一些基层干部的素质较差,法治意识不强,甚至夹带个人私欲,在推动政务公开工作方面缺乏动力和积极性,甚至持抵触排斥情绪。
客观方面,一是政务公开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对政务公开工作监管薄弱。
二是对违反政务公开制度的人和行为缺乏明确和强有力的责任追究体系。
主要对策(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在强化管理上下功夫。
首先,要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机构。
其次,要明确各级各有关部门在政务公开工作中的职责,建立严格的责任制。
各级各部门党政一把手应是政务公开的第一责任人,应负责组织领导辖区和部门切实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我国政务公开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李媛媛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05级行政管理研究生 四川 成都)摘要 本文总结归纳了我国当前的政务公开工作面临的种种困境,并试图针对这些困境从理论角度进行一些对策探讨,以期对政务公开的实践工作做出贡献。
关键词 政务公开 困境 对策要实现政务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进程,我们还面临着不少问题。
本文试图对当前政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其形成原因,并进行一些政策方面的初步探讨。
一 当前政务公开面临的困境(一) 公开缺乏立法支持我国的政务公开立法严重滞后,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法律空白。
目前我国政务公开的主要依据是中办、国办先后在2000年下发的!关于在全国乡镇政权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通知∀和2005年3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但全国还没有一部专门规范政务公开的法律法规。
对于什么是应该公开的,应公开到什么程度,应怎样公开都没有明确的界定。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目前政务公开的实现性差,重形式不重实效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 公开内容不规范从客观上看,由于公开与保密界限不清,政务公开的公开性和透明性要求与行政事务中的保密性要求发生冲突,导致部分应该公开的内容不能公开。
在现代信息社会里,信息是一种资源,甚至是一种可能带来巨大收益的稀缺资源,掌握了信息资源就有可能获得额外利益。
所以部分行政官员为了个人或地方利益等种种目的会产生隐藏信息的主观故意,从而以#保密∃为借口,对群众关注的人事、财务、决策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务活动隐而不报,从而导致政务公开中避重就轻,公开不彻底。
(三) 公开事项不及时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客观存在,再加上部分行政官员政绩观的扭曲,一些地方政府对上封锁消息,对下封锁政策,导致了一些应及时公开的事项得不到公开。
(四) 公开方式不便民目前,美国2500余个州及州以下政府部门均建立了互联网站,信息的公开和查询都极为方便。
而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的内部网络尚未完全建成,不少地方政府各系统的网站之间根本未连接起来,尚处于#信息孤岛∃的状态,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和网上办公。
政务公开大多以单一、固定的公开栏形式出现,政务公开的及时性和广泛性都受到很大限制。
(五) 公开效果不理想由于部分政府官员还没有彻底转变政务公开是政府的单方面行为这一观念,并不能从群众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在政务公开中不能考虑公众是否能看懂并理解,而是千篇一律地以公开栏的形式一抄了之,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 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一) 政务公开缺乏足够的重视一方面,社会对公民知情权的认识模糊,认为对公民公开某些政府信息是政府对人民的恩赐,甚至根本就不认同人民的知情权;另一方面群众往往缺乏政务公开的思想观念,不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知情权。
(二) 政务公开缺乏必要的监督凡属政务活动,大都是#明生公,暗生私∃,公开处理问题一般比较公正,办事偷偷摸摸容易发生偏私。
而政务活动一旦监管不力,就很容易出现暗箱操作。
由于群众缺乏足够的监督手段,监督的渠道也不够畅通,因此所谓的"群众监督"也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
(三) 政务公开缺乏规范的程序政务公开的程序过分强调相对人的必须遵守的义务程序,却弱化了行政主体的义务程序。
三 走出困境的对策思考(一) 规范公开内容加快政务公开的立法工作,科学界定公开与保密的界限,确保公开内容的规范性。
当前各国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都不同程度的规定了政务信息免除公开的范围。
从目前各国政务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来看,公开的范围呈逐渐扩大的趋势,同时对免除公开的信息规定严格的限制条件,以避免政府机关擅自缩小公开范围。
所以我国也应该加快政务公开立法的步伐,使政务公开工作尽早做到有法可依。
(二) 突出公开重点重点关注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确保公开内容的有效性。
要抓事关发展行业稳定大局的重点问题公开,抓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公开,抓易发矛盾纠纷的难点问题公开。
尤其是社会普遍关注的人事、财务、决策等问题应全面公开、透明。
(三) 拓展公开形式政务公开从其表象来看是政务公开的主体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和愿望对自己所从事的管理事务有选择的加以公开,但这种认识仅是表面的,并没有认识到政务公开的实质。
政务公开的实质体现为一种公民权利,即公民的知情权。
所以,政务公开,是公仆按主人的意志办事,要以让公民能方便的了解和正确的理解为宗旨。
(四) 注重公开时效凡是涉及到公民切身利益的问题,特别是与公共安全有关的问题,都应该做到及时公开。
即使在最初的调查阶段无法全面公开,也应该为公民拉响警报。
因为,对于享有知情权的公民来说,不仅有知道的权利,还有及时知道的权利。
政府部门不能总是放#马后炮∃。
(五) 加强公开监督早在十五大时,我国就明确提出要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直接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部门要实行公开办事制度,也就是国家行政机关通过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开有关事项及其办理情况的民主监督制度。
对于政务公开的监督,笔者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应该设立一个专门的政务公开的监管部门;∋应该为人民群众建立更多的监督政务公开的渠道;(应该充分重视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六) 健全公开制度应该制定出台!政府信息公开法∀,从立法层面为政务公开提供程序保障。
近30年来,法国在行政程序若干环节上逐步引入透明机制,努力将向政权的形式置于行政相对人的监督之下,为了让行政相对人更好地了解行政机关的行为意图及行政行为的制作过程,在诸多方面为行政机关设定了程序性义务,如:咨询程序;行政程序中的告知义务;先契约公告义务;行政处理决定形式上的公开;行政处理决定的公开。
只有通过立法形式对公开的程序、制度加以规范,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真正的全面公开。
(七) 延伸公开手段&要加强政务中心的建设。
政务中心作为一项自下而上的改革,是政务公开的一个重要载体;∋要加强电子政务的建设。
防止在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工程中,各搞各的,造成严重浪费;(要把公报工作作为政务公开的新领域。
公报工作是政府政务公开的一部分。
政务公开,提高政务工作透明度是当今的一个世界性的潮流,大势所趋。
但政务公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是一就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
美国联邦政府的政务公开制度如果从1966年的!信息自由法∀算起,至今已走过38年的历史。
其间也并不一帆风顺。
政务公开制度每向前走一步,都是政府和社会以及政府内部三权错综复杂关系的博弈结果,体现了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加快。
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战略机遇期,社会对政府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充分发挥政务公开的作用,赢得更多社会公众对政府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有利于推动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协调发展,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工作。
参考文献[1] 刘谊,刘星.我国政府信息透明度的现实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4(9).[2] 叶战备,金太君.论完善对行政权的舆论监督[J].中国行政管理,2006(1).[3] 于新恒.推进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几点思考[J].政治学研究,2005(1).[4] 该刊编辑部.推动政务工作向纵深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06(6).[5] 林建宁.以人民满意为最高准则提高政务公开水平[J].中国行政管理,2002(7).[6] 张莉.法国政务公开述评[J].行政法学研究,2004(2).[7] 姬国海.浅析政务公开的性质[J].社会科学战线,2002(6).[8] 吴玉宗.论加强政府公共关系[J].社会科学研究,2003(6).[9] 继红.政务公开与政府治理[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6).[10]徐红.试论政务公开的立法保障[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11]杨静文.我国政务中心制度创新扩散实证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6(6).[12]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政务公开课题组.中央政府政务公开研究报告[J].中国行政管理,2005(11).[13]王小平.关于政务公开若干问题的思考[J].学习论坛,2003(3).[14]张庆广.与时俱进,开拓公报工作在政务公开中的新领域[J].中国行政管理,2006(1).(上接第152页)考核结果做为衡量是非功过、贡献大小、按劳分配的尺子,这样,不但能提高办公效率,而且能集体把关,堵塞漏洞,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制定的考核方案执行不走样。
六 发挥基层创效单位领导班子在落实经济责任制工作中的带头作用一个基层创效单位领导班子是经济责任制能否贯彻并取得较大成效的关键。
实行经济责任制一定要有思想解放、立志改革,精神振奋、勇挑重担的优秀干部当好带头人。
各级经济责任制单位的责任人必须亲自动手,从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到制订落实办法,都要抓深、抓细,经济责任制单位的领导都要按照各自的岗位分工,来推动经济责任制的贯彻。
在执行经济责任制的过程中,还要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转变职工的思想观念,应使每位职工充分认识到:职工培训中心只有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于不败之地。
应把每位职工推向市场,使其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增强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挑战市场经济的信心,唯有这样,各基层单位及其职工才能更深刻的理解经济责任制的精神和实质。
同时要积极发挥党组织、工会、共青团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为落实经济责任制#提一条建议,做一件实事,带动一个岗位∃的活动,思想上有了保证,组织上有了落实,经营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实行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搞好这项工程还有许多细致的工作要做,本人仅从以上六个方面对构建职工培训中心内部经济责任制工作进行了思考,还有待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1] 教传福.论社会主义公有制与管理经济责任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2] 史际春,邓峰.论经济责任制对国企改革价值的再发现[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99.[3] 衡素琼,陈琦.对企业经济责任制四个环节的分析与探讨[J].四川冶金,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