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词语运用(1)(答案详解版)
高考语文-词语选用-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语文专题练习(一)词语选用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________。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________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读书,不仅需要________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一部《舌尖上的中国》,打破了纪录片的尴尬和________,创造了难得的深夜的收视纪录并受到观众异乎寻常的热捧。
和片中令人垂涎的美食一样,该纪录片至今仍以罕见的热度跳跃在网友们的舌尖上。
________的网友迫不及待地制作出了明显带有娱乐噱头性质的“城市版”和“校园版”,这些持续________出的不同版本,给茶余饭后的人们带来了轻松愉悦的谈资。
A.窘况意犹未尽复制B.窘况饶有兴致发酵C.窘境意犹未尽发酵D.窘境饶有兴致复制3.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当下养生信息火爆,各种养生节目、养生书籍竞相________,众说纷纭,让人无所适从。
其实,人们不必生搬硬套养生法,更不必整天________着如何长寿,过得战战兢兢。
至于吃补品,对于饮食正常、营养充足的人,则是________。
A.出炉算计多此一举B.出台琢磨画蛇添足C.出炉琢磨多此一举D.出台算计画蛇添足4.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西湖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文人墨客为之留下一首首________千古的诗文;帝王将相,贩夫走卒,游西湖者,________;志士仁人亦纷至沓来,影响之大首推岳飞,人们在为岳飞的凛然正气击节叫好的同时,也________秦桧等人的作为。
A.传颂川流不息不齿B.传诵川流不息不耻C.传诵络绎不绝不齿D.传颂络绎不绝不耻5.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当人们来到举世著名的《蒙娜丽莎》画作前,透过达·芬奇________的绘画技巧,人们会发现________从任何角度看,都感觉画上的人在对自己微笑,这是这幅作品最让人________的地方,可惜也几乎是世人对“蒙娜丽莎的秘密”最为直观而________的了解。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词语的运用专项练习(共四类8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词语的运用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近义词语的辨析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名垂青史的文人①,被后人格外喜欢的诗人亦不计其数。
但往往诗文作得好的,人并不可爱;人品相当不错的,诗文却不过尔尔。
而像苏东坡这样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都富于魅力者实在是②。
所以,我总觉得自从有了苏东坡后,除去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国文人都在他的光照对比下显得③。
喜欢苏东坡当然最先是由他的诗文开始。
……但凡他有所作,其作品都几乎可列入同类作品“之最”。
当年宋神宗每逢“举著不食”时,人们就知道他必是在读苏东坡的文章;学者章元弼家有美妻,可因太爱苏子诗文,每日读之④,其妻难以忍受,章便为苏而休了妻。
一个人的才华到了这种地步,实在是让人除却佩服仰慕,再无话可说。
当然,我们也无不为他的内人感到悲哀。
A.多如牛毛屈指可数相形见绌爱不释手B.俯拾皆是屈指可数黯然失色手不释卷C.俯拾皆是凤毛麟角相形见绌手不释卷D.多如牛毛凤毛麟角黯然失色爱不释手上面第二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2.(2023新高考Ⅰ卷)22.语言文字运用I和II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有“像……似的”,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
⑴不过我们也不能过于依赖互联网,像互联网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似的。
⑵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
二、成语辨析或填空3.(2023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8题。
那次云南之行,有一个意外收获,就是看到了腾冲皮影戏。
那天晚上,到一家古色古香具有民族特色的饭店用餐,饭吃到一半,服务员来通知,皮影戏开始了。
我放下饭碗,下了楼。
《龟与鹤》正在上演,水塘边,一只仙鹤优雅地舞着,踱着,鸣着,顾盼着,寻觅着;另有一只乌龟,爬上了水塘的土墩,舒四肢,伸头颈,享受着宁静,享受着美景。
仙鹤发现了乌龟,飞过去停在乌龟背上,用长长的喙去啄乌龟的头,乌龟飞快地把头缩进壳里,四肢也缩了进去,任仙鹤如何啄,如何气恼,如何焦急,乌龟就是岿然不动,让仙鹤①,以至于本应是胜利者的仙鹤,反而着急地叫了又叫……见我对皮影戏有兴趣,服务员就介绍说,皮影戏是当地居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有悠久的历史。
江苏2020版高考语文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讲义(含解析)
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 ( 包括熟语 )——准确理解词义,正确分析语境考点要求正确使用词语( 包括熟语 ) E简释:“词语”包括实词、虚词和熟语,“熟语”包括成语、歇后语及俗语等。
江苏卷主要考查实词和成语。
“正确使用”就是所用词语的含义、适用范围、语义的轻重、感情色彩以及语体色彩都要与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感情等相协调。
1.(2014 ·江苏 )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________。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________: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________的点睛之笔。
A.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匠心别树一帜饱满C.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用心别有洞天饱满答案 C答题提示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
用心:①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②怀着的某种念头。
“匠心”指巧妙的构思,带有褒义色彩。
结合语境,此处意思是强调“构思巧妙”,所以第一处应选“匠心”。
“别树一帜”指另外树起一面旗帜,指与众不同,另成一家。
“别有洞天”指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
显然,第二处应选“别有洞天”。
至此,已经可以得出答案了。
“饱满”指丰满,充足。
“浑成”意为“自然”。
第三处强调的是“景物的自然,没有刻意修饰”,所以应选“浑成”。
2. (2 015·江苏)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 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________。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________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读书,不仅需要________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答案 B答题提示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篇)(含解析)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篇)(含解析)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词语篇)文中画横线处的“挑战”和C项中的“挑战”均作名词使用,有“困难、考验”的意思。
A项中的“挑战”作动词使用,有“竞争”的意思。
B项中的“挑战”作动词使用,有“考验”的意思。
D项中的“挑战”作动词使用,有“竞争”的意思。
C文中的“交叉”指不同事物之间融汇在一起相互影响。
A.“交叉”指两个或多个事物交会;B.“交叉”指两个或多个事物交会;C.“交叉”指不同事物之间融汇在一起相互影响;D.“交叉”指事物或事情间隔穿插交替。
C文中画线处的“大家”意为大伙儿,为代词,代指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注意是所有的人。
只有D选项符合,大家兴高采烈地奔走相告,一定范围所有的人都奔走相告。
A.指世家望族。
B.指著名的专家。
C.指前文出现的一起谈话的人。
D.指众人,大伙儿,代指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
D文中划线处“丹青”和B项都是“绘画、作画”的意思。
A.指颜色,C.指史册,D指丹砂和青雘。
B“那个”用在口语中,代替不便直说的话(含有委婉的意味)。
其余三项都是正常的指示代词用法。
A此题考查人称代词的作用。
题干和选项C 中的“我们”都是泛指,没有指具体,而ABD 三项都是特指。
C文中画横线处的“阴”指我国古代哲学认为的存在于宇宙间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阳相对),B项符合要求。
A中的“阴”指空中云层厚,不见阳光或偶见阳光;C中的“阴”指(为人)阴险,不光明;D中的“阴“指不见阳光的地方。
B句中的“呢”表强调、肯定的语气。
A.表反问的语气。
B.表强调、肯定的语气。
C.表陈述语气。
D.表句中停顿。
B文中“打”字是介词,意思是“自,从”,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
A选项中的意义用法与文中句子相同。
B选项的“打”字为动词,撞击、敲打。
C选项中的“打皱”是动词,起皱纹。
D选项“打交道”的“打”是发生与人交涉的行为,动词。
AA项意为“根本的”;B项意为“主要的”;D项意为“根据地”。
高考语文经典试题:正确使用词语(附答案)
高考语文经典试题:正确使用词语(附答案)1.宁静触发何尝,寂静触动何曾,这些词语都可以用来描述某种情感或景象所引发的感受。
例如第一句中的“宁静触发何尝”,表达的是当人们面对宁静的环境时,内心所感受到的情感。
第二句中的“寂静触动何曾”,则是在描述一种寂静的氛围所带来的感受。
2.选项C中的“海量浏览”和“深度阅读”是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
当前信息碎片化的趋势很危险,如果只是通过浏览大量的信息来获取知识,那么就有可能失去深度阅读的机会。
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保持深度阅读的惯,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选项A中的“激发”和选项D中的“择要”都是描述某种因素所引发的效应。
例如第一句中的“全新的载体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使之释放出夺目的光辉”,表达的是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潜力和价值,而这种潜力和价值可以通过某种途径被激发出来,从而展现出夺目的光辉。
4.选项A中的“暂住证”和选项B中的“居住证”都是描述某种证件或政策的名称。
例如第一句中的“暂住证”正在历史舞台,颇多政策含金量的“居住证”正在为人们所熟悉,表达的是某种政策或制度正在发生变化,而新的政策或制度正在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和了解。
5.在这个句子中,___想要通过发展养猪业来提高村民的收入。
这种想法可以被描述为一种创新精神,即通过创新的方式来解决现实问题。
这种创新精神在大学生村官中尤为重要,因为他们需要在农村环境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并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13.长期以来,人们把图书馆当成“知识宝库”,当成“知识殿堂”,似乎对图书馆有所敬畏。
然而,“宝库”和“殿堂”虽好,但它们离普通百姓很远,甚至很遥远。
普通百姓往往敬而远之,不应该是这样。
图书馆应该是一个知识公园,让人们可以轻松愉悦地获取知识。
14.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
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为原型而成的。
一辆运载盐酸的货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侧翻事故,交通、消防等部门的人员迅速赶赴出事现场,并做出了紧急处置。
2023高考复习语言运用题导练: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知识梳理+对点训练+答案解析)
2023高考复习语言运用题导练: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知识梳理+对点训练+答案解析)【知识梳理】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重点考查学生对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
考查的范围有: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所考词语,绝大多数是教材中出现过的词语。
考查的要点是常用易混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常用易混同音异义词的辨析和运用,成语和关联词语的辨析运用;词语辨析与选用的原则是“词不离句”,要先理解语境意义再关注词语意义。
一、词语的辨析角度1.词义轻重不同。
例如:“称道”和“称奇”,前者是称述、称赞,后者是称赞奇妙。
可见“称奇”比“称道”语义重。
2.范围大小不同。
例如:“目前”和“日前”,前者指说话的时候,后者指几天前。
由此可见“日前”的时间范围更大。
3.搭配的习惯不同。
例如:“坚定”和“坚强”,前者常和“立场、方向”等词语配合,后者常和“性格、意志”等词语配合。
4.语体色彩不同。
例如:“该”和“本”,前者是指示词,多用于公文,后者是指自己方面的,多用于口语。
5.感情色彩不同。
例如:“臆造”和“编造”,前者指凭主观的想法编造;后者的意思:①把资料组织排列起来(多指报表等);②凭想象创造(故事);③捏造。
“臆造”是贬义词,“编造”是中性词。
6.具体与概括的不同。
例如:“衣服”和“衬衫”,“衣服”是概括性的,指所有衣服,而“衬衫”是具体的,可以指长袖衬衫或短袖衬衫,男式衬衫或女式衬衫等。
二、感情色彩与语体色彩1.按词语的感情色彩分,词语可以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要注意在特定的语境中出现的褒词贬用、贬词褒用的现象。
2.按词语的语体色彩分,词语有口语、书面语、文学语言、科学术语之分。
口语,通俗易懂,适合谈话时用;书面语,庄重、文雅,适用于书面表达或正规、庄重的场合;文学语言,讲究生动形象;科学术语,讲究简明、准确、严密。
三、常见的关联词1.并列关系:句子中几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并列的,没有主次之分,各个分句分别说明几种相关的情况,或表示一件事的几个方面。
高考词语题及答案解析范文(精选5篇)
高考词语题及答案解析范文(精选5篇)高考词语题及答案解析范文(精选5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全国统一选拔性考试。
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设置的全国性统一考试,一般是每年6月7日-8日考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词语题及答案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词语题及答案解析篇1(新课标卷Ⅰ)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_______的天职。
②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关系,常令父亲们_______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务。
③在全国比赛中屡获金奖的我省杂技团,_______地承担了这次出国演出任务。
A.当仁不让责无旁贷义不容辞B.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当仁不让C.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当仁不让D.义不容辞当仁不让责无旁贷【答案】C【解析】所给的三个成语意思相近,但又有所不同,每个成语所偏向的重点是有区别的:“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责无旁贷”指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义不容辞”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理应接受。
①句的中心是“医务人员的天职”,很明显是道义上的,故应填“义不容辞”;②句主要说的是“父亲们所承担的义务”,所以应该填“责无旁贷”;③句主要强调的是“不推让”,应填“当仁不让”。
故只有选C 项。
(新课标卷II)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検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消防工作必须立足于_____,从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做起。
②即使现有的产品杨销,也要_____,抓紧技术储备与新产品开发。
③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_____,那些细小的苗头最终可能酿成大祸。
A.防患未然防微杜渐未雨绸缪B.防患未然未雨绸缪防微杜渐C 未雨绸缪防微杜渐防患未然D.未雨绸缪防患未然防徽杜渐【答案】B【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正确理解题中各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仔细分辨各句语境。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词语”专题练(附答案及解析)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词语”专题练(附答案及解析)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这座小镇三面环山,一面正对松花江,由于山高水低....,过境洪水和山上的来水都通过这里的九道沟泄入江中。
②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问题上的危言危行....,不仅将直接损害中国的战略安全利益,也将损害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的安全利益,其恶果不容小觑。
③有时候,很多人低头看着自己索然无味的生活现状,会突然想有一次旅行,希望旅行中有班荆道故....的欣喜。
④中国品牌彩电技压群芳....,在2016年稳扎稳打,以8360万台的全球出货量超越对手韩国,跃居世界第一。
⑤杨绛先生对中国的责任,对国家和民族的爱,都非常纯粹,格调非常之高,令知道她的人对她高山仰止....。
⑥我国各级俱乐部,乃至国字号球队、中国足协,在如何对待留洋问题上,一直是首鼠两端....,处于犹豫之中。
A.①②④B.①③⑤C.③⑤⑥D.②④⑥答案 A解析①山高水低:比喻不幸的事情,多指人的死亡。
此处望文生义。
②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望文生义。
③班荆道故:形容朋友途中相遇,共话旧情。
使用正确。
④技压群芳:比赛中技高一筹,超越众女子。
此处搭配不当。
⑤高山仰止:比喻对有品位有气质有道德的人的敬仰之情。
使用正确。
⑥首鼠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使用正确。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经过推荐、初选和终选,科技部于近日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些研究成果是科学家智慧的结晶,与你我的生活休戚相关....。
②丽江古城景色秀美,风光旖旎,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往观光旅游,但多年来游客投诉却居高不下....,近日再度被国家旅游局严重警告,限期整改。
③红地毯上星光黯淡,缺少大牌明星撑场面,入围影片质量平平,第67届柏林电影节就这样不声不响地过去了,乏善可陈....,几乎没有激起什么波澜。
高考语文专题1-正确使用词语(含熟语)及答案
练好地方卷提高真能力借用地方真题试能力,从各省真题中找感觉1.[2016·山东省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B.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灾情扣人心弦....,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组织救灾。
C.两位多年未见的战友在火车上意外相逢,他们一见如故....,回忆起一同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不禁感慨万千。
D.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答案:D解析:A项,“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此处用来修饰“自然美景”不恰当。
B项,“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此处不能修饰“灾情”。
C项,“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
不符合“多年未见的战友”的语境。
D项,“空中楼阁”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2.[2016·浙江省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感性的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B.荧屏上,他沉着大方,点评时事亦庄亦谐....,精辟的见解让人折服;镜头外,他开朗乐观、热心助人,是邻居、朋友心中的活雷锋。
C.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涉嫌犯罪,但由于电话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加上所谓最高检的“全国通缉公告”,信息闭塞的受害人最终成了骗子的猎物。
D.在媒体的长枪短炮前,明星们也许悟出了言多必失的道理,鲜有人会在聚光灯前竹筒倒豆子.....,少说、不说成了他们自我保护的明智选择。
答案:A解析:A项,“甘之如饴”感到像糖一样甜,形容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和语境中“喜欢交响乐”这一意思相去甚远。
正确使用实词、虚词(高考真题+实词+即学即练)(上)-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点精讲(全国通用)
非疑问用法,非疑问用法有任指、虚指和定指。
“耳机一戴,谁也不爱”中的“谁”表示任指,指任何人。A. 表示疑问,“谁主沉
浮”中“谁”指什么人。B. 表示任指,“谁都需要表达和交流”中“谁”是指任何人。
C. 表示虚指,“谁知道他竟然生气了”中“谁”是指表示不能肯定的人。D. 表示定指,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中“谁”是指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都十分确定的人。据以上分
析看出B项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
考向一 实词
(一)把握近义实词辨析的角度及技法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种类型。近 几年高考对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动词、形容词,偶尔也会涉及名词。 实词考查主要是近义词辨析及其结合具体情境的用法。辨析近义 词,辨异是重点。辨异首先要求同。所谓求同,就是要找到一组近义词 共同的基本义,然后在这个共同的基本义之内,辨析其差异。
辨析角度
举例
很多近义词的适用范围是不同
词义 范围 大小
的,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 有的概括的是事物的总的方面, 有的概括的是其中的某一部分; 有的是事物的集合体,有的是 事物的个体,如“河流”与
“年龄”与“年纪”:“年龄”指人 或动植物已生存的年数,词义范围 大;“年纪”专指人的年龄,词义范 围小。
天是越来越冷了,祥子似乎没觉到。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 光明;在光明中不会觉得寒冷。地上初见冰凌,连便道上的土都凝固起来,处 处显出干燥,结实,黑土的颜色已微微发些黄,像已把潮气散尽。特别是在一 清早,被大车轧起的土棱上镶着几条霜边,小风尖溜溜的把早霞吹散,露出极 高极蓝极爽快的天;祥子愿意早早的拉车跑一趟,凉风飕进他的袖口,使他全 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可 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像一条浮着逆水的大鱼;风越大,他的抵抗也 越大,似乎是和狂风决一死战。猛的一股风顶得他透不出气,闭住口,半天, 打出一个嗝,仿佛是在水里扎了一个猛子。打出这个嗝,他继续往前奔走,往 前冲进,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住这个巨人;他全身的筋肉没有一处松懈,像被 蚂蚁围攻的绿虫,全身摇动着抵御。这一身汗!等到放下车,直一直腰,吐出 一口长气,抹去嘴角的黄沙,他觉得他是无敌的,他刚从风里出来,风并没能 把他怎样了!
专题1 词语运用I(实词、虚词)
专题1 词语运用I(实词、虚词)作者:费明富来源:《试题与研究·高考语文》2016年第03期【考点阐释·技法点拨】2016年高考9套试卷,有江苏卷、天津卷、山东卷和全国新课标卷考查了实词和虚词的辨析使用。
其中江苏卷、天津卷是将近义成语和实词辨析使用混搭考查,山东卷是将单纯的近义双音节合成词辨析单独考查,全国新课标卷侧重考查虚词的辨析使用。
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赋2~3分。
(一)实词近义词辨析的角度有词义范围、词义轻重、词语搭配、词语色彩等。
对于字形相近的实词,尤其需要辨析其词义范围,如“信任”和“信赖”,“信赖”就是“信任并依赖”,可见两词的差异在于有无“依赖”。
(二)虚词主要是要知晓每一个虚词的语法功能。
对于副词,应认真审查副词的意义、范围、程度、语法功能等。
此外,还应注意副词在句中的表达效果。
对于介词,则应考虑介词的语法功能是否得当,是否误用、滥用;适当运用换位法,把容易混淆的有关介词分别换位,进而确定介词使用是否正确,介词与其所带的宾语是否搭配。
【典型例题解析】1.(2016年山东卷)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黟县的西递村和宏村,拥有蜚声海内外的徽派建筑群。
两村背依青山,清流抱村穿户,数百幢明清时期的民居静静伫立。
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睥睨的表情、跌宕飞扬的韵致,灰白的屋壁被时间涂画出斑驳的线条。
李白的“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
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道出了这里山水风物的(优美/幽美)、民风人情的淳厚从容。
要真正(领略/领悟)徽派建筑之美,该是在西递村。
在都市的喧哗之外,西递村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宁静质朴的民间生活。
从远处望去,西递村是一片线条简洁的黑瓦铺成的屋顶和高大的白墙,黑白相间,错落有致。
迈入老屋你会发现,这些老屋内部的(繁杂/繁复)精致与外部的简洁纯粹形成鲜明的对照,徽派建筑中著名的三雕——木雕、砖雕、石雕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A.优美领略繁杂B.幽美领略繁复C.幽美领悟繁杂D.优美领悟繁复【解析】“优美、幽美”,“优”即“美(好)”,“幽美”是“幽静美好”。
专题03 词语综合运用(解析版)
专题03 词语综合运用(题型:成语运用、关联词语、词义辨析、词性辨析)题型一成语运用1.(2022·广东广州·一模)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钟南山在新冠疫情防控方面的贡献是不屑置辩....的,他的专业与担当赢得了人们的赞誉。
B.受到强冷空气的影响,广东多个地区气温明显下降,一夜入“冬”,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C.中国科技工作者沥尽心血....,多年来在各个科研领域潜心研究,重大科技成果捷报频传。
D.黄河之水,九曲回旋,络绎不绝....,像一条长龙雄赳赳、气昂昂地向着大海奔涌而去。
【答案】C【解析】A.不屑置辩:指很轻视,认为不值得争辩。
本句用来形容钟南山在新冠疫情防控方面的贡献巨大,与语意矛盾,使用不恰当;B.叹为观止:用来赞叹所见的事物尽善尽美,好到了极点。
本句用来形容广东在强冷空气影响下,气温下降之快,不符合语境,使用不恰当;C.沥尽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
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尽心竭力。
本句用来形容科技工作者的勤劳付出,使用恰当;D.络绎不绝:形容人、车、马、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本句用来形容黄河水奔涌不息,对象误用,使用不恰当;故选C。
2.(2022·重庆八中一模)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被公司辞退了,年幼的孩子还要读书,家里的生活很拮据..。
B.这篇文章内容冗杂..,重点不清,可见写作者的文字功底浅薄。
C.中国男足在世界杯预选赛上负于叙利亚队,其表现差强人意....,令广大球迷倍感失望。
D.哥哥外向张扬,弟弟内敛安静,他们兄弟两人性格大相径庭....。
【答案】C【解析】A.拮据:原指鸟衔草筑巢,肢体劳累;现指生活贫困,手头不宽裕,钱不够用,经济窘迫。
形容生活窘迫,使用正确;B.冗杂:形容(事情)繁杂,缺乏统一协调。
形容内容多,重点不清,使用正确;C.差强人意: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形容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历年高考真题集锦-词语的运用
41. 【浙江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B.我们的某些规章制度还不很健全,有的“聪明人”便打起了擦边球...,以此谋取私利。
C.时下,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痞子蔡就是屈指可数....的网络写手之一。
D.周末,我和同桌一起去攀岩,虽然崖壁陡峭,我们仍然摩肩接踵....,奋力攀登。
41.答案:B【辨析】擦边球:比喻做在规定的界限边缘而不违反规定的事。
高山仰止:比喻道德高尚,令人无法企及。
屈指可数:形容寥寥无几。
与“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矛盾。
摩肩接踵:形容人多拥挤。
解答这道题可以从分析这些成语内部的词或语素开始,还要看在句中的具体语言环境。
1. 【湖北卷】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中国女足姑娘昨日到达武汉,游东湖,爬磨山、逛江城闹市,赏江滩夜景,难得在大赛前奢侈地偷得一日闲情....。
B.正是凭借坚忍..精神,张骞打通西域,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传教,郑和七下西洋,苏东坡吟唱“大江东去”,曹雪芹谱写“红楼”悲歌。
C.我站在畦间的沟里四望,嫩绿的叶子齐整地一顺偃在畦上,好似一幅图案画,心中顿生一种不可名状....的快感。
D.由于发表网络歌曲的门槛很低,网友原创的歌曲都可以传到网络上去,这也造成了网络歌曲创作的鱼目混珠....。
1.答案:D【辨析】“不可名状”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
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
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例子:可是这些卖国的老爷们不是也在~,也在自称为爱国忧民的志士吗?语境不存在假和真的问题,说明的是好和坏。
2. 【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干部队伍________化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
②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___________从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③到半夜,小说终于脱稿了,他_____________地摸着胡子,长长地松了口气。
2022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试题:专题七 正确使用词语 1 Word版含解析
第三部分语言文字应用专题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高考帮·备考方向导航题组1 成语1.[2020全国卷Ⅲ,17—19,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已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标识。
而其基本价值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 )。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特性,不是生理的,而且是文化的、精神的因素;没有中华文化, 中国人就不成其为中国人,中华民族就不成其为中华民族。
中华文化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支撑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今天仍然是而且未来必将还是我们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就是我们今天要大力弘扬的“中国精神”,而弘扬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走稳中国道路的关键。
没有中华文化的,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放到世界文明史中看,中华民族创造的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价值体系,独特的民族色彩,独特的历史进程。
其长期的演化过程造就了我们的文化认同,赋予我们生命力和创造力,也决定了我们独特的发展路径。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传承中华文化就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B.传承中华文化必须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C.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就是传承中华文化D.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就能传承中华文化★(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一脉相承薪火相传博大精深源远流长B.互为一体前赴后继博大精深卓尔不群C.互为一体薪火相传繁荣昌盛源远流长D.一脉相承前赴后继繁荣昌盛卓尔不群(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不是生理的因素,而是文化的、精神的B.不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C.不仅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D.不仅是生理的因素,而是文化的、精神的2.[2017全国卷Ⅰ,17,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词语运用题高考方向及解题策略附解析答案共36页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词语运用题高考方向及解题策略附解 析答案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谢谢你的阅读
2023高考语文词汇运用练习题及答案
2023高考语文词汇运用练习题及答案文章内容参考:【2023高考语文词汇运用练习题及答案】一、词语选择1. 在下列句子中,找出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A. 这部小说文笔流畅,富有想象力。
B. 他的随笔文章字字珠玑,令人赞叹。
C. 他的演讲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D. 这篇报道字斟句酌,表达准确。
答案:B。
正确表述应为“他的随笔文章字字珠翠”,珠翠意为珍贵的东西,与文章内涵相符。
2.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请问这句诗中“禅房”的意思是:A. 佛教寺庙。
B. 野外的临时休息处。
C. 读书写字的小屋。
D. 临时的观景台。
答案:A。
根据诗句中“禅房”与“幽处”相连,并结合上下文的意境,可推测“禅房”是指佛教寺庙。
3. 下列词语中,哪个词的用法不当?A. 你别再磨磨蹭蹭了,我们快迟到了!B. 她一脸无辜地看着我,仿佛什么都不知道。
C. 这个问题有点费解,我需要再斟酌一下。
D. 记者采访完成后,他精神饱满地向我们汇报了进展情况。
答案:C。
正确表述应为“这个问题有点费解,我需要再研究一下”,斟酌一般指反复权衡是否采取行动或选择。
二、词语搭配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能够填入横线处的最佳选项。
1. 他_____不慎摔了一跤。
A. 既定B. 祟C. 极D. 突答案:D。
句意为“他突然不慎摔了一跤”。
2. 这个先生_____地告诉我们,他将离开公司。
A. 慷慨B. 辞职C. 忽然D. 讲话答案:C。
辞职不符合句意,讲话过于通用,慷慨与句意无关,故选C。
3. 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有很多,但根本上是因为______。
A. 忽视B. 骄傲C. 斩钉截铁D. 玩火自焚答案:A。
根据句意“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有很多”,可以推断为因为“忽视”了安全问题。
三、词汇辨析根据句子的语境,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
1. 他的努力终于得到了______的回报,顺利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A. 应有B. 应得C. 应分D. 应感答案: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真题:词语运用检测(一)班级:姓名:学号:1、(2004年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采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
B、这次巴勒斯坦人士遭暗杀的事件,使得中东和平的前景再一次成为海市蜃楼....。
C、美元近期在外汇市场的疲软走势,使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欧洲经济雪上加霜....。
D、欧洲一些国家从自身利益考虑,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答案:A[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这里写记者在伊拉克战场采访,用火中取栗不恰当。
海市蜃楼:比喻虚幻事物。
雪上加霜:比喻一再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
马首是瞻:古代作战时士兵看着主将的马头决定进退,比喻跟随别人行动或听从别人指挥。
]2、(2004年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民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
B、世界上很难再找到像巴黎这样的城市: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时尚的潮流完美地融为一体,既充满反差,又相得益彰....。
C、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警方决定顺藤摸瓜....寻找在幕后操纵的黑手,最终全面破获了这起产供销一条龙的制贩毒大案。
D、虽然中国队小组赛初战告捷,但从比赛中整个球队在战术意识、进攻手段和体能上的表现来看,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答案:A [A忍无可忍:要忍受也没法忍受。
可改为“被逼无奈”、“无可奈何”或“无奈之下”。
B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
C顺藤摸瓜:比喻沿着发现的线索追究根底。
D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3、 (2004年全国卷Ⅲ)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和煦的春风带来生机盎然的季节,学校社团的招新活动再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男女学生纷.至沓来...,踊跃报名。
B、机场附近山顶的大量无线发射台严重影响飞行安全,目前虽有一些已搬下山,但这对实现机场净空不过是九牛一毛....。
C、东方大学城在短短四年内就以2、1亿元自有资金获取了13、7亿元巨额利润,这种惊人的财富增长速度确实匪夷所思....。
D、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在考试前一定要保持轻松的心态,采用疲劳战术和题海战术只能事倍功半....。
答案:B [B九牛一毛,比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与语境不符,使用过大。
A纷至沓来,纷纷地到来,连续不断的到来;C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理所能想象的。
D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
]4、(2004年青海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这些年每听到亲友去世的消息,总令我无比伤感,尤其是这回相濡以沫....的老伴远行,对于我这个年已九十且神经衰弱的老人,真像天塌了一样。
B、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C、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高薪”不一定能收到“养廉”的效果,因为贪官污吏本来就是欲壑..难填..,并不是因为收入维持不了生计才搞腐败的。
D、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现在很多中学生在学校里见到老师都能亲切问好,而见到烧锅炉的、打扫厕所的和食堂打饭的工人师傅,却都不屑一顾....。
答案:B [A相濡以沫:泉水干涸,鱼靠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湿润;后用来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B 捕风捉影:比喻说话或做事时用似是而非的迹象做根据。
C欲壑难填:形容贪得的欲望太大,很难满足。
D不屑一顾:不值得一看;形容轻视,蔑视。
]5、(2004年北京卷)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些食品是交给姐姐保管的,可她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领着我们将下一日的提前消耗掉,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
B、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天霹雳——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C、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
D、早在30年代,他就因创作长篇小说《梦之音》而名噪一时....,成为京派作家的后起之秀。
答案:D[D一时名声很大。
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指名气在一个时期内引起轰动。
A从长计议,慢慢地多加商量,指不急于做出决定;不符合语境。
B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这里使用错误的理解了词义。
C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错误的理解成文章没有加标点,曲解了词义。
]6、(2004年天津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我始终没来得及按照总编的要求修改这个剧本,几年来我一直耿耿于怀....,深感有负他的嘱托。
B、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不能有丝毫大意。
C、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电视和电脑这一对时代的宠儿,对我们来说几乎是不可或缺....的。
D、这些风言风语总不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无风不起浪.....”嘛。
.....,无根不长草答案:B[B每况愈下,指情况越来越坏;“事故的发生率”不能与“每况愈下”搭配,错误的理解成“渐渐下降”之意。
A耿耿于怀,耿耿,有心事的样子。
不能忘怀,牵萦于心。
C不可或缺,一个也不能缺少。
D无风不起浪,无根不长草:比喻事物有根源。
]7、(2004年重庆卷)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离投票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凡是有损施瓦辛格形象的陈芝麻烂谷子......都被翻出来了。
B、还想让你老爸保你过关吗?老实告诉你吧,他已是泥菩萨过河....了,谁也救不了你!..自身难保.....——C、不久前,王刚又杀回马枪...,再返中央电视台主持节目,舍“动物”而去找“朋友”,又迅速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
D、就你摊的那些活儿,我三下五除二.....就可以把它弄清爽!谁像你,几天也拿不下来。
答案:C [回马枪:掉转头来给追击者以突然袭击。
]8、(2004年广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老张今年65 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B、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
C、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D、他三天两头到厂长办公室磨洋工...,希望厂里解决职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答案:A[A 短小精悍:①形容人身体矮小而精明强干;②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不长而有力。
B慷慨解囊: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
C 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D磨洋工:工作时拖延时间,也泛指工作懒散拖沓。
]9、 (2004年福建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对曾经纵横中国五百年的晋商,我们今天只能透过那些纸醉金...迷的晋商大院来遥想他们当年踏漠北、下南洋的辉煌。
B、光明村委会提出,在旅游淡季积极开展果品销售,将旅游业和果业的开发有效地结合起来,这与专家的意见不谋而合....。
C、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D、写文章首先要言之有物,否则,无论文字如何优美,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能打动读者。
答案:B[A纸醉金迷,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的环境;犯了顾名思义的错误,错误的理解成一种纸张。
B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C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这里写大学生不正确。
D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外表很华美,里头一团糟;这里写文字不恰当。
]10、(2004年湖南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他心爱的书籍,经过再三处理,还是没有地方放置,只能堆在地上或塞在床下,生活的屈辱和窘困,无出其右....。
B、个别民警认为工作时间饮点酒是小事一桩,就不以为意....,结果因违犯公安部颁布的“五条禁令”而受到查处。
C、要真正营造一个细胞生长的世外桃源....也不是一件易事,除了要有合适的培养基之外,还需要许多其他条件。
D、中央书记处书记到党校看望正在这里学习的纪检监察系统的学员,不厌其详....地询问他们在基层工作的情况。
答案:A[A“右”右边。
汉人尚“右”,右为贵左次之。
例证:汉代时官位设置右卿官位大于左卿。
成语意思为,没有人能超出他的右边(即胜过他)。
B、不把它放在心上。
]11、(2004年湖北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这里有我汗水浸过的土地,这里有我患难与共的亲友,这里有我相濡以沫....的妻子,这里有我生命的根。
B、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C、为了缩短时间,突击队躲开楼房林立的大院,潜入瓦房鳞次栉比....的胡同,出其不意,取捷径,奔袭望海楼。
D、木船在风浪中剧烈地摇晃着,那人却稳稳地站立着,就像一个身怀绝技的骑士,骑在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上,任凭野马狂奔,他却泰然自若。
答案:B[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用在本句中与后面的意思矛盾。
相濡以沫:泉水干涸,鱼靠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湿润(语见《庄子·大宗师》)。
后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
桀骜不训:性情倔强不驯顺。
]12、(2004年江苏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
B、交易会展览大厅里陈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的玉雕工艺品,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客商的青睐。
C、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D、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急切,往往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其结果常常是弄巧成拙....。
答案:B[在劫难逃,坏事情一定要发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劣质食品”被暴光对我们而言是好事;玲珑剔透①形容器物细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手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②形容人聪明伶俐;稍纵即逝,形容时间或机会很容易过去,用在此句适用对象不当;弄巧成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此句中家长的做法无“巧”可言。
]13、(2004年辽宁卷)下列语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做任何工作都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团结合作。
墙倒众人推.....,我们只要齐心协力,互相帮助,就一定能克服工作中的种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