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 哲学常识汇总
政治高考哲学知识点整理
政治高考哲学知识点整理政治高考哲学知识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与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解析: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2024高考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核心主干知识整理
2024高考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核心主干知识整理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1. 哲学的起源(1)本义:①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其本义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②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2)产生:①(本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②(处理的关系:)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③(起源:)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认识世界)(3)作用:指导人们的生活和实践。
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助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特别提醒】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升华)。
②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哲学不等于真正的哲学。
③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因为它从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层面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全面理解哲学的概念:①从本义上看:哲学是一门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从本质上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高考政治哲学主要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哲学主要知识点归纳高考政治哲学主要知识点归纳: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原理)原理内容: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因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承认自然界与社会的客观性。
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2、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反对从主观出发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运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国情出发的依据。
3、意识的能动性原理原理内容:①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外表、现象、本质、规律;②而且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精神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反对:反对夸大或否认意识的作用。
运用: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唯物论依据。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物质决定意识是第一位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方法论: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达到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重视精神的作用。
反对:反对从主观出发;夸大或否认精神的作用。
运用:论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正确性。
5、规律的客观性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原理原理内容: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可抗拒,人们不能创造、消灭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包含三层含义:第一、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第二、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抗拒的;第三,还表现在它是不可创造和消灭的。
高三政治哲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政治哲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三政治哲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哲学是高三政治重要的课程,重点关注知识点,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三政治哲学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三政治哲学知识点(一)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哲学是高三政治重要的课程,重点关注知识点,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三政治哲学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三政治哲学知识点(一)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物质的具体形态。
物质世界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世界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物质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2、物质与运动辩证关系原理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原理内容】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
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不变论。
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
4、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统一辩证关系原理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在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具有的精神状态。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汇总【超经典】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汇总【超经典】哲学一、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1、唯物主义(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以为金木水火土等是世界的本原。
例:“乾坤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荀子“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范缜“气者,理之依也。
”——王夫之(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以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算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例:“天别变,道亦别变。
”(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
2、唯心主义(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受、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以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靠于人的主观精神。
例:“存在算是被感知”、“心外无物”、“物是观念的集合”“我思故我在”、“万物皆备于我”“宇宙便是吾心”、“万物是我们的表象”(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以为现实的物质世界不过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例:“理生万物”、“未有这事,先有这理”、“理在事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
”“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
”二、(辩证)唯物论1、世界的本质(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进展的,都有自个儿的起源和进展史,基本上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类世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进展的产物。
劳动制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具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日子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这三者基本上客观的物质的要素。
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所以,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认识运动(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高考政治:哲学易错知识点
高考政治:哲学易错知识点第一单元1.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纠正:哲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纠正:哲学来源于实践。
)3.哲学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
(纠正: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不是包罗万象的和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
)4.哲学是从某方面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生价值认知的科学。
(纠正: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并且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5.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纠正: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依据。
(纠正:哲学基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提供依据。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
)7.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纠正:二者不能等同。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8.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就是唯心主义。
(纠正:应弄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根本观点,不可把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庸俗化。
)9.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纠正: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不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就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纠正:马哲产生前就存在了。
)11.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纠正: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2.物质决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
(纠正:实践的观点才是。
)13.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纠正: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但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
高考政治必考大题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必考大题知识点归纳高考政治科目是高中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它不仅考察学生对政治理论的掌握,还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高考政治必考大题知识点的归纳: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 物质与意识: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和相互影响。
3.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政治、法律、文化等)是经济基础的反映。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中国国情发展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政治经济学1. 商品和货币: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2. 资本和剩余价值:资本是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货币或商品,剩余价值是资本家从工人劳动中获取的超出其工资部分的价值。
3.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
四、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人民民主。
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 法治国家建设: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五、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1. 和平与发展: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2.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3. 国际合作与竞争: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六、思想道德建设与文化发展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
政治哲学高考必背知识点
政治哲学高考必背知识点一、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包含两个方面的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又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注意其侧重点,做到方法论与世界观的统一)1、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1)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注意其侧重点在“决定”上)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又包括两个方面的原理):A.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它不仅能正确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注:作为分析大问题时不常用)B.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注意其侧重点在“反作用”上)政治哲学高考必背知识点21、哲学和时代的关系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它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②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还体现在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2、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大全归纳
联系的观点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方法论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注意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6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方法论要求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同时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矛盾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方法论要求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0
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但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方法论要求我们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同时做好思想准备,准备走曲折的路,克服困难,接受挫折和考验。
11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方法论要求树立实践观点,在实践基础上深化、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同时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12
价值观与人生选择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方法论要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3
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方法论要求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大全归纳
高三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
高三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高三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1、哲学与生活(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和论的统一。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
●注意:①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
3、哲学的基本问题(1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高三政治答题技巧方法1、体现类体现型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从材料中概括出什么道理?”等。
一般来说,它的设问是上述材料体现了所学政治学科的知识点。
应把教材中所有与材料相关的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比较,符合的就是答案的一个要点。
答题时,可先把材料中的关键句组合摘抄(有分有合),后说明它符合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
或者先指出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然后列出材料的相应或做法。
2、依据类依据型问题的问法一般是让你说出“做这样一件事的依据是什么?”答案基本上是课本上的基本观点、原理。
高考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归纳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人生观和价值观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起重大的阻碍作用。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内容(1)价值观是人们在价值基础上形成的如何断定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
(2)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①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不同。
②价值观不同,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向不同。
③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3)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3、集体主义价值观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原理内容①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它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③它是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
方法论要求我们①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②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
③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4、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原理原理内容在人生价值的两方面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应该是居于首位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因为: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志。
方法论①在实现人生价值过程中,将贡献与索取有机结合起来;②利用和创造条件,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发扬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5.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影响,社会的发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自觉努力才能实现;个人活动受社会环境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6.个人和社会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人类结成社会而生活、存在和发展。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总结
一、唯物论
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运动与静止: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而静止是相对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二、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规律: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主观能动性与规律:虽然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三、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意识的来源和基础,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四、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
公民可以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途径和方式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包括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这些知识点是高中政治哲学生活部分的重要内容,它们构成了理解和分析社会现象、政治现象的重要理论工具。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
知识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提高自身素养,为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做好准备。
高中政治哲学部分整理版
辩证唯物论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原理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
• 〖反对〗:在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原理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 〖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
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3、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原理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与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与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 〖方法论〗: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 〖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4、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 〖反对〗: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容〗: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1.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国情,立足国情(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辩证法(1)联系的普遍性: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2)运动和发展: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3)规律:规律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4)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6)内因和外因:内因和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7)量变和质变:量变、质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坚持适度原则(8)事物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定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3.认识论(1)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2)透过现象看本质:现象与本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创造性思维、合理想像在认识中的作用(3)实践: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4.人生观和价值观(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4)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5)理想与现实: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6)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高考政治必背的常用基本理论
高考政治必背的常用基本理论一.常用的经济常识道理◆1.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重视商品的质量是为了更的实现其价值。
◆5.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当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就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6.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价格既要反映价值,又要反映供求关系。
(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7.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
如果超过了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
◆8.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供求影响价格: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
反过来,价格也影响供求,使供求最终趋于平衡。
◆9.价值规律的内容及三个作用: (1)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
在货币出现之前,等价交换表现为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量相等,货币出现后,等价交换表现为商品价格与价值相符合,等价交换原则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来实现的。
(2) 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总之,它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优化资源配置。
◆10.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 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这不仅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也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11.支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地说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1)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高中政治哲学的知识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的知识总结高中政治哲学的知识总结一、辩证唯物论1、宏观角度(1)(辩证)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作用;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2、中观角度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3、微观角度意识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物质与运动关系;运动与静止关系等二、唯物辩证的认识论1、宏观角度(1)(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三性;认识三性)(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2、中观角度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3、微观角度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三、唯物辩证法1、宏观角度(1)(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观(2)单元标题、课题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发展);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观);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2、中观角度“普遍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永恒发展的观点”(发展普遍性和实质;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观”(矛盾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创新观”(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发展实质)3、微观角度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普遍性和实质;发展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发展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对立统一(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历史唯物主义1、宏观角度(1)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基本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2)单元标题: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2、中观角度课题: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群众观(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3、微观角度单独考查其中某个原理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要求背诵)✧探究世界的本质考点一:哲学的物质概念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外延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所有事物和现象。
【注意】(1)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区别:客观实在是指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特性。
它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客观存在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
对于任何人来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
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在哲学课本中讲过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规律客观性、真理客观性、联系客观性、矛盾的客观性————共性在于,所有的客观性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物质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可见,物质是客观的)(2)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不能将二者等同,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物质的唯一特性(根本特性)≠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4)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②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④世界统一于物质。
⑤世界是物质的。
(5)马哲物质观的意义①“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②“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与不可知论划清界限③“客观实在”→克服旧唯物主义哲学物质观的缺陷(将物质混同为物质的具体形态,必然经不起唯心主义的攻击)2.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考点二哲学的运动概念——物质是运动的1、运动的概念: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物质和运动是辨证统一的。
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④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特别提醒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二者不能混淆。
2、.理解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与静止的关系(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考点三物质运动的规律1、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理解:固有的→不是主观添加的(如乌鸦报丧)本质的→不是现象的(如苹果落地)必然的→不是偶然的(如守株待兔)稳定的→不是易变的(如价格波动)方法论:(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要自觉地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把握思维的奥妙考点一:物质决定意识1、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⑴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⑵意识是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2、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产生的。
3、意识的内容与形式:(1)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则是客观的。
(3)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存在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作用于人脑,人脑才会形成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才有了意识。
总之,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来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物质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归纳总结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1、〖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2、〖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错误倾向〗: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考点二: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比如预先制订蓝图、目标和计划,这点和动物的活动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动物的活动纯粹是无目的的本能活动。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
同时,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也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根本原因。
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意识能动性的两个表现:⑴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人不仅能认识事物外部现象,还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人不仅能认识现在,还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
③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⑵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是指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归纳总结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1、〖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错误倾向〗: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归纳总结3: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详见:归纳1+归纳2)简单概括如下: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考点三: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1)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并不是否认发挥主观能动性。
它要求我们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的统归纳总结4: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1)〖原理内容〗: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③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他表述: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2)〖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错误倾向〗: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唯意志主义);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是什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指: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为什么?①哲学依据:第一,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二,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时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这要求我们实事求是。
②重要意义:第一,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第二,这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本要求,也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要求;第三,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第四,这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和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
(3)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要求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②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宿命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