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浅谈身教重于言传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
身教是一种行为示范和榜样力量,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他人的行为和思想。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身教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对于家庭教育来说,身教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孩子从小就是通过父母的行为来学习、模仿和成长的。
身教是一种直接而有力的教育方式,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
本文将从身教的定义、作用以及重要性这三个方面进行浅析,以期引起人们对身教的关注和重视。
我们来理解一下身教的含义。
身教是指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来示范、引导和影响他人的行为和思想。
相比于言传,身教更具有直接和有效的影响力。
因为人的行为往往比言语更能打动人心,而他人更容易被自己的行为所感染、所模仿、所学习。
父母在孩子面前说一套做一套,言传不符,很难让孩子产生真正的尊敬和信任,但如果父母能身体力行、诚实守信,孩子则更容易从中感受到正能量和健康的教育。
我们来谈谈身教的重要性。
身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中更是至关重要。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一言一行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果父母言传身教不一致,那么孩子的成长环境就会变得混乱不堪。
父母要懂得用自己的行为示范来影响孩子,做到身教重于言传。
同样,老师作为学生的榜样,身教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言行一致的老师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身教不仅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重要,在社会教育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社会上的各种榜样人物和典范形象,都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对他人产生影响和教育。
身教重于言传
身教重于言传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话道出了“身教”的力量。
在对一个人的教育中,身教是极为重要的,它是言教心教的基础,又是言教、心教的体现。
首先,从我们的家庭教育来说。
如果我们承认父母乃子女一生中之第一任老师的话,那么,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言传身教便尤其重要。
决定人之一生的诸如价值取向、人格魅力、创造精神等等,无不在家庭教育中获取最基本的养分。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孩子所学习的很多东西都是跟自己的父母学会的。
有的父母担心孩子学习不够,就总是说得很多。
说了又发现孩子好像没有专心的按自己说得去做,于是很着急。
其实父母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只要自己注意自己的行为,孩子是可以跟自己学会的:因为言传胜过身教。
在很多时候,大家都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孩子在学校因为和同学发生了矛盾,老师把家长请到学校来协助处理,打人的孩子的家长来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劈头盖脸的给孩子一顿打一顿骂,然后再用相同的语言说到:“我在家里是怎么教你的,让你别和同学打架,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
而被打的孩子的家长呢,就会说:“你怎么那么笨了,别人打你你不知道还手吗…”,在家长这样的教育之下,孩子该怎么做,怎么学。
我们常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家长身上都能看到一些孩子身上的毛病,那就只能说这些是孩子在家长身上学到的,一些坏毛病,可能家长都没意识到是从自己身上学的。
在我接触到的学生中,很爱打架的孩子的父母肯定有一个是脾气暴躁的,孩子在家里被家长以暴力征服,他在潜意识中就觉得,凡事都可以用暴力来解决。
托乐斯泰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
”斯特娜夫人说得十分透彻:“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处处作孩子的表率。
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的影响的结果。
”其次,我们说一下学校教育。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我们当老师的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就是言传身教,即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孩子,教育孩子。
上行下效身教重于言传
教育研究学刊2016年03月近读《世说新语》,看到一则“谢安教子”的故事:“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哪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谢安的夫人教育儿子,同时问谢安:“怎么从来没见到你来教育儿子?”谢安回答说:“我一直以‘身教’来教育儿子。
”谢安身为一国之相,日理万机,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管教儿子,夫人当然不免责怪。
谢安没有找客观理由为自己辩解,而是说自己的行为就可以让儿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这个故事表现了谢安对自己道德品行的充分自信,也揭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身教”重于“言传”。
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句话概括了教师工作的特点和作用,其实也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知识技能、工作作风等各个方面,都必须是学生的表率,楷模。
一、信赖教师,模仿教师,是学生的一个重要心理特点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做到“学高为师”,更要做到“身正为范”。
教师每天都要以愉快、积极的心态去上课,这无形当中会感染学生,让他们和教师一样,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学习,自然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平时对学生的要求,自己都要先于学生做到,学生看到了,他们也就会慢慢的严格要求自己了,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当今经济腾飞的时代,学生大都是在高楼里的空调室中成长,因此,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
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标准。
小学生又具有像师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他们往往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作为自己学习的内容、仿效的对象。
教师从思想到作风、从言行到举止,处处都应带头做到最好,成为学生的表率。
二、教育孩子要严于律己,勤奋钻研,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为人师者不能教育学生时是一套,自己行动时又是一套。
试问,一个满嘴脏话的老师,又怎能说服学生要言语文明?一个经常说谎的老师,又怎敢奢望学生诚实?一个不懂得尊重学生的老师,又如何教导学生学会尊重?品德是感染来的,不是说教来的。
因此,教师要从每一个细节上去以身作则。
“身教”重于“言传”
“身教”重于“言传”作者:韦金芳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3年第03期对于教师这一职业,古人早有定义,两千多年前韩愈就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作为人民教师,主要的职责是教给学生一些做人的基本原则,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使学生掌握一些生活技能;解答学生的疑问,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要育人。
可是现在由于传统的考试制度与评价制度的缺陷,许多教师被考试指挥棒牵着鼻子走,只注重于课堂教学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结果造就了一些“高分低能”或“高分低德”的“人才”。
在考试指挥棒的作用下,教师不经意间培养了一些能力低下、道德败坏的学生,这是教育的失败,应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反省。
教师为了追求教学质量而忽略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忽视了对学生“传道”,这对整个社会发展来说是得不偿失甚至是有害的。
因此,作为一个致力于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者,应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为社会培养真正高素质的人才。
一、教师崇高的道德修养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征服力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崇高的道德修养,唯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受到学生的尊重。
品德高尚的人,在学生面前如一座高山、如一棵大树、如一座丰碑,使人敬仰,让人钦佩,令人折服。
一个教师要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德服人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否则一切苦口婆心都会因失去事实依据而缺少说服力。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
”如果一个教师教育学生不要迟到早退,而自己却经常迟到早退;要求学生不要乱扔垃圾,可自己却随地乱扔垃圾,你说学生能听你的吗?想要学生怎么样,自己就要先作出表率,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说服学生,用自己的涵养去熏陶学生,让学生在你崇高的道德修养面前感觉到如果自己做了什么不合理的事是一种错误和耻辱,挺不起腰抬不起头,从而有意识地去约束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认识。
身教重于言传作文800字
身教重于言传作文800字身教重于言传。
身教重于言传,这句话是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一句名言。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老师和长辈们常常会告诫我们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他人,而不仅仅是空口说白话。
身教重于言传,意味着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的行为来传递价值观念和品德观念,而不是简单地口头上的说教。
这句话对于我们的成长和人生道路有着深远的影响,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身教重于言传的重要性。
首先,身教重于言传可以树立榜样。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榜样式的人物,他们的行为和品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榜样并不是通过空洞的言辞来影响我们,而是通过他们自己的行为,他们的言行一致,让我们深受感染。
这种身教式的榜样,常常会对我们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激励我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其次,身教重于言传可以增进人际关系。
在我们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他人,而不是通过言辞。
一个人如果只是空谈理论,而自己却无法做到,那么他的言辞往往会让人感到虚伪和空洞。
而如果一个人能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他人,那么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因此,身教重于言传在人际关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身教重于言传可以培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
一个人如果只是口头上说一些好听的话,而自己却无法做到,那么他的品德和修养往往会受到质疑。
相反,如果一个人能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自己所说的话,那么他往往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尊重。
因此,身教重于言传对于我们自己的品德和修养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身教重于言传在我们的成长和人生道路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影响他人,比空洞的言辞更具有说服力。
身教重于言传不仅可以树立榜样,增进人际关系,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
因此,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自己的行为举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他人,做一个身教重于言传的人。
优秀教师随笔身教重过言教
优秀教师随笔身教重过言教教育工作者,是教育别人的人。
而教育别人的方式,不外乎两种。
一是言传,二是身教。
两者相辅相承,不能分割,也不能分清孰轻孰重。
当我发现言教胜而身教弱的时候,我出于一种社会责任感而老调重谈,也谈起身教重于言教来。
教师上课,与学生谈话,固然离不开口头语言,有时(如校内刊物、黑板报、墙报等)也离不开书面语言,言教的时效比重是比较大的,也是必要的。
但你讲政治、道德、法律、法规、行为规范等等,除了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外,更重要的是教师以身作则。
从这个意义上讲,身教则胜于言教了。
因为学生的一双双眼睛是盯着校长、教师的。
那么,我们应当以什么身份,或者说什么样的人格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呢?这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教师的基本工作对象是学生,尤其是我们所面对的是小学生,他们的模仿力很强,我们天天和他们在一起,他们会把老师的一举一动都留在心里,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例如:一个水龙头在白白地流水或者一盏路灯在白天亮着,做教师的发现后,如果前去拧紧水龙头或拉一拉路灯开关,在行为上你就起了楷模作用;如果你也司空见惯,不理不睬,反而批评学生不节约水电,那你打铁的腰杆就硬不起,嘴上讲得再好听也没人理会。
如果你要求学生不要打人骂人,却在教育学生时动了拳脚;你要求学生节约粮食,却把吃不完的馒头扔掉;你要求学生不猜拳行令,你却是酒桌上的醉鬼;你要求学生衣冠整洁,你却是斜戴帽子横穿衣,上课穿拖鞋;你要求学生不许打牌,你却去赌博;你要求学生做无私奉献,你却挖空心思在家长和学生中去诱骗钱财,乱收费;你要求学生节约用粉笔,而你上课后却满地是粉笔头……一句话,就看你是为人师表,还是言行不一?身正为范。
我认为,人民教师要自重、自尊、自爱、自慎,要加强自身的思想、品格锻炼和修养。
让学生从我们教师的言行一致上,特别是行为规范上感到可亲、可敬、可学。
这样,教师的话,学生要听;教师的训,学生会服;教师指引的路,学生会走。
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关水龙头,拉路灯开关,捡拾粉笔头……做起。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身教重于言传是一种育人理念,强调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和教育他人。
它强调了言传不如身教的重要性,即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塑造他人的价值观、品德和行为习惯。
身教重于言传的理念不仅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身教重于言传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人的学习动力。
在教育中,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
只有通过自身良好的言行举止,才能够给学生提供正确的示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如果教师只是空谈理论,而自己不去践行,那么学生很难被说服和感染。
相反,当教师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去教育学生时,学生会更加认真地听和跟随教师的教导,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动力。
身教重于言传可以更好地提升个人的影响力。
一个人如果只是嘴上说得天花乱坠,而自己没有实际行动去支撑,那么他的影响力就会大打折扣。
相反,当一个人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他人时,他的影响力就会大大增加。
因为身教不仅能够打动人心,也能够给人带来深刻的启发和思考。
一个领导如果只是口头上提倡廉政,而自己却贪污腐败,那么他的言传就难以起到作用。
相反,如果一个领导能够以身作则,敢于表明自己的错误,并且通过改正错误来给别人树立榜样,那么他的影响力将会更加显著。
身教重于言传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人的优良品质。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和品德是通过他所看到、所听到、所经历的事情来形成的。
所以,当一个人身体力行,做出正确的行为示范时,他往往能够引导和激发他人学习和模仿。
相反,当一个人嘴上说得再好,但是自己却不能做到,他的言传就很难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一个家长如果只是要求孩子守规矩,而自己却经常不遵守规矩,那么孩子是很难被说服和感染的。
如果家长自己先遵守规矩,做到榜样的作用,那么孩子就会更加容易接受和模仿。
高考满分作文预测:身教重于言传
高考满分作文预测:身教重于言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小编收集了高考满分作文预测:身教重于言传,欢迎阅读。
身教重于言传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但是这些父母们有没有想过,你们是龙父,龙母吗?魏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身教重于言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梵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子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
”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各个港口,他的儿子叫伊东·布拉格,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
布拉格之所以能取得后来的成就,与父亲从小对他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布拉格后来接受访问时说:''父亲是我的第一位老师,从小他就教育我,不论什么事情都要从本质去看,是父亲的行为感染了我.''中国不也有一句谚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孟母三迁'',''曾子杀猪''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自此,我不禁要发出感慨:前人尚且如此,今人又何待言?有一位老教育家曾说过:''现在的社会,普遍流行着一种四&二&一综合症.那就是四个祖辈的,两个父辈的围绕着一个小太阳转.''现在的家长在孩子的身上寄托了太大的希望.经常会对孩子说:''你要怎样怎样,你不能骂人,不能打架,要好好学习.''殊不知,家长的言行早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了你的孩子.要知道身教重于言教啊!家长的用心我们都能理解.但是,你若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天之骄子,你也应该严于律己.因为孩子常常会把自己的父母当作榜样.你平时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他.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带孩子去坐公交车,遇到有老年人上车没有座位,你告诉你的孩子要给老年人让座,而你自己却坐在那里.孩子只会不情愿地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他不会记住以后也要这样做.真心地对天下的父母们说:''当你们成为龙父龙母时,相信你的孩子也定会成龙成凤.因为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身教重于言传
身教重于言传“言传身教”,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言传,口头上的传授、讲解;身教,亲自在行为上示范。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为了孩子,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可以说是都费尽心思,竭尽全力。
可有时候,左叮咛,右嘱咐,千百遍地唠叨,教育孩子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然而收效却总是不尽人意,这是为什么呢?我想从家长和老师两方面来说一说对孩子教育“言传身教”的问题。
一、家长的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生孩子一出生,他心灵上这块土地是荒芜的,父母是这片土地的第一个播种者,你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
因此父母和孩子的个性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将影响孩子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以及个人成长。
在孩子身上,任何一个优点都有父母的传承,任何一个缺点都可能是父母的影子,以无声的行为取代有声的说教,相信效果会好出几倍。
有一个“曾参教子”的故事。
说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她的小儿子哭闹着也要跟着去,曾子的妻子就哄儿子说:“你回去等着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
”结果曾妻从街上回来后,看到曾子真的要杀猪,就急忙阻拦道:“我只不过是跟孩子说着玩,是哄孩子的。
”曾子说:“跟小孩子是不能开玩笑的,孩子年幼无知,处处会模仿父母。
今天你欺骗他,就是教他学你的样子骗人。
做母亲的欺骗自己的孩子,那孩子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了。
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啊!”于是曾子杀了那头猪,煮了肉给孩子吃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对孩子产生巨大影响,对孩子许诺必须慎重,有的家长认为,跟小孩说话何必当真,这种想法太轻率了。
1、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刚上小学,许多家长会居高临下,采用传统的“我说你听,我训你忍,我打你挨”的单向型教育方式。
看见孩子没写作业就“骂”,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就“训”,孩子不听话就“打”,往往发现情况越来越遭。
有一位家长告诉我:“要求孩子每天写一篇日记,有一天我检查女儿的日记本,发现已连续五天没有写,最后一篇只写了两句话:‘爸爸是个大骗子,说话不算话’。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身教是一种直观的教育方式。
言传是通过言语来表达观点、态度、价值观等,而身教则是通过实际行动来诠释这些观点、态度、价值观。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能够直接反映出其内心的品质和修养。
当一个人在言行中展现出积极向上、乐观向上的态度时,他所传递出的正能量将深深地影响着他人。
相反,如果一个人言行不一,言行不符,他所传递出的负面影响也将在他人心中留下阴影。
身教能够直观地向学生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树立起一个积极的榜样。
正如《弟子规》中所说:“父母所莫言,非口誦而教;父母之命,行必果焉。
”身教的力量在于它所传达出的信息是直接、实际的。
身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
语言教育往往需要经过反复的灌输、认知和理解,而身教则更多地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
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展现出的言行举止不经意间就会影响着他人,尤其是孩子和青少年。
孩子们往往更多地是通过模仿和学习来成长,他们会把父母、老师的一言一行都牢牢地记在心里,家长和教师的身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积极向上的家长或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激发出他们的积极心态和健康人格;反之,一个消极懒散的家长或老师则会让孩子受到消极负能量的影响。
身教的潜移默化之力在于它既不需要经过复杂的说教和解释,又能够直接影响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身教是一种言传不可替代的教育方式。
言传往往需要经过学历的学习和领悟,而身教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表现。
如果一个人所言所行的一致性不强,他所传达出来的信息也就缺乏真实性和可信度。
行为是最真实的语言,而言语往往只是一种表面的外部表达。
正如孔子说过:“言而不以信,行而不果,无以成名。
”言传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验证和支撑,而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言传的最有力证据。
只有言行一致,我们才能够取得他人信任和尊重,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能够影响他人的榜样。
身教的言传不可替代之处在于它让我们用行动来诠释我们的言语,让别人看得见、感受得到。
言传重于身教四辩
言传重于身教尊敬的主席,评委,还有在场的各位观众,大家好,很高兴与对方辩友进行这场比赛,下面请允许我代表反方进行总结陈词。
纵观本场比赛,对方辩友可谓是舌灿莲花,口若悬河,但是,对方存在了很多问题。
首先,请允许我指出对方辩友在辩论场上的不当之处:(比赛时补充)…….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下我方的观点:我方认为言传和身教都是教育的手段,都是为了达到教育的目标,传承知识文化,塑造人的道德品质,这二者虽在这个过程中相辅相成,但是却略有轻重之分,言传在这其中的作用相对重于身教。
首先,言传相对于身教而言更具有广泛性。
言传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然而与言传相比,身教具有更大的时间,地点的局限性。
在一些特定时间和场合,身教是无法进行的。
有些事情是不能用身教来达到的,类似牺牲精神。
还有请问对方辩友,高数中的极限思维要如何用身教来表达出来呢?中国的悠久历史文化又要如何去用身教来传达呢?相比之下,言传就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好的去传承知识文化,四书五经流传至今不就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吗?此外,口口相传,代代相传,这都是言传的形式,夸大了言传的受众范围。
其次,言传相对于身教还具有快速准确高效的优点。
身教必须和言传相结合,一个单纯的行为动作会引发人无限的遐想,被教育者如何能够明确的知道这个身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相比之下,言传被理解错误的概率更低。
言传可以一语点破学习的诀窍,是经验的精华总结,让学习者少走许多弯路。
同时,身教一般是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而言传却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让受教育者掌握知识,相对更为快速高效。
再次,言传能更好的促进人与人之间心的沟通,使对方能够深刻领会其中含义,这对当今这个人与人之间已经面临交流危机的社会而言是有重要意义的,这一点是身教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综合以上论点,我方认为言传重于身教,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身教,只是在身教的基础上,言传的点睛之谈能让受教育者得到质的改变。
谢谢!。
高阳浅谈身教重于言传
浅谈身教重于言传河北省内丘县侯家庄学区明德小学高阳摘要: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学识学风、品德修养上,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
德育贵在身教。
关键词:教师学生身教言传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他说:“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要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要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守则,教职员要躬亲共守。
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
”从陶先生的话中我们可以深深地体悟到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性格爱好、文化素养、治学态度、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学生的心灵上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甚至有的会影响他们的一生,由此可见,教师就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和楷模。
一、身教与言传言传身教是教师工作的显著特点。
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交流感情,主要通过语言表达,教师要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讲解深刻的道理,用娓娓动听的语言做学生思想工作,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此所谓的言传。
身教即教师用自己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的力量。
言传固然可以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应该做一个遵守道德有美德的人,却不足以使学生实际遵守道德从而实际成为一个遵守道德有美德的人。
德育贵在身教。
二、正确认识教师身教对学生的影响在学校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场景:班会上,班主任苦口婆心、语重心长地教育学生,要如何刻苦学习,要如何尊敬师长,又要如何孝顺父母……一节课下来,老师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大部分都在埋头做作业,即使有小部分听进去了,也只是过后即忘;即使当时听了心里有所触动,但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依然故我;甚至还有部分学生认为老师啰嗦。
针对这一情况,以及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笔者认为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的身教比言传更重要,也更有效,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身教重于言传
身教重于言传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生都在实践自己的座右铭:“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他提出“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以教人者教己”,为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心为农民服务,身为洋博士的他经常脱掉长袍,穿上草鞋,和众师生一起开荒种地,以身示范,受到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
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都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然后指导他们的行动。
学生的模仿力很强,他们时刻观察着教师的一举一动并在某些方面进行模仿。
所以老师必须在学生面前起到模范作用。
一位教一年级学生的老师,一次看到一个学生在学习跳绳。
由于初次学习,她弯曲着双腿,很夸张地将腿抬得很高,左跳右跳就是跳不过去。
这时这位老师笑道:“晨晨啊,你跳绳怎么像青蛙。
”几天以后,晨晨又来找老师,告诉她,自己现在会跳绳了,一次还跳了几十个呢。
老师夸奖了她,但是晨晨接下来却说:“老师,李云还不会跳,她跳起来像青蛙。
”说着便笑了起来,这让那位老师心中一惊,原本无心之语却在孩子心中留下了这么深的印象,而且还被马上运用到了别人的身上。
于是老师意识到,即使是自己的一个很微小的行为,都会被学生的眼睛看到,进而“有样学样”。
教育本身是一种以人影响人、以人带动人、以人提升人的活动。
要使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和信念,教师自己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和信念;要使学生关爱他人,有崇高的道德,教师自己必须关爱他人,具有崇高的道德;要使学生不搞浅尝辄止,具有深刻的钻研精神,教师自己必须不搞短期行为,具有深沉的学术耐心;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创新,教师自己必须思维活跃、善于创新;要使学生遵守考试规则和学术规范,教师自己必须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要使学生待人讲究礼仪,彬彬有礼,教师自己必须待人讲究礼仪,彬彬有礼;要使学生的人格健全和完美,教师自己的人格必须健全和完美。
教师只有将自己的道德和人格提升起来,才可能提升学生的道德和人格。
言传和身教并重 赏能和明过结合
言传和身教并重赏能和明过结合班主任工作是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班主任工作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一生。
作为当代的德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寻找新思路和新方法。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适应新形势,更好地去开展德育工作呢?笔者结合前人和同辈成功的经验与自己的一些实践心得,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做法。
一、言传身教树榜样教书育人是教师所必须担负的双重任务,而言传身教则是完成这种双重任务的途径。
所谓“言传”就是教师通过口头的或书面的语言,向学生讲清什么应该做,应该如何做的道理。
所谓“身教”就是教师在实践行动中以身作则,严于律已,为学生作出榜样,起到模范的作用。
古人也是很注重言传身教的,“曾子杀猪”的故事千百年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
我认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其最起码、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努力使自己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特别在学生面前最好是先行而后言,也可以先言而后行或行后不言,但千万不能言而不行。
如果一个教师经常言而不行,那他的学生在这种作风的“熏陶潜染”之下也会变成只说不干的空谈家。
同样,如果在学生中树立了先行而后言的榜样,那么学生也会成为先行而后言的实干家。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听了教师的话不一定就会去做,但当你亲自埋头把“言传”落到实际行动当中时,必将会带动一大批学生。
有一次,笔者发现教室的环境卫生很差,纸屑满地,于是以命令的口气让几个调皮生去扫,结果他们以“不是我所为”的借口相推脱,我只好自己动手去扫,哪知刚拿起扫帚,那几个调皮生纷纷跑过来,说“老师,我们来!”所以,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教师的言行都应该要成为学生的表率。
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就应该首先做到并首先做好。
如果一个教师在平时总是要求学生乐观一些,开朗一些,豁达一些,大度一些……,但学生却看不到这个教师乐观开朗豁达大度,那么,其教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言教和身教是教书育人的重要途径。
每一个人民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时时以身作则,要处处为人师表,严于律已,为祖国的明天培育出优秀之花。
身教重于言教的心得体会
身教重于言教的心得体会身教重于言教的心得体会人们常说,“身教胜于言教”,这种说法意味着我们的行为比口头教育更能影响他人。
身教重于言教的理念是建立在行为对他人的榜样作用上的。
通过自己的行动和态度,我们可以更好地影响和鼓励他人。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身教重于言教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身教重于言教可以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当我们只使用言语进行教育时,我们只能触及到他人的大脑,但当我们以身作则时,我们的行为能够进一步触动他人的心灵。
我们的行动和态度比我们的言论更能打动他人,因为这更接近于人的真实感受和情感。
一个人的身教可以激发他人的自我反思和潜在的改变欲望,从而真正地影响他人。
其次,身教重于言教可以提供更具体的指导。
当我们仅仅用言辞来告诉别人如何做,很难将我们的想法和价值观真正传递给他人。
然而,通过我们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我们可以为他人树立一个明确的榜样。
我们的行动更容易被他人理解和模仿,因为它们是具体的、可见的,并且直接表达着我们的价值观。
例如,如果我们想要教育他人要诚实守信,我们自己首先要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第三,身教重于言教可以建立更有效的沟通与信任。
当我们通过言辞来教育他人时,很容易被解读为一种指令或评判。
这样的教育方式往往会引起抵触心理,对方不会真正听进去我们的话,也不容易接受和认同我们的思想。
而通过身教,我们能够用心连接他人,传递出一种更加真实、温暖和亲切的信息。
我们的行为可以打动他人的情感,在心理上更容易引起他人的共鸣和信任。
第四,身教重于言教可以培养更积极的氛围和正向动力。
通过我们自己的行动,我们可以激发和激励他人。
当我们以身作则时,我们传递出一种积极、乐观和进取的态度,鼓励他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保持积极心态。
我们的行为不仅仅是教育,更是一种帮助他人改变和成长的正能量。
这种积极的氛围和正向动力能够使我们和他人一起激发更大的潜力和效能。
最后,身教重于言教可以增强我们的责任感和自我约束。
言传大于身教二辩稿
言传大于身教二辩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今天我要为大家阐述的是“言传大于身教”的观点。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言传和身教都是教育的两种方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言传更具有效性。
首先,言传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更直接的方式传达信息。
通过言辞清晰、明确的语言表达,我们能够将知识、价值观念传递给他人,无论是面对面的交流还是书面的文字沟通,都能够让信息更加准确地传达给对方。
相比之下,身教可能需要更多的互动和观察才能被他人所感知和理解。
其次,言传可以激发思考和创造力。
通过言辞精准、深入的表达,我们能够唤起他人的兴趣和思考,引导他们去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身教可能更多地依赖于模仿和观察,无法直接刺激他人的思考和创造力。
此外,言传还能够传递情感和价值观念。
通过言语的表达,我们可以传递自己的情感和对事物的态度,让他人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我们的情感。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言辞明确地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人去思考和接受这些价值观念。
而身教可能在此方面相对较隐晦,无法直接传递情感和价值观念。
当然,我并不是说身教没有价值。
事实上,身教和言传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教育方式。
通过我们的言传和身教相结合,我们能够更全面地影响他人,培养他们的能力和品德。
总结起来,言传大于身教,并不是要否定身教的价值,而是强调言传在某些情况下的有效性。
通过清晰、精准的语言表达,我们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激发他人的思考和创造力,传递情感和价值观念。
所以,让我们充分利用言传这一教育方式,为培养更优秀的个体和塑造更美好的社会做出贡献。
谢谢!。
身教重于言传
身教重于言传——探寻一个孩子的成长轨迹(喜德县东河乡瓦尔小学邱成江)每年的教师节前,没有哪一个老师不期望听到那曾经熟悉而今却已经有些陌生的声音。
也许那来自异地他方的声音比什么珍贵的礼物都更触动为人师者那颗孤寂落寞的心。
我是不太期望那种令人有些酸楚、有些怅惘的声音的。
现实的无奈早让我们这些为人师者那颗曾经火热和心一天天变得冰冷,冷酷得让人颤栗,让人悲哀。
偏就在我陷入对往事的追忆中,有些不能自拔之时,电话却突然响了起来。
一声暖暖的问候,一声甜甜的祝福,一张清纯的脸庞顿时浮现在我脑海中。
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她的消息了。
我甚至以为当初清纯如山菊花般的她早已经被汹涌的世俗风云给淹没,再也无法绽放出坚毅、自信而甜美的笑。
当年的她,沉静、清纯如一泓秋水。
隐隐透露出一丝丝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寒气。
既不同班上的同学说笑,也难得一见她眉头的舒展。
无论是上课下课,总习惯静静地坐在自己座位上,不时低头看着空无一物的水泥地发呆。
接她们班一个星期后,才从一个多嘴的学生口中得知她不幸的身世。
原来,她是才从二五校随四处打工的母亲转到我们学校来的。
她家原在布拖一处极偏远的高山上,父亲是彝族,母亲是汉族。
可惜爱她的父亲早因病去世。
于是,她跟随四处打工的母亲到处漂泊。
从雅安的荣经到凉山的西昌,处处留下了她们一家艰难奔波的身影。
后来,母亲再嫁,一下又多了两个不懂事而又特别淘气的弟弟。
如此一来,生活担子的沉重可想而知。
一家六口,加上一个年迈的外婆就租住在学校对面山坡下两间西昌农村低矮的土坯房中,仅靠继父和她多病的母亲四处打短工来维持一大家人艰难的生计。
我试着近距离地主动去关心她,开导她,她却总是没有太积极的回应。
听我说得多了,更是低着头,看也不看我一眼。
依旧一个人沉浸在自己孤独的世界中。
就在我快要失去耐心,准备放弃的时候,也许是嫌我一个大男人象老太婆一样太啰嗦,她冷冷地几乎不带任何表情却显然有些绝望而无奈地说:“学得再好,还不是要嫁人!”很难形容我听到这话从她口中说出时是多么地惊讶、多么地惶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身教重于言传
河北省内丘县侯家庄学区明德小学高阳
摘要: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学识学风、品德修养上,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
德育贵在身教。
关键词:教师学生身教言传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他说:“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要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要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守则,教职员要躬亲共守。
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
”从陶先生的话中我们可以深深地体悟到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性格爱好、文化素养、治学态度、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学生的心灵上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甚至有的会影响他们的一生,由此可见,教师就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和楷模。
一、身教与言传
言传身教是教师工作的显著特点。
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交流感情,主要通过语言表达,教师要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讲解深刻的道理,用娓娓动听的语言做学生思想工作,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此所谓的言传。
身教即教师用自己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的力量。
言传固然可以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应该做一个遵守道德有美德的人,却不足以使学生实际遵守道德从而实际成为一个遵守道德有美德的人。
德育贵在身教。
二、正确认识教师身教对学生的影响
在学校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场景:班会上,班主任苦口婆心、语重心长地教育学生,要如何刻苦学习,要如何尊敬师长,又要如何孝顺父母……一节课下来,老师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大部分都在埋头做作业,即使有小部分听进去了,也只是过后即忘;即使当时听了心里有所触动,但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依然故我;甚至还有部分学生认为老师啰嗦。
针对这一情况,以及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笔者认为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的身教比言传更重要,也更有效,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还记得我高中时的化学老师,每次来上课或坐班的时候,一旦发现地上有纸屑垃圾,就会弯下腰去捡起来放进垃圾桶,这个看似细小的动作,我们班每一位同学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之后大家慢慢地都开始自觉维护起了班级的整洁,一个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逐渐在班中形成。
因此,在我踏上讲台的那天起,我的心中就有一个信念,要像老师那样,在无形中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影响学生。
在实际工作中,我也是这么做的,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效。
每次走进教室,我总会习惯性地看看地面和后面的垃圾桶,如果发现地上有垃圾就捡起来或扫干净,这样做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学生的自觉性提高了,一次在我打扫废纸时,一个平时不太听话男同学主动过来说:“老师,让我来吧。
”冬天做课间操,同学们都缩成一团,我就会和他们一起跑步,迎着寒风,昂首挺胸,同学会问我冷不冷,我说冷就多穿一件衣服,但是面对凛冽的北风要无畏无惧,就像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
从此后,再冷的天气里,也能看到我们班学生坚定的步伐。
其实产生这样的效果是自然的。
教师不仅言教和奖惩,而且还身教,不但要求学生实行道德,而且自己率先躬行道德。
那么,学生和老师就发生了情感共鸣。
相反地,如果教师仅仅言教而不能做到身教,只要求学生实行道德而自己却并不实行道德,那么,学生便会产生反感,认为老师言行不一、虚伪、欺骗和不公正,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就产生了负面影响。
现代社会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米斯切尔等在1966年做了如下实验:让儿童们做小型滚木球游戏。
作法是让儿童按一定的规则将木球投入球门,投中者得分,而得20分以上就可得奖。
如果遵守规则,得奖的机会很少;如果偷偷违反规则就可把球投中,因而得分得奖。
在实验开始阶段,儿童与成人一起玩。
把儿童分为两组:第一组,成人不仅通过言教告诉儿童守规则,而且身教,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第二组,成人仅仅言教却不能身教,仅仅告诉儿童守规则,自己却不守规则,言行不一。
那么,成人之身教与否对儿童行为有何影响呢?于是实验者又设计了第二个实验,让儿童独自玩此游戏,研究者可通过观察孔看儿童行动。
结果发现第一组儿童得奖的次数很少,只占百分之一左右,说明大多数儿童深受成人以身作则之身教的影响因而是严守规则的;第二组儿童得奖次数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说明他们深受成人不以身作则之身教的影响,因而一旦离开成人便会不守规则。
可见,身教对于孩子至关重要。
教师怎样才能使学生实际遵守道德从而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方法和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教师本人率先遵守道德,因为“正人先正己”,“己不正焉能正人?”,“未闻枉己而能正人者也!”。
三、适当把握教师身教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无论从哪方面看,身教无疑都难于言教;甚至在所有的道德教育方法中,身教都是教师最难做到的。
1.以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直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言传上,学校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学生,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等方面的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等方面的历史教育,使学生辨明国情和形势政策,从而认识自身的社会责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除了之前所提到的言传之外,教师身教的引导也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应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自身的身教为学生作出示范。
首先,教师应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各种问题,采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和实事求是的观点看待问题,避免用片面的、静止的、孤立的和主观的思想方法处理问题,严谨自身的一言一行;其次,教师应以科学的人生观感染学生,人生观是人们对待人生的观点和看法,是世界观在对待人生问题上的应用,包括幸福观、生死观、荣辱观等多方面的内容,人生观又决定一个人做人的标准,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教学中以科学的人生观对待问题,通过身教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第三,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的精神境界都局限在对利益的追逐,甚至可以泯灭道德的底线去换取安逸舒适的生活,教师是一个压力大而又清苦的职业,自身应先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在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价值观与学生的思想相互碰撞,发生冲突时,教师应以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正确处理各种关系,作出正确的评价和取舍。
2.以身教引导学生具有良好的学识学风
教师的身教是学生自觉学习的催化剂和动力源,教师在与学生的密切接触中,教师自身的学术研究和专业探索的行为对学生也潜移默化的产生着影响,有的好品质会在一代又一代的师生间传递、发扬。
中国著名画家齐白石一生勤奋,作画不息;而生活上又十分简朴。
白石老人九十岁以后,每天仍保持作画,一天至少五张,多时达八、九张画,除了生病,从未间断。
过了九十五岁,齐老精力陡然衰退,经常神志不清,有时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手不离笔,作画不息。
九十六岁和九十七岁的两年,也就是他临终前的最后两年,还为我们留下极其精彩的艺术珍品。
白石老人的画笔可以说一直到死才放下来的。
他临终前给学生李可染的最后一幅手迹是‘精于勤’三个字。
李可染先生作为齐老的学生,受其身教的影响也是苦练功夫,坚持写生,作画不息,至逝世前仍然伏案作画。
白石老人以自己的身教影响着他的学生,将这种好的品质转化给了学生,从而加强了学生在学习和修养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也应不断地加强专业技能和工作作风的完善,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应不断吸纳有益于自身专业技能的知识,要知不足补不足,不能在学生面前不懂装懂,而是要以不断钻研探索的身教去带领学生共同学习研究,让学生从教师的行为中知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道理,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同时要以谦虚的态度和严谨的治学去工作,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对待学识学风的正确态度。
3.以身教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修养
修养是养成的正确待人处事的态度,包括语言修养、举止修养、仪表修养和风度修养等多个方面。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教师在从事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语言的纯洁、文雅、规范和准确,学生是直观的听众,他们善于模仿,应以良好的语言身教引导学生语言修养的形成;举止修养包括坐、立、行的姿势,以及表情、动作、行为习惯等。
教师通过谦恭有礼、温文尔雅的举止,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从而可以带动学生文雅有礼的举止修养的形成;仪表修养是人内在素质的外在显露,它包括了衣着打扮等方面,教师的着装对学生的心理、审美有较大的影响,所以要整洁大方得体,既要融人现代的时尚元素,又要让学生感受到积极的审美倾向;风度修养也是具有多方面内容的,其中最为
重要的应是文明的礼仪,作为教师应带头养成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和行为的习惯,遵守公共场所的秩序,尊重与之交往的人,讲究得体的礼节,通过教师的身教使学生了解如何去待人接物,养成良好的风度修养。
“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全部实践中,以知识教人,以品德育人,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所以教师既要做德育的表率,又要做智育的榜样。
”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从自身做起,要品德高尚,治学严谨,衣着整洁大方,举止文雅,言行一致,真正为学生树立起楷模和榜样。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还要注意进行自身的不断完善,这样教师才能与时俱进地以正确的方法指导学生向健康阳光的方向发展。
教师的身教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有着一定的影响,当教师的身教实实在在地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时,它会帮学生指明方向,排除困惑,对他们的成长会有积极的帮助,所以切勿忽视了教师的一言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