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温度与气温

合集下载

《温度》说课稿

《温度》说课稿

《温度》说课稿温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往往见的一个物理量,它不仅在气象学、物理学等科学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也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本文将从温度的概念、温度的测量方法、温度的影响因素、温度的应用以及温度的单位等五个方面来详细阐述温度的相关知识。

一、温度的概念1.1 温度的定义温度是物体内部份子或者原子的平均动能的度量,它反映了物体的热量状态。

温度高低决定了物体的热能大小。

1.2 温度的量纲和单位温度的量纲是K(开尔文),K是国际单位制中的温度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摄氏度(℃)也常用来表示温度。

1.3 温度与热量的关系温度和热量是密切相关的概念,热量是物体之间传递的能量,而温度则是物体内部份子或者原子的平均动能的度量。

热量的传递会导致物体的温度变化。

二、温度的测量方法2.1 温度计的原理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仪器,常见的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等。

水银温度计利用水银的膨胀性质来测量温度,而电子温度计则利用电阻、电压等物理量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来测量温度。

2.2 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温度计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如避免温度计的破损、正确读取温度计的刻度等。

此外,不同类型的温度计在使用时也有各自的特点和适合范围。

2.3 温度的间接测量方法除了使用温度计进行直接测量外,还可以通过其他物理量的测量来间接推算温度。

例如,利用热电偶的电势差来测量温度,或者利用黑体辐射的特性来测量温度。

三、温度的影响因素3.1 外界环境的影响温度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例如气温、湿度、气压等因素都会对温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进行温度测量时,需要考虑并消除这些因素的干扰。

3.2 物体本身的性质不同物体由于其材料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导热性、热容性等性质,因此在相同温度下,不同物体的热量可能是不同的。

3.3 温度的变化对物体的影响温度的变化会导致物体的性质发生变化,例如物体的体积、电阻等都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这些变化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考虑。

1.3温度和气温

1.3温度和气温

2、哪一个温度可以反映当地的气温?
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气象工作者把温 度计放在百叶箱 里面,测当地的 气温。 说一说放在百叶 箱里面有什么好 处?
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气温的测量
地点:(
测量时间 气温℃ 清晨 上午 中午 下午

傍晚
日气温变化折线统计图
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 现在教室的温度是多少呢?
• 教室外面又是多少温度?
• 会比教室内温度高吗? • 教室外不同的地方温度会相同吗? • 请你猜一猜。
活动一:测量室内外的温度
1、先测量教室的温度,将测量结果 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测量室内温度,把温度计放在桌面(或手持于身前)两分钟, 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并记录
2、测室外的温度,我们测量走廊 上的温度。
3、温度与气温
温度对大气的影响很大,是天 气日历中重要的数据。通过观察和 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就可以 知道当地的气温。
温度计的知识
温 度 计 的 构 造
玻璃管
刻度 液面
水结冰的 温度
液泡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要待温度计中的液面高度不再 变化才能进行 2、并且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落体 3、人的视线要跟液柱面相平
气温数据柱形统计图
清晨
上午
中午
下午
傍晚
什么时间气温最高?什么时间气温最低? 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总结
• 我们认识了温度计,知道怎么用温度计测气温
• 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温度不同,室外通风阴凉出
最能代表当地的气温
• 同一个地方不同时间的温度不同,一天中傍晚到
凌晨之间温度最低,中午温度最高

平均气温的概念和含义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平均气温的概念和含义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平均气温的概念和含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在当今社会,气候变化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而平均气温是气候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指标。

通过对平均气温的观测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情况、季节变化以及长期趋势。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阐述平均气温的概念和含义,包括其定义和计算方法。

接着,将概述说明平均气温的重要性,并探讨它对生活和社会的影响。

最后,将进一步解释平均气温与天气、季节变化以及不同地区的关系。

1.3 目的本文旨在向读者介绍平均气温这一重要概念,并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它所涉及的方面。

通过对平均气温进行综合探讨,我们可以认识到它与人类生活和环境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并提出未来对于平均气温研究的展望。

以上是“1. 引言”部分内容的详细清晰撰写。

2. 平均气温的概念和含义:2.1 平均气温的定义:平均气温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测得的多个气温数据求平均所得到的数值。

一般来说,平均气温是根据每天测量的多个时刻的气温进行统计,通过计算这些数据的平均值得出。

2.2 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计算平均气温通常采用简单平均法,即将所有测得的气温数值相加,并除以观测次数或时间段。

例如,如果我们想要计算某地在一个月内的平均气温,我们将把每天记录的所有气温相加,再除以该月份内总的观测次数(即天数),从而得到该月份的平均气温。

2.3 平均气温的重要性:平均气温是衡量某地区或整个地球上特定时期内气候状况变化和趋势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可以用于了解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和长期趋势等方面,对于研究和理解地球系统以及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平均气温数据,我们可以研究气候变化趋势,比较不同年份或地区之间的气温差异。

这对于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开展气候模型研究以及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都至关重要。

此外,平均气温还可以为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健康保障等领域提供依据,并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

土壤温度和气温对照表

土壤温度和气温对照表

土壤温度和气温对照表答案:地温10℃的话,气温在11-12℃之间。

气温与(10CM)地温没有绝对的换算公式的,各月平均气温均低于平均地温,全年平均低1.3℃,其中如果以1、4、7、10月分别代表冬春夏秋的话,分别如下:气温地温1月: 2.3 3.54月:13.7 14.67月:26.9 27.910月:16.8 18.2相差最小在3月0.8℃,最大在9月,相差2.0℃。

亦即地温10℃的话,气温在11~12℃之间。

延伸:土壤温度和气温的关系•土壤温度是指地面以下土壤中的温度,而气温是地面上的空气温度。

土壤温度受气温的影响,但变化规律有所不同。

•土壤温度具有明显的时、空特点,表层土壤温度变化较大,而深层土壤温度变化较小。

全年来看,表层土壤温度高于气温,而深层土壤温度低于气温。

•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变化不同,表层土壤温度日较差最大,随着深度增加,温度日较差逐渐减小,40厘米以下基本无昼夜变化。

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日变化:土壤温度随太阳辐射的昼夜变化而变化,表层土壤温度在午后达到最高值,日出前达到最低值。

•季节变化:夏季土壤温度随深度增加而下降,冬季则上升。

表层土壤温度在夏季高于气温,冬季低于气温。

•垂直变化:土壤深度每增加10厘米,温度最大值和最小值出现的时间落后2.5~3.5小时。

影响土壤温度的因素•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土壤热量的主要来源,影响土壤温度的变化。

•地形:地形影响太阳辐射的接收和热量的传导,从而影响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和耕作条件:土壤水分和耕作条件影响土壤的热容量和导热率,进而影响土壤温度的变化。

•天气和作物覆盖:天气和作物覆盖会影响地表温度,进而影响土壤温度的变化。

【气候】秋天的气温变化:了解秋季的天气特点

【气候】秋天的气温变化:了解秋季的天气特点

【气候】秋天的气温变化:了解秋季的天气特点引言秋天是一年中气候变化最明显的季节之一。

在这个时候,我们经历着从炎热的夏季到寒冷的冬季的过渡期。

秋天的气温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秋季的天气特点对我们做好防护和适应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秋天气候的特点和气温变化,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季节。

1. 秋天的气温变化秋天的气温变化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过程,从炎热的夏季过度到寒冷的冬季。

秋季的气温通常表现为一种波动,早晚较冷,白天较暖,但整体上会逐渐凉爽。

1.1 温度逐渐下降随着秋天的到来,温度开始逐渐下降。

夏季的酷热天气逐渐消散,凉爽的空气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白天的最高温度逐渐降低,晚上的最低温度也逐渐下降。

这种温度的逐渐下降给人们带来一种宜人的凉爽感觉,也使得秋天成为了户外活动的最佳季节之一。

1.2 波动的气温与其他季节相比,秋季的气温波动较为明显。

一天之内的气温通常会出现较大的范围波动。

早晨和晚上的气温可能会相对较低,而中午的气温可能会相对较高。

这种波动性使得秋季的气候变化更加多样化,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活动带来了一些挑战。

1.3 冷空气的影响秋天的气温变化常常受到冷空气的影响。

冷空气从北方或西方吹来,使得气温骤降和天气变冷。

冷空气通常会带来阵雨、下降与降水、阴天和多云。

这种冷空气的影响也增加了秋天气温变化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

2. 秋季气温变化的原因了解秋天气温变化背后的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季节的特点。

秋季气温变化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2.1 太阳辐射的变化秋季的气温变化与太阳辐射的变化密切相关。

随着地球绕太阳运动,太阳直射的位置逐渐向南方偏移。

这导致了太阳辐射的减弱,进而影响了地球表面的温度。

由于太阳直射位置的改变,秋季的太阳辐射较夏季减少,这是秋季气温逐渐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大陆与海洋的影响大陆和海洋对秋季气温变化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陆与海洋的温度变化速度不同,也导致了气温的差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笔记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笔记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笔记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是地理学和气象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以下是一些关于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的笔记:
气温的定义:气温是指空气温度,通常以摄氏度(°C)为单位表示。

它是衡量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气温的测量:气温通常通过温度计测量。

温度计必须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并且需要经过校准以保证测量准确。

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气温会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这就是日变化。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的周期性变化。

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气温也会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这就是年变化。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接受到的太阳能量的变化。

气温分布: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温分布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纬度越低(靠近赤道),气温越高;纬度越高(靠近两极),气温越低。

此外,陆地的气温变化通常比海洋更为剧烈。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地形、海陆分布和洋流等。

例如,纬度会影响太阳辐射的角度和强度,从而影响气温;地形会影响空气流动和热量的散失,从而影响气温;海陆分布会影响海洋对气温的调节作用;洋流会影响海洋表面的温度分布。

气温与人类活动:气温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农业需要适宜的气温来支持作物的生长;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需要考虑气温的影响;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等问题也是由气温变化引起的。

以上就是关于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的笔记。

如果你对某个概念或知识点有疑问,可以进一步查阅相关书籍或资料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全册实验一览表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全册实验一览表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全册实验一览表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四年级上册序号章节实验名称主要器材分组1 1.3 温度与气温温度计√2 1.4 制作风向标吸管、剪刀、硬纸板、大头针、带橡皮的铅笔√3 1.5 制作雨量器直通透明杯子、透明胶带、标有刻度的纸条√4 2.1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食盐、面粉、清水、玻璃杯、沙子、药匙、搅拌棒√5 2.1 过滤食盐、沙、面粉的混合物烧杯、玻璃棒、药匙、高锰酸钾√6 2.2 高锰酸钾的溶解药匙、烧杯、水√7 2.3 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胶水(或洗发水)、玻璃杯、搅拌棒、水√8 2.3 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醋、酒精、食用油、试管、试管架√9 2.4 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食盐、小苏打、玻璃杯、水、搅拌棒√10 2.4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汽水(或苏打水)、注射器、橡皮塞√11 2.5 溶解的快与慢食盐、玻璃杯、量筒、搅拌棒、热水(6℃)、冷水、水果糖√12 2.6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盐量筒、天平、药搅拌棒、食盐、记录单、水√13 2.7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浓盐水、烧杯、水、蒸发皿、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14 3.1 听听声音大音叉、小音叉√15 3.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大铁钉、中铁钉、小铁钉、泡沫架√16 3.3 声音的变化小鼓、钢尺、橡皮筋、水槽、音叉、清水√17 3.4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钢尺、塑料尺、玻璃杯(或广口瓶)、水、木棒√18 3.5 声音的传播塑料尺√19 3.5 闹钟铃声在玻璃罩中的传播玻璃罩、闹钟、真空抽气机√20 3.6 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气球皮(或薄橡胶)、口杯、橡皮筋、细沙、碎纸屑√21 3.7 控制物体发声塑料罐、豆子,纸√22 4.3 测量心跳和呼吸喇叭筒、软管、表、肺活量检测仪√23 4.4 体验心脏的工作洗耳球、水、烧杯√24 4.5 人体的消化器官塑料袋、水、小块馒头、煮熟的蔬菜、塑料管、煮熟的米饭粒√以下是四年级上册的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共有24个实验。

山西省闻喜县东镇中心校三五三四学校四年级科学上册课堂检测

山西省闻喜县东镇中心校三五三四学校四年级科学上册课堂检测

闻喜县“小学科学教学目标定位的实践研究”课题课堂检测设计四年级上册闻喜县东镇中心校三五三四学校2013年11月第一单元天气 1.1 我们关心天气一、我会正确填空1、在观察天气时,把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联系起来考虑,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天气)。

2、能使影响天气的各种因素变得更加清晰的是(“网状图”)二、慎重选择1、俗话说,看( D )识天气。

A.风B.树C.大气D.云2、天气对农作物的作用( D )A.有利B.有害C.无影响D.有利也有害3、下列( BC)是刮风天的影响。

A.要穿雨衣B.国旗飘扬C.逆风走路困难D.室外不能上体育课三、火眼金睛辩一辩1、天气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关系不大,没必要去关心天气。

(ⅹ)2、天气不能直接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

(ⅹ)3、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很多。

(√)四、灵活运用,解决问题1、举例说明天气与人类的关系?答: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如:雨水能灌溉庄稼也能冲毁农田;雪能杀死土里的害虫,使农作物丰收,也能造成雪灾;风能给人送来凉爽,也能毁坏建筑物;雾会给交通带来不便,冰雹会给庄稼带来灾难等。

2、你知道哪些天气现象?并画出各种天气现象的符号。

答:天气现象有:晴、多云、阴、阵雨、小雨、中雨、大雨、暴雨、雾、雪、冰雹等。

(注:画天气现象的符号参照教参11页)3、请你从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这几方面来描述今天的天气。

答:略1.2 天气日历一、我会正确填空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是(天气日历)。

2、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等。

二、我会用心选择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ABC)A.日期和时间B.云量和降水C.风速和风向D. 天气现象三、我会细心判断1、我们制作天气日历与天气预报不一致,所以没有制作价值。

(ⅹ)2、天气变化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十分密切。

(√)3、天气是随时随地在不断变化的,坚持观察天气时,培养科学的观察习惯非常重要。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3《温度与气温》 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3《温度与气温》 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3《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温度与气温》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和气温的区别,以及了解气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科书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气温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温度和气温的概念,以及气温的变化规律,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理解温度和气温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和气温的区别。

2.让学生了解气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温度和气温的概念。

2.气温的变化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问答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理解温度和气温的概念,掌握气温的变化规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例。

2.准备温度计和气温计。

3.准备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温度吗?你们感觉气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让学生对温度和气温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展示相关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和实例中,哪些是关于温度的,哪些是关于气温的?通过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对温度和气温的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温度计和气温计,观察并记录当前的温度和气温。

然后,让学生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中,如阳光下、阴凉处、冰箱里,观察并记录温度和气温的变化。

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气温的变化规律。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气温变化规律。

然后,全班交流,总结气温的变化规律。

通过讨论和交流,巩固学生对温度和气温的理解。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气温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我们可以如何应对气温的变化?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通知单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通知单
实验类型
观察
实验地点
教室
实验时间
实验所需仪器、器材、药品的规格和数量(按每套实验计算)
耳的结构模型、1个塑料杯、气球皮、
1根橡皮筋、1个音叉、细沙
备注
四()
任课教师
张业江
小学实验通知单
实验名称
3.7保护我们的听力
实验类型
观察
实验地点
教室
实验时间
实验所需仪器、器材、药品的规格和数量(按每套实验计算)
1个空易拉罐、几粒黄豆、棉花、毛巾、废报纸
实验地点
教室
实验时间
实验所需仪器、器材、药品的规格和数量(按每套实验计算)
1个装100毫升水的烧杯、1根搅拌棒、
1个药匙(2克)、1张记录纸、精盐
备注
四()
任课教师
张业江
小学实验通知单
实验名称
2.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实验地点
教室
实验时间
实验所需仪器、器材、药品的规格和数量(按每套实验计算)
1小瓶食用油、3只装水的试管、1个试管架
备注
四()
任课教师
小学实验通知单
实验名称
2.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实验类型
分组
实验地点
教室
实验时间
实验所需仪器、器材、药品的规格和数量(按每套实验计算)
2个透明玻璃杯各装50毫升水、1根搅拌棒、
20克食盐、20克小苏打、2克小匙、汽水1瓶、
开瓶器、注射器1只、橡皮塞
实验名称
3.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类型
分组
实验地点
教室
实验时间
实验所需仪器、器材、药品的规格和数量(按每套实验计算)

气温和气温的变化

气温和气温的变化

气温曲线图是怎么组成的呢?
气温/℃ 30
20
10
(2008年)
月份
气温 (℃)
1 2345 6 10.2 10.7 13.4 18.2 22.1 25.5
7 8 9 10 11 12 28.8 28.2 26.0 21.7 17.5 13.1
1
4
7
10 月份
某地气温年变化图
一横月、二纵温 三描点、四连线、五写名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气温和气温的变化
举例说明气温与生产生活的 关系
看哪组同学说的好!!
饮 食
饮食
衣着
测定气温的工具是? 温度计
气温的单位是? 摄氏度 °C
怎样观测气温? 百叶箱
日 平 均 气 温
思考
( 7 + 15 + 13 + 4 ) ÷4 =9.75℃
一日内日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日平均气温
怎样由日平均气温推算出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
• 月平均气温:
一月内日平 均气温之和 ÷当月天数=月平均气温
• 年平均气温:
一年内月平 均气温之和÷月数(12)=年平均气温
气温的日变化
气温最高值? 气温最低值? 温差是多少?
26℃(最高值)- 2℃(最低值)= 24℃ •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北半球 陆地 海洋
月 月


南半球
陆地 海洋




A
B
气温/℃ 20 10
23.3 21.6
19.7
13.9
14.3
5.8
5.6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记录单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记录单
耳的结构模型、1个塑料杯、气球皮、
1根橡皮筋、1个音叉、细沙
备注
四年级
任课教师
实验名称
3.7保护我们的听力
实验类型
分组
实验地点
实验时间
实验所需仪器、器材、药品的规格和数量(按每套实验计算)
1个空易拉罐、几粒黄豆、棉花、毛巾、废报纸
备注
四年级
任课教师
实验名称
4.3运动起来会怎样(一)
实验类型
分组
实验地点
20克食盐、20克面粉、30克沙、
1根搅拌棒、3滤纸、1过滤装置
备注
四年级
任课教师
实验名称
2.2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实验类型
分组
实验地点
实验时间
实验所需仪器、器材、药品的规格和数量(按每套实验计算)
4个装水的透明玻璃杯、1根搅拌棒、高锰酸钾、
1个药匙、20克食盐、20克面粉、30克沙
备注
四年级
任课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所需仪器、器材、药品的规格和数量(按每套实验计算)
塑料口袋1个、粗吸管、水槽、广口瓶、玻璃片3片、水、火柴
备注
四年级
任课教师
实验名称
4.4运动起来会怎样(二)
实验类型
分组
实验地点
实验时间
实验所需仪器、器材、药品的规格和数量(按每套实验计算)
水盆、水、洗耳球、塑料管
备注
四年级
任课教师
实验名称
1根带橡皮的铅笔、1根大头针、窄透明胶带、剪刀、
1块长约35厘米、宽20厘米的软布、1长30厘米、
宽6厘米的硬纸板、1个订书器
备注
四年级
任课教师
实验名称
1.5降水量的测量

道路基层施工温度要求

道路基层施工温度要求

道路基层施工温度要求一、施工温度控制在道路基层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至关重要。

适宜的温度有助于提高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施工质量。

1.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温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温度应控制在**≥5℃**,并尽量避免在夏季中午高温时段进行施工。

1.2 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温度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温度应控制在**≥5℃**,并避免在雨天进行施工。

1.3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温度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温度应控制在**≥15℃**,并尽量在春秋季节进行施工。

1.4 水泥混凝土基层施工温度水泥混凝土基层施工温度应控制在**≥10℃**,并尽量避免在夏季中午高温时段进行施工。

二、材料温度控制材料温度直接影响基层施工质量,因此应严格控制以下材料的温度。

2.1 水泥温度控制水泥进场及使用时,其温度应控制在**≤50℃**,以保证其活性。

2.2 碎石温度控制碎石在使用前,应将其温度提高至接近环境温度,以避免因温差引起冷缩裂缝。

2.3 石灰温度控制石灰在使用前,应存放一段时间,使温度逐渐降低至接近环境温度,以避免因温差引起干缩裂缝。

2.4 沥青温度控制沥青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以保持其质量和稳定性。

沥青的运输温度应控制在**≥10℃**。

在铺筑过程中,应保持混合料的出场温度在**≥120~150℃**之间。

若因特殊原因需要短时间贮存时,贮存时间不宜超过24h,贮存期间温度降低不应超过10℃。

当温度低于下限值时应停止施工。

另外沥青的加热温度不能超过其闪点200℃。

实际加热时可控制在略高于这个值并密切注意温度的变化及时调节以防止发生着火现象(安全和消防要特别注意)。

混合料的出场温度应在145~165℃之间。

当混合料的出场温度低于90℃时或在当天最低气温范围内有出场温度更低的情况下应停止拌和及摊铺作业。

当混合料的出场温度高于175℃时应废弃不得用于工程。

在铺筑过程中气温低于5℃时不得进行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作业。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认识气温计》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认识气温计》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认识气温计》教案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习气温计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理解气温的意义,了解气温的计量单位。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对温度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1.3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

2. 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气温计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理解气温概念及其计量单位。

2.2 教学难点•如何进行温度的观测和计算;•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

3. 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3.1 教学内容•气温计的定义、原理和分类;•如何正确使用气温计;•如何进行温度观测和计算;•气温计的应用场景。

3.2 时间安排课时内容第一课气温计的定义及原理第二课气温计的分类与使用第三课温度计量单位第四课小组活动及课堂分享第五课总结反思4. 教学方法本教学采用“导入引导法、探究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情境模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4.1 导入引导法通过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气温计的使用场景、原理、分类等基本概念。

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加学生学科的兴趣。

4.2 探究式教学法给学生提供实验探究性质的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温度计量单位等知识。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

4.3 合作学习法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温度计量单位等知识,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课堂互动能力。

4.4情境模拟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气温计的使用场景,设置情境模拟环节,让学生在情境中模拟使用气温计的场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

使用问答、小组讨论、实验记录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5.1 知识掌握主要关注学生对气温计和温度计量单位的概念和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

5.2 实验能力主要关注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是否能够独立思考、正确操作,探究出正确的结论。

【气候】未来三个月的气温变化预测

【气候】未来三个月的气温变化预测

【气候】未来三个月的气温变化预测引言天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穿着、出行和活动安排等方方面面。

了解未来三个月的气温变化预测对我们做出合理的计划和准备至关重要。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提供一些关于未来三个月气温变化的预测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变化的建议。

1. 未来三个月的气候趋势1.1 夏季的到来现在我们正处于春季过渡到夏季的时候。

随着夏季的临近,气温将逐渐升高。

这是由于太阳直射到地面的角度变得更直接,地球表面受到的光照和热量也相应增加。

1.2 潮湿和多雨在夏季,气温的上升通常意味着空气中的水分含量也会增加。

这导致了潮湿的天气和频繁的降雨。

因此,在未来三个月,我们应该预计会有更多的降雨和潮湿的天气条件。

1.3 高温和热浪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之一。

未来三个月,我们应该准备迎接高温和可能出现的热浪。

高温天气可能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采取适当的防暑措施至关重要。

2. 如何应对气温变化2.1 保持水分摄入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们身体的水分流失也会增加。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的情况发生。

喝足够的水可以确保身体正常运作,并帮助我们保持清凉和健康。

2.2 穿着适当根据气温变化,我们应该调整我们的服装选择。

在炎热的天气里,选择透气和轻便的衣物很重要,以便帮助散热和保持舒适。

此外,遮阳帽和太阳镜也是必要的防晒用品。

2.3 防护措施在高温和热浪的天气里,我们应该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来保护自己。

这包括涂抹防晒霜,避免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寻找阴凉的地方休息,并避免在炎热时段进行剧烈运动。

2.4 调整生活方式为了适应气温的变化,我们需要调整我们的生活方式。

在炎热的天气里,我们可以选择早上或晚上进行户外活动,避免中午时段暴露在高温下。

此外,我们还可以选择在室内进行凉爽的活动,如阅读、看电影等。

3. 看看各个地区的预测3.1 欧洲地区据气象专家预测,未来三个月,欧洲地区将经历一些气温的波动。

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单位

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单位

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单位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单位的定义、重要性和研究背景。

可能的内容如下:在大气科学领域,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单位是衡量大气温度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速率的指标。

简单来说,它表示了大气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少的快慢程度。

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单位是研究大气垂直结构和大气变化的关键参数之一。

它不仅对气象学和气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在其他领域,如工程、农业和航空等也有广泛的应用。

研究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单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大气层结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

通过对气温随高度的变化规律的研究,我们可以揭示出气候变化、天气现象和自然灾害等方面的规律,为预测和应对气象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在过去几十年里,科学家们通过气象观测站、卫星遥感和气候模型等手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气温垂直递减率单位的数据和知识。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改善气象预报、气候模拟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着重讨论气温垂直递减率单位的计算方法、影响因素和空间分布特征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数据分析,我们将探讨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单位对于气候变化和天气状况的影响,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是关于整篇文章的组织和框架,给读者一个清晰的导览。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内容: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内容。

下面对每个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1. 引言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要点。

在概述中,我们将简要介绍气温和其垂直递减率单位的背景和重要性。

然后,我们将描述整篇文章的结构,并介绍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2. 正文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要点进行讨论。

在第一个要点中,我们将探讨气温垂直递减率单位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通过介绍不同的单位和相关的公式,我们将解释垂直递减率在气象学和大气科学中的应用和意义。

在第二个要点中,我们将关注气温垂直递减率单位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

四年级科学上册1.3温度与气温教学反思教科版 (1)

四年级科学上册1.3温度与气温教学反思教科版 (1)

温度与气温经过一个多礼拜来准备的《温度与气温》这节课,今天我终于在忐忑的心情中走进了课堂,从自己开始上成长课以来,我从未如此认真地准备过一节课,也没有一节课能有这么多有经验的老师来给予指导,虽然整个过程是“折磨”人的,但是这个“折磨”的过程却变得十分有价值,如果没有这次的经历,我对自己教学水平的看法也许还停留在之前的水平不曾前进,通过这节课的不断磨课改课,让我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下面我想针对这节课的课堂环节安排和学生思维引导方面做一个重点的反思。

首先是课堂环节的安排。

引入部分我采用了问题的形式“今天的天气怎么样?”让学生尽情来描述一下天气,描述之后让一名学生播报湖州今天的天气预报,让学生认识到一天中的天气是变化的,进而让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天气,学生进行猜测后选定地点并进行猜测,然后得出受影响越小的地方就越能接近于当地的气温,接着用百叶箱来验证是不是树荫能够代表当地的气温,最后绘制昨日上午的气温统计图,作为课外延伸作业,我给孩子们留的作业是“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一天的几点钟”。

当然这些课堂环节的安排也是经过反复修改之后才确定的,《温度与气温》这一课的备课的过程相对来说是比较繁复的。

在备这节课的时候,我也去网上查询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在查询的过程中,我发现网上这类资料很少,也就说明很少有人认真思考并尝试去上这节课。

因此这些优秀的参考资料,我感到有点无所适从。

比如在引导“室外、阴凉、通风的地点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开始的备课时,直接让学生分析,最后发现学生的反应的迷茫的,他们不知道哪一个地点才能够反应,直到出示百叶箱,学生才能说出是树荫,有些班级甚至会认为百叶箱更接近于教室,因为百叶箱整个形状更接近于教室。

在不断的修改中,最终确定由教师提出“受影响越小的地方越能代表当地的气温”,让学生说出哪一个地点受影响小,学生根据分析会说出树荫,然后再问“我们测量的几个地点中,哪个地点更能代表我们当地的气温”,学生会说出树荫,接着再出示百叶箱,这样的话,学生对树荫能代表当地气温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测量室外温度。每组选择室外不同的地点测量气温。记 录测得的气温和地点。
教室里
阳光下
室内外温 度的比较
走廊上
大树旁
1、室内外的温度相同吗?哪儿的温度高? 2、哪一个温度可以反映当地的气温?
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气温的变化
日气温变化折线统计图
清晨
上午
中午
下午
傍晚
1.什么时间的气温最高? 2.什么时间的气温最低?
气温
1. 什么是气温? 答:大气的冷热程度。 2. 如何描述一个地方的气温?
答: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
气温和气温的测定
测定气温的工具是? 温度计
气温的单位是? 摄氏度 °C 怎样观测气温? 百叶箱
温度计的使用
玻璃管
刻度 液面
液泡
小活动:测量手心温度
1、把温度计放在手心1-2分钟。
2、温度计的液柱稳定时再读数。 3、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温度与气温的关系:
气温是温度,但温度不等于气温
气温和气温的测定
室内外温度记录表
时间: 年 月 日
测量点 气温℃
教生把温度计放在桌面(或手持于身 前)两分钟,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并记录。
午后两点 日出前后
• 1.绘制一张“日气温变化折线统计 图”。 • 2.继续记录“日期-气温柱状图”。 • 3.准备下节课的材料: 一把剪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