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斯与马克思主义

合集下载

雷蒙·威廉斯“感觉结构”的关键词解读

雷蒙·威廉斯“感觉结构”的关键词解读

雷蒙·威廉斯“感觉结构”的关键词解读作者:彭婷来源:《中国图书评论》2015年第04期作为文化唯物主义的创始人,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在自己的理论体系中,既传承了剑桥导师利维斯及其学派的传统,注重文化批评的有机论、总体论,又在分析文化与社会时结合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性特点,从语言和意义的角度切入批评实践。

感觉结构(structure of feeling)这一概念的提出,作为其独创的分析工具,尤为突出地体现了这种理论特色。

由于威廉斯本人的文学理论研究背景,他多从文学文本着手进行特定感觉结构的探索,例如《文化与社会:1780—1950》中“工业小说”一章,以及《现代悲剧》《乡村与城市》等,都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明确的范例。

然而,威廉斯的理论在译介至国内的过程中,针对“感觉结构(structure of feeling)”并没有统一的译法:就其早期代表作《文化与社会:1780—1950》而言,1991年版译者吴松江与张文定根据当时上下文的判断,在书中不同章节就同一概念给出了“感觉结构”与“感情结构”两种译法——后者的具体语境是描述工业革命之后,中产阶级小说作者对工人阶级的矛盾情感。

而同一本书的2011年中文版,译者高晓玲则统一使用了“情感结构”进行代替。

事实上,“情感结构”的译法在国内早期的威廉斯研究中,被更广泛地采用:除了傅德根1998年《走向文化唯物主义》中曾使用过“感觉结构”,稍后的研究者如赵国新于2002年、闫嘉于2006年的文论词条编撰中,均一致使用了“情感结构”。

2007年根据刘进博士论文改编出版的《文学与文化革命》中,同样沿用了情感结构的表述,闫嘉作为其博士论文导师的影响可想而知。

在雷蒙·威廉斯的著作译介过程中,虽然同样存在上述分歧,但“情感结构”压倒“感觉结构”的状况有所改善:如前文提到的《文化与社会》(2011年版)与2007年版的《现代悲剧》、2013年版的《乡村与城市》虽然是用前者表述概念,但2008年版的《马克思主义与文学》及2013年版的《漫长的革命》却都使用了“感觉结构”的译法。

雷蒙德·威廉斯唯物主义文化观解析

雷蒙德·威廉斯唯物主义文化观解析

雷蒙德·威廉斯唯物主义文化观解析雷蒙德.威廉斯在批判英国的精英主义文化传统和庸俗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论的基础上,大量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思想,提出了“文化唯物主义”思想,这使他成为二战后英国重要的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

威廉斯通过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新理解,围绕着文化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重塑了自己的文化观,他把对文化的理解放在物质条件和物质生产语境中来进行,强调文化是一种关于社会整体的文化理论,把构成社会整体生活方式的要素之间的关系作为文化研究的对象,进而突出文化的整体性、实践性和动态性。

具体来说,这一思想是通过对“基础——上层建筑”命题的修正、对“文化”概念的“唯物主义”诠释以及对其独创的情感结构和文化霸权概念的分析来完成的。

也正是基于威廉斯所提出“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我们可以窥见到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的独特意义和价值,特别是他作为一位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家的贡献可见一斑。

文化唯物主义视角出发,文化被重新解释为一种物质的、生产性的力量,其中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意识形式而存在,它使得社会现实的全新经验得到实现和表达。

如此一来,身份的观念则并非是在政治或社会的真空中出现的,而是在两种特定的使用情境中产生的,并且发展出了两种不同的意义。

消费社会中的大众文化孕育出了个人意义上的“身份”观念,表示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拥有与众不同的经验。

再者是六七十年代关于种族和性别的新社会运动,特别是妇女解放运动和黑人权力运动。

“身份”在此发展出了新的“社会意义”,以表示作为一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成员身份。

文化唯物主义的“关键词”理论所揭示的是,不论是“个人意义”上还是“社会意义”上的身份观念,他们仍然可以与旧有的哲学含义共存。

因此,使用“身份”一词来描述这些经历并非是中立的或纯粹的,而是操演性的。

如此一来,身份则被理解为一种现代的分类策略,根据特定的人、特定类型的人或群体的本质进行分类。

雷蒙德·威廉斯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精要

雷蒙德·威廉斯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精要
作用。
关键 词 : 廉 斯 } 化 } 学 j 会 威 文 文 社
中 图分 类 号 : GO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O 8 20 )30 0 .5 10 一1 X(0 6 0 —0 10
雷 蒙德 ・ 廉斯 (9 11 8 ) 西方 文 化研 究 威 12—98 是
维普资讯
第2 4卷第 3 期
2006学版) 社
No 3Vo . 4 . 12 Ma y.2 00 6
junlf ohnU i ri Sc l c ne d i ) o ra o F sa n esy( i i c E i0 v t o aS e t n
和 理论创 新 。

种 特 殊 的 现象 , 因此 可 以把 它 作 为社 会 现 象 对
威廉斯在《 文化与社会 》 中写到 :
马 克思 对文化 只做 了些梗 概 论述 , 却没 有 系统
待 。这 样 , 文学 就成 了社 会环境 中一个 可 以分析 的 现象 。 人们对 文学 和其他 艺术形 式 的爱好 也能作 为
让关 于政 治、 经济 和历 史所得 出 的结论 马上 用在 文 是 , 见在 他重要 理论 著作 中关 于 文学 艺术 的论 断 散
收 稿 日期 :0 60一0 2 0—31
基金项 目; 教育部人文社 会科 学研究专项 任务项 目《 英国文化研究理论 及其 中国语境化问题 }OJ 5 . 790 3 (3D7o 4 —9 0 ) 作者简 介; 张平功( 99 )男 , 1 5 一, 安徽灵璧人 , 佛山科学技 术学院教授 , 英国斯泰福 大学文学博士 。
学理 论和 实践 。恩 格斯 和马 克思 在这 一方 面相 似 ,
理论 的主要奠基人, 在现代西方文化思想界 占有特 只是前 者较后 者常 常严谨 稍逊 。 但是 , 并不是 说 , 这 殊地 位 。 在其 长达 4 的思想历 程 和文化 实践 中, 马 克思在 论 述社 会 和历 史问题 时无 力把 结论 最 终 O年

新马克思主义

新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评论
发生型批评 :作家是社会的代言人 生活型评论:体现生活实践 过程型评论:反映时代特征 超验型评论:立足现实,指向未来 生产型评论:对生活原料进行加工 按照症候阅读型评论:把没说完的话说完 文化唯物论型评论:修正“历史唯物论” 政治分析型评论:干预政治
总体评价
多为一家之言,没有统一的纲领、团体、 宣言,具有交叉性和模糊性。 对问题的分析和论述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并引发了争论,这种争论在客观上推动了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传播。 在文论发展中布莱希特提出的间离效果理 论体现了创新精神。 批评和创作在思想和方法方面给西方文论 以很大启发。
总体性
1、总体是世界的、社会的、人类的总体。 2、总体具有时间性。 3、总体具有空间性。 4、总体性在不同层次中展开。 5、总体性就是辩证法,或辩证法的核心。
文学与现实
1、文学与整个意识形态发生关系。 2、作品表现完整的人和完整的社会结构。 3、典型理论:运动性、发展性、矛盾性与统 一性。 4、文学的形式特色。
代表人物
3.英国新左派马克思主义者 雷蒙德· 威廉斯(1921-1988)英国马克主 义文化批评家,代表作《现代悲剧》《马 克思主义与文学》等。 特雷· 伊格尔顿(1943-),英国文论家和文 化批评家。代表作《批评与思想意识》 《文学理论概论》《批评的作用》等。
主要观点
第一、极为注重文艺与意识形态关系。 第二、高度重视现实主义问题。 第三、高度重视艺术特性和创作规律。
现实主义问题
1、承认文学表现现实的客观与主观的辨证关 系:再现客观和审美创造。 2、强调人民性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关系:要求 现实主义作家要做人民的儿子。
间离化效果
1、从作者角度说,作者要选取那些鲜为人知 的具有新奇感的事件。 2、从观众角度说,重视观众对作品的“旁观” 态度,观众与作品之间的“间离”。 3、间离化的最终பைடு நூலகம்的,是要达到更高层次的 “熟悉”和理解 。

雷蒙德威廉斯《意识形态》

雷蒙德威廉斯《意识形态》

雷蒙德·威廉斯《意识形态》雷蒙德·威廉斯简介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1921-1988)是20世纪中叶英语世界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也是小说家和剧作家。

其弟子伊格尔顿也是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

威廉斯出生于威尔士乡间的工人阶级家庭,毕业于剑桥的三一学院。

战后至1961年曾任教于牛津大学的成人教育班,1974年起,在剑桥大学耶稣学院担任戏剧讲座教授,直至去世。

在其一生中,威廉斯广泛研究了文学艺术、政治、大众传媒、哲学、历史等诸多领域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特别是对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了杰出的研究。

2008年,为纪念雷蒙德·威廉斯逝世20周年。

作家戴·史密斯发表了有关威廉斯一生的传记《雷蒙德·威廉斯:一位勇士的一生》,他从威尔士的边境山村(威廉斯的父亲曾在此担任铁路信号员)到剑桥大学再到其成人教育生涯(威廉斯和他的新左翼同僚理查德·霍加特及E.P.汤普森一起为了政治目的而选择的职业)细述了威廉斯的一生。

雷蒙德·威廉斯创作丰富,一生写有三十多部思想著作,以及五部长篇小说和四部戏剧,主要有:《文化与社会,1780-1950》(199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中译本)、《漫长的革命》(Long revolution,1961。

201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中译本)、《乡村与城市》(1973)、《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1974)、《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1976。

2003年三联出版社出版中译本)、《马克思主义与文学》(1977)、《写作、文化与政治》(1989),《现代悲剧》(Modern tragedy ,2006年。

2007年译林出版社出版中译本)等。

意识形态作者:雷蒙德·威廉斯中译:赵文(本文译自Raymond Williams:Marxism and Litera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

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

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在西方,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依据是否承认辩证法和无产阶级使命分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和修正的马克思主义。

最近十年内西方出现了后一意义上的许多新流派,现简要介绍如下:一、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

代表人物为G.A.柯恩。

•该学派源于英国分析哲学,目前在全世界都有影响。

他们主张语义分析,认为马克思原著不准确,概念含糊,应给予加工。

强调重读和加工马克思原著,使之严谨起来。

二、解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分析学派试图使马克思主义更精密,相反,解构主义则试图分解马克思主义。

该学派包括两个分支,代表人物分别是法国学者雅克.德里达和米歇尔.富科。

前者极力在语言和文本中找到社会中潜在的权力压迫关系;后者注重微观社会中权力压迫关系。

他们所关心的压迫关系不同于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压迫问题。

他们不仅关心工人受压迫,而且关心男女或师生之间的压迫问题,并力图让社会中所有不受重视的人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

三、文化马克思主义。

代表人物是英国文学教授雷蒙德.威廉斯。

该学派用马克思主义眼光看待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作品,讨论文化霸权主义,试图说明资产阶级如何用文化霸权控制人民大众,这种霸权怎样导致了人的异化。

他们在电视电影报纸等传媒中发现人民对这种霸权主义有一种本能的反抗。

四、社会运动的马克思主义。

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奥康纳。

该学派关注女权主义、生态主义、和平主义及同性恋运动等社会运动。

尽管参加运动的人通常否认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但该学派极力证明这些运动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运动,试图让他们认识到资本主义才是他们最大的敌人。

五、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代表人物为法国社会学家克里斯蒂娜.德尔菲。

西方女权主义运动中存在着马克思主义趋势。

该学派研究阶级压迫和性压迫的关系问题,以及女人在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应起什么作用。

六、马克思主义解放神学。

代表人物是美国黑人康纳.怀斯特。

该流派认为马克思主义不仅符合真理,也符合正义。

他们对巴西和美洲的宗教运动进行了研究,认为信教者也相信马克思主义。

绪论教学案例:全球性金融危机让马克思《资本论》走红欧洲

绪论教学案例:全球性金融危机让马克思《资本论》走红欧洲

绪论教学案例:全球性金融危机让马克思《资本论》走红欧洲银行家,经理人开始读《资本论》,它将成为今年圣诞节的最佳礼物。

近期,一场逐步蔓延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让一些大的欧盟金融机构频频告急。

就在欧盟各国开始匆忙救市时,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当年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特殊规律,对于资本主义进行过无情鞭挞的马克思,却在欧洲重新风行起来。

其批判资本主义的鸿篇巨著《资本论》受到广大民众的热烈追捧。

9个月卖出1500套。

柏林的卡尔-迪茨出版社专门出版学术著作,该社的销售业绩显示,最近一段时间,此前少人问津的《资本论》骤然热销。

该出版社经理许埃特伦普夫在接受《泰晤士报》采访时说,今年年初以来,他们出版的《资本论》已卖出1500套,是2007年全年销量的3倍,更是1990年销量的100倍。

尤其是今夏金融危机四处蔓延时,该书的销量更是直线上升。

因为《资本论》的巨大销量,媒体甚至开玩笑称,如果马克思还在世的话,《资本论》的巨额版税收入会让他轻松进入福布斯富豪榜。

许埃特伦普夫透露,以前人们买《资本论》仅是为了“装点门面”。

但如今,“连银行家和经理们也开始读《资本论》,试图理解他们对我们干的那些事。

”而德国的出版商预测,《资本论》有可能成为今年圣诞节的最佳礼物。

基于这种预测,现在一些出版商正在加紧出版该书,有些出版社还推出了精装本,只是不知在金融严冬的瑟瑟寒风中,价格不菲的精装本是否有人问津。

据德国《明镜周刊》的消息,重新风行德国的《资本论》是1867年出版的第一卷,目前购买这本书的主要是“那些逐渐认识到新自由主义并不能带来所谓幸福的年青一代知识分子。

”影响力逐步扩大的德国左翼党领袖拉方丹自然是马克思的坚定信徒。

他在“国家金融和能源部门部分国有化”的计划中,曾提到将把马克思主义列入党纲,当时还被《图片报》称为“搞不清楚状况”的“疯狂左翼分子”。

而现在,就连最近几周因为金融危机而焦头烂额的德国财政部长施泰因布吕克也开始阅读《资本论》,并公开表示自己同意马克思的部分观点。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简介一、早期代表人物(20世界20——30年代)1、格奥尔格•卢卡奇(Ceorg Lukacs ,1885—1971),匈牙利著名的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 。

代表作:《历史与阶级意识》( 1 923) , 《审美特征》( 1 963) , 《社会存在本体论》( 1 97 1 )。

超一流2、卡尔•柯尔施(Korsch,Karl 1886-1961 ),德国人,与卢卡奇一样,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马克思主义和哲学》(1923)、《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三篇论文》(19231937)、《卡尔•马克思》(1938)。

超一流3、安东尼奥•葛兰西(Gramsci, An to nio 1891〜1937),意大利人,意大利共产主义思想家、意大利共产党创始者和领导人之一,是与卢卡奇、柯尔施齐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

代表作:《反对〈资本论〉的革命》(1917)、《狱中札记》(1929——1935)。

超一流二、发展繁荣时期(20 世纪30——70 年代)(一)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1、霍克海默尔(Max Horkhaimer 1893 —1973),德国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首脑人物、“社会批判理论” 创始人。

代表作:《传统的和批判的理论》(1937)《论哲学的社会功能》(1940)《启蒙的辩证法》(1947)《工具理性批判》(1967)。

超一流2、阿多诺(Adorno,T • W,19031969)德国人,在法兰克福学派中的地位仅次于霍克海默尔。

代表作:《弗洛伊德理论和法西斯主义宣传的程式》(1951),《否定的辩证法》(1966)。

超一流3、班杰明(Benjamin,Walter 1892 ——1940),德国人,代表著作:《德国悲剧的起源》(1925)、《作者作为生产者》(1934)、《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1936)。

文化唯物主义、共同文化与情感结构——论雷蒙·威廉斯“三条进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继承与发展

文化唯物主义、共同文化与情感结构——论雷蒙·威廉斯“三条进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继承与发展
在 20世纪 3O年代 ,利维斯针对 自身所处时代的文化状况 ,区分了少数人掌握的“文化”和多数人享 用 的大众 “文 明”,建立 了一个 “文 f t./文 明 ”的对 立 模 式 。利 维 斯 心 目中的 “文 化 ”正 如 阿诺 德 所 谓 “人 们所 言所 思 的精 华 ”,掌握 在少 数知 识精 英 手 中 ,是一 个 国家 或 民族 传 承精 神 、守 望理 想 的关键 所在 。在 他看 来 ,工业 革命 之前 的文 化 对应 着一 个 和谐有 序 的社会 结 构 ,不 同 等级 的人 们 各 司其 职 ,安 居乐 业 ,社 会生活呼应着 自然环境和岁月的节拍 ,人们在乡村社会的有机共同体中 ,享有共 同的文化和艺术 。而在 当代 ,文化正面临着 Et益汹涌的大众文明的威胁 ,工业社会给 El常生活带来的标准化和水平化特征渗入 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破坏了以传统生产方式为特征的“有机社会 ”,应运而生 的电影 、电视和广告等新 的 艺术形 式 ,以不 可 阻挡 之势 改变 着人 们 的 日常心 理 、阅读 习惯 和 审美趣 味 。在这 样 的境 况 下 ,文 化被 公 众想 象和 矮化 为一 种 大众娱 乐 和物 质消 费 的形式 ,人 的心 理 意识 和 品味 被 败坏 ,社 会 状 况 愈加 恶 劣 ,呈 现 出一 片 文化 暗淡 、传统 衰亡 和 社会解 体 的景 象 。利维 斯 对工业 社 会带来 的文化 衰退 痛心 疾首 ,因此 他 倡 导 以文 学教 育为 核心 的人 文教 育理 念 ,希望 通 过在 大 学开 设 以文 学 和文 学 批评 为 主要课 程 的英 文 学 院 ,发 挥文 学在 培养 智性 和情 感 方 面的功 能 。他提 醒 人们 ,大 学不 仅 是 一 个教 授 专 业 知识 的地 方 ,更 是 一 个人类意识的中心 ,是表现社会变迁 的核心场域 ,关 注的是人的洞察力 、知识 、判断力和责任感 ,为文 明世界提供理念 ,指 明人类的义务 ;大学的 目标是培养文化的承传者和合格的阅读者 ,他们延续着文学 传 统和语 言 的最 佳潜 能 。从 这一 目标 出发 ,利维 斯 强调 了语 言在 文化 中的核心 作用 ,相 信语 言具 备 传递 思想 、精神和情感传统的功能 ,认为只要还拥有语言 ,传统就仍然发挥着作用 ;因此 ,文学在文化 中具有 举足轻重的地位 ,知识精英则是接受过文学教育的群体 ,熟悉语 言的修辞功能,具备 阅读和阐释文学作 品的能 力 ,有 能力 担 负传 承 民族文 化 的使命 ,然 而 ,大众 文 明的流行 破 坏 了传统 的语 言 ,市 场 的 口味 代替 了文化本 身 ,导致 了文化 的危 机 。

马克思“历史”观与威廉斯“传统”观之比较

马克思“历史”观与威廉斯“传统”观之比较
t e rss x I l  ̄t ep s e p r n e n u t r f c t ep h o i e KnP h a t x e e c sa dc l ea e t h  ̄ t . i u n, t
有批 评家 如 此解 读 马克 思 : 史是受 人类 的思想 左 右的 . 历 也就
统上 的一 些观 点 ,两 者是 如何 讨论 过 去 的 经验 和文 化积 累对现 在 的影 响 ,并试 图挖掘 在 这 一方 面威 廉 斯 对马 克 思理 论 的借 鏊和 背
离。
第二 , 两个年代的历史之 间存在一定 的连续性。从一方面讲 ,
某一 年代 的 历史 。 其 生产 力总 和 , 续 上一 个年 代 的历 史并 决定 即 延 了这 个年 代 的生产 方式 和生 产关 系 。 克思认 为 一个新 的社 会 . 马 哪
很 多评 论 家对威 廉斯 与 马 克思 主 义的 联 系探 讨得 颇 多。但 是 已有
的诸 多探 讨都 只 局 限 于威廉 斯 对马 克 思主 义政 治经 济理 论 的批 判 性借 鉴 .而 忽视 了马克 思本 人 对 于历 史 的论 述对 威廉 斯 文 化理 论
形 成 带来 的影 响 。 本文 意在 解 读 马克 思 与威廉 斯 在 论述 历 史和 传
是人 类 的思 想是 历史 的决定 因 素 ,在历 史发 展 中起 主导 作 用。 的
a d frt a t r at mps t x l r o W i imsc n e  ̄ wi n h tma t , t o e e t o e p o e h w l a o n c l h t w i i e g s r m r . h l d v r e o Ma x e f Ke r s Max W i i s Hitr T a i o y wo d . i " u枷 so y rdt n i

雷蒙德_威廉斯及其晚期代表作_马克思主义与文学_

雷蒙德_威廉斯及其晚期代表作_马克思主义与文学_
“ ”


,
二 战 以 来 随着 西 方垄 断一 跨 国资
,
本 主义 造成的社会 异化 情况 的加剧 一 系 列新 的社会 思 潮与学 术思 潮
见 《 国 文 学评论 》 外
年第 期 第


涌 现 出来 其中包括着存在 主义 弗 洛伊德主 义 结构主义 新黑格尔 主
,



义 等 这 些 思 潮 都不 约 而 同地 重 新发 观 马 克思 主 义 加之 马克思
雷 蒙德 威 廉 斯及 其 晚期代表 作 马 《 克 思 主义 与 文学 》

王 尔勃
雷 蒙德 威廉斯 地卵阳
、 ,

文化学 家 文艺 理论 家 被誉为英国 新左派 的理论 之父 是 当代 西方 马克思 主 义 发 展 的第 三 阶段 的 重要 代表人 物 年他逝世 后 国
,

!



,
当代英国著名的

、 、
部 论文
,
余篇 另外 还 同他人 合著 合编各 种 著作近 百种 所 涉学科范围极
广 文 学 文 化学 美学 语言学 戏剧 理论及历 史 政治学 社会 学 传播 学 电影电视理 论 他 不仅在每门学科 的理论 上都作出卓越建树 而 且
、 。 、




,
通过 跨学科研 究 形 成 自己 独特的哲学 文 化学和文 艺 美学 的理 论体
但他 的读 者 却极 其 众
,


这是 因 为威 氏 几乎 总是 注意 阐述 整个 文化 向尽可 能最 大 的读者



群而 不 是任何一 个 学术场合 的听 讲者解 释 自己 的 理论 述 的 内在 的理 论 力量 稳定性 和某种 预见性

雷蒙·威廉斯与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创构

雷蒙·威廉斯与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创构

第 3 卷 第 4期 8
雷蒙 ・ 威廉斯与 2 世纪英 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 O
段 吉 方
( 南 师 范 大 学 文学 院 ,广东 广 州 5 00 ) 华 10 6
[ 摘
J I 构
要 ]2 0世 纪 英 国 马 克 思 主 义 美 学在 密切 关 注 工 人 阶 级 文 化 经 验 与 大 众 文 化 转 向 的 理 论 迈 进 中 , 成 形
种 明显 的精 英 意识 , 以防卫 惟利 是 图 的商业 主义 以及 大众 文 化导 致 的文 化贬 损 。 0世 纪 6 代 , 国文 2 0年 英 化研 究 的重 要 理 论 派别 “ 明翰 学 派 ” 伯 的文 化 研 究 曾 经 明确 抵 制 这种 理 论 传 统 。 他们 试 图通 过对 流 行 音
与精 英 文化 批评 传 统 , 1 纪 的马 修 ・ 从 9世 阿诺 德 , 2 纪 初期 的利 维斯 , 国现 代文 学 研究 始 终是 规 到 0世 英 约 于文 化精 英 主义 传统 之 中 的 , 们 强调 挖 掘 经典 文本 中 的 民族 精 神 和文 化精 髓 , 强 调 以此 来鼓 舞 一 他 并
开 始 面 向整 个 社会 过 程 , 始 从 整 个 社 会 的 组 织 形 式 、 构 方 式 的 角度 面 对 各 种 现 实 的 文化 关 系与 文 化 经验 , 开 结 正
是 在 这 个 意 义 上 , 廉 斯 的 “ 化 唯 物 主 义 ” 实 已经 超 出 了理 论观 念 与 研 究 方 法 层 面 的 意 义 , 成 了一 种 明确 而 威 文 其 而
2 1 年 7月 01
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u a o u e U i r t(hlsp yadS c l c ne o r l f bi nv sy P i oh n oi i c ) n H ei o aS e源自J12 1 u.0 . 1

走向“文化唯物主义”之路——雷蒙·威廉斯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

走向“文化唯物主义”之路——雷蒙·威廉斯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
烈关注 , 研究 者称他 “ 始终是马克 思主义各 路矛盾 思潮 中

社会活动 家等 多 重 角色 于一 身 的公 共 知识 分 子被 誉 为
“ 英语世界最权 威 、 最坚 定 、 最有 原创 性 的社会 主义 思想 家” , “ 战后独一无二 的最重要 的批评家 ” ②, “ 成 千上万 人 的思想之父 ” ⑧ 。他 的学 术研究 以马克 思主 义 的历史
位有创造性 的、 非传统 的弄潮儿 ” 。 ⑨
在谈到 自己与马克 思 主义思 想 的关 系时 , 威 廉 斯表
唯物主义为 旨归 , 从文 学 到文化 再 到社会 和历 史 , 廓清、
修正了一度被庸 俗化 和绝 对 化 的马克思 主义 文学 观 , 并
示更 愿意 把 自己视为一 个革命 的社 会 主义者 、 共产 主义 者 以及历史唯物主义者 , 而不是 马克 思主义者 ; 但几 十年
品背后广阔 的社 会 画卷 和文 化语 境 , 继而 将文 学批 评提
至5 O年代末 ) 、 新左派 ( 6 0至 7 O年代 ) 以及 文化唯物主义 ( 7 0年代末之后 ) 。本文将 以这三个 阶段 为线索 , 简 要勾
勒威 廉斯 学术思 想 的演 变轨 迹 , 探讨他 是如何 在继 承与 创新马克思主义思想 的过程 中逐 步走 向“ 文化唯物 主义”
将其发展到“ 文化 唯物 主义” 的“ 关 键时 刻” , 大大 丰富
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的内容 和实践 。
间 自己“ 所做 的每一点工作 , 都 以某 种复杂 或直接 的方式
( 虽 然常常没有记 载下来 ) 同马克思 主义的观念 和讨论发 生着联系” 。 可 以说 , 与 马克思 主义 的复 杂关 系贯 穿 了 威廉斯学术生涯 的不 同阶段 : 左 派利 维斯 主义 ( 4 0年代末

雷蒙·威廉斯对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

雷蒙·威廉斯对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

雷蒙·威廉斯对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黄开栋雷蒙·威廉斯是英国重要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文化研究的奠基人,他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英国本土文化研究结合起来,在不断汲取和融合其他文化理论成果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思想,将整个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推向了一个全新的理论高度,为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一、威廉斯对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探索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1]是战后英国政治与文化的产物,它既受惠于本土特色的“经验主义”传统,又从欧陆马克思主义那里汲取先进的理论成果,最终孕育出自己独特的理论品质。

一般来说,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大体上可分为三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发展阶段。

如果从文化研究的理论范式来看,整个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大致可划分为早期的文化主义阶段、中期的结构主义阶段、晚期的后现代主义阶段。

如果按文化主题来区分,又可分为早期的工人阶级文化、中期的亚文化与后来的多元文化。

如果按解放主体来区分,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早期“明确关注工人阶级的解放,而中期则指向工人阶级和群体,后期指向各边缘群体所构成的从属集团”[2]。

以研究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而著称的美国学者丹尼斯·德沃金认为,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是由威廉斯、汤普森、霍加特等英国第一代新左派思想家所创立并流行于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那种非教条的、批判的马克思主义传统。

威廉斯对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探索,贯穿于整个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并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首先,在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早期阶段,威廉斯与霍加特、汤普森一道开启了“文化主义”的先河。

他们以文化为核心概念,注重历史的真实性、突出实践的具体性、强调经验的重要性,重启了工人阶级的革命动力。

受英国传统的文化批评与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理论影响,威廉斯在批判吸收这两个理论的基础上,推动了“文化主义”的形成。

威廉斯作为文化批评传统的继承101人,在汲取利维斯主义的基础上将文化批评研究推广到日常生活批评,从而丰富了文化作为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与感性实践的新意涵,开启了对传统文化观念的反思与批判。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在英国的兴起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在英国的兴起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在英国的兴起【正⽂】在20世纪最后30年的欧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来⾃英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扮演了⼀个⾮常重要的⾓⾊:从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n)、汤普森(Edward Palmer Thompson)、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利本德(Ralph Miliband)、霍加特(Richard Hoggart)、霍尔(Stuart Hall)到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安德森(Perry Anderson)、哈维(David Harvey),英国⼀下⼦涌现出了⼀批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纵横驰骋在从历史学、历史社会学、⽂学批评、⽂化研究、政治学到⼈⽂地理学的⼴阔的理论原野上,在有⼒地影响了当代欧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向及其图景的同时,创造出了⼀种特征鲜明、充满活⼒、堪与德法传统并肩的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

在我国当前理论界,对英国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与思想的研究在⼀定程度上已经成为⼀种热点,这在⽂化研究、⽂学批评以及史学研究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但对于作为⼀个整体的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国内学界还缺乏必要的体认,全然没有意识到这⼀理论传统实际上是⼀个⾮常晚近的发明,其兴起⼤体可以追溯到第⼆次世界⼤战前后。

⼀、为什么英国没有较早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众所周知,英国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第⼆故乡”,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向成熟和丰富,进⽽⾛向世界,成为⼀种改造世界和创造历史的物质⼒量的。

但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活的时代及其之后相当长的时间⾥,英国乃⾄整个英语世界都没有能够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也基本上没有出现有重要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英国左派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881年的“社会民主联盟”和1885年的“社会主义同盟”①,特别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同时代⼈莫⾥斯(William Morris, 1834—1896),但莫⾥斯主要是⼀个⽂学家和艺术家,他并没有留下可以供后世英国马克思主义者直接继承的理论遗产。

威廉斯对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解读

威廉斯对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解读

威廉斯对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解读威廉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础—上层建筑”命题的反思和批判,集中体现在他1973年的论文《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的基础—上层建筑》中。

他首先肯定“任何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现代理解都必须从考察关于决定性的基础和被决定性的上层建筑的命题开始”,同时又指出该命题“包含着形象的要素,暗示着一种固定而确切的空间关系”,从而“构成了一个非常特殊化的和有时难以接受的命题形式”,“因为就任何实际方式而言,这一用法基本上不是概念性的,而是隐喻性的”。

因此,为了使得这个命题更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他认为需要从特定的视角对其进行批判性反思和重释。

威廉斯的反思和批判具有双重向度。

首先,他指出以往的研究者都把研究焦点集中于这一命题的“上层建筑”一侧,但实际上更为重要的问题应该是“专注于基础”。

但是,人们往往以“静态的和客观化的方式”去理解“基础”,这与马克思自己对它的“动态分析模式”相矛盾。

其次,如果“基础”被当作“基本的社会生产本身”的同义语来理解,那么,原先被认为“基础”区别于“上层建筑”的特征,即“基础”是“第一位的”而“上层建筑”是“第二位的”,就变得相当模糊和可疑。

因为随着资本主义向纵深层次发展,原本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已经具有了再生产的能力,它现在也应属于物质生产,从而构成“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构“基础—上层建筑”命题威廉斯认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层建筑”命题要想继续生效和发挥作用,“必须按照特定的思路重新评价这个命题的每一个术语”,从“决定”“基础”和“上层建筑”三个方面对其进行重构。

首先,威廉斯认为该命题中包含的关系术语“决定”(英文“Determines”),具有语言学和理论意义上的复杂性,它在日常的使用中至少具有两种非常不同的含义:一种是从神学传统继承而来,指“完全预见、预示和控制着后来的活动”,即严格的线性决定论;另一种是从社会实践经验而来,指“设定限制和施加压力”,即弱化了的限制论或制约论。

威廉斯 文化唯物主义名词解释

威廉斯 文化唯物主义名词解释

文化唯物主义,也称为“文化唯物论”或“文化物质主义”,是由英国马克思主义学者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提出并深入阐述的一种理论观点。

该理论试图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对文化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在威廉斯的观点中,文化唯物主义是一种强调文化、经济和社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构成的理论。

他认为,文化不仅仅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而是经济基础本身的一部分,是与经济基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重要因素。

首先,威廉斯批判了传统马克思主义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二元对立的观点。

他认为,这种对立忽视了文化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复杂联系。

在他看来,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共享的观念、价值、习俗、制度等的总和。

这种生活方式既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又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

其次,威廉斯强调了文化的物质性。

他认为,文化不是抽象的精神现象,而是与人们的物质生活紧密相连的。

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

因此,要理解一种文化,就必须深入考察与之相关的物质生产和生活方式。

此外,威廉斯还关注了文化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

他认为,文化不仅是社会现状的反映,也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通过改变人们的观念、价值和习俗,文化可以为社会变革提供思想基础和动力支持。

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对当代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打破了传统马克思主义中文化与经济、社会之间的简单对应关系,强调了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

这种视角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文化的本质和功能,也为文化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理论资源和方法论工具。

然而,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也存在一些争议和批评。

例如,有人认为他过于强调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忽视了经济因素对文化的决定性影响;还有人认为他的理论过于抽象和宏大,缺乏对具体文化现象的深入分析和解释。

这些批评和争议也为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概述雷蒙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

概述雷蒙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

概述雷蒙•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1)威廉斯是与卢卡奇和萨特并驾齐驱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出于利维斯门下的他理论之中可以见到利维斯的踪影,但威廉斯的旨趣却不是精英主义的,而是文化唯物主义的。

(2)他的主要观点之一是关于语词分析。

①他认为现代语词很多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前期开始成为英语常用词的,这些与此意义的变迁可以被看做是反映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思想变迁的地图,他主要对五个关键语词进行了分析,包括:工业、民主、阶级、文化和艺术,重点分析了艺术和文化这两个词。

②艺术从表示技术熟练的手工业者到现在展示想象性真理的特殊人等,其意义的流变记录了艺术的性质和目的、艺术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艺术与整个社会关系等观念上的显著变化。

③文化从对作物的培育到对人类心灵的培育,在转变为今日意义上的文化,具有五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心灵的普遍状态或者习惯。

二是整个社会中知识发展的普遍状态。

三是各种艺术的普遍状态。

四是文化是物质、知识与精神所构成的整个社会方式。

五是文化逐渐演变成一个经常引发敌意或令人困惑的字眼。

(3)他的主要观点之二是关于文化与日常生活的认识。

①文化不仅是新的生产方式及新工业的反应,也是新政治、新民主和社会发展的反映,涉及到各种新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承认道德与知识活动游离于实际社会而自成一体是文化一次的早期意义,而逐渐用以肯定一种作为整体的生活方式是文化一词的当代意义,因此文化发展的轨迹是从心灵状态或道德知识习俗转向指涉整个日常生活方式。

②他将文化界定为一个总体生活方式中诸成分之间的关系研究,并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有一个特定时代和地域的活文化。

二是有各种各样被记录下来的文化,被称之为阶段文化。

三是有连接地域文化和阶段文化的因素,是选择性传统的文化。

(4)关于文化唯物主义的认识。

①所谓文化唯物主义是指对文化的理解必须放在物质生产和物质条件的背景之中,通过日常生活的表征和实践来进行,倡导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语境中研究特定的物质文化和文学生产。

中国革命的悲剧悲剧与革命

中国革命的悲剧悲剧与革命

中国革命的悲剧悲剧与革命威廉斯的革命悲剧理论建立在20世纪现实经验的基础上,那就是资产阶级革命所造成的稳定的共同体和普遍信仰的丧失,长期的动荡和无序,现实社会各种联系的丧失,人们希望的幻灭。

威廉斯看到了连接悲剧与革命的关键,那就是真实的苦难和和社会的无序状态。

一、漫长的革命:现代悲剧与革命从日常的意义上看待悲剧与革命的联系是明显的,革命的年代显然是暴利、变动以及普遍苦难的年代。

威廉斯从悲剧的角度来理解革命,他认为马克思早期的革命思想是具有悲剧性的:“必须建立一个具有根式连接的阶级……必须建立一个不要求传统地位而只要求人的地位这样的社会领域……”(P67)马克思的革命构想使政治的革命变成了普通人的革命。

威廉斯不仅看到了革命起源的悲剧性,并认为革命的行动同样是悲剧的,“因为它的斗争对象既不是上帝或无生命的物体,也不是简单的社会制度和形式,而是其他的人。

”(P69)这个问题在革命观念的发展中始终是一个无声的状态。

威廉斯毫不留情地讽刺性了那些虚情假意地提倡和平反对革命的主张,“如果我们相信社会变革应该采取和平的手段,我们就无法理解自己正在那些参与军备竞赛并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军事联盟里干些什么。

”(P70)就在威廉斯撰写此书的时候,英国的军事力量正在镇压南阿拉伯半岛“持不同政见的部落居民。

”“局部骚乱”、“灌木林火战争”和朝鲜、苏伊士、刚果、古巴以及越南等地弥漫着硝烟的形形色色的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战争,面对这些血淋淋的真实的历史,我们怎能不产生一种普遍的人类的悲剧感呢?如果说革命是悲剧性的,并且会带来无序和混乱,那我们还要不要革命?威廉斯在这一点上,对革命是持肯定的态度的:“如果一个社会实质上无法在不改变现有基本人际关系的前提下吸纳它的所有成员(整个人类),那么这个社会就是需要革命的社会。

”(P68)威廉斯说,我们必须将革命看成整个行动的一部分,把实际的解放看作与令我们厌恶的恐怖现象共同存在,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正视并参与到无序当中去,以求它早日终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 荚。除 此之 外 ,匈牙 利共 产党 人卢 卡奇 、法 国存 在主义 哲 学 家萨特 等 等 均在 不 同程度 上 发 展创 新 了马 克 L ]
思主义在社会和文化方面的理论。中国在 2 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历 了空前的文化大革命浩劫 ,教条式的 “ 0 马 克思主义文化 ”不仅遏制了思想 的活跃 ,同时也给 中国传统文化带来 了巨大 的灾难。而文革后马上又迎来 8 年代的被看作五四续篇的 “ 0 文化热和新启蒙” ,接着就是 9 年代市场经济 的进一步确立和新世纪 的新 的 0
为核心的过程系统 ,而是与中国的 《 老子》 孙子》有着更多继承关 系的 ‘ 、《 矛盾论 ”。 ] ’ 作为军事家和政治 [
家 的 毛泽东 ,对 马 克思 主义 和 中国经 验 的结合 作 出了重 要 的创 新 。
对 马 克思 主义 的接受 和创 新 并不 仅仅 发生 在 中国这 片土地 上 ,意共 领 导人 葛兰 西也结合 他 在意大 利革命
候都 更接 近 马 克思 主义 ,不 论 我们 给他 的著 作贴 上什 么标 签 ,它们仍 然是 发 人深 省 的 、客观 的 马克思 主义著
[ 收稿 日 期】21 — 5 7 01 0 —1
[ 作者简 介】韩瑞峰 (91 , , 北邯郸人 , 18 一)男 河 福建师 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 究 生, 建广播 电视 大学外文 系讲 师 , 事 文学理论 福 从
第 3 第 5期 o卷
V0 .O N . 13 o 5
长 春师 范学 院 学报 ( 人文社 会科 学版 )
Ju a o hncu o a U i rt( u aie dSc l c ne } or l f aghnN r l nv sy H m n i a oi i cs n C m ei ts n aS e
的发 展 建 立 了重 要 的 理 论 框 架 。
[ 关键词 ]威廉斯 :马克思 主义 ;文化
[ 中图分类号]B6 . 51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1 8 7x 2l)5 01— 4 0 一l ( 1o — 00 0 0 8 0
马克思 主 义思想 对世 界 的重要 性 自不 必说 ,但 当我们 用 系谱学 的方 法追 溯 马克思 思想生 长 的现场 时就会 发 现其影 响 在 1 纪仍 然十 分有 限 。 19 马克 思最 重要 的作 品 《 9世 84年 资本 论 》才 出现英 译 本 ,而且 翻译 出版 初期 在英 美 的销 量也并 不 高… 。2 0世纪 才 真 正 地见 证 了马克 思 主 义 的影 响 ,无 论 是作 为 革命 指 导 思 想 还是 作 为对现 代 社会 的批 判理论 ,直 到今 日,其 回响仍不 绝于 耳 。 当然 ,马克思 主 义思 想不 能被 看作 一剂 包治 百病 的妙 药 ,哪个 民族或 国家吃 下它就 能起 死 回生 ;马克思
中的经验 和 马基 雅维 利 的政 治学理 论 ,在 囚居 狱 中期 间 以惊 人 的意 志 力 发 展 了马 克思 主义 意 识形 态 斗 争 中 “ 化领 导权 ” 的理论 。在 2 纪 7 文 0世 0年代 英 国文 化研 究 对 马 克思 主义 重新 发 现 的过程 中 ,葛兰 西 的 “ 化 文
领导权”理论又深深影响了雷蒙 ・ 威廉斯和霍尔等理论家。值得一提的是 ,威廉斯结合 了葛兰西思想 和英国
本 土从 浪漫 主义 开 始的文 化研 究传 统 ,重新 阐释马 克思 主义 中关 于文化 的理 论 ,创立 了新 的 “ 文化唯 物论 ” ,
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作出了重大的创新。对此 ,英 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家伊格尔顿指出 :“ 威廉斯 比任何时
主 义思想 也 不是铁 板一 块 ,只能被 奉为 不可更 改 一字 一句 的圣经 ,它 自身 的发 展 就经历 了曲折 的变化 ,而 真
正 的作为 实践 指导 的 马克思 主 义理论 也 因实 际情 况 的不 同与实 际经验 相结 合才 能真 正发 挥效 用 。在 中国革命 实践 中 ,马克 思主 义思 想也 同样 是 与 中国 的实践 和经验 相结 合才 产生 巨大 威 力 ,因此考 察马 克思 主义 在 中国 的接 受和 与本 土经 验 的结合 是 至关重 要 的 问题 。众 所周 知 ,毛泽 东思 想是 这个 结合 的一个 重 要 的 “ 果和产 成 物” 。李泽 厚对 此作 出总结 :“ 毛泽东 的辩 证法 和认 识论 不是 思辨 的理 性 ,不是 概念 的体 系 ,而是直 接立 足于 也运用 于 生活 、实 践 的 自觉 斗争 和经 验理 性 。从 而 ,毛的哲 学便 不是 静观 描述 的哲 学 ,而是教 人去 斗争 的方 法 论 和意 识形态 。也正 是在 这个 意义 上 ,它发 展 了 马克思 所 要求 的 ‘ 问题 在 于改 变世 界 ’的哲 学 ” 。在 毛泽 东 思想 的 核心 中 ,“ 唯物 论哲 学不 是 以使 用和制 造 工具 和 以社 会生 产 力发 展 为 基础 的唯 物史 观 ,而 是 直接 服 务 于现 实 斗争 的辩证 唯 物论 的 ‘ 实践 论 ’ ,毛 泽东 的辩证 法哲 学也 完全 不 同于 自黑格 尔 以来 的 ‘ 否定 之否 定 ’
21 年 9月 01
S p. 01 e 2 1
威廉 斯 与 马 克 思 主 义
韩 瑞峰
( 福建师 范 大学文 学 院 ,福 建福州
[ 摘
300 ) 503
要 ]英 国文化理论 家雷 蒙 ・ 威廉 斯结合 了葛 兰西思想 和英 国本土从 浪漫 主义开始 的文化 研究 传
统 ,质 疑批 判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关于文化 的理论并对其作 出新 的阐释 ,创 立了新 的 “ 化唯物论 ” 文 , 对 马克思 主义思 想作 出重大的创新 。同时 ,威廉斯也确立 了文化分析 的一个重要 的方 向 ,为文化研 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