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在不同学科的操作方法及课例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在不同学科的操作方法及课例
○3学习目标要准确。目标不能偏、错,如学习说文明的目标,不是要求学生像在常识课上那样理解什么常识,而是要求理解并运用抓住什么特征,按照什么说明顺序,用什么方法说明的等知识。教学议论文,目标不能定为政治、历史、地理课上的目标,否则将会盲目地提问、讨论,达不到语文教学目标(即阅读、写作方面的要求),防止把语文课上成政、史、地课。目标要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来定,既不能降低—该“会运用”的,就要能当堂运用,不能人为地降低到“知道”的程度上;也不拔高—该“知道”、“了解”的,不能要求“运用”。
不过,在中学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时,要注意几点:
1. 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得好,要真心实意地尊重、爱护每个学生,更要鼓励、欣赏后进生,发现闪光点就表扬他们。否则,课堂难以生动活泼,学习的效果会受到影响。
2. 既要坚持全过程引导学生这一原则,又要灵活运用操作方法:低年级多“扶”一点(如教初一英语),高年级多“放”一点;学生基础差或教学难度特别大时,就多“扶”一点;学生基础好或教学难度小时,就多“放”一点;学生自学后不会的多,教师就多讲一点;学生自学后不会的少,就少讲一点;学生自学后没有不会的,老师就不讲。科目不同,年级不同,课型不同,运用时可有所变动,一切从实际出发,怎么教效果好就怎么教。
(一)“文言文”教学
一般采取三次“先学后教”,最后“当堂训练”。
1. 板书课题
教师三言两语(语速要慢,不可东拉西扯,离题远)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板书课题;或者通过屏幕显示课题(可配有陪衬的画面,但不能喧宾夺主,更不必配音乐);或者教师直接一边慢慢读题,一边板书课题。什么方式好,就要什么方式。课题写在黑板上方,字不宜小,不能潦草,笔画、笔顺不能错。
语文课堂教学要从学生读书(自读或导读)开始,教师做到“四不”:不介绍时代背景(因为学生学过了历史,待学生读懂课文后,启发学生联系历史课上学到的知识讨论主题);不介绍作者;不解题(待学生读懂课文后,启发学生自己解题);不范读课文(把教师范读课文,改为让学生自己读,既能发现问题,又能培养学生能力)。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在历史教学的应用及反思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在历史教学的应用及反思

求 、进 行学前 指 导后 ,学 生带着 思考题 在规 定 时间 内 自学 相 关 的内容 。 “ 后 教 ”,不 是教师 漫无 目的地教 ,而 是在
学 生充 分 自学后 ,针对 学生 自学过 程 中暴露 出 的问题 ,让 已会 的学生来 教不 会 的学生 ,学 生与 学生之 间进 行合 作实 践 、合 作探 究 、合 作学 习 。对 于 学生 都不会 的 问题 ,教师
点、难点 。这样不仅又 巩固 了一遍知 识点,而且还 能提 高学
点 、优点争 困扰。
【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教学模 式 先学后教
随着 江 苏高考 模式 的 改革 ,语 数外 的地位 更 加突 出 , 而其 它选 修科 目的地位 迅速 弱化 ,如何 在这 样 的大环 境下 较 好推进 历史 教学 ,我们 尝试 了 “ 先 学后教 , 当堂训练 ” 模式 。 “ 先 学 ” ,不 是指 让 学 生 泛 泛 地 、单 纯 地 看 书 , 而 是指 在教师 简 明扼要 地 出示学 习 目标、提 出相 关 自学要
设 计上有教学 目 标 ,让学生们 明白这节 课要学什么 ,做 到心
中有数 。其次是 自 主 学习指导和先学 ,一般以填空 的形 式出
现对基 础知识梳理 ,让学生在1 0 分钟左右 内快速浏览课 本后
完 成,找 出相关 的重要的历史知识 点,这就是先学部 分。下 面 针对 重点 ,难 点部分, 由老师讲解 ,也可 以让学生分 组讨 论 ,说 出 自己的观 点 ,再 由老师 归纳 总结 ,并 理 出知识框 架 ,这 就是后教环节 。接下来 ,当堂训练 可 以适 当的布置 几道选 择题或一道材料 题,题 目选择上注 意难度和紧扣 教学 目标 ,让学生先做 ,然后 找学生讲或 由老师讲 。 对 于 高 二 选 修班 和 高 三 则 不 能这 样 简 单 : 心就 是学 习观 和 学 习方式 的变革 。

“先教后学_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先教后学_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先教后学_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先教后学_当堂训练"是一种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巩固及自主总结等环节的重要性。

这种教学模式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学相长"理念,以及现代教育理论中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观念,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先教后学_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实施步骤。

"先教后学_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特点:1.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主张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堂上教师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导,鼓励学生提问、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

2.课堂教学与课后巩固相结合:通过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讨论、实践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和掌握基本技能,然后通过课后训练巩固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重视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主:教师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和准备,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而学生则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积极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先教后学_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1.课前准备: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解,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同时,学生也要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进行预习,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了解。

2.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实践等,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解答学生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究。

教师要适时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当堂训练:课堂结束后,学生需要通过当堂训练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和运用。

这可以是习题练习、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形式。

学生可以自主完成训练,或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从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4.课后总结:学生在完成当堂训练后,需要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浅析“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有效教学模式

浅析“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有效教学模式

浅析“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有效教学模式作者:陈治平来源:《中小学学校管理》2013年第12期“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洋思中学经过多年来教学改革和教育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初中、高中阶段的学生,并非教学规律本身,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是在一定的环境里应用,但是其精神实质是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动脑子,想问题,找矛盾,然后再听老师讲解,从而最终能够深刻理解并全面掌握所学内容。

“当堂训练”切中当前教学实际的要害,许多教师只顾当堂讲授,把讲授充塞整个课堂,把训练巩固留在课外,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课业负担,而且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疑问也无法及时得到老师的指导,就像温家宝总理说过,要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

”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课外时间就可以自由支配了。

“先教后学,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它包括三大环节:一、“先学”,即学生针对课后问题看书,检测;二、“后教”,即学生更正、学生讨论,最后教师点拨;三、“当堂训练”,即当堂完成作业,在这三个主要环节之前,有一个辅助环节。

辅助环节包括: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应用价值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能够以人为本,面向每一个学生,把过去听老师讲变成学生自己学,把每一个学生内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主动地聚精会神地看书,独立完成检测练习,并针对练习中的疑难问题或错误,学生之间互相讨论、更正,最后老师点拨,从而让人人当堂学会所学内容。

这样,既培了“尖”又补了“差”,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读书的习惯,又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如读书能力,思维能力,说话的能力,自学的能力,自我反省、自我纠错的能力。

2、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能有机地渗透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给了学生自学、创新、动手、锻炼、拼搏、自我发展的自由和机会,更带给了学生巨大的独立思考,探索知识、克服困难的思维,使每一个孩子获得自信和尊严。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初探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

广大教师用新课改理念武装头脑,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来。

作为初中历史课教师,笔者一直在思索,如何更好地结合历史课的实际,探索有效甚至是高效的历史课课堂教学模式。

经过近两年来的探究和思考,笔者构建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型课堂教学模式。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及解读。

总体要求:独立自学、反思生疑→情境引思、合作探究→展示点评、引领点拔→总结归纳、自悟践行→当堂检测、反馈提升。

(1)独立自学、反思质疑。

加强自主预习,有利于学生独学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了解学情,发现问题,寻找易错点,突出重点,攻克难点的需要。

通过对比分析得知,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后,即能达标53%左右。

为此,教师在课前,要认真组织学生以“讲学稿”为学习路线图,通研教材,独立完成“讲学稿”上的启发性问题,并能反思质疑。

为确保学生自主预习的实效性,具体操作上要重点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必须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由学校行为予以引导和规范。

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充分地思考、感悟、体验、探究,讲求自主学习的效果,千万不能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走过场。

二是必须提高自主学习的质量。

教师要加强学法的指导,同时重视自主学习情况的反馈。

首先是引导学生注重对教材的整体阅读,通过阅读,使学生加深对教材的领会。

其次要指导学生学会将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做标识,如划波纹线,划横线,划小三角符号等。

再次是独立完成“讲学稿”上的自学检测题目。

有问题和质疑的做好标记,拟定“我的疑惑”等。

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后,必须坚持检查自主学习的效果,并予以评价和点评。

这个检查评价,不宜详批,只是翻阅、检查,了解并掌握学生完成预习的情况,“以学定教”。

如果详细批改,学生就失去许多质疑的机会,失去了自己发现问题的机会,失去了与同学讨论、争执直到醒悟的机会。

三是必须保证“讲学稿”中自主预习案的设计质量。

预习案的设计要遵循低入(简单、根本、开放)、多做(人人可做、多做)、深思(独立学习、思考问题)、高出(例题自己做、难题自己想)的设计原则,即把需要学生掌握的重、难点变成问题让他们解决。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运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运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运用作者:刘贞贵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2年第03期近些年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师满堂灌,学生跟着学”的教学框架,犹如一阵春风吹进了现代教学课堂。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第一个环节是先学。

教师经常会利用上课前的十分钟或者更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室中看似鸦雀无声,其实很多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地把课本看了一遍,脑子里仍是一片空白,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

笔者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如先板书这堂课的学习内容,这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引桥,使学生明确要学什么;然后再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学习方法,合理地安排先学环节的时间,把本节课的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转化为自学,问题以填空、选择、简答、计算等形式出示。

二、紧张的先学环节“先学”环节要高效。

学生可以根据“先学”的问题,进行有目的、有任务的自学,教师要能及时发现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的“后教”提供依据。

教师在黑板上写的任何一个问题,只要学生找到答案,就可以直接写到黑板上。

而其他学生认为答案有误的时候,也可以到黑板上进行更正。

这个时候,每个学生都想一展自己的风采,争先恐后地在黑板上留下答案。

于是,大家都很认真地看课文,快速地寻找答案,翻书声、讨论声在教室中蔓延开来。

学生们就这样在紧张、有序的学习氛围中完成了“先学”环节。

三、有针对性的后教环节“后教”环节要到位。

在“先学”环节中,每个学生都思考了问题,但是还会有一些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在“后教”环节中教师要精讲的东西。

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学生做题、巡视了解、启发提问、小组讨论、板演做题、质疑问难、优生更正错题、相互交流等反馈方法发现问题后,先让学生自己更正错误,再让会的学生去教不会的学生,也就是“兵教兵”,促使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然后,再进行师生讨论,教师要及时点拨与纠正问题,解决“先学”中学生不会的难题。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应⽤⼀、“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基本应⽤程序1、导⼊、板书、⽰标。

(3分钟以内)【⽬的】让学⽣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标要求。

【步骤】(1)导⼊新课并板书课题;(2)明确本节课的教学⽬标。

【注意事项】(1)指定⽬标要准确,例如,这节课要了解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认识什么,会运⽤什么知识解决那些问题等。

(2)交代⽬标时,语速要慢,让学⽣理解并能记住学习要求。

2、学⽣⾃学前的指导。

(1分钟左右)【⽬的】让学⽣知道在多长时间内,⾃学什么,怎么⾃学,必须达到什么要求,届时怎样检测⾃学效果等。

【步骤】(1)布置⾃学任务;(2)指导⾃学的⽅法;(3)明确⾃学的要求【注意事项】(1)明确⾃学内容。

让学⽣知道学什么。

有的教材内容单⼀,安排⼀次⾃学。

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次中学。

每⼀次⾃学前都要交代清楚从哪⾥学到哪⾥。

(2)教给学⽣⾃学的⽅法。

例如看书,是独⽴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与同桌讨论,边解决疑难。

(3)明确的提出⾃学要求。

即⽤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3、先学。

(10分钟左右)【⽬的】(1)让学⽣按照教师的指导,⾃⼰却阅读、思考,⾃⼰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对⼀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

通过让学⽣亲⾃动⼿、动眼、动⼝、动脑,品尝获得知道的愉悦,使学⽣成为学⽣的主题,锻炼学⽣的⾃学能⼒,通过质疑问难,培养学⽣发现问题的能⼒。

(2)通过⼝答、笔答、板演等形式,检查叙述⾃学的效果,充分暴露学⽣⾃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归类整理,确定教的内容、⽅式。

【步骤】(1)学⽣⾃学(2)完成检测性练习【注意事项】(1)学⽣⾃学时,教师督察⼀定要认真,千万不能⾛过场。

有的学⽣可能没有⾃学习惯,或不善于⾃学,或⾃觉性不⾼,但教师不能放任。

对⾃学认真的学⽣要给予表扬。

这样,被表扬的会更认真,其他同学也会变的认真起来,⾃学的质量和效率就能不断提⾼。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高效课堂之教学模式探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高效课堂之教学模式探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高效课堂之教学模式探讨宁都春晖学校杨东平高效课堂必需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优化课堂教学,强化教学管理。

唯有"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教学理念才能奠定成功的基础。

要教好每一个学生,前提是需要有"人人都能学好"这样的思想观念作基础。

作为一种观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的过程,到底是教师教的过程,还是学生学的过程?经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已逐步呈现了答案。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

所谓“先学”,就是在课堂上,学生按照教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看书、练习。

所谓“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

所谓“当堂训练”,就是让学生当堂独立完成作业(时间不少于15分钟),进行严格训练,形成能力。

这样,使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学生自学、探索、实践的过程。

例如:作文指导课上,先让学生独立审题、立意、选材、编写纲目,同时,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只作很少的必要的点拨,很快解决了作文中的主要倾向性问题,最后再让学生独立作文。

复习课,也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有时一课时一个循环,有时几课时一个循环。

如复习每一单元,常这样安排:第一课时,让学生看书、质疑问难;第二课时,让学生综合练习,力求达到本单元的训练要求;第三课时,引导学生更正训练中的错误,再针对问题当堂强化训练。

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自学。

但是,其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引导,这如同汽车进入高架公路,如没有引桥,就上不去;如没有路标,就可能上岔路。

教师就要当“引桥”、当“路标”。

学校教师已从过去“满堂灌”的“第一线”退到“第二线”,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开始上课时,教师三言两语,或用投影幕显示,准确地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
1、先学 2、后教 3、当堂训练
四、如何进行四清
四清指: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五、“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功夫 更在课外
1、对完成任务的认识上有差别。 2、在课外辅导这一环节的管理上存在差别。 3、在敬业方面有差别
六、洋思人有理由相信,没有教不好 的老师
1、一帮一结对青蓝工程的帮扶指导。 2、在平时的教学中,学校狠抓集体备课。 3、抓备课,做到“三坚持”、“一超前”。 4、抓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在“准、活、优、 清”上下功夫 5、在作业布置和批改,实行“三统一”, “三及时”,即统一布置要求、统一批改要 求、统一建立学生错题档案。及时发现、及 时反馈、及时矫正。
二、 “后教,当堂训练”的实质就是: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学生的实 际出发而制定、调整教学策略,全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但其中每一步都离不 开教师的指导。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要从起始年级抓起,从新生进校第一天抓起,从 每一个学困生抓起。
三、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三个 环节的解读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法
刘 凯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简介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 课堂教学结构,也是一种教学法,它包括三个主要 环节:一、“先学”即学生看书(读书)、检测; 二、“后教”即学生更正、学生讨论、最后教师点 播;三、“当堂训练”,即当堂完成作业。在这三 个环节之前,有一个辅导环节(1分钟左右),它 包括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老师们灵活 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就能使学生 有效地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浅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尝试

浅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尝试

“ 先学后教 , 当堂训练 ” 新的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过程 , 大致步骤是 , 教师 的主导作用并不是淡化了 , 而是转型 了。历 史教师在点拨 中要注重历史 知 理清发展线索, 突出层次结构 。要有意识地 , 适 时适 量地增加 学 先提 出学习 目标和要求, 限定 时间让学 生 自学教材 , 学 生展开 自主学 习, 做 识的关联 , 布置的习题 。 然后学生开始合作 学习或 探究学 习, 学生 互相交流和 帮教, 化 生的学习难度 , 鼓励学生通过 自主 学 习合作 探究 学习历 史, 培养 发现 问题
警 謦 警
浅谈 “ 先学后教, 当 堂训练’ ’ 在初中 历史 教学中 的尝试
◆ 卢远磊
( 山东省郯城县杨 集镇初级中学 )
【 摘要】课 堂教 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 心 内容 , 更能体现课 堂教 学改革的是教 学模 式的变更。为适应新 课程 的变化, 课 堂教 学就 必须进
行 与 时俱 进 的 改 革 与创 新 。在 这 样 的 背 景 下 , 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 是 实施 素 质 教 育 的 需要 , 是提 高初 中历 史课 教 育 解学生 , 善于组 织学 生。因此教 师课前 必须 习行 为, 高涨持久的学 习热情 , 逐步生长的学 习能力…… 日复一 日, 在 尝试 做充分的准备 , 教师先要对所教班级 的学生有 一个 整体 了解。根据 学生水 中逐步完善 , 在实践 中逐步提升。 平进 行分组 , 注意优 中差 搭配 , 并且对各 个学 习小组组 长进 行课前 培训。 第七 , 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坚 决避免 只是套 用新 的教学模 式 , 实 际上
要的思维启发和学法指导 , 促使 学习 目标尽快达成 。教师课内对学生 进行 学生在课堂活动 中的第一需求。“ 先学后教 , 当堂训练” 新的教学模式 不是 而是学 生主动 要求教 师来点拨 。学生 无学 , 教 师之 达标检测 , 学生当堂达标过关。这种模 式下 , 学生 的主体 地位得到 了凸显 , 教 师对学生强行灌输 , 积极 思考 , 以至于心愤愤 不能通 , 口悱 悱 教师随时进行学法指导和组织监督 , 不到学生需要 的时候都不要 去过 多干 教便无从说起。 当学生主动学习、

浅谈“先学后教_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浅谈“先学后教_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浅谈“先学后教_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先学后教_当堂训练(FLTR)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强调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广泛,可以用于各个学科和年级的教学中。

本文将探讨先学后教_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意义、优势和实施方法,并分析其对学生学业发展的影响。

先学后教_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该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当堂训练,帮助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实施先学后教_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有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教师需要在课前完成相关的知识预习,确保自己对所要讲授的内容有全面的了解。

然后,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提前学习和理解课程内容。

接下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提问、讨论、分组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程讨论,检查他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当堂训练,让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

先学后教_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有几个显著优势。

首先,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而是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

其次,教师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了解,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此外,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实际操作和当堂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先学后教_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业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在课前进行了预习,课堂上通过讨论和当堂训练的方式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浅谈“先学后教_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浅谈“先学后教_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浅谈“先学后教_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思想是让学生在学习一些知识点之后,立即进行相关的训练或应用。

这种模式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并且有助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

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则强调学生在学习知识点之后,进行相关的训练和应用。

这样的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能够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但往往没有机会及时巩固和应用所学内容。

而通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学生可以在学习一些知识点之后,立即进行相关的训练和应用。

这种及时的巩固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再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仅从理论层面学习知识,还能够通过训练和应用,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这样的实践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因此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具有积极意义。

最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深度和广度。

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讲解知识的同时,还需要设计相关的训练和应用任务,并能够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

只有教师的教学水平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够有效地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并使其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综上所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是一种强调学生主动性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具有积极意义。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作者:卢金栋来源:《散文百家·下旬刊》2019年第05期摘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先教后学”的一个历史性的改革与突破,它使课堂教学的重心前移,使学生的问题、疑难提前暴露、展现出来,进而使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学生自学、探索、实践的过程。

关键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运用一、充分认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真正意义所谓“先学”就是在课堂上,学生按老师提出的教学目标以及学前指导,进行看书、阅读和练习;“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可采取“兵”教“兵”的形式,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老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而“当堂训练”是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进行训练,形成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课上讲得太多,留给学生独立思考、讨论、练习的时间太少,学生课上消化时间太少,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二是教师课上讲得太少,讲课内容太粗、欠透,学生自由活动时间太多,课堂结构松散,至使学生吃夹生饭,久而久之造成松懈、涣散,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最主要的就是:学生是主体,在知识的学习中主要以学生自学、学生讲解为主。

课的开始,教师用两分钟出示教学目标和问题导学,然后學生用10到15分钟自学。

教师接下来的讲解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灵活进行。

学生听讲由以往的“教师要我听”变成“我自己要听”,听讲指导思想发生了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听课效果的飞跃。

教与学的时间安排上,变以往的“教为主、学为辅”为“学为主、教为辅”。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内涵和意义“先学后教”是以学生的学为起点,让学生根据既定的学习目标在教师指导下,以自主学习、生生合作等方式主动探究和学习。

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突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先学”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课前独立学习,尝试练习,学生先“下水”动手操作。

浅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浅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浅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是一种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

通过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然后再进行讲解和指导,最后进行实践训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首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首先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方式来获取知识,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够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同时,在当堂训练环节,学生要进行实践操作,这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其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首先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来获取知识,这使得学生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和节奏来学习,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思考和理解知识。

在当堂训练环节,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能够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再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

在当堂训练环节,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这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训练,学生能够发现和纠正错误,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此外,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互动和合作,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最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学生能够培养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训练中的互动和合作,能够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这些能力在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工作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先教后学,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

“先教后学,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课堂教学结构,也是一种教学法。

它包括三个主要环节:一、“先学”,即学生看书(读书)检测;二、“后教”,即学生更正、学生讨论、最后教师点拨;三“当堂训练”,即当堂完成作业。

在这个主要环节之前,有一个辅助环节(1分钟左右)。

辅助环节包括: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

辅助环节就像高速公路旁的“引桥”,主要环节好像高速公路。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给了老师们具体的操作方法,让各科老师灵活运用,上好新课程改革的课,教学生学,让学生发挥好作用,很快通过“引桥”,奔驰在自学的快车道上,有效地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一般操作方法示意如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结构的实质是:全过程学生自学。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有共同的规律、基本原则,有一般的操作方法,但是,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型,操作方法也有变动。

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要注重灵活,一般采用集中学、集中教、集中练,即一次性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数学、自然等学科教学中常用;有时,分散学、分散教、最后当堂训练,即几次“先学后教”,最后“当堂训练”,这是语文、外语等学科中常用的。

有时,可小步走,学一点、教一点、练一点,即边学、边教、边练,在小学低年级常用。

但是,有一点不变:即都是先让学生学,发现问题后才教,教不是由教师教,而是“兵教兵”,教师补充;同时,要注意各个学段之间、各个年级之间的联系、衔接,注意各门学科教学的相互促进、渗透。

教师要熟悉相关学段、年级的教材。

一般操作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基本操作程序一般可分为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6个环节。

其中前3个环节为辅助环节(约1分钟左右),后3个环节为主要环节(约39分钟左右),下面介绍各个环节的一般操作要领:一、板书课题三言两语引入,板书课题,或直接板书课题。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一、洋思中学教改的成功经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所谓“先学”,就是在课堂上,教师先揭示课堂教学目标,提出自学的相关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

自学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等.所谓“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指导学生研讨解决,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经过严格训练,形成能力。

“后教"不是教师漫无目的的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式的学习。

“后教”的环节是: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准确掌握学生自学的情况,在学生自学结束后,发动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让已学会的学生来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帮助,达到“兵”教“兵”的目的.在“后教”这个环节,教师要做到三个明确:(1)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一律不教。

(2)明确教的方式。

这个方式就是“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评定对不对,完整不完整,学生教的“不对"的地方,教师帮助更正,对“不完整的"教师帮助补充。

(3)明确教的要求.不折不扣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不能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要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还要提醒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毛病,这样就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所谓”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一般不少于15分钟。

训练分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做",不搞死记硬背;训练的形式像竞赛、像考试那样让学生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作辅导,学生不得抄袭。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

第三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形成与发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不是一夜工夫形成的,不是由某个专家提供课题突击研究出来的,不是凭想象、赶时髦、标新立异、装潢门面的产物,更不是抄袭、模仿、移植过来的,而是来自实践,是1982年以来,长期不停探索、创新,并经受实践检验,逐步完善而形成的。

它有很强的生命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即使有人嫉妒、怀疑,它也照样存在,而被广大教师选用。

第一节“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形成一、起步阶段——当堂训练(初中阶段)(1982—1991年)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是从抓“当堂完成作业”起步的。

1982年,我多次听课,发现教师上课满堂灌,有的数学教师从上课一直讲到下课,黑板上写满了字,但连一道例题也讲不完,有时还拖堂,作业压到课外(一般中午完成),学生普遍对答案、抄袭,全班的作业本上几乎找不到一道错题,但是考试成绩却有一大半不及格。

有一次,听课后我搞了调查,把学生刚刚做过的作业考一考,结果大半都是错的。

困境逼着我提出:一定要当堂完成作业,宁可在课上独立完成一道题,也不能在课外多做几道题。

“当堂完成作业”的设想提出后,遭到了部分教师的坚决反对,有位化学教师直截了当地质问我:“蔡校长,兄弟学校一星期排4节化学课,晚上学生到校自习,我校一星期只排三节化学课,晚上学生不到校,如果要当堂完成作业,能完成教学任务吗?如果明年中考化学成绩不好,你要为我收回名誉!”大家争论得面红耳赤。

我决心从反“假作业”入手,打开课堂教学改革的缺口。

经过多次教研会、校务会反复交锋,才算勉强通过了一项“当堂完成作业”的改革方案,并把这一“苛刻”的条件,列为教师评优、评先的依据。

这样牵住了牛鼻子,逼着教师少讲,同时,把“检查复习”砍去,改为一上课就新授,使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迈出了课改关键的第一步。

学校的教学质量很快得到提高。

中考成绩名列全镇前茅。

那位与我激烈争论的化学教师,所教班级学生的化学成绩喜人,也尝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甜头。

“先学后教”模式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开展

“先学后教”模式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开展

“先学后教”模式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开展摘要:在最近几年的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开展过程中,各个地区中学先后开始实施“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这也是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发生的一种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变革。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是为了充分适应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一种全新的、有效的及比较符合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一种教学体系。

它同时顺应了当前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改革,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和互相协助的学习模式,实施“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先学后教”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教学模式“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颠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和学的形式,课堂教学不再是老师单纯教授,学生被动接受,而是转变成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及相互合作,老师在侧面起到引导和辅助作用,整个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属于一个探究过程。

“先学”与“课堂训练”都是自主学习。

而“后教”主要是指学生相互间的合作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需要处理好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相互探究这三个方面的关系。

本文就通过历史教学积累下的经验,结合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特点,针对“先学后教”的历史教学模式做出针对性的分析和探讨。

一、“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初步效果(一)第一阶段:初步开展。

在对“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在实际的历史课堂教学中,首先开始“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探索。

既然是“先学后教”,就应当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

在每一节的课堂的讲解中,首先要求学生先自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然后将课后所需要完成的作业提前拿到课堂中,让学生提前检验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效果,教师则进行适当检查和指点。

其次在学生谈论和自学完毕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练习效果和真实的掌握程度实施检测,对学习效果不理想的学生实施进一步有效的指导和讲解,这样可以促进“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目标的实现。

(二)第二阶段:深入学习和实践。

在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教学内容之后,在学校教研组方面需要开展历史学习、历史讲座和观看历史视频,要充分明确历史的学习并不是单纯外在的表现形式,它更是一种历史内容的实质性转变,“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更要求教师在角色上做出转变,以服务学生和组织学生的角色融入课堂教学和学习氛围中。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一般特点和应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每节课一般有三个主要环节:“先学”环节、“后教”环节、“当堂训练”环节。

在这三个主要环节之前还有一个辅助环节。

辅助环节就好比高速公路的引桥,教师通过这个引桥,把学生送入自学的快车道。

接下来的三个环节环环紧扣。

前一个环节学不好,就会影响到后一个环节,这就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跟着全班的步调往前走,一刻也不能放松。

就像车行高速,既无法回头,又有时速限制,只有到了出口时(下课时)才可以松一口气。

这就使得学生每堂课的学习都变得紧张、愉快、高效。

(一)辅助环节:辅助环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板书课题;②出示教学目标;③出示自学指导。

1、板书课题,简称“板题”。

上课后,教师开门见山引出新课,然后把本节课的课题板书在黑板上。

例如语文教师上课时一般不再进行复习提问,不再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不范读,凡教材上有的内容都交给学生在自学当中去完成,凡其它学科已学过的知识,则指导学生去整合、运用。

教师为什么可以不复习旧知而开门见山入题呢?因为这种模式的课,上一节课的“堂堂人人清”和“日日人人清”已经保证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至于作者和时代背景等教材注释上有的内容,学生在自学时完全可以看得懂,还可以运用历史课上所学的知识去理解,所以也就不需要教师再浪费课堂上的宝贵时间去讲了,而要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学生对本节新授内容的“自学”上。

教师板书课题可以很快把师生引入课堂情景,使学生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所以教师要认真对待。

板书时字体要工整,不能潦草。

从写字可以看出一个教师的工作态度、水平能力,还可以反映出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出示教学目标,简称“示标”。

教学目标是师生在一堂课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

如果一堂课没有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就很难评价这节课效率的高低。

传统教学只有单一的知识目标,新课程改革强调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整合。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应用实例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应用实例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应用实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课堂教学结构,也是一种教学法。

它包括三个主要环节:1.“先学”,即学生看书(读书)、检测;2.“后教”,即学生更正、学生讨论、最后教师点拨;3.“当堂训练”,即当堂完成作业。

在这三个主要环节之前,有一个辅助环节(1分钟左右)。

辅助环节包括: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给了教师具体的操作方法,让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灵活运用,上好新课程改革的课,教学生学,让学生发挥好主体作用,很快通过“引桥”,奔驰在自学的快车道上,有效地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2)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3)能区分“一对平衡力”和“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4)培养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2)通过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理现象,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有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感受物理学科研究的方法;(2)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养成一种科学探究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2.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四、教学重点1.对牛顿第三定律中“总是”一词的理解。

2.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异同点。

五、教学仪器PPT课件;鸡蛋和玻璃杯各一个;分组实验用的弹簧秤每桌一对、绳子、滑板等。

六、教学过程1.引入课题。

(2分钟)演示鸡蛋碰玻璃杯实验。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把其中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做反作用力。

例如;鸡蛋给玻璃杯一个力的作用,玻璃杯也给鸡蛋一个力的作用,这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生参与竞争、善于合作以及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要想较准确的确定教学目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要端正教育教学思想,增强改革意识,更新教育观念,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努力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

2、要严格贯彻执行教学大纲。

大纲怎么要求就怎么做。

修订后的新《大纲》,使历史学科教学更好的体现了初中教学的基本要求与教育方针,重视通过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增强历史课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查意识和实践能力。

具体明确了各年级、各课的教学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程度。

这些都为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了具体依据,教师不能随意违背。

3、要明确教学内容的水平要求。

而水平要求一般有三个不同层次,即认知水平、智能水平和教育水平。

认知水平主要看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理解和应用程度;只能水平主要看在认知基础上,看学生思维操作及创新等能力的发挥程度;教育水平主要是看在前二者的基础上,看思想教育达到的程度。

这些方面往往都是在前文所说的基础知识、思想知识及培养能力这些方面的具体内容中有所体现。

4、制定教学目标,要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水平出发,能体现的要尽量纳入目标要求,不能体现的不要牵强附会,生拉硬塞。

(2)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往往是教材中最关键的历史知识;教学难点是教材中比较抽象、复杂的,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历史知识。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其他历史知识就容易把握了。

因此,突出重、难点在历史教学上是至关重要的。

否则,既不易梳理历史线索,又不易于学生理解、掌握。

A、教学过程:【导入、板书课题、示标】1、导入准备阶段:这一阶段可分为心理准备与知识能力准备两个环节。

目的在于稳定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并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和准备。

一般控制在2-3分钟以内。

为了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在内容与形式的确定上要求精当、简捷,选取最佳途径切入主题。

若能将心理准备与知识能力准备融为一体,同步进行,则效果更佳。

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

”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欲望及其学习效果,与教师两、三分钟的导语有很大关系,成功的导语,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历史课传统的导语,多半是以“旧”带“新”,即联系旧知识,引出新知识。

尽管这种形式体现了“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思想,收到一定效果,但如果千篇一律,就显得平淡刻板,缺乏活力,既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常常抑制恶劣学生思维活动。

因此,不拘一格,因课而异,创新导语的设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来迅速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从中产生渴求知识的积极心里,这一定会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下面,把我们在历史课导语设计方面的一些探索提供如下:(a)材料导入式:(b)故事导入式哪个学生不喜欢听历史故事?教师在上课时讲一段与本节内容相关的故事,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c)热门话题导入式(d)疑问悬念式导入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e)图解式导入(f)复习导入式因为历史内容前后相关联,由旧知识导入新课逻辑性强,操作起来也较容易,故为多数历史教师普遍采用。

(g)音像导入式除上述几种方法外,还可以联系时事政治导入,由名人名言导入等等,这里就不再多举例了。

总之,由以上举例可以看出,教师在设计导语时应遵循以下原则:(a)求精,有概括性。

导语只是引入语,并不是讲授的主要内容。

因此,话不在多,要切中要害,语言要精练、简明。

(b)设疑,有启发性无论哪个导语,都要有针对性,富于启发性。

“针对性”是说导语的设计要根据教学目的的确定,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来设题,而不能风牛马不相及;“启发性”是指导语要有思考的余地,能引起人思考探索,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c)巧妙,有趣味性导语要简练而概括,但形式是多样的,几句话的导语要尽可能设置得巧妙有趣些。

所以,教师设计导语,应尽可能做到语言生动活泼,形式多样。

当然,导语应追求生动有趣,但决不能故弄玄虚,哗众取宠,那反而会冲淡和影响新课教学。

(d)求准,有严密性。

导语设计不能摸棱两可,含糊其词,导语的语言很形式都应恰当、准确,无论设置、说明、比较等都要明确、精当,不使学生产生歧意和误解,使学生的思维顺势进入新课的正确轨道。

当然导语要注意思想性,不能只顾及了趣味性而忽视了教育性,思想性。

1、板题,示标阶段:导入板题后,接下按理就是出示目标。

因为课上明确目标不可能长篇大论,因此,在出示目标时,应力求语言精练,表述准确,语速要尽量慢些,让学生都能很快准确掌握本节课的目标要求,特别是重、难点问题。

如何准确确定教学目标呢?我们坚持一点:依“纲”扣“本”。

当然,并不能说《大纲》就是教学目标,《大纲》与教学目标既有关系,又有区别。

我们认为:(a)《大纲》是对教学方向、原则、内容、范围的规定,教学目标则要依据〈大纲〉而制定,将〈大纲〉的要求具体化,变为具体的、可操作的知识分类体系。

(b)〈大纲〉虽有明确的要求,但对知识与学生掌握知识的层次分类并不一定全部明确。

教学目标则有知识层次,可以分类推进执行。

(c)〈大纲〉仅供教师教学使用和掌握,教学目标则不仅可以供教师使用和掌握,学生也能使用和掌握。

(d)〈大纲〉不能评估出教师教的效果,学生学的效果。

教学目标则可以评估学生,也可以评估教师,可采用测试方法去检验。

因此,教学目标与教学大纲、课本的方向、原则、内容、范围是完全一致的,教学目标是对教学大纲、教材的更加具体化、明确化,便于师生掌握,便于教学效果的评估与检验。

贯彻目标的教学,只会加强教学,提高质量,决不会影响教学和降低质量。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坚决做到:一不超纲。

我们通过实验发现:凡是搞“高起点、高难度”的教学,效果都不理想,因为这种教学只适应少数尖子生,挫伤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果差生只会越来越多,降低了教学质量,即使培养出几个尖子生,也只是“水落石出”而已。

二不低于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因为教学起点过低了,也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目标要求适中,既不任意拔高,也不随便降低,使汇总、差生学得进,尖子生学得活,取得“水涨船高”的教学效果。

不论哪一课都有许多内容,如果我们部分主次什么都讲,那就等于不讲。

如果每课都要这样讲,就难怪学生不要听了。

因此,我们首先要有明确、集中的教学目标,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这一点至关重要。

有的老师听了洋思的课以后,觉得洋思一上课就出示明确、集中的教学目标好,回去后就机械的模仿“洋思模式”。

结果,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还是教学目标定得不准。

表现为:一是过于随便,过于简单化。

有人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作为教学目标,并且围绕目标设置两、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

结果,问题有深度没有梯度,学生一个个呆若木鸡,老师大发雷霆。

这能怪学生吗?这完全是老师“心中无数”造成的。

二是过于程式化。

不分课型,不辨学生好恶,呆板同一程式操作。

名为学洋思教学改革,实质上仍是传统“程式”化教学。

我们还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与教学整体相适应的,不是孤立出现的。

教学目标的选定要与教学内容相统一,更要充分考虑学情。

备课时尽量把教材钻研得透彻些,而教学中设计的问题不宜过小、过细。

一节课,我们应该围绕教学大纲,单元教学重点,本课应该落实的教学目的、要求出发选准“突破口”列出思考题。

这些思考题就是教学目标的细化。

【先学阶段】:所谓先学,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课本进行自学。

这一环节非常重要,一方面学生必须认真自学,掌握基本的知识,并找出自己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普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学生学习中的困难,这样才能为后教提供真实的素材。

否则教学效果就不会好。

那么,怎样才能抓好“先学”这一环节呢?1、学前的准备:在学生自学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了解用什么方法自学,通过自学应达到什么要求等。

2、生自学,教师作过细调查:在学生自学时,教师除了注意端正学生的学生参与竞争、善于合作以及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要想较准确的确定教学目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要端正教育教学思想,增强改革意识,更新教育观念,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努力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

2、要严格贯彻执行教学大纲。

大纲怎么要求就怎么做。

修订后的新《大纲》,使历史学科教学更好的体现了初中教学的基本要求与教育方针,重视通过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增强历史课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查意识和实践能力。

具体明确了各年级、各课的教学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程度。

这些都为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了具体依据,教师不能随意违背。

3、要明确教学内容的水平要求。

而水平要求一般有三个不同层次,即认知水平、智能水平和教育水平。

认知水平主要看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理解和应用程度;只能水平主要看在认知基础上,看学生思维操作及创新等能力的发挥程度;教育水平主要是看在前二者的基础上,看思想教育达到的程度。

这些方面往往都是在前文所说的基础知识、思想知识及培养能力这些方面的具体内容中有所体现。

4、制定教学目标,要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水平出发,能体现的要尽量纳入目标要求,不能体现的不要牵强附会,生拉硬塞。

(2)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往往是教材中最关键的历史知识;教学难点是教材中比较抽象、复杂的,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历史知识。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其他历史知识就容易把握了。

因此,突出重、难点在历史教学上是至关重要的。

否则,既不易梳理历史线索,又不易于学生理解、掌握。

A、教学过程:【导入、板书课题、示标】1、导入准备阶段:这一阶段可分为心理准备与知识能力准备两个环节。

目的在于稳定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并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和准备。

一般控制在2-3分钟以内。

为了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在内容与形式的确定上要求精当、简捷,选取最佳途径切入主题。

若能将心理准备与知识能力准备融为一体,同步进行,则效果更佳。

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

”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欲望及其学习效果,与教师两、三分钟的导语有很大关系,成功的导语,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历史课传统的导语,多半是以“旧”带“新”,即联系旧知识,引出新知识。

尽管这种形式体现了“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思想,收到一定效果,但如果千篇一律,就显得平淡刻板,缺乏活力,既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常常抑制恶劣学生思维活动。

因此,不拘一格,因课而异,创新导语的设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来迅速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从中产生渴求知识的积极心里,这一定会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